一、城市行实现企业化经营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1](2020)在《冀南银行运行机制研究(1939-1948)》文中研究指明冀南银行从1939年10月15日成立到1948年4月合组成华北银行,一共存在将近9年时间。在这过程中,银行完成了统一货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以及活跃业务制度的事业,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运行机制。冀南银行运行机制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战时性。这是冀南银行运行机制最突出的特征,因为时代背景的特殊性,银行各项运行机制的制定及实施均受到战争的影响。其次是暂时性。冀南银行的运行机制是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补充的,并不是确定后便永久固定,它在冀南银行的不同历史时期均有调整。最后是政令性。即冀南银行的活动大多根据中央政府政令,综合市场现况进行布置。冀南银行从实际出发,充分把握客观规律,适时调整自身运行机制,完成了支持抗战经济、保护人民利益的历史使命,成为新中国金融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冀南银行的发展分为四个时间段,即冀南银行产生之前、建立初期、冀南银行与工商局合并、城市业务的开拓。首先在冀南银行建立之前,晋冀鲁豫根据地内已经存在有传统的金融机构,特别是在冀行建立地山西。所以冀南银行在成立后极大借鉴了传统金融业的优秀制度,尤其是票号的管理、用人、业务活动等。冀南银行之所以可以借鉴到传统金融制度,其一是因为它建立于山西境内,地理位置便利;其二是银行内部招纳了多位传统金融业的专家,他们在结合冀南银行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与发展了冀南银行的各项运行制度。此外,上党银号在冀南银行成立前,充当了晋东南地区的革命金融机构,为人民与军队提供便利。随着冀南银行建立,上党银号纳入冀南银行中,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冀南银行筹建于1939年10月,自建立之日起就以货币为中心开始了一系列活动。冀钞发行时根据地内还流通着多种货币,它们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冀钞的流通,所以冀南银行先从整理杂钞入手肃清根据地内的货币。在肃清杂钞的同时,冀南银行积极开展货币斗争,同敌伪钞、伪联银券以及各项货币阴谋展开无声的斗争。与此同时,冀南银行决定对于法币实行保护政策,通过保护法币稳定根据地市场从而推动冀钞的发行。除进行货币任务外,冀南银行明确了机制内部管理制度与外部业务制度。对于机制管理问题,冀南银行确立了总分支三级制,明确隶属关系,同时制定了各科室工作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制度。对于外部业务制度,冀行主要规定了银行的基本业务,以及物资与外汇管理业务的细则。冀南银行建立初期主要围绕统一货币、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与外部业务制度展开活动,服务根据地军民。1944年10月,冀南银行太行区行与晋冀鲁豫工商管理局合并办公,标志着行局机构的成立。当然,冀南银行与工商局的合并并非一帆风顺,合并磨合期间双方部门产生很多间隙,对此行局以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解决了此类问题。行局为更有效的展开生产合作,制定了合理的组织机构以及人事制度,通过完善运行机制帮助行局完成各项任务。在此时期,行局对管理制度与业务制度的安排是十分有序的:工商管理局主要通过管控进出口贸易、管理税收、缉私以及工厂商店来灵活完成工商管理任务。冀南银行则主要负责存贷汇、信用等基本业务,冀行的业务活动随时配合工商管理局的工作计划,二者协同合作。冀南银行与工商管理局合并办公是一个协同合作又各司其职的过程,即使双方最终分开办公,但经过这次合作,二者间的配合更加默契,他们共同为根据地的经济建设发挥出重要的作用。1946年初冀南银行总行迁往河北省邯郸市,并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城市中来。为了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冀南银行开展了城市业务,并积极进行企业化改革,努力使各项工作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冀南银行在进行城市化改革的同时,对农村经济也保持高度关注,如帮助农村建立与发展了属于农民自己的金融组织,信用合作社,这是冀南银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帮扶与贡献。1948年4月,随着解放战争胜利局面的定型,冀南银行与晋察冀边区银行合组成华北银行,成为华北解放区的唯一金融机构,并与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确立固定的货币比值,统一货币流通,由此奠定了新中国金融事业的统一基调。1948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在此基础上成立,以冀南银行为代表的革命根据地银行结束他们短暂的历史使命,成为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奠基者与建设者。纵观冀南银行运行机制的历史进程,不难看出变迁是其发展主题,也由此锻造了银行的三大特征。在运行机制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冀南银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为新中国金融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佟继丰,田明昌[2](1992)在《城市行实现企业化经营的途径》文中指出 从我国专业银行的机构设置来看,尽管带有较强的行政格局色彩,但大部分城市行(省分行以下的中心支行或省辖分行)都位于经济区域中心,为本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着资金结算、信用中介的职能作用。由于其所处城市的工业比较发达、商品交易量大、资金往来频繁,又具有强烈的地域特点,因而以城市行为基本核算单位,进行企业化改革,就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李纪荣[3](1988)在《从完善经营机制入手探索城市行企业化的路子》文中提出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导下,为把城市行办成内有动力、外有压力、充满活力的金融企业,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完善经营机制,克服旧体制的弊端,打破资金上的供给制、财务上的“大锅饭”、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给基层行以真正的活力。要搞活基层行,市行必须下放权限、转换职能。具体说来,我们沈阳市分行是从试行新的经营体制、新的财务体制、新的经济责任制、新的内部分配制度、新的领导体制五个方面进行探索的。
陈廉[4](2013)在《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目标,我国也不例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要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变革小农生产方式和独立、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走农业企业化发展之路。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与发展现状来看,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农产品价格频繁波动,导致“消费者难买”和“农民难卖”的双重困境。“两难”实质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市场供需失衡的问题,即千家万户的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市场难以有效对接。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我国农业本质是小农生产,农户分散经营的市场交易成本过高,导致农民农业收入极低、农产品缺乏竞争力,从而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可见,农业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是我国农业陷入现实困境的症结所在。因此,要促进我国农业生产与发展,就必须变革小规模、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提高我国农业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不能走计划经济制度下农民互助组、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老路,必须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商品化、企业化、专业化的经济组织为载体,推行农业企业化。通过农业企业化,变革小农生产方式、塑造具有现代企业组织特征的农业经营主体,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农业市场化、现代化。变革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农业企业化,是一种制度变迁过程,需要满足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两方面的要求,并要对制度进行“成本—收益”的考量。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本文首先对相关的理论和文献进行了回顾,涉及到的理论:一是农业现代化经典理论,其中包括舒尔茨关于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约翰·梅尔农业发展理论和农业发展的诱致技术变革理论;二是有关组织变迁理论的回顾,具体涉及到不确定性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这部分最后对有关农业企业化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和简要述评。第二部分:探究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弊端及由此带来的现实困境。本文认为由于历史和自然、路径依赖和制度创新滞后等因素,我国农业家庭经营显现了规模小、粗放经营、不利于资金和技术引进等弊端,因而凸显了分散的“小农户”与集中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陷入了“消费者难买”和“农民难卖”的现实困境。第三部分:揭示了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是导致我国现实困境的根源。“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而我国农户分散经营无法很好满足农民的经济利益,表现在农民收入极低、农产品价格缺乏竞争力等方面。这是因为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的农户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处于弱势地位,面临着高额的交易成本。第四部分:指出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企业化,是我国农业走出困境的现实抉择。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我国不能走计划经济制度下农民互助组、合作社和人民公社的老路,必须坚持市场化为导向,以商品化、企业化、专业化的经济组织为载体,发展农业企业化。通过农业企业化,变革小农生产方式、培育具有现代企业组织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企业化经营实质是变革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是一种制度变迁过程,因此,需要满足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两方面的要求,进行制度“成本—收益”的考量。第五部分:进行农业企业化实证研究。这部分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农业企业化的基本做法,由此得出值得借鉴的经验。之后,通过对我国农业企业先行地区——浙江义乌市和广西玉林市的农业企业化进行实证分析,以期证明我国农业企业化的可行性以及试图得出可以推广到全国的经验。第六部分:考察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现状。这部分主要探究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的主要特征,发现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程度较低,且区域发展不平衡,进而分析制约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存在土地流转机制不顺畅、农业资本严重不足且外流严重、农业技术创新困难、企业家才能稀缺和制度要素供给缺失等问题。第七部分:提出促进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的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政策分析与建议。具体包括: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供给、完善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构建农业企业化培育机制、完善农户与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在研究农业企业化方面试图有以下突破:(一)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去分析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问题。针对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失衡现象——“消费者难买”和“农民难卖”,本文通过分析分散经营农户交易成本高的问题,发现小农生产难以适应社会化大市场的需求,从而提出要改变这种分散的、非组织化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促进农业企业化发展的命题。(二)运用组织变迁理论去分析农业企业化。本文认为在农业发展中从来不缺乏组织这一元素,唯一变化的是组织形式。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和深化,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显现了许多不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弊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独立分散的农户经营形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大市场的需求,导致农产品市场供需失衡。因此,必须变革这种低效率的小农生产方式和非组织化的经营形式,促进农业企业化发展。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本人深感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由于时间、条件的限制,本人对我国农业企业化的实地调研较少,文中出现的事实和数据主要来源于二手资料。在运用组织变迁理论进行相关分析时,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不足。而且,本文只是对农业企业化经营制度变迁作了粗略的研究,因此,有关农业企业化的具体制度设计和路径实现等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作深入研究。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葛祥,叶君,丁玉岚,赵辉,陈义根[5](2001)在《建立以城市行为核心的经营绩效评价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建新[6](2019)在《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全球经济和资源形势面临重大转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地质勘查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战略性矿产的兴起,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将不断拓展地质勘查的空间。新的形势对我国地质勘查工作提出巨大的挑战,同时为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也为内蒙古自治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阶段探索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更好的把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在参考借鉴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及国内的地质勘查形势、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等方面,围绕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路径及动力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新地勘经济体系”,新地勘经济体系是由地勘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径是建立新地勘经济体系,包括地勘产业体系、绿色发展和对外地勘。地勘产业体系是建立行业化管理、专业化细分和企业化经营的地勘产业体系;企业化经营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打造实体经济就是组建地矿集团公司,地矿集团公司采取勘查开发一体化、大地质、地质跨界的战略。并论述了地质跨界战略实施是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衍生和实体经济的补充。建立了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是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实现创新驱动就是要创建高效的组织管控制度,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健全的地勘金融机制,充满活力的文化建设以及科技创新机制。以此为基本点构建了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为准则层,三级指标为方案层。实施转型升级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地勘新经济,地勘新经济就是在地质勘查业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基础上与新经济的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的结合体。
季大兴[7](2019)在《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超大城市不仅仅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行政、文化中心,而且越来越表现为代表该地区或国家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超大城市治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形象。受我国传统城市管理体系、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以及全球化等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从超大城市传统管理体系转向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各国超大城市行政体制的不同,我国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况且我国超大城市的治理服务也滞后于治理需求。因此,在我国超大城市治理需求的基础上,介绍、探讨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对我国超大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十分必要。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同步推进,我国现有的超大城市管理体系与超大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存在不协调。为了解决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发展滞后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特征,分别从超大城市政区与治理层级、治理主体及其关系、公共事务及其范畴以及治理工具与效率的角度对国内外超大城市治理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在认识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借鉴国外超大城市治理体系,从治理主体、治理工具、治理客体、治理体制入手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
张彤璞[8](2018)在《中国现代农民生成机制研究 ——基于就业选择集的视角》文中指出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推动下,中国农业劳动力择优转移特征日益明显国家统计局2016年数据显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群体中,男性占比为68.3%,40岁以下青壮年占比53.9%,转移劳动力受教育年限高于农村留守劳动力1.54年农村留守劳动力量质齐降,农村日渐凋敝,农业发展后继乏人,农业现代化如何实现令人困惑。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意在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在此背景下,如何培育出能够胜任现代农业建设任务的现代农民,尽快实现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型,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工业化创造出大量非农就业机会,改变了农民的就业选择集合。较之传统农民的“世袭”身份和职业选择的单一性,现代农民拥有多种职业选择。因此,不同于既往文献中对于现代农民的内涵特征以现象描述为主,形成与培育的研究以具体途径的陈述居多,本文将现代农民的本质特征置于就业选择集合视角下予以识别,以农民的就业选择集合为创新视角和逻辑起点,从农民就业选择集合扩展选择能力提高、选择条件形成三个维度出发,构建起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择优转移下的农村人口代际优化——农业企业化和农民的选择性就业这三者之间联动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对各部分的机理进行研究,以揭示现代农民的生成机制和形成规律工业化带来农民就业选择集合的扩展变化,意味着农村劳动力面临更多非农就业岗位和职业选择,农民拥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大量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就业,使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形成了现代农民生成的基本前提。同时,农村劳动力的择优转移引致农村人力资本的持续性积累,这是因为优质农业劳动力的率先非农转移是理性农民在农与非农两部门寻求最优劳动力价格的短期套利行为。受这种套利激励,农民的长期行为表现为通过加大自己和子女的人力资本投入来逆转其人口生产偏好,最终导致农村人口生产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型,从而带来了农村人口质量的动态提升和代际优化,这成为农民提高自主选择能力的内在成长路径。伴随农村人口的代际优化,农业人力资本深化,农业生产要素升级,农业生产函数改变,农业发展的形态由古典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农业这一高级阶段。同时农业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迁,逐步形成了与工商企业特征趋同的、以市场效益为中心的企业化经营形式,产生了与现代农民互相促进的机制。一方面,农业企业化经营由于其市场效应、技术进步效应、规模效应和收入效应对现代农民成长形成“拉力”和“推力”,促进各种类型的现代农民成长;另一方面,农业企业的契约化经营,要求各个投入要素获得报酬的最大化,成长起来的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现代农民拥有了自主选择职业的能力,必然要求工资收入最大化。在现代农民的选择性就业压力下,农业企业不断提高其生产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以获得最大收益,最终,农业企业化程度得以提高。由于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的存在,现代农民在面对扩展的就业选择集合时,选择非农就业的条件为,从事农业产业的职业收入与非农产业从业者的收入大体均衡或不小于非农就业收入。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高收益率使农业部门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部门,最终带来农与非农就业工资差距的收敛甚至农业就业收益大于非农就业收益,伴随这一条件的达到,从事农业成为农民及其他劳动者在面对多种职业选择时的自主选择,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而非“身份”,现代农民由此生成。由此可见,现代农民的生成是工业化进程中,就业选择集合扩展变化所引致的一系列关联变化的结果。其形成规律是农民具有非农就业机会,转移到非农产业——农业劳动力非农择优转移产生人口代际优化效应,形成农民选择能力提高的内在路径——农业企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民成长以及农与非农就业工资的收敛,促成农民择业条件的转变。论文在对三部分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对农民就业选择集合扩展、选择能力提高、选择条件转变以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GMM估计方法,向量误差修正的VECM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分别予以实证检验。同时,以美、法、日三个农业发达国家现代农民的形成与培育为典型案例,比较得出,促进现代农民成长的启示在于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机会,重视农民教育投入,提高农业收益和促进农业的企业化经营。因此,现阶段中国,在认识及尊重现代农民生成机制及形成规律的基础上,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来助推现代农民的生成。具体而言,就是继续为农民提供非农就业机会以扩展其就业集合,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以提高农民主体选择能力,提高农业收益、促进农业的企业化经营以促进农民农业择业条件的转变。
郭振宗[9](2005)在《中国农业企业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我国小规模农户经营日益显现出来的局限性,以下问题理论研究无法回避:超小规模农户经营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能走多远?农业现代化能绕开农业企业化吗?农业企业化在中国真的不可行吗?中国农业企业化应按什么样的路径推行? 本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农业生产方式理论、企业组织与交易费用及制度变迁理论、农业现代化及产业组织理论等为理论依据,以农业微观经营主体企业化改造为主线,运用规范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归纳与演绎研究以及比较研究及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农业企业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对农业、农户、政策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作出农民经济理性、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追求公众利益目标及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的假设基础上,对农业企业化一般规定性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一个基本研究框架;以中国国情为依据,对中国农业企业化进行了特别规定;对中国农业企业化必要性及条件进行了分析;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农业企业化目标、模式、发展阶段及政策选择等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通过对企业起源的考察后认为,企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节约市场交易成本而产生的经济组织,它具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组织和行为特征。农业企业化是使农业微观经营主体逐步按照企业特点与要求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调整以及提高农业微观主体经营效率和效益的客观要求。农业企业化推行及其进程除受前提条件、基础条件及农业企业化主体主观意愿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农业企业化制度变迁速度、企业化模式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2.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本研究对中国农业企业化作了特别规定,以“农业企业化经营组织”概念取代“农业企业”概念,把农业企业化经营组织界定为包括企业化经营农户、农业准企业、农业企业等一切形式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并把农业企业化分离为农业微观经营主体组织形式企业化和经营行为企业化两条线索。同时,对农业企业化经营和家庭承包经营、农业企业化经营与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企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农业企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等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3.通过对中国小规模农户的深入分析,认为中国小规模农户经营表现出明显的组织、行为缺陷及其基础上的效能缺失。推行农业企业化可以在保留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与完善,以企业化经营组织替代小规模农户经营组织,有效克服其内在组织及经营行为缺陷,改进其效能,因而具有很大必要性。
吕方[10](2010)在《单位社会变革与社会基础秩序重构 ——以东北某超大型国企组织变革为个案》文中提出本研究探讨以下几个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命题:首先,从中观和实践的角度来看,单位组织构成了新中国社会独特的基础秩序,尤其是超大型单位组织在其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封闭、自足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次,从具体单位组织的发生、演化、与消解的历史过程解析单位组织的运行方式、变革的内在动力、及“单位社会终结”所带来的社会风险;再次,伴随着单位组织的变动,提出了新时期社会基础秩序重构的命题。单位组织是新中国国家主导的、赶超式、压缩式现代化的组织载体,从基层社会的视角来看,单位组织是社会成员的结合方式,通过单位组织社会成员与公共世界建立了制度性的关联,因而,单位组织具有社会基础秩序的意义。而单位组织是一个无法自我维系、自我更新的锁定结构,在改革年代,其内部矛盾暴露无疑。起自九十年代中期的单位组织企业化转变更多是完成了生产组织层面的经济学与管理学重整,而单位社会变革更深层的命题在于重构社会基础秩序。单位社会变革是新一轮社会基础秩序重构的宏观背景,而城市社会复杂性的增加则为社会基础秩序重构的努力设定了经验场景。新时期社会基础秩序重构是霍布斯式社会学基本问题的中国化形态,直面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原子化趋向,建构富有活力的新公共性是本研究的理论旨归。
二、城市行实现企业化经营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行实现企业化经营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冀南银行运行机制研究(1939-194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相关概念解析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追根:冀南银行运行机制的源起 |
第一节 传统金融管理机制之传承 |
一、传统金融业概述 |
二、以票号为中心的金融机制传承 |
三、冀南银行中的传统金融专家 |
第二节 从上党“银号”到冀南“银行” |
一、上党银号的建立 |
二、冀南银行的诞生 |
三、冀南银行选址问题 |
小结 |
第二章 承袭:因时而变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从冀钞发行看银行的运行 |
一、从处理杂钞看银行的机制运作 |
二、从伪钞问题看银行的机制运作 |
三、从对待法币看银行的机制运作 |
第二节 从内部管理看银行的运行 |
一、银行机构设置 |
二、科室工作管理 |
三、内部财务管理 |
第三节 从外部业务看银行的运行 |
一、存贷汇业务 |
二、物资管理业务 |
三、外汇管理业务 |
小结 |
第三章 发展:与工商局合并后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行、局合并办公 |
一、晋冀鲁豫工商管理局之成立 |
二、冀南银行与工商局之业务关系 |
三、行局合并之原委 |
第二节 合并后的管理制度 |
一、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
二、进出口贸易管理制度 |
三、其他工商管理制度 |
第三节 合并后的业务制度 |
一、工作重心的变化 |
二、基本业务的更新 |
三、物资管理的稳定 |
小结 |
第四章 成熟:工作重点转向城市后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农村业务机制的继续运作 |
一、冀南银行信用合作事业的发轫 |
二、冀南银行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 |
三、冀南银行信用合作事业的成熟 |
第二节 城市业务管理机制的转变 |
一、新的人事机构的诞生 |
二、企业化管理制度的出台 |
三、新业务拓展与机制更新 |
第三节 从冀南银行到中国人民银行 |
一、华北解放区货币管理的统一 |
二、华北银行建立下的运行机制 |
三、中国人民银行运行机制的初建 |
小结 |
结语 |
一、冀南银行运行机制的变迁 |
二、冀南银行运行机制的特征 |
三、中国共产党在冀南银行运行机制中的成功经验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
三、 概念的界定及辨析 |
四、 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 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农业现代化经典理论回顾 |
一、 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二、 约翰·梅尔的农业发展理论 |
三、 农业发展的诱致技术变革理论 |
第二节 组织变迁理论回顾 |
一、 奈特:不确定性和组织 |
二、 科斯:交易成本和组织 |
三、 诺思:制度和组织 |
四、 威廉姆森:契约、治理结构和组织 |
第三节 关于农业企业化问题文献回顾与述评 |
一、 关于农业企业化问题文献回顾 |
二、 简要述评 |
第二章 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现实困境 |
第一节 我国农业家庭经营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
一、 我国农业家庭经营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
二、 我国农业家庭经营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
第二节 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现实困境 |
一、 “消费者难买”与“农民难卖”的双重困境 |
二、 “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突出矛盾 |
第三章 导致我国现实困境的原因——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
第一节 农民的基本利益诉求分析 |
一、 农民的基本利益诉求 |
二、 农业分散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民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农业散户经营的市场交易成本分析 |
一、 机会主义行为 |
二、 不确定性因素 |
三、 小数目条件 |
四、 资产的专用性 |
第三节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是导致交易成本过高的根源 |
一、 国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的典型模式 |
二、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现状 |
三、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的原因探析 |
第四章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农业企业化 |
第一节 建国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有效性分析 |
一、 农户劳动互助组 |
二、 农业合作社 |
三、 人民公社 |
四、 家庭经营组织 |
第二节 农业企业化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 |
一、 农业企业化的内涵 |
二、 农业企业化是降低农户市场交易成本的内在要求 |
三、 农业企业化是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的有效组织载体 |
第三节 我国农业企业化的制度变迁机制 |
一、 我国农业企业化的制度需求诱因 |
二、 我国农业企业化的制度供给因素 |
三、 农业企业化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五章 农业企业化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业企业化的基本经验与借鉴——以美国、日本为例 |
一、 美国农业企业化发展概况及基本经验 |
二、 日本农业企业化发展概况及基本经验 |
三、 发达国家农业企业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第二节 我国农业企业化的实证分析——以广西玉林市和浙江义乌市为例 |
一、 广西玉林市农业企业化实践经验 |
二、 浙江义乌市农业企业化实践经验 |
三、 基本评价和启示意义 |
第三节 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的新形式 |
一、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 |
二、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 |
三、 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六章 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阶段 |
一、 农业企业化发展阶段理论 |
二、 我国农业企业化正处于成长的震荡阶段 |
第二节 我国农业企业化区域发展不平衡 |
一、 农业企业化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但不必然相关 |
二、 我国农业企业化区域发展不平衡 |
第三节 制约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
一、 土地流转机制不顺畅 |
二、 农业资本严重不足且外流严重 |
三、 农业技术创新困难重重 |
四、 企业家才能要素稀缺 |
五、 制度要素供给缺失 |
第七章 促进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的政策分析与建议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政府制度设计 |
一、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
二、 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
第二节 中观层面——经济市场环境的优化 |
一、 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供给 |
二、 完善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农业微观主体的培育及利益保护 |
一、 构建农业企业家培育机制 |
二、 完善农户与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存在的问题 |
1.2.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2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和实现方式 |
2.3 转型升级研究评价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地质勘查行业的管理体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分析 |
3.1 全球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
3.2 国内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
3.3 小结 |
4 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
4.1 综述 |
4.2 矿产资源 |
4.3 地质矿产勘查 |
4.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
4.5 小结 |
5 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 |
5.1 内蒙古地勘行业单位情况 |
5.2 内蒙古地勘行业从业人员 |
5.3 内蒙古地勘行业资产状况 |
5.4 内蒙古地矿集团发展历程 |
5.5 内蒙古地矿集团SWOT分析 |
5.6 小结 |
6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 |
6.1 转型升级发展模型构建 |
6.2 深耕地勘产业体系 |
6.2.1 行业化管理 |
6.2.2 专业化细分 |
6.2.3 企业化经营 |
6.3 服务绿色矿业发展 |
6.4 “走出去”拓宽地质市场 |
6.4.1 海外发展方案 |
6.4.2 境外投资架构 |
6.5 小结 |
7 实现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动力 |
7.1 发展动力指标构建 |
7.2 构建新型组织管控制度 |
7.3 激发人力资源潜能 |
7.4 强化地勘金融管理 |
7.5 探索科技创新途径 |
7.6 小结 |
8 结论 |
8.1 成果和认识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一般城市与超大城市 |
2.1.1.1 一般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
2.1.1.2 超大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
2.1.2 城市管理与城市治理 |
2.1.2.1 城市管理 |
2.1.2.2 治理与城市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市场失灵理论 |
2.2.2 政府失灵理论 |
2.2.3 政府和市场同时失灵理论 |
2.2.4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3 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内涵与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主体结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1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主体结构现状 |
3.1.1 城市政府治理主体 |
3.1.2 多元社会组织治理主体 |
3.1.3 公民社会治理主体 |
3.1.4 城市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
3.2 国外超大城市治理主体结构借鉴 |
3.2.1 公共组织治理功能 |
3.2.2 营利组织治理功能 |
3.2.3 非营利组织治理功能 |
3.2.4 公民社会治理功能 |
3.2.5 城市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
3.3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主体结构的问题 |
3.3.1 我国超大城市政府治理主体任务繁重 |
3.3.2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政府与社会的中心-边缘结构明显 |
3.3.3 公共事务治理法制化建设滞后 |
3.4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主体问题的原因 |
3.4.1 受国家行政体制的影响 |
3.4.2 受管理文化的影响 |
3.4.3 参与治理主体不平衡的影响 |
第四章 我国超大城市公共事务治理客体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公共事务的内涵和特征 |
4.1.1 公共事务内涵 |
4.1.2 公共事务的特征 |
4.2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公共事务范畴现状 |
4.2.1 公共事务治理责任分担 |
4.2.2 公共事务治理引入竞争现状 |
4.3 国外超大城市治理公共事务及其范畴 |
4.3.1 公共事务治理责任分担 |
4.3.2 公共事务治理引入竞争 |
4.3.3 公共事务治理制度化 |
4.4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公共事务范畴的问题 |
4.4.1 城市政府公共事务治理范畴过于宽泛 |
4.4.2 公共事务治理法制化不健全 |
4.5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公共事务范畴问题的原因 |
4.5.1 受行政体制和探索时间的影响 |
4.5.2 受公私合营发展成熟度的影响 |
4.5.3 受城市居民参与市政意识的影响 |
第五章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工具问题与原因分析 |
5.1 城市治理工具的定义与分类 |
5.1.1 城市治理工具的定义 |
5.1.2 城市治理工具的分类 |
5.2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工具现状 |
5.2.1 管制、权威型城市治理工具 |
5.2.2 财政、诱因型城市治理工具 |
5.2.3 非市场型城市治理工具 |
5.3 国外超大城市治理工具借鉴 |
5.3.1 企业化城市治理工具 |
5.3.2 解制型城市治理工具 |
5.3.3 顾客导向型城市治理工具 |
5.4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工具的问题 |
5.4.1 城市治理工具单一 |
5.4.2 城市治理工具与城市发展不适应 |
5.4.3 城市治理工具效率低、风险性高 |
5.5 我国超大城市治理工具问题的原因 |
5.5.1 受城市发展史的影响 |
5.5.2 受城市治理理念的影响 |
5.5.3 受治理方式和沉重任务影响 |
第六章 我国超大城市政区与治理层级问题与原因分析 |
6.1 我国超大城市政区划分与治理层级现状 |
6.1.1 我国超大城市行政区划 |
6.1.2 我国超大城市管理体制 |
6.2 国外超大城市政区划分与治理层级借鉴 |
6.2.1 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伦敦 |
6.2.2 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纽约 |
6.2.3 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东京 |
6.2.4 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巴黎 |
6.2.5 国外超大城市政区划分与治理层级特点与评价 |
6.3 我国超大城市政区和行政层级的问题 |
6.3.1 城市政区人口多 |
6.3.2 城市行政层级多,回应性不足 |
6.3.3 城市基层社区自治性不足 |
6.4 我国超大城市政区和行政层级问题的原因 |
6.4.1 受人口基数大的影响 |
6.4.2 受单一制行政体制的影响 |
6.4.3 受行政传统与现实需要影响 |
第七章 完善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对策 |
7.1 构建多中心的治理主体 |
7.1.1 健全治理机制,实行契约治理 |
7.1.2 加强政府宏观治理能力 |
7.1.3 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营利组织 |
7.1.4 鼓励社会自主治理、培育公民参与意识 |
7.2 清晰界定治理对象 |
7.2.1 科学界定公共事务范畴 |
7.2.2 公共事务治理法制化 |
7.2.3 推动公共事务治理社会化 |
7.2.4 政府逐渐淡出公共事务生产 |
7.3 治理工具选择的价值取向 |
7.3.1 法治化治理工具 |
7.3.2 放松管制治理工具 |
7.3.3 城市经营治理工具 |
7.3.4 公民参与治理工具 |
7.4 科学完善治理体制 |
7.4.1 均衡规划城市次级政区合适规模 |
7.4.2 区划体制与管理体制相一致 |
7.4.3 建立、维持良好的市区关系 |
7.4.4 建立跨行政区的区域性机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习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论文、专着、课题) |
(8)中国现代农民生成机制研究 ——基于就业选择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正在推进的农业现代化 |
1.1.2 农业劳动力择优转移特征明显 |
1.1.3 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人力资本不足的严峻挑战 |
1.1.4 “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型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现代农民的内涵界定 |
1.3.2 现代农民的成长和培育 |
1.3.3 现代农民的形成条件 |
1.3.4 现代农民成长的影响因素 |
1.3.5 现代农民培育的国际经验 |
1.3.6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3 创新之处 |
1.5 本文对于现代农民的概念界定 |
第2章 从选择集视角识别传统农民和现代农民 |
2.1 传统农民的特征与形成 |
2.1.1 传统农民的特征 |
2.1.2 传统农民的形成 |
2.2 现代农民的特征与形成 |
2.2.1 现代农民的特征 |
2.2.2 现代农民的形成 |
2.3 选择集视角下现代农民的本质界定 |
2.3.1 传统农民与现代农民的区别 |
2.3.2 现代农民的本质界定 |
第3章 农民就业选择集合的扩展: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 |
3.1 农民非农就业现状 |
3.1.1 非农就业机会大幅增加 |
3.1.2 非农就业收入逐年增长 |
3.1.3 非农就业经历不断增加 |
3.1.4 非农岗位技术含量低,社会保障水平低下 |
3.2 农民就业选择集合扩展的因素分析 |
3.2.1 经济发展水平 |
3.2.2 市场化程度 |
3.2.3 产业结构及产业发展 |
3.2.4 城镇化程度 |
3.2.5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
3.3 非农就业机会扩展因素的实证检验 |
3.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描述 |
3.3.2. 模型构建及估计方法 |
3.3.3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3.4 主要结论 |
第4章 农民就业选择能力的提高:劳动力择优转移下农村人口的代际优化 |
4.1 农村劳动力择优转移现状及成因 |
4.1.1 劳动力择优转移现状 |
4.1.2 择优转移的成因分析 |
4.2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现状与人口的量质转型 |
4.2.1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现状 |
4.2.2 农村人口量质转型 |
4.3 农村人口代际优化 |
4.3.1 农村人口的代际划分及特点 |
4.3.2 农村人口的代际优化 |
4.4 劳动力择优转移下我国农村人口代际优化的经验检验 |
4.4.1 模型设计 |
4.4.2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 |
4.4.3 计量检验 |
4.4.4. 结论 |
4.5 农村人口代际优化效应 |
4.5.1 农业人力资本深化效应 |
4.5.2 农业技术形态转变效应 |
4.5.3 农业生产组织变迁效应 |
第5章 农民就业选择条件的转变:农业的企业化与农民的选择性就业 |
5.1 农业现代化及实现条件 |
5.1.1 农业成长形态的变化与农业现代化 |
5.1.2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条件 |
5.2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形式—农业的企业化 |
5.2.1 农业企业化的必然性分析 |
5.2.2 中国农业企业化的基本条件分析 |
5.3 农业的企业化经营与现代农民成长的双向互动机制 |
5.3.1 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形式与特点 |
5.3.2 农业企业化经营促进现代农民的成长 |
5.3.3 农民的选择性就业推动农业的企业化经营 |
5.4 企业化经营下农业就业条件的形成——农与非农就业工资差距的收敛 |
5.4.1 农与非农收入差距的现状及成因 |
5.4.2 农业企业化经营下农与非农就业工资差距的收敛 |
5.5 农业企业化经营与现代农民选择条件形成的实证检验 |
5.5.1 模型介绍 |
5.5.2 指标确定与数据来源 |
5.5.3 模型计算过程及结果 |
5.5.4 结论分析 |
第6章 现代农民成长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
6.1 发达国家现代农民培育与成长的案例分析 |
6.1.1 美国现代农民的培育模式与成长途径 |
6.1.2 法国现代农民的培育模式及成长途径 |
6.1.3 日本现代农民的培育模式及成长途径 |
6.2 农业发达国家现代农民成长与培育的经验借鉴 |
6.2.1 重视劳动力转移与人口转型 |
6.2.2 以农民教育培训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入 |
6.2.3 农业科研体制的建立与机械化的倚重 |
6.2.4 以土地政策推动农业的规模化、企业化经营 |
6.2.5 注重对农业的保护与支持 |
6.2.6 健全完善的市场化体系 |
6.3 国际比较对中国现代农民成长的启示 |
6.3.1 提供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转移 |
6.3.2 提高农民就业选择能力是现代农民成长的内在要求 |
6.3.3 提高农业收益,助推农民就业选择条件的转变 |
6.3.4 农业企业化经营是现代农民的重要组织形式 |
6.3.5 现代农民的成长模式须符合中国国情 |
6.3.6 现代农民的生成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
第7章 助推现代农民生成的配套政策设计 |
7.1 提供非农就业机会,拓展农民就业集合 |
7.1.1 实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协同发展 |
7.1.2 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 |
7.1.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
7.1.4 合理分配固定资产投资 |
7.1.5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平等就业 |
7.2 以人力资本投入来提高农民选择能力 |
7.2.1 树立农民教育培训的大体系观 |
7.2.2 建立农民教育专项基金 |
7.2.3 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的有效激励机制 |
7.2.4 建立城乡联动的十二年农村义务教育体系 |
7.2.5 广泛运用“互联网+”,创新农民培训教育新模式 |
7.3 助推农民择业条件的转变 |
7.3.1 促进农业的企业化经营 |
7.3.2 提高农业收益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中国农业企业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及缩略词说明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前人的研究 |
1.3 理论准备 |
1.4 研究方法 |
1.5 逻辑思路 |
1.6 基本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结论 |
1.7 主要创新之处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
2 农业企业化一般理论分析 |
2.1 企业的内涵与特征:打开企业“黑箱” |
2.2 农业企业的一般涵义与特性 |
2.3 农业企业化若干问题分析 |
3 中国农业企业化的特别规定 |
3.1 中国农业企业的特别规定 |
3.2 中国农业企业化的特定内涵 |
3.3 农业企业化与几个相关范畴的关系 |
4 中国农业企业化的必要性分析 |
4.1 农业微观经营组织评判与选择基准:组织、行为及其效能 |
4.2 中国小规模经营农户及其效能局限性 |
4.3 农业微观经营组织企业化创新:有效替代形式及效能改进 |
5 中国农业企业化的条件分析 |
5.1 中国农业企业化的有利条件分析 |
5.2 中国农业企业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
5.3 基本结论 |
6 中国农业企业化目标、模式选择及发展阶段 |
6.1 中国农业企业化目标 |
6.2 中国农业企业化模式选择 |
6.3 中国农业企业化发展阶段 |
7 中国农业企业化政策 |
7.1 农业企业化政策选择:创新与适应性调整过程 |
7.2 提高认识,加强宣传与组织领导 |
7.3 大力发展各种农业企业化经营组织,提升农业企业化水平 |
7.4 深化体制和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要素市场,为农业企业化提供生产要素保证 |
7.5 积极推进农村非农化和城镇化 |
7.6 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农业风险制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发达国家农业企业化经验研究—以美国、日本为例 |
附录二: 中国农业企业化经验研究—以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和广西玉林市为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10)单位社会变革与社会基础秩序重构 ——以东北某超大型国企组织变革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单位与单位社会 |
1.2.2 社会基础秩序 |
1.3 长时段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基础秩序变革 |
1.3.1 社会原子化:从社会学的"反命题"说起 |
1.3.2 社会原子化与中国社会转型 |
1.4 实证个案和研究方法 |
1.4.1 实证个案介绍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单位研究概述及其反思 |
2.1 单位研究概说 |
2.1.1 单位制度的起源 |
2.1.2 单位社会的宏观特征 |
2.1.3 单位制度下的人际关系 |
2.2 单位研究的反思 |
2.2.1 再思"单位研究"的"研究单位" |
2.2.2 将空间维度带回单位研究 |
第3章 作为一种社会基础秩序的单位制 |
3.1 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的理论认识 |
3.1.1 士绅社会 |
3.1.2 权力的文化网络 |
3.1.3 大共同体本位下的"伪个人主义" |
3.2 变动中的近代中国社会 |
3.2.1 近代中国乡土社会的危机 |
3.2.2 总体性危机 |
3.3 单位制作为一种社会基础秩序 |
3.3.1 "组织起来":新中国的社会秩序建构 |
3.3.2 单位组织与地点社会 |
3.3.3 "剩余系统":街居组织 |
第4章 单位组织发生与地点社会景观 |
4.1 国家主导的工业化实践:单位组织的发生 |
4.1.1 将国家带回分析的中心 |
4.1.2 单位组织的发生及其特征 |
4.2 单位空间与地点社会 |
4.2.1 单位组织中生产与生活 |
4.2.2 单位主导的公共性 |
4.2.3 城中之城 |
第5章 重建单位制的努力与困境 |
5.1 再释"重建单位制":改革开放之初单位组织的变动 |
5.1.1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尝试 |
5.1.2 重建单位制过程中的两难 |
5.2 单位组织的危机及其变革的必然性 |
5.2.1 "三十年一贯制"的重负 |
5.2.2 单位组织社会成本的膨胀 |
第6章 单位组织的企业化转变及其社会风险 |
6.1 单位组织的企业化转变 |
6.1.1 生产方式变革 |
6.1.2 企业集团化改革 |
6.1.3 精干主体剥离辅助 |
6.1.4 三项制度改革 |
6.2 单位空间的分异与地点社会的变动 |
6.2.1 "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
6.2.2 繁杂的街道事务 |
6.2.3 社区建设的努力与困境 |
6.3 新时期社会基础秩序变动趋向及其潜在风险 |
6.3.1 单位社会变革的深层命题 |
6.3.2 值得警惕的社会原子化趋向 |
第7章 结语:单位社会终结的未尽之题 |
7.1 现代性与社会基础秩序变革 |
7.1.1 一元现代性与多元现代性 |
7.1.2 多元现代性视野下的社会基础秩序变革 |
7.2 再思单位社会终结的理论命题 |
7.2.1 生产组织的变革 |
7.2.2 单位社会终结的社会风险 |
7.3 重构社会基础秩序 |
7.3.1 从社会基础秩序开始"生产社会" |
7.3.2 朝向一种"和谐公共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四、城市行实现企业化经营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冀南银行运行机制研究(1939-1948)[D]. 李娜. 山西大学, 2020(01)
- [2]城市行实现企业化经营的途径[J]. 佟继丰,田明昌. 金融教学与研究, 1992(04)
- [3]从完善经营机制入手探索城市行企业化的路子[J]. 李纪荣. 中国城市金融, 1988(01)
- [4]我国农业企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 陈廉.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5]建立以城市行为核心的经营绩效评价机制[J].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葛祥,叶君,丁玉岚,赵辉,陈义根. 金融论坛, 2001(03)
- [6]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D]. 王建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我国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季大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8]中国现代农民生成机制研究 ——基于就业选择集的视角[D]. 张彤璞.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9]中国农业企业化问题研究[D]. 郭振宗. 山东农业大学, 2005(02)
- [10]单位社会变革与社会基础秩序重构 ——以东北某超大型国企组织变革为个案[D]. 吕方. 吉林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