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矮败小麦”株高的回交遗传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韩玉洲,张勇,杨阳,顾正中,吴科,谢全,孔忠新,贾海燕,马正强[1](2021)在《小麦株高QTL Qph.nau-5B的效应评价》文中认为株高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潜力,也是植株抗倒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虽有大量株高相关QTL被鉴定到,但大多QTL的遗传效应仍不清楚。本研究前期利用小麦品种群体,通过关联分析鉴定到一个小麦株高主效QTL Qph.nau-5B。为了评价该QTL的效应,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别构建了以南大2419、吉春1016和郑麦9023为供体亲本,中优9507为背景的3种等位变异的近等基因系,背景回复率均高于93%。在7个独立的试验环境中,所有近等基因系的株高较轮回亲本均显着降低,平均降幅为11.1 cm (10.3%)。Qph.nau-5B不同等位变异效应强弱不同,其中来源于吉春1016和郑麦9023的等位变异平均降秆效应相似(12.4 cm),显着大于南大2419的等位变异(8.6 cm),但各等位变异相对降秆效应大小受环境影响。此外, Qph.nau-5B对单株穗数、穗长、千粒重等农艺性状无明显负效应。本研究结果表明Qph.nau-5B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可为小麦的株型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基因资源。
姜朋[2](2020)在《小麦核心种质宁麦9号与扬麦158重要农艺性状及赤霉病抗性的遗传解析》文中研究指明小麦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培育高产、稳产、优质、抗病的小麦品种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长江中下游麦区是我国第二大麦区,宁麦9号与扬麦158在本麦区小麦育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近10年江苏省淮南片区与国家长江中下游区域试验审定的品种中,近80%的材料为宁麦9号或扬麦158的衍生后代,显示二者具有成为新一代骨干亲本的潜力。为更好地利用这两个材料,对其重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状等开展遗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来源于宁麦9号与扬麦158的282份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利用小麦illumina 90k基因芯片对其进行基因型分析,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对282份重组自交系的产量性状、株高、抽穗期与赤霉病抗性等进行多环境表型鉴定,进一步综合基因型与表型数据开展QTL定位,最后对某些稳定位点进行遗传效应分析、分子标记开发及其辅助育种利用。通过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获得一张包含2285个bin标记、41个连锁群、总长3002.1 cM的遗传图谱,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1.31 cM,并且与中国春小麦参考基因组呈现良好的共线性。(2)宁麦9号与扬麦158均表现出良好的赤霉病抗性,宁麦9号略优于扬麦158,RIL群体的赤霉病抗性呈现较大变异,最低病穗率均在10%以下,而最高病穗率基本都超过50%。基因型、年份及地点对病穗率均有极显着影响,而其交互作用则无影响,病穗率在不同环境中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综合4个环境赤霉病抗性鉴定数据,共发现10个抗赤霉病QTL。其中,QFhb-3B.1与QFhb-5A在所有环境中均被检测到,通过遗传作图与位置比对,来源于宁麦9号的QFhb-3B.1极可能为Fhb1位点,而来源于扬麦158的QFhb-5A可能为一个新的抗性QTL。针对QFhb-5A开发出KASP标记,并对其进行了初步验证及溯源分析,发现QFhb-5A很可能来自于意大利小麦品种,并经历了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结合分子标记选择,获得7份赤霉病抗性突出的品系,可应用于抗赤霉病育种。(3)在3个环境中,宁麦9号穗粒数均高于扬麦158,千粒重则低于扬麦158,穗数与产量在不同环境中表现不一致,环境对4个性状均有极显着影响,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对4个性状均无显着影响。穗数与产量在不同环境中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千粒重与穗粒数呈负相关,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通过QTL定位鉴定到控制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的QTL分别为9、8、10与12个,其中穗数、穗粒数和产量的遗传率较低,千粒重的遗传率较高,可进行遗传选择。通过分析3个多环境稳定的千粒重QTL的遗传效应,Qtkw-1B+Qtkw-4A的位点组合选择效果最佳,可应用于小麦千粒重的遗传改良。(4)扬麦158的各节间长度、穗长及株高均高于宁麦9号,基因型、环境及二者的互作对各节间长度、穗长及株高影响极显着。综合3个环境的株高数据,共定位到6个株高控制区段,并成功转化为适用于大规模筛选的KASP标记,经过初步验证,聚合Qph-2D、Qph-5A.1标记位点对整体株高具有较高的选择效率;继续聚合Q2A后,中选材料显着减少,可能降低选择效率,而对Q5A需要在早代育种材料进一步验证,并且对Q2A与Q5A一因多效位点的选择建议以降低株高的等位变异为主;Qd1-5D可作为D1的选择标记对株高进行优化选择。(5)宁麦9号的抽穗期较扬麦158略早,重组自交系群体在不同环境中可相差7-11d,并且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基因型、年份、地点及基因型与年份的交互作用均对抽穗期有极显着影响。综合5个环境抽穗期调查数据,共检测到26个控制小麦抽穗期的QTL,表型贡献率为2.50%11.91%。Qhd-2B.2、Qhd-3B与Qhd-5A.2在多个环境中被检测到,其表型贡献率也较高,进一步分析其遗传效应发现,单个QTL中,Qhd-5A.2对抽穗期的影响最显着也最稳定,当聚合2个位点后,Qhd-2B.2+Qhd-5A.2组合效果最佳,进一步聚合3个位点后,效应未有显着提高。(6)通过位置比对,发现10个QTL簇,有的同时控制产量性状与抽穗期,有的同时控制抽穗期与赤霉病抗性,还有的对产量性状、株高、赤霉病抗性等均有影响,但其优势等位变异的来源不尽相同。对于优势等位变异来源于同一亲本的位点,可以利用少量标记来进行选择;对于优势等位变异来源于不同亲本的位点,一方面可根据育种目标进行取舍,另一方面需要扩大育种群体,打破连锁累赘,运用多标记进行选择。
郑琪[3](2020)在《玉米诱导小麦杂种F1代DH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双单倍体,可以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近年来,诸多学者在利用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双单倍体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但在这一技术体系中,小麦单倍体幼胚的诱导、小麦单倍体幼胚萌发成苗的条件以及小麦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方式及处理浓度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本研究以小麦杂交F1代和矮败小麦为试验材料,以玉米品种农科大18为花粉供体,进行小麦单倍体胚诱导,并对小麦单倍体植株进行染色体加倍,在获得小麦DH系(Double Haploid)的同时,为小麦双单倍体育种提供技术参考和方法指导。本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花期调节试验发现,2019年1月14日、21日移栽于温室的玉米能够与2018年10月20日种植于大田的小麦花期相遇,在本研究中两者播期相差92~99天时,花期基本相遇。(2)培养方式对授粉穗的得胚率影响显着。授粉穗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的得胚率(24%)约为田间自然条生长条件下得胚率(11.87%)的2倍。(3)温度对小麦单倍体幼胚的萌发率无显着影响。4℃条件下,10个杂交组合的幼胚平均萌发率为32.52%;25℃条件下幼胚平均萌发率为33.02%;统计分析发现,基因型对小麦单倍体幼胚的萌发率有显着影响,在10个杂交组合中,材料19F1-35萌发率(4℃,25%;25℃,20.83%)较低,材料19F1-59(4℃,37.50%;25℃,43.18%)萌发率较高。(4)矮败小麦经诱导产生的小麦单倍体幼胚,分别接种于1/2MS培养基和2/3B5培养基,方差分析显示,在这两种培养基上幼胚萌发率和成苗率无显着差异。单倍体幼胚在1/2MS培养基上的萌发率为41.67%,在2/3B5培养基上的萌发率为35.42%,前者为后者的1.18倍;单倍体幼胚在1/2MS培养基上的成苗率为35.42%,在2/3B5培养基上的成苗率为25%,前者为后者的1.3倍。(5)小麦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研究发现,以培养基表面添加浓度为8 g/L的秋水仙素处理24 h的加倍效果最好,加倍效率可达到14.7%。
赵丽娟,袁红梅,赵丽伟,郭文栋,李志江,李祥羽,马金丰,李延东,宋维富,杨雪峰,刘东军[4](2019)在《谷子矮秆突变体d93090的表型变异及其对赤霉素的敏感性分析》文中认为谷子矮秆突变体93090(暂命名为d93090)是野生型高秆谷子品系93090经60Co-γ辐射诱变获得的,本研究对其矮化表型及其对赤霉素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93090株高约为野生型的60%左右,叶色变深、茎秆稍倾斜、茎节数不变、花期较对照推迟3~5d;幼苗期的苗长、第二叶鞘长和胚轴长均对外源GA3敏感,拔节期喷施外源GA3,d93090的株高部分恢复;d93090内源GAl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d93090突变体是个半矮秆的突变类型,为谷子矮化育种提供了新材料,其矮秆性与GA生物合成途径相关。
赵丽娟,宋维富,车京玉,杨雪峰,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5](2019)在《2008-2018年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与育种概况》文中研究说明东北春麦区是我国优质强筋和超强筋小麦的重要生产基地,具有发展优质强筋"硬红春"面包麦生产的自然资源优势和规模化生产优势。该区小麦生产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为详细介绍近10年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和育种情况,本文对2008-2018年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情况,主栽品种特性,小麦育种现状进行了总结。并进一步对该区未来的育种策略进行了探讨和建议,以期推动该区强筋小麦产业发展。
徐小婷[6](2019)在《扬麦16/中麦895双单倍体群体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与抗白粉病QTL定位》文中研究说明白粉病是我国小麦重要病害之一,过去五年平均发病面积超过一亿亩,严重威胁黄淮和长江中下游高产麦区小麦生产。挖掘新的抗白粉病基因并开发与之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对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主栽品种扬麦16和中麦895为亲本创建的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DH)群体198份家系,结合小麦660K SNP芯片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定位成株期抗白粉病QTL并进行验证,以期为白粉病抗性育种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利用小麦660K SNP芯片检测扬麦16/中麦895的198份DH系,从630517个SNP中筛选到152310(24.2%)个多态性标记,构建了覆盖小麦21条染色体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包含148179个SNP标记(分为14467个bin)和12个基因特异性KASP(Kompetitive Allele-Specific PCR)标记,图谱总长度为3681.73 cM,标记之间平均间距为0.25cM。2.成株期白粉病鉴定及QTL定位。扬麦16/中麦895群体于2016–2017年度种植在高邑、石家庄、郑州和新乡,2017–2018年度种植在高邑和新乡,接种后50–65天调查白粉病最大严重度(Maximum disease severity,MDS)。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定位到6个稳定的成株期抗白粉病QTL,解释3.8–23.6%的表型变异,分别位于2DL、4BS、4DS、5DS、6BL和7BS染色体,其中QPmyz.caas-5DS、QPmyz.caas-6BL和QPmyz.caas-7BS可能是新的抗白粉病位点。3.育种可用KASP标记开发。在3个新的抗白粉病位点中,QPmyz.caas-6BL效应最稳定。将与该QTL紧密连锁的SNP标记转化为灵活易用的KASP标记,遗传分析表明转化前后标记紧密连锁。用103份小麦品种进行验证,在2017年北京环境中6BL抗病等位基因显着降低MDS,表明该标记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中新抗白粉病QTL位点及其紧密连锁标记,将为抗白粉病育种提供支撑。
潘文秋,乔朋放,侯炳旭,张浩彬,游银,郝佳敏,陈晓杰,胡银岗,陈亮[7](2019)在《1个新的小麦矮秆突变体的遗传效应》文中提出为发掘应用新的小麦矮秆突变体,以小麦品种‘邯6172’的航天诱变矮秆突变体为材料,分析该矮化突变对苗期活力、株高、分蘖数、穗粒数、单株产量和收获指数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以明确其矮化效应及应用价值。结果表明,该突变为隐性突变,对外源赤霉酸不敏感,对胚芽鞘长度和苗期活力有负面效应;降秆效应约为15.0%,对旗叶长宽和旗叶面积没有负面影响;抽穗期和开花期推迟(3 d);有效分蘖减少,但对小穗数和穗粒数没有负面影响。小麦35 K芯片扫描发现,‘邯6172’突变体与‘邯6172’共有3 613个纯合差异SNP,平均4.1 Mb就有1个突变,变异丰富。
牛群凯[8](2017)在《玉米太空诱变核不育突变体矮化性状的QTL定位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是世界上公认的三大作物之一(水稻、玉米、小麦),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种植面积最广泛的作物之一。玉米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要明显高于水稻与小麦,因此提高玉米产量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重要的一步。利用玉米雄性不育系制种不仅能够省去人工去雄的繁杂劳动,同时可提升种子纯度。随着劳动力的城市化转移,不育化制种的普及迫在眉睫。因此,加强玉米雄性不育的研究、加快不育化制种的进程势在必行。1996年,四川农业大学玉米所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川单9号玉米种子进行太空诱变育种,在其后代获得一份雄性核不育突变体。该核不育突变株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性表现稳定;研究发现不育性受一对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SSR分子标记把不育基因定位在玉米第三染色体bin3.08位点上。经过多年观察发现不育株常常伴随矮化现象,即大多数不育株矮于可育株,针对不育株矮化这一现象,本文通过构建五套定位群体对该矮化现象进行QTL定位及分析,在分子水平上解释该现象。本文利用该份雄性不育突变体为研究材料构建定位群体。该份雄性不育突变体经姊妹交保种多代,在群体中得到同世代株高高度相似的不育株A1、A2、A3,利用不育株A1和A2(作母本)分别与自交系B73和Mo17组配,构建(A1×B73)F2代、(A2×Mo17)F2代群体;利用自交系B73作为轮回亲本与A3构建(A3×B73)BC2F2回交群体,利用姊妹交群体中的一株可育株自交得到的分离群体构建姊妹交F2群体,利用(Ai X B73)F2群体中在bin3.08位点发生交换的9株关键交换单株自交构建(Ai X B73)F3代群体。利用该5套群体进行第三染色体株高QTL定位,同时利用(A1X B73)F2代群体进行全基因组株高QTL定位,观察其他染色体上是否存在株高QTL位点。结果如下:1.由于前人研究把该不育基因定位到玉米第三染色体bin3.08位点上,所以利用构建的5套定位群体进行株高、穗位高、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及叶片等22个性状的第三染色体QTL定位,观察不育基因附近是否存在株高QTL。结果显示在五套群体的不育基因定位区域附近分别定位到一个主效株高QTL,表型贡献率在10.14-45.31%之间,其他相关株型性状的QTL也都被定位在不育基因附近。2.其他染色体是否存在株高QTL及分析这些QTL之间的关系,利用(A1×B73)F2群体进行全基因组株高QTL扫描。通过全基因组株高QTL定位发现在不育基因附近同样定位到一个株高QTL,其表型贡献率为26.96%,同时在不育基因附近也定位到一些与株型性状相关的QTL,这些结论与第三染色体株高QTL定位结果相一致;同时在第1、4、10号染色体上定位到株高QTL,表型贡献率分别为9.54%、7.05%、6.35%,属于微效株高QTL。3.通过上述五套定位群体对该雄性不育突变体株高进行第三染色体与全基因组QTL位点的扫描,证明在不育基因定位区段附近确实存在一个能强烈影响植株高度的位点。结合多年田间观测到的“高株不育株”与“矮株可育株”的现象,初步断定由于该不育基因与一个矮化基因连锁,最终导致了不育株的矮化。通过对“高株不育株”进行授粉保种,保留该植株基因型,用于后期育性与株高基因的研究;同时以A1×B73和A2×Mo17群体为主,构建保留目标QTL区域的异质自交家系(Heterogeneous inbred families,HIFs)和 BCn+iF1 回交家系(分别以 B73 和 Mo17 作为轮回亲本),用于后期矮化现象的研究及该株高QTL的克隆。
刘洋[9](2017)在《2个小麦-滨麦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文中认为滨麦(Leymus mollis,2n=28,NsNsXmXm),属于禾本科小麦族大麦亚族赖草属,多生长在贫瘠之地的多年生麦类野生亲缘植物,具有穗大花多,茎秆粗壮,矮杆,抗旱耐寒,抗多种小麦病虫害等特点。本研究在八倍体小滨麦M842-16与硬粒小麦D4286的杂交F7代群体中选育出了一个二体异代换系DM2411和一个二重异代换系DM96,并利用细胞遗传学、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和SSR、EST-STS分子标记以及田间农艺性状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鉴定,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DM2411田间综合农艺性状良好,其中株高较亲本普通小麦7182极显着降低,平均株高为43.33cm,穗长显着增长;细胞遗传学观察显示,DM2411的根尖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86%的花粉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可以形成21个二价体;以华山新麦草Ns基因组为探针的原位杂交(GISH)鉴定结果显示,根尖体细胞中有两个黄绿色信号,花粉母细胞中有一个黄绿色二价体信号,表明DM2411中含有两条Ns染色体,且这2条外源Ns染色体可以正常配对形成1个二价体;说明DM2411是一个遗传稳定的二体异代换系。SSR和EST分子标记分析推测,DM2411可能缺失了小麦D基因组的2D染色体,而含有滨麦的2Ns染色体。因此,DM2411是一个小麦-滨麦2Ns/2D二体异代换系,该异代换系可作为矮杆和大穗种质应用于小麦遗传改良研究。(2)DM96的细胞遗传学观察显示,其根尖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2条,84%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细胞含有21个二价体;以华山新麦草Ns基因组为探针的原位杂交(GISH)鉴定显示,DM96的根尖体细胞含有四条完整的黄绿色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含有两个黄绿色信号,说明DM96中的4条Ns染色体可以形成2个正常的二价体,因此DM96是一个遗传稳定的小滨麦异代换系。SSR和EST分子标记分析显示,DM96可能缺失了小麦的2D和3D染色体,而含有滨麦的2Ns和3Ns染色体,即DM96是1个滨麦的2Ns和3Ns染色体替换了小麦的2D和3D染色体的二重异代换系。农艺性状调查表明DM96的株高较亲本普通小麦7182有所降低,穗长、籽粒长度极显着增长。DM96可作为大穗大粒种质应用于小麦遗传改良研究。二体异代换系DM2411和二重异代换系DM96的创制与鉴定,丰富了小麦种质资源,为充分利用滨麦优异性状基因和进一步小麦遗传改良奠定了优良的材料基础。
张嘉园[10](2016)在《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相关基因分析和ZCCT-1基因近等系转育》文中指出小麦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抽穗期与适应性、产量和品质等密切相关。研究小麦抽穗期相关基因遗传特性,转育近等基因系材料,对小麦的育种和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可控温室(温度1625℃,光照≥16)鉴定小麦品系XN6426的抽穗期,确定其冬春性;利用现有设计分子标记或新设计克隆引物,分析小麦品系XN6426已知抽穗期相关基因组成;在高温长日照可控温室鉴定(XN6426×京411)F2群体抽穗期表型,结合早抽穗池和晚抽穗DNA池的SNP差异位点分析结果,筛选的SSR标记进行抽穗期相关基因定位;对不同小麦品种ZCCT-1基因变异类型进行筛选,转育目标基因近等基因系材料,回交获得BC1或BC2代,为ZCCT-1基因深入研究提供材料。主要结果为:1.小麦品系XN6426冬春性和已知抽穗期相关主要基因组成:在高温长日照可控温室鉴定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推断其生长习性为春性;利用已有分子标记检测品系XN6426抽穗期相关基因位点,Ppd-D1位点为显性等位变异组成,说明该品系为光周期反应不敏感材料;用已有分子标记检测表明,春化基因位点Vrn-A1、Vrn-B1、Vrn-D1、Vrn-B3均由冬性隐性等位变异组成、与Vrn-D4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Xcfd78和Xbarc205与冬性品种京411条带一致,表明这些春化基因位点由冬性隐性等位变异组成。在Vrn-2基因中,利用部分启动子和编码区的分子标记检测表明,ZCCT-A1和ZCCT-B1缺失。设计新引物克隆ZCCT-D1的基因组序列(包括外显子和内含子),与已知粗山羊草AS75比对,预测XN6426的CCT结构域的33位精氨酸R变为谷氨酰胺Q。新设计引物克隆ZCCT-D2的基因组序列,与已知粗山羊草AS75比对,预测XN6426的CCT结构域没有变化,但与中国春同时存在3个氨基酸缺失,且该材料有特有的3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可以看出,小麦品系XN6426的春化基因位点Vrn-2存在变异;已有分子标记检测春化基因位点Vrn-A1、Vrn-B1、Vrn-D1、Vrn-B3、Vrn-D4均由冬性隐性等位变异组成,是否分子标记位置之外基因序列存在变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2.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基因定位:高温长日照可控温室种植的(XN6426×京411)F2群体,其抽穗期呈连续性分布,有明显主峰,显示群体抽穗期分离受多基因控制,存在主效基因;SEA-F2软件预测群体抽穗期遗传分离由两对基因控制;田间种植的(XN6426×京411)F2群体进一步证实分离群体的抽穗期受两对基因控制。在温室种植的F2群体中,构建早抽穗与晚抽穗DNA池,采用小麦90k SNP芯片分析两池间SNP位点多态性,发现在4B、5B和5A染色体上的差异SNP位点频率相对较高;不同染色体上SNP位点密集区域不同,其中1A、1B和6B染色体上分别有1个区域,5A和5B染色体上分别有两个,4B染色体上有3个;在密集区域及附近找到众多SSR标记,筛选出的标记Barc151和Wmc327在亲本和池间有多态性。利用有多态性SSR标记进行F2群体检测,在Barc151在与Wmc327之间发现1个QTL位点,遗传距离分别为1.46 cM和11 cM。3.小麦ZCCT-1基因近等基因系转育:在F2代群体中,检测ZCCT-1基因启动子不同变异类型的后代,得到15种ZCCT-1基因不同变异类型F2代材料;以京411和京冬8号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产生了BC1或BC2代回交群体材料,为进一步转育ZCCT-1的近等基因系奠定了材料基础。
二、“矮败小麦”株高的回交遗传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矮败小麦”株高的回交遗传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株高QTL Qph.nau-5B的效应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1.3 DNA提取和PCR分析 |
1.4 田间试验与表型调查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Qph.nau-5B等位变异近等基因系的选育 |
2.2 Qph.nau-5B等位变异对株高的影响 |
2.3 Qph.nau-5B对其他农艺性状的影响 |
3 讨论 |
(2)小麦核心种质宁麦9号与扬麦158重要农艺性状及赤霉病抗性的遗传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遗传图谱 |
1.1.1 作图群体 |
1.1.2 分子标记 |
1.2 QTL作图方法 |
1.2.1 单标记QTL作图 |
1.2.2 区间作图法 |
1.2.3 复合区间作图法 |
1.2.4 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 |
1.2.5 完备区间作图法 |
1.3 小麦重要性状遗传定位研究进展 |
1.3.1 小麦赤霉病 |
1.3.2 产量及其三要素 |
1.3.3 小麦株高 |
1.3.4 小麦抽穗期 |
1.4 小麦骨干亲本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调查指标与试验设计 |
2.2.1 赤霉病抗性鉴定 |
2.2.2 产量及其三要素 |
2.2.3 株高及其节间构成 |
2.2.4 抽穗期 |
2.3 基因型数据获取 |
2.4 数据处理与遗传图谱构建 |
2.5 QTL定位 |
2.6 KASP标记的开发、验证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遗传图谱 |
3.2 小麦赤霉病抗性分析 |
3.2.1 赤霉病抗性的表型分析 |
3.2.2 赤霉病的QTL分析 |
3.2.3 QFhb-5A的 KASP标记开发与验证 |
3.2.4 QFhb-5A的溯源与分布 |
3.2.5 抗赤霉病材料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3.3 产量及其三要素的遗传分析 |
3.3.1 产量及其三要素的表型分析 |
3.3.2 产量及其三要素的QTL分析 |
3.3.3 千粒重的QTL聚合效应分析 |
3.4 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遗传分析 |
3.4.1 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表型分析 |
3.4.2 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QTL分析 |
3.4.3 KASP标记开发 |
3.4.4 KASP标记的验证 |
3.5 小麦抽穗期 |
3.5.1 抽穗期的表型分析 |
3.5.2 抽穗期的QTL分析 |
3.5.3 抽穗期的QTL聚合效应分析 |
3.6 控制不同性状的QTL簇 |
4 讨论 |
4.1 遗传连锁图谱 |
4.2 小麦赤霉病 |
4.3 小麦产量相关性状 |
4.4 小麦株高及其构成因素 |
4.5 小麦抽穗期 |
4.6 控制不同性状的QTL簇 |
5 结论 |
5.1 小麦遗传图谱的构建 |
5.2 赤霉病抗性的QTL定位 |
5.3 产量性状的QTL定位 |
5.4 株高及其构成因素的QTL定位 |
5.5 抽穗期的QTL定位 |
5.6 控制不同性状的QTL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玉米诱导小麦杂种F1代DH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 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小麦远缘杂交的利用 |
1.3 小麦单倍体的产生 |
1.4 影响小麦单倍体产生的条件 |
1.4.1 小麦基因型对产生单倍体的影响 |
1.4.2 玉米基因型对小麦单倍体的影响 |
1.4.3 授粉方式对小麦单倍体的影响 |
1.4.4 环境条件对小麦单倍体的影响 |
1.4.5 激素处理对小麦单倍体的影响 |
1.5 小麦单倍体幼胚培养 |
1.5.1 胚龄对小麦幼胚培养的影响 |
1.5.2 培养基对小麦幼胚培养的影响 |
1.6 小麦单倍体植株的倍性鉴定 |
1.7 小麦单倍体植株的加倍 |
1.8 小麦双单倍体的应用 |
1.8.1 小麦品种选育 |
1.8.2 创制优良小麦种质 |
1.8.3 创制永久性群体 |
1.9 本研究的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花期调节 |
2.2.2 玉米花粉诱导 |
2.2.3 小麦单倍体植株的倍性鉴定 |
2.2.4 小麦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 |
2.2.5 温室加代 |
2.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麦与玉米的花期调节 |
3.2 不同培养方式对小麦单倍体胚的影响 |
3.3 不同培养基对小麦单倍体幼胚萌发的影响 |
3.4 不同温度对小麦单倍体幼胚萌发的影响 |
3.5 小麦单倍体植株的倍性鉴定 |
3.5.1 染色体压片鉴定结果 |
3.5.2 流式细胞仪鉴定结果 |
3.6 小麦单倍体植株加倍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影响小麦单倍体产生的因素 |
4.1.2 提高小麦单倍体产生效率的方法 |
4.1.3 小麦单倍体植株的加倍处理 |
4.2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谷子矮秆突变体d93090的表型变异及其对赤霉素的敏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农艺性状调查 |
1.2.2 茎秆伸长测定 |
1.2.3 内源GAl含量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矮秆突变体d93090的表型分析 |
2.2 矮秆突变体d93090对外源激素的反应敏感性分析 |
2.3 突变体的内源GA1含量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5)2008-2018年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与育种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情况、制约因素、对中国小麦生产的贡献 |
2 东北春麦区主栽品种特点、类型及应用情况 |
3 东北春麦区小麦主要病虫害、逆境及品种抗病性 |
3.1 东北春麦区小麦主要病虫害及品种抗病性 |
3.2 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的主要逆境及品种抗逆性 |
4 东北春麦区小麦育种历史、主要育种单位及育种方法 |
4.1 常规杂交育种 |
4.2 辐射诱变育种 |
4.3 单倍体育种 |
4.4 光温生态育种技术 |
4.5 品质改良技术 |
4.6 矮败群体轮回选择技术 |
4.7 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
5 展望 |
(6)扬麦16/中麦895双单倍体群体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与抗白粉病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小麦白粉病概况 |
1.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遗传研究进展 |
1.2.1 正式命名的小麦抗白粉病基因 |
1.2.2 定位的小麦抗白粉病QTL |
1.2.3 克隆的小麦抗白粉病基因 |
1.2.4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育种应用 |
1.3 分子标记 |
1.3.1 早期分子标记 |
1.3.2 常用分子标记 |
1.3.3 新型分子标记 |
1.4 连锁分析 |
1.4.1 作图群体 |
1.4.2 小麦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 |
1.4.3 QTL定位方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扬麦16/中麦895 DH群体成株期抗白粉病QTL定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成株期白粉病抗性鉴定 |
2.1.3 表型数据分析 |
2.1.4 基因型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 |
2.1.5 QTL定位 |
2.1.6 KASP标记开发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分析 |
2.2.2 成株期表型分析 |
2.2.3 抗白粉病QTL定位 |
2.2.4 QPmyz.caas-6BL紧密连锁标记转化及验证 |
2.2.5 矮秆基因对白粉病抗性的影响 |
2.2.6 抗白粉病QTL聚合效应分析 |
2.3 讨论 |
2.3.1 基于SNP芯片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 |
2.3.2 QTL定位结果分析比较 |
2.3.3 KASP标记开发与验证 |
第三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1个新的小麦矮秆突变体的遗传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赤霉酸 (GA3) 反应 |
1.3 ‘邯6172’矮秆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 |
1.4 SNP芯片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邯6172’矮秆突变体的赤霉酸 (GA3) 反应 |
2.2 矮化效应对株高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
2.3 ‘邯6172’矮秆突变体产量性状鉴定 |
2.4 ‘邯6172’和‘邯6172’矮秆突变体的SNP差异分析 |
3 讨 论 |
(8)玉米太空诱变核不育突变体矮化性状的QTL定位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雄性不育的分类 |
1.2 玉米雄性不育的研究现状 |
1.3 植物太空诱变育种 |
1.4 玉米株高的研究现状 |
1.5 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1.6 QTL定位及方法 |
1.6.1 定位群体的构建 |
1.6.2 QTL作图的统计方法 |
1.6.3 常用的DNA分子标记及主要特点 |
2.目的意义 |
3.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的选择与群体的构建 |
3.2 试验方案 |
3.2.1 第三染色体株高QTL定位 |
3.2.2 全基因组株高QTL定位 |
3.2.3 玉米叶片DNA的提取 |
3.2.4 PCR扩增体系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操作步骤 |
3.2.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操作步骤 |
4.结果与分析 |
4.1 核不育基因的遗传分析 |
4.2 第三染色体株高QTL定位 |
4.2.1 (A_1 × B73) F_2第三染色体QTL定位结果 |
4.2.2 (A_1 × B73) F_3第三染色体QTL定位结果 |
4.2.3 (A_2×Mo17) F_2第三染色体QTL定位结果 |
4.2.4 姊妹交F_2第三染色体QTL定位结果 |
4.2.5 (A_3×B73) BC_2F_2第三染色体QTL定位结果 |
4.3 全基因组株高QTL定位 |
4.3.1 全基因组株高QTL分析 |
4.3.2 其他相关株型性状QTL分析 |
4.3.3 产量性状QTL分析 |
5.讨论 |
5.1 第三染色体与全基因组QTL定位结果的比对 |
5.2 太空诱变核不育突变体株高QTL的分析 |
5.3 太空诱变核不育突变体株高与育性遗传关系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2个小麦-滨麦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小麦育种现状 |
1.2 小麦远缘杂交 |
1.2.1 小麦基因源 |
1.2.2 小麦近缘种属的远缘杂交概况 |
1.3 小麦远缘杂交中间材料的创制及应用 |
1.3.1 异附加系 |
1.3.2 异代换系 |
1.3.3 易位系 |
1.4 小麦远缘杂交后代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方法 |
1.4.1 形态学鉴定 |
1.4.2 细胞学鉴定 |
1.4.4 原位杂交鉴定 |
1.4.5 分子标记鉴定 |
1.5 小麦近缘种属的利用 |
1.5.1 黑麦 |
1.5.2 山羊草 |
1.5.3 簇毛麦 |
1.5.4 华山新麦草 |
1.6 滨麦研究进展 |
1.6.1 赖草属的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
1.6.2 滨麦基因组研究进展 |
1.6.3 小麦-滨麦材料的创制 |
1.6.4 小麦-滨麦杂交后代的抗病性研究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7.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2 研究内容与方案 |
第二章 小滨麦二体异代换系DM2411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DM2411的选育及其细胞遗传学分析 |
2.2.2 DM2411的SSR分析 |
2.2.3 DM2411的EST-STS分析 |
2.2.4 DM2411的形态学特征 |
2.3 讨论 |
第三章 小滨麦二重异代换系DM96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农艺性状分析 |
3.2.2 细胞学和原位杂交分析 |
3.2.3 SSR分子标记鉴定 |
3.2.4 EST-STS分子标记鉴定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相关基因分析和ZCCT-1基因近等系转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抽穗期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1.1 小麦光周期基因 |
1.1.2 小麦春化基因 |
1.1.3 早熟性基因 |
1.1.4 抽穗期相关基因克隆 |
1.2 小麦冬春性鉴定 |
1.3 基因定位 |
1.3.1 分子标记 |
1.3.2 基因定位亲本及群体选择 |
1.3.3 QTL作图 |
1.4 近等基因系研究进展 |
1.4.1 近等基因系 |
1.4.2 近等基因系在作物中创建及研究 |
1.4.3 近等基因系创建方法 |
1.5 小结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相关已知主要基因组成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鉴定 |
2.1.3 叶片DNA提取 |
2.1.4 品系XN6426光周期基因型检测 |
2.1.5 小麦品系XN6426春化基因检测或克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和冬春性 |
2.2.2 小麦品系XN6426光周期基因组成 |
2.2.3 品系XN6426春化基因组成 |
2.3 讨论 |
2.3.1 品系XN6426冬春性 |
2.3.2 控制品系XN6426冬春性基因分析 |
第三章 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相关基因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后代抽穗期表型分布特点 |
3.2.2 与抽穗期相关的标记多态性和QTL位点 |
3.3 讨论 |
3.3.1 群体在温室和田间表型鉴定相关性 |
3.3.2 提高目标基因QTL位点检测效率 |
3.3.3 控制小麦品系XN6426冬春习性的可能基因 |
第四章 小麦ZCCT-1 基因近等基因系的转育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样品采集及DNA的提取 |
4.1.3 STS标记检测目标基因型 |
4.1.4 数据分析及回交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含ZCCT-1 基因变异后代的筛选 |
4.2.2 含ZCCT-1 基因变异后代的回交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矮败小麦”株高的回交遗传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株高QTL Qph.nau-5B的效应评价[J]. 韩玉洲,张勇,杨阳,顾正中,吴科,谢全,孔忠新,贾海燕,马正强. 作物学报, 2021(06)
- [2]小麦核心种质宁麦9号与扬麦158重要农艺性状及赤霉病抗性的遗传解析[D]. 姜朋.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8)
- [3]玉米诱导小麦杂种F1代DH系研究[D]. 郑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谷子矮秆突变体d93090的表型变异及其对赤霉素的敏感性分析[J]. 赵丽娟,袁红梅,赵丽伟,郭文栋,李志江,李祥羽,马金丰,李延东,宋维富,杨雪峰,刘东军. 作物杂志, 2019(06)
- [5]2008-2018年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与育种概况[J]. 赵丽娟,宋维富,车京玉,杨雪峰,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5)
- [6]扬麦16/中麦895双单倍体群体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与抗白粉病QTL定位[D]. 徐小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9)
- [7]1个新的小麦矮秆突变体的遗传效应[J]. 潘文秋,乔朋放,侯炳旭,张浩彬,游银,郝佳敏,陈晓杰,胡银岗,陈亮. 西北农业学报, 2019(03)
- [8]玉米太空诱变核不育突变体矮化性状的QTL定位及分析[D]. 牛群凯.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1)
- [9]2个小麦-滨麦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D]. 刘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10]小麦品系XN6426抽穗期相关基因分析和ZCCT-1基因近等系转育[D]. 张嘉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