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穆少杰[1](2013)在《气候变化和LUCC对内蒙古草地碳循环时空格局及演变趋势的影响》文中指出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带,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同时也是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多的地区。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区内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引起了剧烈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进而导致耕地、草地大面积退化,沙漠化进程加速,使区域碳循环发生变化。近年来,中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以修复、改善退化的生态环境。内蒙古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退牧还草工程的主要实施地区之一,其首要任务是促进退化耕地、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及控制沙漠化的发展。本研究以探讨生态恢复工程驱动下内蒙古地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由此引起的区域碳素循环变化为目的,一方面,基于气象数据和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并将CASA模型模拟的净初级生产力(NPP)视为表征区域碳素循环的主要指标,分析了不同时空尺度下内蒙古地区NPP的动态变化,以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其的影响;另一方面,探讨了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前后,内蒙古地区主要植被类型—草地的面积变化及类型转化、植被覆盖度、景观格局、净初级生产力等的变化情况,并对变化过程中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相对驱动作用进行了定量化、空间化区分。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反演了内蒙古地区2001-2010年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和变化规律,并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分析了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内蒙古植被覆盖度自西向东的变化速率为0.2/10°N。10年间森林、草原和沙漠生态区的年均植被覆盖度分别为0.57、0.4和0.16。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年际水平上,内蒙古植被覆盖度与降雨量的关系更加密切,而在月际水平上,降雨量和温度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作用相当,说明年内植被生长更依赖于水热组合的共同作用,而与单一气候因子的相关性降低。2.利用CASA模型对2001-2010年内蒙古不同植被类型的NPP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对气候因子的响应。10年间内蒙古植被年NPP的平均值为340.0 gCm-2yr-1,且空间分布呈明显的经度地带性,由西向东的变化速率为200.5 gCm-2yr-1/10°。不同植被类型NPP有较大差异,森林、草地、农田和荒漠植被的NPP平均值分别为521.9、270.3、405.7和85.3 gCm-2yr-1。不同植被类型NPP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森林植被NPP主要受温度的限制,而农田、草地和荒漠植被NPP主要受降水量控制。3.利用CASA模型逐像元模拟了 2001-2010年内蒙古不同类型草地的NPP时空变化,分析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2001-2010年内蒙古草地多年平均NPP为281.3 gCm-2yr-1,空间分布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趋势,其中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的单位面积平均NPP分别为431.8 gCm-2yr-1、288.7 gCm-2yr-1 123.5 gCm-2yr-1。2001-2010年间内蒙古草地NPP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草甸草原NPP与降水量、温度的关系均很密切,而与温度的相关性更强;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NPP则主要受降水量控制,其中荒漠草原NPP与降水量的关系更密切。4.利用MODIS-IGBP 土地利用图和CASA模型对2001-2009年内蒙古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NPP的驱动作用进行了研究。2001-2009年内蒙古草地面积增加最大,荒漠和农田面积大量减少。由荒漠和农田向草地的转化是最明显的土地覆盖类型变化,约占总变化量的66.04%。2001到2009年间,内蒙古地区的平均NPP由290.5 gCm-2yr-1增加到322.8 gCm-2yr-1 NPP总量则由275,877.4 GgC增加到309,538.0 GgC。草地NPP总量的增加量占所有植被总增加量的87.4%,其中未变化草地NPP总量的增加量占总增加量的44.4%。5.2001-2009年间,内蒙古草地的土地覆盖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在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9年间全区草地面积增加了 77,993 km2,其中由沙漠、农田转化而来的草地分别占新增草地面积的47.6%和41.1%。草地转化为农田是原有草地的主要转出方向,转化面积为36,135.9 km2。内蒙古草地NPP总量9年间增加了 29,432.71 GgCyr-1,其中人类活动引起的增加量约占80.23%。在剔除气候变化引起的NPP变化之后,由农田和沙漠转化而来的新增草地的NPP总量分别为18,926.34 GgCyr-1和8,604.39 GgCyr-1;由草地转化为农田导致的NPP损失量为14,529.92 GgCyr-1。对于未变化草地而言,管理措施的改善是NPP增加了 11,230.21 GgCyr-1。6.对1985、1995、2000和2009年四个时期内蒙古草地的面积变化、NPP变化和LSI变化进行了研究。1985、1995、2000和2009年的内蒙古地区草地面积分别为54、75、53、61万km2。总体而言,1985-2009年间内蒙古草地面积增加了 71,898 km2,约占1985年草地面积的13.39%,而在2000-2009年间草原区草地面积的显着增加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与1985-1995年和1995-2000年相比,内蒙古草地在2000-2009年的景观异质性和破碎化程度有所下降,草地在所有景观中的主导地位有所提高。内蒙古草地的平均NPP在 1985-1995 和 1995-2000 年间分别减少了 4.33%和 7.17%,而在 2000-2009年间则增加了 36.55 gCm-2yr-1,相当于2000时全区草地NPP的15.55%。内蒙古草地的NPP总量在2009年达到最高,比1985和2000时分别增加了16.36%和 32.91%。7.通过对比蒙古和内蒙古地区2001-2009年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NPP变化的影响,从整体上探讨了广域空间尺度下气候条件和土地政策的差异对该过程的驱动作用。2001-2009年间,草地是蒙古地区面积增加最大的植被类型,增加量为88,798km2。9年间最主要的土地覆盖类型转化方式为由沙漠转化为草地,转化面积为81,741km2,集中发生在蒙古中部草地-沙漠过渡区域。2001-2009年间蒙古地区所有植被的平均NPP增加了 4.5 gCm-2 yr1,NPP 总量由 2001 年的 322,498.0 GgC 增加到 2009 年的 334,365.6GgC,其中,草地NPP总量增加了 31,719.8 GgC。8.利用生物地球化学模型BIOME-BGC模拟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4种草地群落年际间和年内逐日NEP的变化规律。1954-2012年贝加尔针茅、大针茅、克氏针茅和羊草群落的多年平均NEP分别为11.41、-7.82、-5.03、和9.30 gCm-2yr-1。总体而言,4种草地群落多年平均日NEP的年内动态均呈先释放、后固碳、再释放的变化特征。4种草地群落的NEP和年降水量均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其中大针茅、克氏针茅和羊草群落的NEP和年降水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着水平。NEP为0时,4种草地群落年降水量平均值为295.76 mm,说明在年降水量大于该值时NEP多为正值,而小于该值时NEP多为负值。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一,从草地发生学和碳源汇演变机制的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草地植被生产力时空演变的驱动作用,明确了草地生产力分布、动态变化及其对外界驱动因素响应过程的时空异质性与内在机理。第二,以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为基础,结合实际NPP和潜在NPP,定量化、空间化的区分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包括草地覆盖类型转化、草地管理方式转变)在NPP变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第三,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对草地生态学系统影响的评价。以生态恢复工程实施前后内蒙古的草地植被覆盖面积、覆盖度、NPP、景观格局变化为基础,结合内蒙古统计年鉴,综合评价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和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给内蒙古带来的生态环境方面的变化,并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生态恢复工程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的可能方向。内蒙古地区草地生产力的时空动态变化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尽管1985-1995年间的短暂湿润期使内蒙古草地的面积有所增加,沙漠面积有所减少,但在1995之后,随着区域气候暖干化趋势加速,草地沙化现象仍然普遍存在。1985-2000年间,过度放牧使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较低,而大规模的草地开垦使该区域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较高。随着2000年左右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内蒙古草地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草地面积有所增加,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有所提高,同时农田和沙漠面积有所减少,景观格局的异质性和破碎化程度降低。退耕还草和沙漠区人工种草是促使内蒙古农田面积减少、草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因素,而禁牧、划区轮牧、人工打草场建设及圈舍养殖等管理利用方式的提高促使原有草地的生产力和覆盖度有显着提高。然而,针对日益增加的放牧压力,生态恢复工程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特别是要对原本未退化、轻度退化的草地引起足够重视,而在人工植被建植过程中植物种类的选择也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如果能够合理的、持续的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牧还草工程无疑将在退化草地恢复、增加生态系统碳蓄积能力和沙尘暴防治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周伟[2](2014)在《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草地是地球表面覆盖最广的植被类型之一,巨大的分布面积和固碳潜力使其在全球碳循环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使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发生相应变化,草地退化不断加剧。中国草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1.7%,因此准确核算其生产力大小、研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对于评价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草地退化现状和驱动机制评估对于草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恢复措施的绩效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多源遥感影像和气象数据,利用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模拟中国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利用BEPS(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模型模拟中国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探讨草地碳源/汇的年际和月际变化;同时利用草地NPP和覆盖度进行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结合统计资料和气象数据,对引起草地退化的气候和人类因素进行定量化和空间化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利用模型模拟中国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基于1982-2006年的GIMMS NDVI数据和2001-2010年的MODISNDVI数据反演中国草地覆盖度,结合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分析中国不同草地类型覆盖度的年际和月际变化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中国草地覆盖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29年间平均草地覆盖度为34.5%,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其增加速率为0.17%/年,统计发现有78.9%的草地面积其覆盖度呈增加趋势。中国草地覆盖度呈极显着增加和显着增加的面积比例(46.0%,11.0%)大于呈极显着减少和显着减少的面积比例(4.1%,3.2%)。在年际尺度上,草地覆盖度与气温、降水量均呈不显着正相关,其中高山亚高山草甸、高山亚高山草地、坡面草地和草甸的覆盖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荒漠草地和平原草地的覆盖度与降水的关系更密切;在月尺度上,草地覆盖度与当月气温、降水量呈显着的正相关,表明水热因子的季节波动对草地生长的影响更大。所有类型的草地其植被覆盖度与前一个月气温和降水量的相关系数最大,表现出明显的时滞效应。2.利用CASA模型模拟中国草地NPP并分析其时空动态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中国草地NPP平均值为279.4 gC/m2/yr,空间分布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降低的趋势,草地NPP的经向变化速率为228.6 gC/m2/yr/10°;1982-2010年中国草地总NPP的多年平均值为918.4 Tg C(Tg=1012g)。29年间草地NPP总体呈增加趋势,增加率为0.56 gC/m2/yr;草地NPP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68.8%。降水是影响草地NPP的主要因素;然而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对气温和降水的响应不同,高山亚高山草甸和高山亚高山草地的NPP受温度影响较明显,坡面草地NPP与降水量呈正相关而与温度呈负相关,平原草地、荒漠草地、草甸的NPP与降水量的关系更密切,尤其荒漠草地的NPP与降水量呈显着正相关。3.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功能核算。利用生态遥感耦合模型(BEPS模型)模拟中国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并分析草地NEP的时空变化对气候年际变化的响应。1979-2008年中国草地NEP的平均值为13.6 gC/m2/yr,表现为弱的碳汇;NEP为正值的区域占中国草地总面积的73.1%,并且草地每年净吸收的碳量为26.6 Tg C;空间分布上呈现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特征。1979-2008年的30年间草地NEP均为正值;并且NEP的年内变化显示6~9月份为正值,表现为碳汇,而其余月份NEP为负值,表现为碳源。30年间草地碳转化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极显着增加趋势。草地NEP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其比例为 74.2%。4.定量评估NPP变化过程中气候和人为因素的驱动作用。以NPP为评价指标,结合石羊河流域的LUCC和气象数据,定量化、空间化地评估了气候变化、土地覆盖变化和草地管理措施对NPP变化的相对贡献。2001-2010年间研究区草地面积净增加了 5105.5 km2,其中80.4%来自荒漠向草地的转移,而草地向农田的转化是草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转移面积为1119 km2。2010年草地NPP总量比2001年增加了 659.62 Gg C(Gg=109g)。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NPP净增加量的贡献分别为133%和-33%。在剔除气候对NPP变化的影响后,LUCC引起的草地NPP净增加量为654.82 Gg C,其中荒漠和农田向草地的转化导致草地NPP分别增加674.46 Gg C和156.85 Gg C,而草地向农田的转移导致NPP减少了 235.64 Gg C;土地管理措施的实施使NPP增加了 219.97 Gg C;而气候的不利影响共导致草地NPP减少了 215.17 Gg C。因此,LUCC和管理措施都有利于草地NPP的增加,而暖干化的气候条件导致草地NPP减少。5.中国主要牧区草地植被的时空格局和演变趋势。以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为基础,对1985、1995、2000和2010年中国7个主要牧区的草地面积、景观指数(LSI)和NPP变化进行了研究。1985、1995、2000和2010年研究区草地面积分别为 247.9、243.52、246.2、231.75 万 km2。1985-2010 年间,研究区草地面积减少了 16.15万km2,占1985年草地面积的6.52%,主要是由于新疆和西藏草地面积的减少导致。与1985-1995年和1995-2000年两个时期相比,2000-2010年间,景观格局中草地优势度提高,破碎化程度和空间异质性降低。同时草地NPP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1985-1995、2000-2010、1985-2010年间草地平均NPP分别增加了 14.34%,25.82%和40.95%;1995-2000年平均NPP减少了 4.82 gC/m2,相当于1995年草地NPP的2.03%。研究区草地NPP总量在2010年最高,比1985和2000年的NPP总量分别增加了 31.89%和18.48%。6.中国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驱动力定量评估。利用NPP和覆盖度进行草地退化遥感监测,以潜在NPP和人类活动导致NPP的损失为评价指标,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的驱动作用。1982-2010年间,中国草地出现退化的面积占草地总面积的22.73%,改善的面积占31.65%,未发生变化的草地面积为45.62%。总体上人类活动是促进草地改善的主导因素,占草地改善总面积的78.08%,气候的贡献仅为21.14%;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草地退化中的作用基本相等(44.86%vs 43.36%)。气候和人类两大因素对草地退化的驱动作用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在草地退化中,气候的作用大于人类活动作用的牧区包括内蒙古、陕西、西藏、甘肃、青海和四川;而人类活动占主导作用的牧区包括云南、宁夏和新疆,尤其对于新疆,85.13%的草地退化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在草地改善中,气候因子仅在西藏草地改善中起主导作用,其贡献为59.69%;而对其余8个主要牧区,人类活动是草地改善的主导驱动力,尤其对四川和陕西省,99%的草地改善都是由人类活动作用引起的。我们认为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第一,在利用CASA模型模拟植被NPP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植被类型采用不同的最大光能利用率,以提高模型模拟精度;并且对两种来源的NDVI数据进行兼容性处理,延长NDVI的时间序列为1982-2010年,从而在长时间序列和大尺度上获取中国草地NPP;同时结合土地覆盖数据、气象数据和统计资料,对中国草地NPP的时空变化和驱动因素进行集成研究。第二,目前关于草地NEP的野外观测和模拟都集中在小尺度的均质样地上,缺乏大尺度上NEP的模拟。本研究结合草地生理生态特征,对BEPS模型进行参数优化,模拟获取近30年中国国家尺度上的草地NEP;分析草地NEP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进而明确中国草地碳源/汇功能和碳收支大小。第三,目前关于草地退化的监测,多集中在样地尺度上的野外观测或小区域的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然而在大尺度上进行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的研究较少,并且不同学者采用的监测指标不统一,导致结果的可比性较差;同时缺乏草地退化驱动力的定量评估。基于此,本文利用多元遥感数据,以草地NPP和盖度作为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指标,选取潜在NPP以及人类占用的NPP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驱动作用的研究方法;不仅明确了中国草地退化现状并且确定了不同区域草地退化的主导驱动因素。这对草地生态恢复措施的合理调整和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可为生态恢复工程的绩效评价提供参考。中国草地分布区域的广阔性、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复杂性,使其生产力和碳源/汇功能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人类干扰的加剧,草地生产力和生态环境随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草地严重退化。本研究通过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核算,发现中国草地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碳汇功能,并具有显着的空间异质性;草地NPP和NEP均与降水量呈正相关。草地退化驱动机制的定量评估表明,气候和人类因素对草地退化的驱动作用基本相当,而人类活动主导着草地改善。由于退化草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草地景观格局和固碳能力有所提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生态效益,如促进草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优势度的提高,增强草地的碳汇能力;然而草地退化治理中投入不足和实施区域的差异性,如恢复措施多集中在严重退化和沙化区域,导致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呈现局部好转,总体恶化的局面。因此需要对生态恢复措施进行合理调整,从而增强草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发挥草地的生态环境屏障作用。
张存厚[3](2013)在《内蒙古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文中指出全球变化研究已经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跨学科、跨部门、跨国界的国际合作研究活动,代表着当前世界科学的发展趋势,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陆地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与反馈成为研究的热点。内蒙古草原处于欧亚大陆草原带的中部,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化的气候条件和复杂的自然环境,在研究全球变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植被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boveground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简称ANPP)的动态,决定着生态环境的优劣和生态系统的碳收支,直接影响到草地畜牧业的兴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ANPP时空动态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成为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利用1961~2010年106个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对内蒙古过去50a气候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利用39个牧草观测站资料和10a卫星遥感数据,对CENTURY模型的模拟能力进行点和面上的检验;利用78个自动气象站数据对内蒙古草原区ANPP的时空动态进行了模拟,并与26个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基于SRESB2、A2和A1B情景的结果,模拟了未来内蒙古草原ANPP时空分布格局、变化速率以及可能变化趋势。主要发现如下:1.过去50a来,内蒙古年平均气温、生长季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和年极端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上升速率分别为0.39,0.33,0.24和0.54℃/10a。增温最显着的区域主要发生在东北部。平均年降水量和生长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着;年平均日照时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14.6h/10a;平均风速明显减小,减小速率达0.2m/s·10a;相对湿度明显减小,年最大积雪深度明显增加。2.过去50a中,内蒙古草原ANPP总体变化呈略增态势。其中,典型草原略增,增加速率为1.04g/m2·10a;草甸草原增加趋势不显着,速率为0.41g/m2·10a;荒漠草原增加趋势显着,速率为2.57g/m2·10a。CENTURY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大多数站点模拟效果很好;内蒙古草原ANPP空间模拟结果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下同)的空间分布吻合程度很高。ANPP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即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逐渐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内蒙古草原ANPP与降水量相关性显着,特别是生长季降水量。其中,锡林浩特ANPP与极端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呈极显着负相关,四子王旗与极端最高气温呈极显着负相关,额尔古纳右旗则与平均最低气温、平均地面气温、平均气温呈显着正相关,与年平均风速呈极显着负相关。3.在3种SRES情景下,2030s内蒙古草原ANPP的空间分布格局依然是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逐渐降低。与基准年相比,2030s内蒙古草原大部地区ANPP高于基准年。变化速率的空间分布显示,近100a来内蒙古草原大部地区呈现出增加趋势。2030s内蒙古草原ANPP大于251g/m2的高值区在SRES A2情景下分布面积最大,其次是SRES A1B,SRES B2最小;小于150g/m2低值区在SRES B2情景下最大,其次是SRES A2,SRES A1B最小。
陈四清[4](2002)在《基于遥感和GIS的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碳循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碳循环问题是与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温带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我国草原从东部半湿润草甸草原区向西北干旱荒漠和山地草原区的过渡地带,在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变化、草原退化、草原保护和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有特殊的意义。本文运用遥感、GIS技术和生态模型方法,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生态系统为例,研究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碳循环问题。文章首先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四个时期的Landsat TM/ETM+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成图;通过对比,分析了锡林河流域近20年的来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并进一步运用GIS方法研究了锡林河流域草地退化的演化路径;最后运用CENTURY模型模拟了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大针茅草原、羊草草原的碳循环过程,绘制了其碳循环模式图;并进一步分析了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对大气碳库的源/汇功能。全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锡林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分别用1978、1991、1997、2000年Landsat TM/ETM+数据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作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和分类精度分析。四期影像的总分类精度分别是1987年的81.0%、1991年的81.7%、1997年的80.1%和2000年的78.2%。分别对四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图进行了去云、去阴影等优化处理,便于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变化。 2)锡林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锡林河流域20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特征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面积的大幅减少和荒漠草原、农田和沙漠化土地面积的大幅增加及城镇的扩张。其中面积增加最大的是荒漠草原,增加了2328km2;相当于1987年荒漠草原面积的56%。农田和城镇面积呈逐年增大的趋势,分别从1987年的114.3km2和25.2km2增加到2000年的332.1km2和43.6km2。面积减少最多的是羊草+丛生禾草、羊草+杂类草等优良高产温带典型草原类型,20年来面积共减少2040km2。草甸草原面积亦呈逐年减少的趋势,从1987年的1103km2减少到2000年375km2,面积减少了65.9%。优质高产草原类型面积的减少,以及荒漠类低产劣质草原面积的增加,预示我国北方优良天然草场资源正在急剧退化。非草原的土地覆盖类型增加了62.5%,这其中主要是农田、沙漠化和城市化面积的增加,显示了以草地开垦、过度放牧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巨大影响。 3)锡林河流域草地系统的退化演化分析。从遥感影像的分类结果入手,用GIS方法分析了锡林河流域草地系统的退化演化路径。分析结果显示,锡林河流域在过度放牧压力下,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由草甸草原(线叶菊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向典型草原(羊草+杂类草草原、羊草+丛生草草原、羊草+大针茅草原、大针茅+丛生草草原、羊草+冷蒿草原)、荒漠草原(克氏针茅草原、冷蒿草原)和沙化地盐碱地(碱斑地)甚至裸地的退化过程。这再次证明了人类活动对脆弱的草地系统巨大影响,为草地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草地退化演化的方法。 4) CEN刊RY模型对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碳循环的模拟。运用CENTURY生物地球化学模型模拟锡林河流域大针茅草原和羊草草原的碳循环过程。结果显示,地上生物量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值相符较好。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大针茅草原和羊草草原观测值(y)和模拟值(x)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其回归方程和系数分别为y=0 .ss76x+12.59(rZ一0.503,p一0.0001)和y=o.o96x+13.805(产一0.751,p-0.0001)。在Century模型模拟的各碳库中,植被碳库以地下生物量碳库为最大。土壤碳库以缓性碳库为最大。以2000年的模拟结果为例,就大针茅草原而言,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以缓性碳库分别683.28岁衬,1564.289/m2,就羊草草原而言,二者分别为69s.ssg/mZ和1441.269/扩。 5)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碳循环研究。运用CENTURY模型模拟的锡林河流域草原各地上、地下碳库大小及碳素在各碳库之间流动过程中伴随的CO:的排放形成的碳损失量,建立了大针茅草原和羊草草原的碳循环模式图。其中NPP是植被一土壤系统从大气的碳输入量,各种CO:的呼吸消耗是植被一土壤系统向大气排放CO:的方式。NPP和呼吸作用的碳排放差即是草原生态系统对大气碳库的净碳源或碳汇。2000年羊草草原的NPP为274.839/m2,而各呼吸作用的co:排放量之和为159.979/m2,羊草草原对大气碳库而言是碳汇,其大小为116.86 g/mZ。大针茅草原2000年NPP为273 .01留耐,而各呼吸作用的coZ排放量之和为1 60.85留扩,大针茅草原对大气碳库而言是碳汇是1 12.169/m2。 6)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对大气碳库的源/汇功能。根据1987、1991、1997、2000年的遥感影像的分类结果,计算了相应年份锡林河流域大针茅草原和羊草草原的总碳源(汇)大小。1987、1991和2000年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相对于大气碳库均为碳汇,羊草草原净碳汇分别为71.85XI护gC、66.58xl护gc、so.3lxlo6ge;大针茅草原净碳汇分别为30,63Xlo6ge、69.3oXlo6ge、sl.59xIO6gC,而199
周广胜,王玉辉,蒋延玲[5](2002)在《全球变化与中国东北样带(NECT)》文中指出全球变化陆地样带是从机理上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预测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 ,实现预警、调节和减小全球变化不良影响 ,科学地规划和管理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研究平台。在介绍国际全球变化陆地样带提出的背景与选定标准、中国东北样带的位置与特征的基础上 ,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中国东北样带的研究进展 :建立了用于模型发展和比较的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中国东北样带数据集 ,从机理上初步探讨了全球变化对于森林、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可能影响 ,发展了用于古植被气候重建的植物种与表土花粉类型的定量关系模型、多尺度耦合的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和基于林窗原理的森林生态系统动态模型 ,并对全球变化对中国东北样带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估 ,进而针对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财力有限的特点 ,提出未来中国东北样带研究拟充分利用我国特殊的生态环境与区域特色 ,围绕“生态过程与生态安全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这一关键科学问题 ,做出一些在国际上既有显示度 ,又服务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
肖向明,王义凤,陈佐忠[6](1996)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文中研究指明应用Century 生态系统模型,作者模拟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nse)草原和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原在1980~1989 年的生物量动态,并估测气候变化和大气CO2 浓度倍增对典型草原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Century 模拟的生物量季节动态和年际变化同野外实测值显着地吻合。在大针茅草原,野外实测值为142.45~144.37 g/m 2,而模拟值为127.04~156.23 g/m 2;在羊草草原,野外实测值为210.38~227.44 g/m 2,而模拟值为189.25~193.98 g/m 2。根据加拿大气候中心和美国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的大气环流模型预测的气候变化数据,气候变化将导致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显着下降
穆少杰,周可新,陈奕兆,杨齐,李建龙[7](2014)在《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群落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动态变化》文中认为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 productivity,NEP)是反映生态系统碳源汇功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取内蒙古锡林河流域的贝加尔针茅群落、大针茅群落、克氏针茅群落和羊草群落为对象,利用BIOME-BGC模型模拟了4个草地群落年际间和年内逐日NEP动态变化,分析了4个草地群落对降水量的响应特征和可能机制,并且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4个草地群落水分胁迫系数、降水利用率和碳转化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54—2012年贝加尔针茅群落、大针茅群落、克氏针茅群落和羊草群落的多年平均NEP分别为11.41、-7.82、-5.03和9.30 g C·m-2·a-1。总体来看,4种草地群落多年平均日NEP的年内季节动态均呈先释放、后固碳、再释放的变化特征。4种草地群落多年平均水分胁迫系数由高到低分别为:贝加尔针茅>羊草>大针茅>克氏针茅;多年平均降水利用效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贝加尔针茅>克氏针茅>大针茅>羊草;多年平均碳素转化效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贝加尔针茅>克氏针茅>大针茅>羊草。4种草地群落NEP与年降水量均存在显着的相关性,NEP为0时,4种草地群落年降水量平均值为295.76 mm,说明在年降水量大于该值时NEP多为正值,而小于该值时NEP多为负值。
薛浩[8](2020)在《内蒙古草原区河流碳逸出与碳输移的时空变化研究 ——以锡林河为例》文中指出内陆河连接陆地生物圈、岩石圈以及大气圈三大碳库,其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锡林河及其流域作为研究区,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沼泽、沙地、养殖区、草地、水库、景观湖和工厂)划分布设18个样点,在2018年4月、6月、8月、10月和2019年4月、6月进行野外采样,分析环境因子、碳分压(pCO2、pCH4)、碳通量(FCO2、FCH4)以及碳输移的时空变化特征,开展环境因子与碳逸出、碳浓度的相关性分析,阐明环境因子对碳逸出与碳输移的影响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锡林河CO2分压(pCO2)和通量(FCO2)变化呈现8月和6月高于4月和10月的趋势,河流水体CO2的时间差异性源于气温、径流量、降雨量、流速的共同影响。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p CO2和FCO2值均呈现:沙地>沼泽>养殖区>工厂>草地>水库>景观湖,陆源CO2输入、地下水补给以及人类活动影响造成河流水体CO2浓度变化,锡林河表现为CO2的“源”。CH4分压(pCH4)和通量(FCH4)变化呈现10月和6月较高,4月和8月较低,其时间差异性主要源于气温、溶解氧浓度、径流量的影响。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pCH4值和FCH4值呈现:养殖区>工厂>沼泽>沙地>草地>水库,CH4的空间差异性受水温、陆源有机质和微生物活动的共同影响。但在水库区域FCH4值为负值,表现为CH4的“汇”,原因在于CH4在水体内被氧化,导致水体CH4不饱和。综合而言,锡林河流域草地、水库和景观湖的碳逸出量占全流域水体逸出量的77.84%,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的碳逸出仅占22.16%,外源输入物质的差异是影响碳逸出量的主要原因。2.锡林河溶解无机碳(DIC)浓度和颗粒无机碳(PIC)浓度呈现:10月和6月高于8月和4月,水体中总无机碳(TIC)浓度变化的时间差异性主要源于径流影响。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DIC浓度呈现:工厂>水库>景观湖>草地>沙地>养殖区>沼泽;PIC浓度呈现:养殖区>沼泽>工厂>草地>水库>沼泽=沙地;无机碳主要来源于地下水补给、化学风化和物理侵蚀,城市建设、水利建设等人类活动也产生一定影响。溶解有机碳(DOC)浓度和颗粒有机碳(POC)浓度均为4月最高,总有机碳(TOC)浓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同时还受到径流、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DOC浓度呈现:景观湖>水库>工厂>草地>养殖区>沼泽>沙地,POC浓度呈现:沙地>沼泽>养殖区>工厂>草地>水库>景观湖,河流有机碳以陆源有机质输入为主,同时人类活动对其有一定影响。TOC/TIC呈现沼泽>养殖>景观湖>草地>水库>沙地的变化趋势,在所有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该比值均小于1,表明锡林河流域河流碳以无机碳为主,外源碳输入及生物化学反应的差异是导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TOC/TIC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3.在河流碳输移过程中,碳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输送。锡林河DIC浓度和DOC浓度从上游到下游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陆源可溶性碳在河流侵蚀过程中被不断溶解带入河道,导致溶解碳浓度随着河流迁移逐渐增大,同时不同程度的人类活动对河流溶解碳的输移也产生一定影响;PIC浓度和POC浓度从上游到下游呈现波动型变化,颗粒碳随河流流动不断沉降于河流底部,加之河岸带受到不同程度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陆地土壤的颗粒碳被带入河流,造成河流碳输移过程中颗粒碳浓度不断变化。4.河流碳逸出及碳浓度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碳逸出主要受pH和DO影响,溶解碳浓度(DIC和DOC)主要受pH、Sal、EC、TDS、Alk和Vw影响,水化学参数通过影响水体内的生物化学进程来控制河流碳浓度。河流碳浓度与CO2、CH4紧密相关,相关性分析表明,碳浓度的增加会促进CO2、CH4的产生,而二者过度饱和则会造成水环境改变,继而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作用反作用于碳浓度。
张军[9](2019)在《放牧和水热条件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是欧亚大陆半干旱草原的重要组成类型,是草原和荒漠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对环境变化响应十分敏感的极为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放牧是该类草原主要的草地资源利用方式,对草地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放牧利用与水热条件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草原植物对放牧利用与水热变化的生态响应机制与自我调控机理,对保护荒漠草原草地生态系统以及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试验样地,通过对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气象因子的长期监测,探讨在禁牧与重牧处理下,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之间、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水热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草地生态系统不同植物功能群之间的状态格局与转移过程,进而揭示放牧利用与水热变化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调控作用与影响机制。基于2005-2015年的长期放牧试验数据分析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1.水热条件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和累加效应。不同生长阶段的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对降水的时滞累加响应有所差别。重度放牧减弱产草高峰期的物种丰富度、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对水热耦合的响应程度,但对产草高峰期地上现存量关于生长季降水的时滞累加(时滞期为1个月,累加期为2个月)响应影响很小。2.重度放牧不改变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水热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模式。不论在禁牧区还是重牧区,植物群落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均与累积降水量正相关、与累积温度负相关;物种丰富度与累积降水和温度均呈现正相关。然而,重度放牧减弱累积降水对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影响的边际效应。3.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受放牧利用和降水年份类型的影响。不论在禁牧区还是重牧区,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在湿润年都显着大于干旱年。不论降水年份类型如何,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在禁牧区都显着大于重牧区。然而,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属性却不受放牧和降水年份类型的影响,两两之间始终保持线性正相关关系。4.放牧差异化地影响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方差解释比例。不论在禁牧区还是重牧区,水分条件对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的影响始终大于温度条件。但重度放牧显着减小水热条件对物种丰富度的方差解释比例,而且在禁牧区水分条件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大于温度条件,在重牧区温度条件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大于水分条件。5.重度放牧和降水年份类型对植物功能群的年际间状态格局与转移过程产生显着影响。一方面,长期连续重度放牧不影响C3植物和优势种植物的地上现存量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增加禾本科植物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同时减小木本植物在群落中所占的比例。另一方面,由湿润年变为正常年或干旱年时,重度放牧促进C4植物向C3植物转移、非优势种植物向优势种植物转移、非禾本植物向禾本植物转移;然而,在干旱年或正常年变为湿润年时,重度放牧促进C3植物向C4植物转移、优势种植物向非优势种植物转移、禾本科植物向非禾本科植物转移。此外,不论降水年份类型如何,长期重度放牧的累积效应表现出对木本植物向草本植物转移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发现水分因子是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特征的主要控制因子,长期重度放牧表现出对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及其与水热条件之间关系的影响较小,但对不同植物功能群之间的状态格局与转移过程的影响显着。植物功能群状态格局的变化会进一步影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因此,研究放牧利用和水热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对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刚成诚[10](2015)在《全球草地生产力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其驱动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表面分布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约占大陆总面积的1/4,具有防风、固沙、保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对维系生态平衡、地区经济、人文历史具有重要地理价值。草地生态系统提供了人类食用的肉制品和奶制品,对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由于其广大的分布面积,草地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对平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降低陆地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碳循环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相应变化。研究气候变化影响下的草地生产力时空动态及驱动因素不仅有助于了解全球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机制,且对评价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源/汇功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研究首先以典型区—中国、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 1981-2010年间,4个地区的草地空间分布、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碳储量、土壤呼吸(Rs)、土壤异养呼吸(Rh)及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s productivity,NEP)的时空动态,并根据草地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来揭示不同草地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此外,利用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Comprehensive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CSCS)模拟了过去百年不同时期全球草地覆盖,并利用基于湿润度指数K的分段模型和单室模型模拟了全球草地NPP和NEP,分析其时空动态及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草地生产力对不同气候因子的敏感性;最后,利用NPP和覆盖度作为草地退化等级划分的指标,对全球草地退化进行遥感监测,并引入3种NPP做为指标,对造成草地退化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种因素进行定量化和空间化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进展如下:1.典型区草地生产力时空动态及驱动因素分析以中国、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 1981-2010年间,4个地区的草地空间分布、草地NPP、碳储量、Rs、Rh及NEP的时空动态,最后分析了不同草地NPP与年平均温度(MAT)和年总降水量(MAP)的相关性来揭示不同草地NPP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研究表明:(1).在4个地区中,北美草地面积最大,其NPP为4225.30±215.43 Tg DW.yr-1,欧洲草地面积最小,其NPP为928.95±24.68 Tg DW·yr-1。30年间,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草地NPP呈现上升趋势,而欧洲和北美草地NPP整体下降;(2).北美地区草地的碳储量最高,为145.25 Pg C,中国草地碳储量最低,为36.42 Pg C,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草地碳储量分别为45.46和52.38 Pg C。草地碳储量的95%以上储存在土壤中;(3).澳大利亚草地的Rs最高,为5.72±0.62 Pg C.yr-1,欧洲草地的Rs最低,为1.39±0.05 Pg C.yr-1,中国和北美草地的Rs分别为2.13±0.07和5.55±0.18 Pg C.yr-1;北美草地的Rh最高,为2.96±0.09 Pg C.yr-1,欧洲草地的Rs最低,为0.73± 0.02 Pg C.yr-1,中国和澳大利亚草地的Rs分别为1.12±0.03和2.92±0.28Pg C.yr-1。30年间,中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草地Rs和Rh均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而北美草地Rs和Rh下降;(4).欧洲草地NEP最高,平均为11.92±9.22 Tg TgC·yr-1,澳大利亚草地NEP最低,平均为-1176.03±61.73 Tg C.yr-1,中国和北美草地NEP分别平均为-22.46±21.45和-682.73±48.90 Tg C.yr-1,即欧洲草地表现为碳汇,其他地区草地均为碳源。1981-2010年间,澳大利亚草地NEP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而中国、北美和欧洲草地NEP整体下降,即向大气中释放的碳逐渐增多;(5).草地NPP对降水的变化更加敏感,不同草地类型对降水变化的反应不同。2.全球草地面积时空动态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改进的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模拟了过去百年不同时期全球及各大洲草地类组的时空动态及未来演变趋势,并研究了不同草地类组的迁移方向和距离,并分析其变化原因。研究表明:(1).全球草地面积为(5100.21±59.06)× 104km2,在5个草地类组中,热带萨王纳类组的面积最大,为(2010.05±108.32)× 104km2,典型草地类组面积最小,为(414.21±19.00)× 104km2,冻原与高山草地类组、荒漠草地类组和温带湿润草地类组的面积分别为(1442.78± 85.73)、(780.84±13.16)和(452.32±32.26)× 104 km2;(2).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草地面积从5175.73 ×104 km2下降到5102.16 × 104 km2,其中冻原与高山草地类组的面积下降最多,为192.35 × 104km2,荒漠草地类组、典型草地类组和温带湿润草地类组的面积分别下降14.31、34.15和70.81 × 104 km2,热带萨王纳类组的面积增加了238.06 × 104 km2;(3).到本世纪末,全球草地面积将会继续下降,其中RCP8.5情景中草地面积将下降最多(516.55×104km2),RCP2.6情景中下降最少(405.84 × 104 10km2),在RCP4.5和6.0情景中,将分别下降503.74和482.02 × 104 km2;(4).在六个大洲中,亚洲的草地分布最广,为(1940.62±48.14)× 104 km2,欧洲的草地面积最小,为(201.52±12.95)× 104 km2,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草地面积分别为(1007.72±24.14)、(1065.10±53.19)、(397.39±7.19)和(487.85±47.31)× 104km2;(5).在过去的100年中,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草地面积呈现下降的趋势,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草地面积整体上升;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亚洲和北美洲草地面积将继续下降,欧洲草地面积在RCP8.5情景中将显着增加,而在其他情景中变化较小,非洲和南美洲草地面积将继续上升,大洋洲的草地面积将逐渐下降;(6).过去的100年中,在北半球,温带湿润草地类组的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其他草地类组的重心均向东北方向移动,其中典型草地类组的迁移距离最长,为633.11km;在南半球,荒漠草地类组和热带萨王纳类组分别向西南和东南方向迁移,其中荒漠草地类组的迁移距离最长,为1289.75km,冻原与高山草地类组、典型草地类组和温带湿润草地类组则向北方迁移。而在未来几十年内,RCP8.5情景中,各草地类组的迁移距离最长,大部分草地类组将向北方移动,其中RCP2.6情景中迁移方向争议较大。3.全球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及驱动因素分析利用基于湿润度指数K的分段模型定量评估过去百年不同时期全球草地NPP的时空动态及未来演变趋势,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草地NPP对不同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表明:(1).全球草地NPP为(26.09±0.44)Pg DW·yr-1,在5个草地类组中,热带萨王纳类组的NPP最高,为(14.08±0.86)Pg DW·yr-1,其次为冻原与高山草地类组,其NPP为(5.88±0.36)Pg DW.yr-1,典型草地类组NPP最低,为(1.59±0.06)Pg DW-yr-1,荒漠草地类组和温带湿润草地类组的NPP分别为(2.47±0.02)和(2.07±0.12)Pg DW.yr-1;(2).在过去的 100 年中,全球草地 NPP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共增加了 745.32 Tg DW·yr-1。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在RCP2.6情景中,草地NPP在2030s之后无显着变化;在RCP4.5情景中,将有微弱的增加;在RCP6.0和RCP8.5情景中,草地NPP在2030s之后将增加。在2070s,草地NPP与1920s相比,在不同情景将分别增加2.88%、4.45%、5.70%和12.35%;(3).冻原与高山草地类组和温带湿润草地类组的NPP在整个研究时间范围内逐渐下降,而荒漠草地类组和典型草地类组NPP波动较大,热带萨王纳类组的NPP在1920s-2070s逐渐上升,其中RCP8.5情景中将增加最多,在RCP2.6情景将增加最少;(4)在六个大洲中,亚洲草地NPP最高,占全球草地NPP的30.73%,其次为非洲草地NPP,占全球草地NPP的27.69%,欧洲草地的NPP最低,占全球草地NPP的4.40%,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草地NPP分别占全球草地NPP的17.26%、10.64%和9.29%;(5).在过去的100年中,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草地NPP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而欧洲和北美洲草地NPP下降;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亚洲和大洋洲的草地NPP将下降,非洲和南美洲草地NPP则会快速增加,而在欧洲和北美洲草地NPP在多数气候情景中变化较小;(6).降水是影响全球尺度草地NPP最重要的气候因子。4.全球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及驱动因素分析利用基于湿润度指数K的单室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时期全球草地NEP的时空动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了NEP对不同气候因子的敏感性。研究表明:(1).全球草地NEP平均为117.66±173.44 Tg C·yr-1,在5个草地类组中,典型草地类组的NEP为-41.94± 32.38 Tg C.yr-1,表现为碳源,冻原与高山草地类组的NEP最高,为(82.38±108.16)TgC·yr1,具有最高的固碳潜力;其次为热带萨王纳类组,其平均NEP为(46.00±39.57)Tg C·yr-1;荒漠草地类组的NEP最低,为(4.61± 7.01)Tg C.yr-1;温带湿润草地类组的平均NEP为(26.61±27.43)Tg C·yr-1;(2).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草地NEP由8.40降低为到-42.91 TgC·yr1,即从吸收碳转化为释放碳。未来的几十年内,在RCP8.5情景中,全球草地NEP将一直下降,到2070s将下降至(-713.50±302.29)Tg C·yr-1;在RCP2.6情景中,草地NEP在2030s之后将有微弱上升,到2070s将达到(-166.63±103.14)Tg C·yr-1;在RCP4.5和6.0情景中,到2070s将分别下降至(424.51±177.63)和(406.43±167.49)Tg C.yr-1;(3).在六个大洲中,亚洲草地固碳潜力最强,最高达到135.37 Tg C·yr-1,在过去的100年中,除南美洲草地接近碳中性外,其他大洲草地均表现为碳汇;到本世纪末,全球各大洲草地均将转化为碳源;(4)在全球尺度,草地NEP更易受温度和降水的综合作用,其中降水的作用更加明显。5.全球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及其驱动力分析利用NPP和覆盖度作为草地退化等级划分的指标,研究2000-2013年全球草地退化状况,同时利用潜在NPP(NPPp)、实际NPP(NPPa)及二者差值(即人类活动作用导致NPP的损失,HANPP)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草地退化中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1).全球发生不同程度退化的草地面积为1401.01 × 104km2,占全球草地面积的23.90%,未发生变化的草地面积为3017.24 × 104km2,占全球草地面积的51.47%;(2).在发生变化的草地中,呈现轻度改善的草地分布面积最大,占16.30%,呈现轻度退化和显着退化的草地面积分别占全球草地面积的15.30%和2.07%;(3).亚洲和北美洲草地呈现轻度改善的面积分别占各自大洲草地面积的17.55%和23.48%,而在其他大洲,呈现轻度退化的面积较大,最大面积的草地退化和草地改善均发生在亚洲;(4).气候变化是全球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导致了 45.51%的草地退化,而人类活动次之,导致32.53%的草地退化,而人类活动是草地改善的主导因素,占改善草地总面积的45.51%,而气候变化导致了30.6%的草地改善;(5).由于草地退化引起的NPP损失在1.40(北美洲)和13.61 TgC·yr1(大洋洲)之间,而由于草地改善造成的NPP增加在1.59(北美洲)和17.57 Tg C·yr-1(欧洲)之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各个大洲草地退化的影响不同。6.精度验证和误差来源本研究的时间横跨过去百年到本世纪末,空间尺度由区域尺度到大洲尺度到全球尺度,从不同时空尺度探讨了气候变化对草地面积及生产力的影响。由于研究时间和空间尺度较大,模拟结果的验证难度较大,为了提高模型模拟精度、降低其不确定性,本论文采用立体取样-交叉验证-综合评判的方法,从样点实测数据、不同模型结果对比和文献结果验证的方法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及现有研究结果吻合度较高,能够合理的反映气候变化对草地碳循环的影响状况。论文结果的误差来源主要有:首先,在模拟全球草地生产力的研究中,模型中只用到降水和温度两个指标,许多重要的因子(如人类活动、CO2施肥效应、氮沉降、植被生理生态过程等)并没有考虑到模型中。不过模型抓住了影响草地发生与发展的主要气候因子,因此,从长时间序列大空间尺度看结果是合理有效的;其次,输入数据的误差,由于上个世纪初气象观测点很少,根据有限的资料外推到全球尺度会产生很大问题,特别是降水数据,其空间分布的变化很大,而草地生产力对降水敏感性更高,因此会对结果造成误差。最后,由于估算模型和参数方案各不相同,未来气候情景数据中不同GCM所模拟的气候因子的空间分布和强度差别也较大,本论文利用可搜集到的所有GCM模拟结果的平均值来研究未来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果的不确定性。7.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目前关于草地生产力的观测和模拟都集中在小尺度的均质样地上,缺乏大尺度草地生产力的模拟。本研究结合草地生理生态特征,以4个典型区—中国、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 1981-2010年间,4区草地空间分布特征、草地NPP、碳储量、Rs、Rh和NEP的时空动态,从区域尺度上研究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和碳源/汇功能的影响;(2).利用改进的CSCS、基于湿润度指数K的分段模型和单室模型,首次从全球尺度对长时间序列全球草地面积、NPP和NEP进行模拟,定量评估不同时期的时空动态及未来演变趋势,不仅为全球草地碳循环和碳格局提供了本底资料,对资料难以获取的地区或时间段的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为IPCC第6次评估报告提供数据支持;(3).目前草地退化的监测多集中在样地尺度或均质斑块,不同研究中监测指标不统一,结果可比性较差,而大尺度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的研究较少,同时缺乏草地退化驱动力的定量评估。基于此,本文利用多元遥感数据,以NPP和覆盖度作为草地退化监测指标,选取3种NPP—潜在NPP、实际NPP及二者差值人类占用的NPP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驱动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明确了全球草地退化现状,而且确定了不同区域草地退化的主导驱动因素。这对草地生态恢复措施的合理调整和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可为生态恢复工程的绩效评价提供理论参考。8.总结草地生态系统分布广阔,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使其生产力分布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根据IPCC的第5次评估报告,过去的30年是近800年中最热的30年,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和澳大利亚草地NPP和Rh均上升,但在中国Rh上升速度更快,导致草地NEP下降,而在澳大利亚,草地NPP上升速度较快,因此草地NEP整体上升;欧洲草地NPP下降而Rh上升,导致NEP下降;北美地区草地NPP和Rh均下降共同导致草地NEP整体下降。与其他植被类型相比,草地更易受气候变化影响。过去百年的气候变化已导致全球草地面积整体下降,尤其是中高纬度草地面积持续下降,热带地区草地分布不断扩张。虽然草地NPP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大部分草地NPP下降。到本世纪末,草地面积将继续下降,草地NPP将继续上升,而草地也将由碳汇转变为碳源。降水是影响草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草地退化驱动机制的定量评估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是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人类活动主导着草地改善。本研究不仅对了解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了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及其反馈,而且为国家和政府从科学角度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性方案,并为IPCC第6次评估报告提供数据支持。
二、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变化和LUCC对内蒙古草地碳循环时空格局及演变趋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陆地生态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研究进展 |
1.2.2.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及驱动因素的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陆地碳循环的关系 |
1.2.4. 中国主要生态恢复工程的介绍 |
1.3.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
1.3.1. 以草地为主体植被地区的LUCC和NPP耦合研究较少 |
1.3.2. 对LUCC、植被-气候互作的研究尺度相对单一 |
1.3.3. 气候、人为因素在草地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
1.3.4. 生态恢复工程的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作用的评价尚属空白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参考文献 |
第2章 研究区及主要模型概述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内蒙古自治区概述 |
2.1.2. 地形、地貌和土壤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植被状况 |
2.2. 模型描述 |
2.2.1. CASA模型 |
2.2.2. 模型精度验证与参数评价分析 |
2.3. 参考文献 |
第3章 2001-2010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3.2.2. 植被覆盖度的计算 |
3.2.3. 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趋势的计算 |
3.2.4. 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相关性的计算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的分析 |
3.3.2. 植被覆盖度年际动态变化及空间格局的分析 |
3.3.3. 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的分析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4章 2001-2010年内蒙古不同植被类型NPP的时空动态格局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4.2.3.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植被类型多年平均NPP空间格局的分析 |
4.3.2. 不同植被类型NPP年际变化的分析 |
4.3.3. 不同植被类型NPP变化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分析 |
4.4. 讨论 |
4.4.1. 本研究NPP模拟值与其他模型模拟结果的对比及验证 |
4.4.2. 气候因子对不同植被类型NPP影响作用的探讨 |
4.4.3. 内蒙古植被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4.6. 参考文献 |
第5章 2001-2010年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NPP的时空动态格局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5.2.3.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草地类型多年平均NPP空间格局的分析 |
5.3.2. 不同草地类型NPP年际变化的分析 |
5.3.3. 不同草地类型NPP变化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分析 |
5.4. 讨论 |
5.4.1. 本研究草地NPP模拟结果与其他研究结论的对比及验证 |
5.4.2. 人类活动对草地NPP变化的驱动作用探讨 |
5.4.3. 气候因子对草地NPP变化的驱动作用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5.6. 参考文献 |
第6章 2001-2009年内蒙古LUCC及其对NPP变化的驱动作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
6.2.3. CASA模型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特征分析 |
6.3.2. NPP动态变化的特征分析 |
6.4. 讨论 |
6.4.1. 气候变化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NPP变化的影响作用分析 |
6.4.2. 生态恢复工程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作用分析 |
6.4.3. 生态恢复工程对NPP变化的驱动作用分析 |
6.4.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区域碳循环的影响作用探讨 |
6.5. 本章小结 |
6.6. 参考文献 |
第7章 草地NPP变化过程中人为因素和气候因素的定量区分与评价 |
7.1.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研究区概况 |
7.2.2. 数据准备和预处理 |
7.2.3. NPP的估算模型 |
7.2.4. 植被覆盖度的估算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草地覆盖类型转变的特征分析 |
7.3.2. 草地恢复对NPP变化的驱动作用分析 |
7.3.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NPP变化的相对贡献分析 |
7.4. 讨论 |
7.4.1. 气候变化对草地面积增加可能影响的探讨 |
7.4.2. 生态恢复工程对草地覆盖类型转化的驱动作用 |
7.4.3. 生态恢复工程对草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影响 |
7.4.4. 草地恢复对区域碳循环和沙尘暴防治的积极效应探讨 |
7.5. 本章小结 |
7.6. 参考文献 |
第8章 1985-2009年内蒙古草地植被时空格局及演变趋势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研究区概况 |
8.2.2. 土地利用数据 |
8.2.3. 景观指数的计算 |
8.2.4. NPP估算模型及输入数据的准备 |
8.3. 结果与分析 |
8.3.1. 草地面积动态变化的特征分析 |
8.3.2. 草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特征分析 |
8.3.3. 草地NPP的动态变化的特征分析 |
8.4. 讨论 |
8.4.1. 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地植被动态变化的影响 |
8.4.2. 过度放牧对草地动态变化的影响 |
8.4.3. 草地开垦对草地动态变化的影响 |
8.4.4. 生态恢复工程对草地动态变化的影响 |
8.5. 本章小结 |
8.6. 参考文献 |
第9章 2001-2009年内蒙古和外蒙古LUCC与NPP变化的综合对比 |
9.1. 引言 |
9.2. 研究区概况 |
9.3. 结果与分析 |
9.3.1. 蒙古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特征分析 |
9.3.2. 蒙古植被NPP变化的特征分析 |
9.4. 讨论 |
9.4.1. 蒙古和内蒙古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 |
9.4.2. 蒙古和内蒙古地区NPP变化特征的对比 |
9.4.3. 蒙古和内蒙古农牧业发展中所面临问题的对比 |
9.5. 本章小结 |
9.6. 参考文献 |
第10章 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草地群落NEP动态变化的研究 |
10.1. 引言 |
10.2. 材料与方法 |
10.2.1. 模型简介 |
10.2.2. 研究区概况 |
10.2.3. 研究指标选取 |
10.2.4. 模型初始化和参数本地化 |
10.3. 结果与分析 |
10.3.1. 不同草地群落年NEP年际动态的分析 |
10.3.2. 不同草地群落日NEP季节动态的分析 |
10.3.3. 不同草地群落WSI、RUE和CSE的比较 |
10.4. 讨论 |
10.4.1. BIOME-BGC模型的验证精度评价 |
10.4.2. 草地NEP对年降水量的响应分析 |
10.5. 本章小结 |
10.6. 参考文献 |
第11章 内蒙古草地退化治理及碳增汇途径与对策 |
11.1. 引言 |
11.2. 草地退化的概念及层次 |
11.3. 内蒙古草地的退化现状分析 |
11.4. 内蒙古草地退化的驱动力分析 |
11.4.1. 草地开垦 |
11.4.2. 过度放牧和频繁刈割 |
11.4.3. 草地系统利用的低投入 |
11.4.4. 气候变化 |
11.4.5. 药材采掘 |
11.4.6. 其他因素 |
11.5. 草地退化的碳效应 |
11.5.1. 草地生态系统碳素循环的基本过程 |
11.5.2. 草地退化对其碳蓄积作用的影响 |
11.6. 退化草地的固碳机制和固碳潜力 |
11.7. 内蒙古草地退化防治策略及碳增汇途径的综合探讨 |
11.7.1. 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
11.7.2. 建立、完善综合支撑体系 |
11.7.3. 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区域草业发展模式 |
11.7.4. 调整草业、畜牧业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
11.7.5. 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牧民经营管理技术 |
11.7.6. 加强维护管理投入,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
11.7.7. 保证生态恢复工程的优化调整和可持续实施 |
11.7.8. 建立人工草地,推动沙漠化逆转 |
11.8. 参考文献 |
第12章 最后总结 |
12.1. 本研究的结论 |
12.2. 本研究的创新 |
12.3. 本研究的不足 |
12.4. 本研究的展望 |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2)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
1.2.2.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源/汇研究进展 |
1.2.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陆地碳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4. 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退化治理研究进展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参考文献 |
第2章 中国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动态及其对气候因子变化的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区概况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草地覆盖度的计算 |
2.2.4. 研究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中国草地覆盖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2. 中国草地覆盖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
2.3.3. 草地覆盖度年际变化与温度、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2.3.4. 草地覆盖度月变化与温度、降水量的相关性及滞后性分析 |
2.4. 讨论 |
2.4.1. 气候因素对草地覆盖度变化的影响 |
2.4.2. 人为因素对草地覆盖度变化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2.6. 参考文献 |
第3章 中国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3. 陆地生态系统NPP的模型模拟和精度验证 |
3.2.4.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中国草地NPP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2. 中国草地NPP的时间动态分析 |
3.3.3. 草地NPP年际变化与气温、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3.3.4. 不同草地类型的植被NPP与气温、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草地NPP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3.4.2. 气候水热因子变化对草地NPP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4章 中国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3. BEPS模型介绍 |
4.2.4. 研究指标的选取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BEPS模型模拟精度验证 |
4.3.2. 中国草地NEP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3. 中国草地NEP的年际和月际变化趋势 |
4.3.4. 中国草地CSE和RUE的年际变化趋势 |
4.3.5. 草地NEP与气温、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 |
4.4.1. 草地NEP模拟精度对比分析 |
4.4.2. 气候水热因子变化对NEP的影响 |
4.4.3. 草地管理措施对NEP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6. 参考文献 |
第5章 草地NPP变化过程中气候和人为因素的驱动作用分析—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3. NPP的模型估算 |
5.2.4.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草地覆盖类型转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
5.3.2. 草地转化对NPP变化的驱动分析 |
5.3.3.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NPP变化的驱动贡献分析 |
5.4. 讨论 |
5.4.1. NPP变化中驱动因素的定量评估方法 |
5.4.2. 人类活动对草地NPP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
5.4.3. 气候变化对草地NPP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6. 参考文献 |
第6章 主要牧区草地植被时空格局及演变趋势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3. 景观指数的计算 |
6.2.4. NPP估算模型及输入数据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草地面积动态变化的时空分析 |
6.3.2. 草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分析 |
6.3.3. 草地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6.4. 讨论 |
6.4.1. 气候变化对草地景观格局和生产力变化的影响 |
6.4.2. 人为因素对草地覆盖面积和生产力的影响 |
6.4.3. 生态恢复措施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6.6. 参考文献 |
第7章 中国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定量评估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研究区概况 |
7.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3. 草地覆盖度和NPP的模拟 |
7.2.4. 草地退化驱动因素定量评估方法的构建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2001-2010年中国草地NPP和覆盖度的空间分布 |
7.3.2. 中国草地退化现状的空间分布特征 |
7.3.3. 中国草地退化和改善的驱动力定量评估 |
7.3.4. 中国主要牧区草地退化和改善的定量评估 |
7.4. 讨论 |
7.4.1. 草地退化驱动因素定量评估方法的讨论 |
7.4.2. 气候年际变化对草地退化的影响 |
7.4.3. 生态恢复措施对草地退化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7.6. 参考文献 |
第8章 最后总结 |
8.1. 本研究的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 |
8.3. 本研究的不足 |
8.4. 本研究的展望 |
附录 |
致谢 |
(3)内蒙古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地表温度的变化 |
1.2.2 降水量的变化 |
1.2.3 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
1.2.4 生态系统模型的研究进展 |
1.2.5 CENTURY 模型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
1.2.6 气候排放情景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质地貌条件 |
2.1.2 气候条件 |
2.1.3 土壤条件 |
2.1.4 植被类型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气象要素处理方法 |
2.2.3 CENTURY 模型 |
2.2.4 PRECIS 模型数据应用 |
2.2.5 遥感数据的应用 |
2.2.6 数据统计与图形制作 |
3 结果与分析 |
3.1 CENTURY 模型有效性验证 |
3.1.1 模型参数与验证数据的获取 |
3.1.2 模型参数化过程 |
3.1.3 模型检验 |
3.2 内蒙古气候变化特征 |
3.2.1 温度变化 |
3.2.2 降水量变化 |
3.2.3 其他要素 |
3.3 历史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 ANPP 影响 |
3.3.1 内蒙古草原 ANPP 时间动态变化 |
3.3.2 内蒙古草原 ANPP 空间分布格局 |
3.3.3 典型案例(ANPP、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时间动态) |
3.3.4 ANPP 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
3.4 未来内蒙古草原 ANPP 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
3.4.1 未来 SRES 排放情景下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 ANPP 时间变化 |
3.4.2 未来 SRES 排放情景下内蒙古草原 ANPP 空间分布格局 |
4 讨论 |
4.1 CENTURY 模型的适用性检验与验证 |
4.2 内蒙古过去 50a 气候变化 |
4.3 内蒙古草原 ANPP 对气候变化响应 |
4.4 未来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的可能影响 |
5 结论 |
6 存在的不足与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基于遥感和GIS的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碳循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本文的数据基础 |
3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碳循环研究与遥感和生态模型方法概述 |
第一节 全球变化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碳循环研究 |
1 全球变化研究 |
2 全球变化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
2.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遥感研究方法 |
2.2 定量化研究与全球和区域尺度土地覆盖数据库 |
3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 |
第二节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与遥感、GIS技术概述 |
1 目前用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主要遥感数据源 |
1.1 陆地卫星数据 |
1.2 NOAA/NASA Pathfinder AVHRR |
1.3 Envisat/MERIS数据 |
1.4 VEGETATION数据 |
1.5 国产卫星数据 |
2 基于遥感和GIS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内容 |
3 国内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进展 |
3.1 国外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动态 |
3.2 我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动态 |
3.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模型化方法 |
第三节 碳循环研究与遥感技术和生态模型方法概述 |
1 全球变化的碳循环研究的主要问题 |
1.1 碳循环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1.2 陆地生物圈碳循环研究与大气-植被-土壤系统 |
1.3 碳循环研究的不确定性 |
1.4 “未知碳汇(The Missing Carbon Sink)”问题 |
2 碳循环研究的生态模型方法 |
2.1 碳循环生态模型的基础:碳库和分室模型 |
2.2 用于碳循环研究的生态模型的类别及其功能 |
3 国内外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研究概况 |
3.1 国外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 |
3.2 国内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 |
第四节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碳循环研究的整合 |
1 各种国际合作研究促进了LUCC和碳循环研究的整合 |
2 不同空间尺度上的LUCC和碳循环研究的整合 |
3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陆地碳平衡 |
小结 |
第三章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多时相TM/ETM+影像的分类 |
第一节 研究地区概况 |
第二节 多时相TM/ETM+影像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 |
1 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 |
1.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
1.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
1.3 锡林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系统的确立 |
2 数据预处理、分类流程和分类结果的优化 |
2.1 数据预处理和分类流程 |
2.2 初步分类结果 |
2.3 分类结果的优化 |
第三节 锡林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精度分析 |
1 二级分类水平的分类精度分析 |
2 一分类水平的分类精度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20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
第一节 草原群落水平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动态分析 |
第二节 草原生态系统水平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动态分析 |
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面积变化和矩阵分析 |
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空间动态变化分析 |
2.1 草甸草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动态变化分析 |
2.2 典型草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动态变化分析 |
2.3 荒漠草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动态变化分析 |
2.4 非草原性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的动态变化分析 |
小结 |
第五章 锡林河流域LUCC及草原退化演化的GIS分析 |
第一节 草地生态系统LUCC和草原退化的影响因子概述 |
1 放牧(Grazing)对草地的影响 |
2 割草对草地的影响 |
3 火烧(Fire)对草地的影响 |
4 垦殖对草地的影响 |
5 滥采、滥挖对草地的影响 |
6 采矿和修路对草地的影响 |
7 旅游和狩猎对草地的影响 |
第二节 锡林河流域LUCC及草原退化演化的GIS分析 |
1 单时相草原退化的演化分析 |
2 多时相草原退化的演化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碳循环研究 |
第一节 CENTURY模型及其运行 |
1 CENTURY模型概述 |
1.1 土壤有机质子模型 |
1.2 土壤水分和温度模型 |
1.3 植物产量和管理子模型 |
1.4 CENTURY模型的应用和评测 |
2 CENTURY模型的参数化和运行 |
第二节 CENTURY模型的模拟结果分析 |
1 生物量的模拟结果及其验证 |
1.1 羊草草原生物量的模拟结果及其验证 |
1.2 大针茅草原生物量的模拟结果及其验证 |
2 碳库大小和净碳源/汇的模拟结果 |
2.1 羊草草原碳库大小和净碳源/汇的模拟结果 |
2.2 大针茅草原碳库大小和净碳源/汇的模拟结果 |
3 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碳源/汇的空间化表示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全球变化研究中常用的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全球变化与中国东北样带(NECT)(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球变化陆地样带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
2 中国东北样带的位置与特征 |
2.1 地理位置 |
2.2 样带特征 |
(1) 气候: |
(2) 地形: |
(3) 土壤: |
(4) 植被及其多样性: |
①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 |
② 松辽平原栎林草原、农田区域: |
③ 松辽平原草甸草原区域: |
④ 大兴安岭山地草甸草原区域: |
⑤ 内蒙古高原典型草原区: |
⑥ 乌兰察布高原东北部的荒漠草原区域: |
(5) 土地利用格局: |
(6) 环境历史演变: |
(7) 长期生态定位研究站及研究贮备: |
3 中国东北样带研究进展 |
3.1 全球变化的中国东北样带数据库 |
3.2 古植被-气候重建的表土花粉与植被定量关系 |
3.3 中国东北样带的气候-植被定量关系 |
(1) 植物光合功能型: |
(2)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
(3) 植物多样性及植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测度: |
(4) 土地利用变化对草地群落的影响 |
3.4 典型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
(1) 羊草叶片的光合作用生理生态特性: |
(2) 典型草原的土壤呼吸作用: |
(3) 水热梯度变化对草原群落的影响机制: |
(4) 羊草种群结实特性与气候年变化的关系: |
(5) 中国东北样带主要森林树种的空间分布特性: |
(6) CO2浓度倍增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的影响: |
3.5 中国东北样带遥感监测与模拟 |
(1) 天然林净第一性生产力的遥感监测与模拟: |
(2) 定居放牧区变化的遥感动态监测: |
(3) 中国东北样带植被动态遥感监测: |
3.6 全球变化的中国东北样带动态模拟 |
(1) 多尺度耦合的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动态模型: |
(2) 阔叶红松林凋落物的分解、积累与归还模拟模型研究: |
(3)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动态模拟: |
(4) 中国东北森林生长演替模拟模型 (NEWCOP) 研究: |
(5) 遥感信息驱动的中国东北样带区域植被模型: |
3.7 中国东北样带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
(1) 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
(2) 阔叶红松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3) 东北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4) 中国东北样带对气候变化和CO2浓度倍增的响应: |
4 中国东北样带研究展望 |
(7)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群落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动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1. 1 研究区概况 |
1. 2 研究方法 |
1. 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BIOME-BGC模型的精度分析 |
2. 2 不同草地群落年NEP年际动态 |
2. 3 不同草地群落日NEP季节动态 |
2. 4 不同草地群落WSI、RUE和CSE的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8)内蒙古草原区河流碳逸出与碳输移的时空变化研究 ——以锡林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河流碳逸出时空变化研究 |
1.2.2 河流碳输移时空变化研究进展 |
1.2.3 环境因子对碳逸出和碳输移的影响 |
1.2.4 人类活动对碳逸出和碳输移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采样时间和采样点设置 |
2.2.2 气样的采集与测定 |
2.2.3 水样的采集与测定 |
2.3 计算和分析方法 |
2.3.1 温室气体通量 |
2.3.2 二氧化碳当量 |
2.3.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锡林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碳逸出的时空变化研究 |
3.1 CO_2逸出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1.1 CO_2逸出的时间分布特征 |
3.1.2 CO_2逸出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 CH_4逸出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
3.2.1 CH_4逸出的时间分布特征 |
3.2.2 CH_4逸出的空间分布特征 |
3.3 土地利用类型对碳逸出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锡林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碳输移的时空变化研究 |
4.1 TIC时空分布特征 |
4.1.1 DIC、PIC和 TIC的时间分布特征 |
4.1.2 DIC、PIC和 TIC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 TOC时空分布特征 |
4.2.1 DOC、POC和 TOC的时间分布特征 |
4.2.2 DOC、POC和 TOC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TOC和 TIC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锡林河碳逸出与碳输移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研究 |
5.1 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 |
5.1.1 水质因子 |
5.1.2 水文气象因子 |
5.1.3 环境因子间的相关性分析 |
5.2 碳逸出与碳输移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 |
5.2.1 碳逸出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2.2 不同形式碳浓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2.3 不同形式碳浓度与碳逸出的相关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基金项目资助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9)放牧和水热条件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草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
1.1.1 草地生态系统概况 |
1.1.2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 |
1.2 草原植被对水热条件的时滞响应研究进展 |
1.3 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热条件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群落特征之间的关系 |
1.3.2 植物群落特征与水热条件之间的关系 |
1.3.3 放牧对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 |
1.4 放牧对草地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内容、目标与思路 |
1.5.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5.2 问题的提出 |
1.5.3 研究内容 |
1.5.4 研究目标与思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气候条件 |
2.1.3 植被特征 |
2.2 放牧试验设计 |
2.3 指标测定 |
2.3.1 植被指标数据的测定与整理 |
2.3.2 气象指标数据的测定与整理 |
2.4 数学模型与统计分析方法 |
2.4.1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2.4.2 灰色多变量模型 |
2.4.3 状态转移模型 |
2.4.4 统计分析方法 |
3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对水热条件的响应特征 |
3.1 植物群落特征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1.1 地上现存量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1.2 物种丰富度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1.3 植物群落盖度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1.4 植物群落高度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2 植物群落特征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2.1 地上现存量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2.2 物种丰富度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2.3 植物群落盖度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2.4 植物群落高度对温度的响应特征 |
3.3 植物群落特征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3.1 地上现存量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3.2 物种丰富度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3.3 植物群落盖度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3.4 植物群落高度对水热条件的时滞累加DGM(1,N)模型 |
3.4 讨论 |
3.4.1 不同放牧条件下植物群落特征对降水的时滞累加响应 |
3.4.2 不同放牧条件下植物群落特征对温度的累加响应 |
3.4.3 不同放牧条件下植物群落特征对水热耦合的时滞累加响应 |
3.5 小结 |
4 放牧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与水热关系的影响 |
4.1 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数量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
4.1.1 地上现存量与物种丰富度、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
4.1.2 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现存量、群落盖度以及群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
4.1.3 群落盖度与地上现存量、物种丰富度以及群落高度之间的关系 |
4.1.4 群落高度与地上现存量、物种丰富度以及群落盖度之间的关系 |
4.2 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特征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2.1 不同放牧处理下地上现存量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2.2 不同放牧处理下物种丰富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2.3 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盖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2.4 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高度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
4.3 基于PCA的不同放牧处理下植物群落特征对水热条件的响应模式 |
4.4 基于RDA的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特征的方差解释 |
4.4.1 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地上现存量的方差解释 |
4.4.2 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物种丰富度的方差解释 |
4.4.3 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盖度的方差解释 |
4.4.4 不同放牧处理下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高度的方差解释 |
4.5 不同放牧处理和年份类型下植物群落特征的差异比较 |
4.5.1 不同放牧处理和年份类型下植物群落特征的方差分析 |
4.5.2 植物群落特征在不同放牧处理和年份类型下的差异比较 |
4.6 讨论 |
4.6.1 重度放牧对植物群落特征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
4.6.2 重度放牧对植物群落特征与水热条件之间关系的影响 |
4.6.3 水热条件对植物群落特征的方差解释 |
4.6.4 植物群落特征对放牧处理与年份类型的响应 |
4.7 小结 |
5 放牧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1 C3与C4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 |
5.1.1 C3与C4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变化 |
5.1.2 C3与C4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过程 |
5.1.3 C3与C4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概率 |
5.2 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 |
5.2.1 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变化 |
5.2.2 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过程 |
5.2.3 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概率 |
5.3 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 |
5.3.1 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群落的年际状态变化 |
5.3.2 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过程 |
5.3.3 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概率 |
5.4 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格局与状态转移过程 |
5.4.1 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变化 |
5.4.2 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过程 |
5.4.3 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的年际状态转移概率 |
5.5 讨论 |
5.5.1 重度放牧对C3与C4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5.2 重度放牧对优势种与非优势种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5.3 重度放牧对禾本科与非禾本科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5.4 重度放牧对木本与草本植物功能群状态转移过程的影响 |
5.6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全球草地生产力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其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草地生态系统及其分类 |
1.2.2.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
1.2.3. 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因素 |
1.2.4. 草地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
1.3.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
1.3.1. 草地分类方法研究不足 |
1.3.2. 长时间序列大空间尺度草地生产力本底资料不足 |
1.3.3. 大面积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研究不足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全文研究区概介 |
2.1.1. 全球草地生态系统 |
2.1.2.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 |
2.1.3. 北美草地生态系统 |
2.1.4. 欧洲草地生态系统 |
2.1.5. 澳大利亚草地生态系统 |
2.2. 主要数据来源 |
2.2.1. 气象数据 |
2.2.2. 全球土壤有机碳数据 |
2.2.3. 自修正的帕默尔干旱指数 |
2.2.4. 草地分类数据—MODIS IGBP |
2.3. 主要研究方法 |
2.3.1. 中国、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草地土壤呼吸估算模型 |
2.3.2. 改进的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 |
2.3.3. 不同草地类组迁移距离和迁移方向 |
2.3.4. 全球草地NPP估算模型—分段模型 |
2.3.5. 全球草地NEP估算模型—单室模型 |
2.3.6. 草地覆盖度的计算 |
2.3.7. 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方法的构建 |
2.3.8. 相关性分析 |
2.4. 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典型区草地生产力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驱动因素分析—以中国、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为例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3.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3.1. 1981-2010年4个地区气候因子的变化 |
3.3.2. 1981-2010年4个地区草地空间分布特征 |
3.3.3. 1981-2010年4个地区草地NPP动态变化 |
3.3.4. 1981-2010年4个地区草地R_s和R_h的动态变化 |
3.3.5. 1981-2010年4个地区草地NEP动态变化 |
3.3.6. 4个地区草地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4.1. 草地生产力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3.4.2. 气候变化对4个地区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
3.5. 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全球草地面积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驱动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全球年平均气温(MAT)与年降水量(MAP)时空动态变化 |
4.3.2. 全球草地类及类组空间分布特征 |
4.3.3. 全球草地类组时间动态变化特征 |
4.3.4. 全球各大洲草地类组时间变化动态及未来演变趋势 |
4.3.5. 全球不同草地类组迁移距离和迁移方向 |
4.4. 讨论 |
4.4.1. 数据来源与CSCS分类方法的讨论 |
4.4.2. 气候变化对全球草地分布的影响 |
4.5. 小结 |
4.6.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全球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驱动因素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全球草地NPP空间分布特征 |
5.3.2. 全球不同草地类组NPP时间动态分析 |
5.3.3. 各大洲不同草地类组NPP时间动态变化 |
5.3.4. 草地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4.1. NPP估算方法的讨论 |
5.4.2. 气候变化对草地NPP的影响 |
5.5. 小结 |
5.6.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球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驱动因素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全球草地NEP空间分布特征 |
6.3.2. 全球不同草地类组NEP时间动态分析 |
6.3.3. 各大洲不同草地类组NEP时间动态变化 |
6.3.4. 全球草地类组NEP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
6.4. 讨论 |
6.4.1. NEP估算方法的讨论 |
6.4.2. 气候变化对草地NEP的影响 |
6.5. 小结 |
6.6.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球草地主要干扰因素(退化)遥感监测及驱动因素分析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研究区概况 |
7.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3. 研究方法 |
7.2.4. 大面积草地退化驱动因素定量评估方法的构建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2000-2013年全球草地NPP和覆盖度变化的空间动态分布 |
7.3.2. 2000-2013年全球草地NPP和覆盖度变化的时间动态变化 |
7.3.3. 2000-2013年草地动态变化分布 |
7.3.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草地退化中的作用 |
7.3.5.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草地改善中的作用 |
7.4. 讨论 |
7.4.1. 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方法的讨论 |
7.4.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全球草地退化的影响 |
7.5. 小结 |
7.6.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最后总结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附录一、研究生期间发表的主要成果 |
附录二、个人简历 |
附录三、论文中部分彩图 |
致谢 |
四、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变化和LUCC对内蒙古草地碳循环时空格局及演变趋势的影响[D]. 穆少杰. 南京大学, 2013(01)
- [2]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周伟. 南京大学, 2014(05)
- [3]内蒙古草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模拟[D]. 张存厚.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10)
- [4]基于遥感和GIS的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碳循环研究[D]. 陈四清.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2(01)
- [5]全球变化与中国东北样带(NECT)[J]. 周广胜,王玉辉,蒋延玲. 地学前缘, 2002(01)
- [6]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初级生产力和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反应[J]. 肖向明,王义凤,陈佐忠. 植物学报, 1996(01)
- [7]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群落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动态变化[J]. 穆少杰,周可新,陈奕兆,杨齐,李建龙. 生态学杂志, 2014(04)
- [8]内蒙古草原区河流碳逸出与碳输移的时空变化研究 ——以锡林河为例[D]. 薛浩. 内蒙古大学, 2020
- [9]放牧和水热条件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D]. 张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10]全球草地生产力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其驱动因素分析[D]. 刚成诚. 南京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