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气液色谱在石油产品规格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柏建春[1](2021)在《两种有机酯、醚接枝聚硅氧烷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相色谱技术在现代分离分析领域中必不可少,以其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高、高灵敏度、易于自动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其中色谱柱作为色谱分析的主要元件,色谱固定相的选择往往直接影响待测样品的分析效果。随着对复杂样品,特别是食品、医药以及环境污染物中沸点相近、结构相似的成分分析需求的增加,合成和研究各种性能优异的气相色谱固定相成为国内外色谱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聚硅氧烷由于具有耐高低温、耐候、耐老化、生理惰性、成膜性好等优点,在气相色谱固定相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课题将酯基基团和聚醚链段引入到聚硅氧烷主链上,使得固定相既具有聚硅氧烷的易成膜和耐温特性,又因接枝了极性选择性基团,增加了固定相与分析物之间的偶极-诱导偶极作用力和氢键碱性作用力,从而提高了固定相对醇类、酯类、醚类等混合物的分离选择性。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含氢量的甲基含氢硅油的合成。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H)为原料,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封端剂,在三氟甲基磺酸(TfOH)催化下,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反应制得含氢量分别为13.8%和21.6%的高分子量甲基含氢硅油。(2)十一酸乙酯接枝聚硅氧烷(EUP)的合成。利用硅氢加成反应,在氯铂酸-异丙醇溶液催化下,将十一烯酸乙酯接枝到甲基含氢硅油长链上,制得接枝率为20%的十一酸乙酯接枝聚硅氧烷固定相(EUP-20)。(3)聚醚接枝聚硅氧烷(AEPP)的合成。以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1000)为原料,以无水四氢呋喃为溶剂,在NaH碱性条件下,与1-氯丁烷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得丁基封端的烯丙基聚醚;再通过硅氢加成,将聚醚链段接枝到甲基含氢硅油长链上,合成了接枝率分别为10%和18%的聚醚接枝聚硅氧烷固定相(AEPP-10和AEPP-18)。(4)色谱柱评价。将合成的固定相通过静态法涂渍于石英毛细管内壁,评价了其柱效、耐温性、惰性以及极性等性能。结果表明,两种酯、醚接枝聚硅氧烷固定相均有良好的成膜性和耐温性能,所制备的色谱柱柱效高、表面惰性好。测得EUP-20色谱柱麦氏常数497,为弱极性柱;AEPP-10色谱柱麦氏常数为972,AEPP-18色谱柱麦氏常数为1153,均为中等极性柱。通过溶剂化参数表明EUP和AEPP两种色谱柱的主要作用力均为偶极-诱导偶极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力。(5)EUP-20和AEPP色谱柱分离性能评价。通过对实验室自配的脂肪酸酯类、脂肪醇类以及醚类等混合物的分离分析,两类色谱柱均表现出良好的分离效果。在实际样品分离中,不仅对白酒样品中微量成分取得了良好的分离,对于香精香料以及成分复杂的香烟烟气吸收液也取得了良好的分析效果,表明EUP和AEPP两种色谱柱适用于含复杂醇酯类实际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在食品、环境分析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李凯[2](2017)在《裂解粗汽油C5和C9单体烃组分的测试方法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乙烯装置规模的迅速扩大,乙烯的产能不断增长,其副产物裂解C5和C9馏分资源日趋丰富。充分利用好裂解C5和C9馏分资源对于有效利用副产品,降低乙烯生产成本,同时获得高附加值化工产品,提高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独山子天利实业总公司开工建成裂解C5和C9馏分生产装置,用于裂解C5和C9馏分资源的综合利用。目前,乙烯裂解C5和C9馏分主要用于橡胶和石油树脂的生产。其中裂解C5馏分中的苯乙烯、异戊二烯、异丁烯和间戊二烯等单体烃是合成橡胶及C5石油树脂的原料。裂解C9馏分中含有不少双环戊二烯、茚、茚满等组分,这些单体烃也是宝贵的化工品原料。因裂解生产装置或使用原料的不同会导致馏分中单体烃的含量也会有很大变化,对橡胶和石油树脂的加工过程、产品种类和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了解裂解C5和C9馏分的详细单体烃组成对于优化加工过程、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扩大产业链发展有重要作用。裂解C5和C9馏分虽然属于汽油馏分,但是该样品中含有大量的烯烃甚至二烯烃组分,目前没有分析标准或方法对其能进行单体烃测定。本文针对裂解C5和C9馏分中的单体烃的组成进行研究,考察了HP-1等6根色谱柱对于裂解C5和C9馏分的分离能力,通过优化色谱参数使其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根据色谱参数对色谱仪和阀系统进行简单的改造,最后进行定性定量、重复性、回收率、检出限及可行性的考察。实验选出HP-1作为裂解C5馏分的预分离色谱柱,分析柱为Al2O3/KCl和PONA色谱柱;HP-88作为裂解C9馏分的预分离色谱柱,两根分析柱均为PONA色谱柱。串联两台色谱仪使其具有独立的控温功能以满足分析柱的温度控制要求。设计十通阀系统,充分利用前后进样口,实现一台仪器满足裂解C5和C9馏分两种样品的分析。通过质谱、加入已知组分等方法,确定了36种裂解C5馏分单体烃色谱出峰顺序,验证了数据的重复性和检出限,方法重复性大于95%,最低检出限为0.01%。研究柱色谱制备技术,以获取较纯的裂解C9芳烃和非芳烃馏分;通过质谱、标准物加入法,提纯馏分反证等方法,确定了43种裂解C9馏分单体烃色谱出峰顺序;以此方法验证了天利实业6个典型样品,方法重复性大于95%,最低检出限为0.03%。
常俊辉[3](2015)在《齿轮油泡沫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齿轮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振荡、搅拌等作用,不可避免地有空气混入油中而形成泡沫。此外,由于润滑油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功能添加剂的加入品种和加入量不断增加,也使得润滑油的起泡倾向显着增强。存在于油中的泡沫会使润滑油的冷却效果降低,管路产生气阻,润滑油供应不足,油箱溢油,泡沫的存在还会破坏润滑油膜的完整性,从而导致机件磨损加剧,甚至发生烧结而造成严重事故,因此对泡沫的形成和消泡机理进行研究对工业生产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针对工业齿轮油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泡沫的问题,对齿轮油的未使用前油品(成品油)和使用后产生泡沫的油品(运行油)进行剖析,分析其主要化学组成及基本结构。本论文用橡胶薄膜渗析、萃取、柱层析等分离方法结合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气质联用技术等分析方法对工业齿轮油成品油和运行油进行剖析,研究成品油和运行油组成的差别,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找出起泡原因。本论文研究发现:齿轮油使用过程中基础油的组成变化不大,添加剂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拉拔粉和皂化粉的加入是造成泡沫产生的直接原因,极压抗磨剂和皂化粉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杂质会导致齿轮油表面张力下降,是泡沫大量产生的根本原因,抗氧剂和降凝剂的存在促进了泡沫的生成和泡沫的稳定性,使用聚丙烯酸酯类和有机硅类复合型消泡剂可以有效地抑制和消除泡沫。
杨靖华[4](2015)在《路易斯酸催化碳九馏分中烯烃聚合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乙烯工业的发展,乙烯装置副产物的深加工利用对于企业的挖潜增效意义重大。我国裂解乙烯原料主要以石脑油为主,副产C9馏分数量最高可达装置产品量的12.5%。我国对这部分C9馏分的利用,少部分用于生产石油树脂,大部分当作燃料烧掉。近年来虽然对C9馏分利用有所重视,但投资与技术开发程度都不够。对C9馏分的综合利用对于现今的石油炼制企业充分利用资源发展精细石油化工产品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Al Cl3/离子交换树脂固体催化剂催化乙烯装置副产C9馏分正碳离子聚合工艺制备高软化点的C9石油树脂;采用C2H4Cl2/Ti Cl4共引发催化体系对制备石油树脂后处理蒸出的C9馏分进行催化聚合脱烯烃制备低烯烃含量的馏分油。利用FT-IR、1H NMR、GPC对石油树脂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过程的影响,为C9馏分的深加工转化提供理论支持。以磺酸基阳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负载型Al Cl3催化剂。考察了交换溶剂、交换温度、交换时间、离子交换树脂与Al Cl3质量比对固体催化剂中铝负载量的影响。确定离子交换条件的变化对固体Al Cl3催化剂铝含量变化规律。当交换溶剂为四氯化碳、交换温度为72℃、Al Cl3与离子交换树脂质量比为1:1、交换时间10 h、后处理工艺采用去离子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的方法,得到Al含量为2.21%的Al Cl3/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经FT-IR定性分析、吡啶吸附FT-IR分析及标准正丁胺-环己烷溶液滴定酸强度,固载Al Cl3的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是含铝的强质子酸催化剂。将Al Cl3/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应用于C9馏分聚合反应中,以软化点、收率为考察指标,并结合树脂的分子量测定实验,确定固体催化剂催化C9馏分聚合的优化条件,利用FT-IR、1H NMR对聚合产物C9石油树脂结构进行分析。当固载催化剂的Al Cl3质量用量为2.5%、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h的条件下可得到软化点为100.1℃、收率42.7%、Mw最高为948的浅黄色石油树脂。FT-IR、1H NMR分析表明,Al Cl3/离子交换树脂催化C9馏分聚合与直接使用Al Cl3催化剂相比,聚合得到的聚合物主骨架链较长、不饱和度低。利用聚合产物分子量、碘值与时间关系研究C9馏分聚合机理及动力学特征,分析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C9馏分聚合过程的影响。从聚合物的凝胶渗透色谱(GPC)数据可知,C9石油树脂的多分散系数(D)在1.420之间,C9馏分聚合过程是正碳离子链式聚合过程,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趋向正态分布。采用碘值代表烯烃浓度,研究ln(Im0/Im)随时间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证明,在一定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条件下,固载Al Cl3酸催化剂催化C9馏分聚合过程规律符合一级反应特征。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与ln(Im0/Im)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影响C9馏分聚合的关键是链引发过程。利用C2H4Cl2/Ti Cl4共引发体系催化蒸出C9馏分聚合脱烯烃反应,制备无色溶剂油馏分。与使用Al Cl3相比,C2H4Cl2/Ti Cl4共引发体系具有催化剂用量小、反应时间短的优点。在C2H4Cl2用量为0.2%、Ti Cl4用量为1.1%、2,6-二甲基吡啶用量0.9%、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h,得到了烯烃含量为0.72%的、沸点≤200℃、收率为总原料的30.79%的无色透明溶剂油馏分,烯烃脱除率达92%。按沸程切割为100130℃、131140℃、141198℃三个馏分油及底油,按其组成成分不同及质量技术指标分别可作为汽油调合组分、橡胶溶剂油及油漆溶剂油,底油可作锅炉燃料。研究C2H4Cl2/Ti Cl4共引发体系催化C9馏分聚合脱烯烃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规律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Ti Cl4参与催化的C9馏分聚合脱烯烃反应中必须有氯代烷作共引发剂,[C2H4Cl2]/[Ti Cl4]的质量比率小于1,C2H4Cl2/Ti Cl4共引发体系催化的C9馏分脱烯烃反应具有一级动力学特征。
王敏[5](2011)在《义马煤直接液化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以义马煤为原料,初步研究了液化反应温度、初始氢压、反应时间对义马煤直接液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初始氢压、反应时间对义马煤的直接液化反应性的影响十分显着。随着温度的增加,转化率和油产率都在增加,当增加到最大值时,又开始减少,在9MPa,120min不同温度的液化实验中,各物质的产率都较高且差值都较小;随着初始氢压的增加,转化率和油产率呈增加的趋势,在380℃,120min各初始氢压下,各产物的率值较高且变化范围较小;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转化率和油产率也呈增加的趋势,当反应时间达到最大值120min时,转化率和油产率也达到最大值。依据现代仪器分析测试,研究了不同液化条件下得到的液化油及液化残渣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液化油密度随其反应温度、初始氢压、反应时间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液化油按其族组成可划分为饱和烃、芳香烃和极性化合物,且以烷烃和芳香烃为主要组分,而且芳香烃主要为烷基苯,烷基萘和烷基四氢萘,同时还含有较少量的烷基蒽、苊类、芘类、苯并菲和联苯,液化油组成和含量随其液化反应工艺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液化残渣中化合物的组成则随液化反应工艺条件的不同表现出较相近的结果。
王会军[6](2010)在《多维色谱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文中指出本论文介绍了多维色谱的发展和理论以及多维色谱在解决石油化工分析难点的设计方案,并结合多维色谱在石油化工生产的实际应用的解决方案提出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案。希望本论文能够给色谱工作者有一定的帮助。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多维色谱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的意义及多维色谱的发展和理论,多维色谱解决问题的理念。第二章进样阀串联双通道色谱在低碳烃类分析中的应用。第三章预切反吹技术在低碳烃类分析中的应用、中心切割技术在低碳烃类分析中的应用及DEANswith技术的应用第四章多维PONA分析仪在乙烯生产原料族组成分析的应用,开发pona仪的拓展应用,在裂解汽油加氢工艺的碳数的分析。
程海鸥[7](2009)在《海面溢油风化与鉴定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海洋石油开采和海上石油运输的快速发展,溢油事故不断发生,造成了对海洋生物和海洋自然资源的严重损害。了解溢油的风化和鉴别溢油来源,对于污染损害评估和解决责任争端是极其重要的。无论是来自不同产地的油品,还是经过不同的精炼工艺的油品,它们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油品的分子特征,这些具有明显区别的分子特征称为“指纹”。溢油进入环境中经历了一系列的风化作用,主要包括挥发、溶解、分散、乳化、光化学氧化、微生物降解等,这些作用会减少沉积物和水中的石油烃浓度并改变油品的化学组分。因此增加了残余油对环境影响鉴定的困难性。只是依靠溢油风化后现场采集油样分析溢油风化规律是远远不够的,如何主动的、系统的掌握溢油各因素对溢油的风化规律,对于准确进行鉴定溢油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特制的溢油风化模拟装置对重质燃料油、轻质燃料油、船舶燃料油三种油品进行了同期风化实验,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风化样品中的正构烷烃、多环芳烃、生物标志物分别进行了检测,通过谱图和特征分析,研究了油品的风化规律及常用特征比值的变化。同时,对溢油样本和现场采集的可疑油源及其他对比油样进行了标志物分析、比对,进一步确定了该油品中可靠的溢油标志物,从而为油源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正构烷烃特征比值C17/Pr、C18/Ph、Pr/Ph、(C19 + C20)/(C21 + C22)在不同油品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对于未风化的油品间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在较为轻度的风化时间内(7天),该几项比值较为稳定,可作为溢油鉴定指标。(2)多环芳烃比值C2D/C2P、C3D/C3P、∑P/(∑D+∑P)在中度风化(30天)时间内,保持稳定,可作为溢油鉴定指标,C1D (m/z=198)、C1P(m/z=192)可作为轻度风化的鉴定指标。(3)环烷烃生物标志物特征比值在该风化时间范围内始终保持稳定,可结合其他指标作为中度以及重度风化油品鉴定的依据。(4)五类多环芳烃物质中,萘类风化速度最快,其次为芴类、二苯并噻吩类、菲类,屈类组分不易风化。(5)三种油品由于物理性质及相对含量等性质的不同,在不同特征比值的变化幅度及风化速度上存在一些差异。(6)通过利用正构烷烃(含姥鲛烷、植烷)特征比值的差值的绝对平均值,以及多环芳烃及生物标志物的特征比值的t检验分析对实际溢油事件进行鉴别,使得溢油鉴别更加科学化。
侯亚玲[8](2009)在《甲醛排放影响因素及气相色谱在新能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能源和环境之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缓解石油资源短缺带来的压力,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和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车用代用燃料已经成为汽车工业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醇类清洁燃料代替传统汽油、柴油虽然降低了传统发动机常规排放物的含量,但它们的非常规排放污染物——甲醛的排放浓度往往高于传统发动机的水平,并对环境及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有害影响。本文广泛地参考了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及文献,着重从汽车排放现状、甲醛排放测试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客观地对甲醛排放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本文阐述了醇类燃料发动机试验台架的搭建,制定了试验方案,并对甲醛排放测试方法和甲醛浓度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接着,对醇类燃料发动机甲醛排放测试的试验进行了精确性论证。最后,对不同醇类含量、节气门开度、排气温度、点火提前角、混合气浓度、三元催化转换器及试验时间对甲醛排放值的影响进行了发动机台架试验,获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为今后寻找降低醇类燃料发动机非常规排放的措施和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为了精确分析车用新能源组分,确保新能源质量,本文对可精密测量能源各组分的方法——色谱法做了一定的研究。色谱法不但可以精密测量能源中各组分的含量,还可以用来精密测量尾气中的甲醛含量。
张胜利[9](2006)在《含绿色节能燃油添加剂的多元组分混合液相平衡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发现甲基叔丁基醚污染地下水源并可能含有致癌物,故其应用前景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二异丙基醚辛烷值高、含氧量高、雷德蒸气压低,很可能成为甲基叔丁基醚的一种理想替代物。甲缩醛含氧量大、氢碳比高、闪点低,加入柴油中能够提高其十六烷值。目前有关这两种物质相平衡的研究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相平衡数据的测定及其热力学计算模型的建立,是分离过程得以实现和添加剂研究开发的理论基础。为了考查在含水体系中,二异丙基醚、甲缩醛分别和汽油、柴油中主要组分以及其他添加剂组分的互溶性,本研究分别测定了在常压下、298.15K时,三元混合液(水+异丙醇+异辛烷)、(水+甲苯+异辛烷)、(水+甲缩醛+二异丙基醚)、(水+甲缩醛+异辛烷)和四元混合液(水+乙醇+二异丙基醚+异辛烷)、(水+异丙醇+二异丙基醚+异辛烷)、(水+甲基叔丁基醚+二异丙基醚+异辛烷)、(水+甲苯+二异丙基醚+异辛烷)的液液相平衡数据。由此得出,二异丙基醚、甲缩醛分别与汽油、柴油中各组分及其他添加剂组分互溶性良好,且二异丙基醚与水的互溶性明显小于甲基叔丁基醚。 针对本研究所测定的多元组分混合液相平衡的特点,作者分别采用了Modified UNIQUAC和Extended UNIQUAC热力学模型对所测数据进行了推测和关联计算,并对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吻合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odified UNIQUAC和Extended UNIQUAC模型都能准确地关联实验测得的相平衡数据。
唐东兰,田松柏,温美娟[10](2005)在《不同石油产品中异构烷烃分析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据沸程进行分类,列举了不同沸程范围石油产品中异构烷烃的分析方法,并对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对于选择不同烃物料中异构烷烃的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国外气液色谱在石油产品规格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气液色谱在石油产品规格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有机酯、醚接枝聚硅氧烷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气相色谱技术 |
1.1.1 全二维气相色谱技术(GC×GC) |
1.1.2 便携式和快速气相色谱技术 |
1.1.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
1.1.4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技术(SPME-GC) |
1.2 气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进展 |
1.2.1 聚硅氧烷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
1.2.1.1 聚二甲基硅氧烷类固定相 |
1.2.1.2 聚甲基苯基硅氧烷类固定相 |
1.2.1.3 聚氰基硅氧烷类固定相 |
1.2.1.4 含氟聚硅氧烷类固定相 |
1.2.1.5 多芳基改性聚硅氧烷类固定相 |
1.2.2 聚乙二醇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
1.2.3 离子液体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
1.2.3.1 小分子离子液体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 |
1.2.3.2 聚合交联的耐高温离子液体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 |
1.2.3.3 混配型离子液体作为气相色谱固定相 |
1.2.4 手性气相色谱固定相 |
1.2.4.1 环糊精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
1.2.4.2 冠醚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
1.2.4.3 纤维素类气相色谱固定相 |
1.2.5 新型气相色谱固定相 |
1.2.5.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气相色谱固定相 |
1.2.5.2 碳质材料在气相色谱技术中的应用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十一酸乙酯接枝聚硅氧烷和聚醚接枝聚硅氧烷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与表征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 表征方法 |
2.2.1 红外光谱(FTIR) |
2.2.2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
2.2.3 热重分析(TGA) |
2.2.4 凝胶渗透色谱(GPC) |
2.3 甲基含氢硅油的制备 |
2.4 十一酸乙酯接枝聚硅氧烷聚合物(EUP-20)的合成与表征 |
2.5 聚醚接枝聚硅氧烷聚合物(AEPP)的合成与表征 |
2.5.1 烯丙基聚氧乙烯丁基封端聚醚的合成(AEPB) |
2.5.2 聚醚接枝聚硅氧烷(AEPP)的合成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十一酸乙酯接枝聚硅氧烷固定相(EUP)色谱性能研究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 EUP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制备 |
3.2.1 毛细管柱的制备 |
3.2.2 毛细管柱预处理 |
3.2.3 固定液的涂渍 |
3.2.4 色谱柱老化 |
3.2.5 固定相液膜厚度计算 |
3.3 EUP毛细管气相色谱柱的质量评价 |
3.3.1 柱效的测定 |
3.3.2 色谱柱表面惰性测定 |
3.3.3 色谱柱热稳定性测定 |
3.3.4 色谱柱极性测定 |
3.3.5 溶剂化参数模型 |
3.3.6 速率理论曲线(Van Deemter曲线)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EUP固定相热稳定性 |
3.4.2 EUP-20色谱柱柱效评价 |
3.4.3 EUP-20色谱柱惰性评价 |
3.4.4 EUP-20色谱柱极性测定 |
3.4.5 EUP-20色谱柱溶剂化参数 |
3.5 EUP-20色谱柱对实际样品的分离分析 |
3.5.1 实验室配制混合样品的分离 |
3.5.1.1 EUP-20色谱柱分离醇类混合物 |
3.5.1.2 EUP-20色谱柱分离脂肪酸酯混合物(PAEs) |
3.5.1.3 EUP-20色谱柱分离醚类混合物 |
3.5.1.4 EUP-20色谱柱分离白酒标样 |
3.5.2 EUP-20色谱柱分析市售白酒 |
3.5.2.1 EUP-20色谱柱分析清香型白酒 |
3.5.2.2 EUP-20色谱柱分析浓香型白酒 |
3.5.2.3 EUP-20色谱柱分析酱香型白酒 |
3.5.2.4 EUP-20色谱柱分析芝麻香型原酒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聚醚接枝聚硅氧烷固定相(AEPP)的色谱性能研究 |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 AEPP色谱柱的制备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AEPP色谱柱柱效评价 |
4.3.2 AEPP色谱柱热稳定性评价 |
4.3.3 AEPP色谱柱惰性评价 |
4.3.4 AEPP色谱柱极性评价 |
4.3.5 AEPP色谱柱溶剂化参数测定 |
4.4 AEPP色谱柱对实际样品的分离分析 |
4.4.1 实验室配制混合物样品的分离 |
4.4.1.1 AEPP-18色谱柱分离脂肪酸酯类混合物 |
4.4.1.2 AEPP-18色谱柱分离醚类混合物 |
4.4.2 AEPP-18色谱柱分离分析市售香精 |
4.4.3 AEPP-18色谱柱分离分析香烟烟气吸收液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论文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裂解粗汽油C5和C9单体烃组分的测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裂解C5和C9馏分的资源概况 |
1.2 裂解C5和C9馏分的组成及性质 |
1.3 油品分析技术现状 |
1.3.1 气相色谱法 |
1.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3.3 近红外光谱法 |
1.4 汽油单体烃分析方法 |
1.4.1 汽油单体烃分析现状 |
1.4.2 单体烃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1.4.3 单体烃分析发展趋势 |
1.5 文献综述小结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及内容 |
1.6.1 总体研究目标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2.1.1 主要原料和试剂 |
2.1.2 材料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案 |
2.2.1 裂解C5馏分实验总体研究方案 |
2.2.2 裂解C9馏分实验总体研究方案 |
第3章 裂解C5馏分的分析方法研究 |
3.1 色谱柱的筛选 |
3.2 色谱参数的确定 |
3.2.1 HP-1、PONA色谱柱升温程序的的确定 |
3.2.2 预分离色谱柱和Al2O3/KCl色谱柱初始柱温的确定 |
3.3 气相色谱仪的制作 |
3.3.1 柱温箱的设计 |
3.3.2 阀切割流路系统制作 |
3.4 分析方法中重要参数的确定 |
3.4.1 进样口柱头压力的确定 |
3.4.2 阻尼柱规格和辅助气压力的确定 |
3.4.3 十通阀阀切割时间的确定 |
3.5 C5馏分单体烃定性 |
3.5.1 文献定性 |
3.5.2 质谱定性 |
3.5.3 与天利实业分析数据对比定性 |
3.6 C5定量方法的确定 |
3.7 数据定量可信性分析 |
3.8 裂解C5馏分单体烃检出限的确定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裂解C9馏分的分析方法研究 |
4.1 裂解C9芳烃、非芳烃馏分收集 |
4.1.1 GB/T11132吸附担体实验 |
4.1.2 馏分收集纯度的验证 |
4.2 预分离色谱柱、分析柱的筛选 |
4.2.1 模拟试验A |
4.2.2 模拟实验B |
4.2.3 模拟实验C |
4.2.4 模拟样品D |
4.2.5 模拟实验筛选汇总结论 |
4.3 预分离色谱柱色谱条件的确定 |
4.3.1 初始柱温实验 |
4.3.2 柱流速和阀时间 |
4.4 分析色谱柱的柱温程序的优化 |
4.5 标准加入法定性单体烃实验 |
4.6 柱色谱收集馏分方法验证 |
4.7 单色谱柱法和本方法分离色谱图的比对 |
4.8 典型样品验证 |
4.9 定量方法研究 |
4.9.1 定量校正因子研究 |
4.9.2 回收率试验 |
4.10 裂解C9馏分单体烃检出限的确定 |
4.11 重复性试验 |
4.12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附录A 表格 |
附录B 色谱图 |
附录C 企业标准 |
(3)齿轮油泡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部分 |
1.1 课题背景 |
1.1.1 基础油种类 |
1.1.2 润滑油基础油族组成与性能的关系 |
1.3 添加剂种类及其对油品泡沫性能的影响 |
1.3.1 润滑油添加剂 |
1.3.2 清净分散剂 |
1.3.3 极压抗磨剂 |
1.3.4 黏度指数改进剂 |
1.3.5 抗氧剂 |
1.3.6 油性剂和摩擦改进剂 |
1.4 齿轮油泡沫产生原因及消泡机理研究 |
1.4.1 泡沫的形成和危害 |
1.4.2 影响润滑油泡沫性能的因素 |
1.4.3 抑泡和消泡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方法及实验仪器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流程 |
2.2.2 橡胶薄膜渗析 |
2.2.3 柱层析 |
2.2.4 薄层色谱 |
2.3 润滑油组成的鉴定分析方法 |
2.3.1 元素分析和分子量测定 |
2.3.2 红外光谱 |
2.3.3 气质联用技术在润滑油分析中的应用 |
第3章 成品油和运行油组成研究 |
3.1 成品油和运行油中基础油和添加剂的初步分离和剖析 |
3.1.1 成品油的基础油和添加剂初步分离 |
3.1.2 运行油的基础油和添加剂初步分离 |
3.1.3 成品油和运行油的基本性质测定 |
3.2 齿轮油分离 |
3.2.1 齿轮油膜分离 |
3.2.2 成品油和运行油的膜外物柱色谱分离分析 |
3.2.3 运行油膜内物部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 成品油和运行油基础油族组成分析 |
3.3.1 试验准备 |
3.3.2 实验步骤 |
3.4 成品油和运行油中添加剂的分析 |
3.4.1 成品油膜外物部分添加剂分析 |
3.4.2 运行油的膜外物添加剂分析 |
3.4.3 成品油膜内物添加剂分析 |
3.4.4 运行油膜内物中的添加剂分析 |
3.4.5 运行油沉淀分析 |
3.5 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两种油品 |
3.5.1 实验方法 |
3.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润滑油泡沫产生原因研究 |
4.1 泡沫产生原因研究 |
4.1.1 拉拔粉和皂化粉分析 |
4.1.2 拉拔粉组成 |
4.1.3 皂化粉组成 |
4.1.4 拉拔粉和皂化粉油品泡沫性能的影响 |
4.2 添加剂对泡沫影响因素的考察 |
4.3 添加剂和拉拔粉/皂化粉起泡性能的考察 |
4.4 运行油中杂质的泡沫性能研究 |
4.5 自制泡沫油和运行油组成研究 |
4.6 表面张力对起泡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路易斯酸催化碳九馏分中烯烃聚合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C_9馏分一般物性及其发展概况 |
1.3 C_9馏分利用 |
1.3.1 C_9馏分制备石油树脂 |
1.3.2 C_9加氢生产高辛烷值汽油馏分 |
1.3.3 C_9馏分生产溶剂油 |
1.4 C_9聚合催化剂体系及工艺进展 |
1.4.1 常用催化剂体系 |
1.4.2 C_9聚合催化剂及工艺进展 |
1.5 C_9馏分中烯烃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进展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药品及实验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主要药品 |
2.1.3 实验主要仪器 |
2.2 实验工艺流程 |
2.2.1 催化剂制备 |
2.2.2 C_9馏分聚合工艺 |
2.2.3 蒸出C_9馏分催化脱烯烃工艺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2.3.1C_9原料分析方法 |
2.3.2 聚合产物性能分析方法 |
2.3.3 固载Al Cl_3/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表征 |
2.4 动力学分析 |
第3章 Al Cl_3/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催化C_9馏分聚合 |
3.1 引言 |
3.2 制备条件对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中铝载量的影响 |
3.2.1 Al Cl_3用量 |
3.2.2 交换溶剂种类 |
3.2.3 反应温度 |
3.2.4 交换反应时间 |
3.2.5 后处理工艺 |
3.3 固载Al Cl_3/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结构与性能 |
3.3.1 固载Al Cl_3/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结构与酸性 |
3.3.2 红外表征分析 |
3.3.3 SEM及EDX表征分析 |
3.3.4 固载Al Cl_3/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催化性能分析 |
3.4 固载Al Cl_3/离子交换树脂催化C_9聚合活性影响因素分析 |
3.4.1 C_9馏分单体烃组成 |
3.4.2 催化剂用量 |
3.4.3 聚合温度 |
3.4.4 时间 |
3.4.5 DMSO助溶剂 |
3.4.6 固载Al Cl_3催化剂重复使用性 |
3.4.7 产品C_9石油树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C_9馏分中烯烃催化聚合反应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C_9馏分反应历程 |
4.2.1 Al Cl_3催化C_9馏分聚合历程 |
4.2.2 反应条件对C_9馏分聚合过程的影响 |
4.3 C_9馏分中烯烃聚合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
4.3.1 C_9馏分聚合过程碘值与时间的关系 |
4.3.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4.3.3 聚合温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C_2H_4Cl_2/Ti Cl4共引发体系催化蒸出C_9馏分聚合脱烯烃研究 |
5.1 引言 |
5.2 反应条件对蒸出C_9馏分聚合脱烯烃影响 |
5.2.1 蒸出馏分物化性质分析 |
5.2.2 蒸出C_9馏分聚合脱烯烃影响因素分析 |
5.2.3 脱烯烃馏分质量技术指标 |
5.3 C_2H_4Cl_2/Ti Cl4共引发体系催化蒸出C_9馏分聚合机理研究 |
5.3.1 [C_2H_4Cl_2]/[Ti Cl4]比率 |
5.3.2 ED的影响 |
5.3.3 反应温度对蒸出馏分聚合脱烯烃的影响 |
5.3.4 溶剂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义马煤直接液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 |
1.2.1 国外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 |
1.2.2 国内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 |
1.3 几种先进的煤炭直接液化工艺 |
1.3.1 德国煤液化精制联合工艺IGOR 工艺 |
1.3.2 日本的NODEL 工艺 |
1.3.3 美国HIT 工艺 |
1.4 煤炭直接液化的基本反应原理 |
1.4.1 煤分子的结构 |
1.4.2 煤炭液化的基本原理 |
1.4.3 煤炭液化的反应动力学 |
1.5 煤炭直接液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
1.5.1 煤变质程度对液化性能的影响 |
1.5.2 煤岩组成和煤的化学组成对液化性能的影响 |
1.5.3 催化剂对液化性能的影响 |
1.5.4 供氢溶剂对液化性能的影响 |
1.5.5 反应温度对液化性能的影响 |
1.5.6 反应压力对液化性能的影响 |
1.5.7 反应时间对液化性能的影响 |
1.6 煤液化产物的分析 |
1.6.1 煤直接液化液体产物 |
1.6.2 煤直接液化残渣 |
1.7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8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2 样品的选取制备和主要实验方法 |
2.1 煤样的选取与制备 |
2.1.1 煤样的采集与制备 |
2.1.2 样品的分析 |
2.1.3 浮沉试验 |
2.1.4 工业分析试验 |
2.1.5 煤样的红外光谱测试(FTIR) |
2.1.6 煤样的热分解性能测试(TG-DTG) |
2.2 液化反应试验及仪器和装置 |
2.2.1 仪器和装置 |
2.2.2 液化反应试验 |
2.2.3 煤液化产物分离 |
2.2.4 反应产物产率的计算方法 |
2.3 产物性质的测试方法 |
2.3.1 气体分析 |
2.3.2 液化油分析 |
2.3.3 残渣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温度对义马煤直接液化性能的影响 |
3.1 不同温度实验条件下义马煤的直接液化实验 |
3.1.1 实验部分 |
3.1.2 结果与讨论 |
3.2 不同温度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液化油的油品分析 |
3.2.1 液化油密度的测定 |
3.2.2 GC/MS 法对液化油组分定性、定量分析 |
3.3 不同温度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液化残渣的分析 |
3.3.1 样品来源 |
3.3.2 FTIR 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压力对义马煤直接液化性能的影响 |
4.1 不同压力实验条件下义马煤的直接液化实验 |
4.1.1 实验部分 |
4.1.2 结果与讨论 |
4.2 不同压力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液化油的油品分析 |
4.2.1 液化油密度的测定 |
4.2.2 GC/MS 法对液化油组分定性和定量分析 |
4.3 不同压力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液化残渣的分析 |
4.3.1 样品来源 |
4.3.2 FTIR 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反应时间对义马煤直接液化性能的影响 |
5.1 不同反应时间实验条件下义马煤的直接液化实验 |
5.1.1 实验部分 |
5.1.2 结果与讨论 |
5.2 不同反应时间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液化油的分析 |
5.2.1 液化油密度的测定 |
5.2.2 GC/MS 法对液化油组分定性和定量分析 |
5.3 不同反应时间实验条件下得到的液化残渣的分析 |
5.3.1 样品来源 |
5.3.2 FTIR 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多维色谱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多维色谱的发展及应用意义 |
第二节 多维色谱的起源、概念及理论 |
一、多维色谱的起源 |
二、多维色谱的理论探讨 |
三、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进样阀串联双通道色谱在低碳烃类分析中的应用 |
第一节 丁烯-1产品烃类组成分析(串联进样阀并联柱) |
一、实验部分 |
第二节 丁二烯纯度及杂质的测定 |
一、测定方法的缺陷及解决理念 |
二、实验仪器及设计流路说明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预切反吹技术在低碳烃类分析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十通阀的预切反吹技术在分析低碳烃类产品及烃类物料中的永久性气体的应用 |
一、实验仪器及设计流路说明。 |
二、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阀的中心切割技术在分析烃类物料中的永久性气体的应用 |
一、实验部分 |
二、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阀中心切割技术在分析液体加氢汽油物料中的应用 |
一、多维色谱实验部分: |
二、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压力转换切割技术(Deanswitch技术) |
一、实验部分:(以烃类中含氧化合物分析作为实验) |
二、结果与讨论 |
第五节 多柱多阀多检测器组合的多维色谱在石化行业中的应用 |
一、仪器工作原理 |
二、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多维PONA分析仪的拓展的应用 |
第一节 多阀多柱多维色谱技术理论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7)海面溢油风化与鉴定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溢油 |
1.1.1 溢油污染现状 |
1.1.2 重大溢油事故 |
1.2 溢油鉴定技术 |
1.2.1 油指纹 |
1.2.2 国内外油指纹鉴别研究进展 |
1.3 样品分析技术 |
1.4 图谱解析技术发展 |
1.4.1 正构烷烃(C8-C40)和有选择的类异戊二烯姥鲛烷和植烷 |
1.4.2 EPA 优先控制多环芳烃和烷基化多环芳烃同系物 |
1.4.3 生物标志化合物萜烷和甾烷 |
1.4.4 TPH、不可分离的复杂混合物(UCMs) |
1.4.5 其它 |
2 研究意义、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创新点 |
3 材料与方法 |
3.1 仪器和试剂 |
3.1.1 仪器 |
3.1.2 试剂 |
3.2 风化实验 |
3.3 样品处理 |
3.4 样品分析 |
4 风化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全扫描谱图分析 |
4.2 正构烷烃(含姥鲛烷、植烷) |
4.2.1 正构烷烃(含姥鲛烷、植烷)含量分布 |
4.2.2 特征比值分析 |
4.2.3 风化对正构烷烃的影响 |
4.3 多环芳烃PAH |
4.3.1 多环芳烃含量分布 |
4.3.2 特征比值 |
4.3.3 风化对多环芳烃的影响 |
4.4 环烷烃生物标志物(甾烷和萜烷) |
4.4.1 生物标志物特征比值 |
4.4.2 风化对生物标志物特征比值的影响 |
5 溢油案例分析与鉴定 |
5.1 溢油样品 |
5.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1 全扫描谱图 |
5.2.2 正构烷烃(含姥鲛烷和植烷) |
5.2.3 多环芳烃 |
5.2.4 环烷烃生物标志物(甾烷和萜烷) |
5.3 基于特征比值的t 检验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今后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甲醛排放影响因素及气相色谱在新能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代用燃料评价标准及常用代用燃料 |
1.2.1 代用燃料评价标准 |
1.2.2 常用代用燃料 |
1.3 甲醇燃料 |
1.3.1 甲醇的制备 |
1.3.2 甲醇的物理化学特性 |
1.3.3 甲醇燃料的优点 |
1.3.4 甲醇汽车的发展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目的意义 |
第二章 甲醛排放测试方法研究 |
2.1 仪器分析法 |
2.1.1 示波极谱法 |
2.1.2 气相色谱法(GC) |
2.1.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
2.1.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2.1.5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 |
2.2 化学分析法 |
2.2.1 变色酸法 |
2.2.2 乙酰丙酮法 |
2.2.3 副品红法 |
2.2.4 酚试剂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甲醛排放试验方案及数据处理方法 |
3.1 试验设备 |
3.1.1 发动机台架 |
3.1.2 尾气采集装置 |
3.1.3 甲醛分析仪 |
3.1.4 其它附属设备 |
3.2 试验方案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试剂 |
3.2.3 试验原理 |
3.2.4 试验设备 |
3.2.5 试验步骤 |
3.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甲醛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4.1 试验的重复性 |
4.2 醇类含量的影响 |
4.3 负荷的影响 |
4.4 排气温度的影响 |
4.5 点火提前角的影响 |
4.6 混合器浓度的影响 |
4.7 三元催化器的影响 |
4.8 时间的影响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气相色谱在新能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5.1 气相色谱法 |
5.1.1 气相色谱法的定义 |
5.1.2 色谱法的发展 |
5.1.3 气相色谱的特点 |
5.2 气相色谱仪 |
5.2.1 气源系统 |
5.2.2 进样系统 |
5.2.3 柱系统 |
5.2.4 检测系统 |
5.2.5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 |
5.2.6 温控系统 |
5.3 气相色谱在常规能源检测中的应用 |
5.3.1 气相色谱在汽油中的应用 |
5.3.2 气相色谱在柴油中的应用 |
5.4 气相色谱在新能源检测中的应用 |
5.4.1 气相色谱在生物柴油中的应用 |
5.4.2 气相色谱在天然气中的应用 |
5.4.3 气相色谱在液化石油气中的应用 |
5.4.4 气相色谱在甲醇汽油中的应用 |
5.4.5 气相色谱在测量非常规排放中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1.总结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含绿色节能燃油添加剂的多元组分混合液相平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1.燃油添加剂的发展历史 |
(1) 汽油添加剂的发展历史 |
(2) 柴油添加剂的发展历史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汽油添加剂研究现状 |
(2) 柴油添加剂研究现状 |
二、研究目的 |
1.汽油添加剂的研究目的 |
2.柴油添加剂的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1.汽油添加剂的研究意义 |
2.柴油添加剂的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1.汽油添加剂的研究思路 |
2.柴油添加剂的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1.汽油添加剂的研究方法 |
2.柴油添加剂的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汽油添加剂 |
1.1 汽油的主要成分 |
1.1.1 汽油的主要成分 |
1.1.2 我国汽油的特点 |
1.1.3 国外对汽油的相关法规 |
1.1.4 提高汽油质量的生产技术措施 |
1.2 汽油成分对发动机排放的影响 |
1.2.1 汽油组成对汽车排放的影响 |
1.2.2 对CO、HC和NOx排放的影响 |
1.2.3 对臭氧形成的影响 |
1.2.4 对CO_2的影响 |
1.3 辛烷值对汽油性能的影响 |
1.3.1 爆震 |
1.3.2 辛烷值 |
1.3.3 辛烷值对汽油性能的影响 |
1.4 汽油添加剂的作用 |
1.4.1 预混合燃烧原理 |
1.4.2 汽油添加剂的作用 |
1.5 汽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
1.5.1 爆震产生的原因 |
1.5.2 汽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
1.6 汽油添加剂的类型 |
1.6.1 醚类汽油添加剂 |
1.6.1.1 甲基叔丁基醚(MTBE) |
1.6.1.2 二异丙基醚(DIPE) |
1.6.1.3 乙基叔丁基醚(ETBE)和叔戊基甲基醚(TAME) |
1.6.2 醇类汽油添加剂 |
1.6.2.1 异丙醇/甲醇混合物 |
1.6.2.2 叔丁醇/甲醇混合物 |
1.6.2.3 乙醇 |
1.6.3 酸酯类汽油添加剂 |
1.6.3.1 碳酸二甲酯(DMC) |
1.6.3.2 TKC取代酯 |
1.6.3.3 丙二酸二甲酯 |
1.6.4 有机金属化合物 |
1.7 新型汽油添加剂 |
1.7.1 M19环保燃料添加剂 |
1.7.2 HS系列环保添加剂 |
1.7.3 纳米燃料油添加剂 |
1.7.4 “油公”燃油添加剂 |
1.7.5 MTN汽油抗爆剂 |
1.7.6 NY—02直馏汽油抗爆剂 |
1.7.7 FE—1汽油辛烷值添加剂 |
1.7.8 FA—90Ⅱ抗爆剂 |
1.7.9 邻甲酚型Mannich碱基化合物 |
1.7.10 丙二酸酯 |
1.8 汽油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柴油添加剂 |
2.1 柴油的主要成分 |
2.1.1 柴油的主要成分 |
2.1.2 我国柴油的特点 |
2.2 柴油主要成分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
2.2.1 废气有害成分及其产生 |
2.2.2 硫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
2.2.3 芳烃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
2.2.4 烯烃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
2.2.5 十六烷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
2.3 十六烷值对柴油性能的影响 |
2.3.1 十六烷值与滞燃期 |
2.3.2 十六烷值的高低及其影响 |
2.3.3 提高十六烷值的方法 |
2.4 柴油添加剂的作用 |
2.5 柴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
2.5.1 柴油机内燃料燃烧过程 |
2.5.2 “放热”机理和“自由基”机理 |
2.5.3 “反相胶束微爆”机理 |
2.6 汽油添加剂的类型 |
2.6.1 柴油添加剂的基本类型 |
2.6.2 几类典型的柴油添加剂 |
2.6.2.1 烷基硝酸酯 |
2.6.2.2 过氧化物 |
2.6.2.3 有机硫化物 |
2.6.2.4 醚类 |
2.6.2.5 二硝基化合物 |
2.7 新型柴油添加剂 |
2.7.1 GEN—49D |
2.7.2 依重木 |
2.7.3 NDDA |
2.7.4 二正戊基醚(DNPE) |
2.7.5 草酸二丁酯/草酸二异戊酯 |
2.7.6 1,2,4—三氧杂环己烷化合物 |
2.7.7 硝酸异辛酯/硝酸环己酯 |
2.7.8 碳酸二甲酯(DMC) |
2.7.9 二甲氧基甲烷(DMM) |
2.8 柴油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实验仪器及装置 |
3.1 实验仪器 |
3.1.1 GC—14C气相色谱仪 |
3.1.1.1 仪器及主要部件 |
3.1.1.2 仪器规格 |
3.1.1.3 仪器参数设定范围 |
3.1.2 色谱分析 |
3.1.2.1 色谱分离原理 |
3.1.2.2 气相色谱分离原理 |
3.1.2.3 气相色谱基本流程和操作步骤 |
3.1.2.4 检测器 |
3.1.2.4.1 检测器的类型 |
3.1.2.4.2 对检测器的基本要求 |
3.1.2.4.3 两种常用的气相色谱检测器 |
3.1.2.5 载气 |
3.1.2.5.1 载气选择 |
3.1.2.5.2 载气流速 |
3.1.2.6 固定相 |
3.1.2.6.1 固体固定相 |
3.1.2.6.2 载体 |
3.1.2.6.3 固定液 |
3.1.2.7 色谱柱 |
3.1.2.8 影响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 |
3.1.2.8.1 柱温 |
3.1.2.8.2 气化室温度 |
3.1.2.8.3 检测室温度 |
3.1.2.8.4 进样量 |
3.1.3 N2000色谱工作站 |
3.1.3.1 主要性能与技术指标 |
3.1.3.2 相关概念 |
3.1.3.2.1 色谱图的相关概念 |
3.1.3.2.2 色谱处理的相关概念 |
3.1.3.2.3 本工作站特有的概念 |
3.1.3.3 在线色谱工作站介绍 |
3.1.3.3.1 在线实时采集界面 |
3.1.3.3.2 主菜单 |
3.1.3.3.3 工具栏 |
3.1.3.3.4 采样通道窗口 |
3.1.3.3.5 实时进样基本操作步骤 |
3.1.3.4 离线色谱工作站介绍 |
3.1.3.4.1 离线工作站系统界面 |
3.1.3.4.2 比较谱图 |
3.1.3.4.3 手动积分 |
3.2 液液相平衡实验装置 |
3.3 定量计算 |
3.3.1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
3.3.2 基于峰面积归一化的质量校正法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理论计算模型 |
4.1 Wilson模型 |
4.1.1 活度系数方程与超额自由能的关系 |
4.1.2 局部组成 |
4.1.3 Wilson方程 |
4.2 NRTL模型 |
4.3 UNIQUAC模型 |
4.4 Extended UNIQUAC模型 |
4.5 Modified UNIQUAC模型 |
4.6 本研究所用模型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液液相平衡的测定 |
5.1 实验所用试剂 |
5.2 实验装置与仪器 |
5.3 测定方法 |
5.4 测定条件 |
5.5 测定结果及其分析 |
5.5.1 三元体系测定结果及其分析 |
5.5.1.1 水+异丙醇+2,2,4—三甲基戊烷 |
5.5.1.2 水+2,2,4—三甲基戊烷+甲苯 |
5.5.1.3 水+二甲氧基甲烷+2,2,4—三甲基戊烷 |
5.5.1.4 水+二甲氧基甲烷+二异丙基醚 |
5.5.2 四元体系测定结果及其分析 |
5.5.2.1 水+乙醇+二异丙基醚+2,2,4—三甲基戊烷 |
5.5.2.2 水+异丙醇+二异丙基醚+2,2,4—三甲基戊烷 |
5.5.2.3 水+甲基叔丁基醚+二异丙基醚+2,2,4—三甲基戊烷 |
5.5.2.4 水+二异丙基醚+2,2,4—三甲基戊烷+甲苯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6.1 二元体系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6.1.1 二元完全互溶组分相互作用参数的计算 |
6.1.2 二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回归计算 |
6.1.3 二元体系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6.2 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6.2.1 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回归计算 |
6.2.2 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6.3 四元体系液液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6.3.1 四元体系液液相平衡数据的回归计算 |
6.3.2 四元体系液液相平衡的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符号一览表 |
附录 |
致谢 |
(10)不同石油产品中异构烷烃分析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异构烷烃的作用 |
1.2 异构烷烃的性质 |
2 不同石油产品中异构烷烃的分析方法 |
2.1 汽油 |
2.2 喷气燃料、煤油 |
2.3 柴油 |
2.4 石蜡 |
2.5 润滑油基础油 |
3 结束语 |
四、国外气液色谱在石油产品规格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有机酯、醚接枝聚硅氧烷气相色谱固定相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 柏建春. 山东大学, 2021(12)
- [2]裂解粗汽油C5和C9单体烃组分的测试方法研究[D]. 李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3]齿轮油泡沫问题研究[D]. 常俊辉. 华东理工大学, 2015(03)
- [4]路易斯酸催化碳九馏分中烯烃聚合过程研究[D]. 杨靖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5]义马煤直接液化性能的研究[D]. 王敏. 河南理工大学, 2011(09)
- [6]多维色谱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D]. 王会军. 兰州大学, 2010(11)
- [7]海面溢油风化与鉴定技术研究[D]. 程海鸥.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8]甲醛排放影响因素及气相色谱在新能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侯亚玲. 长安大学, 2009(12)
- [9]含绿色节能燃油添加剂的多元组分混合液相平衡的研究[D]. 张胜利. 暨南大学, 2006(06)
- [10]不同石油产品中异构烷烃分析方法的研究[J]. 唐东兰,田松柏,温美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