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Windows技术讲座——第三讲 中文Windows基本操作(论文文献综述)
薛婧[1](2020)在《《西厢记》英译研究》文中指出“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毫无疑问,《西厢记》是中国戏曲经典中最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之一,自诞生以来它不仅吸引着无数国内外研究者的目光,同样也引起了各国翻译家和汉学研究者的注意;在短短的百余年间,它被陆续翻译成各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其中,《西厢记》在英语世界取得的成绩尤为瞩目。从19世纪末起,它就先后被十几位译者以全译本、改译本、英文剧本等形式翻译出版;在学术界也有许多学者撰写硕博论文、学术论文,对它进行专题研究,呈现出《西厢记》在海外广泛的接受和强劲的传播态势。本论文主要运用译介学、描述性翻译学、跨学科研究等理论和方法,对《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研究对象涵盖《西厢记》英语译介的全过程及其他相关因素,如《西厢记》英译的社会文化语境、英译者的身份、翻译目的和翻译思想,不同《西厢记》英译本在文化负载词等细节上的处理、《西厢记》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接受和经典化历程等。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西厢记》的英译这一论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具体来说,首先从中国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土壤、元代城市发展和商业繁荣以及文人的被动选择这三方面对元杂剧兴盛的历史文化语境以及对王实甫创作《西厢记》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细致地分析;并对《西厢记》故事的流传和版本问题进行了简单阐述,指出《西厢记》的英译本底本选择以《金批西厢》和弘治本《西厢记》两种为主。继而在广泛搜集大量关于《西厢记》译者、译本和评价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历时性传播进行了梳理,阐明《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以时间和译者活动为线索对其进行阶段划分;提出《西厢记》在英语世界已经完成经典化的结论,并且从专业人士和赞助人两方面对其经典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西厢记》在译者、研究者、出版社和高等教育机构这些角色的共同推动下完成了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宏观角度上,论文全面分析了《西厢记》七个主要英译本的文本和副文本。重点结合译者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对译者的主要翻译思想或目的进行探讨;并对各个译本在语言和风格上所体现的特色进行了具体分析;某些译本由于副文本内容较多,信息量大,论文也进行了额外的探讨和分析。微观角度上,笔者指出《西厢记》的外译过程其本质乃是文化交流的过程,而文化负载词是文化交流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单位。因此,本论文对《西厢记》译介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做了比较细致的微观研究;将原文中的文化负载词分成语言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生态文化五类,每一类各选取大量的例证进行微观分析;总结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译者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往往呈现出较大差异的结论。最后论文对中国戏曲典籍外译和传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反思和展望。《西厢记》是英语世界被重译次数最多的中国戏曲作品,研究其英语译介活动对于中国戏曲典籍外译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尤其是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繁荣的今天,研究和探讨《西厢记》英译活动的过程及其规律,揭示译介传播的本质特征和内因,对于中国戏曲典籍今后的外译工作无疑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王慕雪[2](2020)在《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从物联网概念出现至今,我国一直十分注重物联网的发展,发展物联网已成为落实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智慧城市的重要举措。学习借鉴国外物联网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对我国物联网研究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次翻译实践报告以《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The Internet of Things:Enabling Technologies,Platforms,and Use Cases)为翻译素材,重点对科技术语翻译进行分析总结。物联网英语术语作为科技英语术语的一种,具有专业性强、语义严谨等特点,本次翻译实践报告将原文中出现的术语分为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和未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两类,继而开展调查分析工作。对已有规范译文的术语,重点是甄别行业领域,选取规范译文,并从缩略词、复合词和半技术词三个方面总结术语的翻译方法,为术语翻译提供指导;对尚未有规范译文的术语,基于术语特征和已有术语翻译方法,提出直译法、拆译组合法、不译法以及多种译法结合等翻译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希望本实践报告能够为从事科技类文献翻译工作的译者提供一定参考。
岳翃[3](2020)在《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基于东西方文化融合视域下,对中文黑体字视觉识别因素、方法、规律进行的探讨、归纳和总结,亦是对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历史与应用性研究。论文首先讨论了中文黑体字形成的历史条件。以对西文无衬线字体与日本哥特体的构型源起与演化过程的相关研究作为起点,着重分析了近代工业社会产生无衬线体外形特征的历史原因和它为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发生形成的基础铺垫,同时论证了清末民初是我国中文黑体字构型探索与构建的开启时代。梳理分析了中文黑体字由日本哥特体设计风格移植到汉字的金属活字印刷中,并逐步从标题字体发展成为正文阅读字体的演化过程。讨论了中文黑体字发轫之初的时代背景、技术条件与审美观念,揭示了我国印刷字体构型滞后的原因和亟待解决的历史问题。同时,提出了在不同中文字体技术与传播媒介的背景下,中文黑体字的设计实践在审美观念和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下的新思考。文章又讨论了中文黑体字构型在演变过程中并存的两条线索——即显性线索与隐形线索。显性线索是指科学技术变革为字体设计及整个字体行业变化,而隐形线索是指汉字中审美意趣、艺术流派等内在导向性对字体设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本土化因素对字体文化内涵和底蕴的微调与修正,以及对多种黑体字衍生样式产生的助推,进一步强调了我国传统书法意趣中的人文情怀。文章继而深入讨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中文黑体字构型的量化研究。通过对黑体字的量化参考,以时间为序,将中文黑体字四个时期的代表性构型:金属铅活字、印刷字体、屏显字体、参数化字体作为分析对象,采取图像学研究方法,从字面率、字体灰度、中宫位置、重心位置、阅读速度等方面的具体数值入手进行量化计算与对比分析,通过客观量化总结出黑体字构型的主要特点和构形法则。最后的结论部分对前几章所论述的中文黑体字产的必要条件、技术沿革和文本阅读审美范式的嬗变,以及对量化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并从中提炼出中文黑体字对于我国艺术设计的核心价值和意义等。目的是通过对中文黑体字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希望能借助中文黑体字这一具有典型新的设计案例,形成有利于指导我国艺术设计发展的经验和建议。
杨安文[4](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俞铭涛[5](2020)在《基于ASP.NET的大学图书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馆藏文献丰富,数据库种类繁多等特点,是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学习交流中心和文化传播中心。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大学图书馆网站已不再满足学校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设计新的实用性高、查询方便、安全级别高的大学图书馆网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以学校发展为导向,同时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工作需求,注重创新性与实用性,不断转变现有资源配比,以适应学校的发展。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图书馆网站改版为研究对象。在学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一套基于ASP.NET的大学图书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的研究方案,设计并制作了网站。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阐述大学图书馆网站设计的背景,论述在学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网站必须紧跟学校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然后重点介绍网站相关技术的技术特点与优势,从而论证网站采用的开发技术。通过B/S和C/S两种模式的优劣,运用ASP.NET技术在.net Framework和IIS环境下搭建网站,使用SQL Server 2008作为数据库系统,利用Atom软件自身高效整洁的编写代码能力以及kindeditor便捷的后台编辑功能搭建网站。本文对大学图书馆网站的分析与设计进行了论述,通过对网站的需求在可行性、功能、性能和操作上进行分析,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站进行总体设计、模块设计、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安全设计,并设计出相关功能结构图。通过需求分析与设计,对网站的前端系统和后台系统进行详细的功能测试与实现。论文最后对大学图书馆网站实现过程中的研究与开发进行了总结,并阐述大学图书馆网站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一些工作。
才智杰[6](2018)在《藏文词向量表示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单元的向量表示是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工作,其目标是以优化的向量表示语言单元,以便计算机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语言。近年来,随着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向量表示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英、汉等语言的词、句子和文档表示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得到了广泛应用。藏文语言单元的向量表示技术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其研究对藏语语言的特征分析以及用深度学习技术处理藏语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借鉴英、汉等语言的词向量表示技术,结合藏文的特点,从藏文字构件分解、藏文文本分词、藏文词向量评测和藏文词向量表示等四个方面研究了藏文词向量表示的关键技术。主要工作包括:(1)藏文字构件分解构件是藏文的最小组成单元,蕴含着丰富的词义信息,而藏文字输入到计算机中是一个整体。若要获取构件的词义信息,需要将整体藏文字分解为构件。本文归纳总结了藏文字的结构及构字原则,并对藏文字形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藏文字构件分解模型和算法,以藏文字形分布统计为例,验证了字构件分解算法的有效性,得到了藏文字形的一般性分布规律。(2)藏文文本分词词是自然语言处理中最基本的处理单元,藏文文本是字的序列,词和词之间没有分隔标记,因而需要文本分词。本文通过分析藏文文本分词的现状,针对藏文文本分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规则的句分块、块切词的分词方案。句分块方面,设计了基于临界库的藏文句分块算法。块切词方面,分析了主词典库的构造方法,并设计了索引查询算法、紧缩词识别还原算法、多策略紧缩格识别算法、未登录词识别的一揽子算法和歧义消解的局部高词频优先算法。(3)藏文词向量评测词向量评测的目标是评价词向量模型的性能,包括内部任务评测和外部任务评测。内部任务评测通过词相似度、相关性和类比评测集等评价向量模型的性能,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词向量评测方式。由于藏文词向量研究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还没有用于评价藏文词向量性能的评测集。本文借鉴英、汉文词向量评测集构建方法,设计了藏文词向量相似度和相关性任务评测集构建方案,依据此方案建立了藏文词相似度评测集TWordSim215和相关性评测集TWordRe]215,并验证了其有效性。(4)藏文词向量表示传统神经网络中,词作为原子对象建立基于上下文信息的词向量表示。融合子词级别的信息能更好地捕捉词义,本文结合藏文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构件的藏文向量模型、融合构件和字信息的藏文词向量表示模型。基于构件的藏文向量模型以字、词的构件信息建立向量,能够较好地揭示构件的位置特征及添加规则,在藏文字拼写检查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融合构件和字信息的藏文词向量表示模型,将构件和字及其位置信息融入到词向量表示中,在性能上比传统方法有了显着的提升。
孙浩林[7](2017)在《支持中文的操作系统内核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计算机程序。任何其它软件都必须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能运行。它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同时也是计算机硬件和其它软件的接口。但是,目前主流操作系统内核设计往往只支持英文,而中文操作系统的实现一般都是基于主流操作系统内核,在用户空间加载中文字库而成。系统内核并不支持中文字符,无法输出中文的控制和出错提示信息,并不完全适用于以中文为母语的开发人员和使用者。所以,开展支持中文的操作系统内核的研究与实现十分必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将立足于这一设计目标,利用现有的操作系统设计开发技术,使用C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实现一个从内核底层便加载中文字库,支持中文字符输入、输出的操作系统。除此之外,该自制操作系统(称之为红果园操作系统)将实现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一作业管理暨任务管理、存储(内存)管理、控制台窗口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同时还设计和实现了一些简单的系统调用及应用程序接口,以支持用户用来编写和完成自己所想要实现的应用程序。从整个操作系统内核结构设计角度而言,采用的是分层式模块化结构,把操作系统的所有功能模块按功能的调用次序分别排列成若干层,各层之间的模块单向依赖,从而增强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同时,系统启动运行采用二次加载实现方式,即由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完成引导程序的加载,而由引导程序实现红果园操作系统原型的加载。就系统程序文件的组织和开发而言,考虑到系统模块众多,故而一方面通过把它们存放到不同的目录中加以有效的组织管理,另一方面通过构建Makefile来实现程序文件编译过程的自动控制,进而简化相关开发和操作过程。系统原型所生成的磁盘镜像文件在VMware虚拟机平台进行加载,并开展相应的测试验证,有关测试结果基本令人满意。论文最后还就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讨论了今后自制中文操作系统的功能改进目标和优化方向。
鄢显俊[8](2010)在《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文中指出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最重要的科技-产业革命,它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的美国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造着人类社会。就技术和社会互动的角度观察,在美国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是一个复杂的、与社会相互作用中展开的过程,美国社会为信息技术革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经由信息技术革命“重塑”的当代资本主义被称为信息资本主义,在其形成过程中诞生了信息垄断,它指独占信息核心技术的信息产业垄断资本、凭借其市场权力,滥用知识产权以攫取高额利润而实施的一种垄断,是当今资本主义微观经济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它鞭辟入里的解剖将为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提供一扇独特的“视窗”。信息垄断起源于信息经济形成和信息产业勃兴的20世纪80年代,成熟于90年代。信息垄断的实质是对知识的垄断,其表现形式是垄断IT核心技术。信息垄断的发展史也就是全球计算机软件巨头微软公司和CPU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的发家史,其产业代表是英特尔公司和微软公司结成的Wintel联盟。而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所造成的影响逐渐引起国际社会普遍担心:它有可能成为信息时代美国控制互联网“话语权”的重要手段。“信息垄断生态环境模型”揭示了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它由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产品基础和法律环境三大要素构成。信息垄断厂商熟练地运用法律策略和无所不用其极的商业策略打压竞争并侵害消费者。为此,它遭遇了美欧日韩各国频频发起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信息垄断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对抗自己的“内生反对力量”。这就是“自由软件”运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开源软件”运动。前者坚决反对微软代表的资本主义“私有软件”制度,堪称“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空想社会主义。后者试图探索一条“自由软件”商业化运作的道路,而且获得成功,这是理想妥协于现实的必然结果。信息垄断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入信息时代的特殊体现。任由信息垄断泛滥将对经济公正乃至社会公正产生重大危害。而且,作为一种超经济的、强大的“战略武器”,信息垄断还能够被广泛运用于国家利益之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除了信息垄断这一微观层面的经济现象外,还表现在中观和宏观的其他所有领域,在信息技术范式的“重塑”下,信息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表现为“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除此,“数字鸿沟”代表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探讨国家间“数字鸿沟”的测度方法和量化表现,将更有助于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以及所蕴藏的危机。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是信息时代最复杂的“两制”关系,其特征可用:“共时态并存中的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信息资本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紧密联系和互动,这种复杂关系的演进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中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促使这种错综复杂关系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日愈全球化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动能所致,这是马克思早年所指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与传统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的确发生了诸多引人注目的新变化。但资本主义的本质依旧。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两大本质特征仍旧如故,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即商品生产无所不在;第二,社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榨取剩余价值。综合马克思“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解读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必须看到,“两个必然”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而“两个决不会”则强调了不同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总之,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有长足的发展空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是:以变化的眼光看待变化本身。信息技术革命开启了人类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变迁历程。运用ORBICOM提供的测量方法,通过多维度量化考察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进程,比较它与信息资本主义的差距及中国的追赶特点。可以看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创的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是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中超常规发展的典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为应对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典型代表的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中国的国策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王润华[9](2006)在《移动学习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球范围的移动通信和移动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移动学习的兴起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在知识信息的新时代,学习的需求与日俱增,现有教育体系、模式与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许多矛盾,人们渴望更新、更灵活的学习模式。人们对学习的强烈需求和实现按需学习的美好愿望是实现移动学习的原生动力。因此,在任何时间(anytime)和任何地点(anywhere)利用手持的、无线移动通讯设备(如手机、PDA)学习任何内容(Anything)的移动学习是一种必然趋势。 开展移动学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移动通讯和计算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实施移动学习的基础和保证是要建设开发移动学习系统和平台。然而,移动学习系统不是要实现传统E-learning系统的所有功能,也不是对已有的功能的简单重复。我们要在移动学习的理论和原则的指导下,在考察研究现阶段移动开发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移动设备的特性,设计开发具有移动学习特色的学习系统和平台。 本文在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在移动学习这一崭新领域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移动学习的了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以期为移动学习的实践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在研究传统E-learning系统的基础上,从多个纬度对移动学习系统进行了分类,介绍了一个典型的移动学习系统架构,并提出用Web Service技术集成E-learning系统和移动学习系统。移动学习系统的实现离不开关键技术,本文研究了移动学习系统的支撑技术、WAP和移动Web标记语言、移动开发技术,其中深入研究了Microsoft最新的移动开发技术——Windows Mobile移动开发系列技术。设计了一个移动学习系统,包括移动课程学习、移动教育训练、移动教学管理、教育信息采集、户外作业支持、移动问题答疑、移动教育博客和移动教育游戏八大特色功能模块,并提出了实现该系统的技术架构。运用Windows Mobile移动开发技术,实现了一个基于Pocket PC的移动学习系统的部分功能。论文的结尾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成果和不足,展望了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孙越恒[10](2005)在《基于统计的NLP技术在中文信息检索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文信息检索是信息检索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尽管中文信息检索的技术和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目前中文信息检索的效果却并不乐观。本文就中文信息检索的几个主要问题,在NLP技术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学和代数学方法,从词语层和文档层对信息检索中文档和文档集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中文信息检索索引单位的选择做了详细分析,改进了传统的最大匹配分词算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切分歧义的问题,同时在改进算法中引入了一种基于统计的窗口移动扩展方法,简单而有效地改善了未登录词的识别问题。信息抽取已成为制约信息检索性能的一个瓶颈,而关键词提取则是信息抽取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中文,实现了基于χ2统计的单文档关键词提取算法,其主要基础是词与词之间的共现次数的统计,并使用χ2统计量来衡量两个词语之间的关联。同时改进了传统的KEA算法,扩展了标示关键词的特征,实现了基于朴素贝叶斯理论的中文多文档关键词提取模型。文本分类是对信息检索中的文档集进行组织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首先对文本分类算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文本特征抽取方法,其中综合考虑了频度、分散度和集中度三项指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的特征抽取算法,使得选出的特征项整体优化。另外,提出了一种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词共现模型,并将通过该模型统计出的共现词信息应用于文本分类研究中。上述技术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本分类系统的性能。最后,本文把分类技术应用到了信息检索中的用户查询歧义消除方面,实现了一个分类检索系统,使用户可以快速获取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针对高维词-文档矩阵所造成的高存储空间和运算时间开销,本文将线性(LSI)和非线性(Isomap、SIE)维数约减算法引入到高维文档数据的降维处理中,并在文档聚类方面对三种算法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了性能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了局部嵌入技术的SIE算法取得了与LSI相当的性能,优于全局优化的Isomap算法,并且降维处理时的运算复杂度也大大降低。最后,本文实现了基于N层向量空间模型的Windows上的信息检索系统。该系统对Web文档采用了一种分层处理机制,重点改进了Web文档中的关键信息的权重计算。
二、中文Windows技术讲座——第三讲 中文Windows基本操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文Windows技术讲座——第三讲 中文Windows基本操作(论文提纲范文)
(1)《西厢记》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西厢记》的创作语境和底本概况 |
第一节 杂剧在元代兴盛的历史文化语境 |
一、地理环境及文化土壤 |
二、城市发展和商业繁荣 |
三、文人的被动选择 |
第二节 王实甫和《西厢记》创作 |
一、元代文化语境对王实甫创作《西厢记》的影响 |
二、《西厢记》的故事流传 |
第三节 《西厢记》的版本和英译底本问题 |
一、戏曲典籍翻译中底本的重要性 |
二、金批本和弘治本的概况 |
三、《西厢记》主要英译本的底本选择 |
第二章 《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之旅 |
第一节 中国戏曲在海外的传播概况 |
第二节 《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一、小荷才露尖尖角:被误解的首次翻译 |
二、发轫期——中外译者的不经意巧合 |
三、探索期——各具特色的译本 |
四、稳定期——学者型翻译 |
五、瓶颈期——中国译者后继乏人 |
第三节 《西厢记》在英语世界的经典化过程 |
一、经典和经典化 |
二、《西厢记》的经典化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厢记》英译本的翻译面貌 |
第一节 熊式一译本:首个英文全译本 |
一、《王宝川》与《西厢记》:截然不同的翻译思想 |
二、晓畅通顺和雅化的语言 |
第二节 亨利·哈特译本:大众读本 |
一、《西厢记》的介绍性译本 |
二、亨利·哈特译本的底本问题 |
三、尊重原文基础上的适度归化 |
第三节 亨利·威尔斯译本:舞台剧本 |
一、亨利·威尔斯:从英国诗歌到中国戏曲 |
二、西方戏剧在亚洲戏剧中寻找灵感 |
三、翻译思想及具体表现:总体戏剧 |
四、舞台性强的戏剧语言 |
第四节 赖恬昌和《西厢记》改译本 |
一、赖恬昌:中国文化的华人传播者 |
二、戏曲的故事性改编 |
第五节 杜为廉:《西厢记》全译本 |
一、杜为廉的中国戏曲研究及翻译 |
二、忠实于原文和译本的“文学性” |
第六节 奚如谷和伊维德:《西厢记》全译本 |
一、伯牙子期:奚如谷和伊维德 |
二、阴和阳:《西厢记》英译本副文本解读 |
三、口语化和诗性并存 |
第七节 许渊冲:《西厢记》韵文本 |
一、许渊冲的翻译理论 |
二、独树一帜的韵文版译本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厢记》中的文化负载词 |
第一节 文化负载词 |
第二节 文化负载词在《西厢记》中的具体表现 |
一、语言文化信息负载词 |
二、社会文化信息负载词 |
三、宗教文化负载词 |
四、物质文化负载词 |
五、生态文化负载词 |
本章小结 |
余论 对中国戏曲典籍外译的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任务与过程描述 |
1.1 翻译任务介绍 |
1.2 翻译文本描述 |
1.3 翻译工具介绍 |
1.4 翻译过程设计 |
第二章 术语与物联网英语术语 |
2.1 术语及术语翻译方法 |
2.2 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 |
2.3 物联网英语术语翻译方法 |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已有规范译文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
3.1.1 缩略词术语 |
3.1.2 术语中的复合词 |
3.1.3 术语中的半技术词 |
3.2 未规范的物联网英语术语 |
3.2.1 直译法 |
3.2.2 拆译组合法 |
3.2.3 不译法 |
3.2.4 多种译法结合法 |
第四章 总结与反思 |
4.1 翻译总结 |
4.2 翻译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术语表 |
附录2 原文 |
附录3 译文 |
致谢 |
(3)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六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西文无衬线字体与日本哥特体的源起与演变 |
第一节 西文无衬线字体的源起 |
一、石碑文学说 |
二、哥特体学说 |
第二节 西文无衬线字体的发展 |
一、机械化生产与卡斯隆的设计 |
二、德国铸字公司与怪诞体 |
三、拜尔与通用字体 |
四、包豪斯与模块化字体 |
第三节 日本哥特体的起源 |
一、美华书馆和中文字模的开发 |
二、东京筑地文字制造研究所与日本哥特体的开发 |
三、修文书局与商务印书馆 |
四、金港堂印刷所与商务印书馆 |
第二章 中文黑体字构型的沿革 |
第一节 中文黑体字的过渡时期(1912-1949) |
一、西式铅字活版印刷技术与黑体字的开发 |
二、中文黑体字设计的萌芽期 |
第二节 中文黑体字的革新时期(1949-1978) |
一、印刷字体审美范式的形成 |
二、上海活字字体研究室的成立 |
第三节 中文黑体字的繁荣时期(1978-今) |
一、计算机时代的黑体字 |
二、互联网时代的黑体字 |
第三章 影响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因素 |
第一节 影响黑体字构型的外部因素 |
一、图案文字和日本装饰风格 |
二、装饰艺术风格 |
三、风格派、包豪斯和构成主义 |
四、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
第二节 影响黑体字的内部因素 |
一、传统书法的审美意趣 |
二、碑学与黑体字设计的民族性构建 |
三、传统装饰图案 |
第三节 影响黑体字构型的技术沿革 |
一、 中文印刷字体的初期探索——铅字印刷 |
二、中文排印技术的更迭——照相排版 |
三、数字字体的设计开端——点阵字体 |
四、数字字体的设计拓展——屏显字体技术 |
五、数字字体的设计展望——参数化字体 |
第四章 中文黑体字构型的量化研究 |
第一节 黑体字的字样来源及具体文字 |
一、字样的来源 |
二、字体的选择标准及具体文字 |
第二节 黑体字样的测试与分析 |
一、字面率测试 |
二、字体灰度测试 |
三、横竖比 |
四、重心位置 |
五、中宫位置 |
六、阅读速度分析 |
七、黑体字测试小结 |
第五章 中文黑体字的核心价值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中文黑体字的历史积淀——人文与技术的交融 |
第二节 中文黑体字的核心价值——实用与审美 |
一、兼具信息阅读和图形审美的综合载体 |
二、联结西方文化和东方传统的视觉符号 |
三、代表工业文明和本土设计的中国制造 |
四、象征灵感活力和广阔空间的未来字体 |
第三节 中文黑体字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
一、无衬线字体的中西交互融合 |
二、可变量字体的应用范围扩大 |
三、中文黑体字的技术根基——从技术在场转向文脉重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
2.1 柏桦生平 |
2.2 柏桦诗歌创作 |
2.2.1 诗歌创作概况 |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
2.4.1 香港 |
2.4.2 台湾 |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
3.1 译介概况 |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
3.2 译介主体 |
3.2.1 译者背景 |
3.2.2 译者类型 |
3.2.3 翻译模式 |
3.3 文本选择 |
3.3.1 文本选择概况 |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
3.4 传播媒介 |
3.4.1 出版机构 |
3.4.2 网络媒介 |
3.5 社会文化语境 |
3.5.1 早期:1988-2007 |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
4.1.1 接受概况 |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
4.2.1 在法国的接受 |
4.2.2 在德国的接受 |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
4.3.1 访谈对比分析 |
4.3.2 研究内容差异 |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
4.4.1 中国大陆评价 |
4.4.2 中国港台评价 |
4.4.3 海外评价 |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
5.1.1 文本概述 |
5.1.2 文本形式分析 |
5.1.3 译本对比分析 |
5.1.4 译者风格评析 |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基于ASP.NET的大学图书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学图书馆网站相关技术 |
2.1 软件开发模式比较 |
2.2 动态网页技术的功能比较 |
2.3 其他相关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图书馆网站的需求分析 |
3.1 可行性方面 |
3.2 功能需求 |
3.3 性能需求 |
3.4 操作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学图书馆网站的具体设计 |
4.1 总体设计 |
4.2 模块设计 |
4.3 界面设计 |
4.4 数据库设计 |
4.5 安全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学图书馆网站的具体实现 |
5.1 前端系统 |
5.2 主页轮显图模块 |
5.3 馆藏系统模块 |
5.4 消息栏模块 |
5.5 特色活动模块 |
5.6 数据库模块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学图书馆网站的具体测试 |
6.1 前端系统 |
6.1.1 域名方面 |
6.1.2 功能方面 |
6.2 后台系统 |
6.2.1 登录功能 |
6.2.2 添加功能 |
6.2.3 删除功能 |
6.2.4 修改功能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藏文词向量表示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词向量表示概述 |
1.2 词向量表示技术 |
1.2.1 基于矩阵的分布表示技术 |
1.2.2 基于聚类的分布表示技术 |
1.2.3 基于神经网络的词向量表示技术 |
1.2.4 词向量表示技术对比分析 |
1.3 词向量的评价方法 |
1.4 藏文词向量表示背景 |
1.4.1 藏文词向量表示的意义 |
1.4.2 藏文词向量表示现状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藏文字构件分解 |
2.1 藏文字概述 |
2.1.1 藏文字结构 |
2.1.2 藏文构字原则 |
2.1.3 藏文字形分类 |
2.2 藏文字构件分解方法 |
2.2.1 藏文字构件分解模型 |
2.2.2 粗粒度字形的构件分解算法 |
2.2.3 细粒度字形的构件分解算法 |
2.3 藏文字形分布统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藏文文本分词 |
3.1 藏文分词 |
3.1.1 分词概述 |
3.1.2 藏文分词研究现状 |
3.2 藏文分词策略 |
3.3 藏文分词算法 |
3.3.1 临界库及句分块算法 |
3.3.2 主词典库及索引查询算法 |
3.3.3 紧缩词识别算法 |
3.3.4 未登录词识别及歧义消解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藏文词向量评测 |
4.1 词向量评测集构建现状 |
4.2 藏文词向量评测集构建 |
4.3 藏文词向量评测方法 |
4.3.1 藏文词向量评测过程 |
4.3.2 藏文词向量评测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藏文词向量表示 |
5.1 基于构件的藏文词向量表示 |
5.1.1 基于构件的藏文字向量表示模型 |
5.1.2 基于规则约束的藏文字向量模型 |
5.1.3 基于构件的藏文词向量表示模型 |
5.1.4 基于VMTTRC的藏文字拼写检查 |
5.2 融合构件和字信息的藏文词向量表示 |
5.2.1 融合构件和字信息的藏文词向量表示模型 |
5.2.2 实验及数据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论文目录 |
2.软件着作权登记目录 |
3.科研项目目录 |
4.获奖目录 |
(7)支持中文的操作系统内核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论文研究基础 |
2.1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
2.1.1 进程调度管理 |
2.1.2 存储器管理 |
2.1.3 文件系统 |
2.1.4 设备管理 |
2.1.5 操作系统接口 |
2.2 相关硬件技术 |
2.2.1 计算机硬件组成 |
2.2.2 软盘 |
2.2.3 中断技术 |
2.2.4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
2.2.5 设备缓冲 |
2.3 保护模式 |
2.3.1 各类描述符表 |
2.3.2 任务状态段 |
2.3.3 从实模式到保护模式的转换 |
2.4 中文字库 |
2.5 虚拟机平台 |
2.6 本章小结 |
3 中文操作系统内核的设计 |
3.1 系统设计目标和功能分析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3.3 引导模块设计 |
3.4 系统初始化模块设计 |
3.5 内核关键功能模块设计 |
3.5.1 终端控制 |
3.5.2 内存管理 |
3.5.3 多任务控制 |
3.5.4 简单的文件处理 |
3.6 中文支持 |
3.6.1 引导过程的中文字符显示 |
3.6.2 系统内核及图形界面中文字符的输出 |
3.6.3 关于用户程序的中文支持 |
3.7 系统接口设计 |
3.7.1 命令行窗口 |
3.7.2 系统调用 |
3.8 本章小结 |
4 中文操作系统内核的实现 |
4.1 系统开发平台及编程环境 |
4.1.1 系统开发平台 |
4.1.2 编译工具/软件 |
4.2 引导程序实现 |
4.3 系统初始化程序实现 |
4.4 内核模块实现 |
4.4.1 内核总控模块实现 |
4.4.2 终端控制功能实现 |
4.4.3 内存管理功能实现 |
4.4.4 多任务控制功能实现 |
4.4.5 文件处理功能实现 |
4.5 中文字符处理功能实现 |
4.6 系统接口实现 |
4.6.1 简单的命令实现 |
4.6.2 系统调用的实现 |
4.7 MAKEFILE设计 |
4.8 原型优化 |
4.8.1 代码优化 |
4.8.2 编译优化 |
4.8.3 功能优化 |
4.9 本章小结 |
5 系统测试与结果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5.2 系统测试方案 |
5.3 功能测试 |
5.3.1 测试用例设计 |
5.3.2 测试程序设计实现 |
5.3.3 测试结果 |
5.4 性能测试 |
5.4.1 性能指标 |
5.4.2 测试结果 |
5.4.3 安全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论文贡献与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方法 |
(一) 问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的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一)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及内涵 |
(二) 信息技术革命促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
(三) 垄断理论的争鸣及信息产业的垄断现象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革命 |
(二) 信息化、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 |
(三) 资本主义、信息资本主义与信息垄断 |
四、研究的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的难点 |
(二)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信息技术革命的起源与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历史原因 |
一、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科技-产业革命 |
二、信息技术革命的社会历史原因:基于SST理论的分析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历史进程 |
一、信息垄断前史——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萌芽 |
二、信息垄断的萌芽——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迅速发展阶段 |
三、信息垄断的形成与发展——信息经济基本形成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 |
第二章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及"另类信息垄断"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代表:"Wintel联盟" |
一、何谓Wintel联盟 |
二、信息垄断暨Wintel联盟的特征 |
第二节 值得警惕的另类"信息垄断":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 |
一、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的含义 |
二、互联网核心设施垄断所面临的压力及其变革 |
第三章 信息垄断赖以生存的特殊"生态环境"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产业环境:信息产业及其加速度规律 |
一、"摩尔定理"(Moore's law)揭示信息产业的加速度规律 |
二、"摩尔定理"(Moore's law)对信息垄断的意义 |
第二节 信息垄断的产品基础:信息产品的诸多特性 |
一、信息产品的生产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 |
二、信息产品能够对用户产生极强的"锁定"(Lock-in)效应 |
三、信息产品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
四、信息产品具有"网络效应"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法律环境:严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
一、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简介 |
二、美国在全世界率先开启对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先河 |
第四章 信息垄断厂商的市场策略及其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 |
第一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法律策略:用"知识产权的大棒"维护垄断 |
一、计算机软件保护肇始之作:盖茨"致计算机爱好者的公开信" |
二、专利权从来都是英特尔克敌制胜的不二法宝 |
三、微软的全球反盗版行动 |
第二节 信息垄断厂商的商业策略:"知识霸权"主宰下的赢家通吃 |
一、"捆绑"(Bundling)策略 |
二、OEM策略 |
三、"歧视性价格"策略 |
四、"标准战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与反垄断调查的博弈:魔道相长的激烈对抗 |
一、美国反垄断法律制度与微软、英特尔遭遇的反垄断调查及诉讼 |
二、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针对微软、英特尔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 |
第五章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本质及危害 |
第一节 信息垄断的内生反对力量 |
一、"自由软件"运动:信息资本主义时代"赛博空间"里的空想社会主义 |
二、从"自由软件"到"开源软件"的嬗变:自由精神如何不被商业湮灭 |
第二节 "开源软件"对微软垄断的挑战及微软的应对 |
一、"万圣节文档":微软内部机密备忘录 |
二、"开源软件"反抗微软垄断的苦斗及初现的曙光 |
第三节 信息垄断的本质及危害 |
一、信息垄断的本质 |
二、信息垄断的危害 |
第六章 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及其新型的两极分化 |
第一节 信息技术范式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塑" |
一、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技术经济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转型 |
二、信息技术范式框架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创造性破坏"的一般描述 |
三、信息资本主义新变化种种:"创造性破坏"的多维、量化展示 |
第二节 信息资本主义新型的两极分化:"数字鸿沟" |
一、"数字鸿沟"及其测量模型 |
二、信息资本主义"数字鸿沟"的种种量化表现 |
三、各国"信息状态"暨"数字鸿沟"的演进比较 |
第七章 信息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共时态并存中相互借鉴与纠结发展的"两制"关系 |
一、"两制"关系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A-B(1975-1979) |
二、"两制"关系深入、全面且曲折发展的历史阶段B-E(1992-2008)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
一、中国特色信息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
二、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与当代资本主义信息化的综合比较 |
三、信息化进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三节 当代中国应对信息技术革命挑战的方略 |
一、创新型国家与与国家创新体系 |
二、中国特色的主创新道路及国家创新体系 |
结束语 |
一、全文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移动学习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1.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移动学习概述 |
2.1 移动学习产生的产生与发展 |
2.2 移动学习的定义 |
2.3 移动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2.3.1 移动学习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2.3.2 我国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 |
2.4 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
2.4.1 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 |
2.4.2 移动学习的指导原则 |
2.5 移动学习的哲学思考 |
2.5.1 移动学习是泛在学习方式的雏形 |
2.5.2 移动学习还原了学习的真正本质 |
第三章 移动学习系统的架构 |
3.1 传统的E-learning系统 |
3.1.1 学习资源 |
3.1.2 E-learning系统特有的服务 |
3.1.3 一般服务 |
3.1.4 内容呈现 |
3.2 移动学习系统的分类 |
3.3 一个典型的移动学习系统架构 |
3.4 用 Web Services集成 E-learning与移动学习系统 |
3.4.1 Web Services技术 |
3.4.2 用 Web Services集成 E-learning系统与移动学习系统 |
第四章 移动学习系统的关键技术 |
4.1 移动学习系统的支撑技术 |
4.1.1 移动计算技术 |
4.1.2 移动通信技术 |
4.1.3 嵌入式系统技术 |
4.1.4 移动数据库技术 |
4.1.5 语音识别软件 |
4.2 无线应用协议与移动 Web标记语言 |
4.2.1 WAP协议 |
4.2.2 移动Web标记语言 |
4.3 移动学习系统的开发技术 |
4.3.1 BREW技术 |
4.3.2 WAP开发技术 |
4.3.3 Java/J2ME移动开发技术 |
4.3.4 Window Mobile移动开发技术 |
第五章 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 |
5.1 移动学习系统设计思路 |
5.1.1 系统设计的原则 |
5.1.2 系统设计的目标 |
5.2 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 |
5.2.1 移动课程学习 |
5.2.2 移动教育训练 |
5.2.3 移动教学管理 |
5.2.4 教育信息采集 |
5.2.5 户外作业支持 |
5.2.6 移动问题答疑 |
5.2.7 移动教育博客 |
5.2.8 移动教育游戏 |
5.3 移动学习系统的技术架构 |
5.3.1 表示层 |
5.3.2 网络层 |
5.3.3 业务逻辑层 |
5.3.4 数据服务层 |
第六章 一个基于 Pocket PC的移动学习系统的部分实现 |
6.1 技术方案、开发环境与运行环境 |
6.1.1 技术方案 |
6.1.2 开发环境 |
6.2.3 运行环境 |
6.2 部分功能实现 |
6.2.1 移动学习系统主界面 |
6.2.2 移动课程学习模块的实现 |
6.2.3 户外作业支持模块的实现 |
6.2.4 移动教育博客模块的实现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成果与创新 |
7.2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
7.3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统计的NLP技术在中文信息检索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NLP 技术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方法 |
1.2.2 基于NLP 技术的信息检索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之处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信息检索基本技术介绍 |
2.1 基于语料库和统计学的NLP 技术概述 |
2.2 向量空间模型(VSM)及其评价 |
2.2.1 传统的向量空间模型 |
2.2.2 对传统向量空间模型评价 |
2.2.3 对向量空间模型的改进——广义向量空间模型 |
2.3 信息检索系统及其性能评价 |
2.3.1 SMART 信息检索系统 |
2.3.2 信息检索系统的性能评价 |
2.4 信息检索中文档集的组织技术 |
2.4.1 文本聚类技术 |
2.4.2 文本分类技术 |
第三章 中文分词及其对信息检索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信息检索索引单位的选择问题 |
3.2.1 以2 元字符为索引单位进行切分 |
3.2.2 以词为单位进行切分 |
3.2.3 查询与文档分词方案的一致性问题 |
3.3 分词算法的研究 |
3.3.1 最大匹配(MM)分词算法 |
3.3.2 最小匹配分词算法 |
3.3.3 未登录词识别 |
3.4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3.4.1 实验1:查询语句中不同长度索引词的比例分析 |
3.4.2 实验2:传统MM 算法和改进MM 算法在分词性能上的比较 |
3.4.3 实验3:分词性能对信息检索结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档关键词的自动提取算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χ~2 统计的单文档关键词提取技术的研究 |
4.2.1 单文档关键词提取方法概述 |
4.2.2 n-gram 模型与候选关键词的确定 |
4.2.3 词语的共现率的意义 |
4.2.4 词语重要性的数学度量 |
4.2.5 算法设计 |
4.2.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基于朴素贝叶斯理论的多文档关键词提取技术的研究 |
4.3.1 多文档关键词提取方法概述 |
4.3.2 理论基础——朴素贝叶斯模型 |
4.3.3 算法设计 |
4.3.4 特征项离散化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文本分类研究及其应用 |
5.1 引言 |
5.2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文本分类技术 |
5.2.1 特征抽取与选择 |
5.2.2 文本分类算法的研究 |
5.2.3 文本分类系统的结构 |
5.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词共现研究及其在文本分类中的应用 |
5.3.1 一般词共现模型 |
5.3.2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词共现模型 |
5.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文本分类在消除用户查询歧义中的应用 |
5.4.1 系统设计 |
5.4.2 系统实例说明 |
5.4.3 系统的改进工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线性和非线性维数约减算法在文本聚类中的比较研究 |
6.1 引言 |
6.2 维数约减算法 |
6.2.1 LSI 算法 |
6.2.2 等距映射(Isomap)算法 |
6.2.3 自组织等距嵌入(SIE)算法 |
6.3 聚类算法 |
6.4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6.4.1 实验设计 |
6.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3 聚类性能的评价指标间的关系探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Windows 平台上的基于VSM 的信息检索系统 |
7.1 引言 |
7.2 N 层向量空间模型 |
7.2.1 基本思想 |
7.2.2 模型复杂度分析 |
7.3 实验系统的构建 |
7.3.1 实验系统的设计 |
7.3.2 实验系统的组织结构 |
7.3.3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
7.3.4 查询扩展 |
7.3.5 系统界面 |
7.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4.1 测试集 |
7.4.2 结果比较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中文Windows技术讲座——第三讲 中文Windows基本操作(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厢记》英译研究[D]. 薛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2]物联网英语术语特征与汉译方法 ——《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应用案例》(节译)翻译实践报告[D]. 王慕雪. 青岛大学, 2020(02)
- [3]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D]. 岳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4]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5]基于ASP.NET的大学图书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 俞铭涛.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6]藏文词向量表示关键技术研究[D]. 才智杰. 青海师范大学, 2018
- [7]支持中文的操作系统内核的研究与实现[D]. 孙浩林.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8]信息垄断:信息技术革命视阈里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D]. 鄢显俊. 云南大学, 2010(08)
- [9]移动学习系统研究[D]. 王润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 [10]基于统计的NLP技术在中文信息检索中的应用研究[D]. 孙越恒. 天津大学, 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