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透析中穿刺针眼出血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孙佳佳[1](2020)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8年1月-2018年6月某市某三甲血液净化中心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渗血次数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归类,以及结合临床实践和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护理对策。结果: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发生渗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护理人员穿刺技术和胶布固定是居前两位的因素。结论:加强透析护士穿刺的规范化培训及透析过程中的巡视,以提高动静脉内瘘穿刺技术及动静脉内瘘针的有效固定,减少渗血概率,切实提高透析效果。
李格[2](2020)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为建立延长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的策略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结果,用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合并。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Ovid、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9年7月关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影响因素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并追溯纳入研究、主题相关研究和综述的参考文献。用NoteExpress软件管理文献,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对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质量评价,由2名评价者独立检索、筛查文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并交叉核对后,用RevMan 5.3和Stata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最终共纳入34篇队列研究,36篇病例对照研究,由于两类研究合并效应值不同,因此分别进行合并,将16个影响因素分为四大类,Meta分析结果如下:1.护理相关因素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min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于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min的患者[OR(95%CI)=2.78(1.604.80),P<0.05];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于透析中未发生低血压的患者[OR(95%CI)=3.27(2.304.64),P<0.05];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低于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RR(95%CI)=0.88(0.840.92),P<0.05]。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min和透析中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服用他汀类药物是其保护因素,经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可靠。2.透析相关因素高位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低位内瘘的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无显着差异[RR(95%CI)=1.12(0.851.48),P>0.05]、[OR(95%CI)=1.16(0.731.83),P>0.05];端侧吻合方式与非端侧吻合方式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无显着差异[OR(95%CI)=0.73(0.531.01),P>0.05],经敏感性分析,其结论[OR(95%CI)=0.69(0.480.98),P<0.05]与原结论有差异,结果不稳定。可能与研究Huijbregts 2007的比较方式不一致有一定关系,且由于此因素纳入的研究数量较少,结果尚待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同侧导管置入史的患者与对侧导管置入史的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无显着差异[RR(95%CI)=1.38(0.762.51),P>0.05];血液透析前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低于血液透析后建立内瘘的患者[RR(95%CI)=0.77(0.650.91),P<0.05],血液透析前建立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保护因素,经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可靠。3.患者个人因素年龄因素与内瘘失功的发生具有相关性[RR(95%CI)=1.01(1.001.02),P<0.05],高龄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于低龄患者[RR(95%CI)=1.37(1.201.57),P<0.05];女性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于男性患者[RR(95%CI)=1.19(1.111.28),P<0.05]、[OR(95%CI)=1.38(1.211.58),P<0.05];吸烟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于不吸烟患者[RR(95%CI)=1.50(1.191.90),P<0.05];高凝状态的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OR(95%CI)=4.21(1.939.18),P<0.05];动脉钙化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于未动脉钙化的患者[RR(95%CI)=1.53(1.281.83),P<0.05]。高龄、女性、吸烟、高凝状态和动脉钙化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经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可靠。4.合并症因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于非糖尿病患者[RR(95%CI)=1.21(1.191.24),P<0.05]、[OR(95%CI)=2.28(1.623.20),P<0.05];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于非高血压患者[RR(95%CI)=1.27(1.031.56),P<0.05]、[OR(95%CI)=1.70(1.092.64),P<0.05];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与未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无显着差异[RR(95%CI)=1.02(0.861.22),P>0.05]、[OR(95%CI)=1.56(0.952.58),P>0.05];合并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发生内瘘失功的风险高于未合并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RR(95%CI)=1.31(1.121.53),P<0.05]、[OR(95%CI)=2.62(1.235.59),P<0.05]。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合并外周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危险因素,经敏感性分析,结果稳定可靠。研究结论:本研究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相关的16个影响因素,其中年龄、性别、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吸烟、合并冠状动脉疾病、合并外周血管疾病、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透析中低血压、患者高凝状态、动脉钙化、服用他汀类药物、AVF建立时间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具有相关性,高龄、女性、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吸烟、合并外周血管疾病、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min、透析中低血压、高凝状态、动脉钙化是其危险因素,服用他汀类药物、血透前建立AVF是其保护因素,内瘘位置、同侧导管置入史和合并冠状动脉疾病与内瘘失功无关,其中吻合方式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关系,经敏感性分析,结果不稳定,尚待进一步研究。
范雨露,樊小开,王彩星[3](2019)在《血液净化患者治疗中穿刺点出血的护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血液净化治疗中穿刺点出血,在危险因素及预防方面已有一定研究,但针对穿刺点出血的处理措施方面,专家意见尚未统一。为帮助临床护理工作者更迅速、规范地应对穿刺点出血这一问题,笔者就针对血液净化患者治疗中穿刺点出血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了穿刺点出血的相关概念、危险因素、处理措施等相关最新国内外研究的概况,以期指导临床护理实践,为今后专家共识的制定提供文献学基础。
张丽萍,付阿丹,王希婧[4](2019)在《无菌棉线止血法在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渗血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无菌棉线止血法在血液透析病人内瘘穿刺针眼渗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内瘘穿刺针眼渗血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使用无菌棉线止血法,对照组使用传统无菌棉球压迫止血法。比较两组止血效果及病人对血液透析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Z=-9.665,P<0.001),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1.440,P<0.001)。[结论]无菌棉线止血法可有效缓解内瘘穿刺针眼渗血,减少病人慢性失血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谭素分[5](2018)在《纱线拧绳法止血在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纱线拧绳法止血在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建立动静脉内瘘,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每周23次,4 h/次,使用低分子肝素钠作抗凝剂,分别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感染发生率、内瘘栓塞发生率、渗血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显着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使用动静脉内瘘维持血透病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穿刺口渗血时采用无菌纱线结扎止血法进行止血,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省力的优点,符合无菌操作,是减少患者失血及保护内瘘的有效回血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马逊,王蓉花,许贤荣,池明珠[6](2018)在《不同刮痂器具在血液透析钝针穿刺中应用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刮痂器具在血液透析钝针穿刺中的作用,寻找适用于钝针穿刺的刮痂工具。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血液透析患者62例,采用随机、自身对照交叉设计的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即对血液透析患者1次在穿刺前采用专用刮痂器去痂(实验组),另1次在穿刺前采用无菌镊去痂(对照组),观察62例患者在先后两次血液透析治疗中,两种刮痂器具对穿刺成功率、去痂合格率和穿刺点出血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每个患者两次透析的血流量均满足需要;两次透析穿刺均一次成功;去痂时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点去痂合格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透析中穿刺点渗血发生率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穿刺的满意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专用刮痂器能完整去痂,减少血管穿刺并发症,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
魏敏[7](2017)在《人造血管内瘘推移侧位穿刺方法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人造血管内瘘的非传统穿刺方法,以增加内瘘穿刺点,延长其使用时间。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次。对照组使用传统穿刺方法,试验组使用推移侧位穿刺方法。结果:两组穿刺方法,其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设置血流量、实际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移侧位穿刺法与传统穿刺法治疗效果相同,故可交替使用,从而延长血管的修复时间,延长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
罗小娟,陈淑娟[8](2017)在《品管圈对血液透析中内瘘穿刺处渗血的质量改进》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降低血液透析中内瘘穿刺处渗血发生率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我科2013年16月规律血液透析患者68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前;2013年712月同组规律透析患者68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后。科室开展以"降低血液透析中穿刺处渗血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对活动前渗血发生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订整个措施。比较活动前后穿刺处渗血发生率。结果:应用品管圈活动后渗血发生率由活动前的25.65%下降到活动后的1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能降低血液透析中穿刺处渗血发生率,促进血液透析质量持续改进。
沈婷,扈晓静,沈娴[9](2017)在《尿毒症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的预防及护理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延长生命的替代治疗途径之一,而动静脉内瘘是透析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1-2]。需要长期精心护理。如内瘘功能不良,导致血流量不足,必然影响透析质量,增加患者的病死率、住院率。血液透析患者每周约23次透析,过程中应用抗凝剂,透析针头较粗,皮肤穿
顾静,张金霞,丁晓仙[10](2016)在《血液透析穿刺点渗血应用云南白药联合无菌棉球止血的护理体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血液透析穿刺点渗血应用云南白药联合无菌棉球止血的作用效果,从而探讨最佳的止血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内瘘渗血60例次,随机分成两组:A组止血方法为传统方法即用无菌棉球按压30例次,B组为改进后的方法即用云南白药联合无菌棉球按压30例次。结果:B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穿刺点渗血时,应用云南白药联合无菌棉球可有效地止血、抗炎并能促进针眼的愈合,其作用有效、安全、快速。
二、浅谈透析中穿刺针眼出血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透析中穿刺针眼出血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渗血原因分析 |
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护理对策 |
结语 |
(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慢性肾脏病的研究现状 |
1.2 血液透析的研究现状 |
1.3 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研究现状 |
1.4 动静脉内瘘失功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检索途径 |
2.2 检索词 |
2.3 检索时间与语言 |
2.4 检索策略 |
2.5 纳入标准 |
2.6 排除标准 |
2.7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2.8 文献的质量评价 |
2.9 统计学方法 |
2.9.1 敏感性分析 |
2.9.2 发表偏倚 |
2.10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注册结果 |
3.2 文献的检索结果 |
3.3 文献的基本情况 |
3.4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3.5 护理相关因素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Meta分析结果 |
3.5.1 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min |
3.5.2 透析中低血压 |
3.5.3 服用他汀类药物 |
3.6 透析相关因素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Meta分析结果 |
3.6.1 AVF建立时间 |
3.6.2 内瘘位置 |
3.6.3 吻合方式 |
3.6.4 同侧导管置入史 |
3.7 患者个人因素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Meta分析结果 |
3.7.1 吸烟 |
3.7.2 高凝状态 |
3.7.3 动脉钙化 |
3.7.4 年龄 |
3.7.5 性别 |
3.8 合并症因素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Meta分析结果 |
3.8.1 合并糖尿病 |
3.8.2 合并高血压 |
3.8.3 合并外周血管疾病 |
3.8.4 合并冠状动脉疾病 |
4 讨论 |
4.1 透析后压迫止血时间≥30min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关系 |
4.2 透析中低血压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关系 |
4.3 服用他汀类药物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关系 |
4.4 AVF建立时间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关系 |
4.5 患者个人因素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关系 |
4.6 合并症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关系 |
4.7 其他因素与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关系 |
4.8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5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血液净化患者治疗中穿刺点出血的护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出血的因素 |
1.1 患者因素 |
1.2 治疗因素 |
1.3 疾病因素 |
2 出血的预防 |
2.1 识别高危人群 |
2.2 促进新瘘成熟 |
2.3 避免血液回流高阻力 |
2.4 正确的穿刺 |
2.5 新型固定与按压方法 |
2.6 三七粉联合多磺酸黏多糖微波理疗 |
3 止血措施 |
3.1 拉紧式止血法 |
3.2 改良输液贴止血法 |
3.4 微孔多糖止血球止血法 |
3.5 藻酸钙止血敷料止血 |
3.6 其他止血法 |
4 小结 |
(4)无菌棉线止血法在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渗血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人员资质 |
1.2.2 对照组干预方法 |
1.2.3 观察组干预方法 |
1.3 评价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病人穿刺针眼渗血程度比较 (见表1) |
2.2 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比较 |
3 讨论 |
(5)纱线拧绳法止血在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方法: |
3. 观察指标: |
二、结果 |
(6)不同刮痂器具在血液透析钝针穿刺中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组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评价标准 |
1.4.1 血流量是否满足血透的需要 |
1.4.2 是否一次穿刺成功 |
1.4.3 去痂时穿刺点是否出血 |
1.4.4 穿刺点去痂是否合格 |
1.4.5 透析过程穿刺部位有无出血 |
1.4.6 患者的满意度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7)人造血管内瘘推移侧位穿刺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透析方案 |
1.2.2 穿刺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种穿刺方法血液透析中压力比较 |
2.2 两种穿刺方法在血液透析中血流量比较 |
2.3 穿刺点出血及假性动脉瘤 |
3 讨论 |
(8)品管圈对血液透析中内瘘穿刺处渗血的质量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QCC方法 |
1.2.1 成立QCC小组 |
1.2.2 主题选定 |
1.2.3 活动计划拟定 |
1.2.4 现况把握 |
1.2.5 要因解析 |
1.2.6 对策拟定 |
1.3 评价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效果确认 |
2.2 标准化与研讨改进 |
3 讨论 |
3.1 品管圈确立标准化的制度流程 |
3.2 提升护理人员质量改进参与意识 |
3.3 健康教育格式化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
3.4 数据追踪持续质量改进 |
(9)尿毒症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的预防及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起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相关因素 |
1.1 患者因素[5-6] |
1.2 透析因素 |
1.3 抗凝药物使用与血小板异常 |
1.4 护理人员技术 |
1.5 局部穿刺与止血带的使用 |
1.6 固定方法不妥 |
1.7 护士缺乏责任心、巡视不到位 |
1.8 高位动静脉内瘘影响与拔针按压方法不对 |
2 动静脉内瘘针眼渗血的处理 |
2.1 调整穿刺针位置 |
2.2 云南白药止血法 |
2.3 明胶海绵纱块压迫法 |
2.4 拉紧式止血法和点压式止血法 |
2.5 无菌细纱线结扎止血法 |
3 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的预防和护理 |
3.1 血液透析前预防与护理 |
3.1.1 健康教育[17-18] |
3.1.2 正确评估、及时调整抗凝用药 |
3.1.3 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 |
3.2 血液透析中预防及护理 |
3.2.1 穿刺方法的改进 |
3.2.2 固定方法的改良 |
3.2.3 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 |
3.3 血液透析后的预防及护理 |
3.3.1 拔针方法的改良 |
3.3.2 按压方法的改良 |
4 小结 |
(10)血液透析穿刺点渗血应用云南白药联合无菌棉球止血的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情况 |
1.2 方法 |
1.2.1 A组选用传统的内瘘穿刺点渗血处理方法 |
1.2.2 B组选用改进的内瘘穿刺点渗血处理方法 |
1.3 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浅谈透析中穿刺针眼出血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血液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的原因和护理对策研究[J]. 孙佳佳. 中国社区医师, 2020(22)
- [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D]. 李格. 湖州师范学院, 2020(12)
- [3]血液净化患者治疗中穿刺点出血的护理研究进展[J]. 范雨露,樊小开,王彩星. 护士进修杂志, 2019(19)
- [4]无菌棉线止血法在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眼渗血中的应用效果[J]. 张丽萍,付阿丹,王希婧. 护理研究, 2019(12)
- [5]纱线拧绳法止血在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中的临床应用[J]. 谭素分.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10)
- [6]不同刮痂器具在血液透析钝针穿刺中应用分析[J]. 马逊,王蓉花,许贤荣,池明珠. 现代医学, 2018(01)
- [7]人造血管内瘘推移侧位穿刺方法的探讨[J]. 魏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17(34)
- [8]品管圈对血液透析中内瘘穿刺处渗血的质量改进[J]. 罗小娟,陈淑娟.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7(02)
- [9]尿毒症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 沈婷,扈晓静,沈娴.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07)
- [10]血液透析穿刺点渗血应用云南白药联合无菌棉球止血的护理体会[J]. 顾静,张金霞,丁晓仙. 现代养生, 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