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热蒸馏器的清洗(论文文献综述)
张洁新,田成才[1](2019)在《2013~2019年唐山市酸雨观测质量样品考核结果分析及保障》文中指出唐山3个酸雨站于2013~2019年连续7年参加了全国酸雨观测质量样品考核工作。通过对7年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如何顺利完成酸雨观测质量样品的考核角度出发,总结获取酸雨考核准确数据的步骤、方法。要求台站操作人员在考核前要对仪器性能进行必要的检查、检定维护;对所有使用的器皿进行彻底的清洗、正确配制缓冲溶液、纯水K值高纯度;考核时一定要认真细心、熟练准确操作,测量pH值和K值;考核后彻底清洗器皿,认真填写考核报告单并及时报送。
宋国强[2](2003)在《用于小型RO纯水装置的UF单元研制》文中认为分析实验用水纯化装置(简称纯水装置)是分析实验室必备的基本设备。传统的纯水装置就是电热蒸馏水器和离子交换(IE,ionic exchange)纯水器。电热蒸馏器功率大能耗高,浪费冷却水。离子交换器再生繁琐。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MF,micro-filtration)、超滤(UF,ultra-filtration)、反渗透(RO,reverse osmosis)、电渗析(ED,electro-dialysis)以及新近发展起来的连续电去离子(EDI,electro deionization),这些技术节能节水,使用方便。以RO为核心的膜法纯水装置代替传统的电热蒸馏水器是分析实验室用水制备的发展方向。国外已有此类产品,但设备售价和运行费用高昂。近年国内也出现了类似产品,设备成本有所下降,但性能有待改进。 本研究以用于小型RO纯水装置前处理的UF单元为重点,从膜材料选择、膜精度、使用压力和清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列实验,对UF单元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UF单元优化设计基础上进行了小型RO纯水装置整机水路、电路和机械结构整体设计,制作了样机并进行了性能试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1 本研究所提出了以二级RO为核心,以自动反冲洗式超滤结构为前处理,以阴阳混合树脂柱作为后处理的实验用纯水制备工艺方法。其中自动反冲冼式超滤结构为创新之处,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 优选了用于实验用纯水设备RO前处理的UF膜性能和参数。用截留分子量80000左右的PS中空纤维UF膜,在低压下运行可可达到理想效果。其中试验确证并在样机设计中利用了聚砜(PS)超滤膜在低工作压力下的抗污染特性(即UF在低压下运行可减缓膜污染,膜污染后易于清洗),这是很有意义的实验结果。 3 设计了二种UF膜组件结构,其基本结构相同,即膜呈U型装填,中间固定布水管,外壳侧面或底部接排水管;差别在于膜面积大小和是否与压力贮水器合并在一起。这是一种新颖而实用的设计。 4 设计制作了HBRO10型和HBRO20型二种型号的全自动实验用纯水机样机。经多家试用证明,该机出水质量稳定符合国家分析实验室用水标准(GB6682——92),不受自来水质量影响;实现自动冲洗、自动开关机等多项行动化功能,使用方便;设备成本低,运行费用低。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姚吉鑫[3](2021)在《DSSC对电极材料中的多界面协同效应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激增,人们在生活中对能源的需求量越发巨大。当前人类社会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例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全球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的能源来支持社会发展,但目前化石燃料的过度开采导致了能源的匮乏,同时,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人类对清洁,无公害的新能源的探索变的更加积极,因为清洁能源可以有效缓解当前能源的紧迫局势,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太阳能被视为清洁的能源之一,它是现今可以开发的储量最大的能源。目前,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大多是太阳能发电,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方式有多种,已实用的主要有以下两种:(1)光-热-电转换,即利用太阳辐射所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2)光-电直接转换,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转化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其中,通过太阳能电池进行能量转化是非常便捷且高效的。当前,太阳能电池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主要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等为主,其中DSSC以构造简单,光电转化效率(PCE)高的优点成为当前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热点之一。尽管其优点突出,但其阴极即对电极(CE)的材料通常为贵金属铂,从而导致电池的成本较高,想要形成规模化的商业应用还有待研究及考验。目前,地球储量丰富的过渡金属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理想的贵金属电极的替代材料,但其活性位点较少,本征活性较弱,导致整体性能达不到理想水平。因此,必须深入了解CE在整个电池中的反应过程和催化活性的具体来源,才能真正设计制备出匹配DSSC高性能的CE材料。围绕CE在DSSC中的行为对PCE的影响具体是什么的核心科学问题,本论文通过聚焦材料的合成及设计;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来观察材料的具体形貌;同时,通过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光电子能谱和高分辨的X射线吸收谱等方法研究了DSSC中CE的局域结构和催化活性之间的联系,为合成高效的CE来改善电池的性能进一步提供了实验与技术基础。本论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不同形貌的纯碳材料作为CE在DSSC中的性能研究:选择不同形貌的纯碳材料作为DSSC中的CE,通过增加碳材料的比表面积来增加电解液和电极材料的接触面积,从而暴露更多催化活性位点;利用材料的多介孔特性来加快电子在电极材料中的传输速度、丰富电子传输路径,从而有效抑制离子耦联,提升了碘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速率。通过对给定的CE材料进行电化学测试分析可以表明材料中大的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可以显著提升电池内的反应动力学,从而增强电池的PCE。2.Fe3O4/Ni@NC纳米复合材料作为DSSC的CE材料的性能研究:通过高温热解法一步合成Fe3O4/Ni@NC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界面效应,并高度结合了Fe3O4的还原性和金属Ni的导电性及还原性等优秀性能。此外,N掺杂的碳将Fe3O4/Ni全方位包裹,通过杂原子N的引入,增加了高效的电子传递路径,进一步加快反应动力学。同时,氮元素的引入有效的引入了缺陷,增强材料的催化活性,从而增强电池的PCE。3.NHCS/NiS/RGO纳米复合材料中形成多界面结构改善DSSC中CE的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本文中使用一种多步制备方法来实现该材料的制备,首先将NiS纳米片固定在N掺杂空心薄壳碳球(NHCS)表面,然后使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对上述复合物进行封装以形成NHCS/NiS/RGO纳米复合材料,探究其作为CE在电池反应过程中的界面电荷分布行为。研究发现均匀分布的NiS纳米片促使电子聚集在其周围,形成牢固的界面耦合,同时纳米片的相互交错也为电荷转移增加了有效通路,并促进三碘化物的氧化和还原,具有明显的多界面电极活性。RGO具有较大比表面积,进一步加快了电荷转移。该复合材料作为CE用于DSSC中对PCE的提升做出很大贡献。4.探究CE材料的界面工程和结构集成优势及其在DSSC中的表现:我们整合了N掺杂碳空心球(N-CHS),还原石墨烯(RGO)和Ni3B/NiO异质结形成N-CHS/(Ni3B/NiO)/RGO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吸收光谱(XAS)技术来分析材料的局部界面结构。在电化学测试中,我们发现不同NiO含量的界面结构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动态过程。RGO的引入不仅可以显著地增强Ni与B之间的强耦合,而且有效地促进了Ni3B/NiO异质结构的形成。此外,RGO的引入还可以加快电荷转移速率从而加速反应动力学。以N-CHS/(Ni3B/NiO)/RGO为CE材料的结构集成和界面工程深入揭示DSSC的反应动力学机制,并为能量转化领域提供了可选择的有效策略。
承德曲轴连杆厂理化室[4](1971)在《电热蒸馏器的清洗》文中研究指明 电热蒸馏器在长期使用后,蒸馏锅内壁及电热管外层会结集一层坚硬的水垢,不仅降低出水量,更由于散热不好,多数蒸馏器因此导致烧、蚀损坏。我们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立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我室使用三年多的蒸馏器上进行了试验,终于用"02酸蚀缓蚀剂"进行清洗,得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周金保[5](1996)在《电镀工艺的水质控制》文中研究表明阐述电镀配液用水和清洗用水的水质要求和控制指标。
张荣[6](2009)在《45#钢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表面改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是一门新兴的材料表面处理技术。使用该技术可对黑色金属及其合金表面进行较快速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从而提高材料的耐磨、耐腐蚀等性能。本课题是采用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技术对45#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重点是实验优化部分研究。在该部分中主要研究了:氯化钠-甘油体系下的45#钢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的电解液配方组成及脉冲数、电流占空比、电流频率对45#钢表面制备表面改性层的影响。通过实验找到能制得性能优异的表面改性层的条件。在电解液配方、工艺参数确定的基础上,在氯化钠-甘油、氯化钠.甲酰胺两种电解液体系下,研究处理时间对表面改性层的影响。分析比较不同时间在同种电解液和相同时间在不同电解液中表面改性层的变化。并借助SEM、EPMA、XRD等现代检测分析手段,观察了表面改性层的形貌、结构、并测定了表面改性层的相组成及能谱分析等。研究表明,在氯化钠-甘油、氯化钠-甲酰胺电解液体系的实验初始阶段,电阻(被处理试样)电压-电流特性遵循欧姆定律,若极间电压继续增大,那么电流也较快地增大,此时,不再符合欧姆定律。电参数对表面改性层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如脉冲占空比,脉冲宽度决定了电火花放电的持续时间和密度,脉冲宽度的增大,有利于提高表面改性层的硬度,但过高的脉冲宽度会使放电更加剧烈,从而增大试样表面的粗糙度。电解液组成对表面改性层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同的电解液,表面改性层的生长速率、结构、成分和元素分布皆有所不同。等离子体电解渗透过程中,温度对工艺影响较大,温度过高时,工作电压不能太高,若电压过高,电解液易飞溅,表面改性层也易被局部烧蚀或击穿。45#钢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的表面改性层由膜层、渗透层、过渡层三部分组成。应用交流脉冲电源,在氯化钠-甘油、氯化钠-甲酰胺两种电解液体系下实现了渗碳、碳氮共渗处理。45#钢在同种电解液中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表面改性层厚度逐渐增加,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渗透速率减小,这是因开始阶段工件周围的等离子体区的浓度较大,致使工件表面与等离子体区产生浓度梯度差,此时活性原子开始渗入,由于活性原子渗入到工件表面,致使工件表面和内部又产生浓度梯度,所以活性原子由表面继续向内部扩散,处理时间达到一定值时,工件表面与内部的浓度梯度减小,此时活性原子渗入速度减慢,所以厚度在达到一定值时,增速变缓,使渗透速率减小。在不同电解液中处理相同时间时氯化钠-甲酰胺电解液体系的渗透效率相对较高,得到表面改性层质量相对较好。同种电解液中随处理时间的延长45#钢表面孔洞增多,这些孔洞是局部膜被击穿、等离子体放电形成的通道。同种电解液体系下,处理不同时间时45#钢的表面改性层的成分、相组成基本相同;不同电解液体系下,处理相同时间表面改性层的成分、相组成不同。本实验中表面改性层的主要成分为Fe、C、N,主要相是铁碳、铁氮的化合物,又因铁碳、铁氮都是强化相,从而可提高45#钢的表面性能。通过对被处理试样进行维氏、布氏、显微硬度的分析知,被处理试样的硬度有较大提高。在氯化钠-甲酰胺体系中进行碳氮共渗处理时形成的改性层厚度及硬度较佳。通过电子探针和能谱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实现渗碳、碳氮共渗的可能性,并且渗入元素分布较均匀。
吴召刚[7](2010)在《AZ91D镁合金磷酸盐系微弧氧化着色膜制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和可装饰性为目的,研究了AZ91D镁合金的微弧氧化着色工艺。通过单因素轮换试验研究了磷酸盐系及六偏磷酸盐系电解液组分及其配比对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着色的影响,并结合微弧氧化膜层厚度、表面形貌、耐腐蚀性及相组成等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了微弧氧化着色电解液组分及其较好的配比。研究结果表明,电解液浓度的大小对膜层厚度、耐蚀性和颜色有较大的影响,电解液浓度的增大可以提高膜层厚度,并且有利于膜层颜色的加深。当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生成的膜厚会达到一极值。继续增大浓度,膜厚有时反而减小,膜层耐蚀性及表面质量也会降低。通过加入着色盐可以得到带颜色的膜层,膜层呈现出来的颜色是组成该膜层的金属氧化物或其化合物的颜色,或者共同作用时显现的颜色。两种电解液体系中加入在不同浓度偏钒酸钠时都可以获得不同色度的膜层。在磷酸盐电解液中加入辅助添加剂柠檬酸钠,改变了火花状态和膜层厚度而使得到的膜层性能提高。在六偏磷酸盐电解液中加入氟化钾实现了对膜层结构的有效调整而使其耐蚀性能进一步增大。最佳的磷酸盐系配方中可获得厚度为41μm,耐蚀时间为73s,颜色均匀的棕色系微弧氧化膜。最佳的六偏磷酸盐系配方中可获得厚度为51μm,耐蚀时间为211s,颜色同样均匀的黄色系微弧氧化膜。并且两种配方得到的膜层都具有优异的装饰性能。EPMA分析表明,着色膜层含有Mg、P、O、Al和V等元素,而且各种元素都分布在整个膜层中。XRD表明着色膜层主要由MgO、Mg2AlO4、a-Al2O3和Mg2V2O7等相组成,其中的发色物质为含V的物相,而且也是改变色度的主要成分,含P的物相在XRD分析中并没有被检测到。
薛艳锋[8](2016)在《铜、锰、碘对牦牛瘤胃发酵、血液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为了完善牦牛饲养标准,本试验研究微量元素铜、锰、碘对生长期牦牛瘤胃发酵、血液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牦牛日粮中铜、锰、碘三种微量元素的适宜添加形式和适宜含量水平,合理地设计牦牛补饲日粮配方,防止牦牛出现冬季掉膘的现象,促进牦牛产业发展。利用体外产气技术,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体外发酵总产气量、甲烷产量、pH、NH3-N浓度、MCP含量、DMD、AMS活力、LPS活力、TYS活力、CLS活力、VFA浓度作为测定指标,从甘氨酸铜、蛋氨酸铜、碱式氯化铜、氯化铜、甘氨酸锰、蛋氨酸锰、硫酸锰、氯化锰、碘化钾、碘酸钙中筛选出牦牛日粮中铜、锰、碘三种微量元素的适宜添加形式和适宜含量水平的范围。试验结果表明,铜、锰、碘三种微量元素的适宜添加形式分别为甘氨酸铜、甘氨酸锰、碘酸钙,推荐生长期牦牛日粮中铜、锰、碘三种微量元素含量水平的范围分别是10.020.0 mg/kg、40.060.0 mg/kg、0.30.7 mg/kg。根据体外试验筛选出来的铜、锰、碘三种微量元素的适宜含量水平的范围,对铜、锰、碘三种微量元素进行组合,利用活体牦牛试验研究日粮中铜、锰、碘三种微量元素的最适含量。选择18头体况接近的3岁阉牦牛,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和1个空白对照组(3个重复),进行为期60天的饲养试验(30天预饲期,30天正试期)。处理组Ⅰ:铜含量为10.0 mg/kg、锰含量为40.0 mg/kg、碘含量为0.3 mg/kg;处理组Ⅱ:铜含量为15.0 mg/kg、锰含量为50.0 mg/kg、碘含量为0.5 mg/kg;处理组Ⅲ:铜含量为20.0 mg/kg、锰含量为60.0 mg/kg、碘含量为0.7 mg/kg。试验前后称重,计算各组牦牛日增重;试验前后采集血液,对比分析各组试验前后的血清能量指标、蛋白指标、矿物质含量、酶活性指标;试验结束后口腔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推荐牦牛日粮中铜、锰、碘三种微量元素的最佳含量分别是15.0mg/kg、50.0 mg/kg、0.5 mg/kg。
伍沙[9](2008)在《生物镁合金腐蚀降解行为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十年来,已有多种硬组织植入材料被成功地开发。金属由于具有比陶瓷或聚合物更高的机械强度及韧性,在修复或替换骨组织的生物材料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现有的医用金属生物材料主要包括不锈钢,钛合金及镍钴铬合金。而这些合金存在一些弱点,一是经过腐蚀或磨损会释放有毒的金属离子或者粒子,导致生物相容性的降低。二是现有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与骨组织不匹配,导致新骨生长减慢及变形。三是现在广泛使用的金属植入板、螺丝钉等,当组织愈合后需通过第二次手术将其取出。镁合金是一种潜在的人体植入材料。镁的密度、弹性模量等综合力学性能与人体骨骼相近。更重要的是,镁与人体的相容性极好,溶解的镁离子正是人体必需的元素。Ca是人体中最重要的阳离子,是人体硬组织骨的主要组成之一,镁钙合金中富钙相的腐蚀溶解将引起局部钙浓度升高,从而促进羟基磷灰石或可作其前驱物的其它磷酸钙陶瓷的形成,有利于新生硬组织在合金表面沉积。本课题研究一种可降解的硬组织植入材料——MgCa合金,可望在腐蚀降解的同时诱导新骨生长,最终被新骨完全取代,达到彻底治愈硬组织损伤的目的。本课题研究了纯镁及镁合金在体液浸泡实验中的腐蚀降解情况。通过金相观察、腐蚀失重分析、pH值分析、X衍射分析、析氢速率测试、扫描电镜形貌分析、电化学腐蚀速率测量,找出了镁合金在仿生溶液中的腐蚀降解规律。最后对试样进行了细胞毒性等生物学性能测试及硬度等力学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自行设计、冶炼含02.0%Ca的镁合金。通过控制中间合金的加入量,分别得到Mg-0.7Ca、Mg-2.0Ca、Mg-0.74Ca-0.35Y、Mg-1.9Ca-0.45Y及Mg-2.0Ca-1.2Y五种不同组分的镁基合金。其中,含01%Ca的镁基合金在国内是首创。(2)上述五种合金与99.9%纯镁、Mg-Zn合金对比,在本实验仿生体液中浸泡后检查分析,结果显示,在以上所有合金中,Mg-0.7Ca合金的平均失重率最低,其值为1.11%/d;pH值变化最为缓慢;电化学腐蚀速率为2.298mA/mm2,仅次于纯镁的2.086 mA/mm2;显微硬度HV为85,较纯镁及其他合金均高;细胞毒性为01级,满足细胞毒性的要求。因此,Mg-0.7Ca合金具有最佳的耐蚀性能、生物相容性等综合性能。(3)最佳组分配比的Mg-0.7Ca合金,在仿生体液浸泡前时显微组织均致密、细小,XRD分析显示,浸泡前主要为α-Mg及Mg2Ca相,浸泡后其表面主要为α-Mg及TCP[Ca3(PO4)2]相,且随着时间增加,表面物相出现非晶化趋势。同时,宏观可见致密、均匀的白色物质并与基体结合良好。这些特征表明该合金在仿生体液环境下的腐蚀降解行为导致它良好的骨诱导性能,同时,该合金表面出现非晶化趋势白色钝化膜及生物TCP陶瓷,是该Mg-Ca合金耐蚀性能提高对原因之一。(4)热力学计算证明,由于钙的标准电势低于纯镁,当钙固溶于镁中,或者以单质形式析出时,合金内部产生微电化学反应,钙成为牺牲阳极,从而加速合金的腐蚀。而铸态的镁合金由于非平衡结晶钙形成了Mg2Ca。因此,铸态的Mg-Ca合金将拥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王菲凤[10](1997)在《关于水中挥发酚测定过程中若干问题的分析探讨》文中研究说明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是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酚类分析方法,本文对如何掌握好该实验方法中的一些问题,如空白值的降低方法和途径,萃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以求更快速更准确地应用该分析方法测定工业废水和地表水中的挥发酚。
二、电热蒸馏器的清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热蒸馏器的清洗(论文提纲范文)
(1)2013~2019年唐山市酸雨观测质量样品考核结果分析及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酸雨质量样品考核标准 |
2.1 水样pH值和K值测量的评定标准 |
2.2 纯水K值的评定标准 |
3 唐山市酸雨考核结果统计分析 |
3.1 三站7年考核结果 |
3.2 三站考核结果pH值、K值分析对比 |
3.3 三站考核样品pH值和K值综合分析 |
4 酸雨观测质量样品考核工作的保障措施 |
4.1 考核前的准备工作 |
4.1.1 仪器性能检查。 |
4.1.2 校准p H计。 |
4.1.3 彻底清洗考核用的器皿。 |
4.1.4 纯水和标准缓冲溶液配制。 |
4.2 考核时要做好的工作 |
5 考核后要做好的工作 |
6 结论 |
(2)用于小型RO纯水装置的UF单元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分析实验室用纯水及其技术要求 |
1.2 制备实验用纯水的传统方法与装置 |
1.3 反渗透技术原理及其在实验用纯水制备中的应用 |
1.4 现有RO膜法实验用反渗透纯水机存在的问题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6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2 用UF和MF作RO前处理方法比较研究 |
2.1 用UF作RO前处理的必要性 |
2.2 不同前处理方法对RO出水质量的影响 |
2.3 不同前处理方法滤材消耗比较 |
2.4 小结 |
3 UF膜相关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
3.1 实验用净水材料和仪器设备 |
3.2 PS材料UF膜制备 |
3.3 试验方法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4 UF清洗系统 |
4.1 UF膜冲洗和化学清洗方法 |
4.2 膜清洗系统结构设计 |
5 UF组件结构优化设计 |
5.1 膜装填形式 |
5.2 膜面积 |
5.3 流程与清洗 |
5.4 UF组件结构优化设计结果 |
6 实验用纯水机整体设计与运行效果测试 |
6.1 RO实验用纯水机净水流程设计 |
6.2 RO实验用纯水机电路设计 |
6.3 UF单元和整机使用效果试验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DSSC对电极材料中的多界面协同效应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史 |
1.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程 |
1.4 染料敏化太能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
1.4.1 光阳极的研究 |
1.4.2 电解液的研究 |
1.4.3 对电极的研究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不同形貌的碳材料作为对电极在DSSC中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2 C1、C2和C3的合成方法 |
2.2.3 C3碳材料对电极的制备 |
2.2.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组装 |
2.3 表征和测量 |
2.4 结果和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Fe_3O_4与Ni共存于碳基材料作为对电极在DSSC中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2 NC的制备 |
3.2.3 Fe_3O_4@NC和 Fe_3O_4/Ni@NC的制备 |
3.2.4 Fe_3O_4/Ni@NC纳米复合材料对电极的制备 |
3.2.5 染料敏化太阳能全电池的组装 |
3.3 样品的表征和测量 |
3.4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界面策略改善DSSC对电极的催化活性和循环稳定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2.2 SiO_2@NHCS的合成 |
4.2.3 NHCS@NiSi和NHCS@NiSi@RGO复合物的合成 |
4.2.4 NHCS@NiS和NHCS@NiS@RGO复合材料的合成 |
4.2.5 NHCS@NiS@RGO纳米复合材料对电极的制备 |
4.2.6 染料敏化太阳能全电池的组装 |
4.3 材料的电化学测试和表征 |
4.4 结果和讨论 |
4.4.1 材料的形态和成分分析 |
4.4.2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SSC对电极中的界面工程和结构集成的协同效应及催化机理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5.2.2 合成SiO_2球 |
5.2.3 Ni_3B/NiO的合成 |
5.2.4 NiO和Ni/NiO的合成 |
5.2.5 SiO_2/N掺杂碳球和SiO_2/碳球的合成 |
5.2.6 N-CHS/(NiOH)_2和CHS/(NiOH)_2复合材料的合成 |
5.2.7 N-CHS/Ni_3B/NiO和CHS/Ni_3B/NiO复合材料的合成 |
5.2.8 N-CHS/Ni_3B/NiO/RGO复合材料的合成 |
5.2.9 N-CHS/Ni_3B/NiO/RGO对电极的制备 |
5.2.10 染料敏化太阳能全电池的组装 |
5.3 材料的电化学测试和表征 |
5.4 结果和讨论 |
5.4.1 结构和形貌分析 |
5.4.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5.4.3 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45#钢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钢铁的表面处理现状 |
1.1.1 钢铁一般的表面改性技术方法 |
1.1.1.1 热喷涂技术 |
1.1.1.2 激光熔覆技术 |
1.1.1.3 热浸镀 |
1.1.2 钢铁渗碳、渗氮及碳氮共渗技术 |
1.1.2.1 渗碳技术 |
1.1.2.2 渗氮技术 |
1.1.2.3 碳氮共渗技术 |
1.1.2.4 传统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的优缺点 |
1.2 钢铁表面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PES)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2.1 PES技术产生的背景及概念 |
1.2.2 PES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PES的机理及其特点 |
1.2.4 PES的应用前景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课题的意义和创新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试样制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试样制备 |
2.2 实验设备 |
2.2.1 液相等离子电解渗透设备 |
2.2.2 其它设备 |
2.3 实验基本操作步骤 |
2.3.1 前处理 |
2.3.2 溶液配制 |
2.3.3 等离子体电解渗透 |
2.4 表面改性层的微观组织及性能表征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章 电解液组成与电参数组合的探索 |
3.1 电解液配方优化实验 |
3.1.1 实验方案 |
3.1.2 电解液配方的确定 |
3.1.2.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2.2 电解液配方 |
3.1.3 电参数优化方案 |
3.2 正负脉冲优化实验 |
3.2.1 正负脉冲优化实验方案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2.1 表面改性层的微观组织和结构 |
3.2.2.2 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表面形貌变化 |
3.3 占空比优化实验 |
3.3.1 占空比优化实验方案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2.1 表面改性层的微观组织和结构 |
3.3.2.2 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表面形貌变化 |
3.4 频率优化实验 |
3.4.1 频率优化实验方案 |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2.1 表面改性层的微观组织和结构 |
3.4.2.2 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表面形貌变化 |
3.5 小结 |
第4章 45~#钢不同电解液体系下处理相同时间的对比研究 |
4.1 两种电解液体系下电流电压变化分析比较 |
4.1.1 甘油体系下时间对电流电压变化的影响 |
4.1.2 甲酰胺体系下时间对电流电压的变化的影响 |
4.1.3 电解液体系对电流电压变化的影响 |
4.2 两种电解液体系下表面改性层微观组织和结构及厚度变化分析比较 |
4.2.1 两种电解液体系下的表面改性层的微观组织和结构 |
4.2.1.1 甘油体系下的表面改性层的微观组织和结构 |
4.2.1.2 甲酰胺体系下的表面改性层的微观组织和结构 |
4.2.1.3 电解液体系对表面改性层的微观组织和结构的影响 |
4.2.2 两种电解液体系下的表面改性层的厚度变化 |
4.3 两种电解液体系下硬度的变化分析比较 |
4.3.1 两种电解液体系中表面维氏及布氏硬度的分析比较 |
4.3.2 两种电解液体系下截面显微硬度的分析比较 |
4.4 两种电解液体系下的相组成分析比较 |
4.4.1 甘油体系下时间对相组成的影响 |
4.4.2 甲酰胺体系下时间对相组成的影响 |
4.5 两种电解液体系下的表面形貌分析比较 |
4.5.1 甘油体系下时间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
4.5.2 甲酰胺体系下时间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
4.5.3 电解液体系对表面形貌的影响 |
4.6 两种电解液体系下处理相同时间的元素分布分析比较 |
4.6.1 甘油体系下的元素分布 |
4.6.2 甲酰胺体系下的元素分布 |
4.6.3 电解液体系对元素分布的影响 |
4.7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AZ91D镁合金磷酸盐系微弧氧化着色膜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插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镁及镁合金的表面处理及研究现状 |
1.1.1 镁及镁合金表面处理的原因 |
1.1.2 镁及镁合金表面处理的研究现状 |
1.2 镁合金常用的表面着色防护技术 |
1.2.1 静电粉末涂装工艺 |
1.2.2 电镀技术 |
1.2.3 阳极氧化及微弧氧化着色技术 |
1.3 影响微弧氧化着色膜制备的因素 |
1.3.1 工艺因素 |
1.3.2 电解液因素 |
1.4 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及创新性 |
1.4.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1.4.3 本论文研究的创新性 |
第2章 实验材料、装置及检测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微弧氧化装置 |
2.3 着色膜的制备过程 |
2.4 着色膜性能检测方法及设备 |
第3章 磷酸盐系配方制备微弧氧化着色膜的研究 |
3.1 NaVO_3优化试验 |
3.1.1 NaVO_3优化实验方案 |
3.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2.1 NaVO_3对微弧氧化膜层厚度和耐蚀性的影响 |
3.1.2.2 NaVO_3对微弧氧化过程中电压的影响 |
3.1.2.3 NaVO_3对微弧氧化膜层色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 |
3.1.2.4 微弧氧化膜层形貌的观察 |
3.2 Na_3PO_4优化试验 |
3.2.1 Na_3PO_4优化实验方案 |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2.1 Na_3PO_4对微弧氧化膜层厚度和耐蚀性的影响 |
3.2.2.2 Na_3PO_4对微弧氧化过程中电压的影响 |
3.2.2.3 Na_3PO_4对微弧氧化膜层色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 |
3.2.2.4 微弧氧化膜层形貌的观察 |
3.3 NaOH优化试验 |
3.3.1 NaOH优化实验方案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2.1 NaOH对微弧氧化膜层厚度和耐蚀性的影响 |
3.3.2.2 NaOH对微弧氧化过程中电压的影响 |
3.3.2.3 NaOH对微弧氧化膜层色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 |
3.3.2.4 微弧氧化膜层形貌的观察 |
3.4 辅助添加剂优化试验 |
3.4.1 辅助添加剂优化实验方案 |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2.1 辅助添加剂对微弧氧化膜层厚度和耐蚀性的影响 |
3.4.2.2 辅助添加剂对微弧氧化过程中电压的影响 |
3.4.2.3 辅助添加剂对微弧氧化膜层色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 |
3.4.2.4 微弧氧化膜层形貌的观察 |
3.5 微弧氧化膜层电子探针分析 |
3.6 微弧氧化膜层XRD物相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六偏磷酸盐系配方制备微弧氧化着色膜的研究 |
4.1 (NaPO_3)_6优化试验 |
4.1.1 (NaPO_3)_6优化实验方案 |
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2.1 (NaPO_3)_6对微弧氧化膜层厚度和耐蚀性的影响 |
4.1.2.2 (NaPO_3)_6对微弧氧化过程中电压的影响 |
4.1.2.3 (NaPO_3)_6对微弧氧化膜层色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 |
4.1.2.4 微弧氧化膜层形貌的观察 |
4.2 KF优化实验 |
4.2.1 KF优化实验方案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2.1 KF对微弧氧化膜层厚度和耐蚀性的影响 |
4.2.2.2 KF对微弧氧化过程中电压的影响 |
4.2.2.3 KF对微弧氧化膜层色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 |
4.2.2.4 微弧氧化膜层形貌的观察 |
4.3 NaVO_3优化实验 |
4.3.1 NaVO_3优化实验方案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2.1 NaVO_3对微弧氧化膜层厚度和耐蚀性的影响 |
4.3.2.2 NaVO_3对微弧氧化过程中电压的影响 |
4.3.2.3 NaVO_3对微弧氧化膜层色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 |
4.3.2.4 微弧氧化膜层形貌的观察 |
4.4 NaOH优化实验 |
4.4.1 NaOH优化实验方案 |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2.1 NaOH对微弧氧化膜层厚度和耐蚀性的影响 |
4.4.2.2 NaOH对微弧氧化过程中电压的影响 |
4.4.2.3 NaOH对微弧氧化膜层色泽和表面质量的影响 |
4.4.2.4 微弧氧化膜层形貌的观察 |
4.5 微弧氧化膜层电子探针分析 |
4.6 微弧氧化膜层XRD物相分析 |
4.7 磷酸盐系与六偏磷酸盐系着色膜层性能比较 |
4.8 镁合金微弧氧化及着色机理浅析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铜、锰、碘对牦牛瘤胃发酵、血液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牦牛概况 |
1.2 牦牛营养研究进展 |
1.3 微量元素需要量研究方法 |
1.4 铜在反刍动物上的研究和应用 |
1.4.1 铜与其它矿物元素的相互作用 |
1.4.2 铜的生理功能 |
1.4.3 反刍动物补饲铜源的选择 |
1.4.4 铜在反刍动物体内的分布 |
1.4.5 铜的吸收与排泄 |
1.4.6 反刍动物体内铜的检测指标 |
1.4.7 铜的需要量研究 |
1.5 锰在反刍动物上的研究和应用 |
1.5.1 锰与其它矿物元素的相互作用 |
1.5.2 锰的生理功能 |
1.5.3 补饲锰源的选择 |
1.5.4 锰在体内的分布 |
1.5.5 锰的吸收与排泄 |
1.5.6 锰的检测指标 |
1.5.7 锰的需要量研究 |
1.6 碘在反刍动物上的研究和应用 |
1.6.1 碘与其它矿物元素的相互作用 |
1.6.2 碘的生理功能 |
1.6.3 碘缺乏的症状 |
1.6.4 碘的分布 |
1.6.5 碘的吸收与排泄 |
1.6.6 碘的测定标准 |
1.6.7 碘的需要量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8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铜的不同添加形式和含量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2.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2.1.3 铜含量测定 |
2.1.4 体外发酵技术 |
2.1.5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2.1.6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甘氨酸铜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2.2.2 不同蛋氨酸铜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2.2.3 不同碱式氯化铜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2.2.4 不同氯化铜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2.2.5 不同含铜添加剂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不同甘氨酸铜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2.3.2 不同蛋氨酸铜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2.3.3 不同碱式氯化铜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2.3.4 不同氯化铜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2.3.5 不同含铜添加剂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锰的不同添加形式和含量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前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3.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3.1.3 锰含量测定 |
3.1.4 体外发酵技术 |
3.1.5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3.1.6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甘氨酸锰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3.2.2 不同蛋氨酸锰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3.2.3 不同硫酸锰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3.2.4 不同氯化锰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3.2.5 不同含锰添加剂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不同甘氨酸锰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3.3.2 不同蛋氨酸锰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3.3.3 不同硫酸锰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3.3.4 不同氯化锰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3.3.5 锰的不同添加形式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碘的不同添加形式和含量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4.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4.1.3 体外发酵技术 |
4.1.4 测定指标与测定方法 |
4.1.5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碘化钾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4.2.2 不同碘酸钙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4.2.3 不同含碘添加剂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不同碘化钾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4.3.2 不同碘酸钙的含量水平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4.3.3 碘的不同添加形式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铜、锰、碘对活体牦牛瘤胃发酵、血液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5.1.2 日粮设计 |
5.1.3 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
5.1.4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5.1.5 试验设计与处理 |
5.1.6 样品的采集、处理与测定方法 |
5.1.7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微量元素水平对活体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5.2.2 不同微量元素水平对活体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5.2.3 不同微量元素水平对活体牦牛血液指标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不同微量元素水平对牦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5.3.2 不同微量元素水平对牦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5.3.3 不同微量元素水平对牦牛血液指标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论文总体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及基金 |
作者简历 |
(9)生物镁合金腐蚀降解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1.3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2 课题背景介绍 |
2.1 生物医用材料及其性能要求 |
2.1.1 生物材料定义 |
2.1.2 材料性能要求 |
2.1.3 硬组织替换材料的选择要求及研究现状 |
2.2 金属硬组织生物材料 |
2.2.1 不锈钢 |
2.2.2 钴基合金 |
2.2.3 钛及钛合金 |
2.2.4 NiTi 形状记忆合金 |
2.2.5 贵金属和钽、铌等稀有金属 |
2.2.6 多孔性金属 |
2.3 镁及镁合金的现状 |
2.3.1 镁及镁合金用作生物材料的优点和潜力 |
2.3.2 合金元素对镁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2.3.3 镁合金的腐蚀与防护 |
2.4 镁基生物材料研究进展 |
3 实验材料、设备及工艺 |
3.1 实验材料及制备工艺 |
3.2 实验所用试剂 |
3.3 实验设备 |
3.4 实验方案 |
3.5 实验方法 |
3.5.1 腐蚀试验前金相观察 |
3.5.2 仿生溶液中的浸泡 |
3.5.3 腐蚀前后样品的形貌观察 |
3.5.4 腐蚀产物物相分析 |
3.5.5 显微硬度测定实验 |
3.5.6 测定试样的腐蚀电流 |
3.5.7 析氢测量 |
3.5.8 MTT 法细胞毒性试验 |
4 实验结果 |
4.1 试样组织观察 |
4.1.1 Mg-Ca 合金金相观察 |
4.1.2 Mg-Ca 合金X 射线分析 |
4.1.3 Mg-Ca 合金扫描及能谱分析 |
4.1.4 Mg-Zn 系合金组织观察 |
4.2 浸泡过程中失重率变化 |
4.3 浸泡过程中PH 值变化 |
4.4 浸泡后试样表面宏观与微观形貌 |
4.4.1 微观形貌 |
4.4.2 宏观形貌 |
4.5 表面腐蚀产物 |
4.6 腐蚀电流 |
4.7 析氢测试 |
4.8 浸泡前的硬度 |
4.9 生物毒性分析 |
5 分析讨论 |
5.1 负差效应 |
5.2 MG-CA 合金腐蚀电化学热力学分析 |
5.3 SBF 溶液中HA 形核机制及钙磷基磷灰石析出的热力学条件 |
5.4 组织对耐蚀性影响分析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电热蒸馏器的清洗(论文参考文献)
- [1]2013~2019年唐山市酸雨观测质量样品考核结果分析及保障[J]. 张洁新,田成才.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10)
- [2]用于小型RO纯水装置的UF单元研制[D]. 宋国强. 武汉理工大学, 2003(03)
- [3]DSSC对电极材料中的多界面协同效应及机理研究[D]. 姚吉鑫. 安徽大学, 2021
- [4]电热蒸馏器的清洗[J]. 承德曲轴连杆厂理化室. 理化检验通讯(化学分析部分), 1971(01)
- [5]电镀工艺的水质控制[J]. 周金保. 电镀与涂饰, 1996(01)
- [6]45#钢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透表面改性技术研究[D]. 张荣. 兰州理工大学, 2009(11)
- [7]AZ91D镁合金磷酸盐系微弧氧化着色膜制备工艺研究[D]. 吴召刚. 兰州理工大学, 2010(04)
- [8]铜、锰、碘对牦牛瘤胃发酵、血液指标及生长性能的影响[D]. 薛艳锋. 青海大学, 2016(08)
- [9]生物镁合金腐蚀降解行为研究[D]. 伍沙. 重庆大学, 2008(06)
- [10]关于水中挥发酚测定过程中若干问题的分析探讨[J]. 王菲凤. 福建分析测试, 199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