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 Discussion on the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ma Evolution and Ore Formation at Tongch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of Jiangxi Province(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1](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矿产资源勘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发现了数百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16个重要成矿带.这些找矿重大发现为系统开展矿床成因研究、构建矿床模式、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创新成矿理论提供了重要条件.中国的矿床学研究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末,以及21世纪之初到现在.论文首先概述了上述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矿床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研究进展.早期的矿床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关注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床分类.这一时期虽然研究条件落后,但学术思想活跃,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多个有重要影响的矿床模式,同时开始将成矿实验引入矿床形成机理的探讨.第二个阶段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各种地球化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矿床学的研究,大大促进了对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机制的理解,并在分散元素成矿理论和超大型矿床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同时将板块构造引入各类矿床成矿环境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中国矿床学与世界矿床学全面接轨并实现成矿理论系统创新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先进的实验分析技术有力支撑了矿床成因的研究,深刻揭示了地幔柱活动、克拉通化、克拉通破坏、大陆裂谷作用、多块体拼合、大陆碰撞等重大地质事件与大规模成矿作用的耦合关系,并在大陆碰撞成矿、大面积低温成矿作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论文概述了16类重要矿床类型的代表性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大塘坡式锰矿、大冶式铁矿、铜陵狮子山式铜矿、玢岩型铁矿、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和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模式,分析了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成矿效应,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分析、成矿实验、矿田构造等研究方法对推动中国矿床学发展所起的作用.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今后中国矿床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深部成矿作用规律、关键金属元素富集机理、非常规矿产资源、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超大型矿床等是今后矿床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要创新矿床学研究方法,加强跨学科交叉研究,使中国的矿床学能逐渐引领世界矿床学的研究,服务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
阙朝阳[2](2016)在《云南麻栗坡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及找矿方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滇东南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及找矿方向,运用成矿系统理论、岩石学及构造地质学等理论,研究了钨成矿系统主要物质组成、典型矿床特征、控矿构造及矿床形成机理、矿床变化及改造、矿化分布规律及找矿勘查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找矿方向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研究区主要地质体开展岩石学及构造地质学研究,指出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是在前寒武系变质基底的基础上,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及燕山期等多期次的成矿构造环境演变,其中中侏罗世以来由于板块聚合而导致的华南岩石圈持续挤压(170150Ma)及其后期伸展减薄(13080Ma)是钨成矿的重要构造背景。2、通过对南温河—洒西一带猛洞岩群变质岩、南捞片麻岩、老城坡及团田花岗片麻岩及老君山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系统研究,认为与钨成矿系统有关的变质建造及不同时期的花岗岩实质上是具有同一古老地壳来源的物质由于板块活动引起的多阶段深部融熔而产生循环改造。在此基础上提出“同源再造”是形成大规模钨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机理。3、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研究区钨成矿系统主要矿床成因类型为似层状矽卡岩型以及云英岩(长英质)脉型两种,分别形成于150Ma左右以及110Ma左右,与研究区晚中生代两个阶段的构造成矿背景吻合。4、根据典型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数据、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分析,与钨成矿作用相关的流体主要为深部岩浆,部分与大气降水或海水有关。成矿流体在平面上以老君山岩体为中心向外围运移,并伴随着温度及盐度逐渐变低;垂向上自下而上运移过程中由于大气降水的不断混入,盐度成分也发生相应的变化。5、南温河—洒西一带构造变形解析表明,中生代以来强烈的自SE向NW方向的多层次推覆构造变形造成洒西岩组、老城坡及团田花岗片麻岩、南秧田岩组、南捞黑云二长片麻岩自上而下的空间叠置关系,并使赋矿围岩产生的剪切裂隙成为中生代晚期岩浆热液运移的通道,并对含钙质的泥灰岩等赋矿地层发生接触交代,形成顺层稳定延伸的含矿矽卡岩带。6、根据南温河—洒西一带钨矿成矿作用特征,明确了该区形成于110Ma左右的脉状白钨矿床对似层状矽卡岩矿床进行了较强的叠加改造,使矿床变富,成矿系统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成矿系统的变化机理与右旋剪切应力场作用下NW向及近EW向断裂旁侧发育的羽状裂隙被后期热液充填相关。7、老君山花岗岩体锆石与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老君山岩体自形成后经历了4次次构造热事件:(6374)Ma、(4250)Ma、(3728)Ma、(2517)Ma。其中后3个阶段与岩体抬升相关,且与青藏高原隆升阶段基本对应。据此提出南温河—洒西一带保存条件相对较差,而在岩体南北两侧都龙、长田一带深层次矿床保存条件相对良好。在构造变形解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区发育的新生代NW向左旋走滑兼正断层性质断裂是破坏钨成矿系统中矿带、矿床及矿体的主要因素。8、建立了以中生代推覆构造为主导的构造控矿模型及老君山矿集区“三位四层二带一体”的区域找矿模型。结合成矿地质条件,提出南温河矿区深部及外围钨锡多金属矿床找矿方向。其中南温河矿床外围花岗片麻岩下寻找深部似层状矿体的找矿建议得到了深部钻孔验证。
宋昊[3](2014)在《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及区域成矿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前寒武纪地层中赋存的铜-铁矿床以矿床数量多、规模大、伴生多种金属等为特征,其中拉拉、大红山等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具有代表性,且铜铁金属资源量丰富,并伴生有Au-Mo-U-Ag-Co-REE等组分,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选题来源于由导师负责的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项目“西南地区主要成矿带铜铁金多金属找矿模型与勘查方法技术综合研究项目(12120113095500)”和中核集团委托的“西南地区深部地质过程与铀成矿作用研究”项目。论文以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拉拉、大红山、迤纳厂、岔河等铁铜多金属矿床作为研究重点,开展野外地质调研、室内分析测试及综合研究,深入系统地研究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区内岩浆岩成因及年代学、矿床地质特征、流体来源、成矿时代、矿床形成的区域构造演化等主要地质学及矿床学问题,探讨矿床的形成机理及成矿模式,总结了区域铜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及成矿作用。通过本文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1)系统总结了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地层、构造、岩浆岩与区域地质演化;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的系统研究,提出拉拉矿区A型花岗岩形成于1657±15Ma的非造山伸展环境——板内裂谷构造环境,可能与地壳-岩石圈减薄及软流圈地幔上涌有关;元素地球化学指示辉长辉绿岩主要源于富集地幔,在上升过程中可能受到陆壳岩石圈的混染;随着具有富集地幔特征的岩浆通过底侵、上涌和强烈的结晶分异,形成本区A型花岗岩,认为本区存在辉长辉绿岩及A型花岗斑岩为代表的“双峰式”岩浆组合。(2)研究了矿床多金属组合特征及规律、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微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研究拉拉矿床Cu-Au-Mo-Co-Fe-U等多金属共生组合规律及成矿元素的赋存形态;将拉拉铜矿区的成矿过程划分为三个成矿期:火山沉积-岩浆热液期、热液流体成矿期、表生氧化期,对拉拉铜矿Cu-Fe-Au-Mo-U-Co等多金属成矿期次进行划分:Fe①-P(1期);Fe②-Co-Cu①(2期);Mo-Au-Cu②-U(3期)。(3)通过与典型IOCG矿床对比研究认为有较多相似之处。拉拉铜矿床、大红山铁铜矿床不仅规模大、意义重要,而且是研究区典型的两个IOCG矿床,且二者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从成矿与Fe-Cu多金属组合、Au-U-REE、岩浆岩、磁铁矿、断裂构造、褶皱、角砾岩、萤石化及矿体产状的关系可以总结出,拉拉、大红山、迤纳厂等矿床具有较为明显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的特征。(4)通过矿石矿物硫同位素、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显示矿床具有IOCG矿床的特征;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具有多种来源,可能局部为沉积来源-沉积改造成因,是后期热液交代叠加而形成。黄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床具有火山喷发沉积叠加后期热液的成矿特征,深部流体和浅部流体均对成矿有贡献,早期以火山-沉积作用为主,通过后期热液叠加作用而成矿。(5)根据硫-碳-氧同位素及稀土元素示踪研究、黄铜矿包裹体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结合Re-Os体系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探讨,表明地幔流体对拉拉、大红山矿床等矿床成矿具有重要意义,拉拉、大红山等矿床的成矿流体为浅部与深源岩浆水-地幔流体有关的混合来源;地幔流体在成矿过程中的参与,是本区形成(超)大型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条件。(6)通过黄铜矿Re-Os等时线年龄测得拉拉矿床、大红山矿床、岔河矿床等成矿年龄,拉拉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085±27Ma、大红山1083±45Ma、岔河矿床为1082±46Ma,三者成矿时代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矿床的成矿可能属于中元古代末同一地质事件的产物。磁铁矿Re-Os同位素获得大红山矿床铁成矿年龄1325±170Ma,该年龄误差较大,可能代表了本区热液成因磁铁矿年龄,表明磁铁矿、磷灰石等主要在这一阶段富集成矿。通过对拉拉矿床内晶质铀矿较为系统的电子探针化学测年,确定铀的成矿年龄为824±15Ma,表明铀的形成晚于铁铜钼金等多金属的成矿作用,为新元古代的一期规模小但较为普遍的富集事件。(7)建立了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本区矿床成因较复杂,一般经历了原始矿源层形成以后各种作用下复杂的叠加改(再)造,矿床是多期次、多阶段、多种成矿作用相互叠加后在有利空间富集成矿;从区域演化特征来看,早元古代是拉拉式铜铁多金属成矿作用的预富集阶段,形成重要的矿源层,经过其后多次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而成矿,其中1.41.2Ga和1.11.0Ga是两次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作用,0.8Ga是区内IOCG矿床中的铀成矿阶段,多期次叠加成矿作用形成了铁-铜-金-铀-钼-钴-稀土多金属组合。(8)研究了成矿作用与重大地质事件的响应。对研究区Columbia超大陆裂解、格林威尔运动及Rodinia超大陆拼合裂解事件进行了总结和研究。认为成矿作用至少可以分为前期预富集作用及两次大的成矿作用,以及若干小的成矿作用,其中两次大的成矿作用主要为早元古代成矿作用和中元古代成矿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成矿过程及成矿模式。提出早元古代末和中元古代是研究区IOCG矿床的主要成矿时代,铁铜矿的形成与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有关,而多金属矿床还与后期Rodinia超大陆的拼合和Grenville运动有密切关系。认为早元古代是本区铜铁等多金属成矿作用的预富集阶段,在早元古代末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形成了矿床的赋矿层位和矿源层,经过中元古代多次构造作用和热液叠加改造,形成了研究区主要的IOCG矿床,如大红山、拉拉等矿床。
邱昆峰[4](2015)在《西秦岭北缘印支期斑岩铜钼成矿系统模式》文中指出西秦岭造山带北缘同仁-夏河-合作-天水地区广泛出露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和相关斑岩-矽卡岩矿床。论文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为主线,开展野外和室内研究,讨论西秦岭北缘印支期斑岩成矿系统模式。温泉和太阳山矿床含矿花岗质岩石呈高硅、高钾钙碱性和准铝质-过铝质,可能起源于中新元古代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混入幔源成份,暗色包体可能起源于新元古代裂解形成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在三叠纪重熔作用。温泉复式岩体侵位于224.6~216.2 Ma,成矿年代约214 Ma。太阳山含矿斑岩侵位于226.6~215.0 Ma,成矿年代约208 Ma。华北和华南板块碰撞对接后,同碰撞向后碰撞构造体制转换时期俯冲板片造成深部岩石圈活化,进而引起源于中元古-新元古代的中-下大陆地壳的部分熔融作用引起成矿物质(金属和硫等)在浅部地壳的富集成矿。温泉矿床内钾长石-黑云母-石英脉、石英-黄铜矿脉、石英-辉钼矿脉和石英-绢云母-黄铁矿脉分别代表了引起早期基性岩浆矿物被蚀变为黑云母的流体通道阶段、与钾化蚀变关系密切和铜沉淀阶段、钼成矿阶段和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最晚期事件。太阳山矿床发育与钾-硅酸盐蚀变关系密切的钾长石-黑云母-石英士磁铁矿脉、钾长石-绿泥石-黄铁矿-黄铜矿-石英脉、与绢英岩化蚀变关系密切的石英-绢云母-黄铁矿脉和成矿后方解石-石英脉。QEMScan结果显示“D”脉矿物组合规律分布,即:脉体发育黄铁矿+石英+黄铜矿+钾长石+绢云母,蚀变晕中发育绢云母+钾长石+硬石膏+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而围岩中发育斜长石+黑云母+石英+硬石膏,反映水岩反应过程中Si、Fe、S、Cu和K等物质的带入。温泉和太阳山斑岩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与含矿花岗质岩石关系密切,成矿流体演化具有“时间分带性”,可能反映了成矿物质和流体演化从早期钾化蚀变阶段的静岩压力环境向晚期绢英岩化蚀变的静水压力转变过程中,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以及早期岩浆水到晚期有大气水注入的影响。温泉和太阳山矿床发育三个世代石英,发育不同的流体包裹体组合和Ti、Al和K含量。温泉和太阳山矿床可能分别形成于深部和浅部斑岩环境。形成深度的差异及不同程度隆升与剥蚀是造成西秦岭矿床形成与保存差异的主要因素。
聂喜涛[5](2019)在《延边和龙地区中生代热液金银、钼和铁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成矿地质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延边和龙地区地处华北克拉通北缘东段,由龙岗地块和华北克拉通北缘陆缘增生带两大构造单元组成,受到古亚洲洋构造域和古太平洋构造域叠加作用的影响,多起构造、岩浆作用使得本区成为以钼为主的多金属成矿区。本文在和龙地区已有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区域地球动力学演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研究区内代表性矿床(点)进行系统的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确定矿床成因。同时在研究岩浆与成矿的关系、成矿流体的演化、成矿物质来源的基础上,探讨成矿作用,建立典型矿床成矿模式。最后结合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建立区域成矿模式。取得的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研究区经历了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形成与演化、古亚洲洋构造域的演化(俯冲、闭合、伸展)以及古太平洋构造域的演化三个阶段。新太古代末期,克拉通化结束,进入系统伸展构造过程。到了中三叠世华北克拉通和兴蒙造山带在本区拼贴完成,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结束。晚三叠世研究区处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背景。早-中侏罗世研究区处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西向俯冲的构造背景,标志着环太平洋构造域演化的开始。2.首次将研究区热液矿床划分为中温热液脉型、斑岩型、矽卡岩型和叠生型四类。其中百里坪银矿为中温热液脉型银矿床,金.城洞金矿为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石马洞钼矿和华集岭钼矿为斑岩型钼矿床,白石洞铁矿为矽卡岩型铁矿床,沙金沟金矿为叠生型金矿床:为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化叠加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化。3.矿物流体包裹体显微岩相学、化学成分和氢-氧同位素研究揭示:百里坪银矿流体包裹体类型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富CO2三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33296℃,盐度为3.137.2%NaCleqv,密度为0.751.08g/cm3,为中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的CO2-NaCl-H2O成矿流体体系,其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金城洞金矿流体包裹体类型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富CO2三相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251312℃,盐度为0.511.2%NaCleqv,密度为0.500.87g/cm3,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CO2-NaCl-H2O成矿流体体系,其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混有大气降水;石马洞钼矿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少量的含CO2三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242338℃,盐度为6.910.7%NaCleqv,密度为0.750.90g/cm3,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CO2-NaCl-H2O成矿流体体系,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晚期可能混有大气降水;华集岭钼矿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富CO2三相包裹体,少量的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250347℃,盐度为6.013.6%NaCleqv,密度为0.620.88g/cm3,激光拉曼结果显示含矿流体主要成分为H2O和CO2,含少量的N2,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含CO2、N2的NaCl-H2O成矿流体体系,其来源于岩浆水、晚期混有大气降水;白石洞铁矿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少量的富CO2三相包裹体,矽卡岩期石榴子石中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297445℃,盐度为4.250.4%NaCleqv,密度为0.651.11 g/cm3。石英-硫化物期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54287℃,盐度为4.220.2%NaCleqv,密度为0.761.00g/cm3,表明早期为高温,高盐度,高密度成矿流体体系,晚期流体为低温,中盐度,中低密度NaCl-H2O成矿流体体系;沙金沟金矿第一期流体包裹体类型为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和纯CO2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265425℃,盐度为6.416.5%NaCleqv,密度为0.561.01g/cm3,为中高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的CO2-NaCl-H2O成矿流体体系;第二期流体包裹体类型为富CO2三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和纯CO2包裹体,主成矿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249325℃,盐度为3.511.5%NaCleqv,密度为0.620.89g/cm3,为中温,中低盐度,低密度的CO2-NaCl-H2O成矿流体体系,晚期混有大气降水。4.矿石矿物硫、铅、Re-Os同位素和相关元素的研究结果表明:百里坪银矿黄铁矿δ34S值变化范围为2.074.93‰,平均为3.88‰,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岩浆硫;金城洞金矿黄铁矿δ34S值变化范围为3.0‰4.3‰,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为16.84517.173,207Pb/204Pb为15.4815.519,208Pb/204Pb为36.86438.52,表明成矿物质来自深源岩浆或壳幔混源;石马洞钼矿辉钼矿的Re含量在26.9×10-633.8×10-6之间,表明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属性;华集岭钼矿黄铁矿样品的δ34S值范围为2.0‰4.2‰,辉钼矿Re含量介于19.564×10-623.128×10-6之间,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岩浆或壳幔混源;白石洞铁矿成矿闪长岩母岩起源于新生地壳和古老物质共同组成的混合源或大部分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幔和下地壳的混合源;沙金沟金矿第一期矿石中黄铁矿δ34S值变化范围为-0.08‰1.92‰,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幔源,第二期矿石中黄铁矿δ34S值变化范围为0.49‰4.90‰,对应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为18.27018.281,207Pb/204Pb为15.56915.580,208Pb/204Pb为38.25638.301,指示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属性。5.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百里坪银矿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辉绿玢岩锆石U-Pb年龄为243.5±2.6Ma,石马洞钼矿和华集岭钼矿辉钼矿Re-Os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63.1±0.9 Ma和178.0±1.1Ma,白石洞铁矿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164.6±1.4Ma。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得出:百里坪中温热液银矿成矿作用发生在中三叠世、成矿与辉绿玢岩有关,金城洞中温热液金矿成矿作用发生在中侏罗世、成矿与煌斑岩、闪长玢岩有关,石马洞和华集岭斑岩型钼矿床成矿作用发生在中侏罗世、成矿与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有关,白石洞矽卡岩型铁矿成矿作用发生在中侏罗世、成矿与闪长岩有关,而沙金沟叠生型金矿第一期成矿作用与中侏罗世闪长岩有关,第二期成矿作用与早白垩世闪长玢岩关系密切。据此,将研究区中生代热液矿床划分为三个成矿期,分别为印支期(中三叠世)银矿成矿作用、燕山早期(早-中侏罗世)内生多金属成矿作用和燕山晚期(早白垩世)多金属成矿作用。6.从成岩成矿角度出发,初步厘定:印支期(中三叠世)成矿作用是在古亚洲洋闭合的背景下的华北克拉通及其陆源增生带和兴蒙造山带在延边地区发生碰撞、岩石圈板块的缩短、增厚。促使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玄武质岩浆,并底侵、加热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岩浆房,经过进一步演化,在地壳浅部就位。岩浆演化后期流体出溶、并携带大量的Ag、Au等成矿物质沿着脆性断裂向上迁移,同时萃取少量的地层中的Ag、Au等成矿物质,并在近地表韧性剪切带等构造薄弱部位发生成矿物质的卸载、富集成矿;燕山早期(早-中侏罗世)成矿作用发生在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西向俯冲的构造背景下,俯冲洋壳的脱水、脱气导致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玄武质岩浆,并底侵、加热下地壳,促使下地壳先存的古老物质部分熔融,混合新生玄武质岩浆生成混合岩浆房,混合岩浆在上侵过程中通过结晶分异作用最终在地表浅部就位形成与燕山早期Mo、Fe、Au矿成矿关系密切的一系列中酸性岩浆岩,岩浆分异晚期形成的热液(含矿热液)沿着脆性断裂向上迁移在有利的构造薄弱带发生成矿物质的卸载、沉淀形成一系列Mo、Fe、Au等热液矿床。燕山晚期(早白垩世)成矿作用发生于古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后的伸展背景,携带大量常量及微量元素的高密度幔源C-H-O流体沿着断裂构造上升,在下地壳发生结晶分异作用。一部分形成钙碱性超基性岩浆,经过少量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和结晶分异作用,在地壳浅部就位;另一部分分异为相对富含硅碱质的C-H-O的流体,在地壳不同层次发生热液矿化作用形成含矿热液,含矿热液沿着脆性断裂向上迁移,在地壳浅部构造薄弱部位发生成矿物质的卸载、沉淀、富集成矿。
楼金伟[6](2012)在《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括斑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在内的与岩浆作用有关的热液矿床是提供铜、钼、金、多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矿床类型,因此也是矿床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理论成就丰硕。铜陵矿集区作为我国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中的一个重要的铜多金属成矿区,长期以来一直被列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成矿区带,同时也是我国地质工作者尤其是矿床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地区,研究成果丰富,但也留有许多长期争议的关键地质问题。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发育,以中酸性岩为主。前人对该区侵入岩及其中的岩石包体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该区中生代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及成岩大地构造背景、成岩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尚未达成广泛的共识。本文在全面收集前人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侵入岩的空间分布特征,精确厘定了侵入岩的形成年龄,准确划分了侵入岩的岩石类型和岩石系列,并基于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区域岩浆作用深部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研究认为:铜陵矿集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年龄集中于135~147Ma,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产物,岩浆活动持续时间大约为10~15Ma;岩体总体受基底断裂制约,沿近东西向呈带状分布,受多期不同方向和性质的断裂控制,主要呈岩枝、岩墙和岩脉状浅成侵入产出;岩石矿物成分变化较大,但多以斜长石为主,依据实际矿物成分确定区内侵入岩主要为辉石闪长(玢)岩、石英(二长)闪长(玢)岩和花岗闪长(玢/斑)岩3类;岩石化学成分特点是Si02含量中等,略偏酸性或基性,富碱富钠,高钾准铝质,均属亚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3类侵入岩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Pb-Sr-Nd-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均与埃达克质岩石特征相似。侵入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原始岩浆起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熔融,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并熔融下地壳形成埃达克质岩浆进而发生混合作用,可能是本区中酸性侵入岩浆形成的主要方式;岩浆演化可能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岩浆在地壳深部因温度梯度引起扩散对流作用,进而发生一定程度的熔离分异作用,形成带状岩浆房,同时伴随结晶分异作用;不同岩浆层中的岩浆与构造运动诱发的深断裂相沟通并随机地上升,脉动式侵位,形成的侵入体空间上相互穿插,时间上难分早晚;区域岩浆形成于挤压向拉张过渡的动力学背景之下,岩石圈地幔加厚后减压熔融并底侵下地壳岩石;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大陆板块内部,岩浆作用与晚侏罗纪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但同时受到海西-印支期断裂坳陷及华北与扬子陆块碰撞造山作用形成的前中生代基底构造的制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在平面上主要沿近东西向基底断裂展布的铜陵-沙滩脚构造-岩浆带中部产出,集中分布于铜官山、狮子山、新桥、凤凰山、沙滩脚等5个矿田。矿床赋存于古生代志留系中-上统坟头组和茅山组至三叠系中统东马鞍山组地层及其附近岩体中,其中最主要赋矿层位是石炭系中-上统黄龙组和船山组白云岩和灰岩。矿化在垂向剖面上往往表现为上金(银)下铜(钼)以及上部浅成热液脉状矿化、中部矽卡岩型矿化和深部斑岩型矿化的分带现象。矿床成因类型多样,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斑岩型和脉型,其中矽卡岩型有裂隙式、接触带式、层间式、层控式等矿化形式,斑岩型矿床的最新发现为矿集区深部和边部找矿提供了有益启示。矿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作用及其相关的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而海西期沉积事件中是否有火山喷发或火山喷流(或喷气)沉积成矿作用以及其对成矿的贡献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甄别。本文针对矿集区矿床成因机制及铜多金属矿化的空间分带特征,选择狮子山矿田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铜陵矿集区及狮子山矿田虽以矽卡岩型矿化为特征,但后期热液硫化物多金属矿化非常强烈,以致大多数矿床早期矽卡岩矿物组合受晚期叠加热液的强烈改造而改变甚至部分消失,多数矿床矽卡岩型矿石不发育,或矽卡岩中的矿化并不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的成矿作用一般可以划分为(早+晚)硅酸盐(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早+晚)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铜多金属矿化主要集中于硫化物阶段,部分铜矿化亦发育于硅酸盐阶段,部分金矿化亦发育于碳酸盐阶段。矿田内主要矿床的原生包裹体主要为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的类型略有差异,但富气相包裹体常与富液相包裹体共生。成矿流体盐度较高、温度中等、弱酸性至弱碱性,在相同的成矿阶段,如硫化物阶段,金或金(铜)矿床成矿温度一般较铜(金)矿床低,反映金的沉淀成矿温度略低。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表明,在成矿热液流体演化过程中,共存于同一成矿流体中的铜和金由于其络合物类型和溶解度的差异及其对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作出的响应不同,使其在沉淀的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导致铜和金的时空分离;但与此同时,由于本区构造-岩浆作用及相关的热液活动的多期叠加、成矿热液流体的连续性演化以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波动性变化,往往又导致金矿化叠加在铜矿化之上,金矿化与铜矿化又表现出共生的现象。矿床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从成矿早阶段向晚阶段演化,大气降水混入不断增加。矿石铅主要来源于岩浆作用,虽然不能排除沉积铅的加入,但无疑沉积铅是次要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简单类比表明,冬瓜山矿床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与Sedex型矿床明显不同,硫酸盐的硫同位素组成与VHMS型矿床不同,而它们均与斑岩型矿床基本一致;虽然区域沉积岩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其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明显的海水沉积作用和硫酸盐细菌还原作用,但热力学计算显示成矿热液中的硫来源于区内高钾钙碱性岩浆熔体分异的热液流体,没有保存海西期沉积硫的同位素证据。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可以认为,狮子山矿田各矿床为受统一的燕山期岩浆热液系统控制的斑岩-层控矽卡岩-浅成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
丁正江[7](2014)在《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胶东地区地处古特提斯与环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交接部位,横跨华北板块和苏鲁大别造山带两大地质构造单元,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尤其以燕山早期由被动陆缘转为活动陆缘为标志,该区进入环太平洋构造域发展演化阶段以来,壳幔作用强烈,幔源流体上侵,成岩成矿作用显着。论文以最新矿床学理论为指导,以该区地球动力学演化背景为主线,以现代测试分析技术为辅助,野外实地调查与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在综合分析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和重新厘定了胶东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背景;系统深入研究了各成因类型典型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成矿时代,厘定了成因类型,建立了相应成矿模式,总结了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并通过对比研究,将胶东地区中生代贵金属有色金属矿床系统划分为受不同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动力学机制控制的2大成矿系列,包括5个成矿亚系列和15个矿床式。通过研究,明确指出该区中生代印支期末稀有金属铍成矿主要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碰撞有关,而燕山期以来的成岩成矿作用严格受伊泽奈奇板块俯冲作用所控制。区内燕山期发生的5次主要成岩成矿作用,分别对应于古太平洋板块的156.6Ma、137Ma、97Ma等3期增生期及其中间期。燕山早期(160155Ma),欧亚大陆东部由被动陆缘转化为活动陆缘,伊泽奈奇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控制了邢家山式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燕山晚期135125Ma,伊泽奈奇板块的不断俯冲,岩石圈不断加厚,导致发生了大规模的岩石圈拆沉作用,控制了香夼式斑岩-矽卡岩型铜(钼)铅锌矿床和王家庄式中低温热液脉型铜锌矿床;125115Ma,伊泽奈奇冷的洋壳的快速NWW向俯冲,引发地幔强烈对流,岩石圈大规模拆沉,幔源C-H-O流体涌入上地壳导致了巨量金的堆积,形成了焦家式、玲珑式、盘马式、岔夼式等造山型金矿,及胶莱盆地边缘中低温热液脉型金矿;115110Ma,伊泽奈奇板块后撤式俯冲,胶东地区转为大陆弧环境,壳幔混熔型岩浆高位侵入,控制了冷家、尚家庄、南台等斑岩铜钼多金属矿床的形成;10090Ma,伊泽奈奇-太平洋板块洋中脊俯冲消亡,上地幔物质强烈对流,岩石圈强烈伸展,形成了汤村店子式中低温热液脉型金铅锌银铜多金属矿床和杜家崖式(类)卡林型金矿。分别利用LA-ICP-MS锆石U-Pb法和辉钼矿Re-Os法对邢家山钼钨矿床成矿岩体和矿石矿物辉钼矿进行了同位素测年,获得母岩幸福山岩体成岩年龄为(157±2)Ma、辉钼矿成矿年龄为(158.7±2.5)Ma,将邢家山钼钨矿床形成时代厘定为燕山早期,并通过与中国东部地区该期铜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对比,提出并论证了胶东地区存在中生代燕山早期钼钨多金属成矿作用,并指出胶东地区该期成矿作用应发生在160155Ma期间,填补了该期成矿作用研究的空白。较为系统的研究了福山杜家崖金矿、荣成伟德山地区冷家-南台铜钼矿床和荣成大疃刘家铍矿床之成矿背景、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时代等,分别确定了矿床成因,首次明确提出杜家崖金矿为(类)卡林型金矿、伟德山地区冷家-南台铜钼矿为斑岩型矿床、大疃刘家铍矿为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并建立了相应成矿模式;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获得伟德山地区斑岩型铜钼矿床母岩成岩年龄为(113.4±1.8)Ma和(114.2±2.1)Ma,指出该期成矿作用应发生于115110Ma。杜家崖(类)卡林型金矿的研究与提出,为该区岩石圈存在强烈伸展期提供了矿床学证据,同时也填补了该期矿床研究的空白。同时指出,广泛发育于栖霞-蓬莱-福山成矿区中南部福山高疃-东厅地区粉子山群中的金矿(化)可能亦属此类型,已发现的杜家崖金矿和隆口金矿(微细浸染型)分别为该区的南、北界。大疃刘家铍矿为国内目前发现的唯一以细粒羟硅铍石矿物出现的低温热液脉型独立铍矿床,提供了铍矿研究的一个新类型。综合分析研究了区内焦家式、玲珑式、盘马式、岔夼式等造山型金矿成矿背景及成矿条件,指出前三者同为受胶东西部地区中地壳不连续面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脆韧性平缓断裂构造控制,发生于岩石圈剧烈减薄,地壳应力松弛,但仍呈挤压状态,幔源C-H-O流体提供了主要的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为中温、低密度、低盐度的H2O-CO2-NaCl流体,成矿作用发生于6.3212.55km,属中等深度条件。金牛山断裂带金矿为定位于早期张性陡倾断裂中的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控矿构造属开放空间,矿液不易集中,形成矿体规模较小,该成矿带缺少形成焦家式金矿床的构造条件。对新发现的岔夼金锑矿床的研究显示,该矿床为一中偏低温热液型矿床,属造山型金矿的浅成矿床,成矿时代与其他造山型金矿成矿期一致;由于矿床受剥蚀较少,保存较好,深部应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在此基础上,对该类型金矿建立了地壳连续成矿模式。研究指出,胶莱盆地东北缘地区金矿,为受鹊山变质核杂岩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成矿与燕山晚期地幔强烈对流、幔源流体上升有关,与造山型金矿同期。蓬家夼式、宋家沟式和郭城式金矿是统一构造系统不同构造部位上发育的同类型金矿。该区新发现的铅锌矿化为后期叠生矿化,大致发育于晚白垩世早期,与杜家崖金矿形成大致同期,此期中低温热液脉型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化在胶东地区普遍存在。最后,论文系统总结了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规律,指出该区成矿作用主要包括2期贵金属成矿作用和4期多金属成矿作用,前者以125115Ma造山型金矿成矿为主,卡林型金矿成矿为辅;后者以分别发生于160155Ma、135125Ma和115110Ma之3期斑岩型矿床成矿作用为主,205Ma(?)的低温热液脉型铍成矿作用为辅。对胶东地区成矿区带重新进行了划分,即莱州西部、招远-平度、栖霞-蓬莱-福山、胶莱盆地东北缘、牟平-乳山、文登-威海、荣成等7个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区(带);并把胶东地区中生代成矿划分为金矿和多金属矿2个成矿系列,分5个成矿亚系列、15个矿床式。
李宁[8](2020)在《新疆东天山小白石头钨(钼)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疆东天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的西南缘,毗邻北山造山带,以晚古生代成矿为特色。但近年来发现了一系列三叠纪矿床,形成了一条三叠纪钨钼成矿带。小白石头钨(钼)矿床位于东天山的中天山地块东南缘,是一个与三叠纪黑云母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作为该成矿带唯一的钨钼矿床,其钨钼共生机制的研究工作不仅丰富了东天山-北山的成矿理论,而且可以拓展找矿方向。本文以小白石头钨(钼)矿为研究对象,针对钨钼共生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在详细野外调查基础上,开展了侵入岩、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学、成矿流体、年代学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探讨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流体演化、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元素沉淀机制,建立矿床模型,并与其他钨矿床进行了综合对比研究,总结了东天山钨矿成矿规律。取得主要成果如下:矿区内侵入岩发育,锆石LA–ICP–MS U–Pb年龄确定新元古代黑云二长花岗岩形成于908.1 Ma、泥盆纪花岗闪长岩形成于406.8412.3 Ma、石炭纪辉长闪长岩的侵位时间为324.7Ma,与成矿有关的三叠纪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246.4252.2 Ma。辉钼矿Re–Os年龄加权平均模式年龄分别为245.0±1.7 Ma和251.1±1.6 Ma、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247.6±2.3Ma,表明矿床形成于早三叠世(245251 Ma)。三叠纪黑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中等铝、镁含量、低钙特征,为高钾钙碱性镁质花岗岩。岩石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弱的负Eu异常,显示为I型花岗岩。矿物学、全岩地球化学、Sr–Nd和Lu–Hf同位素研究表明,其来源于幔源和壳源物质混合,后期同化混染过程中有更多的地壳物质加入。提出与成矿有关岩石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黑云母花岗岩侵入卡瓦布拉格群碳酸盐岩中,在接触带形成矽卡岩。矿化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少量花岗岩型和大理岩型。成矿过程经历了早期矽卡岩阶段(I)、退化蚀变阶段(II)、石英-硫化物阶段(III)和方解石阶段(IV),钨矿化主要形成于II和III阶段,钼矿化主要形成于III阶段。矿物研究表明I阶段成矿流体的氧逸度逐渐增加,并向弱碱性演化,黄铁矿等硫化物形成于中低温环境。II阶段早期成矿流体的氧逸度较高,白钨矿开始沉淀,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流体。II阶段后期和III阶段成矿流体的还原性不断增加。III阶段中,大气降水大量加入,参与形成白钨矿。4个成矿阶段中成矿流体温度逐渐降低(峰值分别为310℃、300℃、290°C和170°C、150°C);流体盐度逐渐降低(峰值分别为6.5 NaCl equiv.、4.5 NaCl equiv.、4.5.NaCl equiv.和2.5 NaCl equiv.);成矿深度逐渐减小(2.63.3 km、0.70.9 km、0.81.0 km和>0.2 km)。主成矿阶段(II和III)中大气降水加入和压力释放引起成矿流体沸腾作用,形成不均匀流体,导致了白钨矿和辉钼矿大量沉淀。稳定同位素(C、H、O、S、He和Ar)研究表明I阶段流体主要源于岩浆,并在岩浆-热液活动后期经历了强烈分馏作用;II阶段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有大气降水加入;III阶段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和大气降水混合;IV阶段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源花岗岩,混合有深源物质。提出钨钼共生关键为壳幔物质共同参与、充分的岩浆演化和开放的成矿环境。揭示了东天山-北山三叠纪钨钼成矿带钨和钼矿床相同的地质构造背景提供了相似物质来源,成矿岩浆岩中老、新地壳组分参与是形成不同矿床类型的根本原因。钨矿形成时代早于钼矿,东天山矿床时代早于北山。斑岩型钼矿与区域构造关系更为密切。对比华南典型钨矿床,东天山三叠纪钨矿床在源岩、构造、围岩、流体演化和物质来源等方面极为相似,具有很大找矿潜力。
黄从俊[9](2019)在《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拉拉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康滇地轴中段,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河口群落凼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大致顺层产出;矿石类型以网脉—角砾状、脉状矿石为主,次为浸染状-块状、条带状-似层状矿石;已探明矿床中矿石储量约200Mt,平均品位:铁15.28%,铜0.83%,钼0.03%,钴0.02%,金0.16g/t,银1.87 g/t,稀土0.14%。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整理分析,运用镜下显微岩/矿相学观察、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手段对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与认识:(1)系统查明了该矿床的矿物组成及矿物生成顺序,重新划分了该矿床的成矿期次与成矿阶段,认为矿床先后经历了火山喷发-沉积成矿作用,变质成矿作用,气成-热液成矿作用和热液成矿作用,其中气成-热液成矿期和热液成矿期为矿床的主要成矿期;并新发现了该矿床的热液成矿期存在磷灰石、独居石及辉钼矿等重要矿物。(2)利用稀土元素(REE)地球化学研究,提出河口群地层是由海底热水沉积岩和长英质岩浆岩经变质作用而成;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成矿流体中的REE来源于裂谷环境中碱性-钙碱性岩浆的演化;变质成矿期成矿流体中的REE来自于围岩,继承了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流体中REE地球化学特征;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中的REE来源于同期中酸性岩浆的演化;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中REE来源于基性岩浆分异演化形成的中高温热液和/或河口群围岩。(3)借助于H-O、C、S等稳定同位素,揭示了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和矿化剂(C、S)的来源,认为变质成矿期以变质水为主,气成-热液成矿期主要为岩浆水,热液成矿期以岩浆水为主,但有大气降水参与;矿化剂C和S主要来自幔源。(4)利用Pb、Sr、Nd和Os等放射成因同位素示踪了成矿物质来源,提出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物质较复杂,具有壳、幔混合源特征,且不同成矿期,成矿物质的来源存在差异,同一时期不同成矿金属(Cu和Mo)的来源也有所不同。(5)采用独居石U-Pb、黑云母Ar-Ar、硫化物Re-Os、硫化物Pb-Pb定年等多种测年手段,精确测定了拉拉IOCG矿床的4期成矿作用时限,(1)古元古代末期的火山喷发-沉积成矿作用,成矿时限1725Ma-1647Ma,持续100Ma,主要为Fe-Cu-(L)REE矿化,发生成矿预富集或形成含Fe和Cu的矿源层;(2)中元古代中期的变质热液成矿作用,成矿时限1235Ma-1218Ma,持续约20Ma,矿源层中成矿元素重新分布、改造富集,主要为Fe-Cu-REE矿化,形成条带状、片理化矿石;(3)中元古代末期的大规模气成-热液成矿作用,成矿时限1097Ma-907Ma,持续200Ma,主要为Fe-Cu-Mo-REE矿化,形成角砾状、网脉状、脉状、浸染状和块状富矿石;(4)新元古代早-中期的热液成矿作用,成矿时限860Ma-816Ma,持续45Ma,主要为Fe-Cu-Mo-U-REE矿化,发生碱交代成矿作用,形成碱交代岩体和脉状矿石。认为拉拉IOCG矿床具有多期、长期持续成矿作用特征。(6)借助于流体包裹体研究,提出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为高温高盐度中酸性岩浆出溶流体与低温低盐度盆地卤水/变质水的混合,流体混合及相分离-流体超压作用是该期成矿作用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为岩浆出溶流体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混合作用是导致该期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7)发现拉拉IOCG矿床的4期成矿事件与康滇地区元古宙时期的构造-岩浆-热事件时限一致,其中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对应于古元古代康滇大陆裂谷作用,变质成矿期和气成-热液成矿期与中元古末期板块俯冲作用相关构造-岩浆活动时限一致,热液成矿期则与新元古代康滇大陆裂谷作用时限一致,提出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作用是扬子地块西南缘元古宙时期壳幔相互作用的响应,认为拉拉IOCG矿床是狭义的IOCG矿床。
高珍权[10](2002)在《东天山铜金多金属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东天山(东经88°以东的天山部分)为研究范围,以铜金多金属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为研究方向,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两次进疆先后对卡拉塔格-土屋-沁城铜钼金成矿带的卡拉塔格;康古尔-黄山-镜儿泉铜镍金成矿带中的翠岭金异常区和阿齐山-雅满苏-沙泉子铁铜金成矿带的371铜矿点、西北坡铜矿点、17金矿点、9562金矿点、188铜矿点、279金矿点、雅北异常和雅满苏铁矿、景峡、沙泉子和野马山-野马泉综合异常区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室内鉴定测试,综合整理,数据处理,图件编制等工作,在区域成矿的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特征;成矿系统和成矿区带划分;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分析(含典型矿床研究):找矿系统工程学的理论、铜金典型矿床的找矿模型及标志、现代矿体探测学、东天山区域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化探异常源快速追踪方法系统:以及综合运用区域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理论、方法在重点成矿带的找矿和研究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以下新进展、新成果和新突破。 (1)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将研究区及邻域的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为七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其中东天山4个),24个二级构造单元(东天山11个);并以此为基础,将东天山地层分为两个地层区、6个地层分区和9个地层小区:将岩浆岩从北向南划分为7个带:阐明了东天山主要构造单元地质特征及运动性质,探讨了构造、地层及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在研究区域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背景特征、不同地质单元微量元素的分布分配特征的基础上,对东天山的物化探异常进行了分区;为区域成矿学、成矿系统分析和重点成矿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在分析东天山成矿系统和成矿系列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成矿机理首次系统地将以金铜多金属为主的成矿系统划分为岩浆和热液(水)两大基本成矿系统类,结合含矿建造及成矿环境划分出9个成矿系统。根据矿床成因、赋矿地层和矿床种类,将本区与铜多金属有关或相关的铁镁-超铁镁岩类、斑岩热液、喷流沉积、火山热液、岩浆热液-矽卡岩等主要成矿系统和与金有关的剪切带蚀变岩、浅成低温热液、火山-次火山热液、岩浆热液成矿系统进一步分类。以典型矿床为依托,分析了这些重点成矿系统的成矿产物、控矿因素、矿质来源、成矿过程等等。结合成矿的构造背景、构造演化历史和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探讨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演化,首次建立了东天山铜矿热液成矿系统类和康古尔-翠岭金成矿亚带金的成矿系统演化模式图。 (3)较系统全面地概述了系统工程学的历史、现状,找矿系统工程学的产生和研究现状,阐述了找矿系统工程学的概念、主要任务、研究意义和基本内容等,探讨了找矿成功的要素和途径。重点研究了找矿模型和现代矿体探测学发展现状和新进展,结合东天山实际,首次提出了卡拉塔格式斑岩型铜矿的找矿模型为“火山机构+斑岩体+环带状杂色蚀变带+铁矾类矿物(针绿矾+高铁叶绿矾)+激电异常”。首次建立了东天山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床找矿模型:“喷流沉积岩+火山机构(遥感、物探异常)+化探异常(多元素组合)+铁帽”,总结了该区其它典型铜金矿床找矿模型及标志。 (4)以找矿系统工程学为指导,在研究东天山自然地理景观和景观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戈壁覆盖区和高寒山区自然条件下,化探异常源快速追踪方法。首次提出水系沉积物异常的快速追踪最佳方法是以中等比例尺的沟系(岩石和土壤)测量方法,提出了该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认为岩屑异常的快速查证方法应根据景观条件选择中大比例尺的岩屑、土壤和岩石测量方法,提出了这些方法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勘查阶段和综合找矿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东天山不同找矿阶段的主要找矿方法和最佳方法组合,首次建立了东天山水系沉积物和岩屑异常源快速追踪方法系统。 (5)通过两次进疆的野外实地调研,新发现沙泉子沙北喷流沉积型铜矿(已达中型规模)、371一西北坡中间地段铜矿化点、168斑岩型铜金矿化点、景峡喷流沉积型铜金矿化点、银邦山东喷流沉积型铜金矿化点、翠岭铁锰碳酸盐化硅化体型金矿化点。 (6)通过野外调研,在银邦山的实地调查中发现了硅质岩和层纹状硅质岩,银邦山一黑沙河地区确认存在两个中酸性火山弯隆,并发现了富硫化物喷流岩和块状硫化物矿化,硫化物纹层硅质岩与富硫化物的中酸性火山岩呈互层产出。这一系列的发现肯定了该区具备寻找火山喷流沉积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条件,是块状硫化物型多金属矿和金矿成矿十分有利的地段,并有望找到大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7)综合大地构造单元性质、成矿控制因素、区域成矿系统和矿床(点)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等,发现本区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区的区域成矿规律,并将研究区划分为9个主要成矿带、23个成矿亚带和54个成矿(远景)区或矿田。分析了成矿(亚)带成矿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环境,结合矿产分布情况和化探异常等,对主攻方向和找矿前景进行了评述。选择卡拉塔格一土屋一沁城铜钥金、康古尔一黄山一镜儿泉铜镍金和阿齐山一雅满苏一沙泉子铁铜金成矿带?
二、A Discussion on the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ma Evolution and Ore Formation at Tongch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of Jiangxi Provin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Discussion on the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ma Evolution and Ore Formation at Tongch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of Jiangxi Province(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矿床学研究进展概述 |
2.1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 |
2.2 改革开放早期至20世纪末 |
2.3 21世纪初至今 |
3 若干重要矿床类型的研究进展 |
3.1 岩浆矿床 |
3.2 斑岩型矿床 |
3.3 矽卡岩型矿床 |
3.4 玢岩型铁矿床 |
3.5 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HMS矿床) |
3.6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 |
3.7 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铅锌矿床 |
3.8 造山型金矿床 |
3.9 卡林型金矿床 |
3.1 0 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床 |
3.1 1 沉积矿床 |
3.1 2 铀矿床 |
3.1 3 稀土元素矿床 |
3.1 4 稀有和稀散金属元素矿床 |
3.1 5 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矿床 |
3.16超大型矿床 |
4 矿床模式与成矿理论 |
4.1 若干矿床类型的成矿模式 |
4.1.1 大塘坡式锰矿床成矿模式 |
4.1.2 大冶式矽卡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3 铜陵狮子山式铜矿床成矿模式 |
4.1.4 玢岩型铁矿床成矿模式 |
4.1.5 康滇成矿带IOCG矿床成矿模式 |
4.1.6 石英脉型钨矿床模式 |
4.2 若干成矿理论 |
4.2.1 大陆碰撞成矿理论 |
4.2.2 分散元素成矿理论 |
4.2.3 成矿系列与成矿系统 |
4.3 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 |
4.3.1 地幔柱与岩浆矿床 |
4.3.2 板块俯冲和造山与华南低温矿床 |
4.3.3 陆陆碰撞与斑岩铜矿 |
4.3.4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与IOCG矿床 |
5 矿床学研究方法 |
5.1 元素地球化学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 流体包裹体研究 |
5.4 成矿年代学 |
5.5 矿田构造 |
5.6 成矿实验 |
6 找矿重大发现 |
7 结束语 |
(2)云南麻栗坡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及找矿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科学问题 |
1.2.1 成矿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南温河—洒西及外围矿床研究程度 |
1.2.3 科学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6.1 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2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构造 |
2.4.1 区域构造格局 |
2.4.2 研究区构造变形特征 |
2.5 区域变质作用 |
2.6 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异常 |
2.6.1 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
2.6.2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3 成矿系统的变质地层要素 |
3.1 猛洞岩群变质岩基本组成 |
3.2 南秧田岩组变质岩 |
3.2.1 岩相学特征 |
3.2.2 地球化学特征 |
3.2.3 原岩恢复 |
3.2.4 变质程度 |
3.2.5 年代学及Lu-Hf同位素特征 |
3.2.6 南秧田岩组变质岩与成矿的关系 |
3.3 洒西岩组变质岩 |
3.3.1 洒西岩组(Pt_1s)片岩 |
3.3.2 洒西岩组(Pt_1s)变粒岩 |
4 成矿系统的岩浆岩要素 |
4.1 南捞片麻岩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
4.1.1 空间分布及基本组成 |
4.1.2 片麻岩原岩恢复 |
4.1.3 岩相学特征 |
4.1.4 地球化学特征 |
4.1.5 岩石类型及形成环境 |
4.1.6 南捞片麻岩与成矿的关系 |
4.2 团田及老城坡花岗片麻岩及其与成矿关系 |
4.2.1 岩相学特征 |
4.2.2 地球化学特征 |
4.2.3 花岗片麻岩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 |
4.2.4 花岗片麻岩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 |
4.3 老君山晚中生代花岗岩及其与成矿关系 |
4.3.1 老君山花岗岩岩相学特征 |
4.3.2 老君山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3 老君山花岗岩年代学及Hf同位素 |
4.3.4 老君山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
4.3.5 花岗片麻岩与成矿的关系 |
4.3.6 老君山花岗岩与南温河钨成矿的关系 |
5 成矿系统构造—流体特征 |
5.1 构造控矿要素 |
5.1.1 新寨—大坪一带伸展拆离构造变形(D_1) |
5.1.2 南温河—洒西一带推覆构造变形(D_2) |
5.1.3 南温河—洒西一带推覆构造控矿模式 |
5.1.4 南温河—洒西一带成矿期构造应力场模拟 |
5.2 成矿系统流体特征 |
5.2.1 南温河矿床流体特征 |
5.2.2 南温河矿床稳定同位素特征 |
5.2.3 洒西矿床流体特征 |
6 成矿系统典型矿床特征 |
6.1 南温河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
6.1.1 矿床地质特征 |
6.1.2 白钨矿赋存形式 |
6.1.3 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阶段 |
6.1.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6.1.5 成矿年代学 |
6.1.6 矿床成因及形成演化过程讨论 |
6.2 洒西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
6.2.1 矿床地质特征 |
6.2.2 成矿期次划分 |
6.2.3 成矿时代及矿床成因 |
6.3 老君山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
6.3.1 矿床地质特征 |
6.3.2 矿床成因 |
7 成矿系统变化与保存特征 |
7.1 南温河白钨矿床变化特征 |
7.1.1 似层状矽卡岩矿体展布特征 |
7.1.2 脉状白钨矿体展布特征 |
7.1.3 脉状矿体对似层状矿体的叠加特征 |
7.1.4 脉状矿体形成机理 |
7.2 南温河—洒西一带钨矿床保存条件 |
7.2.1 老君山岩体锆石与磷灰石裂变迹径特征 |
7.2.2 南温河—洒西一带NW向走滑构造对矿体的破坏 |
7.3 区域成矿模型 |
7.4 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综述 |
8 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
8.1 老君山一带矿床成矿规律 |
8.1.1 矿床时间分布规律 |
8.1.2 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
8.2 找矿模型 |
8.3 找矿方向 |
8.3.1 南温河矿区深部及外围成矿预测 |
8.3.2 洒西矿区深部及外围找矿方向 |
8.3.3 老君山岩体钨矿找矿方向 |
8.3.4 老君山岩体外围找矿预测区 |
9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及区域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2.1 IOCG 矿床的概念及研究范畴 |
1.2.2 国外 IOCG 研究现状 |
1.2.3 中国 IOCG 研究现状及意义 |
1.2.4 扬子地块西南缘下元古界铜铁多金属矿床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及方案 |
1.3.4 技术路线 |
1.3.5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与成矿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地层及含矿岩系 |
2.1.2 构造 |
2.1.3 岩浆岩 |
2.1.4 变质岩 |
2.1.5 区域矿产 |
2.2 主要矿床地质特征 |
2.2.1 拉拉矿床 |
2.2.2 大红山矿床 |
2.2.3 岔河铜多金属矿床 |
2.2.4 迤纳厂稀土铁铜矿床 |
2.2.5 小结 |
第3章 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 |
3.1 原岩恢复及地层沉积环境 |
3.1.1 变质岩原岩恢复 |
3.1.2 地层沉积环境 |
3.2 构造环境的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
3.2.1 基性侵入岩 |
3.2.2 酸性侵入岩 |
3.3 岩浆岩时代 |
3.3.1 分析方法 |
3.3.2 锆石微量元素 |
3.3.3 锆石年龄 |
3.4 讨论 |
3.4.1 年代学意义 |
3.4.2 区域构造背景指示意义 |
3.4.3 双峰式岩浆岩的意义 |
第4章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1 硫化物铼锇同位素分析测试方法 |
4.2 拉拉矿床铼锇成矿年代 |
4.2.1 测试结果 |
4.2.2 成矿物质来源指示 |
4.3 大红山及岔河矿床铼锇成矿年代 |
4.3.1 黄铜矿 Re-Os 同位素年龄 |
4.3.2 磁铁矿 Re-Os 同位素年龄及意义 |
4.4 矿床中铀的成矿年代 |
4.5 区内其他矿床成矿年代 |
4.6 讨论及小结 |
4.6.1 年龄数据的甄别 |
4.6.2 成矿年龄探讨 |
4.6.3 小结 |
第5章 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及物源示踪 |
5.1 矿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
5.1.1 黄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2 磁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磁铁矿矿物学特征 |
5.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示踪 |
5.2.1 方解石稀土元素特征 |
5.2.2 黄铜矿稀土元素特征 |
5.2.3 黄铁矿稀土元素特征 |
5.3 成矿流体来源的同位素示踪 |
5.3.1 碳、氧同位素研究 |
5.3.2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 |
5.3.3 稀有气体同位素 |
5.4 小结 |
第6章 前寒武纪地质事件与成矿作用 |
6.1 成矿地质事件及重大地质事件的响应 |
6.1.1 前寒武纪区域重大地质事件概述 |
6.1.2 早元古代末地质事件 |
6.1.3 中元古代末地质事件 |
6.1.4 新元古代地质事件 |
6.2 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
6.2.1 矿床特征及控矿作用 |
6.2.2 矿床类型 |
6.2.3 讨论 |
6.3 成矿模式 |
6.3.1 典型矿床成矿模式 |
6.3.2 区域成矿过程及成矿模式 |
6.4 小结及讨论 |
结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Ⅰ 图版(野外典型照片) |
Ⅱ 图版(流体包裹体照片) |
Ⅲ 附表(已有年代学数据统计) |
(4)西秦岭北缘印支期斑岩铜钼成矿系统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斑岩成矿系统研究进展 |
1.2.1 全球分布与构造背景 |
1.2.2 岩浆-热液活动时限 |
1.2.3 流体演化时-空结构 |
1.2.4 金属运移与沉淀机制 |
1.3 西秦岭北缘印支期斑岩成矿系统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1 花岗质岩石及其成因 |
1.3.2 典型矿床地质及成因 |
1.3.3 成矿系统时空结构 |
1.3.4 成矿系统模式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 |
2.2.1 构造格架 |
2.2.2 构造演化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矿产 |
3 岩石成因与构造环境 |
3.1 岩体地质及岩石学 |
3.1.1 温泉复式岩体 |
3.1.2 太阳山含矿斑岩 |
3.2 地质年代学 |
3.2.1 温泉复式岩体 |
3.2.2 太阳山含矿斑岩 |
3.3 岩石地球化学 |
3.3.1 温泉复式岩体 |
3.3.2 太阳山含矿斑岩 |
3.4 锆石LU-HF同位素 |
3.4.1 温泉复式岩体 |
3.4.2 太阳山含矿斑岩 |
3.5 讨论 |
3.5.1 岩浆活动年代 |
3.5.2 岩浆源区与岩石成因 |
3.5.3 构造环境判别 |
3.5.4 小结 |
4 典型矿床地质 |
4.1 温泉钼-铜矿床 |
4.1.1 地层 |
4.1.2 构造 |
4.1.3 岩浆岩 |
4.1.4 矿体特征 |
4.1.5 蚀变与矿化 |
4.1.6 矿石类型与结构构造 |
4.1.7 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 |
4.1.8 热液脉体时序 |
4.2 太阳山铜-钼矿床 |
4.2.1 地层 |
4.2.2 构造 |
4.2.3 岩浆岩 |
4.2.4 矿体特征 |
4.2.5 蚀变与矿化 |
4.2.6 矿石类型与结构构造 |
4.2.7 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 |
4.2.8 热液脉体时序 |
5 成矿物质来源与演化 |
5.1 成矿元素 |
5.2 稀土元素 |
5.3 铼同位素 |
5.3.1 温泉矿床 |
5.3.2 太阳山矿床 |
5.4 硫同位素 |
5.4.1 温泉矿床 |
5.4.2 太阳山矿床 |
5.5 铁同位素 |
5.5.1 温泉矿床 |
5.5.2 太阳山矿床 |
5.6 铅同位素 |
5.7 小结 |
6 成矿流体性质与演化 |
6.1 成矿流体性质 |
6.1.1 多世代石英:阴极发光证据 |
6.1.2 多世代石英:微量元素证据 |
6.1.3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6.1.4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6.2 成矿流体来源 |
6.2.1 氢氧同位素 |
6.2.2 碳同位素 |
6.3 岩浆-热液演化 |
6.3.1 岩浆出溶过程 |
6.3.2 热液演化过程 |
6.4 小结 |
7 区域成矿系统模式 |
7.1 成矿时代 |
7.1.1 温泉矿床 |
7.1.2 太阳山矿床 |
7.2 岩浆-热液作用时限 |
7.2.1 温泉矿床岩浆-热液演化时限 |
7.2.2 太阳山矿床岩浆-热液演化时限 |
7.3 斑岩成矿系统模式:成矿深度约束 |
5 km)'>7.3.1 深部斑岩环境(>5 km) |
7.3.2 过渡斑岩环境(2-4 km) |
7.4 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认识与成果 |
8.1.1 构造-岩浆-成矿年代学格架 |
8.1.2 印支期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 |
8.1.3 成矿流体和物质来源与演化 |
8.1.4 温泉和太阳山矿床成矿机制 |
8.1.5 斑岩成矿系统模式 |
8.2 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
8.2.1 岩浆作用过程:矿物学约束 |
8.2.2 成矿流体组成:FIAs红外显微镜和LA-ICP-MS约束 |
8.2.3 成矿系统变化与保存:低温热年代学约束 |
8.2.4 复合造山与叠加成矿作用:矿床探针约束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延边和龙地区中生代热液金银、钼和铁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成矿地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区范围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概况 |
1.2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太古宇 |
2.1.2 元古宇 |
2.1.3 古生界 |
2.1.4 中生界 |
2.1.5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太古宙-元古宙变形构造 |
2.2.2 褶皱构造 |
2.2.3 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新太古-古元古代岩浆岩 |
2.3.2 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 |
2.4 区域内生金属矿产资源 |
2.5 区域地壳演化 |
2.5.1 测试方法 |
2.5.2 早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形成与演化 |
2.5.3 古亚洲洋板块俯冲与闭合 |
2.5.4 古亚洲洋闭合后的伸展 |
2.5.5 古太平洋板块俯冲 |
2.5.6 古太平洋板块伸展 |
第3章 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研究 |
3.1 矿床地质特征 |
3.1.1 斑岩型钼矿床 |
3.1.2 中温热液金、银矿床 |
3.1.3 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 |
3.1.4 叠生型金矿床 |
3.2 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与氢-氧、硫、铅同位素特征 |
3.2.1 实验方法 |
3.2.2 实验结果 |
第4章 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 |
4.1 实验样品及测试方法 |
4.1.1 LA-ICP-MS锆石U-Pb测试样品、方法 |
4.1.2 Re-Os同位素测试样品、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 |
4.2.2 Re-Os同位素定年结果 |
4.3 成矿时代的厘定 |
4.3.1 斑岩型钼矿床 |
4.3.2 中温热液矿床 |
4.3.3 矽卡岩型铁矿床 |
4.3.4 叠生型金矿床 |
第5章 矿床成因 |
5.1 斑岩型 |
5.1.1 石马洞钼矿 |
5.1.2 华集岭钼矿 |
5.2 中温热液型 |
5.2.1 金城洞金矿 |
5.2.2 百里坪银矿 |
5.3 矽卡岩型 |
5.3.1 白石洞铁矿 |
5.4 叠生型 |
5.4.1 沙金沟金矿 |
第6章 岩浆作用对成矿的制约 |
6.1 斑岩型 |
6.1.1 石马洞钼矿 |
6.1.2 华集岭钼矿 |
6.2 中温热液型 |
6.2.1 金城洞金矿 |
6.2.2 百里坪银矿 |
6.3 矽卡岩型 |
6.3.1 白石洞铁矿 |
6.4 叠生型 |
6.4.1 沙金沟金矿 |
第7章 成矿作用与成岩成矿模式 |
7.1 成矿期次的划分 |
7.2 成矿流体性质与演化 |
7.2.1 斑岩型 |
7.2.2 中温热液型 |
7.2.3 矽卡岩型 |
7.2.4 叠生型 |
7.3 成矿物质来源 |
7.3.1 斑岩型 |
7.3.2 中温热液型 |
7.3.3 矽卡岩型 |
7.3.4 叠生型 |
7.4 成矿机理与成矿模式 |
7.4.1 斑岩型 |
7.4.2 中温热液型 |
7.4.3 矽卡岩型 |
7.4.4 叠生型 |
7.5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模式 |
7.5.1 印支期(中三叠世) |
7.5.2 燕山早期(中侏罗世) |
7.5.3 燕山晚期(早白垩世中晚期)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选题依据 |
1.2 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法 |
1.2.1 工作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完成工作量及研究进展 |
1.3.1 完成工作量 |
1.3.2 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深部结构特征 |
2.1.3 区域构造演化 |
2.2 铜陵矿集区 |
2.2.1 地壳结构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地层 |
2.2.4 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第三章 矿集区岩浆岩与岩浆作用 |
3.1 岩浆岩研究现状 |
3.2 岩浆岩时空分布 |
3.2.1 岩体空间分布 |
3.2.2 岩石形成年龄 |
3.3 岩浆岩矿物组成和岩石化学特征 |
3.3.1 岩石矿物组成特征及岩石种属 |
3.3.2 岩石化学成分特征及岩石系列 |
3.4 岩浆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4.1 微量元素 |
3.4.2 稀土元素 |
3.5 岩浆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3.5.1 Sr-Nd同位素 |
3.5.2 O同位素 |
3.5.3 Pb同位素 |
3.6 深部岩浆动力学过程及成岩机制 |
3.6.1 岩浆起源 |
3.6.2 岩浆演化 |
3.6.3 成岩大地构造背景 |
3.6.4 成岩动力学过程 |
3.7 小结 |
第四章 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 |
4.1 矿床时空分布 |
4.1.1 矿床空间分布 |
4.1.2 矿床时间分布 |
4.2 矿床成因类型 |
4.3 矿田地质特征 |
4.3.1 铜官山矿田 |
4.3.2 狮子山矿田 |
4.3.3 新桥矿田 |
4.3.4 凤凰山矿田 |
4.3.5 沙滩角矿田 |
4.4 小结 |
第五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质 |
5.1 矿田地质概况 |
5.1.1 地层 |
5.1.2 构造 |
5.1.3 岩浆岩 |
5.1.4 矿床 |
5.2 矿床地质特征 |
5.2.1 包村金(铜)矿床 |
5.2.2 朝山金矿床 |
5.2.3 鸡冠石银(金)矿床 |
5.2.4 东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5 西狮子山铜(金)矿床 |
5.2.6 老鸦岭铜(钼)矿床 |
5.2.7 大团山铜(金)矿床 |
5.2.8 花树坡铜(金)矿床 |
5.2.9 胡村铜(钼)矿床 |
5.2.10 冬瓜山铜(金)矿床 |
5.3 小结 |
第六章 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 |
6.1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6.1.1 流体包裹体样品采集和实验 |
6.1.2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6.1.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盐度 |
6.1.4 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 |
6.1.5 成矿流体热力学参数的确定 |
6.1.6 铜和金的络合物形式及相关热力学计算 |
6.1.7 铜和金迁移和沉淀的热力学分析 |
6.1.8 小结 |
6.2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2.1 氢-氧同位素 |
6.2.2 硫同位素 |
6.2.3 铅同位素 |
6.2.4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表 |
(7)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概况 |
1.2 地质工作程度及研究现状 |
1.2.1 地质工作程度 |
1.2.2 研究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
1.3 论文选题意义及依托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及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进展 |
第2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2.1 太古宇 |
2.2.2 元古宇 |
2.2.3 显生宇 |
2.3 区域侵入岩 |
2.3.1 太古代侵入岩 |
2.3.2 元古代侵入岩 |
2.3.3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火山岩 |
2.5 区域构造 |
2.5.1 褶皱 |
2.5.2 韧性剪切带 |
2.5.3 脆(韧)性断裂构造 |
2.6 区域地球物理 |
2.7 区域地球化学 |
2.8 区域莫霍面深度 |
2.9 胶东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 |
2.9.1 中生代主要岩浆岩成岩构造背景 |
2.9.2 太平洋板块发展与中国东部构造运动的内在联系 |
2.9.3 胶东中生代成岩成矿动力学演化 |
2.10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矿床特征 |
3.1 造山型金矿 |
3.1.1 中成矿床——以玲珑金矿床为例 |
3.1.2 浅成矿床——以岔夼金锑矿为例 |
3.1.3 胶东造山型金矿成矿模式 |
3.2 斑岩-矽卡岩型矿床 |
3.2.1 邢家山钨钼矿床 |
3.2.2 香夼铅锌铜矿床 |
3.2.3 冷家-南台铜钼矿床 |
3.3 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
3.3.1 大疃刘家铍矿床 |
3.3.2 王家庄铜锌矿床 |
3.3.3 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 |
3.3.4 汤村店子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床 |
3.3.5 杜家崖金矿床 |
第4章 区域控矿条件及成矿规律 |
4.1 区域控矿条件 |
4.1.1 地球动力学背景 |
4.1.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 |
4.1.3 区域重力场、莫霍面特征 |
4.1.4 地层条件 |
4.1.5 区域花岗岩 |
4.1.6 火山活动 |
4.1.7 脉岩条件 |
4.1.8 构造条件 |
4.2 区域成矿规律 |
4.2.1 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 |
4.2.2 成矿带的划分 |
4.2.3 成矿系列的划分 |
4.3 成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
4.3.1 成矿潜力分析 |
4.3.2 找矿方向及方法手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致谢 |
(8)新疆东天山小白石头钨(钼)矿床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1.1 钨矿床类型和成矿作用 |
1.1.2 钨矿床时空分布 |
1.1.3 东天山地区钨矿床特征 |
1.2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2 区域构造带 |
2.3 区域岩浆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区侵入体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
3.1 岩体地质 |
3.2 样品及测试方法 |
3.3 年代学 |
3.4 地球化学 |
3.5 Lu-Hf同位素 |
3.6 Sr-Nd同位素 |
3.7 岩浆来源和构造环境 |
3.7.1 岩石类型、成因以及来源 |
3.7.2 构造环境 |
3.7.3 区域构造格架 |
第四章 矿床地质特征 |
4.1 地层 |
4.2 构造及侵入岩 |
4.3 矿体特征 |
4.4 矿化类型 |
4.5 热液蚀变 |
4.6 成矿期次阶段 |
第五章 矿物学研究 |
5.1 矿物岩相学 |
5.2 电子探针分析 |
5.2.1 样品、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
5.2.2 矿物成分指示意义 |
5.3 LA-ICP-MS微量元素原位分析 |
5.3.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5.3.2 白钨矿原位微量元素 |
5.3.3 白钨矿原位Sr同位素 |
第六章 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 |
6.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6.1.1 流体包裹体 |
6.1.2 稳定同位素 |
6.2 流体包裹体研究 |
6.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6.2.2 显微测温结果 |
6.2.3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
6.2.4 群体包裹体成分 |
6.3 稳定同位素研究 |
6.3.1 H-O同位素 |
6.3.2 S同位素 |
6.3.3 He-Ar同位素 |
6.3.4 C-O同位素 |
6.4 成矿流体来源 |
6.5 成矿物质来源 |
6.5.1 S同位素示踪 |
6.5.2 C同位素示踪 |
6.5.3 Re同位素示踪 |
第七章 成矿时代及成矿作用 |
7.1 样品特征及测试方法 |
7.2 测试结果 |
7.2.1 辉钼矿Re–Os定年 |
7.2.2 白云母40Ar–39Ar定年 |
7.3 小白石头矿床成矿时代 |
7.4 区域成矿时代对比研究 |
7.5 钨钼共生 |
7.6 成矿作用 |
第八章 区域矿床对比研究 |
8.1 与东天山-北山三叠纪矿床对比研究 |
8.2 与华南侏罗纪钨矿床对比研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发表论文情况 |
(9)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依据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OCG矿床研究现状 |
1.2.2 IOCG矿床定义 |
1.2.3 IOCG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
1.2.4 IOCG矿床主要成矿环境 |
1.2.5 IOCG矿床成矿流体及矿床成因 |
1.2.6 中国的IOCG矿床 |
1.3 拉拉IOCG矿床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1.5.1 论文主要成果 |
1.5.2 论文创新点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层 |
2.1.1 古元古界河口群 |
2.1.2 古元古界大红山群 |
2.1.3 古元古界东川群 |
2.1.4 中元古界昆阳群 |
2.1.5 中元古界会理群 |
2.1.6 新元古界康定群 |
2.1.7 震旦系 |
2.1.8 古生界-新生界 |
2.1.9 康滇地轴元古宇地层演化顺序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古元古代岩浆岩 |
2.3.2 中元古代岩浆岩 |
2.3.3 新元古代岩浆岩 |
2.4 区域变质作用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1.1 赋矿层位河口群 |
3.1.2 会理群 |
3.1.3 白果湾组 |
3.2 矿区构造 |
3.2.1 褶皱构造 |
3.2.2 断裂构造 |
3.3 矿区岩浆岩 |
3.3.1 基性侵入岩 |
3.3.2 中酸性侵入岩 |
3.4 角砾岩 |
3.5 矿体特征 |
3.5.1 矿体埋藏特征 |
3.5.2 矿体产状、矿石品位及与围岩关系 |
3.6 矿石类型及构造 |
3.6.1 矿石类型 |
3.6.2 矿石构造 |
3.6.3 矿石矿物成分 |
3.6.4 矿石化学成分 |
第4章 矿床成矿期、成矿阶段及矿物成生顺序研究 |
4.1 矿床成矿期划分 |
4.1.1 成矿期 |
4.1.2 成矿阶段初步划分 |
4.2 矿物世代 |
4.2.1 矿石矿物 |
4.2.2 脉石矿物 |
4.3 矿床成矿阶段及矿物共生组合 |
4.3.1 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 |
4.3.2 变质成矿期 |
4.3.3 气成-热液成矿期 |
4.3.4 热液成矿期 |
4.3.5 矿物生成顺序表 |
4.4 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 |
第5章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5.1 围岩的REE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5.1.2 分析结果 |
5.1.3 REE配分模式及指示意义 |
5.2 含钙脉石矿物的REE地球化学 |
5.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5.2.2 分析结果 |
5.2.3 REE配分模式特征及指示意义 |
5.3 REE来源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 |
6.1 H-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6.1.1 样品及测试方法 |
6.1.2 成矿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
6.1.3 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特征 |
6.2 C-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6.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6.2.2 分析结果 |
6.2.3 方解石沉淀影响因素及成矿流体中的C质来源 |
6.3 S同位素地球化学 |
6.3.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6.3.2 样品的S同位素组成 |
6.3.3 S同位素分馏平衡及平衡温度 |
6.3.4 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流体总S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硫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 |
7.1 独居石原位U-Pb同位素测年 |
7.1.1 样品及分析测试方法 |
7.1.2 分析结果 |
7.1.3 独居石U-Pb年龄指示意义 |
7.2 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 |
7.2.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7.2.2 分析结果 |
7.2.3 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指示意义 |
7.3 黑云母39Ar-40Ar同位素测年 |
7.3.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7.3.2 分析结果 |
7.3.3 黑云母39Ar-40Ar年龄指示意义 |
7.4 黄铜矿的Pb-Pb及 Re-Os同位素测年 |
7.4.1 黄铜矿的Pb-Pb等时线法测年 |
7.4.2 黄铜矿Re-Os等时线法测年 |
7.5 拉拉IOCG矿床成矿时代及指示意义 |
7.5.1 拉拉IOCG矿床4 期成矿事件及指示意义 |
7.5.2 对区域成矿作用的指示意义 |
7.6 拉拉IOCG矿床(金属)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
7.6.1 萤石的Rb-Sr和 Sm-Nd同位素地球化学 |
7.6.2 金属成矿物质来源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 |
8.1 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8.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及结果 |
8.3 高盐度Ib型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的成因及指示意义 |
8.3.1 含子晶包裹体的捕获条件及显微热力学行为 |
8.3.2 拉拉IOCG矿床中Ib型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成因 |
8.3.3 拉拉IOCG矿床中Ib型含石盐子晶多相包裹体的流体来源 |
8.4 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8.4.1 气成-热液成矿期早阶段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8.4.2 气成-热液成矿期晚阶段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8.4.3 热液成矿期成矿压力与成矿深度估算 |
8.5 成矿流体演化及矿质迁移沉淀机制 |
8.5.1 拉拉IOCG矿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
8.5.2 流体超压机制及富矿角砾岩的形成过程 |
8.5.3 矿质的迁移形式及沉淀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9章 岩浆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成矿 |
9.1 康滇地轴元古宙岩浆活动 |
9.1.1 古元古代岩浆活动 |
9.1.2 中元古代岩浆活动 |
9.1.3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 |
9.2 古元古代双峰式岩浆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火山-沉积期成矿作用 |
9.2.1 扬子地块在Columbia超大陆旋回中的构造演化 |
9.2.2 古元古代双峰式岩浆活动与扬子地块西南缘区域性IOCG矿化事件 |
9.2.3 拉拉IOCG矿床古元古代火山喷发-沉积成矿期成矿作用过程 |
9.3 中元古代中酸性岩浆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气成-热液期成矿作用 |
9.3.1 Rodinia超大陆拼贴与扬子地块西南缘中酸性岛弧岩浆事件 |
9.3.2 拉拉IOCG矿床中元古代气成-热液成矿期成矿作用过程 |
9.4 新元古代基性岩浆侵入活动与拉拉IOCG矿床热液期成矿作用 |
第10章 成果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东天山铜金多金属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0.1 论文的选题 |
0.2 研究领域的发展史和现状 |
0.2.1 成矿学 |
0.2.2 找矿系统工程学 |
0.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0.4 论文研究过程及主要工作量 |
0.5 主要成果 |
1 东天山大地构造格局、演化与成矿 |
1.1 概述 |
1.2 构造单元的划分 |
1.2.1 东天山主要断裂构造 |
1.2.2 构造单元的划分 |
1.3 东天山主要构造单元地质特征及运动性质 |
1.3.1 吐哈地块 |
1.3.2 伊犁地块(西天山)及中天山带 |
1.3.3 西南天山带 |
1.3.4 塔里木北缘带 |
1.3.5 北山裂陷带 |
1.4 东天山板块构造运动演化特征 |
1.5 构造与成矿 |
1.5.1 大地构造与成矿 |
1.5.2 不同型式的构造对成矿的控制 |
2 区域地层 |
2.1 概述 |
2.2 地层分区 |
2.2.1 天山地层区 |
2.2.2 塔里木地层区(库鲁克塔格地层分区) |
3 岩浆岩与成矿 |
3.1 岩浆岩的分布特征和分带 |
3.2 侵入岩 |
3.2.1 前震旦纪侵入岩 |
3.2.2 加里东侵入岩 |
3.2.3 海西期侵入岩 |
3.3 火山岩 |
3.3.1 哈尔力克火山岩 |
3.3.2 觉罗塔格火山岩 |
3.3.3 北山火山岩 |
3.4 岩浆岩建造与成矿 |
3.4.1 镁铁、超镁铁岩及其含矿性 |
3.4.2 花岗岩与成矿 |
3.4.3 火山岩与成矿 |
4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
4.1 区域地球物理场分布特征 |
4.1.1 岩石物理性质概述 |
4.1.2 深部重力异常莫霍面 |
4.1.3 重力场分区 |
4.1.4 磁场分区 |
4.1.5 地壳、上地幔结构 |
4.2 地球化学特征 |
4.2.0 研究思路 |
4.2.1 成矿的区域地球化学背景 |
4.2.2 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
5 东天山区域成矿学特征 |
5.1 区域矿产概述 |
5.2 成矿系统 |
5.2.1 概述 |
5.2.2 东天山成矿系列和成矿系统研究概述 |
5.2.3 成矿系统的类型划分 |
5.3 成矿单元的划分 |
5.4 主要成矿带特征 |
5.4.1 东天山成矿区带 |
5.4.2 库鲁克塔格铜镍金铅锌成矿带 |
5.4.3 北山-双鹰山金铜镍成矿带 |
5.5 东天山成矿带东西分区特征 |
6 东天山铜金多金属成矿系统分析 |
6.1 镁铁-超镁铁岩类成矿系统 |
6.1.1 镁铁-超镁铁岩类成矿系统分类 |
6.1.2 铜镍成矿亚系统(黄山式)概述 |
6.1.3 铜镍成矿亚系统(黄山式) |
6.2 斑岩热液成矿系统 |
6.2.1 斑岩型铜矿综述 |
6.2.2 斑岩热液成矿系统分类 |
6.2.3 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亚系统 |
6.3 与火山作用有关的铜矿成矿系统 |
6.3.1 喷流沉积成矿系统 |
6.3.2 火山热液成矿系统 |
6.4 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矽卡岩型铜矿床系统 |
6.5 铜多金属成矿系统之间的关系 |
6.6 东天山金成矿系统 |
6.6.1 东天山金矿床概述 |
6.6.2 东天山金成矿系统 |
7 东天山找矿系统工程学 |
7.1 找矿系统工程学概述 |
7.1.1 问题的提出 |
7.1.2 找矿系统工程学概念 |
7.1.3 找矿系统工程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和意义 |
7.1.4 找矿系统工程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
7.1.5 找矿成功的要素和途径 |
7.2 找矿模型 |
7.2.1 找矿模型概述 |
7.2.2 找矿模型综述 |
7.2.3 典型铜金矿床找矿模型及标志 |
7.3 现代矿体探测学综述 |
7.3.1 区域勘查方法研究新进展 |
7.3.2 隐伏矿勘查新技术、新方法 |
7.4 东天山区域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查地球化学方法 |
7.4.1 新疆区域化探勘查方法技术 |
7.4.2 东天山戈壁覆盖区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及勘查地球化学方法 |
7.4.3 水系沉积物异常的快速查证方法 |
7.4.4 东天山化探异常源快速追踪方法系统 |
8 重点成矿(区)带研究 |
8.0 原理和方法 |
8.1 卡拉塔格-土屋-沁城铜钼金成矿带 |
8.1.1 卡拉塔格铜金矿成矿的地质环境 |
8.1.2 卡拉塔格斑岩型铜(金)矿点地质特征 |
8.1.3 针绿矾的特征及其意义 |
8.1.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8.1.5 流体包裹体特征 |
8.1.6 矿床类型与找矿前景 |
8.2 康古尔-黄山-镜儿泉铜镍金成矿带 |
8.2.1 成矿地质背景 |
8.2.2 与康古尔金矿带的成矿环境对比 |
8.2.3 本区现有金矿化类型评析 |
8.2.4 新发现及新认识 |
8.3 阿齐山-雅满苏-沙泉子铁铜金成矿带 |
8.3.1 地质概况 |
8.3.2 成矿的地质环境分析 |
8.3.3 371-西北坡铜金矿区 |
8.3.4 沙泉子沙北铜矿床 |
8.3.5 景峡铜异常区 |
8.3.6 野马山--野马泉铁铜铅锌金银成矿区 |
9 主要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
9.1 主要成果 |
9.1.1 区域地质研究的主要成果 |
9.1.2 区域成矿学和找矿系统工程学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 |
9.1.3 重点成矿带的找矿和研究成果 |
9.2 存在的问题 |
9.3 几点启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版图 |
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A Discussion on the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ma Evolution and Ore Formation at Tongchang Porphyry Copper Deposit of Jiangxi Province(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矿床学研究若干重要进展[J]. 李建威,赵新福,邓晓东,谭俊,胡浩,张东阳,李占轲,李欢,荣辉,杨梅珍,曹康,靳晓野,隋吉祥,俎波,昌佳,吴亚飞,文广,赵少瑞.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1)
- [2]云南麻栗坡南温河—洒西一带钨成矿系统及找矿方向研究[D]. 阙朝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3]扬子地块西南缘前寒武纪铜—铁—金—铀多金属矿床及区域成矿作用[D]. 宋昊.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4]西秦岭北缘印支期斑岩铜钼成矿系统模式[D]. 邱昆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07)
- [5]延边和龙地区中生代热液金银、钼和铁铜多金属成矿作用与成矿地质模式研究[D]. 聂喜涛. 吉林大学, 2019(02)
- [6]安徽铜陵矿集区中酸性侵入岩及狮子山矿田铜多金属矿床[D]. 楼金伟.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5)
- [7]胶东中生代贵金属及有色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研究[D]. 丁正江. 吉林大学, 2014(10)
- [8]新疆东天山小白石头钨(钼)矿床成矿作用研究[D]. 李宁.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
- [9]扬子地块西南缘拉拉IOCG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D]. 黄从俊.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10]东天山铜金多金属成矿学及找矿系统工程学[D]. 高珍权. 中南大学, 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