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报》编委第二次会议在武汉召开

《测绘学报》编委第二次会议在武汉召开

一、《测绘学报》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武汉市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学报编辑部[1](1983)在《《测绘学报》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武汉市召开》文中提出《测绘学报》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83年5月25日至28日在武汉市召开。学报编委会委员31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协学会工作部期刊处派人出席指导会议。另邀请《工程勘察》编辑部、测绘出版社、武汉测绘学院、郑州测绘学院、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同志出席会议。

施瑛[2](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任君宇[3](2020)在《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文中指出张库大道因连接张家口和库伦(今乌兰巴托)而得名,其向南延伸至湖北、福建,向北达恰克图、莫斯科,形成了跨越欧亚大陆,距离逾万里的“万里茶道”。万里茶道是草原丝绸之路衰落后连接欧亚大陆的又一重要陆上通道,对清朝至民国时期中蒙俄三地的交流和沟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万里茶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历史资料,是中蒙俄三国共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连通中俄的“世纪动脉”。作为一个拥有着重要文化、政治和经济价值的域跨多国的线性文化遗产,万里茶道正在积极申报加入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张库大道作为万里茶道在内蒙古境内的中路,是万里茶道在中国北方极具代表性的线路,其拥有张库官马大道即张家口驿站、张库商道、张库汽车路及张库邮政路四种不同功用的路线,是万里茶道进入蒙俄地区的重要中转站,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万里茶道的申遗、科研、遗产保护及沿线经济的开发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持。目前学界对张库大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往来、行商文化、兴衰变迁等方面,从考古学角度对张库大道的路线、沿线遗址点及沿线环境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仍属空白。张库大道所涵盖区域十分广袤,整体面积将近6万平方公里,交通线路距离达一千多公里,而且所属区域地理环境复杂、人烟稀少,十分不利于对其进行田野考古调查,因而需采用遥感考古学的手段对该线路进行调查分析。遥感考古虽在我国出现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广泛的应用到考古勘探和文物保护中。因其具有耗费时间和财力人力较少、调查范围广、对遗存破坏小、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等特点,十分适用于对张库大道此类线性文化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及保护。本文根据对室内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了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实地田野考古调查的区域和疑似遗址点,并依据在田野考古调查中采集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进行了相关的空间GIS分析,进而解析张库大道线路的环境概况,同时通过田野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分析了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的特点。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遥感考古的起源、发展及理论基础,对国内遥感考古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行梳理。同时分析了线性遗产与万里茶道申遗的内在联系及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的需求,为张库大道进行遥感考古调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第三部分介绍了张库大道暨万里茶道的形成背景,从交通线路的角度对张库大道的变迁和兴衰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研究张库大道的重要历史作用和意义,论证了对其进行考古调查和研究的必要性。第四部分通过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地图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初步确定张库大道的调查范围和疑似遗址点。同时对该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地理环境进行概括,为之后的GIS空间分析提供相关的论证支持。第五部分运用ArcGIS软件对老地图中张库大道的台站路线和汽车道进行矢量化,确定卫星遥感影像的采集区域和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继而通过对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的解译和目视判读,确定待调查的疑似遗址点,为田野考古调查提供数据支持。第六部分对疑似遗址点、拟调查区域和拟调查的重点村镇进行实地田野考古调查,并依据田野调查收集的资料,总结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同时以伊林驿站考古发掘为例,对目视判读疑似遗址点的标准和张库大道沿线遗址点的特点和环境进行验证。其后,依据田野调查中采集到的相关数据,绘制了张库大道路线图,并对张库大道进行水文、人口、坡度进行了GIS空间分析,继而解析张库大道沿线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第七部分对本文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并对不足和以后的工作展望进行了陈述。

刘伟毅[4](2016)在《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及其空间调控策略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滨水缓冲区是在城市河湖水系与滨水用地之间的一个过渡带,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密切。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城市滨水缓冲区正面临着河湖水系急剧萎缩、岸线生态功能退化、滨水用地无序蔓延、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缺乏等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滨水缓冲区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及其空间调控策略,协调滨水缓冲区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已成为滨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本研究重点以武汉城市滨水缓冲区为研究对象,从城乡规划学的视角,以城市再生、低影响开发、生态基础设施等理论为指导,探索了城市滨水缓冲区的划定方法和空间调控策略。依据拟定的研究目标,对城市滨水缓冲区的相关理论及实践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梳理,为研究奠定基础;以历史地图、遥感影像图为基础,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探讨了城市滨水缓冲区动态变化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田野调查、数理统计和集对分析模型,重点对武汉典型滨水缓冲区(东湖、沙湖、南湖、墨水湖、野芷湖、龙阳湖)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河湖水系、滨水用地的现状特征,识别出滨水缓冲区的主要问题;基于ArcGIS平台,通过汇水区分析,并将滨水缓冲区的相关规划成果和建设现状进行分层叠加,对滨水缓冲区未来动态进行了情境模拟,依此制定相应的空间调控策略。本研究有如下发现:1)滨水缓冲区动态特征分析的结果表明:自古代到1983年,武汉城市滨水缓冲区经历了从“相邻”到“相连”的发展历程,1983-2013年间,武汉城市河湖水系急剧萎缩,滨水用地无序扩张加剧,滨水缓冲区空间处于“相争”阶段。2)城市滨水缓冲区规划建设现状分析(基于满意度问卷调查和现场踏勘)的结果表明:影响公众对城市滨水缓冲区规划建设现状不满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①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滞后,水污染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改善;②部分水岸线被周边用地填占、切割、挤压、胁迫较严重,水域与滨水建设用地缺乏必要的过渡区域;③滨水区道路尚不成体系,与城市腹地缺乏有效衔接,造成滨水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较差。3)城市滨水缓冲区生态要素和功能要素的集对分析结果显示:东湖、沙湖、墨水湖的总指标等级为“良”,南湖、野芷湖的总指标等级为“中”,龙阳湖的总指标等级为“差”。综合现状调查得出,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对武汉典型城市滨水缓冲区的综合评价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4)将城市滨水缓冲区的相关规划成果和建设现状分层叠加的结果表明:自然湿地的干涸化、滨水用地开发的无序化以及缓冲区边界的不确定,对城市滨水缓冲区的空间格局有显着的影响。城市规划与河湖水系、绿地等专项规划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严重制约了滨水缓冲区的功能布局和空间组织。基于本研究,本文给出不同类型的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调控策略建议:1)针对“水岸——缓冲区”型,应遵循保护优先原则,尽可能维持岸线的自然属性,通过加强水域和陆域的自然过渡与联系,使其充分发挥最大的生态景观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加大与城市发展的协调,预留弹性增长空间,将其融入城市生态基底。2)针对“水岸——缓冲区——建设区”型,应通过城市更新,进一步优化滨水用地功能布局,重点协调不同陆域用地与滨水缓冲区功能的匹配性,使得滨水缓冲区成为多重协调功能的空间载体;加强滨水缓冲区规划管控的协调,实现滨水空间的多样性,有利于滨水缓冲区的弹性增长;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滨水要素控制体系,使其成为滨水地区协调发展的耦合基础。3)针对“水岸——缓冲区——廊道”型,应依托河湖水系构建网络状绿地,通过水岸纵向空间整合,横向空间拓展,实现胁迫环境下缓冲区空间增长的突破,从而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本生态格局,对实现水体和绿地空间向城市的渗透提供了可行的途径,为滨水用地功能调整与空间耦合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此外,为保障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调控顺利实施,本文提出了相应建议,包括编制滨水缓冲区专项规划,建立滨水缓冲区联动管理机制,完善公众参与决策机制等。

郭细根[5](2017)在《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分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城市群确定为城市化主体形态,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自戈特曼大都市带学说建立以来都市圈、都市连绵区、超级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等城市群相近术语不断出现;当前从技术形态上识别与规划城市群成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尤其是空间的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群近年逐渐增多。论文从空间的生产与空间关系出发,运用空间多维综合TPSNF(Territory 领域、Place 地方、Scale 尺度、Network 网络、Function 功能)分析框架抽象概括出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揭示城市群多维空间内在关系,认为实体空间是极核,网络空间是通道,功能空间是结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体系主要形态,起到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论文以区县(含市辖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多维综合TPSNF分析框架对政府作用明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展开实证研究,包括都市区视角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劳动功能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探讨了TPSNF框架下政府如何运用尺度重构实现城市群空间的统一。实证研究与发现:(1)在都市区视角的实体空间识别中,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15个都市区,在此基础上识别城市群实体空间,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核心区、扩展区、边缘区以及核心区内部的绿心组成,核心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都市区以及环线内所有地市,扩展区为除核心区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规划地域,边缘区为除核心区和扩展区外的湘赣鄂全境。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跨省域、多中心、环状圈层特点,这与2013年湘赣鄂三省内工矿、餐饮、银行大量POI数据核密度拟合结果高度吻合。(2)在分支企业投资的网络空间联系中,运用2013年湘赣鄂经济普查数据分离出母子公司并匹配地址,构建268×268联系矩阵,从区域内、全国以及行业层面,其中行业又细分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研究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并用Arcgis软件将其可视化。联系以省内为主独立组团,武汉、长沙、南昌核心作用显着;跨省联系稀疏且以服务业居多、制造业联系并不明显;地理邻近性、行政等级和区位交通等在投资联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区外省域在长江中游及湘赣鄂投资作用更加突出,湖南与珠三角、江西与长三角、武汉与京津冀联系最为紧密。(3)在劳动空间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中,通过城市(地市、省会)、开发区(国家级、省级以及新区新城)以及产业企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00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主体展开分析;空间成本作用下开发区、产业、企业显着集聚、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利用空间成本差异时功能定位存在竞争,关键在于形成合理化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4)在城市群治理与协调发展中,立足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认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累积叠加以及政府差异化政策的推行。272区县1999-2015年人均GDP的Theil指数2010年后逐渐变小表明城市群战略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空间Markov转移概率表明区域发展马太效应的存在。TPSNF框架下包括柔性区域规划以及刚性行政区划在内的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的工具手段;网络化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间合作、非政府组织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有效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的统一。

杨子明[6](2011)在《新中国外科暨《中华外科杂志》发展史料(1951年至1978年)》文中研究指明《中华外科杂志》迄今60年的办刊历史记录了新中国外科事业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新中国外科事业的发展进步。继承传统,光大荣誉,努力开创我国外科事业更加美好的未来,是当代外科工作者肩负的历史责任。为了便于广大外科同道了解历史,铭记历史,从而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我们以《中华外科杂志》及其前身《外科学报》的报道内容为依据,以杂志记载的历史事件、重要学术成果以及外科学会的重大活动为主线,采用编年的形式概要整理了这份史料。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史料"只是历史的片段,并不能完整地、全面地反映和记录历史;同时,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这一史料也难免会有疏漏。第二,1978年之后,随着外科各专科分会的纷纷成立,外科各学科的专业期刊亦纷纷创刊。此后,由于文献资料的相对分散,《中华外科杂志》对我国外科领域重要事件以及外科各学科发展情况的记载已难以做到全面、完整和具体,因此我们对这一史料的整理截至1978年。我们认为,这既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从保障史料的价值和客观性这一角度来讲也是必要的、合适的。

周妍,佘诗刚[7](2012)在《《学报》创刊30周年系列报道(十五) 《学报》中、英文版大事记》文中指出《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简称《学报》),是1982年在国际着名岩石力学专家陈宗基先生倡导下创办的科技期刊,是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界影响较大的刊物,是学会有效地向社会传播岩石力学知识的重要渠道,多年来它是交流和推动岩石力学与工程成果的重要阵地。《学报》大事记根据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现存的历年档案、相关文献资料编辑整理,并得到学会中历届亲历《学报》成长的专家周维垣、朱维申、杨林德、白世伟、王可

张翰超[8](2019)在《基于遥感监测的中国典型城市时空格局演变及可持续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自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在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的同时,也存在着各地区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土地扩展超过人口增长,土地粗放式使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解决上述问题的首要前提是准确掌握城市发展情况,城区范围的动态变化能够反映城市扩张历程和空间发展模式,城市可持续性评价能够反映城市的健康状况和发展潜力。开展城市扩张监测、时空演变及生态环境评价分析,对于把握城市发展规律,科学开展城市规划和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存在着城区概念不统一,城市边界提取需要大量人工样本,城区面积预测考虑因素不全,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不客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城市扩张监测、时空演变及可持续发展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提出了基于渐进式学习模型的城区范围提取新方法。通过将城区空间约束等先验知识和影像特征等未标记样本信息相结合,减少了机器学习需要的训练样本数量,通过利用路网数据进行分割的方法避免了利用分类方法提取城区过程中高层语义信息表达的难题,提升了城区范围提取的精度。该方法利用城市路网数据将城市分割为街区,采用场景分类的方式提取城区,利用金字塔逐层分块进行空间约束的方法将城区提取原则融入机器学习过程,能够在少量样本条件下得到与人工提取城区范围极为接近的效果,减少了工作量,为城区范围高精度自动提取提供新的解决方案。(2)提出了LSTM-RBF城区面积预测模型并开展全国省会城市扩张时空演变分析和模拟预测。以全国31个省会级城市为监测对象,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渐进式学习提取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人工修正,提取得到2000、2005、2010、2015年4期城区边界,在此基础上对2016年城区面积进行预测,通过LSTM-RBF模型同LSRM网络、RBF网络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证明了LSTM-RBF模型在城区面积预测方面的优越性。通过开展城市规模分布、扩展特征、扩展类型等分析,得到如下结果:(a)2000-2015年,我国省会城市保持了高速增长趋势,总面积增加了90%;(b)省会城市体系接近捷夫模式的等级规模分布,同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趋于均衡分布;(c)城市扩展情况地区差异显着,东部扩展速度逐步放缓,西部、东北地区加速扩张,中部地区稳步扩张;(d)61%的省会城市呈外延式扩展;(e)中国省会城市发展情况与国家城市发展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高度相关。(3)提出了城市地理环境指数(UGEI)综合评价模型,对2015年中国省会城市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该模型从自然资源有限的角度出发,统一采用地均指标而非原始指标、人均指标或者多种指标混合来构建评价模型,通过选取更多的地表覆盖/土地利用指标而非经济、社会指标来构建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最终评价结果。通过与原始指标、人均指标及以行政区面积为分母计算的地均指标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最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a)我国约有一半的省会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下;(b)中国省会城市的地理环境可以分为四个区域,秦岭-淮河是南北区域的重要分界线,西南部区域最好,西北部区域最差;(c)我国省会城市中地理环境状况最好的3个城市分别是海口、南宁、长沙,最差为郑州、太原、石家庄。

翰愚[9](2003)在《励志耕耘三特色 同心协作廿春秋——“学报”创刊20周年回顾》文中研究说明

徐薇薇[10](2004)在《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视觉传达、染织服装、陶瓷艺术、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综合设计类)》文中指出目前,我国正式出版、发行的期刊基本可以分为理工类、人文社科类、艺术类和艺术设计类等。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对艺术设计类期刊作过权威性等级鉴定的研究,给这个学术领域晋升职称、申报课题、申报各类奖项等带来诸多的不便。因此,对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进行分级,有其客观必要性。论文的主要论证方法分三步,首先,通过对期刊基本信息的详细统计,得出符合条件、入选本范畴的刊物。其次,对期刊内容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对入选刊物作出核心、一级期刊与二级期刊之间的两个等级鉴定。最后,请相关学科专家主要针对已列出的期刊等级水平提出适当的意见和建议,作进一步的筛选和调整。由以上三项分别列出三个期刊等级鉴定表,其中第三个鉴定表就是本课题研究及鉴定的最终结果。这一研究工作旨在探讨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的方法和框架,为该课题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取得新的成果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测绘学报》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武汉市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测绘学报》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武汉市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2)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遥感考古的发展与应用
    2.1 遥感考古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2.1.1 遥感考古的起源与发展
        2.1.2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研究概况
        2.1.2.1 研究成果综述与分析
        2.1.2.2 研究机构
        2.1.3 遥感考古在中国的应用
    2.2 遥感考古的理论与展望
        2.2.1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2.2.2 遥感考古的优势与展望
    2.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的需求
        2.3.1 线性遗产概念的由来和形成
        2.3.2 我国线性遗产和万里茶道的申遗
        2.3.3 线性遗产对遥感考古调查需求
第3章 张库大道的形成与变迁
    3.1 张库大道的形成
        3.1.1 草原丝绸之路与茶叶之路
        3.1.2 中俄贸易
        3.1.3 万里茶道与张库大道
    3.2 张库大道的道路及变迁
        3.2.1 张库大道的路况及运输工具
        3.2.1.1 张库大道的路况
        3.2.1.2 主要的运输工具
        3.2.2 官马大道
        3.2.3 张库商道
        3.2.4 张库公路
        3.2.4.1 商办汽车运输公司
        3.2.4.2 筹办西北行驶汽车事宜处
    3.3 张库大道的贸易兴衰
第4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室内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4.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区域概况
        4.1.1 地形与水文
        4.1.2 气候
    4.2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的文献及地图资料收集
        4.2.1 文献资料
        4.2.1.1 官马大道
        4.2.1.2 张库商道和张库汽车路
        4.2.2 地图资料
第5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影像收集与解译
    5.1 老地图的数字化及研究区域的确定
    5.2 卫星影像的目视判读及分析
第6章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和GIS空间分析
    6.1 张库大道(内蒙古段)田野调查与分析
    6.2 伊林驿站田野发掘
        6.2.1 伊林驿站
        6.2.2 伊林驿站考古发掘
    6.3 制图及GIS空间分析
        6.3.1 张库大道路线图的绘制
        6.3.2 张库大道线路的GIS空间分析
        6.3.2.1 水资源分析
        6.3.2.2 人口聚居情况分析
        6.3.2.3 地势地貌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及其空间调控策略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市滨水区
        1.2.2 滨水缓冲区
        1.2.3 空间调控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及处理
        1.6.3 测度指标的选取
        1.6.4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研究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1 研究理论基础
        2.1.1 城市再生理论
        2.1.2 低影响开发理论
        2.1.3 生态基础设施理论
        2.1.4 其它相关理论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1 关于城市河湖水系环境治理的相关研究
        2.2.2 关于城市滨水用地规划建设的相关研究
    2.3 相关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城市滨水缓冲区规划建设实践及启示
    3.1 城市滨水缓冲区规划建设实践
        3.1.1 滨海缓冲区
        3.1.2 滨河缓冲区
        3.1.3 滨湖缓冲区
    3.2 城市滨水缓冲区规划建设经验及启示
        3.2.1 城市滨水缓冲区的演变规律
        3.2.2 城市滨水缓冲区的影响因素
        3.2.3 城市滨水缓冲区的建设模式
    3.3 本章小结
4 武汉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发展历程及特征
    4.1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发展历程(1983年以前)
        4.1.1 相邻阶段:1949年以前
        4.1.2 相连阶段:1949-1983年
    4.2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现状及特征(1983-2013年)
        4.2.1 河湖水系急剧萎缩
        4.2.2 滨水用地无序扩张
        4.2.3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处于相争阶段
    4.3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发展态势
        4.3.1 滨水缓冲区的耦合发展
        4.3.2 滨水缓冲区的功能复合
        4.3.3 滨水缓冲区的多元分化
    4.4 本章小结
5 武汉城市滨水缓冲区的划定与评价
    5.1 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方法与范围确定
        5.1.1 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方法
        5.1.2 城市滨水缓冲区范围确定
    5.2 城市滨水缓冲区评价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2 集对分析及评价结果
    5.3 城市滨水缓冲区问题调查
        5.3.1 采样地点选择
        5.3.2 问卷调查分析
        5.3.3 空间特征解析
    5.4 城市滨水缓冲区的影响因素分析
        5.4.1 地方政策
        5.4.2 规划设计
        5.4.3 规划衔接
        5.4.4 规划建设
        5.4.5 实施机制
    5.5 本章小结
6 武汉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分类及调控策略
    6.1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分类
        6.1.1 分类原则
        6.1.2 分类结果
        6.1.3 不同类型缓冲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6.2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调控策略
        6.2.1 “水岸---缓冲区”型空间调控策略
        6.2.2 “水岸——缓冲区——建设区”型空间调控策略
        6.2.3 “水岸——缓冲区——廊道”型空间调控策略
    6.3 城市滨水缓冲区空间调控的实施保障
        6.3.1 增设滨水缓冲区专项规划
        6.3.2 建立滨水缓冲区联动管理机制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后续研究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技术路线
        1.2.2 研究内容框架
        1.2.3 研究数据方法
    1.3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群研究综述与进展
    2.1 城市群的涌现
        2.1.1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2.1.2 城市群涌现的原因
    2.2 城市群研究脉络与相近概念辨析
        2.2.1 城市群研究脉络
        2.2.2 相近概念的辨析
    2.3 当前城市群研究主要内容与热点
        2.3.1 当前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进展
    2.4 存在的不足与新的方向
第三章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TPSNF分析框架
    3.1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1.1 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3.1.2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2 城市群TPSNF分析框架与多维空间建构
        3.2.1 传统区域研究的多维线性分析
        3.2.2 区域空间关系TPSN多维综合
        3.2.3 TPSNF框架下城市群多维空间建构与抽象
    3.3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与统一
        3.3.1 动力源自城市群增长极功能发挥
        3.3.2 尺度重构是空间统一的工具手段
        3.3.3 网络成为空间统一的路径通道
    3.4 小结
第四章 都市区视角下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环境
        4.1.2 社会经济发展
        4.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
    4.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及内在关系
        4.2.1 城市实体地域人口的统计
        4.2.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分布
        4.2.3 都市区是城市群产生基础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范围与结构特征
        4.3.1 15个都市区界定及其空间集聚分布
        4.3.2 城市群跨省、多中心、圈层化特征
        4.3.3 实体空间高度吻合POI数据的拟合
    4.4 小结
第五章 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
    5.1 城市群网络空间与企业投资
        5.1.1 网络社会崛起与城市群网络空间
        5.1.2 企业投资联系与企业网络构建
        5.1.3 分支企业投资联系数据处理与方法
    5.2 城市群多尺度分行业的分支企业投资联系
        5.2.1 城市群区域内省域组团化显着
        5.2.2 城市群与全国省域差异化联系
        5.2.3 行业总体与细分的多样化网络
    5.3 城市群网络空间结节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5.3.1 网络空间结节性呈核心边缘格局
        5.3.2 影响企业投资结节性的原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劳动空间分工下城市群功能空间分析
    6.1 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
        6.1.1 劳动空间分工
        6.1.2 城市差异化功能定位
        6.1.3 省会核心增长极功能
    6.2 开发区劳动空间分工
        6.2.1 开发区的区内集聚分布
        6.2.2 空间成本主导产业发展
        6.2.3 开发区合作与转型发展
    6.3 地方化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6.3.1 产业集群要素类型的梯度发展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6.3.3 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6.4 小结
第七章 TPSNF框架下城市群空间治理与协调发展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不平等及其原因
        7.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
        7.1.2 自然、历史、经济差异累积叠加是内在动力
        7.1.3 政府差异化政策制订实施成为强大外部推力
    7.2 TPSNF框架下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1 尺度重构是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2 柔性空间规划政策的引导塑造
        7.2.3 刚性行政区划调整成制度保障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策略
        7.3.1 政府合作网络平台搭建
        7.3.2 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培育
        7.3.3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优化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实体空间跨省、多中心、圈层化显着
        8.1.2 网络空间省域组团与差异化外部联系
        8.1.3 功能空间成本差异产生要素空间集聚
        8.1.4 尺度重构促进城市群多维空间的统一
    8.2 政策建议
        8.2.1 利用城市群的集聚扩散、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
        8.2.2 加强跨省社会经济联系、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8.2.3 发挥各级政府积极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基于遥感监测的中国典型城市时空格局演变及可持续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区相关概念
        1.2.2 城市扩张监测
        1.2.3 时空格局演变
        1.2.4 可持续性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路线
    1.4 论文组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城市时空格局演变和可持续性评价相关基础模型与方法
    2.1 城市时空演变监测分析
        2.1.1 城市时空演变监测指标
        2.1.2 城市时空演变分析内容与方法
        2.1.3 城区面积模拟预测方法
    2.2 利用未标记样本信息的机器学习信息提取方法
        2.2.1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信息提取与分类
        2.2.2 基于主动学习的信息提取与分类
    2.3 城市可持续性评价
        2.3.1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2.3.2 极差变换法数据标准化
        2.3.3 指标赋权方法
        2.3.4 自然间断点分级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渐进式学习模型的城区范围提取方法
    3.1 城区概念一致性整合
    3.2 渐进式学习模型
        3.2.1 模型原理
        3.2.2 方法步骤
    3.3 渐进式学习城区提取方法
        3.3.1 数据预处理
        3.3.2 基于路网数据的影像分割及精化
        3.3.3 初始城区样本的选择
        3.3.4 融合人工特征的CNN场景分类
        3.3.5 金字塔格网空间约束
        3.3.6 精度评价
    3.4 实验与分析
        3.4.1 数据准备
        3.4.2 实验结果
        3.4.3 精度评价与分析
        3.4.4 与深度学习方法比较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典型城市时空格局演变分析与模拟预测
    4.1 城区范围修正方法
    4.2 时空格局演变分析方法
        4.2.1 城市规模分布分析方法
        4.2.2 城市扩展分析指标
        4.2.3 城市扩展类型分析
    4.3 LSTM-RBF城区面积预测模型
    4.4 实验与分析
        4.4.1 研究区域及数据源
        4.4.2 城市规模分布与体系变化分析
        4.4.3 城区扩展特征和扩展类型分析
        4.4.4 基于LSTM-RBF模型的城区面积预测
        4.4.5 分析结论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城市地理环境指数的城市可持续性评价方法
    5.1 城市地理环境指数指标体系
    5.2 引入城区面积的指标计算
    5.3 结合AHP和熵权法的综合赋权方法
    5.4 城市地理环境指数计算及分级
    5.5 实验与分析
        5.5.1 研究区及数据
        5.5.2 压力子指数分析
        5.5.3 状态子指数分析
        5.5.4 响应子指数分析
        5.5.5 城市地理环境指数分析
        5.5.6 不同类型指数比较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主要贡献与创新
    6.3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发表论文
    申请专利
    撰写专着
    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9)励志耕耘三特色 同心协作廿春秋——“学报”创刊20周年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二)
    1. 特色与办刊理念。
    2. 特色与坚持研究。
    3. 特色与创新栏目。
(三)

(10)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视觉传达、染织服装、陶瓷艺术、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综合设计类)(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范畴与目的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期刊基本信息
    第一节 视觉传达类
    第二节 染织服装类
    第三节 陶瓷艺术类
    第四节 工业设计类
    第五节 工艺美术类
    第六节 综合类
第三章 期刊简评
    第一节 视觉传达类
    第二节 染织服装类
    第三节 陶瓷艺术类
    第四节 工业设计类
    第五节 工艺美术类
    第六节 综合类
第四章 专家访谈与鉴定意见
第五章 研究过程及鉴定结果
附录
    附录一 SCI简介
    附录二 EI简介
    附录三 “中国期刊方阵”简介
    附录四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附录五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
    附录六 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科技期刊获奖名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测绘学报》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武汉市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测绘学报》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武汉市召开[J]. 学报编辑部. 测绘学报, 1983(04)
  • [2]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3]张库大道(内蒙古段)遥感考古调查与研究[D]. 任君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城市滨水缓冲区划定及其空间调控策略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刘伟毅.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5]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D]. 郭细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6]新中国外科暨《中华外科杂志》发展史料(1951年至1978年)[J]. 杨子明. 中华外科杂志, 2011(01)
  • [7]《学报》创刊30周年系列报道(十五) 《学报》中、英文版大事记[J]. 周妍,佘诗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2(08)
  • [8]基于遥感监测的中国典型城市时空格局演变及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 张翰超. 武汉大学, 2019(01)
  • [9]励志耕耘三特色 同心协作廿春秋——“学报”创刊20周年回顾[J]. 翰愚.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3(04)
  • [10]全国中文艺术设计类期刊等级鉴定研究(视觉传达、染织服装、陶瓷艺术、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综合设计类)[D]. 徐薇薇. 中国美术学院, 2004(01)

标签:;  ;  ;  ;  ;  

《测绘学报》编委第二次会议在武汉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