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不匀散货检验方法探讨

粮食不匀散货检验方法探讨

一、对非均匀粮食大货检验方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郭向东[1](2021)在《农业经济发展对宏观经济增长及波动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粮食安全问题,也关系到广大农民的民生问题,还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在全球经济放缓并受疫情冲击影响这一大背景下,在“十三五”收关、“十四五”开局的关键时期,在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面临新的诸多挑战的情况下,研究农业经济发展和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如何有效平衡推进农业现代化与经济的中高速增长的关联性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为研究农业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内在影响与作用机制,以中国农产品价格、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及宏观经济运行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VAR、非线性MS(M)-AR(p)、非线性MS(M)-VAR(p)等模型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及宏观经济的运行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中国农、林、牧、渔农产品以及总体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波动率时间序列都呈现出显着的长期记忆性特征。农、林、牧、渔农产品以及总体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时间序列对其不确定性的冲击反应较为显着,但是,农、林、牧、渔农产品以及总体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不确定性对其价格指数的冲击反应都较为微弱。农产品价格指数在四种滞后阶数具体情况下,可以在方向和程度两个维度影响宏观经济增长。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水平对GDP增长率时间序列的冲击响应维持在正向水平;方差分解表明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水平时间序列对GDP增长率时间序列影响的贡献程度往往较小。中国农产品的生产价格指数周期成分时间序列在四种滞阶数具体情况下,也对中国GDP增长率周期成分时间序列的影响作用在方向和程度两个维度上产生影响。方差分解发现中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周期成分时间序列对我国GDP增长率周期成分时间序列影响的贡献程度很大。中国GDP增长率周期成分时间序列对中国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以及总体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水平周期成分时间序列影响的贡献程度往往较小,而对中国林业、渔业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水平周期成分时间序列影响的贡献程度较大。对中国农业经济以及宏观经济的增长周期路径研究表明,中国农业经济较难由“低速增长区制”向中高速增长区制转移,由“中速增长区制”攀升至“快速增长区制”的转移概率相对较高,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可以充分发挥资本及技术优势。当中国农业经济步入“中速增长区制”与“快速增长区制”后也不易发生大幅下降,即具有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中国农业经济处于各区制时维持概率均较高,处于“低速增长区制”的可能性最大,处于“中速增长区制”的可能性最小,处于“快速增长区制”的可能性居中,中国农业经济发展需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促进快速发展。中国农业总产值和中国GDP增长路径并不完全同步,农、林、牧、渔四部门经济的增长路径也各不相同。中国农业经济处于各区制的维持概率均较高;而转移概率都相对较低,因此中国农业经济具有一定的惰性特征,不易改变所处的增长状态,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而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成功步入高速增长状态,会倾向于维持良好的增长态势,但一旦落入低速增长状态,将面对十分严峻的经济复苏挑战。农业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时变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当“农业与经济”系统处于“低速增长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率具有正相关关系;当“农业与经济”系统处于“快速增长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率具有更强的正相关关系;而当“农业与经济”系统处于“中速增长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率却具有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农业与经济”系统处于“中速增长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率具有微弱负相关关系的可能性最小,持续性最弱,而“农业与经济”系统处于“低速增长区制”或“快速增长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率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的可能性更大,持续性更强。当“农业与经济波动”系统处于低波动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波动率具有正相关关系;当“农业与经济波动”系统处于中波动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波动率同样具有正相关关系,这一点与“农业与经济”系统中的结果不同;而当“农业与经济波动”系统处于高波动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波动率具有更强的正相关关系。“农业与经济波动”系统处于高波动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波动率具有最强正相关关系的可能性最小、持续性最弱,而“农业与经济波动”系统处于中低波动区制时,中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与中国GDP增长波动率具有正相关关系的可能性更大、持续性更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如下:(1)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农产品价格时间序列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率时间序列都具有长记忆性特征,这一研究成果丰富完善了相关学术体系。(2)本文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中,以农、林、牧、渔及总体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作为样本,排除既往研究仅选取个别种类农产品作为研究样本的局限性,补强了既往研究,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3)本文使用马尔可夫转移模型将中国农业经济及宏观经济的增长周期路径区分为低速、中速和高速三种区制,并计算了不同区制间的转移概率、平均持续期和具体转移时间,以此分析判断中国农业经济和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4)本文将研究金融问题的研究思路引入到农业经济问题的研究中,使用MS(M)-VAR(p)模型分析了农业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处于不同运行状态和不同波动状态中的关联关系,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5)本文使用前述方法研究所得的结论,即农业经济发展在宏观经济处于三中不同运行状态及三种不同波动状态中的关联作用,丰富和完善了农业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内在影响与作用的学术体系。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政策的制定者在实施农产品价格调控时应首先考虑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性,避免价格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增加社会成本,减损社会福利;同时由于农产品价格的长记忆性特征,实施价格调控时要考虑政策的周期性和有效性。第二、由于农产品价格水平能够影响宏观经济增长,而且农产品价格周期成分对宏观经济增长周期成分影响较大,政府应关注并监测“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农产品价格非正常波动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农产品价格的稳定,避免影响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第三、由于农业经济的弱质性特征及农业政策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强烈相关性,中国政府应当继续实施2004年以来的农业扶持政策,特别加强除渔业以外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的支持力度。第四、由于农业经济发展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及其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强烈正相关关系,政府应强化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意识,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亚于出口贸易的这一重要意识,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解决中国特有的“三农问题”;另一方面为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增加新的推动力,解决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驱动力问题。本文包括图66幅,表46个,参考文献328篇。

林陟峰[2](2021)在《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安全问题。劳动力是粮食生产的重要投入要素,劳动力价格的趋势性上升会影响粮食生产,进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本文基于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展开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构建四维度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更综合地评估劳动力价格上升各阶段中国粮食安全总体态势的演变。本文从供给安全、获取安全、使用安全、粮食系统稳定性四个维度构建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设定指标安全值完成指标安全得分转化,根据离差最小化原则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平均赋权法进行组合赋权,综合评价了劳动力价格上升各阶段中国粮食安全的总体态势。(2)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劳动力价格上涨对粮食生产数量的影响,并建立中介效应检验模型进一步探究以农业机械为代表的要素替代中介效应。细分不同粮食生产功能地区和不同耕地资源地区分析劳动力价格对粮食生产数量影响的区域异质性,最后基于生产数量变动对粮食安全展开分析。(3)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劳动力价格上升对粮食生产结构的影响,并构建调节效应检验模型进一步探讨耕地条件可能发挥的调节作用。细分不同耕地条件地区、不同粮食作物品种探究在劳动力价格上升时种植比例调整的异质性,最后基于生产结构变动对粮食安全展开分析。基于上述三部分创新性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中国粮食安全综合得分在劳动力价格上升样本期内围绕安全状态标准得分1不断上下波动,呈现如下三个趋势:一是在劳动力价格波动增长阶段,粮食安全综合得分稳步提高(1995-1999),而后逐渐下降(2000-2003)。二是在劳动力价格快速增长阶段,粮食安全综合得分经历持续低潮(2004-2011),并处于长期不安全状态,但是自2012年起粮食安全综合得分重回安全状态。三是在劳动力价格平缓增长阶段,粮食安全综合得分快速提高,整个阶段均实现粮食安全。(2)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呈现不同的演变趋势。一是粮食供给安全得分呈先降后升的演变趋势。在劳动力价格波动增长阶段,粮食供给安全得分先持续高于标准得分1(1995-1999),而后快速降低(2000-2003)。进入劳动力价格快速增长阶段和平缓增长阶段后,粮食供给安全得分稳步回升,自2008年起粮食供给一直保持安全状态。二是粮食获取安全得分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但整体依旧处于不安全状态。三是粮食使用安全得分呈线性增长趋势,自2005年起保持安全态势。四是粮食系统稳定性安全得分围绕标准得分1不断波动。在劳动力价格波动增长阶段,粮食系统稳定性先稳步提高而后逐渐下降;在劳动力价格快速增长阶段,粮食系统稳定性陷入持续低潮,2004-2012年均处于不安全状态;在劳动力价格平缓增长阶段,粮食系统稳定性逐步回升并处于安全状态。(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上升对粮食生产数量增长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相较于作物品种替代策略中国粮食生产者更加普遍地采用了资本要素替代策略来应对劳动力价格上升,以农业机械为代表的资本要素可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拉动粮食生产数量提升。此外,劳动力价格也是劳动力收入的一种体现,不断增高的收入水平会扩大粮食消费需求促进粮食生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上涨会通过以农业机械为代表的要素替代中介效应对粮食生产数量产生显着正向影响。为强化粮食安全,需要提升农业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强度,大力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劳动力价格对粮食生产数量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不同生产功能区中,劳动力价格对主产区和平衡区的粮食生产数量均有显着正向影响,而对主销区粮食生产数量没有显着影响。在不同耕地资源地区中,相对于耕地资源较匮乏地区劳动力价格对耕地资源较丰富地区的粮食生产数量具有更强的正向拉动作用。为了提升粮食自给率和总体粮食安全,需要充分挖掘各地区粮食生产潜力。(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价格上升对粮食种植比例提高有显着正向影响。相较于多数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的生产劳动力投入强度低同时易于机械作业,在面临劳动力价格上升时更容易采用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来保持生产,最终表现为粮食种植比例相对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人均耕地面积更大的地区劳动力价格上升对粮食种植比例提高的正向影响更强。以人均耕地面积度量的耕地条件在劳动力价格对粮食种植比例影响过程中发挥显着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人均耕地面积狭小地区是实现粮食安全的短板地区,需开发适用该地区的新技术同时出台措施鼓励该地区农户保持粮食生产。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小麦种植比例调整有显着负向影响,对玉米种植比例调整有显着正向影响,对稻谷种植比例调整没有显着影响。为提高粮食供给品种丰富度和高自给率的国家粮食安全目标,需出台措施促进小麦生产,并继续保持玉米和稻谷的生产规模。

袁鹏松[3](2020)在《农地流转的区域差异及其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以河南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许多粮食出口国限制粮食出口,灾难面前唯有“手中有粮”,才能“心中不慌”。近年来我国粮食种植面积不断下降,粮食自给率不断降低;与之伴随的是农地流转的迅速扩张,在此过程部分区域出现了“非粮化”甚至“非农化”等问题,可能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探究农地流转的区域差异,识别不同地形区农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农地流转对种植结构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选取粮食主产区河南省为案例区,在农业区位论、农户行为理论和农户地理论的指导下,利用2013-2017年“河南省农村定点调查”数据,对农地流转的区域差异及其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展开研究。首先利用农地流转发生率和区域差异测度方法,揭示河南省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和区域差异,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地流转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其次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别定量评价农地流转及农地流转规模对不同地形区粮食种植比例的影响;最后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视角探究农地流转对农户种植结构的影响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河南省农地流转具有以下特征:农地总流转发生率较为稳定,总体呈上升趋势,转出发生率大于转入发生率;从空间特征来看,河南省西南地区农地流转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而豫东及豫中平原较低;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农地流转在不断加快,仅郑州、许昌、安阳和三门峡有所下降,其中郑州和许昌流转发生率下降最为明显;从不同地形区来看,山地丘陵区农地流转发生率高于平原地区。(2)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户主特征、家庭收入、非农工作地、农地质量、村庄企业数量和到市区距离;家庭特征是影响平原地区农地流转的重要因素,村庄特征对山地丘陵的影响更大。(3)从全省来看,农地流转加剧了农地的“非粮化”。其中,平原地区“非粮化”更为突出,而山地丘陵地区仅较小规模转入时才会降低粮食种植比例。小规模农地转入显着降低了平原和山地丘陵区粮食作物种植比例,而较大规模农地转入仅对平原地区粮食种植比例有负向影响。家庭特征中的经济收入和村庄特征对粮食种植比例有较为显着的影响,农地质量、户主特征等因素基本无影响。(4)农地流转带来了土地资源再配置,通过重新认识这种地域“人”、“地”关系重组,深入探析了其对农户种植决策的综合影响机制。租金压力使小规模转入户追求单位农地产出,倾向于选择比较利益更高的经济作物;能人效应是农户种植决策突变的“强心剂”,打破了“以粮为纲”路径依赖的种植惯性;规模经济效应促使大规模转入户呈现“倾粮化”趋势;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对农户作物选择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王磊[4](2019)在《非遗视角下淮河流域柳编工艺与活态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淮河流域柳编工艺是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民俗文化内涵。自2010年,作为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代表,安徽霍邱柳编与黄岗柳编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对于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传承与保护日益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因此针对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活态传承问题,从非遗文化的视角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设计两方面对其发展、演变与活态传承展开论述。本文从柳编工艺的起源、植物编织的分类、柳编工艺的分布三个角度入手梳理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历史文化;追溯淮河流域柳编工艺兴起的原因与历史发展,解读其历史文化内涵;从柳编器具的材料特色、工艺分类、工艺流程三个方面分析其编织工艺;从柳编器具的器型、结构、纹理、色彩四个方面解剖其艺术设计。针对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活态传承问题,先从柳编器具外在造型和内在功能的演变过程,反映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传承演变情况;再基于目前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现状,提出“传承、创新、发展”三位一体的活态传承模式,助力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可持续发展。

张磊[5](2018)在《粮食主产区水稻规模种植效率研究》文中认为关于粮食规模种植效率问题是农业经济领域经久历新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导的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日渐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必由之路;也就是说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无论是维持家庭承包也好,还是推动农地流转也罢,适度规模经营是必然趋势。而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改进对既定粮食适度规模种植政策条件下,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甚至国家粮食安全均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粮食规模与效率演化关系及协同改进路径的研究,有助于完善规模经济与粮食生产效率的关联理论,也对粮食规模种植完全成本的界定、厘清及生产成本的降低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国内针对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研究存在重技术轻理论、重测算而轻机理的现实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理论深化与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基于规模经济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规模报酬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等指导下,对粮食规模种植及效率改进的机理进行理论解析和路径建构。整体来讲,论文围绕“提出问题—明晰对象—厘清边界—构建指标—效率测算—差异对比—机制构建—提升策略”的研究主线,以粮食主产区粮食规模种植效率及其演化机理为两大核心点,侧重于探索各内外部因素对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差异对比。首先,本文通过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宏微观生产成本进行解构和分析,包括对粮食生产的一般成本、粮食规模种植的完全成本两大方面。对国外主要农业国家粮食成本对比发现,我国自2012年粮食生产成本增速与成本绝对额均远超国际水平,解构粮食生产成本发现我国人工成本、物质与服务费用和土地成本三大项均高于美国和欧盟国家,这也从侧面表明虽然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政策支持近年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还亟待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建设。基于粮食规模生产的外部性与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并估算了粮食规模种植的“完全成本”,进一步按照完全成本的内涵、主客体特征、利益对等原则,并运用机制设计理论构建了粮食规模种植成本分担机制;研究发现,种粮大户的行为决策依据不是会计成本和绝对成本,而是包括机会成本和相对成本在内的完全成本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本文认为要提高种粮主体的积极性和规模经营生产效率,不仅需要提高粮食生产的绝对效益,还要提高其比较效益,从提高粮食产业国际竞争力来看更需要建立粮食规模种植完全成本的分担机制。其次,通过微观的调研数据,对粮食规模种植大户等主体剖析并梳理粮食规模经营主体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心理诉求;研究发现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提升面临内生与外生双重阻力,主要表现为农业要素市场化程度与政策可及性程度“双低”,引致粮食规模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的“双高”难题;从成本构成、农业分工与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分析发现:规模经营主体能够实现内部化交易成本,却难以内部化外部风险和制度成本。再次,实证分析部分主要包括从宏观面板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宏观分析部分在年鉴数据、公报数据基础上,还创新性的加入了目标省份对应的不同规模种粮大户数、常年外出务工人数、流转耕地中用于耕种粮食面积、财政补贴金额等有利于测度粮食规模种植的变量,更加精准的反映本文研究的粮食规模种植与效率的关系。另外,利用1978-2017年的粮食主产大省的面板数据,从宏观层面对我国粮食的整体效率状况进行明晰和解构,对13个粮食主产省份生产效率进行了空间效率分解,并对效率异质化的影响因素做了回归分析。最后,本研究的重中之重是基于四川、湖南两省种粮大户微观调研数据,综合运用修正的DEA模型对稻作大户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并梳理了影响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因子和作用机理,进一步厘清主产区粮食规模种植与效率的关系、影响因素及演化机理,最后提出优化粮食规模种植效率提升的路径和政策建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其一是提出了粮食规模种植完全成本的概念,并在一定程度上明晰粮食规模经营完全成本与会计成本的关系,对政府、种粮大户、社会等对粮食规模种植完全成本的责任分担机制做了分析。其二,采用修正的DEA模型对粮食规模种植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稻作大户的生产成本投入与产出最大程度的进行了修正,同时理清了水稻规模种植的效率与规模变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既往研究的不足。其三,对稻作大户的粮食规模与效率变化机理进行了明晰,并从粮食规模与效率改进的动力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三个方面进行机理解析。论文主要结构框架可以分为三大部分:首先,是基础理论研究部分,主要目的是厘清研究对象及其核心理论的边界,为后文的深化研究做铺垫,主要内容为第一章、第二章。其次,实证研究部分,实证研究又可以细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层面从粮食主产区及13个省域间效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微观层面是基于以四川、湖南两省为例的稻作大户种植效率及其影响因素。除此外,还包括基于完全成本视角对粮食规模种植效率进行测度。主要内容包括第三至第六章。再次,粮食规模种植效率改进的作用机理和提升的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

谷乐阳[6](2018)在《基于改进SLP的现代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研究》文中提出铁路物流中心是铁路货运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承担着整个货运体系中的货物周转功能。现代铁路物流中心是通过将现代化的物流理念融入到铁路物流中心中去,发展起来的具备多功能、多货物品类、多种运输方式整合运输的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作为铁路物流中心设计规划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规划的合理性可能会对中心内部的作业效率、物流成本以及货主满意度等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其功能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在布局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内部总搬运成本,另一方面也要对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考虑。因此,本文以铁路物流中心总搬运费用最小和相互关系最大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改进SLP的现代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模型,实现了功能区的多角度布置,使得最终方案能够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增加方案的合理性。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对与铁路物流中心布局有关的基础理论进行概述。阐述铁路物流中心的概念并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将现代铁路物流中心应该具有的功能进行划分,确定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的原则。通过对国内外铁路物流中心总图布局模式的研究,分析各种模式的优劣,为下一步布局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提出了基于改进SLP的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模型,并设计相应的微进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传统的SLP方法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突破传统布局模型中的功能区必须水平或垂直布置的约束,将功能区布置角度作为决策变量构建了考虑功能区多角度布置的铁路物流中心布局优化模型,使得模型的适用范围更加广阔,得到的布局方案更加符合实际需求,更加合理。设计微进化算法求解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模型,由于其基于保留优势基因结构的特性,使得模型的求解效率更高。然后,以厦门前场铁路特大货场为例进行功能区布局研究。通过对前场铁路特大货场进行功能区布局,对改进SLP布局模型进行了检验。为了验证微进化算法基于优势基因结构的保留策略能够更高效率地得到最优解,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微进化算法和遗传算法分别求解后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微进化算法在求解效率方面具有优势。最后,采用铁路物流中心站设施设备配置与运营仿真软件对前场铁路特大货场布局方案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与基于人工摆样和专家打分法得到的布局方案进行仿真对比,发现通过改进SLP模型求解的布局方案在内部交通流线顺畅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进而验证了本文优化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

朱贺[7](2018)在《政府资产中土地资源核算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2015年9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布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中共十九大再次提出了“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均是国家的重要计划。政府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涉及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中不可避免的涉及自然资源,土地则是与政府资产负债关系最为密切的自然资源,因此,要编制全面的政府资产负债表,就必须完成对政府资产中土地资源的核算。而土地资源种类繁多,哪些应当纳入政府资产负债核算中?纳入政府资产负债核算的依据是什么?纳入政府资产负债的土地其价值量如何核算?这些都是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必须要解决的难点问题。本文将以政府资产负债核算中的土地资源为研究重点,探索土地资源核算的基本原理,讨论政府资产中土地资源的核算范围,研究各类土地资源的价值核算方法,以期为各地方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操作的参考依据。基于上述目的,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工作:第一,梳理政府资产中土地资源核算的相关理论,阐述土地资源与国家资产负债、政府资产负债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之间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借鉴西方经济学家地租理论与地价理论的优点,结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城镇化过程不断推进的实际国情,本文认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情形下,土地是一个集自然属性与经济属性于一体的综合体,土地资源不仅具有价格也具有价值。并且土地除具有承载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外,还具有资产功能,因此土地是国家和政府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国际准则,还是政府财政统计的理论及国际准则都将土地纳入了资产负债核算表中。本文以SNA2008为基本参考准则,辅以GFS2014、IPSAS、SEEA2012等国际准则,核算包含公共公司的广义政府部门中的土地资源,确定纳入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范围土地资源种类,采取合适的价值估计方法核算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完成对政府资产负债中土地资源的核算。第二,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土地使用现状分类》,分析我国土地分类现状及成交现状,基于法律所有权、使用权与发展权的角度以及不同类型土地与政府偿债能力的相关性,确定纳入政府资产账户的土地资源类型。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的土地纳入政府资产负债核算的范围,归集体所有的土地不纳入政府核算范围中。对于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的土地,进一步结合土地使用权与发展权,根据不同使用类型土地与政府资产负债关系的密切程度,对政府资产负债有直接影响的土地才纳入政府资产负债核算中。本文暂不考虑未利用土地,最终确定政府资产负债核算中土地资源类型包括:国企农林草场用地、国企商服用地、国企工业和仓储用地、公共管理服务用地、铁路用地、收费公路用地、机场用地、港口码头用地以及风景名胜设施用地。对因政府征收拆迁等因素造成土地类型变化而对政府资产负债影响的问题,分为农用地转换为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再次转换两类情形来进行分析,确定其合理的核算方案。第三,梳理土地价值核算相关的基本国家标准规范,根据土地的获取途径,分析市场交易途径获得的土地与非市场交易途径获得的土地价值核算方法的区别,针对非市场交易途径获得的土地价值核算方法进行分析。土地价值核算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主要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地价评估技术规范》、《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城镇土地估价规程》、《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技术规范》,以上标准对土地的分类、定级与估计的基本方法流程等做了详细规范,是进行土地价值核算需要遵循的基本规范标准。市场交易土地价值核算方法较为简单,而非市场交易土地的价值核算是政府资产中土地资源核算的难点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非市场交易土地价值核算可用的方法包含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市场比较法、剩余法、成本逼近法、收益还原法、条件价值法、特征价格法、影响因素建模法、大数据网络爬虫法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特征不同,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地价值核算,应根据核算的土地类型具体分析。第四,非市场交易土地价值的核算方法研究及案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综合行政用地、公园用地以及公路用地三类土地,分析其土地特征及适用的价值核算方法,并以实际案例进行了研究,对其他非市场交易土地的特征及价值核算方法进行基本分析。对于通过非市场交易获得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中的综合行政用地,其价值核算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与规程,符合SNA中核算时间的基本标准,符合待估土地特征,符合各地方政府土地政策,符合各地方政府实际操作需求。在对其进行价值核算时可考虑其使用类型不发生变化和发生变化两种情形。在其使用类型不发生变化时,可估算其市场价值;若其使用类型发生改变时,可根据政府对该土地的处理情况核算其价值区间作为当期价值核算的修正依据,也可供政府作为未来处理该土地的参考依据。以武汉市民之家为例,采用基准地价修正系数法、市场比较法和影响因素建模法对其进行了价值核算。分析认为,综合行政用地类型未发生变化时,使用市场比较法核算其价值较为合适;土地类型发生改变时,使用影响因素建模法核算其价值区间较为合适。对于具有潜在收益能力的公园用地,除了可采用基准地价修正系数法、市场比较法与影响因素建模法之外,还可以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通过调查游客的支付意愿,估算公园潜在的收益能力,进而估计公园的土地价值。本文以武汉关山荷兰风情园为例,采用上述四种方法进行了价值核算,四种方法核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政府资产负债核算的目的,以公园的潜在收益作为其土地价值存在一定的低估,但该种方法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政府所拥有的公园土地在政府面临债务危机时的偿债能力,通过条件价值评估法核算的公园土地价值对于衡量政府偿债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非市场交易土地中的公路用地,本文认为应当将收费公路用地纳入政府资产负债核算中,因其未来具有可持续性的收益,将会影响政府的资产负债结构。结合公路公用地的特征及政府资产负债核算的目的,从核算方法的适用性出发提出了公路用地价值核算的基本准则,分析了可以用来核算公路用地价值的方法。以DG高速M城到X城段为例,采用成本逼近法和收益还原法两种方法对该高速公路土地价值进行了核算。两种方法所得核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成本逼近法以公路用地的取得修建等各项成本为基础,其核算结果主要受收费公路土地征收修建等前期各项投入资金的影响较大;收益还原法主要受收费公路未来纯收益的影响,对于未来收益的预测将是影响公路用地价值核算的主要因素,如何合理的预期未来收益将是运用该方法的关键问题。对其他非市场交易土地如机场用地、港口码头用地、铁路用地、轨道交通用地及风景名胜设施用地的特征及价值核算方法进行了基本分析。这几类土地功能复杂,需要根据各类土地的具体特征将土地细分,对细分土地类型采用合理的核算方法进行价值核算,加总获得该类土地核算期的最终价值。上述各类土地虽然功能复杂,但细分后依旧可以核算其价值,各地区统计部门和国土资源部门在具体核算时可根据待估土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本文从政府资产中土地资源核算的相关理论出发,分析了政府资产负债核算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的基本理论,确定了将土地资源纳入政府资产负债核算的必要性。从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类土地资源与政府资产负债的相关性确定了纳入政府资产中的土地类型,并对土地资源的价值核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最终得到以下结论:(1)土地是一个集自然属性与经济属性于一体的综合体,具有价值,与政府资产密切相关,应将其纳入政府资产负债核算中。(2)应基于法律所有权、使用权与发展权的归属和各类土地与政府资产的相关程度确定纳入政府资产中的土地类型。(3)应根据政府资产中各类土地的特征和各类核算方法的适用性来确定不同类型土地的价值核算方法,可以核算土地的当期价值和未来政府面临债务危机时此土地所具有的偿债能力。(4)每一类型的土地都不止一种价值核算方法可以使用,不同方法核算的土地价值可能较为接近也可能存在较大差别。在各地方官方统计部门或国土部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根据具体案例确定适用的价值核算方法,也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价值核算方法进行核算,采用加权平均确定土地的最终价值。(5)对于土地功能较为复杂的土地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适用功能将土地详细划分后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核算其价值,最后加总求的复杂类型土地的核算期价值。本文最后从土地基础数据的完善、土地价值核算方法的创新、土地资源负债的核算、土地资源核算数据的开发利用四个方面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

耿仲钟[8](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提出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郑旭媛,徐志刚[9](2017)在《资源禀赋约束、要素替代与诱致性技术变迁——以中国粮食生产的机械化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阐释了资源禀赋约束条件决定的要素替代难度对农户要素替代的影响机制,利用全国分省1993—2010年的面板数据、耕地坡度卫星遥感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劳动力成本上升会促使农户利用机械替代劳动,但地形条件会对这一过程的实现形成显着影响。平原地区耕地坡度低、机械易于替代劳动是其机械化进程快于丘陵山区的重要原因。研究丰富了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其结论对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具有重要政策涵义。

郑旭媛[10](2015)在《资源禀赋约束、要素替代与中国粮食生产变迁》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的粮食生产变迁和结构调整过程中,有许多现象令人困惑、无法用常理简单解释,值得深入研究。过去二十余年里,中国城镇化高速推进,粮食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但各地区的粮食面积变化趋势与全国总体情况并非一致,有些地区粮食面积仍在上升。全国平均水平掩盖了区域间的异质性并会影响我们对区域粮食生产变迁和结构调整动因和规律的理解和认识。回答清楚下述问题将有助于加深这方面的认识:在城市化加速的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各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变化特点、趋势和规律究竟怎样?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异?导致这种异质性的主要动因是什么?粮食生产变迁源于农业生产者的微观生产行为调整。面对城市化的冲击,农户为应对劳动力紧缺和成本上升的微观生产行为调适策略主要表现为三种:农业要素投入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但无论哪种结构调整,其完成都需要一定的可实现性。就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替代而言,要素替代的完成不仅取决于要素价格的相对关系,还取决于要素间替代的可行性和难易程度。要素替代难度是否能很好地解释经济社会条件类似区域粮食变迁及结构调整异质性问题,其是否构成了农户结构调整行为及粮食生产变迁的重要制约?其理论上的影响机制和路径是怎样的?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需要深入系统的剖析和科学规范的论证。本文以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为基础,利用1990-2010年全国分省数据,从要素替代难度视角切入,通过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深入研究了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农户结构调整行为的影响,特别是揭示了耕地地形地貌(地区坡耕地比例)这一影响机械替代劳动难易程度的资源禀赋约束条件对农户结构调整行为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系统解释我国的粮食生产变迀及区域异质性,科学研判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变迁的趋势和区域差异,为国家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制订相关政策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粮食生产变迁的区域异质性体现在耕地数量、复种指数和粮食种植比例的区域差异上。从结构调整视角上,耕地非农化、垦种强度、耕地在粮食和经济作物上的配置结构三方面对区域粮食播种面积变化的贡献方向与强度的交叠,是构成粮食生产变迁区域异质性的基本表现。其中,本研究主要关注复种指数与种植结构的区域变化差异,其根本原因是农户应对劳动力紧缺和成本上升所进行的结构调整行为的差异,而要素替代的可行性和难易程度是决定劳动成本上升背景下农户经济结构调整行为差异的重要因素。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机械投入水平和机械化程度有显着正向作用,但是坡耕地比例较高地区该正向影响会被削弱。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机械投入的影响可分解为两种效应:一是产出效应,表现为成本上升导致农业生产规模压缩,机械和劳动投入同时减少;二是替代效应,表现为劳动成本上升导致机械替代劳动,机械投入增加。由于机械与劳动之间存在非常强的替代性,替代效应会大于产出效应,因此,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机械投入影响的总效应是促进机械投入增加和机械化程度上升。然而,机械替代劳动力需要适于机械作业的现实条件,地区耕地的地形地貌会影响到上述要素替代。坡耕地比例较低地区能够顺利推进要素间的替代,而坡耕地比例较高地区机械对劳动的替代存在较大难度,劳动力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无法充分发挥,机械化发展会受阻。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种植结构向粮食作物调整有显着正向作用,但是坡耕地比例较高地区该正向影响会被削弱。由于大田粮食作物相对经济作物容易实行机械化作业,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农户在大田粮食作物上容易用机械替代劳动以缓解劳动成本上升的冲击,因此,劳动力价格上升会诱使劳动力及配套要素从劳动密集、难以机械化的作物,转向容易机械化的大田粮食作物生产。然而,耕地地形地貌对这样的种植结构调整会产生重要影响。在坡耕地比例较高地区,由于机械对劳动替代难度较大,劳动力成本上升之后,农户无法顺利地用机械替代劳动以缓解成本上升的冲击,上述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利于粮食种植结构提高的作用将被削弱。事实上,在这些地区,农户的结构调整会表现为相对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实现劳动投入特征从大田粮食作物上的季节性向蔬菜等经济作物上的常年性转型,实现投入产出特征从大田粮食作物的低投入低产出向蔬菜等经济作物的高投入高产出转型。资源禀赋条件不利于机械对劳动替代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坡耕地比例较高地区,耕地细碎,难以机械化经营耕地。随着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攀升,粮食比较劣势凸显,相对于坡耕地比例较低地区,坡耕地比例较高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会加速转移到非农产业。机械替代劳动的资源禀赋约束条件同样影响到农业复种指数的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对耕地复种指数有显着负向作用,而且,在坡耕地比例较高地区,这种负向作用会被强化。劳动力成本上升会促使农户压缩粮食生产规模,耕地复种指数下滑。坡耕地比例较高地区机械对劳动的替代难度较大,农户面对劳动力机会成本不断上升和农忙季节劳动力紧缺,受比较利益驱动,农户会更加致力于获取非农就业机会,减少在农业上的劳动力投入,降低耕地的复种程度,实行季节性休耕。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因地制宜,深化粮食生产区域分工,强化粮食生产优势产区粮食生产地位;促进农户农业生产、投入和就业结构调整,缓解劳动力成本上升冲击,改善农民收入和粮食生产竞争力,并提出相关具体政策建议。本研究立足要素禀赋之实,深入研究中国粮食生产变迁过程中的障碍与阻力,特别是资源禀赋约束条件导致的要素替代难度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研究提出的素替代难度和可行性这一新颖的研究视角和系统的实证研究丰富了诱致性变迁理论,并拓展了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的应用空间,研究为分析农户经济结构调整行为提供了完整的思路和分析框架,对今后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对非均匀粮食大货检验方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非均匀粮食大货检验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经济发展对宏观经济增长及波动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论文研究的历史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现实背景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创新点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图与实证研究逻辑框架
        1.5.1 论文研究的技术线路
        1.5.2 论文实证研究的逻辑框架
    1.6 相关概念界定及说明
        1.6.1 概念界定
        1.6.2 相关说明
2 文献综述
    2.1 农产品价格的文献回顾
        2.1.1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相关文献
        2.1.1.1 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特征研究的文献回顾
        2.1.1.2 农产品价格长记忆性特征研究的相关文献回顾
        2.1.1.3 其它有关农产品价格研究文献
    2.2 农产品价格与宏观经济相互影响的相关文献回顾
    2.3 农业经济发展的文献回顾
    2.4 农业与经济增长的文献回顾
        2.4.1 关于农业金融与经济的文献回顾
        2.4.2 关于农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文献回顾
        2.4.3 关于农(副)产品价格与经济增长的文献回顾
        2.4.4 关于农业总要素生产率(TFP)与经济增长的文献回顾
        2.4.5 农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方法的文献回顾
3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农业发展理论
        3.1.1 农业发展理论概述
        3.1.2 农业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
        3.1.3 农业发展理论的内涵
        3.1.4 农业发展理论在中国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运用
    3.2 本文研究涉及的其它相关理论
        3.2.1 农产品价格理论
        3.2.2 经济周期理论
        3.2.3 经济增长理论
4 农产品价格及其不确定性的长期记忆性与关联性检验
    4.1 农产品价格及其不确定性的长期记忆性实证检验
        4.1.1 长期记忆性分析方法
        4.1.1.1 ARFIMA模型构建
        4.1.1.2 FIGARCH模型构建
        4.1.2 农产品价格的数据选择与描述
        4.1.3 农产品价格及其不确定性的长期记忆性检验
    4.2 农产品价格与其不确定性之间的关联性检验
        4.2.1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构建
        4.2.2 单位根检验
        4.2.3 Granger因果关系的计量检验
        4.2.4 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
    4.3 本章小结
5 农产品价格及其波动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5.1 农产品价格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检验
        5.1.1 农产品价格序列与中国经济增长序列的选取和描述
        5.1.2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5.1.3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构建与估计
        5.1.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5.1.5 冲击响应函数估计与方差分解分析
    5.2 农产品价格波动与中国经济增长波动性之间的关联性检验
        5.2.1 ADF单位根检验
        5.2.2 影响的方向及影响作用的程度分析
        5.2.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5.2.4 冲击反应的时间变化路径刻画
        5.2.5 影响的贡献程度判别
    5.3 本章小结
6 农业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路径判别
    6.1 非线性MS(M) –AR(P)模型构建
    6.2 农业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数据选择
    6.3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路径刻画
        6.3.1 非线性MS(M)-AR(p)模型的参数估计
        6.3.2 中国农业经济以及宏观经济增长的区制转移概率
        6.3.3 中国农业经济及宏观经济处于各增长区制的平均持续期
        6.3.4 中国农业经济及宏观经济不同增长区制间的转移路径刻画
    6.4 本章小结
7 农业经济发展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的作用研究
    7.1 非线性MS(M) -VAR(P)的模型设定
    7.2 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及宏观经济增长率的时间动态轨迹的刻画
    7.3 农业经济发展在宏观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检验与分析
        7.3.1 非线性MS(M) -VAR(p)模型的参数估计
        7.3.2 农业经济发展对宏观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周期性变迁识别
        7.3.3 农业经济发展对宏观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区制转移特征测度
    7.4 农业经济发展在宏观经济波动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检验与分析
        7.4.1 非线性MS(M) -VAR(p)模型的参数估计
        7.4.2 农业经济发展对宏观经济波动作用机制的周期性变迁识别
        7.4.3 农业经济发展对宏观经济波动作用机制的区制转移特征测度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索引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粮食
        2.1.2 粮食安全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
        2.2.3 劳动力转移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粮食安全评价研究
        2.3.2 劳动力价格与粮食生产数量研究
        2.3.3 劳动力价格与粮食生产结构研究
        2.3.4 文献评述
3 劳动力价格演变与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3.1 劳动力价格演变分析
        3.1.1 劳动力价格时序演变
        3.1.2 劳动力价格地区差异
        3.1.3 劳动力价格品种差异
    3.2 粮食安全基本现状分析
        3.2.1 粮食产量变动分析
        3.2.2 粮食生产结构分析
        3.2.3 粮食进出口量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粮食安全总体态势演变研究
    4.1 粮食安全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4.2 指标选取流程
    4.3 指标选取与指标安全值设定
        4.3.1 粮食供给安全指标
        4.3.2 粮食获取安全指标
        4.3.3 粮食使用安全指标
        4.3.4 粮食系统稳定性指标
    4.4 样本期选择与指标数据处理
        4.4.1 样本期选择
        4.4.2 缺失值处理
        4.4.3 指标安全得分转化
    4.5 指标权重确定
        4.5.1 层次分析法赋权
        4.5.2 熵值法赋权
        4.5.3 平均赋权
        4.5.4 一致性检验
        4.5.5 组合赋权
    4.6 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粮食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6.1 粮食安全总体演变分析
        4.6.2 粮食供给安全演变分析
        4.6.3 粮食获取安全演变分析
        4.6.4 粮食使用安全演变分析
        4.6.5 粮食系统稳定性演变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基于生产数量变动的粮食安全研究
    5.1 理论分析
    5.2 变量选取与样本选择
        5.2.1 变量选取
        5.2.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 基准模型与估计结果
        5.3.1 基准模型构建
        5.3.2 估计结果分析
    5.4 中介效应分析
        5.4.1 中介效应检验模型构建
        5.4.2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分析
    5.5 异质性分析
        5.5.1 不同生产功能地区异质性分析
        5.5.2 不同耕地资源地区异质性分析
    5.6 稳健性检验
    5.7 基于生产数量变动的粮食安全分析
    5.8 本章小结
6 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基于生产结构调整的粮食安全研究
    6.1 理论分析
    6.2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6.2.1 变量选取
        6.2.2 模型构建
        6.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3 估计结果分析
    6.4 异质性分析
        6.4.1 不同耕地条件地区异质性分析
        6.4.2 不同粮食作物品种异质性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
    6.6 基于生产结构调整的粮食安全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猷
附录A 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表样表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农地流转的区域差异及其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以河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1.2.1 研究主要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农地流转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4.2 农地流转对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
        1.4.3 影响种植结构的其他因素
        1.4.4 文献评述
2 理论基础和研究区概况
    2.1 理论基础
        2.1.1 农业区位论
        2.1.2 农户行为理论
        2.1.3 农户地理论
    2.2 研究区概况
    2.3 数据来源与说明
        2.3.1 数据来源
        2.3.2 调查样本农户特征
3 农地流转的区域差异
    3.1 研究方法
        3.1.1 农地流转发生率测度
        3.1.2 区域差异测度
        3.1.3 Logistic回归模型
    3.2 农地流转的时空特征
        3.2.1 河南省农地流转的时空特征
        3.2.2 不同地形区农地流转的区域差异
        3.2.3 各地市农地流转的区域差异
    3.3 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变量说明
        3.3.2 河南省农地流转影响因素分析
        3.3.3 不同地形区影响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农地流转对不同区域种植结构的影响分析
    4.1 河南省种植结构现状
        4.1.1 河南省农作物种植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4.1.2 河南省种植结构区域差异
    4.2 农地流转对种植结构影响的统计分析
        4.2.1 农地流转与种植结构
        4.2.2 流入户粮食种植收益分析
    4.3 农地流转对农户种植结构影响的模型估计
        4.3.1 模型选择与变量
        4.3.2 结果分析
    4.4 农地流转对种植结构的影响机制
    4.5 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及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建议
    5.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5.3.1 研究的创新
        5.3.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 B 村情调查问卷
致谢

(4)非遗视角下淮河流域柳编工艺与活态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现状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柳编工艺的起源与发展
    2.1 柳编工艺的起源
    2.2 植物编织的分类
    2.3 柳编工艺的分布
        2.3.1 国内分布
        2.3.2 国外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兴起
    3.1 淮河流域柳编工艺兴起的原因
        3.1.1 自然原因
        3.1.2 人文原因
    3.2 淮河流域柳编工艺发展的历史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淮河流域柳编工艺与设计
    4.1 淮河流域柳编的编织工艺
        4.1.1 编织材料特色
        4.1.2 编织工艺分类
        4.1.3 编织工艺流程
    4.2 淮河流域柳编的艺术设计
        4.2.1 器型
        4.2.2 结构
        4.2.3 纹理
        4.2.4 色彩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活态传承
    5.1 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演变
        5.1.1 造型演变
        5.1.2 功能演变
    5.2 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传承
        5.2.1 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传承
        5.2.2 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创新
        5.2.3 淮河流域柳编工艺的发展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淮河流域柳编器具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5)粮食主产区水稻规模种植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研究资料与数据来源
        1.5.1 宏观统计数据
        1.5.2 微观农户数据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1.6.1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1.6.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产率与农业生产率
        2.1.2 效率、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
        2.1.3 规模效率
        2.1.4 粮食适度规模经营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制度与技术诱致性变迁理论
        2.2.2 资源要素配置理论
        2.2.3 交易成本理论
        2.2.4 比较优势理论
        2.2.5 完全成本理论
第三章 我国粮食规模种植的现实特征及其困惑表现
    3.1 我国粮食规模种植变化的特征分析
        3.1.1 我国粮食规模种植变化的统计特征
        3.1.2 我国粮食规模种植的农户经营特征
    3.2 我国粮食种植的一般成本特征分析
        3.2.1 我国粮食亩均成本特征及变化分析
        3.2.2 我国粮食生产成本与主要进口来源国比较分析
    3.3 我国粮食规模种植的完全成本特征分析
        3.3.1 粮食规模种植完全成本的理论分析
        3.3.2 粮食规模种植完全成本的实证分析
        3.3.3 粮食规模种植完全成本的分担分析
    3.4 我国粮食规模种植的现实困境分析
        3.4.1 粮食规模种植调研的样本特征分析
        3.4.2 粮食规模种植现实困境表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
    4.1 基于截面数据的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实证分析
        4.1.1 研究方案的设计
        4.1.2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4.1.3 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核算的实证分析
    4.2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实证分析
        4.2.1 研究方案的设计及创新性
        4.2.2 数据说明和研究方法
        4.2.3 粮食主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特征
        4.2.4 粮食主产区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4.3 基于固定效应SFA模型的主产区粮食生产效率实证分析
        4.3.1 研究方法与数据
        4.3.2 变量与数据来源
        4.3.3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户视角下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稻作大户为例
    5.1 湖南省粮食规模种植的概况
        5.1.1 湖南省粮食规模种植禀赋特征分析
        5.1.2 不同地区差异化规模稻作大户分布概况
    5.2 研究方案设计
    5.3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5.3.1 选择DEA模型依据分析
        5.3.2 超效率模型
        5.3.3 样本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5.3.4 样本的描述性分析
    5.4 实证结果分析与呈现:基于不同规模农户视角
        5.4.1 基于聚类分析的样本农户规模区间划分
        5.4.2 不同规模农户效率测算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粮食规模种植效率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研究方案设计与变量选择
        6.1.1 研究方案设计
        6.1.2 变量的选择与说明
    6.2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6.3 模型选择与分析方法
    6.4 稻作农户种植效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6.4.1 回归结果分析与检验
        6.4.2 不同规模影响因素结果解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粮食规模种植效率实现的机制分析
    7.1 粮食规模种植与效率演进机制的逻辑层次分析
    7.2 粮食规模生产效率改进的动力机制分析
        7.2.1 规模经济对粮食生产效率的改进作用
        7.2.2 人力资本对粮食种植效率改进作用
        7.2.3 农业技术进步与效率改进
        7.2.4 农业补贴对规模效率的改进作用
        7.2.5 分工与专业化对规模效率的改善作用
    7.3 粮食规模种植效率实现的激励机制分析
        7.3.1 激励与激励机制
        7.3.2 粮食规模种植的激励及其机制
        7.3.3 粮食规模种植效率实现的激励因素分析
        7.3.4 粮食规模种植效率实现的激励因素作用路径分析
    7.4 粮食种植规模效率改进的保障机制分析
        7.4.1 粮食种植规模效率保障机制的构件分析
        7.4.2 制度供给对粮食生产规模效率协同演化的保障功能
        7.4.3 新型城镇化与粮食规模种植效率的改进
        7.4.4 粮食主产区比较优势有利于规模种植效率改善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快培育新型粮食规模经营主体
        8.2.2 着力优化粮食规模生产补贴政策
        8.2.3 构建完全成本下的持续激励机制
        8.2.4 大力推进主产区要素市场化改革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水稻规模种植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2 合作社类调研问卷
个人简介与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改进SLP的现代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铁路物流中心布局相关理论
    2.1 铁路物流中心概述
        2.1.1 铁路物流中心概念
        2.1.2 铁路物流中心分类
    2.2 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划分
        2.2.1 铁路物流中心核心功能
        2.2.2 铁路物流中心附加功能
        2.2.3 铁路物流中心增值功能
    2.3 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布局的原则
    2.4 国内外铁路物流中心站布局模式分析
        2.4.1 国内铁路物流中心站布局模式分析
        2.4.2 国外铁路物流中心站布局模式分析
        2.4.3 国内外铁路物流中心布局对比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方法研究
    3.1 功能区布局方法概述
    3.2 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区划分
    3.3 改进SLP布局方法
        3.3.1 传统SLP方法存在的不足
        3.3.2 SLP方法的改进
    3.4 基于改进SLP的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模型
        3.4.1 模型假设以及参数设定
        3.4.2 模型构建
    3.5 基于微进化算法的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模型求解
        3.5.1 微进化算法求解物流中心平面布局问题的总体框架
        3.5.2 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问题的微进化算法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实证研究
    4.1 厦门前场铁路特大货场概况
    4.2 前场铁路特大货场功能区划分及相关参数
        4.2.1 功能区划分
        4.2.2 各个功能区之间的物流量
        4.2.3 功能区用地需求估计
    4.3 功能区相关性分析
        4.3.1 物流关系
        4.3.2 非物流关系
        4.3.3 功能区综合相互关系
    4.4 基于微进化算法的功能区布局方案求解
        4.4.1 功能区之间单位搬运费用
        4.4.2 微进化算法各项参数设定
        4.4.3 布局方案求解结果
        4.4.4 前场铁路特大货场平面布局方案调整
    4.5 本章小结
5 前场铁路特大货场平面布局方案仿真验证
    5.1 仿真软件介绍
    5.2 仿真软件仿真逻辑原理及布局功能模块分析
        5.2.1 仿真软件仿真逻辑原理
        5.2.2 仿真软件布局功能模块分析
    5.3 平面布局方案仿真资料
    5.4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5.4.1 仿真结果分析
        5.4.2 仿真结果对比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政府资产中土地资源核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政府资产中土地资源核算理论
    第一节 土地资源与土地经济理论
        一、土地资源理论
        二、土地经济理论
        三、土地资源价值理论
    第二节 政府资产负债核算理论
        一、SNA中政府资产负债核算理论
        二、GFS与SNA中政府资产负债对比
        三、IPSAS与SNA中政府资产负债对比
    第三节 土地资源资产核算理论
        一、SNA中土地资源核算理论
        二、SEEA中土地资源核算理论
    第四节 土地资源与现有资产负债核算体系的关系
        一、土地资源与国家资产负债表
        二、土地资源与政府资产负债表
        三、土地资源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政府资产中土地资源核算范围
    第一节 土地资源的分类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二、土地用途分类
    第二节 基于法律角度的土地资源归属
        一、基于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的划分
        二、基于所有权、使用权与发展权的划分
    第三节 基于政府资产负债核算角度的土地资源归属
        一、基于政府资产核算角度的划分
        二、基于政府负债核算角度的划分
    第四节 政府土地使用类型转换核算
        一、农用地转换为建设用地
        二、建设用地使用类型的再转换
    第五节 纳入政府资产负债核算范围的土地类型及表式设计
        一、纳入政府资产负债表核算范围的土地类型
        二、包含土地资源的政府资产负债账户
        三、政府部门土地资源价值核算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府资产中土地资源价值核算方法
    第一节 土地价值核算的国家标准和通用方法
        一、土地价值核算的国家标准
        二、城镇土地价值核算的通用方法
    第二节 市场交易土地的价值核算方法
        一、挂牌转让交易的土地
        二、协议转让或企业并购中获得的土地
        三、具有基准地价的土地
    第三节 非市场交易土地的价值核算方法
        一、有相似市场交易案例的土地
        二、无相似市场交易案例的土地
        三、多功能综合类型土地
    第四节 目前开展非市场交易土地价值核算的难度
        一、土地类型复杂多样
        二、土地价值影响因素复杂
        三、影响因素量化困难
        四、各地方政府政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市场交易土地中综合行政用地价值核算
    第一节 综合行政用地价值核算标准
        一、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分类
        二、价值核算标准
    第二节 当期价值核算方法
        一、基准地价修正系数法
        二、市场比较法
        三、影响因素建模法
    第三节 价值修正区间估计方法
        一、价值修正的原因
        二、价值修正的方法
    第四节 武汉市民之家土地价值核算
        一、基准地价修正系数法价值核算
        二、市场比较法价值核算
        三、影响因素建模法价值核算
        四、三种核算方法的对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市场交易土地中公园用地价值核算
    第一节 公园用地价值核算方法
        一、公园用地的特征
        二、我国城市公园发展现状
        三、四种公园用地价值核算方法
    第二节 条件价值法的原理与实施方案
        一、条件价值法的原理
        二、条件价值法的实施步骤
    第三节 武汉关山荷兰风情园用地价值核算
        一、武汉关山荷兰风情园简况
        二、条件价值法核算
        三、其他方法价值核算
        四、各种核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非市场交易土地中公路用地价值核算
    第一节 我国公路分类及发展现状
        一、公路分类
        二、中国公路运输发展现状
    第二节 政府资产中公路用地核算范围
        一、纳入政府资产负债核算范围的准则
        二、政府资产中的公路用地核算种类
    第三节 收费公路用地价值核算方法
        一、公路用地价值核算标准
        二、成本逼近法
        三、收益还原法
    第四节 DG高速M城到X城段用地价格核算
        一、DG高速M城到X城段介绍
        二、成本逼近法价值核算
        三、收益还原法价值核算
        四、两种核算方法的对比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其他非市场交易土地价值核算方法探讨
    第一节 机场用地与港口码头用地
        一、机场用地
        二、港口码头用地
    第二节 铁路用地与轨道交通用地
        一、铁路用地
        二、轨道交通用地
    第三节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一、风景名胜设施用地与风景名胜用地的区别
        二、风景名胜设施用地价值核算方法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附录
致谢

(8)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9.3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11.1 主要结论
    11.2 政策建议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介

(10)资源禀赋约束、要素替代与中国粮食生产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假说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假说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农户模型理论
        2.1.2 新劳动力迁移经济理论
        2.1.3 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
        2.1.4 简要评述
    2.2 文献综述
        2.2.1 劳动力转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2.2.2 非农就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农户生产决策影响研究
        2.2.3 粮食生产布局变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
        2.2.4 资源禀赋对农户生产决策影响的研究
        2.2.5 简要评述
3 分析框架、研究假说与计量经济模型
    3.1 分析框架
        3.1.1 理论框架
        3.1.2 农户结构调整行为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3.1.3 模型设定
        3.1.4 模型估计方法
    3.2 要素替代弹性与测度方法
    3.3 数据来源
4 非农就业、机械化与结构调整:趋势与区域异质性
    4.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影响
        4.1.1 农村劳动力转移时与空的变化分析
        4.1.2 农村农业劳动力结构变化分析
        4.1.3 农村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变化分析
    4.2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特征
        4.2.1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4.2.2 农机服务市场的发展
    4.3 中国种植业结构变化的时空特征
        4.3.1 中国粮食生产变迁的时空特点
        4.3.2 中国经济作物生产变迁的时空特点
    4.4 中国耕地资源禀赋分布特征
        4.4.1 耕地数量及质量特征
        4.4.2 耕地坡度分布特征与影响
5 中国粮食生产变迁与区域异质性
    5.1 中国粮食生产变迁:区域分类与异质性
    5.2 中国区域粮食生产变迁趋势与影响因素贡献分解
        5.2.1 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因素贡献分解模型
        5.2.2 区域粮食播种面积变化因素贡献分解结果
    5.3 简要结论
6 资源禀赋、要素替代与农业要素投入结构调整
    6.1 资源禀赋对机械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6.1.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6.1.2 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上升与机械化水平关系
        6.1.3 估计结果与讨论
    6.2 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趋势与地区异质性
        6.2.1 粮食生产函数设定与替代弹性测度方法
        6.2.2 粮食产出与要素投入情况
        6.2.3 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弹性的估计结果
        6.2.4 资源禀赋对机械-劳动替代弹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6.3 简要结论
7 资源禀赋、要素替代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7.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7.2 资源禀赋、劳动力成本上升与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关系
    7.3 估计结果与讨论
    7.4 简要结论
8 资源禀赋、要素替代与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
    8.1 资源禀赋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
        8.1.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8.1.2 资源禀赋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关系
        8.1.3 估计结果与讨论
    8.2 资源禀赋对农村劳动力耕地利用的影响
        8.2.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8.2.2 资源禀赋与耕地复种指数的关系
        8.2.3 估计结果与讨论
    8.3 简要结论
9 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涵义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涵义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对非均匀粮食大货检验方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经济发展对宏观经济增长及波动的作用机制研究[D]. 郭向东.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劳动力价格上升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研究[D]. 林陟峰.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3]农地流转的区域差异及其对种植结构的影响 ——以河南省为例[D]. 袁鹏松. 河南大学, 2020(02)
  • [4]非遗视角下淮河流域柳编工艺与活态传承研究[D]. 王磊.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4)
  • [5]粮食主产区水稻规模种植效率研究[D]. 张磊.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6]基于改进SLP的现代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研究[D]. 谷乐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1)
  • [7]政府资产中土地资源核算问题研究[D]. 朱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8]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9]资源禀赋约束、要素替代与诱致性技术变迁——以中国粮食生产的机械化为例[J]. 郑旭媛,徐志刚. 经济学(季刊), 2017(01)
  • [10]资源禀赋约束、要素替代与中国粮食生产变迁[D]. 郑旭媛.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5)

标签:;  ;  ;  ;  ;  

粮食不匀散货检验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