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家长与孩子上学的关系

改善家长与孩子上学的关系

一、改善家长与就学子女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李慧[1](2014)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特殊问题,而相比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问题更为复杂,成为近年来我国政府和学界普遍关注的难点问题。2012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纷纷发布了异地升学方案,为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城市升学带来了希望,但政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却备受质疑和争议。为此,我们不免追问,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实际升学需求是什么?现有异地升学政策对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升学需求的回应性如何?农民工随迁子女实现义务教育后升学期望还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如何才能合理满足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需求?本研究正是立足于以上问题,使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的方法,综合运用政策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了解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情况,分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升学需求与现行政策间的差距,进一步探究了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的政策因素,最终为改进和完善现有异地升学政策提供建议。论文共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对已有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评价;界定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政策的核心概念。第二部分为第一章及第二章,这一部分梳理了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演进及主要内容,描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期望、影响因素及实际升学路径的调查结果。第三部分为第三章,本部分结合调查研究的结果,得出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读城市普通高中面临的困境。并运用政策学相关理论,分析了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升学的政策原因。现行异地升学政策的缺失造成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机会的剥夺,而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及教育资助政策的缺失则使得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读城市普通高中的学业能力和支付能力不足。第四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针对相应的政策不足与缺失,本部分依据受教育权理论、教育公平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可行能力理论、系统理论等提出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政策设计的价值、原则、内容、及提高政策执行实效性的保障措施,为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毕波[2](2018)在《北京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在基础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背景下,以北京为例,我国特大城市常见学校冷热不均、跨区就学、教育分异等问题,对传统的设施规划思维形成挑战。本文融贯有关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理论(“为什么不公平”)、空间公平评价方法(“如何定义和识别不公平”)和教育空间规划实践(“如何应对不公平”)的研究,指出从空间规划角度看待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与公平矛盾的本质,以及规划干预就学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依托北京三个尺度的就学格局研究和美国、日本的就学政策经验反思,本文搭建了基础教育空间规划从原理到实践的逻辑路径。基础教育空间规划对象不仅限于设施本身,涉及单元空间的教育资源再分配和连续空间的教育系统再组织。基于教育供给相关理论,规划在较大行政单元层面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资源配置角色,在较小功能单元协调多供给主体的利益关系。基于教育需求相关理论,规划在连续空间层面调解就学规模效益、就近入学、学校和社区多元性目标之间的必然矛盾。以不同层面的空间公平评价为技术支撑,规划应当搭建与政策配套的工作路径,构建均衡、就近、包容的就学组团。对于单元空间和连续空间的基础教育公平评价,本文跨多个学科整理了相关评价方法集,分类总结了其应用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定义并识别了北京市域、西城区、通州新城不同区位和群体获得的基础教育资源差异作为评价实证。市域尺度,通过社会空间因子分析和街道中小学服务指标相关性分析,提炼全市中小学服务分布的“中心—边缘”分异。内城尺度,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揭示生源分配机制和三种学区社会空间特征,即内城教育空间的“户籍—文化”分异。近郊尺度,通过问卷调查和GIS建模,揭示实际就学格局公平性,并应用不同可达性模型模拟机会分布,指出近郊教育空间的“收入—区位”分异。三个研究归纳出转型时期首都地区基础教育空间公平的描述维度,指出就学政策规划的重要性。对于基础教育空间规划路径,本文梳理了学校规划实践的公平范式演变,以及不同公平范式国家美国、日本学区制和就学政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在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中,嵌入不同层面教育空间公平评价方法,指向教育区划调整和就学政策设计的规划工作路径,以及组建数据平台、规划师角色转换的保障策略。最后结合北京市的特征总结,提出以学区为核心的教育区划体系及就学公平政策建议。

廖逸儿[3](2019)在《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及其实证检验》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财政精准扶贫是公共财政的价值体现,也是确保完成新时期我国扶贫攻坚任务的物质保障。历史经验表明,财政政策重在落地。从财政资金管理流程来看,明确绩效目标,以评价检验和驱动目标实现对于提升支出绩效,提高公共财政公信力和执行力,增强政治信任,推进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梳理我国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演变过程,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包含凸现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和可以量化的技术目标,这种特征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不谋而合。基于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依据财政绩效评价的理念方法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的结构维度,构建结构化的目标检验体系,以2016-2017年广东省财政教育精准扶贫资金为例,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取得基础数源,对其量化目标的检验结果显示:专项资金总体绩效表现一般,存在补助对象识别不精准、部分基层财务合规性不足等问题;价值依附于个体而存在,从个体发展权考虑,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运用深度访谈法与观察法等手段,对财政教育精准扶贫进行价值目标检验发现,价值“扶贫”受到重视并收到成效,但扶贫对象基本生理保障不足、农村教育存在安全隐患、教学点学生社交得不到保障、贫困家庭拒绝扶助并表现“贫困无奈”、贫困生缺乏内生动力。究其原因在于:高强度考评与权责分立导致目标置换;扶贫与教育部门间职权错位与职能重叠;全国范围内教育系统间数据联通不畅;基层财政薄弱难以支撑教育精准扶贫长期性巨额投入;财政教育精准扶贫价值目标检验体系尚不成熟;等等。财政绩效评价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从“工具-价值”视角,依据存在问题,分析成因,要确保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目标实现,应高度重视价值目标与量化目标的融合;强调“人民满意”价值导向;建立“扶贫部门识别、教育部门提供在学证明”的贫困生瞄准机制;基于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国教育数据联网;强化教育财政投入激励机制,构建“以省为主”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同时,应立足于基层实际,构建对目标的纠错纠偏机制,以及基层容错机制。本研究涉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范畴与教育精准扶贫领域。主要创新:一是选题跨公共管理学、财政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研究问题是国家推进扶贫攻坚的重大问题;二是研究区分价值目标与量化目标,并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4E”维度相对应,从形式上推动目标纠正纠偏。当然,本文研究涉及的样本量有限、产出目标检验较为单一等,有待日后进一步深入探讨。

韩月[4](2017)在《教育决策的话语结构 ——基于北京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教育决策是权威性话语的生产过程,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权力关系和行动规则。由于有限的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公民的教育需求,教育领域需要以适度的排斥维持社会的发展。因此,教育决策总会产生一定的排斥性效果。有益于社会公平的排斥具有正向的价值,而有损于社会公平的排斥则具有负向价值。所以,排斥是教育领域中的正常现象,也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本研究从多元话语的角度出发,试图考察:在政府认可教育公平的重要性时,某个群体的权益为何会遭受一定程度的排斥?北京随迁子女即是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教育权益虽然得到众多包容性话语的大力支持,也要承受一些排斥性话语的部分抵制。教育决策是社会中多元话语互动的产物,也以自身的权威性设定了教育受益格局。基于排斥性的语境,教育决策的四个环节(问题确认、议程设定、备案择取和合法化)都以排斥性的话语逐步生产出现行政策文本。具体来看,政府关于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注意力和应对举措已不断彰显了公平价值,但在资源匮乏的背景下仍要维持适度排斥的语境。家长、媒体、专家和政府针对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过多年的互动,由此而来的话语冲突和话语竞争生产了当前的政策文本。对于北京随迁子女而言,现行政策的包容性还有待增强。某些非京籍家长们基于自身的资本,为子女的教育机会进行了一些抗争。由于抗争的结果有违初衷,他们仍在为子女寻找更具优势的教育机会。这些抗争和妥协恰恰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教育生态,有助于深化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基于各自的利益和观念,非京籍家长、京籍人士和地方政府对于教育公平价值进行了不同的阐释。因此,面对这些话语冲突,公平价值虽然可以推动教育改革,也必然受制于社会与政治发展的现实。仅从政府的行动来看,教育决策的负向排斥已不断减少,而包容性正不断增长。教育决策的公平性程度虽然仍面临诸多争论,但在政府长期的努力下必将获得相应地提升。

周若沂[5](2020)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研究 ——以东莞市入学政策实施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的经济不断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劳动力,人口结构从原来的以户籍人口为主的城市逐步发展为以流动人口为主的特大城市。进城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就学问题是当前社会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长远角度来看,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解决有利于东莞市人力资本的储备,为东莞市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以及维持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奠定基础。通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子女就学情况进行实证调查,本文将结合东莞市教育局近年来所公布的各类学校基本情况数据、与积分制入学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统计年鉴和其他文献,对东莞市积分制入学政策的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给出对应的建议对策。经研究发现,东莞市积分制入学政策突破了户籍制度的限制,让更多适龄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入读公办学校的机会,但在该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公办学位供给不足、申请人对方案认知与了解程度较低、市内各个镇区的录取比例及分值差异大以及积分项目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从基础数据收集、申请程序、教育资源配置的责任主体与价值取向和相关制度的协调性来分析,发现主要原因在于缺乏适龄入学随迁子女的教育情况基础数据、政策宣传不到位、申请步骤繁杂、户籍等方面与教育相关的制度间缺乏有效协调以及积分项目设置存在价值取向偏差,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分析并提出将随迁子女教育需求纳入区域整体教育发展规划中、加强对积分制入学方案宣传、简化申请流程及优化积分指标体系、完善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及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进程和建立合理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教育转移支付制度这四方面的对策。该研究对于东莞市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更为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以及进一步推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余漫[6](2014)在《人口迁移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础教育公平具有起点意义,是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国家把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作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面对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地方政府在将教育资源投往城镇还是农村的选择上陷入了两难境地。尤其是在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镇的背景下,由于缺乏“可行能力”而导致部分农村居民不能平等地获取和享受基础教育这类基本公共服务的情况,会进一步加剧城乡之间不公平状况的后果。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以公平与效率为视角,阐明目前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主要问题,进而深入探讨解决公平性问题的方法,为城乡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基于以上目标,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结论包括:(1)通过梳理近30年来的基础教育财政体制与政策的演变,总结了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政策所经历的适应性改进。分析劳动力及其子女大量由农村迁移到城镇,实际上对城乡分割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战,这表明地方政府不仅需要从制度支持的角度进一步消除人口流动障碍,促进城乡融合,而且有必要从可行能力的视角出发,关注农村弱势群体的基础教育公平问题。(2)以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布局调整政策为背景,运用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资料,并结合相关案例,描述了自2001年以来农村所面临中心校资源集中,点校运行困难以及资源投入的城镇偏向等种种农村内部与城乡之间的“不公平”问题。并通过建立全国30个省1998-2010年农村小学学校数量变化影响因素的面板模型,验证了“效率优先”的导向是推动地方政府大规模撤并农村小学的真正动机。(3)利用河南、甘肃两省三县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建立实证模型,验证了迁移与非迁移两类农村家庭中,决定子女就学地选择的关键因素是收入水平。依照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并结合现阶段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在经费水平、办学条件与师资力量方面差距的描述,得出了在农村居民群体中存在着由于缺乏可行能力而导致的选择权利受限,造成实质上的不公平,从而进一步从农村内部扩大城乡差距的结论。(4)回顾了我国教育财政体制和筹资机制,结合地方政府行为偏好理论,验证了现行的农村基础教育财政体制对地方政府的激励不足,地方政府过度依赖中央转移支付的行为;并通过对行为偏好部分的分析,发现地方政府更加容易在教育资源投入中偏向于人员经费,从而得出了农村基础教育公用经费的供给比人员经费供给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的结论。据此,为实现人口流动背景下的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采用激励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农村公用经费投资力度,并严格限制预算内、外经费数量比例”的政策建议,同时也为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其他公共服务政策的调整提供了借鉴。最后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张丽军[7](2015)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点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在分析国内外关于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受教育情况和就学地选择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运用教育选择等相关理论构建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家庭为分析视角,论证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选择。利用2014年6月-12月在辽宁省丹东市大梨树村、沈阳市法库县、铁岭市昌图县等地区的调研,获得了一手数据。在了解了当前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的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剖析影响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点选择的各个因素,继而采取交叉列表的方法对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点选择进行了单因素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对影响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选择的因素有了初步的认知和了解。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点选择为城镇和农村为因变量,农村家庭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对学校的满意度、学龄子女的个体特征为自变量,构建二分类的logistics回归模型,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整理,得出显着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即家庭年收入、城镇有无购房、配偶目前所在地、基础设施满意度、教学质量满意度、子女年龄6个变量农村学龄就学子女在城镇上学有正向作用,而户籍、上学成本的满意度、上学距离满意度、收费情况的满意度4个变量对农村学龄就学子女在城镇上学有负向作用。随之,从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存在的客观差距和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影响以及农村家庭基础教育需求的差异性三方面对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选择的动因展开分析。通过分析概述,城镇的教学资源是丰富的,选择到城镇就学的农村家庭在不断的增加,这必然会造成城镇学校的压力过大,所以均衡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加强农村学校的建设,满足农村家庭学龄子女的教育需求至关重要。最后,对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点选择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一)均衡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学校差距: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村教育发展;教育经费均衡分配,保障农村教育发展;制定统一的农村学校建设的标准,并制定配套的考核评估体制;调整农村教师资源,实现农村教育的信息化。(二)调整基础教育学校布局,满足学龄子女的就学需求:政府牵头带动地方,制定切合实际的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开拓表达渠道,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强化学校管理,提高办学质量。(三)改善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在不同就学地点的就学状况:制定灵活的收费政策,降低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到城镇就学的成本;建立完善的学龄儿童登记制度;办好农村学校,发挥其乡土文化的特色。

霍翠芳[8](2013)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变迁与教育机会再分配》文中研究表明摘要:教育政策是对教育机会进行权威性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教育政策的决策与执行受着某种价值取向的支配,效率与公平两种价值导向所导致的政策执行结果,会影响政策目标群体的教育机会之获得。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作为教育机会再分配型政策,实行十余年以来,农村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教育机会格局发生了重要改变,农村小学生家庭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本文主要站在处境不利群体的立场,以正义的理论视角审视布局调整政策的价值诉求及政策结果,以讨论教育机会再分配过程中国家的正义职能的履行。全文主体共分为三大部分,共由八章组成:第一部分:正义与公平的理论观照,由第一、二、三章组成。第一章,主要阐述概念和原理,首先明晰机会和教育机会的基本内涵,并对分配与再分配以及正义与公平等词义做了辨析,从分配正义原则出发,提出分配和再分配正义的底线是处境不利群体利益受损最小化的命题。第二章,从环境因素、价值诉求和利益视角三个方面阐释了检视教育政策的几个维度。经济、人口、制度及社会变迁是影响教育政策的外在环境因素,效率与公平的价值诉求是检视教育政策的内在因素,目标群体的利益则是检视教育政策的终极性因素。第三章,从学校规模和家校距离对教育机会的影响出发,阐述学校布局与教育机会之间的关系。学校规模的大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发展过程,家校距离的远近会影响学生的入学率、学习过程及学习成绩。第二部分:现实写照,由第四、五、六章组成。第四章,从中央及地方政策话语文本出发,讨论布局调整政策的价值取向的演变,并从政策实践的角度检验政策的价值向度。第五章,主要从实证调查的角度,描述布局调整政策实施后,政策各目标群体的现状。以一个县作为主要样本地区,以农村小学、农村小学教师、农村小学生及其家长等作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问卷与访谈及实地调查,深刻体察他们的生存现状,作为农村小学生教育机会的提供主体,他们的生存样态会直接影响农村小学生的教育机会的获得。第六章,从教育机会再分配的理论视角,通过实证数据的分析,审视学校撤并后农村小学生教育机会的现状,从就近入学的教育机会、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机会、学校教育机会和家庭教育机会四个维度,考察布局调整政策对农村小学生教育机会的深刻影响。第三部分:理论再解释,由第七、八章组成。第七章,用正义的理论反观政策实践,得出结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作为教育机会和教育权益再分配的重要手段,由于它自身和外部行为存在的价值悖论,导致一部分农村小学生就近入学的教育机会受到极大损害,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更加不均衡,农村家长承担了政策变革的代价,而且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寄宿制小学普遍存在低幼寄宿,使儿童亲情隔断和社会化发展不足。政策制造了社会再分层,一部分处境不利儿童成为新的边缘化群体。第八章,主要从政策立场出发,探讨农村小学布局的政策路径。作为教育机会再分配手段的教育政策应该站在处境不利群体的正义立场,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要坚持教育机会获得的便利性优先原则,为适龄儿童提供就近入学的教育机会和就近享受优质的教育机会是国家的应然职能,建立完备的政策纠错机制和监督制度也是国家保障儿童教育机会获得的应然作为。

范国锋[9](2015)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研究 ——基于家长视角的实证调查》文中认为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了解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对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成果的丰富和补充,也进一步为政府相关教育政策制定和完善提供支持和借鉴。本文以我国广东、浙江、湖北3省6市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资料为基础,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应用经济学的需求理论和家庭决策理论,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论文分为五个部分,七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是第一章的内容。首先,从城镇化、人口流动与户籍制度改革之间的关系入手对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演变进行了梳理;其次,明确了本文研究目的,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最后,对本文的农民工、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是第二章的内容。首先,论文对城镇化和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揭示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的意义;其次,从就学地点选择、就读学校类型、流入地升学意愿以及初中后教育分流等方面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最后,通过对经济学中的需求理论以及家庭教育决策理论的阐述,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架构。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主要是第三章的内容。首先,本文将研究问题确定三个方面,即农民工子女教育城乡地点需求、学校类型需求、初中后分流需求;其次,对混合研究方法的特点、选择以及运用进行了详细说明;再次,介绍了本研究的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并对样本特征进行了简要描述;最后,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第四部分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实证研究,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这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四章是农民工子女教育城乡地点需求。研究发现,希望子女到城市学校就读的农民工比例为74%,希望到县城学校就读的比例为18%,到乡村学校就读的比例为8%,教育需求呈多元化特征。回归分析发现,子女年龄、出生地点、父母工作稳定程度、工资水平、父母对子女进城教育的愿望、父母对相关教育政策的评价等因素对农民工子女城乡教育需求有显着影响。第五章是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类型需求。研究发现,希望子女到城市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比例为89%,随迁子女城市公办学校需求意愿强烈。回归分析发现,家长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资水平、父母希望子女接受同等教育的愿望、学校师资水平、学校教育质量等因素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类型需求有显着影响。第六章是农民工子女教育初中后分流需求。在农民工子女升学考试意愿方面。研究发现,希望子女在本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农民工比例为86%,本地升学考试意愿强烈。在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分流方面,希望子女在本地就读普通高中的农民工比例为93%,普通高中需求意愿强烈。回归分析发现,父母文化程度、工作稳定程度、工资水平、政策知晓度、希望子女接受同等教育的愿望、家庭教育期望等因素对农民工子女教育分流需求有显着影响。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主要是第七章的内容。通过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的城乡地点偏好、学校类型偏好以及初中后分流偏好的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特征,城市教育供给存在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问题,农民工家庭对子女在本地升学考试和就读普通高中需求意愿强烈。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机制,采取差异化的教育供给策略,合理设置随迁子女报考条件,加大普通高中教育供给力度。

刘颖[10](2017)在《充足、公平和效率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前教育财政体系是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关键子系统。但学前教育财政体系仍存在投入不足、分配不公、支出损耗过高等多种问题。2010年以后,我国各级政府推进了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机制改革,学前教育投入显着增长,但现有财政投入能否稳定、长效地支持学前教育实现普及、普惠、有质量,是否解决了久遭诟病的公平争议,是否最大化地实现了效益仍有待考察。为此,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数理统计分析法、政策文本分析法,综合政策学、财政学、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从充足、公平和效率三个维度考察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研究主要追问以下几个问题: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应然价值取向为何?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理念是否契合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要求?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三者的影响因素为何,如何发生作用?儿童权利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公共品理论共同勾勒了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应然价值图景:以儿童为本、注重教育公平、追求充足投入、提高投入效率。因此,充足、公平和效率应为我国学前教育财政体系设计和评估的三项基本原则。研究借助政策范式理论对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发现,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经历了单位福利范式、市场化范式和社会投入范式萌芽三个阶段。在社会投入范式萌芽时期,在政策取向上出现了充足、公平和效率三者的渐强。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充足水平在2010年以后改善明显,但仍存在持续改善乏力、落后于世界多数国家、在教育体系中最薄弱、距离财政充足理想水平有较大差距等问题。财政横向公平也有所改善,但省际、县际差异不容忽视。公共财政资源向城市公办园集中的情况未发生根本性转变。财政城乡纵向公平有所改善,但还存在明显的“城镇中心”导向,公用经费的改善情况及公平状况都优于人员经费。省级财政中立的改善并不明显,人员经费的财政中立状况弱于公用经费。就机会公平而言,儿童家庭资本仍是影响幼儿进入公办园机会的重要因素。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效率不高,损耗严重,尤以规模效率最为突出。同时,近年来人员经费占比降低到不适宜的比例,已明显低于OECD所有国家。研究继而从学理上探索了在内系统、外系统、宏系统中影响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要素。理论上,内系统各要素通过作用于政府投入意愿、支出能力以及学前教育财政充足政策的出台和执行,来影响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外部系统的作用集中体现于“中国式分权”的经济上分权、政治上集权的体制、官僚制度、公共需求表达制度等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支出意愿、支出能力以及公共需求进入决策可能性和有效性的影响。乡土社会成为当前经济分权和“自上而下”标尺竞争的文化根源,而根深蒂固的考试文化则成为地方官员准确认识学前教育价值的桎梏。就财政公平而言,研究认为,内系统和外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分散化、“城市中心”、以编制投入为主的既有投入体制是制约财政公平的重要制度原因;自利的地方官员在成本—收益的理性计算下缺乏调整利益格局、进行制度创新的内在动机;支出层级过低、分税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削弱了农村学前教育的财力基础;义务教育集权和“普九”锦标赛进一步挤占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宏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差序格局下亲疏远近和地位等级对资源分配的影响。就学前教育财政效率而言,内系统的公共支出规模、支出要素结构、支出方式、资金拨付链条、财务信息的公开和监管机制、质量监测和问责机制都影响着财政效率。从外系统来看,弱化的公民参与机制和“中国式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激烈的横向竞争都不利于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从宏系统来看,“信任半径”较小,公共生活中缺乏诚实、节俭和合作也是增长交易成本的重要原因。研究以我国31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和A省样本(区)县的面板数据建立了回归模型,对学前教育财政充足、财政公平和财政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对财政充足的经验研究发现,财政的支出和收入分权程度对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作用基本为正;中央向省一级的转移支付,能够起到激励和“粘蝇板”的效应。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是影响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关键因素。居民偏好对公共财政支出决策的影响力有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重要政策对学前教育财政充足正向作用显着。对城乡纵向公平的经验研究发现,财政自主权的提高会降低公平程度。政府学前教育努力程度的影响显着为正。省一级城镇化对城乡学前教育公平起负向作用,教育城镇化可能降低省一级学前教育城乡生均经费支出差异。对财政综合技术效率的经验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学前教育支出效率的影响基本为负;政府学前教育努力程度对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为负,投入仍沿着效率损耗路径展开;私人投入占比较高的地区,财政效率也较高。省一级人口密度和人均GDP对财政效率影响为正。研究进一步总结了世界主要国家、我国部分地区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经验,并最终提出了完善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建议。对学前教育财政充足而言,要通过立法确定学前教育权利、实现预算单列、确立底线标准来解决投入的合法性问题,综合采用内外部监督机制和政治、经济激励机制来解决政府投入的意愿问题;通过支出责任适度上移、分地区确立适宜的政府间分担责任来解决政府投入的能力问题;通过核算学前教育成本、明确公共财政分担比例、建立与需求挂钩的生均投入机制来解决投入的技术合理性问题。就学前教育财政公平而言,短期要做到弱势优先,兼顾“惠及人人”,长期需要实现“惠及人人”基础上的“弱势补偿”。通过新增普惠性资源向弱势群体聚集地区布局、向弱势群体优先开放来实现“弱势优先”;通过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确保入园资格无歧视、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对所有儿童经济可得和距离可得来实现惠及人人。在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上要利用生均经费拨款机制普及性分担基础成本,为弱势群体分担额外补偿成本;加强中央和省级统筹,实现对弱势地区的倾斜和补偿。就提高财政效率而言,要提高人员经费占比,确保财政资金配置到位,加强财政预算民主和预算管理、监督,完善绩效评估和问责机制。

二、改善家长与就学子女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善家长与就学子女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 文献综述
        (一) 国内相关研究
        (二) 国外相关研究
        (三) 现有研究的综合评价
    四、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设计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研究设计
    五、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调查研究法
    六、 可能创新与不足
        (一) 可能创新
        (二) 研究不足
第一章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演进及实施效果
    一、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演进及实施效果
        (一)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演进
        (二)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教育政策演进及实施效果
        (一)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教育政策演进
        (二)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
第二章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升学情况调查
    一、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一) 城市基本情况
        (二) 学校基本情况
        (三) 教师基本情况
        (四) 农民工随迁子女基本情况
    二、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升学需求调查分析
        (一)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需求情况
        (二)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升学需求影响因素
        (三)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升学需求分析
    三、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实际升学路径调查分析
第三章 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困境及其政策原因分析
    一、 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困境
        (一) 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机会的剥夺
        (二) 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能力的缺失
    二、 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困境的政策原因分析
        (一)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教育政策的缺撼
        (二)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缺撼
        (三) 普通高中教育资助政策的缺撼
第四章 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政策设计的价值、原则及内容
    一、 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政策设计的价值
        (一) 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的权利平等
        (二) 实现农民工随迁子女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配置公平
        (三) 提升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可行能力的认识
        (四) 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
    二、 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政策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 平等性原则
        (二) 补偿性原则
        (三) 差异性原则
        (四) 动态性原则
        (五) 系统性原则
    三、 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政策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 “学历准入”——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升学的实质公正
        (二) “分类放开”——满足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升学的现实需求
        (三) “合理补偿”——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升学的支付能力
第五章 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政策执行的保障措施
    一、 提升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一) 强化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就学的主体作用
        (二) 规范管理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
    二、 同步改革高考招生录取制度
        (一) 逐步改变高考招生的地方化倾向
        (二) 发展和完善高校自主招生制度
    三、 动态规划城市高中阶段教育资源
        (一) 动态配置和科学规划普通高中教育资源
        (二) 发展综合高中为农民工随迁子女重要升学路径
    四、 完善随迁子女高中阶段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一) 提高普通高中办学经费投入
        (二) 建立流出地对流入地的教育经费转移支付机制
        (三) 实现中央政府专项经费转移支付
        (四) 倡导地方政府给予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普通高中经费支持
    五、 构建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利益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在学期间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情况

(2)北京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背景
    1.1 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基础教育空间规划探索
        1.1.1 基础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
        1.1.2 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的转型趋势
        1.1.3 北京市基础教育空间规划探索
    1.2 北京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空间现象
        1.2.1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衡
        1.2.2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等
    1.3 我国城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背景
        1.3.1 经济社会结构转型
        1.3.2 基础教育体制改革
        1.3.3 城市教育通道变迁
        1.3.4 城镇化快速发展
    1.4 规划与教育部门已有措施面临的困境
        1.4.1 基础教育设施规划传统路径
        1.4.2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均衡措施
    1.5 小结
第2章 研究界定
    2.1 研究问题
        2.1.1 认识论问题
        2.1.2 公平评价问题
        2.1.3 规划路径问题
    2.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意义
    2.3 案例对象
        2.3.1 北京市域、内城和近郊案例研究
        2.3.2 不同公平范式的就学空间体系评介
    2.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4.1 研究方法
        2.4.2 数据来源
    2.5 研究框架与论文安排
        2.5.1 研究框架
        2.5.2 论文安排
第3章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理论研究
    3.1 基础教育服务供给相关理论
        3.1.1 空间俱乐部(Club Goods)
        3.1.2 蒂伯特模型(Tiebout Model)
        3.1.3 集体消费(Collective Consumption)
        3.1.4 教育市场模型(Market-oriented Model)
        3.1.5 小结
    3.2 基础教育服务需求相关理论
        3.2.1 社会再生产(Social Reproduction)
        3.2.2 同群效应(Peer Effects)
        3.2.3 邻里效应(Neighborhood Effects)
        3.2.4 机会地理(Geography of Opportunity)
        3.2.5 小结
    3.3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相关理论
        3.3.1 空间公平(Spatial Equity)
        3.3.2 教育公平(Educational Equity)
        3.3.3 小结
第4章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方法研究
    4.1 单元空间的基础教育公平评价
        4.1.1 单元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4.1.2 相关性与模型评价方法
        4.1.3 小结
    4.2 连续空间的学校可达性公平评价
        4.2.1 学校可达性评价基本方法
        4.2.2 学校可达性公平研究进展
        4.2.3 小结
    4.3 离散设施的学校选址与布局优化
        4.3.1 学校选址布局优化基本模型
        4.3.2 学校选址布局模型研究进展
        4.3.3 小结
第5章 基础教育空间规划实践研究
    5.1 学校规划实践及其公平范式演进
        5.1.1 学校规划1.0:乌托邦时代
        5.1.2 学校规划2.0:工业时代
        5.1.3 学校规划3.0:后工业时代
        5.1.4 3.0 后时代:组织社会生态
        5.1.5 小结
    5.2 美国、日本的就学空间体系评介
        5.2.1 美国的学区制格局
        5.2.2 美国的就学反隔离政策
        5.2.3 日本的教育行政体系
        5.2.4 日本的就学平等化政策
        5.2.5 小结
第6章 北京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研究
    6.1 北京市域中小学服务分布与社会空间关系
        6.1.1 北京城市社会空间格局演变历程
        6.1.2 北京城市基础教育服务分布特征
        6.1.3 社会空间与资源分布的匹配关系
        6.1.4 小结
    6.2 内城学校、学区分异及其社会空间关系
        6.2.1 西城区学区划分与学校分异
        6.2.2 典型学区的居住分异与置换
        6.2.3 学校分异与居住分异的关系
        6.2.4 小结
    6.3 近郊就学格局分析与可达性公平评价
        6.3.1 梨园地区实际就学格局分析
        6.3.2 新城小学空间可达性公平评价
        6.3.3 基于择校模型的空间公平评价
        6.3.4 小结
第7章 研究总结与结论
    7.1 空间规划对教育公平的认识
    7.2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方法集
    7.3 北京基础教育空间公平研究启示
        7.3.1 市域:“中心—边缘”分异
        7.3.2 内城:“户籍—文化”分异
        7.3.3 近郊:“收入—区位”分异
    7.4 北京基础教育空间规划路径搭建
        7.4.1 基础教育空间规划路径思路
        7.4.2 基础教育空间区划体系探索
        7.4.3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政策建议
    7.5 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7.5.1 研究的创新点
        7.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西城区教委、中介、家长和学校访谈提纲
附录 B 通州区梨园街道中小学生家庭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及其实证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二)财政支出与财政政策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
        (四)目标与绩效目标
        (五)目标检验
    四、文献综述
        (一)文献来源
        (二)关于教育财政支出与扶贫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研究
        (四)关于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的研究
        (五)文献评析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实地考察法
        (三)统计分析法
    六、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一)研究内容
        (二)逻辑思路
        (三)论文结构
第二章 理论方法
    一、教育精准扶贫理论
        (一)精准扶贫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制度保障
        (二)教育精准扶贫是精准脱贫的长期性举措
        (三)公共财政是教育精准扶贫的物质基础
    二、政策执行理论
        (一)政策目标实现是政策的终极目标
        (二)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必经阶段
        (三)公共选择机制下政策执行偏误难以避免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绩效目标价值理论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引入、目的与功能定位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财政管理手段的双重理性
        (三)绩效目标价值决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科学性
    四、财政支出绩效目标检验的技术体系与方法
        (一)绩效目标检验及其分类
        (二)公共价值的可得性
        (三)绩效目标检验的体系与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绩效目标
    一、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政策阶段性演进
        (一)早期教育扶贫阶段
        (二)教育财政扶贫形成阶段
        (三)“两基”全覆盖与助学体系完善阶段
        (四)新时期教育精准扶贫阶段
    二、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绩效目标
        (一)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目标需求
        (二)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绩效目标体系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支出绩效目标特征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价值目标与量化目标
        (一)价值目标
        (二)量化目标
        (三)作为财政绩效评价的目标界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目标检验体系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双重属性
        (一)以监督提效降耗为目标的工具属性
        (二)以公众满意度为主导的价值属性
        (三)评价适用的前提条件
    二、绩效目标检验视角
        (一)第四代评价的提出与意义
        (二)“工具-价值”绩效检验视角
    三、“量化-价值”绩效目标检验体系构建
        (一)体系构建
        (二)量化目标检验具体思路
        (三)价值目标检验具体思路
    四、目标检验个案选择
        (一)广东贫困情况基本介绍
        (二)广东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量化目标检验
    一、量化目标检验:以广东省财政教育精准扶贫资金绩效评价为例
        (一)资金概述
        (二)评价范围与对象
        (三)评价体系与评分标准
        (四)评价组织与流程
        (五)实地考察抽样与满意度调查
    二、量化目标检验的基本结果
        (一)总体结果
        (二)区域结果
        (三)指标结果
    三、量化目标实现偏差及其原因
        (一)量化目标实现偏差
        (二)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价值目标检验
    一、价值目标的构成与检验方法
        (一)价值目标的构成
        (二)检验方法
    二、深度访谈结果
        (一)教育扶贫补助广覆盖下成效明显
        (二)学生教育需求保障难精准
    三、满意度测量及分析
        (一)普通师生与家长的满意度
        (二)贫困户与扶贫干部的满意度
        (三)财政教育精准扶贫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四、价值目标实现偏差的直接原因
        (一)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育需求难保障
        (二)扶助对象强自尊与扶贫考核间矛盾导致低满意度
        (三)教育精准扶贫补助化导致教育扶贫效果不彰
        (四)信息系统维护不足与管理条块化导致瞄准偏差
        (五)农村生源流失给农村教育规划与保障带来挑战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目标完善及绩效提升
    一、量化目标与价值目标实现偏差的深层原因
        (一)高强度考评与权责分立引起目标置换
        (二)扶贫与教育部门间职权错位与职能重叠
        (三)全国范围内教育系统间数据联通不畅
        (四)基层难支撑教育精准扶贫长期性巨额投入
        (五)财政教育精准扶贫价值目标检验体系尚不成熟
    二、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人民满意”价值导向
        (二)建立绩效评价纠偏机制与容错机制
        (三)形成“扶贫-教育”贫困生瞄准机制
        (四)实现全国范围教育数据联网
        (五)构建“以省为主”教育经费管理体制
    三、延伸与讨论
        (一)2020 年全面教育脱贫的形式意义与实质内涵
        (二)未来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的支出重点
        (三)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及“量化-价值”绩效目标检验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S市问卷调查中师生与家长所提到关于当前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问题
    附录2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教育决策的话语结构 ——基于北京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意识
    第二节 文献述评
        一、关于教育决策的研究
        二、关于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批判性话语分析方法的研究
    第三节 理论视角
        一、社会建构视角中的教育决策
        二、话语制度主义视角中的教育决策
    第四节 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立场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立场:合理呈现本土的教育问题
        二、研究方法:批判性话语分析
第一章 教育决策的排斥性话语结构
    第一节 政策的话语结构
        一、社会中的话语结构
        二、公共政策的话语结构
    第二节 作为话语的教育决策
        一、教育政策问题:话语的识别
        二、教育政策的议程:话语的竞争
        三、教育政策的备案:话语的规训
        四、教育政策的合法化:文本的诞生
    第三节 教育决策的排斥属性
        一、语境:教育决策的排斥性社会背景
        二、生产:教育决策环节的排斥性推进
        三、结果:正向排斥的维持或负向排斥的修正
第二章 随迁子女:政府话语建构的政策目标群体
    第一节 政府注意力的变迁
        一、流动人口权利的政府注意力变化
        二、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政府注意力变化
        三、目标群体的困境与政府注意力变化
    第二节 被排斥到被包容的政策变迁
        一、流动人口:政策排斥的减弱经历
        二、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差别正义提升
第三章 随迁子女教育决策的社会建构
    第一节 问题识别:具有排斥性的教育资源格局
        一、资源制约:教育权利问题的客观情境
        二、格局重建的挑战
    第二节 议程设定:教育问题的话语竞争
        一、媒介场域中的话语与政策
        二、基于媒体的内容分析
        三、议程中的话语差异
    第三节 备案竞争:随迁子女教育受益的话语抉择
        一、随迁子女教育受益的解决方案
        二、备案的抉择
    第四节 教育决策的知识合法化
        一、知识与权力的决策构型
        二、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合法化
第四章 非京籍家长的抗争与妥协
    第一节 教育获益的资本依赖
        一、子女的教育与家长的资本
        二、教育决策排斥下的境遇及其资本解释
    第二节 非京籍家长的抗争与妥协
        一、非京籍家长的集体抗争
        二、个体的抗争与妥协
    第三节 教育获益的合法性层级
        一、教育获益能力的资本判断
        二、教育获益合法性的资本标准
第五章 教育公平的政策限度
    第一节 教育公平的社会建构
        一、利益群体与教育公平价值社会支持
        二、受排斥群体的教育公平诉求
        三、既得利益群体的教育公平质疑
    第二节 教育公平的政府建构
        一、教育公平的政治价值
        二、教育公平认同的政府内部差异
    第三节 教育决策过程中的价值冲突
        一、受益群体的解读差异
        二、公平价值的知识冲突
        三、价值冲突的政府调和
结语政府行动与教育公平
    第一节 政府行动的回顾:从排斥到包容
    第二节 以公平推动教育不断改革
主要参考文献
    一、专着
        (一) 外国专着
        (二) 中国专着
    二、论文
    三、文集、工具书、调研报告
    四、政策文件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研究 ——以东莞市入学政策实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二)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 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第一章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一、基本概念
        (一)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三) 随迁子女
        (四) 随迁子女入学政策
    二、理论基础
        (一)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二) 新公共服务理论
        (三) 公平正义论
第二章 东莞市入学方案实施背景下随迁子女入学实证分析
    一、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实施概况
        (一) 国家关于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的政策
        (二) 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的政策
        (三) 东莞市积分制入学方案及解读
    二、东莞市随迁子女的基本情况
        (一) 随迁子女就读情况
        (二) 积分制入学学位供给概况
        (三) 东莞市随迁子女入学的实证调查
第三章 东莞市入学方案实施背景下随迁子女入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东莞市积分制入学方案存在的问题
        (一) 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公办学校学位供给不足
        (二) 进城务工人员对积分制入学方案不熟悉
        (三) 不同镇区的录取比例及分值差异大、每年录取分值变化大
        (四) 缺乏解决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教育的配套财政政策
        (五) 积分项目设置不利于弱势群体累计积分
    二、东莞市积分制入学方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缺乏适龄入学随迁子女的教育情况基础数据
        (二) 政策宣传不到位,申请步骤繁杂
        (三) 户籍等方面与教育相关的制度间缺乏有效协调
        (四) 积分入学方案的积分项目存在价值取向偏差
第四章 东莞市积分制入学方案实施背景下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对策
    一、将随迁子女教育需求纳入区域整体教育发展规划中
        (一) 广泛收集适龄入学随迁子女人口的基础数据
        (二) 加强教育供给侧改革,以提升基本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二、加强积分制入学方案宣传、简化申请流程及优化积分指标体系
        (一) 加强积分制入学政策宣传力度
        (二) 简化积分制学位申请流程
        (三) 优化积分指标体系
    三、完善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及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进程
        (一) 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进程
        (二) 以教育公平为价值取向,完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相关政策
    四、建立合理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一) 加大省级统筹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二) 进一步统筹六大片区城市规划,打破镇际间行政局限
        (三) 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专项资金的支出规划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人口迁移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分析的逻辑框架:基础教育投入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2.1 基本观点
    2.2 理论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人口迁移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挑战
    3.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政策的演变
    3.2 中国的城镇化与人口迁移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学校撤并:政府应对农村生源减少的措施及其效率导向的动机探讨
    4.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与政策
    4.2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影响
    4.3 地方政府撤并农村学校的行为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家庭子女城乡就学地选择的公平性问题: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分析
    5.1 保障基础教育公平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5.2 就学地选择对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影响
    5.3 农村居民家庭教育相关支出与公平问题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教育投入的结构性问题及公平性的解决之道
    6.1 我国教育财政体制和投入结构
    6.2 地方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预算内外投入行为研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7)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点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1.1.2 合理规范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策略
        1.1.3 辽宁省教育科学决策咨询课题的支撑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模型构建法
        1.5.4 访谈法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1.6.1 选题的创新
        1.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7 技术路线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阐述
    2.1 相关概念的阐述
        2.1.1 城镇化
        2.1.2 农村家庭学龄子女的内涵
        2.1.3 基础教育
        2.1.4 基础教育就学地点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教育均衡理论
        2.2.3 教育公平理论
        2.2.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5 教育选择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点选择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调查样本及基本情况
        3.1.1 调查地点的选择
        3.1.2 调查对象
    3.2 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点选择的现状分析
        3.2.1 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点的分布情况
        3.2.2 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读学校的性质情况
        3.2.3 不同学龄阶段就读学校的城乡分布情况
        3.2.4 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学习生活的看护人情况
    3.3 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点选择的原因分析
        3.3.1 城镇花费高是家长不愿让子女到城镇就学的主要原因
        3.3.2 城镇教学质量好和子女更愿意到城镇上学是家长选择让子女到城镇就学的主要原因
        3.3.3 父母务工情况对学龄子女就读学校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基础教育就学地点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农村家庭学龄子女不同就学地点选择的基本情况比较
    4.2 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基础教育就学地点选择影响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4.2.1 农村家庭个体特征对学龄子女就学地选择影响的差异分析
        4.2.2 农村家庭特征对学龄子女就学地选择影响的差异分析
        4.2.3 农村家长对子女就读学校的满意度对就学地点的选择影响的差异分析
    4.3 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基础教育就学地点选择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分析
        4.3.1 研究假设
        4.3.2 模型构建
        4.3.3 回归分析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点选择的动因分析
    5.1 城乡基础教育资源的客观差异
    5.2 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影响
    5.3 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点需求的差异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现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选择的对策建议
    6.1 均衡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学校差距
        6.1.1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村教育发展
        6.1.2 均衡分配教育经费,保障农村教育发展
        6.1.3 制定统一的农村学校建设的标准,并制定配套的考核评估体制
        6.1.4 调整农村教师资源,实现农村教育的信息化
    6.2 合理布局基础教育学校,满足农村家庭学龄子女的就学需求
        6.2.1 政府牵头带动地方,制定切实可行的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方案
        6.2.2 开拓表达渠道,制定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
        6.2.3 合理设置就学地点,满足农村家庭学龄子女的就学需求
        6.2.4 强化学校管理,提高办学质量
    6.3 改善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在不同就学地点就学的状况
        6.3.1 制定灵活的收费政策,降低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到城镇就学的成本
        6.3.2 建立完善的学龄儿童登记制度,关注学龄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6.3.3 办好农村学校,发挥其乡土文化的特色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科研情况

(8)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变迁与教育机会再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二) 选题缘由
        (三) 研究意义
    二、关于教育机会相关研究的文献梳理
        (一) 相关研究的简要元分析
        (二) 分学科视角研究述评
        (三) 分层次研究述评
    三、我国义务教育机会分配的现状分析——以农村为着眼点
        (一) 义务教育成就及政策努力
        (二) 农村学生在教育机会分配中的不利处境
        (三) 影响教育机会公平分配的因素
        (四) 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四、关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研究述评
        (一) 相关研究的简要元分析
        (二) 布局调整对农村教育的影响研究述评
        (三)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突破的结点
    五、研究理路
        (一) 研究假设
        (二) 主要研究的问题及内容框架
        (三) 研究视域、立场及视角
        (四) 研究路径、过程和方法
第一部分 教育政策与教育机会分配正义的理论观照
    第一章 教育机会公平、正义的理论讨论
        一、主要概念在本文中的范畴界定及词义辨析
        (一) 机会与教育机会的基本内涵
        (二) 分配与再分配
        (三) 正义与公正、公平、平等的词义辨析
        (四) “处境不利群体”之所指
        二、教育机会分配的正义原则
        (一) 分配正义的底线——处境不利群体利益受损最小化
        (二) 分配正义的基本原则——教育机会平(均)等
        (三) 机会分配不公的矫正——再分配
    第二章 教育政策检视的几个基本维度
        一、教育政策的环境因素
        (一) 经济环境
        (二) 人口环境
        (三) 制度环境
        (四) 社会变迁
        二、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诉求
        (一) 功利主义主导的效率优先取向
        (二) 正义制度伦理原则主导的公平优先取向
        (三) 公平优先于效率的价值合理性
        三、教育政策分析的“利益”视角
        (一) 利益及目标群体的利益
        (二) 教育政策利益分析的关注点
    第三章 学校布局与教育机会的关系
        一、学校规模与教育机会的关系
        (一) 学校规模与学生的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二) 班级规模与学生的学习机会之间的关系
        二、家校(上学)距离对学生教育机会的影响
        (一) 家校距离与入学机会的关系
        (二) 家校距离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第二部分 现实写照
    第四章 布局调整:政策话语分析及实践检讨
        一、政策演进及文本话语分析
        (一) 中央政策更迭及话语分析
        (二) 地方政策文本话语分析
        二、布局调整的地方性理解与实践
        (一) “适当合并”与“大量撤并”
        (二) “就近”与“集中”
        (三)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与“资源的低使用率”
        (四) “予以保留”与“几乎毫无保留”
        (五) “不得强行撤并”与“隐性强行撤并”
    第五章 县域视野中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目标群体现状
        一、村庄中的“国家单位”——农村公办小学
        (一) 学校规模
        (二) 学校服务范围
        (三) 办学条件
        (四) 教职工配备
        (五) 住宿及饮食条件
        (六) 生源
        (七) 学校个案
        二、政策衍生品——校外食宿点
        (一) HLG镇食宿点总体状况
        (二) 校外食宿点的住宿条件
        (三) 校外食宿点简析
        三、撤并时代的乡村教师
        (一) P县农村小学任课教师现状
        (二) 住在学校的村小老师
        (三) 新分来的大学生老师
        (四) 生活老师——一个新名词
        (五) 代教——农村教育场域中的尴尬角色
        四、教育“现代化”的代价承担者——农村学生家长
        (一) 陪读路上的艰辛——非寄宿制小学陪读生家长
        (二) 自愿与被迫——农村小学择校生家长
        (三) “5+2=0”——校长眼中的农村家长
        五、撤并时代的农村小学生
        (一) 寄宿制小学的寄宿生
        (二) 校外食宿点的寄宿生
        (三) 小小陪读生
        (四) “遭罪的”走读生
    第六章 教育机会再分配:学校撤并背景下农村小学生教育机会现状
        一、就近入学的教育机会
        (一) 农村小学生就近入学现状
        (二) 农村小学生及家长就近入学的意愿
        (三) 结论
        二、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机会
        (一) 优质学校的优质表现
        (二) 就读优质学校的机会不平等
        三、学校教育机会
        (一) 课程开设
        (二) 学习过程
        (三) 学业成就
        (四) 课外活动开展及学生课余生活
        (五) 学生上学期间的情感体验
        (六) 农村小学寄宿生身心发展机会
        四、亲情支持与家庭教育机会
        (一) 调查学生家庭亲情状况
        (二) 家长对孩子学业的关注
        (三) 父母在生活上的支持
        (四) 结论
第三部分 理论再解释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理论反思
        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实质是教育机会的再分配
        (一) 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二) 农村小学办学及教育资源集中化
        (三) 农村低段小学生就近入学的教育机会受到损害
        (四) 寄宿小学生亲情隔断及社会化发展不足
        (五) 一部分农村小学生及家庭成为农村教育“现代化”变革的代价承担者
        (六) 导致社会再分层:一部分处境不利的小学生成为新的边缘化群体
        二、政策本身陷入效率与公平的价值悖论
        (一) 撤校与保证就近入学不可兼得
        (二) 大量撤并对适当合并倡议的违背
        (三) 集中入学的地方实践与就近入学的政策前提的背离
        (四) 寄宿制小学的价值隐忧
        (五)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与被撤校资产浪费的矛盾
        三、异化的农村教育现代化
        (一) 过度撤并学校违背教育规律
        (二) 学校“现代化”与学生流失的矛盾
        (三) 寄宿制小学软件配置欠缺
        (四) 农村家长被迫现代化
        四、教育机会不平等与农村学校撤并之间具有复杂的因果循环关系
    第八章 教育机会再分配的政策立场与政策路径
        一、保护处境不利群体的正义立场
        二、农村小学生教育机会获得的便利性优先原则
        三、再分配中国家的出场
        四、再分配中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表达
        五、矫正正义:政策的纠错
        (一) 教育机会的增加与补偿
        (二) 程序正义
        六、山区农村小学布局的标准设定
        (一) 家校之间适宜距离
        (二) 山区农村小学适宜规模
        (三) 后续保障措施
论文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研究 ——基于家长视角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城镇化、人口流动与户籍制度改革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演变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农民工
        二、农民工子女
        三、教育需求
        四、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城镇化与教育发展
        一、城镇化与教育发展
        二、城镇化背景下的教育发展方式
    第二节 移民子女教育研究
        一、移民子女教育研究进展
        二、海外移民子女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第三节 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研究
        一、农民工子女就学地点选择
        二、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类型
        三、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分流意愿
        四、已有研究评述
    第四节 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的理论基础
        一、需求理论
        二、家庭教育决策理论
        三、相关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问题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混合研究方法之选取
        二、混合研究方法之运用
    第三节 数据来源和样本特征
        一、数据来源
        二、样本选择
        三、样本特征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安排
第四章 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研究:城乡地点偏好
    第一节 农民工子女教育城乡需求的整体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城乡需求的整体特征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城乡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第二节 农民工子女教育城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假设
        二、实证模型建构与变量操作化
        三、模型回归结果及解释
第五章 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研究:学校类型偏好
    第一节 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类型需求的整体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类型需求的整体特征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类型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第二节 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类型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假设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三、模型回归结果及解释
第六章 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研究:初中后分流偏好
    第一节 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分流需求的整体特征及差异性分析
        一、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分流需求的整体特征
        二、农民工子女升学考试意愿的差异性分析
        三、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分流需求的差异性分析
    第二节 农民工子女初中后分流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研究假设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三、模型回归结果及解释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城乡需求的多元化和差异性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学校类型需求多元化和差异性
        三、异地升学考试意愿强烈且群体差异明显
        四、普通高中需求强烈且群体差异明显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机制
        二、采取差异化的教育供给策略
        三、合理设置随迁子女报考条件
        四、加大普通高中教育供给力度
参考文献
附录1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研究(问卷)
附录2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附录3 在读期间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致谢

(10)充足、公平和效率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相关研究
        (二) 国外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相关研究
        (三) 已有研究的评述
    三、研究设计
        (一) 概念界定
        (二) 理论基础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问题
        (四)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一) 研究的创新点
        (二)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一章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的涵义与关系分析
    第一节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的概念探讨
        一、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概念探讨
        (一) 教育财政充足:源于美国基础教育对教育结果公平的追求
        (二) 财政充足原则有适用于我国学前教育财政体系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内涵与外延
        二、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概念探讨
        (一) 公平与教育公平的概念探析
        (二) 教育财政公平:源于美国的公共教育财政公平框架
        (三)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内涵与外延
        三、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概念探讨
        (一) 教育财政效率的本义
        (二) 学前教育财政效率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三者的关系分析
        一、学前教育财政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一) 学前教育财政公平与财政效率不必然呈现二元对立
        (二) 过分追求公平和效率会造成另一价值的缺损
        (三) 学前教育领域能实现财政公平与财政效率的有机统一
        (四) 以公平为先,努力实现二者共同改善
        二、学前教育财政充足与公平的关系
        (一) 财政公平状况影响财政充足的真正实现、持续稳定
        (二) 财政充足状况关系到财政公平的现实意义
        (三) 财政充足与财政公平并重,二者不可偏废
        三、学前教育财政效率与充足的关系
        (一) 财政充足的真正、长期实现依赖技术效率和结构效率的保障
        (二) 结构效率的实现需要一定水平的投入提供保障
        (三) 规模效率与财政充足之间存在一定张力
        (四) 财政充足对财政技术效率的作用,依赖于政府角色与监督问责体系
        (五) 寻求财政效率与财政充足的最优平衡,以财政充足原则为先
        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三者关系总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不同理论视角下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共同价值
    第一节 儿童权利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
        一、儿童权利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
        (一) 学前儿童享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
        (二) 学前教育过程中应保障儿童的权利
        二、基于儿童权利理论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价值取向
        (一) 以儿童为本,儿童利益最大化
        (二) 强调充足,保障学前教育权利的落实
        (三) 突出公平,努力实现学前教育权利人人享有
    第二节 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
        一、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
        (一) 学前教育能带来持久和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 学前教育是最具有经济效率的人力资本投入项目
        (三) 面向处境不利群体的学前教育项目能同时实现公平和效率
        (四) 迟滞性、外溢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学前教育投入不足
        二、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价值取向
        (一) 关注充足,提高学前教育的公共投入水平
        (二) 注重公平,将有限资源优先投向处境不利群体
        (三) 强调有效,支持和引导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第三节 公共品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
        一、公共品理论视角下的学前教育
        (一) 学前教育是具有异质性的准公共产品
        (二) 学前教育的“市场失灵”界定公共财政作用的前提
        (三) 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政府失灵”
        二、基于公共品理论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价值取向
        (一) 加强财政投入力度,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提供制度保障
        (二) 确保财政支持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实现普遍惠及与弱势倾斜
        (三) 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财政投入的效率
    第四节 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应然价值体系建构
        一、将公平作为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基础性价值目标
        二、将效率作为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补充性价值目标
        三、将充足作为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发展性价值目标
        四、将“以儿童为本”作为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纲领性价值目标
    第五节 学前教育财政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
        一、政策范式理论:政策范式鉴别和范式转移的分析框架
        二、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范式识别
        三、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范式转移路径
        (一) 第一阶段:单位福利范式确立和发展
        (二) 第二阶段:单位福利范式的式微和市场化范式的兴起
        (三) 第三阶段:社会投入范式的萌芽
        四、不同时期政策价值取向在充足、公平和效率维度的表现
        (一) 第一阶段:财政充足的缺失、公平的扭曲和效率的缺损
        (二) 第二阶段:财政充足的弱化、不公平的延续、效率的扭曲
        (三) 第三阶段:充足、公平与效率三者的渐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评价
    第一节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评价
        一、财政充足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一) 研究方法
        (二)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二、财政充足的实证研究结果
        (一) 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的学前教育财政充足评价
        (二) 以省为分析单位的学前教育财政充足评价
        (三) 以县为分析单位的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状况评价
    第二节 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评价
        一、财政公平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一) 财政横向公平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二) 财政纵向公平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选取
        (三) 学前教育财政中立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四) 机会公平的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二、财政公平的实证研究结果
        (一)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横向公平的现状分析
        (二) 学前教育财政纵向公平状况
        (三) 学前教育财政中立状况
        (四) 学前教育机会公平状况
    第三节 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评价
        一、财政效率的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
        (一) 财政技术效率的评价方法与指标
        (二) 财政结构效率的评价方法与指标
        二、财政效率的实证研究结果
        (一)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现状的实证分析
        (二) 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结构效率的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制约因素的学理分析
        (一) 内系统:学前教育体系的影响
        (二) 外系统:政治治理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三) 宏系统:价值观、信念的影响
        二、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制约因素的经验研究
        (一) 分析的框架
        (二) 基于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三) 基于A省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四) 讨论和政策涵义
    第二节 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影响因素
        一、学前教育财政公平制约因素的学理分析
        (一) 财政资源在公办园中分配公平的制约因素
        (二) 财政资源在公民办园之间公平分配的制约因素
        (三) 财政资源在城乡之间公平分配的制约因素
        (四) 宏系统:差序格局下亲疏远近和地位等级的总体性影响
        二、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影响因素的经验研究
        (一) 分析框架
        (二) 基于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三) 基于A省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四) 政策涵义
    第三节 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学前教育财政效率制约因素的学理分析
        (一) 内系统:学前教育体系的影响
        (二) 外系统:政治治理结构和地区经济人口状况
        (三) 宏系统:“信任半径”小,公共生活中缺乏诚实、节俭和合作精神
        二、学前教育财政效率影响因素的经验研究
        (一) 分析的框架
        (二) 基于31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三) 基于A省县级行政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四) 政策涵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效率的政策实践
    第一节 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的国际经验
        一、世界主要国家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政策实践
        (一) 进行充分的政治动员,建立最广泛的政策倡导者联盟
        (二) 确立学前教育法定权利,立法保障学前教育财政预算投入
        (三) 确立适宜的政府间分担比例,保证事权、支出责任与财力相匹配
        (四) 建立稳定的生均拨款机制,按需进行公式拨款
        (五) 拓宽筹资渠道,扩宽学前教育公共经费来源
        二、世界主要国家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政策实践
        (一) 提供全面及(免费)的公共学前教育服务
        (二) 提供弱势优先的公共学前教育项目
        (三) 强化弱势补偿的拨款机制,考虑弱势地区和群体的需求
        (四) 为处境不利家庭提供费用减免、资助
        (五) 适当提高财政支出责任的层级,加强财政统筹
        三、世界主要国家促进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政策实践
        (一) 在预算过程当中明确投入的目标
        (二) 整合重点项目资金,统筹协调部门内和跨部门的资金
        (三) 优化投入结构,提高财政投入的结构效率
        (四) 追踪资金流向,加强公共资金监管,防止资金滥用
        (五) 开展结果导向的绩效问责
    第二节 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与效率的地方探索
        一、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地方探索
        (一) 地方立法明确学前教育性质地位以及政府财政投入职责
        (二) 提供政治和财政激励,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投入
        (三)分项目、按比例确定省以下政府间支出责任,确保财权与事权的对等
        (四) 将学前教育进行预算单列,规定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占比
        (五) 建立稳定增长的学前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
        (六) 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来源
        二、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地方探索
        (一) 提供全面普及的学前一年免费教育
        (二) 完善弱势儿童学前教育资助制度
        (三) 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园的财政扶持力度
        (四) 推行农村学前教育项目,建设农村公共学前教育体系
        (五) 加强省级统筹,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以缩小省内差异
        三、促进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地方探索
        (一) 调整支出结构,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二) 财政资金引导,撬动更多社会投入
        (三) 实施结果导向的绩效预算管理制度
        (四) 健全学前教育财务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预算和执行的监督管理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的建议
    第一节 基本立场和核心原则
        一、基本立场
        (一) 明确学前财政政策应遵循充足、公平和效率的价值取向
        (二) 在“以儿童为本”价值的引领下实现三者的改善
        二、权衡框架:核心原则
        (一) 遵循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回应儿童发展的诉求
        (二) 考虑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约束条件
        (三) 承认我国既有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影响
        (四) 处理好制度变迁的短期和长期的成本收益
    第二节 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政策建议
        一、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的政策建议
        (一) 合法性:立法赋权、预算单列、确立底线
        (二) 意愿:内外部监督结合,政治与经济激励并行
        (三) 能力:责任适度上移,分地区确立政府间分担比例
        (四) 技术合理性:成本核算,明确政府分担,按需定标
        二、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公平的政策建议
        (一) 普惠性学前教育机会“弱势优先”
        (二) 普惠性学前教育机会“惠及人人”
        (三) 公共财政资源分配“惠及人人”与“弱势补偿”
        三、促进学前教育财政效率的政策建议
        (一) 提高人员经费占比到65%以上,保障幼儿园教师有尊严的薪资待遇
        (二) 确保财政资金配置到位,财政投入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三) 加强学前教育预算民主,完善预算管理和监督
        (四) 建立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估体系,开展结果导向的绩效问责
        四、同时促进学前教育财政充足、公平和效率的政策措施
        (一) 加强对学前教育政策的中长期系统规划
        (二) 采用以生均拨款为基础的公式拨款
        (三) 明确支出责任,适度提升支出层级
        (四) 加强财政评价和监督问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后记

四、改善家长与就学子女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普通高中就学政策研究[D]. 李慧.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2]北京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毕波. 清华大学, 2018(04)
  • [3]财政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目标及其实证检验[D]. 廖逸儿.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教育决策的话语结构 ——基于北京随迁子女教育政策的考察[D]. 韩月.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研究 ——以东莞市入学政策实施为例[D]. 周若沂.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人口迁移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问题研究[D]. 余漫.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7]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学龄子女就学地点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丽军. 沈阳农业大学, 2015(12)
  • [8]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变迁与教育机会再分配[D]. 霍翠芳. 辽宁师范大学, 2013(08)
  • [9]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需求研究 ——基于家长视角的实证调查[D]. 范国锋.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10]充足、公平和效率视角下的学前教育财政政策研究[D]. 刘颖.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改善家长与孩子上学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