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6年度本刊优秀第一读者(85名)(论文文献综述)
赵婷婷[1](2016)在《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文中指出作为一本重要的文学选刊,《小说选刊》一直积极参与着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本文以《小说选刊》(1980-2010)为研究对象,借鉴布迪厄的“文学场域”理论,将《小说选刊》放置在当代文学场中,梳理其三十年来的发展与变迁,在文学场与政治场、经济场的互动格局中,发现当代文学场中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趋向,在此基础上对《小说选刊》的办刊策略进行反思,评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第一章通过对《小说选刊》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评价三个方面对中国当代文学作用力的考察,揭示出《小说选刊》在当代文学场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代表当代文学走向的可能性。第二、三章梳理《小说选刊》从1980年创刊以来一直到2010年的办刊历程。从80年代前期《小说选刊》对官方意识形态的主动迎合到80年代后期对其的突围努力,以及到90年代以后的市场化转型,我们可以看到文学场在政治场与经济场影响下的变动。第四章则在前三章的基础上,通过《小说选刊》的“纯文学”标准在历时维度下的变化以及在共时维度下与《小说月报》的比较,揭示出文学场中“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在此基础上,对《小说选刊》的办刊模式与具体办刊策略作出反思,以期《小说选刊》在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维护文学场的“文学自主原则”。总之,作为文学场中的一个重要“占位”(根据布迪厄的理论,指在文学场中所处的位置),《小说选刊》肩负着展示当代文学发展实绩,引导当代文学创作和审美趋向乃至建构当代文学史的重任。因此,对以《小说选刊》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与反思尤为重要。
罗执廷[2](2008)在《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在当代文坛颇有影响的《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当代性文学选刊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了它们对当代小说发展的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并分析总结了其运作的经验与作用的方式,揭示了其运行的逻辑根据。此外,本论文还分析反思了选刊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以此重构出较为理想的当代文选机制及运作模式,使其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论文共分三大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当代文学选刊的产生与发展,选刊在当代文坛的角色和地位,提出了选题意义和研究思路。认为选刊兼具文学传播、文学评价、生产导引三重角色,是当代文学场中的一个重要存在,一股重要的文学运作力量,对繁荣当代小说、促进其发展具有显着功绩。认为研究选刊可以对这种当代性文选(包括选刊、年选本、作品选等)的运作起到参考、指导作用。正文部分:第一章,考察了选刊在“扶植作家成长”、“推动创作潮流”、“文学导向”三个方面对当代小说的繁荣与发展起到的作用,认为选刊培植了一代中国作家的中坚,推动了“改革小说”、“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底层叙事”这些小说潮流,并引导了当代小说的现实诉求。第二章,归纳出了选刊作用于小说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发现模式、集结模式、倡导模式、炒作模式,认为选刊通过这些模式有效介入了当代小说的发展。第三章,分析了选刊运行及发挥作用的内在逻辑根据——信任问题,分析了信任的生成(公信力)、转化(权威与权力)以及选刊公信力与权威性的维护等问题。认为选刊运行和起作用的逻辑基础不是权力,而是信任及由此生成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信任主要产生于受众的需要和选刊自身品质、能力、表现的遇合,选刊应该从其内在品质入手维护和提升其公信力与权威性。余论:分析了选刊所存在的负面问题及问题的根源,从“谁来办”、“为谁办”、“怎样办”等方面重构出了理想的当代文选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当代选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问题。认为选刊的缺陷主要是文学性标准弱化、审美趣味单一,而这都是因选刊运作受制于政治场与经济场而缺乏文学自主性的结果;认为选刊应该加强其对严肃文学的身份认同,在功能定位上以选优为基础,适当注重发现、扶植、导向等功能。
陈仕国[3](2015)在《《桃花扇》接受史研究》文中提出《桃花扇》自问世后,便深受民众喜爱。本文力争在前人研究之基础上对二十世纪前《桃花扇》接受情况进行全面梳理与考察。从微观上,主要探究对《桃花扇》自刊刻以来,包括出版者、读者、改编者、观众等对《桃花扇》接受之状况及不同时期其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等综合形成对《桃花扇》接受之影响,及其知识结构、社会地位、时代变迁等因素对《桃花扇》接受之影响。在宏观上,主要对《桃花扇》各个时期各种方式接受进行探究,包括对《桃花扇》在各个时期文化政策、社会思潮、学风状况等具体进行考察,力求有理有据。本文以《桃花扇》逻辑接受为经,以历时性接受为纬,对《桃花扇》版本形态、舞台演出、文本批评、效仿改编及各种文体对剧作接受等问题进行全面阐释,主要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对《桃花扇》清代以降全本刊刻情况进行综合考察。《桃花扇》清代刊刻本主要分为介安堂刻本、西园刻本、沈氏刻本、嘉庆刻本、兰雪堂刻本和暖红室刻本等类型。此不同类型之刊刻本,其编次版式、眉批尾评、题评序跋等剧本体制形式均不同。本章对《桃花扇》不同刊刻本之剧本体制形式进行分类梳理、归纳与考察,以揭示各式各样《桃花扇》版本所传递出之接受信息。第二章对有关《桃花扇》之演出与接受进行论述,勾勒清代以来观众对《桃花扇》之接受轮廓。由于演出场所之转变,观众身份之迥异,清代与近、现代演出之风格及观众之接受效果会有所不同。本章对清代与近、现代民众对《桃花扇》演出之差异性进行考述,以助于深入理解观众在不同历史时段接受《桃花扇》之心态和审美取向。第三章对清代以降各个时期文人对《桃花扇》批评研究之具体情形进行阐释。清代文人墨客多以咏剧诗词这种带有较为明显自发性与随意性之批评方式,对《桃花扇》内容要旨、艺术风格及其创作原则等进行批评。民国时期,文人学者亦延续清代以来对《桃花扇》之简单批评方式而显得单薄,具有表层性与分散性之特征。真正对《桃花扇》进行学术研究肇始于建国以后,无论在批评样式及批评方法上,还是在批评内容上,皆取得较大成绩。本章勾勒清代以降读者批评《桃花扇》之轮廓,显示出不同历史时段不同读者身份接受之差异性。第四章对后人改编《桃花扇》之作进行考述论评。现存晚清民国以来《桃花扇》改编本二十余种,本章对晚清民国及建国后的《桃花扇》改编本进行爬梳,探讨改编本之独特艺术特色,并阐述改编本出现之来龙去脉及其所蕴含之文化意义,从而展示《桃花扇》改编本呈现观众或读者接受中某些共性与基于改编者身份不同而带来差异性。第五章论述各种文体创作对《桃花扇》接受之状况。《桃花扇》无论是思想精神还是艺术手法,在戏曲、小说、诗词、影视剧本等文体中皆可见其印迹。本章主要论述戏曲、小说、诗词及影视剧本对《桃花扇》接受之状况,并对其接受所蕴含之意义进行评析。
范小娟[4](2019)在《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西方文论界,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具有重要地位,其理论在中国“旅行”的30年间,国内的译介呈现了由隐到显的动态过程。从最初被“遮蔽”到经典地位的确立,多个维度的考评都映证了其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国内对布鲁姆的身份归属问题存在多重阐释。本文并不试图将其划入某一特定学派,而主张将其理论界定为修正主义批评理论。本文从布鲁姆理论在中国文论界影响最大的三个观点,即他的大文学观、误读理论和经典观入手,考察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布鲁姆文学观是一种大文学观,其在国内遭遇困境,但仍有少数学者予以关注;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误读理论在国内得到广泛接受与认同,产生了变异的诸种形式,形成“中国化”的误读理论;以审美和精英主义为立场的经典观在国内形成了顺向阐释与逆向思考的双向并行,实现了中国文论的扩充,并对外国文学研究产生了延伸性影响。以上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境遇源于深层次的文化动因。一方面,这是接受者根据中国本土语境的需要进行选择的结果。完全不同的文化宗教环境使学界回避或排斥布鲁姆以宗教、理论、文学的同质互渗为基础的大文学观,而误读理论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契合、经典观背后的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相通则是促成两者经久不衰的深层动因。另外,接受主体的“前理解”与“期待视野”也主导着接受的程度。误读理论、经典观与国内学者“前理解”中传统文论与批评的积淀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沟通,理论的相通或趋同促成了视域的融合。而大文学观的跨学科性与其中渗透的宗教背景远远超越了学界的“期待视野”,大文学观的“受阻”势所必然。统观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可以检视整个西方文论接受中的“得”与“失”。从根本上说,对布鲁姆的接受是以建设中国文论为宗旨的,这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阶段和诉求相关。在这一语境下,国内接受布鲁姆的全过程都显现了本土意识的在场:接受中的多元化阐释是对文本“召唤结构”的填补,也是对布鲁姆“本土化”的建构,体现了接受者与文本积极的交互作用。因此,现有的大部分接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布鲁姆在中国的接受仍然存在着某种错位。表现为研究趋于定型化简单化、普遍主义倾向、现实针对性的缺乏等。针对诸种错位,应当通过强化批判意识、西方文论的“还原与语境化”等现实策略实现理论的修正与重构,引导接受者以理性平等的姿态、以对话沟通为目的进行接受和研究,形成良性并有益于中国文论的接受活动。
高放[5](2013)在《我不是“三生有幸”,而是“一生三幸”——六十五年来我在母校的幸存、幸运与幸福》文中研究指明凡是自我深感荣幸的人,常对人表白"三生有幸"。"三生"一词本是佛家用语,指人有前生、今生和来生。一个人如果真是三生都有幸,那可谓荣幸之极。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辩证唯物主义者笃信每个人都只有一生,一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按佛家所说人还有前生与来生,那是一种
董瑞兰[6](2013)在《广义修辞学视野中《文艺学习》(1954-1957)话语的政治性分析》文中认为本文分析《文艺学习》(1954-1957)话语,选取其中四类政治性比较强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读者来信”、“编者的话”作为研究内容。本文借鉴广义修辞学理论,以话语建构、文本建构、主体精神建构为脉络,分别从语词、语句、语篇层面探讨这四类话语的政治性面貌。希望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当代文学期刊话语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思路。
张小兵[7](2018)在《公安机关主办侦查员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主办侦查员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完善执法司法管理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主办侦查员制度是公安机关遴选主办侦查员,对其实施分类管理,建立主办侦查员办案组织,明确其在职责范围内依法侦查、落实办案责任、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并有着完善的全程、同步、动态监督和职业保障制度做支撑的新型司法责任制的总称。主办侦查员制度改革与主审法官、主任检察官制度并列为司法体制改革的重点,是个地道的中国问题。虽没有现成的路径依赖,但从域外的有关侦查员的遴选、培训、职权、职责、监督及职业保障等执法管理中,可汲取诸多经验借鉴与智力支持;在此基础上,笔者还通过实证考察研究的方法,从主办侦查员制度改革试点地区找出的侦查员整体素质、群众满意度上升的共性成效,也找出法律依据的不足、员额标准不科学、遴选方式不完善、权责不明晰、保障不到位等问题;通过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解构主办侦查员制度改革遇冷的形成机理,运用斯沃特距阵(SWOT)分析法来探讨侦查员“逆向选择”突围路径,从主办侦查员行为的策略优化视角入手,探寻整体推进主办侦查员制度改革的办法。为了更加有利于主办侦查员制度改革的持久、深入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遵循主办侦查员制度的权利运行规范化、职权职责法定、责权利一致等基本原则就十分必要。在上述基本原则的指引下,探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主办侦查员制度模式,即设计以审判为中心司法改革相适应的主办侦查员职能实现路径模型,就有必要做好策略优化,真正建立科学的主办侦查员遴选制度体系,打造以主办侦查员为核心,协办侦查员、刑事技术人员等警务辅助人员为辅的侦查员分类管理体制,应用执法信息动态研判平台,实现执法办案业绩的动态评价、精细评判;科学划分主办侦查员侦查办案权限和其主办的案件全程负责、终身负责的责任;厘清优化侦查职责职权运行体系,构建“大侦查”部门机制下独任主办侦查员、主办侦查员办案组和专案组3种基本办案组织形式下的公正高效侦查运行机制;完善执法管理阳光警务执法公开平台,对主办侦查员在侦、在办案件进行实时、动态、全程监督,确保执法程序合法规范;综上所述,笔者在主张《人民警察法》修订时明确主办侦查员的法律地位,并以公安部部长令行政规章形式进一步明确主办侦查员制度的同时,还提出在省一级建立独立于公安机关的主办侦查员惩戒委员会负责审查主办侦查员司法责任认定、追究机制;探索建立侦查员依法履职保护机制、经济利益、奖励以及免责等职务保障制度,保障主办侦查员依法履职,实现最大限度地调动主办侦查员的积极性等建议,着眼于提高公安机关侦查办案质量和执法公信力,进而实现“提高司法公信力”这一改革的总体目标。
金鑫[8](2014)在《民国大学中文学科讲义研究》文中提出课程讲义,在民国大学十分常见,中文及历史、哲学等学科,使用尤其集中;讲义的生成、印制、使用、散播、流传,构成了民国大学文化生态的一个方面,是民国时期颇具代表性的教育现象;讲义与学校、课程、教员、学生课堂等教学要素关联密切,是重要的教育史资料;讲义在我国现代大学教育发生和发展初期广泛使用,与学科教育发展同步,见证并参与了学科教育史上诸多事件,吸附了丰富的学科发展印记;而讲义的学术内涵、由授课讲义发展为学术着作的动态属性,也为学科史和学术史的考察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认识和解析学科发展中教育教学实践与学术研究间的互动关系。总之,讲义真切、具体、深入地反映了民国大学教育(包括中文学科教育)和中国现代学科学术建构(包括中文学科建构)的基本状况,值得充分关注和研究。本文以“中文”(即“中国语言文学”,旧称“中国文学”和“语言学”、“国文”等)学科为中心,研究民国大学的课程讲义。包含两大部分:前三章为讲义本体和“讲义现象”的基础性研究,包括梳理讲义线索、整理讲义文本、探究讲义生成和运行机制,解析其教育文化背景等;后三章以讲义为途径,钩沉中文学科发展过程中的某些事件遗存,考察民国大学中文学科教育及学术发展状况。论述中,两部分内容时有交叉,互为印证。讲义与“讲义现象”研究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呈现民国“讲义热”在不同教育领域的表现,以北京大学为中心考察民国大学校园的讲义文化生态,描摹大学讲义样貌,形成对讲义的基本认知,明了讲义产生的历史语境。其次,历时推演民国时期学制变化对讲义生成的影响,以课堂为界分析讲义的两种基本生成方式,考察大学教员兼课、流动和参与社会教育对讲义生成的影响,较完备地阐释讲义生成的范式。第三,以大学出版部讲义印制和书局讲义出版为中心,呈现讲义生产运行机制,解析影响讲义印制、出版的主导因素。以上大体理清了民国大学中文学科讲义产生之初和现存的状况,较完整地呈现了民国大学中文学科讲义的基本面貌。讲义为途径的中文学科史、学科教育考察,由三个角度展开:首先,分析讲义的体例特征和话语形态,由此考察民国中文学科教育的学程、学时、课程体系、授课方式等,探究学科教育体系形成的主要推动力。其次,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为样本,呈现较完整的中文学科讲义经典化的历程,并以此为范例,考察部分讲义的经典化趋势和程度,分析影响讲义经典化的主要因素,此亦为从一微观视角对中文学科史的动态探究。最后,将讲义用于对现代中国文学“史前史”的研究,即通过讲义,探究新文学在民国中文学科教育中的存在方式,及其被纳入大学学科教育体系的过程;同时考察这一过程中走上讲台的新文学作家的教学表现和心理状态,从教员角度探析现代中国文学与教育的互动关系。这一部分,拓展至与教育密切相关而又更为本质的侧面,为现代学科学术史建构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角度。讲义研究,既是对民国时期一类独特教育现象的集中考察,也是对一种重要的学科史、教育史资料的系统整理。以中文学科讲义的搜集整理和“讲义现象”的解析为基本内容,以考察中文学科史、学科教育为研究为总体方向,是本文的基本思路和努力实现的学术目标。此外,本论文也借此研究实践一种沉潜向下的历史眼光和述史方式:摆脱既有学科体系构成的预设,通过梳理原始文本和事件细节接近历史本来面目;以具体的要素的关联为切入点,构筑生动、鲜活的场景,让历史进程的或一片段在切当的历史语境和氛围中饱满呈现。
李卫国[9](2005)在《互动中的盘旋 ——“十七年”的读者与文学》文中认为本文以建国后“十七年”(1949——1966年)间各报刊关于文学问题的“读者来信”为主要研究材料,着重关注“十七年”间以否定性阅读为中心的读者与文学互动过程及其内涵,以此剖析主流意识形态掌控文学阅读的可能与局限。 根据话语特征,本文将“十七年”间的读者话语分为大众型读者话语、专业型读者话语、权力型读者话语三类。同时,本文根据社会角色将“十七年”间的读者分为大众型读者、专业型读者、权力型读者。但必须强调的是,读者的话语类型与社会角色并非一一对应,而是交叉混和关系。本文更多涉及各类读者对小说、诗歌等语言艺术的阅读情况。同时,当读者(严格地讲是观众)对戏剧、电影等表演艺术的反映仅仅与内容有关而不涉及灯光、舞美等专业领域时,笔者也会将其纳入研究范围。 论文的主体分三部分,另有序论和结语。 第一编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读者与文学互动关系的理想建构”,梳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讲话》等经典文本建构的读者文学互动的理想图景。第二章“读者与文学互动关系的初步实践”,侧重史实考辨,研究读者与文学互动的理想图景如何应用于实践。第三章“读者与文学互动关系及其初步实践的意义”,考察这个理想图景及其初步实践中显现的成绩以及暴露的问题。 第二编包括第四至第七章。第四章“‘十七年’间读者生成的话语空间”承上启下,主要梳理“十七年”间主流话语对读者与文学互动理想图景的调整以及文学界对这个理想图景的阐释。第五章至第七章依次论述三种读者话语的基本特征、发展脉络及其相互间的影响。 第三编是在前两编内容的基础上详细考察“十七年”间读者与文学互动的几种模式。第八章“1949—1957年的左支右绌”,作家的检讨和对读者的批评构成了这一阶段的特色景观。第九章“1958—1962年的秩序与权威”,研究分别由文学编辑和政治权威引领的两种读者与文学互动模式。第十章“1962—1966年的急转直下”,论述意识形态对阅读活动与读者话语的全面掌控。 本文认为,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发表的《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乃是对读者与文学互动理想图景的新推进。
唐立平[10](2016)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文中提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一刻也离不开哲学方法的指导。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学习和运用,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用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产生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深入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以满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需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整体性视角,着眼于建党以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为理论和研究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形成发展、逻辑构成及其价值意义等进行系统研究,以揭示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掌握和运用方法论的基本规律及经验,为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一步发展做力所能及的尝试和探索。本文包括六个部分。其中,引言、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前提性研究,主要阐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产生的条件和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第三章是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探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总体结构、基本趋势及特征;第四章是价值性研究,主要围绕成功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所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及其当代价值进行研究。第五章是发展性研究,主要围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适用困境,进行原因分析,并思考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的可能路径。引言主要阐释和说明问题的缘起,对研究的背景、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介绍与评述,对研究框架、创新与不足之处作必要的说明,并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概念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指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产生理论成果的方法论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改造中国的实践过程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所形成的方法理论体系”(2)。第一章主要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产生的条件。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理论之基;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文化之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践之源;西方近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方法论、主要流派的方法论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借鉴之镜。第二章侧重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探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各个阶段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方法演进及其特色等。第三章着重探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发展趋势、总体结构及其基本特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在时间向度、空间向度和本体向度分别具有向前发展、向上提升、向内探寻的基本趋势;其总体结构主要由具有哲学意义的一般方法、各实践领域的特殊方法及完成实际任务的具体方法基本维度构成;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特征主要从发展趋势、内容结构和功能价值三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第四章重点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当代意义。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运用中的成就进行归纳,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成功运用的经验进行总结,即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和特点、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当代价值是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哲学基础,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予理论指导,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方法支撑。第五章主要探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一步发展的路径。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理论、实践和制度三个层面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运用全面联系的观点,从主体、客体和综合因素三个方面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围绕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进一步发展,从理论路径、实践路径与制度路径三个层面进行探讨研究。
二、1996年度本刊优秀第一读者(85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6年度本刊优秀第一读者(85名)(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 |
第一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生产 |
第二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传播 |
第三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评价 |
第二章 1980-1989: 生机与隐忧的双重变奏 |
第一节 80年代前期政治场政治场影响下的文学场 |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文学场对政治场的突围 |
第三节 80年代后期经济场对文学场的压迫 |
第三章 1995-2010: 从积极探索到大胆改革 |
第一节 办刊内容的变化 |
第二节 办刊理念的改变 |
第三节 经营策略的改变 |
第四章 三大场域博弈下《小说选刊》的再造 |
第一节 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 |
第二节 两难困境下的自救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文学选刊的出现与繁荣 |
第二节 选刊在当代文学场中的角色与地位 |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文学选刊作用下的当代小说发展 |
第一节 扶植:选刊与当代作家的成长 |
第二节 助推:选刊与小说创作潮流 |
第三节 导向:选刊与当代小说的现实诉求 |
小结 |
第二章 文学选刊的作用模式 |
第一节 发现模式 |
第二节 倡导模式 |
第三节 集结模式 |
第四节 炒作模式 |
小结 |
第三章 选刊运行的文化逻辑 |
第一节 信任的生成:公信力 |
第二节 公信力的转化:权威与权力 |
第三节 公信力与权威性的维护 |
小结 |
余论 反思与重构:当代选学 |
一 反思:选刊的问题及其根源 |
二 重构:理想的选刊运行机制 |
三 “当代选学”:必要与可能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3)《桃花扇》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之缘起及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从版本看《桃花扇》之接受 |
第一节 《桃花扇》刊本在清代 |
一、清康熙四十七年介安堂刻本 |
二、清康雍期间西园刻本 |
三、清乾隆七年沈氏刻本 |
四、清嘉庆间刻本 |
五、清光绪二十一年兰雪堂刻本 |
六、清末民初暖红室刻本 |
小结 |
第二节 《桃花扇》清代刊本之差异 |
一、编次版式 |
二、眉批尾评 |
三、题评序跋 |
小结 |
第三节 民国时期《桃花扇》刊本 |
一、案头本 |
1.民国十三年卢前注释本 |
2.民国二十一年朱太忙标点本 |
二、舞台本 |
1.民国十二年陶乐勤新式标点本 |
2.民国二十五年梁启超批注本 |
三、小结 |
第四节 建国以后《桃花扇》刊本 |
一、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注本 |
二、刘叶秋注本 |
三、楼含松、黄征、许建平校注本 |
小结 |
第五节 《桃花扇》版本传递之接受信息 |
小结 |
第二章 从清代以来演出看《桃花扇》之接受 |
第一节 《桃花扇》清代舞台之接受 |
一、清代各朝统治者对《桃花扇》舞台演出之接受 |
二、康雍期间文人士大夫对《桃花扇》舞台演出之接受 |
三、乾嘉期间文人士大夫对《桃花扇》舞台演出之接受 |
四、道光以降文人士大夫对《桃花扇》舞台演出之接受 |
五、清代普通民众对《桃花扇》舞台演出之接受 |
小结 |
第二节 改编本《桃花扇》近代舞台之接受 |
小结 |
第三节 改编本《桃花扇》现代舞台之接受 |
小结 |
第三章 批评视阈下《桃花扇》之接受 |
第一节 《桃花扇》在清代 |
一、康熙期间对《桃花扇》之批评 |
二、雍乾以降对《桃花扇》之批评 |
三、清末时期对《桃花扇》之批评 |
小结 |
第二节 《桃花扇》在民国 |
一、民国前期对《桃花扇》之批评 |
二、民国中期对《桃花扇》之批评 |
三、民国后期对《桃花扇》之批评 |
小结 |
第三节 建国以后《桃花扇》 |
一、建国初期对《桃花扇》之批评(1949-1962 年) |
二、“文革前”期对《桃花扇》之论争(1962-1966 年) |
三、八十年代前后对《桃花扇》之批评(1979-1989 年) |
四、九十年代以来对《桃花扇》之批评(1990-1999 年) |
小结 |
第四节 读者身份与《桃花扇》之接受 |
小结 |
第四章 从清以来的改编看《桃花扇》之接受 |
第一节 晚清民国《桃花扇》改编本概述 |
1.田汉戏曲改编本《新桃花扇》(以下简称“田曲本”) |
2. 江荫香小说改编本《桃花扇演义》(以下简称“江小说本”) |
3.徐碧云戏曲改编本《李香君》(又名《媚香楼》) |
4.诸葛诚小说改编本《桃花扇》(以下简称“诸葛小说本”) |
5.欧阳予倩京剧改编本、桂剧改编本及话剧改编本《桃花扇》 |
6.周贻白话剧改编本《李香君》(以下简称“周话剧本”) |
7.麦友云话剧改编本《桃花扇全集》(以下简称“麦粤剧本”) |
8.周彦话剧改编本《桃花扇》(以下简称“周话剧本”) |
9.谷斯范小说改编本《新桃花扇》(以下简称“谷小说本”) |
第二节 建国后《桃花扇》改编本考述 |
1.赵清阁越剧改编本《桃花扇》(以下简称“赵越本”) |
2.邵慕水越剧改编本《桃花扇》(以下简称“邵越本”) |
3.蔡季襄、王申和湘剧改编本《新编桃花扇》(以下简称“湘新本”) |
4.福州市文化局闽剧本《桃花扇》(以下简称“闽剧本”) |
5.姚洵闽剧改编本《桃花扇》(以下简称“姚闽本”) |
6.洪隆、丁叔越剧本《桃花扇》(以下简称“洪越本”) |
7.欧阳予倩话剧改编本《桃花扇》(以下简称“欧阳话本”) |
8.欧阳予倩京剧改编本《桃花扇》(以下简称“欧阳京本”) |
9.李寅、胡仲实、刘彬桂剧本《桃花扇》(以下简称“合桂本”) |
10.姬颖秦腔本《桃花扇》(以下简称“姬秦腔本”) |
11.张惠良两种楚剧本《桃花扇》(以下依次简称为“张楚前期本”、“张楚后期本”) |
12.莫汝城粤剧改编本《李香君》(以下简称“莫粤本”) |
13.梅阡、孙敬电影剧本《桃花扇》(以下简称“梅孙本”) |
14.杨毓珉、郭启宏北昆本《桃花扇》(以下简称“北昆本”) |
15.张弘、王海青苏昆本《桃花扇》(以下简称“苏昆本”) |
16.陆洪非黄梅戏舞台本《桃花扇》(以下简称“黄梅戏本”) |
17.王金洪晋剧本《桃花扇》(以下简称“王晋本”) |
第三节 《桃花扇》改编本之艺术嬗变 |
一、情节关目之删减 |
二、人物形象之变化 |
三、结构模式之变更 |
第四节 《桃花扇》改编本之文化思考 |
第五节 《桃花扇》改编传递之接受信息 |
小结 |
第五章 各种文体创作对《桃花扇》之接受 |
第一节 戏曲创作对《桃花扇》之接受 |
第二节 小说创作对《桃花扇》之接受 |
第三节 诗词创作对《桃花扇》之接受 |
第四节 影视创作对《桃花扇》之接受 |
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作品类 |
二、论着类 |
三、单篇论文类 |
四、学位论文类 |
五、方志、曲目、工具书等类 |
附录(一):《桃花扇》清代演出编年表 |
附录(二):近现代改编本《桃花扇》演出编年表 |
附录(三):民国以后《桃花扇》其它刊本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一、论文发表情况 |
二、参加科研情况 |
三、获奖情况 |
(4)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选题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难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拟突破的难点 |
1.3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 |
1.3.1 接受反应文论概述 |
1.3.2 “旅行中的理论” |
2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与文化定位 |
2.1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 |
2.1.1 译介的动态过程 |
2.1.2 译者的评论 |
2.2 布鲁姆在中国的文化地位 |
2.2.1 布鲁姆在中国的影响 |
2.2.2 经典地位的确立 |
2.3 布鲁姆在中国的多重身份阐释 |
2.3.1 主流:耶鲁学派的一员大将 |
2.3.2 自我定义:美国式犹太知识分子 |
2.3.3 其他多元身份的界定与争论 |
2.3.4 “影响的焦虑”症患者——修正主义文学批评 |
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的接受困境 |
3.1 布鲁姆的文学观念 |
3.1.1 大文学观——宗教、理论与文学同质 |
3.1.2 犹太宗教观对文学的渗透——卡巴拉主义和诺斯替精神 |
3.2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遭遇困境 |
3.2.1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受阻” |
3.2.2 少数学者对布鲁姆大文学观的关注与认同 |
3.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遇冷”的原因解析 |
4 布鲁姆误读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反思 |
4.1 布鲁姆的误读理论 |
4.1.1 影响—误读理论的主旨 |
4.1.2 创造性误读:六个修正比 |
4.1.3 布鲁姆对误读理论的修正 |
4.2 误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4.2.1 中国学界对误读理论的认同及“误读” |
4.2.2 误读理论在中国发生的变异 |
4.3 中国接受误读理论的文化语境 |
4.3.1 理论相通导致的视域融合 |
4.3.2 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相契合 |
5 布鲁姆经典观与中国当代文论的交汇 |
5.1 布鲁姆的经典观 |
5.1.1 审美立场:对审美性文学的坚守和扞卫 |
5.1.2 精英主义立场——关于“强者”的理论 |
5.1.3 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 |
5.2 布鲁姆经典观在中国的境遇 |
5.2.1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顺向阐释 |
5.2.2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逆向思考 |
5.2.3 布鲁姆经典观影响之下中国文论的扩充 |
5.2.4 布鲁姆经典观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延伸性影响 |
5.3 中国接受经典观的文化动因 |
5.3.1 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承袭性与相通性 |
5.3.2 理论趋同 |
6 中国当代文论在布鲁姆理论接受中的在场与错位 |
6.1 本土意识的在场 |
6.1.1 中国文论界的期待视野:建设中国文论 |
6.1.2 本土意识贯穿接受的全过程 |
6.2 接受中的错位及现实策略 |
6.2.1 接受中的错位 |
6.2.2 应对的现实策略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我不是“三生有幸”,而是“一生三幸”——六十五年来我在母校的幸存、幸运与幸福(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是迄今还奋斗在教研第一线的幸存者 |
二、我是迄今还奋斗在教研第一线的幸运者 |
三、我是迄今还奋斗在教研第一线的幸福者 |
结语 |
(6)广义修辞学视野中《文艺学习》(1954-1957)话语的政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成果综述 |
第三节 理论资源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文艺学习》文学创作话语的政治性分析 |
第一节 “我”、“我们”、“他/她”:角色定位与政治阐释 |
一、“我”的角色定位与政治阐释 |
二、“我们”的角色定位与政治阐释 |
三、“他/她”的角色定位与政治阐释 |
第二节 “时间”与“空间”:语义分析与政治隐喻 |
一、时间的语义分析与政治隐喻 |
二、空间的语义分析与政治隐喻 |
第三节 语篇个案:邓友梅《在悬崖上》 |
一、标题话语与语篇关键词 |
二、叙述要素与修辞结构 |
三、人物关系与文本评价 |
四、语篇政治化投射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艺学习》文学批评话语的政治性分析 |
第一节 作为政治事件的“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讨论” |
一、“真实”、“不真实”、“歪曲”:批评语词的政治升级 |
二、“反问句”、“否定句”:批评语句的政治含量 |
三、政治话语、教育意义、党性立场:批评维度的意识形态化 |
四、文学批评,还是政治事件:批评的修辞语境分析 |
第二节 《我对当前文艺问题的一些浅见》批评话语的政治介入 |
一、批评立场:政治规约下的个人话语 |
二、批评转向:文学话语的政治特征 |
三、批评升级:政治权力的强势介入 |
四、批评终结:政治话语与人的精神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艺学习》“读者来信”话语的政治性分析 |
第一节 “工农兵”:读者的身份符号与政治认证 |
一、政治性/非政治性:工农兵读者的身份符号 |
二、自我认证/编者认证:工农兵读者的政治认证 |
第二节 “读者来信”的祈使句型与政治倾向 |
一、“命令”句型结构与政治倾向 |
二、“禁止”句型结构与政治倾向 |
第三节 “读者来信”的语篇建构与政治修辞 |
一、批判性:读者批评话语的政治策略 |
二、功利性:读者批评话语的政治功能 |
三、权威性:读者批评话语的政治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艺学习》“编者的话”话语的政治性分析 |
第一节 “普及”:“编者的话”关键语词的政治功能 |
一、“普及”的语义指向与政治色彩 |
二、“普及”文本的建构与政治功能 |
第二节 “目的句”:“编者的话”句型模式和政治意图 |
一、“目的句”的句型模式 |
二、“目的句”的政治意图 |
第三节 综述、评论、道歉:“编者的话”语篇类型与政治规约 |
一、编者综述话语的角色设计与修辞策略 |
二、编者评论话语的修辞方式与政治语境 |
三、编者道歉话语的缘由分析与政治升级 |
本章小结 |
结语 本文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附录1 与《文艺学习》(1954-1957)相关度较高的成果目录 |
附录2 《文艺学习》(1954-1957)部分文章分类目录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公安机关主办侦查员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主办侦查员制度提出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主办侦查员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基础 |
2.1 主办侦查员制度内涵 |
2.1.1 主办侦查员的概念 |
2.1.2 主办侦查员制度的概念 |
2.1.3 主办侦查员制度的主要内容 |
2.2 主办侦查员制度的价值 |
2.3 主办侦查员制度的理论依据 |
2.3.1 权力运行规范化原则 |
2.3.2 价值论原则 |
2.3.3 责权利一致原则 |
2.3.4 警察自行处置权理论 |
第3章 主办侦查员制度的渊源和发展 |
3.1 主办侦查员制度的渊源 |
3.1.1 主办侦查员制度构建的时代背景 |
3.1.2 主办侦查员制度的演进 |
3.2 主办侦查员制度发展的两个阶段 |
3.2.1 主办侦查员制度构建的早期探索 |
3.2.2 新主办侦查员制度试点及现状 |
3.3 个案分析——H省L市试点的模式和经验 |
3.3.1 L市公安局主办侦查员制度的主要内容及运行效果 |
3.3.2 L市主办侦查员制度改革试点后续发展与经验 |
3.4 新一轮主办侦查员制度基本特点 |
第4章 我国主办侦查员制度改革取得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
4.1 我国主办侦查员制度改革取得的成绩 |
4.1.1 大幅度提高侦查员的整体素质 |
4.1.2 促进侦查员职业化发展 |
4.2 现行试点主办侦查员制度存在的制度及实践问题 |
4.2.1 现行试点主办侦查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
4.2.2 主办侦查员制度缺陷带来的实践问题 |
4.3 现行主办侦查员制度运行不畅的博弈论解析 |
4.3.1 作为分析工具的博弈论 |
4.3.2 分析模型的构建 |
4.3.3 分析模型的运用 |
4.3.4 SWOT分析 |
第5章 域外侦查员管理制度及对我国主办侦查员制度改革的借鉴 |
5.1 域外侦查员执法管理考察 |
5.1.1 美国警察执法管理 |
5.1.2 英国警察执法管理 |
5.1.3 日本警察执法管理 |
5.1.4 我国香港地区警察执法管理 |
5.2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5.2.1 建设科学完备的执法管理制度体系 |
5.2.2 合理配置警力资源 |
5.2.3 赋予警察充分的职业保障 |
5.2.4 惩戒制度的正规化 |
5.2.5 构建智慧警务 |
5.2.6 加强教育培训 |
第6章 我国主办侦查员制度改革的总体构思、基本原则和构建 |
6.1 主办侦查员制度改革的总体构思 |
6.1.1 改革的总体目标 |
6.1.2 主办侦查员制度改革的基本策略 |
6.1.3 主办侦查员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 |
6.2 主办侦查员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
6.2.1 权力运行规范化原则 |
6.2.2 职权职责法定 |
6.2.3 责权利一致原则 |
6.3 主办侦查员制度改革的构建 |
6.3.1 建立主办侦查员的独立职位制度 |
6.3.2 构建和完善主办侦查员遴选制度 |
6.3.3 重构主办侦查员考核制度 |
6.3.4 完善和厘清主办侦查员责权制度 |
6.3.5 优化侦查办案组织结构 |
6.3.6 完善主办侦查员办案监督机制 |
6.3.7 构建和完善主办侦查员职业保障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H省L市案件数量计分的标准》 |
附件二: 2016年调查问卷一 |
附件三: 2016年调查问卷二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民国大学中文学科讲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讲义研究的价值 |
二、中文学科讲义研究现状分析 |
三、本文的研究目标、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讲义热”:民国时期重要的教育现象 |
第一节 现代教育体系中的“讲义现象” |
一、实现高等教育“本国化”的手段 |
二、适宜社会教育的平民教本 |
第二节 大学校园“讲义生态”——以北大为中心 |
一、北大的“讲义费风潮” |
二、北大师生的讲义习惯 |
三、“风潮”的化解与“讲义生态”之营建 |
第三节 作为实物史料的民国大学讲义 |
一、讲义的印制 |
二、“老讲义”存藏 |
三、几部代表性讲义样貌速写 |
第二章 讲义生成与民国中文学科教-育 |
第一节 讲义:现代中文学科教育的伴生物 |
一、传统经验与现代学科的交汇点——“癸卯学制”下的中文学科讲义 |
二、伴随新式课程大量涌现—“壬子癸丑学制”下的中文学科讲义 |
三、走向学术化、个性化——1922年学校系统改革后的中文学科讲义 |
四、稳定与延续——1929年《大学规程》颁布后的中文学科讲义 |
第二节 表演脚本与口述记录——讲义的基本生成方式 |
一、表演脚本:讲义的课前生成 |
二、口述记录:讲义的课堂生成 |
第三节 影响中文学科讲义生成的多重因素 |
一、教员兼课、流动与讲义生成 |
二、中文学科的社会教育服务与讲义生成 |
第三章 由“准出版”到正式出版:民国中文学科讲义的出版 |
第一节 大学出版部与讲义的“准出版”形态 |
一、民国大学出版部及其讲义生产 |
二、作为“准出版物”的授课讲义 |
第二节 二三十年代中文学科讲义的集中出版 |
一、拉开讲义出版的序幕:分校初版的“XX大学丛书” |
二、有规模而未完全实现的教科书宏愿:作为大学用书出版的授课讲义 |
三、未入体系却成大宗:零散出版的授课讲义 |
四、大学讲义集中出版的背后 |
第三节 出版视角下讲义的不同命运 |
一、未出版之讲义 |
二、已出版之讲义 |
三、本世纪的民国“老讲义”出版 |
第四章 “讲义体”:一种产生于教育实践的独特文体 |
第一节 “讲义体”特征的揭示 |
一、分章节、立标目 |
二、多样的述例方式 |
三、整体随意、局部匀称 |
四、由浅入深、全面概述 |
第二节 动态中形成的独特话语——“讲义体”的话语解析 |
一、讲义:动态的文本属性与稳定的文本内容 |
二、作为教育事件的讲义“话语” |
三、讲义“话语”特征解析 |
第三节 由“讲义体”看民国中文学科教育发展 |
一、由“讲义体”看民国中文学科教育的学程与学时 |
二、由“讲义体”看民国中文学科教育课程体系雏形 |
三、由“讲义体”看民国中文学科课堂讲授方式 |
第五章 民国中文学科讲义经典化现象 |
第一节 《中国小说史略》:中文学科讲义经典化之范例 |
一、“经典丛书”及其对《中国小说史略》的集中收录 |
二、《中国小说史略》之经典化历程 |
第二节 讲义经典化的学科内部动因 |
一、开创性 |
二、总结性 |
三、顺应性 |
四、记录性 |
第六章 “老讲义”与“新文学”:以讲义为视角的现代文学教育考察 |
第一节 由讲义看新文学在民国大学“中文”课堂的多样性存在 |
一、新文学专门课程讲义概观 |
二、隐匿于其他课程中的新文学讲义 |
第二节 新文学作家的讲台生涯与讲义编撰 |
一、边缘与坚守:教授国文课程的新文学作家们 |
二、新文学作家的讲义编写:不无艰辛的工作 |
三、疲惫与期许:新文学作家心态扫描 |
四、作家所编新文学课程讲义的特征 |
结语 |
一 |
二 |
三 |
附录:本论文涉及民国大学中文学科讲义简况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互动中的盘旋 ——“十七年”的读者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英文摘要) |
序论 |
第一编 原型论 延安文学中的读者与文学互动 |
第一章 读者与文学互动关系的理想建构 |
第一节:读者与文学互动的理想图景 |
第二节:政治组织文化向文学场域的渗透 |
第三节:读者与文学互动图景的创新意义 |
第二章 读者与文学互动关系的初步实践 |
第一节:批判《三八节有感》和《野百合花》 |
第二节:《白毛女》的创作与评议 |
第三节:群众创作 |
第三章 读者与文学互动关系及其初步实践的意义 |
第一节:读者与文学互动理想图景的理论贡献 |
第二节:读者与文学互动理想图景的理论缺口 |
第二编 读者论 “十七年”间的读者话语 |
第四章 “十七年”间读者生成的话语空间 |
第一节:从七届二中全会到第一次文代会 |
第二节:主流话语对读者与文学互动理想图景的微调 |
第三节:专业人士对读者与文学互动理想图景的阐释 |
第五章 “十七年”间的大众型读者话语 |
第一节:大众型读者话语的常识意义 |
第二节:大众型读者话语的实用主义倾向 |
第三节:大众型读者话语被掌控的可能与局限 |
第六章 “十七年”间的权力型读者话语 |
第一节:权力型读者话语的内部张力 |
第二节:权力型读者话语的教条主义倾向 |
第三节:权力型读者话语的权威性 |
第七章 “十七年”间的专业型读者话语 |
第一节:专业型与大众型读者话语的互动 |
第二节:专业型与权力型读者话语的互动 |
第三节:读者话语研究的意义 |
第三编 互动论 “十七年”间读者与文学的互动 |
第八章 1949-1957年的左支右绌 |
第一节:1949-1954年的作家检讨书 |
第二节:1955-1957年对读者的批判 |
第三节:小结 |
第九章 1958-1962年的秩序与权威 |
第一节:秩序化的读者与文学互动模式 |
第二节:权威化的读者与文学互动模式 |
第三节:小结 |
第十章 1962-1966年的急转直下 |
第一节:意识形态对阅读活动的掌控 |
第二节:意识形态对读者话语的掌控 |
第三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10)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基本概念释义 |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产生的条件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理论之基 |
1.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 |
2.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文化之根 |
1.中国传统哲学的辩证法思想 |
2.中国传统哲学的认识论思想 |
3.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观思想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实践之源 |
1.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总结 |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 |
3.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 |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借鉴之镜 |
1.西方近现代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方法论思想 |
2.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的方法论思想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形成时期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本形成的历史条件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本形成的演进及标志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基本形成的特色方法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发展成熟时期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成熟的历史条件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成熟的演进及标志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成熟的特色方法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曲折发展时期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曲折发展的历史原因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曲折发展的方法演进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曲折发展的历史影响 |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继续推进时期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继续推进的历史条件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继续推进的历程及标志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继续推进的特色方法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总体结构及其特征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向度 |
1.时间向度:始终追求向前发展的趋势 |
2.空间向度:始终致力于向上提升的趋势 |
3.本体向度:始终坚持向内探寻的趋势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总体结构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一般方法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特殊方法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具体方法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特征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发展趋势上的特征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内容结构上的特征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功能价值上的特征 |
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当代审视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成功运用取得的成就 |
1.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
2.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 |
3.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成功运用的基本经验 |
1.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 |
2.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及特点 |
3.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相结合 |
4.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当代价值 |
1.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哲学基础 |
2.为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予理论指导 |
3.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方法支撑 |
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丰富发展的前瞻与探索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适用困境 |
1.理论层面的问题 |
2.实践层面的问题 |
3.制度层面的问题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适用困境的成因分析 |
1.主体方面的原因 |
2.客体方面的原因 |
3.综合方面的原因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丰富发展的路径探索 |
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的理论路径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的实践路径 |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发展的制度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1996年度本刊优秀第一读者(85名)(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D]. 赵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2]文学选刊与当代小说的发展 ——兼论一种当代文选运作机制[D]. 罗执廷. 暨南大学, 2008(03)
- [3]《桃花扇》接受史研究[D]. 陈仕国. 山西师范大学, 2015(08)
- [4]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范小娟. 浙江大学, 2019(07)
- [5]我不是“三生有幸”,而是“一生三幸”——六十五年来我在母校的幸存、幸运与幸福[J]. 高放.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6]广义修辞学视野中《文艺学习》(1954-1957)话语的政治性分析[D]. 董瑞兰.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1)
- [7]公安机关主办侦查员制度研究[D]. 张小兵. 湘潭大学, 2018(04)
- [8]民国大学中文学科讲义研究[D]. 金鑫. 南开大学, 2014(04)
- [9]互动中的盘旋 ——“十七年”的读者与文学[D]. 李卫国. 复旦大学, 2005(07)
- [10]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D]. 唐立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