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共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金秋颖[1](2014)在《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中小企业集群是指地理位置集中或靠近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分工协作形成集聚网络。与中小企业分散经营,各自为战相比,中小企业集群凸显出诸多优势。例如,企业集群可以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合理运用生产要素等。然而,我们在肯定中小企业集群对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必须要承认企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企业集群内部管理方式混乱,虽然企业集群有助于推进创新,但大部分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依然不高。企业集群也只有通过创新谋求发展之路,利用自身创新优势,生产差异化产品,保持企业集群长久的竞争优势,实现中小企业集群的持续发展。论文在总结国内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分析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创新人资物资因素、创新环境因素、其他社会因素。依据影响因素构建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R&D经费投入、固定资产投入等14个评价指标,并选择了适合其特点的企业集群创新评价模型MDEA模型,然后对黑龙江部分企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评价,结合黑龙江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现状,对模型进行应用,最后,提出培育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包括加大中小企业集群创新投入,强化中小企业集群自主创新意识,加强中小企业集群合作创新能力,完善中小企业集群创新体系。
孟祥芳[2](2014)在《基于创新网络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化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在经历了两次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全球化浪潮后,已经步入了以创新要素驱动为核心的“全球化创新时代”,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从根本上改变着全球竞争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目标要求;天津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了“改革统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总要求,将创新驱动定义为天津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打造天津经济升级版的关键。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是依靠创新驱动、依靠优良创新创业环境和学习型组织参与竞争、通过制度建设,机制创新,以资源带动各类要素和创新资源集聚的产业组织形式。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是天津在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和科技小巨人企业“顶天立地”基础上,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支撑美丽天津建设,推进天津创新型城市建设再上新水平的重要支撑。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和创新网络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网络形成、动态演化以及创新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对集群创新的影响,为后续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构建了基于创新网络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化创新模型,基于产业集群、网络特征和创新理论相结合,分析了创新网络结构和创新网络关系通过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对集群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完整的理论模型。第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了理论模型,并进一步验证了创新网络通过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对集群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最后,对天津产业集群的整体布局、演进模式和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对天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基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等理论,研究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集群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机理,一方面揭示集群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探索影响创新绩效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证明了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在集群网络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通过分析实证研究结果,希望对创新网络视角下的集群企业创新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实践价值。
程露[3](2013)在《中小企业集群网络化演进的多主体仿真研究》文中提出企业行为贯穿于集群演进的始终,并决定着集群演进的形态与趋势。本文基于网络分析视角,从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两个维度界定“资源导向”下的企业网络行为,应用网络权力分布思想对不同“资源导向”下的企业网络行为进行仿真分析,构建中小企业集群网络化演进的多主体仿真模型,对中小企业集群网络化演进的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群内企业不同的共性行为特征,会导致不同的集群网络结构特征;(2)随着集群的演进,中小企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力量差距”会逐渐增大,但并非所有的集群都会出现主导企业;(3)中小企业集群的长期演化轨迹与集群的初始状态无关,企业会依照自身的资源性质选择合作伙伴,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交流圈,呈现不同程度的派系现象;(4)中小企业集群的网络化演进是一个自组织和自无序交替的过程,其系统稳定性主要受企业行为和演进时间的影响;(5)从集群效率上看,“资源导向”下的企业集群网络,其演进存在一个最优的效率区间。
吕一博,程露,苏敬勤[4](2013)在《“资源导向”下中小企业集群网络演进的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两个维度界定"资源导向"下的企业网络行为,并应用网络权力分布思想对不同"资源导向"下的企业网络行为进行规则仿真,构建中小企业集群网络演进的多主体仿真模型,对其演进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研究表明,对于中小企业集群而言:(1)群内企业不同的共性行为,会导致不同的集群网络结构;(2)群内企业间的"力量差距"会随着集群的演进逐渐增大,但并非所有的集群都会出现主导企业;(3)集群网络的长期演进轨迹与集群初始状态无关,且群内会形成相对稳定的交流圈;(4)集群网络演进是一个自组织和自无序交替的过程,其系统稳定性主要受企业行为和演化时间的影响。
宋丹[5](2012)在《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自主创新以获得自主专利技术为出发点和标志,因此,加强专利管理必然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不断发展和竞争的重要战略手段,同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将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的研究分为动态跟踪、战略分析、战略设计、战略选择、战略实施与控制、实证研究六个部分。在动态跟踪阶段,对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自主创新战略、集群创新网络及集群知识产权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出存在的不足。在战略分析阶段,给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及其专利战略的内涵,分析专利战略在集群中的作用,运用比较分析法将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技术分为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并运用GEM模型分析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的影响因素。在战略设计阶段中,对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总体把握,分为进攻型、防御型和混合型专利战略,在此基础上,从专利开发、专利申请、专利运用、专利保护四个方面设计具体专利战略,四个方面相互协调和对应。在战略选择阶段,通过战略总体定位和战略路径选择两个步骤构建出具体选择模型。在战略实施和控制阶段,分解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的总任务,明确不同总体定位下每个创新体的子任务,同时构建战略控制系统,明确战略控制的目的和进度,并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有效了解战略实施的动态。最后本文实证分析了黑龙江省医药集群的专利战略。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推进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提供方法支持和决策参考。
姜宏[6](2011)在《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及集聚区建设》文中研究指明中小企业集群(mid-small enterprises cluster)是指在某一地域内,基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而组成的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聚集,并且区域内企业间积极地进行交流与学习,共享资源网络、服务组织和劳动力市场等,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价值网络。近三十年来,由于硅谷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及意大利北部传统中小企业集群的成功,使中小企业集群现象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如今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企业集群己经成为区域、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也有了很快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中小企业集群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技术水平都有所提高,东部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基本实现了集群化成长,如:嵊州领带产业中小企业集群、永康五金中小企业集群等,都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我国东北地区集群经济的发展历史由来已久。建国前,东北地区就已初步形成了重工业基地的雏形。建国后,东北地区在国家巨额投资和政策扶持下,以地域生产综合体(Territorial productive complex)的集群模式自上而下地被建设发展成为我国重工业基地。形成了以大型国有企业为核心,众多大中小型企业和相关机构聚集的发展模式,为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面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市场总体环境的阶段性变化,以及东部沿海地带新兴工业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等由于未能进行及时的调整,整体发展水平迅速被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超越,已经远远落后于这些发达地区。当前,东北地区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的同时,又适逢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好时机。东北地区要紧紧抓住这次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培育和加快发展若干个有实力的中小企业集群,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扭转地区经济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地理经济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我国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六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介绍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是对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理论的综述。首先为了便于在写作中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清晰以及使读者在阅读时不易混淆,本文对中小企业、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对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理论进行述评,理清企业集群理论的发展脉络。在对理论的分析中,本文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先从企业成长理论入手,通过研究中小企业集群网络理论,继而引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理论。接下来本文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类型进行划分,加深对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形式的基本认识。最后本文对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优势进行总结,总结出企业集群化成长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获得规模经济效应、营造良好环境集聚等特点,这些可以有效促进中小企业的成长。第三章是对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概况与现状进行评析。此部分是从整体上对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而找出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劣势,如:企业间专业化分工程度低、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对外贸易额度偏小、服务业发展缓慢、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等问题。通过对导致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劣势的原因进行综合考虑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企业集群的成长存在制度障碍、政府规划缺乏科学性、招商引资政策存在偏误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素质较低等。由此引出下一部分内容,应该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来改善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的现状。第四章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经验借鉴。本部分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介绍国外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成功范例,通过对美国硅谷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意大利纺织业中小企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企业集群成长过程的分析。总结出各个集群的不同优点。另一方面是研究国内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典型范例,对台湾新竹科技工业园区、嵊州领带产业中小企业集群、永康五金中小企业集群进行分析,并得出其成功的原因。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由于拥有相差不多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社会资源等,使国内的企业集群案例更具说服力和影响力,国内其他地区更容易从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经验来帮助和改善各自发展的不足。最后是本文总结中外成功中小企业集群对我国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启示,指出发展企业集群应注意政府的扶持、公共部门的指导、环境的建设以及人才的培养。第五章是加快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集聚区建设。本部分结合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情况,提出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发展思路,即通过对以集聚区建设为依托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进而推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具体作法如下:地方政府推进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服务业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快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寻找适合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第六章是结论。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概要总结,并提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谢军[7](2010)在《全球价值链中乡镇企业集群共性技术政府供给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部分进入成熟阶段的乡镇企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面临着升级的压力和对其产业升级起瓶颈控制作用的共性技术供给问题。共性技术属于乡镇企业集群衍生的公共产品,但又不同于传统的公共产品,故该类产品的供给应以政府为主、企业为辅,应构建官-产-学-研合作模式予以解决,以此来促进乡镇企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谢军,常晓静[8](2010)在《乡镇企业集群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在对我国乡镇企业集群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乡镇企业集群不同企业主体进行产学研合作博弈的过程,总结出乡镇企业集群需要分类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然后从乡镇企业集群存在三种类型企业的不同技术需求的特点出发,分别探讨每类企业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合作伙伴的确定、合作路径的设计。
曾嘉懿[9](2010)在《青岛市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深厚的发展潜力在各个地区蓬勃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凸显,成为了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但同时,中小企业也存在着融资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在此背景下,集群化发展中小企业成为了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不二选择。尤其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中小企业集群更是在带动区域发展,提升其政治经济地位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岛作为胶东半岛的经济龙头城市,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方面已经有了二三十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提升。因此,研究青岛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是指导青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力提高的必经之路,具有很强的现实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集群、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概念及基础理论的层层论述,总结出中小企业集群的作用,影响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在整理并结合国内外对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文献后,提出本文的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及分析国内外典型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实施模式后,指出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对青岛市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使用了聚类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从定性定量方面分别进行论述分析,指出青岛市中小企业集群的现状特点及问题,进而针对性的从政府、区域、集群、企业四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为青岛市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国艳[10](2010)在《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小企业集群发展非常迅速,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就业的重要渠道。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为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山东省区域优势,经济环境也为山东省的中小企业集群健康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引导当地中小企业集群的健康、快速发展。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进一步发挥区域优势,提高二者竞争力。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对于山东省经济的腾飞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在分析山东省目前区域经济与中小企业集群现状基础上,通过构建山东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演化模型,以青岛市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演化为例进行了仿真模拟,为分析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趋势提供了直观的分析工具。其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关联分析,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对提高就业率,增加国家财政税收等方面均有很强的关联性。基于GM(1,1)模型对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相关指标发展潜力进行了未来10年的预测,包括对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全省GDP、全部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以及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年均就业人数等。显示出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良好发展趋势。最后分析了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并给出建议。
二、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共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共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2章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基础理论综述 |
2.1 中小企业基础理论 |
2.1.1 中小企业概念界定 |
2.1.2 中小企业的特点 |
2.2 企业集群基础理论 |
2.2.1 企业集群概念的界定 |
2.2.2 企业集群的特点 |
2.3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及创新能力 |
2.3.1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及创新能力概念界定 |
2.3.2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特性 |
2.4 小结 |
第3章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现状及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1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现状分析 |
3.1.1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现状 |
3.1.2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现状 |
3.1.3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存在的问题 |
3.2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2.1 创新人资、物资因素 |
3.2.2 创新环境因素 |
3.2.3 其他社会因素 |
3.3 小结 |
第4章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说明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 |
5.1 MDEA 评价方法 |
5.1.1 DEA 模型简介 |
5.1.2 MDEA 模型 |
5.2 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实证分析 |
5.2.1 以黑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情况为例 |
5.2.2 数据收集 |
5.2.3 模型求解 |
5.2.4 影响因素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提高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的策略 |
6.1 加大中小企业集群创新投入 |
6.1.1 增加资金投入 |
6.1.2 引进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
6.2 强化中小企业集群自主创新意识 |
6.2.1 增强企业决策层的创新意识 |
6.2.2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
6.2.3 注重培育创新文化 |
6.3 加强中小企业集群合作创新能力 |
6.3.1 培育企业间的信任机制 |
6.3.2 优化知识共享机制 |
6.3.3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6.4 完善中小企业集群创新体系 |
6.4.1 完善中小企业集群的科研管理体系 |
6.4.2 构建集群创新公共服务体系 |
6.4.3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附录: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计算模型与程序 |
致谢 |
详细摘要 |
(2)基于创新网络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产业集群化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1.2.2 集群网络化是推动科技型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手段 |
1.2.3 网络化创新是科技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
1.2.4 企业集群化是天津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预期创新性成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预期创新性成果 |
第二章 产业集群文献综述 |
2.1 产业集群的理论背景 |
2.1.1 古典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1.2 新古典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3 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1.4 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 |
2.1.5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 |
2.2 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 |
2.2.1 产业集群概念回顾 |
2.2.2 产业集群的构成要素 |
2.2.3 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 |
2.3 产业集群的类型及生命周期 |
2.3.1 产业集群的结构类型 |
2.3.2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
2.3.3 弹性集群与可持续发展 |
2.4 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 |
2.4.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界定 |
2.4.2 科技型企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
2.4.3 科技型企业集群化创新机制 |
第三章 创新网络文献综述 |
3.1 创新网络的概念回顾及特点 |
3.1.1 网络涵义及特点 |
3.1.2 创新网络概念综述 |
3.1.3 创新网络的特点 |
3.2 创新网络的演化模式及拓扑结构 |
3.2.1 集群创新网络的研究现状 |
3.2.2 集群创新网络的动态演化 |
3.2.3 集群创新网络拓扑结构 |
3.3 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与吸收能力 |
3.3.1 知识溢出定义 |
3.3.2 知识溢出分类及途径 |
3.3.3 吸收能力概念及维度 |
第四章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模型提出与构建 |
4.1.1 相关研究及其进展 |
4.1.2 模型构建 |
4.2 网络特征与创新绩效 |
4.2.1 网络结构与创新绩效 |
4.2.2 网络关系与创新绩效 |
4.3 知识吸收与创新绩效 |
4.3.1 知识溢出与创新绩效 |
4.3.2 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 |
4.4 网络特征与知识吸收 |
4.4.1 网络特征与知识溢出 |
4.4.2 网络特征与吸收能力 |
第五章 实证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5.1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
5.1.1 问卷设计 |
5.1.2 数据获取 |
5.2 变量测量与指标设计 |
5.2.1 被解释变量 |
5.2.2 解释变量 |
5.2.3 中介变量 |
5.2.4 控制变量 |
5.3 研究方法 |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统计检验 |
6.1 数据基本分析 |
6.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2 样本数据统计分析 |
6.2 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1 网络结构维度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2 网络关系维度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3 知识溢出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4 吸收能力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2.5 创新绩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6.3 相关性分析 |
6.4 结构方程模型 |
6.4.1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2 初始模型设定 |
6.4.3 模型拟合与评价 |
6.4.4 模型修正 |
6.4.5 假设检验 |
6.4.6 模型确认和效应分解 |
6.5 结果讨论与分析 |
6.5.1 创新网络与知识溢出 |
6.5.2 创新网络与吸收能力 |
6.5.3 知识溢出与创新绩效 |
6.5.4 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 |
第七章 天津市典型案例与对策建议 |
7.1 天津市科技型企业集群总体布局与演进模式 |
7.1.1 总体布局 |
7.1.2 演进模式 |
7.2 天津市典型集群案例 |
7.2.1 衍生型-北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
7.2.2 孵化型-滨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
7.2.3 嵌入型-中北镇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
7.2.4 原发型-武清自行车产业集群 |
7.3 现状与问题 |
7.4 对天津市科技型企业集群化的建议 |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性成果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中小企业集群网络化演进的多主体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
2 文献综述 |
2.1 集群及其竞争优势 |
2.2 社会网络理论 |
2.2.1 新经济社会学与社会网络理论 |
2.2.2 网络结构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
2.3 集群演进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2.3.1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集群演进研究 |
2.3.2 实证研究 |
2.3.3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的仿真研究 |
3 中小企业集群网络化演进——复杂系统的自适应过程 |
3.1 复杂自适应系统(CAS)理论简介 |
3.2 中小企业集群的复杂自适应特征 |
3.3 中小企业集群的复杂网络特征 |
3.4 中小企业集群网络化演进的阶段划分 |
3.5 相关命题假设 |
4 “资源导向”下的网络行为分析框架 |
4.1 “资源导向”下的企业网络行为界定 |
4.1.1 企业网络行为的“资源导向” |
4.1.2 “资源导向”下企业网络行为的类型 |
4.2 “资源导向”的企业网络行为规则分析 |
4.3 “资源导向”下企业网络行为的演化 |
4.4 “资源导向”下的企业网络行为演化分析框架 |
5 集群网络化演进的多主体(Multi-Agent)仿真研究 |
5.1 集群网络化演进的分析指标 |
5.2 单一行为主导的中小企业集群网络演化研究 |
5.2.1 模型描述 |
5.2.2 仿真结果分析 |
5.3 混合行为主导的中小企业集群网络演化研究 |
5.3.1 模型描述 |
5.3.2 仿真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资源导向”下中小企业集群网络演进的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企业网络行为与中小企业集群网络的演进 |
1.1 “资源导向”下的企业网络行为 |
(1) 资源获取导向。 |
(2) 资源拓展导向。 |
(3) 资源控制导向。 |
1.2 中小企业集群网络的演进:基于实证的命题提出 |
2 仿真设置 |
2.1 企业网络行为的仿真规则设置 |
2.2 仿真模型设置 |
(1) 集群网络的初始状态I。 |
(2) 集群网络的演进规则设置。 |
2.3 分析指标 |
3 仿真结果分析 |
3.1 集群网络初始状态与企业网络行为的影响分析 |
3.2 中小企业集群网络演进的特征分析 |
(1) 聚类系数C。 |
(2) 平均路长L。 |
(3) 网络结构熵E。 |
4 结论与展望 |
(5)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
2.1.2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 |
2.1.3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的特点 |
2.2 专利战略促进集群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 |
2.3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技术分类 |
2.4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的影响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设计与选择 |
3.1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制定原则 |
3.2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总体设计与选择 |
3.3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具体设计与选择 |
3.3.1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具体设计 |
3.3.2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具体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实施与控制 |
4.1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任务分解 |
4.2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控制系统 |
4.2.1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进度控制 |
4.2.2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风险控制 |
4.3 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4.3.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龙江省医药集群专利战略实证研究 |
5.1 黑龙江省医药集群专利战略分析 |
5.1.1 黑龙江省医药集群专利技术分析 |
5.1.2 黑龙江省医药集群专利战略影响因素分析 |
5.1.3 黑龙江省医药集群专利战略绩效评价 |
5.2 黑龙江省医药集群专利战略设计 |
5.2.1 黑龙江省医药集群专利战略总体设计 |
5.2.2 黑龙江省医药集群专利战略具体设计 |
5.3 黑龙江省医药集群专利战略实施与控制 |
5.3.1 黑龙江省医药集群专利战略任务分解 |
5.3.2 黑龙江省医药集群专利战略控制 |
5.4 黑龙江省医药集群专利战略的对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及集聚区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文主要内容及框架 |
1.2.1 论文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及本文的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中小企业 |
2.1.2 产业集聚 |
2.1.3 企业集群 |
2.1.4 规模经济 |
2.1.5 范围经济 |
2.2 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理论述评 |
2.2.1 劳动分工与协作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3 产业区经济理论 |
2.2.4 竞争优势理论 |
2.2.5 区域创新理论 |
2.2.6 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理论 |
2.3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类型划分 |
2.3.1 按组织形式划分 |
2.3.2 按与市场的关系划分 |
2.3.3 按形成机制划分 |
2.3.4 按现代化程度划分 |
2.4 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优势分析 |
2.4.1 提高企业竞争力 |
2.4.2 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
2.4.3 营造良好集聚环境 |
2.4.4 增强市场融资能力 |
第3章 我国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概况与现状评析 |
3.1 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概况简介 |
3.1.1 辽宁省中小企业集群 |
3.1.2 黑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 |
3.1.3 吉林省中小企业集群 |
3.1.4 内蒙古东部中小企业集群 |
3.2 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现存问题 |
3.2.1 企业间专业化分工程度低 |
3.2.2 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
3.2.3 对外贸易额度偏小 |
3.2.4 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 |
3.2.5 新兴产业发育程度较低 |
3.3 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症因分析 |
3.3.1 集群化成长存在制度障碍 |
3.3.2 地方政府发展规划缺乏科学性 |
3.3.3 招商引资存在政策偏误 |
3.3.4 企业自身素质低下 |
第4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经验借鉴 |
4.1 国外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案例典示 |
4.1.1 美国“硅谷”高科技中小企业集群 |
4.1.2 意大利纺织业中小企业集群 |
4.1.3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企业集群 |
4.2 国内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成功范例 |
4.2.1 台湾新竹科技工业园区 |
4.2.2 嵊州领带产业中小企业集群 |
4.2.3 永康五金中小企业集群 |
4.3 中外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经验启示 |
4.3.1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
4.3.2 强化公共部门的支持及指导 |
4.3.3 营造集群内良好的发展环境 |
4.3.4 注重企业人才的培养 |
第5章 加快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集聚区建设 |
5.1 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的推进 |
5.1.1 加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
5.1.2 推动社会服务网络建设 |
5.1.3 优化集群内企业发展环境 |
5.1.4 完善企业融资对策 |
5.2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
5.2.1 提高企业技术素质 |
5.2.2 创新企业管理制度 |
5.2.3 加快企业人才培养 |
5.2.4 推进企业产业链整合 |
5.3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
5.3.1 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 |
5.3.2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领域 |
5.3.3 突破服务业人才的“瓶颈” |
5.3.4 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 |
5.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5.4.1 发挥企业家领导才能 |
5.4.2 塑造企业“诚信”形象 |
5.4.3 创立学习型组织架构 |
5.4.4 注重企业品牌文化 |
5.5 加快发展对外贸易 |
5.5.1 完善东北地区经贸条件 |
5.5.2 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
5.5.3 推进企业国际化进程 |
5.5.4 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工作 |
5.6 中小企业集群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5.6.1 加大配套政策扶持力度 |
5.6.2 提高企业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 |
5.6.3 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5.6.4 促进新兴产业拓展国际市场 |
第6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全球价值链中乡镇企业集群共性技术政府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
1. 问题的提出 |
2. 文献回顾 |
二、全球价值链中乡镇企业集群面临产业升级压力 |
1. 乡镇企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历史路径回顾 |
2. 全球价值链中乡镇企业集群面临的产业升级压力 |
三、全球价值链中乡镇企业集群发展与产业升级 |
1. 乡镇企业集群生命周期演变特性分析 |
四、乡镇企业集群产业升级离不开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 |
1. 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促进乡镇企业集群产业升级 |
2. 乡镇企业集群共性技术属于衍生类公共产品 |
五、促进乡镇企业集群共性技术供给的对策 |
1. 通过政府经济职能重构来促进乡镇企业集群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 |
2. 采用政府为主、企业为辅的官-产-学-研合作模式, 强化乡镇企业集群共性技术供给 |
六、结论 |
(8)乡镇企业集群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乡镇企业集群的特征分析 |
1. 大量中小企业围绕主导产业组织生产, 产业层次底 |
2. 集群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 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是其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 |
3. 集群内不同类型企业技术需求科技含量差异大, 需分类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 |
二、乡镇企业集群产学研合作博弈分析 |
1. 单个企业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博弈分析 |
2. 多企业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博弈分析 |
三、乡镇企业集群中大量同行企业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探讨 |
1. 同行企业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合作伙伴的确定 |
2. 同行企业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路径设计 |
四、乡镇企业集群中少数龙头企业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探讨 |
1. 龙头企业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合作伙伴的确定 |
2. 龙头企业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路径设计 |
五、乡镇企业集群中上下游企业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探讨 |
1. 上下游企业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合作伙伴的确定 |
2. 上下游企业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路径设计 |
(9)青岛市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关于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 |
1.3.2 关于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评价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2 中小企业集群及集群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2.1 中小企业的定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2.1.1 中小企业的定义 |
2.1.2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2.2 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基础 |
2.2.1 中小企业集群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
2.2.2 中小企业集群的特征 |
2.2.3 中小企业集群的作用 |
2.3 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
2.3.1 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内涵 |
2.3.2 影响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研究 |
2.4 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2.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2.4.2 指标确立和结构设计 |
2.4.3 权重确立和一致性检验 |
3 国内外典型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实施模式研究及分析 |
3.1 国外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实施模式研究 |
3.1.1 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的实施模式——自然主导型 |
3.1.2 美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实施模式——市场主导型 |
3.1.3 日本中小企业集群的实施模式——政府扶持型 |
3.2 我国典型城市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 |
3.2.1 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的实施模式——“原发”型集群 |
3.2.2 广东中小企业集群的实施模式——“嵌入”型集群 |
3.3 制约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问题 |
3.3.1 “区域锁定效应”功能转变 |
3.3.2 区域品牌营造概念缺失 |
3.3.3 可持续发展关注不足 |
3.3.4 外资依赖度过高 |
3.4 提高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
3.4.1 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分析 |
3.4.2 从集群的角度分析 |
3.4.3 从政府的角度分析 |
4 青岛市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
4.1 青岛市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4.1.1 青岛市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历程 |
4.1.2 青岛市中小企业集群的现状 |
4.2 青岛市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定性分析 |
4.2.1 资源环境因素 |
4.2.2 社会文化因素 |
4.2.3 创新能力因素 |
4.3 青岛市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定量分析 |
4.3.1 青岛市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聚类分析 |
4.3.2 青岛市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层次分析 |
5 青岛市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提升战略 |
5.1 针对政府层面的相关对策建议 |
5.1.1 走出认识误区,调整发展战略 |
5.1.2 保持管理职能,加强服务力度 |
5.1.3 注重公共设施建设,均衡基础设施分布 |
5.1.4 引导进入全球市场,带动集群价值升级 |
5.2 针对区域层面的相关对策建议 |
5.2.1 建立区域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机制 |
5.2.2 建立和完善区域产业链配套体系 |
5.2.3 构建和保护区域信用网络机制 |
5.2.4 构建和培育区域文化创新网络机制 |
5.3 针对集群层面的相关对策建议 |
5.3.1 发展支撑机构以加强集群的自我管理 |
5.3.2 加强集群内外部网络联系 |
5.4 针对企业层面的相关对策建议 |
5.4.1 建立企业家协调机制 |
5.4.2 建立人才引进、培育机制 |
5.4.3 建立产品差异化机制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10)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论文基础理论综述 |
2.1 中小企业集群理论 |
2.2 灰色系统理论 |
3 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3.1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
3.2 山东省区域经济与中小企业集群概况 |
3.3 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演化分析 |
4 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分析 |
4.1 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
4.2 山东省中小企业与区域经济相关指标发展潜力预测 |
4.3 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
4.4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引导作用 |
4.5 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
5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共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D]. 金秋颖.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2]基于创新网络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化研究[D]. 孟祥芳. 天津大学, 2014(08)
- [3]中小企业集群网络化演进的多主体仿真研究[D]. 程露.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8)
- [4]“资源导向”下中小企业集群网络演进的仿真研究[J]. 吕一博,程露,苏敬勤. 科研管理, 2013(01)
- [5]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专利战略研究[D]. 宋丹.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2(07)
- [6]东北地区中小企业集群化成长及集聚区建设[D]. 姜宏. 吉林大学, 2011(08)
- [7]全球价值链中乡镇企业集群共性技术政府供给研究[J]. 谢军. 云南社会科学, 2010(06)
- [8]乡镇企业集群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研究[J]. 谢军,常晓静.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 [9]青岛市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研究[D]. 曾嘉懿. 青岛科技大学, 2010(05)
- [10]山东省中小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王国艳. 山东科技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