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漫谈网络环境下高校文献资源整体化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吕增艳[1](2021)在《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成仿吾是我国着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在其五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他是我国第一位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三者兼备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学校长,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首次提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继承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精神财富,是党的理论工作者现阶段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是党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成仿吾的人生发展历程堪称一部生动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革命根据地高校的公共课程,把“战火中的大学”建设成为“从知识青年到革命战士的大熔炉”,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成仿吾坚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主张结合实际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的概念,首创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大基础理论教研室,参与并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课程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有效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规化发展。成仿吾被誉为“长征途上唯一的大学教授”“无产阶级革命教育的奠基者”“党校教育的开拓者”“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人民教育的旗手”“妈妈校长”等。这些称号,是对他在教育领域突出贡献的肯定。此外,成仿吾五译《共产党宣言》、精准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毛泽东教育思想进行科学阐释、撰写《长征回忆录》等等,使他获得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大家”的赞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历程,总结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经验,既是对党的百年教育成果的历史传承,也是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守正创新和实践突破的重要借鉴。本文包括引论、结语和四章正文。第一章,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从时代背景、地域文化和家风传承三方面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从实践阅历、人格特质两方面论证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产生的主观条件。关于发展历程,以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成立作为时间脉络,结合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历,归纳出其思想发展的萌芽萌动期、初步形成期、成熟发展期和系统深化期四个阶段,形塑起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二章,阐释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一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重要和必要的战线”“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的地位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动员人民起来斗争”的重要功能进行理论阐发。二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五个方面。三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涵盖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形势与任务教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四个方面。四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五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在坚持学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基础上,探索报刊传播媒介和党的建设管理平台。第三章,对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的研究。包括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主要特色和历史贡献三部分。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反对经验主义,强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三方面。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立场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以“人民本位”的理念践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以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五个方面。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完整的课程体系建设,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第四章,透析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对当下的启示:“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启示,师德师风建设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娜敏[2](2013)在《对我国高校院系专业资料室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分析过去十年(2001—2010)刊登在19种图书类核心期刊上的120篇有关专业资料室的文章,研究了资料室留存问题、资料室文献资源建设以及文献信息服务问题。发现该领域存在着论文数量较少,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对此,高校专业资料室应把握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良好契机,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资源建设、学科建设和文献体系建设,高质量地开展文献信息情报服务。
陈雁鸣[3](2011)在《利用网络环境优化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文中认为本文分析了当前不断成熟的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影响,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优化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几点意见,以使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更加合理化。
范兴坤[4](2010)在《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文中研究表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针对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时特别强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实现社会管理的规则是党的政策,而非法律,即使是在已改革开放30年、提倡“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今天,长期以来依靠政策和行政系统实现社会管理的传统仍然在国家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国家管理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的首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图书馆事业领域制定颁布的地方法规、行政法规及各种制度,都仍然是在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和各级政府社会发展政策框架下发挥作用。因此,对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研究和了解,必须在对党的政治指导思想、对政府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指导政策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和社会环境政策的了解,需要有适用的科学方法。政策科学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由美国学者开创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了一门基础雄厚、专业系统、研究手段多样的成熟学科,并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专业领域的实践和学科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图书馆学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起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问题,也开始尝试结合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研究,期望通过借助政策科学的帮助加强图书馆事业的研究,但惜乎研究成果数量不多、研究深度也稍嫌不够。该论文是在宏观上将我国1978-2008年三十年间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以政策科学研究的模式和方法作为工具,在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进行总体评价的基础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及政策特点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论文第一章《导论》部分,定义了研究的相关背景,对以政策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国内外情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介,介绍了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作为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的综合性介绍部分,分别以阶段性方式和综述性方式介绍了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变化的特点,认为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的指引下,图书馆事业通过内部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形成符合事业客观规律的政策体系,逐步实现了事业政策的科学化、客观化,促进了图书馆事业的效率化和效益化的发展;在篇章结构上,第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全面介绍了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社会环境,包括建国后三十年(1949-1978)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历史及挫折,介绍了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图书馆发展的总体情况,介绍了1949-1978年间的政策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改革开放后,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事业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直接引导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图书馆界的努力方向;该章并结合我国图书馆系统现实状态,分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四个方面讨论了中观政策对图书馆事业政策制定的影响;第四章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主体情况,分别介绍了国家立法机关、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各级行政及事业管理部门、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图书馆的情况,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图书馆事业政策的种类及政策特点等方面的内容;第五章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部分,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制定情况,分管理、文献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技术建设、建筑等几个方面,对我国30年来在这些方面的政策进行了分类缕析和总结述评,使各领域的政策沿革通过研究变得更为清晰,并据此总结出这些政策在变化过程中的特点;第六章是研究的实证部分。图书馆立法是我国当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馆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结合论文的研究方向,以政策分析的过程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的问题,按照政策过程划分模式,以立法的提出、法律的制定、法律实施、法律监测、法律效果评价、法律修正和终止的六个阶段讨论了我国图书馆法立法过程,对立法在不同阶段的观点、立法背景、立法理论研究及立法进度进行了汇总和综述性研究,认为我国当前的图书馆法建设在立法基础、立法程序和进度发展上是符合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客观现实的,图书馆界和社会在《图书馆法》立法上的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在结束语部分,以从制度建设角度考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三个部分陈述了作者对我国1978年以来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的总体认识,认为政策建设的基础在于图书馆事业的制度设计,需要从事业制度设计的基本点着手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当前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为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教科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未来,图书馆事业政策需要检讨、完善、优化,基于法制的图书馆事业政策体系更需要新的发展。该论文的研究设想,是通过借用政策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建设实践与图书馆理论,以“政策科学”方法研究“图书馆事业”;在研究图书馆政策的过程中,实现“政策内容”和“政策形式”的有机结合;在覆盖领域上,实现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各领域政策的全面概括;在纵向政策整合上,实现对30年间主要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变化沿革的条理化分析;在研究目标上,实现对我国1978-2008年间图书馆事业政策承前启后的价值论证;在体系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但种种研究设想,受研究者理论水平、专业背景和研究时间、研究手段、资料完整度、资料取舍标准等种种条件的限制,每一个方面都只能部分地实现,而且在个别问题的研究上还逃不出“剪不断理还乱”的窘境,深感自己以后还需要更多地潜心学习,并在该论文研究方向上继续努力。对于已完成论文的不足,欢迎各位老师和同行批评指正。
郑凯[5](2010)在《论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化建设》文中认为通过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我国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文献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及当前的主要任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金胜勇[6](2010)在《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的发展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研究提供了迫切的要求。该研究旨在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概括,分析相关理论研究的主要范畴,梳理研究内容的逻辑关系,形成以目标为逻辑起点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框架,并对其具体内容进行论证。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该研究提供了理论契机,实践的发展为该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该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已有的研究现状对该研究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论文共分九章,第三章到第八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三章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进行构建,第四章至第八章则主要论述目标导向型理论体系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概念和目标、相关理论、原则和机制、模式以及实现共建共享目标的保障等。该研究属理论研究,遵循演绎推理的一般逻辑对目标导向型理论体系进行构建,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表达。具体而言,主要使用文献法收集资料,使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资料。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除了采用文献法之外,“相关理论”部分计划使用德尔菲法做专家调查,“共建共享模式”部分使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做典型调查;在分析资料过程中,“理论体系类型”研究内容会使用比较法,“共建共享模式”特别是其中的““布局模式”、“共建模式”研究内容计划使用功能—结构分析法。研究表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包括的具体理论内容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概念、历史、目标等基本问题,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理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政策、法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机制,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方法、技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指,图书馆作为收藏和保存丰富文献信息资源、公开向公众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的社会机制,对信息资源所进行的共同选择、共同建设、共同组织、共同利用的社会活动,其目标是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合力建设并自由共享完整而不重复的信息资源体系,即“完整的学科拼图”。从理论发展来看,包括图书馆学五定律、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以及系统论、拥有与存取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成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相关理论,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起着重要的支撑、引导或借鉴作用。面向“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该坚持共建与共享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政府平衡为主、社会平衡和市场平衡为辅的动力机制,并坚持以科学的评估方法保证上述机制的实现。面向“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所应采取的管理模式是:在国务院下设一个全国信息资源建设委员会(或全国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直接负责各系统。各行业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所应采取的布局与共建模式应该是一个三级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体系,即在在全国建立几个一级信息资源单位,按照学科构成来分工建设信息资源,目标是保证各学科的一次信息资源达到完整级、数字化。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以课题招标的形式建立若干二级信息资源单位,主要任务是建设二次、三次信息资源,开发各种专题数据库。,而其余众多的三级信息资源单位将不再承担信息资源的建设任务。其服务模式即共享模式应该是:一级单位和二级单位主要承担信息资源共建任务,而三级单位的信息服务将主要集中于检索服务、专题服务、推送服务等更深层次的服务形式,同时要负责收集用户的信息需求,反馈给一、二级单位以促进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为实现“完整学科拼图”的共建共享目标,要求深入分析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宏观环境和影响因素,加大共建共享的人文保障、法律与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论文的研究创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构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第二,提出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完整学科拼图”目标;第三,确定了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赵杨[7](2010)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成为提升国家竞争优势和国际地位的关键力量,各国都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点,致力于本国国家创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国家创新系统是由不同创新主体组成的复杂开放系统,承担着国家创新发展重任。信息化环境下,国家创新系统的运行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有力保障,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国家创新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高投入的复杂工程,创新战略的实现要求国家创新系统中各类创新主体打破组织界限,整合内外信息资源,通过资源共建共享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创新合作。在国家创新发展要求下,信息资源配置范围已由组织内部扩展到整个国家创新系统,更加强调创新主体的共同参与、密切配合与协调互动,促使信息资源配置不断朝着社会化、协同化方向发展,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模式日渐形成。当前,国内外对信息资源协同配置问题的探索刚刚起步,开展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研究和实践,不仅是推动国家创新系统有效运行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家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将协同学理论与传统信息资源配置理论相结合,围绕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与运行,构建面向国家创新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理论框架,从战略、管理、操作和技术层面探索其协同机制,着重研究协同配置演化机理和模型,详细分析了协同配置的整体化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以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为对象展开实证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和仿真分析,找出制约我国信息资源协同配置实现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文中附有图100幅,表30个。全文约19万字,共分为8章,内容如下:第1章,国家创新发展中的信息资源配置及其协同化发展。国家创新系统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信息化环境中,国家创新战略的演变促使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不断朝着开放化、社会化、协调化方向发展,由此对面向国家创新的信息资源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信息资源配置的协同化发展。本章从信息化环境下的国家创新系统建设要求入手,分析信息资源配置变革与协同化发展趋势,从协同学视角对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内涵、特征和要素进行阐释。第2章,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环境、定位与组织。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断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系统内部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活动的组织实施必须主动适应环境变化,进行科学的目标定位。本章在对国家政策、经济、市场、技术等外部环境因素以及资源分布格局、创新合作关系、信息沟通渠道等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总体目标:以国家创新主体的信息需求为导向,通过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环境之间的整体协同提高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投入-产出效益,实现各领域的全面创新和协同创新。围绕总体目标,信息资源协同配置应以协同配置能力为序参量,采用有效制度安排下的自组织配置模式,按照合理的配置路径组织实施。第3章,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分层推进。按照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目标定位和层次安排,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需要分阶段、分层次推进。本章依据信息资源配置体系的层次结构,提出从战略层面、管理层面、操作层面和技术支撑层面依次协同的思路。其中,战略层面协同旨在实现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与国家信息资源配置战略的协同,国家信息资源配置战略与地区、组织信息资源配置战略的协同,以及创新合作组织之间的战略协同;管理层面协同主要包括国家信息管理机构和地区、行业管理机构之间的“上下联动”以及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能协调与权责分配;操作层面协同旨在协调配置主体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优化整体配置流程,通过选择合理的协同配置实施模式促进配置主体竞争合作关系的协同演化;技术支撑层面协同主要实现各类配置技术的有机融合与集成应用。第4章,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模型。国家创新系统的复杂性、创新主体的主动适应性和创新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具有多回路、非线性、高阶次和难以量化的特点,表现出明显的系统动力学特征。本章以协同学原理为基础,结合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演化机理进行定性与定量研究,从系统运行角度进一步揭示各协同层面的内在关联和相互作用,分析协同配置中的因果关系,绘制信息资源协同配置动力学流图,构建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协同配置实现过程的模拟仿真提供具体方法。第5章,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整体化实现。依据国家创新系统中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实现机理,本章从体制、技术、经济、法律多个维度分析了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整体实现方法。从体制角度而言,协同配置体制建设是实现有效配置监管、落实配置制度安排、指导配置实践的重要前提,必须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建立科学的体制框架,促进政府配置机制与市场自组织机制的协调运行;从技术角度而言,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顺利实现需要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本章从协同配置和协同创新两个层面进行综合考虑,提出协同配置平台设计思路,应用SOA架构和Web Service技术构建了基于CSCW环境的配置平台模型,探索了平台核心功能的技术实现;从经济角度而言,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是一项经济活动,涉及多方主体的经济利益,需要通过切实可行的“博弈-协商”过程协调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关系,促进主体间持续合作与协同发展;从法律角度而言,信息资源在不同配置主体间的流动,涉及信息资源产权的转化,需要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来规范协调各类创新主体的配置行为,保障知识成果创造者的基本权益。第6章,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综合评价。由于国内外对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还未建立起适用于协同配置评价的指标体系。本章在参考现有传统信息资源配置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协同配置的基本特征与运作机理,应用平衡计分卡模型分析了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与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绩效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四个评价维度:优化与可持续发展、协同配置流程、整体协同效应和协同配置效益。然后依据各维度的评估内容,构建出由4项一级指标和14项二级指标构成的协同配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指标权重。第7章,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方案与对策分析。本章在对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建设情况和信息资源配置现状、配置效果与协同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我国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现状与问题出发,利用前文提出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理论方法,围绕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设计符合我国创新发展需求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方案,构建了国家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系框架。根据方案设想,应用第四章中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我国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实现过程进行模拟仿真,预测未来15年我国信息资源配置体系的运行情况。通过仿真分析,揭示市场机制完善程度、政府宏观管理绩效、科技中介和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以及创新主体间的合作收益分配机制这四项关键因素对我国协同配置效应产生过程的具体影响。依据这一结论,本章最后从政策制度保障、配套设施建设、配置主体联动、服务体系建设和配置经费投入五个方面提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推进对策。第8章,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梳理,提炼观点,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该课题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黄德建[8](2010)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回顾》文中研究表明文章通过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2008年)十年间探讨、研究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论文100余篇,通过对这些论文的阅读、整理,总结出这十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研究比较集中的十个问题。
狄九凤[9](2009)在《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配置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一次全方位的技术革新。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组织和协调全校的文献信息工作,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配置方面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首先表现为信息总量稀少(相对于国家大学生连续扩招),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如中文科技期刊篇名库就有许多家图书馆建库,书目数据库的重复建设更多,但缺乏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科专业信息和深入的信息服务内容;其次缺乏协作,数据库建设特色少,数据库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配置研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试着从研究和谐社会环境下配置文献信息资源的意义、方法和措施入手,深入探讨了高校校内文献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数字时代的文献资源建设做了全面地研究,并且结合本校农林特色的学科建设实际,分析了农林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一些实际问题做了全面的思考。数字时代合作是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必然趋势,我们认为文献采访的科学化是文献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在数字网络时代,如何合理科学地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根据高校不断发展的形势和迅速增长的读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努力实现其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进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李卓卓[10](2009)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都将知识创新战略的实施置于国家发展的制高点,加大了对信息资源和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投入。与此同时,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得到了长足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功能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使得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开始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开展广泛的图书馆业绩评估和数字资源绩效评估基础上,进行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定量研究和实践的尝试。我国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探索刚刚起步,开展既符合数字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与利用规律,又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和实践,是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论文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进展的基础上,利用绩效评估相关模型尝试构建了围绕战略发展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并以CALIS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和发现我国当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针对性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提高策略。论文共分为7章,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与绩效评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当前,在资源、服务和用户需求变化的多重驱动下,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必须适应数字环境的新要求并实现战略转变。只有实现战略转移和绩效评估的有效结合、互相促进,才能推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绩效评估和图书馆业绩评估的实践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势在必行。第2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方法研究和理论框架。国内外已有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沿用了“输入—输出”模式的绩效评估方法。这种评估策略只关注系统运行的结果,却难以通过绩效评估制定系统绩效的提高策略。论文围绕系统战略目标的实施,从系统绩效的过程和结果出发,分别应用平衡计分卡、PRM理论和方法以及SCP范式对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进行了分析,并构建出分析模型,进而建立了面向结果及面向过程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理论框架。第3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论文在对不同视角下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模型的要素分析进行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根据第2章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理论框架,对所涉及到的要素进行合并和重组,形成了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六大要素,即资源、成员、服务和利用、投入和产出、管理和流程、外部效益。以要素分析和专家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出由6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构成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项评估指标的权重,最后设计了相应的流程实施方案。第4章,实证分析——对CALIS绩效评估的设计。在对CALIS当前发展战略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当前CALIS绩效评估所需针对的问题。由于CALIS开展的评估活动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也没有形成常规的评估机制,难以满足CALIS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CALIS绩效评估应从CALIS战略发展的实际出发,以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为蓝本,设计全面系统的绩效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第5章,实证分析——对CALIS绩效评估的实施和结果分析。利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理论框架和模型对CALIS实施绩效评估。通过调查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发现,CALIS当前绩效有待提高。计算结果表明当前CALIS绩效的优势集中在管理和流程、外部效益以及服务和利用三个方面,而投入和支出、资源是当前CALIS绩效的主要制约因素,重点对各项绩效评估指标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和分析。依据调查,指出CALIS绩效评估实施应克服的障碍和需妥善处理的两个关系,设计CALIS绩效评估模板,以实现CALIS绩效评估的规范化和常规化。最后,从绩效评估结果中所反映出的当前CALIS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CALIS应从三个方面,即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强化共同建设、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实现可组配式共享模式、稳定基础性投入和绩效及扩大融资渠道,解决CALIS现有的问题,全面提升CALIS绩效。第6章,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的管理机制创新。首先,从当前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存在的“共建”和“共享”不对等的问题出发,提出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多模式合作机制;其次针对当前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战略转移和开放环境中自主发展的经营模式,从外部活动发展战略伙伴、整合战略同盟的预算以及建立危机预警和响应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风险防范机制;最后,笔者就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投入”和“产出”的时差、后评估与过程控制等问题,提出了建立绩效评估协作机制的设想,“以评促建”、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第7章,结语。对全文进行梳理,提炼观点,并提出文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今后研究方向的展望。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献资源共享系统的绩效评估研究”(项目编号:08BTQ030)的主要研究成果。(表27,图37)
二、漫谈网络环境下高校文献资源整体化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谈网络环境下高校文献资源整体化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 |
(一)理论背景 |
(二)实践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研究现状梳理 |
(二)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解读 |
(三)对研究现状的总结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方法与意义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领域新 |
(二)研究思路新 |
第一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 |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
(一)客观条件 |
(二)主观条件 |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萌动期: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地位(1918-1928) |
(二)初步形成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1928-1937) |
(三)成熟发展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1937-1949) |
(四)系统深化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1949-1984) |
第二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 |
一、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 |
(一)“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 |
(二)“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 |
(三)“用政治思想教育来提高人民的觉悟、动员人民起来斗争” |
二、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 |
(一)“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
(二)“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三)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 |
(四)“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 |
(五)“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
三、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 |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 |
(二)形势与任务的教育 |
(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
(四)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 |
四、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 |
(一)“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 |
(二)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
(三)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 |
(四)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
五、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 |
(一)以报纸杂志为传播媒介 |
(二)以党的建设为重要依托 |
(三)以高等学校为主要阵地 |
第三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 |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 |
(二)反对经验主义,坚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
(三)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 |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 |
(一)以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 |
(二)以“人民本位”理念开展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 |
(三)以“党的中心任务”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
(四)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 |
(五)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 |
三、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
(一)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
(二)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 |
(三)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 |
(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 |
第四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 |
二、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 |
三、教育大众化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 |
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启示 |
五、师德师风建设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对我国高校院系专业资料室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院系专业资料室撤与留问题的研究 |
1.主张撤销资料室。 |
2.主张加强资料室建设。 |
3.主张将资料室改制为专业分馆。 |
4.主张图书馆与资料室整合与共建共享。 |
二、院系专业资料室文献资源建设问题的研究 |
1.形成藏书特色。 |
2.重点学科文献建设。 |
3.适应学科发展研究需要。 |
4.实现资源共享。 |
三、资料室文献信息服务的研究 |
1.专业资料室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
2.重点学科建设。 |
3.专业资料室的数字化建设。 |
4.开展知识服务。 |
四、结果分析与研究启示 |
(一) 论文数量较少, 重视程度不够 |
(二) 高校专业资料室应继续存在, 抓住机遇发挥其自身优势 |
(三) 院系专业资料室资源历来是本专业教学科研的基本保障 |
(四) 开展文献信息情报服务 |
(3)利用网络环境优化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环境对文献资源建设的影响 |
(一) 网络使文献资源结构多元化 |
(二) 文献资源的获取方式多样化。 |
(三) 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
二网络环境下文献资源建设的对策与发展思路 |
(一) 加强对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 |
(二) 虚拟馆藏与实体馆藏相结合。 |
(三) 调整服务侧重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献资源建设。 |
(四) 既要凝练特色, 形成独特的文献体系, 又要加强馆际协作协调,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献资源共享, 确保文献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
(4)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1.1 关键词释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案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框架 |
1.3.5 论文研究预期达到的目标 |
1.3.6 论文研究实现的创新点 |
1.4 本选题背景、现实价值、学术意义 |
1.4.1 本论文选题背景 |
1.4.2 现实价值 |
1.4.3 学术意义 |
1.5 本论文选题研究的难点及解决方法 |
1.5.1 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 |
1.5.2 对三大图书馆系统共性与个性政策的包容问题 |
1.5.3 时间、空间、层次、内容四维关系的处理 第二章 30年来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 |
2.1 三十年以来我国图书馆政策建设特点 |
2.2 三十年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政策发展特征 |
2.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发展变化特征 第三章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发展环境 |
3.1 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图书馆事业政策及环境 |
3.1.1 建国后到文革前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 |
3.1.2 "文革"时期我国的图书馆事业 |
3.2 三十年来对外开放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
3.2.1 我国学习西方图书馆事业的方法 |
3.2.2 我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
3.3 三十年来我国社会环境对图书馆事业政策的影响 |
3.3.1 政治环境对我国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影响 |
3.3.2 文化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
3.3.3 教育政策对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以高校馆为例 |
3.3.4 国家科技信息发展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策需求及促进 第四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主体及所制定的政策 |
4.1 国家立法机关 |
4.2 中国共产党各级委员会 |
4.3 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事业部门 |
4.4 图书馆行业学会和协调组织 |
4.5 图书馆 |
4.6 其他 第五章 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各领域发展政策 |
5.1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客体的特点 |
5.2 管理现代化发展政策 |
5.2.1 我国各类图书馆的宏观管理政策 |
5.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划 |
5.2.3 大众化服务的发展方向的确立 |
5.2.4 以检查和评估促发展 |
5.2.5 设置图书馆管理机构 |
5.3 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发展 |
5.3.1 1978年后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主要相关法规政策 |
5.3.2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
5.4 人力资源建设现代化政策 |
5.4.1 1978年以来我国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相关法规政策 |
5.4.2 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政策变迁中的特点 |
5.5 技术现代化政策 |
5.5.1 改革开放后我国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发展政策环境 |
5.5.2 图书馆技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政策 |
5.6 图书馆建筑的技术性规则和标准 第六章 以政策分析法解析我国《图书馆法》立法 |
6.1 本研究中政策过程阶段划分 |
6.2 《图书馆法》的立法相关问题 |
6.2.1 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社会任务规定 |
6.2.2 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社会预期及其实现 |
6.2.3 以立法手段解决政策问题的思路来源 |
6.2.4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文化政策对图书馆立法的促进 |
6.2.5 《立法法》为图书馆法的制订提供了技术条件 |
6.2.6 《图书馆法》立法的前期准备基础 |
6.2.7 对以立法解决问题的预期 |
6.3 《图书馆法》的制订 |
6.3.1 《图书馆法》的性质 |
6.3.2 立法活动历程 |
6.3.3 《图书馆法》立法法律案的提出 |
6.4 图书馆法立法原则及相关内容规定 |
6.4.1 基于法理的立法原则 |
6.4.2 元政策问题及指导思想的规定 |
6.4.3 正确处理图书馆法规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
6.4.4 《公共图书馆法》中条款规范侧重点的处理 |
6.4.5 对各领域问题的规范明确性和深度问题 |
6.5 《图书馆法》的实施 |
6.5.1 《图书馆法》实施的原则 |
6.5.2 《图书馆法》执行的政策工具 |
6.6 《图书馆法》实施的监测、修订与终结 |
6.6.1 《图书馆法》实施过程中的监测 |
6.6.2 《图书馆法》的修订和终止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从制度建设角度观察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处的社会环境 |
7.2 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
7.3 我国图书馆事业政策建设需加强的重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后记 |
(6)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目标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标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1 主要内容与观点 |
1.2.2 重点和难点 |
1.2.3 论文基本框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总体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回顾 |
第一节 相关文献检索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构建 |
第一节 理论体系构成 |
3.1.1 研究假设的提出 |
3.1.2 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分析 |
3.1.3 构成要素分析 |
第二节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理论体系表达 |
3.2.1 数据收集 |
3.2.2 关键词预处理 |
3.2.3 关键词整体网络分析 |
第三节 理论体系类型划分 |
3.3.1 事业导向型 |
3.3.2 服务导向型 |
3.3.3 模式导向型 |
3.3.4 技术导向型 |
3.3.5 目标导向型 |
第四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的确定 |
第一节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概念 |
4.1.1 研究主题的语词确定 |
4.1.2 共建共享主体 |
4.1.3 共建共享客体 |
4.1.4 共建共享过程 |
第二节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价值观 |
4.2.1 信息共享是信息的增值 |
4.2.2 信息共享是知本的置换 |
4.2.3 信息共享是价值的共享 |
第三节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 |
4.3.1 5A目标及肖氏目标 |
4.3.2 完整的学科拼图 |
第五章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各相关理论基本内容阐述 |
5.1.1 图书馆学五定律 |
5.1.2 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理论 |
5.1.3 存取与拥有理论 |
5.1.4 资源配置理论 |
5.1.5 系统论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的关联性分析 |
5.2.1 图书馆学五定律与共建共享目标 |
5.2.2 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
5.2.3 存取与拥有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
5.2.4 资源配置理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
5.2.5 系统论与共建共享目标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对共建共享的要求 |
5.3.1 "以用户为中心"为宗旨 |
5.3.2 信息资源"有机生长" |
5.3.3 自建与共建相结合 |
5.3.4 追求整体效率 |
5.3.5 成员馆协调发展 |
第六章 以目标为导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
第一节 共建共享原则 |
6.1.1 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原则分析 |
6.1.2 共建共享目标对传统建设原则的影响 |
6.1.3 以目标为导向的共建共享原则制定 |
第二节 共建共享机制 |
6.2.1 共建共享机制的功能 |
6.2.2 共建共享机制的类型分析 |
6.2.3 以目标为导向的共建共享机制选择 |
第三节 共建共享评估 |
6.3.1 共建共享评估的价值 |
6.3.2 共建共享评估方法 |
6.3.3 以目标为导向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以目标为导向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
第一节 共建共享的管理模式 |
7.1.1 国内管理模式分析 |
7.1.2 国外管理模式分析 |
7.1.3 以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模式的提出 |
第二节 共建共享的布局与共建模式 |
7.2.1 国内布局与共建模式分析 |
7.2.2 国外布局与共建模式分析 |
7.2.3 以目标为导向的布局与共建模式的提出 |
第三节 共建共享的服务模式 |
7.3.1 国内服务模式分析 |
7.3.2 国外服务模式分析 |
7.3.3 以目标为导向的服务模式的提出 |
第八章 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目标的保障 |
第一节 共建共享的思想观念保障 |
8.1.1 打破观念中的条块分割 |
8.1.2 明确共建共享目标 |
8.1.3 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
第二节 共建共享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
8.2.1 图书馆法 |
8.2.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8.2.3 相关信息法规 |
8.2.4 标准规范制度 |
第三节 共建共享的技术保障 |
8.3.1 共建共享对存储技术的要求 |
8.3.2 共建共享对资源组织技术的要求 |
8.3.3 共建共享对访问技术的要求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主要贡献 |
9.1.1 研究结论 |
9.1.2 主要贡献 |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9.2.1 研究局限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论文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0.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统计 |
0.2.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
0.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
0.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研究创新点 |
1 国家创新发展中的信息资源配置及其协同化发展 |
1.1 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及其对信息资源配置的要求 |
1.1.1 信息化环境下的国家创新发展与创新系统建设 |
1.1.2 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中的信息资源保障 |
1.1.3 信息资源配置对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影响 |
1.1.4 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对信息资源配置的要求 |
1.2 面向国家创新的信息资源配置变革与协同化发展 |
1.2.1 配置体制变革与社会化机制的形成 |
1.2.2 信息资源配置的协同化发展 |
1.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内涵、特征与要素 |
1.3.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内涵 |
1.3.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特征 |
1.3.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基本要素 |
2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环境、定位与组织 |
2.1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环境及其影响 |
2.1.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外部环境 |
2.1.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内部环境 |
2.1.3 环境因素对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影响 |
2.2 国家创新需求导向下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目标选择与定位 |
2.2.1 国家创新发展中的信息需求形态 |
2.2.2 基于创新主体需求结构的协同配置目标选择 |
2.2.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目标定位 |
2.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多维组织 |
2.3.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序参量识别 |
2.3.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模式选择 |
2.3.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路径确定 |
2.3.4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层次安排 |
2.3.5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整体理论框架 |
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分层推进 |
3.1 配置战略层面的协同 |
3.1.1 信息资源配置战略与创新战略的关联 |
3.1.2 战略协同模型与实现机制 |
3.1.3 战略协同的演化过程 |
3.2 配置管理层面的协同 |
3.2.1 信息资源配置的管理主体及其职能 |
3.2.2 管理主体的职能协调与权责分配 |
3.2.3 协同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
3.3 配置操作层面的协同 |
3.3.1 配置过程中的主体竞争与合作 |
3.3.2 配置主体的协同模式选择 |
3.3.3 配置主体竞争合作行为的协同演化 |
3.4 技术支撑层面的协同 |
3.4.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关键技术 |
3.4.2 协同配置技术的集成应用框架 |
3.4.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技术协调 |
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模型 |
4.1 系统动力学理论及其在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中的应用 |
4.1.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思想 |
4.1.2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 |
4.1.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系统动力学问题 |
4.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演化机理 |
4.2.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系的边界 |
4.2.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系的运行机制 |
4.2.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中的因果关系分析 |
4.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4.3.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流图 |
4.3.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4.3.3 模型输出与响应变量确定 |
4.3.4 模型有效性检验 |
5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整体化实现 |
5.1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制建设 |
5.1.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制度需求 |
5.1.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制建设原则与框架 |
5.1.3 协同配置体制下多元配置机制的协调运行 |
5.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技术平台构建 |
5.2.1 平台设计思路 |
5.2.2 基于CSCW的平台架构模型 |
5.2.3 平台的功能结构 |
5.2.4 功能的技术实现 |
5.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中的利益关系协调 |
5.3.1 配置主体间的多元利益关系 |
5.3.2 利益协调的"博弈-协商"过程 |
5.3.3 利益协调机制设计 |
5.4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标准化推进与知识产权保护 |
5.4.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标准体系 |
5.4.2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 |
6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综合评价 |
6.1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综合评价的目标与原则 |
6.1.1 综合评价目标 |
6.1.2 综合评价原则 |
6.2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
6.2.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6.2.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评价要素选择 |
6.2.3 评价指标与测度标准的确立 |
6.2.4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3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综合评价流程 |
6.3.1 综合评价的实施步骤 |
6.3.2 综合评价的流程管理 |
7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方案与对策分析 |
7.1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配置现状与协同化发展问题 |
7.1.1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结构 |
7.1.2 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分布 |
7.1.3 信息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
7.1.4 我国信息资源配置的协同化发展状况 |
7.1.5 信息资源协同配置推进中的现实问题 |
7.2 面向我国创新发展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体系建设方案 |
7.2.1 总体建设目标 |
7.2.2 管理机制确立 |
7.2.3 体系框架设计 |
7.2.4 体系建设技术路线 |
7.3 我国信息资源协同配置实现过程模拟仿真 |
7.3.1 数据来源与参数值确定 |
7.3.2 仿真平台与初始条件设置 |
7.3.3 仿真结果分析 |
7.4 我国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的推进对策 |
7.4.1 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与创新氛围 |
7.4.2 加强协同配置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
7.4.3 促进配置主体之间的资源联动 |
7.4.4 完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
7.4.5 拓展协同配置经费投入渠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后记 |
(8)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高校图书馆面临的网络环境 |
2 网络环境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变革 |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特点 |
4 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
5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
6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对策 |
7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原则 |
8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内容 |
9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
10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管理 |
结语 |
(9)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文献综述 |
2 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配置 |
2.1 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配置的意义 |
2.2 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配置 |
2.2.1 构建一体化管理体系 |
2.2.2 科学协调各类型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
2.2.2.1 深入细致做好调研工作 |
2.2.2.2 制定科学的馆藏发展政策 |
2.2.2.3 合理配置文献信息资源 |
2.2.3 构建馆藏布局新模式 |
2.2.3.1 二位一体制 |
2.2.3.2 四位一体制 |
3 高校校内文献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 |
3.1 校内文献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的内涵 |
3.2 校内文献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的意义 |
3.2.1 地区或系统统筹安排的需要 |
3.2.2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需要 |
3.2.3 学科发展的需要 |
3.2.4 文献信息资源自身建设的需要 |
3.3 校内文献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的原则 |
3.3.1 方便读者原则 |
3.3.2 便于利用原则 |
3.3.3 特色化原则 |
3.3.4 共享原则 |
3.4 校内文献信息资源整体化建设的措施 |
3.4.1 建立权威的决策机构 |
3.4.2 建立高效的管理体制 |
3.4.3 制定馆藏发展策略 |
3.4.4 实行一体化管理 |
3.4.5 合理布局文献信息资源 |
4 数字时代的高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
4.1 制定科学的馆藏发展规划 |
4.2 加强实有信息资源的建设 |
4.2.1 实有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途径 |
4.2.1.1 合作的必要性 |
4.2.1.2 合作的内容及方式 |
4.2.2 加大电子文献的收藏 |
4.2.3 加强馆藏的特色化建设 |
4.3 加强数据库的建设 |
4.3.1 建立完善馆藏书目数据库 |
4.3.2 建立文摘索引数据库 |
4.3.3 建立特色数据库 |
4.3.4 建立科研信息成果库等 |
4.4 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组织 |
4.4.1 建立学科导航库 |
4.4.2 建立专业指引库 |
4.4.3 建立科研课题导航库 |
4.4.4 组成网上信息数据库 |
5 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农林院校为例 |
5.1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5.1.1 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2 馆藏专业化、特色化的要求 |
5.1.3 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
5.1.4 共建共享的平台—CALIS的建成 |
5.2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
5.2.1 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
5.2.2 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 |
5.2.3 纳入联机编目 |
5.2.4 实行协调、联合采购 |
5.2.5 突出农林学科专业特色 |
5.2.6 馆藏特色资源的数字化 |
5.2.7 建立农林学科学位论文数据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外研究相关统计 |
0.2.2 国外研究状况 |
0.2.3 国内研究状况 |
0.2.4 国内外研究评析 |
0.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方案 |
0.3.3 研究方法 |
0.4 研究难点与创新 |
0.4.1 研究难点 |
0.4.2 主要创新 |
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与绩效评估 |
1.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演变 |
1.1.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发展历程 |
1.1.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战略转变中的绩效评估 |
1.1.3 案例分析——OhioLINK战略调整和绩效评估 |
1.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相关基础理论 |
1.2.1 系统论及其相关理论 |
1.2.2 资源保障理论 |
1.2.3 资源配置理论 |
1.2.4 拥有存取理论 |
1.2.5 文献老化理论 |
1.2.6 共享粒度理论 |
1.2.7 经济管理相关理论 |
1.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3.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必要性 |
1.3.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实施的可行性 |
1.3.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意义 |
1.4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相关实践进展 |
1.4.1 信息资源利用绩效评估实践 |
1.4.2 图书馆业绩评估实践 |
1.4.3 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实践分析 |
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方法和理论框架 |
2.1 绩效评估方法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的应用 |
2.1.1 面向结果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 |
2.1.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方法的选择 |
2.2 面向过程和结果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方法和模型 |
2.2.1 利用平衡计分卡构建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 |
2.2.2 PRM理论和方法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中的应用 |
2.2.3 SCP范式应用于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分析 |
2.2.4 面向过程和结果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理论框架 |
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 |
3.1 不同角度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 |
3.1.1 系统观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 |
3.1.2 资源观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 |
3.1.3 功能观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 |
3.1.4 利用统计标准确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 |
3.1.5 利用模型确定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 |
3.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要素分析 |
3.2.1 资源 |
3.2.2 成员 |
3.2.3 服务和利用 |
3.2.4 投入和支出 |
3.2.5 流程和管理 |
3.2.6 外部效益 |
3.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
3.3.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3.3.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标准体系 |
3.3.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 |
3.4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流程 |
3.4.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步骤 |
3.4.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流程管理 |
4 实证分析——对CALIS绩效评估的设计 |
4.1 CALIS发展战略分析 |
4.1.1 组织管理 |
4.1.2 三级网络结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
4.1.3 "十五"期间的建设 |
4.1.4 可持续发展 |
4.2 当前CALIS开展的绩效评估状况 |
4.2.1 CALIS对资源和服务的效益评估实践 |
4.2.2 CALIS评估的研究探索 |
4.2.3 当前CALIS系统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
4.3 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模型的CALIS绩效评估内容和指标 |
4.3.1 评估目标和评估对象 |
4.3.2 评估内容和评估设计 |
5 实证分析——对CALIS绩效评估的实施和结果分析 |
5.1 CALIS绩效评估调查实施情况 |
5.1.1 CALIS绩效评估实施原则 |
5.1.2 CALIS绩效评估实施过程 |
5.1.3 CALIS绩效评估调查项目 |
5.2 CALIS绩效评估调查总体结果 |
5.2.1 资源 |
5.2.2 成员 |
5.2.3 服务和利用 |
5.2.4 投入和支出 |
5.2.5 管理和流程 |
5.2.6 外部效益 |
5.2.7 CALIS绩效评估结果计算 |
5.3 CALIS绩效评估模板及实施策略 |
5.3.1 CALIS绩效评估实施障碍分析 |
5.3.2 CALIS绩效评估模板 |
5.3.3 CALIS绩效评估实施策略 |
5.4 提高CALIS绩效的策略 |
5.4.1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强化共同建设 |
5.4.2 加快数字图书馆建设,实现可组配式共享模式 |
5.4.3 稳定基础性投入和绩效,扩大融资渠道 |
6 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的管理机制创新 |
6.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多模式合作机制 |
6.1.1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合作的矛盾 |
6.1.2 多模式合作机制的动因分析 |
6.1.3 多模式合作机制的构建 |
6.2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风险防范机制 |
6.2.1 对共建共享风险的认识 |
6.2.2 高风险不一定产生高绩效 |
6.2.3 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
6.3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协作机制 |
6.3.1 "投入"和"产出"的时差问题 |
6.3.2 后评估和过程控制的问题 |
6.3.3 绩效评估协作机制的构建 |
7 结语 |
7.1 总结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权重调查表 |
附录Ⅱ 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二级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
附录Ⅲ OCLC的产品和服务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课题 |
谢辞 |
四、漫谈网络环境下高校文献资源整体化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D]. 吕增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对我国高校院系专业资料室研究论文的统计分析[J]. 娜敏.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03)
- [3]利用网络环境优化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J]. 陈雁鸣.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1(01)
- [4]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事业政策研究(1978-2008)[D]. 范兴坤. 南京大学, 2010(07)
- [5]论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化建设[J]. 郑凯. 商品与质量, 2010(S9)
- [6]目标导向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体系研究[D]. 金胜勇. 南开大学, 2010(08)
- [7]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协同配置研究[D]. 赵杨. 武汉大学, 2010(10)
- [8]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回顾[J]. 黄德建.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0(01)
- [9]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配置研究[D]. 狄九凤. 郑州大学, 2009(02)
- [10]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绩效评估研究[D]. 李卓卓. 武汉大学,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