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文献综述)
赵林,展艳艳,王志男,梁誉文,刘晓鹏,程霄翔,张军锋,柯世堂,王小松,曹曙阳,葛耀君[1](2017)在《大型冷却塔结构风致气动和气弹效应综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型冷却塔作为空间薄壁高耸结构,结构风效应突出,在设计中风荷载属重要的控制因素。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同济大学结构风工程研究团队在冷却塔结构抗风方向取得的研究进展,涉及风荷载特征与统计、结构风效应试验与分析、整体结构多目标优化、灾害气候条件荷载与效应分析和全过程集成软件平台开发等5个方面,在冷却塔结构抗风问题中的风荷载、结构响应和试验模型设计等方面得出相应结论。
施瑛[2](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表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赵林,葛耀君,郭增伟,李珂[3](2015)在《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风振控制回顾与思考——主梁被动控制效果与主动控制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桥梁风工程研究多采用外观形态和安装位置固定的被动气动措施,面对未来规划中的超大跨度桥梁,难于缓解随跨径增长的服役期内强健性能需求。在总结和回顾桥梁主梁气动控制措施发展历程后,由理论算法、物理模型尺度效应和复杂来流流态等三个方面,对比归纳了导致大跨桥梁风致行为在数值计算、风洞试验和现场实测等多尺度验证过程存在差异的原因;着重以主动气动措施为对象,综述了近三十年相关技术的发展过程,总结了现有的主动气动措施具有控制能力针对特定来流条件、控制性能仅适用特定风振现象、控制效果具有结构外形尺寸敏感性的特点和不足,由此提出研发具有实时反馈机制的自适应主动控制面气动措施等发展趋势。
袁万城,王思杰,李怀峰,贺金海,党新志[4](2021)在《桥梁抗震智能与韧性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相互融合,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社会呈现出人口、建筑以及财富的高密度特征,人们对灾患的预警、应灾、灾后复原、恢复和重建能力有着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桥梁抗震也向着对各种实际需求具有高质量、高性能适应性的智能性方向发展。为进一步深化可持续发展,当前结构抗震已经从基于生命安全的结构抗震减震转向震后结构功能可恢复与快速修复,这对桥梁抗震的韧性提出了要求。为此,首先介绍了桥梁抗震中智能和韧性的含义,指出其是桥梁抗震研究的2个主要关注点,阐明了智能和韧性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关系。而后从近断层地震荷载、桥梁减震体系设计、桥梁装置的设计、可恢复结构和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路网系统等方面,基于智能和韧性的视角,总结了研究人员为提升桥梁防震能力所做的努力。并基于现有的工作基础,从抗震体系或装置的多功能与高性能化、监测技术的高效发展以及韧性评价体系的完善方面,阐述了进一步推进抗震智能与韧性应该做的工作。最后,结合当前"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社会各领域中表现出来的引领作用,对未来在设计、运营、震后维修等阶段如何方便、快捷、高效地保证桥梁抗震智能和韧性进行了展望和构想。
戴靠山,张琛,袁苗苗,卢文胜[5](2017)在《结构试验教学创新的探索-测试仪器原理的虚实结合教学法》文中研究表明土木工程是一门传统的学科,目前的教学体系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结构防灾试验"和"高等结构试验"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分别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旨在通过课堂讲授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基本的结构试验技能。然而,由于传统试验教学资源的制约,教学效果往往会出现一些瓶颈。虚拟现实技术可为学生提供逼真的、生动的试验环境,使试验教学过程具有形象化、生动化、可感知、可重复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作者在课程中测试仪器原理教学时,探索出虚实结合教学方法,开发了针对该教学内容的虚拟仿真平台。利用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但可以把基本测试仪器设备的原理讲解透彻,还可为无线传感器、摄影、激光、雷达等一些新近发展的测试手段的介绍提供媒介。
黄鹏,施宗城,陈伟,顾明[6](2001)在《大气边界层风场模拟及测试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总结了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使用挡板、二元尖塔、分布粗糙元和格栅这几类模拟装置 ,在小、中、大三种类型风洞中模拟大气边界层流场的特性 .除了纵向风场特性 ,还首次报道了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测得的横向和竖向风场的特性 ,所得结果令人满意 .最后还报道了一种新型的行人高度风环境探头
于洪刚[7](2008)在《大跨度拱桥气动参数识别及风致响应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物理风洞试验和理论模型计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上海卢浦大桥、广州新光大桥、湖南茅草街大桥、浙江三门口大桥和宜宾岷江二桥风致振动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对气动参数识别、抖振时域分析、静风稳定性分析、风振稳定性评价和涡振控制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结论包括:1)采用测力天平对矩形拱肋、双陀螺形拱肋、四方柱拱肋和四圆柱拱肋节段模型进行了静风三分力系数识别。不同风攻角下的阻力系数变化幅值不大;四圆柱断面拱肋三分力系数的缩尺模型风洞试验结果受雷诺数影响较大,必须进行必要的修正。2)采用互功率谱方法对矩形拱肋、双陀螺形拱肋和四方柱拱肋节段模型进行了等效气动导纳试验识别。不同气动外形导纳函数识别结果的变化规律不完全相同,但均具有随折算频率递增而衰减的趋势。其中,0°风攻角下,三种不同拱肋模型识别出的阻力方向等效气动导纳函数总体上小于1;升力方向等效气动导纳函数在低频段大于1;折减频率较低的区域,矩形拱肋和双陀螺拱肋模型升力矩方向等效气动导纳函数也大于1。3)采用随机搜索法对矩形拱肋、双陀螺形拱肋和四方柱拱肋节段模型进行了18个气动导数识别,并对三座拱桥进行了抖振时域计算分析,探讨了自激力和气动导纳等因素对抖振响应的影响。气动导纳采用实测值、Sears函数和1等三种不同形式下,抖振位移有明显差别;自激力总体上会减小抖振位移,但幅度不大,工程计算中可以偏安全地忽略自激力的影响。4)采用塑性铰法和低松弛迭代法对广州新光大桥和浙江三门口大桥进行了静风稳定性分析,低松弛法的静风失稳临界风速比塑性铰法要小,偏于安全,而且不需要人为跟踪塑性铰,计算过程简单、实用。5)对大跨度拱桥潜在风振形式研究表明:拱桥驰振和颤振可能性很小、拱肋断面很钝时会出现涡激共振,但拱桥抖振现象比较普遍。
蒋明镜,李晨辉,刘蔚,张安,张学文[8](2018)在《不同胶结半径的粒间胶结拉伸和压缩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在三维离散元模型中建立考虑胶结半径的胶结破坏准则,在已有10 mm胶结半径的三维铝球胶结试验的基础上,继续对胶结半径为8,12,14 mm的胶结铝球进行拉伸和压缩试验。结合10 mm胶结半径的试验数据,总结出不同胶结半径的胶结铝球拉伸与压缩的强度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高铝水泥试样的拉伸强度与压缩强度随着胶结半径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位移曲线在拉伸荷载下表现为脆性破坏,在压缩荷载下表现脆塑性和塑性破坏,并且压缩荷载下发生脆塑性破坏的概率随着胶结半径的减小而增大。
朱合华,李晓军,陈雪琴[9](2015)在《基础设施建养一体数字化技术(1)——理论与方法》文中提出针对当前基础设施建设期与养护期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基础设施建养一体化的概念,即指从建设和养护一体化角度出发,综合采用工程、经济和管理等手段,以最优化的方式达到工程所需的服役性能。基于笔者多年对于数字化技术的研究,提出基础设施建养一体数字化平台,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表达和数据分析三个部分。分别对建设期和养护期所采用的数字化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主要有数据采集、数据标准、三维建模、可视化技术、空间分析和数字与数值一体化等技术。
郭震山[10](2006)在《桥梁断面气动导数识别的三自由度强迫振动法》文中提出气动导数是描述主梁断面气动性能的重要参数,在大跨度桥梁颤振和抖振分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动导数一般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获得。按照振动驱动机制不同,节段模型试验方法可分为自由振动法和强迫振动法两大类。与自由振动法相比,强迫振动法具有响应信号的信噪比大,气动导数识别结果离散度小,精度高,对应折减风速范围宽等优点。但由于所需试验设备复杂、一次性投资大等原因,强迫振动法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目前还处于两自由度水平,识别理论还不完善,识别结果也不太理想。鉴于这种状况,本文从识别理论和试验技术两个方面对强迫振动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开发研制了节段模型三自由度耦合强迫振动装置,该装置既可使节段模型沿竖向、侧向或扭转方向作可控的单自由度简谐强迫振动,又可沿任意两个或三个方向作可控的两自由度或三自由度耦合强迫振动。 将分状态强迫振动频域法从竖弯和扭转两个自由度的水平拓展到了竖弯、扭转和侧弯三个自由度的水平,首次实现了用三自由度分状态强迫振动频域法对18个气动导数的识别。提出了三自由度耦合状态强迫振动频域法。通过使节段模型沿竖向、侧向和扭转方向作不同频率的耦合振动,仅需一次试验就可获得所有18个气动导数。发现了节段模型实际强迫振动频率与预设频率之间的小量偏差是降低频域法识别精度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对试验技术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在对超长预试验振动信号进行精确频率分析的基础上,对模型振动频率进行微调,达到有效降低上述频率偏差的目的,从而使频域法的气动导数识别精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对加速度时程信号进行数值积分求解速度和位移时程的问题上,提出了确定初始速度和初始位移的新方法,并集合样条函数积分、椭圆数字滤波,双向滤波技术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建立了一个可以得到精确可靠的速度和位移时程信号的处理方法,避免了目前利用振动参数生成速度和位移信号所带来的误差。通过对动荷载成分的研究,提出了全新的高精度自激力时程获取方法,为建立完善的强迫振动时域气动导数识别方法奠定了基础。该方法摒弃了之前将特定风速与零风速下节段模型所受动荷载按对应相位简单相减得到自激力时
二、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提纲范文)
(1)大型冷却塔结构风致气动和气弹效应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风荷载特征与统计 |
1.1 动态风压现场实测 |
1.2 塔筒表面风荷载非高斯特性 |
1.3 统一脉动风压公式 |
2 结构风效应试验与分析 |
2.1 等效梁格气弹模型设计 |
2.2 共振响应 |
2.3 群塔干扰评价准则 |
2.4 多目标等效风荷载 |
3 整体结构多目标优化 |
4 灾害气候条件荷载与效应分析 |
4.1 强台风环境主动风洞模拟 |
4.2 龙卷风条件 |
5 全过程集成软件平台开发 |
6 结语 |
(2)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着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风振控制回顾与思考——主梁被动控制效果与主动控制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被动控制效果与问题 |
2 主动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3 结语 |
(4)桥梁抗震智能与韧性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智能和韧性的概念 |
2 桥梁抗震智能和韧性的发展践行 |
2.1 近断层设计地震荷载更准确规范化发展 |
2.2 减震体系的更易回复、易修复性和适应性 |
2.3 通过装置设计实现的可回复、易修复性和适应性 |
2.4 通过可恢复结构与预制装配技术实现的可回复、易修复性和适应性 |
2.5 路网桥梁的系统抗震韧性发展 |
3 桥梁抗震智能和韧性的下一步工作 |
3.1 多功能、高性能减震装置、体系的发展 |
3.1.1 体系中各部件元素的减震潜力开发 |
3.1.2 面向多灾害作用的协同性开发 |
3.2 高效的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 |
3.2.1 对地震的适应性更优 |
3.2.2 监测技术更卓越有效 |
3.2.3 数据传输处理更加高效 |
3.3 完善韧性评价体系 |
3.3.1 适用于快速施工、维修的桥梁构件制造与安装标准 |
3.3.2 灾害荷载下桥梁可回复、易修复的安全评价标准 |
3.3.3 桥梁结构韧性破坏的设计标准 |
4 桥梁抗震智能韧性的未来展望与构想 |
4.1“互联网+”与“人工智能” |
4.2 未来设计、运营和维修阶段的智能与韧性 |
(5)结构试验教学创新的探索-测试仪器原理的虚实结合教学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课程介绍 |
1.1 结构防灾试验 |
1.2 高等结构实验 |
2 测试仪器原理的虚实结合教学设计 |
2.1 教学设计 |
2.2 硬件平台建设 |
2.3 软件平台建设 |
3 结论 |
(7)大跨度拱桥气动参数识别及风致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拱桥发展概述 |
1.1.1 石拱桥 |
1.1.2 钢筋混凝土拱桥 |
1.1.3 钢管混凝土拱桥 |
1.1.4 钢拱桥 |
1.2 大跨度拱桥抗风 |
1.2.1 拱桥抗风研究进展 |
1.2.2 拱桥风荷载特点 |
1.2.3 拱桥静风与阵风荷载 |
1.2.4 桥梁风致振动 |
1.3 拱桥抗风研究内容 |
第2章 拱肋断面定常气动力系数识别 |
2.1 矩形断面拱肋 |
2.1.1 有机玻璃模型设计 |
2.1.2 木模型设计 |
2.1.3 试验结果分析 |
2.2 双陀螺形断面拱肋 |
2.2.1 小模型设计 |
2.2.2 大模型设计 |
2.2.3 试验结果分析 |
2.3 四方柱断面拱肋 |
2.3.1 方钢管模型设计 |
2.3.2 有机玻璃模型设计 |
2.3.3 试验结果分析 |
2.4 四圆柱断面拱肋 |
2.4.1 四圆柱平行拱肋 |
2.4.2 四圆柱提篮拱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拱肋断面气动导数 |
3.1 桥梁断面气动导数 |
3.1.1 自由振动法 |
3.1.2 强迫振动法 |
3.2 气动导数识别的随机搜索法 |
3.2.1 气动导数识别模型 |
3.2.2 气动导数识别方法 |
3.3 拱肋节段模型气动导数实验 |
3.3.1 拱肋节段模型基本参数 |
3.3.2 拱肋节段模型测振系统 |
3.4 拱肋模型识别结果的比较 |
3.4.1 模态与阻尼比分析 |
3.4.2 气动导数结果分析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拱肋断面气动导纳 |
4.1 气动导纳基本理论 |
4.1.1 气动导纳的概念 |
4.1.2 气动导纳的经验公式 |
4.2 气动导纳的识别方法 |
4.2.1 自谱识别方法 |
4.2.2 互谱识别方法 |
4.3 均匀格栅紊流场 |
4.4 气动导纳识别试验装置 |
4.4.1 实验模型设计 |
4.4.2 实验工况 |
4.5 气动导纳识别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1 不同气动外形下的气动导纳 |
4.5.2 不同风攻角下的气动导纳 |
4.5.3 不同风速下的气动导纳 |
4.5.4 不同紊流度下的气动导纳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跨度拱桥抖振时域分析 |
5.1 风荷载计算 |
5.1.1 静风荷载 |
5.1.2 抖振力 |
5.1.3 自激力 |
5.2 对非线性因素的处理 |
5.2.1 结构几何非线性 |
5.2.2 气动力非线性 |
5.3 抖振时域非线性求解 |
5.4 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比较 |
5.4.1 风场数值模拟 |
5.4.2 响应时程和功率谱密度 |
5.4.3 不同气动导纳影响分析 |
5.4.4 自激力影响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跨度拱桥静风稳定性分析 |
6.1 拱桥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
6.1.1 拱桥稳定线性理论 |
6.1.2 拱桥稳定非线性理论 |
6.1.3 拱桥静风失稳的影响因素 |
6.2 拱桥稳定性计算分析方法 |
6.2.1 机构稳定分析法 |
6.2.2 塑性铰法 |
6.2.3 低松弛迭代法 |
6.2.4 规范中稳定性计算方法 |
6.3 大跨度拱桥静风失稳分析 |
6.3.1 钢筋混凝土拱桥 |
6.3.2 钢拱桥 |
6.3.3 钢管混凝土拱桥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拱桥风振稳定性研究 |
7.1 引言 |
7.2 驰振稳定性判断 |
7.2.1 驰振判断原理 |
7.2.2 五座拱桥驰振判断结果分析 |
7.3 涡激共振试验 |
7.3.1 宜宾岷江二桥涡振试验 |
7.3.2 上海卢浦大桥涡振试验 |
7.4 三维颤振稳定性分析 |
7.4.1 拱桥颤振判定分析方法 |
7.4.2 大跨度拱桥的三维颤振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工作 |
8.2 主要研究结论 |
8.2.1 定常气动力测量 |
8.2.2 气动导数识别 |
8.2.3 气动导纳识别 |
8.2.4 抖振时域分析 |
8.2.5 静风稳定性分析 |
8.2.6 风振稳定性研究 |
8.2.7 主要创新点 |
8.3 未来发展展望 |
8.3.1 气动参数识别 |
8.3.2 拱桥抖振计算 |
8.3.3 拱桥抗风稳定性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9)基础设施建养一体数字化技术(1)——理论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建养一体化的理念与实现 |
1.1建养一体化的理念 |
1.2建养一体数字化技术 |
2基础设施建养一体数字化平台 |
2.1基础设施建养一体数字化平台架构 |
2.2基础设施建养一体数字化平台的功能 |
3建养一体数字化技术 |
3.1建设期数字化技术 |
3.1.1数据采集与处理 |
3.1.2数据表达 |
( 1) 三维建模 |
( 2) 可视化 |
3.1.3数据分析 |
( 1) 空间分析 |
( 2) 数字数值一体化 |
3.2养护期数字化技术 |
3.2.1数据采集与处理 |
3.2.2数据表达 |
3.2.3数据分析 |
( 1) 空间分析 |
( 2) 数字数值一体化 |
4结论 |
(10)桥梁断面气动导数识别的三自由度强迫振动法(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桥梁颤振及气动导数识别研究回顾 |
2.1 桥梁颤振现象及分类 |
2.2 桥梁颤振分析 |
2.2.1 经典颤振分析方法 |
2.2.2 试验加理论颤振分析方法 |
2.2.2.1 试验加理论二维颤振分析方法 |
2.2.2.2 试验加理论三维颤振分析方法 |
2.2.3 考虑紊流影响的桥梁颤振分析 |
2.3 自激力模型 |
2.3.1 Theodorsen自激力模型 |
2.3.2 Scanlan自激力模型 |
2.3.3 K(u|¨)ssner自激力模型 |
2.3.4 修正准定常自激力模型 |
2.3.5 Zasso自激力模型 |
2.3.6 Marine Coefficient Modal(MC)自激力模型 |
2.3.7 自激力时域表达式 |
2.3.8 小结 |
2.4 气动导数识别 |
2.4.1 自由振动法 |
2.4.1.1 两自由度方法 |
2.4.1.2 三自由度方法 |
2.4.2 强迫振动法 |
2.4.2.1 节段模型测力法 |
2.4.2.2 节段模型测压法 |
2.4.3 气动导数参数研究 |
2.4.3.1 自激力中的高次谐波 |
2.4.3.2 气动导数与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 |
2.4.3.3 振动形态对气动导数的影响 |
2.4.3.4 气动导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
2.4.4 小结 |
第三章 三自由度耦合强迫振动装置及模型受力分析 |
3.1 概述 |
3.2 节段模型三自由度耦合强迫振动装置工作原理 |
3.2.1 振动控制系统 |
3.2.2 机械驱动系统 |
3.2.3 信号检测系统 |
3.2.3.1 力检测子系统 |
3.2.3.2 振动检测子系统 |
3.3 节段模型三自由度耦合强迫振动装置性能参数 |
3.3.1 装置机械振动及适用节段模型性能参数 |
3.3.2 信号检测性能参数 |
3.4 模型受力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三自由度分状态强迫振动频域法 |
4.1 引言 |
4.2 分状态强迫振动中的自激力识别 |
4.3 识别原理 |
4.4 试验步骤、识别程序及数值仿真验证 |
4.4.1 试验步骤 |
4.4.2 识别程序 |
4.4.2.1 信号预处理 |
4.4.2.2 气动导数识别步骤 |
4.4.3 数值仿真验证 |
4.5 薄平板断面气动导数识别 |
4.5.1 理想薄平板断面气动导数理论解 |
4.5.2 薄平板模型试验参数及试验步骤 |
4.5.3 气动导数识别结果 |
4.6 典型桥梁断面气动导数识别 |
4.6.1 气动导数准定常估算公式 |
4.6.2 典型桥梁断面选取及试验参数 |
4.6.3 气动导数识别结果 |
4.7 气动导数识别误差分析 |
4.7.1 信号检测系统误差对于气动导数识别精度的影响 |
4.7.2 气动导数所对应自激力幅值大小对气动导数识别精度的影响 |
4.7.3 气动导数识别方法对于气动导数识别精度的影响 |
4.8 小结 |
第五章 三自由度分状态强迫振动时域法 |
5.1 引言 |
5.2 识别原理 |
5.2.1 自激力获取 |
5.2.2 由加速度信号通过数值积分得到位移及速度信号 |
5.2.2.1 样条函数法数值积分 |
5.2.2.2 稳态波形趋势项的消除 |
5.2.2.3 积分原点的选取和初始速度、初始位移求解 |
5.2.2.4 数值积分步骤 |
5.2.3 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气动导数识别方法 |
5.3 识别程序及数值仿真验证 |
5.3.1 识别程序 |
5.3.2 数值仿真验证 |
5.4 薄平板断面气动导数识别 |
5.5 典型桥梁断面气动导数识别 |
5.6 小结 |
第六章 三自由度耦合状态强迫振动频域法 |
6.1 引言 |
6.2 识别原理 |
6.3 试验步骤、识别程序及数值仿真验证 |
6.3.1 试验步骤 |
6.3.2 识别程序 |
6.3.3 数值仿真验证 |
6.4 薄平板断面气动导数识别 |
6.5 典型桥梁断面气动导数识别 |
6.6 气动导数识别误差分析 |
6.6.1 信号检测系统误差对于气动导数识别精度的影响 |
6.6.2 气动导数所对应自激力幅值大小对气动导数识别精度的影响 |
6.7 小结 |
第七章 三自由度耦合状态强迫振动时域法 |
7.1 引言 |
7.2 识别原理 |
7.2.1 自激力获取 |
7.2.2 由加速度信号通过数值积分得到位移及速度信号 |
7.2.2.1 积分原点的选取和初始速度、初始位移求解 |
7.2.2.2 数字滤波器及滤波方式的选择 |
7.2.2.3 数值积分步骤 |
7.2.3 基于最小二乘原理的气动导数识别方法 |
7.3 识别程序及数值仿真验证 |
7.3.1 识别程序 |
7.3.2 数值仿真验证 |
7.4 薄平板断面气动导数识别 |
7.5 典型桥梁断面气动导数识别 |
7.6 自激力获取方法研究 |
7.7 小结 |
第八章 四种气动导数强迫振动识别方法比较 |
8.1 引言 |
8.2 强迫振动时域法与强迫振动频域法比较 |
8.2.1 振动频率偏差对于气动导数频域及时域识别结果的影响 |
8.2.2 强迫振动时域法与强迫振动频域法试验难度比较 |
8.2.3 强迫振动时域法与强迫振动频域法识别结果离散度比较 |
8.3 分状态强迫振动法与耦合状态强迫振动法比较 |
8.3.1 分状态及耦合状态强迫振动法试验工作量比较 |
8.3.2 分状态及耦合状态强迫振动法气动导数识别精度比较 |
8.3.3 振动形态对于气动导数的影响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型冷却塔结构风致气动和气弹效应综合研究[J]. 赵林,展艳艳,王志男,梁誉文,刘晓鹏,程霄翔,张军锋,柯世堂,王小松,曹曙阳,葛耀君. 实验流体力学, 2017(03)
- [2]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3]大跨度缆索承重桥梁风振控制回顾与思考——主梁被动控制效果与主动控制策略[J]. 赵林,葛耀君,郭增伟,李珂. 土木工程学报, 2015(12)
- [4]桥梁抗震智能与韧性的发展[J]. 袁万城,王思杰,李怀峰,贺金海,党新志.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5]结构试验教学创新的探索-测试仪器原理的虚实结合教学法[J]. 戴靠山,张琛,袁苗苗,卢文胜. 结构工程师, 2017(02)
- [6]大气边界层风场模拟及测试技术的研究[J]. 黄鹏,施宗城,陈伟,顾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1)
- [7]大跨度拱桥气动参数识别及风致响应研究[D]. 于洪刚. 同济大学, 2008(07)
- [8]不同胶结半径的粒间胶结拉伸和压缩试验研究[J]. 蒋明镜,李晨辉,刘蔚,张安,张学文. 岩土工程学报, 2018(S2)
- [9]基础设施建养一体数字化技术(1)——理论与方法[J]. 朱合华,李晓军,陈雪琴. 土木工程学报, 2015(04)
- [10]桥梁断面气动导数识别的三自由度强迫振动法[D]. 郭震山. 同济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