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AM真菌在草莓和番茄上的接种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蔡傅红[1](2021)在《油菜素内酯对草莓和水蜜桃采后病害防治效果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裴广鹏[2](2021)在《生物质炭介导的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番茄枯萎病是由致病菌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 Snyder and Hansen)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危害最大的番茄土传病害。随着具有高度集约化、种植种类单一和复种指数高等特点的设施农业种植的广泛推广,番茄枯萎病的发生和蔓延已严重制约了番茄的产量及可持续发展,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防治土传病害的关键在于将土壤中病原菌数量控制在对作物安全的范围内。土传病原菌生活在土壤中或其生命中的某一阶段生活在土壤中,其大量生长繁殖与土壤性质退化、化感物质富集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等密切相关。然而,现有的番茄枯萎病防治方法主要是从植物保护和致病菌灭活的角度进行防治,而从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构建健康土壤的角度开展番茄枯萎病等土传病害防治机理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番茄枯萎病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质炭在改善土壤环境的潜在优势,从土壤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探究生物质炭介导下的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及可能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生物质炭对土壤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在生物处理组(土壤未灭菌,接种尖孢镰刀菌)和非生物处理组(土壤灭菌后,接种尖孢镰刀菌)中,施加生物质炭和腐植酸钾均可显着降低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随生物质炭施加量的增加,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呈现先降低后不变的趋势。随腐植酸钾施加量的增加,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生物质炭和腐植酸钾配施对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趋势同单独施加腐植酸钾的影响基本一致,表明生物质炭对尖孢镰刀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高施加量的腐植酸钾(>1%)对尖孢镰刀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密切相关。综合考虑发现生物质炭抑制尖孢镰刀菌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效果要优于腐植酸钾。(2)揭示了生物质炭对尖孢镰刀菌分泌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性代谢物的吸附固定作用。吸附实验表明,生物质炭和活性炭对果胶酶的吸附量大于纤维素酶,且活性炭的吸附量大于生物质炭。进一步分析可知吸附在生物质炭和活性炭上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几乎全部被固定,且固定在生物质炭和活性炭的果胶酶失活率分别达到56.99%和55.09%,而固定在生物质炭和活性炭的纤维素酶的失活率分别达到98.12%和96.11%。经生物质炭吸附处理后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性代谢物溶液,对番茄幼苗的毒害作用明显降低,表现为病害症状严重程度的降低和番茄干重的增加。(3)阐明了不同热解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及其组分(碳骨架和灰分)对番茄枯萎病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0℃和700℃下热解制备的生物质炭(B300和B700)施加到土壤中可明显降低番茄枯萎病的病害级别。生物质炭组分碳骨架ex B300和ex B700处理也可降低番茄的发病级别,但效果要低于生物质炭B300和B700处理。在生物质炭灰分Ash300和Ash700处理下,番茄发病情况与对照相近,病害程度无减轻现象。生物质炭B300和B700及其碳骨架ex B300和ex B700对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其处理后尖孢镰刀菌数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33.87、38.17、27.85和50.77%,但灰分处理下尖孢镰刀菌数量较对照无显着差异。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生物质炭及其组分均有促进土壤细菌多样性和抑制真菌多样性的潜在能力。(4)探明了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生物质炭对番茄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根表和根内微生物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壤细菌和真菌Alpha多样性(Sobs指数和PD指数)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根表到根内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施加生物质炭可明显缓解尖孢镰刀菌胁迫造成的Alpha多样性变化。通过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可知,细菌主要优势菌群包括变形菌门、Actinobacteriota、厚壁菌门、绿弯菌门、Gemmatimonadota、Bacteroidota、Myxococcota、Acidobacteriota、Nitrospirota和Verrucomicrobiota。真菌主要优势菌群包括子囊菌门、担子菌门、Mortierellomycota和油壶菌门、球囊菌门。通过组间差异检验分析可知,根系各区域细菌和真菌主要门的丰度存在显着差异,尖孢镰刀菌胁迫对于根系不同区域的微生物也具有不同的影响,而生物质炭的施加可显着缓解尖孢镰刀菌胁迫造成的影响。(5)揭示了生物质炭诱导番茄抗性应对尖孢镰刀菌胁迫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叶片光合色素和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生物质炭的施加可显着降低尖孢镰刀菌胁迫造成的丙二醛含量变化。施加生物质炭在降低番茄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同时,可提高“解毒酶”的活性(包括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体内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明显升高,生物质炭(3%)的施加在显着降低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同时,显着提高了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含量,表明生物质炭可通过提高抗氧化分子含量来加强番茄体内活性氧的清除效率。此外,施加生物质炭可增强番茄系统防御尖孢镰刀菌入侵的启动效应和能力,主要依赖于茉莉酸和乙烯的通路介导。具体表现为在生物质炭的作用下,番茄水杨酸相关基因PR1a、MPK2和NPR1的表达下调,而茉莉酸相关基因PDEF1、JAZ1、JAZ3和乙烯相关基因ACO1和ACS的表达上调。该结果表明施加生物质炭可增强番茄系统防御尖孢镰刀菌入侵的启动效应和能力。综上,本文通过研究生物质炭介导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机理,揭示了生物质炭通过影响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土壤生态环境来抑制尖孢镰刀菌生长,并吸附尖孢镰刀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性代谢物阻碍其对番茄根系的入侵,最后诱导并提高番茄系统抗性应对尖孢镰刀菌入侵带来的胁迫。研究结果为生物质炭在土传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杨蕊[3](2021)在《灰葡萄孢自然群体交配型鉴定及有性生殖引起的遗传变异分析》文中认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作为重要病原菌,寄主植物达1400多种,引起作物采前采后灰霉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灰葡萄孢属于异宗配合真菌,含有两种交配型,有性阶段形成子囊盘和子囊孢子。但是,在自然条件下,灰葡萄孢以无性繁殖为主,而有性繁殖则不常见。了解病原菌的生活史和繁殖方式对控制植物病害流行和危害具有重要意义。有性生殖产生遗传多样性,限制有害突变积累,有利于物种生存。灰葡萄孢群体变异较大,存在大量个体单倍型和营养体亲合群(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groups,VCGs),暗示其可能通过有性繁殖发生遗传重组,但缺乏直接的试验证据。目前对灰葡萄孢变异研究集中在无性繁殖变异方面,包括突变、基因水平转移等。对灰葡萄孢交配型(Mating type)基因功能的认识多集中于对有性生殖转录调节的影响,是否有其它功能(如生长发育、致病性及杀菌剂敏感性等)目前还不知晓。保护地栽培的作物(如草莓和番茄)处于适温高湿的环境中,适合灰葡萄孢发生。目前,对于保护地草莓和番茄灰葡萄孢群体有性繁殖潜力还不清楚。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对保护地草莓和番茄灰葡萄孢群体交配型进行鉴定,对交配型基因MAT1-1-1基因功能进行研究,并分析了有性生殖对灰葡萄孢遗传变异的影响。取得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湖北省保护地草莓和番茄等作物上的灰葡萄孢群体的交配型构成采用多重PCR方法对706株分离自湖北省保护地草莓和番茄上的B.cinerea菌株的交配型进行了鉴定。研究结果发现,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型的菌株共同存在于保护地灰葡萄孢群体中。湖北省草莓和番茄B.cinerea群体总体两种交配型的分布偏离1:1比例(χ2=13.60,P=0.0002,df=1),MAT1-2型占据优势地位(56.9%)。另外,对湖北B.cinerea群体进一步分析发现,草莓群体和番茄群体两种交配型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草莓群体交配型分布符合1:1比例(χ2=0.01,P=0.9151,df=1),而番茄群体分布则不符合1:1比例(χ2=26.03,P<0.0001,df=1);不同地区间,两种交配型分布比例也存在显着差异,在源于湖北12个市(县)的12个灰葡萄孢亚群体中,7个亚群体交配型分布符合1:1比例,5个亚群体(荆门亚群体、荆州亚群体、仙桃亚群体、孝感亚群体和宜昌亚群体)交配型分布比例偏离1:1。这些结果表明,保护地草莓和番茄灰葡萄孢部分群体可能存在有性生殖。2.明确了交配型基因BcMAT1-1-1在子囊盘产生中的作用以灰葡萄孢野生型菌株B05.10为基础,采用同源重组技术,敲除交配型基因BcMAT1-1-1,获得BcMAT1-1-1缺失突变体菌株,并从有性发育、生物学特性、致病力以及药剂敏感性等方面对BcMAT1-1-1基因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ΔBcMAT1-1-1突变体在菌落形态(菌丝、菌核、大型和小型分生孢子)、菌丝生长速度、大型分生孢子和菌核产生量、孢子萌发率以及致病力等方面与野生型菌株没有显着差异。但是,BcMAT1-1-1对于灰葡萄孢有性生殖非常重要。以ΔBcMAT1-1-1菌株为母本(♀)或父本(♂),所测试交配组合均不能产生子囊盘柄和子囊盘。3.明确了灰葡萄孢有性生殖对其遗传变异的影响以黑色菌核(black sclerotia,简称B)菌株HBtom544(MAT1-2,♀)和黄色菌核(Yellow sclerotia,简称Y)菌株HBstr494(MAT1-1,♂)的交配组合(BY组合)以及B菌株HBtom544(♀)和B菌株B05.10(MAT1-1,♂)的交配组合(BB组合),在实验室条件下诱导子囊盘及子囊孢子产生。从BY组合中获得了57个单子囊孢子杂交后代,从BB组合中获得了32个单子囊孢子杂交后代。采用菌落形态观察(菌丝、大型分生孢子、菌核),交配型基因检测,菌丝亲合群(mycelial compatibility group,MCG)测定,菌丝生长速度测定,致病力,以及药剂敏感性测定等方法,评估子囊孢子后代的变异。(1)灰葡萄孢有性生殖子代菌株,在菌核产生、颜色和菌落形态上表现出多样性。BB后代菌株均产生黑色菌核,而BY后代菌株中出现黑色和黄色2种类型的菌核。这些子代菌株菌落形态类型可分为8种(3种菌丝型,5种菌核型)。BB后代发现4种菌核型(S2~S5),以S3亚型为主(46.9%)。BY后代发现3种菌丝型(M1、M3和M4),菌丝型中以M1亚型居多(38.6%);菌核型存在5种(S1~S5),以S2亚型为主(26.3%)。(2)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类型在有性生殖子代群体中普遍存在,且分布比例符合1:1。在BY后代群体中(n=57),MAT1-1交配类型有30株,MAT1-2型有27株,符合1:1比例(χ2=0.16,P=0.6911,df=1);在BB后代群体中(n=32),MAT1-1交配类型有15株和MAT1-2交配类型有17株,符合1:1比例(χ2=0.13,P=0.7237,df=1)。(3)有性生殖子代菌株在菌丝亲和群(MCG)上出现多样性分化。大多数菌株在菌丝接触时出现明显的拮抗作用,菌落接触区域出现深色色素沉积线或菌丝稀疏透明地带,表现出菌丝不亲和性。BB组合32个子代菌株分为12个菌丝亲合群(MCG 1BB~12BB),其中,优势亲和群为MCG 4BB,含6个菌株,其他菌丝亲和群则含有1~5个菌株,91.9%的菌株是不亲和的;BY组合57个子代菌株分为7个其它菌丝融合群(MCG1BY~7BY),其中,MCG 1BY、MCG 2BY和MCG 4BY分别含有16、15、和13个菌株,其他菌丝亲和群则含有1~5个菌株,79.8%的菌株是不亲和的。香农指数(H)和辛普森指数(D)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BB组合后代(H=2.6630,D=0.8945)的多样性水平高于BY组合后代(H=1.6709,D=0.7842)。(4)有性生殖子代菌株在生长速率、致病力和药剂敏感性上表现出多样性。亲本菌株均为中等致病力菌株,而有性生殖后代菌株中出现了强、弱致病力菌株的分化,尤其在BY组合后代这种分化现象更加明显,弱致病力菌株出现的频率达到53.4%。所有亲本和单子囊孢子后代菌株对杀菌剂氟啶胺和咯菌腈都表现敏感性,但是菌株间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对BY亲本和子代菌株的咯菌腈靶标基因Bos1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父本菌株HBstr494存在P1186L和A1259T 2个点突变位,母本菌株HBtom544存在I926T和A1259T 2个突变位点,但子代菌株则出现了更多的突变位点,其中A1259T在亲本和子代菌株中均有发现。这些结果表明有性生殖对灰葡萄孢遗传变异具有重要作用。上述研究结果为认识保护地番茄和草莓上的灰葡萄孢群体结构、繁殖方式以及变异机制提供了线索。
薛红飞[4](2021)在《AMF调控复合盐胁迫下草莓根系及根际微环境的变化》文中研究说明以‘甜查理’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为研究对象,以Na Cl与Na2SO4浓度比为1:1的混合盐模拟盐毒害,分别设置0、50和100 mmol/L共3种混合盐浓度,每种盐物质的量浓度设置接种与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共6个处理,研究了接种AMF对草莓根系及根际微环境的调控作用,对解析植物非生物胁迫和土壤生物修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复合盐胁迫促使盐害指数和细胞膜透性增大,菌根侵染率、株高、冠幅、叶面积降低。接种AMF缓解了盐胁迫对草莓生长的抑制,降低了盐害指数,缓解了盐毒害作用。2、复合盐胁迫破坏了草莓根际微环境,随着盐物质的量浓度增大,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根系分泌物酶活性均降低,接种AMF增加了草莓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根系分泌物酶活性,改善了草莓根际微环境。3、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与盐害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4、在所有的样本中共检测到233个代谢物,从种类组成上看,包含脂质67种,有机酸51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44种,核苷酸及其衍生物22种,酚酸14种,其它类35种。5、盐胁迫时长和接菌处理均影响草莓根系分泌物的组成成分。在相同的盐胁迫下,接菌组的差异代谢物数量比不接菌组多,说明接种AMF丰富了草莓根系分泌物的组成成分。
李志程[5](2021)在《壳聚糖采前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果实贮藏特性和采后愈伤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壳聚糖是几丁质的N-脱乙酰化衍生物,壳聚糖除了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外,还可维持果蔬的采后品质,诱导采后抗病性。然而采前壳聚糖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果实贮藏特性和采后愈伤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用0.1%的壳聚糖浸泡“玛瑙”厚皮甜瓜种子,并在果实发育的幼果期、膨大前期、膨大后期和成熟期喷洒植株和果实,评价采前壳聚糖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果实贮藏特性和采后愈伤的影响,并探讨部分机理。结果表明:1.壳聚糖浸种处理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增加了苗粗、苗高和主根长。此外,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显着提高了生长期间植株的茎粗,增加了采收时果实的单果重和果形指数。2.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降低了采后果实贮藏期间的自然发病率、腐烂指数以及损伤接种果实的病斑直径。贮藏第14d时,复合处理的自然发病率、腐烂指数和病斑直径分别比对照低40%、43.2%和25%。此外,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降低了果实贮藏期间的失重率和呼吸速率,延缓了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并提高了果实表面的亮度,延缓了表皮颜色的转变。3.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提高了愈伤期间果实伤口处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羟化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和肉桂醇脱氢酶的活性,显着提高了果实伤口处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的含量。愈伤第5d时,复合处理的PAL、C4H和4CL活性分别高出对照26.2%、33%和29.7%。此外,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还促进了肉桂酸、咖啡酸、阿魏酸、p-香豆酸、松柏醇、芥子醇、和p-香豆醇的合成。4.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降低了愈伤期间果实伤口处的细胞膜透率和丙二醛含量,提高了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提高了NADPH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的活性。愈伤第7d时,复合处理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分别高出对照21.4%、39.3%和20.6%。此外,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促进了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合成,抑制了脱氢抗坏血酸和氧化型谷胱甘肽的产生。5.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有效促进了果实伤口处的聚酚软木脂、聚酯软木脂以及木质素的沉积,从而降低了损伤果实的失重率以及损伤接种Trichothecium roseum果实的病情指数。愈伤第5d时,复合处理的SPP、SPA和木质素细胞层厚度分别高出对照40.1%、37%和34.7%,失重率和病情指数比对照低31.8%和32.8%。此外,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处理提高了愈伤组织的硬度、脆性、果肉硬度和紧实度。综上所述,壳聚糖采前处理促进了厚皮甜瓜种子萌发、幼苗和植株的生长,增加了果实的产量。壳聚糖采前处理降低了贮藏期间果实的发病率,延缓了果实的成熟衰老,维持了果实的采后品质。此外,壳聚糖采前处理通过激活伤口处的苯丙烷代谢和活性氧代谢促进了厚皮甜瓜果实的采后愈伤。
金雪[6](2021)在《菊芋秸秆生物炭抑制番茄枯萎病发生的根际微生物学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连作障碍是目前制约我国设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是设施栽培中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连作导致的番茄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发生十分严重。前人研究表明,施用生物炭可提高土壤性能、促进植物生长、抑制植物病害,但其机理尚不十分明确。植物对土传病害的抗性与根际微生物关系密切,本研究从根际微生物学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索生物炭降低植物土传病害发生的机理。本研究以尖孢镰刀菌番茄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FOL)引起的番茄枯萎病为研究对象,首先,从不同作物秸秆制作的生物炭中筛选出对番茄促生和抑病效果较好的生物炭种类及施用量,通过高通量测序和q PCR等方法分析生物炭对番茄根际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然后,通过分根系统和趋化性试验研究生物炭对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在番茄根际定殖能力的影响;最后,通过植物-土壤反馈试验探讨生物炭诱导的根际微生物菌群变化与番茄枯萎病抗性的关系,从而揭示生物炭抑制番茄枯萎病的根际微生物学机理,为施用生物炭缓解作物连作障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将黄瓜、茄子、菊芋、菜豆、青椒、番茄6种植物秸秆制成的生物炭按1%剂量(w/w)添加到番茄连作土中,发现菊芋和青椒秸秆制成的生物炭显着促进了番茄生长(p<0.05);菊芋、青椒和番茄秸秆制成的生物炭降低了番茄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p<0.05);茄子秸秆制成的生物炭显着抑制了番茄生长、增加了发病率(p<0.05);不同秸秆生物炭对番茄根际微生物群落丰度和组成影响不同。q PCR结果表明,菊芋生物炭显着增加了总细菌丰度,降低了总真菌和FOL丰度,增加了假单胞菌属丰度(p<0.05);茄子生物炭增加了FOL丰度。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不同生物炭对番茄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影响不同。菊芋生物炭显着增加了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 spp.)和Ilyonectria spp.相对丰度。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番茄枯萎病发病率与假单胞菌属、溶杆菌属、角担菌属和Ilyonectria spp.相对丰度负相关(p<0.05)。(2)将菊芋生物炭按照0%,1%,2%,3%剂量(w/w)添加到番茄连作土中,研究发现,菊芋生物炭对番茄的促生和抑病作用呈"U"型反应曲线,1%剂量生物炭既能促进番茄生长又抑制枯萎病发生。不同剂量菊芋生物炭对番茄根际微生物菌群影响不同。q PCR结果表明,生物炭增加了根际总细菌丰度,1%和2%生物炭处理降低了根际总真菌丰度,1%菊芋生物炭增加了根际假单胞菌丰度(p<0.05);降低了FOL丰度(p<0.05)。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生物炭对番茄根际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影响不同。1%剂量生物炭增加了番茄根际假单胞菌属、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p.)、新根瘤菌属(Neorhizobium spp.)和毛壳菌属(Chaetomium spp.)相对丰度(p<0.05)。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表明,番茄发病情况与新根瘤菌属、微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负相关(p<0.05)。(3)体外趋化性和生物膜试验结果表明,菊芋生物炭能够吸引对番茄具有促生抑病作用的PGPR菌株Pseudomonas P8,但不利于Pseudomonas P8生物膜的形成。与未添加菊芋生物炭处理的番茄根系分泌物相比,添加菊芋生物炭处理的番茄根系分泌物对Pseudomonas P8的吸引作用、促进产生物膜的作用更强。此外,盆栽分根试验发现,菊芋生物炭处理增加了未施加生物炭一侧番茄根际Pseudomonas P8的丰度,说明生物炭可以通过调控番茄根系代谢而间接促进根系对PGPR的招募。(4)在PDA固体培养基上,菊芋生物炭显着降低了FOL菌丝干重和菌落直径;在土壤中,菊芋生物炭降低了FOL的存活率(p<0.05),说明菊芋生物炭对FOL具有直接抑制作用。植物-土壤反馈试验发现,菊芋生物炭处理的番茄根际微生物降低了番茄枯萎病的发病率,上调了番茄根系防御相关基因(Glu B、Pin2、PR1a、PR3、LOX)表达;在番茄分根苗两侧分别施加菊芋生物炭和接种FOL,发现土壤灭菌处理减弱了菊芋生物炭对番茄生长的促进作用和对枯萎病害的抑制作用,并抑制了菊芋生物炭对番茄根系防御相关基因(PR1a、PR3、LOX)表达的上调作用,说明菊芋生物炭通过改变番茄根际微生物提高了番茄对FOL的抗性。(5)利用RNA-Seq技术分析了菊芋生物炭对番茄根系基因表达的影响。表明,菊芋生物炭上调了番茄根系防御相关基因表达,但上调程度相对温和;其中,脂氧合酶基因(LOXD),茉莉酸ZIM域蛋白基因(Sl JAZ2),丝裂原活化蛋白基因(MAPK3)和WRKY转录因子等均上调1-2倍。病原菌侵染后生物炭诱导了茉莉酸(Pin2、AOS)和水杨酸(PR-P6、NPR1)响应基因的上调表达,说明茉莉酸和水杨酸信号通路参与了生物炭诱导的番茄对FOL的抗性。综上:不同秸秆生物炭对番茄的促生和抑病效果、对根际微生物菌群影响不同,1%剂量的菊芋生物炭效果较好。菊芋生物炭可以通过直接抑制FOL,还通过改变番茄根际微生物菌群、促进番茄对PGPR的招募、增强番茄自身抗性,从而间接抑制番茄枯萎病。
李晓宇[7](2021)在《番茄中灰霉菌小种Taian致病力的探究》文中研究表明灰霉病(Gray mold)是一种重要的死体营养型真菌病害,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严重危害了多种经济作物。番茄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在生产过程中易遭受多种病原菌的侵害。灰霉菌对设施栽培番茄的危害尤其严重,是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病害之一。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寄主范围广、生理小种多,这增加了番茄抗病育种的难度,目前在番茄中仍未找到有效抗源。比较生理小种的致病力差异,解析灰霉菌的发病机理是阐明植物抗性机理和进行抗性育种的前提。为此,我们分离了新的灰霉菌小种,并在此基础上对它和参考菌株B05.10进行了致病力的比较。首先,从泰安地区感染灰霉病的番茄叶片中分离病原,通过ITS测序和人工接种确定分离到的病原菌为新的灰霉菌小种,命名为Taian。我们将Taian菌株与灰霉菌模式菌株B05.10进行了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上的对比。结果表明,Taian和B05.10的菌丝生长速率相似;在菌落形态和孢子形态上,Taian与B05.10具有明显差异;在产孢量上,Taian与B05.10相比产孢量较低。这些结果表明,Taian和B05.10存在遗传背景差异。实验室在前期已建立起成熟的灰霉菌接种体系,我们利用栽培番茄M82、CM、AC、MM,通过侵染离体番茄叶片的方式对两小种致病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B05.10菌株相比,Taian菌株在番茄中的致病力较弱。且两个灰霉菌小种的致病力均受到宿主遗传背景影响。茉莉酸信号通路介导的植物免疫反应是植物防御死体营养型病原菌的重要机制。为了确定Taian和B05.10两灰霉菌小种的致病力与番茄中JA诱导抗性的关系,我们利用两灰霉菌小种分别对JA合成受阻突变体spr2和spr8进行接种实验。结果表明,被灰霉菌小种侵染后,spr2和spr8与其背景型相比更易感病。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灰霉菌侵染后,正常植物中JA响应基因PI-II和PR-STH2表达均被强烈诱导,而spr2中两基因的表达明显被抑制。上述结果表明,番茄对灰霉菌的免疫反应依赖于植物的JA信号传导。为了进一步探寻灰霉菌株Taian和B05.10的致病力差异是否与植物的JA信号通路相关,我们对M82与AC进行50μM JA预处理。外源JA处理后,两个灰霉菌小种均显着诱导了PI-II基因的转录表达。在M82中,外源JA处理后,植物对两个灰霉菌小种的抗性均显着增强。而在AC植株中,JA处理没有诱导植物对B05.10的抗性,但是显着增强了植物对Taian小种的抗性。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灰霉菌与番茄的互作机制在不同遗传背景的番茄(如AC和M82)中存在差异。AC中JA诱导的抗性反应不同于M82中JA诱导的抗性,这一差异和植物防御灰霉菌有关。Taian与B05.10小种在M82中致病力差异显着,而在AC中两个小种致病力差异不明显。这表明灰霉菌与番茄的互作和植物中JA诱导的抗性反应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分析灰霉菌种和番茄种之间致病力的差异,为解析灰霉菌-番茄互作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为番茄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何佳怡[8](2021)在《Glomus mosseae与黄瓜的共生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真菌)广泛分布于农田生态系统中,AM真菌侵染寄主植物的根系后形成的菌根共生体有益于寄主生长,共生效应受AM真菌、寄主及介质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黄瓜是我国设施栽培中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育苗是设施黄瓜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幼苗的质量与产量品质密切相关。AM真菌可以侵染黄瓜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但AM真菌与宿主植物间具有相互选择的特性。鉴于此,本文采用盆钵培养的方法,于黄瓜育苗时接种AM真菌,研究了AM真菌与黄瓜的共生效应及相关机制,以期为设施黄瓜生产中该真菌资源的合理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以蛭石为育苗基质,Glomus mosseae与两个黄瓜品种(“驰誉126”与“津研4号”)均可形成共生体,但共生效应明显不同。其中,‘驰誉126’接种G.mosseae后,与相应的非菌根化处理相比,根系与地上部干重分别增加了30.6%与45.5%,同时,菌根化幼苗地上部全氮含量与全磷含量分别为相应对照的1.29与1.39倍,氮磷营养水平显着改善。而‘津研4号’接种G.mosseae后,幼苗根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生物量与地上部全氮含量都显着低于相应对照。(2)以蛭石为育苗基质,‘津研4号’育苗时接种G.mosseae,成苗时一次性取样。成苗时,菌根侵染率仅为26.5%,接种G.mosseae后壮苗指数下降,二者共生关系较弱。(3)以蛭石为育苗基质,‘津研4号’育苗时接种G.mosseae,连续取样。前3周,根系为幼苗生长中心,低浓度营养液(≤25%)有益于互惠关系的形成。随着营养液浓度增加与生长中心的转移,互惠效应逐渐消失,菌根幼苗长势弱于对照。(4)以连作土壤为育苗基质,土壤灭菌处理与G.mosseae对‘津春3号’具有协同效应,灭菌土上接种G.mosseae的幼苗长势最优,菌根效应达31.4%;灭菌土上菌根化幼苗地上部氮含量、磷含量及钾含量分别是相应未接种G.mosseae处理的1.18倍,1.33倍与1.31倍,菌根贡献率均高于40%。
邹佳男[9](2020)在《细菌性斑疹病菌分离鉴定及其HrpG突变体诱导大豆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大豆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近年来我国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数量超过8000万吨,主要用于饲料加工,而国产大豆则主要用于食品加工。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种植基地,每年约有6000万亩的种植面积。大豆细菌性病害是目前严重妨碍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大豆细菌性斑疹病是一种常见于大豆的细菌性病害,会造成大豆产量的严重降低。针对大豆细菌性斑疹病所造成的严重危害,本研究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入手,对分离后的病原菌进行致病性鉴定。结合基因组测序技术完成了病原菌的基因组测序和注释。利用含有野生大豆基因组信息的导入系材料对大豆中应答病原菌Ⅲ型效应因子的基因进行了分析。基于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RIL)接种病原菌后的QTL定位结果,与在导入系上的RNA-seq分析,获得了大豆中应答Ⅲ型效应因子的差异表达基因和节点(hub)基因。进一步利用已测序的种质资源和导入系材料对候选基因进行了单倍型分析,最终确定了大豆中应答病原菌Ⅲ型效应因子的关键候选基因。本研究为深入细致地研究黑龙江省大豆抗细菌性斑疹病的分子机制和大豆的遗传改良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材料基础。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在大田环境下,细菌性病害的发病时期进行大豆叶片病斑的分离和鉴定。确定了8个可以引起大豆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其中7个病原菌属于假单胞杆菌菌属,1个属于黄单胞杆菌菌属,通过16S r DNA扩增和测序比对分析,发现该菌株与Xanthomonas vasicola同源性非常高。结合以往的研究基础,一般认为黄单胞杆菌是导致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的致病菌。所以本研究将分离得到的黄单胞杆菌作为研究重点进行后续的研究。通过在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的主栽品种上进行接种鉴定,发现所分离得到的黄单胞杆菌属于高致病性菌株,可以在所选取的黑龙江省主栽大豆品种上造成明显的致病性和大面积的病斑。因为该菌种属于黄单胞杆菌,所以将其命名为Xv NEAU001WT(Xanthomonas vasicola Northeast Agrcultural University Wild Type)。为了后续研究的需要,对Xv NEAU001WT的抗生素抗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Xv NEAU001WT具有壮观霉素抗性,而不具有对利福平、卡那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和四环素等抗生素的抗性。该结果为利用壮观霉素对Xv NEAU001WT进行抗性保护以保证在菌种的培养、保存和遗传改造操作过程中不受其它杂菌的污染提供了保障。(2)在完成Xv NEAU001WT的分离鉴定和抗性分析后,本研究进一步针对Xv NEAU001WT的基因组信息进行了测序分析。为获得Xv NEAU001WT的基因组原始序列,以二代测序技术为手段进行测序,最终完成了Xv NEAU001WT的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序列所编码的基因注释和结构分析。将以往已公布的黄单胞杆菌的基因组作为参考进行基因组的组装拼接,最终将Xv NEAU001WT基因组的序列拼接成一个大质粒,该质粒共有5221943 bp,并将序列信息上传到NCBI数据库。通过基因组注释分析发现该菌株可以编码15个Ⅲ型效应因子相关的hrp基因。前人研究发现hrp基因是影响黄单胞杆菌致病性的关键基因,所以本研究针对hrp基因的调控基因hrp G开展深入研究。采用三亲杂交的方式构建了hrp G基因的缺失突变体。进一步在大豆种质资源绥农14上进行了致病性分析,发现hrp G基因突变后可以显着影响Xv NEAU001WT的致病性。此结果说明大豆中存在响应hrp G调控的Ⅲ型效应因子的抗病相关基因。(3)为了进一步鉴定分析大豆中应答hrp调控的Ⅲ型效应因子的关键基因,本研究采用了RNA-seq测序和QTL定位相结合的方法。以含有野生大豆基因组信息的代换系群体和高世代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大豆材料,以野生型的Xv NEAU001WT和hrp G突变后的Xv NEAU001WT△hrp G为菌种材料,进行差异基因的分析和QTL定位分析,为寻找抗病关键候选基因提供可靠信息。在导入系中通过接种野生型病原菌Xv NEAU001WT,发现导入系材料F1680和F1011在抗感病表型上与导入系轮回亲本绥农14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F1680表现为更加感病,F1011表现为更加抗病。这一结果说明野生大豆基因组的导入导致了大豆抗病性的改变,同时也说明导入片段中含有调控大豆抗病性的关键基因。于是,首先对F1011和F1680的遗传背景进行分析,确定导入片段所在的位置,然后利用绥农14、F1011和F1680进行RNA-seq分析,通过3个时间点81个样本的取样,对大豆接种病原菌后的6 h、12 h、24 h进行了分析,获得了4624个差异表达基因。发现4个基因组块C4、C5、C6和C8中的基因显着与F1011和F1680的抗感性相关。进一步通过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获得了35个节点(hub)基因。这些hub基因分布在01-17以及19号染色体上。通过结合QTL的定位结果,在08和11号染色体上确定了受hrp G编码的Ⅲ型效应因子调控基因诱导的关键基因2个,分别为Glyma.08G009900.1和Glyma.11G056200.1。(4)为了确定两个候选基因(Glyma.08G009900.1和Glyma.11G056200.1)的准确性,进一步对200份导入系群体中两个基因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与绥农14的遗传背景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在Glyma.08G009900.1和Glyma.11G056200.1存在显着的单倍型,并且单倍型在F1011和F1680间存在显着的差异,与2份材料的抗病性存在一致性的顺应关系。进而更加证明了这两个基因是大豆中响应hrp G调控的Ⅲ型效应因子响应基因。基于以上研究结果,说明通过本研究得到的2个关键基因Glyma.08G009900.1和Glyma.11G056200.1可以作为重要的抗病候选基因进行深入的机理研究。同时本研究所采用的材料和理念,为深入细致的研究大豆抗细菌性斑疹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材料基础。同时所发现的QTL和遗传多样性可以进一步作为标记开发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对保证黑龙江省大豆的稳产高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张春楠[10](2020)在《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设施番茄和甜瓜上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农业的生产限制了一些农药和化肥的施用,要求在减少化肥投入量的基础上做到不减产、不降质。本研究是在增施增效剂的基础上进行甜瓜—番茄轮作来寻求一个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蔬菜产业体系。因此,本研究针对河北省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过量施肥导致的肥料利用率低、土壤理化性质恶化以及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以番茄(新美1号)和甜瓜(瑞红)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试验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硝化抑制剂与化肥配施(C+DMPP、C+DCD)、微生物菌剂与化肥配施(C+J)、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同时与化肥配施(C+DMPP+J、C+DCD+J),采用田间重复试验,研究了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设施番茄(秋)和甜瓜(春)轮作中的效果,为促进优质高效的作物生产和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甜瓜发芽期到幼苗期之间的株高增长较快,其中C+DMPP+J处理显着促进了甜瓜株高的生长,与C处理相比,株高高出13.60%。幼苗期以后,茎粗增长较快,增幅最大达到了 60.80%,C+DMPP+J处理对甜瓜茎粗的促进效果最显着,茎粗最大达到13.80 mm;番茄定植后45~65天生长加速,平均由81.60 cm增加到113.20 cm。定植85天后,C+DMPP+J处理比C处理茎粗增加了 8.29%。(2)与C处理相比,C+DMPP+J处理对甜瓜增产效果最显着,产量增幅达到了21.70%;C+DMPP、C+DCD、C+J、C+DMPP+J 和 C+DCD+J 显着提高了番茄产量,与C处理相比产量分别提高了 7.1%、6.7%、22.4%、28.8%和18.6%。C+DMPP处理降低番茄硝酸盐含量效果最佳,与C处理相比,降低了 44.30%;C+DMPP+J处理显着提高了果实中Vc含量,比C处理提高了 65.50%;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4.30%~4.80%之间,各处理间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没有显着性差异;各施肥处理的果实糖酸比在4.00~11.00之间,其中C+DMPP+J处理果实糖酸比为11.00,达到了最大值。(3)C+DMPP处理根长比C处理增长了 93.90%;番茄根系干重在3.40g~5.30g之间,其中C+DCD+J处理的单株根干重最大。(4)C+DMPP+J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在甜瓜生长期内都较低,比C处理平均下降了 35.80%,均达到了显着水平;C+DMPP+J处理土壤中速效钾含量始终最高,平均为421.10mg/kg;番茄盛果期、末果期和拉秧期,C+DMPP+J的处理速效钾含量始终显着高于C处理,比C处理分别提高了 25.60%、20.10%和2.50%。(5)C+DMPP处理硝态氮含量最低,与C处理相比硝态氮含量在甜瓜生长期内降低幅度平均达到61.80%(0-20cm)和74.90%(20-40cm);C+DMPP+J处理的铵态氮含量最高达到22.6mg/kg(0-20cm 土层,甜瓜发芽期),比C处理高出47.70%。C+DMPP+J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生理利用率最高,分别比C处理提高了21.70%、60.70%和 40.30%。C+DMPP处理降低番茄土壤硝态氮含量最显着,与C处理相比,番茄四个生长期的降低幅度分别达到了 44.30%、33.80%、40.20%和45.40%;C+DMPP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始终最高,0-20 cm和20-40 cm 土层铵态氮含量最大分别为19.15 mg/kg和15.71 mg/kg。C+DMPP+J的茎、叶氮吸收量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与C处理相比,增幅分别为12.70%和52.20%。C+DMPP+J和C+DCD+J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氮肥农学效率及偏生产力,与C处理相比,增幅分别为125.90%、127.40%和27.10%、27.40%。综上所述,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的施用可以促进甜瓜和番茄的生长,有效调节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促进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其中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同时与化肥配施效果最佳。
二、VAM真菌在草莓和番茄上的接种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AM真菌在草莓和番茄上的接种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2)生物质炭介导的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土传病害 |
1.1.1 土传病害概述 |
1.1.2 番茄枯萎病简介 |
1.1.3 番茄枯萎病防治方法 |
1.2 生物质炭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1 生物质炭简介 |
1.2.2 生物质炭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
1.3 生物质炭在作物土传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1.3.1 生物质炭对土传病害的防治效应 |
1.3.2 生物质炭防控土传病害的主要机理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生物质炭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4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生物质炭对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2 生物质炭对土壤尖孢镰刀菌、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影响 |
2.3.3 生物质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3.4 生物质炭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3.5 土壤尖孢镰刀菌、细菌和真菌与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相互关系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生物质炭对番茄枯萎病菌分泌细胞壁降解酶和毒性代谢物的吸附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 |
3.2.2 材料性质分析 |
3.2.3 吸附动力学实验 |
3.2.4 吸附等温实验 |
3.2.5 固定化酶的解吸 |
3.2.6 固定化酶的活性 |
3.2.7 生物质炭对番茄发病程度的影响 |
3.2.8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生物质炭和活性炭表征 |
3.3.2 酶的吸附动力学 |
3.3.3 酶的吸附等温线 |
3.3.4 固定化酶的解吸和活性 |
3.3.5 生物质炭吸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性代谢物对番茄幼苗病害严重程度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番茄枯萎病的抑病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 |
4.2.2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制备及其性质分析 |
4.2.3 盆栽试验 |
4.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2.5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性质表征 |
4.3.2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番茄发病级别及生长性状的影响 |
4.3.3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
4.3.4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土壤尖孢镰刀菌、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影响 |
4.3.5 生物质炭不同组分对土壤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生物质炭介导根系微生物组抑制番茄枯萎病的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材料 |
5.2.2 病原菌制备及接种 |
5.2.3 盆栽试验 |
5.2.4 土壤样品采集 |
5.2.5 高通量测序分析 |
5.2.6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测序序列统计 |
5.3.2 根系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
5.3.3 根系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5.3.4 微生物群落聚类特征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生物质炭介导下的番茄系统抗性对枯萎病的作用机理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材料 |
6.2.2 病原菌制备及接种 |
6.2.3 盆栽试验 |
6.2.4 测试指标及方法 |
6.2.5 数据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生物质炭介导对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6.3.2 生物质炭介导对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6.3.3 生物质炭介导对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6.3.4 生物质炭介导对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非酶类抗氧化分子含量的影响 |
6.3.5 生物质炭介导对尖孢镰刀菌胁迫下番茄抗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灰葡萄孢自然群体交配型鉴定及有性生殖引起的遗传变异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进展 |
1.1 灰葡萄孢研究现状 |
1.1.1 生物学特性 |
1.1.2 种群多样性 |
1.1.3 作物灰霉病防治现状 |
1.2 丝状子囊菌有性生殖 |
1.2.1 交配系统及演化 |
1.2.2 交配型位点结构 |
1.2.3 交配型基因功能 |
1.3 灰葡萄孢有性生殖 |
1.3.1 生活史 |
1.3.2 交配系统 |
1.3.3 交配型基因功能 |
1.3.4 有性生殖的意义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保护地草莓和番茄灰葡萄孢群体交配型构成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1.1.1 供试材料 |
1.1.2 培养基及试剂 |
1.1.3 仪器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菌株基因组DNA提取 |
1.2.2 DNA片段的回收、连接及转化 |
1.2.3 灰葡萄孢菌株交配型鉴定 |
1.2.4 同一生境灰葡萄孢群体交配型构成分析 |
1.2.5 其他Botrytis属菌株交配型鉴定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交配型鉴定 |
2.2 群体交配型构成分析 |
2.2.1 不同寄主灰葡萄孢群体交配型构成 |
2.2.2 灰葡萄孢菌株交配型地理分布 |
2.2.3 同一生境下交配型构成 |
2.3 其他Botrytis属菌株交配型 |
3 结论与讨论 |
3.1 保护地草莓和番茄灰葡萄孢群体交配型构成分析 |
3.2 保护地灰葡萄孢群体有性生殖潜力分析 |
3.3 保护地灰葡萄孢群体有性生殖难于发生的原因分析 |
3.4 其他葡萄孢属交配型分子鉴定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三章 灰葡萄孢BcMAT1-1-1的功能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剂和培养基 |
1.1.3 仪器与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BcMAT1-1-1敲除同源重组片段的扩增 |
1.2.2 原生质体制备及转化 |
1.2.3 BcMAT1-1-1缺失突变体的PCR验证 |
1.2.4 BcMAT1-1-1缺失突变体有性交配能力测定 |
1.2.5 BcMAT1-1-1缺失突变体生物学特性测定 |
1.2.6 BcMAT1-1-1缺失突变体致病力测定 |
1.2.7 BcMAT1-1-1缺失突变体药剂敏感性测定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cMAT1-1-1基因缺失突变体的获得 |
2.2 BcMAT1-1-1缺失突变体有性交配能力 |
2.3 BcMAT1-1-1缺失突变体生物学特性分析 |
2.3.1 菌落及微观形态观察 |
2.3.2 菌核产量、大型分生孢子产孢量及萌发率 |
2.4 致病力 |
2.5 药剂敏感性 |
3 结论与讨论 |
3.1 BcMAT1-1-1对菌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3.2 BcMAT1-1-1对菌株田间适合度的影响 |
3.3 BcMAT1-1-1对菌株有性生殖的影响 |
第四章 灰葡萄孢有性生殖对其遗传变异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剂和培养基 |
1.1.3 仪器与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子囊盘诱导 |
1.2.2 子囊孢子的获得 |
1.2.3 有性子代菌株交配型构成分析 |
1.2.4 有性子代菌株菌落表型分析 |
1.2.5 有性子代菌株菌丝亲和性测定 |
1.2.6 有性子代菌株菌丝生长速率测定 |
1.2.7 有性子代菌株致病力测定 |
1.2.8 有性子代菌株药剂敏感性测定 |
1.2.9 咯菌腈靶标基因组氨酸激酶基因Bos1 序列分析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灰葡萄孢子囊盘诱导 |
2.2 有性子代菌株交配型构成 |
2.3 有性子代变异分析 |
2.3.1 菌株表型 |
2.3.2 菌丝亲合群 |
2.3.3 菌丝生长速度 |
2.4 致病力 |
2.5 药剂敏感性 |
2.6 组氨酸激酶Bos1序列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子囊盘诱导条件分析 |
3.2 有性子代群体交配型构成分析 |
3.3 有性子代菌株表型多样性分析 |
3.4 有性子代菌株菌丝亲和群多样性分析 |
3.5 有性子代菌株田间适合度变异分析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
1 总结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PCR扩增MAT基因序列及第三章PCR反应体系及程序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AMF调控复合盐胁迫下草莓根系及根际微环境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1.1 盐胁迫 |
1.1.2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 AMF特点 |
1.2.1 AMF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 |
1.2.2 AMF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制 |
1.3 AMF对盐胁迫下植物根系及根际微环境的调控 |
1.3.1 植物根际土与根系分泌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
1.3.2 盐胁迫对植物根系及根际微环境的影响 |
1.3.3 AMF对盐胁迫下植物根系及根际微环境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生长指标测定 |
2.3.2 盐害指数测定 |
2.3.3 菌根侵染率测定 |
2.3.4 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测定 |
2.3.5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与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草莓生长指标的变化 |
3.2 草莓菌根侵染率的变化 |
3.3 草莓盐害指数的变化 |
3.4 草莓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
3.5 草莓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
3.5.1 脲酶活性 |
3.5.2 蔗糖酶活性 |
3.5.3 淀粉酶活性 |
3.5.4 过氧化氢酶活性 |
3.6 草莓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
3.7 草莓根系分泌物酶活性的变化 |
3.7.1 蔗糖酶活性 |
3.7.2 淀粉酶活性 |
3.7.3 脲酶活性 |
3.7.4 硝酸还原酶活性 |
3.8 草莓根系分泌物初生代谢物检测 |
3.8.1 质控分析 |
3.8.2 总体样本主成分分析(PCA) |
3.9 草莓根系分泌物差异代谢物分析 |
3.9.1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
3.9.2 根系分泌物差异代谢物筛选 |
3.10 差异代谢物KEGG分类 |
4 讨论 |
4.1 AMF对复合盐胁迫下草莓生长指标的影响 |
4.2 AMF对复合盐胁迫下草莓菌根侵染率和盐害指数的影响 |
4.3 AMF对复合盐胁迫下草莓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4.4 AMF对复合盐胁迫下草莓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5 草莓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
4.6 AMF对复合盐胁迫下草莓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壳聚糖采前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果实贮藏特性和采后愈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甜瓜及其采后损失 |
1.1.1 甜瓜概述 |
1.1.2 甜瓜采后损失及其原因 |
1.2 壳聚糖对作物生长发育、采后病害及成熟衰老的影响 |
1.2.1 促进生长发育 |
1.2.2 对采后病害的控制 |
1.2.3 延缓成熟衰老 |
1.3 果蔬愈伤 |
1.3.1 愈伤的意义 |
1.3.2 愈伤过程 |
1.3.3 愈伤机理 |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壳聚糖采前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方法 |
2.3.1 壳聚糖溶液的配制 |
2.3.2 种子处理 |
2.3.3 发芽试验 |
2.3.4 苗期指标的测定 |
2.3.5 甜瓜种植 |
2.3.6 壳聚糖喷洒 |
2.3.7 株粗的测定 |
2.3.8 果实性状的测定 |
2.3.9 数据统计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壳聚糖浸种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 |
2.4.2 壳聚糖浸种对甜瓜苗粗、苗高和主根长的影响 |
2.4.3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甜瓜果实发育期茎粗的影响 |
2.4.4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甜瓜果实单果重和果形指数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壳聚糖采前处理对厚皮甜瓜贮藏特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主要仪器 |
3.3 方法 |
3.3.1 失重率的测定 |
3.3.2 自然发病率的测定 |
3.3.3 腐烂指数的测定 |
3.3.4 果实损伤接种和病斑直径的测定 |
3.3.5 呼吸速率的测定 |
3.3.6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
3.3.7 硬度的测定 |
3.3.8 色度的测定 |
3.3.9 数据分析 |
3.4 结果分析 |
3.4.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和腐烂指数的影响 |
3.4.2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贮藏期间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 |
3.4.3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贮藏期间果实TSS含量和硬度的影响 |
3.4.4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贮藏期间果实表皮色度的影响 |
3.4.5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贮藏期间果实自然发病率和病斑直径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壳聚糖采前处理对采后厚皮甜瓜愈伤期间苯丙烷代谢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3 方法 |
4.3.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 |
4.3.2 果实人工模拟损伤 |
4.3.3 生化测定取样 |
4.3.4 酶活性的测定 |
4.3.5 四种酚酸及三种木质素单体的含量测定 |
4.3.6 类黄酮、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4.3.7 数据统计 |
4.4 结果分析 |
4.4.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伤口处苯丙烷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4.2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伤口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
4.4.3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伤口处四种酚酸含量的影响 |
4.4.4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伤口处醇单体及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壳聚糖采前处理对采后厚皮甜瓜愈伤期间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3 方法 |
5.3.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 |
5.3.2 果实人工模拟损伤 |
5.3.3 生化测定取样 |
5.3.4 细胞膜透率和MDA含量的测定 |
5.3.5 O_2.~-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的测定 |
5.3.6 ROS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5.3.7 As A-GSH循环代谢酶活性的测定 |
5.3.8 As A-GSH循环底物含量的测定 |
5.3.9 数据分析 |
5.4 结果分析 |
5.4.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伤口处细胞膜透率和MDA含量的影响 |
5.4.2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伤口处O_2~(·-)产生速率及H_2O_2含量的影响 |
5.4.3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伤口处NOX、SOD、CAT和 POD活性的影响 |
5.4.4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伤口处APX、MDHAR、DHAR和 GR活性的影响. |
5.4.5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伤口处ASA、DHA、GSH和 GSSG含量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壳聚糖采前处理对采后厚皮甜瓜果实愈伤及愈伤组织质构特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材料 |
6.2.2 主要仪器 |
6.3 方法 |
6.3.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 |
6.3.2 果实人工模拟损伤 |
6.3.3 失重率及病情指数的测定 |
6.3.4 愈伤结构的观察 |
6.3.5 伤口表面色度的测定 |
6.3.6 愈伤组织质构特性的测定 |
6.3.7 数据分析 |
6.4 结果分析 |
6.4.1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失重率和病情指数的影响 |
6.4.2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伤口处软木脂和木质素沉积的影响 |
6.4.3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伤口表面色度的影响 |
6.4.4 壳聚糖浸种和喷洒对果实愈伤期间愈伤组织质构特性的影响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6)菊芋秸秆生物炭抑制番茄枯萎病发生的根际微生物学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1.2.1 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
1.2.2 生物炭及其在农田系统中的应用 |
1.2.3 生物炭与植物根际微生物 |
1.2.4 PGPR与植物诱导系统抗性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不同秸秆生物炭对番茄枯萎病发生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药品 |
2.2.2 试验设计 |
2.2.3 试验方法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秸秆生物炭对番茄生长和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
2.3.2 不同秸秆生物炭对番茄根际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
2.3.3 不同秸秆生物炭对番茄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2.3.4 不同秸秆生物炭对番茄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不同秸秆生物炭对番茄生长和番茄枯萎病抗性的影响 |
2.4.2 不同秸秆生物炭对番茄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 |
2.4.3 不同秸秆生物炭对番茄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2.5 小结 |
3 不同剂量生物炭对番茄枯萎病发生和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药品 |
3.2.2 试验设计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剂量生物炭对番茄生长和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
3.3.2 不同剂量生物炭番茄根际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
3.3.3 不同剂量生物炭对番茄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3.3.4 不同剂量生物炭对番茄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3.4 讨论 |
3.4.1 不同剂量生物炭对番茄生长和番茄枯萎病抗性的影响 |
3.4.2 不同剂量生物炭对番茄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3.4.3 不同剂量生物炭对番茄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3.5 小结 |
4 菊芋生物炭对假单胞菌根际定殖能力和FOL生长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药品 |
4.2.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菊芋生物炭对番茄根际招募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8的影响 |
4.3.2 菊芋生物炭对假单胞菌趋化性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4.3.3 番茄根系分泌物对假单胞菌趋化性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
4.3.4 菊芋生物炭对FOL菌丝生长的影响 |
4.3.5 菊芋生物炭在土壤中对FOL存活率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菊芋生物炭诱导的根际微生物菌群变化对番茄根系抗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药品 |
5.2.2 试验设计 |
5.2.3 试验方法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菊芋生物炭对番茄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5.3.2 菊芋生物炭对番茄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5.3.3 菊芋生物炭对番茄根系基因表达的影响 |
5.3.4 菊芋生物炭诱导的根际微生物群落变化对番茄生长和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
5.3.5 菊芋生物炭诱导的根际微生物菌群变化对番茄根系防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菊芋生物炭对番茄根系基因表达的影响 |
5.4.2 菊芋生物炭诱导的根际微生物群落变化对番茄抗性的影响 |
5.5 小结 |
6 综合讨论、结论与展望 |
6.1 综合讨论 |
6.2 主要结论 |
6.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番茄中灰霉菌小种Taian致病力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灰霉病研究进展 |
1.1.1 灰霉菌的生物学特性 |
1.1.2 灰霉菌的病害循环 |
1.1.3 灰霉菌的致病机制 |
1.1.4 灰霉病对植物的危害 |
1.1.5 灰霉病的防治措施 |
1.2 植物对病原菌的免疫防御 |
1.2.1 植物病原菌概况 |
1.2.2 植物的免疫机制 |
1.2.3 茉莉酸参与植物抵御病原菌 |
1.2.4 水杨酸参与植物抵御病原菌 |
1.2.5 茉莉酸水杨酸的相互作用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 |
2.1.3 软件及网络信息资源 |
2.1.4 主要仪器 |
2.1.5 常用试剂的配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番茄材料培养 |
2.2.2 灰霉菌株的分离 |
2.2.3 灰霉菌株的保存与活化 |
2.2.4 灰霉菌株的鉴定 |
2.2.5 灰霉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6 灰霉菌侵染番茄 |
2.2.7 激素预处理番茄 |
2.2.8 番茄基因表达的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分离到灰霉菌小种Taian |
3.2 不同灰霉菌小种的形态学差异 |
3.2.1 灰霉菌小种菌落形态的观察 |
3.2.2 灰霉菌小种菌丝生长速率的测定 |
3.2.3 灰霉菌小种的孢子特性 |
3.3 灰霉菌小种的番茄致病力 |
3.4 灰霉菌小种的致病力与JA介导的植物免疫 |
3.4.1 番茄对灰霉菌的防御依赖JA信号通路 |
3.4.2 灰霉菌小种致病力与JA诱导抗性的关系 |
4 讨论 |
4.1 灰霉菌-番茄互作的机制研究 |
4.2 灰霉菌小种致病力差异机理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Glomus mosseae与黄瓜的共生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菌根概述 |
1.2 丛枝菌根 |
1.2.1 丛枝菌根的结构 |
1.2.2 丛枝菌根与碳转运 |
1.2.3 丛枝菌根与养分吸收 |
1.3 丛枝菌根功能研究进展 |
1.3.1 抗重金属毒害 |
1.3.2 抗病性 |
1.3.3 抗旱耐涝 |
1.3.4 抗盐碱 |
1.3.5 耐高温 |
1.3.6 促生作用 |
1.3.7 对土壤的修复 |
1.4 我国设施黄瓜现状 |
1.4.1 设施黄瓜连作障碍 |
1.4.2 设施黄瓜菌根效应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Glomus mosseae扩繁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植物培养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 结果分析 |
2.5.1 不同扩繁基质对寄主生物量的影响 |
2.5.2 不同扩繁基质对寄主根系活力的影响 |
2.5.3 不同扩繁基质对寄主地上部N、P含量的影响 |
2.5.4 不同扩繁基质对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含量的影响 |
2.5.5 讨论 |
2.5.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两个黄瓜品种与Glomus mosseae的共生效应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植物培养 |
3.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5 结果分析 |
3.5.1 G.mosseae对黄瓜长势的影响 |
3.5.2 G.mosseae对黄瓜干重的影响 |
3.5.3 G.mosseae对黄瓜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Glomus mosseae与津研4 号黄瓜的共生效应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设计 |
4.3 植物培养 |
4.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5 结果分析 |
4.5.1 G.mosseae对黄瓜幼苗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5.2 G.mosseae对黄瓜幼苗干重的影响 |
4.5.3 G.mosseae对黄瓜幼苗壮苗指数与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
4.5.4 G.mosseae对黄瓜幼苗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节 |
第5章 黄瓜幼苗不同生长阶段菌根效应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设计 |
5.3 植物培养 |
5.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5 结果分析 |
5.5.1 G.mosseae对幼苗干重的影响 |
5.5.2 G.mosseae对幼苗叶面积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5.3 G.mosseae对幼苗地上部氮磷含量的影响 |
5.6 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设施连作土上黄瓜与Glomus mosseae的共生效应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设计 |
6.3 植物培养 |
6.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5 试验数据处理 |
6.6 结果分析 |
6.6.1 G.mosseae与灭菌处理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
6.6.2 G.mosseae与灭菌处理对黄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
6.7 讨论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细菌性斑疹病菌分离鉴定及其HrpG突变体诱导大豆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研究进展 |
1.1.1 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病原菌概况 |
1.1.2 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的危害 |
1.1.3 大豆细菌性斑疹病的鉴定 |
1.2 病原菌与植物的互作机制 |
1.2.1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诱发的免疫反应(PTI) |
1.2.2 效应蛋白诱发的免疫反应(ETI) |
1.2.3 PTI反应与ETI反应的差异 |
1.3 病原菌的hrp基因和III型分泌系统 |
1.3.1 病原菌的hrp基因 |
1.3.2 病原菌的III型分泌系统 |
1.4 植物抗病性相关QTL定位研究 |
1.4.1 单标记作图法 |
1.4.2 区间作图法 |
1.4.3 复合区间作图法 |
1.4.4 多区间作图法 |
1.4.5 完备区间作图法 |
1.4.6 多性状作图 |
1.4.7 混合线性模型法 |
1.4.8 代换作图法 |
1.4.9 代换系群体在大豆基因定位中的作用 |
1.5 大豆抗细菌性病害的研究进展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病原菌XvNEAU001WT的分离和鉴定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病原菌XvNEAU001WT的基因组测序 |
2.3 突变体XvNEAU001Δhrp G的构建 |
2.3.1 试验材料 |
2.3.2 试验方法 |
2.4 植物材料与病原菌接种 |
2.5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方法 |
2.5.1 试验材料 |
2.5.2 试验方法 |
2.6 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方法 |
2.6.1 试验材料 |
2.6.2 试验方法 |
2.7 RNA分离与候选基因的qRT-PCR分析 |
2.8 大豆抗细菌性斑疹病的QTL定位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病原菌XvNEAU001WT的分离与鉴定 |
3.2 突变体XvNEAU001ΔhrpG的构建和致病性分析 |
3.3 大豆特殊遗传背景材料的病原菌诱导RNA-Seq分析 |
3.4 差异基因的共表达模块分析 |
3.5 差异表达基因的挖掘 |
3.6 重要节点(hub)基因的挖掘 |
3.7 Hub基因的表达和单倍型分析 |
4 讨论 |
4.1 大豆叶片存在多种细菌性病害 |
4.2 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中hrp相关基因的编码特征 |
4.3 RNA-seq与 QTL定位相结合确定候选基因 |
4.4 Ⅲ型效应因子与候选基因的互作 |
5 结论 |
6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设施番茄和甜瓜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设施菜地土壤氮肥施用现状 |
1.2.2 设施菜地氮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硝化抑制剂及微生物菌剂与化肥配施效果研究 |
1.3.1 硝化抑制剂与化肥配施效果研究 |
1.3.2 微生物菌剂与化肥配施效果研究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1 土壤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2 植株样品采集与测定 |
2.4 数据分析及相关指标计算方法[61,62]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甜瓜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
3.1.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甜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3.1.2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甜瓜土壤肥力的影响 |
3.1.3 对甜瓜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 |
3.1.4 小结 |
3.2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
3.2.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番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
3.2.2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对番茄土壤肥力的影响 |
3.2.3 对番茄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 |
3.2.4 不同施肥条件下,番茄根系、土壤性状对番茄产量的相对贡献率 |
3.2.5 对番茄植株干物质和氮吸收量的影响 |
3.2.6 小结 |
4 讨论 |
4.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改善土壤环境及氮素利用方面的作用 |
4.1.1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改善甜瓜和番茄土壤环境方面的作用 |
4.1.2 硝化抑制剂在提高土壤氮素利用方面的作用 |
4.2 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提高作物产量方面的作用 |
4.3 硝化抑制剂的施用效果因作物种类而异 |
5 结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四、VAM真菌在草莓和番茄上的接种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油菜素内酯对草莓和水蜜桃采后病害防治效果及机理研究[D]. 蔡傅红. 淮阴工学院, 2021
- [2]生物质炭介导的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及机理研究[D]. 裴广鹏. 山西大学, 2021(01)
- [3]灰葡萄孢自然群体交配型鉴定及有性生殖引起的遗传变异分析[D]. 杨蕊.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4]AMF调控复合盐胁迫下草莓根系及根际微环境的变化[D]. 薛红飞.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5]壳聚糖采前处理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果实贮藏特性和采后愈伤的影响[D]. 李志程.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6]菊芋秸秆生物炭抑制番茄枯萎病发生的根际微生物学机理[D]. 金雪.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7]番茄中灰霉菌小种Taian致病力的探究[D]. 李晓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8]Glomus mosseae与黄瓜的共生效应研究[D]. 何佳怡.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9]细菌性斑疹病菌分离鉴定及其HrpG突变体诱导大豆抗病基因的挖掘和分析[D]. 邹佳男.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10]硝化抑制剂和微生物菌剂在设施番茄和甜瓜上的应用研究[D]. 张春楠.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