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例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阮尉月清,刘家法,周熙姝,董兴齐[1](2021)在《老年HIV感染者的流行特征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近年来老年人群感染HIV的情况日益严峻,多个地区老年人群HIV的新报告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导致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较低,死亡率较高。老年人群主要存在对艾滋病的知晓率较低,安全性行为意识较差等问题。感染后的老年患者存在的问题包括:服药依从性较差,晚发现率高,免疫重建功能较差和心理负担较为严重,同时耐药的发生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各地区流行亚型也存在一定差异。老年HIV病例存在机体衰老等特殊性,加上病毒本身毒性和药物毒性的累积,导致该人群患者多器官功能受损,死亡率上升。目前国内尚未有针对老年患者的治疗方案,因此需要对该人群的治疗方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从而改善治疗预后,降低死亡率。
赵青云[2](2021)在《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情况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情况,以期增加对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了解,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为制定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早期干预、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HIV/AIDS合并精神障碍的防控策略及艾滋病的全程管理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收集所有云南省传染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2017年-2020年收治的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病案首页资料为研究内容。回顾性分析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流行特征。按不同精神障碍类型分组比较其临床特征、住院情况,分析HIV/AIDS患者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1.精神障碍类型及人口学特征;2017-2020年我院收治的HIV/AIDS患者中有7.0%合并精神障碍,且有逐年增多趋势,其中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有逐年下降趋势;研究对象以30-49岁男性为主。男女年龄无统计学差异(t=0.323,P=0.747),农民、无业者共占81.7%,汉族为主(74.8%),52.4%已婚,籍贯多为昆明市(31.3%)并以性传播为主(86.5%)。2.临床特征:研究对象以咳嗽、咳痰(36.5%)、乏力(33.5%)、头晕头痛(26.8%)、发热(26.8%)、双肺呼吸音增粗(56.2%)、口腔粘膜白色覆盖(31.3%)较常见;HIV/AIDS患者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比非器质性精神障碍有更多的咳嗽咳痰(χ2=5.034,P=0.025)、头晕头痛(χ2=6.551,P=0.010)、发热(χ2=9.951,P=0.002)、双肺呼吸音增粗(χ2=4.823,P=0.028)等症状体征;常见精神症状为社会功能受损(53.3%)、情感障碍(39.6%)、行为紊乱(38.6%)、思维形式障碍(32.6%)、焦虑(25.2%)。3.其他合并症:研究对象常见感染性疾病为细菌性肺炎(21.7%)、肺结核(20.1%)、HCV感染(10.9%);常见非感染性疾病有电解质紊乱(14.1%)、高血脂(12.8%);HIV/AIDS患者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比非器质性精神障碍者有更多的肺结核(χ2=10.176,P=0.001)、PCP(χ2=10.561,P=0.001)、CMV感染(χ2=8.988,P=0.003)、隐球菌脑膜炎(χ2=6.839,P=0.009)、PML(χ2=20.446,P=0.000)、结核性脑膜炎(χ2=45.935,P=0.000)等合并症。4.器质性精神障碍:76例HIV/AIDS患者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中,31例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45例主要表现为非认知功能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相关的基础疾病为HIV脑病、结核性脑膜炎、HIV感染所致其他躯体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组以:记忆力下降、计算能力下降、反应迟钝较常见,非认知功能障碍组以:行为紊乱、思维形式障碍、情感障碍较常见。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依从性差(OR=5.400,95%CI:1.985-14.690,P=0.001)、未行HAART(OR=3.435,95%CI:1.472-8.013,P=0.004)、颅内感染(OR=4.532,95%CI:1.990-10.320,P=0.000)、脑梗塞(OR=5.400,95%CI:1.985-14.690,P=0.001)、离婚(OR=2.616,95%CI:1.219-5.614,P=0.014)。CD4+T淋巴细胞计数(OR=0.997,95%CI:0.995-0.999,P=0.002)为其保护因素。5.住院次数、时间:2017-2020年期间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HIV/AIDS、精神障碍患者人均住院分别2.3、1.34、3.5次,重复入院患者分别占55.8%、21%、39.5%,单次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2(19,59)、21(12,38)、62(45,68)天,累计住院时间分别为55(24,103)、36(20,60)、48(21,161)天。6.住院费用:2017-2020年期间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患者单次11552(6625,16826)元、累计费用20660(8714,43770)元均分别高于HIV/AIDS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合并症患者心境障碍、精神分裂样障碍累计住院费最高。结论1.2017-2020年我院收治的HIV/AIDS患者中有7.0%合并精神障碍,且有逐年增多趋势,其中收治HIV/AIDS患者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有逐年下降趋势。以汉族已婚的中青年男性为主。HIV感染途径主要为经性传播且药物滥率较高。2.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临床特征多样且不典型,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症状较常见。精神障碍表现复杂多样,且多有社会功能受损,应注意对该部分患者的照顾管理,除积极预防其机会感染外还应重视其非机会性感染。3.HIV/AIDS患者合并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较多,应积极进行HAART治疗、保证HARRT治疗依从性、预防颅内感染。4.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重复入院率较高、住院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有较大的疾病负担。
阮尉月清[3](2021)在《云南省老年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失败基因型耐药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对2011~2020年间云南省≥50岁抗病毒治疗失败的HIV/AIDS患者进行耐药情况、耐药位点的流行情况、毒株流行特点、流行趋势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云南省≥50岁抗病毒治疗失败的HIV/AIDS患者耐药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优化老年人群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课题选取云南省2011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经HIV确认实验确证为艾滋病感染(HIV)/艾滋病(AIDS)患者,筛选出年龄≥50岁,并且抗病毒治疗时间>6个月,随访期间检测的血浆病毒载量>1000copies/ml的患者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通过RT-PCR方法扩增HIV病毒pol区的基因片段,经过测序后利用Contig Express以及BioEdit软件进行拼接比对,将扩增成功且无污染的序列上传至美国斯坦佛大学的HIV耐药数据库进行分析,得到序列的耐药情况以及突变位点等信息;再通过HIVBLAST网站对毒株进行基因亚型的分型。最后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011~2020年10年间云南省HIV/AIDS病例累计入组治疗人数为99363人,其中≥50岁HIV/AIDS患者入组人数的构成比在10年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年底≥50岁HIV/AIDS入组患者占比达到32.48%。2.本次研究共收集到云南省2011~2020年间符合筛选标准的≥50岁HIV/AIDS治疗失败病例2227例,累计治疗失败率为7.88%,其中扩增阳性样本1865例,扩增阳性率为83.74%,并且扩增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男性占比较大,为68.88%。年龄中收集到最多为50~<60岁组,占51.37%。传播途径主要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85.41%。地区上以红河州为主,占14.14%。该人群抗病毒治疗失败的耐药率为57.64%。3.2011年~2020年云南省≥50岁ART失败的HIV/AIDS病例扩增成功的序列进行耐药与非耐药的特征分析发现,年龄、地区、基因亚型、治疗方法、治疗时长以及病毒载量的分布均存在差异(P<0.05),其中年龄段以50~<60岁的病例耐药率相对较高,为59.26%。地区以临沧市耐药率相对较高,达到73.08%。基因亚型主要以CRF01AE耐药率相对较高,为69.05%。治疗方案中以一线治疗方案TDF+3TC+NVP的耐药为主,为72.50%。治疗时间通过秩和检验发现,耐药组的治疗时间较非耐药组的长,且存在一定趋势性,其中治疗时间36~<48个月的耐药率最高,为65.59%。病毒载量通过秩和检验发现,耐药组的病毒载量小于非耐药组的,且呈现一定趋势性,其中103~<104copies/ml组的耐药率最高,为59.83%。多因素分析显示地区,基因亚型,治疗方案,治疗时长以及病毒载量是该人群发生耐药的影响因素(P<0.05)。相较于昆明市,曲靖市的耐药率较低(OR:0.640,95%CI:0.439-0.933)。相较于 CRF08BC,CRF01AE 的耐药率较高(OR:1.669,95%CI:1.188-2.345)。相较于使用人数较多的 AZT+3TC+EFV方案,一线方案中的TDF+3TC+NVP的耐药率较高(OR:2.163,95%CI:1.032-4.534),而二线方案中的 TDF+3TC+LPV/r 则相反(OR:0.635,95%CI:0.416-0.969)。治疗时长中相较于6~<18个月时间段的,其余≥18个月时间段的耐药率均较高。病毒载量中相较于103~<104copies/ml组的,≥105copies/ml组的耐药率较高(OR:0.654,95%CI:0.493-0.868)。进一步对基因亚型及治疗方案与耐药病例进行分析发现,耐药发生的治疗时长与治疗方案存在差异,以二线方案发生耐药的时间较长;病毒载量的高低与基因亚型存在差异,以CRF01AE的病载较高。4.2011年~2020年云南省≥50岁ART失败的HIV/AIDS病例中,对NNRTIs类药物的单一耐药率最高为27.45%,并且各年间均以NNRTIs类药物的耐药为主,PIs类药物的耐药率均为最低。基因亚型中发生NNRTIs以及NRTIs类药物耐药的主要以CRF01AE较高,治疗方案中发生NNRTIs以及NRTIs类药物耐药的主要以TDF+3TC+NVP较高。NNRTIs类药物中以EFV及NVP高度耐药为主,NRTIs类药物中以3TC及FTC高度耐药为主,并且主要发生在CRF01AE亚型上。突变位点主要发生在NRTIs类药物相关的M184上,以及NNRTIs类药物相关的K103上,PIs类药物相关的M46上,其中TAMs的突变出现种类较多,PIs类药物相关突变位点突变率较低。5.扩增成功的基因亚型中以CRF08BC为主,占53.78%,且各年间的主要流行亚型均为CRF08BC。不同亚型和对应病例的一般特征情况进行分析显示,在年龄段50~<60岁的CRF01AE构成比较高,为14.18%。大部分地区以CRF08BC为主,CRF01AE在版纳州的构成比较高,为42.86%,URFs在保山市,为28.17%。在其他亚型中,CRF85BC主要出现在昭通市,为5.83%。[结论]1、2011~2020年云南省≥50岁HIV/AIDS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的耐药率较全年龄段人群高,且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该人群的耐药差异主要是由NRTIs类药物和NNRTIs类药物导致,并且较全年龄段人群中TAMs突变占比较高。2、对于治疗失败的老年人群,加强耐药监测,防止多重耐药的发生。进行治疗方案选择时应该尽量避免TDF+3TC+NVP的联合用药,并且在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符合的情况下应该首先选用EFV。3、该人群中不同亚型之间耐药发生情况有所差异,CRF01AE亚型的耐药率较高,应注意该亚型患者治疗方案的调整。4、该人群流行亚型主要以CRF08BC为主,但相较于全年龄段人群中,该人群的URFs占比较高,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应进一步开展监测,分析其流行病学意义。
陈宁,曹凯娜,左雅,朱威[4](2020)在《北京市某综合医院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状况及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北京市某综合医院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状况及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进行分析,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8年北京市某综合医院筛查出的HIV感染者的相关信息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该医院共确诊HIV感染者28例,检出率为0.0363%,男女比例为6:1,均通过性行为传播。确诊科室主要有急诊科、皮肤性病科和内科,其中神经内科确诊4例,病情均较重,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死亡。结论该医院HIV感染检出率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流行病学特征与北京地区相近。急诊科和神经内科确诊的患者较多,这些患者病情相对较重,医务人员应早期识别,同时应增加医疗机构HIV检测,以早期发现感染者。
刘磊[5](2020)在《四川凉山HIV传播来源和耐药毒株流行状况及分子传播网络调查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抗病毒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艾滋病预防干预手段,可以显着降低HIV感染者死亡和HIV传播。随着我国HIV检测的扩大和抗病毒治疗的全面开展,HIV耐药在治疗和未治疗患者中逐渐升高,成为影响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四川省凉山州是通往云南和东南亚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贩毒通道。当地因注射吸毒引发了艾滋病流行,并通过性途径传播和扩散,近年来四川凉山州监测结果显示了当地严峻的艾滋病流行形势。凉山州有一定外出务工人员,流动人口已成为影响凉山州HIV疫情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凉山州HIV新报告感染者的地区传播来源尚不明确。凉山州未治疗人群的耐药率已处于中等流行水平,同时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失败和停药患者的比例都较高,但耐药流行水平情况尚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分子流行病学新技术方法的发展及应用,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HIV流行情况并指导防控。通过现场流行病学数据和基因序列数据整合,利用这些新技术方法中的分子传播网络和贝叶斯遗传系统动力学分析,可以刻画HIV传播情况,并分析计算社区抗病毒治疗降低HIV传播效果和HIV感染者二代传播情况。研究目的1.了解四川省凉山地区2018-2019年HIV新报告感染者的地区传播来源及其影响因素。2.系统了解四川省凉山地区HIV新报告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失败患者和停药患者的耐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3.通过四川省凉山地区HIV感染者分子传播网络调查研究来了解社区抗病毒治疗降低HIV传播效果和HIV感染者二代传播情况。研究方法1.第一部分:采用横断面调查,对凉山地区2018-2019年新报告HIV感染者进行调查和采集血样,并进行核酸提取和pol基因区扩增和测序。对新报告HIV感染者序列进行贝叶斯遗传系统进化分析,构建MCC(Maximum clade credibility)进化树,以分析判断其地区传播来源。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其来源于凉山州以外地区的影响因素。2.第二部分:采用横断面调查,对凉山地区2014-2019年新报告HIV感染者、2018年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失败(病毒载量≥50拷贝/毫升)患者和2018年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进行调查和采集血样,并进行核酸提取和pol基因区扩增和测序。通过斯坦福大学耐药数据库判定基因型耐药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对其耐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3.第三部分:对凉山地区2014-2019年新报告HIV感染者进行分子传播网络分析,鉴定活跃传播簇和耐药传播簇,并分析分子传播网络的影响因素。对2014-2019年新报告HIV感染者、2018年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失败患者和2018年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进行分子传播网络分析,分析抗病毒治疗降低二代传播情况。利用贝叶斯遗传系统动力学分析,计算HIV感染者的基本再生数,以分析HIV流行变化情况。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凉山地区2018-2019年HIV新报告感染者1325人中,HIV亚型主要以 CRF 07BC为主,占94.9%(1257/1325),其次为 CRF 08BC和CRF 01AE,分别占2.0%(27/1325)和1.7%(22/1325)。传播来源于凉山州以外地区的HIV感染者32例(2.4%)。来源于凉山州以外地区主要包括华东地区9例(28.1%)、华北地区9例(28.1%)和华南地区5例(15.6%),另外各有3例(9.4%)HIV感染者分别来自四川省(凉山州除外)、西南地区(四川省除外)和西北地区,未发现有HIV感染者传播来源于华中地区和东北地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传播来源于凉山州以外地区存在显着性关联的因素有年龄为18~29周岁(AOR=9.53,95%CI:1.09~83.27);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AOR=7.01,95%CI:1.81~27.1);地区为西昌市(AOR=3.41,95%CI:1.06~20.32);HIV 亚型为 CRF 08BC(AOR=8.45,95%CI:2.45~29.06)和 CRF 01AE(AOR=5.74,95%CI:1.62~20.32)。第二部分:凉山地区2014-2019年HIV新报告感染者的耐药率为9.1%(225/2470)。耐药率由2014年的7.2%上升至2019年的10.8%,耐药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P=0.049)。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耐药显着性关联的因素有注射吸毒(AOR=1.55,95%CI:1.14~2.10)、HIV亚型为CRF08BC(AOR=5.51,95%CI:3.00~10.13)、西昌市(AOR=2.55,95%CI:1.59~4.09)、美姑县(AOR=2.04,95%CI:1.28~3.24)以及 HIV 确证年份为 2018-2019 年(AOR=1.87,95%CI:1.08~3.25)。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失败患者的耐药率为37.5%(374/997)。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耐药存在显着性关联的因素有治疗前CD4计数<200个/微升(AOR=2.45,95%CI:1.69~3.54)和治疗时间大于 72 个月(AOR=2.28,95%CI:1.62~3.20)。在256例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中,有140例(54.7%)患者的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的比例随着停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大(P=0.001)。206例获得pol基因区序列的停药患者的耐药率为16.0%(33/2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耐药显着性关联的因素有未婚(AOR=2.95,95%CI:1.16~7.52)、停药时间<24 个月(AOR=3.33,95%CI:1.43~7.69)和地区为昭觉县(AOR=3.13,95%CI:1.31~7.50)。发生过无保护性行为(安全套使用频率为有时使用和从不使用)的有188人(73.4%,188/256)。第三部分:2470例2014-2019年HIV新报告感染者的分子传播网络中,采用1.0%基因距离阈值,入网率为31.1%(768/2470)。凉山州内跨县(市)的传播簇占55.4%(46/83),包含不同感染途径人群的传播簇占71.0%(59/83)。2019年共有活跃传播簇7个,耐药相关传播簇6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入网显着性关联的影响因素有男性(AOR=1.22,95%CI:1.02~1.45)、文化程度为文盲(AOR=2.13,95%CI:1.06~4.27)、小学和初中学历(A OR=2.42,95%CI:1.20~4.88)和无 HIV 耐药(AOR=1.88,95%CI:1.33~2.59)。以2018年年底为本底,本底包括2014-2018年新报告HIV感染者、2018年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失败(病毒载量≥50拷贝/毫升)患者和2018年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分析本底与2019年HIV新报告感染者的分子网络连接情况。在调整了社会人口学特征后,抗病毒治疗降低HIV传播效果为42%(95%CI:2~66%),在接受抗病毒治疗且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降低HIV传播的效果为52%(95%CI:12~74%);停药、失访或不详的HIV感染者和在治且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与未治疗的分子网络连接情况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凉山地区 2014-2019 年的 2320 例 CRF 07BC、60 例 CRF 08BC、44 例 CRF 01AE、18例0708、12例01BC和10例BC亚型的基本再生数R0分别为2.17、1.83、1.81、1.56、2.10 和 1.21。CRF07BC 亚型中异性传播人群 R0=2.01,注射吸毒人群R0=1.96;CRF 08BC亚型中异性传播人群R0=1.80,注射吸毒人群R0=1.25;CRF 01AE亚型中异性传播人群R0=1.72。结论1、凉山地区2018-2019年HIV新报告感染者传播来源主要为凉山州内部(97.6%),而来源于凉山州以外地区的HIV感染者只占2.4%。传播来源为凉山州以外地区的HIV感染者中主要来源地区为华北、华东和华南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18~29岁年龄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CRF01AE、CRF08BC和西昌市的HIV新报告感染者中来源于凉山州以外地区的比例较高。2、凉山地区HIV新报告感染者耐药率处于中等流行水平,并且呈逐年升高趋势,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失败患者和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的耐药率均较高。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的病毒载量高和有一定比例的高危行为,存在HIV传播的高风险。3、分子传播网络分析结果揭示凉山地区不同县(市)和不同人群之间的HIV传播,并且存在快速增长的活跃传播簇及耐药相关的传播簇。凉山地区社区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42%的HIV二代传播,抗病毒治疗且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可以降低52%的二代传播,停药、失访或不详的HIV感染者和在治且病毒载量≥1000拷贝/毫升与未治疗HIV感染者的传播风险无显着性差异。凉山地区 2014-2019 年的 2320 例 CRF 07BC、60 例 CRF 08BC 和 44 例 CRF 01AE的基本再生数R0分别为2.17、1.83和1.81,并且在CRF 07BC和CRF 08 BC亚型中异性传播人群R0均大于注射吸毒人群R0。
周佳佳[6](2020)在《我国16-25岁异性性传播感染者HIV基因变化及耐药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2019年1月-10月新报告HIV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heterosexual transmission,HET)占73.7%。该途径已成为我国HIV感染者/AIDS病人最主要的感染途径。2015年一份全国性调查显示在我国流行的HIV毒株有20多种,是全球流行毒株较多的国家之一,其中CRF01AE(39.0%)、CRF07BC(35.6%)和CRF08BC(8.9%)三种重组型毒株的构成比已经超过80%,所以我国不仅HIV流行毒株种类众多,而且是以重组型流行株为主的国家,因此这也是我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艾滋病流行特点,也是防控的难点之一。16-25岁较年青HIV感染者的性行为被认为在近几年发生,可近似代表HIV新近感染者的流行现状。故本研究拟以2008年-2018年11年间我国16-25岁HET的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以期揭示HET人群中HIV毒株基因变化及耐药特征。研究方法:1.从我实验室2008-2018年历年的耐药监测数据中筛选16-25岁HET的HIV感染者(自报为HET)pol基因区序列,利用邻近参与法(Neighbor-Joining)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合贝叶斯中的GTR模型和Gamma模型进行亚型及亚簇的流行史分析。应用HIV耐药数据库(https://hivdb.stanford.edu/)参考WHO耐药指南推荐选取的12种常用抗病毒药物,判别其耐药传播特征。2.对上述研究中不能明确归类为已知亚型(不能明确划分亚型)的po1基因区序列,进行下述进一步研究(1)了解我国部分地区2008-2018年16-25岁po1基因区不能明确划分亚型的HIV HET感染者基因特征。(2)选取部分代表性样本进行近全长基因扩增(约9000bp)。用HIV database在线工具(RIP和jpHMM)及SimPlot软件进行序列重组分析,确定新的HIV流行重组株。研究结果:第一部分共收集2008-2018年16-25岁HET感染者1990例,主要流行亚型为:CRF01AE(37.3%,742/1990)、CRF07BC(33.2%,661/1990)、CRF08BC(8.1%,162/1990)、B亚型(5.4%,107/1990)、CRF5501B(2.3%,46/1990)和新型重组亚型(1.5%,29/1990),另有11.4%不能明确划分亚型(226例);主要流行的亚簇为CRF01AE-Cluster 1(13.4%,267/1990)、CRF01AE-Cluster 4簇(11.7%,232/1990)CRF01AE-Cluster 5 簇(3.0%,60/1990)和 CRF07BC-MSM 簇(15.8%,314/1990)。以往主要在HET人群中流行的CRF01AE-Cluster 1呈下降趋势(P=0.001),源自同性性传播人群的CRF01AE-Cluster 5、CRF07BC-MSM亚簇和CRF5501B亚型却呈上升趋势(P<0.01)。按性别分层发现,HET男性感染者中主要流行的亚簇为CRF01AE-Cluster 4(19.0%,188/990)和CRF07BC-MSM(25.1%,248/973);HET女性感染者中主要流行的亚簇为CRF01-AE-Cluster 1(18.4%,179/973)和CRF07BC-Other(25.2%,245/973),上述亚型亚簇构成比的变化趋势与分层前一致。CRF01AE-Cluster 4和CRF01AE-Cluster 5进入我国HET的时间约为 1996年和2000年,而进入MSM人群的时间分别为1994年和1995年,在两个人群中快速增长的时间段均为1997-2006年;CRF07BC-MSM和CRF5501B在HET人群中与MSM人群增长时期相同。本研究人群耐药率为2.8%(55/1990),与16-25岁年龄组男男性行为(men having sex with men,MSM)人群(耐药率为3.0%)接近,低于2015年一份全国性调查中全年龄组人群的耐药率(3.6%)。分2008-2011年、2012-2014年和2015-2018年3个时间点看耐药率基本一致,无明显变化(P=0.458)。第二部分(1)不能划分亚型毒株以URFC和URFBC为主,二者共占总调查人群的84.1%(190/226)。43.8%(99/226)的不能明确划分亚型毒株在po1基因区发现存在2个及以上的亚型片段,另确定1例URFA1和5例URFG。(2)通过全长序列扩增新确定了两个CRFs(CRF10301B和CRF106cpx)。CRF103-01B是由3个B片段插入CRF01AE骨架重组形成的;CRF106cpx由2个CRF01-AE片段和3个B片段插入到C骨架重组形成的。研究结论:16-25岁年龄组异性HIV感染者男性中主要流行的HIV毒株的亚簇多于女性,与MSM人群流行亚簇种类一致。结合贝叶斯流行史分析结果显示HET中各亚簇的起源和流行上升时间与MSM相近。以往在异性人群流行的CRF01AE-Cluster 1在16-25岁异性人群中构成比在下降,而源自MSM人群的CRF01AE-Cluster 4、CRF01AE-Cluster 5、CRF07BC-MSM亚簇及CRF5501B亚型却在上升。我国16-25岁异性未治疗感染者中传播性耐药尚处于低水平。16-25岁年龄组中超过10%的异性传播感染HIV毒株不能归类为已知流行亚型,并存在多种潜在的新重组毒株;新流行重组株CRF10301B和CRF106cpx的确定不仅阐释了我国HIV亚型的复杂性,而且可以为以后更好的进行亚型分类分析提供帮助,同时也为诊断试剂疫苗药物等的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周婧[7](2020)在《HIV/AIDS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回顾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研究HIV/AIDS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HIV/AIDS相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等,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二科,初次诊断为HIV/AIDS相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接受至少1周期化疗治疗且可评估治疗疗效的成年患者共60例,按化疗方案分为3组,分别为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组联合或未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组,(DA)EPOCH组(剂量调整的依托泊苷、强的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阿霉素)联合或未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组及其他组:包括Gemox(吉西他滨、奥沙利铂)方案1例,CMOP方案(环磷酰胺、米托蒽醌、长春新碱、泼尼松)1例,余7例为CHOP与EPOCH方案(或减少化疗剂量、或缺药导致方案不完整、或相互更换方案等)并联合或未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组。收集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化疗情况及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60例HIV/AIDS相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46.5岁(25-73岁),多发于40-60岁之间,男女性别比高达5:1。60例患者中有43例(71.7%)因发现体表肿物就诊发现淋巴瘤。11例(18.3%)因腹部不适就诊后发现淋巴瘤。另有6例(10%)患者因其他原因就诊时确诊淋巴瘤。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但多数仍以进行性增大的肿物为主要表现,且35例患者(58.3%)存在B症状(发热、体重减轻、盗汗等)。原发于淋巴结内的患者40例,其中浅表淋巴结38例,腹腔淋巴结2例;原发于淋巴结外的患者20例,胃肠道受累多见。疾病分期中80%的患者处于Ⅲ-Ⅳ期,体能状况评分中2-4分患者35例(58.3%),41例(83.7%)患者的Ki-67抗原表达率≥80%。根据免疫染色结果进行分类,其中可分类患者56例,GCB型40例和Non-GCB型16例,另有4例分类不详。60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均接受了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仅有1例未接受治疗。对接受三组不同化疗方案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12例(20.0%)患者达到完全缓解,28例(46.7%)患者达到部分缓解;2例(3.3%)患者为疾病稳定;在三组不同化疗方案治疗中,(DA)EPOCH联合或未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组较其他组及CHOP联合或未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组的CRR分比为40.0%、22.2%、17.4%(p=0.387)及 ORR 分别为 80.0%、66.6%、65.2%(p=0.897),认为(DA)EPOCH联合或未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组在三组化疗方案中,CRR及ORR均高于其他两组,但其差异未达统计学标准。CHOP联合或未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组方在不同疾病分型(分类不详、GCB型、Non-GCB型)的CRR分别为0%、18.8%、18.2%(P=1>0.05),ORR 分别为 33.3%、68.8%、63.0%(p=0.593>0.05),认为CHOP联合或未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组在GCB的CRR及ORR优于Non-GCB组,但差异均未达统计学意义;(DA)EPOCH联合或未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组在不同疾病分型(分类不详、GCB型、Non-GCB型)的CRR分别为0%、100%、0%(P=0.2>0.05),ORR 分别为 0%、100%、100.0%(p=0.2>0.05),认为(DA)EPOCH联合或未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组在GCB型或Non-GCB型均有效,且在GCB型中的CRR及ORR均达100%。然而通过对比,发现不同方案组在不同分型中的CRR及ORR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化疗方案中对比使用利妥昔单抗和未使用利妥昔单抗的疗效差异显示,R-CHOP方案较CHOP方案的CRR分别为 28%、4.8%(p=0.093>0.05),ORR 为 72.0%、57.1(p=0.292>0.05);R-DA-EPOCH 方案与 EPOCH 方案的 CRR 分别 50%、0%(p=0.833>0.05),ORR为100%、0%(p=0.20>0.05),而在其他组中使用利妥昔单抗与未使用利妥昔单抗的CRR为33.3%、0%,而ORR却相似均为66.7%,(p=1>0.05),以此认为未使用利妥昔单抗的方案的CRR、ORR不及使用利妥昔单抗组的结果,但其差异未达统计学标准。对三组进行不同化疗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三组的2年OS比较中R-DA-EPOCH(75%)高于 R-CHOP(47.5%)及其他治疗组(37.5%),经 Log-rank检验,差异未达统计标准(P=0.603>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侵犯、ECOG评分、初诊时乳酸脱氢酶水平、一线化疗后的疗效评估、免疫组化BCL-2阳性与预后相关(P<0.05),但是多因素分析,仅有ECOG评分是唯一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P=0.048)。[结论]1.HIV/AIDS相关性DLBCL存在显着性别比,男女比例达5:1。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岁的男性,结内外均可发病,其中以结内发病为主,结外以胃肠道受累为主。B症状多见,具有较高的疾病分期,体能状况较差,肿瘤细胞增殖率较高。2.HAART联合化疗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在三组不同化疗方案治疗中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A)EPOCH组联合或未联合使用R组较其他组及CHOP联合或未联合使用R组可获得更好的CRR及ORR趋势。三组方案均在GCB型的治疗效果有优于Non-GCB型的趋势。针对Non-GCB型的治疗,更高强度的化疗方案(DA)EPOCH联合或未联合使用利妥昔单抗组显示出更好疗效的趋势。3.利妥昔单抗的使用可改善一线化疗治疗的疗效。4.单因素分析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侵犯、(ECOG)PS评分、初诊时乳酸脱氢酶水平、一线化疗后的疗效评估、免疫组化BCL-2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多因素分析中,仅有(ECOG)PS评分是唯一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P=0.048)。
徐聪慧[8](2019)在《重庆市报告HIV/AIDS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背景: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而晚发现问题会导致HIV/AIDS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增加死亡风险、不利于疾病控制、提高医疗成本等一系列不良影响,成为防治艾滋病亟待解决的问题。重庆市艾滋病疫情较为严重,了解当地艾滋病晚发现情况,探索影响晚发现相关因素,为促进主动检测,及早发现HIV/AIDS提供参考建议。目的:了解重庆市2012-2016年报告HIV/AIDS晚发现现状及影响因素;现场调查重庆市4个区(县)HIV/AIDS晚发现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重庆市HIV/AIDS晚发现的对策和建议。方法:1.收集2012-2016年重庆市报告HIV/AIDS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样本来源、性病史等信息,采用趋势卡方、地理信息系统及单因素和分层分析的方式对晚发现情况进行描述和初步分析。2.对2016年重庆市报告且现住址在沙坪坝区、渝北区、江津区、合川区共4个区能随访到的所有HIV/AIDS开展现场调查,通过统一问卷的形式,收集调查对象HIV检测阳性、既往检测、医疗卫生服务、临床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及认知、行为学特征等信息,并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主动检测和晚发现的因素。研究结果:1.2012-2016年,重庆市晚发现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χ趋势2=31.85,P<0.001),晚发现比例从43.11%(1649/3825)下降至38.15%(2695/7065)。各区晚发现情况不同,沙坪坝区、渝中区、江津区等地报告病例较多,疫情较为严重。男性、年龄≥50岁、已婚、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术前检测、有性病史者艾滋病晚发现比例较高。2.1035例调查对象中,共349例晚发现病例,晚发现比例为33.72%。非主动检测(与主动检测相比,OR=1.52,95%CI:1.03~2.24)、既往未性病检查(与既往性病检查相比,OR=2.10,95%CI:1.17~3.78)、高危男男同性非商业性性行为(与无男男同性非商业性性行为相比,OR=1.65,95%CI:1.14~2.41)、样本来源为其他来源(与检测咨询相比,OR=0.28,95%CI:0.19~0.43)是HIV/AIDS晚发现的影响因素。3.调查1035例HIV/AIDS中,23.96%(248/1035)为主动寻求HIV检测。年龄小于50岁、较高家庭年人均收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既往有男性同性性行为、既往HIV检测、高艾滋病感染风险认知者主动检测比例高,分别是50岁及以上年龄组、家庭年人均收入小于15000元、医疗机构检测、低危异性性行为、既往无HIV检测、低感染认知者的2.61(95%CI:1.60~4.26)倍、2.01(95%CI:1.33~3.02)倍、13.48(95%CI:8.69~20.89)倍、2.62(95%CI:1.38~4.97)倍、3.50(95%CI:1.97~6.21)倍、1.60(95%CI:1.04~2.46)倍。结论及建议:2012-2016年重庆市HIV/AIDS晚发现比例总体上有所降低,但晚发现比例高于全国整体水平,HIV/AIDS检测仍然面临较大压力。重庆市HIV/AIDS晚发现与主动检测情况、既往性病检查、男男同性非商业性性行为特征、样本来源等有关。建议重点加强主动检测的宣传,在性病门诊普遍开展HIV筛查,在其他门诊积极询问性病史,并对有性病史者提供HIV检测关服务,促进HIV/AIDS检测发现。
罗龙江[9](2019)在《健脾祛湿法对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活化分子CD25+、CD127+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健脾祛湿法对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活化分子CD25+、CD127+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关爱中心门诊就诊的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HIV/AIDS患者共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5例,符合脱落标准的共有19例,其中中西药组脱落14例,HAART组脱落5例。最后共纳入91例患者,其中中西药组41例,西药组50例。中西药组主要采用中药联合HAART组给于健脾祛湿方组成的参灵扶正胶囊加HAART药物,西药组50例,主要给予HAART药物。并抽取入组前、治疗后6个月各检测1次患者血液,实验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细胞活化分子CD4+CD25+、CD4+CD127+表达情况,以中医症状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每月感冒次数、体重变化等作为观察指标,通过中西药组与HAART组结果比较,评价自拟健脾祛湿方对艾滋病无症状期HIV感染者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一般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传播途径、病程、民族、CD3、CD4、CD8、CD4+CD127+、CD4+CD25+计数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HAART组和中西药组HIV感染受试者CD4+T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间比较中,治疗前HAART组HIV感染受试者的CD4+T细胞计数低于中西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ART组HIV感染受试者的CD4+T细胞计数依然低于中西药组,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HAART组和中西药组HIV感染受试者CD8+T细胞计数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间比较中,治疗前HAART组HIV感染受试者CD8+T细胞计数高于中西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ART组HIV感染受试者CD8+T细胞计数依然高于中西药组,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4)HAART组和中西药组HIV感染受试者CD4+CD25+和CD4+CD127+比率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组间比较中,治疗前HAART组HIV感染受试者CD4+CD25+和CD4+CD127+比率均低于中西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ART组HIV感染受试者的CD4+CD25比率高于中西药组,CD4+CD127+比率则低于中西药组,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症状体征积分情况中西药组有效36例、稳定4例、无效1例,HAART组有效31例、稳定15例、无效4例,中西药组症状体征积分较HAART组要好,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776,p=0.012);(6)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卡洛夫斯基积分情况中西药组有效34例、稳定5例、无效2例,HAART组有效28例、稳定17例、无效5例,中西药组卡洛夫斯基积分情况较HAART组要好,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96,p=0.022);(7)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每月感冒次数情况中西药组与HAART组差异并无差异,治疗后6个月中西药组患者每月感冒次数为0.72±0.49,HAART组患者每月感冒次数为1.28±0.54,中西药组患者感冒次数较对照组有所降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29,p<0.001);(8)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体重增加情况中西药组体重增加33例,体重稳定5例,体重减少3例,HAART组体重增加28例,体重稳定18例,体重减少4例,中西药组体重降低情况较HAART组要好,并且差异具有统计。(9)治疗前中西药组与HAART组两组患者在血常规中的WBC、RBC、HGB和PLT比较无差异,肝功能中的TBIL、ALT、AST、ALP和GGT比较无差异,肾功能中的BUN、Cr和UA比较无差异;以上结果差异均为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入组前血常规、肝功能与肾功能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安全性方面并无较大的差异,健脾祛湿法联合HAART在治疗HIV/AIDS患者安全性方面与单独应用HAART安全性并无差异,健脾祛湿法安全性良好,值得肯定。结论:本研究通过为期6个月的临床与实验室指标观察,经评价分析,数据处理等,现阶段针对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参灵扶正胶囊联合HAART能增加HIV/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同时可以降低CD8+T淋巴细胞计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CD4+CD25+和CD4+CD127+比值。可以保护和提升机体免疫功能。2.2.参灵扶正胶囊联合HAART可以改善HIV/AIDS患者症状体征、卡洛夫斯基积分。3.参灵扶正胶囊联合HAART治疗HIV/AIDS无明显毒副作用。
唐蓓蓓[10](2019)在《参灵扶正胶囊联合HAART对脾虚湿盛HIV/AIDS患者免疫激活相关CD4+CD38+T、CD8+CD38+T细胞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参灵扶正胶囊联合HAART对脾虚湿盛证HIV/AIDS患者CD4+T、CD8+T细胞计数与其表达相关免疫活化标志物CD38分子的影响。方法:纳入110例来自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关爱中心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HIV/AI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中西药组和HAART组各55例。试验中HAART组脱落共5例(外出务工1例、药物副作用3例、依从性差1例);中西药组脱落共14例(外出务工2例、药物副作用1例、自动退出2例、依从性差9例);实际完成试验91例,HAART组50例,中西药组41例。HAART组给予一线治疗方案AZT/TDF+3TC+EFV/NVP或二线治疗方案AZT/TDF+3TC+LPV/r。服药方法:AZT,300mg,Bid;TDF,300mg,Qd;3TC,300mg,Qd;EFV,600mg,Qn空腹睡前服用;NVP,200mg,前14日Qd,后Bid;LPV/r(1片含LPV 200 mg,RTV 50 mg),2片/次,Bid。中西药组在HAART基础上加参灵扶正胶囊(0.37g×4粒,Tid)。疗程为6月。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38+T、CD8+CD38+T细胞比率,并收集患者治疗前后CD4+T、CD8+T细胞计数、HIVVL、血常规、肝肾功能,采用SPSS 22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4+T、CD8+T细胞计数变化和免疫激活CD4+CD38+T、CD8+CD38+T细胞表达情况,分析两组患者的HIVVL和安全性情况。结果:1、治疗前HAART组和中西药组CD4+T细胞计数分别为(328.56±224.94)/μl、(341.78±154.94)/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ART组和中西药组CD4+T细胞计数分别为(603.54±245.31)/μl、(613±259.07)/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HIV感染受试者CD4+T细胞计数均有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HAART组和中西药组CD8+T细胞计数分别为(1155.56±447.25)/μl、(1077.90±441.42)/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ART组和中西药组CD8+T细胞计数分别为(806.24±441.42)/μl、(784.17±497.19)/μ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HIV感染受试者CD8+T细胞计数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HAART组CD8+CD38+T细胞比率为(21.57±7.26)%、CD4+CD38+T细胞比率为(22.87±6.64)%,中西药组CD8+CD38+T细胞比率为(19.73±4.88)%、CD4+CD38+T细胞比率为(21.20±7.3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ART组CD8+CD38+T细胞比率为(10.29±6.81)%,CD4+CD38+T细胞比率为(11.23±6.37)%,中西药组CD8+CD38+T细胞比率为(8.79±4.76)%,CD4+CD38+T细胞比率为(9.51±6.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CD8+T、CD4+T细胞对CD38的表达比率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经治疗后HAART组和中西药组的HIVVL均低于检测水平(HIVVL<20拷贝/ml)。5、治疗后HAART组HIV感染受试者有2例WBC异常、10例HGB异常、3例PLT异常、1例ALT异常、2例Cr异常,中西药组有2例WBC异常、13例HGB异常、4例PLT异常、1例ALT异常、2例Cr异常,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ART组18例总胆红素异常,中西药组6例总胆红素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灵扶正胶囊可改善HAART对肝脏的毒副作用,不减弱HAART对HIV复制的抑制,对提高脾虚湿盛型HIV/AIDS患者CD4+T、CD8+T细胞计数和免疫激活相关CD4+CD38+T和CD8+CD38+T细胞比率无显着影响。
二、4例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例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精神障碍 |
1.2 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流行状况 |
1.3 HIV感染与精神障碍的相互影响机制 |
1.3.1 HIV感染导致精神障碍 |
1.3.2 患精神障碍增加感染和传播 HIV 的风险 |
1.4 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影响临床治疗 |
1.5 疾病负担加重 |
1.5.1 HIV/AIDS 合并精神障碍患者的 NCD 风险 |
1.5.2 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死亡风险 |
1.5.3 HIV/AIDS 患者合并精神障碍患者的住院负担 |
1.6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第三章 结果 |
3.1 精神障碍类型及收治患者趋势 |
3.1.1 精神障碍类型 |
3.1.2 收治患者趋势 |
3.2 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人口学构成 |
3.2.1 性别、年龄构成 |
3.2.2 职业分布、民族构成 |
3.2.3 婚姻状况 |
3.2.4 地区分布 |
3.2.5 感染途径、流行病学史 |
3.3 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临床特征 |
3.3.1 免疫功能状态 |
3.3.2 临床症状、体征 |
3.3.3 其他合并症 |
3.3.4 非器质性精神临床症状、体征 |
3.3.5 器质性精神障碍 |
3.3.6 抗病毒治疗、患者转归 |
3.4 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住院情况分析 |
3.4.1 2017-2020 住院次数 |
3.4.2 住院时间 |
3.4.3 住院费用 |
第四章 讨论 |
4.1 精神障碍类型及人口学特征 |
4.2 临床特征 |
4.3 器质性精神障碍 |
4.4 住院情况分析 |
第五章 展望、局限性 |
5.1 展望 |
5.2 局限性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HIV/AIDS 病人合并精神障碍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云南省老年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失败基因型耐药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艾滋病的流行情况简介 |
1.1 国内外HIV/AIDS流行情况 |
1.2 国内外≥50岁人群HIV/AIDS流行情况 |
1.3 云南省≥50岁人群HIV/AIDS流行情况 |
第二节 HIV病原学 |
2.1 HIV病原学结构与分型 |
2.2 HIV的致病机制 |
第三节 HIV的治疗与耐药突变 |
3.1 HIV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3.2 HIV耐药突变 |
第四节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1.1 主要实验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分析软件与在线工具 |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 研究对象 |
2.2 实验步骤 |
2.2.1 样本采集及处理 |
2.2.2 病毒载量检测 |
2.2.3 HIV-1 RNA提取 |
2.2.4 PCR扩增 |
2.2.5 扩增产物电泳 |
2.2.6 基因序列分析 |
2.2.7 基因型耐药突变及亚型分析 |
3. 统计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1. HIV/AIDS基因型耐药基本流行情况 |
2. HIV/AIDS基因型耐药的影响因素 |
3. 基因亚型及治疗方案与耐药病例分析 |
4. 各类药物的耐药情况 |
5. 基因型耐药位点突变情况 |
6. 基因亚型分布情况 |
7. 研究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老年人群HIV/AIDS流行及治疗情况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北京市某综合医院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状况及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及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检测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HIV感染者的基本情况 |
2.2 HIV感染者的感染途径 |
2.3 HIV感染者的相关疾病 |
2.4 HIV感染者的确诊科室及就诊疾病谱 |
2.5 神经内科典型病例展示 |
3 讨论 |
(5)四川凉山HIV传播来源和耐药毒株流行状况及分子传播网络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四川省凉山地区HIV新报告感染者地区传播来源调查研究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实验室检测 |
1.5 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
1.6 质量控制 |
1.7 伦理学事项 |
2 结果 |
2.1 HIV新报告感染者基本情况 |
2.2 HIV新报告感染者HIV亚型亚簇情况 |
2.3 HIV新报告感染者地区传播来源情况 |
2.4 凉山地区2018-2019年HIV新拫告感染者地区传播来源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HIV新报告感染者HIV-1亚型分布情况 |
3.2 HIV新报告感染者地区传播来源分布情况 |
3.3 HIV新报告感染者地区传播来源的影响因素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四川省凉山地区HIV耐药毒株流行状况调查研究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实验室检测 |
1.5 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
1.6 质量控制 |
1.7 伦理学事项 |
2 结果 |
2.1 凉山地区2014-2019年新报告感染者HIV耐药情况 |
2.2 凉山地区2018年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失败患者HIV耐药情况 |
2.3 凉山地区2018年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HIV耐药情况 |
3 讨论 |
3.1 凉山地区2014-2019年新报告感染者HIV耐药情况 |
3.2 凉山地区2018年抗病毒治疗失败患者HIV耐药情况 |
3.3 凉山地区2018年抗病毒治疗停药患者HIV耐药情况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四川省凉山地区HIV感染者分子传播网络调查研究 |
引言 |
1 材料和方法 |
1.8 研究对象 |
1.9 研究方法 |
1.10 研究内容 |
1.11 实验室检测 |
1.12 数据管理和分析 |
1.13 质量控制 |
1.14 伦理学事项 |
2 结果 |
2.1 凉山地区2014-2019年新报告感染者HIV分子传播网络情况 |
2.2 凉山地区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降低二代传播情况 |
2.3 凉山地区HIV感染者基本再生数情况 |
3 讨论 |
3.1 凉山地区2014-2019年新报告感染者HIV分子传播网络情况 |
3.2 凉山地区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降低二代传播情况 |
3.3 凉山地区HIV感染者基本再生数情况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研究创新性 |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HIV耐药的机制和检测以及流行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我国16-25岁异性性传播感染者HIV基因变化及耐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我国16-25岁异性性传播感染者中主要HIV流行株基因亚型和亚簇的变化及耐药情况1.1 材料和方法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本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我国16-25岁异性性传播感染者HIV不能明确划分亚型分析2.1 材料和方法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本部分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我国HIV重组株快速传播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经历 |
个人发表文章 |
致谢 |
(7)HIV/AIDS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痼的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重庆市报告HIV/AIDS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目的 |
研究意义 |
技术路线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健脾祛湿法对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活化分子CD25+、CD127+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艾滋病的流行病学 |
2 艾滋病的研究现状 |
3 中医药在HIV/AIDS中的应用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与排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质量控制 |
1.6 实验记录 |
1.7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两组外周血CD4+ T细胞计数比较情况 |
2.3 两组外周血CD8+ T细胞计数比较情况 |
2.4 两组外周血CD4+ T细胞表达CD25+ 、CD127+比率比较情况 |
2.5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情况 |
2.6 两组患者治疗后卡洛夫斯基积分情况 |
2.7 两组患者治疗后每月感冒次数 |
2.8 两组患者治疗后体重增加情况 |
2.9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分析 |
3 讨论 |
3.1 现代医学对艾滋病的认识 |
3.2 中医在艾滋病中的应用 |
3.3 结果指标讨论 |
4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1:症状体征积分表 |
附表2:卡诺夫斯基积分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参灵扶正胶囊联合HAART对脾虚湿盛HIV/AIDS患者免疫激活相关CD4+CD38+T、CD8+CD38+T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止试验标准 |
1.6 脱落病例处理 |
2 试验方案 |
2.1 随机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2.1 试验用药 |
2.2.2 用药疗程与随访 |
2.2.3 观察项目 |
2.2.4 评价标准 |
2.3 实验方法 |
2.3.1 样本采集与处理 |
2.3.2 主要试剂 |
2.3.3 主要仪器 |
2.3.4 主要耗材 |
2.3.5 流式细胞检测 |
2.3.6 设门方案 |
2.4 统计方法 |
2.5 试验流程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结果 |
3.2 两组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比较情况 |
3.3 两组外周血CD8~+T细胞计数比较情况 |
3.4 两组外周血CD4~+T、CD8~+T细胞表达CD38 比率比较情况 |
3.5 两组HIVVL情况 |
3.6 两组药物安全性情况比较 |
4 讨论 |
4.1 艾滋病免疫激活的主要影响因素 |
4.1.1 HIV与免疫激活 |
4.1.2 微生物易位 |
4.1.3 异常的免疫细胞 |
4.1.4 细胞因子风暴 |
4.1.5 共感染 |
4.1.6 代谢异常 |
4.2 中医对HIV/AIDS病机讨论 |
4.2.1 病性属湿热、毒邪 |
4.2.2 伏后发病 |
4.2.3 以虚为主、虚实夹杂 |
4.3 广西HIV/AIDS患者证候病机特点 |
4.4 HIV/AIDS中医证候实质研究 |
4.5 中医对HIV/AIDS的治疗 |
4.6 参灵扶正胶囊组方分析 |
4.7 参灵扶正胶囊对CD4~+T细胞计数的影响 |
4.8 参灵扶正胶囊对CD8~+T细胞计数的影响 |
4.9 参灵扶正胶囊对CD4~+CD38~+T和CD8~+CD38~+T细胞比率的影响 |
4.10 治疗后两组HIVVL情况 |
4.11 治疗后两组安全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4例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HIV感染者的流行特征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J]. 阮尉月清,刘家法,周熙姝,董兴齐.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2021(03)
- [2]HIV/AIDS患者合并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情况分析[D]. 赵青云. 大理大学, 2021(09)
- [3]云南省老年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失败基因型耐药相关研究[D]. 阮尉月清.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4]北京市某综合医院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状况及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分析[J]. 陈宁,曹凯娜,左雅,朱威.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06)
- [5]四川凉山HIV传播来源和耐药毒株流行状况及分子传播网络调查研究[D]. 刘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2)
- [6]我国16-25岁异性性传播感染者HIV基因变化及耐药特征研究[D]. 周佳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3)
- [7]HIV/AIDS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回顾性研究[D]. 周婧.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8]重庆市报告HIV/AIDS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 徐聪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9(10)
- [9]健脾祛湿法对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活化分子CD25+、CD127+表达的影响[D]. 罗龙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参灵扶正胶囊联合HAART对脾虚湿盛HIV/AIDS患者免疫激活相关CD4+CD38+T、CD8+CD38+T细胞的影响[D]. 唐蓓蓓.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