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表达的可操作性与写作测试的“三轴”

广告表达的可操作性与写作测试的“三轴”

一、广告表述的可操作性与作文应试“三板斧”(论文文献综述)

马骞[1](2018)在《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现状与对策 ——以2017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研究样本》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社交媒体时代,公众对社会事务方方面面的意见,都能够通过新媒体进行自由便捷的表达。近年来教育领域重大舆情事件频出,一些片面的情绪化的观点、意见、甚至是谣言时常在各类媒介中迅速传播。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策略,致使相关教育舆情难以消解,严重影响当下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安定。实践表明,科学合理地开展教育舆情工作,无论对于教育事业的政策运行过程、教育环境和谐稳定、社会系统健康发展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育舆情研究领域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日益关注,成为热点。然而目前教育舆情相关研究并不成熟,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缺乏规范化的研究范式,这导致教育舆情缺乏共识性的分析思路和科学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相关成果也出现了一定同质化的现象。本研究以2017年陕西教育舆情日报全年样本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主题、时间关联度、载体、话语倾向性、影响力等多维度进行了分类统计,通过对比研究法,尝试从实践中归纳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的特性,即多元性、广泛深刻性、情绪性、即时性与易逝性、周期性与反复性等,并从议程设置理论角度探究了互联网时代刺激教育舆情形成与发展的路径,以及专业化新闻媒体机构的新闻报道与互联网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对教育舆情的影响方式,尝试梳理教育舆情工作的不足与面临的困境,认为教育舆情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和相关部门、新闻媒体机构、教育舆情监测机构等对象提出提高认识、动态治理、健全机制、紧密协作、加强研究等互联网时代教育舆情工作的优化策略与可行性建议。

袁媛[2](2017)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以南京市部分高校为研究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进行深入的、实证性的研究有利于填补国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空白、有利于创新新常态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研究首次提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模式”,同时对其内涵、构建原则和配套保障机制等进行了阐释;综合运用抽样调查、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田野调查等偏重于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和规范主义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研究基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综合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理论、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在一种经验判断的前提下,对传统上存在的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生活化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批判和解构。实证分析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认知层面的现状表现为“不太满意”,其原因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主体性的成长”有关;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态度层面的现状表现为“质疑当前的教育模式”,其原因与新媒体带来的“文化多元主义”、“教育多元主义”相关;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行为层面的现状表现为“不合作”,其原因与师生关系中心理契约的缺席有关。本着一种规范主义和实证主义相结合的视角,我们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提出的动因主要有:现实动因方面在于新媒体时代的人趋向生存于“生活世界”;价值动因方面在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关于人的“文化存在”成为一种教育价值指引;思想政治教育界的“隐性教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等四个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基本内涵是:教育理念上的交互主体性、教育内容上的突出民族性和实用性、教育载体上的共同体属性、教育方式上的生活世界属性。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配套保障机制主要包括资源整合机制、学习组织机制、有效参与机制、舆情监测分析机制、效果评估机制等,这些机制对于保障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模式之实现具有框架性、支柱性和基础性的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实践需要遵循整体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原则、时代性与历史性相结合的原则、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构建应从目标、理念、方式、平台、组织、评估予以综合考量,即构建生活化的教育目标体系;服务型教育理念;交互主体性教育方式;虚拟和现实共同体之教育平台;教导型组织结构模式;实施“跨部门大评估”的机制。

刘凯[3](2017)在《媒体语境变化下的明星形象塑造 ——以陈坤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明星作为特别的存在一直处于社会关注的目光中,也可以说他们因被关注而特殊。阿尔贝罗尼称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制度性权利十分有限,或者说不存在,不过他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都会引起相当大、有时甚至是极大的乐趣。”明星的成名离不开媒体的作用,银幕上的角色呈现要依靠它,银幕下形象的塑造也离不开媒体,明星被阿尔贝罗尼定义为“无权势的精英”,他们诞生于一定的意识形态环境和经济环境,明星形象的“塑造“和”改变“过程都受制于这种环境,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播观、受众观,同时使明星形象塑造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赋予明星个人更多的主动性,但这种主动性能否帮助他们打破意识形态和经济因素的局限不得而知,这也是这边论文讨论的关键,本文将以一位诞生于传统媒体语境下却依靠新媒体成功转型的明星(陈坤)作为案例,分别分析他银幕上的和银幕下角色的相互联系和复杂多义性,以及新媒体在他们形象塑造过程中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找到明星形形色色“脸谱”背后同一的驱动力量(意识形态和经济)。最终我们得出,明星的复杂性在于多义性,其形象不仅是银幕上下互动、互文的结果,也是意识形态、经济因素塑造的结果,媒体的环境变了,但意识形态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始终贯穿明星的生涯,一个明星在主流社会的地位决定了他在银幕上可以选择角色的范围,银幕上具有意识形态功能角色的扮演也会反作用于明星现处的社会阶层;明星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还需要市场的检验,一旦公众形象被市场接纳,明星的名气就能直接转化为经济利益,为他带来更多的资源和认可,反之形象不被市场承认,会迅速让明星的光环黯淡甚至消失于公众的视野,新媒体环境赋予明星的主动性并不能让明星突破意识形态和市场的限制,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明星是时代的产物,是媒体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的“产品”。

张晓宇[4](2015)在《国际法律视野下的清末教案研究(1860-1912)》文中研究指明自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传教士得以进入中国内地传教设堂,租房买地。随着教会在内地的扩张,教案层见迭出。传统学术界对于教案史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对教案事实的梳理和对教案发生原因的探究,其论述模式也实现了从“反侵略”向“文化冲突”模式乃至当前“多学科视野”的转型,同时学术界对于近代国际法传入中国历史过程及其在外交交涉中的历史应用也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只是将法学以及国际法史与教案史研究相进行的并不多见。本文之立意在于,将教案视作一种司法、外交事件,考察中外各方在教案交涉之中的国际法观念及其应用,探析“文明”的近代西方法律话语下教案的交涉和审判过程,揭示“宗教信仰自由”从国际法、外国法成为本国法的历程。在近代国际法理论中,禁止对基督徒进行迫害,否则基督教国家即可予以干涉。此外,根据维托里亚原则,传教权是“文明国家”的三大标准之一,禁止传教、迫害传教士都将引发他国之干涉。同时,外国人生命财产不得侵犯,否则即视同对其国籍国权利的侵犯。而近代来华传教士身兼前述二重身份,并受到以近代国际法所代表的自然法理论和近代中外不平等条约所代表的实在法体系的双重保护。在教案之交涉中,西方国家也屡屡引用国际法理论和条约来论证其行为的合法性。在教案交涉中西方列强采用炮舰政策对中国进行威胁,同时又引用国际法理论,称中国为不文明国家,因此对待中国无需适用欧洲严格之国际法规则。庚子事变中,西方国家积极引用自然法理论和实在法规则对其出兵和惩凶之行为进行辩护,在地面战场胜利的同时也要争取舆论的制高点,相反清政府则堕入“势不如人理亦亏”的双输境地。在“文明”对“野蛮”的国际法二元话语下,炮舰政策被传教士视为上帝打开中国大门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庚子之前,传教事业和政治特权之间的张力并未在大多数传教士身上凸显。在教案交涉的刺激下,清政府资助丁韪良完成了对《万国公法》的翻译,标志着西方近代国际法正式传入中国。不过由于文本和路径之限制,在教案交涉早期,清廷直接适用国际法进行抗辩的事例并不多见。随着国际法观念的宣传,进入1890年代后,清政府在教案交涉中屡次引用国际法,并在一些交涉中取得了成功。传统教案史的研究更为关注以中国人为被告的教案审判,致使以传教士为被告的教案审判几乎成为教案史研究的盲点。而乌石山教案和湖州教案的交涉、审判,证明了对于中国人和中国政府而言,在领事裁判权体系下,教案交涉仍然存在成功解决的可能。乌石山教案中,丁日昌将“毁堂”案与“争地”分开处理,先将前者迅速审结以杜绝外交勒索之机会,随后将后案诉至英国在华最高领事法庭,为此积极搜集证据,寻找证人,聘请律师,最终获得事实上的胜诉,成功达到将传教士逐出福州城的目的。在湖州教案的交涉中,湖州士绅尝试了在当时所有可能的合法途径来解决教案,最终在美国驻华法院中与南监理会达成庭内和解,也成功的收回了湖绅最为看重的府学公地。乌石山教案和湖州教案的成功证明了教案“去宗教”化而回归其法律面向,方为教案解决之有效的途径。教案的交涉和审判对晚清司法体制构成了巨大的冲击。将宝坻县司法档案中的教案审判与中央交涉档案中的教案审判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教案审判的层级化特征,即审判结果的恰当性与审判层级呈反比,这是教案审判被外交化后的恶果。庚子之后,为调和民教关系,清政府着力思考的即是如何限制传教士干预词讼,规范民教争讼案件的审理,实现教案审理的“去外交化”,对此朝野内外提出了诸多建议,地方督抚也与传教士达成了诸多协议以规范教会、教士、教民之行为,新教传教士在这方面付出了较多之努力,地方士绅也在地方自治之风潮下设立民教调解机构,承担起民教调和的重任。要想解决教案审判和中外审判不平衡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废除领事裁判权,为此中国启动了司法改革。1910年北京真武庙产之争是新式法律体制下,以东正教会为幕后原告进行的庙产争讼案,在该案中,大理院等司法机构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顶住了俄国公使和外务部之压力,发出了自己独立的声音,最终迫使东正教会重新履行合法租买手续。该案之审判也凸显了教案审判“去外交化”的重要性。庚子之后,西方之宗教自由观念传入中国并为新式知识分子和中国基督徒所接受。在修订后的刑律中,清政府详细规定了对宗教场所和礼拜活动的保护,不过在《奏定咨议局章程》等中强调政教分离,限制华人传教士的参政权,1908年宣布的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中也未能确立宗教自由原则。此外,新式学制和入仕中的祭拜礼仪,也引发了中国基督徒之不安。为了消弭教案,重构稳定的民教关系,新式知识分子也倡导实现宗教自由。相对而言,教外知识分子更为推崇欧式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宗教自由模式,强调宗教不得干预政治和国家对宗教有一定管制;而中国基督徒则更愿意选择美式共和制度下的宗教自由模式,强调禁设国教,以免除孔教对其的威胁。随着晚清立宪运动之展开,中国基督徒也发起了一系列运动,以实现传教自由和信仰平权,其核心目的即为宗教自由入宪。1906年清政府派遣大臣出洋考察时,旅美华人基督徒即上书要求宗教自由写入宪法,1909年开始,俞国桢积极组织了由华人基督徒为主体的圣经呈递运动,详细阐释了中国基督教自立化“挽回教权”的目标。受晚清国会请愿运动之影响,1911年,俞国桢、诚静怡等中国基督徒发起了宗教自由请愿运动,影响重大,遍及中国十六个省和26万中国新教徒。尽管支持者众多,反对声浪也非常强劲,有从神学立场之反对,亦有方法策略上之质疑。同时,革命与改良“赛跑”的景象同样存在于教会界。在时局之影响下,教会内部对于清廷之态度也分为立宪派和革命派,最终以俞国桢为代表的“立宪派”完成了从追求立宪到革命的转变,而基督徒长久以来对革命的支持,也最终成就了美式宗教自由的入宪。从近代传教条约所确立的“宗教宽容”到1912年宗教自由的入宪,宗教自由在中国经历了从国际法、外国法到本国法的艰难历程。宗教自由的入宪,也在宗教与外交之间有效地竖起了一道隔离墙,意义重大。

栾娟[5](2014)在《基于初中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但种种原因使之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没有专门的教材,缺乏完善的训练体系等。因此,很多语文教育专家、一线教师都从不同角度和路径进行着艰苦的探索和研究,以求突破作文教学的瓶颈。在广泛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本人开展了基于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策略研究,遵循初中三年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根据《课标》要求,确立不同学年段作文教学的重点,以初中语文教材及相关美文为范例或载体,依文而教,读写共生,力图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水平。在近三年的探索中,我能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以阅读文本为依据,以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品味、组合、锤炼等读写系列训练,或者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等,进行仿写、扩写、续写、改写、写赏析、写读后感等,指导学生写出既与原文有关,但又不同于原文的新片段或新篇章,逐步形成训练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初中作文教学状况的调查研究入手,拟定了作文教学策略,包括目标、要求、原则等,并将教学内容的设置作为重点,按照初中六册语文教材的顺序,设计了写作教学价值点。同时,选择了三篇教学实录作为三个年级段作文教学的代表,反映日常教学和研究的成果。最后,对本课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从近三年的实践来看,我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写作的混沌状态、教师教学的无序状态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教师的教学观念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开发运用课程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因此,是一项有价值的实践和研究。

赵文胜[6](2014)在《论信息安全的刑法保障》文中认为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竞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将信息化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本身的特殊性,特别是信息无国界性的特点,在整个信息化进程中,各国均存在着巨大的信息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问题涉及到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和公民个人安全的方方面面。适用于真实世界的传统刑法如何服务于虚拟的比特世界,如何利用刑法来保障信息安全是刑法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信息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对信息安全的含义、信息安全的技术保障与法律保障的关系、我国刑法对信息安全的保障以及如何建立一个科学的刑事政策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引言。在简要介绍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对信息安全的刑法保障进行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一,有助于促进刑事立法,为刑事立法寻找一个科学的刑事政策指导,从而防止出现犯罪化过剩和犯罪化不足的极端局面,为信息安全保障提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刑事立法之路。第二,有助于指导刑事司法,为打击信息犯罪的刑事司法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使刑法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第三,有助于繁荣刑法理论,在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刑法适应中国虚拟社会的途径和方法,以促进传统刑法理论在信息时代的发展。第一章,信息安全概述。关于信息的概念,众说纷纭,作者认为“信息是以物质能量在时空中某一不均匀分布的整体形式所表达的物质运动状态和关于运动状态反映的属性。”这一定义较为全面地概括了信息的特征。以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为主线,可以将人类的历史进程划分为依次更迭的5个阶段:信息的原始传播时期、信息的语言传播时期、信息的文字传播时期、信息的机器传播时期、信息的电子传播时期。每一发展时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安全问题。而具有现代含义的信息安全概念是在20年世纪40年代申农创立了信息论之后才被逐渐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此时的人类社会已步入了被称为信息时代的电子信息交流时代,正是在这个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信息安全的概念才突显出其重要性。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信息安全的概念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信息安全涵盖的范围从信息的保密性,拓展到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可用性、信息的可控性和信息的不可否认性等。我国信息安全研究经历了通信保密、计算机数据保护两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在进入网络信息安全的研究阶段。由于互联网发展在地域上的极不平衡,信息强国对于信息弱国已经形成了“信息势差”。居于信息低位势的国家,其传统的国家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挑战和威胁。因此,国内很多信息安全方面的专家均认为,截至目前为止,我国有网络,但没有安全的网络。尽管有分析说,我国的信息安全介于相对安全和轻度不安全之间,但实际上我国信息安全的形势十分严峻,信息安全在我国还任重道远。第二章,信息安全与刑法保障。信息与法律作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其关系甚为密切,两者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并在此过程中共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信息的安全保障是一个由技术保障、管理保障和法律保障共同构建的多层次复合体系。尽管技术和管理手段可能为信息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但它们并不是可完全信赖的灵丹妙药。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对抗信息犯罪的前景将是暗淡的。因为技术手段只在有人发起新的攻击前有效,一旦运用新的攻击手段,现有的技术防范便会漏洞百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万无一失的安全防护系统,所有的高技术方法在它们被运用的同时,都几乎立刻遭到黑客的反击,而且,随着系统不断简化,计算机变得更加容易使用,但同时也更容易遭受黑客的攻击。因此,在信息时代,人们往往缺乏安全感,从而会加深对法律的依赖。作者在对各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法律是信息安全的最佳保障的观点。同时认为,在刑法理论的研究中,固然应当关注技术因素的介入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犯罪构成要件的变异的可能性,但是,刑法理论关注的是定性评价,而不是技术类型与技术等级,因此,在刑法理论的研究中,在考虑了基本技术因素的情况下,追求的是定性准确,否定性评价程度的合理,而不是过度关注技术介入的程度和技术本身的优劣程度。本章在对危害信息安全行为的种类和特征进行了归纳,并就所掌握的资料对世界各国信息安全保障的刑事法律政策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指出国际互联网的跨国界性无疑增加了各国在其主权范围内独立调整和管制网上行为的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互联网无法管制。各国不仅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联手打击网络犯罪行为,而且,由于出现了强烈的网络管制的社会要求,各种行之有效的网络管制法律也应运而生了。今天,从立法技术上讲,国际互联网络无法管制的神话已被打破。当然,截至于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制定出有效预防和管束黑客的法律。有鉴于此,各国都在苦思对策,除了从网络安全技术方面加以预防和缉拿黑客外,还加快制定和完善惩治黑客的立法步伐,对黑客的行为加以严格的规范。第三章,我国刑法对信息安全的保障。就刑法典的规定而言,我国刑法为信息安全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法律保障。这种保障主要体现在刑法对危害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的行为根据现实需要进行了犯罪化处理。具体到计算机网络而言,刑法从网络的硬件环境到软件环境均提供了相应的保护。当然,这种保护还有一定的缺陷,本章对以下5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网络行为的犯罪化进行了考查。1、网络黑客,泛指一切未经他人允许或授权而侵入其计算机系统的人。对于网络黑客应采取区别对待黑客的刑事政策,普遍实行“思想教育在前,法律制裁在后”的方针,加大对犯罪黑客的打击力度,坚决取缔黑客组织。2、网络色情,是指通过网络传送色情信息的一种行为和现象。由于我国没有色情犯罪,只有淫秽物品犯罪,因此,对于没有达到淫秽标准的网络色情的传播,刑法应保持谦抑性。与网络色情相对应的有网络性犯罪,它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的与性有关的间接、直接的犯罪行为,对于这类犯罪应加强司法合作,加大打击力度。3、信息冗余,是指信息源包含了除了有效信息之外的信息。信息冗余具有巨大的危害性,但刑法对此并没有相应的犯罪化规定,作者认为尽管大量发送垃圾邮件的行为具有巨大的社会性,但通过技术手段和其他部门法的规制完全可以对其加以控制,目前没有将其纳入到刑法制裁的必要。4、信息欺诈,是指通过互联网工、手机或其他途径,发布虚假信息,以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的行为。信息欺诈是传统诈骗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目前的打击重点不是创制新的罪名,而是强化侦查技术,提高破案率。5、网络隐私权,是指公民在网上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同时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与个人有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毁损的意见等。网络隐私权脱胎于传统隐私权,但同时也具有新的特点。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几乎是一片空白,现阶段,网络隐私权遭到侵害适用解决名誉侵权的法律条款,这种解决方式自然是不妥当的。这种间接保护方式不仅在诉讼上不方便,也不利于受害人寻求司法保护。立法者应对侵犯电子邮件和个人数据的行为进行犯罪化,以维护网络的安全和秩序。第四章,建立一个科学的保障信息安全的刑事政策体系。在肯定传统刑法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正视网络虚拟空间中出现的新问题,正如美国有的学者所指出,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网络成为一种新型交互方式的时候,计算机犯罪就开始露头。然而试图将现存法律的适用范围不加变动地扩展到虚拟空间,却被证明是不成功的。刑事立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刑法规则和理论整体上受到挑战;法益保护的范围不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某些刑事立法与社会现实失调。对此,本文提出刑事立法的出路在于:1、刑法对危害信息安全的行为覆盖面偏窄,需要予以适当扩大;2、犯罪构成的设计不合理,需要增加法人犯罪和过失犯罪;3、刑罚设置不合理,应当增设资格刑;4、对罪行轻微者可创设社区处遇制度;5、建议增加计算机渎职犯罪;6、建议修改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7、建议增设盗窃计算机数据罪;8、建议将窃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刑事司法的困境主要表现在: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的保护问题、网站交易违禁品和犯罪信息的管理问题、刑事案件管辖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刑事司法的出路在于:1、提高证据的收集、鉴别能力;2、建立合理的刑事法律解释体系;3、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的刑事管辖权的确立。本文最后就我国进入信息社会后的立法需求、立法现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信息安全立法应遵循:效益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吸收借鉴原则、适度超前原则和协调原则,制订信息安全统一法,运用多方面的社会手段对信息安全进行必要的维护,加强对网络系统运作的规范,并强化执罚责任追究制度。

舒博[7](2010)在《社会企业的崛起及在中国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经济危机和20世纪80、90年代福利改革的背景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公益模式脱颖而出。这种新的动态把成功的商业模式与社会目标结合起来,把盈利与公益结合起来,用企业家精神创新公益,被称之为社会企业。社会企业在全球的实践风起云涌,它不仅打破了福利僵局,也打破了非营利组织资金第三方依赖的困境,为非营利组织和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创了新途径。社会企业在促进就业、创造经济收入、减少贫困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它的贡献远远超越了经济价值,在儿童保育、残障就业、社区发展等领域积极开展社会创新,为社会痼疾提供解决方案,在满足弱势群体需求、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独特而宝贵的作用。2004年以来,随着介绍西方社会企业和社会企业家实践以及研究成果的文章在报刊杂志的发表和西方学者译着的发行,社会企业的理念开始在国内传播,并在实务界和理论界掀起了对社会企业的热烈讨论与实践。一些先行者的实践已经显示出社会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社会企业在中国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实务界开展社会企业实践的热情相比,国内对于社会企业的研究处于滞后状态,数量少,质量也不高,甚至在社会企业的概念等基本问题上仍然模糊不清。有必要在理论上对社会企业做出有意义的探讨。本文首先对社会企业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有助于解决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社会企业基本理论问题认识不够清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分析社会企业在西方社会的兴起和发展入手,挖掘社会企业的价值和贡献,结合我国国情,深入探讨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发展问题,以及在中国如何发展社会企业的问题。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阐述了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文章的基本分析思路和框架,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社会企业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社会企业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是关于社会企业基本理论问题的阐述,对社会企业的定义、特征、相关概念、类型以及中国社会企业的范围进行了逐一分析,希望能够清楚解释社会企业的基本概念问题,作为后续分析的重要前提。第三部分分析了社会企业在西方国家兴起的缘由,从中归纳社会企业应运社会变化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和贡献。并且对社会企业市场运营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至第六部分是全文的重心,集中探讨了社会企业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我国社会企业的发展状况、发展社会企业的意义以及可行性;其次,深入探究了社会企业在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应问题和挑战,有针对性地阐述了社会企业在我国发展的对策建议。其中第五章对社会企业的定位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目的在于明晰政府与社会企业的关系,以及社会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的角色,在对社会企业清楚定位的原则之下,提出政府如何促进社会企业发展的建议,确保政府的政策和法律的制定既扎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又符合社会企业本身的特性,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

吴恩锋[8](2008)在《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基于由国内三大经济类报纸《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2003-2006年共62307条文章标题构成的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采用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框架,结合实例对经济报道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实证性的研究,以期揭示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规律。本论文共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由四节构成。第一节为引言,介绍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二节为隐喻定义探讨,探析四部汉语词典及六部英语辞典对隐喻及相关术语的定义,并介绍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隐喻观和以Lakoff& Johnson为代表的认知隐喻观。第三节为我国隐喻研究概况,分析我国隐喻研究的热潮,对隐喻认知观和比喻修辞观的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隐喻研究呈现出的多学科、跨学科的趋势。第四节为概念隐喻理论,回顾源远流长的隐喻研究,详细介绍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探讨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概况。第二章为经济报道中的方位隐喻,由三节构成。第一节探讨经济报道中的“上/下”方位隐喻,总结出“数字大或数量多是上;数字小或数量少是下/行政级别高是上;行政级别低是下/发展是上;衰退是下/处于某种状态或环境是上;离开某种状态或环境是下/优先或受重视的是上;置后或不重视的是下/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是上;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是下/力量强是上;力量弱是下/高端客户群体是上;低端客户群体是下/程度强是上;程度弱是下/评价好或名次高是上;评价差或名次低是下”等十个映射类型并对其认知基础进行分析。第二节重点探讨经济报道中的“高/低”方位隐喻,总结出“数字大或数量多是高;数字小或数量少是低/行政级别在上是高;行政级别在下是低/质量好、价格贵是高;质量差、价格便宜是低/程度强是高;程度弱是低/力量强是高;(力量弱是低)/评价好是高;(评价差是低)/(复杂的或明智的是高);简单的或弱智的是低/地位重要是高;(地位不重要是低)”等八个映射类型并对其进行了必要的认知分析。第三节为本章小结。第三章为经济报道中的本体隐喻,由四节构成。第一节为经济报道中的实体与物质隐喻,以“财富是金”隐喻和“财富是水”隐喻为例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二节为经济报道中的容器隐喻,以“房屋”隐喻和“仓”隐喻为例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三节为经济报道中的人体隐喻,分别对以“身”、“手”、“头”、“下肢运动”、“其他身体部位”、“生育”等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四节为本章小结。第四章为经济报道中的结构隐喻,由十一节构成。基于语料库的统计数据,我们总结出十个结构隐喻类型,按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排列依次为:战争隐喻、交通隐喻、天气隐喻、戏曲隐喻、博弈隐喻、饮食隐喻、教育隐喻、体育隐喻、医药隐喻、婚恋隐喻等。我们分十节对这十个结构隐喻类型分别进行了语义分析和认知分析。第十一节为本章小结。第五章为结论,由两节构成。第一节总结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规律,第二节探讨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陈泽芳[9](1994)在《广告表述的可操作性与作文应试“三板斧”》文中指出 “作文评分只能是模糊测量,不可能有精确的标准”(章熊《课题研究的初步成果》)。尽管课题组自己拿出具体的评分标准(标准本身是否标准也有待推敲)。但是,在现阶段作文评阅没有解决科学的监测系统和制约机制的情况下,在不可能用具体的数据对作文评阅人员的心理现象做直观的测量的同时,评分标准仍然是空中楼阁。总之,这是世界性难题,受技术和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鉴于此,为广大考生制订一个应变的权宜之计就显得更为急切,更为符合实际了。

二、广告表述的可操作性与作文应试“三板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告表述的可操作性与作文应试“三板斧”(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现状与对策 ——以2017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研究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舆情研究文献综述
        1.2.2 教育舆情研究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
    2.1 关于舆情
        2.1.1 舆情的定义
        2.1.2 舆情与舆论
        2.1.3 网络舆情
        2.1.4 舆情与新闻报道
    2.2 关于教育舆情
        2.2.1 教育舆情的内涵界定
        2.2.2 教育舆情的组成要素
第三章 教育舆情分布统计与内容分析——以2017年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样本
    3.1 多维度分类及其分布统计
        3.1.1 主题类别
        3.1.2 样本的时间分布统计
        3.1.3 载体分类及分布统计
        3.1.4 话语情绪特点分布统计
        3.1.5 样本影响力
    3.2 分布统计分析
        3.2.1 教育管理类频次高政策法规类影响大
        3.2.2 新闻媒体重渐进社交媒体多突发
        3.2.3 教育舆情话语情绪平衡健康
        3.2.4 全国性传统媒体和地方性传统媒体在统计中的优势领域
    3.3 教育舆情热点
        3.3.1 不同媒体中的教育舆情热点信息
        3.3.2 教育舆情热点关键词
第四章 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的特点
    4.1 教育舆情的特性
        4.1.1 教育舆情的多元性
        4.1.2 教育舆情的广泛深刻性
        4.1.3 教育舆情的情绪性
        4.1.4 教育舆情的即时性与易逝性
        4.1.5 教育舆情的周期性与反复性
    4.2 刺激教育舆情生成与发展的两种议程设置
        4.2.1 议程设置理论与适用性简述
        4.2.2 刺激教育舆情生成与发展的专业媒体议程设置和网民议程设置
    4.3 对研究样本局限性与科学性的思考
第五章 当下教育舆情工作的困境与优化策略
    5.1 当下教育舆情工作困境
        5.1.1 教育舆情工作的被动滞后
        5.1.2 对教育舆情工作认识存在不足
        5.1.3 处理负面的教育舆情难题手段不足
        5.1.4 教育舆情研究规范尚未成熟
    5.2 教育舆情工作的优化策略与可行性建议
        5.2.1 充分认识转变态度积极引导教育舆情
        5.2.2 将动态治理思维贯穿教育舆情工作全过程
        5.2.3 健全教育舆情监测研判机制科学引导教育舆情
        5.2.4 打破“信息孤岛”加强全社会的协作联系
        5.2.5 加强教育舆情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以南京市部分高校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的缘起
        1.1.1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数字化生存”的进场
        1.1.2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生活化教育哲学的在场
        1.1.3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体间性教育模式的正在出场
        1.1.4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少数民族大学生“替代性教育”方式的退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述评
        1.3.1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研究述评
        1.3.2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研究述评
        1.3.3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研究述评
        1.3.4 国外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述评
        1.3.5 既有研究取得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研究思路
    1.5 可能创新点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渊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少数民族大学生
        2.1.2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2.1.3 “生活世界”
        2.1.4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体系
        2.2.2 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理论
        2.2.3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论
        2.2.4 公共事务的合作治理理论
3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生活化模式”解构
    3.1 思想政治教育“非生活化”模式的主要特征属性
        3.1.1 教育内容的同质化
        3.1.2 教育方式的替代性
        3.1.3 教育对话方式的课堂化
    3.2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非生活化”模式的主要后果
        3.2.1 心理层面的抵触
        3.2.2 实践层面的不合作
        3.2.3 过程层面的机械化
        3.2.4 效果层面的信念缺失
4 实证分析:南京部分高校的案例
    4.1 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技术路线
        4.1.1 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
        4.1.2 问卷调查
    4.2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现状实证分析
        4.2.1 样本的总体现状分析
        4.2.2 研究假设的提出与模型的构建
        4.2.3 样本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4.2.4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满意度的分析
        4.2.5 德育教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访谈分析
    4.3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其归因分析
5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出场及实践案例
    5.1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提出的动因
        5.1.1 现实动因:新媒体时代的人趋向于生存于“生活世界”
        5.1.2 价值动因:关于人的“文化存在”成为一种教育价值指引
        5.1.3 “隐性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趋势
        5.1.4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5.2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经典案例分析
        5.2.1 内蒙古工业大学:“自我教育”
        5.2.2 西南民族大学:“隐性校园文化”
        5.2.3 中国海洋大学:以少数民族大学生风俗节日为实现形式
        5.2.4 湘潭大学:“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6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实现
    6.1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构造原则
        6.1.1 整体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原则
        6.1.2 时代性与历史性相结合的原则
        6.1.3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6.2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配套保障机制
        6.2.1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资源整合机制
        6.2.2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学习组织机制
        6.2.3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有效参与机制
        6.2.4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舆情监测机制
        6.2.5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效果评估机制
    6.3 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的基本策略
        6.3.1 目标维度策略:生活化的教育目标体系
        6.3.2 理念维度策略:服务型教育策略
        6.3.3 教育方式层面:交互主体性策略
        6.3.4 教育平台层面:虚拟和现实共同体策略
        6.3.5 教育组织层面:教导型组织策略
        6.3.6 教育评估层面:“跨部门大评估”策略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3)媒体语境变化下的明星形象塑造 ——以陈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方法与创新之处
    1.3 文献综述
        1.3.1 明星的表演“类型”
        1.3.2 意识形态下的明星形象
        1.3.3 明星的表演与“性别”
        1.3.4 作为经济符号的明星
第2章 影响明星形象的因素分析
    2.1 媒体环境
    2.2 意识形态因素
    2.3 经济因素
第3章 传统媒体语境下明星形象塑造的被动与局限(1999-2009)
    3.1 时空的局限性决定形象塑造的“被动性”
    3.2 传统媒体的“潜网”塑造陈坤“忧郁”的“刻板印象”
    3.3 信息传播的不对称性决定明星形象的“单面性”
    3.4 媒体环境剧变下寻求突破
        3.4.1《让子弹飞》—从主演到配角,从正派到反派
        3.4.2《龙门飞甲》—从偶像到演员,一人分饰“两角”
第4章 新媒体语境下明星形象的自主塑造(2010-2016)
    4.1 明星微博从“个人性”到“公共性”的转变
    4.2 新媒体的“特性”塑造明星形象的“多元性”
    4.3 新媒体“互文”明星银幕上、下的形象
    4.4 明星新媒体线上的关注度与线下经济利益的转化
第5章 明星形象塑造在变化中的延续
    5.1 意识形态环境的根深蒂固
        5.1.1 银幕上的主旋律角色进阶与银幕下的社会角色的主流化
        5.1.2 银幕上武侠形象的意识形态表征与银幕下社会公益的行进
    5.2 明星形象变迁背后的市场动力
        5.2.1 市场决定明星银幕角色的“稳定”和“转型”
        5.2.2 银幕下明星形象的商业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4)国际法律视野下的清末教案研究(1860-1912)(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 选题意义
        (二) 理论范式的转换
    二、学术史回顾
        (一) 教案史研究
        (二) 与教案有关的法学部分研究
    三、研究路径与论文架构
        (一) 研究方法
        (二) 相关概念界定
        (三) 史料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国际法理论与传教特权
    第一节 基督教与早期国际法
        一、基督教与早期国际法之关系
        二、早期国际法理论中的宗教干涉
    第二节 近代国际法之中的宗教干涉与外国人权利
        一、近代国际法之中的宗教干涉
        二、近代国际法中的外国人权利
        三、宗教干涉与不平等条约---中国人的观点
    本章小结:“文明”与“野蛮”---近代国际法的片面话语逻辑
第二章 教案交涉与国际法
    第一节 炮舰政策的国际法分析
        一、炮舰外交的运作模式
        二、从“炮舰政策”到“自护之权”
        三、炮舰政策的国际法评价
    第二节 传教士与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炮舰政策之态度
        一、传教士对待炮舰政策的态度---以戴德生为例
        二、炮舰与福音之间的张力
        三、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的认知
        四、从“野蛮排外”到“文明排外”的转变
    第三节 庚子前后教案交涉中的国际法应用
        一、1891年长江教案与热河起事中的交涉
        二、巨野教案与国人国际法观念的进步
        三、庚子之后教案交涉中的国际法应用
        四、朝野对教案交涉和国际法律知识的宣传
    第四节 庚子事变后“惩凶”问题的国际法分析
        一、廷雍之死背后的法律逻辑
        二、被占领地区的司法审判
        三、未占领地区的“惩凶”交涉
        四、“恃势”与“恃理”--国际法话语有效性的再思考
    本章小结---教案交涉中国际法的应用
第三章 领事裁判权体系下的教案审判(上)—乌石山教案的法律审判
    第一节 乌石山地产争讼案的缘起与起诉
        一、乌石山教案之缘起
        二、起诉与答辩
        三、证人询问阶段
    第二节 最后陈述与判决结果
        一、被告律师哈南最后的辩护
        二、原告律师希尔的结案陈词---谁代表了自然正义?
        三、英国驻华最高法庭之判决
    第三节 “风水”与“自然正义”的对决---乌石山审判的法律分析
        一、乌石山教案审判的影响与讨论
        二、“民刑分理”与丁日昌在乌石山教案中的作用
        三、乌石山教案审判的法律意义
    本章小结---宗教与文化冲突案件的法律化
第四章 领事裁判权体系下的教案审判(下)---湖州海岛教案交涉的法律分析
    第一节 湖州教案之缘起与初期交涉
        一、湖州教案之缘起
        二、案件之初期交涉与上海谈判
        三、杭州审判与柔克义的裁定
    第二节 蓝华德合同与上海审判
        一、蓝华德合同的签订
        二、美国驻华法院的审判
        三、庭内和解协议的达成
    第三节 湖案诉讼的历史与法律分析
        一、关于湖案的既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湖州教案交涉的法律分析
        三、新派士绅的参与及“去官府化”特征
    本章小结---晚清教案的另类模式
第五章 教案审判对晚清司法制度之影响
    第一节 庚子事变后顺天府地方的民教诉讼---以宝坻司法档案为中心
        一、禁止教民追诉
        二、善后赔款的摊纳
        三、民教对峙中官员与传教士的协作
        四、对教民略有倾斜的司法审判
        五、教案审判的层级化特征
    第二节 民教调和机制的构建
        一、中央层面的努力
        二、朝臣之奏议
        三、成议与各方之努力
        四、先进的呼声
    第三节 新式法律制度下的教案审判---1910年北京真武庙产之争
        一、教案审判与晚清司法改革的关系
        二、真武庙产争讼案之缘起
        三、三审终审与强制执行
        四、法律机构对判决的坚持
        五、教案审判的法律化
    本章小结:晚清法律改革与教案交涉的“去外交化”
第六章 从外国法、国际法到国内法---近代宗教自由原则的确立
    第一节 政教分离与宗教自由原则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庚子后关于政教分离与宗教自由的讨论和立法
        一、尊孔与学制引发的讨论
        二、教务政策的反思与立宪的推动
        三、晚清修律与立宪中关于教案的立法
        四、请愿之前奏--圣经呈递运动
    第三节 宗教自由请愿运动的发起与辩论
        一、宗教自由请愿的发起与组织过程
        二、宗教自由请愿的宣传讨论与实施方法
        三、一则电文引发的大讨论
        四、传教自由权与本土法律资源的发掘
        五、政治角度的反对
        六、神学上的怀疑
        七、方法策略上的争议
        八、革命之达成
    本章小结:从条约到宪法---近代宗教自由原则的确立
结语
附录
    表一: 庚子年后宝坻县民教争讼案件表
    表二: 庚子年后顺天府关于义和团和教务的部分官方文书表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初中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二、基于初中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意义
    三、基于初中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思路
    四、基于初中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策略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初中作文教学状况的调查研究
    一、初中学生作文问卷调查及分析
        (一) 调查
        (二) 反思
    二、初中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状况的调查分析
        (一) 对于作文教学的基本认识
        (二) 语文教师的写作状况
        (三) 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 基于初中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策略的拟定
    一、基于初中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策略的实施目标
    二、基于初中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策略的实施要求
        (一) 基于语文教材,培育审美情趣
        (二) 基于语文教材,反映真实生活
        (三) 基于语文教材,关注个体生命
    三、基于初中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策略的实施原则
        (一) 高品味、高效用
        (二) 整体性、基本性
        (三) 多样化、个性化
第三章 基于初中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策略的方案设计
    一、初中作文教学目标
    二、初中作文教学内容
第四章 基于语文教材的初中作文教学设计选辑
    一、七年级课文《散步》《背影》学后写作
    二、八年级《芦花荡》《蜡烛》学后写作
    三、九年级课文《谈生命》《那树》学后写作
第五章 基于初中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策略的总结与反思
    一、以写促读,从文章中来,到文章中去
        (一) 利用课文来创编
        (二) “缩微”课文来比较
        (三) 用“写”的方式“读”懂课文
    二、读写共生,在阅读中渗透写法指导
        (一) 借课文语句亮丽作文语言
        (二) 借课文内容积累作文素材
        (三) 借课文主旨深化作文中心
        (四) 借课文结构完善作文构思
    三、模写提升,借“他人”之法,写“我”之生活
        (一) 模仿课文的语言形式
        (二) 模仿课文的视角转化
        (三) 模仿课文的写作技法
        (四) 在模仿中关注训练的序列化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教科研成果
致谢

(6)论信息安全的刑法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信息安全概述
    第一节 信息概述
        一、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二、信息的分类
        三、信息的作用
        四、信息传播的历史
    第二节 信息安全的的概念和内容
        一、信息安全的历史发展
        二、信息安全的概念
    第三节 我国的信息安全概况
        一、我国的信息安全现状
        二、我国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思维模式
第二章 信息安全与刑法保障
    第一节 信息与法律的关系
        一、信息系统对法律的影响
        二、法律对信息系统的反作用
    第二节 法律在信息安全体系中的作用
        一、信息安全体系的层次结构
        二、法律是信息安全的最佳保障
    第三节 信息安全感的缺失与刑法需求
        一、信息时代不安全感产生的主要原因
        二、对信息时代刑法需求的考查
    第四节 危害信息安全行为的种类及特征
        一、危害信息安全行为的种类
        二、危害信息安全行为的特征
    第五节 各国信息安全保障的刑事法律政策概述
        一、国际社会刑事立法进程概述
        二、美国政府保障信息安全的刑事法律政策
        三、欧盟各国保障信息安全的刑事法律政策
        四、其他国家信息安全的刑事法律政策
第三章 我国刑法对信息安全的保障
    第一节 我国刑法对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
        一、对信息系统可靠性的保护
        二、对信息系统保密性的保护
        三、对信息系统完整性的保护
        四、对信息系统可用性的保护
    第二节 对几种网络危害行为犯罪化的刑法考查
        一、网络黑客
        二、网络色情
        三、信息冗余
        四、信息欺诈
        五、网络隐私权
第四章 建立一个科学的保障信息安全的刑事立法和司法体系
    第一节 信息安全保障中的刑事立法的困境与出路
        一、刑事立法的困境
        二、刑事立法的出路
    第二节 信息安全保障中的刑事司法的困境与出路
        一、刑事司法的困境
        二、刑事司法的出路
    第三节 有关信息安全的立法建议
        一、信息社会的立法需求
        二、我国信息安全的立法现状
        三、信息安全的立法原则
        四、加强我国信息安全的立法建议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社会企业的崛起及在中国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以及研究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设想及安排
        1.2.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2.2 主要研究方法
        1.2.3 研究的新意与不足
    第三节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社会企业的研究状况
        1.3.2 国内(内地)社会企业的研究状况
    第四节 社会企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积极福利政策和投资型国家理论
        1.4.2 公民社会理论
        1.4.3 治理理论
第二章 社会企业的基础理论问题
    第一节 社会企业的概念
        2.1.1 西方国家对于社会企业的理解
        2.1.2 我国学者对于社会企业的定义
        2.1.3 本文对于社会企业定义的使用
    第二节 社会企业的特征
        2.2.1 社会企业的混合组织特征
        2.2.2 成功的商业模式的运用
        2.2.3 非营利特征
        2.2.4 以自治、民主为组织管理的主要模式
        2.2.5 创新性
        2.2.6 财政自主性
        2.2.7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2.8 组织形式的多样性
        2.2.9 基层性
    第三节 社会企业的相关概念
        2.3.1 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
        2.3.2 企业的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
        2.3.3 社会企业家(Social Entrepreneur)
        2.3.4 社会创业(Social venture)
        2.3.5 公益创投(Venture Philanthropy)
        2.3.6 社会经济(Social Economy)
    第四节 社会企业的类型
        2.4.1 从组织动机导向角度划分
        2.4.2 从社会创新的角度划分
        2.4.3 从公益项目与商业行为之间的关系来划分
        2.4.4 从社会企业提供产品或者服务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来划分
    第五节 关于我国社会企业的范围问题
第三章 社会企业在西方国家的缘起及其所体现的价值
    第一节 社会企业在西方国家的缘起
        3.1.1 西方国家福利体制的转型是社会企业兴起的直接动因
        3.1.2 社会结构的变化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3.1.3 新的社会需求和社会痼疾呼唤社会企业
        3.1.4 资金压力促使传统非营利组织更加注重市场化筹资
        3.1.5 慈善投资理念的转变
        3.1.6 企业日益重视社会责任
    第二节 社会企业的贡献或者可挖掘的价值
        3.2.1 社会企业在经济方面的贡献
        3.2.2 社会企业在社会发展方面的贡献
    第三节 社会企业的优势或者独特的价值
        3.3.1 西方学者对于社会企业独特价值的研究
        3.3.2 本文对于社会企业独特价值的分析
    第四节 社会企业市场运营的分析
第四章 社会企业在中国(内地)的发展及挑战
    第一节 我国社会企业实践的发展状况
        4.1.1 我国目前社会企业发展的总体特点
        4.1.2 我国社会企业的不同组织形式
        4.1.3 我国社会企业的成长模式
    第二节 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的机遇
        4.2.1 社会企业在全球的兴起以及在我国的传播
        4.2.2 公共服务需求迅猛增长催生社会企业
        4.2.3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企业创造了支持条件
        4.2.4 自上而下的发展机遇
        4.2.5 自下而上的发展机遇
    第三节 我国社会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4.3.1 社会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4.3.2 社会企业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
第五章 政府应如何认识社会企业的定位
    第一节 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定位社会企业
        5.1.1 西方国家社会企业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定位
        5.1.2 我国社会企业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定位
    第二节 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角度定位社会企业
        5.2.1 社会企业的应有定位:准市场主体,非营利性组织
        5.2.2 我国社会企业市场定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社会企业在中国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政府支持社会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6.1.1 为社会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1.2 推进社会企业自身能力建设
    第二节 政府介入社会企业发展的限度
        6.2.1 政府要在制度上清楚界定角色和职责,防止越界干预
        6.2.2 减少对社会企业的行政控制,保障其独立性和自主性
        6.2.3 政府在财政上进行有限度的支持,防止产生依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一、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
        二、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节 隐喻定义探讨
        一、四部汉语词典对隐喻及相关术语的定义
        二、六部英语词典对metaphor及simile的定义
        三、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隐喻观
        四、以Lakoff&Johnson为代表的认知隐喻观
    第三节 我国隐喻研究概况
        一、我国隐喻研究的热潮
        二、隐喻认知观与比喻修辞观的发展趋势对比
        三、隐喻研究呈现出多学科、跨学科的趋势
    第四节 概念隐喻理论
        一、源远流长的隐喻研究
        二、Lakoff&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
        三、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概况
第二章 经济报道中的方位隐喻
    第一节 经济报道中的“上/下”方位隐喻
        一、“上/下”方位隐喻的词条及其词频
        二、“上”方位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下”方位隐喻的语义分析
        四、“上/下”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二节 经济报道中的“高/低”方位隐喻
        一、“高/低”方位隐喻的词条及其词频
        二、“高”方位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低”方位隐喻的语义分析
        四、“高/低”方位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报道中的本体隐喻
    第一节 经济报道中的实体与物质隐喻—以财富隐喻为例
        一、“财富是金”隐喻的语义分析
        二、“财富是水”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财富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二节 经济报道中的容器隐喻—以“房屋”隐喻和“仓”隐喻为例
        一、“房屋”隐喻的语义分析
        二、“仓”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房屋”隐喻和“仓”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三节 经济报道中的人体隐喻
        一、以“身”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二、以“手”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三、以“下肢运动”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四、以“头”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五、以“其他身体部位”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六、以“生育”相关概念为始源域的隐喻
        七、人体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报道中的结构隐喻
    第一节 经济报道中的战争隐喻
        一、战争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战争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战争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二节 经济报道中的交通隐喻
        一、交通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交通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交通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三节 经济报道中的天气隐喻
        一、天气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天气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天气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四节 经济报道中的戏曲隐喻
        一、戏曲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戏曲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戏曲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五节 经济报道中的博弈隐喻
        一、博弈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博弈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博弈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六节 经济报道中的饮食隐喻
        一、饮食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饮食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饮食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七节 经济报道中的教育隐喻
        一、教育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教育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教育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八节 经济报道中的体育隐喻
        一、体育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体育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体育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九节 经济报道中的医药隐喻
        一、医药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医药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医药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十节 经济报道中的婚恋隐喻
        一、婚恋隐喻词条及其词频
        二、婚恋隐喻的语义分析
        三、婚恋隐喻的认知分析
    第十一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规律
        一、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具体认知规律
        二、经济报道中概念隐喻的宏观认知规律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四、广告表述的可操作性与作文应试“三板斧”(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现状与对策 ——以2017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研究样本[D]. 马骞. 西北大学, 2018(01)
  • [2]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以南京市部分高校为研究对象[D]. 袁媛.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3]媒体语境变化下的明星形象塑造 ——以陈坤为例[D]. 刘凯. 重庆工商大学, 2017(03)
  • [4]国际法律视野下的清末教案研究(1860-1912)[D]. 张晓宇.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6)
  • [5]基于初中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 栾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4)
  • [6]论信息安全的刑法保障[D]. 赵文胜. 武汉大学, 2014(09)
  • [7]社会企业的崛起及在中国的发展[D]. 舒博. 南开大学, 2010(09)
  • [8]基于经济报道标题语料库的概念隐喻研究[D]. 吴恩锋. 浙江大学, 2008(09)
  • [9]广告表述的可操作性与作文应试“三板斧”[J]. 陈泽芳.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4(01)

标签:;  ;  ;  ;  ;  

广告表达的可操作性与写作测试的“三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