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小说教学

浅谈鲁迅小说教学

一、鲁迅小说教学漫谈(论文文献综述)

刘业伟[1](2015)在《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文中指出本论文以鲁迅文学院为研究对象,以历史研究的严谨态度,打通文学和历史研究的界限,借鉴创意写作的研究思路,运用文化领导权、文学生产等理论方法,从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等六个方面系统考察了鲁迅文学院六十年来的办学情况,阐释了其作为文艺界的“黄埔军校”的重要意义和“文艺党校”的历史局限。以此,一方面可以厘清新中国新人培养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多多少少地管窥到创意写作在中国的文学实践。鲁迅文学院的前身是创办于1950年10月的中央文学研究所,至今已经走过了64年的历程。文研所的创办,既立足本土传统——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又借鉴于友邦——苏联的办学模式,体现了当时文艺界对新老解放区的传统以及苏联模式取舍整合的尝试与实践。它的创办,充分体现出新政权对文学新人培养的重视。文学学校的建立不仅仅是文学任务,也是政治任务。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分为三个时期,即中央文学研究所时期、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时期和鲁迅文学院时期。从考察可以得知,这三个时期的培养情况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方式方法上有所区别。同样,鲁院在不同办学时期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方式和途径也有所区别,比如八十年代以办进修班为主,辅之以与高校联合办学;九十年代延续八十年代的思路,以举办进修班和文学创作专业班为主;到了新世纪则创造性地开办了高研班,进入最好的发展时期。鲁院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新中国的文坛淬炼输送了一大批共和国作家。从1950年中央文学研究所创办到现在,鲁迅文学院已经举办了近百期各种类型的文学创作班。半个多世纪来,鲁迅文学院对于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产生了显着而又直接的影响,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当代文学重要奖项的获奖者中,曾在鲁迅文学院学习过的学员也占有显着的比重。鲁院办学的成功,还有另外一个标志,就是各地对鲁院办学模式的模仿与复制,纷纷建立了作协文学院。在此基础上,鲁院牵头成立了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并在鲁院建立了常设办事机构联席会秘书处,这可以看作是鲁院对全国文学院的一个整合,以此为标志,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大鲁院”格局已经形成。就鲁院初期的办学模式而言,很大程度上毫无疑问是苏联模式的拷贝。但在进入新时期以后,在文学新人培养方面,鲁院已经摆脱了苏联的影响,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种新的文学新人培养机制已经形成。鲁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必将吸收包括创意写作理论在内的各种理论方法,努力拓展学历教育渠道,引入包括创意写作工坊在内的各种作家训练方法。

涂昕[2](2014)在《从“博物学”看鲁迅》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鲁迅对“博物学”持续终生的爱好为核心展开话题,大致想要梳理以下三个问题:(一)鲁迅一生对“博物学”的兴趣体现在哪些方面;(二)他为什么如此热爱“博物学”;(三)“博物学”的视野对他的文学、思想、人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绪论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论文选题的依据,以及对“博物学”的界定;第二部分简述跟本论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第三部分整理论文的大致思路。第一章首先依据鲁迅本人以及周作人、周建人等人的回忆,介绍鲁迅童年时代的自然环境、自幼对花木的喜爱,以及成年以后的莳花养草、植物研究。然后从中国传统“博物”图书、近现代“博物”图书以及美术中的“博物学”三个方面分别梳理鲁迅一生的“博物学”历程。第二章分三节探讨鲁迅喜爱“博物学”的原因。第一节将从这样一个具体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来展开我们的讨论:鲁迅从南京矿路学堂开始,一直到留学日本,接触了大量西方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为什么归国以后,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辑录中国传统的“博物学”书籍来作为自己研究植物的参考?我们细读鲁迅早期论文《科学史教篇》、《破恶声论》等,会发现相较于具体的科学知识,鲁迅更看重的是滋养科学(以及音乐、美术、文学等所有人类文明)的“神思”。而“神思”并非凭空而来,它是人类与天地万物“冥契”、“灵会”的产物,也正因为此,鲁迅才特别看重我们古中国“普崇万物”的文化“本根”。在鲁迅看来,只有那些没有丢失自己的“本根”、保持了天性中最原初的一颗与万汇百物交相感应的“白心”的人,才能“神思美富”。所以,鲁迅大量辑录中国传统的“博物学”书籍,是想从本民族文化的“根柢”处寻找和体验自己最为看重的“白心”和“神思”。第二节首先探讨鲁迅早期的论文和翻译喜欢用“古字古义”,这样的态度实际上跟他后来“五四”时期倡导“白话”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一个“辩证的转化”关系。与之同构的是,他对“博物学”这种“异端思想资源”的热爱,也包含着对传统士大夫主流文化的反叛和对少受实利污染的“纯白之心”的看重。接着探讨鲁迅为呵护他所看重的“白心”做了哪些努力,其中的重点是他如何尝试着将“博物学”与文学相沟通。第三节通过分析那些深受鲁迅喜爱的作品,获得这样一个发现:无论是古籍中的“博物学”还是美术中的“博物学”,鲁迅评判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背后是否有切身的“实感经验”作为支撑,而他本人的“博物学”实践,也一直有个人的切己经验参与其中。无论是“伪士”的空腹高心、顺大势发声,还是英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虚妄幻觉,都是鲁迅要摒弃的东西;他所愿意的,是向低的、广的方面寻求切实而宽博的实感经验,而关联着民俗风情、日用生计的“博物学”,正是通向这些经验的一个可靠途径。第三章则探讨“博物学”的视野对鲁迅的文学、思想、人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或者说“博物学”所包含的核心精神、致思方式,跟鲁迅本人有哪些可以相互印证的地方。第一节第一部分讨论鲁迅由生物学的“进化论”所产生的“历史中间物”意识。我们从这样一个问题引入:为什么鲁迅如此喜欢陶元庆画在《彷徨》封面上的那个“不圆”的太阳?在鲁迅看来,“圆满”、“圆融”、“止于至善”、“理想家的黄金世界”,都是“心造的幻影”,因为在进化的链条上,一切都是“中间物”;深知自身的限度,切实地完成自己在进化的长索上应尽的一环,是鲁迅一贯的态度。第二、第三部分探讨的则是“进化学说”中所包含的万物同根同源的思想,这给了鲁迅一个重要的方法论:观察生物的生活,作为人生的参照。更进一步,鲁迅将事物之间的联系扩展到了既包含“有生物”,也包含“无生物”的整个宇宙万象——“外面进行着的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万物都与我有关联、我对万物有情的广阔胸怀。第四部分则探讨所有事物相互关联的前提,是各各不同的个体,由此引出鲁迅对“个体”的尊重,对万物差异的敏感和爱惜,以及始终站在“弱小者”一边的立场。第二节首先将生物世界中个体之间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以及人与其它生物“共同进化”的“相互主体性”格局,与鲁迅的思想相互印证。然后试图呈现鲁迅“相互主体性”的意识已经渗透到他思想的方方面面:在他看来,这样一种关系不局限于人与人(以及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国家)之间,也应该建立在与人之外的万事万物之间。同时,他也将这种思路化用在自我意识的内部,所以我们能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不同思想意识之间的交流、对话、质疑、争辩;而当他把原本从属于个人内心主观的“寂寞”、“绝望”与“希望”,变作超出自身经验以外的、可以与之进行“对话”的“主体”时,它们就获得了自身的开放性。最后一部分则将话题延伸到与“博物学”密切相关的另一个领域,那就是鲁迅如何看待“自然”、描写“自然”,我们试图回答鲁迅分明对自然有着精细入微的感受,为什么却故意说自己对自然之美并无敏感,且对流连于“风景名胜”的“雅人”嗤之以鼻;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我们也会通过文本细读,来感受鲁迅理解自然、描述自然的独特之处。

韩伟表[3](2006)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从学科发展范式的角度,对自1840年至2005年学术界关于近代(1840-1911)小说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希冀为新世纪的近代小说研究提供借鉴,也为今后建立“近代小说研究史”这一小说研究史的分支学科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本文分四章予以阐述。 第一章“承绪与萌新”,评述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近代小说研究。从学科建设考察,该阶段是近代小说研究学科发展的酝酿萌芽时期。该阶段的各种研究文章共800篇(部)左右。其中传统形态的序跋、评点是最主要的评论形式。从评论的内容而言,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序跋和评点在观念、旨趣、视角等方面基本上与此前一脉相承。但从19世纪70年代,尤其是19世纪末开始,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种新思潮的叠兴、文艺报刊的涌现、新小说的产生,评论的形态和内涵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与新小说、新思潮等互为表里,评论者在序跋、评点中大量表现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术语。另一方面,作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最主要的评论形式的专题论文开始出现,虽然数量还很有限,篇幅也还不长。这一阶段,从总体特征考察,在近代小说研究史的发展历程中,还算不上真正自觉的近代小说研究。但其在学术和学术史上的价值与意义并不能因此而轻忽或低估。要言之,主要有:首先,这一阶段大部分的序跋、评点等评论文章与具体作品的创作时间相距不远,有些甚至基本上与创作同步,因此保留了许多有关创作经过、作者身世、作品意旨、版本演变、本事源流等方面的原始资料,有些本身就是极其宝贵的史料。而这些正是研究赖以进行与深入的根本基础。其次,这一阶段的序跋、评点中对新观念、新思想、新术语等的尝试与运用,孕育了学术研究新范式的萌芽,成为20世纪20年代小说研究现代转型的先导。还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近代小说研究奠基期的许多研究者,有不少是在这些序跋、评点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这对他们今后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就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等等。 第二章“初创与杰构”,评述20世纪20至40年代末的近代小说研究。该阶段是近代小说研究学科建设的奠基时期。该阶段的各种研究文章共700篇(部)左右。其总的特点是,在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背景中,鲁迅、胡适、阿英等,在

侯文靖[4](2019)在《舒巧 门文元舞剧创作风格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常常呈现为多种力量的彼此冲撞、相互交融,而对舞剧创作主体的研究正是彰显了对编舞家身处历史之中,作为创作行为者主体动力的确认。回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舞剧艺术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舒巧、门文元在舞剧创作实践方面逐渐树立起两座令人瞩目的高峰。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前二十年中,舒巧逐渐消解了文学文本在舞剧改编过程中的制导地位,构建起以编导个体表达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在对人本精神的追求下形成了舒巧舞剧的创作风格:即从“人”的立场出发,着眼于“日常”生活的“非常”叙述,强调对人物情感细致深入地表达,独特的叙事结构所呈现的叙事能力,以及不离不弃的女性主题。这些特征又共同成就了舒巧由心理型人物观支撑起来的“心理舞剧”建构。而门文元的舞剧创作风格则呈现出另一种追求:即通过对区域性民间舞戏剧化的运用,对英雄人物崇高精神的塑造,在追求舞台视觉震撼力的同时强调跌宕起伏的故事内容,最终实现对时代主旋律的弘扬、对民族精神文化的宣传与对社会风尚的引领。其凸显了以行动型人物观推动的“戏剧舞剧”铺排。应该说舒巧与门文元同为中国当代重要的舞剧编导,但二者在创作风格与创作立足点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探究其中差异的具体内涵,造成这种差异的各方面原因,以及他们各自对中国舞剧创作的影响,还未引起舞蹈学者的足够关注。因此这既成为本论文着意研究的方向,也是本论文的研究创新点。本论文以“比较”作为方法论基础,借助生态学的研究视角,以整体性的眼光来观察外部环境对艺术生产的引导及限定。在两位编舞家互为“镜像”的研究过程中,深化对二者舞剧创作风格的认识。其中同质性的研究有利于挖掘中国舞剧编舞家们共同的价值追求,探寻舞剧创作规律,是重要的可比性之一。然而,本论文着重强调在比较中发现研究对象的异质性。通过不同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性比较,来发现新价值与新关系,努力为艺术创作带来新视角与新观念,丰富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并深化对舞剧艺术创作规律的认识,构建和而不同的艺术世界。在中国舞剧创作当前的发展状态下,对不同舞剧创作主体差异性的研究与倡导显得尤为重要。

李哲[5](2019)在《周作人散文中的日语借词研究 ——以拼音首字母J(jiao)-S的中日同形词为中心》文中提出周作人曾做过北京大学的教授,并且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成员之一,在中国近代文坛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周作人曾到日本留学多年,后又与日本女子结婚。在这种特殊的学习与生活背景下,使得周作人的作品中用到了很多日语借词,对日语借词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在周作人作品中日语借词的研究中不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整体研究态势从宏观层面的概括分析,逐渐过渡到微观层面的细致考察。但是,大多数研究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只是对部分作品进行了考察,并没有对周作人的作品进行全面透彻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周作人散文全集》为文本,逐句阅读,从中搜集了六千多个中日同形词,并以其中的2424个中日同形词〈J(jiao)-S〉为研究对象(剩余部分请参考王胜男〈A-J(jiang)〉、袁园〈S-Z〉)进行出典调查、分类整理、日语借词的判断,初步确定了130个日语借词。在分析的过程中还发现,《汉语大词典》、《近现代辞源》、《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中缺乏周作人的例证,在这方面还有待补充完善。论文由以下三章组成:第一章,首先,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其次,分别从日语借词研究、周作人作品中日语借词的研究这两个层面对先行研究做了总结,在肯定以往研究有一定贡献的同时,还指出了先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另外,明确了周作人散文文本的调查范围。然后,阐述了研究方法。本文把搜集的中日同形词分为“有典”、“无典”、“新义”、“汉大未收”四大类,然后再依据各种词典和资料的书证进行词源调查,对这些词语是否属于日语借词做出判断。最后,说明了本文日语借词的判断标准。第二章,首先,论述了“有典”、“无典”、“新义”、“汉大未收”这四大类中日同形词与日语借词的关系。其中,“无典”的词语是日语借词的主要来源,而“新义”的词语中也有不少日语借词。其次,总结了周作人散文中日语借词的基本数量及特点。最后,指出了本研究可以对《汉语大词典》等词典做出的补充。第三章,描述了本文的研究结果,以及不足之处。此项研究一方面可以弥补周作人日语借词研究方面的不足,更加直观地看出周作人在日语借词融入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为周作人研究提供日语借词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促进我国现代汉语和现代文学的研究。此外,还可以推动中日词汇交流和中日友好交流的全面发展。

范丽琛[6](2020)在《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关注到学科知识技能的外显功能,更强调了语文学科在学生学习成长中的隐性价值。其中“审美鉴赏与创造”强调了审美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必然途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创造美的方法。高中文学作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中包含着大量的审美因素,文学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现今的教学,一线教师或迫于高中升学考试的压力,或因教学方法不当,往往忽视了文学的审美特质,将文学阅读教学变成枯燥乏味的模式化教学,这样的教学现状亟待改善。本文立足于新课程改革理念,以文学阅读教学、接受美学等相关理论为依据展开论述。第一部分重点阐述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依据;第二部分结合高中生文学阅读审美心理过程,对高中文学阅读教学案例从达成审美准备、引导审美体验、强化审美能力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借鉴优秀案例的教学经验;第三部分提出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通过对这三个部分的分析,旨在为一线的教师在文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陈秋慧[7](2011)在《新文学传统与一九五○年代台湾的文学教育》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重点考察新文学传统在一九五○年代台湾文学中的承传。这一时期的台湾处于戒严状态,白色恐怖弥漫全岛;官方出于防御心理机制,将1949年前的大多数新文学作品特别是左翼文学界定为“禁忌”。一般较难从具体作品的传播来考察新文学传统在台湾的接受情况,但文学教育的运作过程中,新文学传统仍然潜在地发挥着影响。这一时期的文学教育与现实政治有密切联系,围绕反共文学创作、青年动员、国语运动、文艺大众化而展开的文学教育自然需要呼应时代主题;不过,文学活动自身的弹性空间、作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国语运动中奠定的语言观、市民文化性格等因素掺杂在一九五○年代台湾的文学教育中,不同程度地规避了现实政治对文学创作的消极影响,使得这一时期的台湾文学以间接、迂回的方式承继了新文学传统。论文的主体部分由绪论、正文、结论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起、评述研究现状、阐释论文研究思路,重点论证从文学教育的线索来考察一九五○年代台湾文学的适用性。本论文论及的“新文学传统”是一个从五四文学传统中引申出的更具包容力的传统,1949年前的新文学实践当中奠定的语言观、现实观、文学观是构成新文学传统的重要部件。正文部分第一章以反共文学教育为研究对象,从“文艺工作者”这一关键词入手来论述官方文学教育的策略,探寻文艺理论家如何将作家动员到一个以“工作者”身份为号召的政治同盟。由于此时文学的功能性得到官方确认,国民党文艺阵营三、四十年代倡导的“三民主义”文学理论成为引导作家创作反共文学的工具;作家受到动员,虽深感困惑却不得不实行相应的创作转向。“生活”与“写实”是新文学诞生之后理论界频繁使用的语汇,一九五○年代台湾的反共文学教育也有所借用:前者作为创作过程的中介物,被视作与政治实践同义的概念;后者则落实在有关写实主义的理论表述中,对反共文学创作产生直接影响,不过,在反共文学当中“写实”和“生活”都是被篡改本义的概念。在论述反共文学教育对新文学传统进行的篡改之后,第一章还论述了该教育活动中所蕴含的两点积极因素:中国文艺协会小说创作研习组、中华文艺函授学校等机构开展的集体文学教育并不盲从于政治宣传,教育者有意引导受教育者重视文学本体;反共文学论者最初号召作家从“人性”的角度攻讦政治敌手,却由于司马桑敦、聂华苓等创作者对法国作家纪德进行有选择性的接受,写出了真正探测人性深度的文学。这两方面因素结合之后导致反共文学面临自我消解的命运。第二章讨论文学教育中的青年问题。青年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运动的主力,五四之后的出版物注重面向青年读者宣传各种新知,无形中结成一个以青年为支撑的“想象的共同体”;各派政党也对青年问题高度重视,能否成功动员青年成了决定各项运动成败的关键议题。放在文学教育的环节中来看,文学青年比思想已获成熟的作家具有更大的可塑性。自新文学诞生起,教育者对文学青年进行的指引不单纯从文学本身立论,也有意在文学教育当中混合人生教育的成分,使得文学启蒙与思想启蒙同步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青年的苦闷成为教育者除之而后快的消极事物;与此有关的纠偏始自于一九二○年代初期的大陆,至一九五○年代的台湾仍有体现。接受教育与动员的过程中,青年逐渐被改造,不过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包含了对抗政治动员的因素。正如新文学初期的青年文艺社团在实践中所体现的,一九五○年代台湾的文学青年参与写作时,多注重艺术世界的营造而回避政治主题,这无形中使得官方文学教育者的教义无处落实。虽然“新文艺腔”的问题仍是文艺家们对青年创作进行批评的重要原因,年轻的写作者却在不断的练习中获得进步;这一时期,青年作家如端木方等人与五四时期的作家遥相呼应,由于端木方他们对自身处境的敏感体察,其作品悲剧性的浓度可说是更为加深。第三章在台湾的国语运动当中寻找新文学传统的因子,从三个角度展开:本省籍作家在国语运动当中经历了怎样的努力过程;中学课堂内的国文教育与课堂外的文学教育如何互动;五四时期形成的语言观如何在一九五○年代台湾的作家创作中体现。国语运动在光复初期的台湾开始推行,政府官员与民间知识分子当时就对统一语言的必要性形成共识,推行国语的具体过程最集中地体现了语言问题对于“去日本化”与“再中国化”的意义。本省籍作家进入中文创作之前必须要克服语言障碍,促使他们形成了对语言的敏感以及关注语言的自觉意识,这一点在他们后来的创作中一直有所延续。与此同时,国语运动衍生出其他有关文学教育的问题:例如中学国文课堂上,学生无法得到较深入的文学启蒙,这其实是1949年前新文学教育没有解决的问题;加上在一九五○年代的台湾,新文学尚未进入大学中文系,中华文艺函授学校承担起为新文学传灯的责任,国语教育与文学教育都是函校教员关注的议题,该函校对于提升本省籍青年的写作能力做出了一定贡献,也纠正了官方文学教育的若干弊病。从语言的角度来考量这一时期的台湾文学,可发现教育者对五四时期“文学的国语”口号的呼应:批评家引入西方文学作为参照,批评中文创作表现力不够,这种危机感直接引导写作者重视斟酌语言。第四章聚焦文学大众化与通俗化的议题。“文艺大众化”是1949年前新文学作家所热议的话题,一九五○年代的台湾文坛较少直接重复这一口号,但官方在文学教育、宣传中都贯彻了与之相通的话语表述。论文从相关史料中提炼出“到民间去”与“从民间来”这两个词组,以之概括这一时期文学教育者的大众文学观。对于官方的文学教育者而言,大众化与通俗化两条路径都可发挥文学的政治潜力;不过,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家创作的主观能动性一经结合,官方设计的大众化文艺路线却发生了偏移,以“反共加爱情”为题材的创作就颇具有通俗文学面目。此外,生命力顽强的市民文化对于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发生作用,当作家作品的受众从“大众”过渡为“市民”,文学教育者期冀的政治效力消退,而“人的文学”渐次浮现。

邢琪[8](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现代都市,青岛的现代转型一向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论题。自1898年德占胶澳始,青岛从僻处海隅的蕞尔渔村逐渐发展成现代大都市。经济、交通、文化、教育与公共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现代化推进,使青岛成为山东省内甚至国内重要的经济与贸易中心,一跃成为远负盛名的国际大都市。与青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中国文学亦处于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相当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学生态。以逊清遗民群体和大学教授作家群为代表的外来文人,与青岛本地文艺界,共同组成了晚清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学生态。学界往往专注于外来的新文学作家的活动与影响,反而忽视了本地文学生态的价值与意义。在现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本地文人作家与儿童创作者亦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创造了独具青岛特色的文学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证明上述结论,本文分为以下四章分别阐述:第二章聚焦于逊清遗民在青岛的各项活动,试图阐述逊清遗民对青岛文学生态的构建的重要作用。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青岛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德人庇护等有利条件,吸引逊清遗老前往寓居,如劳乃宣、刘廷琛、周馥和王垿等。在西方文化与古典文化的碰撞下,前清遗臣在去向的抉择上出现分歧。部分遗民致力于恢复清室,使青岛成为政治复辟活动的中心;置身于深受西方思想与文化影响的现代化都市,部分遗老选择从事中西交流的文化活动,在促进儒学经典的海外传播的同时,亦开启了思想的开化;部分寓公或将青岛作为“中转站”,出仕中华民国政府,或隐居海滨,不问世事。第三章综合分析由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与文艺创作活动,和学生文艺活动两部分共同构成的青岛大学文学生态。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后,杨振声任校长,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继任校长。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吴伯箫、老舍和洪深等文人作家,先后前往青岛任教。两任作家校长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新文学创作与教育活动,推动了校园内学生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们的文艺社团活动,与教授作家一并构成了大学校园内的文学生态,活跃了青岛本地的文艺气氛,为青岛文学生态的建构贡献了力量。第四章试图呈现以报纸文艺副刊与刊物为载体的青岛本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文艺副刊的编辑活动。学界研究一向关注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作家群的文艺创作,却忽视了本地文人对青岛文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在大学校园之外,青岛本地文人是如何通过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编辑文艺副刊等来建构青岛本土文艺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作为本地市民文学的载体,文艺副刊与文学刊物,见证了本地文人的成长,是青岛城市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专注于考察集中为儿童发声的青岛本地儿童文学副刊与独具青岛特色的儿童文学的萌孽。20世纪30年代,《小朋友》和《儿童乐园》,是青岛各文艺副刊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刊物,专以刊登儿童的文学作品为主,辅以成人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外国着名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两个副刊尤其重视儿童话语的表达,成为儿童充分表达自我的重要场域。儿童文学副刊上发表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民国时期青岛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创作的繁荣与儿童话语受到社会成人重视,离不开青岛市政府对儿童的重视,对初等教育推动,与社会慈幼事业的进步。

黄露[9](2019)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祝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在这转型与变革的四十年里,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是语文教学的指挥棒,指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巨大的引领作用,探究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有助于理清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地认知中学语文教学规律,为今后中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与思考。论文选择了中学语文经典课文《祝福》作为研究的着力点,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探究改革开放至今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变革。论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为研究线索,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科学主义时期的“工具思想”取向,素质转型时期的“语言思维”取向,人文回归时期的“人文素养”取向。笔者将三种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放置于语文教育历史长河中从三条路径进行分析:一条路径是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或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以及当时的语文主流教学观念探究其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形成,第二条路径是探究各个时期语文教育界对《祝福》的解读,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祝福》教学案例进行案例分析,以此佐证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演变路径。第三条路径是从上述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形成以及《祝福》教学的案例分析总结出每种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其困惑。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演变历程进行总结与反思,发现我国的语文教学价值取向从“工具思想本位”走向“人文素养本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具体来看,我国的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从语文知识走向语文素养;教学方法从讲授分析走向合作探究;教学目的从智力培育走向素养提升。在此基础上,对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进行如何选择与确立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建议。

张露[10](2019)在《现实关怀与自由立场 ——徐訏文学编辑出版事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报刊业兴起之后,知识分子具有了多重身份,编辑与作家不再是毫无联系的职业,有些文人甚至集二重身份于一身,这种现象在近现代文学史上十分常见。不同文化身份不仅为不同领域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同时,多重身份的融合与映照,也有利于全面审视他们的文学思想、编辑理念以及精神思想的变迁。本文从编辑角度梳理徐訏办刊与出版活动,探究其编辑理念与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在编辑活动与文学创作的互动中,考察徐訏作为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的精神轨迹和思想嬗变过程。徐訏虽曾师从林语堂并协助其编辑《论语》和《人间世》,但当他创办第一个刊物《天地人》时,却一改《人间世》的“闲适”格调,将社会现实与救亡作为刊物的着眼点。自《天地人》始,徐訏确立了现实主义办刊理念,这与其早年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有关。徐訏不仅关注现实,关注战争,而且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国民政府。批判性的增强,令徐訏办刊风格具有了浓重的现实意味。虽然《读物》《人世间》与《作风》等刊物将文化启蒙作为主题,但刊物内容都以抗战为背景,且其目的也是为抗战服务的。在徐訏看来,救亡并未中断启蒙,从个人自由与民族独立角度来说,启蒙也应是救亡的一部分。此时,徐訏的办刊理念与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自由主义思想开始萌芽,个人自由与社会现实开始成为他办刊的聚焦点。徐訏创办夜窗书屋时,由于“三思楼月书”计划需要,其对旧作的改写势在必行。改写或续写后的作品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故事情节基本未变,只是在原有情节基础上进行删减或增添,但改作中明显的变化就是对现实的怀疑以及自由意识的增强。徐訏为摆脱多方政治势力的干扰,以“幽默”为挡箭牌,摆出一副“中立”态度。尽管其欲与政治隔绝,但他关注现实的姿态仍未改变。虽不像上海时期那样强烈,但也表现出关注社会底层的倾向,并与其同时期文学主张和审美取向趋同。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徐訏一改前期隐忍的态度,自由主义完全占据其思想内核,对国际局势以及大陆和港台的政治生态进行批评或批判,成为其办刊与文学创作的重心,他对自由的理解与感悟,已由个人层面上升到国家层面,干预现实的姿态也愈加明显。本文从编辑角度将徐訏办刊理念与思想发展脉络呈现出来,在时代与环境的变化中,考察徐訏思想以及精神的发展变化轨迹,探究以徐訏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时代与政治浪潮中的思想变化,从而浓缩出一类知识分子的时代缩影。徐訏所办刊物的主张、办刊理念与其创作风格和思想存在一致性,因此,通过研究其编辑事业,可以将他的编辑活动、文学创作以及思想嬗变历程结合起来。尽管前人业已提及现实主义在徐訏创作以及思想中的重要性,但大家却依旧认为徐訏是浪漫主义作家,并将浪漫主义作为其创作风格和思想倾向的代名词。本文从编辑与文学互动的角度发现,现实主义不仅在徐訏思想以及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贯穿于其文学创作和编辑活动的始终。可以说,现实主义是徐訏创作风格的基础,他的目光始终是直面现实的,他干预现实的姿态和力度,是很多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无法与之相比的。在现实与政治的矛盾冲突中,如何处理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则成了徐訏需要面对的问题。当现实无法满足其理想需要时,在现实的困境中,徐訏也会寻找新的思想出路,而自由主义则成了其苦痛困境中的一剂良药。徐訏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在其编辑活动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徐訏一直关注现实,但又无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现实、政治以及自由等思想交织在一起。从编辑角度入手,将徐訏的编辑思想、文学主张以及思想变化呈现出来,在对“现实主义”、“雅俗观念”以及自由主义的探究与辩证中,呈示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嬗变过程和心路历程。

二、鲁迅小说教学漫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迅小说教学漫谈(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一章 共和国意识形态和文学制度设计
    第一节“文学大一统”时代里的“文学新人”
    第二节“文化领导权”语境下的“新人培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学研究所创办溯源
    第一节 文研所与延安鲁艺
        一、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特别优待
        二、师资队伍和招生方式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四、尝试改变办学方式
    第二节 文研所与高尔基文学院
        一、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借鉴
        二、文研所对高尔基文学院的“创新”
    第三节 文学研究所与丁玲
        一、为何选择丁玲?
        二、创办文学研究所
        三、主政文研所的厄运
        四、平反后的丁玲与文研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学研究所的建立和发展
    第一节 文研所的筹备与成立
        一、文研所的筹备
        二、文研所的成立与倒掉
    第二节 文讲所的恢复与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一、文讲所的恢复
        二、鲁迅文学院的成立
    第三节 鲁院的办学环境
        一、朴素而典雅的鼓楼东大街
        二、艰苦而有趣的朝阳区党校和职工大学
        三、素雅而偏远的八里庄
    第四节 鲁院的学习风气
        一、活跃的课堂
        二、多彩的课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办学时期新人培养的情况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一、文研所招生特点
        二、在办学中发展
    第二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一、停办之前的文讲所
        二、恢复工作以后的文讲所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一、进修班:八十年代鲁院办学形式
        二、与高校合作办学
        三、多样化办班:九十年代鲁院的招生办学
        四、高研班:新世纪鲁院的招生办学
    第四节 不同时期的对比与渐变
        一、文研所时期
        二、文讲所向鲁院过渡时期
        三、九十年代
        四、新世纪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人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节 文学研究所时期
        一、理论学习
        二、社会实践
    第一节 文学讲习所时期
        一、文讲所前期
        二、文讲所后期
    第三节 鲁迅文学院时期
        一、八十年代
        二、九十年代及新世纪初期
        三、新世纪高研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鲁院文学新人培养的成效与影响
    第一节 从对作家队伍的影响到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一、对中国当代作家队伍的建设的影响
        二、体制的认可和学员的评价
    第二节 从小鲁院到大鲁院:地方对鲁院培养模式的复制
        一、各地对鲁院的模仿和复制
        二、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鲁迅文学院新人培养的未来趋势及其对策
    第一节 一种新的理论的生成:创意写作视域下的文学新人培养
        一、文学新人培养的可行性
        二、中国创意写作方兴未艾
    第二节 一个新的培养路径:可借鉴的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系统
        一、爱荷华大学创意写作的发展成就
        二、鲁院借鉴创意写作的基础与前景
    本章小结
附录
    一、鲁院更名后开展的文学活动
    二、历届高研班学员名单
    三、鲁迅文学院讲义一览表
    四、鲁迅文学院历届主要负责人任职简表及简历
    五、鲁迅文学院主要授课教师名单
    六、史料
    七、鲁迅文学院建院六十周年访谈录
    八、鲁迅文学院办班名录(1950年—2014年)
    九、鲁迅文学院学员问卷调查
主要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期刊
后记
致谢

(2)从“博物学”看鲁迅(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题的界定
    二 研究现状简述
    三 论文大致思路
第一章 鲁迅“博物学”历程简述
    一 从童年的“百草园”到成年后的莳花养草、植物研究
        1 童年的自然环境、对花木的喜爱
        2 青年时期对植物的钻研
        3 “室外独留滋卉地,年来幸得养花天”
    二 对中国传统“博物”图书的搜求与辑录
        1 多方搜求
        2 影写与辑录
    三 近现代“博物”图书的阅读与翻译
        1 矿物学
        2 进化学说
        3 植物学、动物学等生物科学
        4 科普读物
        5 文学中的“博物学”
    四 美术中的“博物学”
        1 中国传统的花鸟画及博物图谱
        2 花鸟诗笺
        3 “只有梅花是知己”
        4 域外美术中的“博物学”
第二章 鲁迅“博物学”爱好探因
    一 从“博物学”获得“研索天然”、“冥契万有”之体验
        1 问题的提出
        2 鲁迅的“科学观”,本柢与葩叶
        3 “本根”、“白心”、“神思”
    二 “博物学”中的“白心”、“神思”、“诚与爱”
        1 “复古”与“革命”
        2 “博物学”的反叛性
        3 对“白心”的呵护,将文学与“博物学”相沟通
    三 “博物学”之切实而宽博的精神
        1 “说说较为切己的私事”
        2 “博物学”中的实地经验,向低广处看
第三章 “博物学”视野对鲁迅文学、思想的影响
    一 “中间物”的意识、万物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1 “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
        2 “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3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4 尊重“个体”,爱惜“差异”,保护“弱小”
    二 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相互主体性”的建立
        1 个体与共生
        2 互为主体性
        3 鲁迅眼中与笔下的“自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鲁迅阅读书籍中的“博物学”(国学部分)
附录二: 鲁迅阅读书籍中的“博物学”(现代及外文部分)
附录三: 鲁迅收藏美术作品中的“博物学”

(3)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第一节 本文的论述对象和范围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已有成果评述
    第三节 本论文思路、构架和方法
第一章 承绪与萌新: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近代小说研究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丰阜丛杂的原生史料
    第三节 观念的艰难演进
    第四节 对奠基期之影响举隅
第二章 初创与杰构:20世纪20至40年代末的近代小说研究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鲁迅与近代小说研究格局的奠立
    第三节 胡适的近代小说考证
    第四节 阿英的近代小说研究贡献
第三章 异变与沉潜:20世纪50至70年代末的近代小说研究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近代小说研究
    第三节 政治思想批判背景中的谴责小说研究
    第四节 阿英、魏绍昌的近代小说史料建树
第四章 回归与新创:20世纪80年代至2005年的近代小说研究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研究视野的大规模拓殖
    第三节 近代小说本位观的渐显
主要参考和引用书目
后记
附录
    一 樽本照雄《中国近代小说发表数量一览表》(1840-1911年)
    二 鲁迅述、论近代小说系年要录
    三 中国近代小说研究论着索引(1840-2005)

(4)舒巧 门文元舞剧创作风格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既往研究综述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及其范围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舒巧、门文元的成长背景阐释
    第一节 革命战火中锻造的精神底色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文艺工作
        一、新中国第一个舞蹈学习班的学员——舒巧
        (一)崔承喜艺术观的影响
        (二)第一个小型舞蹈作品《剑舞》
        (三)在《小刀会》《鱼美人》之争中开启舞剧探索之路
        二、部队中艰苦奋斗的“蜡头”精神——门文元
        (一)部队基层生活的滋养
        (二)自觉响应“向传统和民间舞蹈学习”的号召
        (三)被舞蹈界所瞩目的《金山战鼓》
        三、探索舞剧民族形式的时代需求
    小结
第二章 舒巧、门文元的舞剧创作环境探究
    第一节 上海、沈阳相异的舞蹈发展趋势
    第二节 八十年代香港的舞剧创作环境
        一、香港舞蹈团艺术总监制的管理运营机制
        二、由“票房”“舞评”形成的监督机制
        三、在港期间舒巧独立自主的创作状态
        四、因爱舞蹈而舞蹈的“兴趣说”
    第三节 九十年代到新世纪初中国(内地)的舞剧创作环境
        一、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创作指向
        二、从“动态建构”到“精神寻根”的主题嬗变
        三、门文元成就“小团造大戏”的创作神话
    小结
第三章 舒巧、门文元的舞剧作品比较分析
    第一节 舞剧创作题材选择的比较
        一、关于舞剧创作题材的选择
        (一)舒巧在多种题材中实现对“人”的深沉注视
        (二)门文元在选材中完成“救国”主题的书写
        二、关于舞剧台本的改编体裁
        (一)舒巧从小说文本着手重构舞剧
        (二)门文元重塑影视经典的舞剧创作
        小结
    第二节 舞剧形象塑造的比较
        一、舒巧舞剧作品的形象塑造
        (一)心理型人物观带来揭示性情节的构成
        (二)开放性的人物结构
        (三)写意风格的追求与直描手法的运用
        (四)在限制中完成人物独特的形象塑造
        (五)对女性情感话题的关注与转变
        二、门文元舞剧作品的形象塑造
        (一)行动型人物观派生出解决性情节的构架
        (二)锁闭性的人物结构
        (三)蕴藏着戏剧冲突的人物关系设置
        (四)战争背景与悲情氛围成为塑造英雄的语境
        (五)英雄主义精神的共同指向
        小结
    第三节 舞剧创作语言特性的比较
        一、舒巧舞剧创作语言的特性
        (一)“因情立体”的语言生成
        (二)结构铺排中蕴含的言语效能
        (三)以群舞来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
        (四)“双人舞”成为舞剧叙述的关键元素
        (五)对动作语汇的大胆创新
        二、门文元舞剧创作语言的特性
        (一)以推动情节发展为目的的结构骨架
        (二)强调本体形式美的语言铺排
        (三)把握传统的稳定性与流变性
        (四)建构视觉符号的话语系统
        (五)利用舞台综合技术来营造舞剧视觉效果
        小结
第四章 舒巧、门文元的舞剧创作理念比较
    第一节 为何创作——“开创”与“守望”
        一、舒巧的开创探索
        二、门文元的守望担当
        小结
    第二节 怎样创作——(一)传统舞蹈表演形式的接续与发展
        一、以开放的态度运用传统舞蹈动作素材库
        二、以发展的眼光接续传统舞蹈表演程式
        小结
    第三节 怎样创作——(二)音乐和舞蹈是舞剧形象塑造的左、右手
        一、尊重音乐自身的创作规律
        二、突破“音乐长度表”的常规模式
        三、从《鱼美人》《黄土地》中获得的启示
        小结
    第四节 为谁创作——寻求舞剧创作的人民性
        一、舒巧强调沉浸于社会来了解人们关心的问题
        二、门文元在舞剧创作上“抓住观众”的努力
        三、吴晓邦的启示
        小结
结语:中国舞剧创作个案对比研究的意义与启迪
附录一 :舒巧重要作品创作年表
附录二 :门文元重要作品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致谢

(5)周作人散文中的日语借词研究 ——以拼音首字母J(jiao)-S的中日同形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摘要
要旨
第一章 序论
    1.1 研究目的と意义
    1.2 先行研究
    1.3 调査范囲
    1.4 研究方法
        1.4.1 语汇の抽出
        1.4.2 语汇の出典调査
        1.4.3 语汇の整理
    1.5 日本语借用语の判断基准
第二章 周作人の散文における日本语借用语
    2.1 「有典」と日本语借用语の関系
    2.2 「无典」と日本语借用语の関系
    2.3 「新义」と日本语借用语の関系
    2.4 「汉大未收」と日本语借用语の関系
    2.5 まとめ
    2.6 《汉语大词典》等への指摘
第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録1 研究対象の中日同形语一覧(2424)
附録2 周作人の散文における日本语借用语一覧(130)
附録3 调査范囲内の散文作品一覧
附録4 调査范囲外の散文作品一覧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
        (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现实要求
        (三)高中文学阅读教学的发展要求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文学阅读教学研究
        (二)中学文学阅读审美教学研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述法
        (二)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依据
    第一节 理论依据——文学阅读实质是审美活动
        一、文学阅读实质
        二、接受美学理论
        三、文学阅读中的审美能力体现
    第二节 课标依据——“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教学导向
        一、不同文体美学特质各异
        二、文学阅读教学可层级化
        三、审美能力培养贯穿教学
第二章 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案例分析
    第一节 案例选取
    第二节 审美初始阶段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一、导入失效造成审美准备缺位
        二、缺少对学生审美感知的刺激
    第三节 审美高潮阶段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一、缺少对学生审美想象的牵引
        二、教学方式不当导致审美理解缺效
    第四节 审美效应阶段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一、写作情境创设不足
        二、写作训练不足
第三章 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第一节 打牢基础,强化学生的审美感知
        一、切断“日常意识”,唤起审美注意
        二、品味语言文字,促成审美感知的产生
    第二节 重视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
        一、抓住意象与空白,诱导审美想象的发生
        二、创设情境,促使情感体验的达成
        三、多重对话,深化学生的审美理解
    第三节 搭建平台,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
        一、捕捉灵感,书写审美体验
        二、对比赏析,反思审美视角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高中文学阅读教学课例搜集统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新文学传统与一九五○年代台湾的文学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文学与宣传——反共文学教育的关键词分析
    第一节 一九五○年代台湾“文艺工作者”的塑形过程
        1. “文艺工作者”身份与作家的政治同盟
        2. 以符咒代替符咒——反共文学的动员过程
    第二节 “写实”与“生活””——反共文学与新文学共享的关键词
        1. “理想-实践-生活-意识-作品”创作程式分析
        2. 一九五○年代台湾的“写实主义”与反共文学作品分析
    第三节 反共文学教育的副产品
        1. “小说研习组”——集体文学教育的尝试
        2. “人性”的文学与反共文学的瓦解
第二章 动员与呼应——文学青年与一九五○年代的台湾文学教育
    第一节 文学青年的苦闷与日常生活
        1. 文学青年的苦闷
        2. 文学青年的日常生活
    第二节 面向青年的文学动员与革命动员
        1. 文学青年与“想象的共同体”
        2. 动员与对峙中的文学青年
    第三节 青年的文学与文学的青年
        1. “新文艺腔”的问题——从青年创作看新文学的成长轨迹
        2. 从‘铁屋子”到“废墟”——悲剧时代的青年心灵史
第三章 国语与文学——新文学传统与“国语运动”中的文学教育
    第一节 国语运动中的本省籍作家
        1. 国语运动与一九五○年代作家的语言隔阂
        2. 一九五○年代台湾本省籍作家的语言突围
    第二节 国文教育与文学教育
        1. 国文课堂:从五四时期到一九五○年代的台湾
        2. 一九五○年代台湾的校外文学课堂
    第三节 白话文学的检视
        1. “文学的国语”与中国文学危机论
        2. “描写”问题——从“五四”到一九五○年代的白话文学
第四章 “娱乐与教育”——一九五○年代语境下文学的通俗化与大众化
    第一节 一九五○年代台湾“文艺大众化”口号溯源
        1. “到民间去”——有待实现的大众文艺远景
        2. “从民间来”:一九五○年代台湾文学教育的民粹主义倾向
    第二节 爱情——一九五○年代文学的第一通俗要素
        1. 从“革命加恋爱”到“反共加爱情”的写作模式
        2. 爱情小说的反动——以徐舒《江湖行》为案例
    第三节 从“大众”回到“市民”———日常生活观照中的文学
        1. 乱世传奇与读者的阅读期待
        2. 市民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8)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旨趣
    二、研究成果述评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四、论文架构
第一章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与文学生态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
        一、经济的现代化
        二、文化的现代化
        三、教育的现代化
        四、公共医疗卫生的现代化
    第二节 文学现代化与青岛的文学生态
    小结
第二章 逊清遗民在青岛
    第一节 青岛:清遗民的主要聚集地
    第二节 寓青遗民的政治复辟活动
        一、复辟的组织和谋划
        二、清遗民复辟活动归于失败的原因
        三、复辟失败后青岛诸遗老的命运
    第三节 清遗民在青岛的文化活动
        一、尊孔文社与藏书楼的建立
        二、“十老会”:清遗民之“真率会”
    小结
第三章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青岛新文学活动的中心
    第一节 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
    第二节 大学内的文学教育与创作
        一、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活动
        二、“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大学内学生文艺社团与文学刊物
        一、海鸥剧社与《青大海鸥社公演特刊》
        二、征程文艺社与《征程》周刊
        三、文刊编辑社与《文刊》
        四、刁斗文艺社与《刁斗》季刊
        五、国立山东大学话剧社与《山大剧社第一次公演特刊》
        六、《中庸》周刊
        七、国文学会
        八、新文艺学会与《新地》周刊
    小结
第四章 青岛本地文人的创作尝试——基于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第一节 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第二节 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青岛诗坛的繁荣:以诗歌副刊与期刊为中心
        一、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成立
        二、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与青岛诗歌文艺副刊的繁荣
    第四节 《避暑录话》:国立山东大学作家群与青岛本地文艺界的联结
        一、《避暑录话》的创刊与由来
        二、《避暑录话》作者与内容
        三、《避暑录话》的地位与意义
    小结
第五章 儿童副刊与青岛儿童文学的萌蘖(1930~1937)
    第一节 青岛的儿童副刊
        一、青岛儿童副刊三种
        二、副刊编者的现代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第二节 成人话语下的儿童文学
    第三节 儿童的文学创作与现代意识觉醒
        一、发现自我
        二、关注国家与社会
    第四节 政府、社会与青岛儿童文学的繁荣
        一、政府与初等教育的现代化
        二、“儿童节”、“儿童年”活动与提高儿童地位
        三、青岛现代慈幼事业的推进
    第五节 青岛儿童文学的独特性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9)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祝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of thesis
论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学价值取向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指挥棒
        1.1.2 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教学价值取向存在难以抉择的现象
        1.1.3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是探究语文四十年教学改革的钥匙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意义
        1.3.1 有助于把握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演进规律
        1.3.2 有助于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目标进行正确定位
        1.3.3 有助于革新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5 文献综述
        1.5.1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研究现状
        1.5.2 《祝福》的研究现状
        1.5.3 《祝福》教学案例的选择
2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的基本价值与阶段划分
    2.1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基本释义
        2.1.1 价值与教学价值
        2.1.2 价值取向与教学价值取向
        2.1.3 价值取向与价值观念的关系
        2.1.4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2.2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的基本价值
        2.2.1 正确认识中学语文价值取向的变迁有助于把握中学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
        2.2.2 探究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变迁有助于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
        2.2.3 把握语文价值取向变迁的基本规律有助于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革故鼎新
    2.3 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阶段划分
        2.3.1 阶段划分的前提:中学语文教育社会背景
        2.3.2 阶段划分的依据:中学语文课程文件的指导思想
        2.3.3 阶段划分的基础:中学语文教学的主流教学观念
3 科学主义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1978 年—1985 年):工具思想本位
    3.1 科学主义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工具思想本位”价值取向的形成
        3.1.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工具与思想并重,追求教学体系科学化
        3.1.2 中学语文主流教学观念:语言—文学型教学
    3.2 “工具思想本位”主导下的《祝福》教学解读
        3.2.1 语文教育界对《祝福》教学的讨论:文本解读阶级化,强调思想
        3.2.2 名师《祝福》教学案例呈现
        3.2.3 《祝福》教学案例评析
    3.3 “工具思想本位”教学价值取向下的语文教学特点及困惑
        3.3.1 “工具思想本位”教学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特点
        3.3.2 “工具思想本位”教学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困惑
4 素质转型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1986 年—2000 年):语言思维本位
    4.1 素质转型时期中学语文教学“语言思维本位”价值取向的形成
        4.1.1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培育思维,发展智力
        4.1.2 中学语文主流教学观念:语言—思维型教学
    4.2 “语言思维本位”主导下的《祝福》教学解读
        4.2.1 语文教育界对《祝福》教学的讨论:解读多元化,开拓思维
        4.2.2 名师《祝福》教学案例呈现
        4.2.3 《祝福》教学案例评析
    4.3 “语言思维本位”教学价值取向下的语文教学特点及困惑
        4.3.1 “语言思维本位”教学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特点
        4.3.2 “语言思维本位”教学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困惑
5 人文回归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2001 年—今):人文素养本位
    5.1 人文回归时期中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本位”价值取向的形成
        5.1.1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人文精神的回归
        5.1.2 中学语文主流教学观念:语言—人的发展
    5.2 “人文素养本位”主导下的《祝福》教学解读
        5.2.1 语文教育界对《祝福》教学的讨论:淡化主题解读,强化素养培育
        5.2.2 名师《祝福》教学案例呈现
        5.2.3 《祝福》教学案例评析
    5.3 “人文素养本位”教学价值取向下的语文教学特点及困惑
        5.3.1 “人文素养本位”教学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特点
        5.3.2 “人文素养本位”教学价值取向的语文教学困惑
6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演变特点及其启示
    6.1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演变特点
        6.1.1 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演变的基本动力
        6.1.2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从工具本位走向人的发展
        6.1.3 “人文素养本位”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6.2 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变迁对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选择与确立的启示
        6.2.1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选择与确立的前提:追溯逻辑起点,明确语文教学本质
        6.2.2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选择与确立的依据:着力于“人”的发展
        6.2.3 语文教学价值取向选择与确立的关键: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人文素养
7 研究发现与不足(代结语)
    7.1 研究发现
        7.1.1 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变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7.1.2 从工具本位走向人的发展是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发展的必然趋势
        7.1.3 “鉴古知今”是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选择与确立的有效途径
    7.2 研究不足
        7.2.1 研究的严谨性有待加强
        7.2.2 研究的深度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10)现实关怀与自由立场 ——徐訏文学编辑出版事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4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立足社会:现实、救亡与启蒙
    2.1 “帮厨”编辑,缺乏主体地位
        2.1.1 系缘《论语》,初涉编辑
        2.1.2《人间世》——编辑生涯的开端
        2.1.3《论语》和《人间世》之于徐訏办刊的影响
    2.2 突破“闲适”与批判现实
        2.2.1 “比较少年”:突破“闲适”与直面现实
        2.2.2 匕首与投枪:救亡时代的揭露与批判
        2.2.3 透视现实:民间文艺隐含的世俗人生
    2.3 启救亡之蒙与自由理性
        2.3.1 “孤岛”期刊文学态势
        2.3.2 《读物》:启蒙与抗战的“教科书”
        2.3.3《人世间》:救亡——自由与理性的新归宿
        2.3.4 《作风》:文化启蒙与“作风”
第三章 上海夜窗书屋与自由意识萌芽
    3.1 “只出自己的书”——独特个性与自由体验
    3.2 “三思楼月书”版本改写——现实迷惘与乌托邦设想
        3.2.1 改写缘由——个体生命的执着追寻
        3.2.2 突破现实禁锢,追求自由人生
第四章 批判意识与自由价值立场
    4.1 曲折回归现实人生——现实性、文艺性与娱乐性的矛盾选择
        4.1.1 《幽默》的创刊缘由与时代坚守
        4.1.2 “中年人读物”的“幽默”与“个性”
        4.1.3 “小品”中的人生:讽刺与“幽默”
    4.2 个人意识与现实的策略化呈现
        4.2.1 “幽默”的个人性与现实人生结合
        4.2.2 拓展公共文化空间——通俗性、娱乐性的策略化趋向
    4.3 徐訏晚年办刊风格转向:时政批评与自由意识
        4.3.1 社会批判与个人意识觉醒
        4.3.2 《七艺》的自由意识:时代的荒诞与批评
第五章 徐訏编辑思想与编辑理念
    5.1 徐訏的编辑理念与原则
        5.1.1 有益于抗战、文化与社会
        5.1.2 启蒙精神:树立健全的社会意识、文学风格与价值观
        5.1.3 传记文学:真实的“人”与人性
        5.1.4 装帧精美:唯美自然
    5.2 徐訏编辑思想
        5.2.1 “自由主义”办刊理念
        5.2.2 立足现实、时代与社会
        5.2.3 编辑:综合的人才
第六章 结语徐訏编辑思想渊源:现实关怀与自由主义辩正
    6.1 突破浪漫藩篱,关注现实人生
    6.2 “雅”与“俗”的游离融合
        6.2.1 雅俗:文学观念和办刊理念的同步
        6.2.2 不一样的“俗”:“世俗”而不“媚俗”
    6.3 个人与时代自由的困境与思辨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鲁迅小说教学漫谈(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文学新人培养机制研究 ——从文学研究所到鲁迅文学院[D]. 刘业伟. 上海大学, 2015(02)
  • [2]从“博物学”看鲁迅[D]. 涂昕. 南京大学, 2014(05)
  • [3]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D]. 韩伟表.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4]舒巧 门文元舞剧创作风格比较研究[D]. 侯文靖.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5]周作人散文中的日语借词研究 ——以拼音首字母J(jiao)-S的中日同形词为中心[D]. 李哲.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6]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案例研究[D]. 范丽琛.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文学传统与一九五○年代台湾的文学教育[D]. 陈秋慧. 南京大学, 2011(08)
  • [8]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D]. 邢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9]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学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研究 ——以《祝福》为例[D]. 黄露. 宁波大学, 2019(06)
  • [10]现实关怀与自由立场 ——徐訏文学编辑出版事业研究[D]. 张露. 河北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浅谈鲁迅小说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