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纪实性电视剧的时代责任和美学追求——谈山西纪实性电视剧(论文文献综述)
田家和[1](2014)在《中国电视剧美学批评的生成和理论框架(1978-2000)》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视剧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的电视剧理论也伴随着电视剧创作的复苏发展起来。70年代末,在文艺创作刚刚复兴的年代,我国的电视剧美学批评还稍显薄弱,政治对文艺的影响的痕迹还清晰可见,而且在那一时期,我国的文化理论刚刚遭遇到了颠覆性的毁灭,想要在荒芜的土地上重新生根发芽,对于老一代理论家们来说是严峻的考验。但是在大家对电视剧艺术的不断探究下,在这一时期,电视剧的艺术地位得到了确立,在与其他艺术不断地纠缠与区分的过程中,电视剧艺术的美学特性得以独立出来。在电视剧美学批评生成的萌芽时期,电视剧的批评文章数量并不少,但是因为电视剧艺术是新兴的艺术种类,学者们对其基本特性还没有完全的把握,所以相关的批评文章少有美学的角度,更多的还是残留着政治的影子。到了90年代中期,批评家的队伍开始壮大起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电视剧事业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出现了多部优良的电视剧。同时,电视剧美学批评也开始得到了发展。在这一时期,学者们对电视剧本体美学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范围也进一步拓宽,开始出现了专业的电视剧批评,在这些专业的批评当中含有美学角度的批评便是日后美学批评理论框架的萌芽。90年代末到新世纪伊始的这一段时期,电视剧艺术已经完全被大众所认同与接受,而电视剧理论也已经发展成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于是在这一时期,美学批评的各个角度基本都已成熟,批评家们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理论构建形态选择自己的维度进行非常专业的美学批评。在这些批评文章当中,笔者根据对我国电视剧美学批评这三个时期的了解,总结出了我国电视剧美学批评的理论框架。
张丹[2](2014)在《山西题材影视剧的美学特征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地方题材影视剧的创作逐渐呈现出繁荣的态势,不同地域的影视作品在银屏上争相斗艳,带给大众不同的审美感受。其中,山西题材影视剧也凭借自身的优势在数量和质量上取得了新的突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一批山西题材影视作品的热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山西文化热”。《小武》《站台》《乔家大院》《走西口》《喜耕田的故事》《八路军》《吕梁英雄传》《亮剑》《白银帝国》等等,一系列优秀的作品重新打响了“山西题材”的名号,赢得了大众的欢迎,并在影视文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建设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也是研究山西题材影视剧美学特征的前提和条件。就笔者目前搜集的资料来看,学术界关于山西题材影视剧的研究虽然早有涉猎,但多为散见的论文。从研究对象来看,学者的研究多集中在某一领域,有的以某一部作品为主,有的以同一类型题材作品为主,或涉及电视剧方面,或涉及电影方面;从研究角度来看,多集中在对作品内容、人物形象、艺术风格、文化精神内涵等方面的解读,或是影视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业等其他方面的延伸拓展。因此,从美学视角对山西题材影视剧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仍处于空白状态。山西独特的地域性决定了其影视作品表现形式的特定性和多样性,通过对其美学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把握山西特色文化。本文通过对山西题材影视剧美学风格及审美价值的研究,结合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探讨山西题材影视剧的美学意义和文化意义,并反思其存在的问题。由此分析地方题材影视剧在中国影视剧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山西地方文化建设和中国影视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含引言全文共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引言部分主要交代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范围,整理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资料,说明论文的研究框架及创新点。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论述山西题材影视剧的美学特征:首先,梳理山西题材影视剧的发展脉络,从20世纪20年代末年电影传入山西到新世纪以来的山西题材影视剧创作。同时以文化学分类的标准将山西题材影视剧划分为晋商题材、农村题材、抗战题材以及其他题材系列。其次,论述山西题材影视剧的“主旋律”的叙事主题及其审美表现。最后,从画面和镜头、色彩、声音等方面探讨其艺术形式上的美学特征。第二部分指出山西题材影视剧存在的不足:部分作品对山西本土地域文化的体现不够充分;人物刻画不够典型;作品的政治性与艺术性失衡等。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地方题材影视剧在中国影视剧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对山西题材影视剧美学特征的研究,笔者发现地方题材影视剧在丰富中国影视剧题材类型,满足大众审美需求,打造中国影视剧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陆嘉生[3](1996)在《纪实性电视剧的时代责任和美学追求——谈山西纪实性电视剧》文中提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的普及,不仅需要通过新闻、专题,也需要用艺术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和重大事件。以真人真事为题材的纪实性电视剧,正是在现实生活的孕育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中产生、发展并不断走向成熟的。她是时代的产物,因此就要更好地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神圣使命,发挥“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作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纪实性电视剧在山西的繁荣有它的历史渊源。我们得首先感谢黄土高原上这一块丰厚的沃土,在这里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源泉。我们还必须感谢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顽强奋斗、纯朴善良的山西人民。新中国成立之
窦金启[4](2019)在《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文中指出在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要继续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创新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拓展渠道平台,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可以看出,从十六大期间开始提出的文化走出去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的战略指导方针。而作为文化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产业,其也必然要以此为其发展依据,从而形成影视“走出去”布局。影视“走出去”其实是在文化“走出去”整体战略下形成的影视产业对外传播的体系,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对影视国际传播与交流的一种具有中国时代理论特色的理论。其既涉及硬性的影视产业“走出去”,也包含软性的影视文化“走出去”,但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都是要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以此,向国际社会展示良好而积极的国家形象。其实,在新世纪初,我国的影视行业就开始不断探索“走出去”的方式和方法。本文采用面相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以影视“走出去”为本体,通过对《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颁布以来到现阶段,我国的影视行业的“走出去”的理论形成,影视“走出去”构成内容的盘整与分析,影视个案及产品的调查与研究和影视“走出去”对我国国家形象体系构建的影响等几方面作为论述和研究的对象,梳理和盘整出我国影视“走出去”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得出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改进措施及方法。影视对外传播理论的不断创新是形成影视“走出去”的根本。本文的第一章,侧重探讨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影视“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特性。通过对十七大到十九大期间关于影视“走出去”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影视工作指导意见的梳理,可以得出,影视“走出去”是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组成之一,是在其理论指导之下所形成的。并且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其形象性、时效性和导向性的特征,进而对文化“走出去”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第二、三章,以影视“走出去”的内容构成为研究对象,通过把影视“走出去”及对外影视体系中的主要构成内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这四种艺术形态,在新世纪“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盘整和梳理,进而得出:我国影视产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成绩,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发型和推广的方式和方法。影视“走出去”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要配合国家外交方针及政策。本文第四章,以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方针为语境,分别从大国、周边、“一带一路”、以及中非“战略合作伙伴”这四个角度,对我国影视产业在这四种对外交往策略中的重点国家的“走出去”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我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综合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国影视产业整体“走出去”的可行性路径。无论是影视产业“走出去”,还是影视文化对外传播,其在实现经济目的的同时,最高级的目标是要实现我国国家形象的良好表达,树立积极的国家形象。所以,本文最后一部分就影视“走出去”对于国家形象构建体系的丰富和提升进行研究,并认为,影视“走出去”无论从内容还是方式上都已经成为塑造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影视产业的对外发展在提升自身的品牌意识和影响力的同时,要自觉的肩负起对中华文化软实力体系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的责任。
蓝善敏[5](2020)在《聚焦于大时代变迁的艺术再现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电视剧艺术中,现实题材作品在兴旺与沉寂间漫漫求索,其天然拥有深厚的观众基础,以及扎根现实生活,书写时代典型生活特征和人民心理结构的创作标准,并以传播和引领观众的精神文化与价值观为主旨。近年来,随着观众审美的提高,现实题材电视剧作品精品迭出,但质量却良莠不齐,流于感官刺激而虚浮于真实生活之上的作品依然不在少数。但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电视剧市场中,孔笙始终坚守艺术内涵和市场价值的融合,以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和对生活真实感的坚守树立起口碑。孔笙导演通过温暖、励志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丰富而贴合生活情态的艺术再现手法、考究的视听美学追求构建起富有共情的荧幕生活情境,为观众勾勒出宏大时代变迁下个体或家庭的命运状态,展现出震撼人心又富有人性温暖的情怀。孔笙导演的多部现实题材剧频繁获得“白玉兰”奖“飞天”奖等业内殊荣,在其冷静而细腻的镜头下,中国社会激荡的蜕变和人民涓涓细流般的生活并存,孔笙导演以温和质朴的美学追求贴近生活,触碰时代的脉搏,创作出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纹理的作品,流露出温和而昂扬的价值取向。本研究以电视剧美学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结合影视美学、社会学等理论基点,拣选孔笙最具代表性的现实题材作品,对其文本和艺术再现手法进行综合性研究。旨在分析、透视孔笙现实题材作品的现实主义美学风格和鲜明的个人化特征,探讨其现实题材作品的艺术价值及时代意义,以期提炼出电视剧市场中孔笙“品牌”的独特韵味及创作思路,为当代国产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借鉴。
徐文艺[6](2019)在《新世纪长征题材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征题材电视剧是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电视剧创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也因题材的特殊性而一直备受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历经数十载的发展,长征题材电视剧在质和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长征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这期间涌现出了许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纵观长征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处于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新世纪长征题材电视剧在创作理念及艺术表现手法上均有所创新和突破,从而使这一时期的作品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本文将新世纪长征题材电视剧作为研究对象,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切入,对新世纪长征题材电视剧的艺术表征、美学追求和文化价值进行全面解读与研究。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学术界对长征题材电视剧研究的不足,为提升未来长征题材电视剧的审美品格和文化价值尽绵薄之力。
杜珊珊[7](2020)在《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文中提出“表情”是情绪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形式,是大众感情最直观的传达方式。表情传达出的可以是“酸甜苦辣”,也可以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影像作为当今社会时代的映照,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以速度和遗忘作为标记的现代社会里,纪录片以其与社会建构的互动关系,成为了大众表情和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从影像表情与记忆的时代关系进行中国纪录片研究,不仅是一个新视角,且更具有以表情的变迁弥合过去并链接未来的意义。表情变迁与纪实影像,两者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是紧密缠绕不可分割的,纪录片影像的进步最大限度地将公众表情展现在银幕之上,从传统表情、僵化表情到生动表情、国家表情,其变化过程中主流的话语被逐渐改写。受90年代人文思潮、纪实思潮的影响,纪录片中呈现的表情越来越丰富。在这些银幕表情的变化外壳下,包裹着的是社会环境的变化,影视技术的发展以及文化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也正是因为社会的宽容、技术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中国相册越来越自然越来越丰富。中国纪录片中的表情变迁,可以从不同时代呈现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变化,美学倾向及影像个体差异等层面体现出来。本文主要梳理了1979-2019年40年间的纪录片发展历程,以“表情”作为切入点,从三方面对中国纪录片所展现的影像变迁作一分析:纪录影像变化的背景、纪录影像中的表情所呈现出的变迁历程以及纪录片呈现表情变迁的审美意义。此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其一,纪录影像的表情承载记忆,其建构性取决于影像生产过程中拍摄者与拍摄对象的介入和交互影响,影像作为一种媒介,拍摄对象随着媒介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变化,观者在观看影像时与自我的经验结合而被激发的思考,三者共同构成纪录影像表情变迁的最终状态;其二、纪录片中建构起关于以非常态的外化的“公开表情”和个性化个人化的“私密表情”共同组成的社会表情图景,并以此勾勒出时代的表情变迁;其三、就纪录片现阶段的美学倾向而言,强烈的社会性及历史性的特征经常会压过纪录片本身作为一种影像艺术的属性。由此,对纪录片中不同时代经典案例的表达要素如声音、色彩等的美学分析,从纪录片美学的角度来说,这些表达路径的认知和探索,更可视为纪录片美学范式探索的一部分。因此从记忆的角度,以中国纪录片发展历程为经,以纪录片影像与公众表情、现实形象之间的互动为纬,探究中国纪录片中集体到个体形象呈现的“表情”变迁,不仅是一个新的视角,更能具体的看到在这样互动关系下不断改变的过程中,从而找寻纪录片表情背后的生成机制,近而以更为宽阔的视角探究如何把表情丰富性表达出来,如何用国际传播来打开维度,以期许纪录片更好的未来,同时也意味着纪录片所承载的社会记忆可能有更大的覆盖面与影响力。纪录影像呈现公众的表情变化并以此留存记忆。对当下快速变化着的中国社会来说,纪录片以其真实的本质呈现社会的真诚与勇气为历史留下了可资殷鉴的记忆档案,并以此突显纪录影像内在的独特价值。
孙国强[8](2010)在《论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与审美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以20世纪80年代为分界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从1958年第一部直播电视剧《一口菜饼子》播出到8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的电视剧创作一直处于探索阶段,从艺术风格方面讲,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创作模式,这期间的电视剧作品虽然思想精神向上而较为深刻,但题材、剧情单一且说教性浓厚。从8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视机的普及,电视剧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以反映改革开放成果、社会新面貌为主要内容的现实主义电视剧成为主流。90年代之后,随着社会的转型,文化、艺术形态走向多元化,电视剧创作日趋成熟,题材日益丰富。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走上自觉为农村、农民的道路,“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标志性起点是1989年播出的《篱笆·女人和狗》。”【1】这部电视剧舍弃了“概念化”的描写,而以探索农民的真实生存状态为主题,成为农村题材电视剧新发展的标志。一直到21世纪初,农村题材电视剧都在不温不火地发展着。2002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的实施,“三农”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刘老根》开启了农村题材电视剧走向繁荣的大门。新时期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一时蔚为大观,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多样。有的反映农村的新面貌,包括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可以说是“为时代的”,比如《喜耕田的故事》;有的深入农民的心灵深处,探究农民在新时代里的生存状态,可以说是“为人的”,比如《天高地厚》;还有一部分电视剧虽然以农村为故事背景,但其思想主旨却不限制在农村题材中,比如《暖春》歌颂的是人所应共有的美好亲情。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繁荣原因,从观众方面来说,农民是我国电视观众中的主要群体,创作贴近农民生活的影视作品,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除了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实施外,以娱乐性和商业性为特点的大众文化的兴起也是原因之一,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们在精神上往往感受到孤独与漂泊,农村题材电视剧继承了乡土文学表现人们对乡土家园回归的向往的传统。农村题材电视剧具有以下四种美学特征:一是乡土气息浓郁的自然之美,农村题材电视剧有着鲜明的乡土特色,农村地区的田园风光是其给观众的最直观的印象;二是地域特色突出,对民风、民俗的表现,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能够拉近观众与作品的距离;三是人文精神的张扬,一部优秀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一定是能够真实地了解农民的心灵状态,充满对农民深深的人文关怀,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传达出农村生活、农民生活的真谛;四是喜剧手法的广泛应用,绝大多数农村题材电视剧尤其是东北农村剧都显得诙谐幽默,都更受观众的欢迎,这既是基于地域文化的自身特色,也与电视剧的娱乐性有关。当然,时下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都市元素的渗透,一些农村题材电视剧只有一个农村题材的外壳,其里面的内容却是属于城市化的东西,朴实美好的情感被浮躁的噱头取代。其次是地域文化的隔阂,过分彰显地域特色容易使非本区域文化圈内的观众对剧作失去兴趣,比如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在南方部分地区没有太高收视率就是由于大多南方观众对东北民间文化没有心理共识。另外,我们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者们也存在着不深入农村生活、靠想象来写剧本的问题,只有像乡土文学那样将真实的感情建立在农村的土地上,才能真正创作出有价值的电视剧。我国的电视剧创作或鉴赏方面的理论研究只有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但理论体系的建设还是很快的,其中主要是吸取文艺学美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方法。本文在对中心内容——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美学特征进行论述时,所运用到的理论主要有叙事学、接受美学、大众文化理论中对受众的研究。文献方面,除了有关文艺学美学、电视剧理论、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专着外,专门论述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期刊论文也是本文文献的一个来源,这方面的资料尚不算多而且大多只针对某一个问题。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美学特征进行比较全面的整理论述,并结合优秀的农村题材电视剧进行个案分析。本文通过研究成果,尝试性地提出农村题材电视剧应高举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城镇化进程快速包围农村的环境里,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剧烈冲突、融合的今天,文艺工作者应深入思考城市题材元素在农村题材电视剧中的位置。
邵将[9](2018)在《电视剧的“中国精神”内蕴及其艺术呈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力图对电视剧的"中国精神"及其审美表达进行概括与辨析,指出近年来一批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电视剧作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与艺术自觉较好地诠释了"中国精神"内涵,分析了"中国精神"在承继优秀传统文化、涵容东方美学意蕴的多个侧面及其表现;进而探讨了"中国精神"对"新时代"精神的承载、彰显及其审美表达;也进一步概括分析了某些作品在表达"中国精神"时出现的文化价值失度、审美表达失范等创作症结。
史茗瑶[10](2020)在《中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传播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电影市场涌现了大量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如《湄公河行动》、《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烈火英雄》等。这些“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在取得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俨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本文聚焦在我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传播价值研究。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有其传播优势,它通过原型事件在社会上的传播与舆论反响增加宣传热度,在电影上映后,通过贴近生活与打动人心的故事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以及对事件的再思考,甚至影响管理层决策。正因如此,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有其广泛的传播价值。在社会文化层面,真实事件改编电影能引发社会思考,促进社会发展,影响社会法治化进程;在艺术审美层面,它兼具纪实性的美学特征与戏剧化的艺术表达,具有较强的风格倾向性;在商业利益层面,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巨大的票房潜力以及类型化的创作趋向让它在我国电影市场占据具有竞争力的一席之地。当下我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仍处于成长阶段,还存在过度娱乐化削弱社会批判性、原型人物被侵权、伦理法律争议等问题,只有把握好原型事件的“改编度”,尊重事实与原型人物,使真实事件与故事改编更好地契合才能够实现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传播价值与现实意义,促进其良性发展。
二、纪实性电视剧的时代责任和美学追求——谈山西纪实性电视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纪实性电视剧的时代责任和美学追求——谈山西纪实性电视剧(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电视剧美学批评的生成和理论框架(1978-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中国电视剧美学批评研究的背景 |
二、本文所研究的范畴 |
三、研究意义所在 |
四、研究方法说明 |
一、中国电视剧美学批评的觉醒与起步(1978-1985) |
(一) 我国电视剧事业的复苏 |
(二) 我国电视剧批评主体的觉醒 |
(三) 电视剧艺术美学特征的确立 |
(四) 文艺批评标准探讨同步复苏 |
二、中国电视剧美学批评的拓展时期(1986-1992) |
(一) 电视剧的美学特征受到空前重视 |
(二) 对电视剧本体美学认识的深化 |
(三) 电视剧美学批评开始细化 |
三、中国电视剧美学批评的框架成熟时期(1993-2000) |
(一) 批评主体的扩展、争鸣意识增强与对民族美的重视 |
(二) 批评维度的多元化与框架的形成 |
四、简述中国电视剧美学批评的理论框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山西题材影视剧的美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范围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研究框架与创新 |
2 山西题材影视剧的美学特征 |
2.1 山西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概况及类型研究 |
2.1.1 电影传入山西 |
2.1.2 “山药蛋派”引领的山西电影创作 |
2.1.3 “晋军”崛起的影视创作及早期山西题材电视剧 |
2.1.4 新时期的坚守与突破 |
2.1.5 山西题材影视剧的类型研究 |
2.2 “主旋律”的叙事主题及其审美表现 |
2.3 独具“晋”味儿的影视语言 |
2.3.1 “山西影像” |
2.3.2 “山西本色” |
2.3.3 “山西声音” |
3 山西题材影视剧的反思 |
3.1 对山西地域文化的体现不够充分 |
3.2 人物刻画不够典型 |
3.3 政治性与艺术性失衡 |
4 地方题材影视剧在中国影视剧发展中的作用 |
4.1 丰富中国影视剧题材类型,满足大众审美需求 |
4.2 打造中国影视剧的民族艺术风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依据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和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原则及方法 |
五、研究意义及创新 |
第一章 影视“走出去”的文化理论支撑 |
第一节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影视对外传播 |
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成 |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意义 |
三、文化“走出去”的方式 |
四、影视对外传播结合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理论成果 |
第二节 影视“走出去”的特征及其影响 |
一、影视“走出去”的媒介特性 |
二、中国影视“走出去”的影响力分析 |
三、制约影视“走出去”影响力的因素 |
第三节 影视“走出去”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
一、影视艺术具有天生的文化责任 |
二、影视媒介影响文化认同 |
三、影视产品转变价值取向 |
第二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上) |
第一节 映像东方--国产电影“走出去”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利好的电影“走出去”政策 |
二、国产电影海外推广与传播内容 |
三、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影响力及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剧领天下--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环境 |
二、国产电视剧海外推广与发行内容 |
三、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问题分析 |
第三章 影视“走出去”内容形态及问题分析(下) |
第一节 纪录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纪录片及其“走出去”环境 |
二、国产纪录片“走出去”的路径及内容 |
三、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所面临的问题 |
第二节 多彩世界--国产动画片“走出去”及问题分析 |
一、国产动画“走出去”的环境及利好政策 |
二、国产动画片的海外销售与发行 |
三、国产动画片的国际合作分析 |
第四章 影视“走出去”在外交语境中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影视在欧美大国“走出去”影响力的提升 |
一、美国 |
二、法国 |
三、俄罗斯 |
第二节 中国影视在周边国家“走出去”影响力的扩大 |
一、越南 |
二、蒙古 |
三、印度 |
第三节 深耕“一带一路”的中国影视“走出去” |
一、匈牙利 |
二、泰国 |
三、埃及 |
第四节 中国影视在非洲主流国家“走出去”得到巩固和发展 |
一、中国影视业在非洲发展概况 |
二、中国影视作品在非洲传播的优势 |
三、中国影视在非洲传播的问题分析 |
第五节 中国影视“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
一、多途径调控生产要素,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 |
二、主抓影视节目内容,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
三、多元化传播渠道,建设基础化数字平台 |
四、完善对外影视人才培养建构 |
五、建立良性的监督反馈机制 |
第五章 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研究 |
第一节 文化形象与影视媒介 |
一、文化形象与国家形象塑造 |
二、西方映像中的中国形象 |
三、影视“走出去”的国家形象生成 |
第二节 影视媒介塑造国家形象的规律 |
一、对外宣传让位于国际传播 |
二、不断拓展对外传播平台 |
三、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 |
四、影视创作要保持文化自觉 |
第三节 影视创作表达国家形象的问题与不足 |
一、文本创作方面,缺乏思想力量 |
二、作品表达方面,缺乏视觉感染力 |
三、推广发行方面,缺乏民族基础层面的统筹 |
四、学术研究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和批评 |
五、文化消费方面,缺乏民族意识引导的力量 |
第四节 影视“走出去”塑造国家形象的方式与原则 |
一、影视媒介对于国家形象传播的优势 |
二、影视作品塑造国家形象的手段 |
三、其他的影视文化形式与国家形象塑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的实施细则(试行) |
附录B 《中国电视剧(网络剧)出口联盟倡议书》 |
附录C 《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附录D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作品目录 |
附录E 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获奖名单一览 |
附录F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优单元优胜作品 |
附表G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监制的对外影视节目一览 |
附录H 三大欧洲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电影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聚焦于大时代变迁的艺术再现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相关研究 |
1.2.2 对孔笙导演艺术及其作品的研究 |
1.2.3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界定 |
1.5.1 现实主义理论 |
1.5.2 现实题材电视剧 |
1 孔笙现实题材剧的创作历程与风格演进 |
1.1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历程 |
1.1.1 创作起步期(1996 年——2003 年) |
1.1.2 创作探索期(2003 年——2014 年) |
1.1.3 创作成熟期(2014 年——至今) |
1.2 细腻而宏阔的“正剧”风格 |
2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主题呈现 |
2.1 时代变迁下的阵痛与蜕变 |
2.2 矢志不渝的平民史诗 |
2.3 个体精神和情感的多维度表达 |
2.4 个体生命的成长与自我辨识 |
3 时代激荡中的典型人物塑造 |
3.1 实干担当的改革闯将形象 |
3.2 社会变革中逐渐觉醒的女性形象 |
3.3 新旧思想冲突下的父亲形象 |
3.4 饱含复杂人性的灰色人物形象 |
4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视听艺术 |
4.1 凝结时代情怀的画面语言 |
4.1.1 见微知着的开篇小景别镜头 |
4.1.2 升格镜头渲染时代情怀 |
4.1.3 纪实与诗意相融的光影色彩 |
4.2 沉入生活本真的声音语言 |
4.2.1 主题曲蕴藏多元化精神信仰 |
4.2.2 音乐音响营造时代景观 |
4.2.3 凝练独白的传统审美旨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新世纪长征题材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长征题材电视剧概述 |
1.1 长征题材电视剧的界定 |
1.2 长征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梳理 |
1.2.1 历时性角度 |
1.2.2 共时性角度 |
1.3 新世纪长征题材电视剧热播缘由 |
1.3.1 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引导 |
1.3.2 对当代受众审美心理的满足 |
1.3.3 新兴媒体的推波助澜 |
第2章 新世纪长征题材电视剧的审美突破 |
2.1 创作理念的转换 |
2.1.1 长征题材的开掘 |
2.1.2 叙事结构的丰富 |
2.1.3 叙事主题的探索 |
2.2 类型元素的杂糅 |
2.2.1 战争+偶像:热血青春的纪念 |
2.2.2 战争+伦理:伦理情感的融入 |
2.2.3 战争+谍战:悬疑元素的添加 |
2.3 艺术形象的创新 |
2.3.1 领袖形象的人性化塑造 |
2.3.2 反面人物的多层次展现 |
2.3.3 英雄人物的个性化刻画 |
2.4 视听效果的艺术化 |
2.4.1 画面造型 |
2.4.2 声音修辞 |
第3章 新世纪长征题材电视剧的美学追求 |
3.1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交融 |
3.2 悲壮品格与浪漫情怀的书写 |
3.3 “陌生化”和“熟悉度”的融合 |
第4章 新世纪长征题材电视剧的文化价值探寻 |
4.1 革命历史的镜像 |
4.2 国家认同的询唤 |
4.3 长征精神的颂扬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概念及选题范围界定 |
1.2.1 表情的概念及界定 |
1.2.2 记忆的概念与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框架结构与研究方法 |
2 纪录表情的启程:1979-1990 |
2.1 纪录影像缘起:从阴影中走出 |
2.1.1 精英文化的复苏 |
2.1.2 纪录类型的革新 |
2.1.3 纪录影像审美萌发 |
2.2 时代表情:合理与重现 |
2.2.1 表情在影像中的真实表达 |
2.2.2 公开表情的合理 |
2.2.3 私密表情的重现 |
2.3 经典案例:从文化启蒙到《莫让年华付水流》 |
2.3.1 贵在创新 |
2.3.2 表情伴随时代 |
3文化美学的觉醒:1991-1999 |
3.1 纪录影像复苏:浮出水面 |
3.1.1 大众文化的崛起 |
3.1.2 纪录手段的革新 |
3.1.3 纪录影像审美对“真实”的追求 |
3.2 时代表情:多元与公开 |
3.2.1 影像表情的自我投射 |
3.2.2 公开表情的多元 |
3.2.3 私密表情的公开 |
3.3 经典案例:从《生活空间》到《英和白》 |
3.3.1 表现本质 |
3.3.2 从影像真实到表情真实 |
4 纪实美学与人文主义(2000-2009) |
4.1 纪实影像开拓:沉淀与自省 |
4.1.1 在文化融合中蓄力 |
4.1.2 纪录媒介的发展 |
4.1.3 影像表情审美的创新迭出 |
4.2 时代表情:丰富与细腻 |
4.2.1 表情与记忆的影像链接 |
4.2.2 公开表情的丰富 |
4.2.3 私密表情的细腻 |
4.3 经典案例:纪实美学到人文主义——从《铁西区》到《再说长江》 |
4.3.1 写实的影像语言 |
4.3.2 书写底层的人文关怀 |
5 全民纪录时代:(2010-2019) |
5.1 影像表情的融合:多元共生 |
5.1.1 在文化多元中迸发 |
5.1.2 全媒体时代 |
5.1.3 影像审美对“真实”的再探 |
5.2 时代表情:开放与兼容 |
5.2.1 表情与时代记忆的弥合 |
5.2.2 公共表情的开放 |
5.2.3 私密表情的兼容 |
5.3 经典案例:真实、主观到私纪录——《四个春天》 |
5.3.1 纪实风格的杂糅 |
5.3.2 诗意生活的流露 |
5.3.3 生命与现实的建构 |
6 表情变迁的交互审视 |
6.1 时代语境生成纪实表情 |
6.2 表情弥合时代记忆 |
结语:从表情纪录到记录记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论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与审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中国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 |
(一) 美学品格在发展中不断提升 |
(二) 表现内容日趋丰富 |
二、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繁荣的原因 |
(一) 大众文化潮流中对回归乡土的向往 |
(二) 农村的发展是大国腾飞的关键 |
(三) 农村是最广阔的电视观众群体所在地 |
三、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审美特征 |
(一) 乡土画面的美感 |
(二) 民族性与地域性的完美融合 |
(三) 在现实性中浸透人文关怀 |
(四) 较多地采用喜剧化表现手法 |
四、对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反思 |
(一) 时代性:如何看待城市元素的增加 |
(二) 生活性:地域文化差别带来的收视失衡 |
(三) 乡土性:创作需要深刻的生活体验 |
结语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 |
后记 |
(9)电视剧的“中国精神”内蕴及其艺术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一、承载“中国精神”, 呈现东方审美意蕴 |
二、彰显“新时代”精神, 实现审美价值超越 |
三、电视剧承载与表现“中国精神”的不足与反思 |
(10)中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传播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范围界定与概念辨析 |
一 研究范围界定 |
二 概念辨析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研究现状 |
二 电影价值传播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中国早期电影中的真实事件改编 |
第二节 市场经济语境下中国电影的真实事件改编 |
一 “暗度陈仓”的“地下电影” |
二 寻求价值认同的“地上”突围 |
三 中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发展的驱动力 |
第二章 中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传播优势及社会影响力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传播优势 |
一 内在优势:贴近生活的情感认同 |
二 外在优势:全媒体传播环境 |
第二节 中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社会影响力分析 |
一 原型事件传播与社会舆论 |
二 事件再传播与广泛讨论 |
三 加快政策落实与问题解决 |
第三章 中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价值呈现 |
第一节 社会价值:披露现实引发思考 |
一 以点带面拷问人性 |
二 再现历史观照现实 |
三 引导思想凝聚人心 |
第二节 审美价值:虚构真实与人性光辉 |
一 纪实性与戏剧化的碰撞 |
二 现实批判与人性展现 |
三 隐喻升华主题 |
第三节 商业价值:真实IP的经济潜力 |
一 巨大的票房潜力 |
二 促进现实题材电影类型化 |
第四章 中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问题与发展策略 |
第一节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存在的问题 |
一 过度娱乐化削弱社会批判性 |
二 原型人物遭受二次伤害 |
三 存在伦理争议 |
第二节 中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问题的发展策略 |
一 坚守批判精神 |
二 规避二次伤害 |
三 寻求情感共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纪实性电视剧的时代责任和美学追求——谈山西纪实性电视剧(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电视剧美学批评的生成和理论框架(1978-2000)[D]. 田家和.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3)
- [2]山西题材影视剧的美学特征研究[D]. 张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14(08)
- [3]纪实性电视剧的时代责任和美学追求——谈山西纪实性电视剧[J]. 陆嘉生. 求是, 1996(01)
- [4]镜像中国 ——新时期中国影视“走出去”盘整与研究[D]. 窦金启.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聚焦于大时代变迁的艺术再现 ——孔笙现实题材电视剧研究[D]. 蓝善敏.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6]新世纪长征题材电视剧审美文化研究[D]. 徐文艺. 南昌大学, 2019(02)
- [7]中国纪录片40年表情变迁研究(1979-2019)[D]. 杜珊珊.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论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发展与审美特征[D]. 孙国强. 广西师范大学, 2010(01)
- [9]电视剧的“中国精神”内蕴及其艺术呈现[J]. 邵将. 中国电视, 2018(09)
- [10]中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传播价值研究[D]. 史茗瑶. 郑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