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搞好政治课教学改革 发挥政治课战斗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易春秋[1](2005)在《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大量资料为基础,将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中,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五个阶段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提出了若干思考。 论文由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组成。 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写作框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 10 月~1952 年底)。党和国家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和长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新民主主义思想教育,主要锋芒指向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普通中学中的重要地位。此时,加强了对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了学校内的共产党、青年团、学生会、少年儿童队组织,形成了以普遍开设政治课为主体,密切结合各项政治运动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 第二章,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新中国在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部《宪法》,着手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相适应,中学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举措,一方面加强了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另一方面,也使政治课的地位日益弱化。此时,加强了时事政策教育,在实践中开辟了学生守则教育、劳动教育、榜样教育、校外教育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由班主任、团、队、学生会等各方面配合的经常化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第三章,“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这一时期,曾一度强调加强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恢复政治课,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但 1957 年反右斗争开始后,紧接着进行的“大跃进”和“教育革命”、“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由于“左”倾政治运动的冲击,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切围绕着运动转。在政治课教学上,以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代替了原来设置的政治课,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章还阐述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第四章,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以贯彻“八字方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为标志,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始逐步扭转前一时期“左”的倾向,政治课也开始进行调整,并继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时期,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既切实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又不放松德育。在德育工作中既重视政治教育、榜样教育、劳动实践,又加强了以学生守则为中心的道德品质教育,既继续发展并逐步完善校内各教育阵地的作用,又开始重视校外教育,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开始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但是 1962 年召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左”的影响,开始加强贯彻阶级教育,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波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既伴随着正确的内容又交织着“左”的偏向。第五章,“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初~1966 年 5 月)。1964 年春节,以毛泽东就教育问题发表的“春节谈话”为始,发表了一系列对教育问题的指示,其中很多内容对中国教育的改革有积极意义,但同时,讲话内容也包含一些“左”的因素。随着中苏分裂,美国采取反共的“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日益重视“反修防修”,并展开了一系列“反修防修”的运动,一时间,“反修防修”席卷教育领域,开始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制度。在此背景下,毛泽东提出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同时在城乡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的影响下,使本已从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日益加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意识更加强化。1964 年 7、8 月间,全国高、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的召开,阶级斗争教育成为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迷误之中。本章还阐述了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学解放军、学大庆运动的情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继续加强和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的情况。
李梦嫄[2](2019)在《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思想理论、文化精神和社会情感的总称。它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追求进步的思想情感,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表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作为一种非常宝贵且具有独特性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育人功能。将红色文化转化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教学素材,开展“融入式”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论题着重讨论了选题的原因、意义以及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围绕红色文化的内涵、表现形式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展示了论者对红色文化问卷调查的分析和总结;重点阐述了基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将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素材录入的原则、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采撷红色文化素材的分类;最后,针对红色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融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即发挥教师课堂主渠道作用,尝试课堂教学新方法的改革,开展红色文化教学的实践活动。以此提高红色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效果,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提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高中思想政治课融入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丰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马云[3](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认为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梁家妍[4](2020)在《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以福建红色文化为例》文中指出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倡导“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具有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福建,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主题鲜明,具有独特的思想教育资源优势和育人价值,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素材。本文从红色文化的概念入手,认为红色文化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为文化源头并将其进行创造性融合的一种新型文化,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沉淀、创造、发展形成的,能够被人们继承和开发利用的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制度形态以及行为形态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以物质样态和非物质样态而存在,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人民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福建红色文化具有遗址遗存数量多、思想理论影响大、出版进步刊物数量多,戏剧创作繁荣、精神内涵丰富等鲜明特性。将福建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是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战略背景下实现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纵深发展、培育富有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将福建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课程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原则,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校职能与资源优势,推进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必须创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必须拓宽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第二课堂教学形式;必须完善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的评价体系,真正发挥福建红色文化的育人魅力与育人价值,真正完成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教学目标,真正造就和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时代新人。
隋子辉[5](2012)在《“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1949—1966年)》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围绕19491966年“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的“无产阶级政治”是指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等,1949年之后中小学学校的设置、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和德育活动等都与“无产阶级政治”密切相连,针对这一主要特征本文分以下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首先对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理论进行了探讨,从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历史传统到近代教育转型时期的教学机构的管理、教育宗旨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理解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发展轨迹。在这样的历史传统下,中国共产党吸收了列宁主义的教育思想,老解放区和苏联的教育经验,逐渐形成了1949以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在1962年之后教育方针开始强调为“阶级斗争”服务,1964年以后明确指出教育目标是“培养无产阶级事业的接班人”,在“左”倾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第二章论述了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与中小学管理体制的关系,1949年之后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教育管理体制,并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小学的领导地位,在学校内部建立起了校长负责制。1957年反右派斗争之后,中国共产党对中小学教育的领导不断加强,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不断抽调各行各业的党员干部到中小学校担任领导工作,由于一部分干部业务水平不高、教育理论不精出现了“党的领导”与“教育规律”之间的矛盾。第三章论述了中小学学校的办学体制,19491952年中国共产党接管了全部的公立学校,整顿了一部分私立中小学,并新建了一批学校,到1956年接办了全部私立学校,办学体制变为单一的由国家包揽办学。1958年教育大跃进在办学体制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允许工厂、机关、街道、公社、企业办学,出现了很多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农业中小学等学校。在促进教育普及的同时,为了能为高等院校输送“尖子生”,在中小学实行重点校制度,形成了小宝塔的结构。重点中小学的“精英主义”路线与质量低的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农业中小学的“大众主义”路线产生了矛盾,形成了教育的不公平。第四章论述了“无产阶级政治”对中小学教师的改造和冲击,1949年之后中小学教育的执行者教师一直是被改造的对象,中国共产党通过讲习会、政治训练班、时事政策学习以及对传统和西方教育思想的批判等方式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改造,目的是将中小学教师改造为具有阶级斗争观念、劳动观念并能够自觉地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教育工作者。中国共产党还让中小学教师直接参加三反运动、忠诚老实运动、整风“反右”、四清运动等政治运动,以达到在运动中接受教育,转变立场的目的,在政治运动的同时进行组织清理,对教师冲击很大,特别是1957年整风运动中中小学教师关于教育、教学以及生活中的一些建议和意见都被当成了右派言论,很多教师被打成右派,1978年之后才被改正。由于中小学教师教育者与被改造者的角色冲突,造成了师生关系的异化,使得”文化大革命”中中小学教师首先受到了学生的批斗。第五章论述了入学、升学领域的“阶级路线”,教育领域通过贯彻“阶级路线”进行了教育权利的分配,中国共产党所推行的“阶级路线”主要依据是家庭出身,在教育领域的出发点是使工人、贫下中农及其子女成为政权坚实的群众基础,使干部子弟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特别是1957年之后对于“剥削阶级”子女教育权的限制形成了新的社会歧视,使得工人、贫下中农的社会优越感大大提升,取得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政权衷心的拥护。但是由于工人、贫下中农多数比较贫困、子女较多、农村教学质量差、升学率低等因素的影响,其子女在高端教育资源的竞争方面事实上处于劣势,使得他们对于这一教育体系有不满,为”文化大革命”中对教育领域的“修正主义”的批判积聚了情绪,而对干部子弟的培养更是通过教育形成了特权阶层,使之成为“文化大革命”时期出巢的第一窝黄蜂。第六章论述了“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教学和德育活动,中小学学校的首要任务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在中小学中专设的政治课,是“无产阶级政治”的最主要表现,并且要求在语文、历史等各学科教学中贯穿政治教育的思想和内容。在德育方面,一方面学生走上社会直接参与政治运动、社会活动,另一方面在学校里进行政治学习、参加学校里共产党、青年团、少先队所领导的各项活动,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引导和教育,以使中小学生形成了符合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特别是在1962年毛泽东强调“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之后,教学和德育领域的政治化、革命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经过教学影响和德育熏陶,塑造出的一代青年人形成了与传统文化断裂,并逐渐革命化的鲜明性格。结语部分对19491966年“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做了反思,针对教育宗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权利、教育体制等问题进行了一分为二的评价。指出其成就在于使工农受教育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学生了解社会,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并且也纠正了教育中出现的学生负担过重等问题。同时指出其中存在的严重的问题,即过于强调“无产阶级政治”,给中小学生灌输了错误的观点,强化了阶级斗争等“左”的思想等。
任云飞[6](2018)在《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与调整(1948-1952)》文中研究表明1948年底,在北平全城解放之前,解放军下属文管会已对清华大学、燕京大学成功接管,后来又接管了北京大学和北平师范大学。在接管中,文管会首先铲除了国民党、三青团残余势力,废除了国民党党义课程和训导制,在各校设立校委会管理校政。对于教会高校和私立高校,文管会坚持了维持原状,仅在经济上给予支持的方针。随后,文管会在各校建立了政治大课制度,对广大师生进行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安排他们通过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在实践中深入认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文管会对各大高校的课程进行了精简,加入了马列主义学说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论等内容,并作为必修课。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是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改造绕不开的话题。北京众多高校的教授大都曾在西方求学,深受西方价值观影响。在思想上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存在错误认识。从1950年到1952年,思想改造运动、三反、“清理中层运动”、忠诚老实运动等一系列旨在改造、教育广大教师的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运动越来越剧烈,虽然出现了随意上纲上线、学生斗老师等不良现象,却从根本上破除了高校教师们的崇美、恐美思想,树立了教育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为之后的高校院系调整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与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了北京高校的组织结构,各高校人事权和重大事项的裁决权统一归教育部,高校各部门实行集体领导制,分别设立管委会。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覆灭,教会高校、私立高校开始出现生源短缺,再加上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关系的恶化,燕京、辅仁等教会高校和大批私立高校悉数被改为公立,私立高校在北京不复存在。与此同时,共产党、青年团组织开始从地下转为地上,纷纷公开组织,随着广大师生觉悟的提升,他们入党、入团积极性高涨,党团组织迎来了大发展。通观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对北京高校的接管与改造,1951年到1952年的高校院系调整堪称改造的高潮,无论是波及范围,还是调整幅度,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都是少见的。北京的高校院系调整,是以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为蓝本,对高校院系、课程、教学等各方面的彻底改造。运动以1952年为界,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北京解放之初,院系调整较为缓慢,1952年为调整的高潮,短短数月的时间,北京几乎所有高校中的院系皆被重新打乱再次整合,综合性高校锐减,大批单科性理工科院校和多科性理工类院校相继产生,着名的有“八大学院”等。此外,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民族学院作为新设立高校,其组织结构特点值得注意。接收、改造高等教育,必然要涉及课程的改造。文管会对高校课程的改造,是按照先政治课、后专业课,先文法专业、后理工专业的次序进行的。各高校删减了大量不合时宜的课程,添设了一些苏联高校的课程,但是照搬过于艰深的苏联教材,也增加了师生的负担。在教学中,北京高校模仿苏联体制,系之下分专业,专业下设若干教研组,以教学研究组为基本教学单位。在讲课前制定教学计划,按照苏联教学大纲进行讲授,甚至翻译、使用了大量苏联教材。此外,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更加突出“整齐划一”,小到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甚至课程的增减,都要由高等教育部定夺,全国高校开始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北京高校也开始统一招生,统一分配工作,高校自主权大为缩小。苏联模式的优势是突出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另外,随着高等教育向工农开门政策的提出,我们仿照苏联模式,也开办了大批工农速成中学。中共对北京高校的接管与改造,极大地改变了广大师生的生活状态,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参加南下工作团、暑期学习团、干部训练班和青年学园等,提高了认识和觉悟。并且通过实地参加土地改革,认识到工农群众的可爱和剥削阶级的丑恶,消除了原先的错误认识。朝鲜战争爆发后,广大师生又投入到抗美援朝的宣传中去,他们深入乡间,用各种形式向民众宣传,还纷纷向前线捐款捐物,一些同学甚至直接要求参军,奉献自己的一切,体现了勇于报国的情怀。在某种程度上,中共对北京高校的改造是北京高等教育逐步由欧美式向苏联式转换的过程。夺取革命胜利不久的中共,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学习苏联经验被认为是在短期内取得成效的捷径。但是没有很好地联系国情,苏联经验与中国实际结合得不够好,出现照抄、照搬苏联经验的现象。在思想改造和院系调整中,采用“运动式治国”的方式,出现了“一刀切”等简单粗暴的现象。但是不能因此抹杀北京高等教育改造的巨大成绩。各大高校规模扩大,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工农群众也得以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文化水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巨大的人才保障,也为以后的高等教育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黄爱英[7](2012)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井冈山,是毛泽东为寻找中国革命正确道路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道路的第一步。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积极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战争环境极为恶劣,军队的人员构成十分复杂,然而,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对党、军队和人民群众开展的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党的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也由此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井冈山道路成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开端。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坚持“六个统一”,即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史与论的统一、文献法与调查法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本论文采取这种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以期对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客观、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进而指导和运用于当前和今后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即中国革命潮流的低落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环境的艰难。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革命理想和信念教育、红军宗旨和任务教育、革命形势和政策教育、党的理论教育、阶级教育、团结教育。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举措有:教育和改造袁王部队、创办军官教导队、开展边界整党、开办党团训练班、加紧士兵政治训练、宽待和改造俘虏。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制度有:党委集体领导制度、支部建在连上制度、党代表制度、士兵委员会制度、纪律制度、宣传兵制度。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如,进行调查研究、实行土地革命、推行工商政策、发动政治运动、建立民众政权、开展文化运动。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加强了党的建设,为革命提供了有力的领导保障;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革命提供了可靠的武装力量;密切了党群关系,为革命奠定了雄厚的群众基础;分化和瓦解了敌军,为革命提供了有效的兵源补充。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的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加强制度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保证;坚持群众路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领导身先士卒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井冈山精神”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支柱。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必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必须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牟志宏[8](2019)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提出教育部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标出台后,新课标的结构变为6个部分,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终身发展的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明确了该课程的任务是立德树人,明确了是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的具有鲜明政治方向的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抓好课堂教学,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就需要在老师在课堂教学、教案设计、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下功夫。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四个单元共十课,该教材分为单元、课、框、目、四个层次。通过四个层次的讲授,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热爱,加强文化自信;然而,有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讲授的时候,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单一,不但没有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有的甚至容易使同学们产生抵触情绪。那么要改变这种现状,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优化课程资源利用为原则,不断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如此以来,学习效率将大幅提升,教学主阵地课堂也将会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有趣。从保路运动到五四运动,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的成立,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在四川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红色文化印记,例如:伟人故居、战场遗址、纪念碑纪念塔、革命老区、革命博物馆等,形成的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都是四川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都是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高中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做为必修课模块之一,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参与能力。《文化生活》课程教学中有效利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一是能够拓宽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资源,让所教授的内容更接近学生的生活,使教学内容可感知可触摸,达到提高讲授的效率,有利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的提高,从而达到自愿自觉的学习。二是能够更好的挖掘、利用好四川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具备高尚的品格和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追求。思想政治课中合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对于思想政治教学与日常课堂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围绕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文化生后教学,对四川省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文主要由4个部分构成,具体为:第一部分,绪论。本部分分别从研究课题的选择缘由和目的出发,详细阐述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并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从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方面对本文研究的资源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明确了四川省作为老革命根据地不仅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还包含了多彩的内涵、以及各具形态的表现形式和多样性的特点。第三部分,就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分析。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新课改的要求、红色文化资源的地位这几个方面对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到文化生活教学中,以及如何使红色文化资源在文化教学中发挥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本文还围绕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特点、文化资源教学的优势,以及四川省文化优势等多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各种资源与《文化生活》教学融合的可行性与相关途径。第四部分,介绍了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如何引入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运用应具备针对性和选择性。同时,还考虑了如何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来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的目标,提升教学的效果。
王天丹[9](2020)在《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文中提出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的所在地。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边区成为中共军队的指挥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边区地处黄河西岸,扼守日军进攻大西北的要道,其独特的军事战略地位,使之成为日军进攻的重要军事目标。为抗击日军,消灭土匪,取得反磨擦斗争胜利,边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加强军事建设,是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加强边区防卫力量,确保边区安宁,赢得抗战胜利的重要举措。为加强边区军事建设,中共首先建立了边区武装力量,为边区和中共中央的安全提供了可靠的军事力量。八路军主力部队奔赴华北抗日战场后,边区防守力量薄弱,为加强边区防卫力量,中革军委、中共中央决定组建边区驻军留守部队,成立留守兵团,编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统一指挥边区八路军留守部队,保安部队和地方民众抗日武装组织(主要是自卫军和少先队),形成了八路军正规部队、保安部队和民众抗日武装(主要是自卫军和少先队)三位一体的武装力量格局。边区武装力量和组建和政变,为保卫中共中央和确保边区安宁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武装力量。为解决八路军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政干部缺乏的问题,中共建立了抗大及有关军事院校,为八路军、新四军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军事和政治干部,为中共军队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干部保证。为提高边区部队战斗力,开展了军事教育和大练兵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模范,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被中共中央军委表扬,并将其经验批转全军学习推广。以上举措为取得河防、剿匪、反磨擦斗争的军事胜利,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模范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共局部执政的历史地位。为防止日军西犯边区,进攻大西北,八路军专门成立河防部队,在八路军的配合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挫败了其进犯边区和进攻大西北的企图,为创造模范根据地创造了条件。针对国民党军队对边区发动进攻和反磨擦事件,边区部队打退了其进攻,取得了反磨擦斗争的胜利,结束了国共两党政权并立的局面,实现了政令和军令的统一,使边区抗日民主政权成为唯一合法政权,为建设新民主主义模范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共在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历史地位。为加强军队后勤建设,中共建立和开展了军工生产,发动了大生产运动和“双拥运动”,为八路军提供了武装装备保障,解决了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增强了中共局部执政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为给八路军提供作战需要的武器装备,中共中央军委在边区成立了军事工业局,组建了一系列军工厂,研发和生产了武器弹药,开展了赵占魁运动,逐渐扩大了生产,为部队提供了大量武器弹药,保证了部队作战需要。为解决边区和部队面临的财政经济困难,边区部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增加了粮食和工业品的生产,展开了打盐运盐及食盐等出口,以换取边区急需的战略物资,增加了边区财政收入,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稳定了边区物价。为解决边区工作中暴露出的党政军民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开展了双拥运动。经过整风,中共实现了对边区部队的一元化领导,落实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形成了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成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和中共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为克服边区部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军阀主义与教条主义倾向,边区部队认真学习,经过整风,克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形成了以中共中央西北局为首的一元化领导,落实了中共中央“九一”决定,增强了党政军民的团结,为巩固抗日根据地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总结经验,推广全军,在毛泽东支持下,将边区部队的整风经验成果写成《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形成了党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历史性文献,与古田会议并列,多次下发全军学习。毛泽东思想提高了中共全党全军对毛泽东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的正确认识,肃清了王明错误思想及其他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危害,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原则,总结形成了中共武装斗争的理论和指导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共领导军事工作,进行武装斗争的宝贵财富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为中共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指明了方向,对建国后军队和国防建设产生了极大影响,至今仍是全党全军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
赵小琴[10](2019)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达州市A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时政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融入时政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当前高考政治试题也主要是以近一年的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进行理论分析。为了解当前时政教育的现状,笔者利用在达州市A中学执教的机会,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分别对该校高中部学生和高中部政治教师进行了调研。结合文献资料和对时政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观察后,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取得的成绩,比如: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的时效性日益增强、时政素材日益丰富、高中生对时政教育的认同感日益加深。同时,深挖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学校、社会这四个方面,笔者从不同角度对这四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从四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第一章,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介绍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的重要性、特点、目标进行阐述,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对研究对象的概况及调研工作进行简单阐述,并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同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取得的成绩,并深挖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从学生受自身因素的制约、教师的时政素养有待提高、学校不重视时政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的社会性根源四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第五章,是本研究的重点。在以上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以提高高中时政教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为主。论述了学生主动学习时政、教师提升时政教学能力、学校建立健全时政教育体系、社会重视素质教育。从多方面提出加强时政教育的对策,让时政教育的开展取得实效。
二、搞好政治课教学改革 发挥政治课战斗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搞好政治课教学改革 发挥政治课战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及学术创新 |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10月~1952 年底) |
一、新中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 |
二、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发挥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联合会等的作用 |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 |
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提出 |
二、学习苏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时事政策教育 |
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 |
小结 |
第三章 “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 |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
二、“左”倾政治运动的强大冲击 |
三、政治课与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途径展开 |
小结 |
第四章 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 |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 |
二、调整中的波折 |
三、政治课的调整及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
小结 |
第五章 “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年初~1966 年5 月) |
一、“反修防修”席卷中学教育领域 |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
四、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
小结 |
结语 |
一、历史评价 |
二、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红色文化教学现状分析 |
一、红色文化概述 |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
(二)红色文化的内容 |
(三)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 |
二、学校开展红色文化教学的调查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红色文化教学的意义 |
(三)问卷调查中反映的问题 |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作用 |
(一)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
(二)点燃爱国热情的激励作用 |
(三)铸造理想信念的凝聚作用 |
(四)养成吃苦耐劳品性的滋补作用 |
第三章 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素材录入 |
一、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素材录入的原则 |
(一)目的性原则 |
(二)主体性原则 |
(三)生动性原则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采撷红色文化素材的分类 |
(一)领袖率先垂范精神 |
(二)先烈英勇牺牲精神 |
(三)敬业奉献的劳模精神 |
(四)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
三、红色文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
(一)红色文化与《文化生活》相契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实例 |
(二)红色文化与《政治生活》相契合----《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教学实例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新红色文化教学的方式方法 |
一、发挥教师主渠道作用 |
(一)加强研究 |
(二)突出主线 |
(三)分章渗透 |
二、尝试课堂教学新方法 |
(一)体验式教学法 |
(二)小组讨论教学法 |
(三)信息传导教学法 |
三、开展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 |
(一)组织班级班会团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
(二)举办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及文体活动 |
(三)开展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实践活动 |
(四)推进红色文化新媒体网络教育实践活动 |
结论 |
致谢 |
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
一 农村 |
二 扫盲教育 |
三 社会控制 |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
二 扫盲教材解读 |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
一 集中学习 |
二 分散学习 |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以福建红色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红色文化概述 |
第一节 红色文化的内涵 |
一、红色文化的界定 |
二、红色文化的特征 |
三、红色文化的类型 |
第二节 福建红色文化的特征 |
一、遗址遗迹数量多 |
二、思想理论影响大 |
三、出版进步刊物数量多,戏剧创作繁荣 |
四、精神内涵丰富 |
第二章 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与文本分析 |
第一节 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 |
一、实现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推进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纵深发展 |
三、培育高中生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
第二节 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文本分析 |
一、红色文化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相契合 |
二、红色文化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相契合 |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可行性 |
第三章 福建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原则和实现路径 |
第一节 福建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原则 |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二、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原则 |
三、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
四、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福建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现路径 |
一、发挥学校职能与资源优势,推进红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 |
二、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 |
三、拓宽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第二课堂教学形式 |
四、完善红色文化融入教学的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5)“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1949—1966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题解 |
二、本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论文研究方法及学术创新 |
第一章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理论探讨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政教合一”的历史传统 |
一、官学私学的严格控制 |
二、教育的宗旨及培养目标 |
三、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教学内容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的转型 |
一、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
二、教育宗旨的嬗变 |
三、严格控制的教学内容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方针的演变 |
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来源 |
二、1949——1966年的教育方针 |
小结 |
第二章 突出“无产阶级政治”与中小学的管理体制 |
第一节 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体制 |
一、教育行政体制的初步确立 |
二、教育管理权的下放 |
三、加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
第二节 北京市的教育管理机构 |
一、市教育行政机构 |
二、县区教育行政机构 |
第三节 中小学内部的领导体制 |
一、校长负责制 |
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小结:“党”的领导与教育规律 |
第三章 中小学学校的办学体制 |
第一节 接管公立中学、新建中小学 |
一、1949年接管公立中小学 |
二、新建中小学 |
第二节 整顿和接办私立中小学 |
一、整顿私立中小学 |
二、接办全部私立学校 |
第三节 半工(农)半读中学及农业中小学 |
一、1958年全民大办教育 |
二、1964年重提两种教育制度 |
第四节 重点中小学制度 |
一、小宝塔制度的逐渐形成 |
二、重点中小学的提高措施 |
小结: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的矛盾 |
第四章 “无产阶级政治”对中小学教师的不断冲击 |
第一节 对中小学教师的思想改造 |
一、中小学教师的状况 |
二、教师思想改造的过程 |
三、整风运动之后加强改造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参加政治运动 |
一、三反运动与组织清理 |
二、忠诚老实运动 |
三、反右派斗争 |
四、四清运动 |
小结:教育者与被改造者的角色冲突 |
第五章 入学、升学领域的“阶级路线” |
第一节 工农及其子女的教育优先权 |
一、工农教育优先权的表现 |
二、工农子女入学率不断提升 |
三、工农子女在教育竞争上的劣势 |
第二节 剥削阶级子女高考升学权的逐步限制 |
一、对“剥削阶级”子女的政治歧视 |
二、“剥削阶级”范围不断扩大 |
三、不能升学者上山下乡 |
第三节 干部子弟的教育特权 |
一、专设的干部子弟学校 |
二、干部子弟的入学优势 |
三、干部子弟学校生活中的优越性 |
小结:教育权利分配与“阶级路线” |
第六章 “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教学、德育 |
第一节 学制和考试制度 |
一、学制的不断改革 |
二、统一考试与学生过重 |
第二节 中小学课程中的“无产阶级政治”的体现 |
一、政治课的设置及内容 |
二、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任务 |
第三节 中小学德育中“无产阶级政治”的体现 |
一、学生参与政治运动、社会活动 |
二、学校内的德育活动 |
小结:传统文化的断裂与革命性格的形成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与调整(1948-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五、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北平高校 |
第一节 公立高校 |
第二节 教会高校与私立高校 |
第三节 党的活动与学生运动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等院校的接管和初步改造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等院校的接管经过 |
第二节 军事管制委员会对北京高等院校的初步改造 |
第三节 思想改造、三反、“清理中层运动”在北京高校中的展开 |
第三章 接管后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等院校组织结构的调整 |
第一节 公立高等院校组织结构的变迁 |
第二节 教会高等院校组织结构的变迁 |
第三节 高校内中共党团组织的发展和壮大 |
第四章 北京的高等院校院系调整 |
第一节 北京高等院校调整的开始 |
第二节 北京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的高潮 |
第三节 北京的新建高校及其特点 |
第五章 北京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校园生活的变化 |
第一节 课程设置 |
第二节 师生生活 |
第三节 教学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7)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概况 |
1.1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背景 |
1.2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历程 |
1.3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
第二章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
2.1 开展革命理想和信念教育,消除“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怀疑 |
2.2 开展红军宗旨和任务教育,奠定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基础 |
2.3 开展革命形势和政策教育,统一思想认识和保证政策贯彻执行 |
2.4 开展党的理论教育,贯彻“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 |
2.5 开展阶级教育,启发无产阶级觉悟和激发革命斗志 |
2.6 开展团结教育,克服封建家族观念和个人主义思想 |
第三章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举措 |
3.1 教育和改造袁王部队,“绿林”武装成为革命军队 |
3.2 创办军官教导队,注重军事人才的政治素质培养 |
3.3 开展边界整党,纯洁党的组织和提高党的战斗力 |
3.4 开办党团训练班,提高党团员思想政治素质 |
3.5 加紧士兵政治训练,提高红军战士思想觉悟 |
3.6 宽待和改造俘虏,瓦解敌军和壮大革命队伍 |
第四章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建设 |
4.1 建立党委集体领导制度,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4.2 建立支部建在连上制度,加强军队基层党组织建设 |
4.3 建立党代表制度,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 |
4.4 建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 |
4.5 建立纪律制度,加强军队纪律作风建设 |
4.6 建立宣传兵制度,开展党对群众的宣传工作 |
第五章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群众路线 |
5.1 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利益需求 |
5.2 实行土地革命,解决群众的土地问题 |
5.3 推行工商政策,保障群众的经济生活 |
5.4 发动政治运动,扩大群众的政治参与 |
5.5 建立民众政权,实现群众的政治权益 |
5.6 开展文化运动,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 |
第六章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
6.1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 |
6.2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新课程改革的呼唤 |
1.1.2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需要 |
1.1.3 开发、利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的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资源的含义 |
2.1.2 红色文化资源的含义 |
2.2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
2.2.1 四川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
2.2.2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形式 |
2.2.3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 |
3 必要性分析 |
3.1 《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必要性分析 |
3.1.1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是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学的重要资源 |
3.1.2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文化生活》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
3.1.3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 |
3.2 《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的可行性分析 |
3.2.1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优势 |
3.2.2 革命老区丰富的革命资源:相对成熟的开发现状 |
3.2.3 地理优势:四川省的学生可以利用较短的时间 |
4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原则与途径 |
4.1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在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
4.1.1 目的性原则 |
4.1.2 选择性原则 |
4.1.3 典型性原则 |
4.1.4 实践性原则 |
4.1.5 主体性原则 |
4.2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教学中运用的途径探析 |
4.2.1 运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
4.2.2 运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教学方式 |
4.2.3 运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转变学习方式 |
4.2.4 运用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升华教学目标 |
4.3 四川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文化生活》教学设计示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军事体制与军事活动 |
(二) 军事教育与部队整风 |
(三) 军事经济与军工生产 |
(四) 军事与民众动员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史料运用 |
第一章 边区武装力量的建制和职能 |
一、边区创建前的军事系统 |
二、中共中央军事系统 |
(一) 中央军委的组建与人事调整 |
(二) 八路军系统的军事力量 |
(三) 边区留守部队的统编与职能的转变 |
(四) 留守部队兵力的扩大和防卫任务的增加 |
(五) 扩编成立警卫部队 |
三、边区的地方武装力量 |
(一) 保安司令部及保安部队 |
(二) 地方民众抗日武装力量 |
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
(一) 联防军组建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
(二) 联防军的职能和建制 |
(三) 联防军成立的意义 |
第二章 边区部队的军事教育 |
一、抗日军政大学与军政人才培养 |
(一) 中共军事教育沿革与抗大建立 |
(二) 抗大军事教育及其演变 |
(三) 抗大招生工作 |
(四) 抗大军事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五) 抗大军事教育的特点 |
二、边区留守部队军事教育与训练 |
(一) 边区留守兵团及保安部队军事教育和训练 |
(二) 联防军军事教育和训练 |
(三) 边区留守部队军事训练成绩斐然 |
三、其他专门军事院校的军事教育和训练 |
(一) 八路军军政学院 |
(二) 八路军军事学院 |
(三) 延安摩托学校 |
(四) 八路军炮兵学校 |
(五) 中共中央军委航空学校 |
四、边区军事教育的成效 |
(一) 吸收大批知识青年走上抗战道路 |
(二) 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增强了抗战力量 |
(三) 大练兵运动与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
第三章 边区部队的政治工作 |
一、政治机关建制演变与职能 |
(一) 政治部(处) |
(二) 政训处 |
(三) 恢复政治工作制度及建制 |
二、边区部队政治工作的开展 |
三、边区部队政治工作主要内容 |
(一) 坚持党的领导 |
(二) 开展政治教育和宣传动员,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战斗力 |
(三) 推行在职干部学习运动 |
(四) 加强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时事政治的学习,提高干部战士政治素养,增强团结意识 |
(五)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四章 边区军事系统的整风运动 |
一、抗战初期中共军队中的错误思想倾向及其危害 |
(一) 存在的问题和表现 |
(二) 王明错误思想倾向的危害 |
二、边区部队整风运动的开展 |
(一) 中央军委开展普遍整风的部署 |
(二) 边区部队的整风 |
三、整风运动使中共军队思想作风改变、政治意识提高,形成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新成果 |
(一) 肃清了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 |
(二) 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三) 结出了累累硕果 |
(四) 形成中共军队政治工作的新成果——《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 |
(五) 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 |
第五章 边区的军事斗争 |
一、抗击日军,保卫河防 |
(一) 日军的进攻和目的 |
(二) 河防兵力的部署和河防守卫 |
(三) 河防战斗情况 |
(四) 河防保卫战胜利的成效和意义 |
二、清剿土匪,巩固后方 |
(一) 边区匪患猖獗的原因和危害 |
(二) 剿匪的政策和策略 |
(三) 大规模清剿行动 |
(四) 边区剿匪成效 |
三、反磨擦斗争,保卫边区 |
(一) 边区发生磨擦的原因和表现 |
(二) 中共处理磨擦的政策和应对策略 |
(三) 反磨擦的主要军事斗争 |
(四) 边区反磨擦斗争胜利的成效 |
第六章 边区的军事经济问题 |
一、军工机构建制与军工生产 |
(一) 八路军建立军工的原因 |
(二) 军工机构的设置与职能 |
(三) 边区主要军工企业的分工和生产 |
(四) 军工生产中的赵占魁运动和劳动竞赛 |
(五) 边区军工发展的成效 |
二、经济问题与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
(一) 边区面临的严重财政经济困难 |
(二) 边区财政经济发生困难的原因 |
(三) 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 |
(四) 部队大生产运动的成效 |
(五) 边区军队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意义 |
第七章 边区的军事与社会 |
一、边区的兵役制度 |
(一) 边区兵役制度的缘起 |
(二) 边区兵役制主要内容 |
二、边区农民参军 |
(一) 农民参军的动机 |
(二) 农民参军的优抚政策 |
(三) 各种抗战民众组织的宣传动员 |
三、开展“归队运动” |
(一) “归队运动”的背景和原因 |
(二) 归队法令和“归队运动” |
(三) “归队运动”的成效 |
四、边区“双拥”运动 |
(一) 边区“双拥”工作存在的问题 |
(二) “双拥”政策的制定及主要内容 |
(三) “双拥”运动的开展及主要形式 |
(四) 边区“双拥”运动的成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达州市A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时政教育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的价值与目标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的重要性 |
(一)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需要 |
(二)政治教材与政治课的需要 |
(三)完善课程体系的需要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的特点 |
(一)教育素材具有时效性 |
(二)教育形式具有多样性 |
(三)教育内容具有综合性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的目标 |
(一)知识目标 |
(二)能力目标 |
(三)思想政治目标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的现状 |
一、研究对象的概况及调研工作 |
(一)A中学的基本情况介绍 |
(二)调研样本选择的原因 |
(三)调研方法和内容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取得的成绩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的时效性日益增强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时政素材日益丰富 |
(三)高中生对时政教育的认同感日益加深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时政关注度低 |
(二)教师时政教学效果较差 |
(三)学校安排时政教育课时少 |
(四)社会普遍对时政教育存在认识误区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学生受自身因素的制约 |
(一)学生缺乏内在的时政学习动机 |
(二)学生缺乏对时政学习的兴趣 |
二、教师的时政素养有待提高 |
(一)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单一 |
(二)教师对时政教育素材选取不当 |
(三)教师的时政教学方式单一化 |
三、学校不重视时政教育 |
(一)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
(二)学校不重视对时政教育的管理 |
四、重智育轻德育的社会性根源 |
(一)应试教育功利化 |
(二)高考升学压力不利影响 |
第五章 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的对策 |
一、学生主动学习时政 |
(一)端正时政学习态度 |
(二)培养时政学习兴趣 |
(三)转变时政学习方式 |
二、教师提升时政教学能力 |
(一)提高专业知识修养和专业技能 |
(二)合理选取时政教育素材 |
(三)采用多样化时政教学 |
三、学校建立健全时政教育体系 |
(一)保障时政教育时间 |
(二)畅通时政信息渠道 |
(三)定期考察培训时政教师 |
四、社会重视素质教育 |
(一)转变功利化的应试教育 |
(二)完善高考升学制度 |
(三)营造重视时政教育的社会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搞好政治课教学改革 发挥政治课战斗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易春秋.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2]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研究[D]. 李梦嫄.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3]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4]红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 ——以福建红色文化为例[D]. 梁家妍.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1949—1966年)[D]. 隋子辉. 首都师范大学, 2012(12)
- [6]中国共产党对北京高校的接管、改造与调整(1948-1952)[D]. 任云飞.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 黄爱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12(01)
- [8]四川红色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牟志宏.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9]陕甘宁边区军事建设问题研究(1937-1945)[D]. 王天丹.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1)
- [10]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达州市A中学为例[D]. 赵小琴.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