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分泌疾病与组织相容性抗原(HLA)(论文文献综述)
谢云凯[1](2021)在《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在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细胞在子宫肌层浸润且呈弥漫性生长的一类良性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子宫肌层中出现异位的内膜和腺体组织,并伴有周围的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该病常发生于育龄期女性,其主要症状包括经期疼痛、经量过多和经期延长等,甚至导致不良妊娠以及不孕症,严重影响了女性正常生活以及生育健康。因此,近年来子宫腺肌病逐渐成为妇科领域研究的热点,但该病发病机制复杂,子宫内膜及腺体的异位种植及生长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和异位内膜组织的免疫逃逸密切相关。人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cocyte Antigen-G;HLA-G)是一种非经典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的Ⅰ类分子,可介导机体的免疫耐受及免疫逃逸。目前大量研究揭示了 HLA-G在肿瘤细胞及异位细胞免疫逃逸、侵袭、转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相关研究提示HLA-G可能在腺肌病病灶的异位种植及生长过程的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现有研究尚停留在组织学水平,目前尚缺乏腺肌病患者血清HLA-G表达水平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腺肌病患者血清HLA-G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及分析,初步探究血清HLA-G水平与子宫腺肌病发病及其病情进展和预后的相关性。并通过该研究对血清HLA-G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索,为子宫腺肌病免疫机制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研究目的通过检测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HLA-G表达水平,并与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对比,探究HLA-G与子宫腺肌病临床病理特点及其病情进展的相关性,并对HLA-G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索。研究方法本研究入组了 2019年2月至2019年10月间于山东省立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34例以及子宫肌瘤患者31例并依据病理资料分为子宫腺肌病组和子宫肌瘤组。收集子宫腺肌病组患者和子宫肌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BMI、病理资料、手术方式等信息;采集并保存子宫腺肌病组患者术前、术后2天、术后1个月以及子宫肌瘤组术前的血清标本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所有入组患者均已通过充分知情同意,该研究方案通过山东省立医院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查并备案。1.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腺肌病组患者及子宫肌瘤组患者留存血清的HLA-G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别检测对照组术前及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2天、术后1月的血清HLA-G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血清HLA-G表达水平的差异;比较腺肌病组患者在术前、术后2天、术后1月的血清中HLA-G的表达水平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对腺肌病组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并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患者血清HLA-G水平的差异。同时分析与腺肌病患者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手术方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间的关系。2.化学发光法检测腺肌病患者及肌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比较其在肌瘤患者及腺肌病患者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与患者的痛经程度、子宫体积大小等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HLA-G血清表达水平与CA125血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3.评价HLA-G在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比较HLA-G及血清CA125对子宫腺肌病诊断价值及其联合诊断价值,探究HLA-G在腺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1.实验组术前CA125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着差异(18.59±1.673 U/ml vs 134.8±30.41 U/ml;P=0.0005<0.001);对照组及实验组术前血清HLA-G水平同样存在显着差异(18.53±1.435 ng/ml vs 28.05±2.466 ng/ml;P<0.005)。2.腺肌病组术前、术后2天、术后1月血清HLA-G水平分别为28.05± 14.38 ng/ml、18.41±8.34 ng/ml、14.45±5.77 ng/ml,呈递减趋势,且术前 HLA-G 水平较术后2天相比存在显着差异(P<0.0001),但术后2天血清HLA-G水平与术后1月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3.腺肌病患者术前血清CA125及血清HLA-G水平与痛经程度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均提示无显着相关性(P>0.05)。腺肌病患者术前血清CA125水平与腺肌病患者术前子宫体积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r2=0.26),而血清HLA-G水平与子宫体积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4.不同手术方式比较,行子宫全切者术前HLA-G水平(28.85±16.38 ng/ml)与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术者相比(26.89±11.40 ng/ml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天,全切者 HLA-G 水平(16.04±4.27 ng/ml)与低于病灶切除者(21.79±11.35 ng/m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全切者HLA-G水平(14.22±4.73 ng/ml)与病灶切除者(14.78±7.20 n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者术后 2 天 HLA-G 水平(16.04±4.27 ng/ml)明显低于术前水平(28.85±16.38 ng/ml),但术后1月与术后2天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而病灶切除者术前(26.89 ± 11.40 ng/ml)、术后 2 天(21.79±11.35 ng/ml)及术后 1 月(14.78±7.20 ng/ml)HLA-G 水平两两相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5.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结果示,血清HLA-G曲线下面积AUC=0.697,当HLA-G取阳性截断值为27.27 ng/ml时,灵敏度为50%,特异度87.1%,存在诊断价值;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且灵敏度高于单用CA125或HLA-G检测。结论1.血清HLA-G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子宫肌瘤患者。提示血清HLA-G作为介导机体免疫耐受的重要分子之一,在子宫腺肌病灶异位种植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2.血清HLA-G水平术前、术后的变化与腺肌病患者手术干预及手术方式存在相关性,提示HLA-G可能作为一种腺肌病患者预后评价及疾病监测的潜在标志物。3.血清HLA-G对子宫腺肌病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且与单用血清CA125检测诊断相比,血清HLA-G联合CA125诊断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子宫腺肌病诊断效率。
丁禹[2](2020)在《《糖尿病和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治疗》(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因此对1型糖尿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应引起重视。欧美国家在1型糖尿病的研究水平上超于我国,可以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本次翻译实践项目选择医学文本《糖尿病和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 of Diabetes and Selected Autoimmune Diseases)为翻译材料,编者为乔治·艾森巴斯(George S.Eisenbarth),其研究主要涉及1型糖尿病。本书主要以1型糖尿病以及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免疫治疗进行相关研究。译者选取了书中“1型糖尿病的免疫发病机制”和“寻求更多选择性疗法来阻断自身免疫”这两章的汉译作为分析案例,具体分析卡特福德转换理论是如何指导此医学文本的翻译。本报告由六个章节组成,包括翻译项目简介、原文本分析、翻译过程、译后质量评估、案例分析和翻译实践总结。第五章的案例分析是本报告的核心部分。在卡特福德转换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英语和汉语在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本报告结合文本中的真实译例,分析了卡特福德转换理论在医学文本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层次转换主要聚焦在时态表达和语义复数表达上,通过将英语语法转换为汉语词汇得以实现。而范畴转换主要体现在词类转换、单位转换和结构转换上。词类转换主要探讨了通过转换词性使句子更加通顺;单位转换聚焦于将短语(从句)转换成单句使句子逻辑更加清晰;结构转换集中在将被动语态转换成主动语态以及将主语突出结构转换成主题突出结构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译者希望对此医学文本的分析和翻译能为翻译爱好者和医学研究者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刘倩玉[3](2019)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及对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糖尿病是位列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主要分为胰岛素分泌缺陷的1型糖尿病和胰岛素作用缺陷的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T2D)。目前临床上对T2D的治疗主要为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外源性胰岛素,如果患者的高血糖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则可导致进行性的胰岛β细胞损伤和糖尿病性肾衰、心脏病变、眼底病变、坏疽等并发症。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抑制炎症等特点。近年来,应用MSCs治疗T2D及其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其他来源(如脐带、骨髓、脐血等)的MSCs相比,人羊膜来源的MSCs(即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MSCs)具有来源丰富、分离简单、增殖能力强、无致瘤性,低免疫原性及高组织相容性等优点。本课题旨在系统研究hAMSCs的特征以及hAMSCs对T2D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以期为临床上T2D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方法:1.hAMS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1)将羊膜从胎盘上分离,依次经胰酶及胶原酶消化得到hAMSCs单细胞悬液;2)将分离得到的hAMSCs接种在10cm培养皿中进行常规培养;3)采用RT-PCR、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检测hAMSCs间充质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及免疫源性等相关分子标志物表达;4)体外诱导hAMSCs成骨、成脂分化检测其多向分化潜能。2.hAMSCs致瘤性检测:1)体外将hAMSCs接种在双层软琼脂上,观察其集落形成情况,验证其体外致瘤性;2)体内将hAMSCs接种于NOD/SCID小鼠皮下及肌肉,检测其体内致瘤性。3.hAMSCs体内移植改善T2D小鼠高血糖症状:1)利用高脂喂养联合STZ注射构建T2D小鼠模型;2)将hAMSCs(实验组)或PBS(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进入T2D小鼠体内,系统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随机血糖、空腹血糖、糖耐量、胰岛素耐量及血清中C-肽含量的变化;3)通过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胰腺中胰岛β细胞的形态及数目变化。4.hAMSCs体内移植改善T2D小鼠高血糖症状的相关机制研究:1)通过HE染色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肝脏的形态及结构;2)PAS染色检测hAMSCs对T2D小鼠肝脏组织糖原合成的影响;3)Q-PCR检测hAMSCs对T2D小鼠肝脏糖酵解、糖异生的影响;4)Western Blot检测hAMSCs改善T2D小鼠肝脏胰岛素抵抗的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1.成功从人羊膜上分离、培养得到hAMSCs,RT-PCR、流式细胞术及免疫荧光检测表明hAMSCs高表达胚胎干细胞标志基因Nanog、OCT4、SSEA-4及间充质干细胞标志基因CD29、CD73、CD90、CD105。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志基因CD34、CD45、CD133。低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Ⅰ类抗原HLA-ABC,不表达其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40,不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Ⅱ类抗原HLADR。体外诱导实验表明hAMSCs可成功分化为脂肪细胞及骨细胞,具有多分化潜能。2.体外双层软琼脂实验及体内成瘤实验表明hAMSCs在体外及体内均无致瘤性;3.经尾静脉将hAMSCs移植进入T2D小鼠体内可显着降低小鼠随机及空腹血糖、改善其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且可部分重建T2D小鼠胰岛形态;4.进一步研究表明hAMSCs体内移植后小鼠肝脏组织中肝损伤得到改善、糖原合成增加,糖异生相关基因PGC-1α、G6Pase表达下降,糖酵解相关基因LPK、PFK表达上升。另外,炎症相关基因IL-1β、TNF-α表达显着降低。Western Blot检测表明,hAMSCs体内移植可显着提高T2D小鼠肝脏组织中胰岛素敏感性相关蛋白p-IRS-1、GLUT4的表达,IGF-1R、p-IGF-1R、PI3K、AKT、p-AKT等表达也显着上调。结论:hAMSCs表达间充质干细胞及胚胎干细胞标志蛋白,具有分化潜能高、免疫原性低及安全无致瘤性等特点。hAMSCs体内移植可降低T2D小鼠血糖,改善STZ及长期高糖引起的胰岛损伤,降低T2D小鼠肝脏组织炎症水平、抑制肝脏糖异生、促进肝脏糖酵解、提高肝脏胰岛素敏感性。hAMSCs显着改善T2D小鼠高血糖症状可能与其激活PI3K/AKT/INS信号通路有关。
齐勇建[4](2017)在《外源物对人WJ-MSCs成软骨分化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慢性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关节疾病,是老年人群疼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关节软骨的基质主要是蛋白多糖(proteoglycan,PG),它是软骨强度、组织弹性及关节润滑的物质基础,可以很好的维持软骨内稳态。PG由多条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链附着于一条核心蛋白组成,然后通过交联胶原纤维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基质的退变或减少程度,是评价软骨质量的主要指标。传统观点认为,OA主要由机械因素及年龄相关的软骨退变所致,但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宫内发育迟缓(intran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IUGR)新生儿成年后手、髋等多关节OA易感。提示,OA可能具有发育起源。然而,发育源性OA的病因学复杂,病理生理机制不明,临床早期诊断和防治困难。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harton’s jelly derived stem cells,WJ-MSCs)是一种相对原始的干细胞,来源广泛,保存了宫内不良环境对胎儿发育所产生的不良影响的印记,可以用于胎源性疾病的早期预警。WJ-MSCs可以定向分化为软骨细胞,在该分化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发挥了关键的调控作用,该通路的活化可以促进其下游的软骨基质表型靶基因(α1 chain oftype Ⅱ collagen,col2α1)和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的表达。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孕期外源物暴露(prenatal xenobioticexposure,PXE)可以导致IUGR并使胎儿暴露于高浓度母源性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中,进而软骨发育不良,出生后OA易感。但是IUGR新生儿来源的WJ-MSCs是否软骨定向分化不良?分化所得的软骨细胞经炎症诱导后是否易出现OA样退变表型?外源物暴露是如何影响软骨分化的?TGFβ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如何,目前均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首先提取正常新生儿来源WJ-MSCs,建立成熟的WJ-MSCs提取和培养技术,然后用不同浓度的外源物处理WJ-MSCs,探讨外源物对WJ-MSCs中软骨表型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上游相关通路的影响;之后提取正常及IUGR来源的WJ-MSCs,并检测其增殖和分化模型上WJ-MSCs中软骨表型基因表达的差异及其上游相关通路的差异,进一步通过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进行诱导,明确宫内不良环境在WJ-MSCs上的印记作用及其对软骨定向分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用不同浓度的皮质醇干预正常来源的WJ-MSCs的定向分化过程,并检测其增殖和分化模型上WJ-MSCs中软骨表型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上游相关通路的影响,进一步通过IL-1β进行诱导,明确皮质醇过暴露对WJ-MSCs软骨定向分化后软骨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TGFβ受体(TGFβ receptors,TGFβRs)作为胎源性OA早期预警标志物的可能性。该科学问题的阐明,有助于加深对胎源性OA发病机制的理解,明确TGFβRs在软骨基质合成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明确其作为胎源性OA预警标志物的可能性,为胎源性OA的早期预警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第一部分外源物对人WJ-MSCs软骨发育相关基因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目的: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孕期外源物暴露(prenatal xenobiotic exposure,PXE)所致大鼠IUGR(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模型上,软骨发育不良及成年后OA(osteoarthritis)易感,同时发现母源性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过暴露是其共性现象。人的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harton’sjelly derived stem cells,WJ-MSCs)是相对原始的干细胞,能提供出生体重与成年疾病长期效应关系的信息。为此,本研究建立人WJ-MSCs增殖模型,探讨多种外源暴露物(包括咖啡因、尼古丁、乙醇)对软骨分化标志基因(Col2α1 和 aggrecan)的影响,并从 GC 屏障 Egr-1(early growth response protein1)和 11β-HSD2(11β-hydroxysteroiddehydrogenasetypes2)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信号通路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原代WJ-MSCs的分离、鉴定。取第4代细胞,分别给予用DMEM/F12 1:1培养基配制的常用外源物咖啡因(终浓度分别为0、0.1、1.0、10、100μM)、尼古丁(终浓度分别为0、0.1、1.0、10、100μM)和乙醇(终浓度分别为0、15、30、60mM),以上浓度均基于本实验室前期IUGR大鼠造模检测到的血液浓度换算而来。连续处理5天,隔天更换新鲜的培养液。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培养基。MTS检测细胞存活状况,RT-q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 GC 屏障相关基因、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信号通路及软骨表型基因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WJ-MSCs培养至4代时,已经较为纯化。不同浓度各种外源物处理WJ-MSCs 5天后,MTS法细胞代谢活力检测结果显示,本实验中所采用的三种外源物的不同浓度处理WJ-MSCs后,细胞的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改变。RT-qPCR结果提示:高浓度的各种外源物均可以明显降低软骨表型基因Co12α·(collagen type Ⅱ alpha 1 chain)和 aggrecan 的表达(P<0.01);各种外源物的最高浓度处理后,TGFβ信号通路的关键基因TGFβRⅡ/Ⅰ的表达均降低(P<0.01);高浓度外源物处理 WJ-MSCs 后,GC 屏障相关基因 Egr-1(early growth response protein 1)表达增加(P<0.01),11β-HSD2(11 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s 2)表达降低(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稳定的人WJ-MSCs提取和体外培养体系。首次在人WJ-MSCs增殖模型上,证实多种外源暴露物(包括咖啡因、尼古丁、乙醇)对WJ-MSCs软骨标志基因(Col2α1和aggrecan)和GC屏障的抑制作用,推测宫内时期暴露的外源物可直接或间接通过损伤GC屏障导致局部组织的高GC暴露,进而通过抑制TGF β信号通路,导致软骨表型基因的降低。第二部分IUGR新生儿来源的人WJ-MSCs软骨定向分化潜能降低及潜在机制目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出生体重与成年骨关节炎相关,第一部分的研究发现人WJ-MSCs增殖模型上,多种外源暴露物(包括咖啡因、尼古丁、乙醇)可以抑制软骨分化标志基因(Col2α1和aggrecan)、损伤GC屏障以及抑制TGFβ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表达,提示因宫内不良环境导致的宫内发育迟缓(IUGR)新生儿来源的WJ-MSCs可能存在软骨定向分化潜能降低。本研究拟首先在人WJ-MSCs软骨三维定向分化模型上探讨其软骨分化潜能;进一步在人IUGR来源的WJ-MSCs增殖模型上探讨GC屏障关键基因和软骨分化基因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初步发生机制。方法:按照实验室已经建立的WJ-MSCs提取方法,分别提取正常新生儿及IUGR新生儿来源的原代WJ-MSCs,分别传代至第4代后,建立增殖和软骨细胞三维定向分化模型。在增殖模型上,均以普通培养基培养5天后,检测正常及IUGR来源的WJ-MSCs软骨细胞表型基因、TGFβ信号通路及GC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在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微球软骨细胞三维分化模型上,以相同的分化培养基分化21天,取部分微球固定,进行蕃红O(safranineO)和阿利新蓝(alcianblue)特殊染色分析;部分微球被溶解用于提取总RNA,RT-qPCR检测软骨细胞表型基因和TGFβ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其余的微球加入IL-1β处理24h进行OA造模,造模后的微球取部分用于进行蕃红O和阿利新蓝特殊染色分析,然后将另一部分微球溶解,RT-qPCR检测软骨细胞表型基因和基质降解相关基因表达。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来源的WJ-MSCs中阳性表达TGFβRⅡ和TGFβRⅠ的细胞比例。结果:在增殖模型上,与正常组相比,IUGR组软骨表型基因Col2α1(collagen typeⅡ alpha1chain,Col2α1)和aggrecan的表达降低(P<0.01);TGFβ信号通路的关键基因 TGFβRⅡ/Ⅰ 的表达低(P<0.05,P<0.01);Egr-1 表达升高(P<0.01),而 11βp-HSD2表达降低(P<0.01),提示IUGR来源的WJ-MSCs受宫内不良因素暴露已经产生了 GC屏障损伤的印记,且TGFβ信号通路功能。在分化模型上,IUGR组基质合成比正常组少,表现为番红O和阿利新蓝染色浅、细胞数减少以及aggrecan、Col2α1表达降低,其上游的TGFβ信号通路中,TGFβRs的mRNA表达较正常组降低;经IL-1β诱导后,IUGR组软骨细胞OA易感,与正常组比较,表现为番红O和阿利新蓝染色更浅、细胞数更少,aggrecan、Col2α1表达进一步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13和ADAMTS5表达升高,提示基质降解增加。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IUGR来源的WJ-MSCs中,阳性表达TGFβRⅡ和TGFβRⅠ的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来源的WJ-MSCs。结论:本研究首次在增殖和软骨三维定向分化模型上,证实IUGR患儿来源的人WJ-MSCs的软骨分化不良以及经IL-1β造模后的骨关节炎样退变表型易感,推测,宫内时期IUGR新生儿的WJ-MSCs中GC屏障损伤,导致了局部的GC过暴露,使其TGFβ信号通路抑制,且该抑制效应具有编程效应,最终导致其TGFβRs阳性细胞减少且软骨分化不良。第三部分皮质醇对人WJ-MSCs软骨分化抑制及骨关节炎易感的表遗传调控机制目的:已知宫内不良环境下过暴露的高GC可通过表遗传方式影响基因的持续表达,进而影响组织生长发育。我们前期发现,孕期外源物暴露所致大鼠IUGR模型中均存在母源性GC过暴露共性现象。本课题已在第一部分人WJ-MSCs增殖模型上,证实多种外源物暴露(包括咖啡因、尼古丁、乙醇)所致WJ-MSCs软骨标志基因(Col2α1和aggrecan)降低可能部分来源于GC屏障损伤导致的GC过暴露介导的TGFβ信号通路抑制;且在第二部分证实IUGR患儿来源的人WJ-MSCs细胞GC屏障损伤、软骨分化不良以及经IL-1β造模后的骨关节炎样退变表型易感,以上提示高GC可能通过表遗传印记致使TGFβ低表达,介导了 IUGR来源的WJ-MSs软骨分化不良,但目前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在建立的WJ-MSCs软骨三维定向分化模型上,证实不同浓度皮质醇对正常来源WJ-MSCs软骨分化及骨关节炎易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TGFβRs表遗传印记作为胎源性OA早期预测靶标的可能性。方法:取第4代生长状态良好的WJ-MSCs,建立海藻酸钠微球三维软骨细胞定向分化模型,以150、300、600及1200 nM浓度皮质醇处理细胞。在增殖模型上,MTS法检测皮质醇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现象层面:在分化模型上以不同浓度皮质醇处理WJ-MSCs微球21天,观察形态学改变并检测表型基因和TGFβ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进一步,给予IL-1β处理24h(OA造模),观察形态学改变并检测软骨表型基因和TGFβ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机制层面:在三维定向分化模型上以0、300及1200 nM皮质醇联合GR拮抗剂处理细胞7天,检测软骨细胞表型基因、TGFβ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的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CHIP-PCR检测TGFβRs及软骨细胞表型基因Col2α1和aggrecan在组蛋白H3K9、H3K14和H3K27的乙酰化改变。结果:不同浓度皮质醇作用WJ-MSCs 5天,MTS法检测显示各浓度皮质醇组细胞代谢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改变。不同浓度皮质醇处理WJ-MSCs成软骨分化21天和经,番红O和阿利新蓝染色显示病理浓度(600和1200 nM)皮质醇处理组基质合成较生理浓度组(150和300nM)减少;RT-PCR显示病理浓度组Col2α1、aggrecan及其上游的TGFβ3受体Ⅰ和Ⅱ的mRNA表达较生理浓度组显着降低(P<0.01)。进一步经IL-1β诱导后,较生理浓度组(150和300 nM)相比,病理浓度(600和1200 nM)皮质醇组番红O和阿利新蓝染色变浅,表型基因和TGFβ通路的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13和ADAMTS5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升高(P<0.01),提示基质降解增加。同时,与生理浓度皮质醇相比,RT-PCR显示米非司酮可以部分逆转病理浓度皮质醇对 TGFβRⅡ/Ⅰ、Col2α1、aggrccan的表达抑制作用(P<0.05,P<0.01),CHIP-PCR显示病理浓度皮质醇可以抑制TGFβRⅡ/Ⅰ的组蛋白H3K9乙酰化水平,米非司酮可以部分逆转病理浓度皮质醇对TGFβRⅡ/Ⅰ的H3K9去乙酰化作用。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高浓度的皮质醇可直接诱导人WJ-MSCs软骨定向分化不良及骨关节炎样退变表型易感,并证实其机制为高浓度皮质醇通过激活糖皮质激素受体(GR)诱导TGFβRs组蛋白H3K9去乙酰化,进而抑制TGFβ信号通路及软骨分化标志基因(Col2α1和aggrecan)表达,导致软骨分化不良。TGFβRs去乙酰化可作为IUGR新生儿OA易感的预警分子标志物。
冯姣[5](2013)在《HLA-DRB等位基因与苏皖籍汉族人群甲真菌病的相关性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甲真菌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致病菌包括皮肤癣菌、酵母菌(主要是念珠菌)和非皮肤癣菌的霉菌等。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甲真菌病的发病率占自然人群的2%~11%,皮肤真菌感染的30%和所有甲病的50%。甲真菌病治疗困难,疗程长,易于复发和再次感染,一直是皮肤科治疗上的棘手问题。甲真菌病不仅仅是变色、变形、变厚,而且还影响甲的功能和指/趾端功能。甲真菌病长期不愈,在人体也形成了一个潜在的真菌传染源,随着病甲的到处搔抓而使身体其他部位发生新的感染灶,而且通过接触传播,也可引起其他人的感染,继发细菌感染可发生丹毒,蜂窝织炎,脓血症等全身症状严重的疾病。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交往活动的日益广泛,甲真菌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甲真菌病对患者生理功能及日常生活、精神情绪及心理状态、社会活动和家庭活动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病程越长、病甲累及范围越广、病甲数越多,治疗效果越差,患者生活质量受影响的程度也越大。因此积极明确甲真菌病的病因,对早期防治甲真菌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原发感染患者的直系亲属中有甲真菌病,虽然在同一家庭中可能存在交叉感染,但有研究表明夫妇双方中一方患甲真菌病,而另一方受感染的机会很小,而父母有感染者,子女的感染率明显增高。而且不同的原发感染者其病程的长短,以及病甲的临床表现,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均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可能与某些基因的易感性有关。国外有少量的研究表明HLA-DRB等位基因与红色毛癣菌感染的甲真菌病相关,Asz-Sigall D等和Garcia-Romero MT等的研究结果分别表明HLA-DR6(HLA-DRB1*06)与HLA-DR8(HLA-DRB1*08)可能是混血墨西哥人红色毛癣菌甲真菌病的拮抗基因和易感基因;Zaitz C等的研究结果表明HLA-DR53(HLA-DRB4)是巴西北欧犹太人红色毛癣菌甲真菌病的拮抗基因。HLA-DRB基因是HLA-Ⅱ类基因中的一种,HLA-Ⅱ类基因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HLA复合体着丝点的一端,包括数十个基因座位,经典的Ⅱ类基因一般指HLA-DR、HLA-DP和HLA-DQ,大约占1.0Mkb。DR亚区包括1个DRA基因及9个DRB基因,其中DRB1、DRB3、DRB4、DRB5是功能基因,DRB2和DRB6-9是假基因。DRB1恒表达,而DRB3、DRB4、DRB5座位则存在于不同的单倍型上,其位点的表达主要决定于与之连锁的DRB1等位基因的型别。已知HLA是人体多态性最丰富的基因系统,截至2006年7月,已确定的HLA复合体等位基因总数达到2641个,其中HLA-DRB1等位基因多达527个。HLA-DRB等位基因的多态性体现在不同人种、民族、地域人群中等位基因的分布各不相同。由于国外的研究均局限于红色毛癣菌甲真菌病,表明HLA-DRB等位基因与红色毛癣菌甲真菌病相关,但有明显的地域和人种差异,且缺乏其他菌种感染的资料,而国内尚无相关研究。所以我们收集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无系统疾患的甲真菌病患者,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寻找苏皖籍汉族人群甲真菌病患者的易感或拮抗基因,以期从基因水平揭示甲真菌病的致病机制,为预防及治疗甲真菌病感染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及理论基础。1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127例无系统疾患者甲真菌病的调查分析1.1目的了解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无伴发系统疾患的甲真菌病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类型、致病真菌菌种构成及其分布。1.2对象和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皮肤科门诊(非军人门诊)就诊的127例无伴发系统疾患的甲真菌病患者的一般信息,采集病甲标本,同时对标本进行真菌学检查、培养及鉴定。1.3结果1)患者的一般情况共收集患者127例,其中男60例,女67例,男:女为1:1.12。年龄3岁~83岁,平均年龄(38.94±15.51)岁。职业以办公室人员54例(42.52%)最为常见。2)家庭成员感染情况127例患者中有54例(42.52%)患者的一级亲属同时患有甲真菌病。96例已婚患者中,仅有15例患者的(15.63%)伴侣同时有甲真菌病。χ2=18.507,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病甲情况60例男性患者中,指甲感染4(6.67%)例,趾甲感染35(58.33%)例,指趾甲感染21(35.00%)例:67例女性患者中,指甲感染6(8.96%)例,趾甲感染46(68.66%)例,指趾甲感染15(22.39%)例。趾甲感染共117例,病程从1周~50年,平均(8.33±0.91)年,指甲感染共46例,病程从1月~50年,平均(7.23±1.40)年。4)病甲临床表现在46例病变指甲和117例病变趾甲中,各种临床表现分别为指甲:近端甲下型0例(0.00%)、白色浅表型11例(23.91%)、全甲毁损型9例(19.57%)、远端侧位甲下型26例(56.52%);趾甲:近端甲下型4例(3.42%)、白色浅表型14例(11.97%)、全甲毁损型15例(12.82%)、远端侧位甲下型84例(71.97%)。合计病甲近端甲下型4例(2.45%)、白色浅表型25例(15.34%)、全甲毁损型24例(14.72%)、远端侧位甲下型110例(67.48%)。5)培养阳性率46份指甲标本培养阳性为35例(76.09%);117例趾甲标本培养阳性为85例(72.65%)。指甲,趾甲培养阳性率对比卡方检验χ2=0.201,P=0.654>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培养结果共收集指/趾甲标本46例和117例,其中真菌培养阳性有120(73.62%)例,在培养阳性的标本中,皮肤癣菌为101(84.17%)例,其中红色毛癣菌89(74.17%)例,为主要的感染菌种,红色毛癣菌混合感染13(10.83%)例,酵母5(4.17%)例,非皮肤癣菌的霉菌1(0.83%)例。1.4结论1)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无伴发系统疾患的甲真菌病患者男女比例1:1.12,职业以办公室人员(42.52%)最为多见,单纯指甲或趾甲感染者的年龄以21~30岁最常见,而指趾甲同时感染者的年龄以41~50岁最为常见。2)在无伴发系统疾患的甲真菌病患者中,宿主的遗传易感性占有显着意义。3)在无伴发系统疾患的甲真菌病患者中,病甲的临床表现以远端侧位甲下型最为多见,以近端甲下型最为少见。4)本次研究培养阳性率为73.62%,指/趾甲培养阳性率无显着差异。5)本院就诊的无伴发系统疾患的甲真菌病患者中主要致病菌为皮肤癣菌,虽然单纯酵母和非皮肤癣菌的霉菌感染比较少,但混合感染有一定比例,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对于此类患者,尤其是久治不愈者,真菌学检查的意义更显重要,必要时选择兼顾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的广谱抗真菌药。2HLA-DRB等位基因与苏皖籍汉族人群甲真菌病的相关性初步研究2.1目的探讨HLA-DRB等位基因与苏皖籍汉族人群甲真菌病的相关性。2.2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对48例红色毛癣菌甲真菌病患者、14例须癣毛癣菌甲真菌病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RB等位基因分型。根据每一等位基因出现的次数计算该等位基因的阳性数,用基因频率估算式:等位基因频率=等位基因数/等位基因总数(例数×2)计算各等位基因频率。采用χ2检验对甲真菌病患者组与对照组的HLA-DRB等位基因逐一进行关联分析,应用SPSS for windows13.0版软件包处理数据,以P<0.05为显着性差异判断标准,同时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 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2.3结果1)一般情况红色毛癣菌甲真菌病患者48例,男24例,女24例,年龄17~78岁,平均年龄(35.56±14.71)岁;须癣毛癣菌甲真菌病患者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2.29±14.00)岁;对照组按照性别年龄与红色毛癣菌组一一配对(年龄之间差距≤2岁)共48例,男24例,女24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35.60±14.36)岁。2)红色毛癣菌甲真菌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共检出DRB1等位基因13个,包括:DRB1*01、*03、*04、*07、*08、*09、*10、*11、*12、*13、*14、*15、*16;须癣毛癣菌甲真菌病组共检出DRB1等位基因10个,包括DRB1*01、*03、*04、*07、*09、*11、*12、*13、*14、*16,未检出DRB1*08、*10、*15。3) HLA-DRB1各等位基因在红色毛癣菌甲真菌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比较P值均≥0.05。4)须癣毛癣菌甲真菌病患者组中HLA-DRB1*14等位基因阳性数为5,基因频率为17.86%,健康对照组中HLA-DRB1*14等位基因阳性数为3,基因频率为3.13%,两者基因频率相比较,P=0.005<0.05。HLA-DRB1*15在须癣毛癣菌甲真菌病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的阳性频率数分别为0和16,其基因频率分别为0.00%和16.67%,两者基因频率相比较,P=0.021<0.05。5) HLA-DRB3、DRB、DRB5各等位基因频率在红色毛癣菌甲真菌病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的比较,P值均≥0.05。6) HLA-DRB3、DRB4、DRB5各等位基因频率在须癣毛癣菌甲真菌病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的比较,P值均≥0.05。2.4结论1) HLA-DRB1等位基因可能与苏皖汉族人群甲的红色毛癣菌感染无明显相关;2) HLA-DRB1*14可能是甲须癣毛癣菌感染的易感基因,而HLA-DRB1*15可能是甲须癣毛癣菌感染的拮抗基因;3) HLA-DRB3、DRB4、DRB5等位基因可能与苏皖汉族人群甲的红色毛癣菌感染无明显相关;4) HLA-DRB3、DRB4、DRB5等位基因可能与苏皖汉族人群甲的须癣毛癣菌感染无明显相关;5)不同菌种感染所致的甲真菌病的遗传背景可能存在异质性。
热沙来提·依斯坎旦尔(Risalat·Iskandar)[6](2013)在《白癜风的维医体液分型与HLA-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异常粘液质型白癜风及其六种亚型与HLA-DQB1*0303、HLA-DQB1*0601和HLA-DQB1*0602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83例维吾尔族白癜风患者和151例健康人群的全血,提取基因组DNA,再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DNA的质量进行鉴定;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方法检测 HLA-DQB 1*0303、HLA-DQB1*0601和HLA-DQB1*0602等位基因;根据PCR扩增产物电泳图谱,判断基因组DNA中候选等位基因是否存在变异,并比较其在异常粘液质型白癜风、健康人群和异常粘液质型白癜风六种亚型中的分布。结果:1)与健康人群相比,异常粘液质型白癜风患者 HLA-DQB 1*0303、HLA-DQB 1*0601 和 HLA-DQB 1*0602三种候选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异常粘液质型白癜风患者当中HLA-DQB1*0303、HLA-DQB1*0601候选基因的分布明显高于HLA-DQB1*0602 候选基因;2)异常粘液质型白癜风六种不同亚型与HLA-DQB1*0303、HLA-DQB1*0601 两种候选基因有相关性(P=0.017;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HLA-DQB1*0602候选基因没有相关性(P=0.53);3)HLA-DQB1*0303基因型对HLA-DQB1*0602的相对风险度比值比OR值大小依次为:3.494(涩味)、2.593(淡味)、1.098(凝固样)、2.222(甜味)、3.500(咸味)、0.480(酸味),除了酸味粘液质型之外其余的均为白癜风的风险因素;在HLA-DQB1*0303基因型对HLA-DQB1*0601基因型的比较中的比值比为:0.614(涩味)、0.723(淡味)、0.756(凝固样)、0.593(甜味)、1.556(咸味)、0.675(酸味)除了咸味型粘液质型之外,其余的五种都不是白癜风的易感风险因素;在HLA-DQB1*0602基因型对HLA-DQB1*0601基因型的比较中比值比为:5.668(涩味)、3.588(淡味)、1.453(凝固样)、3.750(甜味)、2.250(咸味)、0.711(酸味),除了酸味粘液质型之外其余的都是白癜风的风险因素。结论:1)HLA-DQB1等位基因可能与新疆维吾尔族异常粘液质性白癜风的发病有关,尤其是HLA-DQB1*0303、HLA-DQB1*0601等位基因是维吾尔族异常粘液质型白癜风的危险因素,携带HLA-DQB1*0303、0601候选基因的粘液质性体液的维吾尔族人患白癜风的风险明显高于未携带此候选基因的人群;2)HLA-DQB1*0303、HLA-DQB1*0601、HLA-DQB1*0602候选等位基因增加了新疆维吾尔族异常粘液质型人患白癜风的可能性,可能是新疆维吾尔族异常粘液质型人患白癜风的遗传易感基因;3)新疆维吾尔族异常粘液质型白癜风不同六中亚分型的易感性之间可能存在着遗传背景上的差异。
刘文霞[7](2012)在《夫妇间HLA-B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on pregnancy,HDCP)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为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疾病,可伴有心、脑、肝、肾等多种脏器功能损害,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特点是:妊娠20周后出现持续性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并于分娩后上述症状逐渐减轻,产后12周消失。其流行病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多发生于首次接触绒毛组织的妊娠者;母体与绒毛组织接触过多的妊娠者,如双胎、葡萄胎、糖尿病等;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遗传倾向者。关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一直都是围产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公认的发病机制有:滋养细胞功能异常学说、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导致的母-胎界面免疫失衡学说、遗传学说、氧化应激学说。近年来学者们越来越关注免疫遗传机制在子痫前期中的发病作用。子痫前期的发生与母体免疫状态的改变密切相关,而且其特征性病理变化就是子宫螺旋小动脉生理性铸障碍,出现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和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异常相似。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在器官移植过程中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作为免疫学上一个重要的免疫遗传因子,其多态性的研究也是生殖免疫和遗传学的热点,则其在子痫前期的发病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子痫前期过去往往被认为是孕妇单方面的疾病,其实正常妊娠是一种成功的半同种移植现象,携带有父源性基因的胎儿作为半同种移植物植入母体内并没有发生母胎排斥现象,反而形成一种免疫耐受,说明免疫机制在妊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母体对胎儿所携带的父源性HLA基因的免疫识别作用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并且以往我们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发现:(1)父源性HLA-DRB1*04基因可能与子痫前期易感性相关;(2)夫妇间的某些特定HLA-A基因配伍模式与子痫前期的发病相关。本实验主要通过对子痫前期患者及其配偶免疫功能及遗传背景的研究来探讨HLA-B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将有助于深入探讨疾病的发生机制,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资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经临床确诊的92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收集到丈夫血液的37例为病例组。诊断标准按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妇产科学》,所用研究对象均排除内分泌疾病、慢性高血压病、肾脏疾病、糖尿病、肿瘤、炎症等,且所有子痫前期患者均随访至产后12周。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正常健康孕妇95例,其中38例收集到丈夫血液为对照组,均因社会因素进行剖宫产。两组研究对象均为中国河南汉族人、无异族通婚史、无血缘关系、无内科合并症。2方法2.1标本采集于住院分娩前采集夫妻外周静脉血各2m1,采用3.8%枸橼酸钠抗凝(EDTA),-80℃冰箱冻存待检。2.2基因组DNA提取采用上海莱枫生物科技公司提供的哺乳动物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按说明书进行操作。提取出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浓度及纯度,DNA纯度A260/A280值为1.6-1.9,浓度调整至100ng/μl,-20℃保存备用。2.3HLA-B基因分型流式反向特异序列寡核苷酸探针(PCR-SSO)基因分型技术,试剂由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公司提供的优诺基HLA-SSO分型试剂盒。原理为:将大量基因探针包被于纳米大小的微珠上,与扩增的DNA片段杂交后在Luminex分析仪上读取,属于一种液体基因芯片技术。实验过程:(1)样本扩增:将样本DNA用无菌双蒸水稀释20-100ng/μl,纯度在1.65-2.0。取稀释DNA溶液,2μl,并加入Dmix缓冲液3.8μl, Primer(引物)4μ1及Taq酶0.2μ1,贴好封口膜震荡混匀,放入PCR仪中进行扩增,反应条件如下:96℃3min1个循环,95℃20s,60℃20s,72℃20s,5个循环,95℃10s,60℃15s,72℃20s,共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扩增完成后,以2%琼脂凝胶、取3μ1扩增产物电泳检测扩增效果。80-100V电泳约20min。PCR扩增片段大小B位点:440bp。(2)样本杂交:在扩增好的DNA中加入BM(磁珠)和HM(磁珠缓冲液),震荡均匀后加入50μlSAPE(荧光液)在PCR仪上60℃孵育6min。反复洗涤后放入Luminex分析仪上读取样本。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的计量资料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秩和检验。直接计算法计算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等位基因分布差异用四格表法进行χ2检验,n≥40且理论频数(T)≥5,用普通卡方检验;n≥40但1≤T<5时,用校正的卡方检验;n<40或T<1时,Fisher精确概率。以a=0.05为检验水准。由于每例患者的HLA-B位点均有两个等位基因,故等位基因频率=观察基因数/2N,N为观察样本数。结果1子痫前期组与正常晚孕组两组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分析子痫前期患者平均年龄(30.62±5.80)岁;平均孕周为(32.68±6.23)周;子痫前期组配偶的平均年龄为(32.95±6.73)岁。正常晚孕产妇平均年龄(29.39±5.08)岁,,平均孕周为(38.22±1.96)周;正常晚孕组配偶的平均年龄为(32.47±5.01)岁。两组研究对象除了孕妇的孕周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孕妇年龄、配偶的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子痫前期组和正常晚孕组孕妇HLA-B等位基因频率的分析正常晚孕组95例和子痫前期组92例共检出34个HLA-B等位基因,正常晚孕组中HLA-B13(9.47%),-B46(9.47%),-B51(8.95%)基因出现频率相对较高;子痫前期组中HLA-B13(16.30%),-B61(9.24%)、-B62(8.70%)基因占较高频率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子痫前期组和正常晚孕组配偶HLA-B等位基因频率分析两组配偶中共检出28个HLA-B等位基因,正常晚孕组配偶中以HLA-B13(15.79%)、-B38(9.21%)、-B35(7.89%)、-B61(7.89%)基因频率最高;子痫前期配偶中则以HLA-B13(22.97%)、-B51(9.46%)、-B58(6.76%)-B60(6.76%)基因频率最高,但两组间各等位基因频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子痫前期组和正常晚孕组夫妇间HLA-B等位基因配伍频率分析选择正常晚孕组和子痫前期组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的(HLA-B13、-B46、-B51)等位基因,分析该基因在夫妇间的配伍情况发现:子痫前期组妇携带而夫不携带HLA-B13基因频率(35.14.81%)显着高于正常晚孕组(2.63%),P<0.05;子痫前期组夫妇均不携带HLA-B13基因频率(21.62%)显着低于正常晚孕组(63.16%),P<0.05。结论1父方因素在子痫前期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夫妇间HLA-B13基因配伍模式与子痫前期的易感性和抗性相关。
刘桂兰[8](2011)在《外阴白色病变中医辨证分型与HLA-AB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HLA-ABDRB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妇女外阴白色病变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从而探讨遗传易感因素相互作用对外阴白色病变发生和发展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PCR-SSP方法对中国汉族妇女外阴白色病变的硬化性苔癣肝肾阴虚型40例(A组)、硬化性苔癣肝经湿热型36例(B组)、鳞状上皮增生肝肾阴虚型36例(C组)、鳞状上皮增生肝经湿热型38例(D组)和正常中国汉族妇女62例(对照组)进行HLA-ABDRB1基因多态性关联检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HLA-B*15等位基因在外阴白色病变各组出现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1);HLA-DRB1*12等位基因在A、B、D组中出现频率也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1),其中B组差异尤为显着;而HLA-B*40等位基因在A、C、D组中均呈低表达,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1)。HLA-A*02等位基因在C组中出现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01)。结论HLA-B*15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妇女外阴硬化性苔癣与外阴鳞状上皮增生(肝肾阴虚与肝经湿热型)的易感基因。HLA-DRB1*12等位基因可能是外阴硬化性苔癣(肝肾阴虚与肝经湿热型)及鳞状上皮增生(肝经湿热型)的易感基因,而与鳞状上皮增生(肝肾阴虚型)无相关性;其中HLA-B*15等位基因是最主要的。HLA-B*40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妇女外阴硬化性苔癣(肝肾阴虚型)及鳞状上皮增生(肝肾阴虚与肝经湿热型)的保护性基因,而与硬化性苔癣(肝经湿热型)无相关性。HLA-A*02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妇女鳞状上皮增生(肝肾阴虚型)的保护性基因。HLA-DRB1*12、HLA-B*40及HLA-A*02等位基因在各组中的显着性差异提示了中医辨证分型的物质基础和异质性,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诊断、治疗、预测和中医辨证分型都具有重要意义。
李月琴[9](2010)在《人类白细胞抗原E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及异位内膜的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检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的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的表达,探讨HLA-E在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间在我院妇产科因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切除的标本62份作为病例组,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的标本20份作为对照,确诊依据根据术后病理。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中HLA-E的表达情况,比较检测的结果。结果:HLA-E在对照组的内膜组织中低表达(A值:11373.40±3115.72);在病例组在位内膜(A值:14757.73±4845.37)及异位病灶(A值:17332.55±4243.16)中的表达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在位内膜组织与异位病灶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进一步细化分组后,比较增殖期组与分泌期组HLA-E的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浅层组与深层组HLA-E的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高表达的HLA-E可能参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②HLA-E分子表达的强度与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及病灶浸润肌层的深度无关;③改善患者免疫状态,为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病提供新思路。
张萍[10](2010)在《抗甲状腺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症的易感性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及ANCA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安徽地区汉族Graves病(GD)患者使用抗甲状腺药物(ATD)致白细胞减少的易感性与等位基因HLA-DRB1多态性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相关性。方法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检测76例使用ATD致白细胞减少的患者、98例使用ATD白细胞正常患者和230名健康对照组的HLA-DRB1*08032,DRB1*1501,DRB1*0901的等位基因频率。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IF)检测76例ATD致白细胞减少的患者、98例使用ATD白细胞正常患者血清中的ANCA。阳性者则进一步用应用斑点法测定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及抗蛋白酶3(PR3)抗体。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白细胞减少组DRB1*08032,DRB1*1501频率明显增加(p=0.00,OR=3.06;p=0.042,OR=1.77),DRB1*0901的频率明显减低(p=0.01,OR=0.33)。②与白细胞正常组比较,白细胞减少组DRB1*08032和DRB1*1501频率明显增加(p=0.001,OR=4.03;p=0.016,OR=2.28),DRB1*0901的频率明显减低(p=0.023,OR=0.43)。③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白细胞正常组等位基因DRB1*08032,DRB1*1501,DRB1*0901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与使用他巴唑白细胞正常组比较,他巴唑致白细胞减少组ANCA阳性率明显增加(x2=4.878,p=0.027);与服用丙硫氧嘧啶白细胞正常组比较,服用丙硫氧嘧啶白细胞减少组ANCA阳性率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404);无论在白细胞减少组还是在白细胞正常组,与服用他巴唑患者比较,服用丙硫氧嘧啶患者ANCA阳性率均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x2=0.287,p=0.592;x2=0.141,p=0.707)。⑤无论在白细胞减少组还是在白细胞正常组,与未携带等位基因DRB1*08032和DRB1*1501患者比较,携带者血清中ANCA阳性率明显增加(P<0.05);与未携带等位基因DRB1*0910患者比较,携带者血清中ANCA阳性率减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⑥白细胞减少组甲状腺功能与白细胞正常组比较,FT3、FT4、TSH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白细胞减少组甲状腺相关抗体与白细胞正常组比较,TRAb、TGAb、TMAb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HLA-DRB1 *08032、HLA-DRB1*1501等位基因可能是安徽地区汉族人ATD致白细胞减少的易感基因;HLA-DRB1*0901等位基因可能ATD致白细胞减少的保护基因或抗性基因。②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ATD致白细胞减少的发生。③血清ANCA阳性与是否携带某种DRB1等位基因可能有关,免疫反应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④ATD致白细胞减少的发生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相关抗体可能无关。
二、内分泌疾病与组织相容性抗原(HL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分泌疾病与组织相容性抗原(HLA)(论文提纲范文)
(1)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在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及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HLA-G在妇科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糖尿病和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治疗》(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项目简介 |
1.1 项目背景 |
1.2 项目意义 |
第二章 原文本分析 |
2.1 作者及作品介绍 |
2.2 文本性质和语言特征 |
第三章 翻译过程 |
3.1 平行文本确定 |
3.2 术语表与翻译工具确定 |
3.3 翻译理论选择与分析 |
3.4 翻译计划制定 |
3.5 应急预案 |
第四章 译后质量评估 |
4.1 自我审校 |
4.2 他人校对 |
第五章 翻译转换理论指导下的案例分析 |
5.1 层次转换 |
5.1.1 时态表达 |
5.1.2 语义复数表达 |
5.2 范畴转换 |
5.2.1 词类转换 |
5.2.1.1 名词转换为动词 |
5.2.1.2 介词转换为动词 |
5.2.2 单位转换 |
5.2.2.1 从句转换为单句 |
5.2.2.2 短语转换为单句 |
5.2.3 结构转换 |
5.2.3.1 主被动语态转换 |
5.2.3.2 主语突出向主题突出转换 |
第六章 翻译实践总结 |
6.1 翻译实践中的问题和不足 |
6.2 翻译实践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翻译任务的原文文本与译文文本 |
附录2 生物医学类术语表 |
附录3 翻译辅助工具列表 |
致谢 |
(3)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及对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1.1 T2D发展现状 |
1.2 T2D发病机制 |
1.2.1 遗传因素 |
1.2.2 胰岛素抵抗 |
1.2.3 β细胞功能障碍 |
1.3 MSCs简介 |
1.4 MSCs与 T2D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动物和细胞 |
2.1.2 主要药品和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hAMSCs分离、培养及表面分子标志鉴定 |
2.2.2 hAMSCs体内外成瘤性检测 |
2.2.3 hAMSCs定向诱导分化 |
2.2.4 T2D小鼠模型的构建 |
2.2.5 hAMSCs的输注与血糖监测 |
2.2.6 糖耐量实验(IPGTT) |
2.2.7 胰岛素耐量实验(IPITT) |
2.2.8 酶联免疫法(ELISA) |
2.2.9 PCR |
2.2.10 组织切片染色 |
2.2.11 细胞免疫荧光 |
2.2.1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 |
2.2.13 组织总蛋白的提取 |
2.2.14 Western Blot |
2.2.15 细胞复苏 |
2.2.16 细胞传代 |
2.2.17 细胞冻存 |
2.2.18 Insulin+细胞数量和Insulin+细胞比例计算 |
2.2.19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hAMS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
3.2 hAMSCs致瘤性检测 |
3.3 T2D小鼠模型的鉴定 |
3.4 hAMSCs体内移植可改善T2D小鼠高血糖症状及胰岛素抵抗 |
3.5 hAMSCs体内移植可改善T2D小鼠胰岛损伤 |
3.6 hAMSCs通过调节T2D小鼠肝脏糖代谢改善其高血糖症状 |
3.7 hAMSCs通过激活INS信号通路、抑制炎症改善T2D小鼠胰岛素抵抗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4)外源物对人WJ-MSCs成软骨分化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第一部分 外源物对人WJ-MSCs软骨发育相关基因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药品与试剂 |
2.2 实验对象 |
2.3 实验仪器 |
2.4 人WJ-MSCs的提取及培养 |
2.5 人WJ-MSCs的流式细胞术鉴定 |
2.6 不同浓度外源物对人WJ-MSCs增殖的影响 |
2.7 不同浓度外源物对人WJ-MSCs增殖模型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2.8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WJ-MSCs的mRNA表达水平 |
2.9 数据统计 |
3 结果 |
3.1 WJ-MSCs的提取及鉴定 |
3.2 外源物对WJ-MSCs增殖的影响 |
3.3 不同浓度外源物对WJ-MSCs软骨表型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不同浓度外源物对WJ-MSCs TGFβ通路和GC屏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IUGR新生儿来源的人WJ-MSCs软骨定向分化潜能降低及可能相关机制 |
5 材料和方法 |
5.1 药品与试剂 |
5.2 实验对象 |
5.3 实验仪器 |
5.4 正常及IUGR来源WJ-MSCs的提取 |
5.5 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来源WJ-MSCs中表达TGFβRs的细胞比例 |
5.6 WJ-MSCs海藻酸钠微球软骨细胞三维定向分化模型的建立 |
5.7 WJ-MSCs软骨定向分化 |
5.8 IL-1β诱导分化后的细胞OA造模 |
5.9 MTS检测WJ-MSCs的活力 |
5.10 海藻酸钠微球的处理和检测 |
5.11 数据统计 |
6 结果 |
6.1 GC屏障和TGFβ通路关键基因在IUGR来源WJ-MSCs中的表达 |
6.2 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来源WJ-MSCs表达TGFβRs的细胞比例 |
6.3 MTS法检测WJ-MSCs分化结束后的细胞活性 |
6.4 IUGR来源的WJ-MSCs软骨定向分化潜能 |
6.5 IL-1β对人WJ-MSCs软骨定向分化后细胞进行OA造模 |
7 讨论 |
7.1 本研究建立了稳定的人WJ-MSCs三维体外软骨分化系统 |
7.2 人IUGR患儿WJ-MSCs存在软骨分化功能低下 |
7.3 人IUGR患儿WJ-MSCs软骨细胞分化后易出现骨关节炎样退变表型 |
7.4 人IUGR患儿WJ-MSCs可能存在GC屏障损伤易感 |
7.5 人IUGR患儿WJ-MSCs软骨定向分化效率低下 |
第三部分 皮质醇对人WJ-MSCs软骨分化抑制的表遗传调控机制 |
8 材料和方法 |
8.1 药品与试剂 |
8.2 实验对象 |
8.3 实验仪器 |
8.4 人原代WJ-MSCs的提取 |
8.5 不同浓度皮质醇处理5天人原代WJ-MSCs细胞活力的检测 |
8.6 WJ-MSCs海藻酸钠微球软骨细胞三维定向分化模型的建立 |
8.7 人WJ-MSCs软骨定向分化模型的建立及处理 |
8.8 IL-1β诱导分化后的细胞OA造模 |
8.9 人WJ-MSCs软骨定向分化微球标本的处理 |
8.10 人WJ-MSCs定向分化标本蕃红O及阿利新蓝特殊染色 |
8.11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软骨细胞mRNA表达水平 |
8.12 Western blotting检测WJ-MSCs分化后总蛋白表达 |
8.13 ChIP-PCR检测WJ-MSCs中TGFβRs、Col2α1及aggrecan基因的组蛋白修饰 |
8.14 数据统计 |
9 结果 |
9.1 MTS法检测皮质醇处理对WJ-MSCs细胞活力的影响 |
9.2 不同浓度皮质醇对人WJ-MSCs软骨定向分化潜能的影响 |
9.3 IL-1β对人WJ-MSCs软骨定向分化后细胞进行OA造模 |
9.4 GR介导了高浓度皮质醇所致人WJ-MSCs软骨定向分化抑制 |
9.5 TGFβRs组蛋白去乙酰化介导高浓度皮质醇所致人WJ-MSCs软骨定向分化抑制 |
9.6 GR介导了人WJ-MSCs软骨定向分化过程中TGFβRs的组蛋白去乙酰化改变 |
10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HLA-DRB等位基因与苏皖籍汉族人群甲真菌病的相关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127例无系统疾患者甲真菌病的调查分析 |
前言 |
1 目的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章 HLA-DRB等位基因与苏皖籍汉族人群甲真菌病的相关性初步研究 |
前言 |
1 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 |
致谢 |
(6)白癜风的维医体液分型与HLA-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内容与方法 |
2.1 血样本处理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试剂与耗材 |
3 实验方法 |
3.1 全血DNA的提取方法 |
3.2 DNA鉴定和配制模板DNA |
3.3 引物浓度配制 |
4 PCR扩增 |
4.1 反应体系 |
4.2 退火温度的选择 |
4.3 PCR反应条件 |
4.4 电泳鉴定 |
4.5 质量控制 |
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展望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7)夫妇间HLA-B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HLA和子痫前期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临床实践技能训练 |
个人简历 |
致谢 |
(8)外阴白色病变中医辨证分型与HLA-AB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认识 |
1.1 病因学及发病机制 |
1.2 病理组织学研究 |
1.3 现代治疗进展 |
2 祖国医学对外阴白色病变的认识 |
2.1 病名溯源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辨证分型 |
2.4 现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进展 |
3 HLA基因与疾病 |
3.1 HLA基因简介 |
3.2 HLA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关系的研究 |
3.3 HLA与本病 |
第二部分 外阴白色病变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外阴白色病变与HL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
引言 |
实验研究 |
一.实验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实验室及主要仪器 |
3 主要试剂 |
二.实验方法 |
1 基因组DNA提取 |
2 PCR-SSP |
3 琼脂糖凝胶电泳 |
4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HLA-B~*1 5等位基因频率在5组研究对象中的分布 |
2 HLA-B~*40等位基因频率在5组研究对象中的分布 |
3 HLA-DRB1~*12等位基因频率在5组研究对象中的分布 |
4 HLA-A~*02等位基因频率在5组研究对象中的分布 |
结论 |
讨论 |
1 外阴白色病变的免疫遗传学研究 |
2 肝肾阴虚型与肝经湿热型是外阴自色病变的主要证型 |
3 外阴白色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与HLA的相关性 |
4 中医体质理论与外阴白色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人类白细胞抗原E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及异位内膜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
2.1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 |
2.1.1 性激素的影响 |
2.1.2 细胞凋亡减少 |
2.1.3 侵蚀能力增强与间质成分的改变 |
2.1.4 免疫因素 |
2.1.5 异位病灶的血管形成 |
2.1.6 各种酶的异常与子宫腺肌病 |
2.1.7 遗传因素及其他 |
2.2 HLA-E 的相关研究 |
2.2.1 HLA-E 基因结构特点及分布 |
2.2.2 HLA-E 的抗原提呈 |
2.2.3 HLA-E 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生物学意义 |
第3章 HLA-E 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及异位内膜的表达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主要仪器 |
3.1.3 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免疫组化SP 法主要操作步骤 |
3.2.2 石蜡切片苏木素一伊红染色法的基本步骤 |
3.3 结果判定和图像分析 |
3.4 统计学分析 |
3.5 实验结果 |
3.5.1 HLA-E 在病例组组与对照组组织中的表达 |
3.5.2 HLA-E 在病例组不同分组间在位内膜及异位病灶中的表达 |
3.5.3 HLA-E 在病例组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在位内膜及异位病灶中的表达 |
第4章 讨 论 |
4.1 HLA-E 与子宫腺肌病的关系 |
4.2 HLA-E 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及异位病灶的腺体及间质均有表达 |
4.3 HLA-E 在子宫腺肌病月经周期不同时期在位内膜及异位病灶的表达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0)抗甲状腺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症的易感性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及ANCA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简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个人简介 |
附录二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内分泌疾病与组织相容性抗原(HLA)(论文参考文献)
- [1]可溶性人白细胞抗原-G在子宫腺肌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谢云凯. 山东大学, 2021(09)
- [2]《糖尿病和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治疗》(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丁禹. 湘潭大学, 2020(02)
- [3]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及对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D]. 刘倩玉. 南昌大学, 2019(01)
- [4]外源物对人WJ-MSCs成软骨分化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 齐勇建. 武汉大学, 2017(06)
- [5]HLA-DRB等位基因与苏皖籍汉族人群甲真菌病的相关性初步研究[D]. 冯姣. 南方医科大学, 2013(03)
- [6]白癜风的维医体液分型与HLA-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D]. 热沙来提·依斯坎旦尔(Risalat·Iskandar).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5)
- [7]夫妇间HLA-B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D]. 刘文霞. 郑州大学, 2012(10)
- [8]外阴白色病变中医辨证分型与HLA-AB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D]. 刘桂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1(12)
- [9]人类白细胞抗原E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及异位内膜的表达[D]. 李月琴. 吉林大学, 2010(10)
- [10]抗甲状腺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症的易感性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及ANCA相关性研究[D]. 张萍. 安徽医科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