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镇换届选举中实践问题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元勋[1](2019)在《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文中认为脱胎于“政社合一”人民公社体制的村民自治,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推进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萌发起来的,是一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力量介入高位推动的中国特色的基层直接民主形式,是乡村治理的主体框架和核心内容及有效方式,是基层群众自治在农村的民主实践和伟大创举。改革开放之初,这种发韧于农村的由村民创造的民主改革实践,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国家逐步通过立法形式对这种民主形式进行了制度化设计,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备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使之上升为制度化的基层民主形式和在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上运行。同时又从法律层面上保障了亿万农民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了村民当家作主。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治理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它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状况的变迁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因此在不同历史时期,村民自治的实现形式甚至文字表述都会发生某些变化。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实现了从村民自治向乡村治理话语体系的转变。进入21世纪后,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十八大后要求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特别是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全“自治、德治、法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便成为重要的政策话语,实现了从自治到共治的转变。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基层民主发展与具体实践的梳理和研究,总结概括出了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成效与基本经验。本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由绪论和正文五章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缘起及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并梳理了本论文的理论渊源。第一章是村民自治的萌生。本章对村民自治产生前的乡村治理作了梳理与分析;对其产生的背景作了深度剖析,这些背景主要包括宽松的政治环境、包产到户的推行、社会结构和文化基础的变化等因素。梳理了村民自治兴起的过程,从建立第一个村委会到在全国的普及,村民自治组织在广大农村得以全面建立。第二章是村民自治的发展。本章对村民自治活动的发动和村民自治的发展作了论述,这一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为起点的,主要是开始建章立制,推进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与村民自治相关的一些规章制度得以完善、村务公开的广泛开展和选举模式的创新。第三章是村民自治的深化。1998年《村组法》正式颁布实施,村民自治实践全面推行,进行了世纪之交“真枪实弹”的选举;在新农村建设战略提出背景下,村民自治面临新挑战,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开展与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建设逐步规范和选举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第四章是村民自治的提升。在这一时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以村民自治为主体框架和核心内容的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和实践场域,开启了对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开始了对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探索。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要求广大基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各地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开始了对基层民主协商的探索与实践。在进入新时代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背景下,针对“三农”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开启了对“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第五章是村民自治的成效和历史经验。从总体上来看,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经过40年的发展,成效显着,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加强,各项民主机制体制逐步完善,农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基本得以实现。通过考察村民自治40年的进程得出了最基本的经验:就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理有机结合,始终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坚持问题导向,循序渐进推动制度革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发展道路。
贺超[2](2020)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村庄选举的实践逻辑 ——基于N村的个案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制定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体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计划。2019年和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继续推进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理的有效性表现在村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平衡以及国家与乡村社会良性互动的如何实现上;其治理是否有效直接关乎乡村振兴的成败及国家治理体系能否良性运转。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乡村社会问题愈益复杂,村民自治出现瓶颈和困境。在村庄选举的发展过程中,这些问题则表现为基层乡镇政府的不当介入,村庄中家族、宗族和派系影响选举以及贿选等方面的问题。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发展并呈现出一定的变迁过程。村民自治是内嵌于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部分,本文在这一视角下去考察村庄选举中所出现问题背后的生成机制。从宏观上讲,村庄选举体现了国家治理整体框架下的中央自上至下的政策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地方基层乡镇政府科层制的政治环境以及村庄内生社会秩序三方面关系,以及这三方关系如何协调与平衡的问题。在村庄选举过程中,作为选民的普通村民、基层政府官员、国家政权这三方主体塑造了村庄选举过程中的三种逻辑关系。国家遵循着民主建设、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基层乡镇政府作为国家政权在乡村的代表主要遵循着科层制的运行逻辑;在村庄则遵循着传统的乡村逻辑。本文通过对N村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村庄选举的实践过程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村庄选举正是在这些多重并存的逻辑之间的张力相互作用下兴起、演变和发展的。村庄选举这一政治事件影射出了国家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对这多重并存的运行逻辑背后的机制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这对于国家乡村治理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使国家治理现代化向规范化、程序化和规则化的方向进一步推进和发展,从而使乡村治理的有效性或乡村治理走向善治成为乡村治理的根本问题。
袁松[3](2012)在《富人治村 ——浙中吴镇的权力实践(1996-201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后税费时代,“富人治村”已成为乡村治理中的主流模式,这一权力结构变化背后有经济背景、社会基础、制度与政策因素的复杂作用。一方面,税改后的农村基层政治在摆脱了资源汲取的压力之后开始初步民主化,对选举的控制逐渐放开;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乡村社会出现了剧烈的分化,与此同时国家也在通过大幅下渗公共品资源缓解农村的衰颓。在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地方政府的土地开发进程中,城镇周边农村的超级地租开始出现。新的时代背景下,顺利承接资源、完成土地增值开发、引导农民致富成为农村基层工作的中心任务,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双带方针”由是兴起,农村先富能人阶层在地方政府基础性权力不足的情况下成为基层工作达致目标的支柱力量。然而,当由权力主导的巨大利益空间出现之后,村两委选举及人大代表直选便被财富所左右,“贿选”进入相当普遍而难以监管的灰色地带。村庄政治的公共性严重萎缩,占人口大多数的中下阶层被排斥出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难以实现,规范利益分配的各种制度设计在权力实践中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趋于寡头化。个体的富人出于桑梓情怀回报家乡的类慈善行为并不能代表富人阶层的参政动机。作为一个整体,他们的投资遵循“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竞争逻辑,而且前提是自身获利更多。虽然他们的投入客观上能使局部地区获得资源,但却以更多地区的利益受损为代价,因为他们所要承接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横亘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寡头结构放大了基层场域中权力-利益网络的“结构洞”效应,从上至下输入农村的资源在流动过程中被大量吸食,且流量愈大吸食愈深,乡村治理发生了内卷化。这与税改前发生的国家政权内卷化如出一辙,只不过资源流向发生了逆转。所以,如果不能在将乡村社会加以组织的基础上设法以协商民主的政治过程代替权力主体的利益博弈,那么权力-市场的结盟不仅会使国家下渗资源的战略意图落空,还会将经济社会运行带入“转型陷阱”中,停滞、溃烂。
陈福英[4](2019)在《性别配额制在村民自治进程中的探索研究 ——基于福建的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女性政治参与状况是衡量女性地位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就在各项法律中明确,女性与男性享有平等的权利,并把推动女性的政治参与作为国家的重要责任。然而,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观念影响,我国农村女性在村委会选举竞争中始终处于弱势,权力边缘化、职位低层化问题突出,参政状况不乐观,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女性民主权利的行使,制约了基层民主的完善与进步,也阻碍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广大农村的贯彻落实。在健全村民自治体系的同时,党和政府、各级部门采取积极政策,大力推动农村女性参与村民自治,从完善法律、构建体系、优化政策等方面做出巨大努力。经过漫长的探索,不断总结、凝练,最终使得以“妇女委员专职专选”为主要做法的性别配额制在村委会选举中成功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得以推广,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女性的政治参与,取得显着成果。本研究首先从性别配额制在我国村民自治的演进发展入手,全面、准确地把握性别配额制在基层的实践历程,揭示这一自发、自觉的探索中蕴含着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历史应然性与必然性。其次,选取福建省作为微观研究样本,以福建省开展的三次“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状况”调查的分析数据作支撑,佐证性别配额制对推动农村女性政治参与的积极意义和价值。既有面的把握,又有点的分析,客观、真实地展现了近二十年来我国农村女性参与村民自治的变化情况。同时,以社会性别理论中的“交叉性”理论为视角,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多重因素解析性别配额制作为公共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实践困境。提出填补政策缝隙、优化政策实践路径、培植先进性别文化和提升女性自身素质四个方面的建议,以进一步提升性别配额制在村民自治实践中的效力,推动农村女性政治参与,助力乡村振兴。
张毅[5](2020)在《产权与治权关系视野下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以山西省L村为例》文中认为产权和治权是乡村治理的核心要素,产权是奠定乡村治理的基础要素,治权则是规范乡村治理的结构要素,两者的互动关系共同影响和形塑着乡村的政治生态。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实施30多年以来,既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也是乡村治理中治权不断下放和分散的过程。同时,由于乡村集体产权的松动,导致村集体资源日益被少数村干部垄断,造成了村庄内部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和干群矛盾。而且,产权分化严重影响了乡村治权结构,掌握公共权力的村干部不仅霸占集体资源,与此同时又通过集体资源所带来的财富继续巩固其对村庄的治权。随着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村庄治权逐步从村干部手中分散到村民手中,于是就产生了围绕村庄公共权力和集体产权的激烈竞争和争夺。本文以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村庄L村为案例,具体描述该村由集体化时期的富裕村到改革开放后的贫困村,村委会选举由村民直选开始时的选举竞争和天价选票,到中期的村“两委”矛盾,再到村委会选举走向规范并趋于平稳的历史过程,重点分析该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围绕煤矿资源利益而进行的权力争夺与权力运作,分析不同时期背景下的煤矿集体产权对乡村治理的冲击及其由此产生的政治生态,进而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优化路径。本文除导论外,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集体化时期,L村的集体煤矿在村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采取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方式,壮大了集体经济,实现了村庄的共同富裕,以及由此带来的村庄良好治理与全面发展;第二章通过对L村第六届换届选举中“金钱竞选”和“天价选票”的全景描述和系统解剖,分析集体产权失效后造成乡村治理的要素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生态恶化与村庄衰败;第三章以L村第八到第十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例,分析资源整合和煤矿利益消失后乡村权力运行状况以及由此造成的村干部无人竞选、村庄公共事务无人管理的治理困境;第四章通过对L村煤矿产权变迁下乡村权力运作轨迹和治理结果的分析,探索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优化路径;最后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论,即产权与治权密切关联,直接形塑乡村的政治生态,决定农村的发展命运。L村自治异化主要是缘于集体产权失效而非农民素质低下,优化资源型农村的政治生态关键要实现产权与治权的良性互动。
李永洪[6](2013)在《选举民主经济成本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论是对于民主巩固国家来说,还是对于民主转型国家来说,选举民主都是其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要件和基础工程。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大的建设工程都需要关注其成本问题。选举民主作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政治工程,也同样需要关注其成本问题。选举民主经济成本作为选举民主成本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理应是选举民主理论和现实研究的重要内容。另外,从当今中外各国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投入与绩效产出的现状来看,更有必要对选举民主经济成本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实施选举民主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不仅应关注其绩效,更应关注其成本。在绩效持续提升与成本合理控制中促进选举民主健康发展,是一个国家实施选举民主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基于对选举民主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审思,本文从组织视角(即国家、政府与政党视角)而非个体视角(即选民与候选人视角)来研究选举民主经济成本问题。这样的研究,不是否定选举民主的重要价值与功能,更不是要阻碍发展社会主义选举民主。恰恰相反,而是为了更理性更有效地推进选举民主。本文研究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主旨在于:一方面是为了在客观理性把握中外选举民主经济成本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增强对选举民主经济成本客观存在性的理性认识,树立正确的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意识,提升应对选举民主经济成本高增长态势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在当代中国选举民主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合理控制当代中国选举民主的经济成本,进而有效提升当代中国选举民主绩效。本文除了导论和结语外,包括五章:第一章选举民主及其经济成本,第二章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构成和特点,第三章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影响因素,第四章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现状的中外考察,第五章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合理控制。对于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研究,首先需要明确一系列基本概念以及相关基础理论。因此,本文采取规范研究方法首先介绍了选举民主和经济成本的概念。本文认为,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是指选举民主行为主体为了选举民主绩效的实现而在选举民主活动过程中所付出的人财物成本的总和。选举民主经济成本在要素构成上,既包括可用货币单位直接表示和计量的财力成本,也包括可用货币单位间接表示和计量的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选举民主经济成本不仅具有一般成本的客观性、普遍性、目的性等共性特点外,而且还具有承担主体的多元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目标取向的超经济性、绩效产出的难确定性和功能评价的折射性等特点。选举民主经济成本与选举民主绩效之间存在十一种理论关系。对于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研究,需要我们全面系统地分析影响选举民主经济成本高低变化的基本因素。因此,本文从内外在两大方面具体分析了影响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影响因素。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内在影响因素包括选举民主主体、选举民主制度、选举民主规模和选举民主技术等四个方面。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外在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状况、文化发展状况、社会发展状况等三个方面。这些内外在影响因素的每一个虽然可能单独对选举民主经济成本产生影响,但更多是共同叠加对选举民主经济成本产生影响。对于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研究,必须对中外不同国家的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现状进行客观全面地把握。因此,本文采取文献研究和比较分析两类方法,首先有选择性地对域外不同类型的十一个国家之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具体考察分析。其次,对当代中国人大代表选举、村委会选举、居委会选举和党内民主选举的经济成本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也进行了具体考察分析。通过对中外不同国家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现状的考察发现:选举民主经济成本在当今世界各国具有普遍递增趋势,但也有程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原因的不同。在系统阐释和具体考察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基本理论与现实状况之后,本文基于中国的“立场”,具体探讨了选举民主经济成本合理控制的问题。首先,界定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控制的基本内涵。所谓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控制就是选举民主行为主体在遵循选举民主经济成本付出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各种制度规范及技术手段将选举民主的经济成本付出量控制在合理性范围内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指明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控制的基本目标在于合理性。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控制合理性的基本标准在于选举民主经济成本付出的必要性、选举民主经济成本付出的可承受性、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效应的有利性和选举民主经济成本分配的公平性等四项。第三,阐明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控制有助于促进选举民主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选举民主活动的良性运转、促进选举民主绩效的综合提升。最后,提出对当代中国选举民主经济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基本思路。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树立和增强选举民主成本意识,是当代中国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有效控制的前提;第二,改革和完善选举民主制度,是当代中国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有效控制的根本;第三,创新和应用选举民主技术,是当代中国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有效控制的关键。
任庆银[7](2013)在《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我国农村基层行政建制的乡,萌芽于春秋战国,定型于秦汉时期,后历经变迁。改革开放以来,又经历了机构改革和乡镇调整。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给中国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乡村矛盾、城乡差距等。这些问题与乡村直接相关。同时,新时期乡镇面临诸如维护稳定与和谐乡村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乡镇基层民主建设、正确处理与村“两委”的关系等工作任务。对乡镇领导干部来说,这些工作任务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自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以来,乡镇政府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工作对象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成为大势所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乡镇应该如何应对,考验着乡镇领导干部的智慧和能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镇领导干部是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三农”工作的良好局面,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三农”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最终都要在基层进行贯彻落实。“大政方针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情况如何,靠的是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基于以上的形势,进一步加强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乡镇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对于贯彻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素质和能力是干好基层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乡镇领导干部只有具备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价值取向和良好心态;循循善诱、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的人格魅力;服务三农的专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深入实际、身先士卒所应具备的健康的身心素质以及具有示范引导、推动科学发展、谋划本乡镇发展的能力;选配一流的村级领导班子的能力;依法行政、规范工作的能力;较强的联系、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维护稳定、化解矛盾、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才能做好“三农”工作。根据乡镇的特点以及所面临的任务和挑战,着眼于提高乡镇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必须优化乡镇选人用人的体制机制,乡镇选人用人的目标设计,发挥组织人事部门在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应有作用,科学搭配乡镇领导班子,注重对乡镇领导干部科学合理地进行培训,鼓励引导他们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需要,更新学习观念,丰富学习内容,优化学习途径和方式,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单在乡镇这样一个小系统内孤立地封闭地就能完成的,还要涉及到省、市、县与乡镇的关系,甚至还要涉及到国家层面对基层的制度、体制的设计。笔者对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研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之上,以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思想为指导,同时借鉴中国古代的领导思想和西方有价值的领导思想。为了做到研究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本研究采用了历史考察法、文献查阅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体现了系统深入和多学科研究的特点。
董红[8](2012)在《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伟大成果。它的推行,使农村社会治理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对农村社会不再直接管理,而是赋予其自我管理的权力,由农村村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在三十年的风雨历程中,村民自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中国农村甚至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然而,自从村民自治推行以来,人们关于村民自治有关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且,村民自治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对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村民自治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如何解决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不仅成为农村基层工作中亟待解决和研究的问题,而且成为重构乡村治理体系,甚至成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村民自治的变迁、体系与结构、运行以及保障村民自治实现的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考察,以期为村民自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可行性政策支持,以促进农村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认为,村民自治是现代国家对乡村社会进行整合的一种方式,是继清朝末年以来国家对乡村社会治理策略不断探索的结果。只是和以往的治理方式相比,村民自治带有民主化的色彩。村民自治是农村社会人民群众为了解决人民公社解体后农村面临的公共事务管理问题而自发进行的一项制度创新。由于它有效地满足了人民公社解体后国家重建农村秩序的现实需要而得到国家的确认,因而上升为一项国家民主制度。村民自治产生以后,在实践中又不断地发展,日益完善,不断走向成熟。村民自治需要制度来确认和保障,而制度是通过规范确立的。村民自治规范已经形成一个规范体系,它由国家、地方和村级三个层面的规范构成。国家层面的规范是由中央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和约束力,主要包括《宪法》、《村委会组织法》和其他一些规范性文件。地方层面的规范是由地方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在地方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和约束力,包括省、市、县和乡镇四级。村级层面的规范是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制定的,在村的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主要包括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各项专门性规定。村民进行自治活动必须依托一定的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已经形成一个组织体系,主要由权力机构、工作机构构成。在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内部,各种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不同,对村民自治功能的影响不同。村民自治制度确立后,与乡镇政权和党的领导权等农村公权力发生一定的关系。就制度的设计来说,村民自治与乡镇政权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协助与被协助的关系;与党的领导权的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村民自治的关键在于实施和运行。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日益制度化、规范化,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村民自治在现实中并没有完全落实和实现,还存在许多问题,离制度设计的初衷还有很大的距离。不仅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存在不足,而且还受乡镇政府和党支部的不当干预。为了保障村民自治的实现,有必要采取相关的措施。要完善《宪法》、《村委会组织法》等村民自治实体法律制度,完善村民自治的内部程序和外部救济程序等程序法律制度,为村民自治的实现提供完备的法律保障。要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理顺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关系以及村委会与党支部的关系,完善对农村公权力的制约机制,以消除农村公权力对村民自治的不当干预。要构建完善的司法救济机制,完善行政救济机制,健全信访机制和法律援助机制,为村民自治的实现提供完善的救济保障。
申端锋[9](2013)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异化现象及其治理——基于组织社会学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国农村社会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伴随着乡村社会的民主进程,村委会选举日渐规范化。学者们对村民自治的观察与研究大多以民主的视角展开。然而,民主视角下的村民自治研究主要关注选举程序及其民主效应,忽视了对组织环境因素的考察。实际上,村民自治是在乡村社会中实践的,村民自治的绩效必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与规制。因此,借鉴组织社会学的理论资源,从组织而非民主的视角考察村民自治,可以发现,我国村民自治组织属于群众自治组织,它深深嵌入乡村社会之中,更容易受组织环境的影响。在村委会选举中,村民自治组织因受环境的过度影响,有时无法按照设计的民主目标运转,出现了所谓的"目标替代"现象。而村委会选举的规范化带来的并不都是民主化,也不是村民自治能力的提升;相反,有时却是选举程序与乡村治理的背离以及种种异化现象。为了促成乡村治理的善治,在程序民主的视角之外,我们还应该引入组织治理的视角,使村委会选举更加契合于治理,以促进村民自治绩效的提升。
陈阵,徐家良[10](2019)在《我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困境、博弈及救济实证研究——基于村民自治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村民自治制度是中国农村社会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是村民自治工作中影响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民主实践活动。实现村民自治的首要环节是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然而在实践中却面临"法律滞后,中间断层;竞争激烈,标准不一;监督匮乏,难有成效"等三种困境。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等三方构成农村的主体力量。三方在换届选举前后,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相辅相成又相互博弈。H省在第十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尝试推出"三项承诺"制度、严把纪律关等多项创新举措,为破解村民委员会选举困境、实现博弈效果最佳探索了切实可行的救济路径。
二、乡镇换届选举中实践问题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乡镇换届选举中实践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价值 |
二、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可能创新之处 |
六、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章 村民自治的萌生 |
一、1949-1978 年乡村治理的简要回顾 |
(一)农民协会和乡—村政权组织 |
(二)合作化时期的乡村治理 |
(三)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乡村治理 |
二、村民自治产生的背景 |
(一)宽松的政治环境 |
(二)包产到户的推行 |
(三)农村管理出现组织真空与公共权力缺位 |
(四)社会结构和文化基础的变化 |
三、村民自治组织的逐步建立 |
(一)人民公社体制改革与第一个村委会的成立 |
(二)由点到面建立村民委员会 |
(三)民主选举的初步探索:“海选” |
第二章 村民自治的发展 |
一、村民自治制度化的初步探索 |
(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颁布 |
(二)“莱西会议”促进村级组织的健全 |
(三)初步建章立制 |
(四)民主选举的进一步探索 |
二、开展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 |
(一)推进达标示范活动的急迫性 |
(二)开展达标示范活动的进程 |
(三)村民自治达标示范活动的成效 |
三、村民自治制度化的推进 |
(一)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完善 |
(二)村务公开的广泛开展 |
(三)选举模式的创新 |
第三章 村民自治的深化 |
一、村民自治的全面实践 |
(一)《村组法》正式颁布实施 |
(二)世纪之交“真枪实弹”的选举 |
(三)依法罢免民选村官 |
(四)民主选举中暴露的问题 |
二、制度化建设的逐步完善 |
(一)从国家到地方对制度的逐步规范 |
(二)民主选举的进一步规范与超越 |
(三)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推进与创新 |
三、新农村建设战略下的村民自治实践 |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民自治的挑战 |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开展 |
(三)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
第四章 村民自治的提升 |
一、基层协商民主的探索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协商民主的诉求 |
(二)基层协商民主理论的提出 |
(三)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 |
二、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 |
(一)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背景 |
(二)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实践 |
(三)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的成效 |
三、“自治、德治、法治”合一的乡村治理探索 |
(一)治理有效提出的背景 |
(二)打造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
(三)“三治合一”治理模式的实践 |
第五章 村民自治的成效与历史经验 |
一、村民自治的成效 |
(一)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推动着中国政治发展 |
(二)村民自治的法制保障不断完善 |
(三)民主实践不断规范 |
(四)村民民主参与意识、法制观念增强 |
二、村民自治的历史经验 |
(一)党的领导是村民自治发展最根本的政治保障 |
(二)依法治理是村民自治发展的法理基础 |
(三)充分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 |
(四)顺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村民自治发展的动力 |
(五)推进村民自治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2)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村庄选举的实践逻辑 ——基于N村的个案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1.3.1 核心概念 |
1.3.2 理论依据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N村概况与村庄选举概况 |
2.1 N村概况 |
2.1.1 N村的地理区位与基本状况 |
2.1.2 N村的村位区隔 |
2.1.3 N村经济与社会分层概况 |
2.2 N村村庄选举概况 |
2.2.1 N村村庄选举历届情况 |
2.2.2 N村村庄选举的主要内容 |
2.2.3 村两委选举中的交叉任职及“一肩挑” |
第三章 国家治理背景下N村历届选举中的运行逻辑 |
3.1 村庄选举的国家治理背景 |
3.1.1 农业税时代 |
3.1.2 后农业税时代 |
3.2 国家在村庄选举中的理论逻辑 |
3.2.1 民主的逻辑 |
3.2.2 经济发展的逻辑 |
3.2.3 政权建设的逻辑 |
3.3 村庄选举中基层乡镇政府的运行逻辑 |
3.3.1 自上而下的科层制的逻辑 |
3.3.2 基层乡镇政府面对村庄的逻辑 |
3.4 村庄选举中村庄的实践逻辑 |
3.4.1 国家民主与乡村“民主”的悖论 |
3.4.2 社会分层使村庄关系网络更加复杂化 |
3.4.3 以户为单位的乡村逻辑 |
第四章 国家治理困境及N村历届选举背后呈现出的问题 |
4.1 国家治理的困境 |
4.1.1 国家在乡村治理体制的行政化和技术化倾向 |
4.1.2 乡村治理中城乡二元体制和农村土地制度 |
4.2 基层政府对村庄选举的介入 |
4.2.1 在选举规则的制定和解释上 |
4.2.2 对选举信息的全能发布 |
4.2.3 介入组织与实际操作的过程 |
4.3 村庄选举中的宗族、家族、派系问题 |
4.3.1 N村选举中的宗族与家族 |
4.3.2 选举向派系的转变 |
4.4 贿选方面的问题 |
4.4.1 “贿选”村庄选举中的理性计算 |
4.4.2 对贿选的法律界定和违规后果 |
4.5 村民对选举态度的转变 |
4.5.1 村民对选举的“羞涩”态度 |
4.5.2 村民积极参与村庄选举 |
4.5.3 村民对选举参与感的降低 |
4.6 村庄选举越来越偏重党支部的选举 |
第五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应对之策 |
5.1 把“善治”或治理有效作为乡村治理的发展方向 |
5.1.1 应对民主化问题 |
5.1.2 应对治理技术化及其内卷化的问题 |
5.2 让“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相结合 |
5.3 发挥党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
5.4 促进乡村治理主体的开放化、多元化与协同化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N村历次村庄选举概况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富人治村 ——浙中吴镇的权力实践(1996-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意识 |
1.2 文献梳理 |
1.3 研究设计 |
2 分化与疏离:吴镇的经济社会形态 |
2.1 田野概况:梯度的非农化 |
2.2 社区记忆:家族的弱关联 |
2.3 社会分层:权力的日常化 |
3 富人主政:选举产生的村庄权力格局 |
3.1 村委会选举:选票的升值 |
3.2 农村基层党建:新党员的富人化 |
3.3 人大代表选举:巨富的游戏 |
4 地利之争:城镇化进程中的村庄政治 |
4.1 利益构成:嵌入城镇空间的宅基地开发 |
4.2 行动策略:失地农民安置的场域化演绎 |
4.3 博弈结果:富人担纲的必然性 |
5 场域的定型:乡村治理中的权力互构 |
5.1 村级治理:公共性的萎缩 |
5.2 乡村关系:控制还是交换? |
5.3 个案考察:参政动机分析 |
6 结论 |
6.1 内容总结:寡头定理——利益密集型农村的权力结构化 |
6.2 政策反思:乡村治理往何处去? |
6.3 理论发现:权力的利益网络与乡村场域的结构洞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吴陵镇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细则 |
附录 2 承诺书样本 |
附录 3 越州市委组织部关于两推一选制度的工作总结 |
附录 4 关于切实解决农村多年不发展党员问题的意见 |
附录 5 关于印发《吴陵镇解决农村多年不发展党员问题工作责任制》的通知 |
附录 6 关于建立 2009 年度解决农村多年未发展党员问题镇(街道)领导联系点制度的通知 |
附录 7 越州市委组织部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
附录 8 越州市城乡新社区建设实施办法 |
附录 9 关于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 |
附录 10 关于要求批准吴陵镇岭村社区建设实施细则及补充规定的批复 |
附录 11 两封与旧村改造有关的上访信 |
附录 12 越州市村级干部基本报酬考核办法 |
附录 13 吴陵镇村(居)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制度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作品 |
致谢 |
(4)性别配额制在村民自治进程中的探索研究 ——基于福建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 |
(五) 相关概念和术语 |
二、性别配额制在我国村民自治进程中的探索 |
(一) 性别配额制在我国村民自治中的探索历程 |
(二) 性别配额制的实践特点及成效 |
三、性别配额制在福建村民自治中的推动路径 |
(一) 性别配额制在福建村民自治中的探索与演进 |
(二) 性别配额制在福建村民自治实践中的成果 |
四、性别配额制在村民自治中的实践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 性别配额制在村民自治中的实践困境 |
(二) “交叉性”理论视角下的困境分析 |
五、完善村民自治中性别配额制的建议 |
(一) 填补政策固有缝隙 |
(二) 优化政策推动路径 |
(三) 培植先进性别文化 |
(四) 提升女性自身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产权与治权关系视野下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以山西省L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研究问题 |
三、研究方法与案例介绍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案例介绍 |
四、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一) 产权与集体产权 |
(二) 煤矿产权的内容及特点 |
(三) 治权及乡村治权 |
(四) 政治生态与资源型农村的政治生态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六、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权力共有与利益共享:产权与治权统一下的农村政治生态 |
1.1 集体化时期农村集体煤矿的经营与管理 |
1.1.1 人民公社时期社队煤矿的形成过程 |
1.1.2 农村社队煤矿的管理和经营形式 |
1.1.3 社队煤矿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
1.1.4 社队煤矿对农村政治生态的影响 |
1.2 集体所有与统一经营:集体化时期L村煤矿产权形式 |
1.2.1 L村集体煤矿的形成过程 |
1.2.2 L村集体煤矿的产权形式 |
1.3 党的领导与社员大会:集体化时期L村的治理形态 |
1.3.1 L村村庄治理的演变历史 |
1.3.2 集体化时期L村的治权结构 |
1.4 产权与治权统一下的治理成效 |
1.5 小结 |
第二章 自治异化与村庄衰败:产权与治权分离中的农村政治生态 |
2.1 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煤矿的兴起与村民自治的实行 |
2.1.1 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煤矿的兴办与产权分化 |
2.1.2 村民自治的实行与农民的政治热情 |
2.1.3 村民自治的实行与集体煤矿私人承包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
2.2 产权松动与治权垄断:L村集体煤矿的私下承包与贫富分化 |
2.2.1 权力垄断资源:村干部私下承包与转让村集体煤矿 |
2.2.2 资源巩固权力:选举竞争与煤矿承包者当选 |
2.2.3 贫富分化与干群矛盾:村干部掌握集体资源的结果 |
2.3 产权分化与治权分散:昂贵的选票与派系斗争 |
2.3.1 村民直选中激烈的竞争与“金钱大战” |
2.3.2 产权与治权分离后的村企对立与治理瘫痪 |
2.3.3 “两委”矛盾——派系斗争背后的资源争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竞争消失与发展困局:产权与治权解挂后的农村政治生态 |
3.1 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政策演变及过程 |
3.1.1 安全整治,关小上大 |
3.1.2 有偿使用,兼并重组 |
3.1.3 国进民退与集团经营 |
3.2 煤炭资源整合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
3.2.1 集体收入减少影响村庄公共建设 |
3.2.2 补偿纠纷下社会矛盾增多 |
3.2.3 采煤沉陷区治理难开展 |
3.3 L村集体煤矿整合后的自治转移与发展困境 |
3.3.1 一次性海选与严格投票规则 |
3.3.2 村民参选的理性回归 |
3.3.3 平稳连任与“一肩挑” |
3.3.4 竞争消失后村庄公共事务的发展及困境 |
3.4 小结 |
第四章 集体产权与民主治理: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优化路径 |
4.1 建立科学合理的煤矿产权制度体系 |
4.1.1 厘清产权关系 |
4.1.2 稳定产权政策 |
4.1.3 规范矿业权市场 |
4.1.4 畅通社会参与渠道 |
4.2 坚持并有效发挥集体产权的双重功能 |
4.2.1 集体产权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和实质内容 |
4.2.2 坚持与明晰集体产权,增强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 |
4.2.3 强化治权的民主运行,保障集体产权的政治功能 |
4.3 加强农村民主制度治理 |
4.3.1 加强选举后的民主制度运行,避免“自治异化” |
4.3.2 完善村务监督的制度建设,强化“四权同步” |
4.3.3 提高村民监督意识和能力,提升“公共意识” |
4.4 发挥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
4.4.1 夯实领导地位,理顺两委关系 |
4.4.2 加强党员教育,带动农民参与 |
4.4.3 优化党员结构,抓好“关键少数” |
4.4.4 加强作风建设,重塑干部形象 |
4.5 重塑农村良好的政治文化 |
4.5.1 深入挖掘乡土社会传统优秀文化资源 |
4.5.2 加强乡村诚信、法治和民主等现代文明建设 |
结论与讨论 |
一、产权与治权关系是形塑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主要因素 |
二、自治异化缘于制度缺陷而非农民素质低下 |
三、集体产权功能失效是农村政治生态恶化的关键 |
四、实现产权与治权的良性互动是农村健康发展的保障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选举民主经济成本论(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结构安排 |
五、主要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一) 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二) 文献研究方法 |
(三) 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
(四) 比较分析方法 |
第一章 选举民主及其经济成本 |
一、选举民主的科学内涵 |
(一) 选举民主内涵的不同解释 |
(二) 选举民主内涵的科学界定 |
二、经济成本的科学内涵 |
(一) 成本内涵的阐释 |
(二) 经济成本内涵的界定 |
三、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科学内涵 |
第二章 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构成、特点与绩效分析 |
一、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要素构成 |
(一) 人力成本 |
(二) 财力成本 |
(三) 物力成本 |
(四) 三大要素构成之关系 |
(五) 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类型划分 |
二、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基本特点 |
(一) 承担主体的多元性 |
(二) 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
(三) 目标取向的超经济性 |
(四) 绩效产出的难确定性 |
(五) 功能评价的折射性 |
三、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绩效分析 |
(一)选举民主经济成本一绩效分析的基本方法 |
(二)选举民主经济成本一绩效分析的制约因素 |
(三)选举民主经济成本一绩效分析的图式模型 |
第三章 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影响因素 |
一、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内在影响因素 |
(一) 选举民主主体对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影响 |
(二) 选举民主制度对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影响 |
(三) 选举民主规模对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影响 |
(四) 选举民主技术对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影响 |
二、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外在影响因素 |
(一) 经济发展状况对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影响 |
(二) 文化发展状况对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影响 |
(三) 社会发展状况对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影响 |
三、选举民主经济成本内外在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
第四章 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现状的中外考察 |
一、域外相关国家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现状的考察 |
(一) 域外相关国家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基本现状 |
(二) 域外相关国家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变化趋势与存在问题 |
二、当代中国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现状的考察 |
(一) 当代中国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基本现状 |
(二) 当代中国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变化趋势与存在问题 |
第五章 选举民主经济成本的合理控制 |
一、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控制的基本内涵 |
二、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控制的基本目标:合理性 |
(一) 选举民主经济成本合理性的基本内涵 |
(二) 选举民主经济成本合理性的基本标准 |
三、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 |
四、当代中国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有效控制的基本思路 |
(一) 当代中国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有效控制的前提:树立和增强选举民主成本意识 |
(二) 当代中国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有效控制的根本:改革和完善选举民主制度 |
(三) 当代中国选举民主经济成本有效控制的关键:创新和应用选举民主技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7)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及研究特点 |
六、文中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
第一章 新时期加强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价值 |
第一节 乡镇在我国政权体系中的地位 |
一、我国乡镇政权的历史沿革 |
二、我国乡镇政权组织的基本职能 |
三、新时期我国乡镇政权的职能定位 |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面临的主要工作任务 |
一、维护农村稳定与推进和谐乡村建设 |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三、推动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 |
四、推进乡镇基层民主建设 |
五、正确处理与村“两委”的关系 |
第三节 加强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价值 |
一、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
二、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 |
三、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落实 |
四、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
五、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 |
第二章 新时期乡镇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应具备的素质 |
一、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价值取向 |
二、循循善诱、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的人格魅力 |
三、深入实际、身先士卒特别应具备的健康的身心素质 |
四、示范引导、服务三农的专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 |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应具备的能力 |
一、谋划本乡镇科学发展的能力 |
二、选配一流的村级领导班子的能力 |
三、依法行政、高效服务的能力 |
四、较强的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
五、化解矛盾、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 |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成绩 |
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选拔了一大批忠诚于党的事业的优秀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
二、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发扬党内民主,进行了乡镇领导人才开发新机制的探索 |
三、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促进了乡镇领导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一、调整过于频繁,监管制约不到位,部分乡镇领导干部作风浮漂 |
二、选人用人机制不活,优秀乡镇领导干部得不到及时交流提拔 |
三、乡镇领导干部的学习培训安排不够科学 |
四、乡镇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和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 |
第三节 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原因 |
一、体制机制不优的大环境制约了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
二、乡镇领导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自身的素质不够强 |
三、乡镇领导班子的个体搭配和整体结构不够合理 |
四、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加强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路 |
第一节 冰山模型原理在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应用 |
第二节 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目标设计 |
一、干部“四化”标准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积淀 |
三、我国乡镇领导干部的选任、培养和管理的目标设计 |
第三节 新时期加强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路径 |
一、建立科学的乡镇领导干部选任标准和考核培养机制 |
二、鼓励引导乡镇领导干部通过自身学习和实践提高素质 |
三、充分发扬乡镇基层党内民主,加强农村党的建设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 |
1.3.1 村民 |
1.3.2 村民自治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析 |
1.4.1 国内研究动态 |
1.4.2 国外研究动态 |
1.4.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析 |
1.5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1.5.1 论文结构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 |
1.6.1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我国乡村治理与村民自治的变迁 |
2.1 我国乡村治理的演进 |
2.1.1 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 |
2.1.2 近代社会的乡村治理 |
2.1.3 改革开放前的乡村治理 |
2.1.4 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治理 |
2.2 村民自治的产生 |
2.2.1 人民公社的解体 |
2.2.2 村民自治的产生 |
2.3 村民自治的发展 |
2.3.1 村民自治制度的萌芽 |
2.3.2 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2.3.3 村民自治制度的深入发展 第三章 村民自治的体系以及与农村公权力的关系分析 |
3.1 村民自治的规范体系分析 |
3.1.1 国家层面规范 |
3.1.2 地方层面规范 |
3.1.3 村级层面规范 |
3.2 村民自治的组织体系分析 |
3.2.1 村民自治的权力机构 |
3.2.2 村民自治的工作机构 |
3.2.3 村民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探究 |
3.3 村民自治与农村公权力的关系 |
3.3.1 村民自治与乡镇政权的关系 |
3.3.2 村民自治与党的领导权的关系 第四章 村民自治的运行分析 |
4.1 村民自治运行取得的成效分析 |
4.1.1 民主选举普遍化、制度化 |
4.1.2 民主决策日益制度化,机制不断创新 |
4.1.3 民主管理日益规范化 |
4.1.4 民主监督初步运行,机制不断创新 |
4.2 村民自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民主选举形式化 |
4.2.2 民主决策表面化 |
4.2.3 民主管理不规范 |
4.2.4 民主监督缺失 |
4.2.5 乡镇政府和党支部对村民自治的不当干预 第五章 保障村民自治实现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
5.1.1 完善村民自治实体法 |
5.1.2 完善村民自治程法律制度 |
5.2 消除公权力的不当干预 |
5.2.1 统筹城乡发展 |
5.2.2 理顺两种关系 |
5.2.3 完善对农村公权力的制约机制 |
5.3 完善救济机制 |
5.3.1 完善司法救济机制 |
5.3.2 完善行政救济机制 |
5.3.3 完善其他救济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
(9)村委会选举中的异化现象及其治理——基于组织社会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进路 |
二、选举规范化与政治冷漠 |
三、选举动员手段的异化 |
四、村干部机会主义与村民自治的目标替代 |
五、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10)我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困境、博弈及救济实证研究——基于村民自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村民自治发展的理论回顾 |
(一) 村民自治的缘起 |
(二) 村民自治的发展 |
(三) 村民自治的研究现状 |
三、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面临的困境剖析 |
(一)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困境的研究综述 |
(二)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困境的缘由 |
(三)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困境的表现 |
1. 法律滞后, 中间断层。 |
2. 竞争激烈, 标准不一。 |
3. 监督匮乏, 难有成效。 |
四、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的三方博弈 |
(一) 村民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博弈 |
(二) 村民委员会与乡镇政府之间的博弈 |
(三) 村民、村民委员会、乡镇政府等三者之间的博弈 |
五、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救济实证及救济路径 |
(一)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救济实证———以H省为例 |
(二)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救济路径 |
四、乡镇换届选举中实践问题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研究[D]. 李元勋.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2]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村庄选举的实践逻辑 ——基于N村的个案调查[D]. 贺超. 河北大学, 2020(08)
- [3]富人治村 ——浙中吴镇的权力实践(1996-2011)[D]. 袁松.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8)
- [4]性别配额制在村民自治进程中的探索研究 ——基于福建的实践[D]. 陈福英. 厦门大学, 2019(08)
- [5]产权与治权关系视野下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以山西省L村为例[D]. 张毅. 山西大学, 2020(12)
- [6]选举民主经济成本论[D]. 李永洪. 武汉大学, 2013(07)
- [7]新时期我国乡镇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 任庆银.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8]当代中国村民自治问题研究[D]. 董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9]村委会选举中的异化现象及其治理——基于组织社会学的分析[J]. 申端锋. 中州学刊, 2013(10)
- [10]我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困境、博弈及救济实证研究——基于村民自治的视角[J]. 陈阵,徐家良. 行政论坛,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