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象征词语的文化含义(论文文献综述)
丁艳[1](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杨元刚[2](2005)在《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对比研究。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自己构建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语言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论点是我们进行英汉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请参阅论文所附32个图表清单)。笔者构想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是词汇层次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我们认为词语的文化语义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成果和文化心理在语言中符号化、外在化的结果。从方法论上,笔者主张从客观现实——语言认知媒介——主观心理感知这三者之间的互动中去研究词语的文化语义。我们认为语言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语言符号系统本身、语言使用者民族文化精神三者长期互动的结果。本文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定义、三个研究原则、四个特征、五种分类和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四种照应模式和翻译方法,分析了英汉文化语义形成的五个原因,然后总结了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从而建立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文重点探讨了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哲学观—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第一章《绪论》首先探讨了语言认知观的含义,我们认为语言学是一门人文科学,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是一个民族观察、认识和表述世界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既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精神外在化的呈现方式,又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进入人类认知视域的有效通道,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语言符号系统本身—外在的客观认识对象—语言使用者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在整体上映射着本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本着平衡性、动态性、整体性等三个原则对语一言的多维属性进行研究。其次,我们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心智的对象化和外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和积淀,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分析了文化的三个分层(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和六个特征(时空性、互动性、载体性、对象性、动态性、外显性)。第三,我们分析了思维能力、思维媒介、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四者之间的差异和辩证关系,探讨了萨王尔一沃尔夫假说的学术渊源及认识价值,然后我们分析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剖析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元典精神—哲学观—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影响,并在语言认知观的基础上构建了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本章还对词语文化语义进行界定,分析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四个特征(民族性、时一代性、隐含性、关联性),总结了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三个原则(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研究目的,阐释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研究思路。 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媒介和人类文化的有效载体,语义是形式和内容、主观和客观互动的产物,一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和语义特点是该语言使用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心理外在化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去观照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编码符号系统,文化则是语言的深层构建机制和模塑工具,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制约着一个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语言的人文特性是这个语言使用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语言系统组织规律二者长期互动的演化结果,所以研究一种语言必须首先了解这种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中的哲学元典精神。另一方面,从语言的角度去观照文化,语一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中比较有影响的基础子系统,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语言的形式组织规律和语义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语言系统的编码方式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认知方式,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一个民族的认知属性。哲学元典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和原动力,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元典精神(东方的道和西方的Logos)孕育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观和民族文化精神,东方的道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又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而西方的Logos孕育了西方民族的主客二分的哲学观,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又孕育了西方民族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然后它们又进一步塑造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语法形态特点、文字体系和内蕴动力机制,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和交际模式四者相互影响,它们是语言研究中四个有机的环节,缺一不可。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本质和形成的哲学基础,笔者分析了西方语言哲学中七种意义理论(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关系论、行为论、因果论和概念论等)的得失,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语义观:本文认为词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词语的文化语义是认识主体的人和客观世界之间互动的产物,是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通过语一言这个认知符号外在化后所形成的结果。文化语义研究?
刘美慧[3](2016)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象征词语研究》文中指出在语言三要素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在汉语词语中,具有文化意义的象征词语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象征词语的研究。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并对学术界前人的象征词语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特别是对于象征词语的界定和分类。第二部分,以2010年出版的《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作为语料依据,从中筛选出107个象征词语,建立小型语料库,并对语料库进行专题、量化的对比研究,得出结论如下:在普及化水平和中级水平阶段,象征词语主要集中在动植物类、颜色词类、数字类等较为基础、实用的部分;而在高级和高级“附录”部分,其他类的象征词语所占的比例最大。第三部分,将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使用的初、中、高级综合课教材中的象征词语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等级划分》中的象征词语做了匹配度分析,发现匹配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数量差异较大、种类分布不均衡等方面。第四部分,从《等级划分》中选取了30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象征词语设计问卷,以安徽大学留学生为调查对象,最终收取54份有效问卷,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留学生的汉语象征词语的习得情况在中级及以下水平中无明显差异;而在中级以上水平中,象征词语的难度越大,习得的情况就越差。留学生学习象征词语受学习兴趣、学习途径的影响。大部分留学生会偶尔使用象征词语。最后,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教师教学、教材选用及编写以及留学生的象征词语学习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助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孙健翔[4](2017)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象征词语的文化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众多的词语中,汉语象征词语以它博大的文化背景和特有的象征意蕴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使加强象征词语教学的相关研究势在必行。本文运用了问卷调查、资料搜集和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结合了舒曼的文化合流理论,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象征词语教学引入文化教学的意义;帮助汉语学习者掌握这类象征词语的文化内涵、并且熟练地运用这些词汇、从而拉近与汉文化及汉语的心理及社会距离、实现语言和文化的联合习得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本文从选题缘起、象征词语本体研究及象征词语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等方面论述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并介绍了本文用到的研究方法。其次,本文对汉语象征词语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并以使用最广泛的《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例,分析并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象征词语教学引入文化教学的意义。再次,本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比什凯克人文大学汉语学习者象征词语学习情况做了调查分析,并设计了象征词语专项教学内容。文章最后得出结论:汉语象征词语教学时引入文化教学可以使学习者透过语言了解象征词语背后蕴藏的文化知识、培养汉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同时利于学习者第二语言学习心理的诱导和培养;汉语学习者主动拉近与汉语及汉文化圈的社会心理距离对学习汉语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敬宇[5](1992)在《汉语象征词语的文化含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象征词语及其特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形态,因此语言反映着民族的文化观念和心态。汉语言同样是汉文化的表征。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民族心态及风俗习惯等,无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而深刻的反映,并且首先体
乌尼尔珠拉[6](2020)在《蒙汉动物谚语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文化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蒙古语(近代蒙古语言喀尔喀方言)和汉语中的动物谚语进行比较研究。论文由绪论、第一章蒙汉动物谚语的文化认知、第二章蒙汉动物谚语文化内涵的共性分析、第三章蒙汉动物谚语文化内涵的差异性分析、第四章蒙汉动物谚语中民族思维心理文化差异、结论、参考文献、附录等八部分组成。绪论由选题缘由、研究概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进行书写,说明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的成果与概况、本论文所要达到的目的、研究方法等加以概述。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是人类于各个时代所积累下来的实际观察以及日常经验的成果。它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和精神文化遗产。蕴含着一个民族所总结的哲理、科学知识、反映一个民族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蒙汉动物谚语比较研究对蒙汉两个民族的文化有深远的意义。到目前为止蒙古语谚语研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对于动物谚语研究还没有系统的梳理归纳的作品,在汉语谚语研究领域名着不少,汉语谚语与其他语言的谚语比较要加的作品也很多,可汉语谚语与蒙古语(基里尔文)谚语比较研究的作品较少。本文运用统计学、语义学、文化学等研究方法对蒙汉动物谚语进行比较研究其目的就是比较这两种语言的动物谚语在象征意义、文化内涵、语法结构、修辞特点的异同,从而达到文化认知语言学在两个国度、两个民族语言文化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第一章由蒙汉动物谚语文化认知与形成谚语的过程、蒙汉动物谚语与隐喻,蒙汉动物谚语与文化三部分组成。谚语形成的基础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感知、积累的经验和生活经历。人类最早期的知识来源于自身的经验。人类感官和机体与客观世界接触过程中感知环境中的事物、位置、行为,并成为机体经验。人类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感官之外还有感知体位和状态的器官。从认知角度分析、论证、比较蒙汉动物谚语是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基本研究方式。第二章蒙汉动物谚语与文化内涵的共性分析由蒙汉谚语动物中喻体的共性,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及喻义的共性等两节组成。本章中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蒙汉两个民族动物谚语的文化相同内涵做以比较研究,发现同一喻体、喻义和喻底在蒙汉动物谚语中具有相同、相似的文化内涵;第三章蒙汉动物谚语文化内涵的差异性分析由蒙汉动物谚语差异形成的原因,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及喻义的差异性,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喻义的零对应性等三节组成,本章中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蒙汉两个民族动物谚语的文化差异内涵做了比较研究。由于一些动物谚语在蒙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汉语中则含有不同内涵。所以在本章中主要以同一动物谚语在蒙汉两个民族的词汇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不同动物谚语在蒙汉谚语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内涵两个内容进行研究。蒙汉谚语动物形象文化特殊性由蒙古语谚语动物形象文化的特殊存在、汉语谚语动物形象文化的特殊存在、蒙汉谚语特殊存在形式等三节组成。本章中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蒙汉两个民族动物谚语的文化特殊内涵做了比较研究。本章对在蒙古动物谚语中有着丰富内涵,在汉语中却没有对应的;一些动物谚语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蒙语中却没有对应的等现象进行分析,进而对蒙汉动物谚语的语义、文化内涵做出更加具体深入研究。第四章蒙汉动物谚语中民族思维心理文化差异中对蒙汉动物谚语思维文化差异性分析、蒙汉动物谚语中心理文化差异分析等两个方面对民族文化价值取向做以比较研究。在本章中解读蒙汉两个民族审美价值取向的共性在动物谚语中的体现和审美价值取向的差异。总结部分对本文所解决的问题进行综述。蒙古语与汉语词汇中的搜集到的相关动物谚语资料作比较研究,得出两个民族思维心理、文化认知、审美取向、文化内涵都存在异同,因此这样的比较研究是对两个国家、两个民族的交流、经济建设、文化繁荣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
孙彦[7](2015)在《对外汉语教学下的感情色彩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感情色彩义是词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语言表达的得体性与丰富性具有重要价值。汉语词语含有丰富的感情色彩义,它们的存在不仅增加了汉语表达的美感,也对留学生的掌握和运用形成挑战。相对于本体研究已取得的成果而言,针对词语感情色彩义的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教学关注度的不足加上感情色彩义本身的复杂性特征,使词语感情色彩义的教学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本体研究的成果是为了服务于教学。鉴于此,本文将基于词语感情色彩义本体研究的成果,从对外汉语教学需求的角度出发,对汉语词语的感情色彩义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见解。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对外汉语教学下的感情色彩义研究这一选题的价值、研究现状和不足,以及本文的理论来源、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对汉语名物词感情色彩义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部分。在这一章,本文首先从语义角度将具有感情色彩义的词语分为名物词语和普通词语两类,继而探讨了名物词的感情色彩义偏误情况。根据名物词表示特定物类名称的属性,本文对其作出下位分类,即:依据对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中相关词语使用频率的统计,将留学生较常使用的名物词归纳为动物类词语、植物类词语、天文气象类词语、地貌地物类词语四类,在此基础上以贬义、褒义色彩义的使用情况为纲,对留学生运用这四类词语感情色彩义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偏误原因和使用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在第三章,本文对汉语普通词的感情色彩义偏误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一定的教学对策。鉴于普通词表示一般物类名称或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属性,本文从语法性质的角度将其分为名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和形容词性词语,继而又根据相关词语在留学生中介语语料库中的表现形式,按照结构形式的差异将其分为一般词语和熟语。在此种分类的基础上,本文仍以贬义、褒义色彩的使用情况为纲,对汉语普通词感情色彩义的偏误及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第四章为对词语感情色彩义的难点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部分。在分析留学生运用词语感情色彩义语料的基础上,本文对对外汉语词语感情色彩义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难点进行了预测,将难点的具体形式归纳为三种,分别是:同一词语兼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义,感情色彩义在动态的语言运用中发生改变,以及感情色彩义在新时期发生变化这三种情况。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难点的形成依据进行了论证,对可能涉及到的有代表性的词语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根据不同的难点形式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结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孟和其其格[8](2008)在《汉语与蒙语象征词语文化意义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因而不同民族语言的语言要素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也会有所差别,尤其是在词汇方面。由于汉族和蒙古族在历史、社会制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因而对同一事物、同一概念的理解和表达难免会存在着某些差异,而这些差异也必然会在各自的语言词汇中表达出来。象征词语是语言词汇中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深刻丰富的民族心理、价值观念、感情色彩等文化因素,是语言词汇中典型的文化词。语言中词语的象征义是词的文化意义的一种,是指借用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或暗示某种特定含义时所产生的新义。象征义与本民族的历史发展、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心理习惯、审美情趣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相同的事物在不同民族的语言词汇中往往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本文以文化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汉语与蒙语中颜色象征词语和动物象征词语含义异同的对比分析,探讨汉蒙两种语言象征词语的民族文化特征,以为汉蒙语言文化对比和蒙古国汉语词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吴平[9](2006)在《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文中认为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思考,使语言学研究不止于语言形式,而且也通过语言来研究一个民族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不同民族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模式,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 从宏观上看,人类有相近的自然生活环境和条件,也有相近的社会现象。这可以说是人类文化的共性,但文化又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创造的,因而形成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这就是文化模式。文化模式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又具有相对的个性。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教学。对已经掌握了本民族语言,形成了一套本民族文化观念的外国人来说,学习汉语的过程实际上也同时是学习、习惯并逐渐接受汉民族文化的过程。词汇作为在语言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社会生活的变迁、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在其中得到直接和迅速的反应,语言的文化载体功能首先也是通过词语显示出来的。利用词汇进行适当的文化导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汉语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更是数不胜数。文化词语除了字面义之外,还隐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意义,这些意义有的在词典上是查不到的,有的是被教师或教材所忽视的,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即使是一个普通词,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很难把握它的内涵意义。 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文化模式的差异,尤其是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对学习目的语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迁移作用,这种迁移在跨文化交际中会起到不同作用。一般来说,正迁移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理解和运用目的语及其文化,而负迁移则会导致误解和冲突。就阅读中的文化词语而言,如果对汉语中的这部分具有特殊涵义的词汇没有掌握,那么在阅读理解中,很可能会出现障碍。 文化词汇就是从某一个或几个层面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心理态势等方面的词汇。文化词汇首先是对词义从文化视角考察得出的结果,强调了文化的隐含性,它不是附加的,文化意义正是外部的社会文化因素在语言中的反映和体现。其次,通过从文化的视角对词义进行审视,有利于我们在判别一个词是否具有文化意义,并具有什么样的文化意义。 在进行文化词语教学时,对不同的文化词语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尤其需要从异文化的角度审视我们的汉文化,找出哪些是学生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文化迁移”现象的词语。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来自世界各地,因此和汉文化模式相对应的异文化模式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文化词语就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因其文化模式的不同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文化模式的差异,使得汉语学习者因为思维模式和学习风格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语言习得、文化习得顺序和过程。 正确理解不同文化模式的特点,相互尊重,以充分发挥文化模式中的积极影响,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尊重、接触和发展。同时也促进语言的学习。学习第二语言并运用第二语言,是与异质文化的交流,这就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不
王彤[10](2019)在《面向英语母语者的汉语国俗词语教学研究》文中提出语言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修辞意义。国俗语义从修辞意义中分化而来,经约定俗成后大都固化为词汇意义,有些意义成为词的一个义项。从词语的国俗语义角度出发,“语言国俗学”最早由苏联学者根据对外俄语教学提出,为“语言国情学”,后经王德春先生研究确立为“国俗语义学”。词语的国俗语义是语言民族性的反映,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价值观念等,即词语不仅有表面的概念意义,而且有背后的文化含义。目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界已经开始逐渐重视文化教学,但对于在词语方面的国俗语义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还不够,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经常会在习得汉语国俗语义的过程中产生偏误,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旨在通过对国俗词语的研究,改进对英语母语者汉语国俗词语的教学。本文将形成国俗语义差异的原因总结为两种因素:非语言因素和语言因素。根据词义角度及目前研究现状,一共将国俗词语分为九小类,分别为颜色、植物、数字、动物、自然现象、饮食文化、节日、熟语、网络词语。同时根据王德春先生的五种国俗语义差异模式从文化差异角度对国俗词语进行了分类,分别为:国俗词语一语独有、文化含义一语独有、文化含义异同并存、文化含义语义相同、文化含义截然相反。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设计,考查了30名英语母语的学生对于汉语国俗词语的掌握情况。据本文进行的调查结果看,对于比较常用的汉语国俗词语,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产生的偏误较少;对于不太常用的国俗词语了解较少,产生的偏误较多。但学生对于大部分汉语国俗词语的国俗语义总体掌握较好。通过对偏误情况的分析,总结出造成偏误的原因有四种,第一种为本民族文化背景负迁移造成的偏误;第二种为对词义不了解引发的偏误;第三种为混淆相似国俗语义引发的偏误;第四种为由于翻译问题引发的偏误。针对以上的偏误原因,本文制定了解决策略,提出了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有重要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及针对性原则三种。教学方法分为课后注释法、课文融入法、对比法、追根溯源法、归类法、展示法、活动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八种教学法。同时提出了案例设计,旨在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教学。
二、汉语象征词语的文化含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象征词语的文化含义(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绪论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1.语言认知观的本质 |
1.1.1.经典语言学家对语言本质的思考 |
1.1.2.当代语言学家对语言人文属性的思考 |
1.1.3.语言认知观 |
1.1.4.语言的多维属性 |
1.1.5.语言研究的整体原则、动态原则和平衡原则 |
1.2.对文化的本质认识 |
1.2.1.文化的词源含义 |
1.2.2.文化学家对文化的定义 |
1.2.3.本文对文化的定义 |
1.2.4.文化的特征 |
1.2.5.文化要素的分层 |
1.3.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3.1.思维能力、心维模式、思维媒介和思维方法 |
1.3.2.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
1.3.3.语言与思维、文化的互动关系 |
1.3.4.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 |
1.4.木文的研究对象:词语文化语义 |
1.4.1.词语的界定 |
1.4.2.词语文化语义的界定 |
1.4.3.词语文化意义的特征:民族性、时代性、隐含性、关联性 |
1.5.本文研究范围、方法和目标 |
1.5.1.研究范围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研究目标 |
1.5.3.文化语义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文献综述: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研究 |
2.1.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
2.1.1.西方意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
2.1.2.本文对词语文化意义本质的哲学思考 |
2.2.二十世纪西方语言哲学中的语义研究 |
2.2.1.同质的自足的结构系统vs异质的有序的符号系统 |
2.2.2.生物机能说vs社会行为说 |
2.2.3.形式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 |
2.3.国内文献综述:中国文化语言学、国俗语义学、英汉对比语言学 |
2.3.1.继承和创新结合:中国的文化语言学研究 |
2.3.2.概念意义与引申意义兼顾:中国国俗语义学研究 |
2.3.3.描写与解释并重:中国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 |
第三章:语言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
3.1.文化对比:东西方文明的主要差异 |
3.1.1.内陆农业文化与海洋商业文化 |
3.1.2.伦理道德文化与科技理性文化 |
3.1.3.集体主义文化与个人主义文化 |
3.1.4.中西文化的对比原则与交融互摄 |
3.2.语音的语用认知功能研究 |
3.2.1.语音与语境 |
3.2.2.语音与审美 |
3.2.3.语音与语法 |
3.2.4.语音与民族文化心理 |
3.2.5.结论 |
3.3.语言字符的语用认知研究 |
3.3.1.语言字符的审美愉悦功能 |
3.3.2.语言字符的信息压缩功能 |
3.3.3.语言字符的文化承载功能 |
3.3.4.语言字符的语用交际功能 |
3.3.5.结论 |
3.4.英汉语法的形合意合特征的语用认知研究 |
3.4.1.形合与意合的定义 |
3.4.2.国外学者对英汉语语法意合和形合特征的对比研究 |
3.4.3.国内学者对汉语语法意合特征的研究 |
3.4.4.英汉语法的意合特征与形合特征对比 |
3.4.5.英汉语法的形态特征与民族文化 |
3.4.6.结论 |
第四章:词语文化语义的类型研究 |
4.1.多级语言符号系统下的概念意义研究 |
4.1.1.概念意义和语符意义 |
4.1.2.词语的多级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1.3.词语的内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1.4.词语的外部符号系统与词义的理据性 |
4.2.历史沿革意义个案研究:《望夫石》主题的阐释和翻译 |
4.2.1.《望夫石》两种译文述评 |
4.2.2.语境、关联与翻译 |
4.2.3.典故探源与主题定位 |
4.2.4.透彻的理解与准确的翻译 |
4.3.跨文化传播中的语境意义研究 |
4.3.1.语境分类 |
4.3.2.语境与文化语义的闸释 |
4.3.3.语境和词语文化语义的翻译 |
4.4.隐喻视野中的联想意义研究 |
4.4.1.比喻和隐喻的关系 |
4.4.2.比喻意义 |
4.4.3.情感意义 |
4.4.4.修辞意义 |
4.5.宗教精神视野下的习语意义研究 |
4.5.1.习语的定义 |
4.5.2.英汉习语与宗教的自然观对比 |
4.5.3.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神观对比 |
4.5.4.英汉习语与宗教的人性观对比 |
第五章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照应模式研究 |
5.1.词汇联想对应:词汇字面意义不同,文化语义相同 |
5.1.1.黄色与BLUE文化语义对比 |
5.1.2.紫色与SCARLET(猩红色)文化语义对比 |
5.1.3.黄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
5.2.词汇联想重合:词汇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一致 |
5.2.1.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
5.2.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2.3.黑色与BLACK的文化语义对比 |
5.3.词汇联想碰撞:字面意义相同,文化语义不同 |
5.3.1.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3.2.黄色与YELLOW文化语义对比 |
5.3.3.白色与WHITE文化语义对比 |
5.3.4.黑色与BLACK文化语义对比 |
5.4.词汇联想空缺:字面意义对应,文化语义空缺 |
5.4.1.绿色与GREEN文化语义对比 |
5.4.2.红色与RED文化语义对比 |
5.4.3 棕色与BROWN文化语义对比 |
5.4.4.青色与BLUE、BLACK文化语义对比 |
5.5.色彩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启示 |
5.5.1.文化语义的共性和个性 |
5.5.2.英汉语义的相互渗透 |
5.5.3.认知原型与文化语义引申 |
5.6.词语文化意义的翻译方法 |
5.6.1.词汇联想重合与零位补偿 |
5.6.2.词汇联想对应与换位补偿 |
5.6.3.词汇联想空缺与空位补偿 |
5.6.4.词汇联想碰撞与越位补偿 |
第六章: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成因研究 |
6.1.英汉两个民族思维方式不同: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
6.1.1.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内涵 |
6.1.2.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悟性思维 |
6.1.3.西方民族主客二分的哲学思想与理性思维 |
6.2.英汉两个民族的审美心理不同 |
6.2.1.审美活动与民族心理 |
6.2.2.比类取象的形象思维与形式分析的理性思维 |
6.2.3.拟人化的审美主体道德投射与拟物化的审美主体理性观照 |
6.3.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学传统不同 |
6.4.英汉两个民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习俗不同 |
6.5.英汉两个民族的语言系统不同 |
第七章 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 |
7.1.文化语义研究与翻译 |
7.1.1.文化语义翻译的本质 |
7.1.2.文化语义的翻译原则:信、达、适 |
7.1.3.词语文化意义的信息分层与翻译 |
7.2.文化语义研究与词汇学 |
7.2.1.一词多义与词义闸释 |
7.2.2.形念区别与词义褒贬 |
7.2.3.文化语义的闸释与文化背景 |
7.3.文化语义研究与第二语言习得 |
第八章 结语 |
附件 1:论文32个图表清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象征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三、相关研究与文献综述 |
(一) 汉语象征词语的界定及分类 |
(二) 汉语象征词语的研究综述 |
第二章 《等级划分》中象征词语的统计与分析 |
一、《等级划分》中象征词语的统计与分类 |
二、《等级划分》中象征词语的分布与分析 |
(一) 象征词语在普及化水平词汇中的分布情况 |
(二) 象征词语在中级水平词汇中的分布情况 |
(三) 象征词语在高级水平词汇中的分布情况 |
三、小结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材中象征词语的统计与分析 |
一、初、中、高级教材中象征词语的统计与分类 |
二、初、中、高级教材中象征词语的分布与分析 |
三、教材与《等级划分》中象征词语的匹配度分析 |
(一) 匹配度之数量差异 |
(二) 匹配度之种类分布差异 |
四、小结 |
第四章 留学生汉语象征词语习得情况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一、问卷调查的实施 |
(一) 问卷调查对象 |
(二) 问卷调查语料选定 |
(三) 问卷调查题型设计 |
(四) 问卷调查方法与分析工具 |
二、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一) 问卷调查单选题统计与分析 |
(二) 问卷调查判断题统计与分析 |
(三) 问卷调查综合题统计与分析 |
三、小结 |
第五章 汉语象征词语的教与学 |
一、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
(一) 增加象征词语的趣味性教学 |
(二) 对象征词语进行深入性教学 |
(三) 对象征词语进行阶段性教学 |
二、对教材选用及编写的建议 |
(一) 教材选用——注意教材的连贯性 |
(二) 教材编写——适当增加象征词语的数量 |
三、对留学生学习的建议 |
(一) 拓宽学习途径 |
(二) 深化学习层次 |
四、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等级划分》中的象征词语统计表 |
附录二: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用汉语综合课教材中的象征词语统计表 |
附录三:留学生汉语象征词语习得情况调查问卷(中、英、韩文) |
致谢 |
(4)对外汉语教学中象征词语的文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2.1 象征词语本体研究 |
1.2.2 跨文化交际下的象征词语研究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象征词语的文化教学的探讨 |
2.1 象征词语 |
2.1.1 象征词语定义 |
2.1.2 象征词语的表义特点 |
2.1.3 象征词语分类及含义 |
2.2 《新实用汉语课本》中象征词语的文化教学分析 |
2.2.1 《新实用汉语课本》象征词语统计 |
2.2.2 《新实用汉语课本》象征词语来源及意义分析 |
2.2.3 以《新实用汉语课本》象征词语为例看象征词语教学方法 |
2.2.4 象征词语文化教学的意义探讨 |
第三章 汉语学习者象征词语学习情况调查及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调查对象情况 |
3.1.2 问卷调查语料背景 |
3.1.3 问卷调查题型及分析方法 |
3.2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
3.2.1 问卷单选题统计及分析 |
3.2.2 问卷判断题统计及分析 |
3.2.3 问卷问答题统计及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针对象征词语的专项教学设计 |
4.1 《洋姑爷在农村过春节》(片段) |
4.1.1 选取缘由 |
4.1.2 教学对象 |
4.1.3 教学内容 |
4.1.4 课程性质及课时 |
4.1.5 教学目标 |
4.1.6 课前准备 |
4.1.7 具体教学环节 |
4.1.8 教学方法分析 |
4.2 《请多提意见》片段 |
4.2.1 选取缘由 |
4.2.2 教学对象 |
4.2.3 教学内容 |
4.2.4 课程性质及课时 |
4.2.5 教学目标 |
4.2.6 课前准备 |
4.2.7 讲解部分 |
4.2.8 教学方法分析 |
4.3 以“黑社会”、“白托”等语料扩展的象征词语教学 |
4.3.1 选取缘由 |
4.3.2 教学对象 |
4.3.3 教学内容 |
4.3.4 课程性质及课时 |
4.3.5 教学目标 |
4.3.6 课前准备 |
4.3.7 教学方法分析 |
4.3.8 讲解部分 |
4.4 教学反思 |
4.4.1 教学设计评估 |
4.4.2 教学设计反馈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汉语象征词语的文化含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象征词语及其特点 |
二、象征词语的文化含义 |
1. 动植物类的象征词语 |
(1)象征吉祥、幸福的词语 |
(2)象征长寿的词语 |
(3)象征高尚品格的象征词语 |
(4)象征勇猛、雄威、力量、高远的词语 |
(5)象征温驯、和平的词语 |
(6)象征爱情、忠贞的词语 |
(7)象征凶恶、狠毒、狡猾、贪婪、可恶、不祥等词语 |
(8)象征笨拙、愚蠢、的词语。 |
2. 自然气象类的象征词语 |
3. 和人体有关的象征词语 |
4. 服饰类的象征词语 |
5. 颜色象征词语 |
(6)蒙汉动物谚语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概况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蒙汉动物谚语文化认知 |
第一节 蒙汉动物谚语形成的过程 |
一、认知自我过程中形成动物谚语 |
二、认知自然世界与环境过程中形成动物谚语 |
三、认知社会现象过程中形成动物谚语 |
四、认知经济现象过程中形成动物谚语 |
第二节 蒙汉动物谚语与隐喻 |
一、蒙汉动物谚语是概念隐喻 |
二、蒙汉动物谚语是语义隐喻 |
三、蒙汉动物谚语是目标与始源域的隐喻 |
第三节 蒙汉动物谚语与文化 |
第二章 蒙汉谚语动物文化内涵的共性分析 |
第一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的喻体 |
一、有关传说动物的喻体 |
二、有关鸟类的喻体 |
三、有关哺乳动物的喻体 |
四、有关爬行动物的喻体 |
五、有关水生类的喻体 |
六、有关昆虫的喻体 |
第二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及喻义共性 |
一、动物喻体喻义相同且谚语相同 |
二、动物喻体喻义相同而谚语相似 |
第三章 蒙汉动物谚语文内涵的差异性分析 |
第一节 蒙汉动物谚语差异形成的原因 |
一、地域特点 |
二、劳动生产 |
三、宗教与习俗 |
四、传说渊源 |
第二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喻体及喻义差异性 |
一、动物喻体喻义相同而谚语不同 |
二、动物喻体相同喻义不同谚语不同 |
三、动物喻体不同喻义相同谚语不同 |
四、动物喻体不同喻义相同谚语相似 |
第三节 蒙汉谚语动物中喻体喻义的零对应性 |
一、蒙古语动物谚语中喻体喻义的特殊存在 |
二、汉语动物谚语中喻体喻义的特殊存在 |
三、蒙汉谚语特殊存在形式 |
第四章 蒙汉动物谚语中民族思维心理文化差异 |
第一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思维文化差异性分析 |
一、蒙汉民族动物谚语中“(+)好”“(—)坏”的评价与标准 |
二、蒙汉民族动物谚语中“美”与“丑”之评价 |
三、蒙汉民族动物谚语中“适合”与“不适合”之评价与标准 |
四、蒙汉民族动物谚语中“需要”与“不需要”之评价与标准 |
第二节 蒙汉动物谚语中心理文化差异分析 |
一、含“(+)褒”义心理的蒙汉谚语 |
二、含“(—)贬”义心理的蒙汉谚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对外汉语教学下的感情色彩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理论来源 |
第四节 语料来源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 基于语料库的统计分析法 |
二、 偏误分析法 |
三、 对比分析法 |
第二章 汉语名物词感情色彩义偏误分析及其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名物词贬义色彩偏误分析 |
一、 动物类词语贬义色彩偏误分析 |
二、 植物类词语贬义色彩使用情况分析 |
三、 天文气象类词语贬义色彩使用情况分析 |
四、 地貌地物类词语贬义色彩使用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名物词褒义色彩偏误分析 |
一、 动物类词语褒义色彩偏误分析 |
二、 植物类词语褒义色彩使用情况分析 |
三、 天文气象类词语褒义色彩使用情况分析 |
四、 地貌地物类词语褒义色彩使用情况分析 |
第三节 名物词感情色彩义使用情况分析 |
一、 运用词语感情色彩义的语例显着少于运用其基本义的语例 |
二、 各类词语的感情色彩义使用情况存在差异 |
三、 选词相对集中,运用形式单一 |
第四节 名物词感情色彩义偏误原因分析 |
一、 母语文化负迁移的影响 |
二、 望文生义,片面理解词义 |
三、 教学因素的影响 |
第五节 名物词感情色彩义教学策略 |
一、 根据词语的常用度安排教学 |
二、 扩大同类词语的教学范围 |
三、 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 |
第三章 汉语普通词感情色彩义偏误分析及其教学策略 |
第一节 普通词贬义色彩偏误分析 |
一、 形容词性词语贬义色彩偏误分析 |
二、 动词性词语贬义色彩偏误分析 |
三、 名词性词语贬义色彩偏误分析 |
第二节 普通词褒义色彩偏误分析 |
一、 形容词性词语褒义色彩偏误分析 |
二、 动词性词语褒义色彩偏误分析 |
第三节 普通词感情色彩义偏误原因分析 |
一、 混淆相近词语 |
二、 望文生义,凭字面义理解词义 |
三、 词语注释方式造成的误导 |
第四节 普通词感情色彩义教学策略 |
一、 加强对语素义的辨析 |
二、 发挥语境对词义的解释功能 |
第四章 汉语词语感情色彩义难点分析及其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同一词语兼有两种不同的感情色彩 |
一、 难点分析 |
二、 教学策略 |
第二节 词的感情色彩在语境中发生游移 |
一、 难点分析 |
二、 教学策略 |
第三节 词的感情色彩在新时期发生变化 |
一、 难点分析 |
二、 教学策略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成果 |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8)汉语与蒙语象征词语文化意义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文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方案和理论基础 |
第二章 象征词语的特点及其研究 |
第一节 象征词语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象征词语的表义特点 |
第三节 象征词语产生的途径 |
第四节 汉语与蒙语象征词语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汉语与蒙语动物名称的象征意义 |
第一节 动物象征词语—飞禽 |
第二节 动物象征词语—走兽 |
第三节 动物象征词语—特殊动物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语与蒙语颜色名称的象征意义 |
第一节 颜色象征词语-黑、白、红 |
第二节 颜色象征词语-黄、蓝(青)、绿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物和颜色象征词语的象征意义分类对比 |
第一节 完全相同的象征意义 |
第二节 部分相同的象征意义 |
第三节 完全不同的象征意义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文化与文化模式理论 |
第一节 文化观 |
第二节 文化模式理论 |
第三节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第四节 对外汉语与文化教学 |
第二章 文化模式与文化词语的阅读理解 |
第一节 词汇学习 |
第二节 词汇习得理论 |
第三节 词汇习得思考 |
第四节 词汇阅读理论 |
第五节 文化词语 |
第三章 文化模式与文化词语的学习 |
第一节 迁移的作用 |
第二节 学习策略 |
第三节 几个重要变量分析 |
第四节 尝试丙文化模式 |
第四章 从文化模式认识汉语文化词语 |
第一节 中国文化模式的特点 |
第二节 对文化词语的分析 |
第三节 对文化词语的调查 |
第五章 不同文化模式在对外汉语文化词汇阅读理解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英语文化模式对汉语文化词语的认识 |
第二节 日语文化模式对汉语文化词语的认识 |
第三节 韩国语文化模式对汉语文化词语的认识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化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课题 |
作者声明 |
(10)面向英语母语者的汉语国俗词语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俗语义学研究综述 |
1.2.1 国俗语义基础研究 |
1.2.2 国俗词语跨语言对比研究 |
1.2.3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国俗语义偏误分析及教学研究 |
1.3 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支持与借鉴 |
1.3.1 词汇学 |
1.3.2 跨文化交际学 |
1.3.3 翻译学 |
1.3.4 第二语言教学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词汇的国俗语义及跨语言对比 |
2.1 国俗语义学与国俗词语 |
2.2 国俗词语英汉对比研究 |
2.2.1 国俗词语跨民族差异的类别 |
2.2.2 国俗词语跨民族差异的原因 |
第三章 面向英语母语者的汉语国俗词语习得偏误调查 |
3.1 问卷设计思路 |
3.2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3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4 偏误的表现形式及发生原因 |
第四章 针对英语母语者的国俗语义教学建议 |
4.1 国俗语义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原则 |
4.2 国俗语义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策略及方法 |
4.2.1 课后注释法 |
4.2.2 课文融入法 |
4.2.3 对比法 |
4.2.4 追根溯源法 |
4.2.5 归类法 |
4.2.6 展示法 |
4.2.7 活动式教学法 |
4.2.8 情景教学法 |
4.3 教案设计实例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1.附录:汉语国俗词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
四、汉语象征词语的文化含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2]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 杨元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3]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象征词语研究[D]. 刘美慧. 安徽大学, 2016(12)
- [4]对外汉语教学中象征词语的文化教学研究[D]. 孙健翔. 西北大学, 2017(07)
- [5]汉语象征词语的文化含义[J]. 常敬宇.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2(04)
- [6]蒙汉动物谚语比较研究[D]. 乌尼尔珠拉.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7]对外汉语教学下的感情色彩义研究[D]. 孙彦.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8]汉语与蒙语象征词语文化意义的对比研究[D]. 孟和其其格. 厦门大学, 2008(08)
- [9]文化模式与对外汉语词语教学[D]. 吴平.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1)
- [10]面向英语母语者的汉语国俗词语教学研究[D]. 王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