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基础造形教育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毛亚洲[1](2021)在《激光织构机理及织构动压滑动轴承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摩擦的存在会导致设备工作效率降低,机械设备失效绝大多数是由摩擦磨损所引起的。因此,减少摩擦、降低磨损、改善润滑已成为节约能源以及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表面织构是降低摩擦磨损、改善润滑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以动压滑动轴承为研究对象,以实现减摩润滑为目标,系统分析了激光对动压滑动轴承表面物理性能与几何形貌的影响以及激光表面织构动压滑动轴承摩擦学性能。研究表面织构的成形机理、解决表面织构制备的技术问题、探索表面织构动压滑动轴承的摩擦磨损机理等科学问题。本文将黄铜材质的动压滑动轴承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激光织构成形过程的理论分析、ANSYS仿真模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能谱分析仪(EDS),揭示了激光织构成形过程及其机理,并对织构几何形貌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激光加工具备突出的工艺稳定性,为织构成形工艺影响规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基于激光表面织构成形工艺过程分析,表面织构的成形机理本质上是基体材料自身化合态中元素电子得到与失去的重新分配,宏观上呈现热烧蚀与重铸。为了控制工艺参数制备理想的表面织构,通过表面织构试验与Minitab软件模拟,系统研究了成形工艺参数的显着性以及对表面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坑径与深度随能量的增加而增加,一定重复次数下(>5次)的微坑扩展呈现烧蚀饱和,激光频率几乎不影响微坑扩展。此外,相同位置的能量越高硬度越高,硬度沿坑壁由上到下逐渐减小。显着性影响坑径成形的工艺参数是能量与脉宽,而显着性影响深度成形的工艺参数是能量、脉宽、重复次数以及能量与脉宽二者交互作用,制备理想的表面织构应优先通过控制能量与脉宽来实现。利用构建的表面织构动压滑动轴承数学模型分析了它的润滑特性,并通过摩擦学试验研究了织构动压滑动轴承的摩擦学性能且进一步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低偏心率下织构轴承油膜压力近似抛物线分布,油膜力随偏心率的增加而增加,承载能力Sommerfeld数从0.001至10的过程中,偏心率逐渐减小,逐渐减小的偏心率对织构动压滑动轴承动态特性未造成明显的影响。在表面织构动压滑动轴承摩擦学性能试验中,磨损量与摩擦系数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且最佳织构面积率与深径比分别为20%与0.12。其摩擦磨损损方式为三体摩擦、磨合磨损与磨粒磨损,其减摩机理是储存磨粒和形成二次动压润滑。研究中还发现表面织构不同排布的动压滑动轴承润滑性能不同,对角一致正方点阵织构可在较大载荷或较低转速下,快速进入动压润滑状态。表面不同排布的轴承间隙为0.10 mm时摩擦学性能最佳,且不同工况下的摩擦力矩随时间的推移先增加后减小至稳定状态,相同表面排布的轴承随转速与载荷的增加温升和磨损量逐渐增加。在众多表面织构排布方式中,对角一致正方点阵织构不仅可降低温升过快造成的油膜失效,还可减小摩擦提高轴承使用寿命。通过对对角一致正方点阵织构磨损结果的t-检验表明,Grey-Markov模型可准确预测其磨损量。基于M-B分形理论对表面织构动压滑动轴承磨损行为进行阐述。磨合磨损阶段,相同接触面积下的磨损率随表面参数(特征尺度系数、分形维数与材料特性系数)的增加而增加,表面参数恒定下磨损率随实际接触面积的增加而增大。磨粒磨损阶段,分形维数是1.6时的磨损率最小,相同特征尺度系数下的磨损率随接触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接触面积下的磨损率随特征尺度系数的增加而减小;材料常数越小且概率常数越大,它的磨损率越高。
张春春[2](2021)在《模拟音流学图像的MIDI音乐可视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茜[3](2021)在《彭友贤与民国时期景德镇瓷业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锐[4](2021)在《中日传统店招设计比较研究 ——以餐饮类为例》文中认为
杨影[5](2021)在《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儿童字体研究 ——以蒙古文儿童字体设计为例》文中认为
张民生[6](2021)在《“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文中指出百年南艺文脉源远流长,中国画教学思路贯穿其中,是为文脉的核心。民国伊始,刘海粟本着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中国画的历史担当,所创办的上海美专以“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救国救民”为办学初心,以“研究中西艺术根本精神”为办学目的,以“不息的变动”为办学精神,以“美育”“闳约深美”“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原则,其中蕴含的“本质性”“灵活性”“学术性”这三个特点奠定了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思想基础。继而,上海美专在中国画专业教学中形成了“中国画本体探究”“依据‘学术自由’和‘兼收并蓄’组织教学”“遵循中国画教学的本质要求”这三个特点,标志着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步形成。建国以来,中国画教学思路虽然一方面不断根据新中国文艺政策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受到市场经济、外来艺术思潮的影响,但仍坚守上海美专的传统并灵活的予以变通,众多名师在教学中构建了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因而产生了“南艺风格”,是为教学成果。简而言之,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是持纯粹学术眼光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研究中国画本质,以开中国画之新机运。学术性、灵活性、本质性是其特点,“持经达变”是为精炼的概括。
彭旭[7](2020)在《宫本百合子的文学创作与女性主义思想》文中研究指明宫本百合子(1899-1951)是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个性的才女作家,被誉为无产阶级革命作家的代表。她自觉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出发,表达思想感情与诉求,其创作中始终贯穿着对女性问题的关注。在以女性的自我与性别建构为主题的文学创作中,她凭借坚强的意志、尖锐的问题意识与极具革命性的批评精神创造出了一个丰富的女性文学世界,建构了独具特色的女性解放思想,成功地“用女性叙事的光芒照亮了包括男性在内的人类历史的黑暗”。本论文主要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以其代表性小说、评论为中心,结合日记、书信等材料综合考察其各个创作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想及特色,试图在整体把握其女性主义思想发展脉络与全貌的基础上,揭示其女性主义思想的先进性和超时代性,并据此管窥日本近代以来女性主义思想的建构及文学表达形态。本论文由八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概述了百合子及其文学创作,阐述了女性主义思想、流派及文学批评特色。对先行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先行研究中的重视个案、缺乏整体性研究等问题,并点明了本选题的意义。此外,还明确了本研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阐释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价值。第一章,考察了百合子女性主义思想的孕育与萌发。主要考察崇尚个性自由的文学少女百合子开始女性主体书写的过程。得益于开明的家庭环境、和洋先驱的熏陶以及女性解放思潮的浸染,百合子从创作之初就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反抗精神,通过作品来探求男权中心社会女性的生存处境。通过对其习作期主要作品和日记的分析,剖析了其中蕴含的女性主义思想倾向。即为关注女性命运,追求女性间纯粹专注之爱的友情观以及尊重自我成长的恋爱观。通过分析其对女性遭遇的描述,可以明确主体性的缺失导致了女性被建构的他者地位,而主体性的在场则可在不同程度上消解男性中心文化并开拓女性自我的新天地。第二章,分析了百合子人道主义特色的主要创作,探明其具有人道主义特色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百合子关注农民、城市平民等下层民众,运用写实的手法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人性的尊重与期望以及渴望救赎民众的浪漫理想。通过考察作者塑造的女性形象以及对中下层女性生存困境的言说,揭示了其对女性的人性、个性、自我冲突及成长、理想等的探索,并阐释了这正是作者富于人道主义的女性主义思想的独特表现。第三章,以小说《伸子》为中心,考察了百合子作为“破家女”的人生转变及创作中的主题表达,揭示了其聚焦自我的女性主义思想。作者将目光转向自我内部,集中探求了男女相尅、女性自我以及封闭的异性恋的贫乏、家庭与职业的二律背反等女性问题,塑造了许多追求自由、独立,力求实现自我的女性形象。女性为了更好地成长,应该积极突破封建家族制及以男权为中心的性别文化的束缚。百合子在异性恋与同性爱之间寻求建构理想的性别关系,并逐步确立了灵肉一致的爱情观。第四章,聚焦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的百合子的文学创作,揭示了其汲取马克思主义思想后所形成的先进的女性主义思想及文学特色。百合子从阶级与社会性别的视角重新审视女性问题,面对女性工人所受的阶级压迫,她试图唤起女性的阶级意识,为无产阶级女性鼓与呼。作者在作品中描述了无产阶级女性的困境与抗争,指出不合理的性别分工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解放女性。女性的解放离不开社会的变革,参与社会变革才是无产阶级女性的解放之路。第五章,以百合子反战主题的创作为中心,探讨了在战时的国家意识与男性霸权相勾结的社会体制之下的女性处境以及百合子旨在反抗的女性主义思想。作为战时日本文坛唯一一位没有转向的女性作家,百合子坚持同法西斯作斗争,创作出了多部充满反战意识的作品。百合子立足女性立场,通过母亲、妻子、未婚女性等不同的视角,揭露了战争给女性带来的创伤,刻画了虽被法西斯主义和男权所裹挟,但始终进行抵抗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女性渴望和平的内心愿望与追求自主生活的主体意识,批判了国家母性主义等意识形态对女性的统合。第六章,以战后民主主义文学运动中百合子的创作为中心,阐明了其在战后环境中崭新的女性主义思想。百合子在小说、评论以及诸多发言中以重建女性自我认同为己任,深入探索了女性的再启蒙、母性、女性性等问题,丰富了其女性主义思想的内涵。她主张民主化社会中的女性解放以突破男女二元对立、追求女性性别特质的完善以及探索作为人的丰富的可能性为主要目标。指出其追求的理想的女性形象是与男性和解并能够体现人性之充实的独立女性。这种在追求民主、和平的文学主题中彻底解构制度化的女性原理,以促使女性获得完全自我的女性主义思想,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通过对百合子各个时期主要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追求自由与人道主义精神的百合子始终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思想。她的文学创作很好地表现了其各个时期不同的女性主义思想特色。在大正·昭和的时代洪流下,经历了战前、战中与战败等不同时期的百合子,在跌宕起伏的生涯中,将创作与社会历史相结合,始终关注国家、阶级与女性,在反战与解构男权中心的二元对立中寻求女性的解放;在风云变换的各个历史时期呼吁建构女性的主体意识、恢复女性作为人的权利;在尊重母性、女性性的基础上来建构和谐的社会秩序。百合子丰富的女性主义思想与后来兴起的世界女性主义思想不谋而合,无疑具有超时代性和先进性。百合子始终关注女性生存与女性命运的文学主题与其不为时流所动的价值取向,丰富了日本近现代文学的百花园,是研究日本女性文学、女性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孟明明[8](2020)在《中国非遗“空竹玩具”现代创意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非遗“抖空竹”与“空竹制作”均处于传统造物至现代化设计演变进程中。作为非遗文化表现载体的空竹玩具扮演着举足轻重地文化角色,传统空竹的当代再设计拓宽了空竹文化的生存空间及传承渠道,传统空竹与产品设计等艺术领域的结合,衍生出了多元化周边,极大促进了本民族优秀传统空竹文化的复变与革新。本课题主要以我国五大类传统空竹玩具与五枚当代储藏类白瓷厨具的融合设计,以及空竹玩具造型作为一项非遗载体的文化审美效益及应用创新价值为研究主体。论文立足于空竹玩具之客观历史渊源,基于中国非遗“空竹玩具”的功能结构分类及平面造形美学,以途释空竹中的造物智慧,人文情怀与商业价值为主线,重点撰写“空竹再设计”的文化趋势,并提出独道地美学观点。文章中插入具象案例即老北京张国良“异型空竹”与日本3D灯光空竹,以期图文并茂地佐证空竹再设计的发展前景及时代意义。论文将现代空竹产品的造型异化与功能革新设为“空竹再设计”理念的创新支撑点,深入浅出地论述传统空竹造型在日用白瓷厨具设计中的理念创新与组合应用。“抖瓷”采用融合性设计手段,将单轮空竹,双轮空竹,双轴空竹,篓子空竹,地轴空竹本身的玩具造型与储藏类白瓷厨具中的酱料杯,白盐罐,油浆壶,醋味瓶与香料盏五枚不同器型地产品进行深度融合与价值链接,进而推析由传统空竹玩具造型向异型空竹厨具过渡而产生的异型空竹文化审美及新的实用价值,乃至反思当代产品设计与传统造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与内部矛盾,进而推动本民族空竹文化的传承创新及相关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异型空竹厨具作为论文研究的现实支撑亦作为传统空竹文化的创新性物化形态,最终落脚于用户实效体验与文化情感关照层面,研究主要借助空竹的传统文化象征性与日用厨具产品的广泛性,使渊远流长地中国空竹文化积极渗透到时代性人文商业环境中来,从而通过践行异型空竹厨具进万家,真正实现弘扬本民族传统空竹文化之愿景。
刘绍勇[9](2020)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品牌因其在市场营销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跨越商业与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生产与服务领域,很多品牌都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来体现自身的理念和个性,一个品牌的颜值则从视觉形象识别开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是品牌形象最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作为最广泛的视觉语言,它涵盖了品牌每一个与受众接触点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更立体的空间。因此,视觉识别设计已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展示品牌文化和传播品牌信息价值的最重要载体,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美学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所要谋求的不再是“认识”而是“认知”、“认可”,在审美营销条件下,美学在设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学的作用提升了视觉识别设计的表现力、识别力,能够让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与受众完全沟通交流,并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力与传播力。构建一套完美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已成为一个品牌增加附加值,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虽然视觉识别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积极倡导在营销与传播中进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关系层面看,品牌与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基础,视觉识别是研究对象,而设计美学是研究的视角。何为视觉识别设计美?视觉识别设计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创造视觉识别设计的美,以及视觉识别设计美的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信息价值方面的作用等等,是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必须研究的命题。绪论部分是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和说明;第二章在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框架搭建上,着重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构成、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属性及其美学价值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回溯了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主要梳理艺术风格流派对视觉识别设计的影响,视觉识别设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视觉识别设计发展的演进因素;第四章主要从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基础要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设计要素美以及规范美的表达;第五章着重探讨了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应用,概括总结出视觉识别设计审美的判断依据,提炼出原创与多维表现传达的个性美、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的整体美、持久性和多元文化呈现的时代美等三方面的创新观点,并列举设计案例进行具体论述和解读。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20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感悟出发,以视觉识别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探究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生成机制,提出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价值的命题。希望能为视觉识别设计找寻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品牌形象建设及视觉识别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周佳[10](2020)在《动态评估理论在阅读素养测评中的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新提出,培育阅读素养的目的之一是激发个人潜能。但自上世纪至今,随着哲学观、智力观和教育观的变化,静态评估暴露出诸多问题,也难以满足评估阅读潜能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集预测、诊断和矫正为一体的动态评估应运而生。对我国而言,构建本土化的阅读素养动态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文献研究中先分析国外动态评估的代表工具,再依据我国课程标准搭建阅读素养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正式开发出八种类型的阅读素养动态评估工具。这八类工具分属干预主义流派和互动主义流派,在设计原则、实施流程和评估报告等方面存有异同。为论证阅读素养动态评估工具的有效性,并比较教师干预、同伴干预和工具干预的效益,开展准实验研究,并辅以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经研究发现: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预测功能历经波动期后精准性提高;诊断功能在短期内的准确性较高;矫正功能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两极发展学生的阅读素养的效果较显着;干预方式中同伴干预的整体效益最佳。因此,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实施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未来可以在班级、学校和区域等不同规模中逐渐推广、不断完善。
二、日本基础造形教育的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基础造形教育的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激光织构机理及织构动压滑动轴承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及课题意义 |
1.2 表面织构研究现状 |
1.2.1 表面织构的演化 |
1.2.2 表面织构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表面织构摩擦学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激光表面织构过程及其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激光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 |
2.3 激光表面织构过程各要素影响 |
2.3.1 材料反射与吸收特性 |
2.3.2 激光热源 |
2.3.3 辅助气体对表面织构作用 |
2.4 激光表面织构理论模型 |
2.4.1 试验材料物理性能 |
2.4.2 激光表面织构热传导理论 |
2.4.3 激光表面织构过程仿真分析 |
2.4.4 表面蒸气压强效应 |
2.4.5 热应力分析 |
2.4.6 热破坏阈值分析 |
2.5 激光表面织构试验研究 |
2.5.1 微织构几何形貌表面轮廓 |
2.5.2 表面织构加工稳定性分析 |
2.6 激光表面织构机理分析 |
2.6.1 微坑SEM和EDS分析 |
2.6.2 表面织构机理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激光表面织构成形工艺影响规律研究 |
3.1 引言 |
3.2 激光表面织构试验设备 |
3.2.1 表面织构设备 |
3.2.2 表面形貌表征仪器 |
3.2.3 试验材料 |
3.2.4 试验步骤 |
3.3 工艺参数对表面织构影响分析 |
3.3.1 激光能量对微坑的影响规律 |
3.3.2 脉宽对微坑的影响规律 |
3.3.3 重复次数对微坑的影响规律 |
3.3.4 激光频率对微坑的影响规律 |
3.4 激光表面织构硬度分析 |
3.4.1 表面显微硬度分析 |
3.4.2 激光能量对微坑硬度的影响 |
3.4.3 重复次数对微坑硬度的影响 |
3.5 表面织构成形因素及几何尺寸预测分析 |
3.5.1 显着性分析 |
3.5.2 工艺参数优化 |
3.5.3 表面织构的几何尺寸预测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表面织构动压滑动轴承摩擦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表面织构轴承油膜压力解析模型 |
4.2.1 基本理论与假设 |
4.2.2 Reynolds控制方程 |
4.2.3 表面织构轴承Reynolds方程无量纲化 |
4.2.4 表面织构轴承解析模型推导 |
4.3 CFD模拟与试验研究 |
4.3.1 CFD仿真模拟 |
4.3.2 试验研究 |
4.4 表面织构动压滑动轴承特性分析 |
4.4.1 静态特性分析 |
4.4.2 动态特性分析 |
4.5 表面织构动压滑动轴承摩擦学性能试验研究 |
4.5.1 试验样品的制备 |
4.5.2 摩擦磨损试验 |
4.5.3 结果与讨论 |
4.6 摩擦磨损机理分析 |
4.6.1 磨损表面形貌与能谱分析 |
4.6.2 减摩机理分析 |
4.7 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比较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表面排布方式对动压滑动轴承摩擦学性能影响 |
5.1 引言 |
5.2 表面不同排布方式润滑性能研究 |
5.2.1 不同排布方式的设计 |
5.2.2 表面不同排布方式的润滑性能分析 |
5.2.3 表面不同排布方式的Stribeck曲线 |
5.3 表面不同排布方式轴承摩擦学性能分析 |
5.3.1 间隙对表面不同排布方式轴承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5.3.2 载荷对表面不同排布方式轴承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5.3.3 转速对表面不同排布方式轴承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5.3.4 温度对表面不同排布方式轴承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5.4 表面不同排布方式轴承摩擦磨损分析 |
5.4.1 摩擦磨损分析 |
5.4.2 摩擦系数分析 |
5.4.3 表面不同排布方式轴承摩擦状态的ANSYS分析 |
5.5 摩擦磨损机理分析 |
5.6 对角一致正方点阵织构动压滑动轴承磨损量预测 |
5.6.1 GM(1,1)预测模型 |
5.6.2 Grey-Markov预测模型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表面织构动压滑动轴承磨损行为研究 |
6.1 润滑状态转化 |
6.1.1 润滑状态的判断准则 |
6.1.2 润滑状态的Stribeck曲线 |
6.2 润滑对摩擦磨损的作用过程 |
6.3 表面织构轴承表面微凸体变形方式 |
6.3.1 微凸体集合接触表征 |
6.3.2 微凸体接触变形 |
6.3.3 实际接触面积 |
6.4 表面实际总接触面积与载荷的关系 |
6.5 表面织构动压滑动轴承磨损性能分析 |
6.5.1 磨合磨损分析 |
6.5.2 磨粒磨损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 |
1、选题缘由 |
2、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及关键词 |
1、选题范围 |
2、关键词阐释 |
三、研究现状 |
1、专着与论文 |
2、档案与资料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历程 |
第一节 上海美专时期(1912-1952) |
一、课程的逐步设置(1912-1919) |
二、专业的创办与发展(1920-1937) |
三、全面抗战中的艰苦办学(1937-1945) |
四、教学的调整(1946-1952) |
第二节 华东艺专、南京艺专时期(1952-1959) |
一、专业的取消(1952 年第一学期) |
二、课程的逐步恢复(1952 年第二学期—1958) |
第三节 南艺初期(1959-1966) |
一、教学秩序的逐步恢复(1959-1964) |
二、教学秩序受到冲击(1964-1966) |
第四节 社会运动时期(1966-1976) |
一、教学的混乱(1966-1971) |
二、教学秩序的短暂恢复(1972-1973) |
三、教学再次受到“左倾”政治的冲击(1974-1976) |
第五节 改革开放后(1977-至今) |
一、教学本质的回归(1977-1978) |
二、教学本质的新生(1979-1999) |
三、教学本质的发展(2000-至今) |
小结 |
第二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思想基础 |
第一节 刘海粟办学初心和办学目的本质性 |
一、“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 |
二、“救国救民” |
三、“研究中西艺术根本精神” |
第二节 刘海粟办学精神的灵活性 |
一、“不息的变动”产生与保障 |
二、“不息的变动”具体措施 |
第三节 刘海粟办学原则的学术性 |
一、“美育” |
二、“闳约深美” |
三、“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
小结 |
第三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步形成 |
第一节 中国画本体探究 |
一、特点:气韵、写意、笔墨 |
二、画理:六法 |
第二节 依据“学术自由”和“兼收并蓄”组织教学 |
一、师资:“学术自由”契合“海派无派” |
二、课程:“兼收并蓄”之中“突出国画” |
第三节 遵循中国画教学的本质要求 |
一、深究传统并力主创新 |
二、绘画实践结合史论研究 |
三、强调写生 |
四、重视文化修养 |
小结 |
第四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流变与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的初变(1952-1966) |
一、新中国文艺政策主导中国画教学思路 |
二、新中国文艺政策与中国画教学思路的融合 |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第二节 社会运动时期的再变(1966-1976) |
一、“政治统帅教学” |
二、“政治统帅”下上海美专中国画教学思路的短暂恢复 |
三、“左”倾的回潮 |
四、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调整(1977-1999) |
一、新时期文艺政策影响下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次调整 |
二、新时期文艺政策影响下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再次调整 |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发展(2000-至今) |
一、中国画教学思想的提出背景 |
二、中国画教学思想的明确 |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小结 |
第五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具体实施 |
第一节 教学的“合”与“分” |
一、开始于“合” |
二、中途之“分” |
三、再次相“合” |
第二节 “分科教学”与“一专多能” |
一、“分科教学” |
二、“一专多能” |
第三节 临摹、写生、创作阶段性教学 |
一、逐步形成 |
二、成熟 |
三、发展 |
第四节 首重创作 |
一、“创作”的由来及本义 |
二、以创作课为中心 |
小结 |
第六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个案体现 |
第一节 人物画专业名师 |
一、沈涛的教学主张、艺术追求和创作 |
二、王孟奇的学术研究、教学思路和创作 |
第二节 山水画专业名师 |
一、张文俊的学画路径、创作追求和创作 |
二、方骏的学术研究、教学思路和创作 |
第三节 花鸟画专业名师 |
一、陈之佛的学术研究、研习体会和创作 |
二、谢海燕的学术研究、教育纲领和创作 |
三、陈大羽的学术研究、教学主张和创作 |
第四节 美术史论名师 |
一、郑午昌的学术研究、学画路径和创作 |
二、俞剑华的学术研究、教学方法和创作 |
三、温肇桐的学术研究 |
四、罗尗子的学术研究和创作 |
小结 |
第七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教学成果 |
第一节 教学体系 |
一、工笔花鸟教学体系的初步创建 |
二、工笔花鸟教学体系的健全和发展 |
三、教学体系思辨 |
四、代表性院校教学体系 |
第二节 中国画专业课程体系 |
一、百年南艺中国画课程体系的四个阶段 |
二、人物画课程体系 |
第三节 “南艺风格” |
一、逐步形成 |
二、深化 |
三、特点 |
第四节 培养的杰出人才 |
一、两个时期的人才 |
二、特点:和而不同、一人一貌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一、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大事记 |
二、南艺中国画专业学习指南 |
参考文献 |
一、主要参考书目 |
二、主要参考论文 |
三、档案资料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宫本百合子的文学创作与女性主义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中文摘要 |
要旨 |
序论 |
一、宫本百合子とその文学创作 |
ニ、フェミニズムと百合子文学 |
三、先行研究と问题提起 |
四、研究方法と论文の构成 |
五、研究意义と独创性 |
第一章 フェミニズム思想の育みと萌芽 |
第一节 自由思想の芽吹き |
一、自由精神の形成 |
二、反発と止扬 |
三、和洋思想の受容 |
四、女性解放思想の洗礼 |
第二节 フェミニズム思想の萌芽 |
一、女性の运命への眼差し |
二、个性的な友情観·恋爱観 |
三、因习的観念の打破 |
四、女性主体性の不在と目ざめ |
まとめ |
第二章 人道主义的フェミニズム文学创作 |
第一节 人道主义的ナラティブ |
一、人道主义的作家见习い |
二、弱者への同情 |
三、人间性への称扬 |
四、リアリズムとロマンチシズムの融合 |
第二节 人道主义的フェミニズム思想の开眼 |
一、苦境下の生ともがき |
二、自家撞着における女性の成长 |
三、人道主义的フェミニズム思想の生成 |
まとめ |
第三章 女性の自我构筑と表现 |
第一节 「家」の桎梏を脱出 |
一、激动する时代で |
二、女性の反抗 |
三、「家」を破ろ百合子 |
第二节 女性の自我构筑 |
一、女性の自我追求 |
二、女性の自己形成と実现 |
三、ジェンダー构造への反発 |
第三节 セクシュアリテイのありよう |
一、女性の性の目覚め |
二、セクシュアリティの変容 |
三、霊肉一致の爱 |
まとめ |
第四章 プロ文学创作と女性の言説 |
第一节 プロレタリア文学へ |
一、日本のプロ文学运动 |
二、社会主义との出合い |
第二节 プロ文学の女性代言 |
一、无産女性の代言者として |
二、女性の自覚から阶级的自覚へ |
三、无産女性の重荷 |
第三节 マルクス主义的女性解放思想へ |
一、阶级支配と性差别の苦境 |
二、无産女性の抗争 |
三、无産女性の解放と活路 |
まとめ |
第五章 反戦意识の确立と女性表现 |
第一节 戦时下の文坛と「国を破る」女 |
一、 転向の尸惑い |
二、「国を破る」女の抵抗 |
第二节 女性の反戦意识の确立 |
一、女性が见た戦争 |
二、戦争下女性の被害 |
三、女性の反戦表现 |
第三节 戦时下男性霸権の脱构筑 |
一、戦争における女性の位相 |
二、戦时下に生きる女性像 |
三、戦时下男性覇権の脱构筑 |
まとめ |
第六章 フェミニズム思想の昇华と民主主义文学创作 |
第一节 民主主义文学の旗手として |
一、民主主义文学活动の展开 |
二、民主と平和というテーマ |
第二节 フェミニズム思想の新たな达成 |
一、女性への再啓蒙 |
二、母性拥护 |
三、女性性の芯 |
第三节 民主主义的フェミニズム思想の构筑 |
一、女性解放から人间解放へ |
二、女性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再构筑 |
三、民主化に向かう女性の表象 |
まと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谢辞 |
在学中の主要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
(8)中国非遗“空竹玩具”现代创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空竹的历史沿革 |
1.1.2 空竹的传承现状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3.3 课题创新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空竹玩具的功能结构及造形美学 |
2.1 空竹玩具的功能结构分类 |
2.1.1 地轴空竹的功能结构 |
2.1.2 双轮空竹的功能结构 |
2.1.3 单轮空竹的功能结构 |
2.1.4 双轴空竹的功能结构 |
2.1.5 篓子空竹的功能结构 |
2.2 空竹玩具的平面造形美学 |
2.2.1 地轴空竹的造形美学 |
2.2.2 双轮空竹的造形美学 |
2.2.3 单轮空竹的造形美学 |
2.2.4 双轴空竹的造形美学 |
2.2.5 篓子空竹的造形美学 |
2.3 空竹玩具中的造物智慧与人文情怀 |
第3章 传统空竹的当代再设计 |
3.1 空竹再设计案例 |
3.1.1 老北京张国良异型空竹设计 |
3.1.2 日本3D灯光空竹秀 |
3.2 “空竹再设计”的创新性内涵 |
3.2.1 传统空竹玩具的造型异化 |
3.2.2 传统空竹玩具的功能革新 |
3.3 传统空竹玩具再设计的现世价值 |
3.3.1 空竹再设计的人文社会效益 |
3.3.2 空竹再设计的商业市场份额 |
第4章 传统空竹的现代创意设计应用 |
4.1 空竹与储藏类白瓷厨具的融合性设计 |
4.1.1 白色日用瓷的概念及论述 |
4.1.2 厨具的功能性审美 |
4.1.3 储藏类白瓷厨具的设计趋势 |
4.1.4 异型空竹厨具的设计构思 |
4.1.5 异型空竹厨具的设计表现 |
4.1.5.1 地轴空竹与白瓷厨具的融合 |
4.1.5.2 双轮空竹与白瓷厨具的融合 |
4.1.5.3 单轮空竹与白瓷厨具的融合 |
4.1.5.4 双轴空竹与白瓷厨具的融合 |
4.1.5.5 篓子空竹与白瓷厨具的融合 |
4.2 空竹玩具造型在储藏类白瓷厨具中的应用价值 |
第5章 用户体验中的相关陈述与分析 |
5.1 用户体验相关设计理论 |
5.1.1 用户体验概述 |
5.1.2 用户体验的重要性 |
5.2 “抖瓷”设计中的用户体验 |
5.2.1 用户体验实效性 |
5.2.2 用户体验情感化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抖瓷”系列设计部分草图及制作过程 |
附录2: “抖瓷”系列作品电子设计图展示 |
附录3: “抖瓷”系列设计效果图展示 |
附录4: “抖瓷”系列作品包装礼盒集中展示 |
附录5: “抖瓷”设计之中国空竹文化宣传海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及荣誉成果 |
致谢 |
(9)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 研究进路及方法 |
1.4 概念辨析 |
1.4.1 品牌形象 |
1.4.2 视觉识别设计 |
1.4.3 区别与联系 |
第2章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框架 |
2.1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构成 |
2.1.1 学科归属及定义 |
2.1.2 理论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3 历史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1.4 实践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
2.2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属性 |
2.2.1 信息传达的功能美 |
2.2.2 感知效应的形式美 |
2.2.3 媒介感官的体验美 |
2.3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价值 |
2.3.1 经营价值 |
2.3.2 消费价值 |
2.3.3 传播价值 |
第3章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与演进 |
3.1 艺术流派与设计风格的变迁 |
3.1.1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
3.1.2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
3.1.3 纽约平面设计派 |
3.1.4 后现代主义风格 |
3.2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渊源 |
3.2.1 欧美视觉识别设计史述 |
3.2.2 日本CI设计模式的形成 |
3.2.3 中国视觉识别设计历史与现状 |
3.3 视觉识别设计的演进要素 |
3.3.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变革 |
3.3.2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
3.3.3 风格与审美观念更迭 |
第4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基础要素 |
4.1 视觉识别设计的开发 |
4.1.1 视觉识别设计目的 |
4.1.2 品牌形象与视觉识别构成 |
4.1.3 设计概念的设定 |
4.2 视觉识别设计的要素美 |
4.2.1 图形的视觉语言美 |
4.2.2 色彩的情感认知美 |
4.2.3 文字的视觉表征美 |
4.3 视觉识别设计的规范美 |
4.3.1 形态缜密与多样美 |
4.3.2 要素组合秩序之美 |
4.3.3 标准化应用与管理 |
第5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判断基准 |
5.1 原创性与多维表现传达个性美 |
5.1.1 追求创新精神 |
5.1.2 差异化的体现 |
5.1.3 多维视觉表达 |
5.2 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整体美 |
5.2.1 系统构成的整体性 |
5.2.2 系统化思维与整体设计 |
5.2.3 适用性的表达 |
5.2.4 灵活应用与多样统一 |
5.3 持久性与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美 |
5.3.1 时尚性与持久性 |
5.3.2 设计提升与更新 |
5.3.3 多元文化的交融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动态评估理论在阅读素养测评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
四、研究目的与内容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动态评估的理论溯源 |
一、哲学观: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重构 |
二、智力观:从因素、结构到系统的进阶 |
三、教育观:最近发展区理念的直接启迪 |
第二节 动态评估的代表工具 |
一、巴道夫的学习潜能测量法 |
二、古特克的莱比锡学习测试 |
三、费厄斯坦的学习潜能评估 |
第二章 我国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工具构建 |
第一节 中小学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基础框架 |
一、国际视野下构拟评估框架的五条原则 |
二、我国课标要求下评估框架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三明治模式的阅读素养动态评估 |
一、设计原则:广覆盖、强适应、高辨识 |
二、以“系列”为特征的小学综合阅读测评流程(SⅠ型) |
三、以“板块”为特征的中学综合阅读测评流程(SⅡ型) |
四、考查文本顺序、结构和思路的阅读测评流程(SⅢ型) |
五、考查字词句含义和内容理解的阅读测评流程(SⅣ型) |
六、分组报告的数据采集与解读方法 |
第三节 蛋糕模式的阅读素养动态评估 |
一、设计原则:干预的渐进性、数字化 |
二、含明显前后测的阅读测评流程(CⅠ型) |
三、含隐性前后测的阅读测评流程(CⅡ型) |
四、不含前后测的阅读测评流程(CⅢ型) |
五、渐进性调节量表的分类 |
六、“质”“量”结合报告的数据采集与解读方法 |
第四节 互动主义的阅读素养动态评估 |
一、设计原则:教学一体化、调节多样化 |
二、阅读潜能评估工具模型 |
三、中介学习经验的多种属性 |
四、具体调节程序的分步骤说明 |
五、定性评估报告的的记录与呈现 |
第三章 我国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运用研究 |
第一节 准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一、实验目的和假设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步骤 |
四、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的选择 |
五、实验过程的记录 |
第二节 准实验研究的结果分析 |
一、预测功能:历经波动期后精准性提高 |
二、诊断功能:短期内准确性较高,后期受矫正影响 |
三、矫正功能:对理解能力、两极发展学生作用较大 |
四、干预方式:同伴干预的整体效益最佳 |
第三节 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问卷调查 |
一、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二、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三、结论一:阅读知识、策略获大幅提升 |
四、结论二:动态评估最易消除“电脑使用机会”的影响 |
第四节 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访谈调查 |
一、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二、结论:一线语文教师认可动态评估的多重价值 |
第四章 我国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研究的反思和展望 |
第一节 阅读素养动态评估运用研究的反思 |
一、阅读素养动态评估准实验研究的反思 |
二、阅读素养动态评估问卷调查的反思 |
三、阅读素养动态评估访谈调查的反思 |
第二节 对我国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展望 |
一、课堂教学中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发展 |
二、学校测评中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发展 |
三、区域测评中阅读素养动态评估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准实验研究使用的阅读试题 |
附录二 :准实验研究使用的操作说明 |
附录三 :阅读素养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阅读素养动态评估访谈提纲 |
后记 |
四、日本基础造形教育的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激光织构机理及织构动压滑动轴承摩擦学性能研究[D]. 毛亚洲. 河南科技大学, 2021
- [2]模拟音流学图像的MIDI音乐可视化方法研究[D]. 张春春. 江南大学, 2021
- [3]彭友贤与民国时期景德镇瓷业改革[D]. 刘茜.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1
- [4]中日传统店招设计比较研究 ——以餐饮类为例[D]. 张锐. 江南大学, 2021
- [5]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儿童字体研究 ——以蒙古文儿童字体设计为例[D]. 杨影.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6]“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D]. 张民生.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7]宫本百合子的文学创作与女性主义思想[D]. 彭旭. 山东大学, 2020(01)
- [8]中国非遗“空竹玩具”现代创意设计研究[D]. 孟明明.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5)
- [9]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D]. 刘绍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动态评估理论在阅读素养测评中的运用研究[D]. 周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