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紫露草属植物进行几个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昭毅[1](2017)在《免维护花境植物配置模式研究 ——以福州城市公园为例》文中指出花境集艺术性、生态性、经济性于一体,符合生态园林建设发展趋势和节约型园林需要,因此在园林应用中备受青睐。本文试图运用专家访谈、田野调查、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探讨不同生境免维护花境的配置理论和植物筛选方法以及花境效果评价体系,以此形成免维护花境理论体系,为免维护花境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本文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福州西湖公园、温泉公园、茶亭公园等城市公园花境景观进行调查与分析,得出在应用中主要存在:花境景观观赏期短;应用形式单一;缺乏专业养护等问题。(2)首次提出免维护花境的定义,并且对免维护花境进行分类,同时对免维护花境营造手法进行探讨。免维护花境,是以当地生态环境为依托,因地制宜选用适应性强、有单一或多种优良抗逆性、自生繁衍能力强、毒害性较小的观赏植物,依照近生态学原理和花境营造法则进行科学配植,使植物群落不需要日常人工维护而能长期维持群落景观的花境。免维护花境的重点在于同种抗性不同观赏特征的植物如何组织成一个四季可赏的花境群落。(3)以植物适应性为主,构建福州地区免维护花境的植物筛选体系,筛选出可用于福州地区建植免维护花境的植物。(4)基于免维护花境的概念与特点,从可持续性、景观性两个方面,构建免维护花境综合评价体系。(5)综合植物生态型与福州城市公园植物生境特点,总结出免维护花境植物配置模式。
刘时彦[2](2020)在《重庆市主城建成区主要绿地的植物种类构成及其与人为环境条件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近年来高速城市化进程下,快速扩张的城市区域中土地利用格局大幅改变,导致城市生态环境发生极大变化。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城市化是导致本地物种灭绝、外来种入侵、植物同质化的重要原因,城市生物多样性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城市植物对城市中的人类和野生动物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生态服务功能,是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关键,而城市植物群落是复杂的社会—环境系统,其种类构成、多样性、影响因子受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共同影响,即城市环境对城市植物群落有着强有力的环境过滤效果。因此,研究城市植物种类构成及格局分布,对于探索人为活动影响下的植物区系变化和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城市管理者和决策者改善城市可持续性、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促进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本文使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调查了重庆市主城建成区的道路绿地、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单位绿地这四类主要绿地,共调查132个样点,旨在研究分析城市建成区绿地的植物种类构成及其受人为环境条件影响的关系,为城市绿地建造和管理维护优化及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参考。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绿地植物种类构成本次调查共记录维管束植物(含品种)135科376属550种。科属构成方面,乔木50科85属123种,灌木42科77属110种,草本74科213属298种,藤本11科16属19种;包含植物物种数排名前五的科依次为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蔷薇科(Rosaceae)、豆科(Leguminosae)、莎草科(Cyperaceae),包含植物物种数排名前三的属依次为榕属(Ficus)、女贞属(Ligustrum)、冷水花属(Pilea),单种科49科,单种属266属。科属最为丰富的是公园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相对较少的是道路绿地。植物来源构成方面,乡土植物和外来植物分别占总植物种数的58%和42%,外来植物比例较大,且81%的外来植物是引种的观赏植物,可见外来植物与其观赏性密切相关,以人为引入为主导;国内外来植物占外来植物的49%,主要来源于华东沿海和华南地区;国外外来植物占外来植物的51%,主要来源于亚洲和美洲。四类绿地中植物来源均以乡土植物为主,各类绿地中外来植物总数均约占乡土植物的一半。除道路绿地中乡土植物种数相对较少外,各绿地中不同来源植物分布相差不大。生活型构成方面,植物生活型分为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草质藤本和木质藤本,其比例约为11:7:13:2:23:21:2:1。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共298种,占植物总种数的55.1%;乔灌木植物中以常绿植物为主,共166种,占乔灌木植物总数的71.6%。不同来源的植物生活型中,乡土植物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和一年生草本为主,分别占乡土植物总数的33.8%、27.7%;国内外来植物生活型以常绿乔木和多年生草本为主,分别均占国内外来植物总数的23.6%;国外外来植物生活型以常绿灌木和一年生草本为主,分别占国外外来植物总数的23.5%、29.4%。四类绿地中植物生活型均以草本植物为主,草本植物中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各生活型在四类绿地中除常绿乔木在道路绿地中分布相对较少外,其他分布较为均匀。区系构成方面,植物区系共涉及14个地理区域类型和13个地理区变型,乡土植物以泛热带和北温带成分为主;国内外来植物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成分为主;国外外来植物以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成分为主。总体来说,植物区系成分以泛热带成分为主。优势种构成方面,整个建成区主要绿地的乔木重要值前三的植物依次是榕树(Ficus microcarpa)、绿黄葛树(Ficus virens)、樟(Cinnamomum camphora);灌木重要值前三的植物依次是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小蜡(Ligustrum sinense);草本重要值前三的植物依次是细叶结缕草(Zoysia pacifica)、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乔灌植物优势种均为人工栽培植物,草本植物优势种则绝大多数为自生植物。四类绿地中各绿地之间重要值前十的乔灌植物相似程度极高;四类绿地中草本植物均以麦冬和细叶结缕草占绝对优势,除这两者外其植物基本上为自生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方面,四类绿地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lou均匀度指数、Patrick指中,居住区绿地分别为0.92、3.49、0.59、355,公园绿地分别为0.56、1.92、0.33、358,道路绿地分别为0.71、2.39、0.43、270,单位绿地分别为0.70、2.41、0.41、346。物种多样性指数整体来说居住区绿地最高而公园绿地最低,道路绿地和单位绿地居中且两者相差不大。入侵种构成方面,四类主要绿地中入侵种植物共26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占入侵植物总物种数的58%,草本植物中又以一年生草本为主,占入侵草本植物种数的80%。入侵植物种数在四类绿地中占比相似,且均以草本植物为优势,因此对于入侵植物的防治工作应以草本植物为重点。(2)群丛分类及其特征根据城市绿地中乔灌植物和草本植物的种类构成特点,将其分开进行TWINSPAN分类,分类结果将393个乔灌样地划分为47组,其中样地数大于总量2%的有13组,共249个样地,占总样地量的63.4%;将1181个草本样方划分为60组,其中样地数大于总量2%的有14组,共781个样方,占总样地量的66.1%。对分类结果从各群丛的包含样地(方)量、指示种、在各类绿地中的分布、物种多样性指数、优势种和入侵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可为城市绿地植物选择及绿地管理维护优化提供参考。(3)绿地植物种类构成与人为环境条件的关系绿地植物种类构主要受通过绿地植物设计、管理维护、人为干扰、光照条件四类途径所营造的人为环境条件的影响。绿地植物设计,一方面在城市建设时对自然绿地进行选择性的保留和改造,另一方面是人工绿地在设计建造时对植物种类进行选择和配置,从而决定城市绿地植物最初的构成。管理维护,即人为地对建成绿地中植物进行整形、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植物更换等,主要针对自生植物的生长来影响植物种类构成。人为干扰,主要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绿地使用时产生的干扰,如践踏、土壤整理、垃圾堆埋等,一方面会对绿地中的植物产生筛选作用,过滤掉抗干扰能力低的植物,另一方面则通过人类活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帮助了某些植物在绿地中的传播。光照条件,一方面是引入喜光喜热的热带植物改变了外来植物比例,另一方面是用于遮光的乔木造成树下密不透光,使得灌木和草本植物难以生长。
崔桂友[3](1988)在《利用紫露草属植物进行几个实验》文中提出 在紫露草属中,有许多极其有用的实验材料。紫露草属(Tradescantia)是鸭跖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这个属的共同特征是:茎单立或丛生,多少呈肉质性,伞形花序无柄或有柄,三枚分离的曹片,三片紫红色或白色的花冠,6枚雄蕊,有的在花丝上具许多细毛,子房3室,每室2胚珠。本属约有30余种,原产南、北美洲,现在世界很多地方引种栽培。我国常见的有三种:紫露草
杨文丽[4](2019)在《广州住区夏季园林植物群落对微气候环境的影响》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上升,住区环境的品质越来越受到重视,营造舒适的住区环境也是现在生态建设大环境下的重要课题。本论文通过对广州地区5个住区25个约为20*20m2植物群落特征的统计,并对客观气象因子进行测量,经数据的分析,对比出不同群落的微气候环境的温湿度变化,从中找到影响微气候环境舒适度的因素,得出住区植物群落的设计和养护的相关建议。结果表明:(1)园林植物群落对微气候环境的具有显著的降温增湿的作用。群落温湿度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群落能降温约1.04℃-2.68℃,增加湿度约1.44%-15.55%。(2)不同的下垫面的降温增湿率不同。地被覆盖的植物群落的降温增湿率都最高。降温率排序是:地被覆盖(6.24%)>透水铺装(5.41%)>木质栈道(4.86%)>水泥地硬质铺装(4.31%)。增湿率排序为:地被覆盖(17.83%)>木质栈道(9.83%)>透水铺装(9.66%)>水泥地硬质铺装(8.07%)。地被覆盖降温较水泥硬质铺装降低1.42%,增湿8.81%,三者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不同种植结构的植物群落的降温增湿率不同,乔灌(5.61%)>乔灌草(4.97%)>乔(4.42%)。乔灌群落由于植物空间更加舒朗,因此降温率最高。增湿率方面,乔灌草(10.92%)>乔灌(8.93%)>乔(8.25%)。由于乔灌草群落的植物更加丰富,植物的蒸腾作用更强,其增湿率最高。3种种植结构的降温增湿率差异性不显著(p<0.05);植物群落中的叶面积指数与群落的降温增湿率成呈正相关关系。其拟合曲线的公式为:降温率:y=0.0044x+0.0374,R2=0.1777(a<0.05)增湿率:y=0.0083x+0.0813,R2=0.0463(a<0.05)(3)园林植物群落对微气候舒适度具有改善的作用。舒适度改善程度在3.32%和10.39%之间。25个群落舒适度评价分为不舒适和较不舒适,评价为不舒适评价的群落共有14个,较不舒适的群落共有11个,对照点舒适度评价为不舒适和很不舒适。住区不同下垫面的群落的舒适度改善程度不同,其由高至低的表现为地被覆盖(7.07%)>透水铺装(6.00%)>木质栈道(5.33%)>水泥硬质铺装(4.67%),地被覆盖与其他三种类型的差异项显著(p<0.05),但其他三种类型差异项不显著(p>0.05)。不同的种植结构的舒适度改善程度不同,排序为乔灌草(5.91%)>乔灌(5.50%)>乔(4.60%)。乔灌草较乔、乔灌结构的舒适度改善程度地差异性显著(p<0.05),乔与乔灌结构差异项不显著(p>0.05)。(4)太阳辐射、建筑的高低、风速、水体、群落的位置也是影响群落舒适度的因素。太阳辐射直接影响群落的光照强度,并且带来辐射热,使群落增温减湿。住区部分较高的中的建筑楼高在11层-31层之间,楼高达到31米-93米,遮挡了部分的光,在植物和建筑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群落内的光照强度无规律变化。舒适度改善佳的群落一般位于住区的入口通风处,具有水体,植被丰富,具有较大遮荫面积的休闲区域。在夏季的测量时间范围内8时-20时,8时-9时是整日舒适度最高的时段,此时适合居民的外出或者晨练。再从25个植物群落中筛选出10个舒适度改善程度大于6%的植物群落,分析其群落的特征,从影响舒适度的因素中给出住区园林植物群落在设计上和养护上的建议。改善群落舒适度的设计方面从增加水体、绿化遮阳设计、下垫面设计、合理的灌草搭配、通风导向设计上入手。同时,还应当注意日常的植物群落的管理和养护,种植数适应性当地气候环境的植物。通过修剪植物,补充空缺的植物等方式维持群落的舒适度。本研究是基于微气候舒适度条件下为住区的植物群落的设计和养护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数据依据和指导,为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奠定了基础,为生态文明的的建设贡献了一份微薄的力量。
叶自慧[5](2017)在《广州立体绿化植物选择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可用作绿化的土地日趋减少,原有的绿地也不断遭到侵蚀。此种形势下,立体绿化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在立体绿化方面,还存在着政策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和认知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重点调查了广州市具有代表性的公园、居住区、商业区和道路,全面掌握广州市立体绿化的应用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立体绿化常用植物共179种(含22个品种),隶属70科146属。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市植物资源,初步评选出150种适合广州市立体绿化植物。利用构建的AHP综合评价系统,从植物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养护成本和资源现状等方面对其进行评价,将植物分为5个等级,每一级30种,重点推荐Ⅰ级植物,包括佛甲草(Sedum lineare)、球兰(Hoya carnosa)、白花油麻藤(Mucuna birdwoodiana)、龙船花(Ixora chinensis)、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炮仗花(Pyrostegia venusta)等30种植物;Ⅱ级植物仅次于Ⅰ级植物,也可适量应用;Ⅲ级植物可用作立体绿化的搭配素材;Ⅳ级和Ⅴ级植物可以作为替补材料,但并不推荐大量使用。基于广州市立体绿化现状调查和综合评价结果,针对不同应用方式,结合植物生物学特性及观赏特性,对立体绿化植物的栽培管养进行浅析,总结出种植槽(盆)栽培、框架支撑栽培及攀缘植物的地栽三种栽培技术规程,供广州市立体绿化参考使用。通过对广州市立体绿化应用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广州部分区域立体绿化采用的植物种类少、色彩单一、观赏性低等不足;立体绿化覆盖率偏低,普及度差,很多商业区、桥梁和居民区甚至没有进行立体绿化;外来物种占比大,乡土植物使用率不高;栽培管理不规范,植物死亡率较高。作者就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或建议。
黄钰涵[6](2020)在《南宁市城市公园植物季相美景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公园是季相表现最显著的地方,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公园季相景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宁市南湖公园、狮山公园、金花茶公园、花卉公园4个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季相景观展开深入研究。首先阅读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植物季相景观现状进行梳理,得出国内欠缺植物季相不显著地区的研究成果以及试图从使用者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因此本文首次提出以公众喜欢何种季相景观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为植物的季相提供新的思路。随后统计4个公园的植物种类,分析归纳南宁市植物景观季相现状特点。同时整理出南宁市的季相植物种类,为南宁市季相景观造景提供可靠依据。最后筛选出20个样地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首次提出根据苑敏渭先生定制的标准把南宁市全年划分为春夏秋三个季节,请公众对样地三个季节的照片进行美景度评价,回收有效问卷339份。同时邀请20个景观专业人员对样地的三季景观进行语义差异分析法评价。利用SPSS软件对二者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影响各季节及全年的景观因子,其中得出的重要结论有:意境美和色彩美是影响公众全年景观喜爱度的主要因素。合理使用季相植物,注意水生植物的配比,通过构筑物与植物的结合提升意境感,可以达到提升全年美景度的目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不论季相变化是否有优势地区的公众都认为植物季相景观变化具有意义,表明本文的研究具有意义。研究结论为南宁市季相设计提供了理论知识,且根据结论笔者提出了如何设计公众喜爱的季相景观的方法。望能抛砖引玉,为今后南宁市的植物季相造景提供一定的启示。
徐阳丽[7](2019)在《森林小镇藤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广西七坡森林小镇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运转,城镇特色的湮没,绿地面积的减少,森林特色小镇和立体绿化形式应势而来;在建设过程中,如何保留地域文化,如何实现森林小镇的地方特色,如何运用有生命的地域藤蔓植物素材,并传承其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属性,都是值得思考的。本课题将以广西七坡森林小镇作为研究对象其一,将其藤蔓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其二,并从以下方面展开:(1)通过理论研究,明确了森林旅游、森林小镇和藤蔓景观的概念,明确研究对象其一森林小镇建设原则,研究对象其二藤蔓景观构景形式和规划设计原则;通过对环境心理学、景观美学、景观设计学、生态经济规划理论的研究,梳理理论体系脉络;通过对中国传统古典园林、上海辰山植物园藤蔓园、新加坡Garden by the bay、新加坡Oasia酒店、MFO公园的案例分析,与本课题藤蔓景观运用做出类比,得出可借鉴点;通过对湖南省常德太阳山国家森林小镇、浙江景宁东坑森林小镇的案例分析,为本课题的规划方法提供宝贵的参考。(2)通过文献研究,确定出森林小镇藤蔓景观期望度3个项目层、7个因素层、22个指标层及其重要性排序。对32位专家问卷调查,经过AHP法分析得出,项目层的重要性排序:对人的影响>社会效益>对森林小镇的影响;因素层的重要性排序:植物文化意蕴>植物景观构成>植物艺术构成、心理感受质量>心理基本需求、生态功能质量>服务功能质量;在指标层中,分别得出D5、D10、D13、D15、D20、D22在其层级中重要性排序最高,而D16、D17并列。(3)通过游客问卷调研,对藤蔓景观的认识度和期望度两个方面进行调查,对认识度进行百分数统计,对期望度进行五分值赋分制主观性打分,调查结果表明游客在城镇生活中对藤蔓景观的强烈诉求,进而各项指标的平均得分、综合评价指数与专家综合权重排序比较分析,总结出各项因子的提升策略。(4)确定本项目实践的定位和目标,在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及传承地域文化的理念前提下,将提升策略运用到规划设计当中,通过有目的的筛选,得出七个站点的藤蔓主题植物,并总结出另外63种乡土藤蔓植物作为辅助,以点线面构图——总体规划——详细节点的思路深化设计,将研究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
刘瑞媛[8](2017)在《碳离子辐射诱变白花紫露草突变体叶色变化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叶色突变体是研究高等植物光合系统结构、叶绿素代谢、叶绿体发育、光合作用及激素生理等一系列生理代谢过程的理想材料,也是遗传和育种研究中的重要材料。本研究利用碳离子辐照技术,对野生型白花紫露草(Wild type,WT)幼嫩枝条进行辐照处理,并筛选得到可稳定遗传的温敏型叶色突变体(mutant,mt),该突变体的叶色随温度的降低由绿色逐渐变为粉色,随着温度升高粉色又逐渐褪去,直至变为深绿色。本研究以此突变体为材料,通过对不同温度环境下白花紫露草野生型和突变体表型观察、细胞水平检测、光合特性研究、色素成分分析以及花青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探讨白花紫露草叶色突变的物质基础和理化因素;利用RNA-Seq转录组测序技术对不同温度下的野生型和叶色突变体进行基因组分析,构建白花紫露草unigene库及公共信息平台,破译不同温度下对照与突变体的关键基因,预测温度变化引起突变体叶色变化的相关基因,探究因辐照引起的白花紫露草叶色随温度变化的代谢途径,阐明重离子诱导白花紫露草叶色随温度变化的机理,并为后续相关基因的功能验证以及重离子诱变选育叶色突变体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以不同剂量的碳离子束辐照白花紫露草幼嫩枝条后,在20Gy剂量下筛选到一株茎杆变为紫色、叶片随温度降低呈粉色斑块、且斑块大小与颜色深浅随温度发生变化的突变体。在不同温度环境下,mt的叶色、叶长、叶宽、叶面积以及叶片含水量等叶片参数较WT均发生了变化;经流式细胞仪对染色体数目进行鉴定分析发现,与WT相比,其染色体倍性并未发生改变。(2)对不同温度下的白花紫露草WT和mt的叶片解剖结构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在光学显微镜下,在7℃环境下,mt-7℃叶片的下表皮积累大量的紫色花青素,且在维管组织和海绵组织中也观察到少量的花青素积累;mt-25℃环境下,mt叶片中海绵组织和维管组织的花青素消失,仅叶片下表皮有少量的花青素分布;在WT中仅观察到大量的叶绿素,并未观察到其他色素成分。在扫描电镜下,不同温度环境下,mt叶片上表皮细胞形态差异不显著,但是下表皮分布的气孔差异显著。在透射电镜下,WT可以观察到成熟完整的叶绿体;mt-25℃叶片叶绿体结构模糊,随着温度的降低,mt-7℃叶片中白色体代替了叶绿体。(3)对不同温度环境下的mt叶片的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合作用关键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7℃环境下,与WT相比,mt-7℃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降低了45%和94%,花青素含量较WT增高了21倍;mt-7℃叶片的比活性参数ABS/RC、TRO/RC、ETO/RC均显著高于WT;FV/FM、PIABS、φEO以及φO均显著低于WT;除PEPCase外,其余两种光合作用的关键酶活性均显著低于野生型。随着温度的升高,mt-25℃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WT之间无显著差异,但花青素含量升高了50%;在叶绿素荧光参数方面,mt-25℃的FV/FM和PIABS值显著低于WT外,其余各项参数指标与WT之间无显著差异;mt-25℃叶片的三种光合作用关键酶活性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加。(4)利用HPLC对花青素和黄酮的成分和含量进行测定。在WT中未检测到任何花青素成分。与WT相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mt叶片中均检测到矢车菊素、矮牵牛素、飞燕草素三种花青素成分,天竺葵素仅在mt-7℃叶片中存在,但是在mt-25℃叶片中各花青素的含量均显著低于mt-7℃的含量,进一步证实了由于花青素含量的下降以及成分的变化引起其叶色恢复为绿色。(5)花青素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q RT-RCR结果显示,mt-7℃叶片中花青素合成途径的结构基因(PAL、CHS、CHI、F3H、F3’H、F3’5’H、DFR、ANS、UFGT、OMT)和转录因子(R2R3-MYB和WD40)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WT;随着温度升高,mt-25℃结构基因PAL、CHS和ANS表达量下调,且与WT表达量差异不显著,这三种基因的下调,阻断了花青素的合成,是其叶色恢复为绿色的因素之一。(6)通过RNA-Seq转录组测序,获得了白花紫露草转录组unigenes数据库,测序共组装获得91565条unigenes,其中功能注释了44733条unigenes。WT较mt-7℃样品组、WT较mt-25℃样品组以及mt-25℃较mt-7℃样品组分别检测到15368、12401和6456条差异表达基因。KEGG 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集中在卟啉和叶绿素合成代谢途径、光合作用代谢、光合作用天线蛋白以及花青素合成途径。另外对7个花青素合成途径的unigenes和10个叶绿素合成途径的unigenes进行了q RT-PCR验证,其结果与RNA-Seq的数据一致,mt-7℃叶片中主要表现为花青素合成途径unigenes的表达量上调和叶绿素合成途径的unigenes表达量下调造成其叶色呈现粉色。而mt-25℃叶片中,部分叶绿素合成途径的unigenes表达量上调(如POR)以及花青素合成途径下游基因ANS表达量的上调造成其叶色较WT深,且背部呈现淡紫色。
T.J.HUGHES,E.PELLIZZARI,赵振华[9](1981)在《空气污染物的采样、化学特征与致变实验》文中认为本文讨论了空气污染的来源和类型,空气样品的采集、分离和化学分析方法,以及对这些空气样品及其组份能够进行定量致变试验的体外生物试验方法。对应用生物试验检测致变活性的原因作了评论, 这些实验包括紫露草属植物试验(现场实验)和Ames的鼠沙门氏突变细菌试验(实验室方法)。对样品粒度的大小、空气样品的复杂性和人工效应的产生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评论了把生物学和化学方法结合起来对空气污染进行分析的新技术,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对空气颗粒物质和挥发性物质的采样方法,以及用溶剂萃取法将颗粒物质进一步分离成不同的化学组份(即酸性组份、碱性组份、PNA、PN、NPN等组份)进行了综述。也介绍了用GC/MS/电子计算机系统鉴定单个化合物的化学方法,以及对挥发相组份的采样与试验方法。对比了紫露草属试验和Ames试验的结果,某些挥发相有机物对紫露草属植物的雄蕊有很高的致变性。空气颗粒物及其萃取物的细菌突变试验结果表明:酸性组份、碱性组份和PNA组份是致变活性的主要部分。讨论了在空气颗粒萃取物各组份中鉴定出的不同类型的致变剂。推荐了用化学分析和生物筛选体系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研究有毒的空气污染物。
刘雪[10](2017)在《北京地区引种宿根花卉抗旱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北京市水资源紧缺,推广和应用抗旱宿根花卉是北京园林绿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调研北京城市绿地宿根花卉应用情况的基础上,以广泛应用的4种抗旱试验材料(马蔺 Iris.lactea var.chinensis、山麦冬 Liriope spicata、’ 金娃娃’萱草 Hemerocallis fulva’Golden Doll’、地被石竹Dianthusplumarius)为对照,用灰色关联度法筛选抗旱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值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北京尚未推广的20种试验材料进行抗旱性评价和抗旱等级划分,同时评价已引种的16种试验材料的田间适应性。旨在筛选出抗旱性强、可在北京地区应用的宿根花卉,同时进行抗旱性评价指标的筛选,建立抗旱性评价体系,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全文结论如下:(1)北京城市绿地中有宿根花卉143种/品种,其中山麦冬、鸢尾、马蔺、玉簪和’金娃娃’萱草5种应用频度最高,大于60%,八宝景天、萱草、千屈菜和地被石竹4种应用频度次之,大于30%。地被、道路绿化、山石、草坪点缀等是其主要应用方式。84种/品种(占所有调查种类58.7%)仅在植物园和苗圃有栽培,并未推广。(2)4种对照材料中,马蔺、山麦冬和’金娃娃’萱草为高抗旱宿根花卉,地被石竹为中等抗旱。其余20种试验材料中,菊叶委陵菜和马蔺、山麦冬、’金娃娃’萱草属同一级别,抗性虽不及其他3种,但仅略低于’金娃娃’萱草;二裂委陵菜、叉分蓼、白屈菜、蓬子菜、溪荪、旱麦瓶草、蹄叶橐吾为中等抗旱宿根花卉,抗旱力与地被石竹相当,但依上述次序减弱;麻花头、华北蓝盆花、蓝花棘豆、展枝唐松草、紫花耧斗菜、黄芩、独活、路边青、’小兔子’狼尾草、地榆、草地风毛菊、龙芽草属弱抗旱宿根花卉,抗旱性低于4个对照材料,其抗旱性依上述次序减弱。(3)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出对抗旱性影响大的指标为气孔密度、Pn和根长3个指标,影响较大的为株高、冠幅、抗旱系数、CE、Gs、Tr、WUEI、Fv/F0、Fv/Fm、Pro、LRWC、POD、PR和Chl(a+b)14个指标,影响较小的为WUEL,影响小的为凋萎系数、气孔长径、气孔短径、Rel和MDA5个指标。从生产方面来说,根长、株高、冠幅、抗旱系数、WUEL、凋萎系数等指标因为测定方法简单可靠,更具有实用意义。(4)宿根花卉的抗旱性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应包括形态、生长、生理生化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出影响大和较大的指标;评价方法则先利用主成分分析解决指标的重叠性,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结合隶属函数值法得到各试验材料的综合评价值,根据综合评价值进行抗旱性排序和聚类。(5)结合抗旱性和田间适应性观察结果,高抗旱的马蔺、山麦冬、’金娃娃’萱草、菊叶委陵菜和中等抗旱的二裂委陵菜、叉分蓼、白屈菜、蓬子菜、溪荪、地被石竹、旱麦瓶草可在较干旱或水分管理不方便的绿地应用;弱抗旱的’小兔子’狼尾草、路边青、地榆、龙芽草、草地风毛菊、麻花头、紫花耧斗菜、黄芩、展枝唐松草、蓝花棘豆和华北蓝盆花可在少量灌溉的基础上推广应用;蹄叶橐吾和独活不建议引种和应用。
二、利用紫露草属植物进行几个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紫露草属植物进行几个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免维护花境植物配置模式研究 ——以福州城市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思路 |
1.3.1 指导思想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综述 |
1.5.1 国外花境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 |
1.5.2 国内花境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1.5.3 花境的概念 |
1.5.4 花境的分类 |
1.5.5 相关概念 |
1.6 本章小结 |
2 花境在福州城市公园应用的调查研究 |
2.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
2.2 调查范围 |
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1 花海公园 |
2.3.2 温泉公园 |
2.3.3 闽江公园 |
2.3.4 西湖公园 |
2.3.5 牛岗山公园 |
2.3.6 乌山公园 |
2.3.7 黎明湖公园 |
2.3.8 金牛山公园 |
2.3.9 沙滩公园 |
2.3.10 茶亭公园 |
2.4 本章小结 |
3 免维护花境 |
3.1 免维护花境的提出 |
3.1.1 可行性分析 |
3.1.2 免维护与精细养护 |
3.1.3 免维护与低维护 |
3.1.4 花境大量管护原因分析 |
3.2 免维护花境的定义探讨 |
3.3 免维护花境的应用特点 |
3.3.1 高度的适应性 |
3.3.2 统一的抗逆性 |
3.3.3 和谐的多样性 |
3.3.4 长期的稳定性 |
3.3.5 最好的节约性 |
3.4 免维护花境的分类 |
3.4.1 光照型 |
3.4.2 温度型 |
3.4.3 水分型 |
3.4.4 土壤型 |
3.5 免维护花境的植物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4 免维护花境的植物筛选研究 |
4.1 筛选对象 |
4.2 综合筛选体系 |
4.2.1 筛选原理 |
4.2.2 评选指标的意义与分级 |
4.2.3 指标权重的确立 |
4.2.4 指标分值的计算 |
4.2.5 质量分级标准 |
4.3 筛选结果 |
4.4 福州市免维护花境常用植物汇总 |
4.5 本章小结 |
5 免维护花境的营造手法 |
5.1 基址分析 |
5.2 植物选择 |
5.3 配置手法 |
5.3.1 总体布局 |
5.3.2 色彩设计 |
5.3.3 季相组合 |
5.3.4 质感搭配 |
5.4 生态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免维护花境评价体系 |
6.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
6.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 |
6.1.2 评价方法的步骤 |
6.1.3 免维护花境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 综合评价方法 |
6.2.1 评价标准的建立 |
6.2.2 综合评价分值的确定 |
6.2.3 评价指标的评价等级 |
6.3 案例评价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福州城市公园免维护花境配置模式与植物推荐 |
7.1 免维护花境基本配置模式 |
7.2 福州城市公园免维护花境配置模式 |
7.2.1 喜阳耐旱型 |
7.2.2 喜阳耐湿型 |
7.2.3 喜阴耐湿型 |
7.2.4 高温耐湿型 |
7.2.5 高温耐旱型 |
7.2.6 干旱型 |
7.2.7 半干旱型 |
7.2.8 潮湿型 |
7.3 茶亭公园免维护花境配置模式 |
7.3.1 公园概况 |
7.3.2 干旱型 |
7.3.3 半干旱型 |
7.3.4 潮湿型 |
7.3.5 茶亭公园免维护花境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8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福州市免维护花境常用植物汇总 |
致谢 |
(2)重庆市主城建成区主要绿地的植物种类构成及其与人为环境条件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城市植物 |
1.2.2 城市绿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研究对象与区域范围 |
2.1.2 重庆市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方法 |
2.2.2 调查内容 |
2.2.3 数据处理 |
第3章 重庆市主城建成区主要绿地植物种类构成 |
3.1 科属构成 |
3.2 来源构成 |
3.3 生活型构成 |
3.4 区系构成 |
3.5 优势种构成 |
3.6 物种多样性构成 |
3.7 入侵植物构成 |
第4章 TWINSPAN分类结果与分析 |
4.1 TWINSPAN分类结果 |
4.2 TWINSPAN分类结果分析 |
4.2.1 样地量 |
4.2.2 指示种 |
4.2.3 主要伴生种 |
4.2.4 绿地类型占比 |
4.2.5 物种多样性指数 |
4.2.6 入侵植物 |
4.2.7 主要群丛优势种 |
第5章 植物种类构成与人为环境条件的关系 |
5.1 植物种类构成解释因子 |
5.2 影响植物种类构成的主要人为环境条件 |
5.2.1 RDA排序及等级分解结果 |
5.2.2 各主要环境因子影响因子影响机制分析 |
5.3 植物种类构成与主要人为环境条件的关系 |
5.3.1 主要人为环境条件总结 |
5.3.2 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Ⅰ 重庆市主城建成区主要绿地植物名录 |
附表Ⅱ 单位绿地植物名录 |
附表Ⅲ 道路绿地植物名录 |
附表Ⅳ 居住区绿地植物名录 |
附表Ⅴ 公园绿地植物名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4)广州住区夏季园林植物群落对微气候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植物群落对住区微气候环境的影响 |
1.1.2 微气候环境与舒适度之间的关系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植物群落测定指标 |
2.1.2 反映微气候环境的指标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处理公式 |
2.2.2 测点布置 |
2.2.3 测试仪器 |
2.2.4 研究地概况 |
2.2.5 样地情况表 |
3 园林植物群落对微气候环境的影响 |
3.1 群落种植结构 |
3.2 园林植物群落温湿度 |
3.2.1 植物群落对日温湿度的影响 |
3.2.2 叶面积指数与群落内温湿度的相关性 |
3.2.3 不同下垫面与群落内温湿度的相关性 |
3.2.4 植物不同种植结构与群落内温湿度的相关性 |
3.3 园林植物群落微气候环境的舒适度分析 |
3.3.1 园林植物群落舒适度指数计算 |
3.3.2 不同下垫面对微气候环境舒适度的改善 |
3.3.3 植物种植结构不同对微气候环境舒适度的改善 |
3.3.4 筛选出舒适度表现佳的群落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微气候环境的舒适度住区园林植物设计及养护的建议 |
4.1 住区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建议 |
4.1.1 降温增湿相关设计 |
4.1.2 通风导风设计 |
4.1.3 舒适度表现佳的群落推荐 |
4.2 养护建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A |
附件B |
(5)广州立体绿化植物选择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立体绿化的概念、类型及功能 |
1.1.1 立体绿化的概念 |
1.1.2 立体绿化的类型 |
1.1.3 立体绿化的功能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立体绿化的相关政策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研究内容 |
2.2.1 广州市立体绿化植物的现状调查 |
2.2.2 广州市立体绿化植物的筛选与评价 |
2.2.3 广州市立体绿化栽培技术应用探讨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查阅 |
2.3.2 实地调查 |
2.3.3 AHP综合评价法 |
2.3.4 栽培技术研究 |
2.4 技术路线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广州立体绿化植物种类组成 |
3.1.1 广州立体绿化植物种类组成 |
3.1.2 广州立体绿化植物使用频率统计 |
3.2 广州市立体绿化类型分析 |
3.2.1 墙面绿化 |
3.2.2 桥梁绿化 |
3.2.3 棚架绿化 |
3.2.4 屋顶绿化 |
3.2.5 阳台绿化 |
3.3 广州市立体绿化植物的筛选与评价 |
3.3.1 评价对象的确定原则 |
3.3.2 综合评价方法 |
3.3.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3.4 广州市立体绿化栽培技术应用 |
3.4.1 种植槽(盆)栽培技术 |
3.4.2 框架支撑栽培技术 |
3.4.3 攀援植物栽培技术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广州市立体绿化植物应用存在的问题 |
4.2.2 广州立体绿化的几点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南宁市城市公园植物季相美景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植物季相的重要性 |
1.1.2 南宁市植物季相变化不明显的现实问题 |
1.1.3 人们对自然景观的需求 |
1.2 国内外植物季相景观设计发展概述 |
1.2.1 国外植物季相景观设计发展概述 |
1.2.2 国内植物季相景观设计发展概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城市公园 |
1.4.2 季相及季相植物 |
1.4.4 植物季相形态 |
1.4.5 植物的空间变化 |
1.4.6 植物的意境美 |
1.4.7 美景度评价法 |
1.4.8 语义差异分析法 |
1.5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1.5.1 研究的内容 |
1.5.2 研究的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南宁市植物季相景观应用现状调查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环境 |
2.1.3 地形地貌 |
2.1.4 植物资源 |
2.1.5 南宁市公园发展概况 |
2.1.6 选入调研公园概况 |
2.2 研究区域内植物运用现状 |
2.2.1 植物科属种组成 |
2.2.2 植物生活型组成 |
2.2.3 植物观赏特性 |
2.3 研究区域内季相植物 |
2.3.1 观花植物 |
2.3.2 观叶植物 |
2.3.3 观果植物 |
2.3.4 季相植物观赏期总结 |
2.4 研究区域内季相景观特点 |
2.4.1 春夏秋三季景观交织 |
2.4.2 花卉植物资源丰富 |
2.4.3 全年可观赏植物资源丰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景观质量评价——美景度评价法 |
3.1 美景度评价方法选择 |
3.1.1 评价问卷的编制 |
3.1.2 评价方式 |
3.1.3 评价程序 |
3.2 人口学特征信息收集 |
3.3 公众对季相的看法 |
3.3.1 公众对季相变化的看法 |
3.3.2 公众最喜欢的季节 |
3.4 美景度评价 |
3.4.1 样地照片的选取 |
3.4.2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
3.4.3 各季美景度的分析计算 |
3.4.4 全年平均美景度的分析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景观特征评价——语义差异分析法 |
4.1 语义差异法的评价方法选择 |
4.1.1 景观因子和形容词对的确定 |
4.1.2 评价尺度的选择 |
4.1.3 问卷的编制 |
4.1.4 景观特征评价者的选择 |
4.1.5 评价程序 |
4.2 评价数据的整理 |
4.3 春季景观因子和春季美景度的相关性分析 |
4.3.1 正态性分布检验 |
4.3.2 相关性分析 |
4.4 夏季景观因子和夏季美景度的相关性分析 |
4.4.1 正态性分布检验 |
4.4.2 相关性分析 |
4.5 秋季景观因子和秋季美景度的相关性分析 |
4.5.1 正态性分布检验 |
4.5.2 相关性分析 |
4.6 全年景观因子和全年美景度的相关性分析 |
4.6.1 正态性分布检验 |
4.6.2 相关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季相景观评价及优化建议 |
5.1 构建美景度评价模型 |
5.1.1 春季美景度模型 |
5.1.2 夏季美景度模型 |
5.1.3 秋季美景度模型 |
5.1.4 全年美景度模型 |
5.2 公众喜爱的季相景观及优化建议 |
5.2.1 公众喜爱的春季景观 |
5.2.2 公众喜欢的夏季季相景观 |
5.2.3 公众喜爱的秋季景观 |
5.2.4 公众喜爱及全年美学价值高的景观 |
5.2.5 提升南宁市公园景观全年美景度的优化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研究的创新性 |
不足与展望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植物统计 |
附录二 南宁市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
附录三 4个公园及美景度样地区位图 |
附录四 调查问卷 |
附录五 样地照片 |
致谢 |
附件 |
(7)森林小镇藤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广西七坡森林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规律与弊端 |
1.1.2 特色小镇的出现 |
1.1.3 森林小镇的出现 |
1.1.4 城镇发展的立体绿化现象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外藤蔓景观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特色及森林小镇研究现状 |
1.3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 |
1.3.1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建设的理论意义 |
1.3.2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建设的实践意义 |
1.4 课题研究概况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5 课题研究思路 |
1.5.1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案例分析研究 |
2.1 相关概念综述 |
2.1.1 森林旅游 |
2.1.2 森林小镇 |
2.1.3 森林小镇建设原则 |
2.1.4 藤蔓景观 |
2.1.5 藤蔓植物的构景形式 |
2.1.6 藤蔓景观的规划设计原则 |
2.2 基础理论分析研究 |
2.2.1 环境心理学 |
2.2.2 景观美学 |
2.2.3 景观设计学 |
2.2.4 生态经济规划理论 |
2.3 国内外藤蔓景观案例分析 |
2.4 国内森林小镇规划理论与方法借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期望度评价体系构建 |
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
3.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3.1.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3.2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期望度评价体系构建 |
3.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2.2 评价体系的指标选择 |
3.2.3 评价体系的指标确立 |
3.3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期望度评价体系权重确定 |
3.3.1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计算 |
3.3.2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综合评价 |
4.1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旅游意愿调查及期望度分析 |
4.1.1 调查目的与方法 |
4.1.2 受访者特征分析 |
4.1.3 藤蔓景观认识度调查分析 |
4.1.4 藤蔓景观期望度调查分析 |
4.2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的提升策略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森林小镇藤蔓景观实践案例——以广西七坡森林小镇为例 |
5.1 项目建设背景分析 |
5.1.1 项目概况 |
5.1.2 项目目标与定位 |
5.1.3 项目旅游发展需求 |
5.1.4 项目建设意义 |
5.2 项目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
5.3 项目调研内容分析 |
5.3.1 现状调研 |
5.3.2 现状问题分析 |
5.3.3 规划设计重点与难点 |
5.4 规划设计理念 |
5.5 藤蔓景观规划设计 |
5.5.1 点线面式构图设计 |
5.5.2 总体规划 |
5.5.3 详细节点设计 |
5.5.4 色彩和意境营造 |
5.5.5 旅游产业规划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碳离子辐射诱变白花紫露草突变体叶色变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育种的方法 |
1.1.1 常规育种 |
1.1.2 生物技术育种 |
1.1.3 诱变育种 |
1.2 重离子束辐射技术及应用 |
1.2.1 重离子的物理学优势 |
1.2.2 重离子束的生物学优势 |
1.2.3 重离子束辐射诱变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1.3 植物叶色突变体研究进展 |
1.3.1 叶色突变体的分类 |
1.3.2 叶色突变体的遗传方式 |
1.3.3 叶色突变体的变异机制 |
1.3.4 叶色突变体的应用前景 |
1.4 转录组测序 |
1.4.1 转录组概述 |
1.4.2 转录组的研究方法及流程 |
1.5 RNA-Seq在无参植物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1.6 紫露草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
1.6.1 紫露草生物学特性及其分类 |
1.6.2 紫露草研究现状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白花紫露草叶色突变体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辐照处理及培养方法 |
2.2.2 突变性状观察 |
2.2.3 叶色测定 |
2.2.4 染色体倍性检测 |
2.2.5 叶片显微结构观察 |
2.2.6 叶片超微结构观察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白花紫露草野生型(WT)及叶色突变体(mt)植株特性 |
2.3.2 碳离子束辐照对白花紫露草突变体叶片参数的影响 |
2.3.3 碳离子束辐照对白花紫露草突变体叶色的影响 |
2.3.4 碳离子束辐照对白花紫露草染色体倍性的影响 |
2.3.5 碳辐照对突变体叶片显微结构的影响 |
2.3.6 碳离子辐照对突变体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白花紫露草叶色突变体色素合成及光合特性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3.2.2 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
3.2.3 光响应曲线(OJIP)的测定 |
3.2.4 光合作用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3.2.5 数据统计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碳离子辐射诱导的白花紫露草色素含量的变化 |
3.3.2 白花紫露草野生型和叶色突变体光系统PSⅡ性能分析 |
3.3.3 不同温度条件下白花紫露草突变体光合作用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3.4 讨论 |
3.4.1 色素与白花紫露草叶色变异的关系 |
3.4.2 不同温度条件下白花紫露草野生型与突变体之间的光系统性能差异 |
3.4.3 不同温度下白花紫露草野生型和突变体关键酶活性的差异分析 |
第四章 碳离子诱导的白花紫露草叶色突变体花青素成分及代谢相关基因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花青素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
4.2.2 花青素和类黄酮成分及含量的测定 |
4.2.3 数据统计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碳离子辐照对叶色突变体花青素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2 碳离子辐照的对叶色突变体花青素和黄酮成分和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转录组测序及叶色突变相关基因的挖掘 |
5.1 实验材料 |
5.1.1 植物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总RNA提取 |
5.2.2 cDNA文库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
5.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2.4 实时定量PCR(qRT-PCR) |
5.3 实验结果 |
5.3.1 白花紫露草野生型和叶色突变体RNA测序质量和序列组装 |
5.3.2 白花紫露草叶片Unigene功能注释 |
5.3.3 白花紫露草突变体叶色突变相关基因筛选 |
5.3.4 白花紫露草叶色变异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5.4 讨论 |
5.4.1 白花紫露草野生型及叶色突变体的RNA-Seq及分析 |
5.4.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4.3 不同温度环境下叶色突变体的叶绿素合成途径基因的变化 |
5.4.4 不同温度环境下叶色突变体的光合作用代谢基因的变化 |
5.4.5 不同温度环境下叶色突变体的花青素代谢途径基因的变化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10)北京地区引种宿根花卉抗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北京水资源现状 |
1.2 宿根花卉 |
1.2.1 宿根花卉的特点 |
1.2.2 宿根花卉应用现状 |
1.2.3 宿根花卉的评价与筛选 |
1.3 宿根花卉的抗旱性研究 |
1.3.1 抗旱机理 |
1.3.2 抗旱性鉴定指标 |
1.3.2.1 生物学指标 |
1.3.2.2 生理生化指标 |
1.3.3 抗旱鉴定常用方法 |
1.3.4 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
1.3.4.1 分级评价法 |
1.3.4.2 隶属函数值法 |
1.3.4.3 综合指数法 |
1.4 抗旱宿根花卉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6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北京市宿根花卉应用情况调查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北京城市绿地中宿根花卉应用现状 |
2.4 小结与讨论 |
3 24种试验材料对土壤干旱胁迫的响应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试验设计 |
3.1.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3 数据处理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干旱胁迫下24种试验材料的形态表现 |
3.2.2 干旱胁迫对宿根花生长的影响 |
3.2.3 24种试验材料的水分利用效率、凋萎系数和抗旱系数 |
3.2.4 干旱胁迫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3.2.5 干旱胁迫对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6 干旱胁迫对24种试验材料气孔特征的影响 |
3.2.7 干旱胁迫对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3.2.8 干旱胁迫对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
3.2.9 干旱胁迫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2.10 干旱胁迫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11 干旱胁迫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3.2.12 干旱胁迫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13 干旱胁迫对POD活性的影响 |
3.2.14 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植株形态、生长的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 |
3.3.2 光合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 |
3.3.3 水分利用效率、凋萎系数、抗旱系数与抗旱性的关系 |
3.3.4 气孔特征与抗旱性的关系 |
3.3.5 干旱胁迫对荧光参数的影响 |
3.3.6 叶片相对含水量与抗旱性的关系 |
3.3.7 质膜稳定性与抗旱性的关系 |
3.3.8 叶绿素含量与抗旱性的关系 |
3.3.9 渗透调节物质与抗旱性的关系 |
3.3.10 POD活性与抗旱性的关系 |
4 24种试验材料抗旱性的综合评价 |
4.1 数据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4.2.2 权重的确定和隶属函数分析 |
4.2.3 抗旱性的聚类分析 |
4.2.4 抗旱指标选取 |
4.3 讨论与小结 |
5 宿根花卉的田间适应性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引种地与试验地概况 |
5.1.3 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7 抗旱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
参考文献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利用紫露草属植物进行几个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免维护花境植物配置模式研究 ——以福州城市公园为例[D]. 李昭毅. 福建农林大学, 2017(01)
- [2]重庆市主城建成区主要绿地的植物种类构成及其与人为环境条件的关系[D]. 刘时彦. 西南大学, 2020
- [3]利用紫露草属植物进行几个实验[J]. 崔桂友. 生物学教学, 1988(01)
- [4]广州住区夏季园林植物群落对微气候环境的影响[D]. 杨文丽.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
- [5]广州立体绿化植物选择与应用研究[D]. 叶自慧.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南宁市城市公园植物季相美景度研究[D]. 黄钰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7]森林小镇藤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广西七坡森林小镇为例[D]. 徐阳丽. 广西大学, 2019(01)
- [8]碳离子辐射诱变白花紫露草突变体叶色变化机理研究[D]. 刘瑞媛. 甘肃农业大学, 2017(09)
- [9]空气污染物的采样、化学特征与致变实验[J]. T.J.HUGHES,E.PELLIZZARI,赵振华. 环境污染分析译文集, 1981(12)
- [10]北京地区引种宿根花卉抗旱性评价[D]. 刘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