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谈强化中师阅览室和资料室的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张帆[1](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朱静静[2](2014)在《云南边境民族学校与社区共享文化信息资源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从公共文化服务设定的价值目标看,公共文化资源是民族教育的重要内容;社区公共文化信息资源与学校共享不仅能够克服边境地缘限制,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全民共享”;而且丰富了边境民族学校的教育文化资源,支持边境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文化信息资源的教育功能转化,开展公民培育,培养未成年人的文化自觉意识,扶“智”与扶贫并举,推进科教兴边,提升边境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可保证边境地区的“文化安全”。但是,公共文化服务在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推进,出现公共文化服务收效甚微的现象,社区与学校教育文化资源“供需失调”。边境社区构建了“县级图书馆—乡镇级文化站—村级农家书屋”三级服务站点,形成了卫星接收、互联网传输和光盘传播的“天、地、人三网融合”的信息传输模式。各级文化站点配备有完善的基础文化设施,能够提供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然而,配置到位的大量文化基础设施遭遇闲置浪费,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功效。与此同时,边境民族学校,由于教育文化资源的匮乏,难以支持学校文化基础设施、文化课程和文化活动的发展,难以满足师生的多元化文化需求。基于自成体系的教育文化资源发展格局,学校与社区如何以资源需求为导向,突破技术等瓶颈制约,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是促进“服务延伸”的主要关注点。根据两次前往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实地调查,分析学校与社区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主要存在政策制度、技术、资源内容三方面的困境。进而,针对边境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信息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学校对公共教育文化资源的现实需求,在已有共享途径的基础上,构建宏观层面的理论框架,发挥政府在公共文化信息化服务中的主导地位。中观层面,依赖卫星、互联网、移动存储等模式,提出以乡镇中心学校为中心的文化信息共享策略,“以校领乡”促进学校、社区文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整合与共享。最后从微观个体的角度提出,未成年人要提升参与文化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利用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教学转化,在教学文化的培养中满足多元化的文化需求,社区民众参与度影响着共享的有效实施。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统筹,推进公共文化信息化服务的同时,既填补了公共文化服务中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空白,又促进了地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任金帅[3](2013)在《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 ——以邹平、定县、宛西为中心的考察1926-1937》文中认为伴随着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农村危机的凸显,乡村建设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兴起并成为是时社会运动之主潮。无论是民国时人为挽救时弊所做的对策性研究,还是今人为解决现实“三农”问题而开展的学理性探讨,乡村建设运动都因具备丰富的历史蕴含而得到极大的重视。本文选取乡村建设运动的主体力量——“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为研究主题,尝试以“群体”为切入点,以1926-1937年间的华北主要乡村建设区域为中心,考察乡建工作者群体的产生背景、形成路径、群体特征、实践活动、工作方式、社会认同及群体走向等问题,并立足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一方面探讨乡建工作者对乡村建设运动发展与走向的影响,一方面基于乡村社会变迁的全景对工作者群体进行再审视,以期形成对乡村建设运动的新认识。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的形成、发展壮大与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其根源则在于近代以来城乡关系的结构性失衡。进入20世纪以来,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并未与乡村社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城乡关系的结构性失衡日渐明显,促成城市中知识分子的“冗余”现象以及乡村社会的全面破产。出于救国救民的热忱以及谋求生路等的考虑,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投身于乡村建设事业,而部分规模较大的乡建团体、机构也在选拔、培养相当数量的专门人才。由此,一个以宗旨目的上的统一、事业内容上的一致,情感价值上的相近等为内聚力的工作者群体逐渐形成。为实现救济农村、复兴民族国家的目的,群体成员在不同岗位上承担起贯彻乡村建设理论、路线,推进诸如社会调查、乡村教育、农业经济、医疗卫生等工作的重任,他们的行为与活动直接影响着事业的走向与成效,可谓乡村建设运动的骨干与灵魂。然而尽管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为事业的开展做出各种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工作者数量、能力的增长与乡建事业不断深化发展趋势之间的脱节,以及因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而出现的工作者角色错位问题,均成为影响运动未能取得预期成效的重要致因。更进一步说,工作者群体的工作内容及方式不仅关乎运动的进展,还影响着其他社会群体对乡建运动及工作者群体的评价。而这些来自外界尤其是政治势力的评价以及自身的工作体验复又影响着工作者群体的社会认同,成为影响整个群体分化与走向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对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的研究是重新审视乡村建设运动的一个有待发掘的视角,有助于填补运动的“血肉”,使研究突破“史实再现”的宏观叙述模式与泛泛铺陈的写作手法,真正深入到运动的内部场景,获得有关乡村建设运动产生、发展、成效、局限及其根源所在的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
赵靖茹[4](2012)在《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文中提出民族国家如何对待和解决少数民族问题,一直是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全球经济竞争的需求还是社会凝聚力的需要,教育都是民族国家制定国家政策的重要工具。民族国家运用教育手段解决少数民族问题,是世界民族国家保证国家安全与地区稳定发展的一般规律。西藏是我国最特殊的少数民族地区。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单一的藏民族高度聚居、长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残留痕迹、全体藏民笃信喇嘛教、外国势力策划分裂活动一直活跃,西藏因此成为一个斗争繁杂、举世注目、非常敏感的地区。西藏的稳定,涉及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发展,涉及国家的发展,西藏的安全,涉及国家的安全。西藏的安全、稳定与发展,从根本上依靠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培养新西藏建设人才,是发展经济和繁荣文化的人才保证。作为未来西藏建设人才的藏族中学生,借助1984年制定的内地西藏班政策,在内地获得了富有内涵的成长。该政策创造了少数民族教育最独特的异地办学方式,在藏族学生成长的最关键时期施加影响,以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影响和带动藏族群众,在内地营造民族教育的自然成长环境,有效促进了汉藏民族交流,藏族中学生毕业后返回西藏工作,成为建设新西藏的优质人力资源。内地西藏班政策是中央针对特殊的西藏采取的独创性尝试,成为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成功借鉴。本研究根据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策略,运用教育公平理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构筑理论框架,重点研究内地西藏班政策,围绕该政策的起源、目标、实施、结果、评价,通过对藏族中学生的内地适应性研究和内地西藏班政策实施过程与效果研究,探寻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效果、藏族中学生跨地域跨文化成长、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藏族民族教育政策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立足于三个研究层面:宏观上从世界上不同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内涵与发展,深入到西藏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变化的研究;中观上从内地若干西藏民族中学的办学研究,深入到藏族中学生的内地适应性评价研究;微观上从上海共康中学的历史与特色研究,深入到共康中学学生个体的成长效果研究。三个层面的研究运用了以下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通过问卷研究法,对全国一届近50%的内地西藏班藏族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并做了数据分析;通过访谈研究法,了解内地西藏班政策的实施,笔者赴武汉、重庆、上海、绍兴、常州、南通、北京、天津、郑州等地的11所西藏民族中学访谈校长、德育教导、班主任、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法,进行内地西藏班政策的效果和价值研究,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本人赴西藏调研,深入到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五个地市,走访西藏地市级和乡村学校10所,了解西藏中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深入到内地西藏班在校学生的家中向其家长了解对该政策的看法和建议,向现在藏工作的内地西藏班毕业生了解其求学感受和政策评价。技术手段上借助因子分析法,选取了“对中学生提升文化知识的质量评价、对中学生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的效果评价、对中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对学习中国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联系评价、对传递的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联系评价、对拓展文化视野的评价、对认同本民族文化的评价”等十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确定相应的评分标准,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将十个实测变量转换为学习、文化、民族三个主成分因子,并对参加问卷调查的上海共康中学94名学生的三个主成分因子的计算得分进行分析,按照综合评价得分数据左偏分布特征,获得了对内地西藏班政策效果较高评价的结论。根据因子分析法结论、问卷数据结果,结合访谈观点,得出以下结论:综合得分左偏分布证明内地西藏班政策整体效果良好;学习、文化、民族是影响内地西藏班政策效果评价的三大因子。政策执行方面:生源的质量保证了内地西藏班政策的高起点与可持续发展;限定的西藏领导干部子女的入学率,保证该政策的严格执行和教育发展的公正公平。藏族学生培养和选拔制度的分离,保证了对藏族学生评价的客观公正,以及人才培养明确的目标和民族政策执行的可持续性。藏族中学生内地适应性方面:藏族厨师内地支教可以提高政策效果评价;藏族中学生在内地的藏语学习难度超过汉语。政策评价方面:内地西藏班政策全面带动了汉藏文化交流;大量的内地西藏班毕业生成为西藏基层干部,维护国家政权,保证民族团结,体现鲜明的政治功效;内地西藏班政策带动中央在藏其它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政策建议方面:实施了26年的内地西藏班政策需要适当的调整,以“民居制”代替封闭式学校管理,以“助学金”方式支持学生回家探望,用市场理念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内地西藏班教学质量,注重内地西藏班政策与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西藏人才政策的一体化衔接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内地西藏班政策独特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促进藏汉民族相互认同、保证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大政治意义,为世界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选题新颖独特。从国家、区域、学校、个体四个层面,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客观评价了政策效果,方法科学准确。在宏观、中观、微观等层次都获得富有意义的成果,对国家层面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对区域层面教育政策的执行、对个体层而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都具有实实在在的指导意义。内地西藏班的独特政策,体现了中央更强的统筹性、地方服从中央的政治性、民族地区与内地省市更融洽的协调性、学校自主办学的灵活性、培养人才更鲜明的适用性,是最独特、最有效的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教育政策。该政策的成功实践对我国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的建立完善具有积极的策略意义:通过教育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最有效的手段;按照“积极差别对待”的原则,保证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少数民族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承担民族团结的使命;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优先加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政策宏观调控,把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
冯明[5](2011)在《张居正改革群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居正改革群体作为明代中后期重要政治群体之一,是张居正社会政治资源和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张居正人生及政治生涯有重要影响。面对正德、嘉靖以来明朝国势日趋衰微的局面,有识之士积极寻求救国良策,掀起了波澜起伏的改革浪潮,最后时遇、机缘造就张居正扛起了明朝中兴的重任。“军户”出身的平民经历,让张居正深刻体会到民众的苦难和时弊的症结所在,进而对症下药,开辟了为期十年的“万历新政”,并取得辉煌成就。张居正改革群体的演变过程,与张居正的政治生涯紧密相连,经历了张居正任次辅时期的孕育、形成,首辅前期的发展、成熟和首辅后期的分化、解体。张居正改革群体成员的来源,体现了传统社会士人社会关系网络地缘、学缘、事缘、血缘、姻缘等特点,具有以楚人为重、南人为主,楚官经历、终南捷径,进士为主、他途甚少,官员精干、巡抚为主,一个中心、多元互动等特征。张居正改革群体形成了从中央的阁臣、部臣到地方的督抚、州县官完整的行政体系,有力地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此乃与明代阁臣、言官、武将等群体最大不同之处。张居正依靠其改革群体创造了万历新政的辉煌成就,达到政治生涯的鼎峰。但参与改革的群体成员动机与目的不一,以及缺乏共同的改革目标、纲领等,没有形成完备的组织体系,改革群体的稳定性与利益平衡主要靠张居正的个人魅力和权势来维系。群体成员的良莠不齐、相互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张居正若干重大事务处置失策,注定张居正改革群体解体的必然性,亦造成张居正的人生悲剧和改革的被迫中断。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主要依靠张居正改革群体来完成,在军事防御、赋役改革和漕运治理等多有体现。他主要通过书牍的形式,指导主政官员推行新政,为他们出谋划策,积极吸收、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在物力、人力、财力等各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另外,还充分发挥了从中央的阁臣、部臣到地方的督抚、州县官完整的行政体系的作用,共同创造了明朝中兴局面。改革过程中,群体成员之间的多元互动,显现张居正的雄才大略及改革群体成员的能力与魄力。张居正改革群体与皇室、宦官、言官等社会群体的多元互动,以万历、李太后为代表的皇室和以冯保为代表的中官,是张居正改革群体的重要政治保障。但张居正改革群体与这些社会群体的冲突,反映了改革过程的艰难,亦展现了以张居正改革群体为代表的政统与皇室、宦官为代表的皇权及以言官为代表的道统的之间的种种矛盾,最终促成了各种反改革势力的合流,导致张居正人生悲剧及改革的被迫中断。张居正作为从湖北走出的首辅,与湖北有着天然的乡谊关系,张居正改革群体中楚人、楚官占有相当大比例。嘉靖居乡,是张居正改革思想酝酿和深化的重要阶段。万历归乡,是张居正人生及政治生涯开始发生转折的时期,潜在的危机与矛盾日益显明,改革事业在艰难中推进。从某种意义而言,湖北是张居正改革思想的策源地,改革措施的“试验场”,改革人才的储备和培养基地。张居正改革是“嘉隆万大改革”的最高潮,是对张璁兴革的深化、系统化以及制度化的过程。然而,两人具备的改革条件存有差异,在君臣关系、改革群体素质以及个人政治素养等方面,张居正更具优势,因而改革的成效更为显着。张居正去世后,张居正改革群体失去了灵魂人物和维系的纽带,在清算张居正的过程中,迅速分崩离析。张居正改革群体的解体,深刻影响着晚明政治格局与社会变迁。随着继任者尽反张居正的政策,以及万历的长期怠政,特别是万历对张居正的彻底清算,使后世少有为朝实心任事之人,明朝再未出现第二个张居正改革群体,逐渐走向了覆亡的不归路。
佟大群[6](2010)在《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文中指出清代文献辨伪学是一个学术性和思想性兼具的课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尚未有人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笔者有感于此选作该题,勉力为之。本文主要讨论以下五方面内容:(1)探讨了有关辨伪学、文献辨伪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并对二十世纪初年迄今,文献辨伪研究的状况进行回顾。同时对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方法等进行了简要说明。(2)回顾了清以前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历史及其成就。文献辨伪学发端于先秦,形成于两汉,复经隋唐、宋明数百年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清人的文献辨伪研究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分析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力和环境问题。文献辨伪学的存在和发展同所处时代和社会息息相关。清代的文献辨伪学能够继续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是清代学术和社会对其提出的内在要求和它们所给予的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4)分清初、清中期和清后期三个阶段,系统考察清人文献辨伪研究的状况。笔者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对顾炎武以降数十名学者的文献辨伪成就进行个案分析,还专设“图书”辨伪、《古文尚书》辨伪、《周礼》辨伪、《竹书纪年》辨伪等专题,此外还对《总目提要》的辨伪学成就进行了全面研究。(5)最后总结了清人文献辨伪学研究的学科体系、辨伪学成就和清代文献辨伪研究的现代启示等。本文对清代文献辨伪学、中国学术史及社会现实均不无意义,其主要创新点可概括如下:(1)首次明确规定文献辨伪学的学科体系,确立文献辨伪学研究的理论框架。现代的文献辨伪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如混淆文献辨伪与考订文献作者及其成书年代的关系、混淆文献真伪考辨和史料真伪甄别的关系、仅仅视文献辨伪为文献整理的方法、往往阉割文献辨伪的思想性意义,等等。这突出反映了文献辨伪学理论研究中的阙失,因此亟需对其进行完善。笔者所为,是对既有理论框架的突破,是对文献辨伪学史的重写。(2)全面清理清以前文献辨伪发展的历史,为考量清代文献辨伪成就提供合理的参照标准。清人的文献辨伪研究渊源有自,因此全面把握清以前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历史,是正确认识清代学者文献辨伪研究状况、准确把握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程度、合理定位清代文献辨伪学学术成就的基础和关键。在这一点上,学界目前还作得不够。(3)系统考察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因和外部环境,这是以往学界多忽视的问题。笔者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归纳为守卫圣经圣道、处理遗留问题等七个方面。同时也综合考察了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探讨了文献辨伪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出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深刻社会背景和原因。学界目前对文献辨伪学发展动因和环境关注的不足与对文献辨伪认识的片面之间有着因果关系。(4)整体把握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定位清代文献辨伪研究的学术地位。就阶段性特征而言,清初文献辨伪气势磅礴,清中期精益求精,清后期则能推陈出新,三者各具特色,鼎足而立。清代辨伪学家,初步统计有213人,考辨文献涉及783种。从文献辨伪学通史的角度,其巅峰地位是无可置疑的。以往学界对清代文献辨伪学特征和学术地位的认识不清,且多有妄论,笔者的结论,不无意义。(5)全面分析清人文献辨伪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思想观念。在辨伪方法问题上,参照前代,笔者认为清人少有发明;一些学者动辄十几种、数十种的罗列办法,也非允当。在辨伪思想方面,笔者特别强调了清人文献辨伪的思想性因素,特别是对维护经学正统、治学以经世的问题阐发颇多。已有成果中多将文献辨伪视为文献整理的方法、或无视其思想性意义,笔者以为不妥。(6)驳正对清代学者文献辨伪学成就的不恰当定位。笔者通过重点考察和宏观描述相结合的方式,以重要学者的深入分析支撑起宏观描述,以宏观描述的广泛开展给个别学者的学术定位以合理的参照系统。通过这样的方式驳正了已有研究成果中对个别学者过高估计或贬抑太过的问题,前者如阎若璩、姚际恒、崔述等,后者如毛奇龄等。(7)订正清代史料中的记载及其解读中的错误。如《阎若璩年谱》、乾隆本《古文尚书疏证》中记载的阎若璩东归过灵璧的时间;朱彝尊等关于万斯大《周官辨非》考条数量的记载等,都是清代史料记载中的错误。如林庆彰等所谓黄宗羲在“十六字心传”问题上态度有“重大转变”问题;如司马朝军的《辨伪书目》中误收67种文献,却漏掉224种文献的问题;如姚际恒《古今伪书考》中考辨伪书的确切数目等,都是对清代史料的错误解读。诸如此类问题,笔者多有订正。
梁海岫[7](2009)在《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建成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大学校园并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中针对占据50%高等教育容量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的较少,高职院规划设计基本套用本科研究型大学的设计模式,不完全符合高职院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空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深入研究高职院这一细分的大学类型是我国大学规划研究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广东高职院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江浙高职院作为参考对比,用案例分析、理论推演、访谈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是结合职业教育学回顾了当前高职教途径总结高职院不同的发展特点,引入协同发展观念探寻高职院协同发展理论框架,分析了高职院功能经济、校园形态、人文地域三个层面的协同内容,论述了高职院在规划设计、单体设计与建设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设计与管理方面的策略:高职教育与普通高教不同,前者是培养高技能操作性人才的教育培训机构,后者是培养研究型人才。高职院校发展趋势是学校与企业、社区的一体化。校园规划建设应围绕实训进行。高职院校园应拓展到外置实训基地、社区培训中心。规划设计应重视高职教育的内涵实质,符合高职院协同发展要求。职教园区应以共享实训为中心,以产业链中端的制造生产为依托,教育与产业并行,不能简单套用研发型高科技产业园区模式或者快速发展的大学城模式来建设职教园区,否则无法形成相互依托聚集发展的优势。高职院单体建设应以实训中心为重点。应根据高职教学特点、学生特点、产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单体建筑设计。本文研究了高职院发展中出现的新类型校舍。提出高职院的部分指标和评估依据应根据各地的特点加以修正,不应一刀切。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实质、区域产业经济特点和地域文化特点,吸收合理的规划建设模式,建设协同发展和兼收并蓄的校园。
赵厚勰[8](2006)在《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研究(1906-1951)》文中研究说明雅礼会是上个世纪初由美国耶鲁大学的少数毕业校友所发起和推动的一个组织,其初衷在于通过来华开办教育和医疗事业,达到其传教的目的。但到后来,其宗旨改为以办理教育事业为主,不再强调宣教的目的。雅礼会进入中国以后,首先选定长沙为其活动地点,先后开办了雅礼大学、雅礼中学、湘雅医学院和湘雅护士学校,后来雅礼大学停办,又参与办理武汉的华中大学。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成为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不可磨灭的积极影响。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学界对雅礼会在华的教育事业一直缺乏足够的研究,相比之下,国外学界则作过一些研究,但仍有可供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有鉴于此,笔者以雅礼会在长沙开办的主要教育机构(雅礼和湘雅)为研究对象,以雅礼学堂的创办(1906)为研究起点,以雅礼会撤离中国大陆(1951)为研究终点,主要关注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专业化发展状况,同时,兼而研究与此相关的问题。希望通过这项研究,深化对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的认识,并为今人提供一定的启迪与借鉴。 本文首先研究了雅礼会成立的背景、经过及来华的初期工作,以揭示其在华教育事业之目的与性质。雅礼会诞生于美国耶鲁大学,其创立主要受到耶鲁大学的宗教传统、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以及“庚子教难”和彼得金殉难事件等的影响。它的诞生是耶鲁大学的宗教活动以及美国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达到顶峰的一种表现。虽然它后来转变为一个世俗化的机构,但它最初是作为一个差会组织而出现的。 与其他基督教学校一样,雅礼会在华的教育事业也经历了中国化、世俗化和专业化的历程。所谓中国化,又称本土化,是相对外来而言,指基督教学校本土色彩不断加强、外来色彩不断减弱的过程。所谓世俗化,是相对宗教而言,即基督教学校宗教色彩不断减弱、非宗教色彩不断加强的过程。所谓专业化,又称学术化,是指基督教学校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致力于教育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本文对中国化和世俗化的进程与具体体现作了详细考察,并分析了它们对专业化的影响以及相互关系。它们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推进,互为因果。同时,它们各自也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背景与特征。总的来看,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中国化与世俗化较之一般基督教学校程度更甚,并对其专业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专业化的考察是本文的重点。本文分别考察了雅礼和湘雅的专业化,具体包括教学条件与办学情况、课程教学、师资状况、学生管理、经费问题等等。在考察这些内容的同时,本文注意分析其特点以及这些因素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并注意与同期其他基督教学校和国立及私立学校进行比较。由于以往对基督教中等教育和医学教育研究略显不足,因此
易春秋[9](2005)在《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大量资料为基础,将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中,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五个阶段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历史评价,并提出了若干思考。 论文由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语组成。 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方法、写作框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 10 月~1952 年底)。党和国家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和长期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在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和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新民主主义思想教育,主要锋芒指向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普通中学中的重要地位。此时,加强了对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结合土地改革运动、抗美援朝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健全了学校内的共产党、青年团、学生会、少年儿童队组织,形成了以普遍开设政治课为主体,密切结合各项政治运动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 第二章,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新中国在恢复国民经济基础上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第一部《宪法》,着手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此相适应,中学按照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提出了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举措,一方面加强了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另一方面,也使政治课的地位日益弱化。此时,加强了时事政策教育,在实践中开辟了学生守则教育、劳动教育、榜样教育、校外教育等多种途径,逐步形成了在党支部领导下,由班主任、团、队、学生会等各方面配合的经常化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制度。 第三章,“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这一时期,曾一度强调加强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恢复政治课,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但 1957 年反右斗争开始后,紧接着进行的“大跃进”和“教育革命”、“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左”的思想开始抬头,并逐渐占了上风。由于“左”倾政治运动的冲击,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一切围绕着运动转。在政治课教学上,以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代替了原来设置的政治课,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章还阐述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第四章,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以贯彻“八字方针”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为标志,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始逐步扭转前一时期“左”的倾向,政治课也开始进行调整,并继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此时期,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既切实贯彻教学为主的原则,又不放松德育。在德育工作中既重视政治教育、榜样教育、劳动实践,又加强了以学生守则为中心的道德品质教育,既继续发展并逐步完善校内各教育阵地的作用,又开始重视校外教育,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开始构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但是 1962 年召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左”的影响,开始加强贯彻阶级教育,使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波折。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既伴随着正确的内容又交织着“左”的偏向。第五章,“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初~1966 年 5 月)。1964 年春节,以毛泽东就教育问题发表的“春节谈话”为始,发表了一系列对教育问题的指示,其中很多内容对中国教育的改革有积极意义,但同时,讲话内容也包含一些“左”的因素。随着中苏分裂,美国采取反共的“和平演变”战略,毛泽东日益重视“反修防修”,并展开了一系列“反修防修”的运动,一时间,“反修防修”席卷教育领域,开始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改革教育制度。在此背景下,毛泽东提出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同时在城乡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的影响下,使本已从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日益加强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意识更加强化。1964 年 7、8 月间,全国高、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的召开,阶级斗争教育成为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迷误之中。本章还阐述了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情况,活学活用毛主席着作、学解放军、学大庆运动的情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继续加强和校外教育、家庭教育的情况。
张继萍[10](2001)在《再谈强化中师阅览室和资料室的工作》文中研究表明
二、再谈强化中师阅览室和资料室的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谈强化中师阅览室和资料室的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
03 王韬《瓮牖馀谈》 |
04 王韬《遁窟谰言》 |
05 王韬《淞滨琐话》 |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
10 沈起凤《谐铎》 |
11 沈瓒《近事丛残》 |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
14 宋咸熙《耐冷谈》 |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
16 俞蛟《梦厂杂着》 |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
18 俞樾《隐书》 |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
21 孙橒《馀墨偶谈》 |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
24 徐昆《柳崖外编》 |
25 徐崑《遁斋偶笔》 |
26 徐震《女才子集》 |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
35 张贵胜《遣愁集》 |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
39 雷琳《渔矶漫钞》 |
40 杨望秦《巽绎编》 |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
42 叶承宗《耳谈》 |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
46 刘世馨《粤屑》 |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
50 缪艮《涂说》 |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
52 双保《铁若笔谈》 |
馀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云南边境民族学校与社区共享文化信息资源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1. 云南边境地区公共文化服务面临严峻形势 |
2. 社区“服务延伸”如何与学校“需求”对接 |
3. 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技术问题 |
(二) 已有研究基础 |
1. 云南边境文化安全的相关问题 |
2. 公共文化信息化服务在边境地区推进的相关研究 |
3. 信息时代学校与社区文化资源的互动 |
4. 社区文化信息资源支持学校教育的相关研究 |
(三) 选点依据与问卷研制 |
(四) 研究方法 |
一、 边境民族学校临近社区公共文化信息化服务现状 |
(一) 县级图书馆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现状 |
(二) 乡镇文化站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现状 |
(三) 村级农家书屋的文化信息资源建设及使用情况 |
(四) 社区其他公共文化资源建设情况 |
二、 边境民族学校文化资源的配送及应用 |
(一)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
(二) 学校文化课程资源建设 |
(三) 学校文化活动 |
三、 信息共享困局:学校与社区各自为阵 |
(一) 社区公共文化资源为学校共享 |
1. “文化共享”工程进学校 |
2. 社区文化资源进课堂 |
3. 社区文化站点为学生提供校外学习平台 |
(二) 学校文化资源对社区开放 |
1. 学校基础设施开放 |
2. 学校人力资源开放 |
3.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放 |
四、 影响因素:基于内容、技术与制度的分析 |
(一)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容制约 |
1. 资源的普适性与地方性 |
2. 资源内容的更新 |
3. 资源的针对性 |
4. 资源的宣传 |
(二)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障碍 |
1. 资源传输标准不统一 |
2. 资源的个性化平台缺失 |
3. 资源教学转化的技术水平低 |
(三) 学校与社区共享文化信息资源的制度瓶颈 |
1. 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合作意识淡薄 |
2. 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导,制度监管不透明 |
3. 资金分配与保障制度不健全 |
4. 缺乏共享实施效果的评估与保障 |
五、 步出困局:“文化安全”视野下的共建共享策略 |
(一) 宏观层面:文化信息化服务的内容构架 |
1. 支持与保障系统 |
2. 文化资源系统 |
3.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
(二) 中观层面:以乡镇中心校为中心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策略 |
1. 以乡镇中心校为共享中心的依据 |
2. 以乡镇中心校为共享中心的文化信息资源基础 |
3. 以乡镇中心校为中心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
(三) 微观层面:个体参与文化共享的策略 |
1. 培养未成年人的参与意识 |
2. 教师培养课堂教学文化 |
3. 提高社区民众的参与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 ——以邹平、定县、宛西为中心的考察1926-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相关概念说明与研究范围界定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第四节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产生的背景 |
第一节 近代城乡关系的结构性失衡及其影响 |
2.1.1 城乡殊分:农村经济危机的凸显 |
2.1.2 精英离乡:乡村社会阶层的分化与人才流失 |
第二节 乡村建设运动与人才需求 |
2.2.1 “最强力之潮流”:乡建运动的兴起 |
2.2.2 “下乡去”:新兴知识分子阶层的转向 |
第三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的形成及特征 |
第一节 工作者的选拔与训练 |
3.1.1 选拔与培养标准 |
3.1.2 训练机构 |
3.1.3 训练内容 |
第二节 群体的构成 |
3.2.1 数量的统计 |
3.2.2 社会身份的分析 |
第三节 薪俸待遇 |
第四节 “人才中心圈”:群体之间的互动 |
3.4.1 互动之主、客观需求 |
3.4.2 全国性的互动与联合 |
3.4.3 区域性的交流与合作 |
第四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与乡村社会改进 |
第一节 进行社会调查 |
第二节 推进乡村民众教育 |
第三节 复兴农业经济 |
4.3.1 农业技术的改良与推广 |
4.3.2 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建立 |
第四节 推广医疗卫生 |
第五节 “模式化”的困境——人员与事业的脱节 |
第五章 权力网络中的乡建工作者群体 |
第一节 乡土社会权力结构与事务处理方式的近代走向 |
5.1.1 乡土社会权力结构的历史变迁——以绅士为中心的考察 |
5.1.2 乡村事务内容的变更 |
第二节 “上联下接”:工作方式方法之构想 |
第三节 “礼待乡村领袖”:笼络地方绅士 |
第四节 “为众人师”:拉近农民 |
第五节 工作开展之困难及其原因 |
第六章 社会认同视野下的乡建工作者群体 |
第一节 农民对工作者的认识与态度 |
第二节 “吃乡建饭的新阶级”:知识界对工作者的评价 |
6.2.1 积极的评价 |
6.2.2 质疑与否定 |
6.2.3 “发扬正论”与建设性批评 |
第三节 基于政纲之评定:国共两党对工作者的认知及立场 |
6.3.1 有限的认可与联合:国民党对工作者的立场 |
6.3.2 乡村工作联合战线:共产党对工作者的态度及其转变 |
第四节 工作者群体的社会认同及其发展演变 |
6.4.1 “乡村必需建设,民族必自救”:工作者社会认同的状态 |
6.4.2 制度安排与象征塑造:强化工作者社会认同之路径 |
6.4.3 批评与自我批评:基于社会认同的群际关系适应策略 |
6.4.4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工作者社会认同的困境与消解 |
第七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的分化与走向 |
第一节 “三条路”:工作反思与思想倾向的转变 |
7.1.1 寻找新出路:工作反思与总结 |
7.1.2 向往革命:思想倾向的转变 |
第二节 “奔向延安”:群体的分化 |
7.2.1 积极参与抗敌救亡 |
7.2.2 大后方新试验区的开辟 |
7.2.3 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活动 |
第八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的再审视 |
第一节 政治力量与社会力量:乡村建设力量的选择 |
第二节 法治与人治: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与“人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少数民族教育理论和政策 |
二、内地西藏班实证研究 |
三、内地西藏班政策研究文献 |
四、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五、本研究的政策分析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认同和民族教育 |
一、加强民族认同 |
二、增进国家凝聚 |
三、促进经济发展 |
第二节 教育公平理论 |
一、教育公平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
二、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
三、教育公平理论的核心思想 |
第三节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 |
一、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论基础 |
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内涵精髓 |
三、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特点分析 |
四、多元文化主义的国际比较 |
第四节 人力资本理论 |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征 |
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三、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历史发展 |
四、跨文化管理中的人力资本 |
五、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依靠教育 |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
二、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 |
三、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含义 |
四、可持续发展中的和谐理念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二章 若干国家民族教育与政策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美国、加拿大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
一、美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其特点 |
二、加拿大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其特点 |
第二节 德国、英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
一、德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分析 |
二、英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分析 |
第三节 印度、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
一、印度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
二、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三章 从蒙藏学校到内地西藏班:中央对西藏特殊的教育政策安排 |
第一节 1985年以前的西藏教育情况概述 |
一、旧西藏的历史和教育 |
二、独特的西藏礼仪和文化 |
三、西藏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政策规定 |
四、西藏中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政策规定 |
第二节 内地西藏班(校)政策的起源 |
一、历史上的蒙藏学校制度 |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留美幼童计划 |
三、内地西藏班的最初设立 |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的生态环境分析 |
一、特殊教育政策的客观环境 |
二、教育援藏方针的初步确立 |
三、教育援藏政策的正式实施 |
四、教育援藏政策的物质保障 |
五、教育援藏政策的人才支持 |
六、教育援藏政策的配套政策 |
第四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发展脉络追踪 |
一、内地西藏班政策的基本内容 |
二、内地西藏班的招生人数 |
三、内地西藏班初中毕业生的分流 |
四、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扩招 |
五、内地西藏班招生政策的调整 |
第五节 特殊的教育政策与人力资源的形成 |
一、影响藏族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教育 |
二、影响藏族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汉文化环境 |
三、促进藏族中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机制:自塑能力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四章 当前内地西藏班的办学格局与特点研究 |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的教育特点分析 |
一、特殊的道德教育 |
二、特殊的师生关系 |
三、特殊的管理方式 |
四、特殊的教学方法 |
五、特殊的家庭教育 |
第二节 东中西部地区内地西藏学校办学分析 |
一、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
二、武汉西藏中学 |
三、重庆西藏中学 |
第三节 政策执行效果评价研究 |
一、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一:日常生活管理 |
二、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二:教育教学管理 |
三、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三:汉语言的使用 |
四、藏族中学生对政策的改善建议分析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五章 教学机构个案分析:上海共康中学 |
第一节 上海共康中学 |
一、共康中学的前身——回民中学 |
二、共康中学的现状 |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道德教育 |
四、“健全学生人格”的心理教育 |
五、三年制教改实验 |
六、开设多元文化课程 |
第二节 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届别情况分析 |
一、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三) |
二、199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四) |
三、200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五) |
第三节 上海共康中学对西藏教育发展的贡献 |
一、学校招生覆盖面不断扩大 |
二、藏族中学生学业成绩良好 |
三、上海内地西藏班毕业生职业发展良好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六章 内地西藏班学生成长轨迹分析 |
第一节 藏族中学生内地适应情况分析 |
一、内地西藏班学生性别分析 |
二、藏族中学生的业余生活怎么过 |
三、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有哪些不适应 |
四、藏族中学生的交友情况如何 |
第二节 藏族中学生文化民族的认同与传承 |
一、藏族中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多少 |
二、藏族中学生的语言取向如何 |
三、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分析 |
一、为什么来内地读书 |
二、如何看待内地办班效果 |
三、藏族中学生的自我期待是什么 |
第四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对藏族中学生的成长影响 |
一、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描述 |
二、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适应的四大关 |
三、藏族中学生在内地学习生活的适应性测验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七章 绩效评价:价值与效果研究 |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评价 |
一、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总体评价 |
二、评价的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三、考察原有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
四、提取因子 |
五、西藏社会各界对政策的高度评价 |
第二节 政治价值分析 |
一、积极的道德建设 |
二、增进民族认同 |
三、培养信念坚定的新西藏建设人才 |
第三节 文化价值分析 |
一、汉藏双语促进文化交流 |
二、藏汉文化相互融合 |
三、带动文化援藏力度加大 |
第四节 教育价值分析 |
一、改善西藏教育教学设施 |
二、内地西藏班政策推动西藏中等教育发展 |
三、内地西藏班学生享受同等优质教育资源 |
四、提高西藏教育师资水平 |
第五节 经济社会价值分析 |
一、“全国援藏”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大发展 |
二、独特办学政策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
三、内地西藏班毕业生直接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
第六节 西藏发展成就对制定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启示 |
一、西藏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
二、西藏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三、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策略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八章 内地西藏班:面临的新挑战与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成长烦恼 |
第二节 内地西藏班教师的发展困惑 |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教育教学管理优化 |
一、管理体制问题 |
二、经费问题 |
三、教材和教学计划问题 |
四、教学质量监督问题 |
第四节 基干文化适应的教育政策调整 |
一、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
二、以“民居制”代替封闭式学校管理 |
三、以“助学金”方式支持学生回家探望 |
四、引进藏族厨师 |
五、适当调整教学安排 |
第五节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一体化衔接 |
一、完善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建议 |
二、内地西藏班政策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对接 |
三、内地西藏班政策与西藏自治区人才政策对接 |
本章参考引文 |
结论与展望 |
访谈观点摘要 |
采访程序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绩 |
附录一:访谈实录 |
上海地区 |
访谈一 |
访谈二 |
访谈三 |
访谈四 |
访谈五 |
访谈六 |
访谈七 |
访谈八 |
重庆地区 |
访谈九 |
访谈十 |
访谈十一 |
西藏拉萨市 |
访谈十二 |
访谈十三 |
访谈十四 |
访谈十五 |
访谈十六 |
访谈十七 |
访谈十八 |
访谈十九 |
访谈二十 |
访谈二十一 |
访谈二十二 |
访谈二十三 |
访谈二十四 |
访谈二十五 |
访谈二十六 |
访谈二十七 |
访谈二十八 |
西藏山南地区 |
访谈二十九 |
西藏日喀则地区 |
访谈三十 |
西藏林芝地区 |
访谈三十一 |
西藏那曲地区 |
访谈三十二 |
访谈三十三 |
浙江绍兴 |
访谈三十四 |
江苏常州 |
访谈三十五 |
访谈三十六 |
江苏南通 |
访谈三十七 |
访谈三十八 |
北京地区 |
访谈三十九 |
访谈四十 |
访谈四十一 |
天津地区 |
访谈四十二 |
河南郑州 |
访谈四十三 |
附录二: 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调查问卷 |
附录三: 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表 |
附录四:199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表 |
附录五:2005届上海共康中学学生情况表 |
附录六: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毕业去向情况表 |
附录七:上海市共康中学西藏班学生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及排名 |
附录八 共康中学2009学年度总课表 |
附录九: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朱镕基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摘要) |
致谢 |
(5)张居正改革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 张居正研究 |
(二) 群体研究 |
三、研究核心概念与基本思路 |
(一) 关于几个概念的说明 |
(二) 基本思路 |
四、方法与材料 |
(一) 基本方法 |
(二) 材料 |
第一章 张居正及其时代 |
第一节 张居正之时代 |
一、嘉隆怠政:政治之危 |
二、国帑空虚:民生之艰 |
三、北虏南倭:边疆之患 |
第二节 张居正之人生 |
一、"军户"出身:张居正之家世 |
二、荆州"张秀才":张居正之求学 |
三、千古一相:张居正之功业 |
第二章 张居正改革群体构成 |
第一节 张居正改革群体之演变 |
一、次辅时期:张居正改革群体之孕育及形成 |
二、首辅前期:张居正改革群体之发展、成熟 |
三、首辅后期:张居正改革群体之分化及解体 |
第二节 张居正改革群体组成 |
一、同年 |
二、同乡 |
三、朋友 |
四、姻亲 |
五、家人 |
六、同僚 |
七、下属 |
八、师生 |
第三节 张居正改革群体构成特征 |
一、楚人为重,南人为主 |
二、楚官经历,终南捷径 |
三、进士为主,他途甚少 |
四、官员精干,巡抚为主 |
五、一个中心,多元互动 |
第三章 张居正改革群体与万历新政 |
第一节 张居正改革群体与军事防御 |
一、防御北方蒙古 |
二、肃清东南海盗 |
三、平定西南叛乱 |
第二节 张居正改革群体与赋役改革 |
一、清丈田亩 |
二、推行一条鞭法 |
第三节 张居正改革群体与漕运治理 |
第四章 张居正改革群体与晚明政治格局 |
第一节 张居正改革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互动 |
一、张居正改革群体与皇室 |
二、张居正改革群体与中官 |
三、张居正改革群体与言官 |
第二节 张居正与湖北地方社会 |
一、关注湖北地方事务 |
二、张居正在湖北的人际关系网络 |
三、居乡交游 |
第三节 归乡与治国:以张居正嘉、万回乡为中心 |
一、嘉靖归乡:张居正改革思想初现雏形 |
二、万历归乡:张居正人生及改革之转折点 |
第四节 彼文忠,此文忠:从张璁兴革到张居正改革 |
一、从张璁到张居正:明代中后期的政治改革浪潮 |
二、改革条件的差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张居正家世及社会关系考辨 |
附录二 枝江白洋镇张居正远祖墓茔考实 |
附录三 张居正改革群体成员构成表 |
附录四 张居正改革群体形成时间表 |
附录五 张居正改革群体分化、解体时间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人间真爱在华师(代后记) |
(6)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伪·辨伪·文献辨伪学 |
一、"伪"的多重涵义 |
二、"辨伪学"的概念和分科 |
三、"文献辨伪学"的学科体系 |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研究百年 |
一、建国前 |
二、建国后 |
第三节 成就、不足及选题意义 |
一、取得的成就 |
二、新情况与突出问题 |
三、选题意义及可行性说明 |
第四节 主要内容、理论方法及创新点 |
一、主要内容 |
二、理论方法 |
三、学术创新点 |
第二章 清以前的文献辨伪学 |
第一节:文献辨伪学的滥觞——先秦 |
一、学术述评 |
二、先秦滥觞说 |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的形成——两汉 |
一、《史记》和《汉书·艺文志》中的文献辨伪 |
二、汉儒和《书》类文献真伪的争论 |
三、王充的文献辨伪研究 |
四、主要成就与文献辨伪学的形成 |
第三节 文献辨伪学的初步发展——隋唐 |
一、颜之推、刘炫的文献辨伪问题 |
二、孔颖达、刘知几等的文献辨伪问题 |
三、啖助、赵匡、柳宗元的文献辨伪 |
四、隋唐时期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
第四节 文献辨伪学的繁荣——两宋 |
一、欧阳修开宋代文献辨伪学风气之先 |
二、郑樵的《诗序》辨伪 |
三、朱熹的辨伪学成就 |
四、宋儒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
第五节 文献辨伪学的继续发展——元明 |
一、宋濂对诸子的考辨 |
二、胡应麟对四部文献的辨伪 |
三、梅鷟对《古文尚书》的考辨 |
四、继往开来的元明文献辨伪 |
小结:千年间文献辨伪学成就概要 |
第三章 清代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动因和外部环境 |
第一节 文献辨伪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
一、守卫圣经圣道,巩固专制政权 |
二、处理遗留问题,甄别新见伪书 |
三、增进学人素养,端正士林风气 |
四、抨击盗版渔利 |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发展的社会环境 |
一、倡导儒教,承继道统 |
二、稽古右文,倡导治学 |
三、盛世百年,学术昌盛 |
第三节 文献辨伪学发展的人文环境 |
一、实学思潮与文献辨伪 |
二、朴学风尚与文献辨伪 |
三、经世致用与文献辨伪 |
小结:社会·思想·学术与文献辨伪学 |
第四章 清初的文献辨伪(上) |
第一节 顾炎武的文献辨伪学 |
一、顾炎武及其学术 |
二、《书》类问题 |
三、《易》类问题 |
四、《左氏春秋》及其他文献杂论 |
第二节 毛奇龄的文献辨伪学 |
一、毛奇龄及其学行 |
二、《古文尚书冤词》的文献辨伪学研究 |
三、《诗传》、《诗说》等文献辨伪 |
第三节 朱彝尊与辨伪学 |
一、朱彝尊及其学术 |
二、《书》类问题 |
三、《诗》类问题 |
四、《易》类问题 |
五、群书杂辨 |
第四节 姚际恒与辨伪学 |
一、姚际恒及其着述 |
二、《古文尚书》及孔《传》辨伪 |
三、《诗序》及《中庸》辨伪 |
四、《古今伪书考》别论 |
第五章 清初的文献辨伪(下) |
第一节 "图书"辨伪 |
一、问题缘起 |
二、黄宗羲等人的辨伪 |
三、胡渭与"图书"辨伪的集成之作 |
第二节 《古文尚书》辨伪 |
一、清初的诸家考辨 |
二、阎若璩的《古文尚书疏证》 |
三、马骕《古文尚书》辨伪与张穆《阎若璩年谱》订误 |
第三节 《周礼》辨伪 |
一、《周礼》辨伪问题概论 |
二、毛奇龄的辨伪 |
三、万斯大的辨伪 |
小结:辨伪拾遗与辨伪成就 |
第六章 清中期的文献辨伪学(上) |
第一节 辨伪诸家(上) |
一、全祖望、卢文弨的文献辨伪 |
二、戴震文献辨伪举隅 |
三、钱大昕文献辨伪问题研究 |
第二节 辨伪诸家(中) |
一、辑佚学家王谟的辨伪 |
二、姚鼐、孙志祖的群书辨伪 |
三、章学诚、崔述的文献辨伪学 |
第三节 辨伪诸家(下) |
一、诸子辨伪中的异类 |
二、辨伪与经世 |
三、经学家、辑佚家、藏书家的辨伪 |
四、《总目提要》的续笔 |
第七章 清中期的文献辨伪学(下) |
第一节:《古文尚书》辨伪 |
一、《古文尚书》褒扬派 |
二、《古文尚书》辨伪派 |
第二节 《周礼》及《竹书纪年》辨伪 |
一、《周礼》辨伪 |
二、《竹书纪年》辨伪 |
第三节 《总目提要》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
一、考辨伪书数量 |
二、考辨伪书方法 |
三、辨伪思想及理论 |
小结:文献辨伪研究拾遗及成就 |
第八章 清后期的文献辨伪与古典辨伪学的终结 |
第一节 文献辨伪学者(前) |
一、学术宗尚与文献辨伪 |
二、校雠、辑佚中的文献辨伪 |
三、辨伪杂识 |
第二节 文献辨伪学者(中) |
一、《总目提要》文献辨伪的补足之作 |
二、学风、时局与文献辨伪 |
三、朴学余绪与文献辨伪 |
四、目录学家、藏书家的文献辨伪 |
五、辨伪拾遗 |
第三节 文献辨伪学者(后) |
一、朴学殿军孙诒让与文献辨伪学 |
二、皮锡瑞对文献辨伪研究的梳理总结 |
三、康有为的治学以经世与文献辨伪研究问题 |
四、其他成就 |
小结:文献辨伪成就别论 |
第九章 结论 |
一、清人完善的文献辨伪学体系 |
二、清人杰出的文献辨伪学成就 |
三、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的现代启示 |
附表 |
附表五:《中国古代文献辨伪总目》 |
附表六:《清以前的辨伪学者及其成就》 |
附表七:《清代辨伪学者及成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 |
(7)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背景 |
1.1.2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 |
1.1.3 高职院校园建设新动向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2.3 制度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 |
1.3.1 与普通大学的共性与个性差异 |
1.3.2 高职院之间的共性与多样性、差异性的问题 |
1.3.3 功能经济、校园形态、人文地域的问题 |
1.4 文献综述 |
1.4.1 对高校规划与设计的研究 |
1.4.2 对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方面的研究 |
1.4.3 对文献综述分析 |
1.5 本研究创新之处 |
1.5.1 对细分的大学类型的研究 |
1.5.2 结合教育学研究大学校园建设发展与规划设计 |
1.5.3 引入协同发展的观点研究高校发展与规划设计 |
1.5.4 实地调研与理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
1.6 研究的范围 |
1.6.1 高职教育的相关概念 |
1.6.2 研究的范围 |
1.7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7.1 文献资料收集整理 |
1.7.2 比较分析归纳 |
1.7.3 实地调研 |
1.7.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2.1 世界范围内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简述 |
2.1.1 古代萌芽时期 |
2.1.2 近代发端期 |
2.1.3 现代发展期 |
2.1.4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多样化 |
2.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的发展 |
2.2.1 匠人、实业到职业的发展路线 |
2.2.2 90 年代至今广东高职教育发展历程 |
2.2.3 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发展简述 |
2.3 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现状 |
2.3.1 广东高等教育的层次与产业结构 |
2.3.2 高职院校发展类型溯源 |
2.3.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及转变 |
2.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动力 |
2.4.1 大众化教育 |
2.4.2 政府 |
2.4.3 企业 |
2.4.4 学校 |
2.4.5 其他 |
2.5 当代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问题分析 |
2.5.1 功能经济问题 |
2.5.2 校园形态问题 |
2.5.3 人文及地域方面的问题 |
2.6 政府相关文件梳理及调研数据整理 |
2.6.1 政府文件及评估指标梳理 |
2.6.2 调研数据的整理与使用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观的建立 |
3.1 协同发展视角的引入 |
3.1.1 协同的内涵与作用 |
3.1.2 协同发展的分析 |
3.2 协同发展观的原则与方法 |
3.2.1 原则、目标与方法 |
3.2.2 协同发展观念的含义 |
3.2.3 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建筑设计观 |
3.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观的构成 |
3.3.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发展的内容 |
3.3.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发展的子层次构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规划设计与建设研究 |
4.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总体规划理论研究 |
4.1.1 城市空间形成的两种方式 |
4.1.2 现代建筑思潮与大学校园规划 |
4.1.3 校园空间协同发展与建序过程 |
4.1.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内涵 |
4.1.5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特点 |
4.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子系统的规划研究 |
4.2.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功能系统 |
4.2.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交通系统 |
4.2.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景观环境系统 |
4.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模、选址 |
4.3.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模研究 |
4.3.2 校园发展决策与选址 |
4.4 改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研究 |
4.4.1 SWOT 分析法的引入 |
4.4.2 改建更新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分析 |
4.4.3 改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策略 |
4.5 扩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研究 |
4.5.1 扩建的机遇 |
4.5.2 扩建中的问题 |
4.5.3 扩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协同发展策略 |
4.6 新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建设研究 |
4.6.1 新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分析 |
4.6.2 新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协同发展策略 |
4.7 职业教育园区规划建设研究 |
4.7.1 职教园区的功能组成 |
4.7.2 职教园区的发展模式 |
4.7.3 职教园区的形态模式 |
4.7.4 职教园区协同发展策略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与建设研究 |
5.1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与管理 |
5.1.1 举办的途径 |
5.1.2 单体分期建设时序 |
5.1.3 校企合作模式 |
5.2 单体建设趋势 |
5.2.1 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一体化 |
5.2.2 更弹性的单体建设 |
5.2.3 “亦厂亦校”的趋势 |
5.3 实训中心 |
5.3.1 实训中心的形式 |
5.3.2 实训中心的功能要求 |
5.3.3 实训中心的设计分类 |
5.3.4 实训中心的设计 |
5.3.5 实训中心的地域与人文特点 |
5.4 图书馆 |
5.4.1 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
5.4.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功能定位 |
5.4.3 图书馆评估体系与建设现状 |
5.4.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设计与建设协同策略 |
5.5 教学楼 |
5.5.1 公共教学楼 |
5.5.2 阶梯课室 |
5.5.3 教学工厂概念下的一体化教学楼 |
5.5.4 教学楼的改造 |
5.6 学生宿舍 |
5.6.1 宿舍建设现状 |
5.6.2 在校生、居住人员的结构 |
5.6.3 学生宿舍作为实训场地 |
5.6.4 宿舍发展趋势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回顾与反思 |
6.1.1 建设回顾 |
6.1.2 对政府行为的反思 |
6.1.3 对学校行为的反思 |
6.1.4 对企业行为的反思 |
6.1.5 对规划设计的反思 |
6.2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规划建设发展趋势 |
6.2.1 适应功能需求、高效利用资源 |
6.2.2 建立多元化、开放性的校园形态 |
6.2.3 建设人文与地域性兼顾的环境 |
6.2.4 建设兼收并蓄的南粤高职院校园新风貌 |
6.3 工作总结与研究成果 |
6.3.1 工作总结 |
6.3.2 研究成果 |
6.4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项目实践 |
附录二:广东高职院部分数据汇总 |
附录三:广东省教育厅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访谈节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研究(1906-1951)(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的回顾 |
(一) 关于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研究 |
(二) 关于近代基督教教育史的研究 |
(三) 简短的结论 |
三、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方法 |
(一)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二) 理论与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
四、关于基督教教育等概念及雅礼会在华各教育单位的性质问题 |
(一) 相关概念的梳理与探讨 |
(二) 雅礼会在华各教育机构的性质问题 |
第一章 雅礼会及其在华事业之缘起 |
第一节 雅礼会成立的背景与动因 |
一、耶鲁大学的宗教传统 |
二、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的影响 |
三、“庚子教难”与彼得金殉难 |
第二节 雅礼会的创立与初步工作 |
一、雅礼会的萌芽 |
二、“耶鲁国外布道协会”的正式成立及初步工作 |
第三节 工作场所的选择与雅礼学堂的开办 |
一、德士敦来华时湖南的大致情形 |
二、选定长沙及德士敦病逝 |
三、雅礼学堂的选址及开办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中国化与世俗化 |
第一节 调适与冲突:初期事件的考察 |
一、胡美的策略与雅礼医院的初步成功 |
二、雅礼开学之初的学生纪律事件 |
三、抢米风潮、辛亥革命与学潮事件 |
四、民族主义运动背景下的学生运动 |
五、复校与立案: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
第二节 中国化与世俗化的具体体现 |
一、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
二、世俗化的具体体现 |
三、基督教色彩的终结:雅礼会离去和政府的接管与改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专业化:中学与大学教育 |
第一节 雅礼中学与大学的教学条件与办学概况 |
一、前期的教学条件与办学概况(1906-1926) |
二、中学恢复后的教学条件与办学概况(1928—1951) |
三、简短的总结 |
第二节 雅礼中学与大学的课程教学 |
一、前期的课程与教学 |
二、中学恢复后的课程与教学 |
三、简短的总结 |
第三节 雅礼中学与大学的师资状况及特点 |
一、建校初期的师资困境及其解决办法 |
二、中学恢复后的师资状况 |
三、雅礼中学的中外教师群体及其特点 |
第四节 雅礼的学生管理及中学领导者的办学思想与实践 |
一、严格的学生管理 |
二、雅礼中学的领导人及其办学思想与实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专业化:医学教育 |
第一节 湘雅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
一、初创到停办时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
二、恢复后至抗战迁校前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
三、抗战时期至建国初期的发展与办学概况 |
第二节 经费问题与湘雅的发展 |
一、初创时期的校园建设与经费来源 |
二、恢复后至抗战迁校前的经费状况 |
三、抗战时期至建国初期的经费困难与应对策略 |
四、分析与总结 |
第三节 湘雅的课程、教学与师资状况及其特点 |
一、课程、教学与师资的发展概况 |
二、课程、教学与师资状况的总体特点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我国教育制度的影响 |
一、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影响 |
二、在教学法及学校管理方面的影响 |
三、简短的总结 |
第二节 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的社会影响 |
一、学校自身的社会影响 |
二、毕业生的规模、流向与成就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总括性分析与基本结论 |
二、本文的主要贡献和不足及研究前景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雅礼会在华各教育单位课程表 |
附录二:1951年前雅礼会在华机构历任教职员名录 |
附录三:主要中西人名对照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9)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及学术创新 |
第一章 国民经济恢复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49 年10月~1952 年底) |
一、新中国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确立 |
二、通过政治课和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政治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发挥党、团组织和少先队、学生联合会等的作用 |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3 年初~1956 年底) |
一、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提出 |
二、学习苏联,通过各科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
三、时事政策教育 |
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 |
小结 |
第三章 “左”倾政治运动冲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57 年初~1960 年底) |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
二、“左”倾政治运动的强大冲击 |
三、政治课与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途径展开 |
小结 |
第四章 调整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1 年初~1963 年底) |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 |
二、调整中的波折 |
三、政治课的调整及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四、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
小结 |
第五章 “反修防修”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1964 年初~1966 年5 月) |
一、“反修防修”席卷中学教育领域 |
二、“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三、以政治课为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 |
四、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
小结 |
结语 |
一、历史评价 |
二、几点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再谈强化中师阅览室和资料室的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 要加强阅览室的藏书建设,这是搞好阅览室工作的必要前提。 |
(二) 加强与学生管理员的有机结合,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
(三) 开设资料室和加强资料室的管理工作。 |
四、再谈强化中师阅览室和资料室的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2]云南边境民族学校与社区共享文化信息资源的策略研究[D]. 朱静静. 西南大学, 2014(01)
- [3]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 ——以邹平、定县、宛西为中心的考察1926-1937[D]. 任金帅. 南开大学, 2013(07)
- [4]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D]. 赵靖茹. 复旦大学, 2012(03)
- [5]张居正改革群体研究[D]. 冯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6]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 佟大群. 南开大学, 2010(08)
- [7]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D]. 梁海岫. 华南理工大学, 2009(10)
- [8]雅礼会在华教育事业研究(1906-1951)[D]. 赵厚勰.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2)
- [9]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易春秋.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10]再谈强化中师阅览室和资料室的工作[J]. 张继萍. 艺术探索, 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