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计基础

诗计基础

一、诗词格律基础知识(论文文献综述)

胡东冶[1](2019)在《诗学视角下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艺术歌曲又被称为“诗之歌”,从艺术形式的本质特征角度来讲,诗词与艺术歌曲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诗词与诗学理论从来都是艺术歌曲研究与分析的根本出发点。追本溯源,艺术歌曲从问世之初便与诗词相伴相生。无论是德奥艺术歌曲、法国艺术歌曲,还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艺术歌曲,诗性都是艺术歌曲的核心审美精神之所在;诗词与诗学理论都是艺术歌曲创作、研究与实践的最核心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但当前,这却往往最容易被人所忽略,甚至遗忘。从歌者的角度而言,要想使我们的艺术歌曲演唱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准与境界,就必须要重新找回这个正确的起点和方向。“诗乐相容”不应只是一个仅仅停留在标题上的口号或噱头,而应该是一个清晰的理念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本文立足于中国艺术歌曲“由诗入乐”的本质属性与审美特征,从中国传统诗学的角度出发,力图为现当代中国艺术歌曲构建一套具有相当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兼具理论性、实践性的歌曲分析处理的理论方法体系。文章主体分为六章:第一章为中国歌曲概述。本章核心论点在于厘清艺术歌曲的概念,阐明中国艺术歌曲的本质属性与审美特征。艺术歌曲从诞生之始便与诗词结下不解之缘,诗词与诗学对于艺术歌曲的关键性价值与意义二百余年来从未改变。诗词是艺术歌曲创作的基本前提和基础;诗性是艺术歌曲核心审美精神;诗学是艺术歌曲研究与实践的根本理论方法,中国艺术歌曲更是如此。最为重要的是,我国具有如此丰富的诗词作品、有如此悠久的诗学传统、有如此完整的美学体系,这些都为我们构建更科学、系统的中国艺术歌曲分析与演唱处理之理论方法体系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基础和可行性保障。第二章为中国诗学的理论架构及其音乐性分析。中国诗学是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这一章论述的主要目的在于厘清我国诗学的体系与架构,阐明其中与歌曲最为相关的理论方法。我国诗学主要包括诗歌本体论、诗歌认识论、诗歌技法论、诗歌艺术史论四个部分,其中诗歌本体论中的诗歌意象论、诗歌意境论;诗歌艺术史论中的诗歌分类学;诗歌技法论中的诗词格律学,是与音乐直接相关的诗学理论方法,在此后的艺术歌曲分析处理理论方法构建中也主要围绕这几项诗学理论展开。第三章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分类与调式调性特征。本章核心论点为,将诗学分类学与调式调性理论相结合,为我国艺术歌曲划分出更加科学、合理、清晰的类型,探寻各类型中国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与特征。第四章为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意象类型与曲式结构分析。本章核心论点为,运用诗词意象论,从中国诗词意象解构的角度,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特征与类型风格进行分析及演唱释义。并阐明这样一个观点:我国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不是冰冷的曲学公式,也不仅仅是诗词的文体架构,而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只有站在这样一个高度和视角,我们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国艺术歌曲曲式的内涵与真谛,才能真正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控歌曲。第五章为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意境美与演唱审美取向。本章的核心论点为,从中国传统诗学意境论的角度,对探寻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审美取向,主要从“有我与无我”、“隔与不隔”、“写境与造境”三个角度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审美本质与审美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通过实例分析,将原本抽象的意境与审美概念与具体的演唱处理相对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六章为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格律与节奏旋律关系解读及演唱释义。本章核心论点为,从诗词格律学的角度,探寻中国艺术歌曲节奏与旋律分析的理论与演唱处理方法。最终进一步阐明:无论是古体诗艺术歌曲、近体诗艺术歌曲、词类艺术歌曲还是现代诗艺术歌曲,对其音乐节奏特征的分析都不能停留在音符的层面,而要从诗词的格律、声调的节奏性、旋律性、“阴阳性”上对其进行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这样才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根本上更加准确、透彻、深刻的理解歌曲的音乐特征与艺术风格,才能更加完美的诠释和表现作品的风貌,这样的演唱才能不流于表面,才能真正表现出中国艺术歌曲特有的民族风格、神韵、气质、个性及魅力。结论部分除了对全篇核心观点理论进行总结以外,同时还阐明这样一个观点:中国艺术歌曲分析与处理之理论体系的构建,意不在树立一种不容置疑、必须完全遵从的规矩,只是要为中国艺术歌曲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一个可供参考或借鉴的理论方法,这也是本人治学之核心理念。最后希望,本人的理论观点和治学理念,都能为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则与有荣焉。

刘潇[2](2019)在《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 ——以扬州市G小学《经典诵读三百篇》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对学生诵读能力要求的重视,以及部编本教材中古诗词地位的上升,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古诗词诵读教学的重要意义,越来越重视古诗词诵读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词诵读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根据笔者观察到的一些情况,目前小学阶段的古诗词诵读教学却不容乐观。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古诗词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教师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对扬州市一所普通小学的地方课程——《经典诵读三百篇》的古诗词诵读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找出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对策。本研究围绕选题,首先对国内有关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在已有的学术成果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这三种方法针对学生诵读兴趣、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情况、教学内容的选择、格律知识的渗透、诵读方法的指导以及评价体系情况这六个方面进行了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现状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生对教师讲解古诗词诵读兴趣不浓;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笼统操作性不强;古诗词诵读教学内容缺乏格律知识的渗透;古诗词诵读教学没有重视诵读指导;古诗词诵读教学评价主体和形式单一。原因主要是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对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忽视、教师对古诗词诵读教学缺乏评价引导以及部分教师诵读教学能力的欠缺这四方面的原因,为下文改进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针对这些问题主要改进对策有:丰富古诗词诵读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诵读兴趣;注重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的设计;优化古诗词诵读教学的课堂策略;学校应该为教师古诗词诵读教学水平的提高开辟途径;完善古诗词诵读教学评价发挥监督机制。

蔡雪童[3](2016)在《中学古诗教学关键词研究》文中提出古典诗歌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古典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以来,中学古诗教学虽然呈现出一些新气象,但总体成效与语文新课程的要求尚有不小的差距。古诗教学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古诗教学知识,教师最核心最重要的古诗教学知识表征为一系列关键词,在古诗教学中则体现为最常用的知识点与能力点,所以本论文采用关键词研究法的基本思路与技术方法来研究中学古诗教学的关键词。本论文的核心内容有三章。第一章首先阐述古诗教学关键词的萃取方法、萃取过程、萃取结果,并从课标中寻求确定的古诗教学关键词的合理依据;进而运用文献研究、课例分析、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四种方法萃取出古诗教学关键词,分别是意境、格律、用典、诵读。第二章探讨古诗关键词教学的成效与问题。主要从古诗文体知识和古诗阅读知识两个角度,运用课例研究、教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探寻当前一线教师对古诗教学关键词的理解和课堂教学的实际运用情况。研究发现,意境教学成效显着,格律教学亟待改善,用典教学有待提升,诵读教学需要优化。第三章从教师对古诗教学关键词的认知和运用现状出发,通过总结优秀课例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名师的访谈调查,提出古诗教学的改进建议。研究表明,教师的古诗教学知识亟待改善,包括格律、用典、诵读三方面的知识;古诗教学方法需要创新,主要有知人论世法、吟诵法、缩减诗词法。运用关键词研究法探讨古诗教学的关键词,有利于揭示古诗教学核心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改善语文教师的古诗教学知识乃至整个语文教学知识,能够为促进中学古诗教学的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支援,应该继续深入研究。

曾立梅[4](2018)在《高中古典诗词格律和词牌教学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部贯彻党中央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典诗词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格律和词牌作为诗词的主要特质,更应该引起语文教学一线的重视。反观当下语文课堂,在学为高考的教学背景下,格律和词牌并没有受到教师和学生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归纳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对当前高中古典诗词教学淡化格律和词牌这一内容的现状分析,来探讨格律和词牌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呈现形式。本文分三部分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当前高中古典诗词格律和词牌教学的现状,及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虽然当前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动机都影响了格律和词牌的教学,但因为格律和词牌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如有利于吟诵传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诗词鉴赏能力、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等,所以,诗词课堂教学呼唤格律和词牌的回归。其次梳理了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选篇情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教材选篇所涉及的格律和词牌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通过格律和词牌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策略探究,来探讨这一教学内容的课堂呈现形式,并最终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以致用,以达到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格律知识来写对联,进行古诗词模拟写作的目的,当格律和词牌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后,才能更好地让古典诗词这一传统文学经典样式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赵松元,唐瑶曦[5](2019)在《中小学古典诗词有效教学探论——以教师古典诗词格律修养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小学古典诗词教学部分存在不少问题,如架空了古典诗词的本质属性,过于重视外在教学形式、教学技巧,未能抓住古典诗词格律、审美等核心要素,以致古典诗词有效教学难以实现。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学语文教师在古典诗词艺术修养、审美鉴赏能力方面有所缺失。古典诗词格律修养,是进行诗词有效教学的根柢。于中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迫切需要加强对古典诗词格律的掌握与领悟,掌握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和形成续接传统、路子较为雅正的古典诗词审美鉴赏能力。与此同时,将鉴赏与创作二者结合,使中小学教师初步具备基本的诗词楹联写作能力,真切体会诗词创作甘苦,通透理解、细微赏读古典诗词,直达无碍的境界,从而真正实现古典诗词的有效教学。

朱晓娇[6](2019)在《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研究 ——以部编版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古诗词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蕴,还展现了汉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将形式、声音、意义的融合演绎到完美的程度。既能让精神心灵获得熏陶,也让语言表达得到提升,兼具文学和语言典范价值,是优秀的语文学习文本,也是语文教材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而古诗词在语文教材中如何选编?从目前正使用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来看,古诗词的选编既注重经典性,也强调多样化,但由于教材本身的局限,不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选文数量分布过于集中、编排层级序列模糊、助学系统引导单一化等,使得古诗词结构体系显得不如现代文那般清晰。如何让古诗词选编更系统具体,使古诗词学习更加高效?借鉴《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诗法家数》等传统诗词教育读物的编写经验,发现传统诗词教育不仅学习诗词本身的内容,还涉及文体、格律、技法等多方面内容。但这些知识是依靠不同类型多种教材相互配合使用而习得,如何在一本语文教材中融合多种内容,本文借鉴1956年《文学》教材的知识短文和台湾翰林版教材助学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关于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的编写建议:基于文学史选取经典作品分体而编,以集中呈现和散点分布等方式补充介绍必要的文体、语言、吟诵等知识,构建古诗词内在体系,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需要,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邓龙飞[7](2021)在《论粤方言地区高中讲授诗词格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文中研究说明古典诗词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格律作为其最重要的外在形式,是赏析诗词情感内涵与审美意蕴的重要切入点。学习诗词格律是对学生已有的对联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也是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粤方言地区的高中生所说方言为其提供了天然的语音优势,同时,他们也具备足够的理解能力和感性材料的积累,因而为高中生讲授诗词格律知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在粤方言地区高中讲授诗词格律是必要的、可行的。

胡宁月[8](2020)在《叶嘉莹吟诵调在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运用研究》文中指出叶嘉莹吟诵调,吟诵界通称“叶调”,由读诵与吟咏两部分构成,现已被吟诵界视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普通话传统吟诵调。叶嘉莹作为传统吟诵的代表人物,一生致力于诗词研究,重视推广吟诵。将叶调运用于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能帮助学生感受传统吟诵的正宗韵律,理解古典诗词的丰富内涵,从而提升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本文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将实证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一方面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已有的传统吟诵研究、叶嘉莹吟诵调研究及古典诗词吟诵教学相关理论研究,分析叶调的内涵,论证叶调在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另一方面,调查和分析小学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现状。同时基于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进行叶调吟诵学段设计和吟诵教学案例分析,探究将传统吟诵引入小学古典诗词教学课堂的具体途径。本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介绍研究相关背景,进行文献综述,阐述传统吟诵对促进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介绍叶嘉莹吟诵调的内涵,分析叶调的形成、特点,阐述传承叶调的价值。第三部分调查和分析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探究应用叶调改善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具体策略。第四部分运用叶调理论对不同学段进行学段设计,突破教学难点,探索叶调吟诵教学的具体步骤,形成叶调的吟诵教学体系。第五部分分析叶调的教学案例,归纳出适用于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吟诵教学要点。为改善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以当地两所学校的叶调吟诵教学为例,针对不同的学段,分别进行了以“古诗唱游”、“品味鉴赏”和“感受旋律”为主的吟诵学段设计。并根据叶调教学的具体课例,归纳出小学语文古诗词吟诵教学要点,为叶氏吟诵的推广探索具体途径。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普遍实施吟诵教学还有一定的困难。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吟诵教学尝试,为一线教师研究叶氏吟诵及推广吟诵教学提供一定帮助。

张冰洁[9](2019)在《初中律诗教学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诗歌具有特殊的艺术高度和独特的审美价值,而律诗又作为诗歌中的典范,因其严谨的格律、丰富的内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进行分类教学,使学生学习到律诗与其他诗体的区别,从而真切感受律诗的魅力,是语文教学在现阶段最容易忽略的问题。本文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致力于研究关于初中律诗独特的教学策略。本论文主要包括绪论、主体以及结语三个方面。绪论部分阐述了初中律诗教学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重点对当下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尤其是律诗教学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首先,笔者论述了律诗教学的相关理论及价值,明晰了格律诗、律诗以及律诗相关的几个概念及理论,阐述了进行初中律诗教学的几个明显的价值。其次,分析了初中阶段律诗的选篇及教学现状,对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律诗选篇的梳理分析,对初中律诗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从中发现问题并进行归因。最后,针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初中律诗教学的优化策略,力图从律诗吟诵、情境创设和律诗创作三方面分别提升学生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这四个语文核心素养。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笔者由于经验不足在论文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在这里值得提及的是,为了体现律诗独特的教学价值,律诗教学与其他体裁诗歌教学的不同之处,笔者在设计教学策略环节针对律诗的分类,将古风式的律诗和律诗进行区别教学,将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进行区别教学。这些专题教学能让学生深入学习律诗,充分体验律诗的独特之处,这也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王子涵[10](2020)在《《声律启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韵对类蒙学读物在蒙馆基础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前人研究多从教育学领域展开,而文学领域多侧重于译注本的推广,忽略了对该书的全面观照。本论文从文献梳理入手,通过对现存古籍版本的比较分析,完成作者考辨、传播状况的探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明清以来属对教学的兴盛及科举文体重音律的趋向,考察其在音韵格律层面的价值。音律是表,传情为里,借音韵而达情,是属对教学上升为诗歌教学的关键,了解这一点,再对全书的意象、典故进行分析,才能真正领会这本蒙学读物在格律教学上的独特价值。本论文即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第一章为《声律启蒙》的成书与版本问题。通过对《声律启蒙》一书的产生渊源及流传过程进行梳理,明辨原作者、续作者、改编者对该书不同程度的贡献,得知该书为累积型蒙学读物,在明清两代影响较大。除此,重点对《声律启蒙》的多个古籍版本进行考察研究、对比分析,对车万育重编此书后的流传过程有着明晰的把握。参照古籍版本,对当今流传较广的墨耕堂藏本中的明显异文讹误进行订正。第二章为《声律启蒙》的音韵格律探析。立足于声律教学的基础上,对《声律启蒙》一书的音韵格律进行探究,将从用韵特征、对仗规则两个层面进行解读。从用韵而言,按韵分编、一韵到底、宽窄不限是其突出特点;从对仗而言,其与近体诗、对联、骈文等讲究格律的文体关系紧密,不仅利于蒙童辨音识韵,而且为其格律文体的写作训练奠定坚实基础。第三章为“声情”理论与《声律启蒙》的诗情阐微。本章在深入探讨其格律价值后,从声情角度去解读作者情志,探讨声韵形式包孕的内在情感。具体而言,汉语诗歌讲究以声传情,其声韵形式包括音节结构的三部分,依次是声、韵、调。此外,单字音节组成的对句结构及句式在传情过程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不同的声纽、用韵、声调都会传达出不同的情绪感受。第四章为《声律启蒙》的文本解读与蒙童诗教意义。《声律启蒙》是音韵教学与对仗教学的合一,深化了自唐以来的属对教学模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作对练习。为蒙童树立格律类文体的写作规范,以经、史、子、集各类文献的典故为表现重点,同时启迪蒙童建构诗文意象体系、锻造诗语,故该书可作蒙童“诗教”之用。

二、诗词格律基础知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诗词格律基础知识(论文提纲范文)

(1)诗学视角下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五、创新性与难点
第一章 中国艺术歌曲概述
    第一节 艺术歌曲的源起与内涵
        一、艺术歌曲的源起
        二、艺术歌曲“诗乐相容”的本质属性与内涵
        三、艺术歌曲的音乐形态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与概念界定
        一、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
        二、中国艺术歌曲概念的厘清与界定
第二章 中国诗学的理论构架及其音乐性分析
    第一节 中国诗学的概念与架构
    第二节 古典诗词与现代诗音乐性问题辨析
第三章 中国艺术歌曲诗词分类与调式调性特征
    第一节 中国艺术歌曲类型风格的诗学理论解读与划分方式
        一、中国艺术歌曲类型风格的划分理念
        二、诗词分类学视角下中国艺术歌曲的类型风格
    第二节 对调式调性概念的理解与认知
        一、中国传统调式与中国艺术歌曲的整体风格及特征
        二、大小调式及调性对于中国艺术歌曲风格类型分析的作用与价值
    第三节 中国艺术歌曲诗词类型风格与调式调性倾向关系解读
        一、古体诗形式风格与古体诗艺术歌曲调式调性倾向
        二、近体诗形式风格与近体诗艺术歌曲调式调性倾向
        三、词的形式风格与词类艺术歌曲调式调性倾向
        四、现代诗形式风格与现代诗艺术歌曲调式调性倾向
第四章 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意象类型与曲式结构
    第一节 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中国诗词意象的概念与结构类型
        一、中国诗词意象的概念
        二、中国诗词意象构成方式
    第三节 诗词意象结构类型与艺术歌曲曲式结构关联分析
        一、并列结构复合意象诗词艺术歌曲的曲式分析及演唱释义
        二、叙述结构复合意象诗词艺术歌曲的曲式分析及演唱释义
        三、有待开发的对比结构复合意象诗词艺术歌曲
        四、述议结构复合意象诗词艺术歌曲的曲式分析及演唱释义
第五章 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意境美与演唱审美取向
    第一节 中国艺术歌曲的意境美本质
    第二节 诗学意境论的概念及其与歌曲的关系
    第三节 诗词意境美在歌曲中的解读与演唱释义
        一、诗词“有我”、“无我”意境美在歌曲中的解读与演唱释义
        二、诗词“隔”与“不隔”意境美在歌曲中的解读与演唱释义
        三、诗词“写境”与“造境”之美在歌曲中的解读与演唱释义
第六章 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格律与节奏旋律关系解读
    第一节 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格律与节奏关系解读
        一、节奏的概念与内涵
        二、从朱光潜与王光祈之辨看诗词格律与歌曲音乐节奏的关系
        三、中国艺术歌曲诗词格律与节奏的关系解读及演唱释义
    第二节 中国艺术歌曲声调格律与音乐旋律关系解读
        一、旋律的概念
        二、声调格律的概念及其旋律性解析
        三、中国艺术歌曲声调格律与旋律的关系解读及演唱释义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2)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 ——以扬州市G小学《经典诵读三百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 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重要性
        (二) 课程改革的推动
        (三) 直面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的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内涵研究
        (二)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存在问题的研究
        (三)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的研究
        (四)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策略的研究
        (五) 文献述评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理性思考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诵读
        (二) 古诗词诵读
        (三) 古诗词诵读教学
    二、对古诗词诵读教学的要求
        (一) 课程标准提出的古诗词诵读课程目标和建议
        (二) 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古诗词诵读教学的解读
    三、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 传统诗教理论
        (二) 情境教学理论
    四、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格律知识及诵读要领的掌握
        (二)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力
        (三)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传承中华古诗词的魅力
第二章 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现状——以扬州市G小学《经典诵读三百篇》为例
    一、调查设计
        (一) 调查对象
        (二) 调查方法
        (三) 调查内容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 学生对于古诗词诵读的兴趣情况
        (二) 教师对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的把握情况
        (三) 教师对于古诗词诵读教学内容的选择情况
        (四) 教师对于古诗词格律知识的渗透情况
        (五) 教师对于古诗词诵读方法的指导情况
        (六) 古诗词诵读教学的评价体系情况
第三章 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对教师讲解古诗词诵读的兴趣不够浓厚
        (二) 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笼统操作性不强
        (三) 古诗词诵读教学内容缺乏诗词格律知识的渗透
        (四) 古诗词诵读教学没有重视诵读指导
        (五) 古诗词诵读教学评价主体和形式单一
    二、目前小学语文诵读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应试教育的影响
        (二) 学校对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忽视
        (三) 古诗词诵读教学缺乏评价引导
        (四) 部分教师诵读教学能力的欠缺
第四章 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改进对策
    一、丰富古诗词诵读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诵读兴趣
        (一) 加强家校联系,丰富诵读活动
        (二) 依靠扬州文化地域特色,营造诵读氛围
    二、注重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 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应注重诵读能力的培养
        (二) 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设计要考虑学生原有水平
    三、优化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课堂策略
        (一) 诵读技巧打牢诵读的基础
        (二) 配乐蓄情营造生动的情境
    四、学校应该为教师古诗词诵读教学水平的提高开辟途径
        (一) 学校为教师提供古诗词诵读教学专门训练
        (二) 学校重视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常规检查
    五、完善古诗词诵读教学评价发挥监督作用
        (一) 优化评价内容
        (二) 优化评价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3)中学古诗教学关键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价值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中学古诗教学关键词的萃取
    第一节 通过文献分析确定
        一、诗论着作
        二、语文教学研究类文献
    第二节 通过课例分析确认
        一、《登高》课例分析
        二、《锦瑟》课例分析
    第三节 通过问卷调查筛选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内容
        三、调查结果
    第四节 通过访谈调查印证
        一、访谈对象
        二、访谈内容
        三、访谈结果
第二章 教师对古诗教学关键词的理解与运用
    第一节 古诗教学关键词理解与运用现状考察
        一、意境
        二、格律
        三、用典
        四、诵读
    第二节 考察结论与反思
        一、意境教学成效显着
        二、格律教学亟待改善
        三、用典教学有待提升
        四、诵读教学需要优化
第三章 古诗关键词教学的改进建议
    第一节 教师古诗教学知识的改善建议
        一、格律教学知识的改善建议
        二、用典教学知识的改善建议
        三、诵读教学知识的改善建议
    第二节 古诗教学方法的改进建议
        一、知人论世法
        二、吟诵法
        三、缩减诗词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高中古典诗词格律和词牌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问题的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理论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中古典诗词格律和词牌教学现状及意义
    第一节 古典诗词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古典诗词概念的界定
        二、格律及词牌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高中古典诗词格律和词牌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式陈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诗词格律和词牌的兴趣
        二、教师能力有限,不能很好地讲解格律和词牌知识
        三、教学动机单一,影响诗词格律和词牌教学
    第三节 高中古典诗词格律和词牌教学的意义
        一、格律和词牌教学,有利于吟诵传统的发展
        二、格律和词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三、格律和词牌教学,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非常有益
第二章 高中古典诗词选篇概说及格律词牌知识梳理
    第一节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的选篇概说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近体诗编选概况
        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古典词编选概况
    第二节 高中古典诗词格律和词牌知识梳理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格律诗知识梳理
        二、古典词牌的来源
        三、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词律知识梳理
第三章 高中古典诗词格律和词牌教学策略探究
    第一节 教师掌握并能教授格律和词牌知识
        一、丰富语文教师格律和词牌专业知识
        二、教师要教授格律和词牌知识
    第二节 改变模式化教学形式,把吟诵运用到格律和词牌教学中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吟诵观念
        二、教师要把握吟诵的一些通用规律
        三、教师在格律和词牌教学中要科学运用吟诵
    第三节 鼓励学生进行古典诗词模仿性写作
        一、让学生尝试对联写作
        二、鼓励学生进行古典诗词模仿性写作
        三、学生诗词习作讲评课教学实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5)中小学古典诗词有效教学探论——以教师古典诗词格律修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谓古典诗词有效教学
二、中小学语文教师古典诗词教学能力的缺失
三、中小学语文教师诗词修养的核心要素
四、教师古典诗词格律修养与中小学古典诗词有效教学

(6)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研究 ——以部编版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及对象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部编版初中教材古诗词选编的问题与不足
    第一节 选文失衡
    第二节 编排失序
    第三节 助学系统失导
第二章 传统诗词教育经验借鉴
    第一节 文体的强调:《唐诗三百首》等诗歌选本编排特点
    第二节 格律的训练:《声律启蒙》等声律读本知识简析
    第三节 技法的介绍:《诗法家数》等诗学教育读物略谈
第三章 现代古诗词教材编写探讨
    第一节 选文+短文:1956 年《文学》教材文学史脉络的构建
    第二节 知识+练习:台湾教材课文结构的编排
    第三节 关于古诗词选编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论粤方言地区高中讲授诗词格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讲授诗词格律的必要性
    (一)格律是诗词的重要外在形式
    (二)格律是鉴赏诗词的重要切入点
    (三)诗词格律是对联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四)学习诗词格律有助于应试能力的培养
二、讲授诗词格律的可行性
    (一)高中生有足够的理解能力和感性材料的积累
    (二)粤方言地区的高中生有天然的学习优势
    (三)讲授诗词格律的可操作性强
三、结语

(8)叶嘉莹吟诵调在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叶嘉莹吟诵调的内涵
    第一节 叶调的形成
        一、叶调深厚的家学渊源
        二、叶调的北京方言基础
        三、叶嘉莹诗词吟诵探索
    第二节 叶调的特点
        一、汉字读音上,处理异读字与古入声字
        二、吟咏旋律上,依文体分为四类十八式
        三、节奏风格上,“三字尾”音步为整体
    第三节 叶调的价值
        一、体悟格律,感受传统吟诵的正宗韵律
        二、兴发感动,理解古典诗词的丰富内涵
        三、弘扬吟诵,激发诗词学习的浓厚兴趣
第二章 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现状及改善策略
    第一节 小学古典诗词教学的课标要求和实施建议
        一、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课标要求
        二、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实施建议
        三、小学语文古典诗词学习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现状
        一、教材特点和学情概述
        二、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
    第三节 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课时紧张,缺乏吟诵引导
        二、学生积累不足,缺少亲子共读
        三、学校重视不够,缺少吟诵氛围
    第四节 应用叶调改善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一、打开吟诵窗口,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
        二、吟诵教学相长,丰富古诗词教学方式
        三、共建古典氛围,灵活古诗词运用途径
第三章 叶调在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运用
    第一节 叶调教学的学段设计
        一、第一学段以“古诗唱游”为主的模式
        二、第二学段以“感受旋律”为主的模式
        三、第三学段以“品味鉴赏”为主的模式
    第二节 叶调教学的难点突破
        一、辨别古今异读字和入声字
        二、学习格律知识和吟诵方法
        三、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练习
    第三节 叶调教学的效果反思
        一、教学效果
        二、教学反思
第四章 叶调吟诵教学课例及要点分析
    第一节 小学古诗吟诵教学课例——《宿建德江》
    第二节 古诗叶调吟诵教学要点分析
        一、咬准字音发饱满
        二、把握节奏悟情感
        三、了解风格明诗境
    第三节 小学词吟诵教学课例——《长相思》
    第四节 词叶调吟诵教学要点分析
        一、句式变化明旋律
        二、熟读精思讲节奏
        三、辨析风格悟词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9)初中律诗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初中律诗教学的理论和价值
    第一节 初中律诗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诗学理论
        二、格律诗的审美理论
        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二节 初中律诗教学的价值
        一、有利于吟诵传统的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三、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章 初中律诗的选篇分析和教学现状
    第一节 初中语文教材律诗选篇梳理
        一、律诗的占比分析
        二、律诗的编排方式
    第二节 初中律诗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教师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二、学生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第三节 律诗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归因
        一、教师专业性有待提升,难以讲解格律知识
        二、教师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标、考纲影响教学侧重,学生压力过大
第三章 初中律诗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在吟诵中建构和运用语言
        一、在吟诵中区分古律和律诗
        二、音乐融入吟诵教学
        三、格律知识融入朗读教学
        四、小组活动融入吟唱教学
    第二节 在情境中发展和提升思维
        一、在情境中品味五律和七律
        二、创设作者心境
        三、创设历史背景
        四、创设内容情境
    第三节 在创作中创造美传承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声律启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一) 关于元明清韵对类蒙学读本的研究
        (二) 关于《声律启蒙》的文学及教育价值研究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声律启蒙》的成书与版本问题
    第一节 《声律启蒙》成书考辨
        一、元明清韵对类蒙书之勃兴:从《声律发蒙》到《声律启蒙》
        二、车版《声律启蒙》形成过程
    第二节 《声律启蒙》版本梳理及流传图证
        一、车夏蒋笺释原本系统
        二、李承纶重刊本系统
        三、聂铣敏重订本系统
    第三节 《声律启蒙》版本对校
        一、上平韵部异文对校
        二、下平韵部异文对校
第二章 《声律启蒙》的音韵格律探析
    第一节 《声律启蒙》的用韵特征
        一、按韵分编,一韵到底
        二、宽窄不限,自由灵活
        三、不拘形式,间押邻韵
    第二节 《声律启蒙》与近体诗、对联对仗之关联
        一、语音原则:平仄相间、相对
        二、语法原则:实虚死活相对
        三、《声律启蒙》的对仗类型
    第三节 《声律启蒙》末联与骈语对仗之关联
        一、末联的句式排列
        二、末联虚字的重复运用
第三章 “声情”理论与《声律启蒙》的诗情阐微
    第一节 “声情”范畴界定
    第二节 《声律启蒙》声纽发声与表情达意
    第三节 《声律启蒙》韵部择取与表情达意
        一、韵位疏密与表情之关系
        二、韵部择取在表情上的作用
    第四节 《声律启蒙》四声更迭与表情达意
        一、声调起伏与节奏吟咏
        二、四声排列与声韵结构传情
        三、特殊声韵形式与对语表情
第四章 《声律启蒙》的文本解读与蒙童诗教意义
    第一节 宋元属对教学与《声律启蒙》的定型
        一、唐宋韵书与《声律启蒙》
        二、属对蒙书与《声律启蒙》
    第二节 《声律启蒙》意象体系与诗文习用语的建构
        一、物象、语象及意象的组合
        二、诗文习用语的袭承
    第三节 《声律启蒙》典故来源与用典研究
        一、《声律启蒙》的典故来源
        二、典故知识的运用
        三、《声律启蒙》的用典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诗词格律基础知识(论文参考文献)

  • [1]诗学视角下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研究[D]. 胡东冶.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2]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 ——以扬州市G小学《经典诵读三百篇》为例[D]. 刘潇. 扬州大学, 2019(02)
  • [3]中学古诗教学关键词研究[D]. 蔡雪童. 江苏师范大学, 2016(01)
  • [4]高中古典诗词格律和词牌教学探究[D]. 曾立梅.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5]中小学古典诗词有效教学探论——以教师古典诗词格律修养为中心[J]. 赵松元,唐瑶曦.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05)
  • [6]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研究 ——以部编版为中心[D]. 朱晓娇.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论粤方言地区高中讲授诗词格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邓龙飞.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21(01)
  • [8]叶嘉莹吟诵调在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运用研究[D]. 胡宁月.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初中律诗教学研究[D]. 张冰洁. 河南大学, 2019(01)
  • [10]《声律启蒙》研究[D]. 王子涵.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诗计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