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美学生阅读中国古典诗文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童志斌[1](2014)在《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言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其集中表现是,文言文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在历史演进中逐渐异化为文言知识学习。新课改以来,课程标准有意扭转这种局面,文言文课程目标分别从文言、文学、文化三个向度来表述,显示出整合文言文学习各种要素的努力。然而,课程实施的实践表明,三个向度目标的简单相加难以实现真正的整合,无法实现文言文课程的实质性转变,且给课程目标的落实造成了新的困扰。要解决这一问题,须在梳理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历史脉络的基础上,对文言文课程取向、目标与内容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从现状来看,文言文课程与教学均存在突出问题。文言文课程研究,在艰难中前行。“言”“文”关系的研究成为热点,凸显了文言文课程内容这一问题焦点。建构文言文课程内容的呼声渐起,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文言文教学现状来看,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在导向上的分歧给教学带来困难,语文教材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有相当难度。摆脱教学困境的呼唤期待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有新的突破。对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问题产生的历史脉络进行审视,有助于我们解决当前的现实问题。民国时期,文言文学习渐变为文言学习。随着白话文地位的不断上升,文言文课程的实用取向逐渐成为主导,造成体制、章法等文言文特有的辞章元素被弱化甚至于忽略。1963年起,文言文课程以单一的“阅读能力”为取向,文言知识在文言文课程内容中的主体地位牢固确立,并进一步窄化为文言语法知识。新课改以来,试图将文言、文学、文化加以整合的努力渐成趋势。顺应这种趋势,文言文课程应该以文化为取向,建构以“辞章”为核心的课程内容。这需要从传统中吸纳文言文辞章知识,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构“辞章”。这种努力,致力于文言文课程目标实现文言、文学、文化三个向度的内在融合,使文言文课程新内容的建构成为可能。
蒋绍愚[2](1993)在《欧美学生阅读中国古典诗文应注意的问题》文中研究指明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不少欧美学生有志于学习研究中国的古代文化。作为学习和研究的第一步,他们必须能看懂中国古典诗文,在这方面,他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认真总结和研究欧美学生在阅读中国古典诗文时遇到
胡虹丽[3](2010)在《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文言诗文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文言诗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一个特殊的领域。自1904年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已走过了百年历史,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百年来,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思想、理念、实施究竟有着怎样的演变过程?究竟留下了怎样的经验与教训?为了全面总结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所走过的路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发展,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历史比较、案例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沿着由历史追溯到现实观照到未来构想的基本思路,坚持史论结合、古今结合、中外结合的研究原则,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百年演变作了全景式展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实作了掘进式揭示,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作了前瞻式构想。文章前有导论,后有结语,正文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历史回顾与反思”。本篇全面梳理了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发展的百年演变历程,从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目的要求、教材编选、教学方法等方面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绎过程作了比较具体的历史描述和特征归纳。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思想、文化的背景以及不同阶段汉语言文字的发展特点,对不同时期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特点形成的原因作了较深入地分析,力求探寻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价值取向、目的要求、内容变迁、方法沿革等方面的一般规律。文章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把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发展的百年历程分为“现代转型”和“当代发展”两大阶段。“现代转型”包括“过渡”“激进”“平和”三个时期。从清末新政到1917年新文化运动爆发之前,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处于由传统“经学”教育向现代国文、国语教育转化的孕育和过渡时期,其主要发展趋势为“延续传统,改良文言”。这个时期的国文教学在教学宗旨上强调的仍然是“忠君”“尊孔”的圣化作用,但也明确地包含了“实用”思想,突出语文教育的工具功能;教学内容上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选文的经典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时代要求,并注意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适切性;教学方法虽然基本上还是传统语文教育方法“读、背、讲”的延续,但不乏对传统教学法的反思和改进之举,并在延续旧法的同时,尝试引进新法。20年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突进凝结为强大的“批判传统,抑制文言”的势头,加速了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代转型。在国语教育阶段,教育目的已由传授“圣贤之道”转向“练习常用的语言文字”、“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启发想象力及思想力”;教育内容则由文言独霸变成文言与白话并存,并出现由文言文教学逐步过渡到白话文教学的趋势;在标举科学、民主、自由、个性的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学方法出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由接受到发现、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转轨。1927-1949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经历了现代转型的裂变,进入到“反思传统,规范文言”的平和期。在“学科本体建构”的意识和努力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基本完成了现代化的革命性演变,现代文言诗文教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进入到“当代发展”阶段。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当代发展包括“起伏”“探索”“融合”三个时期。1949年-1978年,在革命政治话语的统摄之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经历两次“大起大落”,在很大程度上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主要表现在“政治性解读方式窄化文学价值”和“文学分析范式弱化语言训练”两个方面。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工具论”长期主导着中小学语文教学。在科学理性的引领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进入了“探索期”。一方面,在改变教学目标的模糊性、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训练方法的无序性等方面,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另一方面,由于对工具理性的过分推崇,训练的异化使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陷入僵化的模式。“人文论”以矫正语文“工具训练”的姿态出现于90年代之后。在深刻的现代性反思中,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被冷落多年的“文化价值”受到重视,文言诗文教学思路由单一走向融合,“文学鉴赏”得到关注,鉴赏文学作品的过程成为审美发现、情感体验与意义建构的过程。中篇为“现实观照与剖析”。包括“坚守: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必然需求”和“异化: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实然审视”两个部分。回溯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观照现实。“坚守”,这是我们从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发展历程中解读出的一个“关键词”。现代意义上的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文章首先从课程论的视角,沿着社会、个人、学科三个层面展开了对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坚守的意义探寻。接着从理论与现实两个角度审视了当前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困境,并追溯了问题的根源,对当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在目的、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的异化现象及成因作了较深入的剖析。文章指出,当下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主要存在“教学目的南辕北辙,教学内容游移不定,教学方法两极分化,教学评价剑走偏锋,教师发展专业缺失”五个方面的异化现象。下篇为“未来前瞻与建构”。探寻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未来出路,“如何创新”是一个关键问题。文言诗文教学需要在坚守中创新,也需要在借鉴中创新。本篇写作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在前面纵览历史的基础上,思考文言诗文教学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要继承与创新哪些传统经验;另一方面,在比较研究的视野中思考当下台湾、香港的文言诗文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编排、教学方法及评价测试等方面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思考如何把当前各种先进的科学理论,教育理念及中国古代汉语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到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实践中来。基于这样的思考,把文言诗文教学的过去、现在、未来整合起来,文章提出了加强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理念和策略:确立“文化本位”的核心理念,构建“整体规划”的教学体系,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树立“时代融合”的课程意识。
蒋绍愚[4](1993)在《欧美学生阅读中国古典诗文应注意的问题》文中提出 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不少欧美学生有志于学习和研究中国的古代文化。作为学习和研究的第一步,他们必须能看懂中国古典诗文,在这方面,他们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认真总结和研究欧美学生在阅读中国古典诗文时遇到的问题,将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笔者曾应邀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讲授过古代汉语、在北大也和不少研究中国古典诗文的欧美学生有过接触,打算在本文中对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欧美学生在阅读中国古典诗文时应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孙华泽[5](2014)在《晚清民初“现代文学教育”的发生》文中提出19世纪下半叶,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通过船舰、火炮的方式输入中国。知识分子在对传统文化体系的质疑中动摇了“忠君”“尊孔”的教育理念。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现代文学教育”应运而生,并且见证了昔日封建制度的衰落与新生政权的确立。可以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现代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教育制度的革新与发展,同时也是文学告别封建传统,开启具有现代性的学术机制、社会实践、文学思想、研究价值的重要过程。本文研究的“现代文学教育”是兼具现代学科性质、教育意义的审美认识活动。它是现代性发生的历史产物,藉由晚清民初中国社会巨大变动的时代,成就了“泛文学”教育走向“文学科”的多种知识结构与课程形态。一批批知识分子在内外交困的历史语境下,进一步拉近了文学与国家、民族、社会的关联,并在中与西、传统与现代思想碰撞中开启了思想解放、人格培养的现代性重构。本文通过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教育制度、课程形态、文学思潮的研究,试图为“现代文学教育”由酝酿到发生,梳理出清晰的历史脉络,并以此审视现代性、文学教育、社会变革之间的复杂关系。具体为:首先,考察晚清时期与文学教育现代性萌发的相关历史事件。其次,综合影响文学教育发展的,如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元素,分析这些元素与学科性质、课程形态、知识结构、价值诉求的关系。此外,整理“现代文学教育”对思想、文化、社会的再生产价值,从而对今天的文学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现状与意义。第一部分,阐述“现代文学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特征。主要表明这种具有现代性的文学教育是晚清民初时期教育语境内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是符合文学发展规律的,并且受到了国家性质、社会结构、文化心理、民族传统等因素的影响。第二部分,描述“现代文学教育”走入人们视野的历史背景。晚清“西学”的入侵,传统文化价值观受到了来自外部世界的冲击,古代以经史子集、八股习文为主的“泛文学”教育受到内外的多重质疑。这种质疑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通过兴新学、发展出版事业、知识分子的探索、制度学术的革新等,为“文学科”的独立,白话俗语、主权意识的普及提供了适宜空间,具有现代性的文学教育实践拉开了帷幕。第三部分,描述了民初以来历经全国性的教育制度改革之后,“现代文学教育”的基本形态。总体来说,一方面体现在文学教科书的编写上,另一方面在教育内容上表现为古典与现代的并存。这一阶段的“现代文学教育”出现了系统的白话内容与知情结合的教育意义。第四部分,是对“现代文学教育”精深化发展的考察。由于北京作为晚清民初政治、文化发展的重心,它是传统与现代多元思想矛盾与统一的集合。因而,以文学课程形态为线索,考察了北京诸多高等教育机构的文学系建设。这些院系中聚集了胡适、陈独秀、钱玄同、鲁迅、周作人等大批文人学者,他们的研究成为了文学教育现代性发生的重要动力。这群知识分子着眼于中国社会的现实窘迫,立足于文学的实用性与文学性,试图通过文学“增人感”的特性,提高国民的智识,培养全新的人格。第五部分,分析“现代文学教育”的再生产价值。通过对帝制末与世纪初知识分子心理的分析,以及他们对现代性经验获得的考量,阐释“现代文学教育”的内向与外化的两种功能诉求。结语部分,重点讨论“现代文学教育”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经验与价值,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学反思。
许梦琦[6](2019)在《部编版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系统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部编版和2013年人教版两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古诗文选文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新旧教材的比较入手,通过梳理分析两版教材中的古诗文选文系统,研究前者对后者作出的改动与调整,探索这种调整背后的原因,以求更好地指导教学,同时为今后的教材修订提供参考。全文主要分为三章:论文的第一章,主要对部编版与人教版教材中古诗文选文系统的编排进行比较。通过梳理分析两版教材中古诗文选文的数量、篇目变化、朝代与体裁,对部编版和人教版教材在古诗文选文系统方面表现出来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研究。论文的第二章,主要对部编版较人教版教材古诗文选文系统更动的特征与原因进行探究。通过对古诗文选文系统的变化进行分析,总结出部编版教材在古诗文选文更动方面整体呈现出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强调经典性和时代性,凸显开放性格局,编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的特征。同时,论文从社会背景的变化、编写理念的调整、语文教育目的的影响三个方面,探究了古诗文选文系统发生更动的原因。论文的第三章,针对两版教材中古诗文选文系统的编写现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启示:一方面,教材选文要体现语文内质,在任何阶段的教材中,古诗文选文都应当具有语言味、文学味和文化味;另一方面,选文的编排要顺应学生心理发展顺序,切合学生认知规律,阅读体系的构建要统筹兼顾、综合全面。此外,论文基于部编版教材在古诗文选文系统方面的调整与变化,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搭建古诗文与传统文化的桥梁;注重诵读;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重视对自读课文的指导。
李继翔[7](2019)在《腾冲和顺地域文化资源在本地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课程作为义务教育中的基础性人文学科,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有许多课程资源的处女地需要语文教师去开辟。腾冲和顺古镇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努力找到和顺地域文化与腾冲地区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契合点,丰富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因此,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究和顺地域文化资源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并对此进行认真分析。这一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进行非常广泛的应用,能够合理融入到初中语文课程中。本篇论文先阐述开发地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再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探讨初中语文课程如何开发利用和顺地域文化资源以及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本文主要分成四个部分,首先绪论,这一部分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思路及方法,正文第一章概述和顺古镇文化课程资源的内容。第二章阐述了和顺地域文化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第三章阐述了和顺地域文化资源在课程开发利用中的原则和方法。第四章反思和顺地域文化在语文课程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第五章结论与展望,总结和顺古镇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结合对于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价值,为和顺地域文化资源在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服务于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贡如云[8](2017)在《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前后,我国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语用学转向。但是,已有的语用理论和语用实践虽有成效,却并非尽如人意。功能语言学谱系中有两大独立的分支:语用学与语篇学,两者存在重要关联,从语篇学的视角审察阅读教学,或能为现实的语用转向找到新的突破口。因此我们试图引入这样一门新学科——语篇学,藉此丰赡语文课程的基础学科知识,并为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度改革与创新提供可行路径。语篇学理论体系包罗宏富,语篇图式、语篇分类和语篇分析等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它们能为阅读教学的语用转型提供新的知识基础。研究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得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研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必先探讨语文课程的性质。研究认为,语文课程性质不是个伪命题,但工具性、人文性、统一说和言语性等都不构成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的性质可抽象为话语经验。话语经验说的内涵为:语文课程是通过学生主体的话语实践,并与外在教学环境进行持续的互动,进而获得话语经验的一门课程。话语经验说内在地规定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话语实践。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是书面话语——语篇,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可抽象为语篇解码。语篇解码说内含三个呈层进关系的命题.:语文阅读教学的媒介——语篇;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语篇之码(简称语码);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语篇解码。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们长期陷入了形式内容(文道)之争。作为功能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语篇学警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造应确立功能本位的教学目的观,它应从形式内容的“一分为二”固有思维模式中超脱出来,以“一分为三”“以三返一”的哲学思维构建一个语言功能框架:概念功能(表达了什么)、成篇功能(怎样表达的)、人际功能(表达的意图是什么)。关注语言的三大功能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我国语文阅读教材主要为具有综合功能的文选教材,但文选教材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学生的实际阅读需要,其科学性也备受质疑。我国语文阅读教材应由文选范式向语篇范式转型,我们可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粗略地勾勒出一套语篇分类体系。我国传统的文本解读主要有两种范式,一是文艺学范式,二是文章学范式,两大范式的共同局限在于,未能摆脱结构主义思维方式的束缚,文本往往被视为静态的客体。文本解读应建立语篇学范式,话语分析和语篇分析将丰富文本解读的方法。本研究基于巴赫金的话语理论建构了巴赫金话语分析框架,引进了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框架、悉尼学派体裁分析框架和语篇策略加工模型,并尝试建构了新功能语篇分析框架。语用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在方法上也应有所突破,语篇学将为阅读教学方法的重构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基于巴赫金的话语分析框架建构了对话教学法,引入了功能语篇教学法、体裁教学法与BDA策略教学法,并尝试建构了新功能语篇教学模型。我国现行语文教材文本选择主要依赖编者的专业经验,课文的定序往往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我们应努力提高教材文本选择的科学性,积极探索语篇复杂度的评量方法,本研究初拟了一个汉语语篇复杂度评量模型。在通往语用之途中,我们尚需思考以下三个应然性问题:第一,语篇学与其他基础学科应各擅其长又相互为用。第二,汉英语篇阅读教学研究应走向“阴阳之动”。第三,我国高师中文师范专业可增设“语篇分析”课程。
纪媛媛[9](2012)在《叶嘉莹的诗词教学思想与实践》文中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的古人前赴后继,为我们精心打造了一座古典诗词的神圣殿堂,徜徉其中,能让人感受到精神的启发、灵魂的浸润,不断获得生命之最本初的感动。然而,古典诗词所代表着的这条文化长流延续至今,却遇到了重重阻碍。在我国中小学课堂上,诗词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语文教师教学古典诗词的方式和水平都和理想存在不小的差距。那么,高效的诗词教学究竟应当如何进行?笔者期待从成功的教师身上汲取经验。叶嘉莹是我国当今诗词界的一位大家,不仅在古典诗词的学术研究和创作方面成就斐然,更作为一名从事了六十多年诗词教学的优秀教师,赢得天下桃李的尊重和赞誉。她的诗词课堂总是人满为患,听众仿佛中了魔法一样喜爱她的讲课,且从中深受启发。叶嘉莹究竟使了什么魔法,让看似枯燥的诗词教学变得如此有魅力?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叶嘉莹诗词教学思想与实践的细致分析,总结其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宝贵因素,以期对优化当前我国的诗词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引言交代了本次研究的缘起,考察了相关的研究现状,并说明了本研究的方案;第一章从诗词创作与研究、诗词教学两个方面梳理出叶嘉莹的诗词道路与教学生涯;第二章从教育信仰、教学目标、课程体系三个方面,集中分析叶嘉莹隐含其中的诗词教学思想;第三章观照叶嘉莹的诗词教学实践,主要研究其跌宕生姿的讲演式教学,强调其诗词课堂上真正的师生互动;第四章站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发现叶嘉莹诗词教学的当代意义,先思考当代诗词教学的使命和挑战,再谈叶嘉莹对当代诗词教学的启示。
孙琳[10](2019)在《水浒忠义观的建构与解构》文中提出“水浒”特有的绿林题材形成与传播于特定历史时期,对题材及社会价值的不同评判令其主题阐释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水浒”接受过程中,绿林题材与各不同时代的价值判断紧密融合,其“意义”虽不离“含意”,但往往产生截然不同的主题阐释结果。“诲盗”与“忠义”是“水浒”两种基本的主题归纳,表面上水火不容,实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从题材角度而言,“水浒”叙述的是绿林故事,“以暴易恶”的“法外”情节与人物屡见不鲜,虽有招安“归正”、清庙传名的结局,但“法外之行”是题材的重要部分,“诲盗”是对特殊题材社会效果的担忧;从主导意旨而言,特定时代的编创者、接受者对“水浒”大多持宽容态度,认为绿林人士本属“乱民”而非“贼民”,“为乱”是被逼无奈的选择,“忠义”是对“水浒”本身存在价值的肯定。“水浒”主题阐释虽有多种,但“忠义”在不同时代的内涵变化更为明显和关键,而像“诲盗”“伪忠义”等论点实则亦可视作为“忠义”内涵的不同表现,“农民起义说”“为市民写心说”“忠奸斗争说”“游民说”等亦可视作“忠”之对象由“君”转向于“民”或“国家”的某种变形,相对其他主题论而言“忠义观”的包容性更强一些。水浒“忠义观”有一个建构与解构的过程,“建构”指的是宋元时期的“忠义”价值观念经李若水、龚开、陆友仁、元代水浒戏等由外而内与水浒绿林题材逐渐结合的过程,水浒忠义观在明代百回本《忠义水浒传》中体现的最为明显;然而绿林题材与“忠义”之间的裂痕始终难以弥合,故而建构渐趋完成的同时解构亦已开始,此种解构指的是传统“水浒忠义观”中“忠义”与“非忠义”矛盾的凸显,经由金圣叹、清初水浒戏、清代水浒续书等不断放大和批判此种矛盾,传统“水浒忠义观”被质疑;清末民初在君主专制崩解的背景下,“水浒忠义观”渐成为新式的“忠”与“义”组合,“忠”之对象由君而民、而国、而民族,“义”之平等性渐而提升,新式“忠义观”得以重构。值得注意的是,建构与解构的发生是共时而非先后,一方面是创作者的情感寄托,另一方面又取决于读者和评者的价值立场,“忠义”作为一种悖论始终伴随水浒的产生与传播,即使“非忠义”“反忠义”亦是“忠义观”的某种变体。鉴于精力和学力有限,水浒“忠义观”研究的时间范围主要限定在自宋至清的古代阶段,其中有少部分延伸到近、现代阶段。一、主题内涵与“水浒”的经典化文学作品的主题研究向来是我国文学研究尤其是小说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小说”一词和相关作品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出现,经魏晋、唐、宋的创作实践,明、清时期“小说”作为文学体裁之一无论是篇幅,还是内容含量及社会价值,均由“不经之作”而逐渐成为新的“经典”。在小说地位提升的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念亦添加于具体作品之上,令小说的“意义”更趋近于“道”,这一点在主题阐释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水浒传》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小说观念现代化的结果,这也是最深层的原因;直接原因则有明代中后期文化专制统治的放松,统治者对小说的倡导与宽容,士大夫的推崇与评点,市民阶层的兴起,文化的普及,印刷技术的迅速发展等。与其他小说不同,“水浒”有其特殊的绿林题材,在经典化过程中“水浒”与“忠义”这一当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的融合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二、水浒“忠义观”的建构历史上的宋江事迹发生和传播于宋朝,在靖康之难、南宋偏安、文强武弱的时代背景下,类似对宋江等“匪寇”招安并赐予官爵以期其为国出力的事在南宋大量发生,“忠义”是当时社会自上而下公认的主流价值观念。李若水作诗《捕盗偶成》,提出“招安非良策”,对接受招安的“匪寇”是否“忠义”表示质疑。只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南宋朝廷自顾尚且不暇,招安是朝堂无奈的选择;乱世之中落草绿林的“匪寇”各有各的无奈,招安是他们真心的期望,而“为国立功”则是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忠义军、忠义民、忠义人等在特定时代受社会普遍认同,这是水浒“忠义观”建构的时代基础。龚开出于宋遗民心态作《宋江三十六赞》,在序言中称宋江一类的“盗中之圣”尚具“义勇”,借对绿林的“赞”批判祸乱天下的“乱臣贼子”。元代陆友仁曾舟过梁山泺,结合龚开“画赞”作诗对历史进行反思,提及宋江征方腊取得战功一事,并隐讳地指出“乱自上作”。早期“水浒戏”推崇梁山“替天行道”的“公正”,实是元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体现,这也成为水浒“忠义”中偏“义”的一方面表达。李若水、龚开、陆友仁及早期水浒戏对“水浒忠义”的态度并不相同,但均在有意无意地营造一种“水浒”与“忠义”之间的联系,实是时代价值观念的外在表现。三、《忠义水浒传》的“忠义”表现百回本《忠义水浒传》是“水浒”故事的凝练与集中,明代现存大多数小说版本中均将“忠义”置于明显的位置,文本中“忠义”亦多次重复呈现,这既是小说编创时的意旨表达,也是当时社会价值观念的文学体现。只是儒家传统意义上的“忠义”本来有“对等”“适宜”之意,“水浒忠义观”本身内涵强调的则是单向度“臣”对“君”的服从,“忠义”实则为“忠”。小说以文学叙事手段创建了朝堂“无忠义”的特殊语境,其中君主昏聩、奸佞擅权、胥吏腐败,致令有能者无法安居于庙堂和“法内”社会,只得“被逼上梁山”。“忠义”的代表人物宋江历经曲折,虽竭力数次避免“落草”,但最终还是上了梁山。成为“匪盗”的宋江在山寨营造“忠义”氛围,极力谋求招安,重新回归“法内”社会之后,借征辽、征方腊行“忠义”之行,被鸩死之时仍不舍“忠义”,终得清庙留名。百回本《忠义水浒传》塑造的宋江是文学中的“忠义”形象,是水浒“忠义观”的坚实文本基础。四、“水浒忠义观”的倡导与质疑伴随小说的广泛传播,“忠义”己成为“水浒”得以存在的独特价值标签。“水浒戏”虽多截取“水浒”之一段或一人物而演绎,明代中后期的林冲、武松、宋江等戏曲故事中虽有偏重的不同但均体现了“忠义”主旨,可见水浒“忠义观”之深入人心。序跋和评点是明清之际小说研究的重要形式,对“水浒”主题的阐释更为直接,且大多不离“忠义”左右,只是称扬者以“忠义”赞之,质疑者以“伪忠义”贬之。倡导“水浒忠义”者亦有不同表现,如天都外臣将“水浒”誉为“国医”,李贽称赏着书者用心之“发愤”,容与堂等版本评点中多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忠义”的归纳,是“忠义”的不同变体。金圣叹在明末起义频繁的时代背景下,质疑“招安”者忠义与否的问题,指出小说《水浒传》中“忠义”的内在矛盾。金圣叹作五篇序言从各个角度阐述“水浒”作者并无“忠义”的意旨表达,小说只是出于才子“锦心绣口”的“闲暇之作”,试图将小说从“载道”的重负下摆脱出来,彰显文学性的同时亦在隔离“忠义”与“水浒”之间的关系;同时金圣叹腰斩“水浒”,将宋江等人招安、征辽、征方腊等“忠义”事迹完全舍弃,另改编文本《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突出宋江之“伪忠义”。“迸忠义于水浒之外”,是金圣叹解决水浒内在忠义矛盾的一种方法,是他喜新炫才文学观念的表达,亦是他时事之感的体现,背后则是时代价值观念变迁的外在表征。五、水浒传统“忠义观”的解构清代“水浒戏”虽受《水浒传》整体框架的制约,但在内容、人物选择上与明中后期不离“忠义”相比,“非忠义”性更为明显。清初戏曲《宣和谱》从其名称来看不离“宣和”左右,实隐寓对“乱自上作”宣和之政的针砭。《宣和谱》戏文对宋江等水浒人物持否定态度,多处讥讽宋江的伪忠伪孝、王矮虎的好色无能、扈三娘的贪生变节,而以王进、栾廷玉、扈文姬、扈成等的真忠、真孝、真节、真义作为对比,将“忠义”从水浒人物身上剥离开来。清宫大戏《忠义璇图》是整个水浒故事的戏曲演绎,在水浒的整体框架下,刻意减少了表现水浒“忠义”的情节和对话,而添加了李若水、张叔夜等真忠真义以反衬水浒众人的“伪忠伪义”,并用近十分之一的篇幅以“冥谴”的形式对宋江等人展开批判,是对“水浒忠义观”的强烈反拨。另《虎囊弹》《闹江州》《偷甲记》等“水浒戏”虽内容与水浒故事相关,但均刻意远离了“忠义”主题,这亦可视作官方和民间视野对时代价值观念的某种反映。陈忱《水浒后传》突出了对“愚忠”的某种批评,青莲室主人《后水浒传》亦表现出对轻易放弃起义果实一味“忠义”的谴责。俞万春的《结水浒传》不但以“荡寇”的形式令水浒人物灰飞烟灭,更从多方面对“水浒忠义观”进行全面解构。六、“水浒忠义观”的消解与重构清末民初,民主、科学、法制等现代观念大量涌进,不但与明清时期的“忠义”价值观念产生冲突,亦对传统的小说主题阐释产生冲击。尤其是君主制崩解之后,传统“忠义”价值观的基础随之瓦解,而“水浒”深具反抗色彩的绿林题材在主题阐释中所占分量愈来愈重。“平等”“民主”“乌托邦”“社会主义”等新概念、新名词不断添加在“水浒”主题阐释之上,同时“农民”“市民”“游民”“流民”等水浒人物出身的不同归纳体现了从“民”到“人民”的内涵演化,传统水浒“忠义观”的消解体现了时代核心价值观念的变化与转移。“忠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对表现传统“忠义”最为突出的招安、征方腊的评价亦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最明显的“投降主义教材说”,这实是当代视角下对招安问题的新评价。另外,“忠义”指向的对象从君主转向于民族、国家、人民,同时对“义”的阐释亦添加进“平待”“相互”的时代新意,“忠义”观实现了某种重构。“水浒忠义观”的建构与解构、重构既是小说主题理解与阐释内涵的变迁,更是不同时代价值观念的体现。
二、欧美学生阅读中国古典诗文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美学生阅读中国古典诗文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与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核心概念:文言、文言文课程、辞章 |
上编:问题现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艰难前行的文言文课程研究 |
第一节 言、文关系热点讨论凸显问题焦点 |
第二节 文言文课程内容建设呼声渐起 |
第二章 现实写照:文言文教学遭遇多重困扰 |
第一节 考纲与课标存在明显分歧 |
第二节 教材落实课标多向度目标有困难 |
第三节 文言文教学面临诸多困难 |
中编:历史脉络 |
第三章 民国时期文言文学习渐变为文言学习 |
第一节 文言文辞章地位逐渐弱化 |
一、国文课标对文言文辞章较为重视 |
二、民国早期国文教材重视辞章 |
三、1930 年代以后文言文辞章地位逐渐弱化 |
第二节 文言文学习被文言学习取代 |
一、文言水平成为中学生国文程度的重要指标 |
二、民国文言文课程的实用取向强化文言 |
三、古文语译成为文言文课程内容的主体 |
第四章 1963 年起文言文学习变成文言知识学习 |
第一节 单一的“阅读能力”取向强化文言学习 |
一、1950 年代古典文学短暂回归 |
二、1963 年起文言知识的主体地位确立 |
三、不同时期语文教材持续强化文言知识 |
第二节 文言知识进一步窄化为文言语法知识 |
一、文言语法知识逐渐成为文言知识的主体 |
二、文言语法知识由手段变成课程的内容 |
下编:建构路径 |
第五章 文言文课程应以文化为取向 |
第一节 新课标文言文课程目标的调整 |
一、提出文言文多向度的课程目标 |
二、语文教材相应作出调整 |
三、转向的真正实现存在诸多困难 |
第二节 新时期文言文课程的文化取向 |
一、能力取向对文言文课程实施造成牵制 |
二、文言文课程的文化取向转变 |
第六章 文言文课程内容应以辞章为核心 |
第一节 辞章是文、道的会合点 |
一、注重文辞是古文载道之必需 |
二、文、道会合于辞章 |
三、辞章的构成元素 |
四、重视辞章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 |
第二节 以辞章为核心的文言文课程内容 |
一、以辞章为核心是文言文课程的内在要求 |
二、从传统中吸纳文言文辞章知识 |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构“辞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民国国文教材课文影印选辑 |
附录二:高中文言文教学调查问卷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编着等科研成果 |
(2)欧美学生阅读中国古典诗文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注意古代汉语词义的灵活性和模糊性 |
二注意古代汉语复合词或词组的意义 |
四了解中国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文化 |
(3)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切入点的选择及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已有研究述评 |
五、论文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 |
上篇:历史回顾与反思 |
第一章 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延续传统,改良文言:过渡期(1902年-1917年) |
一、清末民初教育的形势 |
二、五四前期语文的进步 |
三、文言诗文教学的改良 |
第二节 批判传统,抑制文言:激进期(1917年-1927年) |
一、激进转型的发生 |
二、激进转型的表现 |
三、激进转型的意义 |
第三节 反思传统,规范文言:平和期(1927年-1949年) |
一、"国文程度低落"引发"复古"争议 |
二、"课程标准演进"凸显传统文化价值 |
三、"学科本体建构"规范文言诗文教学 |
第二章 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当代发展 |
第一节 政治话语,放逐文言:起伏期(1949年-1978年) |
一、政治风云中文言诗文教学的命运起伏 |
二、政治语境中文言诗文教学的本性迷失 |
三、政治夹缝中文言诗文教学的曲折发展 |
第二节 工具理性,规划文言:探索期(1978年-1997年) |
一、工具论的深化与文言诗文教学的定型 |
二、理性的引领与文言诗文教学的规律性探索 |
三、训练的异化与文言诗文教学模式的僵化 |
第三节 人文复兴,正视文言:融合期(1997年-现在) |
一、文化价值:人文语境下文言诗文教学的价值重估 |
二、文学鉴赏:人文视野下文言诗文教学的思路转向 |
三、主体彰显:人文视域下文言诗文教学的理念更新 |
中篇:现实观照与剖析 |
第三章 坚守——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必然需求 |
第一节 社会的发展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
一、推进民族化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
二、走向全人类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
第二节 学生的成长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
一、语言纯化与心灵净化 |
二、经典阅读与语文素养 |
第三节 语文学科的发展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
一、语文学科民族化的建设需要文言诗文教学的坚守 |
二、文言诗文教学有助于现代汉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
第四章 异化——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实然审视 |
第一节 教学目的的南辕北辙 |
一、历年教学目的的简要回顾 |
二、现行课标表述的模糊不清 |
三、实际教学运作的理解错位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游移不定 |
一、摇摆不定的选文数量 |
二、莫衷一是的编排序列 |
三、抽象狭隘的选文标准 |
四、虚虚实实的知识内容 |
第三节 教学方法的两极分化 |
一、传统套路的拘泥不化 |
二、现代手段的哗众取宠 |
第四节 教学评价的剑走偏锋 |
一、文化内涵重道义轻人性 |
二、试题题型重客观轻主观 |
第五节 教师发展的专业缺失 |
一、职前教育——古代汉语教学的失落 |
二、职后发展——传统文化底蕴的缺失 |
下篇:未来前瞻与建构 |
第五章 创新——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的应然建构 |
第一节 确立"文化本位"的核心理念 |
一、文化本位——汉语文化视野下的文言本色 |
二、素养取向——文化本位理念下的目的定位 |
三、文言定篇——文化本位观照下的选文类型 |
第二节 构建"整体规划"的教学体系 |
一、战略转移:提前起步,重心前移 |
二、战略规划:相对独立,整体部署 |
第三节 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 |
一、为何要以"诵读为主" |
二、当下文言诗文诵读教学的偏误 |
三、如何凸显"诵读教学"的本体地位 |
第四节 树立与"时代融合"的课程意识 |
一、选文主题关注人性之美 |
二、文本解读融入时代因素 |
三、资源开发接通时代活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晚清民初“现代文学教育”的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何谓“现代文学教育” |
第一节 “现代文学教育”的基本界定 |
第二节 “现代文学教育”的生成语境 |
(一) 独立的文学教育空间 |
(二) 流转的文学传播平台 |
(三) 制度内的教育场域 |
第三节 “现代文学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
第四节 “现代文学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 |
第二章 晚清“现代文学教育”的酝酿 |
第一节 “西学”的强烈冲击 |
(一) 兴学:从实业到人文的过渡 |
(二) 教会学校:现代教育组织的模型 |
(三) 出版刊行的“东风” |
第二节 “新型”知识分子的学术动力 |
(一) 留学的思想给养 |
(二) 道器论辩的平衡 |
(三) 文学教育的专业化探索 |
第三节 学制变革后的文学科 |
(一) 后科举时代的文学选择 |
(二) 文学教育的现代步伐 |
(三) 文学教育的主权意识 |
第三章 民初“现代文学教育”的基本面貌 |
第一节 民初“现代文学教育”的宗旨 |
(一) “壬子癸丑学制”与“国文要旨” |
(二) 教育意义的重构 |
(三) 文学性的旨归 |
第二节 民初“现代文学教育”的内容 |
(一) 国语教科书中的文辞转向 |
(二) 校园语境中的文学思辨 |
第三节 “现代文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
(一) 认识论的文学思维方式 |
(二) 知情结合的审美情调 |
第四章 民初北京高校中的“现代文学教育”考察 |
第一节 北京大学与“新文艺”思潮 |
(一) 打破枷锁的修习与研究 |
(二) 注重实感与实践的“新文艺”课堂 |
(三) 多样的“现代文学教育”思想 |
第二节 清华大学与“新文学”试验 |
(一) 祛弊革新的中国文学系 |
(二) “学术并重”的新文学试验 |
(三) 史论结合的现代文学研究 |
第三节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新文学”课 |
(一) 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的国文部 |
(二) 鲁迅的文学教育活动 |
第四节 燕京大学开放的新文学观 |
(一) 关注近世的文学教育观 |
(二) 新文艺创作观 |
第五章 “现代文学教育”的再生产机制 |
第一节 摇摆的“过渡人” |
(一) “长袍马褂”后的反思 |
(二) 由忍耐走向抗争 |
第二节 现代性体验的生成 |
(一) 古典价值的剖析 |
(二) 文学人格的重建 |
第三节 “现代文学教育”的功能 |
(一) 走向启蒙 |
(二) 观照社会 |
结语 |
(一) 新时期的文学整合 |
(二) 当下的文学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部编版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系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一) 有关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的研究 |
(二) 有关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的研究 |
(三) 有关不同版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的比较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两版教材古诗文选文系统编排的比较 |
第一节 部编版与人教版教材古诗文选文数量比较 |
一、选文数量及所占比重 |
二、选文数量分布 |
第二节 部编版与人教版教材古诗文选文篇目变化 |
一、两版教材中古诗文相同篇目的统计 |
二、部编版较人教版教材古诗文新增篇目的统计 |
三、部编版较人教版教材古诗文删除篇目的统计 |
第三节 部编版与人教版教材古诗文选文朝代与体裁的比较 |
一、选文朝代分布 |
二、选文体裁分布 |
第二章 部编版较人教版教材古诗文选文系统更动的特征与原因 |
第一节 古诗文选文系统的整体更动特征 |
一、选文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与继承 |
二、选文强调经典性和时代性 |
三、选文凸显开放性格局 |
四、选文编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
第二节 古诗文选文系统更动的原因 |
一、社会背景的变化 |
二、编写理念的调整 |
三、语文教育目的的影响 |
第三章 两版教材古诗文选文系统的编写启示与使用建议 |
第一节 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系统的编写启示 |
一、教材选文要体现语文内质 |
二、选文的编排体系应当合理 |
第二节 部编版教材古诗文选文系统的使用建议 |
一、搭建古诗文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桥梁 |
二、注重诵读,培养语感 |
三、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
四、重视对自读课文的指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腾冲和顺地域文化资源在本地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要求 |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
三、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课程资源,培养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 |
四、能够弘扬传统美德 |
五、使学生记住“乡愁”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和顺古镇文化资源的内容 |
第一节 和顺古镇地域文化概述 |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
第二节 和顺古镇地域文化语文课程资源类型 |
一、边疆古镇的国家认同观念 |
二、近代革命的先觉与先导——身在异域魂系故乡 |
三、边疆古镇的民族认同观念 |
第二章 和顺古镇地域文化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和顺古镇地域文化资源在传统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
一、地域文化与传统古诗文互相辉映 |
二、地域文化辅助解读传统古诗文文本 |
三、地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 |
第二节 侨乡诗文课外阅读教学 |
一、侨乡古诗文课外阅读鉴赏 |
二、侨乡诗文与中学语文教材诗文比较阅读 |
三、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形成学生的人文素养 |
四、授以学生正确的鉴赏诗歌方法 |
第三节 和顺地域文化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
一、写作素材的积累 |
二、和顺风土民情方面课程资源的写作训练 |
第四节 和顺地域文化在“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应用 |
一、开展到“民间采风去”综合性学习 |
二、开展“背起行囊走四方”综合性学习 |
第三章 和顺地域文化资源在课程开发中的原则和方法 |
第一节 在语文课程中利用和顺地域文化资源的原则 |
一、因地制宜原则 |
二、适度开放原则 |
三、自主灵活原则 |
四、综合实践原则 |
第二节 在语文课程中利用和顺地域文化资源的方法 |
一、立足教材,挖掘地方元素 |
二、整合资源提供交流平台 |
三、借助媒体,拓宽分享渠道 |
第四章 和顺地域文化在语文课程运用中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
第一节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和顺地域文化资源存在问题 |
一、课程资源与地域文化没有很好地实现互补 |
二、课程资源与地域文化开发的内容单调 |
三、课程资源与地域文化的开发能力欠缺 |
第二节 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利用和顺地域文化资源取得成效 |
一、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
二、学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个性发展 |
三、找准重点 |
四、校本课程实施迈入正轨 |
第三节 课程资源与和顺地域文化解决的途径 |
一、拓宽教材 |
二、功在课前 |
三、从学生出发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和顺古镇课程资源应用实践价值 |
一、文化价值 |
二、课程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较好整合 |
第二节 和顺古镇地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展望 |
一、应用实践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发掘 |
二、课程资源的应用实践还有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
三、课程资源的应用实践需要继续加强教育教学研究 |
四、今后地域文化研究在学校的实施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研究意义、创新点与局限 |
第一章 语篇学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语篇图式理论 |
一、图式理论 |
二、语篇图式理论 |
第二节 语篇分类理论 |
一、西方的语篇分类理论 |
二、我国的语篇分类理论 |
第三节 语篇分析理论 |
一、欧洲的语篇分析理论 |
二、美国的语篇分析理论 |
三、澳大利亚的语篇分析理论 |
四、我国的语篇分析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语篇解码说 |
第一节 语文课程性质之重思 |
一、语文课程性质不是个伪命题 |
二、语文课程性质新论:话语经验说 |
第二节 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 |
一、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篇教学 |
二、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码教学 |
三、语文阅读教学是语篇解码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目的观重构 |
第一节 我国阅读教学目的观历时性考察 |
一、表述框架的三种范型 |
二、阅读教学目的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国外当下阅读教学目的观考察 |
一、部分其他国家阅读教学目的观述略 |
二、上述国家阅读教学目的观评述 |
第三节 充实阅读教学的目的:语篇学之维 |
一、分析语篇的语言功能 |
二、提升学生的语篇阅读素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材范式的重构 |
第一节 国外阅读教材语篇范式的确立 |
第二节 我国阅读教材语篇范式的建构 |
一、短文类语篇与整本书语篇 |
二、文学类语篇与信息类语篇 |
三、连续性语篇与非连续性语篇 |
四、纸质类语篇与电子类语篇 |
五、文字类语篇与图文类语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 |
第一节 参照语篇阅读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
一、语篇知识教学内容的选择 |
二、语篇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 |
第二节 根据学生语篇阅读经验创生教学内容 |
一、根据学生的选点生成阅读教学内容 |
二、根据学生的问题生成阅读教学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语篇学视野下文本解读方法的重构 |
第一节 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话语分析法 |
一、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话语分析框架 |
二、话语分析框架的运用 |
第二节 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法 |
一、韩礼德的功能语篇分析框架 |
二、功能语篇分析框架的运用 |
第三节 悉尼学派的体裁分析法 |
一、悉尼学派的体裁分析框架 |
二、悉尼学派体裁分析框架的运用 |
第四节 策略性语篇加工法 |
一、范戴克和金斯基的策略性语篇加工模型 |
二、策略性语篇加工模型的运用 |
第五节 本土化语篇解读框架的建构 |
一、语义层 |
二、语形层 |
三、交际层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语篇学视野下阅读教学方法的重构 |
第一节 基于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对话教学法 |
一、关注文本的“表述”方式 |
二、注意引出学生自己的话语 |
三、注意与其他文本互文参照 |
第二节 功能语篇教学法 |
第三节 悉尼学派体裁教学法 |
一、体裁读写教学法 |
二、跨课程阅读教学法 |
第四节 BDA策略教学法 |
第五节 本土化语篇阅读教学模型的建构 |
一、语义教学 |
二、语形教学 |
三、交际教学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
第一节 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 |
一、为何要建构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 |
二、语篇阅读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 |
第二节 基于目标的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
一、课堂教学中的语篇阅读教学评价 |
二、阅读测试中的语篇阅读素养评价 |
第三节 阅读语料的语篇复杂度评价 |
一、国际上关于语篇复杂度的评价 |
二、加强本土化的语篇复杂度评价 |
本章小结 |
结语: 归正与超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叶嘉莹的诗词教学思想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问题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案 |
第一章 叶嘉莹的诗词道路与教学生涯 |
第一节 诗词创作与研究:心驰神往厚积薄发 |
(一) 幼承家学(1924-1938) |
(二) 诗才显露(1939-1941) |
(三) 得遇恩师(1942-1944) |
(四) 辗转创作(1945-1955) |
(五) 主观评赏(1956-1957) |
(六) 理论初探(1958-1967) |
(七) 融贯中西(1968-至今) |
(八) 创作结集(2000-至今) |
第二节 诗词教学:诲人不倦桃李天下 |
(一) 学校教育 |
(二) 文化传播 |
(三) 桃李忆念 |
第二章 叶嘉莹的诗词教学思想 |
第一节 教育信仰:神圣的文化召唤 |
(一) 让文化长流生生不已 |
(二) 让诗词之美感发生命 |
第二节 教学目标:光明的引航灯塔 |
(一) 传授诗词赏鉴的良方 |
(二) 传达兴发感动的力量 |
(三) 创作与赏鉴相得益彰 |
第三节 课程体系:辉煌的诗词殿堂 |
(一) 关注诗词史的发展流变 |
(二) 分析传统诗词评赏模式 |
(三) 寻访作者的前世今生 |
(四) 对比众作者风格特色与感情品质之差别 |
(五) 引用西方理论分析诗词文本 |
(六) 重视吟诵与兴发感动之作用 |
第三章 叶嘉莹的诗词教学实践 |
第一节 跌宕生姿的讲演式教学 |
(一) 令课程文本变得真切而丰满 |
(二) 令课堂行为变得优美而动人 |
(三) 令学习过程变成感悟生命之旅 |
(四) 令教师的探索门径变成学生的求知门钥 |
第二节 真正的师生互动 |
(一) 与学生共同徜徉诗词的境界 |
(二) 与学生学习作深层次的交流 |
第四章 叶嘉莹诗词教学的当代意义 |
第一节 当代诗词教学的使命和挑战 |
(一) 新课标对诗词教学的希冀 |
(二) 当代诗词教学面临的挑战 |
第二节 叶嘉莹对当代诗词教学的启示 |
(一) 树立正确的诗词教学理念 |
(二) 教师——学会教诗词 |
(三) 学生——学会学诗词 |
结语 |
附录一:叶嘉莹主要着述年表 |
附录二:叶嘉莹讲演实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水浒忠义观的建构与解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和价值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水浒”主题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水浒”的传播与主题评价 |
一、由“非经典”而“经典”的小说 |
二、明代小说社会功能的阐发 |
三、《水浒传》的“经典化”路径 |
第二节 “水浒”的主题与题材 |
一、小说主题的内涵 |
二、“水浒”主题的多义性 |
三、独特的绿林题材 |
第二章 水浒“忠义观”的建构 |
第一节 悖离于“忠义”的水浒本事 |
一、历史中的“南朝忠义” |
二、对宋江招安“忠义”的怀疑 |
三、朝野对招安的不同态度 |
第二节 宋江“忠义”的虚指与期望 |
一、龚开对宋江事迹的采择 |
二、表面上的赞与实质上的箴 |
三、“盗中之圣”与乱臣贼子 |
四、《宋江三十六赞》中的“忠”与“义” |
第三节 宋江报国的“忠义”所指 |
一、身具历史反思观念的陆友仁 |
二、“宋江题赞”寓指的“乱自上作” |
三、宋江征方腊以“报国收战功” |
四、宋江故事的绿林特质 |
第四节 早期水浒戏的“忠义”偏指 |
一、替天行道之“忠义”背景 |
二、“替天行道”中的“义” |
三、明初水浒戏中的“忠义”体现 |
第三章 《忠义水浒传》的“忠义”表现 |
第一节 《忠义水浒传》的“忠义”内涵 |
一、“忠义”的词源意义 |
二、《忠义水浒传》中的“忠义”所指 |
第二节 小说中朝堂“无忠义”的叙事语境 |
一、昏聩的君王宋徽宗 |
二、擅权的奸佞 |
三、滥权的胥吏 |
四、无法尽忠于朝堂的水浒武将 |
五、忠义所归的梁山世界 |
第三节 水浒故事中宋江之“忠义” |
一、上梁山的曲折叙事 |
二、宋江所题“反诗”与“忠义”矛盾的解决 |
三、借天意言人事的“忠义”叙事 |
四、宋江“忠义”的具体表现 |
第四章 “水浒忠义观”的倡导与质疑 |
第一节 明代水浒戏的“忠义”表现 |
一、忠奸对立的林冲故事演绎 |
二、以义寓忠的武松故事演绎 |
三、细节蕴忠义的宋江故事演绎 |
第二节 “水浒忠义观”的倡导 |
一、天都外臣的“国医”之论 |
二、李贽的“发愤着书说” |
三、容与堂本评点的“忠义”阐释 |
四、“水浒忠义观”的多方响应 |
第三节 金圣叹对水浒“忠义观”的质疑 |
一、代作者立言以非“忠义” |
二、截尾祛报国战功以消解“水浒忠义” |
三、改编小说文本以证宋江“伪”忠义 |
第四节 “迸忠义于水浒之外”的原因 |
一、《水浒传》内在的“忠义”矛盾 |
二、特立独行之才子观 |
三、深文曲笔之文学观 |
四、非忠义寓褒贬之时事观 |
第五章 水浒传统“忠义观”的解构 |
第一节 清初《宣和谱》对水浒“忠义”的“翻案” |
一、《宣和谱》命名的针砭之意 |
二、《宣和谱》春秋笔法的创作主旨 |
三、《宣和谱》对传统水浒“忠义观”的消解 |
四、“忠义”游移于水浒之外 |
第二节 《忠义璇图》对水浒“伪忠伪义”的批判 |
一、创作过程中的“忠义”思考 |
二、删增情节以消解“水浒忠义” |
三、《忠义璇图》对宋江“假忠假义”的批判 |
第三节 《虎囊弹》的主题变换 |
一、《虎囊弹》的大体情节 |
二、现存的《虎囊弹》残出 |
三、无涉水浒忠义的内容与主旨 |
第六章 “水浒忠义观”的消解与重构 |
第一节 帝制消亡后的水浒主题新变 |
一、君主制消亡引发“忠义”内涵变化 |
二、从“民”到“人民”的演化 |
三、传统水浒“忠义观”的解构 |
第二节 水浒“忠义观”的新内涵 |
一、对民族、国家的忠诚 |
二、招安问题的重新认识 |
三、“忠义观”的讨论 |
小结 |
一、“水浒”主题研究的反思 |
二、“水浒”主题研究的时代意义 |
参考文献 |
一、原典文献类 |
二、研究着作类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欧美学生阅读中国古典诗文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文言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研究[D]. 童志斌. 上海师范大学, 2014(11)
- [2]欧美学生阅读中国古典诗文应注意的问题[J]. 蒋绍愚.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3(04)
- [3]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D]. 胡虹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 [4]欧美学生阅读中国古典诗文应注意的问题[A]. 蒋绍愚. 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 1993
- [5]晚清民初“现代文学教育”的发生[D]. 孙华泽.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6]部编版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选文系统比较研究[D]. 许梦琦.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腾冲和顺地域文化资源在本地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 李继翔.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语篇学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贡如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9]叶嘉莹的诗词教学思想与实践[D]. 纪媛媛.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1)
- [10]水浒忠义观的建构与解构[D]. 孙琳. 山东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