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血病骨髓体外长期液相培养净化实验与临床(论文文献综述)
李姣[1](2021)在《BRD4天然抑制剂3’,4’,7, 8-Tetrahydroxyflavone的发现及其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与蛋白结构解析技术的不断提高,针对恶性肿瘤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大量研究表明恶性肿瘤发病过程中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行为运用单纯的中心法则已经无法解释清楚,而表观遗传学的发展使得对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的认识更加深刻。表观遗传(epigenetic inheritance)是指在不改变遗传物质DNA序列的情况下改变遗传性状的可遗传变化。目前表观遗传主要是通过对组蛋白翻译后修饰、DNA修饰和非编码RNA的调控等方式进行。近年来随着对癌症发展过程中关键表观事件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表观遗传学关键靶点不断被发现,设计研发针对这些靶点的新一代药物是表观靶向治疗学的主要策略和方向。溴结构域识别蛋白4(Bromo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BRD4)是溴结构域超末端蛋白(Bromodomain and extra terminal protein,BET)众家族成员中研究最为广泛的一员,它可以通过两个结构域(BD1和BD2)识别并结合组蛋白氮端尾部的乙酰化赖氨酸残基,参与表观遗传组蛋白翻译后修饰乙酰化信号的传递,调控下游基因转录。当BD1和/或BD2被抑制时会导致不同的表型,说明两个结构域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目前为止,虽然已有部分BRD4抑制剂进入了临床研究阶段,但相似的结构骨架可能为该类靶向抑制剂将来的临床应用带来潜在的耐药性风险,因此发现全新结构骨架的BRD4抑制剂仍具有重大意义。而天然化合物作为大自然进化产生的“天然分子库”,具有多样的化学骨架、广泛的生物活性、丰富的资源等优点,长期以来都是人类药物的重要来源。因此,本文基于BRD4蛋白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带来的科学问题,充分发挥天然化合物自身优势,从筛选结构新颖的天然抑制剂、探索苗头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等角度着手,进行BRD4天然抑制剂的研究。本论文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利用AlpHaScreen assay从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中筛选了 一个全新结构骨架的BRD4天然抑制剂-3’,4’,7,8-Tetrahydroxyflavone(以下简写 3478),并结合 Counter assay 分析3478分别对BD1及BD2的亲和作用。结果表明3478对BRD4具有较好亲和活性,而其他结构相似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及衍生物无明显活性,这说明3478自身特异的结构骨架对BRD4的亲和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亲和作用并非黄酮类化合物普遍存在的性能。同时,3478对BD2的亲和活性(IC50=204nM)约是对BD1(IC50=17.9μM)的100倍,具有BRD4-BD2选择性;2.选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细胞MV4-11作为研究对象,观察3478在体外对MV4-11细胞增殖、凋亡、原癌基因c-Myc及BRD4表达等的影响,探索3478的生物活性及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结果显示3478可以抑制MV4-11细胞增殖、促进MV4-11细胞凋亡,同时可以下调原癌基因c-Myc mRNA水平以及c-Myc表达;3.构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小鼠模型,研究3478在体内对干预白血病细胞皮下移植瘤组织生长的作用及潜在的分子调控机制,为天然化合物3478可能干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提供客观的实验依据。结果发现3478在不影响小鼠体重及脏器指数的情况下可以减缓皮下移植瘤组织体积及重量的增长,同时也可以下调原癌基因c-Myc mRNA水平,降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c-Myc的表达;4.利用蛋白质晶体学的技术手段,通过解析3478分别与BD1及BD2的复合物结构、分析他们在结合模式、结合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解释3478对BRD4亲和活性及潜在选择性背后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中解析了 3478分别与BD1和BD2 1.3 A和1.73 A的高分辨率复合物晶体结构,发现3478与BD1和BD2的结合方式非常相似,与BD1 N140及BD2的N433均形成氢键,且通过水分子与BD1 Y97位及BD2的Y390均形成氢键,同时化合物的7-羟基与BD1 P82及BD2 P375均形成氢键,这3个氢键分别将化合物骨架环紧紧固定在 BD1 及 BD2 口袋内。另外,BD1 的 V87、1146、194 及 BD2 的 V380、V439、L387 与3478均形成较强的疏水相互作用。这些结合特点从分子水平阐明了 3478对BD1及BD2均具有亲和活性的机理。此外,在BD1-3478复合物晶体中,化合物的苯基电子密度较弱,表明该苯基与BD1相互作用较弱,相比之下,其密度在BD2中明显较好,表明3478在BD2中具有更稳定的构象且相互作用更强。并且BD2 N433附近的水分子与3478形成一个额外的氢键,同时H437的NH指向化合物苯环上的两个碳原子,可能会形成疏水作用,而在BD1中的对应位置为D144,其侧链距离化合物太远,无法建立有效的相互作用。近来研究也发现BD2 H437是设计BD2选择性抑制剂的重要氨基酸位点,这些结构特点揭示了 3478对BRD4-BD2的活性明显高于BRD4-BD1的分子机理。3478的化学骨架及其与BRD4溴域的结合模式,与迄今为止报道过的BRD4抑制剂截然不同。鉴于3478对BRD4不同结构域均具有较好的亲和活性,化学骨架及与BRD4活性口袋的的结合模式均较新颖,对BD2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且分子量也较小(MW:286.24),还有较大的结构改造和结构优化的空间等优点,该化合物值得作为BRD4先导化合物进行进一步探索,以启发癌症及其他BRD4相关疾病的药物研发。
崔文平[2](2021)在《松花粉多糖活性组分及其靶向纳米药物抗ALV-J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ALV-J作为一种典型的反转录病毒,近些年来在鸡群中多次爆发,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目前防控ALV-J的种鸡群净化措施存在投入大,周期长等缺点,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方法进行有效防控。前期研究显示松花粉多糖在抗ALV-J试验中具有一定活性,但由于尚未进行深入研究,松花粉多糖抑制ALV-J复制的物质基础尚不清楚,无法解释其抗ALV-J的机制,也难以对其活性和质量进行评价控制。同时,作为一种大分子多糖,在动物体内往往存在难以透过胃肠道黏膜吸收,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导致代谢失活的缺点。因此,研究松花粉多糖抑制ALV-J复制的物质基础,阐释其构效关系,并进一步构建合适的药物递送系统,提高其体内生物利用度和抗ALV-J活性,为ALV-J防治提供新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研究价值。一、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单体分离鉴定及构效关系研究单因素试验筛选优化提取工艺,通过总多糖提取产率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90℃,提取溶液p H 9.0,液固比30:1,获得总多糖的最终提取率为6.5±0.19%。通过DEAE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200分子排阻色谱柱分离多糖,得到三个单体组分(PPP-1、PPP-2和PPP-3)。CCK-8试验显示各组分在800μg/m L以下无明显细胞毒性,体外抗病毒试验表明三个组分抗ALV-J活性顺序为PPP-2>PPP-3>>PPP-1。为进一步研究三个组分抗ALV-J活性的构效关系,对其分子量、单糖组成及三螺旋构象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三个组分分子量分别为463.70、99.41和26.97 k Da,差异显着;PPP-2和PPP-3的单糖组成接近,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醛酸的含量高于PPP-1,而葡萄糖含量显着偏低;刚果红试验显示只有PPP-2具有三螺旋结构,破坏PPP-2三螺旋结构后其活性明显下降。结合文献报道,初步推测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构效关系如下:单糖组成是影响松花粉多糖活性的主要因素,含有酸性单糖的单体组分显示出较好的抗ALV-J活性,空间构象也是影响其活性的重要因素,三螺旋结构的保持可以提高PPP-2抗ALV-J效果,同时分子量也可能对其活性具有一定影响。本部分实验研究了松花粉多糖抑制ALV-J复制的物质基础,阐释其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松花粉多糖壳聚糖纳米药物制备及其抗ALV-J活性研究为改善松花粉多糖在体内易代谢失活的缺点,实验借助松花粉多糖和壳聚糖间的静电作用,以及壳聚糖纳米粒自组装原理,制备了松花粉多糖壳聚糖纳米药物(CS-PPPs NPs)来延长松花粉多糖在鸡体内作用时间,提高抗ALV-J活性。通过包封率、载药量及粒径对CS-PPPs NPs的制备条件进行筛选,得出最优制备工艺:壳聚糖浓度为2 mg/m L、多聚磷酸钠与壳聚糖的比例为1:8,多糖占壳聚糖的浓度10.00%,所制备的CS-PPPs NPs包封率可达91.2%,载药量达8.2%,平均粒径264 nm,PDI=0.21。体外释放实验显示所制备CS-PPPs NPs在96 h累计释放率为90%,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细胞实验表明,纳米粒可以携带药物进入细胞并可以缓慢释放,低于400μg/m L时,对DF-1细胞没有明显毒性作用;体外抗ALV-J活性结果表明,CS-PPPs NPs通过缓释作用延长了作用时间,提高了抗病毒效果。进一步开展实验结果表明,空白壳聚糖纳米粒没有明显的抗病毒效果,松花粉多糖溶液在短期内有较好的抗ALV-J复制的效果,但在长期实验中,PPPs组因代谢排泄效果明显下降。CS-PPPs NPs在体内显示出较好的缓释作用,在长期抗ALV-J复制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长时间保护鸡体,提高鸡只的免疫力和生长速度。三、基于抗体靶向的壳聚糖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增强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研究为提高药物在动物体内抗病毒活性,同时减小对动物本身的毒性,本实验以松花粉多糖(PPPs)作为模型药物,以JE9抗体作为抗ALV-J指示剂,构建了新型靶向抗ALV-J纳米药物递送系统(Ab-CS-PPPs DDS)。实验通过EDC和NHS催化合成连接抗体的纳米药物(Ab-CS-PPPs NPs),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粒度分析仪进行表征,结果显示JE9抗体成功与壳聚糖连接,纳米药物连接抗体后,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及体外释放度均无显着变化。使用FITC荧光探针,考察其在细胞和动物体内对病毒的靶向性,结果显示,感染ALV-J的细胞对Ab-CS-PPPs NPs摄取更快,持续时间更长。体内实验显示,Ab-CS-PPPs NPs在感染ALV-J鸡的肝脏、肾脏、胸腺、脾脏及法氏囊上具有明显的富集性。体内外抗ALV-J实验均显示,偶联抗体后,纳米药物抑制ALV-J复制的效果提高,说明纳米递送系统对ALV-J具有较好的分布和抑制靶向性。毒理研究表明低于400μg/m L时,对DF-1细胞没有明显毒性作用;体内代谢显示偶联抗体后,纳米药物仍然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体外抗病毒实验结果表明,在100μg/m L的浓度下,Ab-CS-PPPs NPs可以持续抑制ALV-J的复制,在体外显示出良好的抗病毒效果。最后建立后天感染ALV-J雏鸡模型,肌肉注射CS-PPPs NPs及Ab-CS-PPPs NPs,定期观察各组鸡的临床表现及剖检病理变化,对相关指标检测表明在病毒感染的早期,Ab-CS-PPPs NPs可以持续缓慢的释放,维持稳定的药物浓度,通过药物干预可以显着降低组织的病毒载量并对感染ALV-J雏鸡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之,该研究通过对松花粉多糖中的单体多糖及单糖组成进行分离鉴定,研究了其抗ALV-J的活性成分,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借助静电作用和自组装原理制备了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具有缓释长效作用的松花粉多糖壳聚糖纳米药物;同时以松花粉多糖作为抗病毒模型药物,构建了基于抗体靶向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为ALV-J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为其它靶向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及评价提供了参考。
牛祥云[3](2021)在《松花粉多糖对小鼠肠道微环境及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多糖是一种结构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包括介导信号转导,抗体-抗原识别,抵抗细菌入侵等。本实验室经过对松花粉多糖(pine pollen polysaccharide,PPPS)的长期研究证实,PPPS可以作为免疫增强剂,减轻禽白血病病毒B亚群(Avian leukosis virus subgroup B,ALV-B)所导致的鸡免疫抑制。禽白血病病毒和禽波氏杆菌共感染SPF鸡,应用PPPS进行治疗后表现免疫功能和发育状态的逐渐改善。PPPS在重组疫苗中充当免疫佐剂,能够很好的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PPPS对小鼠肠道微环境影响及溃疡性结肠炎作用关系,目前尚不清楚。通过研究PPPS对小鼠肠道菌群、黏膜免疫以及肠道上皮细胞的影响,揭示PPPS对小鼠肠道的相互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究PPPS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调节作用,以此来揭示PPPS对小鼠肠道的调节作用以及调节肠道疾病的能力,为PPPS的开发应用提供试验依据。本研究通过小鼠口服PPPS 14d后,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小鼠粪便中菌群的变化。测序结果显示在测序条数达到40000时,稀释曲线逐渐趋于平缓,说明测序深度符合要求,已包含了样品中的绝大多数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表明口服PPPS的小鼠比空白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更高。肠道菌群相对丰度图表明,门分类水平上,其丰富度较高的前10个门的菌群;PPPS组相比于PBS组,Bacteroidetes(拟杆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Deferribacteres(脱铁杆菌门)、Cyanobacteria(蓝细菌门)、Melainabacteria(黑水仙菌门)、Armatimonadetes(装甲菌门)以及一些unidentified_Bacteria(未确定的菌门)的相对丰度比例增加,而Firmicutes(厚壁菌门)和Tenericutes(软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比例有所下降。科分类水平上,PPPS组相比于PBS组,Bacteroidaceae(拟杆菌科)、Muribaculaceae、Xanthobacteraceae、Rikenellaceae(理研菌科)、Prevotellaceae(普雷沃氏菌科)、Sphingomonadaceae(鞘脂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双歧杆菌科)和Paenibacillaceae(类芽孢杆菌科)的相对丰度比例增加,而Lactobacillaceae(乳杆菌科)和Lachnospiraceae(毛螺旋菌科)的相对丰度比例有所下降。q PCR对科分类水平上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PPPS处理后的小鼠肠道菌中Bacteroidaceae(拟杆菌科)、Muribaculaceae、Rikenellaceae(理研菌科)、Prevotellaceae(普雷沃氏菌科)、Bifidobacteriaceae(双歧杆菌科)、Lachnospiraceae(毛螺旋菌科)的相对丰度显着增加,这与16S rRNA测序结果相似。这些菌群中大多都是肠道益生菌,而这些菌群正是肠道环境稳定、抵御外来病原菌感染以及肠道损伤参与修复的重要参与者,即PPPS能够影响小鼠肠道菌群,增强肠道益生菌水平,维持肠道动态平衡。派尔氏淋巴集合结属于小肠黏膜淋巴滤泡组织,是发生黏膜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其由内陷的M细胞包裹有T、B和DC细胞;M细胞摄取抗原,DC识别提呈抗原,激活T、B淋巴细胞,启动肠道黏膜免疫应答,并可进入血液循环,因此其不仅可以参与局部免疫也参于全身免疫反应。当小鼠注射环磷酰胺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后,小鼠口服多糖达到中剂量(125mg/kg)时,可以极显着的缓解环磷酰胺导致的肠道派尔氏淋巴集合结中CD3+T以及CD3+CD8+T比例的升高,同时可以使CD4+/CD8+T细胞比例恢复到正常水平,可以提高B细胞比例以及肠道内sIgA水平;离体试验中,PPPS可以刺激PPs中的淋巴细胞分泌GM-CSF和IL-6,可以促进骨髓细胞的增殖,以及髓源干细胞的分化,从而作用于全身性性免疫,发挥免疫调节活性。Caco2细胞模型是一种人克隆结肠腺癌细胞,结构和功能类似于分化的小肠上皮细胞,具有微绒毛等结构,并含有与小肠刷状缘上皮相关的酶系,具有相同的细胞极性和紧密连接。利用脂多糖(LPS)建立损伤模型,以研究多糖在肠道屏障损伤中所发挥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LPS可引起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分布异常,破坏Caco2细胞屏障功能。PPPS可以明显改善LPS引起的Caco2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异常,增加Occludin和ZO-1蛋白的表达,改善Caco2细胞屏障功能,当浓度达到200ug/m L时差异极显着。这说明PPPS可以在肠道上皮屏障损伤时能够发挥很好的保护作用,维持肠道的动态平衡。PPPS对小鼠结肠炎的作用研究中,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经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小鼠口服PPPS中等剂量(125mg/kg)时,即可表现出显着的预防结肠炎发生效果。首先,小鼠的体重损失减少,及较低的临床评分,第8d时,小鼠结肠长度明显增长,组织学表明小鼠结肠中较少的组织损伤以及炎症反应。小鼠结肠炎结肠组织内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中,PPPS可以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1β,INF-γm RNA的转录水平,同时可以提高抗炎因子IL-10、IL-4 m RNA转录水平,也可提高IL-22 m RNA转录水平,表明PPPS可以降低结肠炎中的炎症反应,增强肠道损伤的修复能力。肠道移位检测表明,经肠道黏膜损伤进入到血液和肝脏的有益菌和有害菌明显减少,这也降低了小鼠患全身性感染的风险。此外我们对结肠炎中IL-22的升高机制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PPPS可以促进IL-22的表达水平,但不会额外的提高IL-22RA1的表达水平。在对主要产IL-22活性细胞(ILC3和Th17)中我们发现PPPS可以提高Th17分泌IL-22,进而提高肠道黏膜损伤的修复,但是对ILC3无影响。ELISA结果证实PPPS处理组小鼠结肠中IL-23的水平显着降低,这表明PPPS以非IL-23途径促进Th17分泌IL-22,且低水平的IL-23可有效抑制结肠炎中的炎症反应。综上所述,PPPS可以增加小鼠肠道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可以调节肠道的免疫抑制状态和缓解LPS诱导的Caco2细胞屏障的损伤,在结肠炎的作用研究中表明PPPS通过非IL-23途径促进Th17分泌IL-22促进肠道黏膜损伤的修复,并且低水平的IL-23有效降低结肠炎的炎症环境,这表明PPPS在小鼠肠道中能够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
李雅竹[4](2021)在《浙贝黄芩汤干预Wip1-p38MAPK-p53通路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的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浙贝黄芩汤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asumi-1增殖、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分析浙贝黄芩汤对Wip1-p38MAPK-p53通路及细胞自噬的干预作用,探索浙贝黄芩汤抗白血病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1.检测kasumi-1细胞的化疗敏感性。使用不同浓度的化疗药物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分别干预白血病细胞系kasumi-1,以对化疗较敏感的HL-60细胞作为对照,MTS法检测各组细胞的OD490吸光值,计算不同药物浓度下细胞抑制率及IC50值,测知kasumi-1的药物敏感性。2.使用不同浓度的浙贝黄芩汤醇提物干预kasumi-1,MTS法检测各组细胞抑制率。3.将kasumi-1细胞分为三组,化疗组、联合组、空白组。化疗组应用阿糖胞苷加柔红霉素处理,联合组应用浙贝黄芩汤醇提物联合阿糖胞苷及柔红霉素处理,空白组无干预,MTS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双染检验凋亡率。4.Real-time PCR、Western blot 法检测各组 Wip1、p38MAPK、p53 mRNA 表达变化。5.探索性研究浙贝黄芩汤对kasumi-1细胞自噬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LC3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柔红霉素 0.01 ug/ml、0.02 ug/ml、0.05 ug/ml、0.1 ug/ml、0.5 ug/ml、1 ug/ml、2 ug/ml、5 ug/ml 分别作用于 kasumi-1 细胞,抑制率为-7.21±5.5、-6.47±5.84、0.02±4.60、0.97±8.78、47.6±2.04、62.67±1.00、62.52±1.41、56.94±1.12;以髓系白血病 HL-60 作为对照,柔红霉素按上述浓度0.01 ug/ml~1 ug/ml分别作用于HL-60,抑制率为6.46±5.54、23.94±3.26、58.47±1.73、63.07±2.15、73.25±0.3、73.25±0.16。柔红霉素对kasumi-1 的 IC50 为 2.833ug/ml,HL-60 为 0.092 ug/ml,kasumi-1 对柔红霉素的耐药倍数为30.79。选择柔红霉素0.1ug/ml进行后续实验。阿糖胞苷 0.1mg/ml、0.5mg/ml、1 mg/ml、2mg/ml、4mg/ml、8mg/ml、10 mg/ml、20 mg/ml 分别作用于 kasumi-1,抑制率为 17.65±9.34、22.09±10.16、27.64±6.10、37.13±6.05、46.06±4.61、64.86±1.23、69.55±1.35、77.92±0.52。阿糖胞苷 0.01 mg/ml、0.02 mg/ml、0.05 mg/ml、0.1 mg/ml、0.5 mg/ml、1 mg/ml、2 mg/ml、5 mg/ml分别作用于 HL-60,抑制率为 28.51±1.92、45.55±5.81、63.36±4.56、68.64±7.03、70.92±2.18、72.99±2.32、64.79±2.32、74.42±1.16。阿糖胞苷对 kasumi-1 的 IC50 为 7.820mg/ml,HL-60为0.070 mg/ml,kasumi-1对阿糖胞苷的耐药倍数为111.71。选择阿糖胞苷2mg/ml进行后续实验。2.浙贝黄芩汤醇提物 25mg/ml、50mg/ml、100 mg/ml、200 mg/ml、400 mg/ml、800 mg/ml、1600 mg/ml 分别作用于 kasumi-1,抑制率分别为 15.17±2.57、17.59±2.62、24.72±1.84、24.99±3.79、23.74±2.25、25.44±1.45、21.27±0.66。选择浙贝黄芩汤醇提物200ug/ml进行后续实验。3.kasumi-1细胞分为三组,化疗组干预药物为柔红霉素0.1ug/ml+阿糖胞苷2mg/ml,联合组干预药物为浙贝黄芩汤200ug/ml+柔红霉素0.1ug/ml+阿糖胞苷2mg/ml,空白组无干预。药物干预48h后,MTS法检测增殖抑制率,化疗组为29.00±2.85,联合组为62.52±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24h后,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空白组、化疗组及联合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4.14%、10.4%、23.5%,晚期凋亡率 1.7%、3.37%、7.48%,总体凋亡率 5.84%、13.77%、30.98%。浙贝黄芩汤醇提物可部分逆转kasumi-1细胞的化疗抗性,促进其凋亡。4.浙贝黄芩汤醇提物可明显降低kasumi-1细胞Wip1、p38、p53 mRNA表达量。Real-time RCR检测,空白组、化疗组、联合组Wip1 mRNA相对表达分别为1、73.52773±1.27401、6.587956±6.5439,p38 mRNA 相对表达分别为 1、26.65348±26.60724、0.005633±0.000147,p53 mRNA 相对表达分别为 1、127.2598±14.27375、10.51457±10.3791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Wip1、p38、p53 mRNA相对表达量较空白组均明显升高,浙贝黄芩汤与化疗伍用可显着减低上述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联合组较化疗组p38MAP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Wip1及p53蛋白未见条带显影。5.浙贝黄芩汤可促进kasumi-1细胞自噬。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纯使用柔红霉素及阿糖胞苷化疗组,kasumi-1自噬蛋白LC3明显降低,联合组LC3蛋白含量明显增加。结论浙贝黄芩汤通过调控Wip1-p38MAPK-p53通路逆转髓系白血病细胞耐药。
李兰洲[5](2021)在《基于免疫调节的小牛胸腺肽抗结直肠癌活性及促造血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胸腺肽类药物在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常作为免疫调节剂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临床数据显示,胸腺肽类药物的使用提升了恶性肿瘤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胸腺肽注射制剂在使用中容易引起严重的过敏等副作用,而胸腺肽肠溶片虽然安全性更高,但也存在药品标准简单,质量控制项少等问题,且其相关研究较少,临床定位模糊,作用机制不明确。本研究以胸腺肽肠溶片原料药小牛胸腺肽(CTP)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物质基础进行测定,并通过免疫低下小鼠模型,B6/JGpt-Apcem1Cin(Min C)/Gpt基因型(APC)原发性结直肠癌小鼠模型,造血体外细胞模型和造血功能障碍小鼠模型,对CTP的免疫调节活性,基于免疫调节活性的抗结直肠癌活性和促造血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首先测定了CTP的分子量及分子量范围,17种氨基酸及5种核苷酸含量。结果显示CTP中分子量在100-800道尔顿(Da)之间有69.15%的组分,CTP的数均分子量为222 Da,重均分子量为998 Da。同时发现CTP中既含有大量的必须氨基酸,如:60.24 g/kg的赖氨酸和49.46 g/kg的亮氨酸,又含有大量的非必需氨基酸,如:86.82 g/kg的谷氨酸和55.67 g/kg的天冬氨酸。5种核苷酸中CMP以49763.19 mg/kg的含量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其次,通过75 mg/kg环磷酰胺(CTX)建立免疫低下小鼠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淋巴细胞转化活性,免疫球蛋白(Ig)及细胞因子含量,对CTP免疫调节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TP有效地缓解了免疫低下小鼠体重的降低,提高了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活性,提高了Ig A,Ig G,Ig M,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IFN)-α和IFN-γ的含量,并降低了IL-10的含量。再次,在APC小鼠模型中,通过比较肿瘤形态变化及组织病理学,流式细胞术,肠道菌群测定,ELISA测定及western blot分析等技术,对CTP基于免疫调节的抗结直肠癌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TP作用有效地抑制了APC小鼠结直肠肿瘤的发展,限制了肿瘤组织中血管网络的建立,并有力地保持肠道细胞正常形态,说明在APC小鼠体内,CTP确实发挥了抑制结直肠癌的作用。CTP提高了APC小鼠外周血中NK细胞(CD3e-NK1.1+)和活化T淋巴细胞(CD3e+CD28+)的数量,提高了小鼠脾脏和肿瘤组织中CD4+、CD8+T细胞数量和辅助性T细胞(T helper cells,Th)1/Th2细胞比例。此外CTP作用显着提高了IL-2,IL-12,Toll样受体(TLR)4,TLR5含量,降低了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有效地提升了APC小鼠肠道菌群物种组成数量、种群丰度及均匀度,有效地降低了APC小鼠肿瘤及脾脏组织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PD-L)1含量,升高了小鼠脾脏中IL-2含量及Calcineurin A/活化T细胞核因子1(NFAT1)通路蛋白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抑制剂激酶(IKK)/核因子κB(NF-κB)p65通路蛋白的活化水平。最后选用K562细胞和CHRF细胞作为体外模型,通过XTT测定,流式细胞术凋亡测定,联苯胺染色,western blot分析等,在体外模型中初步确定CTP促造血活性。并通过100 mg/kg CTX建立造血功能障碍小鼠模型,模拟化疗引起的骨髓损伤相关的造血功能障碍。通过外周血细胞分析,组织病理学分析,骨髓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蛋白质组学联合ELISA测定技术对造血相关细胞因子进行分析,western blot分析等,在体内水平对CTP促造血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体外细胞实验显示,CTP作用在增强K562细胞和CHRF细胞增殖活性的同时,也促进了细胞分化,增加了K562和CHRF细胞中磷酸化(P)-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P-核糖体蛋白S6激酶(RSK)1 p90、c-Myc和ETS转录因子ELK1(ELK1)等增殖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证实CTP可通过调节增殖分化实现体外促造血作用。在造血功能障碍小鼠中,CTP促进了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WBC),嗜酸性粒细胞(EO),中性粒细胞(NE)等血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增多,并促进小鼠骨髓形态结构的重建及骨髓中B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HSCs)和造血祖细胞(HPCs)的增多,同时增加了小鼠体内IL-2,IL-4,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等细胞因子水平,限制了IL-17,CCL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NF-α,IFN-γ等细胞因子的释放,显着升高了ERK1/2,PI3K,AKT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磷酸化水平及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M-CSF,NFAT1和IL-2的蛋白水平。以上结果表明:(1)CTP作为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可以提高免疫低下小鼠体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并提高了小鼠杀伤性免疫细胞的活性;(2)CT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调控IL-2相关通路蛋白活化,降低免疫检查点作用,增加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介导的免疫杀伤反应实现抗结直肠癌活性。(3)CTP能够通过调节G-CSF、M-CSF和IL-2水平及其相关通路蛋白变化,促进骨髓完整性重建和造血功能细胞增多,从而发挥促造血作用。本文研究内容将为CTP药物质量标准提升提供科学数据支持,并有助于确定CTP药物作用机制,明确其临床适用症,为基于CTP开发抗肿瘤或促造血药物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陈佳[6](2021)在《回阳生肌汤对db/db小鼠皮肤创面愈合及巨噬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皮肤溃疡(CSU)是临床上难治性皮肤疾病,因高血糖等因素导致创面周围血管和神经病变,大量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聚集,释放炎症因子和炎症介质,使创面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细胞外基质新生和重塑困难,创面难以从炎症期过渡到增殖期,导致愈合时间延长。调节抗炎型巨噬细胞(M2型)定向分化可作为慢性皮肤溃疡的治疗途径。创面中促炎型单核细胞(M1型)不能向M2型极化,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和炎症介质,导致M2型促修复作用难以发挥。因此,促进M1型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可加速慢性创面愈合。同时促炎型单核细胞(Ly6chi/+)动员和募集增多,抗炎型单核细胞(Ly6clow/-)动员和募集减少,为创面单核细胞源性M1型巨噬细胞增多,M2型补充不足的重要原因。回阳生肌汤为治疗慢性皮肤溃疡“阴证”的有效方剂。慢性皮肤溃疡发展到后期多为疮疡“阴证”范畴。多因气血不足、脾肾阳虚、肾精虚衰所致。创面巨噬细胞来源及功能受损,不能及时有效的向M2型转化,且单核细胞源性M2型补充不足,使创伤修复不能按时相进行,临床常使用内外合治法进行治疗,其中内服代表方剂为回阳生肌汤。本研究探讨回阳生肌汤是否通过调控骨髓单核细胞动员和募集、单核/巨噬细胞分化从而促进修复细胞增殖,以达到补托生肌的作用。本研究动物实验使用db/db小鼠全厚皮切除模型,验证回阳生肌汤对愈合迟缓性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观察创面不同表型巨噬细胞数量,检测创面组织的炎症相关蛋白表达,检测骨髓和血液中总单核细胞、Ly6chi/+型、Ly6clow/-型单核细胞比例来探讨回阳生肌汤对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定向分化的影响。体外实验培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检测甘露糖受体(CD206)和CD86分子表达;M1、M2型巨噬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分泌;一氧化氮(NO)释放;M1型标志性蛋白一氧化氮合酶(iNOS)、M2型标志性蛋白精氨酸酶1(Arg-1)表达水平,探讨回阳生肌汤对M2型巨噬细胞定向极化的影响。实验研究实验一回阳生肌汤对db/db小鼠皮肤创面愈合及单核/巨噬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目的:探讨回阳生肌汤对db/db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明确回阳生肌汤对单核/巨噬细胞表型转化的调节作用,为回阳生肌汤治疗慢性皮肤溃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0只db/m小鼠为空白对照组,将30只db/db小鼠根据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回阳生肌汤组(HYSJD)、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bFGF)。各组小鼠在造模前称重和检测血糖,根据经典造模方法于小鼠背部皮肤全厚皮切除直径为6mm的创面,外用一次性明胶海绵和药物贴敷,隔天换药,创面拍照并测定创面面积。创伤后第7天取小鼠背部皮肤组织,脱水包埋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多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创面组织M1型、M2型的数量;蛋白芯片技术检测M1型、M2型相关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骨髓、外周血中总单核细胞、Ly6chi/+、Ly6clow/-的比例。结果:db/db模型组小鼠体重、血糖显着高于db/m空白组(P<0.01);模型组创面愈合率显着低于空白组(P<0.01),回阳生肌汤组创面愈合率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回阳生肌汤组肉芽新生,成纤维细胞和血管丰富,纤维排列整齐。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第7天创面M1型数量增多,M2型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回阳生肌汤组创面M1型数量减少,M2型增多(P<0.01);bFGF组M1型数量减少,M2型数量增多(P<0.01)。模型组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α(IL-1α)、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Ⅱ(TNF-RII)表达水平高于空白组(P<0.05或P<0.01);回阳生肌汤组IL-1β、IL-1α、IFN-γ、TNF-α,TNF-RII炎症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bFGF组IL-1α、TNF-RII表达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P<0.01),但IFN-γ、TNF-α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IL-1β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单核细胞趋化因子L2(CCL2;MCP-1)表达升高,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表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回阳生肌汤能抑制MCP-1表达,促进M-CSF表达,GM-CSF在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骨髓总单核细胞、Ly6clow/-比例下降,Ly6chi/+比例升高(P<0.05或P<0.01),外周血中总单核细胞、Ly6chi/+比例升高,Ly6clow/-比例下降(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回阳生肌汤组骨髓总单核细胞、Ly6c1ow/-比例升高、Ly6chi/+比例下降(P<0.05或P<0.01),血液中总单核细胞、Ly6chi/+比例下降,Ly6clow/-比例升高(P<0.01);bFGF组骨髓、血液总单核细胞、Ly6clw/-、Ly6chi/+比例较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回阳生肌汤可促进db/db小鼠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MCP-1的表达,抑制Ly6chi/+促炎型单核细胞向创面局部动员和募集;同时上调M-CSF表达,促进Ly6clow/-抗炎型单核细胞动员和募集,从而减少创面中单核细胞源性M1型数量,增加创面单核细胞源性M2型巨噬细胞。实验二回阳生肌汤对RAW264.7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影响目的:探讨回阳生肌汤对体外RAW264.7巨噬细胞定向极化为M2型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使用脂多糖(LPS,100ng/mL)和干扰素γ(IFN-γ,20ng/mL)诱导巨噬细胞为促炎M1型,白介素4(IL-4,20ng/mL)使其诱导为M2型。采用CCK-8法检测回阳生肌汤提取物对巨噬细胞增殖作用。回阳生肌汤提取物预先作用巨噬细胞24h,LPS+IFN-γ刺激12h后,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上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luminex高通量检测技术检测细胞上清中的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 CD86、CD206表达阳性率;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STAT6)的表达水平。结果:回阳生肌汤提取物在130~520mg.L-1时对巨噬细胞有促增殖作用;显着抑制经LPS+IFN-γ刺激的巨噬细胞释放NO,抑制其分泌IL-1β、IL-6、IL-12,同时促进其分泌IL-10(P<0.05);降低CD86阳性率,提高CD206阳性率;抑制iNOS蛋白表达,促进Arg-1、p-STAT6蛋白表达(P<0.05)。结论:回阳生肌汤提取物体外可抑制LPS+IFN-γ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促进向M2型定向极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STAT6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结语综上所述,db/db小鼠创面愈合迟缓,回阳生肌汤可促进愈合迟缓性创面愈合。回阳生肌汤通过补气养血、健脾益肾,改善创面微环境,下调MCP-1表达,抑制Ly6chi/+型单核细胞向创面动员和募集,上调M-CSF表达,促进Ly6clow-型单核细胞动员和募集,增加创面中单核细胞源性的M2型。同时回阳生肌汤可促进巨噬细胞定向极化为M2型,减少创面中IL-1β、IL-1α、IFN-γ、TNF-α、TNF-RII等炎症蛋白表达,促进肉芽新生和表皮爬行,达到补托生肌的作用。
张洋[7](2021)在《罗布麻叶总黄酮及异槲皮苷对吡柔比星致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蒽环类药物,包括多柔比星(Doxorubicin,DOX)、表柔比星(Epirubicin,EPI)、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等,广泛用于实体恶性肿瘤和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但是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右雷佐生(Dexrazoxane,DZR)是目前FDA唯一批准使用的心脏保护药,但有报道发现DZR可能会加重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并诱发第二癌的发生。因此,寻求一种减轻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损伤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罗布麻叶总黄酮(AVLE)为罗布麻叶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高血压、抗焦虑、抗抑郁和保护心脏等药理作用,随着对AVLE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防治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异槲皮苷,又称槲皮素-3-O-葡萄糖苷(Isoquercitrin,IQC)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是AVLE中有效成份之一,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谷物和多种饮品中,具有抗氧化应激、抗肿瘤、保护心血管、降血糖及抗过敏等多种药理作用。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在许多重要生命活动中发挥功能,随着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深化miRNA的研究对于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IQC和AVLE对THP诱导的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然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miR-190a-5p/Phlpp1/AKT/Bcl-2信号通路,以此信号通路为切入点,利用AKT阻断剂及miRNA过表达/沉默瞬转细胞,从细胞水平加以验证,以期为开发和利用以IQC和AVLE为药效成分的中药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分为5部分:(1)AVLE对THP诱导大鼠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首先预防性灌胃给予大鼠不同剂量的AVLE 1w,然后尾静脉注射THP(3mg/kg/w,6w)建立大鼠慢性心脏损伤模型,同时继续灌胃给予大鼠AVLE。观察大鼠心电图和大鼠心脏组织形态变化,并对血液动力学、血清BNP、CK-MB、CTn T和LDH水平、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心肌线粒体膜m RNA水平及AKT/Bcl-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进行检测,探讨AVLE对THP诱导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如下:(1)AVLE中、高剂量组可提高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的心率,减轻QRS波群改变,降低LVEDP,提高LVSP和±dp/dtmax水平;降低血清BNP、CK-MB、CTn T和LDH水平,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改善THP所致的心肌病理学改变;降低心脏组织内线粒体膜VDAC1、ANT1和CYPD m RNA的表达,改善线粒体膜通透性。AVLE低剂量组对上述指标改善不明显。(2)AVLE抑制Cyt c由线粒体向胞浆的释放;提高pro-caspase-9、pro-caspase-3、p-AKT和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Bax、cleaved-caspase-3的蛋白水平,减轻THP诱导心脏组织细胞凋亡的发生。(2)AVLE的制备及成份分析采用醇提法制备AVL提取物,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富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利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HPLC-ESI-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技术对AVLE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如下:AVLE中含有7个黄酮类化合物,随后对其中4个主要单体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确定IQC为AVLE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3)AKT在AVLE和IQC保护THP诱导H9c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以THP诱导H9c2细胞损伤,加入IQC/AVLE及AKT inhibitor,应用MTT、DCFH-DA荧光探针、ELISA、Mito-Tracker Red CMXRos探针、JC-1探针、TUNEL、RT-q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探讨AKT在AVLE和IQC保护THP诱导H9c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结果如下:(1)IQC(5~500μM)和AVLE(5~400μg/ml)在不同时间点(6、12、24及36h)对H9c2细胞无毒性作用;以5μM THP处理H9c2细胞24h,可使细胞发生凋亡,存活率降低;而IQC和AVLE均可抑制THP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最佳给药浓度及时间为70μM及70μg/ml,24h。IQC或AVLE均可降低THP处理H9c2细胞内ROS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H9c2细胞内线粒体活力,改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膜相关基因的表达。(2)IQC和AVLE提高H9c2细胞内pAKT的蛋白表达,抑制Cyt c由细胞线粒体向胞浆释放,降低细胞凋亡率,同时降低胞浆内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提高pro-caspase-9和procaspase-3的蛋白水平和Bcl-2/Bax的蛋白比值;应用AKT inhibitor可阻断IQC或AVLE对THP诱导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说明AKT为IQC或AVLE发挥心脏保护作用的节点分子。(4)THP诱导大鼠心脏损伤miRNA芯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miR-190a-5p/Phlpp1/AKT/Bcl-2信号通路的构建和验证对课题组前期构建THP所致大鼠心脏损伤的miRNA表达谱进行分析,最终确定miR-190a-5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miR-190a-5p靶基因预测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在Phlpp1 m RNA的3’UTR处有miR-190a-5p的潜在结合位点,靶向性较好,且Phlpp1位于AKT上游调控分子中;同时搜索AVL靶基因并对其进行KEGG富集分析,结果发现AVL可参与调控AKT及其下游Bcl-2家族蛋白。因此,构建出miR-190a-5p/Phlpp1/AKT/Bcl-2信号通路。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对预测得到的miR-190a-5p及其靶基因Phlpp1在THP所致大鼠心脏损伤组织/H9c2细胞中进行初步验证,结果发现IQC和AVLE可提高miR-190a-5p的表达,抑制Phlpp1基因和蛋白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90-5p可直接调控Phlpp1,且只有唯一一个结合位点。(5)miR-190a-5p在THP诱导H9c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通过构建miR-190a-5p过表达/沉默瞬转H9c2细胞,采用DCFH-DA探针、ELISA、Mito-Tracker Red CMXRos探针、JC-1探针、RT-qPCR、TUNEL和Western blot实验方法,探讨miR-190a-5p在THP处理H9c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结果如下:(1)miR-190a-5p mimics降低H9c2细胞内ROS的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同时提高H9c2细胞线粒体活力和膜电位,降低线粒体膜基因的表达;而转染miR-190a-5p inhibitor对THP处理H9c2细胞无改善作用。(2)miR-190a-5p mimics升高H9c2细胞内miR-190a-5p的表达,抑制Phlpp1基因及蛋白,升高p-AKT蛋白表达,并抑制Cyt c由线粒体向胞浆释放,降低细胞凋亡率,同时降低胞浆内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提高procaspase-9和pro-caspase-3的蛋白水平和Bcl-2/Bax蛋白比值;而转染miR-190a-5p inhibitor对THP处理的H9c2细胞中上述基因及蛋白无改善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分别从整体动物水平和细胞水平探讨IQC和AVLE对THP诱导大鼠心脏组织/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所得结论如下:1.在体内研究中,AVLE对THP所致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2.通过对AVLE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推测出7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IQC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16.7%。3.在体外研究中,IQC和AVLE对THP诱导的H9c2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二者的保护作用相等。4.IQC和AVLE对THP诱导心脏/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是通过调控miR-190a-5p/Phlpp1/AKT/Bcl-2信号通路实现的,且AKT为二者发挥心脏保护作用的节点分子。
王筱淇[8](2021)在《供者来源靶向CD19 CAR-T细胞治疗CD19+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伴随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也开始受到关注,且取得良好的效果,逐渐经成为癌症领域的主要疗法之一。癌症生物治疗有很多种,其中常用如过继性细胞治疗、免疫疫苗、免疫调节剂等,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CAR-T)疗法近年来开始应用于癌症治疗领域,且避免了传统细胞治疗的缺陷,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结合肿瘤表位的CAR受体基因通过转染等的方式导入正常T细胞后,体外扩增后把足够数量的CAR-T细胞回输,通过嵌合抗原识别并清除肿瘤细胞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近年来,以免疫细胞为基础的精准靶向治疗取得重大突破,CAR-T相关的临床试验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其中以靶向CD19 CAR-T细胞为代表的第二代CAR-T技术在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中应用最多,治疗难治/复发血液系统B细胞肿瘤有效率可达60-90%。CAR-T细胞根据T细胞来源分为自体、异体、干细胞诱导型,现在较常用的是自体T细胞。而对于移植后复发的患者,因为移植后强烈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采集患者自身T细胞进行CAR-T制备,其活性可能受到影响导致白血病杀伤效能降低;同时,对于复发的患者,在采集单个核细胞的时候容易混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可能影响制备效果。而采用HLA相合或者半相合的供者的T细胞则有许多优势,供者来源的T细胞是一种“健康”的T细胞,采集方便,质量可以保障,也是制备CAR-T细胞的重要来源。其优点在于:容易获得,避免肿瘤细胞污染,杀伤肿瘤能力强,尚需要观察的是其安全性,如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ing syndrome,CRS)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c leukemia,ALL)作为一种发病高的恶性血液病,占白血病中的15%,而在急性白血病当中以儿童最为常见,占据总体的80%,成人占30-40%。ALL诱导化疗之后的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达70-90%,3-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30-60%。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愈ALL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即便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有30-60%的患者预后不良,而这也是导致ALL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各方面因素制约,当前对于难治/复发(Refractory/relapsed,R/R)ALL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的方法包括化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onor Lymphocyte Infusion,DLI)和二次移植。但DLI对于ALL的效果并不显着,反而有很大可能诱发GVHD;二次移植的安全性需要考虑,挽救性二次移植的预后也相对不良且花费不菲。研究报道,复发后DLI和二次移植后1年总生存率仅20.74%和23%,因而很有必要探索新的有效治疗方案。供者来源靶向CD19 CAR-T细胞治疗复发ALL有望成为此领域的重点疗法。本研究针对移植后复发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开展供者来源CD19 CAR-T细胞治疗,以期提高缓解率,延长长期生存率。此项研究得到了陆军军医大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批临床研究号:Chi CTR-OOC-16008447和Chi CTR-OIC-17012374。伦理委员会批件文号:Chi ECRCT-20160022和XYFY2017-KL033-01。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9年3月国内9个移植中心共43例(我中心入组18例)确诊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且出现复发的患者,给于供者来源靶向CD19 CAR-T细胞治疗,研究主要终点是有效性,次要终点是与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关的协变量安全性,监测不良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ing syndrome,CRS)、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mmune effector cell-associated neurotoxicity syndrome,ICANS)、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累积复发发生率(cumulative incidence of relapse,CIR)、无事件生存期(event-free survival,EFS)和总生存期等。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范围为6-47个月)。结果:纳入本研究统计的43例CD19表达阳性的HSCT后复发B-ALL患者采用了供者来源CD19 CAR-T细胞治疗,其中29例男性,患者中位年龄24岁(4-60岁),按照供者类型不同分为接受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全相合供者来源CAR-T细胞治疗的17例,HLA半相合供者来源的26例。复发情况为:微小残留病检测(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MRD)0.01–5%13例,原始细胞5-50%20例,原始细胞>50%10例患者。从复发到CD19 CAR-T输注中位时间为42天(35-59天)。复发后患者的治疗包括停止免疫抑制(12例),DLI(7例),化疗(19例),DLI联合化疗(5例)。CAR-T细胞输注前预处理方案包括以下三种:方案一:氟达拉滨,30mg/m2/d,持续2-4天,环磷酰胺,200mg/m2/d,持续2天;方案二:氟达拉滨,30mg/m2/d,3天,环磷酰胺,350mg/m2/d,,2天,阿糖胞苷,100mg/m2/d,4天;方案三:环磷酰胺500mg/m2/d,共3天。43例患者中,34例患者接受方案一,5例肿瘤负荷重的年轻患者接受方案二,方案三用于4例老年患者。根据CAR-T细胞共刺激分子的不同,接受CD19–28z CAR-T细胞18例,CD19-BBz CAR-T细胞25例。输注CD19 CAR-T细胞的中位数为1.76×106/kg。34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79.07%)。1年EFS及生存率是43.33%,达到完全血液学缓解且没有接受第二次移植的患者中1年的EFS和生存率为59.01%,1年CIR为41.0%。不良反应发生率:38例患者发生CRS(88.37%),其中7例患者CRS≥3级;9例患者发生ICANS(20.93%),均≤2级;2例患者出现了≤2级急性GVHD(4.65%)。2例患者出现CAR-T细胞治疗相关的严重CRS和多器官衰竭而导致死亡。此外,临床治疗时还易出现发热、粒细胞减少、贫血相关的副反应,而神经系统毒性包括头痛、有患者出现畏光症状,但是没有发生严重的脑水肿。有患者则出现恶心、纳差,肝酶升高(包括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升高)、电解质紊乱、凝血常规异常(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延长)之类的毒副作用。CD19 CAR-T细胞输注后第9天数量达到高峰。输注后检测到的CAR-T细胞的中位间隔时间为89天,输注CAR-T细胞后,CAR-T细胞的峰值是4.85×105/L。结论:供者来源靶向CD19 CAR-T细胞是治疗移植后复发CD19+B-ALL的有效手段之一。
杨文杰[9](2021)在《汉黄芩素抑制M2型巨噬细胞介导的心肌梗死后乳腺癌肺转移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患病率第一的疾病,超过90%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与转移有关,乳腺癌中死亡率最高、最难以治愈的是三阴性乳腺癌,目前针对三阴性乳腺癌除了化疗外并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肺转移,大量的临床和实验数据表明,M2型巨噬细胞在乳腺癌等肿瘤转移中起着明显的促进的作用,因此,抑制M2型巨噬细胞成为乳腺癌等肿瘤转移治疗的重要靶点。最近的研究表明,乳腺癌小鼠心肌梗死后会导致机体内单核细胞向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M2型巨噬细胞转变,导致加剧小鼠乳腺癌肿瘤生长和肺转移的情况。汉黄芩素(Wogonin)来源于传统中药黄芩,具有抗炎、抗肿瘤和抗乳腺癌转移的作用,本研究在发现汉黄芩素具有抑制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汉黄芩素是否具有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及其功能发挥抑制心肌梗死后乳腺癌肺转移的作用。目的:探讨汉黄芩素是否能够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及其功能发挥抑制心肌梗死后乳腺癌肺转移的作用。方法:以RAW264.7、THP-1经PMA刺激24 h得到的M0巨噬细胞及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诱导为M2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体外M2型巨噬细胞(IL-4/IL-13)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Wogonin进行干预。RT-PCR法检测M2型巨噬细胞关键功能基因Arg-1、MR、IGF-1、TGF-β1表达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Wogonin对RAW264.7、THP-1经PMA刺激24 h得到的M0巨噬细胞及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中巨噬细胞极化相关蛋白p-STAT6表达的影响。选用雌性BALB/c小鼠(6周龄,体重20 g-22 g,SPF级),原位移植乳腺癌细胞4T1,接种成功3天后,按照之前研究组建立的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制作心肌缺血模型,以EF和FS值的变化作为评价指标。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MI模型组(0.5%CMC-Na)、汉黄素组(50 mg/kg)。连续灌胃给药14天。用显微镜观察小鼠肺部乳腺癌转移的变化;用超声心动图观察给药7天后各组心功能的变化;RT-PCR法检测给药14天后心脏组织中炎症相关基因INOS、IL-6、IL-1β的表达变化的影响;免疫组化法观察给药14天后对肿瘤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数量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Wogonin对术后14天小鼠肿瘤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数量的影响;RT-PCR法检测给药14天后肿瘤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指标Arg-1、MR、IGF-1、TGF-β1表达变化的影响。以乳腺癌细胞MCF-7和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为研究对象,构建体外乳腺癌细胞迁移模型,加入不同浓度的汉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处理的M2型巨噬细胞上清干预,采用Incu Cyte法检测汉黄芩素对M2型巨噬细胞介导的乳腺癌细胞迁移作用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汉黄芩素对M2型巨噬细胞分泌的CXCL1、TNF-α因子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10,20,40μM)的Wogonin处理RAW264.7、THP-1经PMA刺激24 h诱导的M0巨噬细胞细胞及骨髓来源的单核巨噬细胞24 h后,发现Wogonin可降低三种细胞系M2型巨噬细胞关键功能基因Arg-1、MR、IGF-1、TGF-β1的m RNA的表达。此外,Wogonin可以抑制三种细胞系M2巨噬细胞p-STAT6的表达。肺转移图显示给药Wogonin能够明显降低MI增强的乳腺癌肺转移;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模型组的左室短轴缩短率LEVES(μL)、LEVDS(μL)和射血分数EF(%)、FS(%)及心室结构均发生明显改变。经药物治疗后,左室短轴缩短率LEVES(μL)、LEVDS(μL)和射血分数EF(%)、FS(%)及心室结构均有明显的改善;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脏组织中炎症相关基因INOS、IL-6、IL-1β表达明显升高,Wogonin组心脏组织中炎症相关基因INOS、IL-6、IL-1β的表达显着降低;模型组升高免疫组化以及免疫荧光染色中肿瘤组织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的数量,Wogonin组降低免疫组化以及免疫荧光染色中肿瘤组织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的数量;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肿瘤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关键功能基因Arg-1、MR、IGF-1、IL-10的表达明显升高,Wogonin组肿瘤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关键功能基因Arg-1、MR、IGF-1、IL-10的表达显着降低。体外乳腺癌细胞迁移结果显示Wogonin具有抑制M2型巨噬细胞介导的乳腺癌细胞的迁移作用,ELISA结果显示Wogonin具有降低M2型巨噬细胞分泌的CXCL1、TNF-α因子的作用。结论:汉黄芩素可以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及其功能发挥抑制心肌梗死后乳腺癌肺转移的作用。本研究为汉黄芩素在心肌梗死和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赵孟晖[10](2021)在《纳米粒-微球复合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造成残疾或者死亡。目前RA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炎症细胞、炎症因子和细胞信号通路参与了RA的病理学过程,在该过程中,包括巨噬细胞在内的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滑膜,并促进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同时,细胞因子通过信号通路会触发各种细胞内信号转导事件,加速炎症的进程。RA复杂的发病机制导致其作用靶点众多,单药治疗很难取得理想的药效。联合用药治疗可以作用于RA的不同靶点使药效增强,产生优于单药治疗的结果。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cl-1)siRNA可以特异性沉默Mcl-1基因的表达,诱导RA的巨噬细胞凋亡从而抑制RA的进程。托法替尼(Tof)通过抑制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阻断多种炎症因子的信号转导。在本项研究中,我们选用Mcl-1 siRNA与Tof联合使用,分别作用于RA病理学过程中的炎性巨噬细胞和信号通路,以得到更高的药效。然而siRNA和Tof的有效递送均存在一定障碍:(1)siRNA亲水性强,分子量大,且呈负电性,导致其不易进入细胞;(2)siRNA易受血清核酸酶降解,同时,Tof在体内的吸收和消除也较为迅速,导致二者需要频繁使用从而降低了用药依从性;(3)siRNA和Tof的非特异性分布会导致药效的降低和毒副作用的增加。因此构建一种合理的联合给药体系对于RA的治疗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纳米载体可以携带药物被动蓄积到炎症部位,增强药效减少副作用,然而其往往导致较快的药物释放行为;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长效的缓释制剂,可避免血液中药物浓度的大幅度波动并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然而其不具备靶向性。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将纳米载体与微球载体结合,开发一种复合尺度的制剂使其同时具有纳米粒的靶向功能和微球的缓释功能。我们针对siRNA和Tof的不同特点分别设计了相应的纳米载体,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和聚缩酮(PCADK)为微球载体分别包封这两种纳米粒或其组合,形成纳米粒-微球复合载药系统,并在体内外分别考察该复合载体在RA中的作用。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1、载siRNA的纳米粒-微球的制备及评价在本部分研究中,首先制备阳离子壳聚糖(CS)纳米粒包封带负电的siRNA,并根据透明质酸(HA)能与RA处巨噬细胞表面过表达的CD44受体结合的特性,在CS纳米粒表面修饰HA形成HCNPs-siRNA,以携带siRNA主动靶向到siRNA的靶点巨噬细胞。以粒径大小为筛选指标,通过调整HA,CS与交联剂三聚磷酸铵(TPP)的含量,得到纳米粒的最优处方。最优处方的纳米粒粒径为113.6±2.2 nm,PDI为0.154±0.013,包封率是90.02±3.02%。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表明在血清酶存在的情况下,纳米粒能够较好的保护siRNA超过24 h。细胞毒性和细胞摄取实验证明,纳米粒能够通过HA靶向到活化的巨噬细胞并抑制细胞增殖。随后,采用聚合物PLGA和PCADK作为微球载体基质,包封HCNPs-siRNA,制备纳米粒-微球复合给药体系Ni MPs-siRNA。同时,制备了载siRNA的常规微球CMPs-siRNA作为对照。Ni MPs-siRNA的粒径为17.63±0.68μm,包封率为87.09±3.91%。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得到,与CMPs-siRNA相比,Ni MPssiRNA中的siRNA更为均匀的分布在微球内部。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CMPs-siRNA,Ni MPs-siRNA中siRNA的突释更小,仅为5.6%。细胞毒实验证明Ni MPs-siRNA释放液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i MPssiRNA释放液可以降低巨噬细胞中Mcl-1蛋白的表达,这证明Ni MPs-siRNA可以保护siRNA的生物学活性。采用SD大鼠进行了Ni MPs-siRNA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评价,与纳米粒组相比,Ni MPs-siRNA组的血药浓度变化更平稳。构建佐剂诱导的RA大鼠模型,组织分布实验证明Ni MPs-siRNA可实现siRNA在炎症关节处的蓄积。体内药效学实验表明Ni MPs-siRNA可以较好的缓解炎症,抑制RA进程。2、载Tof的纳米粒-微球的制备及评价在本部分研究中,我们选用酸敏感载体材料PCADK包封Tof制备纳米粒LPNPs-Tof,使药物在生理环境下的释放量尽可能减少。添加卵磷脂(egg PC)调节粒径,并在纳米粒表面包裹CS,防止纳米粒在包封到微球过程中受到有机溶剂腐蚀。以粒径和载药量作为指标,筛选得到纳米粒的最优处方。最优处方的纳米粒粒度分布均匀,呈球形,粒径为153.0±2.2 nm,载药量为8.21±0.24%。体外释放实验验证了PCADK的酸敏感特性。随后,我们将纳米粒包封到聚合物PLGA和PCADK中制备纳米粒-微球复合给药体系Ni MPs-Tof。同时,制备了载Tof的常规微球CMPs-Tof作为对照。Ni MPs-Tof的粒径是23.1±0.77μm,载药量是1.36±0.16%。体外释放结果表明,相较于CMPs-Tof,Ni MPs-Tof具有更小的突释,且在16天内几乎释放完全。我们通过SEM观察得到从Ni MPs-Tof中释放的纳米粒较完整。最后在RA大鼠中进行了体内实验,组织分布结果表明Ni MPs-Tof相较于CMPs-Tof来说,在炎症部位的分布更多。药效学实验证明了Ni MPs-Tof能够减少炎症细胞,抑制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RA的进程。3、共载siRNA和Tof的纳米粒-微球的制备和评价在本部分研究中,我们将两种纳米粒HCNPs-siRNA和LPNPs-Tof共同包封到聚合物PLGA和PCADK中形成共载siRNA和Tof的纳米粒-微球:Ni MPs(siRNA+Tof),实现siRNA和Tof协同治疗的作用。同时,制备共载siRNA和Tof的常规微球CMPs(siRNA+Tof)作为对照。测得Ni MPs(siRNA+Tof)中siRNA的包封率是92.70±3.62%,Tof的载药量是1.32±0.17%。体外释放结果表明,Ni MPs(siRNA+Tof)与CMPs(siRNA+Tof)相比,能够减少siRNA和Tof的突释,延长siRNA释放天数和累积释放总量。RA大鼠药效学结果表明,与单载的Ni MPs-siRNA和Ni MPs-Tof相比,Ni MPs(siRNA+Tof)对RA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证明了siRNA与Tof的协同作用。与共载siRNA和Tof的纳米粒和常规微球相比,Ni MPs(siRNA+Tof)的药效学效果更显着,证明了纳米粒-微球相较于常规微球以及纳米粒的优越性。脏器病理学切片结果表明,Ni MPs(siRNA+Tof)是安全无毒的,且经过其治疗后能够最大程度的恢复由关节炎导致的脏器受损。综上所述,本项研究构建的纳米粒-微球复合载体将微球的缓释功能与纳米粒的靶向功能进行了结合,成功用于siRNA和Tof的递送,不但减少了给药频次以迎合RA疾病的治疗需求,而且在关节炎大鼠体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用于RA治疗的有前景的递送载体。同时,Mcl-1 siRNA和Tof的联合用药能够更好的抑制炎症,这为今后RA的联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白血病骨髓体外长期液相培养净化实验与临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血病骨髓体外长期液相培养净化实验与临床(论文提纲范文)
(1)BRD4天然抑制剂3’,4’,7, 8-Tetrahydroxyflavone的发现及其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表观遗传概述 |
1.3 组蛋白翻译后修饰 |
1.3.1 组蛋白乙酰化 |
1.3.2 组蛋白磷酸化 |
1.3.3 组蛋白甲基化 |
1.4 Bromodomains家族蛋白概述 |
1.5 研究BET亚家族及BRD4的意义 |
1.6 BET亚家族蛋白抑制剂研究进展 |
1.7 天然化合物的优势及开发 |
1.8 台湾相思及其活性成分3',4',7,8-Tetrahydroxyflavone的相关研究 |
1.9 急性髓系白血病在表观遗传方面的进展 |
1.10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BRD4天然抑制剂3478的发现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物 |
2.3 实验方法 |
2.3.1 AlphaScreen Assay |
2.3.2 AlphaScreen Counter Assay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筛选出对BRD4-BD1具有较好活性的天然化合物3478 |
2.4.2 3478对BRD4-BD2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
2.4.3 AlphaScreen Counter Assay验证筛选结果是可信的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3478体外对MV4-11细胞生长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药物及细胞株 |
3.2.2 实验耗材 |
3.2.3 实验试剂 |
3.2.4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的培养 |
3.3.2 细胞增殖试验 |
3.3.3 细胞凋亡试验 |
3.3.4 Western blot检测MV4-11细胞中BRD4以及c-Myc的表达水平 |
3.3.5 数据处理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BRD4在MV4-11细胞中显着高表达 |
3.4.2 3478对MV4-11细胞生长的影响 |
3.4.3 3478对MV4-11细胞生长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3478体内抑制MV4-11皮下移植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药物 |
4.2.2 实验细胞 |
4.2.3 实验动物 |
4.2.4 实验耗材、试剂及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细胞的培养 |
4.3.2 人髓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MV4-11裸小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
4.3.3 各实验组给药处理 |
4.3.4 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中BRD4蛋白以及肿瘤因子c-Myc的水平 |
4.3.5 免疫荧光检测瘤组织中c-Myc的表达 |
4.3.6 qRT-PCR检测瘤组织中c-Myc的mRNA水平 |
4.3.7 数据处理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各组小鼠生长状况观察 |
4.4.2 各组小鼠瘤组织生长状况观察 |
4.4.3 瘤组织取材及观察 |
4.4.4 3478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4.4.5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478对瘤组织中c-Myc mRNA的影响 |
4.4.6 免疫荧光法检测3478对瘤组织中肿瘤标志物c-Myc的影响 |
4.4.7 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中BRD4、c-Myc蛋白表达水平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3478与BRD4蛋白共晶结构的解析及其抑制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质粒及菌株 |
5.2.2 化学试剂及耗材 |
5.2.3 试剂盒 |
5.2.4 实验仪器 |
5.2.5 常用溶液及配制方法 |
5.3 实验方法 |
5.3.1 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 |
5.3.2 质粒转化 |
5.3.3 蛋白表达 |
5.3.4 蛋白纯化及检测 |
5.3.5 蛋白质结晶 |
5.3.6 数据收集及结构解析与建模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蛋白质纯化结果 |
5.4.2 3478与BRD4-BD1及BD2复合物晶体 |
5.4.3 X-射线衍射复合物晶体结果 |
5.5 讨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附: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附: 综述 中医药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AML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治疗原则 |
1.3 辨证论治 |
2 中医药治疗AML |
2.1 自拟方治疗 |
2.2 中成药治疗 |
2.3 协定处方治疗 |
3 中医药治疗AML的机制研究 |
3.1 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 |
3.2 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 |
3.3 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
3.4 提高机体免疫力、增效减毒 |
3.5 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松花粉多糖活性组分及其靶向纳米药物抗ALV-J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研究进展 |
1.1 ALV-J流行病学特点 |
1.2 ALV的理化特征与基因结构特点 |
1.2.1 形态学特征 |
1.2.2 ALV的理化特性 |
1.2.3 ALV基因结构 |
1.3 ALV的复制 |
1.4 ALV-J的致瘤特点 |
1.5 ALV-J致病性及危害 |
1.6 ALV-J的检测和诊断 |
1.6.1 血清学检测 |
1.6.2 免疫荧光技术(IFA) |
1.6.3 免疫组化技术 |
1.6.4 病毒基因检测 |
1.7 ALV-J的防控 |
1.7.1 免疫接种 |
1.7.2 药物治疗 |
1.7.3 种群净化措施 |
2 松花粉概述 |
3 多糖 |
3.1 多糖提取方法 |
3.1.1 经典法 |
3.1.2 超声波法 |
3.1.3 酶法 |
3.1.4 其他方法 |
3.2 多糖分离纯化 |
3.2.1 分级沉淀 |
3.2.2 柱分离 |
3.2.3 膜分离 |
3.3 多糖的生理功能 |
3.3.1 抗肿瘤作用 |
3.3.2 免疫增强作用 |
3.3.3 抗病毒作用 |
3.3.4 其他功能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单体分离鉴定及构效关系研究 |
1 材料 |
1.1 细胞与病毒 |
1.2 试剂与耗材 |
1.3 仪器与设备 |
2 方法 |
2.1 马尾松花粉粗多糖提取 |
2.1.1 花粉除脂 |
2.1.2 多糖提取纯化 |
2.1.3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 |
2.2 单体多糖分离纯化 |
2.3 单体多糖活性体外评价 |
2.3.1 细胞复苏及培养 |
2.3.2 细胞毒性试验 |
2.3.3 体外抗病毒活性 |
2.3.3.1 病毒TCID_(50)的测定 |
2.3.3.2 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p27 抗原 |
2.3.3.3 qPCR方法检测病毒拷贝量 |
2.4 多糖及单体组分表征 |
2.4.1 单体多糖分子量测定 |
2.4.2 单体多糖红外光谱表征 |
2.4.3 单体多糖单糖组成测定 |
2.4.4 单体多糖三螺旋结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脱蛋白纯化表征 |
3.2 总多糖提取条件筛选 |
3.3 单体多糖的分离纯化 |
3.4 不同pH条件下单体多糖提取效率比较 |
3.5 细胞毒性试验 |
3.6 多糖组分体外抗病毒活性评价 |
3.6.1 多糖组分对p27 抗原表达的影响 |
3.6.2 qPCR方法检测多糖组分病毒拷贝量 |
3.7 单体多糖分子量及其分布 |
3.8 单体多糖红外光谱分析 |
3.9 单糖组成的测定 |
3.10 单糖组成相对含量 |
3.11 三螺旋结构的测定 |
3.12 NaOH处理PPP-2 抗病毒活性研究 |
4 讨论 |
第三章 松花粉多糖壳聚糖纳米药物制备及抗ALV-J活性研究 |
1 材料 |
1.1 细胞、病毒与动物 |
1.2 试剂与耗材 |
1.3 仪器与设备 |
2 方法 |
2.1 松花粉多糖壳聚糖纳米药物(CS-PPPs NPs)制备 |
2.1.1 壳聚糖空白纳米药物(CS NPs)制备 |
2.1.2 载药纳米药物(CS-PPPs NPs)制备 |
2.2 CS-PPPs NPs体外表征 |
2.2.1 透射电镜表征 |
2.2.2 粒径及分布表征 |
2.2.3 包封率测定 |
2.2.4 载药量测定 |
2.2.5 体外释放试验 |
2.3 CS-PPPs纳米药物体外评价 |
2.3.1 细胞毒性试验 |
2.3.2 细胞荧光标记试验 |
2.3.3 体外抗病毒活性试验 |
2.4 纳米药物体内评价 |
2.4.1 纳米药物体内代谢行为研究 |
2.4.2 ALV-J体内感染模型建立及分组 |
2.4.3 泄殖腔排毒监测 |
2.4.4 大体剖检 |
2.4.5 组织病理观察 |
2.4.6 mRNA水平检测血浆病毒载量 |
2.4.7 免疫器官指数 |
2.4.8 白细胞检测 |
2.4.9 外周血淋巴细胞转换率(LTR)测定 |
2.4.10 血清中IL-2和IFN-γ分泌量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流出曲线图 |
3.2 制备工艺筛选 |
3.2.1 壳聚糖浓度筛选 |
3.2.2 TPP比例筛选 |
3.2.3 多糖占壳聚糖浓度筛选 |
3.3 体外释放试验 |
3.4 纳米药物体外评价 |
3.4.1 纳米药物细胞毒性试验 |
3.4.2 体外荧光标记 |
3.4.3 体外抗病毒活性试验 |
3.5 纳米药物体内试验 |
3.5.1 纳米药物体内代谢行为研究 |
3.5.2 临床症状 |
3.5.3 泄殖腔排毒监测 |
3.5.4 大体剖检 |
3.5.5 组织病理观察 |
3.5.6 纳米药物对ALV-J在鸡体复制的影响 |
3.5.7 免疫器官指数 |
3.5.8 白细胞检测 |
3.5.9 纳米药物对感染ALV-J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换率测定 |
3.5.10 纳米药物对感染ALV-J鸡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浓度影响 |
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抗体靶向的壳聚糖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增强松花粉多糖抗ALV-J活性研究 |
1 材料 |
1.1 细胞、病毒与动物 |
1.2 试剂与耗材 |
1.3 仪器与设备 |
2 方法 |
2.1 基于抗体靶向的松花粉多糖壳聚糖纳米药物(Ab-CS-PPPs NPs)制备 |
2.1.1 壳聚糖抗体(Ab-CS)复合物的制备 |
2.1.2 Ab-CS-PPPs NPs制备 |
2.2 Ab-CS-PPPs NPs理化表征 |
2.2.1 红外光谱表征 |
2.2.2 透射电镜(TEM)表征 |
2.2.3 粒径及分布表征 |
2.2.4 包封率及载药量测定 |
2.2.5 体外释放试验 |
2.3 Ab-CS-PPPs NPs体内外ALV-J靶向试验 |
2.3.1 Ab-CS-PPPs NPs细胞靶向研究 |
2.3.2 Ab-CS-PPPs NPs体内靶向组织分布研究 |
2.3.3 Ab-CS-PPPs NPs体内靶器官抑制ALV-J复制研究 |
2.4 Ab-CS-PPPs NPs毒理及代谢研究 |
2.4.1 细胞毒性研究 |
2.4.2 Ab-CS-PPPs NPs体内代谢研究 |
2.5 Ab-CS-PPPs NPs体内外抗病毒活性研究 |
2.5.1 Ab-CS-PPPs NPs体外抗病毒活性表征 |
2.5.2 ALV-J体内感染模型建立及分组 |
2.5.3 泄殖腔排毒监测 |
2.5.4 大体剖检及组织病理观察 |
2.5.5 血浆病毒载量检测 |
2.6 Ab-CS-PPPs NPs缓解ALV-J免疫抑制研究 |
2.6.1 免疫器官指数 |
2.6.2 白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转换率(LTR)测定 |
2.6.3 血清中IL-2和IFN-γ分泌量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Ab-CS-PPPs NPs理化表征 |
3.1.1 Ab-CS复合物制备及红外表征 |
3.1.2 Ab-CS-PPPs NPs粒径、包封率及载药量表征 |
3.1.3 Ab-CS-PPPs NPs形态及粒径表征 |
3.1.4 体外释放试验 |
3.2 Ab-CS-PPPs NPs体内外ALV-J靶向试验 |
3.2.1 Ab-CS-PPPs NPs细胞靶向研究 |
3.2.2 Ab-CS-PPPs NPs体内靶向组织分布研究 |
3.2.3 Ab-CS-PPPs NPs体内靶器官抑制ALV-J复制研究 |
3.3 Ab-CS-PPPs NPs毒理及代谢研究 |
3.3.1 Ab-CS-PPPs NPs细胞毒性试验 |
3.3.2 Ab-CS-PPPs NPs体内代谢行为研究 |
3.4 Ab-CS-PPPs NPs体内外抗病毒活性研究 |
3.4.1 体外抗病毒活性 |
3.4.2 临床症状 |
3.4.3 泄殖腔排毒监测 |
3.4.4 大体剖检 |
3.4.5 组织病理观察 |
3.4.6 血浆病毒载量 |
3.5 Ab-CS-PPPs NPs缓解ALV-J免疫抑制研究 |
3.5.1 免疫器官指数 |
3.5.2 白细胞检测 |
3.5.3 抗体纳米药物对感染ALV-J鸡外周血LTR测定 |
3.5.4 纳米药物对感染ALV-J鸡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浓度测定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松花粉多糖对小鼠肠道微环境及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
1.1.1 肠道菌群概述 |
1.1.2 肠道菌群的营养作用 |
1.1.3 肠道菌群与黏膜免疫 |
1.2 肠道黏膜免疫 |
1.2.1 派尔淋巴集合结 |
1.2.2 上皮内淋巴细胞 |
1.3 肠道上皮屏障 |
1.4 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
1.5 松花粉多糖的研究现状 |
1.6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松花粉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2.1.1 材料 |
2.1.2 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 |
2.1.3 荧光定量PCR验证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 |
2.2 松花粉多糖对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反应的影响 |
2.2.1 材料 |
2.2.2 实验动物分组及实验设计 |
2.2.3 小鼠肠道sIgA分泌量检测 |
2.2.4 小鼠PPs淋巴细胞的分离制备 |
2.2.5 流式细胞术进行PPs淋巴细胞表型分析 |
2.2.6 小鼠骨髓细胞增殖活性检测 |
2.2.7 ELISA检测IL-6和GM-CSF的分泌水平变化 |
2.3 松花粉多糖对肠道上皮细胞的影响 |
2.3.1 材料 |
2.3.2 细胞培养 |
2.3.3 Caco2 细胞单层模型的建立 |
2.3.4 细胞活性的检测 |
2.3.5 跨膜电阻值的测定 |
2.3.6 FITC-Dextran通透性检测 |
2.3.7 蛋白质免疫印迹 |
2.4 松花粉多糖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调节作用 |
2.4.0 材料 |
2.4.1 实验动物分组及设计 |
2.4.2 小鼠结肠炎诱导方法 |
2.4.3 结肠炎临床症状的监测 |
2.4.4 结肠长度的测量 |
2.4.5 病理组织学分析 |
2.4.6 结肠组织总RNA的提取 |
2.4.7 反转录 |
2.4.8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
2.4.9 细菌移位检测方法 |
2.5 松花粉多糖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缓解作用机制的探究 |
2.5.1 材料 |
2.5.2 实验动物分组及实验设计 |
2.5.3 ELISA检测结肠IL-22 分泌水平 |
2.5.4 Western Blot检测IL-22RA的表达水平 |
2.5.5 结肠肠道上皮细胞的分离 |
2.5.6 IEC增殖活性检测方法 |
2.5.7 IEC凋亡检测方法 |
2.5.8 小鼠结肠组织中IL-23 分泌水平检测 |
2.5.9 结肠固有淋巴细胞的体外分离 |
2.5.10 IL-22~+细胞的检测 |
2.6 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松花粉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3.1.1 测序数据质量分析结果 |
3.1.2 基于OTU的 Venn图物种分布情况 |
3.1.3 物种相对丰度分布情况 |
3.1.4 样本复杂度分析结果 |
3.1.5 多样本比较分析结果 |
3.1.6 荧光定量PCR验证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 |
3.2 松花粉多糖对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反应的影响 |
3.2.1 小鼠肠道sIgA分泌量检测结果 |
3.2.2 小鼠肠道PPs中B细胞变化检测结果 |
3.2.3 小鼠肠道PPs中T细胞及其亚群变化检测结果 |
3.2.4 骨髓细胞增殖活性检测结果 |
3.2.5 IL-6和GM-CSF分泌水平检测结果 |
3.3 松花粉多糖对肠道上皮细胞的影响 |
3.3.1 Caco2 细胞活性检测结果 |
3.3.2 跨膜电阻值的测定结果 |
3.3.3 FITC-Dextran通透性检测结果 |
3.3.4 蛋白质免疫印迹蛋白检测结果 |
3.4 松花粉多糖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调节作用 |
3.4.1 结肠炎临床症状的监测 |
3.4.2 结肠长度的测量 |
3.4.3 病理组织学分析 |
3.4.4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
3.4.5 细菌移位检测方法 |
3.5 松花粉多糖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缓解作用机制的探究 |
3.5.1 ELISA检测结肠IL-22 分泌水平检测结果 |
3.5.2 WB检测IL-22RA的表达水平结果 |
3.5.3 IEC增殖活性检测结果 |
3.5.4 IEC凋亡检测结果 |
3.5.5 小鼠结肠组织中IL-23 分泌水平检测结果 |
3.5.6 IL-22~+分泌活性细胞的检测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4)浙贝黄芩汤干预Wip1-p38MAPK-p53通路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的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浙贝复方逆转AML耐药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p53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及转归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kasumi-1的生物学特征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浙贝黄琴汤通过干预Wip1-p38MAPK-p53逆转Kasumi-1耐药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浙贝黄琴汤对Kasumi-1自噬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基于免疫调节的小牛胸腺肽抗结直肠癌活性及促造血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索引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胸腺肽的研究进展 |
1.1.1 胸腺肽概述 |
1.1.2 胸腺肽作用研究 |
1.2 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1 免疫系统的组成 |
1.2.2 免疫系统的功能 |
1.2.3 免疫系统影响因素 |
1.2.4 免疫系统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
1.2.5 造血与免疫系统 |
1.3 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1.3.1 肿瘤免疫治疗 |
1.3.2 免疫治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
1.4 化疗引起的造血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
1.5 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2章 小牛胸腺肽成分分析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CTP分子量测定 |
2.3.2 CTP中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3.3 CTP中核苷酸含量的测定 |
2.4 实验结果 |
2.4.1 分子量测定结果 |
2.4.2 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 |
2.4.3 核苷酸含量测定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免疫调节的小牛胸腺肽抗结直肠癌活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材料 |
3.2.3 试剂盒和抗体信息 |
3.2.4 实验细胞及动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免疫低下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分组给药 |
3.3.2 小鼠样品采集及脏器指数检测 |
3.3.3 NK细胞杀伤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活性 |
3.3.4 小鼠肝脏、脾脏、肾脏病理学检测 |
3.3.5 小鼠生化指标测定 |
3.3.6 APC小鼠分组给药 |
3.3.7 小鼠样品采集及脏器指数、肠道指数检测 |
3.3.8 小鼠外周血有核细胞制备、染色及流式测定 |
3.3.9 小鼠肠道菌群检测及分析 |
3.3.10 小鼠结直肠及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查 |
3.3.11 小鼠脾脏和肿瘤组织中相关蛋白免疫组化检测 |
3.3.12 小鼠生化指标测定 |
3.3.13 Western blot分析 |
3.3.14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CTP对免疫低下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
3.4.2 CTP对免疫低下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
3.4.3 CTP对免疫低下小鼠淋巴细胞转化活性的影响 |
3.4.4 CTP对免疫低下小鼠脏器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3.4.5 CTP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3.4.6 CTP对 APC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
3.4.7 CTP对 APC小鼠结直肠肿瘤和肠道指数的影响 |
3.4.8 CTP对 APC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3.4.9 CTP对 APC小鼠脏器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3.4.10 CTP对 APC小鼠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影响 |
3.4.11 CTP对 APC小鼠脾脏和结直肠肿瘤中免疫相关蛋白的影响 |
3.4.12 CTP对 APC小鼠血清和结肠中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
3.4.13 CTP对 APC小鼠肠道菌群物种组成的影响 |
3.4.14 小鼠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 |
3.4.15 小鼠肠道菌群Beta多样性分析 |
3.4.16 小鼠肠道菌群差异性分析 |
3.4.17 CTP对 APC小鼠肿瘤组织和脾脏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牛胸腺肽促造血功能活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材料 |
4.2.3 试剂盒及抗体信息 |
4.2.4 实验细胞及动物 |
4.3 实验方法 |
4.3.1 K562 细胞和CHRF细胞的铺板及CTP给药 |
4.3.2 细胞活性检测 |
4.3.3 细胞凋亡检测 |
4.3.4 K562 细胞联苯胺染色 |
4.3.5 Western blot分析 |
4.3.6 造血功能障碍小鼠模型的构建及CTP给药 |
4.3.7 样品采集及脏器指数检测 |
4.3.8 外周血细胞计数 |
4.3.9 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制备,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测定 |
4.3.10 小鼠骨髓及脏器组织病理学检测 |
4.3.11 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细胞因子 |
4.3.12 小鼠生化指标测定 |
4.3.13 Western blot分析 |
4.3.14 小鼠骨髓有核细胞制备及给药 |
4.3.15 Western blot分析 |
4.3.16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CTP对 K562 细胞和CHRF细胞活性的影响 |
4.4.2 CTP对 K562 细胞和CHRF细胞凋亡的影响 |
4.4.3 CTP对K562 细胞分化能力的影响 |
4.4.4 CTP对 K562 细胞和CHRF细胞增殖分化相关蛋白的影响 |
4.4.5 CTP对造血功能障碍小鼠体重和脏器指数的影响 |
4.4.6 CTP对造血功能障碍小鼠外周血细胞的影响 |
4.4.7 CTP对造血功能障碍小鼠骨髓细胞的影响 |
4.4.8 CTP对造血功能障碍小鼠骨髓和脏器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4.4.9 CTP对造血功能障碍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
4.4.10 CTP对造血功能障碍小鼠脾脏中相关通路蛋白的影响 |
4.4.11 CTP对小鼠原代骨髓细胞中相关通路蛋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回阳生肌汤对db/db小鼠皮肤创面愈合及巨噬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 |
综述一 疮疡内治法的历史沿革 |
1 疮疡疾病的认识 |
2 疮疡内治法的辨证依据 |
3 疮疡内治法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单核/巨噬细胞表型转化促进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
1 巨噬细胞的分类和功能 |
2 单核细胞的分类和功能 |
3 单核细胞趋化异常影响创面愈合 |
4 巨噬细胞极化功能异常影响创面愈合 |
5 M2型巨噬细胞定向分化促进创面愈合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回阳生肌汤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及单核巨噬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回阳生肌汤对RAW264.7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结果 |
(7)罗布麻叶总黄酮及异槲皮苷对吡柔比星致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第1篇 前言 |
第2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概述 |
1.1 蒽环类药物引起心脏损伤的类型 |
1.2 蒽环类药物引起心脏损伤的分子机制 |
1.2.1 拓扑异构酶抑制 |
1.2.2 铁离子代谢紊乱 |
1.2.3 线粒体功能障碍 |
1.2.4 肌纤维降解和肌浆网钙稳态失衡 |
1.2.5 氧化应激 |
1.2.6 细胞凋亡 |
第2章 罗布麻叶和异槲皮苷研究概述 |
2.1 罗布麻叶研究概述 |
2.1.1 罗布麻植物学特征和传统医学应用 |
2.1.2 罗布麻叶提取物药理学作用 |
2.1.3 罗布麻叶提取物安全性 |
2.2 异槲皮苷研究概述 |
2.2.1 异槲皮苷的制备 |
2.2.2 异槲皮苷药理作用 |
2.2.3 异槲皮苷的体内吸收过程 |
第3章 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损伤与miRNAs概述 |
3.1 miRNAs简介 |
3.2 蒽环类药物心脏损伤心肌组织中miRNAs表达变化 |
3.3 蒽环类药物心脏损伤血液miRNAs表达的变化 |
3.4 miRNAs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损伤中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
第3篇 实验研究 |
第1章 罗布麻叶总黄酮对THP诱导大鼠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1.1 药品及试剂 |
1.1.2 实验仪器 |
1.1.3 主要溶液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1.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1.2.2 各组大鼠心电图和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 |
1.2.3 各组大鼠血清心肌酶水平 |
1.2.4 各组大鼠SOD和 MDA含量测定 |
1.2.5 各组大鼠心脏取材 |
1.2.6 各组大鼠心脏组织HE染色 |
1.2.7 各组大鼠心脏组织中线粒体膜基因的表达 |
1.2.8 各组大鼠心脏线粒体蛋白制备 |
1.2.9 各组大鼠心脏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 |
1.2.10 统计学分析 |
1.3 实验结果 |
1.3.1 大鼠一般状态观察 |
1.3.2 AVLE对 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心电图的影响 |
1.3.3 AVLE对 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1.3.4 AVLE对 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心肌酶的影响 |
1.3.5 AVLE对 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1.3.6 AVLE对 THP诱导的心脏损伤大鼠血清SOD和 MDA的影响 |
1.3.7 AVLE对 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心脏组织线粒体膜m RNA表达的影响 |
1.3.8 AVLE对 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心脏组织AKT和 p-AKT表达的影响 |
1.3.9 AVLE对 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心脏组织Cyt c表达的影响 |
1.3.10 AVLE对 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心脏组织胞浆Caspase家族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11 AVLE对 THP所致心脏损伤大鼠心脏组织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罗布麻叶总黄酮的制备及成份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药品及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主要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AVL生药学鉴定 |
2.2.2 AVLE提取和纯化 |
2.2.3 仪器分析条件 |
2.3 实验结果 |
2.3.1 AVL性状鉴定 |
2.3.2 AVL横切面显微鉴定 |
2.3.3 HPLC-ESI-MS/MS法对AVLE进行定性分析 |
2.3.4 HPLC法对AVLE部分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AKT在罗布麻叶总黄酮和异槲皮苷保护THP诱导H9c2 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
3.1 实验材料 |
3.1.1 药品及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主要溶液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培养 |
3.2.2 细胞传代 |
3.2.3 细胞冻存 |
3.2.4 MTT检测细胞毒性和存活率 |
3.2.5 DCFH-DA探针检测H9c2 细胞ROS水平 |
3.2.6 ELISA法检测H9c2 细胞SOD和 MDA的含量 |
3.2.7 Mito-Tracker Red CMXRos探针检测H9c2 细胞线粒体活性 |
3.2.8 JC-1 探针检测H9c2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
3.2.9 RT-qPCR检测H9c2 细胞线粒体膜基因的表达 |
3.2.10 TUNEL检测H9c2 细胞凋亡率 |
3.2.11 H9c2 细胞线粒体提取 |
3.2.12 Western blot检测H9c2 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 |
3.2.13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IQC、AVLE和 THP对 H9c2 细胞作用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确定 |
3.3.2 IQC和 AVLE对 THP处理H9c2 细胞的保护作用 |
3.3.3 AKT在 IQC和 AVLE改善THP处理H9c2 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THP诱导大鼠心脏损伤miRNA芯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miR-190a-5p/Phlpp1/AKT/Bcl-2 信号通路的构建和验证 |
4.1 实验材料 |
4.1.1 药品及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主要溶液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差异miRNA筛选 |
4.2.2 miR-190a-5p和 AVL靶基因预测及通路富集 |
4.2.3 大鼠心脏组织miR-190a-5p、Phlpp1 基因及蛋白的表达 |
4.2.4 H9c2 细胞miR-190a-5p、Phlpp1 基因及蛋白的表达 |
4.2.5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4.2.6 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差异miRNA筛选结果 |
4.3.2 miR-190a-5p/Phlpp1/AKT/Bcl-2 信号通路的构建 |
4.3.3 AVLE对 THP诱导的心脏损伤大鼠心脏组织miR-190a-5p和 Phlpp1 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4.3.4 IQC和 AVLE对 THP处理H9c2 细胞miR-190a-5p和Phlpp1 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
4.3.5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miR-190a-5p在 THP诱导H9c2 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 |
5.1 实验材料 |
5.1.1 药品及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1.3 主要溶液配制 |
5.2 实验方法 |
5.2.1 荧光显微镜检测miR-190a-5p转染H9c2 细胞效率 |
5.2.2 RT-qPCR检测H9c2 细胞miR-190a-5p和 Phlpp1 m RNA的表达 |
5.2.3 DCFH-DA探针检测H9c2 细胞ROS含量 |
5.2.4 ELISA法检测H9c2 细胞SOD和 MDA含量 |
5.2.5 Mito-Tracker Red CMXRos探针检测H9c2 细胞线粒体活性 |
5.2.6 JC-1 探针检测H9c2 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
5.2.7 RT-qPCR检测H9c2 细胞线粒体膜基因的表达 |
5.2.8 TUNEL检测H9c2 细胞凋亡率 |
5.2.9 H9c2 细胞线粒体提取 |
5.2.10 Western blot检测H9c2 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 |
5.2.11 统计学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转染miR-190a-5p对 miR-190a-5p和 Phlpp1 m RNA表达的影响 |
5.3.2 miR-190a-5p对 THP处理H9c2 细胞的保护作用 |
5.3.3 miR-190a-5p对 THP处理H9c2 细胞miR-190a-5p/Phlpp1/AKT/Bcl-2 信号通路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4篇 讨论 |
1.1 THP所致大鼠心脏组织/H9c2 细胞损伤模型复制 |
1.1.1 动物模型 |
1.1.2 细胞模型 |
1.2 AVLE制备及成份分析 |
1.3 IQC和 AVLE改善THP处理大鼠心脏组织/H9c2 细胞的作用 |
1.3.1 AVLE改善THP处理大鼠心脏组织心电图、血流动力学、心肌酶及组织形态学的变化 |
1.3.2 IQC和 AVLE改善THP处理大鼠心脏组织/H9c2 细胞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的作用 |
1.4 IQC和 AVLE对 THP所致大鼠心脏组织/H9c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
1.4.1 THP诱导大鼠心脏损伤miRNA芯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miR-190a-5p/Phlpp1/AKT/Bcl-2 信号通路的构建 |
1.4.2 miR-190a-5p/Phlpp1 生物学作用及IQC、AVLE和 DZR对miR-190a-5p/Phlpp1 调控作用的验证 |
1.4.3 AKT作为IQC和 AVLE保护THP诱导大鼠心脏组织/H9c2 细胞损伤作用节点的探讨 |
1.4.4 miR-190a-5p减轻THP处理H9c2 细胞氧化应激及对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 |
1.4.5 miR-190a-5p在 IQC和 AVLE保护THP诱导H9c2 细胞损伤机制中的探讨 |
1.5 IQC与 AVLE药效对比分析 |
第5篇 结论 |
创新点 |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供者来源靶向CD19 CAR-T细胞治疗CD19+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1.2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
1.3 CD19 靶点 |
1.4 自体CAR-T细胞治疗B-ALL |
1.5 供者来源CAR-T细胞治疗B-ALL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患者入组情况 |
3.2 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情况 |
3.3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及复发后治疗 |
3.4 CAR-T细胞输注情况 |
3.5 CAR-T细胞治疗安全性分析 |
3.6 CAR-T细胞治疗有效性分析 |
3.7 亚组分析 |
3.8 CAR-T细胞动力学 |
3.9 炎症因子变化 |
第四章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CAR-T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探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汉黄芩素抑制M2型巨噬细胞介导的心肌梗死后乳腺癌肺转移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前言 |
研究内容一 汉黄芩素对巨噬细胞极化作用研究 |
实验1 汉黄芩素对巨噬细胞极化作用的影响 |
实验2 汉黄芩素抑制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作用机制研究 |
研究内容二 汉黄芩素抑制心肌梗死后乳腺癌肺转移作用研究 |
实验1 汉黄芩素对小鼠心肌梗死后乳腺癌肺转移的影响 |
实验2 汉黄芩素对心肌缺血的乳腺癌小鼠肿瘤组织M2型巨噬细胞的影响 |
研究内容三 汉黄芩素通过抑制M2型巨噬细胞极化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作用研究 |
实验1 汉黄芩素对M2型巨噬细胞介导的乳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
实验2 汉黄芩素对M2型巨噬细胞分泌CXCL1、TNF-α的影响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心梗中涉及的适应性免疫细胞及其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纳米粒-微球复合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 |
1.1.1 RA的发病机制 |
1.1.2 目前治疗RA的策略 |
1.2 药物递送系统在RA治疗中的应用 |
1.2.1 纳米递送系统 |
1.2.2 微球递送系统 |
1.3 纳米-微米复合载体的相关研究 |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方案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方案 |
第2章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Mcl-1 siRNA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实验结果 |
2.2 Tof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包载siRNA的纳米粒-微球的构建及其在RA治疗中的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纳米粒制备和处方优化 |
3.2.2 纳米粒性质表征 |
3.2.3 纳米粒体外释放行为 |
3.2.4 纳米粒中siRNA在血清中的稳定性考察 |
3.2.5 纳米粒细胞毒实验 |
3.2.6 纳米粒细胞摄取实验 |
3.2.7 纳米粒-微球制备 |
3.2.8 纳米粒-微球表征 |
3.2.9 纳米粒-微球中的si RNA分布情况 |
3.2.10 纳米粒-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 |
3.2.11 纳米粒-微球释放的纳米粒完整性考察 |
3.2.12 纳米粒-微球释放液的细胞毒性 |
3.2.13 蛋白免疫印迹 |
3.2.14 药代动力学实验 |
3.2.15 大鼠组织分布实验 |
3.2.16 体内药效学评价 |
3.3 实验结果 |
3.3.1 纳米粒处方优化 |
3.3.2 纳米粒性质表征 |
3.3.3 纳米粒体外释放实验 |
3.3.4 纳米粒中siRNA在血清中的稳定性考察 |
3.3.5 纳米粒细胞毒实验 |
3.3.6 纳米粒细胞摄取实验 |
3.3.7 纳米粒-微球的制备和表征 |
3.3.8 纳米粒-微球中siRNA的分布情况 |
3.3.9 纳米粒-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 |
3.3.10 纳米粒-微球释放的纳米粒完整性考察 |
3.3.11 纳米粒-微球释放液的细胞毒性 |
3.3.12 蛋白免疫印迹 |
3.3.13 药代动力学实验 |
3.3.14 大鼠组织分布实验 |
3.3.15 体内药效学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包载Tof的纳米粒-微球的构建及其在RA治疗中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纳米粒处方优化 |
4.2.2 纳米粒表征 |
4.2.3 纳米粒体外释放实验 |
4.2.4 纳米粒的稳定性研究 |
4.2.5 纳米载体的细胞毒实验 |
4.2.6 纳米粒-微球制备 |
4.2.7 纳米粒-微球表征 |
4.2.8 纳米粒-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 |
4.2.9 纳米粒-微球释放的纳米粒完整性验证 |
4.2.10 纳米粒-微球对炎症因子的分泌抑制 |
4.2.11 大鼠AIA模型建立 |
4.2.12 大鼠体内组织分布 |
4.2.13 微球体内药效学评价 |
4.3 实验结果 |
4.3.1 纳米粒处方优化 |
4.3.2 纳米粒性质的表征 |
4.3.3 纳米粒体外释放实验 |
4.3.4 纳米粒体外稳定性检测 |
4.3.5 纳米载体的细胞毒实验 |
4.3.6 纳米粒-微球处方筛选 |
4.3.7 纳米粒-微球表征 |
4.3.8 纳米粒-微球的体外释放实验 |
4.3.9 纳米粒-微球释放的纳米粒完整性验证 |
4.3.10 纳米粒-微球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 |
4.3.11 大鼠体内组织分布 |
4.3.12 微球体内药效学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共载siRNA和 Tof的纳米粒-微球的构建及其在RA治疗中的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1.2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NiMPs(siRNA+Tof)制备 |
5.2.2 NiMPs(siRNA+Tof)表征 |
5.2.3 NiMPs(siRNA+Tof)体外释放实验 |
5.2.4 NiMPs(siRNA+Tof)释放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 |
5.2.5 体内药效学评价 |
5.2.6 NiMPs(siRNA+Tof)安全性评价 |
5.3 实验结果 |
5.3.1 NiMPs(siRNA+Tof)的制备和表征 |
5.3.2 NiMPs(siRNA+Tof)的体外释放实验 |
5.3.3 NiMPs(siRNA+Tof)释放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 |
5.3.4 体内药效学评价 |
5.3.5 NiMPs(siRNA+Tof)安全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白血病骨髓体外长期液相培养净化实验与临床(论文参考文献)
- [1]BRD4天然抑制剂3’,4’,7, 8-Tetrahydroxyflavone的发现及其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机制研究[D]. 李姣.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松花粉多糖活性组分及其靶向纳米药物抗ALV-J活性研究[D]. 崔文平.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3]松花粉多糖对小鼠肠道微环境及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研究[D]. 牛祥云.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4]浙贝黄芩汤干预Wip1-p38MAPK-p53通路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的机制[D]. 李雅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基于免疫调节的小牛胸腺肽抗结直肠癌活性及促造血功能的研究[D]. 李兰洲. 吉林大学, 2021(01)
- [6]回阳生肌汤对db/db小鼠皮肤创面愈合及巨噬细胞表型转化的作用[D]. 陈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罗布麻叶总黄酮及异槲皮苷对吡柔比星致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D]. 张洋. 吉林大学, 2021(01)
- [8]供者来源靶向CD19 CAR-T细胞治疗CD19+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临床研究[D]. 王筱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1(01)
- [9]汉黄芩素抑制M2型巨噬细胞介导的心肌梗死后乳腺癌肺转移作用及机制研究[D]. 杨文杰.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
- [10]纳米粒-微球复合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研究[D]. 赵孟晖.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