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建设征收中小学校舍修建附加费征管工作报告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宗树兴[1](2010)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后,中国义务教育才真正走上了法制化之途。在随后的近20年间,中国政府和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克服了难以置信的困难,终于实现了这一宏伟目标,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1986《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就是以《义务教育法》的提出、酝酿、形成、制定、执行和修订的过程为对象进行梳理,对这一立法和实施过程给以历史性描述和研究。此举既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解决当今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有利于促进教育法治的整体建设并丰富教育史和教育法学学科内涵。本论文主要解决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义务教育立法的原因和演化过程;二是义务教育立法如何影响了义务教育进程,即二者的互动关系。研究依照时间顺序,以《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立法准备、立法过程、执行过程为线索,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为背景,描述和分析党政机构、社会团体、个体等对这一立法活动的贡献,着重梳理了各个阶段与义务教育立法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体系的演变过程。论文(不含前言)分为五个部分:第一,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第二,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第三,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第四,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第五,1986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本研究在方法设计上遵从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历史法,以史料为基础,突出了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首先,把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作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现象之一来分析研究,它由经济基础以及人们的社会实践决定、实现和承载。其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置于集社会背景、经济发展、历史演化、法制环境、个人和团体影响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运用社会学方法,对这一社会现象(法律现象)进行细致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构成论框架,避免孤立地叙述这一立法和实施现象。再次,将义务教育立法紧密地与义务教育的发展结合起来,去找寻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与义务教育事业的关系,即从义务教育立法与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相互激荡、回应的角度去把握这一立法现象。1986年义务教育立法和实施研究,既考虑了我国义务教育立法的独特性:是中国的教育立法而非他国;是教育立法,遵循教育规律而非其他领域规律;又注意了法理学分析与国际比较研究。在这种共性与特性的互动中,寻找这一教育立法和实施历史事件背后的规律,从而对现实发挥借鉴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986年《义务教育法》立法是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探索之后,在总结义务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并创制的。该法创制前,我国普及教育事业经历了发展混乱和无法可依以及人治造成的低迷时期,从惨痛教训中逐步认识到义务教育立法和教育法制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我国初等义务教育普及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而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层次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使得我国义务教育事业走上了快速、健康、良性的发展道路。立法的过程既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教育法制化建设的需要。在执法实践中,我国又逐步完善和修订这一法律,使之更好地发挥其保护和促进公民义务教育权利实现的作用。在立法过程中,尽量做到了立法程序完备,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思广益、民主参与的精神,但也存在立法之前的调查研究不够,国家行政机关作为法律主要制定者的不妥,议案草拟和审议过程中缺乏底层的参与者,配套条款公布的不及时,监督机制的缺失等问题。在立法内容上,《义务教育法》体现了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立法内容具有前瞻性、原则性和简约性。存在的问题是立法的重心过低,对于各级人民政府权力约束表现为单向性。在执法过程中,《义务教育法》调动了地方办学积极性,推动了义务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但是,经费问题成为困扰义务教育诸多方面实施效果的主要障碍,义务教育的投资、管理和统筹层次低成为《义务教育法》实施质量的障碍。综合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订立、实施与修改完善过程以及对该法的分析,并比较中外义务教育法制化路径,对于未来包括《义务教育法》在内的教育法制建设,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要突出全国人大立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采用人大立法;尽量提升教育立法的层次,并从数量上减少、重要性方面降低行政部门《意见》、《规定》、《纲要》等低层次法规的作用;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尽可能地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职位的人大代表提供表达观点和意见的舞台;逐步培养人们,特别是基层民众参与教育立法的意识,并创设其参与机制;要完善立法前的科学调查,完善草案的审议程序和法案的监督程序;适当借鉴欧美国家的立法思路,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立足现实,注意责、权、利的平衡。以便创制更为完备的义务教育法律,保护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
贵州省人民政府[2](2012)在《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宣布失效部分规范性文件和公布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1979年—2010年)的决定》文中提出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12]6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及时清除阻碍改革和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维护法制统一、确保政令畅通、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省人民政府对1979年至2010年期间省人民政府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制
王献玲[3](2005)在《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文中认为民办教师在新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长达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安贫乐教,艰辛奉献,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扫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研究中国民办教师历史,一为传承其风范精神,二为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激励、鉴戒当今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秉此总纲,言三十万,由绪论、正文八章、结语共十部分构成。 绪论:界定了民办教师的概念,阐述了选题的缘起、意义及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待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论述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渊源。从清末到民国,因经费困难,师资匮乏,国家推行义务教育步履维艰,有名无实;而稍后的中国共产党在红色区域实行群众路线,走群众办学的道路,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些教训和经验对新中国建立后“穷国如何办大教育”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第二章:阐述中国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与国家财力不足的矛盾,号召群众办学,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于是,民办教师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从1949年到1951年是民办教师的出现阶段;1952年到1956年是初步整顿阶段;1957年到1966年是跌宕发展阶段;1967年至1977年是急速膨胀阶段。 第三章:讲述民办教师队伍的治理整顿。“文革”结束后,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工作,从1978年到1993年这15年,对民办教师队伍进行了规范建设。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减少民办教师的比例,健全民办教师管理制度,提高民办教师素质,改善民办教师待遇,民办教师长期存在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第四章:讲述民办教师的光辉业绩。在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撑起了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半边天,担负着农村扫盲教育的主要工作,同时在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第五章:讲述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生存。民办教师的奉献与他们应得到的社会回报存在着极大的反差。民办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如耕教矛盾,待遇低,与公办教师同工不同酬,生活极端穷困,社会地位低下,受人歧视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民办教师队伍的建设,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六章:讲述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时国民经济已有很大的发展,已有能力增加教育投入,于是,从1994年到2000年,党和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措施,基本上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 第七章:主要阐述贫困地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经验及启示。不少经济落后地区由于领导重视教育,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落到实处,民办教师问题解决得很好,这说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领导重视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八章:主要阐述代课教师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吸收新的民办教师的门关死之后,代课教师开始出现,并逐步壮大。代课教师主要分布在“老、少、边、山、穷”的农村穷困地区,承担着这里的基础教育和扫盲教育。他们对中国教育如同当年的民办教师一样,作出了同样的贡献,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是,代课教师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本部分提出了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若干思考。 结语部分:主要阐述民办教师问题对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事业的反思。长期以来民办教师队伍生存的艰难,管理上的紊乱,农村办学条件的极端简陋,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吸取这些教训,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战略地位,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建设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
易新涛[4](2009)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组织和广大农民集体供给,农民都能公平、普遍享用,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基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人民公社时期,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国家必要投入和农民参与为补充,国家、集体、农民共同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它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和丰富,是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特色鲜明,又存有不足。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早已成为不复存在,但是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从中外思想宝库中搜寻和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追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沿革;然后,横向展开,具体研究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等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从宏观上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总结性思考,分析它的主要特点,评价它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化的启示。本文分三大部分八个章。第一部分即第一到三章,主要是绪论、理论渊源和历史溯源;第二部分即第四到七章,分章论述主要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三部分即第八章和结束语,总体分析其主要特点、地位和作用、局限性和对当今的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释了相关概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作了一些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和农村公社理论)、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和合作社理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第三章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概述。本文简要考察封建王朝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概述性地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围绕“农业八字宪法”,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即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建设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等。本文最后对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本文分别从基础教育、扫盲和业余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自的体系、内容、形式,以及民办教师问题,并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六章围绕“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医疗卫生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包括: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主要服务内容等。最后,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七章着重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回顾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思考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农村社会优抚、灾荒赈济、贫困救助、“五保户”供养、麻风病人医治、回乡精简职工救济、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等,并对此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八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作用和意义、局限性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最后是结束语,在回顾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尚未研究的问题,并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王帅[5](2016)在《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中的学校布局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是我国义务教育事业的重点与难点。中小学校的设置与布局,是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2001年5月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颁行,农村由分散办学开始变为实行集中办学。2012年9月,国务院发文对这项政策予以严厉规范,要求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学校。然而,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集中办学、学校进城镇的理念仍有着较强的政策惯性和吸引力。新时期农村学校的合理布局,关乎农村义务教育的长效普及巩固,是当务之急的一项政策议题。本研究在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的进程中考察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在历史回溯中对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的政策脉络与价值嬗变进行剖析,审思和明确新时期农村学校合理布局的政策安排。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采取“立足现实—倒叙追溯—回应现实”的探究和阐述方式,剖析了2001-2012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过程与效果影响,梳理揭示了1980-2000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直接诱因与形成过程,对30多年来农村从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的政策变迁进行公平、效率与质量的价值分析,从现实观照、理论观照和国际观照三重维度,审思新时期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为农村学校合理布局提出适切性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和发现包括:①2001-2012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是中央一度大力推动与地方较大强度执行的共同结果。在中央政策指令和资金诱导下,一些省份采取了目标量化、效率导向、“一刀切”的政策执行方式,凸显了提高规模效益、减少教育财政投入的动机,2008年以来一些省份、县市政府还凸显了以撤并农村学校带动人口向城镇集中、提升城镇化率的非教育动机。整体上这项政策在初中阶段的推行相对温和,在小学阶段较为剧烈,农村小学、教学点大量消失,农村小学生成为受影响最大的利益群体。它取得了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等积极成效,但也造成了农村学生上学远、农民教育负担加重、辍学增加、乡村文化凋敝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②在学龄人口减少、城乡转型的大背景下,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颁行有着教育领域的直接诱因,经历了持续酝酿的形成过程。80年代,为普及小学教育农村形成了网点下伸、多种形式办学的分散办学格局。90年代初,义务教育普及目标进度有所冒进,以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困境不断加剧,构成了集中办学逐渐取代分散办学的直接诱因。80年代后期-90年代末,在中央与地方的互动中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不断酝酿并终于形成,这一过程尤其寓于中西部地区的基本“普九”进程中,与财政部影响、乃至基本主导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普及策略有着密切的关联。③30多年来农村义务教育从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暗含着公平、效率与质量的政策价值嬗变。分散办学格局建构了一种农民广泛参与、以农村为中心的农村教育,体现了低效率、低质量、但却基于农村社会经验层面的相对公平价值。90年代中期、尤其新世纪以来,教育资源配置的经济原则、市场逻辑要求,财政部对中央义务教育决策影响的大为增强,以及地方政府教育决策的功利化,引致了效率价值的不断强化和集中办学的格局。国家强化了对农村教育的管控统括,农村教育拒斥乡村参与、不断“悬浮”,在办学上片面追求城镇样式、工业标准和技术逻辑,教育质量追求出现异化。效率强化与质量异化,干扰了公平价值的扩大,导致公平与质量受到双重损伤。④从现实观照、理论观照和国际观照三重维度,审思新时期的农村教育发展。农村教育具有“存在合法性”,“农村教育城镇化”有着一定的逻辑片面性,盲目推动撤并农村学校不可取。公平与质量具有教育本体价值上的内在统一性,而效率主要是一种工具价值,公平和质量具有对效率的价值优先性。农村教育应理智平抑效率的价值追求,以扩大公平与提升质量的统一为长远价值目标,借鉴“小班小校”、农村教育振兴的国际经验,实行符合农村实际、科学合理的学校布局政策。⑤农村学校的合理布局,应实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政策要求,强化教育部门的正当职权、扩大地方基层的办学自主权,重申就近入学,允许多种形式办学;采取扩大公平、强基固本的政策举措,推动公共教育资源有效下沉至农村,稳定农村学校布局;树立包容、多元的农村教育质量观,明确“小班小校”的优点和正当性,重建农村学校与社区环境的关联,促进农村教育的社区化和生活化;探索合理有效的农村教师供给补充机制。
宣城市人民政府[6](2018)在《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文中指出宣政[2018]2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了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维护市政府文件的权威性、严肃性,市政府于2017年6月起组织开展了对2001年建市以来,以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作为行政管理依据、反复适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各类文件全面清理活动。
姚永强[7](2014)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是实现均衡发展目标的方法、途径和模式的概括,一定的教育发展方式既适应于特定的教育发展目标,又会产生相应的教育发展结果。受动力因素、体制因素、经济因素和教育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教育环境下,人们会选择不同的教育发展方式。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发展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探索与完善。在公共产品理论、公平理论以及规模经济理论的影响下,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法规政策及实施措施,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主要表现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教育政策法规;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构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着力缩小城乡和校际差距;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竭力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努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支持落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着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全力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等特征。随着县域内资源配置的基本均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也随之发生转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多元发展成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又一新的阶段性目标。发展目标的变化必然要求发展方式的转变,但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识上的偏颇、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办学条件等同于办学水平观念的误导以及社会意识的偏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重教育经费投入,轻资源有效利用;重外在条件改善,轻内在质量提升;重政府外在推动,轻自我内在驱动;重规模经济效应,轻教育自身规律;重同质发展,轻特色办学;重城市和示范学校发展,轻农村和一般学校建设,这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需求和目标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在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整体提高区域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就必须从注重教育资源投入、依赖政府力量驱动、强调同质发展和过度规模发展的均衡发展方式转变为以质量提升为中心、依赖学校自我发展驱动、注重多元发展和适度规模发展的均衡发展方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创新发展观念,厘清发展思路;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保障学校主体地位;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实施多元评价,鼓励学校特色发展,才能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赵强社[8](2012)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虽然明显提高,但却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二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城乡、区域、群体和个人间的结构失衡严重,尤其是城乡差距。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十二五”乃至更长期重要的发展命题。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形成惠及全民、权利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制度视角入手,分析、探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路径,具体来说:(1)从哲学、经济学、财政学、管理学等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理论寻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能的实现机制和路径。围绕“为什么提供”(均等化供给的必要性)、“由谁提供”(供给主体)、“怎样提供”(供给路径),给出本文的分析框架——“三化驱动、五位一体、七环联动”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体系和“一基本、三配套”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体系;(2)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现状的历史根源和制度根源,并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角度对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制度、卫生医疗制度、公共文化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住房与就业制度、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城乡差距逐一进行了分析、评价,指出了制度的缺陷和制度改革的方向,奠定了制度创新的基础;(3)根据陕西彬县的“三化”发展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来估计与分析,采用单位根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分析了1990年到2011年该区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三化同步”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的指导原则;(4)阐述了公共财政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作用,明确了公共财政的基本定位,认为公共财政制度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并在详细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主要原因和科学估算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负担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制度的改革措施;接着,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现行政府管理制度的弊端和缺陷,提出要改革二元户籍制度,建立一元化户籍制度,保障起点公平;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还农民财产权利,保障权利公平;建立服务型政府制度,实现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保障服务公平。通过“三配套”制度,构建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最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目标。最后,本文采用德尔菲法,依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获得性的原则,结合研究目的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征询专家的意见,构建了一个三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从基础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养老保险服务、住房服务和就业服务7个方面评价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并以陕西彬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方案。
王院院[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提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农村教育扶贫是帮助我国农村贫困地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的关键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制度扶贫、大面积开发式扶贫、八七攻坚扶贫等战略,于2000年全国范围内基本解决了国民的温饱问题,初步进入小康社会。然而,到目前为止,在广大农村地区仍有很多居民处于贫困状态,素质低、能力差既是他们致贫的原因也是贫困结果。新时期,要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农村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精准扶贫手段,是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为推进农村教育扶贫制定了很多相关的政策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本文以我国相关的农村教育扶贫政策作为研究主体,对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扶贫政策和重大工程进行了梳理,以期挖掘政策文本背后的价值取向,对新时期农村教育扶贫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首先,界定了农村教育扶贫的概念,论述了开展农村教育扶贫的理论依据。指出:农村教育扶贫就是由政府主导,市场、社会组织和群众协同推动的,以助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为内生动力,通过改变农村贫困群体的思想观念、生存技能和生活方式进而反过来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实现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一种扶贫形式。其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具体实践历程。以重大事件和相关政策为基本构成,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历程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来展开论述并对每一阶段农村教育扶贫的政策实践和扶贫效果进行评价。第一个大的阶段是从1978-2011年,这一阶段农村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是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第二个大的阶段是从2012至今,这一阶段农村教育扶贫工作从注重量的扩充改善转换为关注教育扶贫工作质的提升进入从全面铺开到精准扶贫的农村教育扶贫阶段。再此划分基础之上,为了更加细致、明了地提炼总结每一阶段农村教育扶贫工作的变化特点,本文又将第一大阶段划分为三个小的阶段,即1978-1984年通过增加教育投入以普遍性降低文盲人口阶段;1985-1999年通过调控教育资源有重点地发展基础和技能教育阶段;2000-2011年推动农村教育扶贫工作全面展开阶段。再次,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经验。具体包括:党的领导是优势;创新发展是突出品格;制度体系构建是保障;发挥社会力量是关键;及时总结经验是方法;精准扶贫是重要特色。最后,阐明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一,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扶贫规律和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为世界减贫工作提供新思路,注入新活力;其二,在实践上,为以后做好科学性推进农村教育扶贫提供参考,为政府以及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为各级领导干部更好的开展农村教育扶贫工作提供借鉴。
江依妮[10](2010)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财政性投入占GDP百分之四的目标提出17年来仍未达标。其中,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仍然存在着增长缓慢、预算外依赖、地区差异大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教育在中国地方官员的激励体制中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地方官员不够重视教育,在教育中又更为不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导致教育在地方财力分配决策时被“边缘化”。地方尤其是县级“行政预算体系”的以地方领导人为决策核心的特点,使地方财政资源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地方领导个人偏好的影响。而在中国自上而下的政府间委托代理关系下,中央与地方政府及其领导者的效用函数存在着共容与冲突。共容的产生主要基于中国垂直集权的人事晋升激励,引导地方领导者对如经济等某些考核指标的积极性;而冲突存在的条件在于,财政分权给予了地方政府决策自主权、监督缺失使地方政府成为信息垄断者。积极发展教育,则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效用函数冲突之一。教育仅被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多任务委托合同中的一个强制性任务,而非具有激励性的绩效目标。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具有“天花板效应”,即它们的教育投入总存在一个上限,当达到这个上限之后,地方政府则不会再将更多财力投入其中。地方政府对待教育的“边缘化”态度使得转移支付本应产生的积极作用被严重削弱,虽然转移支付和财政分权能够抑制农村义务教育的预算外依赖,但是地方政府新增的本级财政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都不会增加“教育占本级支出的比重”。但地方教育投入行为在不同财政分权形式下仍有所差别。当前中国存在着四种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代表着中央对地方财政干预力度和省以下财政分权的四种组合。“弱中央,强地方”的浙江与“强中央,弱地方”的黑龙江,县级政府对待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态度十分消极,其转移支付都给教育投入带来“挤出效应”。“弱中央,弱地方”的广东和“强中央,强地方”的内蒙,其消极态度低于前两者,其专项转移支付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在此具有的“挤出效应”,可控转移支付具有“替代效应”。此外,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困难还在于,农村学校规模经济效益缺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校长的“经济人”自利行为。改善农村义务教育供给,除了建立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的投入机制外,还要处理好县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公民之间的关系。
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建设征收中小学校舍修建附加费征管工作报告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建设征收中小学校舍修建附加费征管工作报告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 |
1.1.1 有利于义务教育制度的完善 |
1.1.2 有利于当今义务教育诸多问题的解决 |
1.1.3 有利于教育法治建设 |
1.1.4 本研究的学科定位和学术价值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 |
1.3.2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中国教育通史》、《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的相关卷本中有关义务教育政策法规的研究部分 |
1.3.3 教育政策法规研究以及有关单项政策法规的研究文献 |
1.3.4 各种教育年鉴和统计资料 |
1.3.5 一些有关义务教育的专着中已有部分关于义务教育立法的研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历史法 |
1.5.2 比较法 |
1.6 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
1.6.1 本研究的特点和难点 |
1.6.2 研究内容的创新 |
1.6.3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2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出台前的教育法制状况(1949-1976) |
2.1 解放前夕中国普及教育数量和质量亟需提高的现实需要 |
2.2 毛泽东与普及教育事业相关的教育思想的起伏变化 |
2.2.1 全国解放前后毛泽东关于教育事业较为理性的论述 |
2.2.3 大跃进前后毛泽东加快教育发展的非理性观点 |
2.2.4 大跃进至文革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延续 |
2.2.5 文革中毛泽东非理性教育思想的加剧 |
2.3 中央层次与普及教育相关方针政策的起伏 |
2.3.1 解放初期至大跃进之前积极稳妥的普及教育政策 |
2.3.2 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冒进 |
2.3.3 大跃进至文革前义务教育政策的局部调整 |
2.3.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政策的跌宕起伏 |
2.4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实施效果的波动 |
2.4.1 建国后至大跃进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
2.4.2 反右倾至大跃进期间普及教育事业的冒进 |
2.4.3 大跃进至文革之前普及教育事业的适当收缩 |
2.4.4 文革期间普及教育事业遭到重创 |
2.5 前30 年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和教训 |
2.5.1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经验 |
2.5.2 前30 年中国普及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的失误 |
第3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准备阶段(1976-1985) |
3.1 文革后中国社会初步变革的大环境 |
3.1.1 思想领域的大解放 |
3.1.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农村普及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 |
3.1.3 领导制度改革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政治思想基础 |
3.1.4 法制环境好转为义务教育立法奠定了制度基础 |
3.2 邓小平教育思想为普及教育事业奠基 |
3.2.1 邓小平与普及教育相关的教育思想 |
3.2.2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对普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
3.3 中小学的拨乱反正工作 |
3.3.1 中小学教育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 |
3.3.2 中小学的各类平反工作 |
3.3.3 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的恢复与发展 |
3.4 普及小学教育若干政策法规的出台 |
3.4.1 中央层次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
3.4.2 地方层次各级各类普及小学教育的政策法规 |
3.4.3 各地多措并举促进小学教育的普及 |
3.4.4 案例分析1980 年代初河北农村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
第4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出台过程 |
4.1 中国社会改革进程进一步发展的有利环境 |
4.1.1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
4.1.2 科技体制的改革 |
4.1.3 教育体制的改革 |
4.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直接推动普九立法工作 |
4.2.1 《决定》对普九目标和保障条件的规定 |
4.2.2 《决定》明确提出普九立法任务 |
4.2.3 《决定》实施后义务教育事业的诸多变化 |
4.3 义务教育立法工作的起步 |
4.3.1 地方义务教育法规的先行奠基 |
4.3.2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的立法准备 |
4.3.3 国家教育委员会起草立法 |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
4.4.1 李鹏就义务教育法草案向全国人大的报告 |
4.4.2 《义务教育法》的通过 |
第5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与补充完善(1986-至今) |
5.1 新闻媒体的宣传 |
5.1.1 各大报刊的社论和《义务教育法》宣传提纲 |
5.1.2 政界对《义务教育法》的肯定 |
5.2 全国人大和中央部委的推动 |
5.2.1 全国人大的普九调研 |
5.2.2 表彰普及教育先进 |
5.2.3 中央部委下发普九系列法规 |
5.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地方实施 |
5.3.1 地方各界的普九宣传 |
5.3.2 义务教育地方法规相继出台 |
5.3.3 执行《义务教育法》取得辉煌成就 |
5.3.4 《义务教育法》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
5.3.5 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 |
5.4 2006 年新《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
5.4.1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酝酿与出台 |
5.4.2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变化 |
5.4.3 200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 |
第6章 1986 年《义务教育法》与中国教育法治化的未来 |
6.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路径 |
6.1.1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背景分析 |
6.1.2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程序分析 |
6.1.3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内容分析 |
6.1.4 1986 年《义务教育法》的执行效果分析 |
6.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异同比较 |
6.2.1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共性 |
6.2.2 中外义务教育事业法制化路径的差异性 |
6.3 对未来中国教育法治化建设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民办教师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民办教师问题的总体研究 |
二、关于民办教师产生的历史原因研究 |
三、关于民办教师的历史地位研究 |
四、关于民办教师存在的问题研究 |
五、关于民办教师问题解决的研究 |
六、关于民办教师的政策研究 |
七、关于民办教师管理研究 |
八、地方民办教师研究 |
九、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地区民办教师问题的研究 |
十、关于代课教师问题的研究 |
第四节 相关资料 |
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内容和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三、研究的创新 |
第一章 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旧中国义务教育的困扰 |
一、中国义务教育的起步 |
二、师资匮乏对义务教育的困扰 |
三、从晚清政府到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的开凿 |
四、对旧中国义务教育艰难进行的反思 |
第二节 共产党红色区域民办教育的兴起 |
一、苏维埃时期的教育 |
二、抗战后期解放区民办学校的发展 |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小学民办”教育 |
第二章 中国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 |
第一节 民办教师的产生 |
一、穷国办大教育,民办教师应运而生 |
二、民办教师的初步整顿 |
第二节 民办教师在跌宕中发展 |
一、快速增长的三年 |
二、困难时期的压缩和调整 |
三、上个世纪60年代前中期民办教师的再度发展 |
第三节 极度膨胀达到顶峰 |
一、教育走上畸形发展道路 |
二、人口增长失控,学龄儿童急速增加 |
三、师范院校长期停办,公办教师队伍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和补充 |
第四节 国家关于基础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政策 |
一、“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历史渊源 |
二、“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提出 |
三、“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实施 |
第三章 民办教师队伍的治理整顿 |
第一节 民办教师队伍整顿工作的提出及部署 |
第二节 加强对民办教师的管理 |
第三节 减少民办教师的比例 |
一、将一部分优秀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
二、通过师范转招民办教师 |
三、堵口子 |
四、辞退 |
第四节 改善民办教师地位 |
一、提高民办教师的社会地位 |
二、提高民办教师的物质待遇 |
第五节 提高民办教师的业务素质 |
第四章 民办教师的巨大奉献 |
第一节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 |
一、民办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主力军 |
二、民办教师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骨干作用 |
三、执着教育,无私奉献,民办教师留给后人的故事 |
第二节 堪负农村扫盲重任 |
一、以民教民扫盲方针的制订 |
二、民办教师肩负起农村扫盲重任 |
三、为了扫盲事业,民办教师付出了无尽的艰辛 |
四、扫盲教育的巨大成就 |
第三节 对教学研究和改革的贡献 |
一、教法研究 |
二、复式教学组织研究 |
第四节 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引路人 |
第五节 中国民办教师所产生的国际影响 |
第五章 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
第一节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民办教师队伍的稳定 |
一、可靠的报酬收入 |
二、工作条件在当时农村环境里有相当的吸引力 |
三、计划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的禁锢 |
第二节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
一、亦教亦农的尴尬境遇 |
二、低待遇 |
三、“民转公”的艰难期盼 |
四、极度的心理屈辱和精神压力 |
第六章 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 |
第一节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形势 |
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发展教育事业关键在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三、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是要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
第二节 全社会对民办教师问题的关注 |
一、社会各界捐助、褒奖民办教师业绩 |
二、舆论界为民办教师请命、讴歌 |
三、社会知名人士为民办教师问题呼吁 |
四、纳税人为教师待遇鸣不平 |
五、教育管理部门为民办教师主持公道 |
第三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理性思考 |
一、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符合劳动价值规律 |
二、消除公民办教师之间的差异更具有理性 |
三、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对国家法律的尊重 |
四、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义务教育的内在要求 |
第四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 |
一、民办教师队伍的整顿,为全面消化民办教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二、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为消化民办教师提供了物质保证 |
三、师范教育的发展和人口的有效控制,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
第五节 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 |
一、党和国家对民办教师问题的重视 |
二、国家关于在20世纪内消化民办教师的方针的确定和工作部署 |
三、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 |
四、民办教师的最终解决 |
第七章 贫困地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革命老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二节 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三节 偏远山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四节 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
第五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领导决策起着关键性作用 |
第八章 代课教师—民办教师之后的问题 |
第一节 代课教师队伍的产生 |
一、代课教师与民办教师的不同 |
二、代课教师产生的原因 |
三、代课教师队伍的发展 |
第二节 代课教师艰辛的贡献 |
一、工资待遇低、生活艰辛 |
二、代课教师大部分胜任教学工作 |
三、在穷困落后地区代课教师的重要作用 |
四、代课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
第三节 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路 |
一、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迫切性 |
二、国家、各地对代课教师的政策 |
三、有关部门和人士对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建议 |
四、代课教师的期盼 |
五、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路 |
结语 中国民办教师问题留给二十一世纪的反思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 |
一、发展基础教育具有战略意义 |
二、发展基础教育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
第二节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
一、国际上对教师职业化建设的重视 |
二、关于教师的资格证书制度 |
三、关于中小学人事制度 |
四、关于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 |
五、关于教师的继续教育 |
第三节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问题 |
一、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工资状况 |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状况 |
三、要正确认识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的意义 |
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的几点建议 |
第四节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问题 |
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现状和矛盾 |
二、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思考 |
第五节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营造农村基础教育的良好氛围 |
一、农村经济不能增长,成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
二、市场经济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冲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1.3.1 人民公社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
1.4 相关概念阐释 |
1.4.1 公社、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时期 |
1.4.2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框架 |
1.6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6.1 重点 |
1.6.2 难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 |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 |
2.2.1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
2.2.2 农村公社理论 |
2.3 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2.3.1 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合作社理论 |
2.3.2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 |
2.4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 |
2.4.1 民本思想 |
2.4.2 大同思想 |
2.4.3 均平思想 |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主要内容 |
3.1 封建王权时代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1.1 建设农田水利 |
3.1.2 修筑道路、桥梁和渡口 |
3.1.3 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 |
3.2 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1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2 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2.3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3 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3.1 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展开 |
3.3.2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 |
3.3.3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 |
3.3.4 由自我保障向集体保障的转变 |
3.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 |
3.4.1 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浪潮 |
3.4.2 农业的"大跃进"运动 |
3.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 |
4.1 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 |
4.1.1 治理江河,开沟挖渠 |
4.1.2 开挖机井,发展机电排灌 |
4.1.3 加固堤防,发展小型水利 |
4.2 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 |
4.2.1 治理盐碱地 |
4.2.2 排涝减渍 |
4.2.3 治理水土流失 |
4.3 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 |
4.3.1 开展农业机械化运动 |
4.3.2 兴办农村工业 |
4.3.3 扩大化肥、农药生产,发展农村小水电站 |
4.4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农业科技和气象服务 |
4.4.1 发展农业技术研究 |
4.4.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4.4.3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
4.5 修筑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 |
4.5.1 修筑农村公路 |
4.5.2 发展邮电事业 |
4.6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总体评价 |
4.6.1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积极作用 |
4.6.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局限 |
第五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 |
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
5.1.1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5.1.2 农村文化教育的停滞与破坏 |
5.1.3 农村文化教育新局面的开始 |
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础教育 |
5.2.1 农村基础教育的统一体系 |
5.2.2 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 |
5.2.3 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民办教师 |
5.3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 |
5.3.1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体系 |
5.3.2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
5.3.3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
5.4 农村职业教育 |
5.4.1 农业中学的创办与发展 |
5.4.2 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的创办 |
5.4.3 职业中学的恢复和发展 |
5.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总体评价 |
5.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
5.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局限 |
第六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 |
6.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
6.1.1 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索 |
6.1.2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
6.1.3 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
6.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 |
6.2.1 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级组织体系 |
6.2.2 医疗队伍的建设与形成 |
6.2.3 赤脚医生的出现与成长 |
6.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服务内容 |
6.3.1 开展卫生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 |
6.3.2 实施医疗救治和预防接种 |
6.3.3 坚持"三土"、"四自",发展中医中药事业 |
6.3.4 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
6.4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价 |
6.4.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 |
6.4.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局限 |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 |
7.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沿革 |
7.1.1 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 |
7.1.2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7.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方式 |
7.2.1 农村社会优抚 |
7.2.2 灾荒赈济 |
7.2.3 农村社会贫困救助 |
7.2.4 "五保户"供养 |
7.2.5 麻风病人救治 |
7.2.6 回乡的精简退职职工救济 |
7.2.7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
7.3 对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总体评价 |
7.3.1 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 |
7.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局限 |
第八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意义与作用、局限性及其对当代启示 |
8.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
8.1.1 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
8.1.2 供给决策的单向性 |
8.1.3 服务内容的广泛性 |
8.1.4 筹资渠道的多重性 |
8.1.5 供给方式的计划性和强制性 |
8.1.6 价值理念的均等性 |
8.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
8.2.1 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丰富和发展 |
8.2.2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 |
8.2.3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工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
8.2.4 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
8.2.5 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
8.2.6 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
8.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陷和不足及其原因 |
8.3.1 城乡失调严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低 |
8.3.2 各地之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
8.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运动色彩 |
8.3.4 缺乏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 |
8.3.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8.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
8.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
8.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确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 |
8.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形成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
8.4.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完善需要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5)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中的学校布局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
1.3.2 义务教育 |
1.3.3 农村教育 |
1.3.4 教育公平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结构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实证研究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相关研究 |
2.1.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成效与影响 |
2.1.2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动因与价值追求 |
2.1.3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对策建议 |
2.2 教育公平与农村教育的相关研究 |
2.2.1 教育公平的基本理论 |
2.2.2 城乡有别的义务教育政策安排 |
2.2.3 效率优先、教育产业化与农村教育 |
2.2.4 质量追求、城镇化与农村教育 |
2.2.5 农村教育普及的文化变迁 |
第3章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与效果 |
3.1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过程 |
3.1.1 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 |
3.1.2 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及动机 |
3.2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效果影响 |
3.2.1 中小学校的数量、城乡分布结构变化 |
3.2.2 政策产生的复杂影响 |
3.2.3 对盲目撤并农村学校的纠正与制止 |
第4章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直接诱因与形成过程 |
4.1 分散办学:1980年代农村普及小学教育的策略选择 |
4.1.1 分散办学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格局 |
4.1.2 与分散办学相配套的教育管理体制与投入机制 |
4.2 集中办学取代分散办学的直接诱因 |
4.2.1 有所冒进的义务教育普及目标进度 |
4.2.2 不断加剧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困境 |
4.3 中央与地方互动中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形成 |
4.3.1 80年代后期:教育部门主导下学校布局调整的初显 |
4.3.2 90年代前期:财政部门影响下学校布局调整的扩大 |
4.3.3 90年代后期: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合法化 |
第5章 公平、效率与质量:从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的政策价值分析 |
5.1 相对公平:以农村为中心的农村教育 |
5.1.1“为农”的农村教育现代化取向 |
5.1.2 农民对农村教育的广泛参与 |
5.2 效率强化:国家对农村教育的管控统括 |
5.2.1 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效能化 |
5.2.2 教育决策机制的技术化、功利化 |
5.3 质量异化:城市导向的农村教育现代化 |
5.3.1“向城”的农村教育现代化取向 |
5.3.2 农村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城镇化 |
5.3.3 农村教师的高学历化、非本土化 |
5.4 从分散办学到集中办学的价值失衡 |
第6章 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审思 |
6.1 农村教育的现实危机与未来定位 |
6.1.1 城镇化之下农村教育的危机境况 |
6.1.2 新型城镇化之下农村教育的“存在合法性” |
6.1.3 辨识“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理念主张 |
6.2 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平、效率与质量 |
6.2.1 价值嬗变下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的两种模式 |
6.2.2 公平、效率与质量价值关系的理论准则 |
6.2.3 公平、效率与质量的农村教育价值重塑 |
6.3 城镇化、少子化背景下农村教育振兴的国际经验 |
6.3.1 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政策转向 |
6.3.2 国际视野中农村教育振兴的基本理念 |
第7章 农村学校合理布局的政策建议 |
7.1 实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学校布局要求 |
7.1.1 纠正“城市导向”,回归“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教育哲学 |
7.1.2 强化教育部门的正当职权,扩大地方基层的办学自主权 |
7.1.3 重申就近入学原则,并允许符合实际的合理变通 |
7.1.4 多种形式办学,允许教学点、复式教学的必要存在 |
7.2 采取强基固本、稳定农村学校布局的政策举措 |
7.2.1 扩大公平、城乡教育均衡的山西晋中案例 |
7.2.2 推动公共教育资源下沉至农村的政策启示 |
7.3 树立包容、多元的农村教育质量观 |
7.3.1 明确“小班小校”的优点,顺应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新常态” |
7.3.2 重建农村学校与社区环境的关联,丰富农村教育的质量内涵 |
7.4 探索合理有效的农村教师供给补充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7)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研究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资料法 |
(二) 调查法 |
(三) 比较研究法 |
(四) 经验总结法 |
五、研究思路及逻辑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逻辑结构 |
第一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概念界定 |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一) 发展的内在规定性 |
(二) 教育均衡发展的一般意义 |
二、教育发展方式 |
(一) 发展方式的内涵 |
(二) 教育发展方式的含义 |
(三) 教育发展方式的类型 |
(四) 教育发展方式的选择 |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 |
第二章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
一、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形成 |
(一) 探索阶段 |
(二) 形成阶段 |
(三) 拓展阶段 |
二、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理论基础 |
(一) 公共产品理论 |
(二) 公平理论 |
(三) 规模经济理论 |
三、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的主要特征 |
(一)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完善教育政策法规 |
(二) 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积极构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三) 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着力缩小城乡和校际差距 |
(四) 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竭力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中小学教师 |
(五) 努力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支持落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 |
(六) 着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全力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
第三章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重教育经费投入,轻资源有效利用 |
(一) 过于偏重教育经费投入,忽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
(二) 普遍存在对增加教育经费不切实际的幻想,忽视大量资源浪费的现象 |
二、重外在条件改善,轻内在质量提升 |
(一) 片面强调办学条件改善在缩小校际差距中的作用,忽视学校教育质量提升 |
(二) 过于偏重资源配置均衡对择校问题的治理,忽视导致择校问题产生的其它因素 |
(三) 过分突出薄弱学校硬件设施完善的重要性,忽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提高 |
三、重政府外在推动,轻学校自我内在驱动 |
(一) 过于重视政府教育政策的制定,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 |
(二) 片面强调政府及外界的“他助”,忽视学校主体作用的发挥 |
(三) 过于重视外在的扶持与输血,忽视学校自我发展能力的培育 |
四、重规模经济效应,轻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
(一) 不顾现实的盲目撤点并校,忽视由此导致的学生上学难问题 |
(二) 片面追求规模办学,忽视由此产生的学校管理问题 |
(三) 片面追求办学效益的提高,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四) 过于重视办学的规模效应,忽视学校的区域社会文化功能 |
五、重同质发展,轻特色办学 |
(一) 过于重视学校标准化建设,忽视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 |
(二) 片面强调集团化和区域一体化办学,忽视其成员学校的特色与个性 |
(三) 过于强化督导评估的共性,忽视地方及学校的个性差异 |
六、重城市和示范学校发展,轻农村和一般学校建设 |
(一) 长期奉行城市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忽视农村特别是偏远山村教育发展 |
(二) 不断强化“重点学校制度”,忽视一般学校尤其是薄弱学校建设 |
第四章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认识上的偏颇 |
(一) 均衡发展就是平均发展 |
(二) 均衡发展就是同一发展 |
(三) 均衡发展就是资源配置均衡 |
(四) 均衡发展就是保障适龄儿童青少年受教育权利 |
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 |
(一) 管理体制相对集中 |
(二) 财权与事权相分离 |
(三) 偏重对学校的管控 |
三、经济学思维运用的不科学 |
(一) 学校布局调整过于偏重规模经济 |
(二) 资源共享很大程度上是为减少教育投入 |
(三) 师资配置偏重经济杠杆 |
四、办学条件等同于办学水平观念的误导 |
(一) 办学条件不同于办学水平 |
(二) 办学条件改善并不一定导致办学水平提高 |
五、社会意识偏差的影响 |
(一) 固化的社会等级观念 |
(二) “学而优则仕”的社会意识 |
(三) “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
(四) “重点”学校制度的惯性思维 |
(五) 城市优于农村的片面认识 |
第五章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维度 |
一、从注重教育资源投入转向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 |
(一) 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必须注重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 |
(二) 要素的相互性决定了教育资源必须优化配置 |
二、从注重资源配置均衡转向教育质量均衡 |
(一) 现阶段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要求必须转向质量均衡 |
(二) 均衡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注重教育质量均衡 |
(三) 世界教育改革的质量取向需要重视教育质量均衡 |
三、从依赖政府的被动发展转向学校主动发展 |
(一) 学校作为教育活动的基本场域要求注重其自主发展 |
(二) 自主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三) 内生发展理论为学校自主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学理基础 |
四、从一元发展转向多元发展 |
(一) 社会多元价值发展的要求 |
(二) 教育公平的内在要求 |
(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 |
(四) 多元发展的世界教育改革取向要求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多元化 |
五、从过度规模发展转向适度规模发展 |
(一) 学校适度规模的确定 |
(二) 学校适度规模发展具有多元价值 |
(三) 美英日小规模学校运动的经验借鉴 |
六、从单一发展转向共同发展 |
(一) 教育共同体的价值认识 |
(二) 均衡发展本质属性决定了各区域和学校共同发展 |
(三) 教育改革要求城乡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发展 |
(四) 国外对教育共同发展的有益探索对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启示 |
第六章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 |
一、创新发展观念,厘清发展思路 |
(一) 树立主动发展理念 |
(二) 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
(三) 提高均衡发展政策的社会认同感 |
二、改革教育管理体制,保障学校主体地位 |
(一) 科学定位政府角色 |
(二) 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体系 |
(三) 加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统筹力度 |
(四) 实行校长负责制 |
(五) 提高学校自我发展能力 |
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 |
(一) 调整资源配置结构 |
(二) 健全资源管理机制 |
(三) 动态调整学校布局 |
(四) 优化师生比例 |
四、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
(一) 健全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
(二) 强化教学过程质量控制 |
(三) 实施学校绩效管理 |
五、实施多元评价,鼓励学校特色发展 |
(一) 树立多元发展观 |
(二) 构建多元评价机制 |
(三) 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
(四) 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想萌芽 |
1.3.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研究综述 |
1.3.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原因研究综述 |
1.3.4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政策综述 |
1.3.5 当前研究的不足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公共服务 |
1.4.2 基本公共服务 |
1.4.3 均等化 |
1.4.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1.4.5 制度与制度创新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综合比较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文献研究法 |
1.6 技术路线图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框架 |
2.1 为什么提供?—均等化供给的必要性 |
2.1.1 公共服务基本属性 |
2.1.2 公平增进社会福利的补偿原则 |
2.1.3 个人能力平等理论 |
2.1.4 公平正义理论 |
2.1.5 基本需求理论 |
2.2 由谁提供?—供给主体 |
2.2.1 政府单一供给主体理论 |
2.2.2 政府-市场供给主体理论 |
2.2.3 政府-市场-自愿供给主体理论 |
2.2.4 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选择的标准 |
2.3 如何提供?—供给路径 |
2.3.1 政府供给分析 |
2.3.2 帕累托最优 |
2.3.3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
2.3.4 公共财政理论 |
2.3.5 基于转移支付和政府偏好的公共支出选择模型 |
2.3.6 基于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均等化供给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的制度因素分析 |
3.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 |
3.1.1 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
3.1.2 基础教育的城乡差距 |
3.1.3 公共卫生的城乡差距 |
3.1.4 养老保险的城乡差距 |
3.1.5 消费支出的城乡差距 |
3.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历史根源 |
3.2.1 基于城市偏向的工业化战略 |
3.2.2 农村公共服务的制度外供给 |
3.2.3 城乡二元不对等的户籍管理 |
3.2.4 选举权利不对等的民主政治安排 |
3.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制度的现实因素 |
3.3.1 城乡有别的公共财政模式 |
3.3.2 基层政府财权事权的失衡 |
3.3.3 民主缺失的基层决策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演进及评析 |
4.1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的演进及评析 |
4.1.1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的演进 |
4.1.2 城乡基础教育制度变迁的评析 |
4.2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的演进及评析 |
4.2.1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的演进 |
4.2.2 城乡公共卫生医疗制度变迁的评析 |
4.3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
4.3.1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的演进 |
4.3.2 城乡公共文化制度变迁的评析 |
4.4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
4.4.1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 |
4.4.2 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评析 |
4.5 城乡住房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
4.5.1 城乡住房制度的演进 |
4.5.2 城乡住房制度的评析 |
4.6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
4.6.1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演进 |
4.6.2 城乡公共就业制度的评析 |
4.7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演进与评析 |
4.7.1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演进 |
4.7.2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制度的评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1 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1.1 国外基础教育均等化制度 |
5.1.2 国内城乡教育均等化探索 |
5.1.3 国内外城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
5.2 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2.1 国外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 |
5.2.2 国内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探索 |
5.2.3 国内外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
5.3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3.1 国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制度 |
5.3.2 国内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探索 |
5.3.3 国内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
5.4 城乡养老保险、住房、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4.1 城乡养老保险均等化的国内外制度借鉴 |
5.4.2 城乡住房服务均等化制度借鉴—山东莱芜市的探索 |
5.4.3 城乡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5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的制度借鉴 |
5.5.1 国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制度 |
5.5.2 国外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均等化发展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制度路径依赖—“三化”同步战略 |
6.1 “三化”同步的内在机制和辩证关系 |
6.1.1 “三化”关系研究的文献梳理与理论依据 |
6.1.2 “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与互动机制 |
6.2 “三化”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彬县为例 |
6.2.1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其统计性描述 |
6.2.2 实证分析 |
6.2.3 结论 |
6.3 “三化”同步发展的理论价值与路径选择 |
6.3.1 “三化”同步发展的理论价值 |
6.3.2 “三化”同步推进路径选择 |
6.4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本制度安排:创新公共财政制度 |
7.1 公共财政制度的相关理论 |
7.1.1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
7.1.2 公共财政制度的构成要素 |
7.1.3 公共财政制度框架与制度内容 |
7.1.4 财政制度创新 |
7.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公共财政的作用 |
7.2.1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政府责任 |
7.2.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公共财政的定位 |
7.3 基于财政视角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原因分析 |
7.3.1 事权与财力配置不对称 |
7.3.2 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
7.3.3 基层财政自给能力不足 |
7.3.4 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
7.4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
7.4.1 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
7.4.2 城乡医疗卫生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
7.4.3 城乡养老保险均等化实现的财政负担能力分析 |
7.5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制度改革 |
7.5.1 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 |
7.5.2 健全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
7.5.3 调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 |
7.5.4 完善地方财政制度 |
7.5.5 创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配套制度的改革与设计 |
8.1 起点公平:改革二元户籍制度 |
8.1.1 现行户籍制度的演进、特点和困境 |
8.1.2 户籍制度改革的路径构建 |
8.1.3 成都市的居民“自由迁徙”政策 |
8.2 权利公平: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
8.2.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及其保障功能的演进:历史的视角 |
8.2.2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法理的视角 |
8.2.3 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反思:社会保障的视角 |
8.2.4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路径选择 |
8.2.5 模式借鉴:陕西省高陵县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 |
8.3 服务公平:创新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制度 |
8.3.1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渊源 |
8.3.2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内涵阐释:文献研究综述 |
8.3.3 我国服务型政府制度构建的现状及问题 |
8.3.4 公共服务型政府创新路径:基于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的视角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陕西彬县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 |
9.1 彬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总体情况 |
9.1.1 基本县情 |
9.1.2 统筹城乡工作特点 |
9.2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分析 |
9.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9.2.2 陕西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 |
9.2.3 陕西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评价结果 |
9.3 彬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方案 |
9.3.1 创新的有利条件 |
9.3.2 基本思路 |
9.3.3 制度创新内容 |
9.3.4 保障措施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学术脉络梳理 |
1.3.2 当前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依据 |
2.2.1 马恩反贫困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思想 |
2.2.3 贫困文化理论 |
2.2.4 人力资本理论 |
第三章 从重点突破到全面推进的农村教育扶贫(1978-2011) |
3.1 增加教育投入以普遍降低文盲人口(1978-1984) |
3.1.1 确立堵(扫)盲为导向的扶贫目标 |
3.1.2 实施农村教育扶贫的行政调控方式 |
3.1.3 构建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
3.1.4 结论 |
3.2 调控教育资源有重点地发展基础和技能教育(1985-1999) |
3.2.1 明确基础教育和技能教育先行的理念 |
3.2.2 创新农村教育扶贫载体 |
3.2.3 制定农村教育扶贫制度 |
3.2.4 成立专门性农村教育扶贫机构 |
3.2.5 结论 |
3.3 推动农村教育扶贫工作全面展开(2000-2011) |
3.3.1 确立全面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理念 |
3.3.2 创新农村教育扶贫的分类指导方式 |
3.3.3 丰富农村教育扶贫的载体 |
3.3.4 完善农村教育扶贫的机制 |
3.3.5 结论 |
第四章 从全面铺开到精准扶贫的农村教育扶贫(2012 至今) |
4.1 农村精准教育扶贫思想提出的必然性 |
4.1.1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 |
4.1.2 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 |
4.1.3 摆脱农村教育扶贫困境的必然要求 |
4.2 农村精准教育扶贫的理念和原则 |
4.2.1 农村精准教育扶贫的理念 |
4.2.2 农村精准教育扶贫的原则 |
4.3 农村精准教育扶贫的举措 |
4.3.1 强化舆论宣传以营造良好扶贫文化氛围 |
4.3.2 创新“互联网+”的农村教育扶贫新方式 |
4.3.3 形成较为健全的农村教育扶贫制度体系 |
4.3.4 构建多方联动的农村教育扶贫推进机制 |
4.4 农村精准教育扶贫的基本特征 |
4.4.1 效率导向和公平导向相结合 |
4.4.2 整体推进和分类指导相结合 |
4.4.3 脱贫致富与全面发展相结合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经验 |
5.1 党的全面领导是优势 |
5.1.1 构建严格的农村教育扶贫组织领导机制 |
5.1.2 制定农村教育扶贫的具体规划 |
5.1.3 组织领导建设好农村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 |
5.1.4 加强农村教育扶贫的宣传和研究工作 |
5.2 创新发展是突出品格 |
5.2.1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
5.2.2 构建和打造农村教育扶贫的“中国模式” |
5.3 制度体系构建是保障 |
5.3.1 探索构建完备的制度体系 |
5.3.2 不断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和效率 |
5.4 发挥社会力量是关键 |
5.4.1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教育扶贫 |
5.4.2 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的渠道 |
5.5 及时总结经验是方法 |
5.5.1 总结国外农村教育扶贫的经验教训 |
5.5.2 总结国内农村教育扶贫的经验教训 |
5.6 精准扶贫是重要特色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6.1 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理论意义 |
6.2 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现实意义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基本情况 |
2.教育背景 |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1 发表学术论文 |
(10)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导论: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待解之谜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选题意义 |
1.1.4 文献综述 |
第二节 中心概念的梳理与界定 |
1.2.1 义务教育相关概念 |
1.2.2 官僚 |
1.2.3 分权 |
第三节 研究逻辑思路和技术路径 |
1.3.1 研究逻辑思路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创新和困难及主要内容 |
1.4.1 创新与困难 |
1.4.2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分析框架及理论假设 |
第一节 中央-地方委托代理关系 |
2.1.1 多级委托代理链条 |
2.1.2 中国政府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实质:政府领导人之间的委托代理 |
2.1.3 中央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危机 |
第二节 政府目标函数分析 |
2.2.1 中央政府目标函数 |
2.2.2 地方政府目标函数:发展教育不是地方官僚效用函数的重要变量 |
2.2.3 中央与地方目标的冲突与共容:使地方政府信息操纵成为可能 |
第三节 中国制度环境下地方政府教育投入的行为假设 |
2.3.1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
2.3.2 中国人事激励影响下:教育的"边缘化"地位 |
2.3.3 政府的监督制度 |
2.3.4 中国式财政分权 |
2.3.5 小结:分散化权威主义下的地方官僚义务教育投入的投机行为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 |
第一节 混合研究方法的选择依据 |
3.1.1 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 |
3.1.2 研究策略:混合研究策略 |
第二节 假设的验证方法 |
3.2.1 基本定量模型 |
3.2.2 基本研究步骤 |
第三节 主要变量及其测量 |
3.3.1 因变量 |
3.3.2 自变量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为什么财政教育投入达不到占GDP4%的目标——分省教育总投入统计分析 |
第一节 政府教育职能的划分 |
4.1.1 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分配:中国公共支出地方化 |
4.1.2 教育职能划分与经费构成 |
第二节 教育投入"边缘化"行为 |
4.2.1 教育投入"边缘化"的描述性分析 |
4.2.2 大样本因果分析 |
第三节 "边缘化"行为存在于部份公共职能 |
4.3.1 地方各类支出的相关分析 |
4.3.2 地方各类支出的大样本因果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为什么农村义务教育的相对规模始终没有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统计分析 |
第一节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收入来源和支出构成 |
5.1.1 农村义务教育收入构成 |
5.1.2 农村义务教育支出构成 |
第二节 分省农村义务教育规模差异及原因 |
5.2.1 农村义务教育的省际差异 |
5.2.2 分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回归分析 |
5.2.3 研究个案选取 |
第三节 不同"中央-地方"财政分权组合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
5.3.1 "弱中央,强地方"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浙江省个案研究 |
5.3.2 "弱中央,弱地方"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广东省个案研究 |
5.3.3 "强中央,强地方"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内蒙古个案研究 |
5.3.4 "强中央,弱地方"与农村义务教育供给——黑龙江省个案研究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L县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个案分析 |
第一节 L县财政收支描述 |
6.1.1 L县财政收入情况 |
6.1.2 L县财政支出状况 |
第二节 L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构成和支出 |
6.2.1 L县农村教育经费构成 |
6.2.2 L县农村教育经费支出 |
第三节 L县X乡农村小学生存状况调查 |
6.3.1 教育部门对县财政决策影响力有限:对于L县教育预算流程的调查 |
6.3.2 "规模经济效益"不存,经费运营约束不足:X乡小学的调查 |
6.3.3 债务危机:问责缺失 |
6.3.4 左右为难:撤并之路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走向 |
第一节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增长的瓶颈 |
7.1.1 地方官僚教育投入"边缘化"的条件 |
7.1.2 不同"中央-地方"财政分权组合模式下农村义务教育消极投入差异 |
7.1.3 缺乏正确激励和监督:农村中小学校生存堪忧 |
第二节 改善农村义务教育供给要多管齐下 |
7.2.1 建立以中央或省级政府支出为主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7.2.2 改进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职能 |
7.2.3 建立全面合理的官僚激励机制 |
7.2.4 鼓励公民参与政府财政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建设征收中小学校舍修建附加费征管工作报告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立法和实施研究[D]. 宗树兴. 河北大学, 2010(07)
- [2]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宣布失效部分规范性文件和公布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1979年—2010年)的决定[J]. 贵州省人民政府.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2(03)
- [3]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 王献玲. 浙江大学, 2005(07)
- [4]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 易新涛. 武汉大学, 2009(05)
- [5]农村义务教育普及中的学校布局调整研究[D]. 王帅.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6)
- [6]宣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宣布失效一批市政府文件的决定[J]. 宣城市人民政府. 宣城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8(01)
- [7]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 姚永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8]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创新研究[D]. 赵强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5)
- [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农村教育扶贫的历程与经验研究[D]. 王院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10]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 江依妮. 南开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