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空相变式电暖气(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盛[1](2021)在《相变蓄热电采暖模块的传热性能研究》文中认为
刘志文[2](2021)在《北京农村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耦合系统的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清洁供暖是近几年北方农村地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多能互补,多系统耦合”系统供暖形式可充分利用单项技术的优点,克服缺点,做到优势互补,多系统耦合供暖形式应该是农村供暖一种可行的方案。本文针对北京农村山区地区的建筑,采用了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耦合供暖系统,为北京农村山区清洁供暖工作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耦合供暖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加热空气并蓄热,利用蓄热量在夜间加热空气,把加热后的空气送入空气源热泵的蒸发器侧,提升空气源热泵的效率。本文通过数据实测和TRNSYS仿真模拟,针对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相变材料PCM的相变放热时间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为了保证室内温度维持在14℃以上且系统的COP维持在2.0以上,选取太阳能集热器放热温度在-10℃、-5℃、0℃三个特殊的节点进行分析,选择在室外温度-10℃以下时太阳能集热器进行放热时,需要的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为21.9m2;选择在室外温度-5℃以下时太阳能集热器进行放热时,为了保证系统性能,需要的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为34.8m2;选择在室外温度0℃以下时太阳能集热器进行放热时,为了保证系统性能,需要的太阳能集热器面积为42.1m2,太阳能集热器的放热选择室外温度每增长1℃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平均增加2.02 m2。三种不同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放热时间下,该系统的热性能系数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逐时COP都达到了2.0以上日平均COP都达到了2.8以上。该系统选择在室外温度-10℃以下时太阳能集热器进行放热时,相比较独立运行的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节能26.1%,相比较独立空运行的热泵供暖系统本文所用系统需要运行约10.59年才能够将集热器的投资成本收回;选择在室外温度-5℃以下时太阳能集热器进行放热时,相比较独立运行的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节能34.3%,相比较独立空运行的热泵供暖系统本文所用系统需要运行约13.51年才能够将集热器的投资成本收回;选择在室外温度0℃以下时太阳能集热器进行放热时,相比较独立运行的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节能38.0%,相比较独立空运行的热泵供暖系统本文所用系统需要运行约14.59年才能够将集热器的投资成本收回。太阳能集热器的放热选择室外温度每增长1℃该系统的节能率平均增加1.19%。本文为同等类型建筑的取暖设计提供了运行方案和与之对应的太阳能集热器的面积等设计参数。
杨昊天[3](2021)在《正癸酸-十八醇/硅藻土定形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经济和科技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能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其中建筑能耗占比逐年上升。相变储能技术是一种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将相变材料合理引入建筑围护结构中可以对室内温度起到被动调节作用。其中脂肪酸和脂肪醇类相变材料因具备热容大、安全无毒和绿色易得等优势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由于单一的脂肪酸和脂肪醇的相变温度普遍较高,无法满足建筑中调温储能的要求,同时固-液相变材料在使用中的泄漏问题导致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选用正癸酸(CA)、十八醇(OD)为相变原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出CA-OD二元共晶系,以理论计算为指导通过步冷曲线法确定其最佳质量比为m CA:m OD=85:15。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和加速热循环实验等对CA-OD的性能及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OD具有化学性质温度、耐热性强和循环稳定性良好等特点,同时其相变温度也处于人体舒适温度范围,相变潜热较高,储热控温性能良好。采用“煅烧+酸洗”的方法清除硅藻土孔隙中杂质,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SEM对硅藻土改性前后的微观结构及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盐酸溶液浓度的提升会增强其对硅藻土的改性效果,其中5mol/L盐酸溶液对硅藻土孔径扩大倍率最高。同时,硅藻土改性前后孔隙中无新物质生成。(2)采用真空吸附法制备CA-OD/DME定形储能相变材料,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吸附条件为:m CA-OD:m DME=35:65、吸附温度60℃、吸附真空度0.04MPa、吸附时长60min。利用DSC、FT-IR、XRD、SEM、TG、加速热循环实验和扩散-渗出圈实验等方法对CA-OD/DME的热物性能、结构特性及稳定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A-OD/DME定形相变材料具有适宜的相变温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热性及循环稳定性。同时,PCM均匀嵌入改性硅藻土孔隙中,有效防止了相变工质的渗出,热可靠性良好,满足建筑领域使用要求。(3)在石膏凝胶材料中掺入不同质量分数的CA-OD/DME定形相变储能材料,制备出一系列相变储能石膏试板,利用储热性能测试、SEM、加速热循环实验和扩散-渗出圈实验等方法对比相变储能石膏板与普通石膏板的储热性能及稳定性,结果表明:CA-OD/DME掺量越高的相变储能石膏试板内、外表面温度延迟时间越长,热滞后现象越明显,其中CA-OD/DME掺量为25%的相变石膏试板温度阻尼率为1.79。同时,CA-OD/DME填充了石膏凝胶材料间的孔隙,结构致密紧实,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热可靠性,可以应用于建筑节能领域。
黄涵荣[4](2021)在《赣南农宅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劣,气候和能源是全球人类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建筑能源的节约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到2018年我国农宅面积为229亿平方米,占全国总建筑面积的38.1%,农村地区商品能耗达到2.16亿tce,占全国总能耗的22%,说明了我国农宅节能的重要性。随着农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的增长,赣南地区农村居民对农宅的热舒适度要求在不断增高,农宅采暖降温所消耗的能源也在增加。所以当下赣南地区农宅工作的重点是采取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策略,在保证农宅热舒适度的情况下降低建筑能耗,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从而设计出适合赣南的绿色节能农宅,为我国农宅节能建设提供参考。为了找出赣南地区农宅的实际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访谈和实地调研发现赣南农宅热舒适性差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差和平面形体策略方面不合理导致的,同时农宅可再生能源产量丰富,但未得到合理的利用,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年轻村民的增加导致建筑能耗在不断增加。调研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在热舒适性方面和可再生能源方面进行策略研究的正确性。将相关绿色建筑规范与作者的实际调研结果相结合,确定室内热舒适度范围,通过软件模拟分析,对典型农宅的平面形体和围护结构进行设计策略优化,主要从附加阳光间、体形系数、建筑朝向、非透明围护结构、透明围护结构和屋顶进行了策略研究,找出其在夏热冬冷气候下的作用规律。基于赣南农宅可再生能源丰富的现状,在生态适应性、被动节能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对比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生物质能固缩技术和生物质能气化技术的成本投入和节能效益,来研究验证其在赣南农村地区是否具有普适性。通过合理的使用前文研究的热舒适性和可再生能源设计策略,基于农户可承受成本和当地文化特色,分别设计了高、低成本的两种绿色农宅,通过软件模拟室内热环境和节能分析,来分析验证其有效性和合理性。该绿色节能农宅设计既为赣南农村的新建农宅提供设计方案参考,也为我国农村地区的节能工作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顾志伟[5](2021)在《模块化电蓄热采暖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供暖系统中的蓄热技术能够合理地利用低谷电量,在用电低谷时期,将廉价的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在蓄热材料中,当白天电价高时再将储存在蓄热材料中的热能释放出来,实现电量的“削峰填谷”、平滑用电曲线和节约用户运行成本的目的。蓄热技术既可以缓解电厂高峰时期供电压力,又可以有效的解决用电峰谷差距大的问题。本文运用热力学基本原理,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电蓄热地板供暖的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平板相变材料蓄热放热电采暖模型。在蓄放热问题上,将三维模型转化到二维横截面,把蓄热问题从三维模型转化到二维平面上,大大降低了研究难度。运用焓-孔隙率的计算方法,引入液相分数来间接描述固-液界面的变化过程,解决了等温相变和一定相变温度范围的相变问题。按照调查的数据特点和评价需求,以对蓄热地板实际使用价值有重要影响的三个参考条件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电热膜加热结束后房间温度、蓄热材料放热结束后房间温度、电热膜地板厚度,这些变量不仅反映了电蓄热板对房间温度的影响程度,而且是对此蓄热模块进行实用设计的重要基础。在电价处于谷电时段时,电热膜利用低价电能给房间采暖,使室内温度始终处于人体舒适温度范围偏上;在电价处于峰电时段时,蓄热材料利用谷电时段吸收的热量进行放热,也使室内地板温度始终处于规范要求范围内。从而最终选择出合适的模型,并模拟其在设计标准房间内的蓄放热过程。最后通过分别采用电蓄热采暖和集中供暖的同一房间进行经济性分析,从而得到了采用电蓄热采暖的回收期。
高伟[6](2020)在《复杂山地建筑围护结构热性能及能源系统适用性研究》文中指出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冬奥村位于海坨山区域,所处山区冬季气候特点、地质特点较为复杂,面临气温低、风速大、热负荷大等特点,与常规地区有明显区别,需要降低山区环境对冬奥村建筑热工性能的影响。延庆赛区将设置石笼结构围合于冬奥村建筑围护结构外侧,充分体现“山林场馆,生态冬奥”这一与山区环境融合的建筑设计理念,同时如何定量的分析出石笼结构对冬奥村建筑热工性能的影响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山地建筑所适用的能源供给形式与供暖技术方式均受到山区气候条件与地质条件影响与常规地区有差异,根据冬奥需求,需要对山区能源供给形式与供暖技术方式适用性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海坨山区气候、气温、风速与地热能等客观条件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得到了山地气候参数及其变化特征。海坨山区冬季正常天,日平均温度为-10.4℃,日平均风速为2.99m/s。考虑寒潮发生的可能性,在大雪寒潮天,海坨山区日平均气温-21.09℃,日平均风速为5.58m/s;在大风寒潮天,海坨山区日平均温度为-27.81℃,日平均风速为9.06m/s,此工况海坨山区最低温度达到-29.79℃,表明大雪寒潮天对两地气温与风速的影响比大风寒潮天小,且山区区域气温极易受大风天影响。海坨山区地热资源丰富,热源性质良好,但各地层受到大面积花岗岩侵入,地热能利用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复杂山地气候下石笼结构形式对建筑围护结构热性能的影响。选取延庆赛区冬奥村某组团中场馆建筑,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冬季正常天、大雪寒潮天与大风寒潮天三种工况下石笼结构对建筑热工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了石笼结构形式对建筑外围护结构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建筑表面风压、建筑基础室温和建筑负荷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笼结构可以对建筑热工性能产生显着影响。不同天气工况下,增加石笼结构均可以显着降低建筑外围护结构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且石笼结构削弱建筑外围护结构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值效果在大风寒潮天比大雪天更为显着。通过设置石笼结构,可以明显改变建筑物表面风压分布,降低建筑表面最大风压差,从而削弱冬季冷风渗透对建筑热负荷的影响,此削弱效果在寒潮天比正常天更为明显,同时石笼结构还能够有效削弱风致噪声带来的影响。通过设置石笼结构,整个供暖季房间基础室温平均值增加了2.02℃,供暖季累计热负荷减少了24.8%。在复杂山地地质条件与气候条件下,本文针对冬奥村冬季供暖方式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研究。经过比较分析得出适用性较好的能源供给形式主要是电能和地热能,同时适用性较好的供暖技术方式主要有低温空气源热泵、CO2空气源热泵、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及蓄热式电暖气。蓄热式电暖气与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这两种供暖技术方式主要设备运行时几乎不受环境气温影响,低温空气源热泵与CO2空气源热泵这两种供暖技术方式均能较好的适应山区冬季环境温度变化。四种适用的供暖技术方式中,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方式节能性最高,其一次能源消耗量与碳排放量最低,而蓄热式电暖气技术方式节能性较差,一次能源消耗量与碳排放量最高;CO2空气源热泵技术方式初投资最高,蓄热式电暖气技术方式初投资最低;中深层地埋管地源热泵技术方式运行费最低,CO2空气源热泵技术方式所需运行费最高。结合客观条件与冬奥需求,四种供暖技术方式在适用性方面均存在如室外气候、地质条件、供暖稳定性与空间占用情况等自身优劣势。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精准的掌握冬奥会延庆赛区客观条件、场馆建筑热工性能、能源供给形式与供暖技术方式适用性,可以为延庆赛区提供更科学的运行维护设计与管理,对延庆赛区设计导则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
张晓月[7](2020)在《北京农村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性能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筑能耗作为我国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约占我国能源总消耗量的30%以上。为转变我国不合理能源结构,降低建筑能耗,近年来北方地区开始推行“煤改电”工程。在“煤改电”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空气源热泵采暖不受地域的限制,没有复杂的水系统并且效率比较高,目前北京农村地区“煤改电”后冬季采暖以空气源热泵采暖为主。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空气源热泵在寒冷地区冬季气温低的条件下性能衰减严重,无法保证室内采暖热舒适性,且产生高额采暖费用;另外,北方大部分农村地区无法为煤改电工程提供绝财政补贴,给农村居民带来较大经济压力。所以“煤改电”项目的推广不具有普适性。针对单一空气源热泵系统存在的采暖能耗过高,热泵机组制热性能随环境温度衰减严重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北京农村地区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同时提出一种分时段控制策略,用于探究太阳能系统与空气源热泵系统两种热源更为合理的供热时段匹配方式。搭建了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TRNSYS仿真模型,通过对三种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复合供热形式进行了性能模拟分析,得到了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方式为适宜于北京农村地区冬季采暖的最佳供热形式。另外,通过分析了系统供热水温度、蓄热水箱体积以及太阳能负荷率三种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具有较好的供热性能。在本实验工况下,系统最高能效比可达7.22,此时系统太阳能贡献率最高为63.69%,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为2.91。当双水箱供热系统太阳能负荷率为40%时,系统节能性与环保性最佳,此时节能率为69.2%,CO2减排率可达69.22%;双水箱供热系统太阳能负荷率为20%时,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投资回收期最短,为5.86年。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对经济性或节能性的不同需求选取相应的设计方案。
樊舒雅[8](2020)在《热管用于墙体辐射式供暖的传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温热水辐射供暖技术在民用建筑的冬季供暖中应用很广泛,它相比一般的供暖方式具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可以利用低温热源,二是能源利用率高。若热源温度降低,必然要求供暖末端具备更高的换热效率。本文提出在民用建筑集中供热系统中应用高效的传热元件——重力式热管强化传热,从而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又能达到舒适满意的室内供暖效果。本文综合低温热水墙体辐射供暖系统与高效散热元件热管进行研究,并结合热管与新型高导热材料石墨烯对装置进行优化,极大增加墙体散热面积的同时达到一种较好的供暖效果。在实验前进行热管的选型设计,主要对热管的管材、工质等进行选择,使其能够符合本实验的需求。搭建供暖系统实验台,进行热管冷凝段自然冷却实验。通过制作房间模型进行进一步实验,利用提出的热管装置加热50×50cm2的混凝土板块制成的墙体模型,分别在墙内敷设两根和三根热管,并测量房间模型内温度和墙体表面温度。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开展强化传热实验,通过改变热管之间间距和热源温度两种参数对比传热效果,并加入新型导热材料石墨烯进行优化。当房间内及墙体表面温度达到稳定状态后,对比各组实验的墙体表面平均温度、房间模型内平均温度和各测点温度方差。最后建立将热管用于墙体供暖的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室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蒸发段长度分别为50mm、80mm、110mm时,50mm的铜-水热管换热性最好;在墙内敷设两根热管无法满足室内所需的温度要求,热管数量加至三根时,墙体表面温度由13.07℃被加热至28.24℃,共升高了 15.2℃。房间模型内的温度由13.11℃加热至23.08℃,共升高了 9.9℃,可以满足室内温度需求;管间距为15cm、热源温度为50℃的方案更优;采用热管与石墨烯结合的供热方式,墙体表面温度达到37.74℃,房间内的温度达到23.41℃。由数据得出(1)墙体表面平均温度比单独热管加热高出0.7℃,提高约2%;(2)房间平均温度高出0.4℃,提高约1.7%。模拟结果表明,除外窗区域,室内温度场分布很均匀,PMV指标也满足人体舒适范围。
梁娜飞[9](2020)在《基于经济性与多能优化匹配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西部地区冬季室外温度比较低,比较寒冷,所以该地区供暖周期持续时间长。供暖主要方式是火炕、土暖气以及火炉等传统方式,主要燃料为化石能源,其大量燃烧,造成室内环境质量差,严重影响了草原民居居民的身体健康。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可以用于草原民居供暖,但是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率比较低,本文将太阳能、风能、市政电网以及传统的火炕按时序原则进行动态匹配,期望达到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同时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实现能源结构优化。首先,本文对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的居住人员情况、围护结构和供暖模式情况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草原民居的实际情况,利用TRNSYS软件建立建筑模型并对传统火炕供暖模式进行模拟。其次,根据内蒙古西部的气候特点,利用TRNSYS软件分别搭建了附加阳光间供暖系统、风能供暖系统、市政电网以及火炕与热水供暖复合系统。根据各个模块逻辑关系和使用顺序进行连接,得到多能优化匹配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系统下的TRNSYS模型。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系统多能优化匹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附加阳光间后建筑物总耗热量为1 295.60kWh,耗热量指标为17.64kWh/m2,达到了超低能耗建筑的要求。对供暖的耗能量进行了分析,太阳能供暖量、风能供暖量、市政电网的供暖量以及火炕供暖量所占比例依次为81.91%、8.13%、5.98%以及3.98%,太阳能和风能供暖量占比在90%以上。多能优化匹配供暖方案比传统火炕供暖方案在一次能源上减少了10 458.98kWh,在电价上节约了4 392.78元,在标煤上减少了1 499.46kg,在原煤上减少了2 100.09kg。综上,多能优化匹配供暖系统可以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草原民居应用,有助于超低能耗草原民居节能目标的实现,最终达到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改善室内环境、节约供热资金和优化能源结构的目的。
汤波[10](2020)在《EG/石蜡复合蓄热式谷电利用采暖散热装置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电网侧削峰填谷对储能技术的宏观需求和煤改电的政策背景下,发展谷电蓄热供暖技术对于促进低谷电消纳和实现清洁供暖都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固体蓄热装置体积较大,需要占据建筑内部一定的使用空间,而相变蓄热装置由于其介质本身的低热导率使得蓄存的热量难以取出,电能转化为有效输出热的系统整体效率不高,因而目前缺少结构简单实用、经济性较好的分散式蓄热电采暖装置。为此,本课题提出一种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谷电利用相变蓄热墙体,并结合实验与数值模拟,分析了其基本构成单元的蓄热和放热性能,优化了换热结构,并简要分析了其在峰谷电价差下的应用经济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建筑供暖所需的温度及安全稳定性要求,选择相变温度为62℃的石蜡作为基体蓄热材料,并通过动态热响应实验优选出了膨胀石墨(EG)作为强化导热材料,而后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EG/石蜡复合相变材料(PCM)。通过一系列热性能表征发现,复合PCM的导热系数和空隙率随着EG含量的增大而增大,12wt%的复合PCM热导率相比较于纯石蜡提高了近12倍。DSC测试表明EG的添加对PCM的相变温度影响不大,但相变潜热会随EG配比的增大而减小。综合考虑换热性能及蓄热密度后,选择了8wt%的EG/石蜡复合PCM作为蓄热材料。2、在设计材料封装容器方面,首先结合模块化思想提出了相变蓄热单元的概念,然后根据蓄热场景和换热结构要求,设计得到了蓄热单元的基本参数,最后通过实验探究了其实际蓄热和放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蓄热单元内所设置的面加热源能有效防止蓄热过程中的局部过热问题。应用复合PCM后,相变蓄热单元的蓄热时间缩短了23%,蓄热效率从纯石蜡的93%提升到了97%。放热过程中的平均放热功率由石蜡相变单元的14.3W提高到22.5W,但在最小放热功率的限制下,蓄热单元在单一运行工况下的有效放热效率仅为63.4%。3、由于实际放热效率较低,因此借助数值模拟方法对相变蓄热单元的放热过程进行了仿真优化。结果表明:蓄热单元外形尺寸的高宽比越大,放热速度越快,有效放热效率最高为84.2%,但蓄热密度相比原相变蓄热单元减少了约19.1%;使用缩放管、扭曲带和内翅片来强化管侧传热,对应的蓄热单元的放热效率较原相变单元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尤以内翅片管蓄热单元为最,其前期的瞬时放热功率较光管提高了近80%,有效放热效率则高达89.48%。4、结合当前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将蓄热装置与建筑隔墙相结合,设计构造出了以相变单元为基础的谷电蓄热墙体模块,优选了聚氨酯材料作为内保温层和发泡陶瓷作为外部框架,并给出了谷电蓄热墙体的工程装配方案;而后针对一整栋办公楼应用谷电蓄热墙体来进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初投资较大,该项目在20年运行期限内的净现值仅为13.91万,收益率较低。后续研究中需要进一步优化整体结构,降低材料成本,提高系统总热效率。
二、真空相变式电暖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真空相变式电暖气(论文提纲范文)
(2)北京农村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耦合系统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目前北京农村采暖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耦合系统在采暖方面研究现状 |
1.3.3 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目的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系统实验设计的理论基础 |
2.1 系统原理简介 |
2.2 供暖系统理论分析 |
2.2.1 系统热平衡分析 |
2.2.2 建筑采暖热负荷 |
2.2.3 空气源热泵机组名义制热量与制热性能系数(COP) |
2.2.4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数学模型 |
2.2.5 太阳能集热器的蓄热量 |
2.2.6 带有蓄热的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的数学模型 |
2.2.7 投资回报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实验台设计和数据测试分析 |
3.1 典型性实验项目的选择 |
3.2 实验台设计 |
3.2.1 参数设定 |
3.2.2 系统设备选择 |
3.3 实验台数据测试 |
3.3.1 测试仪器 |
3.3.2 测试方案 |
3.4 实验台数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RNSYS仿真模型建立及仿真模拟 |
4.1 TRNSYS软件简介 |
4.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2.1 气象参数模拟 |
4.2.2 建筑模拟 |
4.2.3 系统关键模块描述 |
4.2.4 模块参数设定 |
4.2.5 系统TRNSYS仿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2.6 模拟数据分析 |
4.3 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
4.4 系统节能性和经济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正癸酸-十八醇/硅藻土定形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变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2 硅藻土的研究现状 |
1.2.3 硅藻土相变调温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4 相变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CA-OD二元共晶系及改性硅藻土的实验研究 |
2.1 相平衡理论及共晶点预测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CA-OD二元低共熔混合物的制备 |
2.2.3 硅藻土的改性 |
2.2.4 CA-OD二元低共熔混合物的测试与表征 |
2.2.5 硅藻土改性前后的实验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A-OD二元体系低共晶质量比的确定 |
2.3.2 CA-OD二元低共熔混合物的热物性分析 |
2.3.3 CA-OD二元低共熔混合物的结构特性分析 |
2.3.4 CA-OD二元低共熔混合物的蓄放热特性分析 |
2.3.5 CA-OD二元低共熔混合物的热循环稳定性分析 |
2.3.6 CA-OD二元低共熔混合物的耐热性分析 |
2.3.7 不同浓度盐酸改性硅藻土微观形貌分析 |
2.3.8 改性硅藻土的结构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A-OD/DME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CA-OD/DME定形相变材料制备条件及最大吸附量的确定 |
3.2.1 CA-OD/DME定形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 |
3.2.2 CA-OD/DME定形相变材料吸附效果测试 |
3.2.3 不同PCM质量分数对吸附量的影响 |
3.2.4 不同吸附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3.2.5 不同吸附真空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3.2.6 不同吸附时长对吸附量的影响 |
3.2.7 多因素正交试验 |
3.3 CA-OD/DME定形相变材料的性能表征与分析 |
3.3.1 CA-OD/DME的蓄放热特性分析 |
3.3.2 CA-OD/DME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3.3.3 CA-OD/DME的热可靠性分析 |
3.3.4 CA-OD/DME热循环稳定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A-OD/DME相变储能石膏板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CA-OD/DME相变储热石膏板的制备 |
4.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4.1.2 CA-OD/DME相变储能石膏试板制备过程 |
4.2 相变储热石膏板的性能测试 |
4.2.1 储热性能测试 |
4.2.2 SEM测试 |
4.2.3 加速热循环实验 |
4.2.4 扩散-渗出圈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相变石膏试板储热性分析 |
4.3.2 相变储热石膏板的SEM分析 |
4.3.3 相变储热石膏板的热循环稳定性分析 |
4.3.4 相变储能石膏板热可靠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赣南农宅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建筑节能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
1.1.2 社会发展对建筑节能的要求 |
1.1.3 农宅节能在建筑节能中的意义 |
1.1.4 研究目标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乡村绿色住宅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乡村绿色住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
1.3 相关名词的界定 |
1.3.1 赣南地区 |
1.3.2 农村住宅 |
1.3.3 农宅热舒适 |
1.3.4 农宅节能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赣南地区农村住宅现状调研分析 |
2.1 赣南地区农宅问卷调查 |
2.1.1 问卷访谈设计 |
2.1.2 问卷访谈方法和内容 |
2.1.3 问卷访谈可行度检验 |
2.1.4 问卷访谈范围 |
2.2 现场调研方案设计 |
2.2.1 调研所用仪器 |
2.2.2 调研所遵循的标准 |
2.2.3 调研所采用的计划 |
2.2.4 调研所针对的对象 |
2.3 赣南地区农村住宅现状统计分析 |
2.3.1 赣南地区农宅属性分析 |
2.3.2 赣南地区农宅室内热环境现状 |
2.3.3 赣南地区用能属性分析 |
2.3.4 调研结论 |
第三章 赣南绿色农宅室内热舒适度设计策略 |
3.1 赣南农宅室内热舒适度设计指标 |
3.1.1 平面形体设计指标 |
3.1.2 外围护结构设计指标 |
3.1.3 室内热环境舒适指标 |
3.2 农宅平面形体设计策略 |
3.2.1 附加阳光间 |
3.2.2 体形系数 |
3.2.3 建筑朝向 |
3.3 农宅外围护结构设计策略 |
3.3.1 非透明围护结构 |
3.3.2 透明围护结构 |
3.3.3 屋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赣南农宅可再生能源设计策略 |
4.1 农宅可再生能源设计的基本原则 |
4.1.1 生态适应性原则 |
4.1.2 被动节能优先原则 |
4.1.3 可持续发展原则 |
4.1.4 小结 |
4.2 农宅太阳能节能设计策略 |
4.2.1 太阳能热水系统 |
4.2.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
4.3 农宅生物质能节能设计策略 |
4.3.1 生物质能固缩技术 |
4.3.2 生物质能气化技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色建筑农宅设计与模拟实验验证 |
5.1 绿色农宅设计的基本原则 |
5.1.1 经济性原则 |
5.1.2 适应性原则 |
5.2 低成本绿色农宅设计策略及效果 |
5.2.1 低成本绿色农宅设计策略 |
5.2.2 低成本绿色农宅节能效果 |
5.3 高成本绿色农宅设计策略及效果 |
5.3.1 高成本绿色农宅设计策略 |
5.3.2 高成本绿色农宅节能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赣南地区农村住宅情况调查问卷(冬天) |
附录2 赣南地区农村住宅情况调查问卷(夏季补充调研) |
附录3 赣南地区农村住宅情况数据整理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模块化电蓄热采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电蓄热及蓄热材料的研究动态 |
1.2.1 国内主要研究现状 |
1.2.2 国外主要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电蓄热技术理论分析 |
2.1 电蓄热技术的特点 |
2.1.1 电蓄热不同于其它蓄热技术的特点分析 |
2.1.2 电蓄热特点分析 |
2.2 电蓄热材料选择 |
2.2.1 电采暖材料选择 |
2.2.2 蓄热材料的选择 |
2.2.3 蓄热包裹材料的选择 |
2.3 电蓄热模块结构 |
2.4 设计房间结构 |
2.5 设计电蓄热模块尺寸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铜铝合金-石蜡相变蓄热模型的仿真 |
3.1 模拟方案确认 |
3.2 仿真模拟软件介绍 |
3.3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4 物理模型的建立 |
3.4.1 建立基础物理模型 |
3.4.2 电蓄热模块模拟尺寸 |
3.4.3 建立评价标准 |
3.5 仿真模拟过程 |
3.5.1 电热膜放热过程仿真模拟 |
3.5.2 蓄热材料放热过程模拟 |
3.6 仿真模拟结果 |
3.6.1 电热膜放热过程仿真模拟结果 |
3.6.2 蓄热材料放热过程仿真模拟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经济性分析 |
4.1 经济评价指标 |
4.2 应用场景及经济分析 |
4.3 小区居民楼采暖 |
4.3.1 小区居民楼集体采暖费用 |
4.3.2 相变蓄热电采暖费用 |
4.3.3 电蓄热供暖回收期 |
4.4 供暖需求低谷电时期的商业建筑供暖 |
4.4.1 商业建筑集体供热费用 |
4.4.2 商业建筑电蓄热供热费用 |
4.4.3 电蓄热供热回收期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复杂山地建筑围护结构热性能及能源系统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需求背景 |
1.2 改善建筑热性能途径研究现状 |
1.3 石笼结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复杂山地地区气候参数与地质条件研究 |
2.1 复杂山地气候类型调研研究 |
2.2 复杂山地气温条件研究 |
2.3 复杂山地风速条件研究 |
2.4 复杂山地地热能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3.1 建筑室外环境热工性能模拟数学模型 |
3.1.1 湍流模型 |
3.1.2 湍流时均方程 |
3.2 石笼结构建筑室外环境模拟物理模型 |
3.2.1 物理模型建立过程 |
3.2.2 边界条件确定 |
3.2.3 数值计算方法对比验证 |
3.3 建筑能耗模拟数学模型 |
3.3.1 墙体传热 |
3.3.2 基础室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笼结构对建筑热工性能影响分析 |
4.1 石笼结构对建筑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影响结果分析 |
4.2 石笼结构对建筑表面风压影响结果分析 |
4.3 石笼结构对建筑基础室温影响结果分析 |
4.4 石笼结构对建筑负荷的影响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杂山地冬季供暖能源供给形式与技术方式适用性研究 |
5.1 供暖技术方式研究 |
5.1.1 热泵系统 |
5.1.2 蓄热式电暖气 |
5.1.3 燃气供暖锅炉 |
5.1.4 燃气壁挂炉 |
5.1.5 太阳能供暖系统 |
5.2 复杂山地冬季供暖能源供给形式与技术方式适用性研究 |
5.2.1 电能适用性 |
5.2.2 空气源热泵适用性 |
5.2.3 地源热泵地热能利用适用性 |
5.2.4 蓄热式电暖气适用性 |
5.2.5 燃气供暖技术适用性 |
5.2.6 太阳能供暖技术适用性 |
5.3 供暖技术方式节能性分析 |
5.3.1 供暖技术节能性分析模型 |
5.3.2 节能性分析 |
5.4 供暖技术方式经济性分析 |
5.4.1 供暖技术方式经济性分析模型 |
5.4.2 供暖技术方式初投资分析 |
5.4.3 供暖技术方式运行费分析 |
5.4.4 供暖技术方式费用年值分析 |
5.5 供暖技术方式适用性综合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北京农村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性能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能光热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空气源热泵采暖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复合供暖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拟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设计 |
2.1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原理设计 |
2.2 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选型 |
2.2.1 太阳能集热器概况 |
2.2.2 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计算 |
2.2.3 太阳能蓄热水箱的选择 |
2.3 空气源热泵系统选型 |
2.3.1 空气源热泵机组选型 |
2.3.2 缓冲水箱的选择 |
2.4 复合供热系统控制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住宅热特性模拟及TRNSYS仿真平台各设备数学模型介绍.. |
3.1 TRNSYS模拟平台介绍 |
3.2 北京农村地区住宅负荷特性模拟 |
3.2.1 北京地区室外气象特性分析 |
3.2.2 北京地区农村住宅建筑模型建立 |
3.2.3 建筑能耗模拟结果分析 |
3.3 系统要部件数学模型 |
3.3.1 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模型 |
3.3.2 太阳能蓄热水箱模型 |
3.3.3 空气源热泵模型 |
3.3.4 地板辐射模型 |
3.3.5 系统控制模块 |
3.4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仿真模型 |
3.5 复合供热系统运行能效评价方法 |
3.5.1 太阳能系统性能评价模型 |
3.5.2 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评价模型 |
3.5.3 复合供热系统性能评价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性能模拟分析 |
4.1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复合供热系统系统形式及运行策略对比分析 |
4.1.1 太阳能系统性能分析 |
4.1.2 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分析 |
4.1.3 复合供热系统性能分析 |
4.2 系统供热水温度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
4.2.1 系统供热水温度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供热量的影响 |
4.2.2 系统供热水温度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能耗的影响 |
4.2.3 系统供热水温度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效率的影响 |
4.2.4 系统供热水温度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能效的影响 |
4.2.5 系统供热水温度对建筑室温的影响 |
4.2.6 系统供热水温度工况优化 |
4.3 太阳能蓄热水箱体积匹配优化 |
4.3.1 蓄热水箱体积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供热量的影响 |
4.3.2 蓄热水箱体积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能耗的影响 |
4.3.3 蓄热水箱体积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效率的影响 |
4.3.4 蓄热水箱体积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能效的影响 |
4.4 太阳能负荷率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性能的影响 |
4.4.1 太阳能负荷率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供热量的影响 |
4.4.2 太阳能负荷率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能耗的影响 |
4.4.3 太阳能负荷率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效率的影响 |
4.4.4 太阳能负荷率对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能效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 |
5.1 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技术经济性评价指标 |
5.1.1 节能性评价指标 |
5.1.2 环保性评价指标 |
5.1.3 经济性评价指标 |
5.2 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节能性分析 |
5.3 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环保性分析 |
5.4 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经济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热管用于墙体辐射式供暖的传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供暖的研究现状 |
1.2.2 热管用于供暖的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热管的理论基础与传热分析 |
2.1 热管 |
2.1.1 热管的工作原理 |
2.1.2 热管的特征 |
2.1.3 热管的分类 |
2.2 热管的传热极限 |
2.3 热管的选型 |
2.3.1 热管的传热过程 |
2.3.2 热管选型与分析 |
2.4 热管用于墙体辐射供暖的优缺点分析 |
2.5 热管的传热计算 |
2.5.1 热管冷凝段传热 |
2.5.2 热管蒸发段传热 |
2.5.3 热管的热阻 |
2.6 辐射面传热量计算 |
2.7 本章小结 |
3 热管用于墙体辐射式供暖实验设计 |
3.1 实验目的及原理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原理 |
3.1.3 实验时间和地点 |
3.2 实验仪器 |
3.3 测量方法 |
3.3.1 测温原理 |
3.3.2 测点布置 |
3.4 实验操作步骤 |
3.4.1 实验前注意事项 |
3.4.2 实验步骤 |
3.5 实验主要内容 |
3.6 误差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热管用于墙体辐射供暖实验研究 |
4.1 蒸发段长度对热管换热性的影响 |
4.1.1 蒸发段长度为50mm |
4.1.2 蒸发段长度为80mm |
4.1.3 蒸发段长度为110mm |
4.2 两根热管加热混凝土板块的效果 |
4.3 三根热管加热混凝土板块的效果 |
4.4 两种方案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热管用于墙体辐射供暖优化研究 |
5.1 探究不同管间距对供暖效果的影响 |
5.1.1 间距为10cm实验结果分析 |
5.1.2 间距为15cm实验结果分析 |
5.1.3 间距为20cm实验结果分析 |
5.1.4 三种管间距对比实验结果分析 |
5.2 热源温度对供暖系统的影响 |
5.2.1 热源温度为45℃的实验结果分析 |
5.2.2 热源温度为50℃的实验结果分析 |
5.3 新型导热材料石墨烯对实验的影响 |
5.4 两种方案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热管用于墙体辐射供暖温度场模拟 |
6.1 建立数值模型 |
6.2 控制方程 |
6.3 室内温度场模拟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思考与展望 |
7.2.1 创新点 |
7.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基于经济性与多能优化匹配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太阳能应用研究现状 |
1.2.2 风能利用的研究现状 |
1.2.3 火炕研究现状 |
1.2.4 超低能耗研究现状 |
1.2.5 能源匹配的研究现状 |
1.2.6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1.4.4 课题来源 |
1.4.5 技术路线 |
2 理论回顾及实验方案确定 |
2.1 附加阳光间供暖原理 |
2.2 超低能耗建筑概念及指标 |
2.2.1 超低能耗建筑概念 |
2.2.2 超低能耗建筑指标 |
2.3 实验方案的确定 |
2.3.1 能耗模拟实验的选择 |
2.3.2 能耗模拟实验方案的确定 |
2.4 能源匹配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住宅模型的建立 |
3.1 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气候条件 |
3.2 内蒙古西部地区草原民居调研情况 |
3.2.1 调查地域 |
3.2.2 居住人员情况 |
3.2.3 围护结构情况 |
3.2.4 供暖模式情况 |
3.3 传统草原民居模型建立和参数设置 |
3.3.1 草原民居模型的建立 |
3.3.2 草原民居各参数设定 |
3.4 传统草原民居在自然室温状态下模拟情况 |
3.4.1 自然室温下对模拟时间的设置 |
3.4.2 自然室温状态下模拟情况 |
3.5 传统草原民居在达到室内设计温度下所需负荷 |
3.5.1 草原民居达到室内设计温度模拟情况 |
3.5.2 草原民居达到室内设计温度所需负荷 |
3.6 传统供暖系统下模型建立及能耗情况分析 |
3.6.1 传统火炕供暖系统下仿真模块及功能 |
3.6.2 传统火炕供暖系统下的TRNSYS模型建立 |
3.6.3 传统供暖系统下火炕所需供热量 |
3.6.4 传统供暖系统下能耗模拟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经济性与多能优化匹配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式构建 |
4.1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围护结构设置 |
4.2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式研究必要性 |
4.2.1 内蒙古西部传统供暖模式的不足 |
4.2.2 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多能源匹配供暖模式的优势 |
4.3 内蒙古西部气象条件动态分析 |
4.3.1 供暖周期内室外日干球温度 |
4.3.2 供暖周期内太阳能辐射强度 |
4.3.3 供暖周期内室外风速和风向情况 |
4.4 基于经济性与多能优化匹配的内蒙古西部草原民居供暖模型的构建 |
4.4.1 附加阳光间供暖系统构建 |
4.4.2 风能供暖系统的构建 |
4.4.3 火炕与热水供暖复合系统的构建 |
4.4.4 基于经济性与多能优化匹配的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型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系统多能优化匹配机理研究 |
5.1 有阳光间所需负荷和耗热量情况 |
5.1.1 有阳光间所需负荷 |
5.1.2 有阳光间所需耗热量 |
5.1.3 阳光间供热量及排风热回收供热量 |
5.2 风能发电采暖 |
5.2.1 采暖用电需求 |
5.2.2 风力发电机风速与功率 |
5.2.3 逆变器对能源调控 |
5.3 火炕供暖 |
5.4 能源消耗统计分析 |
5.4.1 电力能源消耗情况 |
5.4.2 电力和火炕共同作用能源消耗 |
5.4.3 多能优化匹配方案与传统火炕方案对比 |
5.5 火炕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分析 |
5.6 各供暖方式供暖量情况分析 |
5.7 供暖系统多能优化匹配机理研究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草原民居现状调查表 |
附录B 搭建传统供暖模型及多能优化匹配模型所需模块及功能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EG/石蜡复合蓄热式谷电利用采暖散热装置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相变蓄热材料及其性能强化 |
1.2.2 谷电蓄热供暖装置 |
1.3 研究目标、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2.1 相变材料筛选 |
2.2 强化传热材料筛选 |
2.2.1 强化传热材料简介 |
2.2.2 不同复合材料动态热响应实验 |
2.3 EG/石蜡复合PCM的制备及其热性能表征 |
2.3.1 EG/石蜡复合PCM的制备 |
2.3.2 EG/石蜡复合PCM热性能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相变蓄热单元的设计及热性能实验 |
3.1 相变蓄热单元的设计 |
3.1.1 相变蓄热单元的提出 |
3.1.2 供暖场景设计 |
3.1.3 换热器结构设计 |
3.2 相变蓄热单元热性能实验平台搭建 |
3.2.1 实验目的 |
3.2.2 实验系统介绍 |
3.2.3 实验内容及步骤 |
3.3 相变蓄热单元热性能实验结果分析 |
3.3.1 蓄热过程 |
3.3.2 放热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相变蓄热单元放热过程的模拟及优化 |
4.1 相变传热问题概述 |
4.1.1 Stefan问题及其求解 |
4.1.2 Fluent软件及凝固/熔化模型 |
4.2 相变蓄热单元数值模型的建立 |
4.2.1 物理模型及仿真目的 |
4.2.2 数学模型 |
4.2.3 数值仿真流程 |
4.3 运行参数对放热过程的影响 |
4.3.1 网格独立性及模型可靠性验证 |
4.3.2 放热过程内部液相率变化 |
4.3.3 流体入口温度的影响 |
4.3.4 换热流体流量的影响 |
4.4 外形尺寸优化 |
4.5 换热结构优化 |
4.5.1 换热结构物理模型 |
4.5.2 传热及流动特性分析 |
4.5.3 不同换热结构放热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谷电蓄热墙体的设计及应用经济性分析 |
5.1 谷电蓄热墙体的基本概念 |
5.2 谷电蓄热墙体模块的构造 |
5.3 谷电蓄热墙体模块保温材料 |
5.4 模块化谷电蓄热墙体的安装 |
5.5 谷电蓄热墙体应用经济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真空相变式电暖气(论文参考文献)
- [1]相变蓄热电采暖模块的传热性能研究[D]. 张文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北京农村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耦合系统的性能研究[D]. 刘志文.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正癸酸-十八醇/硅藻土定形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杨昊天.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4]赣南农宅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研究[D]. 黄涵荣.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5]模块化电蓄热采暖技术研究[D]. 顾志伟. 燕山大学, 2021(01)
- [6]复杂山地建筑围护结构热性能及能源系统适用性研究[D]. 高伟.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7]北京农村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水箱复合供热系统性能模拟研究[D]. 张晓月.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8]热管用于墙体辐射式供暖的传热研究[D]. 樊舒雅.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9]基于经济性与多能优化匹配的内蒙古西部超低能耗草原民居供暖模式研究[D]. 梁娜飞.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
- [10]EG/石蜡复合蓄热式谷电利用采暖散热装置的实验研究[D]. 汤波. 东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