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形外固定架楔形骨延长治疗内翻和内翻

T形外固定架楔形骨延长治疗内翻和内翻

一、T型外固定架楔型骨延长治疗膝内外翻(论文文献综述)

邹凌峰[1](2020)在《前内侧入路撬拨复位联合3D打印技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单纯性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方式,分析前内侧入路撬拨复位联合3D打印技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单纯性骨折的疗效,为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本次研究回顾性的纳入了从2017年01月至2019年01月就诊于我院,并接受了“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病例20例,根据病例所接受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前内侧入路撬拨复位联合3D打印技术为实验组共10例,传统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为对照组共10例,手术由同一组医生完成。实验组病例术前均已行CT扫描+三维重建,并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等比例骨折模型,根据模型模拟术前手术;对照组和实验组均完善常规术前检查。通过分析两组病例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12个月的HSS评分、VAS评分、内倾角和后倾角等数据,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病例均已完成术后随访,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年龄、病程、性别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长91.00±12.87min,较对照组103.00±10.33min缩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20.00±19.58ml,明显少于对照组151.00±18.07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平均引流量为122.00±13.98ml,明显少于对照组146.00±11.97m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切口长度实验组平均为9.40±2.72cm,小于对照组的平均长度12.00±1.63cm,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12月复查胫骨平台后倾角、胫骨平台内倾角、膝关节活动度,实验组分别是11.00±1.13°、10.40±0.97°、119.00±5.81°,而对照组的胫骨平台后倾角、胫骨平台内倾角、膝关节活动度分别是11.95±1.48°、10.20±1.14°、119.00±5.76°,两组病例在胫骨平台后倾角、胫骨平台内倾角、膝关节活动度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100%)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1、前内侧入路撬拨复位联合3D打印技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单纯性骨折相比于传统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2、在胫骨平台后外侧单纯性骨折手术治疗中,通过3D打印模型的术前模拟有利于手术操作的进行;3、前内侧入路撬拨复位联合3D打印技术可能能为临床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单纯性骨折提供新思路。

袁昊龙[2](2019)在《下肢轴向骨折牵引器与手法牵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对比》文中提出目的:胫骨平台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造成,在累及关节面的同时,也以粉碎性骨折为主,复位难度大,软组织损伤重。既往的复位手法或多或少存在局限性,且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加重了软组织损伤。为提高复位质量,缩短手术时间,微创的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我院研发了下肢轴向牵引器。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的资料,考察下肢骨折轴向牵引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与传统手法牵引切开复位治疗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7月至2018年07月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89例患者的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B组两组。A组采用手法牵引,共有患者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29-77岁,平均年龄(50.1±13.2)岁,包括 Schatzker Ⅳ 型 7 例,SchatzkerV 型 17 例,SchatzkerⅥ 型 16 例。B 组使用下肢骨折轴向牵引器治疗,有患者49例,男33例,女16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8.9±9.5)岁,包括 Schatzker Ⅳ 型 8 例,SchatzkerV 型 21 例,SchatzkerⅥ型20例。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末次随访膝关节功能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于Schatzker Ⅳ型骨折,术中使用轴向牵引器减少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两组患者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膝关节功能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力线及优良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SchatzkerⅤ型骨折,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力线,膝关节功及优良率相比力线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SchatzkerⅥ型骨折,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相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术后力线,膝关节功及优良率相比力线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术后统计学结果来看,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A组术后感染率为20%,B组术后感染率为4.1%,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5)。A组术后血栓率为10%。B组术后血栓率为4.1%,无统计学意义(p=0.268,p>0.05)。结论:下肢骨折轴向牵引器具有安装简单、牵引力量强、操作空间大等特点,不仅能复位骨折,还能够维持解剖复位后的骨折块的位置,减少了手术参与人员,适用于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使用牵引器治疗,能够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更方便进行对骨折进行复位,在MIPO技术的辅助下,能减少术中出血及对软组织的损伤,降低了感染率。我们还认为牵引器的使用能使骨折复位后的形态更接近原有解剖形态,患者术后功能更好,尽管在统计学上并无明显差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赵领财[3](2018)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合并膝内翻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步态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利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了解患者行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在治疗膝内翻畸形手术前后运动学及动力学的变化,得出其适用于临床的疗效评价。方法:选择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运动医学科从2015年01月到2017年06月期间合并膝内翻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54例,男性24例,平均年龄(52.5±4.7)岁,身高(1.7±0.2)m,平均体重(75.3±9.1)kg;女性30例,年龄(56.2±4.4)岁,身高(1.6±0.1)m,体重(54.1±3.1)kg。均采用关节镜探查清理、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术中选择矫形解剖钢板(捷迈)对截骨间隙进行固定处理。选择国内自主研发的东方新锐DVMC一8801三维步态捕捉,在采用红外系统下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无创的运动学观察。每次测量要求采集120秒比较平稳的运动数据,步速恒定(1.6km/h)。记录患者下双肢术前及术后3、6、9、12个月行走过程中膝关节屈伸角度、内外翻角度、内外旋角度变化,并对步态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以此评估胫骨高位截骨对膝内翻步态矫正的效果;测量患肢术前及术后3、6、9、12个月下肢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相对位置、股骨胫骨角(FTA)大小、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胫骨平台后倾角、髌骨高度(Insall-Salvati),及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随访,成功随访12个月以上。在步态周期内,KOA患肢屈伸角度-2°41°,内外翻转角度-10°20°,内外旋转角度-11°14°;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后3个月时屈伸角度-3°47°,内外翻转角度-10°10°,内外旋转角度-6°9°;术后6个月时屈伸角度-3°53°,内外翻转角度-7°9°,内外旋转角度-5°9°;术后9个月时屈伸角度-2°60°,内外翻转角度-5°8°,内外旋转角度-2°9°;术后12个月时屈伸角度-2°63°,内外翻转角度-4°8°,内外旋转角度-2°8°。而正常膝关节的屈伸角度为-3°65°,内外翻转角度为-5°9°,内外旋转角度为-5°10°。KOA患者患膝与同侧肢体步态相比:屈伸转角变小、而内外翻转角、内外旋转角均变大,在统计学上存在明显差异(P<0.05);重建术后的4个随访时间点的膝关节屈伸、内外翻、内外旋各角度与正常相比改善日趋明显,患膝屈曲较术前增大、而内外翻、内外旋较术前减小,其中截骨术后6个月及9个月时的步态数据较为接近正常步态,术后12个月步态与正常无明显差别,而与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相比膝关节活动角度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截骨术后平均康复6个月步态可接近正常水平。由于随访时间有限,术后12个月内影像学改变不明显,且膝关节HSS功能评分随着康复时间不断增大。术前与术后12个月比较,下肢力机械轴通过胫骨平台相对位置由术前(19.8±15.1)%变为(54.8±3.6)%,股胫角由术前(183.3±1.2)°改善至(173.2±1.2)°,胫骨近端内侧角由术前(80.4±3.5)°改善至(88.3±1.5)°,胫骨平台后倾角由术前(10.2±3.1)°增大到(14.7±5.1)°,髌骨高度由术前(1.16±0.25)降低到术后(1.01±0.17);膝关节HSS功能评分从术前(64.3±3.8)分改善至(91.6±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合并膝内翻的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及其截骨术后步态变化进行功能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截骨手术起到了改善关节功能,提升膝关节稳定的作用,提高了HSS膝关节功能评分,随着时间推移,术后12个月内HSS膝关节功能评分逐渐提高。行胫骨高位截骨术后需要6个月患膝步态趋近于正常步态,而至少9个月步态方可与正常无明显差异。通过分析得出的量化数据为合并膝内翻的KOA的诊断、临床治疗及评定术后疗效、制定康复方案等提供了客观依据,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于风天[4](2016)在《腓骨近端截骨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文中认为目的:比较腓骨近端截骨术(fibular osteotomy,FO)与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5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腓骨截骨组(n=29)和HTO组(n=27)。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术前、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膝关节评分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情况。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成功随访,随访时间为660个月,平均(6.63±1.08)个月。与HTO组患者相比,FO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总量、住院总费用、住院总时间、切口长度等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前及术后3个月、6个月膝关节VAS、HSS和K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VAS、HSS和KS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HTO相当,但其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是一种可选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手术方式。

张凯三[5](2012)在《三柱分型理论指导下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近2年我院所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在三柱分型理论指导下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总结了自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确诊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并在三柱分型理论指导下进行手术方案设计,并最终接受治疗治疗的29例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术后随访10~16月,平均随访12个月。其中,交通事故伤15例,坠落伤9例,重物砸伤4例;Schatzker分型Ⅳ型5例,Ⅴ型16例,Ⅵ型8例;男22例,女7例;左侧17例,右侧12例;合并交叉韧带损伤者8例,半月板损伤者5例,侧副韧带损伤者4例;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18岁,平均年龄39.5岁;均为单侧骨折;所有患者均根据患肢患处软组织损伤情况来决定手术时机;术后指导患者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1年内对其进行随访,运用HSS评定标准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评分,观察疗效。结果:29例患者中,优21例,良5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为89.7%。结论:三柱分型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有适应征广、内固定坚强可靠、术后并发症少、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总体疗效满意。

马超[6](2012)在《内外侧入路结合中药洗剂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为内外侧入路结合中药洗剂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详实可靠的临床资料与实验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分析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自2009年09月至2010年11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并获随访的住院病人42例。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按Schatzker分型,观察42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采用内外侧入路、双钢板手术治疗,并做好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工作。在术后观察患者患肢功能及X线在各观察时点的情况,参照评分标准予以打分记录,进行统计分析。术后伤口拆线愈合后,实验组使用中药洗剂活血止痛散浸洗患肢膝部,配合主、被动功能锻炼;对照组单纯行主、被动功能锻炼,观察对照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活血止痛散作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经验外用方,具有舒筋活络、散瘀消肿之功效,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恢复膝关节功能提供有效的促进作用。在中医骨伤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内外侧入路结合中药洗剂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内外侧入路结合中药洗剂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内外侧入路结合中药洗剂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能较明显地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熊熠[7](2012)在《微创截骨缓慢牵伸矫正肢体畸形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采用自行研制截骨器械将12只日本大耳兔行股骨微创截骨制造缓慢牵伸矫形模型,并采用环式外固定器固定骨折端制动患肢,术后3日开始向侧方调节,,每天牵伸lmm,分3次完成.术后4周、6周、8周分批处死动物,每次4只,行X线片观察骨折端成角角度及大体骨痂生成效果。取标本行组织学检测。从理论上为临床实践探索微创截骨手术结合外固定架缓慢牵伸矫正骨关节畸形方法的疗效,观察该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材料和方法:1.1材料与方法:选择3月龄日本大耳白兔12只,不分雌雄,精制颗粒饲料笼养,自由饮水,体重分别为2.3~2.8KG,平均2.5KG。建立股骨微创截骨结合缓慢牵伸矫形动物模型,并于分别于术后4周、6周、8周分批处死4只动物,行X线片观察,大体观察及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1.动物一般情况,术后第一天兔活动少,静卧,饮食量略减少,2天后基本恢复正常活动与饮食.3天内手术切口略有肿胀,少量渗血,无明显感染迹象.没有标本脱失情况.2.从X射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见图从X射线片可以看出,自第4周,第6周,第8周可见骨折端成角角度逐步加大,到第6周骨折端成角约30度,第4周见骨缺损区被大量增生软组织填充,断端处可见少量骨痂生成,骨皮质不连续,第6周时骨皮质基本连续,髓腔未通,可见大量骨痂生成。第8周时见骨皮质连续,髓腔已基本贯通,骨折线模糊.3.组织学观察骨折愈合部位细胞形态学变化,4周时有骨细胞及梭形骨痂形成形成。膜区及机化区的纤维组织内有骨样组织生成,骨折断端处有纤维性骨痂形成,可见成片的软骨组织,纤维组织增生和大量骨小梁形成。6周时骨折端段处母细胞产生新生骨质,形成编织骨,骨性骨痂逐渐取代纤维性骨痂。8周时网织骨生长良好,大量板层骨形成,骨折断端处可见骨折部分已经被比较成熟的板层骨取代,与骨的长轴方向排列一致;骨折断端处可见骨折部分已经被比较成熟的板层骨取骨小梁的排列趋向有序,板层骨形成良好,已接近于正常的皮质骨。结论:1.采用微创截骨结合Llizarov缓慢牵伸技术逐步能够矫正骨与关节畸形,从实践上证实了采用张力-应力法则矫正肢体畸形的可行性。达到了减少患者手术痛苦,缩小术后伤口疤痕,尽早下床负重活动及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截骨部的骨折更好的愈合的目的。2.采用我们自行研制的截骨器械微创截骨外固定架固定缓慢牵伸矫正骨与关节畸形的手术方法,是在现有Llizarov牵张技术在矫形手术上的创新与改进。被证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本实验中使用自制截骨器械对兔股骨行微创截骨结合Llizarov技术对兔股骨轴线角度进行调整,术后行X线片观察及病理组织学观察,均取得了满意效果,同样使用自制截骨器械行在临床治疗四肢畸形患者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减少手术破坏,缩小术后伤口疤痕的目的,被证明是成功而实用的术式,此方法在骨科矫形外科领域中值得推广。

张伯锋[8](2006)在《自主研制多功能外固定器的临床扩展应用及相应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跨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关节邻近骨折的临床研究(1)超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和开放性Pilon骨折初步报告目的:应用自行设计的超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和开放性Pilon骨折。方法:2000年1月~2002年5月采用自制超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踝关节粉碎或开放Pilon骨折15例,必要时结合有限切开克氏针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2个月,平均10个月。外固定架术后使用时间平均为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5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2例延迟愈合者行骨移植术,其中1例行钢板内固定。9例开放骨折者无一例发生感染,其余6例闭合骨折者无感染、皮肤坏死,仅2例发生针道感染。最终随访时关节活动度为优5例,良好7例,可2例,差1例。1例因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而行踝关节融合术。结论:应用超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复杂Pilon骨折,既能维持稳定骨折对位,又不妨碍踝关节功能活动,手术创伤小,愈合率高而并发症少,疗效较满意。(2)自制跨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胫骨近端骨折目的:介绍一种治疗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的新方法。方法应用自我研制的跨关节可活动外骨定架治疗胫骨近端高能量损伤病人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6例为开放骨折,13例闭合骨折,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这种外固定架为跨关节固定,故可稳定维持关节附近或关节内的骨折对位,又因该外固定架设计有可活动轴,术

李宏倬,杜莹,卫东,薛锋铭[9](2003)在《T型外固定架楔型骨延长治疗膝内外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T型外固定架楔型骨延长术在膝内外翻矫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做股骨髁上或胫骨干骺端“C”型皮质骨截骨 ,截骨线两侧穿针安装单侧多功能T型外固定架 ,利用T型臂侧万向活动轴楔型骨延长。结果 :34例47膝中 32例 44膝获 1~ 3年随访 ,均获骨性愈合 ,矫正畸形 10°~ 2 3° ,平均 17°。身高增加 1~ 1.5cm ,无严重针道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畸形愈合及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结论 :T型外固定架楔型骨延长治疗成人膝内外翻畸形创伤小 ,术式简便 ,可控制性矫形 ,可增加身高 ,疗效可靠 ,值得推广。

二、T型外固定架楔型骨延长治疗膝内外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型外固定架楔型骨延长治疗膝内外翻(论文提纲范文)

(1)前内侧入路撬拨复位联合3D打印技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单纯性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病例资料
    2.1 临床资料
    2.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第3章 围手术期管理及手术方式
    3.1 前期准备
        3.1.1 一般检查
        3.1.2 专科检查
        3.1.3 术前特殊准备
        3.1.4 3D打印模型的准备
        3.1.5 模拟手术
    3.2 手术过程
        3.2.1 麻醉及手术前准备
        3.2.2 切口区域消毒铺巾
        3.2.3 手术方法
    3.3 术后处理
第4章 评价指标
    4.1 手术评价指标
    4.2 数据统计方法
第5章 结果
第6章 讨论
    6.1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损伤机制及治疗现状
    6.2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缺陷
    6.3 3D打印模型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优缺点
    6.4 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效果的比较
        6.4.1 两种手术方式下胫骨平台后倾角、内倾角及膝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6.4.2 两种手术方式术后12月HSS评分的比较
第7章 结论与不足之处
    7.1 结论
    7.2 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2)下肢轴向骨折牵引器与手法牵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胫骨平台骨折的复位策略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3)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合并膝内翻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步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材料
    二.纳入排除标准
    三.手术方法
    四.步态数据采集与处理
    五.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手术基本情况
    二.下肢力线矫正
    三.步态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腓骨近端截骨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随访结果
    2.2 VAS评分比较
    2.3 HSS评分比较
    2.4 kSS评分比较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三柱分型理论指导下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一般资料:
        (三) 病例选择:
        (四) 诊断标准:
        (五) 纳入标准:
        (六) 排除标准:
        (七) 剔除标准:
        (八) 评定标准:
    二、 研究方法
        (一) 术前准备
        (二) 手术方法:
        (三) 术后处理:
        (四) 术后随访:
    三、 疗效评定:
        (一) 观察指标:
        (二)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三) 统计方法
        (四) 结果与分析
        (五) 数据分布统计
讨论
    一、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骨折特点:
    二、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常见合并症:
    三、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原则:
    四、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适应症:
    五、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时机的选择:
    六、 关于三柱分型理论的原理及内容:
    七、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对手术入路选择的指导:
    八、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
    九、 三柱分型对选择内固定方式选择的指导:
    十、 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优势:
    十一、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中、术后注意事项:
    十二、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术后常见合并症:
    十三、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失败的常见原因及分析:
参考文献
结语
综述
    一、 胫骨平台的解剖:
    二、 胫骨平台骨折的损伤机制:
    三、 胫骨平台骨折的分类:
    四、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
    五、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
    六、 并发症的处理:
    七、 术后康复功能训练:
    八、 中医药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典型病例一、
    典型病例二、
致谢
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6)内外侧入路结合中药洗剂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
        (一) 病例的选择
        (二) 一般资料
    二、 治疗方法
    三、 术后处理
    四、 术后随访
    五、 疗效评定
    六、 统计方法
    七、 结果
讨论
    一、 胫骨平台骨折的解剖特点及分型
    二、 复杂胫骨平台的诊断
    三、 影像学检查
    四、 手术时机的选择
    五、 内外侧入路优点
    六、 双钢板的应用及充分植骨
    七、 合并伤的治疗
    八、 术后功能锻炼及并发症
    九、 中医药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病例图片
附表
致谢
发表论文
详细摘要

(7)微创截骨缓慢牵伸矫正肢体畸形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语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兔股骨微创截骨缓慢牵伸技术矫形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微创截骨缓慢牵伸技术矫正肢体畸形的临床应用
    前言
    临床应用报到
    资料与方法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自主研制多功能外固定器的临床扩展应用及相应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论文 自主研制多功能外固定器的临床扩展应用及相应生物力学研究
    引言
    第一部分 跨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关节邻近骨折的临床研究
        1 超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和开放性Pilon 骨折初步报告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2 自帛跨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高能量胫骨近端骨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3 跨关节外固定架治疗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4 自制跨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重度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和生物力学研究
        1 组合式固定架治疗重度胫骨近端骨折的初步报告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2 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外固定器的临床扩展应用
        1 半环形复位器辅助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2 半环形复位器材合法与手指引导开放法辅助交锁髓内钉治疗股肌干股折疗效对比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3 单边外固定器治疗儿童股骨干有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外固定器在骨创伤的临床应用
综述二 Pilon 骨折的治疗
综述三 胫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致谢
个人简历

四、T型外固定架楔型骨延长治疗膝内外翻(论文参考文献)

  • [1]前内侧入路撬拨复位联合3D打印技术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单纯性骨折的疗效分析[D]. 邹凌峰. 南昌大学, 2020(08)
  • [2]下肢轴向骨折牵引器与手法牵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对比[D]. 袁昊龙. 滨州医学院, 2019(02)
  • [3]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合并膝内翻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步态分析[D]. 赵领财. 大连医科大学, 2018(01)
  • [4]腓骨近端截骨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比较[D]. 于风天. 山西医科大学, 2016(11)
  • [5]三柱分型理论指导下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D]. 张凯三.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1)
  • [6]内外侧入路结合中药洗剂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观察[D]. 马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03)
  • [7]微创截骨缓慢牵伸矫正肢体畸形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D]. 熊熠. 昆明医科大学, 2012(11)
  • [8]自主研制多功能外固定器的临床扩展应用及相应生物力学研究[D]. 张伯锋. 河北医科大学, 2006(11)
  • [9]T型外固定架楔型骨延长治疗膝内外翻[J]. 李宏倬,杜莹,卫东,薛锋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3(01)

标签:;  ;  ;  ;  ;  

T形外固定架楔形骨延长治疗内翻和内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