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单的催化剂可从酸雨中提取硫酸(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周天泽[2](1985)在《环境分析监测的近况与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召开,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也提高了环境分析和监测在环境科学研究以至整个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地位,由过去的草创阶段向提高和纵深方向发展。目前全国除各部门以及各大工厂的环境分析与监测力量外,在县级以上都有环境监测站,总数在2000个
张秀球,吴南萍,黎国华,王笃年,刘孝元,戈益超,曾应超,毛杨林[3](2015)在《2015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精粹》文中研究说明
雷婷[4](2020)在《STSE教育理念在高考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STSE 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的英文首字母缩写,STSE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把教育活动与当前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社会生活和环境现状等进行有机的结合。无论是国家的教育改革纲要还是教育部发布的课程标准中,均明确要求教育中要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建设新成就及环境发展之间的联系。本论文研究了近10年高考全国卷化学部分中对于STSE教育理念的应用情况,结合教材中STSE内容的设计情况、STSE教育在当前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对当前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和高考复习提出了建议,设计了基于STSE教育的高中化学教学案例,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分析和评价,为教育研究者和中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研究概述。论文从研究的必要性、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和STSE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二部分:STSE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通过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调查了 STSE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发现教师在课堂中渗入的STSE相关内容较少、对于教材中的STSE相关内容应用不足及学生面对综合性STSE试题无从下手的问题。第三部分: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STSE相关内容分析。对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中的STSE相关内容及分析其考查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能够看出教材中设计的STSE内容非常全面,且已经根据对学生掌握程度的要求将相关内容编排在教材的不同板块中,必修部分涉及的STSE相关内容在高考选择题中考查频繁,选修部分的STSE内容常作为情境出现在题干中。第四部分:高考试题中STSE试题的考查分析及建议。对照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对STSE相关内容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并对近十年全国卷化学部分中涉及到STSE的试题从分值、题型、素材情景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考核的关键,提出对中学教学的启示。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所授知识点的特点和学生情况,最大限度的将STSE教育渗透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建议在高考复习中设置专项针对的训练,来提高学生对STSE试题的解题能力。第五部分: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依据STSE教育的教学现状,采用上述提出的教学建议,本文设计出《发展中的化学电源》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的两个具体的教学设计,在银川某中学进行了教学实践,通过对实践效果的评价与分析,能够发现实践效果良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均有显着提高,并且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了化学与各领域的紧密联系,达到了提升学生综合核心素养的目的。第六部分:结论和展望。通过分析得到,目前高考试题中加大了 STSE试题的比重,其对于教材中STSE知识点的考查能够符合考纲和课标的要求。以高考试题为依据提出的STSE教育理念与教学建议确实可行,所设计的STSE教学案例实践的效果良好。论文对于中学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参考作用。
郑莉[5](2020)在《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教材课后习题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和鲁科版“金属与非金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7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教材编写应依据化学课程标准,要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为评价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化学新教材在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功能,以及不同版本新教材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促进素养化评价研究的发展。本论文从课后习题入手,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视角对比研究人教版和鲁科版两版新教材的素养分布特征。本论文通过“构建工具——分析编码——总结讨论”三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解释。第一部分:构建工具。本论文共构建试题评价体系和试题分析模型两个研究工具。先从新课标对五个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义中提取素养要素,再从要素的角度对新课标的附录1——“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进行归类,并列举每个要素四级水平的区分点。最后,结合“金属与非金属”主题的知识内容修订每个要素水平1和水平2的评价指标,并听取专家的意见,从而构建适用于“金属与非金属”主题的试题评价体系。而试题分析模型的构建需要将提取的素养要素与新课标中的四条命题原则进行结合,再理清与“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关系。第二部分:分析编码。先确定编码原则,再邀请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和笔者一起采用新建的试题评价体系和试题分析模型对课后习题编码,对编码不一致的习题进行讨论,最终确定一致的编码结果。第三部分:总结讨论。为进一步量化比较,分别从素养类型和素养水平两个维度统计两版新教材在《金属与非金属》主题中课后习题的素养分布频率并作图,得出以下结论:1.素养类型上:(1)两版新教材考查的五个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比重分布趋势一致;(2)人教版比鲁科版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素养1和素养2,而鲁科版比人教版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素养3、素养4和素养5;(3)人教版对素养3和素养4的要素考查广度与鲁科版一致,但对素养1、素养2和素养5的要素考查广度均优于鲁科版,因此人教版较鲁科版涉及的知识范围更广,更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2.素养水平上:(1)人教版对五个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考查均偏向于水平1,而鲁科版对素养3和素养4的水平考查则偏向于水平2;(2)两版新教材在水平1中均偏向于考查素养1和素养4,在水平2中均偏向于考查素养4;(3)鲁科版考查的素养2和素养5的水平深度均低于人教版,但对素养1、素养3、素养4考查的水平深度均高于人教版,因此鲁科版对学生的水平能力要求更高。
于勇涛[6](2017)在《电渗析液相催化氧化净化低浓度SO2制取硫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SO2作为主要有毒有害污染物存在于许多工业生产排放的尾气中,如能在烟气脱硫的同时将SO2转化成硫酸则可同步实现污染物净化和废弃物资源化。电渗析技术可将电化学催化氧化性能和离子交换膜选择透过性能结合,将SO2的吸收、催化、氧化、富集、浓缩集成在一个反应步骤和一个反应设备中完成,缩短工艺流程,节省大量资源。已有工业烟气脱硫方法中,使用最多的石灰石石膏法,虽处理价格便宜但副产品石膏杂质多价值低,处理过程存在结垢和腐蚀等顽疾;现有吸收SO2制硫酸工艺中,接触氧化法使用较多,但必须在高温和催化剂中完成,对SO2气相氧化能量及成本要求高。电渗析技术在液相催化氧化SO2,常温下完成,同时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把生成物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同步实现SO2的吸收氧化和硫酸的富集浓缩;与单纯液相催化氧化净化SO2相比,其具有以下优势:(1)阳极产生的氧气能有效解决尾气中氧含量低、氧化效率低的问题;(2)可同步实现催化氧化、产物有效分离及硫酸的富集浓缩;(3)阳电极可以有效氧化SO2,外加催化剂还可进一步提高作用效果。此外,电渗析技术占地小,投资少,易维修,好实现,不像蒸馏过程消耗大量燃料,不用反渗透中的高压泵为半透膜加压,无需离子交换那样频繁再生,也不排放酸碱废液再次污染环境,是一项优势众多前景广阔的技术。本论文围绕电渗析液相催化氧化净化低浓度SO2制取硫酸工艺技术展开,阐述了为探索这一全新工艺而进行的多项研究。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意义和内容,综述了相关研究情况和进展,说明了试验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分析检测方法。然后,从离子交换膜的研究开始,到具有电催化性能的阳极材料研究,详细记述了对电渗析两项核心材料的试制与分析。之后,深入到电渗析工艺本身,解析了为探寻最佳反应条件,关键影响因素,反应变化过程而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及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最后,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研究了电渗析净化SO2制取硫酸的反应原理,离子变化规律,催化氧化机理,建立了影响因素模型,推导了反应动力学方程,提出了总反应效率方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实验和研究得到以下结果和结论:(1)电渗析催化氧化低浓度SO2可以达到良好的净化和浓缩效果,最高净化率83.63%,最高酸浓度41.6%;加入40%的O2,0.05mol/L的Mn2+后,最高净化率达到99.08%,最高硫酸浓度达到43.64%。最优反应条件为:电流密度40mA/cm2,电解液流量100mL/min,SO2气体流量50mL/min,SO2浓度3135mg/m3,反应温度40℃,处理能耗约为0.24wh/mg。硫酸根反渗、水分子伴渗是酸浓度提高的重大阻碍。离子交换膜和阳极材料是最终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2)分析反应过程和机理得出,SO2吸收率为:Jso2=GSO2/A=KG(P-P*)=KL(C*-C),电化学氧化表观动力学方程为:i = ke0p(△AE/RT)[SO2]αf,总反应效率方程为:J=0.57+0.087A+0.0095B + 0.28AB-0.022A2-0.25B2(A:电化学氧化率,B:液相吸收率)。探讨了 SO2吸收氧化原理;推演了溶液中SO32-和SO42-不同pH值下的浓度和平衡电位;讨论了 Mn2+催化的两种不同的观点和Fe3+配位自由基理论;计算了总效率与各单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了 SO2液相吸收和电化学氧化的反应动力学和总反应效率方程。(3)测试了现有离子交换膜的使用效果,研制了两类新型离子交换膜,其中QPPO-PVDF阴离子交换膜性能好、成本低。研究了国内外三类典型商业电渗析离子交换膜的主要参数和实用效果,研制了 PTFE-Nafion复合离子交换膜和QPPO-PVDF阴离子交换膜,测试结果表明:美国ULTREX膜具有较好性能,其电渗析浓缩硫酸的最高浓度达到51.79%;自制膜中,PTFE-Nafion复合膜能获得与国内成品膜相似的使用效果;QPPO-PVDF阴膜浓缩硫酸浓度达到42.81%,具备了超出国内现有离子膜15%的硫酸富集浓缩性能,同时PPO的成本为40元/kg是Nafion树脂的1/6,具有很大成本优势。(4)研制了五种对电渗析净化SO2具有催化氧化作用的阳极材料,其中电沉积Ti/MnO2和Ti/Pb02/MnO2电极的催化氧化活性和电化学性能最好。分别制作了热烧结Ti/MnO2、电沉积 Ti/MnO2、电沉积 Ti/PbO2、热烧结 Ti/PbO2/MnO2、电沉积 Ti/PbO2/MnO2、五种电极,并对其表面形貌、涂层结构、元素价态、界面电阻、电极阻抗、析氧电位、使用寿命、实用效果和催化氧化机理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电沉积法制作的Ti/MnO2电极和Ti/PbO2/MnO2电极均具有电阻小、氧过电位高、活性高、耐腐蚀、寿命长的特点;Ti/MnO2电极表面致密耐腐蚀性更强,Ti/PbO2/MnO2电极表面粗糙,对SO2的催化氧化和净化性能更好;各电极表面的MnO2镀层对于SO2的电化学氧化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电渗析液相催化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净化SO2并同步制取硫酸,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反应设备和设定反应条件可以达到很好的使用效果。
刘妍[7](2020)在《基于元素观建构的高中化学课堂观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化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化学基本观念就是指学生经过对化学知识的概括、提炼、迁移、应用形成独特的化学思维方法和思维意识。元素观是让学生形成从元素的视角看待物质以及物质之间转化,它贯穿了整个中学化学的始终,可以说元素观是形成一切化学观念的前提。如何进行基于元素观建构的教学是化学教育者持续关注的主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实际教学过程中专家型教师渗透元素观的教学策略,因此选择符合本研究目的的山西省某重点中学的两位专家型教师为研究对象,以高中化学必修一教科书为例,探讨了必修一教科书元素观内涵。对“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及其化合物”中钠、铝、铁元素的重要化合物、“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硅、氯、硫、氮及其化合物、“氨硝酸硫酸”共计11个内容主题的22节课进行细致分析,通过课堂观察法、文本分析法进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总结归纳出两位专家型教师元素观建构的教学策略。结果显示,专家型教师会通过联系已有知识渗透从元素组成和物质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元素观。通过构建关系图形成从化合价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更本质分类的元素观。通过类比学习深化元素组成相似的物质化学性质也相似的元素观。通过实验探究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等教学策略深化从元素组成和元素价态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的元素观。
张媛婷[8](2017)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科技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存。为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重视环境教育。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均体现了对环境教育的要求。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对环境教育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了解了环境教育的发展及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具体情况。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与案例研究法,研究了常规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发现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受教学任务、教学时间、应试教育问题等因素影响选择减少渗透或不渗透,在渗透环境教育时渗透程度较浅,通过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图文资料形式简单渗透。采用案例研究法,研究了高中化学优质课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研究发现与常规课堂教学相比,优质课存在值得借鉴的途径,可高度归纳为:导入式迁移渗透、探究式主题渗透、反思式情感渗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课与学案结合;家庭小实验与实验报告结合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并以图示的方式解释了途径与教学过程的内在联系,帮助化学教师认识环境教育与化学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本研究对于化学教师有选择地使用适宜的途径,促进环境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具有借鉴意义。
陈婉婷[9](2020)在《锆硅渣吸附水中几种重金属离子和负载纳米TiO2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锆硅渣是生产氧氯化锆工艺中酸反应过程产生的废渣,提纯处理后产物(ZSR-P)主要由非晶相SiO2组成,具有高比表面积及特殊的堆积结构。本论文以实现锆硅渣在治理水污染中应用为目的,对ZSR-P为吸附剂去除水中几种重金属离子、吸附重金属离子后ZSR-P在水泥中固化和ZSR-P为载体负载纳米TiO2制备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研究。以ZSR-P为吸附剂,对其分别吸附去除水溶液中Pb2+、Cd2+的行为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吸附时间、离子初始浓度、ZSR-P用量,特别是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影响显着。优化条件下,ZSR-P对溶液中Pb2+、Cd2+的吸附量分别为45.3 mg/g和30.1 mg/g,去除率达到99.9%。ZSR-P对Pb2+、Cd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动力学二级吸附速率模型。SiO2和Pb2+、Cd2+之间的吸附通过SiO2表面的Si-OH和Pb2+、Cd2+羟基化物间的反应实现。对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改性剂,采用湿法方式改性ZSR-P和改性ZSR-P吸附去除水溶液中Cr(Ⅵ)进行了研究。ZSR-P经CTAB改性后,表面正电荷区间和?电位值均增大,等电点增大至pH=6.3。优化条件下,改性ZSR-P对Cr(Ⅵ)的吸附量为6.28 mg/g,Cr(Ⅵ)去除率94.25%。吸附机理主要为表面荷负电的Cr(Ⅵ)与表面荷正电的改性ZSR-P间的电性吸引作用。研究了以ZSR-P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ZSR-P/TiO2复合光催化剂及其表征。ZSR-P/TiO2复合光催化剂以单分散形态纳米TiO2在ZSR-P表面及穿插到孔道内均匀负载为特征,二者以Si-O-Ti键形式实现结合。TiO2包括锐钛矿、金红石两种晶相,负载量17.14%,颗粒大小712 nm。ZSR-P/TiO2适宜降解水中较低浓度污染物,优化条件下,可使溶液中甲基橙完全降解,且4次循环使用后降解性能无明显降低。对吸附Pb2+、Cd2+和Cr(VI)的ZSR-P进行了水泥固化处理,对其中离子稳定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固化对各离子均具有很好的稳定固封作用。加入ZSR-P的水泥固化体在中性和酸性模拟液中浸出1 d,Pb2+、Cd2+和Cr(VI)的浸出量分别为0.1-0.5%和0.3-0.9%。浸出液中各离子含量均低于国家行业标准的允许值。各水泥固化体力学性能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孙应龙[10](2017)在《富铀煤灰中铀的赋存特征及其回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灰产量大,环境危害较大,富铀煤灰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放射性污染,但其潜在经济价值高。本文以富铀煤灰中的放射性核素铀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煤灰中铀的赋存形态和回收方法开展研究工作,提出并构建了一套实验室规模富铀煤灰中铀的回收工艺方法,为富铀煤灰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开辟了新道路。重点开展了铀赋存形态、回收技术方法建立与工艺技术参数获取、铀提取机理及灰堆周边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解决了煤灰放射性去除、有价值成分回收中的技术难点问题,实现了煤灰中铀的回收和放射性的分离。系统研究了煤灰灰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确定了当地土壤受到严重的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污染,环境土壤、植物等样品中重金属含量按照Ba>>Mn>Sb>Cr>Pb>U>Cu>Ni>Cd>Co的秩序递减,其中Ba、Mn、Sb的含量分别高达15492、2417和281 mg/kg。受污染土壤及煤灰中α放射性比活度为30005000 Bq/kg,β放射性比活度为1100014000 Bq/kg。根据重金属伴生赋存关系确定Co、Mn、Ni呈显着正相关,据此可以判断其迁移转化规律并制定适宜的环境管理措施。煤灰中的铀主要分布于铁氧化物和残渣态中,分别占34.9%和59.1%。残渣态铀赋存于玻璃相及方石英相中,以Fe/Al/Si/O富集相为主。使用同步辐射分析方法分析并确定煤灰中的铀主要以UO3、U3O8和UO2形式存在,分别占12.1%、71.8%和18.7%,磁选后的富铁灰中铀以UO2(91.9%)为主。根据煤灰中铀的赋存状态,建立了高效浸取回收铀及其它有价值组分的氯化钙焙烧-硝酸浸取技术方法。该方法不仅可针对性破解铀赋存的矿相,还可实现多组分的协同回收。优化固液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浸取温度、浸取时间、酸度等关键工艺参数后,在物料质量比0.5:1,900℃焙烧2h,80℃浸取4h的条件下,铀的提取率大于99%,氧化铝的浸出率达93.21%,实现了铀和铝的同时回收。深入研究了煤灰资源化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机理,确定了焙烧熟料中易溶于硝酸的钙铁榴石、钙长石、钙硅石、钙铝石和方石英等新物相。酸浸尾渣残留组分主要为无定型二氧化硅,可用作建材辅料。纯化回收的铀、铝可直接制备得到八氧化三铀与氧化铝产品。
二、简单的催化剂可从酸雨中提取硫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单的催化剂可从酸雨中提取硫酸(论文提纲范文)
(4)STSE教育理念在高考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STSE教育研究的必要性 |
1.1.1 STSE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
1.1.2 STSE教育是化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3 STSE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1.1.4 STSE教育是教育评价机制发展的需要 |
1.2 STSE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2.1 STSE教育 |
1.2.2 STSE教育理念 |
1.2.3 STSE试题 |
1.2.4 STSE教育理论基础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标和考纲中对于STSE相关内容的要求 |
1.4.1 课程标准中对于STSE相关内容的要求 |
1.4.2 2019年考纲中对于STSE相关内容的要求 |
1.5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STSE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
2.1 学生调查问卷的调查与结果分析 |
2.1.1 学生问卷设计与实施 |
2.1.2 效度和信度分析 |
2.1.3 学生问卷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2.2 教师访谈记录与结果分析 |
2.3 化学教学中实施STSE教育现状的结果和建议 |
第三章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STSE相关内容分析 |
3.1 必修模块STSE相关内容分析 |
3.1.1 必修1 STSE相关内容分析 |
3.1.2 必修2 STSE内容分析 |
3.2 选修模块STSE内容分析 |
3.2.1 选修3 STSE内容分析 |
3.2.2 选修4 STSE内容分析 |
3.2.3 选修5 STSE内容分析 |
第四章 高考试题中STSE试题的考查分析及建议 |
4.1 近十年理综卷出题情况 |
4.2 STSE试题考查情况分析 |
4.2.1 STSE试题分值统计 |
4.2.2 选择题中STSE考查情况 |
4.2.3 必考大题中的STSE试题 |
4.2.4 选考题中的STSE试题 |
4.2.5 STSE试题中的素材情境分析 |
4.3 STSE试题的解题建议 |
4.3.1 化学与生活类题目的解题建议 |
4.3.2 化学与社会类题目的解题建议 |
4.3.3 化学与环境类题目的解题建议 |
4.4 STSE试题研究对化学教学及高考复习的启示和建议 |
4.4.1 教学启示 |
4.4.2 高考复习建议 |
第五章 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 |
5.1 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教学设计 |
5.1.1 教学设计的内容选择 |
5.1.2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的教学设计 |
5.1.3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的教学设计 |
5.2 教学设计的实施 |
5.3 教学设计实践后的效果分析 |
5.3.1 学生反馈 |
5.3.2 教师反馈 |
5.3.3 教学实施效果总结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论文发表情况 |
(5)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教材课后习题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和鲁科版“金属与非金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课程所承载的使命 |
1.1.2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教材所承担的义务 |
1.1.3 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习题所肩负的责任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创新性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教材 |
2.1.2 课后习题 |
2.1.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2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第3章 研究综述 |
3.1 国外研究现状 |
3.1.1 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3.1.2 课后习题研究现状 |
3.1.3 学业评价研究现状 |
3.2 国内研究现状 |
3.2.1 文献基本信息 |
3.2.2 期刊作者分析 |
3.2.3 期刊内容分析 |
第4章 化学核心素养视角下新教材课后习题比较工具研究 |
4.1 研究材料的分析 |
4.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和水平分析 |
4.2.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要素和水平分析 |
4.2.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要素和水平分析 |
4.2.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要素和水平分析 |
4.2.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要素与水平分析 |
4.2.5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要素和水平分析 |
4.3 构建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评价体系 |
4.3.1 编制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评价体系表 |
4.3.2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4.4 构建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分析模型 |
第5章 化学核心素养视角下新教材课后习题的编码设计 |
5.1 编码原则 |
5.1.1 习题重新编号 |
5.1.2 习题水平确定 |
5.1.3 习题多重编码 |
5.2 编码过程 |
5.3 案例分析 |
第6章 两版新教材中课后习题的化学核心素养分布比较 |
6.1 两版新教材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分布比较 |
6.1.1 两版新教材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类型分布比较 |
6.1.2 两版新教材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分布比较 |
6.2 两版新教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素养要素分布比较 |
6.2.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要素类型分布比较 |
6.2.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要素水平分布比较 |
6.3 两版新教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素养要素分布比较 |
6.3.1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要素类型分布比较 |
6.3.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要素水平分布比较 |
6.4 两版新教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素养要素分布比较 |
6.4.1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要素类型分布比较 |
6.4.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要素水平分布比较 |
6.5 两版新教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素养要素分布比较 |
6.5.1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要素类型分布比较 |
6.5.2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要素水平分布比较 |
6.6 两版新教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素养要素分布比较 |
6.6.1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要素类型分布比较 |
6.6.2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要素水平分布比较 |
6.7 两版新教材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比较结果 |
6.7.1 两版新教材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类型的比较结果 |
6.7.2 两版新教材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比较结果 |
第7章 研究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人教版“金属与非金属”主题课后习题编码结果 |
附录2:鲁科版“金属与非金属”主题课后习题编码结果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电渗析液相催化氧化净化低浓度SO2制取硫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主要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烟气中SO_2污染现状和危害 |
2.2 烟气中SO_2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
2.2.1 控制技术分类 |
2.2.2 烟气脱硫技术 |
2.2.3 SO_2烟气制酸技术 |
2.2.4 烟气制酸技术要求 |
2.3 电化学氧化SO_2和催化剂研究 |
2.3.1 现有电化学氧化SO_2技术 |
2.3.2 电化学氧化SO_2机理研究 |
2.3.3 催化氧化SO_2的催化剂研究 |
2.4 电渗析净化技术 |
2.4.1 技术发展 |
2.4.2 电渗析装置 |
2.4.3 电渗析技术应用 |
2.4.4 电渗析技术展望 |
2.5 膜技术 |
2.5.1 膜技术概述 |
2.5.2 离子交换膜 |
2.6 电极技术 |
2.6.1 电极材料选用 |
2.6.2 电极制作方法 |
第3章 实验设备、材料和分析检测方法 |
3.1 实验研究系统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反应器的研制 |
3.3.1 反应器设计 |
3.3.2 反应器比较 |
3.4 含硫化合物的分析检测 |
3.4.1 气体中SO_2浓度的分析方法 |
3.4.2 吸收液中含硫离子浓度测定方法 |
3.5 离子交换膜的分析检测方法 |
3.5.1 含水率和溶胀率测试 |
3.5.2 拉伸强度的测量 |
3.5.3 电导率测试 |
3.5.4 水通量测试 |
3.5.5 离子交换容量测试 |
3.5.6 聚合物表征 |
3.5.7 膜结构观测 |
3.5.8 热稳定性测试 |
3.5.9 净化和浓缩效果测试 |
3.6 阳极材料的分析测试方法 |
3.6.1 表面形貌分析 |
3.6.2 晶相结构分析 |
3.6.3 元素价态分析 |
3.6.4 界面电阻率测定 |
3.6.5 电极阻抗的测定 |
3.6.6 极化曲线的测定 |
3.6.7 电极寿命的测试 |
3.6.8 电极对SO_2的催化氧化 |
3.6.9 净化和浓缩效果实测 |
第4章 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离子交换膜的比选与制备 |
4.1.1 离子交换膜比较 |
4.1.2 离子交换膜制备 |
4.2 商品膜测试 |
4.2.1 商品膜性能 |
4.2.2 商品膜使用效果 |
4.3 PTFE-Nafion复合离子交换膜的研究 |
4.3.1 PTFE-Nafion复合膜参数测定 |
4.3.2 PTFE-Nafion复合膜表征 |
4.3.3 PTFE-Nafion复合膜实用效果 |
4.4 QPPO-PVDF阴离子交换膜的研究 |
4.4.1 QPPO-PVDF阴膜参数测定 |
4.4.2 QPPO-PVDF阴膜表征 |
4.4.3 QPPO-PVDF阴膜实用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催化阳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基体处理与电极制备 |
5.1.1 基体处理 |
5.1.2 电极制备 |
5.2 电极特性表征 |
5.2.1 表面结构表征 |
5.2.2 结晶形态表征 |
5.2.3 元素价态表征 |
5.3 电极参数测定 |
5.3.1 界面电阻率测定 |
5.3.2 电极阻抗测定 |
5.3.3 析氧电位测定 |
5.3.4 电极寿命测定 |
5.4 实际使用效果 |
5.4.1 不同阳极材料对SO_2的净化效果 |
5.4.2 不同阳极材料对硫酸的浓缩效果 |
5.5 电极对SO_2催化氧化机理 |
5.5.1 阳极材料在H_2SO_4中的氧化还原 |
5.5.2 阳极材料对SO_2的氧化还原 |
5.5.3 催化过程及原因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研究 |
6.1 反应条件对SO_2净化率的影响 |
6.1.1 电流密度 |
6.1.2 电解液流量 |
6.1.3 气体流量 |
6.1.4 气体成分 |
6.1.5 初始浓度 |
6.1.6 反应温度 |
6.2 反应条件对硫酸浓度的影响 |
6.2.1 电流密度 |
6.2.2 电解液流量 |
6.2.3 气体流量 |
6.2.4 反应温度 |
6.2.5 初始浓度 |
6.2.6 反应时间 |
6.3 结构及材料的影响 |
6.3.1 反应器结构的影响 |
6.3.2 氧浓度的影响 |
6.3.3 催化剂的影响 |
6.3.4 副反应的影响 |
6.3.5 离子交换膜的影响 |
6.3.6 阳极材料的影响 |
6.4 电渗析反应产生的变化 |
6.4.1 电渗析过程中pH值的变化 |
6.4.2 电渗析过程中各离子浓度变化 |
6.4.3 电渗析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 |
6.4.4 不同浓度硫酸的浓缩效果 |
6.4.5 初始浓度与电流密度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反应机理研究 |
7.1 电渗析吸收氧化SO_2原理 |
7.2 溶液中离子组分的变化 |
7.2.1 亚硫酸解离 |
7.2.2 硫酸的解离 |
7.2.3 各组分可逆氧化电位与pH值 |
7.3 液相催化SO_2的机理 |
7.3.1 Mn~(2+)的催化机理 |
7.3.2 Fe~(3+)的催化机理 |
7.4 反应条件模型 |
7.4.1 反应效率与电流密度间函数关系 |
7.4.2 反应效率与电解液流量间函数关系 |
7.4.3 反应效率与气体流量间函数关系 |
7.4.4 反应效率与气体浓度间函数关系 |
7.4.5 净化率与反应温度间函数关系 |
7.5 反应动力学 |
7.5.1 液相吸收SO_2的反应动力学 |
7.5.2 电化学氧化SO_2的反应动力学 |
7.5.3 反应动力学数值模拟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博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及奖励 |
附录B 博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基于元素观建构的高中化学课堂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是培养化学学科素养的途径 |
1.1.2 形成化学基本观念是学生深入学习的需求 |
1.1.3 建构化学基本观念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需要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课堂观察法 |
1.5.3 文本分析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化学基本观念的研究 |
2.1.1 理论研究 |
2.1.2 实践研究 |
2.2 关于元素观的研究 |
2.2.1 元素观基本内涵研究 |
2.2.2 元素观教学实践研究 |
2.3 研究启示 |
3 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 |
3.1 理论基础 |
3.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1.2 认知结构理论 |
3.1.3 有意义学习理论 |
3.2 核心概念 |
3.2.1 中学化学元素观的基本内涵 |
3.2.2 教学策略 |
4 元素观建构的教科书内容分析 |
4.1 必修一教科书元素观内涵 |
4.2 必修一教科书体现的元素观 |
4.2.1 必修一教科书中元素观的呈现思路 |
4.2.2 必修一教科书中内容主题和元素观内涵的关系 |
5 研究方案与设计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3 研究方法与过程 |
5.4 研究数据的处理 |
6 基于元素观建构的课堂观察研究结果与分析 |
6.1 《物质的分类》的结果与分析 |
6.1.1 视频内容的整理 |
6.1.2 教学策略分析 |
6.2 《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与分析 |
6.2.1 视频内容的整理 |
6.2.2 教学策略分析 |
6.3 《钠及其化合物》的结果与分析 |
6.3.1 视频内容的整理 |
6.3.2 教学策略分析 |
6.4 《铝及其化合物》的结果与分析 |
6.4.1 视频内容的整理 |
6.4.2 教学策略分析 |
6.5 《铁及其化合物》的结果与分析 |
6.5.1 视频内容的整理 |
6.5.2 教学策略分析 |
6.6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结果与分析 |
6.6.1 视频内容的整理 |
6.6.2 教学策略分析 |
6.7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结果与分析 |
6.7.1 视频内容的整理 |
6.7.2 教学策略分析 |
6.8 《硫的氧化物》的结果与分析 |
6.8.1 视频内容的整理 |
6.8.2 教学策略分析 |
6.9 《氮的氧化物》的结果与分析 |
6.9.1 视频内容的整理 |
6.9.2 教学策略分析 |
6.10 《氨的实验室制备》的结果与分析 |
6.10.1 视频内容的整理 |
6.10.2 教学策略分析 |
6.11 《硫酸硝酸的氧化性》的结果与分析 |
6.11.1 视频内容的整理 |
6.11.2 教学策略分析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探讨了必修一教科书元素观内涵 |
7.1.2 实证归纳了专家型教师促进元素观建构的教学策略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的背景 |
(一)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
(二)环境教育是提高公民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 |
(三)高中化学教学具有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环境教育的发展状况 |
(二)教育部门对环境教育的要求 |
(三)国内外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 |
三、研究设计思路 |
(一)研究内容和方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流程图 |
四、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高中化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环境教育 |
(二)渗透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STSE教育理念 |
(二)罗杰斯的意义学习理论 |
(三)“互联网+教育”与微课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实证研究 |
一、高中化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现状 |
(一)常规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情况 |
(二)优质课渗透环境教育情况 |
二、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 |
(一)导入式迁移渗透 |
(二)探究式主题渗透 |
(三)反思式情感渗透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新途径研究 |
一、适合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人教版必修教科书) |
二、高中化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的新途径 |
(一)微课与学案结合渗透 |
(二)家庭小实验与实验报告结合渗透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致谢 |
个人情况简介 |
(9)锆硅渣吸附水中几种重金属离子和负载纳米TiO2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氧氯化锆生产过程副产锆硅渣的性质及综合利用现状 |
1.2.1 氧氯化锆生产工艺与锆硅渣的产生 |
1.2.2 锆硅渣的组成和性质 |
1.2.3 锆硅渣综合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3.1 锆硅渣的处理 |
1.2.3.2 锆硅渣的综合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重金属离子对水体的污染及其治理 |
1.3.1 重金属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现状 |
1.3.1.1 污染物种类 |
1.3.1.2 污染现状 |
1.3.2 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技术 |
1.3.2.1 化学沉淀法 |
1.3.2.2 离子交换法 |
1.3.2.3 电化学法 |
1.3.2.4 膜分离法 |
1.3.2.5 生物处理法 |
1.3.2.6 吸附法 |
1.4 纳米TiO_2 光催化剂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
1.4.1 TiO_2 的结构和性质 |
1.4.2 纳米TiO_2 光催化剂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研究 |
1.4.3 矿物负载纳米TiO_2 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 |
1.4.3.1 常用的非金属矿物载体 |
1.4.3.2 负载纳米TiO_2 用矿物载体的未来发展 |
1.5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原料、试剂与研究方法 |
2.1 原料和试剂 |
2.1.1 原料 |
2.1.1.1 锆硅渣原料组成和提纯工艺 |
2.1.1.2 锆硅渣提纯物的物相和结构特性 |
2.1.1.3 颗粒粒度及形态 |
2.1.2 试剂 |
2.2 仪器和设备 |
2.3 技术路线 |
2.3.1 ZSR-P吸附水中Pb~(2+)和Cd~(2+) |
2.3.2 ZSR-P改性及吸附水中Cr(Ⅵ) |
2.3.3 ZSR-P/纳米TiO_2 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2.3.4 水泥固化含重金属离子ZSR-P的试验研究 |
2.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4.1 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测试 |
2.4.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水中Pb~(2+)和Cd~(2+)浓度 |
2.4.1.2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Cr(VI)浓度 |
2.4.2 ZSR-P吸附重金属离子吸附效果评价 |
2.4.2.1 去除率与吸附量的计算 |
2.4.2.2 吸附动力学 |
2.4.2.3 等温吸附模型 |
2.4.3 ZSR-P改性效果评价 |
2.4.3.1 润湿接触角 |
2.4.3.2 分散度 |
2.4.3.3 表面羟基量测试 |
2.4.3.4 Zeta电位测试 |
2.4.4 ZSR-P/纳米TiO_2 复合光催化剂性能表征 |
2.4.5 材料结构表征和机理研究 |
2.4.5.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4.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4.5.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2.4.5.4 比表面积分析(BET)分析 |
2.4.5.5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 |
2.4.5.6 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 |
2.4.5.7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分析 |
第三章 锆硅渣吸附水中Pb~(2+)和Cd~(2+)及其机理研究 |
3.1 前言 |
3.2 锆硅渣吸附水中Pb~(2+)的行为和机理 |
3.2.1 吸附过程各因素的影响 |
3.2.1.1 溶液pH值的影响 |
3.2.1.2 溶液温度的影响 |
3.2.1.3 吸附时间的影响 |
3.2.1.4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3.2.1.5 Pb~(2+)初始浓度的影响 |
3.2.2 锆硅渣吸附水中Pb~(2+)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行为 |
3.2.2.1 吸附动力学模型 |
3.2.2.2 吸附等温线 |
3.2.3 锆硅渣吸附水中Pb~(2+)机理研究 |
3.2.3.1 Pb~(2+)在ZSR-P颗粒吸附位置分析 |
3.2.3.2 锆硅渣吸附Pb~(2+)性质 |
3.2.3.3 ZSR-P吸附Pb~(2+)作用模型 |
3.3 锆硅渣吸附水中Cd~(2+)的的行为和机理 |
3.3.1 吸附过程各因素的影响 |
3.3.1.1 溶液温度的影响 |
3.3.1.2 吸附时间的影响 |
3.3.1.3 吸附剂用量的影响 |
3.3.1.4 Cd~(2+)初始浓度的影响 |
3.3.1.5 溶液pH值的影响 |
3.3.2 锆硅渣吸附水中Cd~(2+)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行为 |
3.3.2.1 吸附动力学模型 |
3.3.2.2 吸附等温线 |
3.3.3 锆硅渣吸附Cd~(2+)机理研究 |
3.3.3.1 Cd~(2+)在ZSR-P颗粒吸附位置分析 |
3.3.3.2 ZSR-P吸附Cd~(2+)的作用性质 |
3.3.3.3 ZSR-P吸附Cd~(2+)作用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锆硅渣表面改性及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
4.1 概述 |
4.2 CTAB改性ZSR-P试验研究 |
4.2.1 改性条件的影响 |
4.2.1.1 温度的影响 |
4.2.1.2 pH值的影响 |
4.2.1.3 改性时间的影响 |
4.2.1.4 改性剂用量的影响 |
4.2.2 改性效果和机理 |
4.2.2.1 改性ZSR-P的表面ζ电位及对吸附Cr(Ⅵ)的影响 |
4.2.2.2 改性ZSR-P表面羟基数测试 |
4.2.2.3 CTAB改性ZSR-P的作用机理 |
4.3 改性ZSR-P吸附水中Cr(Ⅵ)的研究 |
4.3.1 吸附工艺参数的影响和吸附效果 |
4.3.1.1 改性ZSR-P用量的影响 |
4.3.1.2 溶液温度的影响 |
4.3.1.3 溶液pH值的影响 |
4.3.1.4 吸附时间的影响 |
4.3.1.5 Cr(Ⅵ)初始浓度的影响 |
4.3.2 改性ZSR-P吸附Cr(Ⅵ)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行为 |
4.3.2.1 吸附动力学模型 |
4.3.2.2 吸附等温线 |
4.3.3 CTAB改性ZSR-P吸附Cr(Ⅵ)机理研究 |
4.3.3.1 吸附位置分析 |
4.3.3.2 与Cr(Ⅵ)自身沉淀的对比 |
4.3.3.3 N_2 吸附-脱附等温线的对比 |
4.3.3.4 红外光谱分析 |
4.3.3.5 XPS的对比 |
4.3.3.6 作用模型 |
4.4 小结 |
第五章 锆硅渣负载纳米TiO_2 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5.1 引言 |
5.2 溶胶-凝胶法制备ZSR-P/纳米TiO_2 复合光催化剂试验研究 |
5.2.1 制备工艺因素的影响 |
5.2.1.1 TBOT添加量的影响 |
5.2.1.2 乙醇与水比例的影响 |
5.2.1.3 搅拌时间的影响 |
5.2.1.4 焙烧温度的影响 |
5.2.1.5 焙烧时间的影响 |
5.2.2 ZSR-P/TiO_2 复合光催化剂降解甲基橙性能研究 |
5.2.2.1 ZSR-P/TiO_2 不同用量下的降解效果 |
5.2.2.2 不同甲基橙浓度下的降解效果 |
5.2.2.3 复合光催化剂循环次数的影响 |
5.3 ZSR-P/TiO_2 复合光催化剂的组分与结构 |
5.3.1 物相和化学组成 |
5.3.2 SEM和 TEM分析 |
5.3.3 N_2 吸附-脱附曲线和孔结构变化 |
5.4 ZSR-P负载纳米TiO_2 性质和机理研究 |
5.4.1 红外光谱分析 |
5.4.2 XPS分析 |
5.4.3 ZSR-P负载纳米TiO_2 作用的机理 |
5.5 小结 |
第六章 ZSR-P水泥固化及对重金属离子的稳定行为 |
6.1 引言 |
6.2 ZSR-P水泥固化体中重金属离子的浸出行为 |
6.2.1 中性浸出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浸出 |
6.2.2 酸性浸出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浸出 |
6.3 ZSR-P水泥固化体的力学性能 |
6.3.1 ZSR-P水泥固化体的抗压强度 |
6.3.2 ZSR-P水泥固化体的抗折强度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富铀煤灰中铀的赋存特征及其回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富铀煤灰灰堆周边环境污染调查 |
2.1 引言 |
2.2 煤灰灰堆周边环境调查 |
2.3 灰堆周边环境样品分析 |
2.4 灰堆周边水环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 仪器与试剂 |
3.2 富铀煤灰中铀的分布及形态分析 |
3.3 煤灰中铀的回收方法 |
3.4 铀回收效率影响因素测定 |
3.5 氯化钙焙烧法回收铀机理分析 |
第4章 富铀煤灰中铀的赋存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煤灰中铀的分布研究 |
4.3 煤灰中铀的赋存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富铀煤灰中铀的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直接酸浸回收煤灰中铀 |
5.3 磁选法煤灰中铀的回收 |
5.4 机械活化法煤灰中铀的回收 |
5.5 硫酸铵焙烧法煤灰中铀的回收 |
5.6 氯化钙焙烧酸浸法煤灰中铀的回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煤灰中铀的氯化钙焙烧回收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氯化钙焙烧酸浸过程机理探究 |
6.3 氯化钙焙烧法技术综合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简单的催化剂可从酸雨中提取硫酸(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环境分析监测的近况与进展[J]. 周天泽. 环境科学丛刊, 1985(11)
- [3]2015年高考化学复习试题精粹[J]. 张秀球,吴南萍,黎国华,王笃年,刘孝元,戈益超,曾应超,毛杨林.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5(Z1)
- [4]STSE教育理念在高考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雷婷. 宁夏大学, 2020(03)
- [5]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教材课后习题比较研究 ——以人教版和鲁科版“金属与非金属”为例[D]. 郑莉.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6]电渗析液相催化氧化净化低浓度SO2制取硫酸[D]. 于勇涛.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5)
- [7]基于元素观建构的高中化学课堂观察研究[D]. 刘妍.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为例[D]. 张媛婷. 沈阳师范大学, 2017(01)
- [9]锆硅渣吸附水中几种重金属离子和负载纳米TiO2的研究[D]. 陈婉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富铀煤灰中铀的赋存特征及其回收技术研究[D]. 孙应龙. 清华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