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1年非洲政治形势和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韩璟[1](2014)在《中国海外耕地投资:地域与模式选择》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气候的变化、水土资源的日趋紧缺和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致使全球粮食供需矛盾逐渐尖锐,国际粮食价格也开始持续攀升。特别是2007年粮食危机发生以后,国际谷物价格指数就一直在高位徘徊,全球粮食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也陡然增强。随着中国粮食净进口数量的扩大,中国粮食自给率水平开始急速下降,并开始经常性低于95%粮食自给率的国家粮食安全警戒线。2012年中国的三大粮食品种大米、小麦和玉米已全部转为净进口,当年的谷物净进口量也达到历史性的1316.9万吨,中国粮食安全对外部的依赖性明显增强。同时,美国、欧盟、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国际粮食市场与能源市场和金融市场联系的日趋紧密,使得利用国际贸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做法面临的价格风险更为突出,中国的粮食安全再次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隐忧。在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恶化的预期下,部分粮食进口大国纷纷走上了利用海外耕地投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道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人均耕地资紧缺国,中国显然不能置身事外。面对国际上竞争日趋激烈的海外耕地投资趋势、中国企业对海外耕地投资活动的无序参与和中国政府的模凌两可态度,海外耕地投资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是否合理可行亟待研究。论文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为目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外耕地投资这一粮食供应保障方式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到以下三点结论:(1)中国应将海外耕地投资作为保障粮食供给的补充手段。论文利用灰色关联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和SWOT分析模型重点对保障中国粮食供给的国内生产、国际贸易和海外耕地投资手段进行了研究。国内生产手段的分析显示,耕地已成为制约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物质要素投入,面对严峻的粮食安全形势,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最有效手段就是破解耕地资源对中国粮食生产的约束;国际贸易手段的分析显示,中国利用国际粮食市场保障国内粮食供应所面临的价格风险愈来愈大,国际贸易的方式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有效性正在逐渐降低;海外耕地投资手段的分析显示,在当前的国内外环境中,中国已经具备了主动参与海外耕地投资的实力,在国际耕地资源充裕、海外耕地投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海外耕地投资应作为中国保障粮食供给的补充手段。(2)国际上存在一批值得进行海外耕地投资的目标国。论文利用基于中心点的三角白化权函数和特尔斐法构建评价模型从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宏观环境、投资状况四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和前苏联地区和耕地充裕发达国家的海外耕地投资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埃塞俄比亚、加纳、苏丹、坦桑尼亚、莫桑比克、乌干达、尼日利亚7国最具海外耕地投资潜力;拉丁美洲地区的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哥伦比亚4国最具投资潜力;前苏联地区的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3国最具投资潜力;耕地充裕发达国家中的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西班牙、丹麦、法国、芬兰、匈牙利和波兰9国最具投资潜力。论文对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的实证研究也显示,无论在项目数量还是在投资总面积上,以上国家都是当前中国企业进行海外耕地投资的重要目标国。(3)海外耕地投资模式可划分为部门合作型和权利控制型两类,中国投资企业应有策略地选择不同模式进行海外耕地投资。论文利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当前海外耕地投资模式及其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基于部门合作的“公对公”、“公对私”和“私对私”模式,基于土地权利控制的土地权利完全拥有型、土地权利部分拥有型和土地权利控制型模式。基于对各种投资模式特征的比较,论文认为在投资发展中地区时,国有企业应重点选择“公对公”模式、投资主导型“公对私”模式、土地权利完全拥有模式和土地权利部分拥有模式,私营企业应重点选择引资主导型“公对私”模式、“私对私”模式、土地权利部分拥有模式和土地权利控制模式;在投资发达国家时,无论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均应着重考虑“私对私”模式、土地权利完全拥有模式和土地权利部分拥有模式。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海外耕地投资问题进行研究,内容独特新颖,具有一定的开创性;(2)将海外耕地投资作为一种保障粮食供给的手段进行研究,可以丰富粮食安全理论中对粮食供应手段的研究;(3)将中国的耕地资源安全问题放大到全球,扩充了耕地资源安全理论的研究视角;(4)改进了基于中心点的三角白化权函数评价模型。
许恩姬[2](2012)在《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中美能源安全战略的角度对中美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的主导视角是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成为国际社会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两国在多方面进行合作,但是在战略安全领域却是对立、竞争与合作共存的。在中美能源安全关系上也是如此。目前能源安全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能源,尤其石油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其供应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区域安全和世界政治、军事形势。因此,当代工业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石油安全都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兴经济大国,中国的能源消耗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激增,对国际供求不均衡与短期价格暴涨的危机感正也愈加敏感。因此,中国政府将以石油的安全供应为能源安全的主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是以能源的安全供应与运输为后盾。相反,美国的能源战略,是以控制能源为基础,进而主导国际秩序。为此,美国一方面通过跨国能源公司确保能源供应,另一方面美国政府运用政治、外交、军事手段,维持美国主导的能源霸权格局。从中国的立场看,威胁其自身能源安全的因素较多。其中,由于中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较高,威胁因素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原油供应过程中供应源的不稳定、运输通道的安全问题与原油价格的不稳定。因此,为确保能源安全,中国一方面正在展开积极的能源外交,另一方面又在推进战略石油储备及海军现代化。从能源供应的角度来看,中美两国消耗的原油量均大于本国的产量且两国的需求量正在持续增加,但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手段。美国企图通过对能源的控制而维持其世界霸权。而中国为了获得独立安全的能源供应,正在实施积极的能源外交。由此看来,中美两国围绕能源保障的竞争将愈发激烈。中国认为,在其能源安全威胁因素中,最为现实的因素与能源运输路线的安全有关。美国运用军事力量对能源运输通道进行控制。如美国是唯一拥有军事力量封锁马六甲海峡的国家。中国最为担忧的是美国对马六甲海峡的封锁。胡锦涛主席将这种忧虑称为“马六甲困局”。因此,中国正在加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的举措。中国在展开积极的能源外交的同时,正在加速发展其军事力量,尤其是海军。对于中国欲通过增强军事实力,确保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的意图,美国国内表现出担忧,并对其进行牵制。因此,中美之间存在冲突的可能性。但中美两国间因海上能源运输通道而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极小。在和平状态下,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中美能源运输安全已构成威胁。而且,中美两国维持海上运输通道的和平共存态势也是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因此,中美两国将有通过合作解决海盗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空间。中美两国海军将会因海上运输通道安全进行更多的战略沟通合作。中美两国虽然在确保能源供应方面存在竞争,但是中美两国都是对外依赖度高的能源消费国,在石油价格稳定及石油需求稳定方面存在共同利益。美国及国际能源机构(IEA)邀请中国加入IEA,让中国参与IEA紧急共享体系。但IEA章程规定成员国必须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中国却又无权加入。但IEA已经表示,为了让中国加入,该组织可以考虑修改章程的相关规定。但是IEA是由西方国家主导的能源机构,中国担心加入IEA自身的石油战略储备会受到过多的影响。其实,从博弈的收益角度来看,IEA成员国与中国的利益都是一致的。中国加入IEA可以进一步加强IEA干预世界石油市场的能力达到石油价格的稳定。短期来看,中国加入IEA不一定导致石油价格下降,但可以增强IEA维护世界油价平稳的能力,能源消费国都可以间接获利从而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中美两国在IEA内有进行石油战略储备方面合作的可能性。总而言之,笔者认为,中国目前采取的能源安全战略使得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冲突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中国的积极的能源外交努力,中国对产油国的影响力将增加。而且随着中国海军力量的增强,将会引起东北亚地区国家的军事力量相应增强甚至军备竞争。这将会威胁地区安全与中美关系。但是,从短期来看,这并不是对于美国霸权的挑战,而且也不会造成世界能源秩序的大变化。中美双方在安全的石油供应方面存在着竞争与合作。但是,两国因为石油问题而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几乎很小。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国家。此外,中美两国为了国家安全都要确保能源安全。因此,笔者认为,中国和美国,一方面在避免直接冲突的同时,将展开各自的能源安全战略。同时,另一方面,通过合作解决能源安全问题构成的威胁。
徐瑶[3](2013)在《美国海外基地体系的演变 ——一项基于战略认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美国自内战结束以后的海外扩张及军事部署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在全球构建的庞大的基地网络体系已然成为美国国家战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成为美国政府维持并扩大国家利益的有效手段。冷战结束后,美国决策者的战略认知在地缘认知、威胁认知及大国认知3个层面上都发生着变化,美国遍布全球的海外军事基地体系也随着决策者战略认知的变化而处于不断调整与变迁中。本文通过建立美国决策者的战略认知、国家战略再到基地部署的逻辑演进与分析视角,主要试图说明以下问题:(1)美国不断根据变化的地缘环境和决策者对此的判断与认知,调整和重塑在欧亚大陆的军事基地体系,亚太地区更是成为美军优化基地部署及前沿军力的核心环节。(2)美国决策者意识到所处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其海外基地和驻军所发挥的功能也大大拓展,必须有效应对包括传统大国间军事竞争到各种不同性质的非传统安全威胁。(3)美国愈加重视中国实力的快速上升及不断推进的军事现代化,近年来“空海一体战”构想成为美国调整其亚太地区军事部署的指导思想,对中国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构成了一系列挑战。(4)传统的军事联盟仍然成为冷战后美国维持军事基地准入的重要政治支撑,但自愿性同盟及其他更为灵活的合作形式将成为未来美国海外军事部署的重要形式。(5)基地部署及维持方式成为美国与东道国关系中的重要议题,美国遍布全球的基地体系也引发了各种争议与思考。应该说,一国特别是世界上大国获取海外军事基地的历史现象由来已久,海外基地的地缘特征、部署特点、获取方式及发挥功能等要素也必定随着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以及一国决策者对国家利益的认知变化而不断变迁。只有用发展和辨证的眼光看待这一现象,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一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并为我所用。
张海龙[4](2014)在《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撑,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作用。进入工业化以来,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类为主要燃料的能源更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消耗大幅增加、传统能源资源日益减少,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此外,能源消耗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日益显现,随着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中国未来能源使用问题也受到了来自外部压力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迫切需要新能源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目前,传统石化能源的日益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旺盛需求之间的矛盾更显尖锐,如果不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推进能源供给的多元化,那么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将严重受限于传统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同时中国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依赖势必无法得到改善。如果不重视和有效发展新能源,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也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正如成思危所言“世界前三次产业革命分别由蒸汽机、电力和电脑引领,第四次产业革命将是新能源引领的能源革命。”前三次革命中国没有抓住机遇,第四次我们绝不能错过。然而,就目前中国新能源发展来看,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依靠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仍曲折艰难,新能源发展任重道远。中国必须抓住新能源与中国复兴和崛起的契机,大力发展新能源,做足新能源这篇文章、下好新能源这盘棋,将新能源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解决好新能源问题,排除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让中国的经济在新能源经济带动下继续快速发展。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核能、页岩气、氢能等。中国的新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在这种现实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对国家能源安全、环境改善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新能源能够代替传统化石类能源,弥补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短缺问题,增加能源供给,满足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其次,新能源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改变中国目前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结构,减少由化石类能源利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等问题。对于发展新能源产业,中国同发达国家在发展动机上有着部分共同的出发点。同时,中国在资源构成、经济现状、科技水平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国情特征。因此,对于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研究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思路。新能源产业是体现国家战略的新兴产业,对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以及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新能源产业是目前还处于初创期的新兴产业;同时,新能源产业是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领域,也是产业技术快速发展的领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这些特征,决定了需要选择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战略路径。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在2014年3月22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年会”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1]。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以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为主,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辅的多元化能源生产供应体系。但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进口量不断加大,能源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开发新能源,建立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减少碳排放,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能源安全刻不容缓。论文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经济、政治和能源大背景以及中国能源的现实条件和战略机遇下,开展了中国新能源发展层层递进式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共分九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从能源政治、能源安全以及新时期中国崛起等方面进行了选题的思考;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和理论体系创新等视角进行了选题目的及意义的阐释;从国内外研究综述中有效选取了自己的研究切入点。第二章理论基础,主要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内涵界定、中国发展新能源的意义、哈伯特能源论、经济增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权力变迁理论、权力转移理论、“中国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界定了本文研究的新能源主要边界。第三章人类能源发展史,通过人类能源史四个阶段的研究,提出了“新能源与中国复兴”的新时代与新机遇;并对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梳理和研判。第四章国内外新能源政策研究,分析了美国和欧洲新能源的法律、政策、主要内容、演进过程和中国新能源政策演进进程。第五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分门别类地分析了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六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效率研究,通过数据挖掘,从几个不同维度对新能源进行建模并对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七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博弈分析,分析了中国与不同能源进口国和出口国间博弈,得出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发展一定要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第八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研究,从宏观政策和微观行业细分层面给出了明确、科学、合理、具体的政策建议。第九章结论与展望。论文研究实现了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基于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的需要,本论文采取了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全面分析与典型研究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阐释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演绎和比较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在研究方法上适应研究问题的“个性”要求,形成综合集成特点,使本论文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李艳红[5](2015)在《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的战略演变》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关键语言是指由政府认可的,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科学研究和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的语言和方言。出于国家安全考虑,美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末冷战正酣时期开始支持关键语言教育。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暴露了美国的外语能力危机,促使美国政府展开新一轮的关键语言人才培养战略。本研究依据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关键语言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和实施体系,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为什么说关键语言教育政策是以国家安全为导向的?(2)以这种导向为核心的关键语言教育战略是如何发生和演变的?(3)经过多年的发展,关键语言战略构建了怎样的实施体系?(4)如何评价关键语言战略?(5)美国的做法对中国外语教育规划有何借鉴?研究采用历史分析法、例证法、对比法、文献分析法等,从国家安全、战略学、语言政策和美国政治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论证。研究认为,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是全局性的、自上而下的、国家安全为导向的、受语言危机驱动的、以提升国家语言能力为目标的外语人才培养战略,其本质是维护美国的世界领导者地位。在关键语言战略的实施轨迹上,当美国的安全战略呈现扩张态势时,关键语言的战略地位上升,反之,战略地位下降。此外,关键语言战略还会伴随国家安全战略重心的转移做出适时调整。研究还发现:(1)关键语言教育战略包含四点安全诉求——语言能力是核心战斗力、语言能力提升国家竞争力、语言资源是价值观传播工具、语言能力关乎美国全球领导力;(2)关键语言战略的演变可分为三个时期——冷战时期的发展期、冷战后的扩展期、21世纪早期的重塑期:(3)美国关键语言教育已经形成了多部门联合实施的战略体系,实施方式是政府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关键语言教育项目;(4)战略的实施提升了国家的语言能力,但成效和挑战并存;(5)除了国家安全战略外,关键语言战略实施还受国际环境和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研究最后建议,中国应该提高语言战略意识,采取措施提高国家语言能力。人才培养模式上,“语言”加“区域知识”应该是未来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此外,制定中国的关键语言列表是未来之举。
陈立成,魏燕慎,孙培钧,谷源洋,江时学,陈芝芸,杨茂春,张文峰,陈宗德,李宝源,舒展[6](1992)在《关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形势讨论会发言摘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世界研究中心与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联合举办的“1991年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形势讨论会”于1991年12月25~26日在北京召开。在京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新闻单位的专家、学者约60人到会。与会者围绕“苏联东欧剧变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冷战后世界基本格局中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变化”、“中东和会的前景和影响”、“南非种族歧视制度的消除及政治发展趋势”、“柬埔寨问题的解决及其影响”、“1991年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和前景”等一系列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现将会议部分同志发言摘要刊载如下,以期促进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武涛[7](2015)在《马拉维对外关系研究(1964-2014)》文中研究指明马拉维位于非洲东南部,是个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的内陆国家。该国正好处在东非和南部非洲地区的“走廊地带”,因而,战略地位极为重要。非洲第三大湖“马拉维湖”位于该国境内,其邻国包括赞比亚、津巴布韦、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和南非。早在16世纪晚期,声名显赫的“马拉维王国”就在此建立。17世纪至19世纪中期,该王国经历了鼎盛、衰落和灭亡的发展过程。1891年,英国在该地区建立起殖民统治。经过长期的政治演进与反殖斗争,最终,马拉维于1964年取得国家独立。英国的殖民统治带给马拉维某些积极意义,使其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国家。然而,它也给该国带来深重的灾难,留下两个需要长期解决的核心问题:一是,安全问题。英国殖民当局所划设的殖民边界,形成马拉维的现代国家版图。同时,历史遗留问题也造成该国同周边国家存在边界领土争端。这给马拉维的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此外,最为重要的问题是,该国缺乏通往海洋的出海口。马拉维的货物必须依靠南非、莫桑比克、坦桑尼亚三国的国际港口进行中转。因而,该国外交长期陷于被动,国家安全受地缘政治的影响较大。二是,发展问题。英国殖民当局为马拉维确立的现代国家雏形,导致其国土狭小,资源贫乏,人口稠密,进而造成其经济压力较大,国家较为贫困。同时,英国在其境内强行推广烟草、茶叶、咖啡、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这种畸形的经济制度给马拉维带来诸多经济问题。其中,包括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较大、容易受到大国的经济压榨等。时至今日,农作物出口依然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因而,减贫和发展仍是该国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1964年,马拉维取得国家独立。安全和发展就成为马拉维外交所要解决的两大核心问题。本篇博士论文之所以选择马拉维这个内陆小国作为个案,进行对外关系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该国外交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意义。其一,普遍性方面。非洲地区除了南非、埃及、尼日利亚等几个“大国”之外,几乎都是小国或弱国,其外交都面临“小国无外交”的困境。作为内陆小国,马拉维亦是如此,并且更为明显。其二,特殊性方面。独立初期,马拉维奉行亲西方、亲白人政权的“现实主义”外交路线及政策。这同非洲国家、非统组织奉行的“泛非主义”外交路线完全相悖。同时,马拉维同周边国家、非统组织的关系恶化,该国还反对社会主义、敌视伊斯兰国家。这在整个非洲大陆是极为特别的个案。因而,马拉维现实主义外交的研究,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独立初期,面对本国安全和发展的基本国情、周边地区的政治形势、美苏冷战的国际环境,海斯廷斯·卡穆祖·班达总统同内阁部长们在本国的外交路线及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严重分歧,且完全对立。实际上,这种政治分歧可以追溯到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当时,为了争取民族独立,马拉维的政治精英同班达博士在此方面达成妥协。独立以后,他们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一方面,内阁部长们追随非洲地区的政治浪潮,推行反殖民主义、反种族主义的“泛非主义”外交路线;另一方面,班达总统立足于国内外局势的判断和国际政治本质的考量,奉行亲西方、亲白人种族政权的“现实主义”外交路线。这两种外交路线的冲突和博弈,是理想与现实、道义与利益的激烈碰撞。经过“内阁危机”的政治博弈,班达总统逐步确立起其在马拉维的政治统治地位。马拉维对外推行“现实主义”的外交路线及政策,直至民主化时代的到来。冷战期间,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等存在于南部非洲地区,该地区的国际关系极为复杂。班达总统早年在美国、英国的留学及生活经历,使其对国际政治有深入的认知。他通过对本国国情、地区及国际环境的分析,为马拉维确立起“现实主义”的外交路线及政策。这种外交路线迥异于非洲其他国家,旨在最大限度地争取本国的国家利益,而非追随“泛非主义”所获取的声誉或道德。冷战期间,班达总统在南部非洲地区的各种政治力量之中进行游离和穿梭,见风使舵,为本国争取到了很多国家利益。虽然班达总统时常遭到非洲其他国家领导人的指责和谩骂,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他通过“现实主义”的外交,将马拉维的小国外交发挥到极致。面对该地区的种族主义问题,他反对毫无效果的制裁手段,并提出“接触加谈判”的现实主义解决问题的理念。马拉维是各种政治力量在该地区进行博弈的“缓冲地带”,该国“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地区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随时进行灵活而务实的调整。以至于有的非洲国家领导人认为班达总统是个“怪人”,马拉维外交政策难以捉摸,前后矛盾。20世纪80年代,地区和国际形势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马拉维外交陷于困境,开始承受西方国家给予的巨大压力。这时,南部非洲地区的政治形势出现新动向,经济合作成为主要潮流。因而,马拉维适时调整该国的“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努力改善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重返非统组织及非洲国家的怀抱,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并参与“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东南非优惠贸易区”的创建工作。同时,保持同地区大国“南非”的合作关系,以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1994年,马拉维进入政治民主化时代。这时,该国的外交不再是总统的独自工作,而是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民主政治、地区主义、全球化等内外部因素。同时,马拉维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各不相同,其外交政策的周期性变化明显缩短。民主化时代,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增大,马拉维外交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面对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马拉维在保持同西方国家传统关系的同时,逐渐重视同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合作。为进一步挖掘本国的外交资源,马拉维可以利用民主政治、伊斯兰教、经济作物、旅游文化、市场和劳动力等因素,积极推进本国外交途径的多元化,以争取更多的国家利益。本文既是一篇南部非洲国家“马拉维”半个世纪的对外关系史,亦是一部以“马拉维外交”为视角的南部非洲国际关系史。通过这篇论文,冀望对马拉维国家外交、南部非洲国际关系能有深入认识,也期望对其他非洲国家外交能有所借鉴和思考。
金胤静(Kim Yoon Jung)[8](2015)在《中国和韩国的中亚能源合作与外交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过程中,能源问题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与国家发展和全球安全密切关联的战略问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国际石油市场日渐动荡,无论是哪个国家,都必须客观地面对本国、本地区和全球的能源安全问题。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与有限供应之间的非对称性、全球能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不均衡性使得能源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地缘政治学所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尤其是新的能源安全观关注能源生产国的需求安全、消费国的供应安全和过境国的运输安全等诸多方面,强调“合作安全”和“共赢安全”涉及能源生产国、消费国、过境国、大中型跨国石油公司等几乎所有能源地缘政治行为体的利益。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亚新独立的国家从苏联的“后院”发展成为世界新的能源供应中心,吸引了诸多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高度关注。这些国家为了确保本国和本地区的能源安全,通过政府主导、能源企业参与等多种途径开展各具特色的能源外交,推进能源合作。中国和韩国同处亚太地区,作为能源消费国及进口国,两国都对中东的能源进口有较强的依赖性,也同样面临海上油气运输的风险。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增长,中国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2012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过度集中于中东非洲地区的石油进口,过多依赖于海上运输的状况使得中国的石油安全脆弱。由于中亚地区在地理上与中国陆路相连,打通中亚油气进口通道对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近20年来,中国从中东非洲地区不断向其他地区扩展能源合作与外交领域的层次、方式和范围,使其能源安全程度不断提升。韩国由于本国的能源资源不足,能源对外依存度长期偏高。2012年韩国的能源消费排名世界第九位。韩国对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依存度高达87%,为了减轻这一地区的能源进口,确保能源供应安全,韩国从2003年卢武铉政府开始进入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圈,并于2006年提出了“进入中亚方案”。但是,韩国是中亚能源开发和合作的后来者。显然,通过分析中国的中亚能源合作与外交经验,可以为韩国当前和今后的能源战略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本论文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分析冷战后中亚国家的地缘政治特点和能源地缘战略的变化过程,探讨能源安全的新特征以及中国的能源安全观;通过调研分析中国在中亚能源合作与外交实践,总结出中国在中亚能源合作的战略思维和特点,对比探寻韩国的中亚能源合作与外交的思路和战略选择;在比较分析“中国-中亚”能源合作与外交的特征、战略和挑战的基础上,对应分析“韩国-中亚”能源合作与外交以及韩国在中亚的能源安全利益和相应的政策选择。通过上述这些研究,本文认为中韩两国在中亚地区具有不同的能源安全利益和战略优势。中国在中亚成功的能源合作是基于平等互利的基础,推进以油气为重点的一体化和综合性的大规模投资与合作。中国的中亚能源外交以首脑外交为牵引,以公司外交为基础,以多边外交为助力,基本构建了融合国家、企业和地区层面的中亚能源外交体系。与中国相比,韩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较晚,进程较慢,成果较小。但是,本文认为,韩国通过综合运用本国具有的油气精炼技术、成套设备建设、运营和信息技术优势,以及短期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也具有诸多灵活的战略选择,如一揽子合作模式和官民并进的战略等。此外,本论文从宏观视角(即在欧亚大陆空间内)观察研究中国、韩国与中亚的地缘政治关系以及中亚与东北亚的跨区域能源合作关系,认为这一更加宏观的视野分析,可以为中韩两国在更大的地缘空间内共同确保地区能源供应安全,推进能源合作与外交,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认识。
朱雄关[9](2016)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党和国家根据我国当前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国家发展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来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和经济外交战略,是新时期我国大周边外交的重要战略布局。当前,随着国际能源局势和地缘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能源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面临非常严峻的能源安全形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我国能源海外进口的主要来源地,这一地区的能源生产和出口对于保障中国能源供给安全和解决中国能源面临的困难风险地位重要、意义特殊。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加强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困难风险和严峻形势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在对“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东、非洲、东盟、中亚、俄罗斯等主要地区和国家油气资源禀赋状况、供给能力以及与中国能源合作历史及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国与这些地区和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进行分析预测。通过剖析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和大国能源地缘政治博弈,对“一带一路”主要地区能源合作前景形势进行分析判断。最后对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加强能源合作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思考。本文在对“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能源状况和发展前景,以及在能源合作面临困难和挑战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一是得出了“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未来的油气贸易合作能力前景评估,并根据这些国家的投资开放程度和区位功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上下游领域的合作方向和重点;二是针对西半球和北极地区国家油气资源发展前景,从拓宽当前“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视角,思考并提出了构建能源大丝路的观点,建议国家在“一带一路”路线图中增加北线和东线方向,加强中国与美洲国家和北冰洋沿岸国家能源合作力度;三是针对当前国际能源秩序、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能源现状,思考并提出了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建立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观点以及相关的措施建议,使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有力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
邓玉兰(WILASINEE PIBOONSATE)[10](2015)在《泰王国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公主的王室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外交是国家实现其对外关系、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任何一个国家,从立国之后就必须制定出对外总政策以为本国政府利益服务,同时还需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本国的对外政策。泰国是一个独立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将维护国家独立和安全放在外交政策的首位。当今有很多相关的部门来决定泰国的外交政策和进行外交活动,包括泰国政府、国务院、国会和外交部等。但是放在首位是国王和王室成员。从泰国素可泰王朝、阿瑜陀耶王朝、吞武里王朝到曼谷王朝1932年之前,泰国一直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在外交方面,国王也制定所有的外交政策,亲自进行外交活动或让其他王室成员代替,这些可以称为“王室外交”。虽然于1932年民党发动政变,形成以国王为元首的君主立宪制,但从宪法上仍保证了国王在泰国至高无上的地位,这被泰国人民所认可。在外交方面,国王和王室成员还是国家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拉玛九世国王和王室成员还有很多外交任务,例如出国访问、接待国宾和其他外交活动。王室外交超越其他外交方式的限制,可以维护国家利益,可以用特殊地位与其他国家增加友好关系和互相了解,可以提高泰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名誉和地位。本篇论文主要研究“泰王国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公主的王室外交”。诗琳通公主是泰国普密蓬·阿杜德国王和诗丽吉·吉滴耶功王后的次女。1955年4月2日出生,后于1977年被封为“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在外交方面,诗琳通公主是泰国历史上最有特色的公主,她成为泰国王室和泰国人民的特别使节。诗琳通公主的外交实践、外交模式和外交作用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获得外国政府和世界组织的各种奖项。在外交实践,诗琳通公主进行了广泛的王室外交活动,其中包括:1.出国访问,可以分为各种各样的类型。从1973年到2011年(佛历2516-2554年)共出国200次,访问273次,一共到访了63个国家,包括亚洲23个国家;欧洲22个国家;非洲8个国家;大平洲6个国家;北美洲2个国家和南美洲2个国家。2.诗琳通公主接待国外来访,是按外交惯例接待到泰国访问的宾客。3.诗琳通公主支持对外援助和合作计划的外交活动,包括世界上各个地方和各个项目分类。4.诗琳通公主接待国外政府和社会团体对公主的拜访5.诗琳通公主参加各种促进泰国与其他国家良好关系的外交活动。在外交模式上,诗琳通公主作为泰国王室和泰国人民的使节有一定的外交模式和风格。公主具备一定的条件担当外交使节,其中包括有个人性格条件、有国际关系的看法、有能力和知识的条件、有外交使节的业务技能条件、和遵守外交礼仪的基本守则。这些特殊条件能使公主外交模式与众不同。这些特点包括1.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外交活动的差异适时地调整外交策略。2.强调文化和教育交换的外交策略。3.援助其他国家的外交策略。4.着书立说和翻译外国书籍。这些是增加泰国与其他国家的互相了解的外交策略。在外交作用上,诗琳通公主的外交活动对泰国王室和国家利益与泰国人民带来了不少了作用。1.对泰国王室的作用:起到维护泰国王室与其他国家王室的关系,提高泰国王室在世界上的名誉,维持泰国人对王室的敬重。2.对泰国国家利益与泰国人民的作用:增加泰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增加泰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增加泰国人民与其他各国人民互相了解,协调泰国的国际关系问题,以及提高泰国国际地位和形象。综上可见,这篇论文对于泰国国际关系和外交研究有实际意义。此研究有利于人们了解王室外交的理论,泰国王室外交的发展、特点和作用,诗琳通公主的外交实践、外交模式和外交作用。另外,有助于人们了解泰国王室外交的情况,发展泰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与未来的合作。
二、1991年非洲政治形势和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1年非洲政治形势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海外耕地投资:地域与模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论文的内容架构 |
2 文献评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评述 |
2.2 基础理论 |
3 全球粮食安全困境与海外耕地投资状况 |
3.1 全球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概况 |
3.2 全球耕地充裕地区的耕地利用水平 |
3.3 海外耕地投资的发生与发展 |
4 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与海外耕地投资决策 |
4.1 中国的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概况 |
4.2 中国粮食供应保障的内部生产方式 |
4.3 中国粮食供应保障的外部贸易方式 |
4.4 保障中国粮食供应的海外耕地投资决策 |
5 海外耕地投资潜力评价与地域选择 |
5.1 海外耕地投资潜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
5.2 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国家 |
5.3 拉丁美洲主要国家 |
5.4 前苏联地区诸国 |
5.5 主要耕地充裕发达国家 |
6 海外耕地投资模式与中国的选择策略 |
6.1 基于部门合作的海外耕地投资模式 |
6.2 基于土地权利控制的海外耕地投资模式 |
6.3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模式的选择策略 |
7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的实证分析 |
7.1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的发展历程 |
7.2 影响中国海外耕地投资项目地域选择的国际政治环境因素 |
7.3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项目的地域分布 |
7.4 中国海外耕地投资项目地域选择特征分析 |
8 海外耕地投资的保障体系 |
8.1 战略支撑体系 |
8.2 政府支持体系 |
8.3 市场化服务体系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论文的创新点 |
9.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2 海外耕地投资潜力指标权重专家打分表(第一轮) |
附录3 海外耕地投资潜力指标权重专家打分表(第二轮) |
(2)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由来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主要观点 |
注释 |
第一章 能源安全概念界定 |
第一节 国际能源安全:形势与问题 |
一、世界石油形势 |
二、高油价问题 |
三、运输通道安全问题 |
第二节 能源安全概念的演变 |
一、国家安全领域的扩大 |
二、能源安全概念的提出 |
三、能源安全概念的扩大 |
第三节 能源安全的概念及特点 |
一、能源安全概念界定 |
二、能源安全的特点 |
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 |
第一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现状 |
一、国产石油供求矛盾引起石油对外依赖度不断上升 |
二、能源不足会引发国内政治不稳定 |
三、国内资源开发条件不好 |
四、能源危机应对能力不足 |
五、高油价威胁 |
六、海上运输安全问题 |
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 |
一、中国国内能源安全战略 |
二、中国对外能源安全战略:能源外交 |
第三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观及对美国的基本认识 |
一、中国的能源安全观 |
二、中国从能源安全的角度来认识美国因素 |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美国能源安全战略 |
第一节 美国的能源安全现状 |
一、国产石油供求矛盾引起对外依赖度严重 |
二、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 |
第二节 美国的能源安全战略 |
一、美国的国内能源安全战略 |
二、美国的对外能源安全战略:能源外交 |
第三节 美国对中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基本认识 |
一、中国能源威胁论 |
二、重视中美能源合作 |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的积极的能源外交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
一、中国在中东地区的能源外交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以伊朗核制裁为例 |
二、中国在非洲的能源外交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
三、中国在中亚地区的能源外交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
四、中国在拉美地区的能源外交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
五、中国能源外交战略的特点 |
六、小结 |
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运输安全战略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
一、能源安全与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的关系 |
二、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及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三、中国的马六甲困局及中国的海上能源运输安全战略 |
四、中国海军力量增强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
五、小结 |
第三节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与中美能源合作 |
一、战略石油储备与能源安全 |
二、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现状 |
三、中国加入IEA的博弈收益分析 |
四、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美国海外基地体系的演变 ——一项基于战略认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主要理论创新与代表性观点 |
第四节 基本的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架构 |
注释 |
第一章 冷战结束以前美国的海外基地体系 |
第一节 地缘政治理论及美国的战略认知 |
第二节 实力的增长与海外扩张的酝酿-1898年以前 |
第三节 美国1898到1945年的基地体系 |
第四节 冷战前期(1945-1970年)美国的全球基地扩张 |
第五节 冷战后期(70年代以后)美国的海外基地体系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冷战后美国的地缘认知与欧亚大陆基地体系 |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的地缘认知与国家战略 |
第二节 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基地的调整 |
第三节 美国在欧洲基地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冷战后美国的威胁认知与基地的功能拓展 |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的国家利益认知与海外基地 |
第二节 海外基地传统功能的延续:威慑、威逼与战争 |
第三节 反恐与美国大中东地区基地拓展 |
第四节 非传统安全与美国海外基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冷战后美国的大国认知与中国周边基地调整 |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对中国的认知与基地调整 |
第二节 美国海外驻军与中国的国家利益 |
第三节 美国军事基地调整对中国的政策启示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美国海外基地的安全困境:评介与思考 |
第一节 美国与东道国的相互作用 |
第二节 美国海外基地与联盟困境 |
第三节 美国海外驻军的争议与思考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一 研究总结 |
二 本研究的政策启示 |
三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综合评述 |
1.4 中国发展新能源的意义 |
1.4.1 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 |
1.4.2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
1.4.3 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经济结构 |
1.4.4 有利于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1.5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本文研究内容 |
1.5.2 本文研究方法 |
1.5.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能源 |
2.1.2 新能源 |
2.1.3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
2.2 哈伯特能源论 |
2.3 经济增长理论 |
2.3.1 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
2.3.2 凯恩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
2.3.3 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 |
2.3.4 其他经济增长理论 |
2.4 生命周期理论 |
2.4.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4.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4.3 国家成长生命周期理论 |
2.5 权力理论 |
2.5.1 权力变迁理论 |
2.5.2 权力转移理论 |
2.6 “中国梦”理论 |
2.6.1 毛泽东主席的早期“中国梦”理论 |
2.6.2 习近平主席的当代“中国梦”理论 |
2.7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1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
2.7.2 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2.7.3 社会与可持续发展 |
2.7.4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2.8 小结 |
第三章 人类能源发展史 |
3.1 人类能源史的四个阶段 |
3.1.1 火与柴草时代 |
3.1.2 煤炭与蒸汽机时代 |
3.1.3 石油与内燃机时代 |
3.1.4 新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时代 |
3.2 泥炭与荷兰、煤炭与英国、石油与美国、新能源与中国 |
3.2.1 泥炭和荷兰时代 |
3.2.2 煤炭和大英帝国 |
3.2.3 石油和美国世纪 |
3.2.4 新能源与中国复兴 |
3.3 能源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新能源政策研究 |
4.1 美国的新能源政策 |
4.1.1 美国能源政策的第一次转型 |
4.1.2 美国能源政策的第二次转型 |
4.1.3 美国能源政策的第三次转型 |
4.1.4 美国的“能源独立” |
4.2 欧洲的新能源政策 |
4.2.1 欧洲能源法律及政策变化 |
4.2.2 欧洲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的主要内容 |
4.3 中国的新能源政策 |
4.3.1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萌芽阶段 |
4.3.2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启动阶段 |
4.3.3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发展阶段 |
4.3.4 中国新能源政策的成长阶段 |
4.4 中国新能源法律及政策解析 |
4.4.1 中国能源法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 |
4.4.2 中国能源政策解析 |
4.5 国内外政策比较对中国新能源的启示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 |
5.1 能源利用的现状 |
5.2 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 |
5.2.1 水电资源现状 |
5.2.2 太阳能资源现状 |
5.2.3 核能资源现状 |
5.2.4 风能资源现状 |
5.2.5 海洋能源资源现状 |
5.2.6 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 |
5.2.7 页岩气能源资源现状 |
5.2.8 氢能源资源现状 |
5.3 国内外新能源发展对比分析 |
5.3.1 国外新能源发展情况 |
5.3.2 国内外新能源发展比较 |
5.4 中国新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1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制度建设缺位 |
5.4.2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财政政策偏颇 |
5.4.3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不足 |
5.4.4 中国新能源技术创新动力不够 |
5.4.5 中国新能源的二次转换成本高、电力并网困难 |
5.4.6 中国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造成新能源发展压力空前 |
5.4.7 中国能源安全带给新能源严峻挑战 |
5.4.8 中国能源技术落后、利用效率低、消费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 |
5.4.9 全球能源危机必将牵制中国能源安全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效率研究 |
6.1 能源效率及相关指标的选取 |
6.1.1 能源效率 |
6.1.2 指标选取 |
6.2 数据处理 |
6.2.1 基于插补方法对缺失数据的处理 |
6.2.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对 2014 年新能源数据的预测 |
6.3 基于 DEA 数据包络模型的中国新能源效率实证分析 |
6.3.1 DEA 模型 |
6.3.2 中国新能源开发效率情况 |
6.3.3 中国新能源使用效率情况 |
6.3.4 实证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博弈分析 |
7.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7.1.1 国际能源市场中各类主体分析 |
7.1.2 本文博弈对象的选择 |
7.2 中国与能源进口国的博弈 |
7.2.1 中美能源博弈 |
7.2.2 中印能源博弈 |
7.3 中国与能源出口国的博弈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研究 |
8.1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宏观政策建议 |
8.1.1 中国新能源发展制度体系构建 |
8.1.2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
8.1.3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
8.1.4 中国新能源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
8.1.5 中国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 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微观政策建议 |
8.2.1 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2 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3 核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4 生物质发电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5 生物质柴油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6 页岩气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2.7 氢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8.3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数据附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的战略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学术意义 |
1.3 核心概念 |
1.3.1 关键语言 |
1.3.2 语言资源 |
1.3.3 语言战略 |
1.3.4 国家语言能力 |
1.4 相关文献 |
1.4.1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 |
1.4.2 关键语言的战略地位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5 研究设计和方法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视角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家安全为导向的关键语言教育政策 |
2.1 美国国家安全的含义 |
2.2 美国国家安全遭遇的三次语言危机 |
2.3 关键语言教育的安全诉求 |
2.3.1 国防安全:语言能力是核心战斗力 |
2.3.2 经济安全:语言能力是竞争力 |
2.3.3 价值观:语言资源是价值观传播工具 |
2.3.4 国际秩序:语言能力是国际领导力 |
2.4 关键语种规划的国家安全取向 |
2.4.1 第一阶段:提升科技竞争力 |
2.4.2 第二阶段:提升经济竞争力 |
2.4.3 第三阶段:提升国防能力 |
2.4.4 第四阶段:提升全球竞争力 |
2.5 战略目标 |
2.6 小结 |
第3章 20世纪关键语言教育的战略演变 |
3.1 时代背景 |
3.2 发展期(1958-1990) |
3.2.1 《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出台 |
3.2.2 60年代“有为”阶段 |
3.2.3 70年代“守成”阶段 |
3.2.4 80年代“进取”阶段 |
3.3 扩展期(1991-2000) |
3.3.1 《1991年国家安全教育法》的出台 |
3.3.2 面向21世纪的目标 |
3.4 小结 |
第4章 21世纪关键语言战略的重塑 |
4.1 “9·11”后的美国安全战略 |
4.2 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转型(2001-2010) |
4.2.1 语言危机再认识 |
4.2.2 联合行动——《2006年国家安全语言计划》 |
4.3 关键语言教育战略“再平衡”(2011-) |
4.3.1 新战略规划 |
4.3.2 战略取向调整 |
4.3.3 经费投入调整 |
4.3.4 实施内容调整 |
4.4 小结 |
第5章 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实施体系 |
5.1 战略总体布局 |
5.2 实施途径 |
5.2.1 设立监管机构 |
5.2.2 建立政府与高校合作共赢机制 |
5.2.3 发展国立语言培训中心 |
5.3 实施内容 |
5.3.1 教育部项目 |
5.3.2 国务院项目 |
5.3.3 国防部项目 |
5.3.4 情报界项目 |
5.4 小结 |
第6章 对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评价 |
6.1 成效与挑战 |
6.1.1 成效 |
6.1.2 挑战 |
6.2 语言安全观 |
6.2.1 语言“危机”观 |
6.2.2 语言“实力”观 |
6.2.3 “选择性”语言资源观 |
6.2.4 简评:语言问题“安全化”的困境 |
6.3 战略决策的制约因素 |
6.3.1 国际环境 |
6.3.2 国内政治 |
6.4 发展趋势 |
6.4.1 总体趋势 |
6.4.2 未来走势 |
6.5 小结 |
第7章 对中国语言战略规划的启示 |
7.1 制定有战略远见的中国外语教育规划 |
7.2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
7.3 制定国家关键语言列表 |
7.3.1 语种认定标准 |
7.3.2 语种认定主体 |
7.4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发现 |
8.2 贡献及不足 |
8.2.1 贡献 |
8.2.2 不足 |
8.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引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58年国防教育法》“第六编” |
附录2 《1961年富布赖特——海斯法》(节选) |
附录3 《高等教育法》第六编(1980年修订) |
附录4 《1988年外语援助法》 |
附录5 《1991年国家安全教育法》 |
附录6 美国教育部1959年关键语言认定公告(1) |
附录7 美国国防部关键语言、关键国家、关键领域列表 |
附录8 美国海军2012年关键语言列表 |
附录9 美国教育部15个语言资源中心一览表 |
附录10 美国教育部国家资源中心一览表 |
附录11 中国首批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31所高校37个基地)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7)马拉维对外关系研究(1964-2014)(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当代非洲国际关系问题及其理论探讨 |
一. 当代非洲国际关系问题的历史溯源 |
二. 当代非洲国际关系问题研究的维度及其相关理论 |
三. 当代非洲国家外交面临的困境及其理论探讨 |
第二节 本篇博士论文研究方面的若干问题阐述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综述 |
三. 核心问题、写作框架与基本思路 |
四. 理论与方法 |
第三节 独立以前马拉维的政治演进与对外交往 |
一. 马拉维王国时期(16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 |
二. 英国早期殖民时期(19世纪中期至1891年) |
三. 英属中非保护国时期(1891年至1907年) |
四. 英属尼亚萨兰时期(1907年至1953年) |
五. 英属中非联邦时期(1953年至1963年) |
第一章 一党专政时期马拉维的对外政策(1964-1994) |
第一节 影响该阶段马拉维外交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 |
一. 国内因素 |
二. 国外因素 |
第二节 马拉维“内阁危机”的爆发与“一党专政”体制的确立 |
一. “内阁危机”的爆发 |
二. 海斯廷斯·卡穆祖·班达总统实行“一党专政”的威权统治 |
第三节 马拉维“现实主义”外交路线、政策的确立及调整 |
一. 马拉维的外交机构与外交的原则、目标、决策过程 |
二. 马拉维“现实主义”外交路线及政策的内容与表现 |
三. 马拉维“现实主义”外交政策的调整 |
第二章 多党民主以来马拉维的对外政策(1994-2014) |
第一节 影响该阶段马拉维外交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 |
一. 国内因素 |
二. 国外因素 |
第二节 多党民主以来马拉维外交的原则、目标、策略及决策过程 |
一. 多党民主以来马拉维外交的原则、目标与策略 |
二. 多党民主以来马拉维外交的决策过程 |
第三节 多党民主以来马拉维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 |
一. 巴基利·穆卢齐总统执政时期的外交政策(1994-2004) |
二. 宾古·瓦·穆塔里卡总统执政时期的外交政策(2004-2012) |
三. 乔伊斯·班达总统执政时期的外交政策(2012-2014) |
四. 彼得·穆塔里卡总统执政初期的外交政策(2014) |
第三章 地区视角:马拉维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
第一节 马拉维同赞比亚、津巴布韦的关系 |
一. 马拉维同赞比亚的关系 |
二. 马拉维同津巴布韦的关系 |
第二节 马拉维同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的关系 |
一. 马拉维同坦桑尼亚的关系 |
二. 马拉维同莫桑比克的关系 |
第三节 马拉维同南非的关系 |
一. 1964年至1980年 |
二. 1980年至1994年 |
三. 1994年至2014年 |
第四节 马拉维同非洲地区/次区域组织的关系 |
一. 马拉维同非洲统一组织/非洲联盟的关系 |
二. 马拉维同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关系 |
三. 马拉维同东南非优惠贸易区/东南非共同市场的关系 |
第四章 大国视角:马拉维同世界大国的关系 |
第一节 马拉维同英国的关系 |
一. 冷战时期 |
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第二节 马拉维同美国的关系 |
一. 1964年至2000年 |
二. 2001年至2014年 |
第三节 马拉维同中国的关系 |
一. 马拉维长期未同中国建交的原因及其同中国台湾当局的关系 |
二. 马拉维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及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 |
第四节 马拉维同其他南北方大国的关系 |
一. 马拉维同其他北方大国的关系 |
二. 马拉维同其他南方大国的关系 |
结语 |
附录 |
1. 中英名词对照表 |
2. 马拉维国家地图 |
3. 马拉维历届政府及外交部长 |
4. 马拉维驻外使馆及其加入的地区、国际组织 |
5. 马拉维外交大事记 |
6. 相关网站及新闻媒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和韩国的中亚能源合作与外交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由来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结构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概念界定 |
第五节 创新性与局限性 |
第二章 理论基础:能源地缘政治学 |
第一节 地缘政治学:概念与传统 |
第二节 新地缘政治思想的新发展 |
第三节 能源地缘政治学的含义和新趋势 |
第三章 中亚能源地缘政治分析 |
第一节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亚 |
第二节 从全球能源角度看中亚 |
第三节 中亚地缘政治环境:独立后的变迁 |
第四节 中亚地缘经济环境:能源合作上升 |
第五节 对外部势力在中亚地区竞争的进一步分析 |
一、俄罗斯的存在 |
二、西方国家的进入 |
三、亚洲国家的进入 |
第四章 中亚与中国能源安全的关联 |
第一节 新的能源安全观 |
一、能源安全的演变与新界定 |
二、能源安全对中国的含义 |
第二节 中国的能源安全形势 |
一、中国能源供需状况 |
二、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系列挑战 |
第三节 中亚能源供应对中国的意义 |
第五章 中国在中亚的能源合作与外交 |
第一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 |
一、哈萨克斯坦 |
二、土库曼斯坦 |
三、乌兹别克斯坦 |
四、多边合作: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为例 |
第二节 中国在中亚的能源外交 |
一、首脑外交 |
二、公司外交 |
三、管道外交 |
四、双边和多边外交: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例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中的风险和挑战 |
一、俄罗斯的“红线” |
二、中亚资源民族主义的兴起 |
三、中亚地区的竞争态势 |
第六章 韩国在中亚的能源合作与外交 |
第一节 韩国的能源结构 |
一、能源供需结构的变迁 |
二、能源消费 |
三、能源进口 |
第二节 海外能源开发过程与中亚能源的地位 |
一、海外能源开发过程 |
二、中亚对韩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
第三节 韩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与外交 |
一、哈萨克斯坦 |
二、乌兹别克斯坦 |
三、土库曼斯坦 |
第七章 比较、选择与结论 |
第一节 地缘因素比较 |
第二节 能源安全利益比较 |
第三节 中亚能源合作与外交比较 |
第四节 韩国的战略选择 |
第五节 若干认识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与致谢 |
(9)“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研究中国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
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开辟了重要途径 |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未来巨大的能源出口能力将是补充中国能源需求缺口的主要来源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的支撑理论、研究思路及主要创新点 |
一、论文的支撑理论 |
二、研究思路、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三、主要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及前景 |
第一节 中国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俄罗斯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俄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俄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二节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哈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哈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三节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土库曼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土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土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四节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能源合作现状及前景展望 |
一、乌兹别克斯坦油气资源禀赋 |
二、中乌能源合作的历史进程 |
三、中乌能源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 |
第二章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
第一节 中东各国油气资源禀赋 |
一、沙特阿拉伯油气资源状况 |
二、伊朗油气资源状况 |
三、伊拉克油气资源状况 |
四、科威特油气资源状况 |
五、卡塔尔油气资源状况 |
六、阿联酋油气资源状况 |
七、阿曼油气资源状况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历史及现状 |
一、中国与沙特阿拉伯能源合作进程 |
二、中国与伊朗能源合作进程 |
三、中国与伊拉克能源合作进程 |
四、中国与科威特能源合作进程 |
五、中国与卡塔尔能源合作进程 |
六、中国与阿联酋能源合作进程 |
七、中国与阿曼能源合作进程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展望 |
一、中国与沙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二、中国与伊朗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三、中国与伊拉克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四、中国与科威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五、中国与卡塔尔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六、中国与阿联酋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七、中国与阿曼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第三章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
第一节 非洲国家油气资源状况 |
一、非洲国家石油资源禀赋 |
二、非洲国家天然气资源禀赋 |
三、非洲传统油气国家的油气供需状况 |
第二节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历史及现状 |
一、中国与利比亚能源合作进程 |
二、中国与阿尔及利亚能源合作进程 |
三、中国与尼日利亚能源合作进程 |
四、中国与安哥拉能源合作进程 |
五、中国与埃及能源合作进程 |
六、中国与苏丹和南苏丹能源合作进程 |
第三节 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的前景展望 |
一、中国与利比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二、中国与阿尔及利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三、中国与尼日利亚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四、中国与安哥拉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五、中国与埃及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六、中国与苏丹和南苏丹能源合作前景展望 |
第四章 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的现状和前景 |
第一节 东盟国家油气资源状况 |
一、东盟国家石油资源禀赋 |
二、东盟国家天然气资源禀赋 |
三、东盟国家油气供需现状 |
第二节 东盟国家能源供需前景展望 |
一、马来西亚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二、印度尼西亚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三、越南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四、文莱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五、泰国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六、缅甸油气产出前景预期 |
七、菲律宾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八、新加坡油气供需前景预期 |
第三节 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的进程及思考 |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历史及现状 |
二、中国与东盟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三、中国东盟加强能源合作的路径与思考 |
第五章 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挑战和大国博弈 |
第一节 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一、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二、中国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三、中国与非洲国家能源合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国际地缘政治挑战 |
一、“一带一路”地区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严峻 |
二、“一带一路”战略面临全球层面的战略对冲 |
三、“一带一路”战略面临地区层面的战略竞争 |
第三节 大国在“一带一路”上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
一、大国的能源状况 |
二、大国的能源供需形势 |
三、大国在“一带一路”地区面临严峻的能源地缘政治博弈 |
第六章 “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思考 |
第一节 区分合作重点有的放矢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 |
一、针对上游领域开放程度,视情加大能源投资合作程度 |
二、针对供需发展前景,努力提升能源贸易合作水平 |
三、针对沿线进行优化布局,不断加强能源下游领域合作力度 |
第二节 拓宽合作视野构建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能源大丝路 |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范围划定及其局限性 |
二、能源丝路应从“小丝路”走向“大丝路” |
三、能源大丝路北线地区和东线主要国家能源状况 |
四、推进能源大丝路合作的实施重点 |
第三节 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平台以路为桥构建丝路能源合作机制 |
一、国际能源秩序的现状 |
二、丝路能源合作机制构想的提出 |
三、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分析 |
四、构建丝路能源合作机制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多措并举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有力保障中国能源安全 |
一、深化“合作共赢”的能源合作理念,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发展 |
二、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保障“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实施 |
三、配套举措跟进到位,对“一带一路”战略能源合作形成有力支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泰王国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公主的王室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义 |
第二节 研究的相关理论或概念框架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王室外交的理论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理论范式 |
第二节 外交理论范式 |
第三章 泰国王室外交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泰国君主政体的状况和发展变化 |
第二节 泰国王室外交的历史发展 |
第三节 泰国王室外交的特点和作用 |
第四章 诗琳通公主的外交实践 |
第一节 诗琳通公主出国访问 |
第二节 诗琳通公主接待国外来访 |
第三节 诗琳通公主支持对外援助和合作计划的外交活动 |
第四节 诗琳通公主让国外政府和社会团体对公主拜访 |
第五节 诗琳通公主参加各种促进泰国与其他国家良好关系的活动 |
第五章 诗琳通公主的外交模式 |
第一节 诗琳通公主的地位与王室特殊外交使节的特点 |
第二节 诗琳通公主外交模式的特点 |
第六章 诗琳通公主的外交作用 |
第一节 对泰国王室的作用 |
第二节 对泰国国家利益与泰国人民的作用 |
结论 |
附录A:诗琳通公主出国访问(1973-2011年(佛历2516-2554年)) |
附录B:诗琳通公主在国际上获得各种奖项 |
附录c:参加普密蓬国王登基60周年庆典的君主制国家的元首和代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1991年非洲政治形势和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海外耕地投资:地域与模式选择[D]. 韩璟.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2]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研究[D]. 许恩姬. 复旦大学, 2012(03)
- [3]美国海外基地体系的演变 ——一项基于战略认知的研究[D]. 徐瑶. 复旦大学, 2013(03)
- [4]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D]. 张海龙. 吉林大学, 2014(03)
- [5]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的战略演变[D]. 李艳红.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 [6]关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形势讨论会发言摘要[J]. 陈立成,魏燕慎,孙培钧,谷源洋,江时学,陈芝芸,杨茂春,张文峰,陈宗德,李宝源,舒展.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2(03)
- [7]马拉维对外关系研究(1964-2014)[D]. 武涛. 云南大学, 2015(10)
- [8]中国和韩国的中亚能源合作与外交比较研究[D]. 金胤静(Kim Yoon Jung).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2)
- [9]“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能源合作问题研究[D]. 朱雄关. 云南大学, 2016(12)
- [10]泰王国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公主的王室外交研究[D]. 邓玉兰(WILASINEE PIBOONSATE). 云南大学, 2015(09)
标签: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 新能源技术; 新能源产业; 中国资源; 非洲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