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移动通信中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冯博文[1](2021)在《面向高通量空天通信的极化编码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天通信作为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和航天科技前沿领域的结合,其发展呈现卫星容量宽带化、高中低轨网络化、星地网络异构融合化的趋势。而随着高通量空天通信的发展,信息传输面临环境衰减加剧、链路动态时变、业务场景复杂多样等难点。信道编码技术是通信系统的关键底层技术,需对高通量空天通信全过程的信息传输可靠性提供支撑。但在空天通信特性约束下,传统的编码技术途径对高通量空天通信的适用性不足,对大衰减、快时变链路下的信息连续可靠传输难以保障,对特点、需求迥异的复杂业务和场景也难以精准支持。因此,亟需开展面向高通量空天通信的可靠编码技术创新研究。围绕高通量空天信息传输可靠性需求,本文以提升空天通信特性约束下的编码适用能力为目标,基于极化码技术,开展面向高通量空天通信的新型信道编码理论与技术研究。以提升编码增益能力、适变能力和实用能力为核心,明晰空天通信特性对编码传输的影响机理,探究在少量计算存储开销下获取高编码增益的方法,设计适应空天时变信道的编码传输策略,提出面向空天典型业务和场景的联合编码解决方案,解决高通量空天通信下的编码技术可靠性保障难题。具体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开展极化码的高增益译码算法研究及其资源开销优化。针对极化码的编译码原理进行研究,重点针对极化码的高增益译码方法进行资源开销优化工作,基于对译码过程的理论分析,制定译码复杂度优化策略,在尽量保证误码性能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译码计算、存储资源开销。使极化码高增益译码方法适合于能力受限的空天节点,提升空天通信编码增益的效用。其次,开展适用于空天时变链路的无速率极化码研究。确定适用于空天的无速率极化码方案设计原则,针对时变信道特点和减少重传需求,设计无速率极化码方案。面向时变信道中的信息连续编码传输需求,以提升效率为目标,设计自适应无速率极化码连续传输方案并进行性能验证。使极化码技术适用于动态时变的空天链路,提升空天通信编码传输的适变能力。再次,开展针对空天通信典型高速流业务的阶梯级联极化码研究。通过码块级联交织的方式引入时间维度保障其可靠性。针对级联编码需求,对高增益译码进行软输入软输出可迭代设计并进行简化,进而对阶梯级联极化码的译码流程进行综合设计。考虑时变链路中的高速流业务传输需求,设计适配的阶梯级联极化码无速率传输方案。为空天通信高速流业务提供一种新型高性能极化码编码方案,支撑空天编码传输对业务的精准匹配。最后,开展面向星地典型传输场景的极化码联合编码研究。以提升用户传输可靠性为目标,引入多天线分集增益,充分考虑空天场景天线相关性问题,开展极化码与空时编码的联合设计。面向星地多用户接入,考虑空天场景链路特点,设计极化码与SCMA联合编码方案,综合考虑估计、检测和译码流程,提升星地多用户接入信息传输可靠性。为星地传输提供新型极化码联合编码解决方案,提升空天通信典型场景下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边海波[2](2020)在《码率兼容自适应polar编码协作传输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满足人们对多媒体业务的传输需求,迫切需要一种大容量、高速率和高可靠性的无线通信网络。信道编码技术可以抵御数据在信道传输时各种干扰,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系统可靠性。极化码(Polar码)被采纳为5G e MBB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可以“达到”香农容量的信道编码技术;协作通信是对抗信道衰落,获得空间分集增益的虚拟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虚拟MIMO),也能提高系统的容量和可靠性,同时降低设备的复杂性。信道编码技术与协作通信技术的结合,既能获得编码增益又能获得分集增益。全文主要创新点如下:本文针对最初的polar码码长不能自适应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系统polar码的缩短方案;该方案最大限度的保留极化码的极化特性,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AWGN信道中,在高码率条件下,建议的系统极化码的缩短方法的误码率性能优于系统极化码的准均匀凿孔方法,也优于极化码的缩短方法。当码率为3/4、误码率为10-4时,系统极化码的缩短方法比极化码的缩短方法约有0.5 d B的增益,比系统极化码的准均匀凿孔方法约有0.25 d B的增益。为了解决码率码长自适应polar码在协作通信中的传输问题,提出了两种方案:polar码缩短的编码协作和系统polar码缩短的编码协作。这两种方案都是在polar码的Plotkin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码率码长自适应polar的编码协作,这两种方案都能有效改善系统传输速率和可靠性,同时保留了协作通信中低复杂度的编译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非对称条件和对称条件下,系统polar码缩短的编码协作系统的误码率性能比polar码缩短的编码协作明显提高,但误块率性能基本相同。
易雨辰[3](2020)在《基于无速率编码的军用无线网络通信传输技术研究及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军事作战也会发生重大改变。军事指挥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接收和处理,这些信息包括海量的报文、大规模的多媒体数据以及大量的电子地图等,这也就对军事作战的信息交互能力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无线网具有便捷和灵活的特点,因此在军事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与一般无线网络相比,军事领域对无线网在安全性、可靠性和速率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与无线网的开放性和动态性等存在一定的矛盾。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具体的工作如下:首先介绍了无线通信的发展状况,差错控制技术以及无速率编码技术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无速率编码的特性。接着介绍了无速率编码的编码方式,对无速率编码中LT码、Raptor码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并基于不同信噪比环境下的编码方式丢包率与吞吐量的分析、不同信道中信号传输的误码率分析,采用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的无速率编码方案。接着通过对军用无速率编码的编码方式的分析,以及针对协议海量数据传输中的通信与信道的动态匹配要求,从信道、时延带宽积、帧协议、封装路径、数据包封装机制以及路径扩展等方面,设计了更为合理的延迟反馈无速率信道编码。其次针对无线军事通信中环境实时变化、无线信道的开放性较强、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干扰的情况,本文设计了一种能够在复杂干扰环境下依然能够正常工作的自适应无速率编码技术,具体是利用了干扰空隙,对报文的长度进行自适应处理,其信道中的性能能够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实时动态监测与反馈,在攻击较低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更高的传输效率,以达到最优情况的更新与迭代。最后根据设计的自适应无速率编码技术和该模型在加性噪声环境中的抗干扰性能进行了仿真与分析,本文通过FPGA硬件设计并实现了发射与接收无速率编码的模型,并且在系统资源消耗、吞吐量与误码率方面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测试数据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的高系统抗干扰性能,并且降低了资源消耗。
侯培迟[4](2020)在《多用户双向MIMO中继通信系统的联合预编码优化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无线通信中的技术基础,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是在源端利用多天线的空间分集特点来提供增强信道容量的显着性能,同时还会提高系统在传输数据方面的可靠性。而中继技术运用到MIMO系统后,不仅可以解决信息覆盖范围差的现象,同时也能增强小区边缘用户接收信号的质量。另外,引入预编码技术的MIMO中继系统可以抑制或者消除传输信道中存在的信号干扰,从而达到降低系统误码率,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的目的。本论文在内容上以双向中继为为研究基础,对多用户MIMO中继的两个不同模型提出了联合预编码的优化方案,使系统的有关性能可以得到提高。首先,在中继双向传输工作方式场景下,对发射端、接收端均为多用户的MIMO中继系统提出一种联合预编码优化算法。基于对所有通信节点的功率条件约束,以最小和均方误差(Minimun Sum Mean-Square-Error,MSMSE)为优化准则去建立联合发射端用户、中继和接收端用户的目标优化方程,由于封闭形式的解决方案难以直接计算最优解,因此将最初的非凸优化问题转化成子凸优化问题,并利用半正定规划(SDP)设计和二阶锥规划(SOCP)设计求子问题。之后通过交替迭代的方法进一步求解出每个子凸优化问题的局部优化值,达到优化所有节点矩阵变量的目的。最后仿真用CVX优化工具箱求解等效子凸优化问题的最优值。仿真部分主要从和均方误差(Sum Mean-Square-Error,SMSE)、和速率方面来表明提出算法对系统性能有提升。然后,在中继双向传输工作方式场景下,将发射端用户和接收端用户之间存在的直传链路考虑在内,针对多用户MIMO中继场景下导致系统性能损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联合优化算法,其中以MSMSE为优化的设计准则。建立目标方程后,然后将非凸的目标优化方程转化为子凸优化问题,采用QR分解和平方约束二次规划(QCQP)问题来解决子问题的优化值。仿真部分主要从SMSE、误码率(Bit-Error Rate,BER)方面来表明提出算法对系统性能有提升。
位方宁[5](2019)在《基于能量收集的多信源中继协作系统性能分析与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对无线通信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用户对通信服务可靠性、高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协作技术能够实现空间分集从而提升通信系统的性能,有效地解决了小区边缘弱覆盖的问题,增加了信息的传输距离。基于射频信号的能量收集技术可以从周围的射频信号中收集能量,延长系统的生存周期。因此,协作技术和能量收集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可靠的绿色通信。本文对基于能量收集的多信源中继协作系统展开研究。分别研究了系统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和重复累积(Repeat Accumulate,RA)码时的中断概率、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和复杂度等性能;进一步对协作系统的功率分配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多信源LDPC编码协作系统。首先,引入了正规LDPC码的编码协作方式,推导出了就目的节点而言整个编码协作系统的校验矩阵和码率,分析了目的节点采用两种不同迭代译码算法下的译码步骤和判决方法。并基于理想编码协作系统推导出对应的中断概率。其次,针对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信道,通过在目的节点引入平均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SNRs)的概念,得到了LDPC编码协作系统所对应的点对点系统模型。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将编码协作系统的问题转化到对应的点对点编码系统模型中进行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多信源编码协作系统的编码步骤、联合迭代译码算法和中断概率。(2)研究了基于能量收集与网络编码的多信源RA编码协作系统。首先,通过引入网络编码技术,解决多个信源节点的信息合并处理的问题,突出网络编码技术的优势。其次,将RA码应用到该系统中,其码字具有系统的、差分编码等特点。研究了双信源单中继编码协作系统采用RA码编码协作时的系统BER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RA码的协作系统BER性能优于对应点对点系统。最后,基于能量收集(Energy Harvesting,EH)技术,解决中继节点的功率受限问题;通过注水算法,对中继节点收集到的功率进行分配,与功率平均分配算法和天线选择算法相比,该算法提高了系统的信道容量,降低了系统的中断概率。(3)研究了基于能量收集的多信源中继协作系统功率分割因子的优化。针对协作系统中信源节点与目的节点间无直传链路的情形,系统采用空时编码的协作方式,在目的节点处恢复原始发送信息。首先,考虑系统中某个信源节点的优先级较高,对中继节点的功率分割因子进行优化,实现该信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信道容量最大化。其次,进一步同时考虑两个信源到目的节点的信道容量,此时两个信源节点无优先级区别,通过优化功率分割因子实现整个协作系统信道容量的最大化。最后,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功率分割因子进行优化,提高了系统的信道容量;随着功率转换效率或信噪比的增加,系统的信道容量得到提高。
孔媛媛[6](2018)在《基于信道密钥生成的物理层网络编码安全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网络编码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带来了更复杂的安全问题。网络编码允许中继节点将不同的数据进行混合,掩盖了原来的信源消息数据,跟传统通信模式相比,其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网络编码和中继协作结合时,将网络编码运用在无线双向中继系统中,产生了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利用了无线电磁波在空中叠加的特性,将双向中继系统的通信时间缩短为两个时隙,网络吞吐量提高的同时却带来了更复杂的安全问题。本文既对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本身进行了研究,又对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创新工作如下:(1)为了解决叠加信号在具有信道噪声和多径效应的网络编码系统中能够顺利解码的问题,提出基于信道预均衡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本文研究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的安全问题。系统安全的首要前提是合法用户自己能够正确解码,而实际系统中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的复杂性在于,中继节点接收的叠加信号,经过了两侧信道的不同失真,同时叠加了不同的高斯白噪声,需要从这个叠加信号中提取到未失真的信息。在多径信道环境下,信道失真更加严重,存在码间干扰的情况下,如何从叠加信号中提取信息是难点所在。为解决叠加信号在具有信道噪声和多径效应的网络编码系统中能够顺利解码,本文提出了基于两种信道预均衡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包括基于信道时域预均衡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和基于信道频域预均衡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前者适用于时域均衡的系统,后者适用于频域均衡的系统。基于时域预均衡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中,在物理层网络编码中使用自适应的时域预均衡技术,根据信道特征自适应的调节均衡器参数,均衡器参数同时供两侧用户(Alice或Bob)预均衡和均衡使用,同样中继端不需要设置均衡器,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基于频域预均衡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中,Alice和Bob在发送信号时使用频域预均衡技术进行预均衡,同时在接收信号时使用频域均衡技术进行后均衡,同样中继端不需要设置均衡器。该方案结合了单载波频域均衡、预均衡和物理层网络编码等技术的优点,将为物理层网络编码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仿真结果表明,信道频域预均衡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的性能优于信道时域预均衡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的性能。(2)为了解决基于时域预均衡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的安全问题,提出自适应量化的信道时域密钥生成算法及使用该算法加密的安全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信道密钥生成属于物理层安全的范畴,其结合了传统加密和物理层安全两种技术,既具有传统加密易于实现的优点,又具有物理层安全的安全性高的优点。本文研究了双向中继系统中基于信道时域生成密钥的原理,分析了密钥生成过程和密钥交换过程,给出了两种密钥组合机制,使用互信息理论对多径信道环境下两种密钥组合机制的密钥容量进行了推导和验证,接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量化的信道时域密钥生成算法,该算法通过自适应地选择量化参数能在保证密钥生成速率的同时提高密钥的可靠性,还研究了自适应量化算法下两种密钥组合机制下的密钥生成速率和密钥不匹配率。然后,将自适应量化的信道时域密钥生成算法产生的密钥,运用在基于时域预均衡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中,进行加密和解密,提出了基于信道时域密钥生成技术跟时域预均衡技术相结合的安全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该安全方案不仅关注密钥生成过程,还关注在网络编码系统传输有用信息过程中使用生成的密钥进行加密解密的问题,将物理层安全同物理层网络编码相结合,为网络编码系统的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信道时域生成密钥加密的安全方案能保证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的安全性,有效地防止了非法用户的窃听攻击。(3)为了解决基于频域预均衡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的安全问题,提出自适应量化的信道频域密钥生成算法及使用该算法加密的安全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物理层安全系统的密钥与信道特性密切相关,对于多径瑞利衰落的信道,信道的频域具有频率选择性,其频域值分布更分散,与时域冲击响应相比,可以带来更多的信息量,因此,基于信道频域特征提取密钥的相关研究也值得关注。本文首先推导证明了瑞利信道的频域响应可以作为随机源来生成密钥,为基于信道频域生成密钥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接着为了构建能同时利用信道频域的幅度特性和相位特性生成密钥的机制,研究了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中基于信道频域响应的密钥生成技术,提出一种自适应量化信道频域密钥生成算法,推导了其密钥容量。跟信道时域密钥生成算法相比,信道频域密钥生成算法可以数倍地提高密钥容量,进而大幅提高密钥生成速率。然后,将自适应量化的信道频域密钥生成算法产生的密钥,运用在基于频域预均衡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中,进行加密和解密,提出了基于信道频域密钥生成技术跟频域预均衡技术相结合的安全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信道频域生成密钥加密的安全方案能保证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的安全性,有效地防止了非法用户的窃听攻击;跟基于信道时域生成密钥相比,基于信道频域生成密钥的密钥容量和密钥生成速率更高,并且系统的误比特性能也更好。(4)以上两种安全方案中在密钥生成时均需要密钥交换过程,造成了部分密钥信息的泄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基于信道联合的密钥生成算法及使用该算法加密的安全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在双向中继系统中,通信双方之间没有直接通信链路,只能通过中继节点进行通信,当使用基于信道生成密钥技术时,通信双方只生成和知晓自己的密钥。为了实现互相通信,还需要知晓对方生成的密钥。因此在双向中继系统中使用基于信道生成密钥技术时,还需要密钥交换过程,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在密钥交换过程中,两侧密钥的异或信息会被非法用户获取,导致部分密钥信息的泄露。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信道联合的密钥生成算法,根据信道时域和信道频域的密钥生成来划分,分为时域联合密钥生成和频域联合密钥生成两种。基于信道联合的密钥生成算法避免了密钥交换,在密钥生成过程中自然地进行密钥交换,不仅解决了部分密码信息泄露的问题,而且该密钥还对中继节点保密,进一步增强了系统安全性。然后,将时域联合密钥生成和频域联合密钥生成算法产生的密钥,分别运用在基于时域和频域预均衡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中,进行加密和解密,解决安全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信道联合生成密钥加密的安全方案能保证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的安全性,有效地防止了非法用户的窃听攻击,并且基于信道频域联合密钥加密系统的性能总体上优于基于信道时域联合密钥加密系统。
王满博[7](2019)在《基于视频传输需求的GMDSS现代化与E航海战略关系研究》文中提出E航海(e-Navigation)是IMO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终旨是促进海上航行安全。E航海战略对航行安全信息的搜集、交互、集成、显示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信息交互是关键。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提供了遇险、紧急、安全和常规通信一揽子方案,是当前船岸、船船信息交互的主要平台。为与E航海战略协同发展,IMO于2008年4月提出了 GMDSS复审及现代化计划。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梳理E航海战略发展需求,明晰制约战略发展的瓶颈,探寻GMDSS现代化方向。带宽是衡量船岸、船船远距离信息传输信道优劣的关键指标,也是目前制约E航海战略发展的主要瓶颈。远距离视频传输在海上航行安全、安保、医疗急救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对于E航海战略具有突出意义。在具有时效性强、信息量丰富、情境意识好等优势的同时,视频传输还具有大带宽、信噪比要求较高等劣势。为克服以往研究中关键问题不突出,线路不够明确的问题,本研究工作从远距离视频传输对带宽的需求入手,以信噪比与误码率的关系,以及不同信噪比情况下人们对信息的感知情况为着眼点展开。以海上实现普通高清视频传输的标准为重要参考,确定信源端采用经H.265编码标准进行压缩的720P视频文件,基于Matlab平台读取编码后的视频,将原视频转换为码流格式完成传输。考虑海上信息传输环境特点,采用莱斯信道模型仿真海面漫反射、采用高斯信道模型仿真噪声干扰、采用多普勒频移模型仿真船间运动,并采用二进制卷积码完成信道编码以增强信号的纠错能力。将压缩后的视频文件通过海上信道模型传输后,通过维特比译码方式解码,通过寻找最大似然路径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提高纠错能力。基于Matlab仿真平台统计视频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码字,对比信源端与信宿端的视频效果,绘制信噪比与误码率的关系曲线,选取误码率10-4-10-5的信噪比范围提高信噪比精度。选取30位受信者进行主观评价,基于SPSS数据分析平台运算各视频质量级别的信噪比区间。研究表明,在海洋环境下,当误码率为0时信道的信噪比需要大于21.6dB;当误码率在10-5附近时,信噪比在20dB附近;当信道信噪比在19.4dB以上时受信者易于接受。现阶段GMDSS现代化能够完成最高451X 802像素的视频传输;而未来在Inmarsat和Iridium系统启用Ka波段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前面研究工作推算的信道要求,即19.4dB信噪比的情况下完成720P标准视频传输。通过视频远距离传输无线信道需求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为与E航海战略协同发展,GMDSS现代化进程应包括初级现代化、准现代化和终级现代化等三个阶段。目前处于初级现代化阶段,即只能低限度支撑E航海战略需求。在GMDSS准现代化阶段,将满足E航海战略需求,GMDSS系统遇险报警、双套设备等概念需要打破,并为船舶近岸、沿海及远洋航行的船舶寻求多元化的通信策略。GMDSS终极现代化阶段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将在解决信道带宽的基础上,逐步解决信息传输的延迟性、信息的可信性、信道的可靠性等问题,为智能船舶发展提供支撑。
高荣蔓[8](2014)在《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无线信道中有噪声、干扰和衰落的影响,为了达到较低的误码率,就需要较强的纠错编码方法。然而较强纠错编码会有系统复杂度提高、时延加大等问题。联合信源信道编码(JSCC, Joint Source Channel Coding)技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方法。文中搭建了两种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系统,构建了联合信源信道模型。考虑量化噪声和信道噪声,由量化、给定转移概率的二进制对称信道、反量化构成的GBG(Gaussian Background Noise and Bernoulli Gaussian Impulse Noise)信道模型构成联合信道。首先,研究分析基于Real BCH编码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系统的性能。之后,搭建了基于过采样滤波器组(OFBS, Oversampled Filter Banks)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系统。研究通信领域中新的基于过采样滤波器组的纠错码。对OFBS进行多相分解,找到以贝叶斯假设检验为理论依据的新的阈值计算方法,研究系统传输的纠错性能。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信道在不同的转移概率条件下,基于Real BCH编码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技术在图像传输方面有较好的传输效果。当信道的转移概率较小信道状况良好时,图像的传输质量很好;当信道情况变差,图像的质量下降平缓。由于Real BCH编码过程中加入了冗余,所以在一定程度会减弱编码效率。OFBS产生的冗余是信号通过滤波器组时产生的,带有原始信号的信息成分。当信道质量较好时,可以在接收端恢复出高质量信号。当信道质量变差时,恢复出来的信号质量也随之降低,但即使在信道质量很恶劣的情况下,恢复的信号质量依然可以接受。基于过采样滤波器组的新阈值的计算简洁有效。
仲丽媛[9](2011)在《无线视频传输中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要:移动宽带视频业务是3G、4G,乃至未来无线通信和个人通信业务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新的增长点,但其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是一项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设计一套有效的编码方案是此课题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传统的分离编码设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近年来,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在国内外得到广泛重视,它已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编码方案,适合应用于视频的无线移动传输业务中。本文首先综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动态及成果,简述了视频压缩编码国际标准和常见的信道编码,介绍了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适用情况及其分类。其次,本文分析了无线信道特点,总结了视频在无线网络中传输面临的问题,采用H.264标准用于视频压缩编码,LDPC码作为信道编码技术,分别在三个无线信道模型——随机出错信道,高斯白噪声信道和瑞利平坦慢衰落信道上对视频传输性能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再次,本文对视频端到端失真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综合考虑了量化失真,丢包引起的失真,错误扩散以及错误隐藏等影响视频失真的因素后,建立了一个视频端到端失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此模型可以准确的估计出视频的端到端失真。最后,设计了一个基于端到端失真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案,在给定信道带宽和信噪比的情况下,找出使视频端到端失真最小时的信源编码量化参数和信道编码码率,使编码后的码流更能适应无线信道的变化,此方案与固定码率方案进行了性能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案比固定码率方案获得了更好的视频重建质量。
马汉杰[10](2009)在《无线视频通信中的容错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线视频通信应用已经成为无线通信业务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是如何在时变易错的无线信道上传输高质量的视频图像依然是个充满挑战的难题。无线信道有限的带宽资源要求对视频图像数据进行高效的压缩以去除冗余信息。无线信道固有的高误码率等缺点又要求对压缩后的视频码流进行错误保护以保证可靠的传输。视频编码效率的提高将降低视频码流的抗误码性能,而提高码流的抗误码性能又要以牺牲编码效率为代价。因此,本文针对无线通信技术和视频编码技术的特点,利用信道状态信息和视频内容信息,研究无线视频通信过程中视频编码、视频传输以及视频解码三个环节的容错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选题的意义,然后介绍了容错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叙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第二章主要概述了无线视频通信的技术要点。首先讲述了视频编码技术及其标准现状,然后叙述了无线信道仿真模型与信道编码技术,最后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无线视频通信系统的组成结构。本章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背景信息。第三章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线视频通信中的错误控制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主观失真预测的错误控制方法。该方法结合人眼视觉感知特性、码流误码敏感特性以及无线信道特性三个要素,构建编码图像主观失真预测模型,自适应调整帧内刷新编码策略,从而抑制视频图像中的错误蔓延,提高接收端的视频图像质量。首先,采用由运动、肤色和空间位置等视觉特征组成的视觉注意模型生成视频图像的视觉感知权重图,并根据视频码流比特长度和无线信道误码率生成误码概率图。然后,利用相邻帧间的亮度均差、视觉感知权重图和误码概率图构建主观失真预测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计算视频图像的主观失真预测值。最后,累积统计编码图像的主观失真预测值,根据累积值判定是否采用帧内刷新编码模式,从而在编码效率与错误控制效果之间获得平衡,提高了无线信道传输的视频图像质量。第四章针对无线信道状态变化引起视频编码图像主观质量剧烈波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信源信道联合码率分配方法。该方法根据无线视频通信中端到端的信源信道联合失真预测值,在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之间自适应分配最优目标码率,同时根据主观质量率失真计算模型,调整视频图像各区域的目标码率分配,从而获得端到端传输的平滑视频图像。首先,根据输入视频图像的帧间亮度均方差和从无线信道反馈回来的信道状态信息,设计端到端传输的视频图像信源信道联合失真预测模型。然后,调整信道编码与信源编码之间的码率分配,获得视频图像端到端传输的最小信源信道联合失真预测值。最后,利用视频图像内容计算视觉感知权重图,根据主观质量率失真计算模型,优先分配视觉感知权重值较大区域的目标码率,使其以恒定压缩率进行编码,在带宽波动时仍能保持平滑的视频图像主观质量。第五章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线视频通信中的错误掩盖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状态和视觉感知边信息的错误掩盖方法。该方法利用当前信道状态信息和以边信息形式传输的视觉感知权重图,计算相邻宏块的可靠性权重和重建权重,对不同编码类型的错误视频图像分别进行空域和时域上的错误掩盖处理,提高无线视频通信中丢包情况下的视频解码图像质量。首先,利用信道状态信息推导已解码宏块的可靠性权重值,根据可靠性权重值选取参与错误掩盖处理的相邻宏块。然后,利用边信息中的视觉感知权重图计算参与错误掩盖处理的相邻宏块重建权重值。最后,根据重建权重值和视频图像编码类型,采用像素加权插值方法实现空域上的错误掩盖,同时采用基于边界匹配的运动补偿实现时域上的错误掩盖,恢复丢失的视频图像数据,提高解码图像质量。第六章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并讨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移动通信中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移动通信中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高通量空天通信的极化编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空天通信发展趋势 |
1.1.2 空天信息传输的特点和难点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相关技术发展概况 |
1.3.1 空天通信信道编码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2 空天信道跨层编码及联合编码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3 极化码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极化码译码资源开销优化研究 |
2.1 引言 |
2.2 极化码编译码原理 |
2.2.1 信道极化理论与极化编码 |
2.2.2 系统极化码的构造 |
2.2.3 极化码基本译码方法 |
2.3 极化码译码过程的剪枝简化 |
2.3.1 SC译码剪枝简化 |
2.3.2 BP译码剪枝简化 |
2.3.3 SCL译码剪枝简化 |
2.4 可调列表的SCL译码优化 |
2.4.1 列表概率分析 |
2.4.2 可调列表的SCL译码算法 |
2.4.3 误块率性能与复杂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空天时变链路的自适应无速率极化码 |
3.1 引言 |
3.2 移动通信的无速率极化码方案局限性分析 |
3.2.1 等码长无速率极化码编码方案 |
3.2.2 打孔无速率极化码编码方案 |
3.3 基于码块延长的无速率极化码编码方案 |
3.3.1 极化码码块延长理论 |
3.3.2 基于码块延长的无速率编码方案 |
3.3.3 无速率极化码性能分析 |
3.4 面向时变信道的无速率极化码自适应传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高速流业务传输的阶梯极化码 |
4.1 引言 |
4.2 面向极化码级联系统的低时延迭代译码研究 |
4.2.1 SCL译码的软输出设计 |
4.2.2 可迭代的软输入软输出SCL译码设计 |
4.2.3 面向系统极化码的可迭代SCL译码设计 |
4.2.4 可迭代的可调列表SCL译码设计 |
4.3 适用于高速传输的阶梯级联极化码 |
4.3.1 阶梯码的构造方法 |
4.3.2 阶梯级联极化码的构造方案 |
4.3.3 阶梯级联极化码的译码 |
4.4 无速率阶梯级联极化码传输方案 |
4.5 仿真实验分析 |
4.5.1 迭代SCL译码性能分析 |
4.5.2 阶梯级联极化码性能分析 |
4.5.3 无速率阶梯级联极化码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星地典型场景的极化码联合设计 |
5.1 引言 |
5.2 星地多天线场景下的极化码联合编码 |
5.2.1 空时-极化码联合编码系统 |
5.2.2 联合编码系统等效信道分析 |
5.3 星地多用户接入联合编码 |
5.3.1 极化码-SCMA联合系统方案 |
5.3.2 基于极化码的信道估计方法 |
5.3.3 极化码-SCMA联合估计、检测与译码方法 |
5.4 仿真实验分析 |
5.4.1 空时-极化码联合编码性能分析 |
5.4.2 极化码-SCMA系统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码率兼容自适应polar编码协作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polar码 |
1.1.2 协作通信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全文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polar码理论 |
2.1 信道极化原理 |
2.1.1 信道组合 |
2.1.2 信道分裂 |
2.2 极化码的编码 |
2.3 极化码的译码 |
2.3.1 SC译码 |
2.3.2 SCL译码 |
2.4 极化码的编码构造 |
2.4.1 巴氏参数法 |
2.4.2 高斯近似算法 |
2.5 系统极化码 |
2.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极化码的删余 |
3.1 极化码的凿孔和缩短 |
3.1.1 Polar码的准均匀凿孔算法(QUP) |
3.1.2 polar码的缩短 |
3.2 低复杂度的极化码的凿孔和缩短 |
3.3 系统polar码的缩短方法 |
3.4 仿真结果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协作通信理论基础 |
4.1 协作通信传输模型 |
4.2 协作通信传输协议 |
4.2.1 AF协议 |
4.2.2 DF协议 |
4.2.3 CC协议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码率码长自适应polar码编码协作 |
5.1 polar码的Plotkin结构 |
5.2 CC协议下的polar码的应用 |
5.3 基于凿孔的polar码的编码协作 |
5.4 码率码长自适应polar码的编码协作 |
5.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基于无速率编码的军用无线网络通信传输技术研究及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无速率编码与无线网络通信理论 |
2.1 军事通信系统 |
2.1.1 军事通信系统的作用 |
2.1.2 军事通信系统的历史 |
2.1.3 军事通信系统的发展前景 |
2.2 无速率编码基本原理 |
2.2.1 无速率编码技术简介 |
2.2.2 无速率编码的自适应特性 |
2.2.3 LT码与Raptor码性能仿真与分析 |
2.2.4 LT码性能仿真与分析 |
2.3 无线网络中的无速率编码 |
2.3.1 反馈无速率编码SLT编码 |
2.3.2 提高中间性能的无速率编码 |
2.3.3 分布式无速率编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无速率编码军用无线网络通信自适应协议 |
3.1 无线网络的军用价值 |
3.2 自适应协议设计 |
3.2.1 HARQ自适应机制设计 |
3.2.2 帧协议设计 |
3.2.3 数据包封装机制 |
3.2.4 路径扩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自适应军用无速率编码的设计 |
4.1 延迟反馈无速率编解码过程 |
4.2 抗干扰分析 |
4.3 基于无速率编码的自适应技术 |
4.4 噪声信道下无速率编码多接入技术研究 |
4.4.1 系统模型及噪声分析 |
4.4.2 系统工作原理 |
4.4.3 仿真与性能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军用无线网络通信自适应无速率编码器的设计 |
5.1 系统介绍 |
5.2 HARQ协议详细设计方案 |
5.2.1 HARQ协议流程 |
5.2.2 HARQ数据帧格式设计 |
5.2.3 ARQ数据帧长设计 |
5.2.4 ARQ调制自适应的控制技术 |
5.3 无速率编码器设计方案 |
5.3.1 整体框图 |
5.3.2 生成矩阵的存储 |
5.3.4 编码器模块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适应HARQ协议及无速率编码器的实现与验证 |
6.1 开发验证平台硬件设计 |
6.2 无速率编码器硬件实现 |
6.2.1 硬件设计 |
6.2.2 工程实现资源评估 |
6.2.3 编译码器时序测试与吞吐量评估 |
6.2.4 半实物仿真测试 |
6.3 HARQ自适应协议机制实现与测试 |
6.3.1 验证系统波形设计 |
6.3.2 自适应波形软件实现设计 |
6.3.3 试验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多用户双向MIMO中继通信系统的联合预编码优化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章节内容主要安排 |
第2章 MIMO中继通信技术与预编码优化理论 |
2.1 MIMO中继通信 |
2.1.1 MIMO技术 |
2.1.2 中继技术 |
2.1.3 MIMO中继结合技术 |
2.2 预编码技术 |
2.3 优化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用户双向MIMO中继系统的联合预编码算法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2.1 传输过程 |
3.2.2 接收处理 |
3.3 联合预编码算法设计 |
3.3.1 优化目标函数 |
3.3.2 发射端用户预编码矩阵的设计 |
3.3.3 中继收发预编码矩阵的设计 |
3.3.4 接收端用户预编码矩阵的优化设计 |
3.3.5 联合迭代算法 |
3.4 仿真分析 |
3.4.1 参数设置 |
3.4.2 仿真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直传链路下MIMO中继系统的联合预编码算法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2.1 传输过程 |
4.2.2 接收处理 |
4.3 联合预编码算法设计 |
4.3.1 优化目标函数 |
4.3.2 中继收发预编码矩阵的优化设计 |
4.3.3 接收端用户的预编码矩阵的优化设计 |
4.3.4 联合优化算法 |
4.4 仿真分析 |
4.4.1 参数设置 |
4.4.2 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能量收集的多信源中继协作系统性能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协作通信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协作通信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2 能量收集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协作通信系统中编码技术及能量收集技术分析 |
2.1 协作通信的基本网络模型与转发协议 |
2.1.1 协作通信的基本网络模型介绍 |
2.1.2 协作通信转发协议 |
2.2 协作通信系统中的编码技术 |
2.2.1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 |
2.3 协作通信系统中能量收集技术 |
2.3.1 基于功率分割协议的能量收集技术 |
2.3.2 基于时间切换协议的能量收集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信源中继编码协作系统的性能研究 |
3.1 网络编码技术 |
3.2 LDPC编码协作系统 |
3.2.1 LDPC编码协作系统基本模型 |
3.2.2 系统编码步骤方式及其码率 |
3.2.3 编码协作系统中断概率分析 |
3.3 AWGN信道下LDPC编码协作系统对应的点对点传输模型研究 |
3.3.1 理想协作系统简化模型 |
3.3.2 平均信噪比和编码协作系统的等效点对点系统模型 |
3.4 基于网络编码的多信源LDPC编码协作系统 |
3.4.1 系统模型 |
3.4.2 编码实现 |
3.4.3 等效联合Tanner图 |
3.4.4 中断概率分析 |
3.5 基于等效联合Tanner图的联合迭代译码 |
3.6 仿真分析 |
3.6.1 LDPC编码理想协作系统的BER仿真 |
3.6.2 基于网络编码的多信源RA编码协作系统的BER仿真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能量收集的多信源RA编码协作系统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能量收集的多信源RA编码协作系统模型 |
4.3 系统中RA码的编码设计方案研究 |
4.3.1 RA码 |
4.3.2 系统编码实现 |
4.4 系统性能分析 |
4.4.1 能量收集与信号表达式分析 |
4.4.2 协作中继节点的功率分配算法研究和中断概率分析 |
4.4.3 复杂度分析 |
4.5 仿真分析 |
4.5.1 相同天线数目下不同功率转换效率的中断概率比较 |
4.5.2 中继节点天线数目不同时的中断概率比较 |
4.5.3 中继节点采用不同功率分配算法的中断概率比较 |
4.5.4 基于能量收集的RA编码协作系统与点对点系统的BER比较 |
4.5.5 基于能量收集编码协作系统采用RA码与LDPC码的BER比较 |
4.5.6 采用功率分割协议与天线分配算法的系统中断概率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能量收集的多信源中继协作系统功率分割因子的优化研究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3 空时编码传输方案及系统性能分析 |
5.4 优化中继节点的功率分割因子实现信道容量最大化 |
5.4.1 实现单个信源到目的节点的信道容量最大化 |
5.4.2 实现两个信源到目的节点的信道容量最大化 |
5.5 仿真分析 |
5.5.1 不同功率分割因子下单信源中继协作系统的信道容量比较 |
5.5.2 不同信噪比下单信源中继协作系统的信道容量比较 |
5.5.3 不同功率转换效率下单信源中继协作系统的信道容量比较 |
5.5.4 不同功率分割因子下两信源中继协作系统的信道容量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基于信道密钥生成的物理层网络编码安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网络编码 |
1.2.2 物理层安全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物理层网络编码和物理层安全 |
2.1 物理层网络编码 |
2.1.1 网络编码技术 |
2.1.2 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 |
2.2 基于信道的密钥生成 |
2.2.1 无线通信安全的分类 |
2.2.2 基于信道的密钥生成技术 |
2.3 物理层网络编码系统中的密钥生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信道预均衡的物理层网络编码 |
3.1 引言 |
3.2 平坦衰落信道下的物理层网络编码 |
3.2.1 系统模型 |
3.2.2 中继节点的三种转发模式 |
3.2.3 三种转发模式的性能分析 |
3.2.4 实验仿真与分析 |
3.3 频率选择性信道下的物理层网络编码 |
3.3.1 系统模型 |
3.3.2 信道预均衡技术 |
3.3.3 基于时域预均衡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 |
3.3.4 基于频域预均衡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 |
3.3.5 实验仿真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信道时域密钥生成的安全物理层网络编码 |
4.1 引言 |
4.2 双向中继系统中信道时域密钥生成 |
4.2.1 双向中继系统中信道时域密钥生成原理 |
4.2.2 密钥容量分析 |
4.2.3 自适应量化的信道时域密钥生成算法 |
4.3 信道时域密钥生成的物理层网络编码安全方案 |
4.3.1 系统模型 |
4.3.2 实验仿真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信道频域密钥生成的安全物理层网络编码 |
5.1 引言 |
5.2 信道频域密钥生成 |
5.2.1 信道频域密钥生成原理 |
5.2.2 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中的信道频域密钥生成 |
5.2.3 双向中继系统中的信道频域密钥生成 |
5.2.4 密钥容量分析 |
5.2.5 自适应量化的信道频域密钥生成算法 |
5.3 信道频域密钥生成的物理层网络编码安全方案 |
5.3.1 系统模型 |
5.3.2 实验仿真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联合密钥生成的安全物理层网络编码 |
6.1 引言 |
6.2 联合密钥生成 |
6.2.1 时域联合密钥生成 |
6.2.2 频域联合密钥生成 |
6.3 联合密钥生成的物理层网络编码安全方案 |
6.3.1 系统模型 |
6.3.2 实验仿真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基于视频传输需求的GMDSS现代化与E航海战略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GMDSS现代化与E航海战略关系研究现状 |
1.2.2 海上通信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视频通信及编码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2 信源及信道编码研究 |
2.1 视频编码基本原理 |
2.1.1 数字视频冗余数据处理 |
2.1.2 数字视频编码原理 |
2.1.3 视频传输质量评价方法 |
2.2 信道编码技术研究 |
2.2.1 香农定理 |
2.2.2 卷积码 |
2.3 海上信道环境特点 |
2.3.1 大尺度衰落 |
2.3.2 小尺度衰落 |
2.3.3 噪声 |
2.4 本章小结 |
3 海上视频传输信道建模及视频效果 |
3.1 E航海战略对视频传输需求 |
3.1.1 基于视频传输需求开展GMDSS现代化与E航海关系研究的必要性 |
3.1.2 视频监控 |
3.1.3 远程技术指导及远程医疗 |
3.1.4 视频会议 |
3.2 海上视频传输信道建模 |
3.2.1 发送端信源编码模块 |
3.2.2 海上信道模块 |
3.2.3 接收端信宿模块 |
3.2.4 发送端与接收端视频效果对比 |
3.3 E航海战略视频传输的信道要求 |
3.3.1 信噪比对视频误码率影响 |
3.3.2 信噪比对视频效果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GMDSS现代化与E航海战略关系研究 |
4.1 GMDSS现代化发展现状 |
4.1.1 GMDSS发展路线 |
4.1.2 IMO对GMDSS现代化的发展规划 |
4.1.3 E航海战略背景下GMDSS现代化进程 |
4.2 基于E航海战略需求的GMDSS现代化未来发展业态 |
4.2.1 当前状态-GMDSS初级现代化 |
4.2.2 发展阶段-GMDSS准现代化 |
4.2.3 未来趋势-GMDSS终极现代化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研究概况 |
1.3 课题的提出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理论 |
2.1 信源编码 |
2.1.1 信源编码概述 |
2.1.2 压缩编码 |
2.2 信道编码 |
2.2.1 信道编码概述 |
2.2.2 纠错编码技术 |
2.2.3 无线传输的差错控制 |
2.3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
第3章 基于 Real BCH 码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系统 |
3.1 小波变换 |
3.2 联合信源信道系统建模 |
3.3 Real BCH 码的编解码原理 |
3.3.1 Real BCH 码的编码过程 |
3.3.2 Real BCH 码的解码过程 |
3.3.3 性能评价标准 |
3.4 仿真结果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过采样滤波器组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系统 |
4.1 过采样滤波器组的相关知识 |
4.1.1 过采样滤波器组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4.1.2 滤波器组的基本概念 |
4.1.3 过采样滤波器组 |
4.1.4 滤波器组的应用 |
4.1.5 过采样滤波器组作为纠错码的原理 |
4.2 基于过采样滤波器组的联合信源信道传输系统 |
4.3 基于过采样滤波器组的阈值新算法 |
4.3.1 算法的实现 |
4.3.2 算法的性能 |
4.4 基于过采样滤波器组的图像传输系统性能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无线视频传输中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动态及成果 |
1.3 本文结构安排 |
2 编码理论 |
2.1 信源编码 |
2.1.1 视频压缩编码概述 |
2.1.2 视频压缩编码国际标准 |
2.2 信道编码 |
2.2.1 信道编码概述 |
2.2.2 常见的信道编码 |
2.3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相关知识 |
2.3.1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适用情况 |
2.3.2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技术的分类 |
2.3.3 联合参数优化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 |
2.3.4 本章小结 |
3 视频无线传输性能分析 |
3.1 视频无线传输 |
3.1.1 无线传输面临的问题 |
3.1.2 无线信道模型 |
3.1.3 视频传输系统模型 |
3.2 H.264中的抗误码方案研究 |
3.3 LDPC码编解码算法及性能分析 |
3.3.1 LDPC码的表示 |
3.3.2 LDPC码校验矩阵构造及编码方法 |
3.3.3 LDPC码解码方法 |
3.3.4 LDPC码性能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视频无线传输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1 视频质量的评价 |
3.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端到端失真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案 |
4.1 视频端到端失真 |
4.1.1 端到端失真分析 |
4.1.2 端到端失真模型 |
4.1.3 仿真结果 |
4.2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案 |
4.2.1 基于端到端失真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系统结构 |
4.2.2 码率分配算法 |
4.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无线视频通信中的容错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错误控制方法 |
1.2.2 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方法 |
1.2.3 错误掩盖方法 |
1.2.4 小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无线视频通信技术 |
2.1 视频编码技术及其标准 |
2.1.1 视频编码技术 |
2.1.2 视频编码技术标准 |
2.2 无线通信技术 |
2.2.1 无线信道仿真模型 |
2.2.2 信道编码技术 |
2.3 无线视频通信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主观失真预测的错误控制方法研究 |
3.1 主观失真预测模型 |
3.2 基于视觉注意模型的视觉感知权重图计算 |
3.3 基于视频码流长度的误码概率图计算 |
3.4 自适应帧内刷新 |
3.5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适应的信源信道联合码率分配方法研究 |
4.1 基于端到端失真预测的信源信道联合码率分配方法 |
4.2 视频编码中基于主观质量平滑的自适应码率分配方法 |
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信道状态和视觉感知边信息的错误掩盖方法研究 |
5.1 基于信道状态的可靠性权重计算 |
5.2 基于视觉感知边信息的重建权重值计算 |
5.3 空域错误掩盖方法 |
5.4 时域错误掩盖方法 |
5.5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四、移动通信中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高通量空天通信的极化编码技术研究[D]. 冯博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码率兼容自适应polar编码协作传输技术研究[D]. 边海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3]基于无速率编码的军用无线网络通信传输技术研究及系统设计[D]. 易雨辰.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多用户双向MIMO中继通信系统的联合预编码优化算法研究[D]. 侯培迟.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5]基于能量收集的多信源中继协作系统性能分析与研究[D]. 位方宁.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6]基于信道密钥生成的物理层网络编码安全技术研究[D]. 孔媛媛.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7]基于视频传输需求的GMDSS现代化与E航海战略关系研究[D]. 王满博.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8]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技术研究[D]. 高荣蔓. 河北联合大学, 2014(01)
- [9]无线视频传输中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研究[D]. 仲丽媛.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7)
- [10]无线视频通信中的容错技术研究[D]. 马汉杰. 浙江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