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西式建筑概述(论文文献综述)
刁翠翠[1](2019)在《基于文化涵化的近代中西方园林交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全球化促使了多元文化的发展,形成了新一轮中西方园林文化的交融与对话。中西方园林跨文化交流进入了新阶段,搭建两者之间对话与合作的平衡支点变得愈发有意义。然而在探索过程中,中国现代园林创作仍存在着文化自信心缺失、盲目西化等问题,论文针对这一问题对17-20世纪初中西方园林引入外来文化时的中西交融现象进行分析,并结合实证案例,归纳出交融式园林的涵化策略,为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吸收外来文化提供思路。论文首先引介了文化人类学的涵化理论,从文化涵化视角初探17-20世纪初中西方交融式园林的发展历史及其成因背景;其次在文化涵化过程中,催生了中西方园林文化的交融发展,提出了交融式园林的“三置论”方法,并选取了中西方交融式园林案例;第三,基于“三置论”方法分析交融式园林要素本土与外来形式的交融模式,探讨了交融式园林要素吸收外来形式时的涵化手法,;第四,基于模式复杂性选取了代表性园林北京恭王府花园和法国卡桑花园,分析其布局原则和多要素组合的游线、平面、空间等三个层面的涵化特征,归纳两例实证的中西交融共性与差异性;最后,基于交融式园林的交融模式和涵化特征,提出宏观与微观涵化策略。论文运用学科交叉法,引入涵化理论,在文化涵化视角下对风景园林学、人类文化学、艺术学、建筑学等多学科进行交叉研究;“三置论”归类法是通过图解分析并归纳中西方交融式园林本土与外来要素形态的交融模式;实证案例的研究方法,是在文献资料综述基础上,以中外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交融式园林作为实证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论文的研究方法从整体动态的视角深入解析中西方园林交融设计关系,使中西方交融式园林研究建立在更具细节和层次的方法体系之上。论文研究成果表明,17-20世纪初的中西方交融式园林兼具中西方园林风格和特点,具有独特的艺术内涵和美学价值。其中在“形而上”精神层面,基于“三置论”方法的交融模式反映出交融式园林文化由浅入深的交融过程与交融程度;在“形而下”物质层面,中西方园林交融外来形式时采用了本土化变异手法等涵化特征,使外来形式要素带有本土“口音”设计。交融式园林的宏观与微观层面涵化策略秉持包容开放态度、遵循体用结合原则和运用兼收并蓄手法。
李晓丹[2](2004)在《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7-18 世纪,中西双方展开大规模文化交流,促进了双方社会的发展。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涉及到哲学、宗教、自然科学和文学艺术等方面。从建筑领域来看,中国的园林艺术、家具、瓷器等造型工艺对西方产生重要影响,形成所谓“中国艺术风格”,由此,西方在 18 世纪出现了“洛可可”艺术和自由布局的“自然风景园”、“英中式”园林;同时,中国也接纳了西式建筑,以圆明园西洋楼的创作而达到顶峰。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对这一时期的建筑文化交流存在争议,就国内目前状况而言,对中西双方在建筑文化领域交流方面的理论研究始终没有深入展开,存在空白。 本研究结合当时国内外社会历史背景,对 17-18 世纪(中国明清之际)中国建筑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和西方建筑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 (1)上篇—背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由来已久,本研究以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 17-18 世纪期间中国史、世界史、中西关系以及中国与西方各自政治、文化、经济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及探讨,概述了此时期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状况。 (2)中篇—西学东渐中的中国建筑:首先,研究了当时国人对西式建筑的整体认识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并阐明这一时期西式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历程,进而分别从教堂建筑、商业建筑、园林及园林建筑等建筑类型入手,对西方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作了深入研究。最后,对建筑的其他方面,如建筑技术、建筑材料、建筑师队伍组成、建筑画、建筑装饰等方面作了分析。 (3)下篇—中学西传中的西方建筑:这一时期,“中国热”席卷整个西方,对西方洛可可艺术风格的产生起了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园林艺术传入西方,打破了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一统天下的局面,使西方产生了新的园林形式—自由布局的风景园林。本篇通过对这一时期西方人对中国建筑的认识过程的阐述,分别对西方室内装饰的变化、洛可可艺术的产生过程及其与中国建筑艺术的关系、中国园林西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刘琼琳[3](2015)在《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商贸建筑是广州这个具有典型商贸特质的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应广州实现“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文化中心”的发展目标,我们将之置于世界近代商贸建筑发展的广大背景中,探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缺乏广泛关注的情况下,本论文尝试深层挖掘这类建筑蕴含的丰富文化意义,也尝试依据体系之特性建立适用的建筑保护和修缮的原则,促进保护走向整体化和科学化。本文以近代广州为时空背景,以《巴拉宪章》之“广义整体”的概念确定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体系。体系中的各类建筑在百年内以先后、主次的特点发展演变。通过总结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各时期世界主导的商贸业态,以经济学增长极概念和经济数据确定各阶段的主导型建筑类型:清末时期的海关类建筑、民国初期百货类建筑和民国中期的酒店类建筑。再以英国建筑师戴维·史密斯·卡彭先生的建筑六项范畴分析模式分析这些主导型建筑的特征演变,进而提出了殖民时代之新古典主义的粤海关、大消费时代之折衷主义带芝加哥学派风格的城外大新、大饭店时代之装饰艺术风格的爱群大厦等三个典型案例,作为1840-1949年间广州商贸建筑发展的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形成文化发展和实体空间对比研究的框架体系,将此体系建筑与西方建筑原型、上海近代的同类建筑比较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广州近代商贸建筑发展的总体特征。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研究背景、意义、文献及内容组织进行了阐述,研究思路遵循时空关系中自上而下、自宏观而微观、层层深入;第二章回溯了广州历代商贸建筑和商贸区的发展,提出研究对象的重点区域是沙面岛、长堤商贸区,同时将研究划分为分别以海关类、百货类和酒店类为主导的三个阶段;第三、四、五章分别探讨了近代的三个主要时期的主导型商贸建筑的发展演变特征,重点运用六项范畴模式进行各阶段建筑特征分析;第六章是在前三章的研究基础上对广州近代商贸建筑进行特征总结,并展示了论文的分析模式和结论在近代建筑实践中的运用。
公晓莺[4](2013)在《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研究》文中提出在当今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时代,如何面对历史建筑及历史文化街区日益消失和支离破碎的形势?如何在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过程中尊重建筑原有的风貌和历史街区原有的色彩肌理?本文对建筑色彩的研究也许可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本文以广府地区传统建筑的色彩为研究对象,以广府传统建筑发展的历史路径来分析传统建筑色彩的脉络,运用考古学、建筑学、色彩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历史时期广府传统建筑色彩的梳理,系统研究其演化过程中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内涵,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建筑技术水平、建筑材料、人文因素的差异对建筑色彩的影响,得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建筑的色彩特征和规律,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广府文化传统与建筑色彩的内在关系,希望能对当今建筑创作中对建筑色彩的运用提供借鉴意义,并能对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或重修提出指导性的原则,使得对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能更加尊重历史、尊重原貌。本研究基于以下三点意义来展开:第一、本研究以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主线,重点区分古代与近代,对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广府传统建筑色彩作了详细分析,总结出广府建筑色彩在不同时期受本时期多因素影响下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超越时代的与广府地区独特的地域人文特征相呼应的建筑色彩的稳定特质,对广府地区乃至岭南地区建筑研究基础理论体系中色彩研究的空白起到一定程度的补充作用,从内容上也丰富和完善了现有建筑历史理论研究成果。第二、建筑色彩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文物建筑之风格、年代、等级、功能、设计思想分析的重要依据。研究可为广府地区历史建筑保护与维修、提供参考依据,对保护灰塑、砖雕等民间传统工艺起到推动作用。同时,本研究提出适用于历史建筑色彩保护的原则,可供广府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制定保护、维修、改造策略提供参考,使之更接近尊重历史原貌。第三、建筑色彩是城市色彩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城市色彩秩序的主要抓手。本研究既追溯过往,又关照当下,将传统建筑的色彩研究与城市特色、景观规划等当前各城市的关注热点结合起来,探索区域传统建筑色彩的选择中与气候环境、自然生态美结合的规律,为我们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继承和创新理念提供参考依据,对当今城市色彩的规划、改善人居环境、延续历史文脉、提高区域文化竞争力的探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袁程[5](2019)在《中国独立住宅在西化背景下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城市化的发展推进,人口的膨胀用地紧张,从而出现了一些以集合住宅为主的国家与地区,如:新加坡和香港。但是独立式住宅以其高品质的居住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主流居住方式和住宅形式。中国自古以来的民居形式就是以独立式住宅为主,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开始走向了以集合住宅为主流的商品化住宅市场。独立住宅在中国是否已经没有了发展空间;千百年来的主流传统居住方式是否会就此走向异类化、小众化;中国独立住宅是怎样从传统的合院为主的形式在“西化”的进程中衍变成现在多元化的发展的现状;随着中国独立住宅再次逐步与世界接轨,独立住宅的“西化”对于中国建筑师意味着什么;中国独立住宅在经历了漫长的有“西化”影响的发展过程后终究会走向什么方向,等等一系列问题。作者带着这一系列问题,以中国大陆地区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走访各地调研。在中国进入近代时期开始,中国独立住宅开始了西化的现象,最初表现为在中式的建筑庭院内或者中式建筑旁加建完全古典西式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后来中西融入到一起形成了中西结合式的独立住宅,这一时期在当时中国的上流社会也存在了大量的古典西式独立住宅。随着留学归来的建筑师群体在中国的实践,有一批中式复兴的独立住宅形成了一股潮流,但是最终还是走向了现代式。现代式是中国独立住宅在近代西化的终点。战争与政策的影响,导致独立住宅在中国经历了近30年的停滞期,住宅开始走向商品化,开始以古典西式独立住宅形式为基础的不理性状态下寻求发展。经历了现代式,现在中式独立住宅又有崛起之势。中国独立住宅建筑界开始在独立住宅领域探讨“本土化”建筑的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从近代到现代中国独立住宅的发展时代背景、功能与平面设计、空间设计、风格化造型设计以及中国当代建筑师在独立住宅领域的实践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独立住宅的“西化”不仅仅表现在建筑设计风格的更替。总结出中国独立住宅在西化进程中的建筑设计上的演变特点:第一,庭院元素以内庭院或者外庭院的形式贯穿了整个中国独立住宅的发展,独立住宅建筑与庭院的空间关系从传统的“向外封闭、向内封闭”走向了“向外封闭、向内开放”;第二,建筑的平面布局从“分散”走向“离合”;第三,建筑的营造形式从“匿名”的工匠走向了“记名”的建筑师。并且中国独立住宅的发展具有断层重复性,断层的出现让独立住宅建筑风格的选择与近代初期极为相似,以古典西式作为发展的起点。但是不同的是近代的独立住宅发展风格的终点是现代式,而现代中国的独立住宅的发展走向了多元化,并且中式的回归有力而强势,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心理共同作用下导致的。独立住宅因其体量小功能相对单一直都是近代以来建筑师建筑思想和理论的重要实验载体,中国独立住宅的发展也给中国建筑师提供了更好的实践平台,从另一角度来说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王瑜[6](2012)在《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研究旨在系统地考察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及其影响的历史进程。通过建筑的物质化形态,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与人文环境,分析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背景、途径、特征与影响的史实,探讨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的互动关系,揭示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及其影响的内在机制、规律性,并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互动的发展趋势与对策。论文从历时性的角度将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古代时期,从16世纪中叶至1840年,是外来建筑文化传入岭南的初始时期;第二阶段为近代时期,从1840年至1949年,是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交汇与交融的时期;第三阶段从1949年至今,是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融合与共生的时期。古代时期,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与影响局限于两个区域,一是澳门,自葡萄牙人1557年租借并定居澳门起,西式建筑逐渐传入澳门。二是清朝“广州十三行商”贸易时期的广州十三行,西方各国商馆的建设将西式建筑引入广州。古代时期传入岭南的西式建筑展示了完全不同于岭南的建筑文化,但受限于历史条件,西式建筑基本自成一体,传播与影响的范围有限,对岭南传统建筑并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近代时期,在“西学东渐”的社会环境下,外来文化对岭南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表现在社会价值、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语言等方面。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区域广泛,从岭南的中心城市直至五邑、潮汕、梅州等侨乡,对岭南建筑的影响涉及城市建设、建筑类型、建筑形式、建筑技术等方面,同时,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从外在的形式等物质层面逐渐深入到思想层面,对岭南建筑的近代化转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时期,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的互动逐渐增强。20世纪50年代,岭南的现代建筑创作探索已显示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20世纪60至80年代,将西方现代主义建筑与岭南传统庭院相结合的设计创作,使岭南涌现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的现代建筑。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西方建筑多元化的思潮传入,以及外国建筑师的设计作品不断出现,岭南建筑逐渐进入多元化的发展阶段。论文探讨了外国建筑师在当代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选择世界着名建筑师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设计的广州体育馆,以及英国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广州大剧院进行解析。分析指出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创作实践更直接与直观地将西方多元的建筑理论与设计方法传入。然而,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创作实践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需要以辩证与理性的态度去面对。论文在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范式,总结与揭示了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基本规律,同时指出在全球化语境下外来建筑文化传播的多元化,以及建筑文化趋同的现象。因此,岭南建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筑创作立足于岭南,从岭南传统建筑文化中吸取养分,探索岭南建筑文化核心精神的现代表达。
牟怡[7](2016)在《建筑类型学视角下中国典型近代建筑西方样式原型初探》文中指出十六世纪封建社会末期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西方建筑开始在中国陆续出现。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此,在强烈的西方文化与先进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开始了艰难的起步,建筑的发展随之发生巨大的转变,西方建筑大量出现,西方建筑样式对中国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近代建筑数量、规模、类型都较为庞大,大多位于城市繁华地段,状况维持良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价值。随着我国近代建筑的研究逐渐深入,西方建筑样式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首先,本文从类型学理论入手,探讨了运用原型类型学理论对建筑的研究方法,试图运用原型类型学理论对中国典型近代建筑西方样式进行分析。然后,本文阐述了中国典型近代建筑西方样式产生的历史背景,抽取典型的近代以前完整引入的西方建筑,分析其西方样式及其风格,以获得中国近代以前建筑西方样式的原真性;对不同类型的近代建筑,包括教堂建筑、商业建筑等,对中国典型近代建筑的西方样式进行归纳总结。最后,论文总结了中国近代建筑西方样式的原型,为建筑风格的分类与分析提供理论支撑,以期对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以及当代建筑建造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张笑笑[8](2017)在《芜湖近代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芜湖的近代时期自1876年开埠通商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在芜湖的近代化过程中,建筑的近代化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芜湖的近代化历程。这批类型丰富、特征显着的近代建筑,在风格、造型、空间、技术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显着的近代特性,是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但是历经战争的洗劫和建国后城市化进程的拆建,这批珍贵的建筑遭到了极大的损毁,亟待研究和保护。论文以芜湖市区内的近代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搜集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在整合资料的基础上,以建筑本体的风格、造型、空间、技术特征为重点研究内容,结合芜湖近代社会、文化、历史和城市发展背景,梳理得出芜湖近代建筑发展演变的过程。论文通过对芜湖近代建筑全面系统的研究,整理出芜湖近代建筑的基本形态,归纳起来即为:“五种风格”和“五种空间模式”,其建筑造型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碰撞、杂糅的不同程度,其建造方式则兼具本土化和先进性的特征。论文探讨了芜湖近代建筑的演变过程,是在西式建筑文化与本土文化糅合的过程中,历经了三种传播渠道,以“五种风格”的建筑为物质载体,历经了从“被动植入”到“因势利导”再到“主动接纳”的演变路径,其演变过程呈现出一种“自下而上”的特点,为研究中国其他中小城市的建筑在近代时期的演变提供可比较的样本。
鞠斐[9](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范诚[10](2014)在《近代中国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转型变迁(1840-1937)》文中研究说明1840—1937年是中国城市建筑近代化转型变迁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个近代化的过程中既有物质层面的近代化,更包括制度层面和思想观念的近代化。本文的研究工作关注的是近代城市建筑转型变迁中,政府与城市建筑活动之间的关系。“内力”与“外力”、“官方”与“民间”、“权利机制”和“技术机制”,成为本文讨论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三个重要的组织线索。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和一手档案史料的梳理,本文致力于还原一个连续的租界以外的中国典型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变迁的历程,从中找到近代中国城市建筑发展背后的规律及其推动力量,进而为当代中国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思考提供历史的借鉴。论文通过不同的视角展开研究,理清城市建筑管理观念的变化及其推动力量,寻找传统与变革的相互关系,并以具体的城市案例,解析中国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变迁的特点与得失。从城市建筑管理机制认知的角度,阐述在西方文明强势输入的背景下,对于城市建筑本身“用”“体”分开的认知,进一步拓展到了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认知上,而这是相关机制变迁的必要准备。从中国传统社会机制转型的角度,考察清末民初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变迁,和变迁中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社会中“公领域”的变化和发展,成为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切入点。从技术和权力两个不同的视角,考察在弱势中央政府和强势中央政府的统治下,城市建筑管理机制不同的变迁之路。其中既有以民间机制为主线的上海城市自治,也有以官方推动为主线的天津、北京的地方自治。中国近代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变迁,是一个积蓄——发展——并置——突显的过程。从这一过程中,可以看清历史,寻求诸多当代社会现状的渊源,也能够总结得失,摸索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办法。
二、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西式建筑概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西式建筑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化涵化的近代中西方园林交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提出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分析 |
1.2.1 涵化概念 |
1.2.2 交融概念 |
1.2.3 交融式园林概念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时间范围界定 |
1.3.2 空间范围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受西方影响的中国园林研究 |
1.4.2 受中国影响的西方园林研究 |
1.4.3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观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查阅 |
1.5.2 案例研究 |
1.5.3 学科交叉 |
1.5.4 对比论证 |
1.5.5 图解剖析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文化涵化理论与近代交融式园林的内在联系 |
2.1 文化涵化的理论要义 |
2.1.1 文化涵化概念及内容 |
2.1.2 文化涵化理论建构背景 |
2.1.3 文化涵化过程 |
2.1.4 文化涵化特征 |
2.1.5 文化涵化策略 |
2.2 中西方文化涵化下的交融式园林发展历史 |
2.2.1 受西方影响的中国园林演变 |
2.2.2 中国热潮下的西方园林历程 |
2.3 中西方交融式园林形成的差异化背景 |
2.3.1 哲学层面 |
2.3.2 历史层面 |
2.3.3 文化层面 |
2.3.4 物质层面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文化涵化的交融式园林“三置论”方法 |
3.1 从文化涵化过程看中西方园林的交融发展 |
3.2 涵化过程中产生的交融式园林“三置论”方法 |
3.2.1 交融式园林“三置论”方法的缘起 |
3.2.2 交融式园林“三置论”方法的基本要素 |
3.2.3 “单置”模式 |
3.2.4 “并置”模式 |
3.2.5 “融置”模式 |
3.3 文化涵化、园林交融、“三置论”方法三者统一 |
3.4 中西方交融式园林的案例选取 |
3.4.1 案例构建基础 |
3.4.2 案例选取标准 |
3.4.3 案例样本汇总 |
3.4.4 案例特征对比 |
3.5 中西方交融式园林案例研究的阐释 |
3.6 本章小结 |
4 外来影响下园林单要素的交融模式解析 |
4.1 交融式园林水体的模式分析 |
4.1.1 含交融式水体的园林案例统计 |
4.1.2 基于三置论方法的交融式水体模式分析 |
4.1.3 园林交融下理水手法的涵化特征 |
4.2 交融式园路的模式分析 |
4.2.1 含交融式园路的园林案例统计 |
4.2.2 基于三置论方法的交融式园路模式分析 |
4.2.3 异域文化下园路规划的涵化特征 |
4.3 交融式园林建筑的模式分析 |
4.3.1 含交融式建筑的园林案例统计 |
4.3.2 基于三置论方法的交融式建筑模式分析 |
4.3.3 中西融汇下建筑设计的涵化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涵化转译下多要素综合的园林实证分析 |
5.1 实证园林多要素的交融模式分析 |
5.1.1 基于模式复杂性的代表性案例选取 |
5.1.2 恭王府花园多要素交融模式解析 |
5.1.3 卡桑花园多要素交融模式解析 |
5.2 恭王府花园 |
5.2.1 恭王府概况与特征 |
5.2.2 布局原则的中西相生 |
5.2.3 多要素组合的西式涵化特征 |
5.3 法国卡桑花园 |
5.3.1 卡桑花园概况与特征 |
5.3.2 规划构图的中西相对 |
5.3.3 多要素组合的中式涵化特征 |
5.4 实证园林的中西涵化共性 |
5.4.1 园林的文化固本形式求新 |
5.4.2 造园要素变异的先期探索 |
5.4.3 涵化心理势差的同构表达 |
5.5 实证园林的中西涵化差异性 |
5.5.1 拿来主义态度下布局控制 |
5.5.2 次生要素交融的差别方式 |
5.5.3 材料技术引进的冲突调适 |
5.6 本章小结 |
6 多元文化下交融式园林涵化策略 |
6.1 从文化到园林的涵化策略 |
6.1.1 文化涵化策略的解读 |
6.1.2 园林文化交融对涵化策略的借鉴 |
6.1.3 交融式园林涵化策略的建立 |
6.2 基于交融式园林交融模式的宏观策略 |
6.2.1 修正园林涵化盲目崇外理念 |
6.2.2 基于历史传承兼融外来形式 |
6.2.3 依据园林规模规划布局构图 |
6.2.4 提供包容与平等的中西导向 |
6.3 基于交融式园林涵化特征的微观策略 |
6.3.1 引入尺度合宜得体 |
6.3.2 交融要素协调发展 |
6.3.3 经营位置因地制宜 |
6.3.4 多变视线追随功能 |
6.4 基于交融式园林策略的现代园林设计思路 |
6.4.1 中西交融设计的启示性 |
6.4.2 和而不同理念的时代性 |
6.4.3 园林审美标准的多元化 |
6.4.4 建构理性思维的形态化 |
6.4.5 审视交融园林的实践性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西方交融式园林水体模式图例 |
附录B 中西方交融式园林园路模式图例 |
附录C 中西方交融式园林建筑模式图例 |
图表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背景 |
第一章 绪论 |
一、 范围和时间 |
二、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水平、存在问题 |
三、 研究意义和目的 |
四、 研究的方法 |
五、 研究框架 |
六、 依据的资料 |
七、 研究条件 |
八、 本文解决问题与后续研究构想 |
第二章 百年潮涌 17-18 世纪中西关系 |
第一节 文化交流概述 |
一、 交流背景 |
二、 本质特性 |
三、 交流途径 |
四、 本质结果 |
第二节 争夺“东方黄金” |
一、 捷足先登:葡萄牙、西班牙商人与沿海地区西式建筑的诞生 |
二、 荷兰 |
(一) 荷兰东印度公司与台湾 |
(二) 尼霍夫使团 |
三、 英国 |
(一) 英国东印度公司 |
(二)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
四、 法国与法国东印度公司 |
第三节 传播“上帝福音” |
一、 利玛窦“科学传教”政策 |
二、 清政府利用政策 |
三、 后果 |
第四节 “中国热”及西方对中国的研究 |
一、 “中国热” |
二、 西方人研究中国的起点-传教士对中国的研究 |
三、 法国皇家学会与英国皇家学会对中国的研究 |
第五节 中国人的西访 |
第六节 “礼仪之争” |
一、 起因 |
二、 过程 |
三、 后果与影响 |
第三章 西儒东来与开放的中国 |
第一节 中国皇帝与传教士 |
一、 从相识到赏识 |
二、 重用与限制 |
第二节 士人与传教士 |
一、 晚明士人与传教士 |
二、 徐光启与西学 |
三、 清初士人与传教士 |
第三节 传教士兼国王数学家进入中国宫廷 |
一、 背景 |
二、 经过 |
第四节 传教士艺术家 |
中篇 西学东渐中的中国建筑 |
第四章 中国人看西式建筑 |
第一节 第一时期-明末滥觞期 |
一、 从澳门到内地 |
(一) 耶稣会士介绍的西方建筑知识 |
(二) 发展历程 |
二、 台湾 |
第二节 第二时期-清初发展期 |
第三节 第三时期-清中期高潮期 |
第五章 教堂建筑和商业建筑 |
第一节 教堂建筑 |
一、 天主教建筑 |
(一) 山雨欲来 基督教建筑传播前哨站-澳门 |
(二) 帷幕拉开 天主教建筑进入沿海及内地 |
1 上川的草堂 |
2 利玛窦的适应政策 |
3 天主教建筑在内地的诞生 |
(三) 自发求索 天主教建筑深入北京-中、西式教堂建筑交替出现 |
1 北京 |
2 其他各地 |
(四) 黄金岁月 清初天主教建筑以北京为中心的大发展 |
1 北京天主堂初具规模 |
2 广州的情况 |
3 澳门的进一步发展 |
(五) 并不衰落的尾声 以北京为中心的进一步发展 |
1 北京教堂的扩建与改建 |
2 西藏拉萨 |
3 澳门 |
二、 东正教建筑 |
(一) “基督复活”教堂-东正教挤入中国和最早的东正教堂出现 |
(二) 北馆-北京第一座东正教堂 |
(三) 南馆-俄罗斯侵华活动情报站 |
第二节 商业建筑 |
一、 最初澳门出现西式建筑 |
二、 广州长堤的外国洋行--广东十三行与十三夷馆 |
(一) 历史沿革 |
(二) 西式商业建筑的出现 |
(三) 西式商业建筑建设年代与设计 |
(四) 其它西式商业建筑 |
第六章 园林及园林建筑 |
第一节 西式建筑因素进入中国皇居领域-北京长春园西洋楼 |
一、 建造背景 |
二、 建造过程 |
三、 西洋楼中诸景 |
四、 西式陈设与装饰 |
五、 伊兰泰和西洋楼铜版画 |
六、 风格特点探析 |
七、 影响 |
第二节 江南私家园林-从《扬州画舫录》分析 |
一、 产生的原因 |
(一) 文化氛围的宽松 |
(二) 由于扬州特殊地理位置,使它成为首先接受西方文明的窗口。 |
(三) 扬州经济的发达 |
(四) 商人们为了“迎銮”,追求合于“帝意”的心理。 |
二、 园林中的西式建筑因素 |
(一) 空间 |
1 卷十四“石壁流淙”园 |
2 卷十二“荷浦熏风”园中“怡性堂” |
(二) 玻璃房 |
三、 关于水法和水嬉 |
四、 扬州私家园林中受西方影响的特点 |
(一) 园主人大部分是富甲天下的盐商及“官商” |
(二) 西式因素比较里零碎 |
(三) 西式因素已不自觉的本土化 |
第三节 中国引进西方植物 |
第七章 建筑其它方面 |
第一节 建筑技术 |
一、 《古今图书集成》与《四库全书》 |
(一) 《古今图书集成》其书 |
(二) 关于《四库全书》 |
二、 有关建筑技术 |
(一) 关于远西奇器 |
(二) 泰西水法 |
第二节 建筑材料的变化-玻璃在建筑中的使用 |
一、 中国玻璃生产工艺 |
二、 玻璃作为建筑材料 |
(一) 玻璃窗的使用 |
(二) 玻璃器物在室内 |
(三) 玻璃画 |
第三节 建筑师、建筑画及建筑装饰的变化 |
一、 建筑师队伍的多样化 |
二、 西方透视学的传入 |
(一) 传播过程 |
(二) 原因 |
1 外因:西方几何学的传入提供了理论基石。 |
2 内因 |
三、 中国透视画-界画 |
四、 一代先师焦秉贞与《耕织图》 |
五、 年希尧及其《视学》 |
六、 线法画的诞生 |
七、 后来之秀郎世宁 |
八、 建筑的变化 |
下篇 中学西传中的西方建筑 |
第八章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建筑、城市及园林 |
第一节 16 世纪末-17 初世纪的滥觞期 |
第二节 17 世纪初-17 世纪末的发展期 |
第三节 17 世纪末-18 世纪初的加强期 |
第四节 18 世纪 20 年代-70 年代的高潮期 |
第五节 18 世纪 70 年代-19 世纪初的高潮又起 |
第九章 建筑装饰及洛可可艺术 |
第一节 中国形象进入西方 |
一、 中国丝绸 |
二、 陶瓷 |
(一) 中国陶瓷西传 |
(二) 中西陶瓷艺术的互动 |
三、 中国茶叶 |
四、 中国壁纸 |
五、 中国漆器 |
六、 西方人的中国情调 |
第二节 陶瓷在建筑中的运用 |
一、 建筑用装饰瓷砖的产生 |
二、 瓷器陈列室 |
(一) 路易十四的瓷器宫 |
(二) 瑞典王宫 |
第三节 洛可可艺术 |
一、 产生背景 |
二、 特点与表现 |
第十章 中国园林西传 |
第一节 关于园林 |
第二节 背景 |
第三节 过程 |
一、 中国园林信息的输入 |
(一) 臆想中的中国 |
(二) 文字时代 |
(三) 图象时代 |
二、 中国园林图象资料的第一次西传 |
(一) 马国贤其人 |
(二) 进宫始末 |
(三) 关于避暑山庄铜版画 |
1 中国铜版画的出现 |
2 避暑山庄铜版画制作 |
(四) 避暑山庄铜版画西传 |
三、 中国园林图象资料的再次西传 |
四、 西方的反应 |
(一) 哲学家与政治家 |
(二) 文人与画家 |
第四节 自然风景园 |
一、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产生 |
(一) 产生原因 |
1 历史根源 |
2 经济根源 |
3 意识形态根源 |
(二) 形成过程 |
1 作家与诗人的理论与实践 |
2 建筑师的理论与实践 |
3 钱伯斯与丘园 |
4 公园主题 |
5 中国亭 |
二、 法国英中式园林 |
第五节 中国园林植物的西传 |
本研究小结 |
附录 1 明末清初来华意大利传教士 |
附录 2 图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发表论文 |
后记与致谢 |
(3)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时间界定 |
1.2.2 空间界定 |
1.2.3 内容界定 |
1.3 研究综述 |
1.3.1 西方研究综述 |
1.3.2 中国研究综述 |
1.3.3 广州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标、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工具 |
1.4.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发展和分类 |
2.1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基本概念 |
2.1.1 `商贸_的涵义 |
2.1.2 "商贸建筑"的涵义 |
2.1.3 `商贸建筑_与`市_的关系 |
2.2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发展 |
2.2.1 广州商贸建筑的源起和发展概况 |
2.2.2 广州历代着名商贸建筑和商贸区 |
2.2.3 广州近代商贸区发展概况 |
2.3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类型 |
2.3.1 商贸建筑的分类依据 |
2.3.2 广州近代商贸类建筑分类 |
2.3.3 世界经济背景的广州商贸类建筑发展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海关类为代表的清末时期广州商贸建筑 |
3.1 殖民扩张时代的发展背景 |
3.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
3.1.2 广州清末时期重要建设项目概况 |
3.1.3 广州清末时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况 |
3.2 海关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
3.2.1 海关类建筑范围和种类 |
3.2.2 西方海关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3.2.3 中国海关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3.2.4 广州海关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3.3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特征分析 |
3.3.1 建筑形式 |
3.3.2 建筑功能 |
3.3.3 建筑意义 |
3.3.4 建筑形态 |
3.3.5 建筑文脉 |
3.3.6 建筑意志 |
3.3.7 建筑特征总结 |
3.4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的影响 |
3.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
3.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
3.4.3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
3.4.4 海关制度更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百货类为代表的广州民国初期商贸建筑 |
4.1 大消费时代的发展背景 |
4.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
4.1.2 广州民国初期重要建设项目概况 |
4.1.3 广州民国初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述 |
4.2 百货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
4.2.1 百货类建筑的范围和种类 |
4.2.2 西方百货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4.2.3 中国百货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4.2.4 广州百货类建筑的源起和发展概况 |
4.3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建筑特征分析 |
4.3.1 建筑形式 |
4.3.2 建筑功能 |
4.3.3 建筑意义 |
4.3.4 建筑形态 |
4.3.5 建筑文脉 |
4.3.6 建筑意志 |
4.3.7 特征总结 |
4.4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商贸建筑的影响 |
4.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
4.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
4.4.3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酒店类为代表的广州民国中期商贸建筑 |
5.1 大饭店时代的发展背景 |
5.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
5.1.2 广州民国中期重要建设项目慨况 |
5.1.3 广州民国中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况 |
5.2 酒店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
5.2.1 酒店类建筑的范围和种类 |
5.2.2 西方酒店建筑发展概况 |
5.2.3 中国酒店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5.2.4 广州酒店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5.3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建筑特征分析 |
5.3.1 建筑形式 |
5.3.2 建筑功能 |
5.3.3 建筑意义 |
5.3.4 建筑形态 |
5.3.5 建筑文脉 |
5.3.6 建筑意志 |
5.3.7 特征总结 |
5.4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商贸建筑特征和影响 |
5.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
5.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
5.4.3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特征总结 |
6.1 特征分析 |
6.1.1 建筑形式 |
6.1.2 建筑功能 |
6.1.3 建筑意义 |
6.1.4 建筑形态 |
6.1.5 建筑文脉 |
6.1.6 建筑意志 |
6.2 特征总结 |
6.3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发展主要内因 |
6.3.1 商业传统 |
6.3.2 `商战_思想 |
6.3.3 近代商人阶层的形成 |
6.3.4 专业建筑师的介入 |
6.4 实例讨论 |
6.4.1 广州海关红楼建筑 |
6.4.2 广州民间金融街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存在问题、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与方志 |
二、着作 |
三、翻译文献 |
四、图册 |
五、外文文献 |
六、学位论文 |
七、期刊杂志 |
附录目录 |
附录1 |
附录2:建筑研究之六项范畴 |
附录3:广州近代洋行类建筑一览表 |
附录4:广州近代外资银行类建筑一览表 |
附录5:广州近代华资银行类建筑一览表 |
附录6:广州近代映画院类建筑一览表 |
附录7:广州近代酒店建筑发展列表 |
附录8:1927年广州市政厅之《旅馆章程案》 |
附录9:民国三十四年申请旅业执照图 |
附录10:酒店分类标准 |
附录11:外国文献详细列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目的和意义 |
1.1.1 从“中国红”说起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广府传统建筑的概念 |
1.2.3 建筑色彩的概念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3.3 广府传统建筑研究 |
1.4 研究意义和方法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古代营造技术中的色彩应用与广府区域自然人文特征 |
2.1 传统色彩观念 |
2.1.1 阴阳五行观 |
2.1.2 封建等级观 |
2.2 古代营造技术中的色彩应用 |
2.2.1 宋代《营造法式》中的彩画色彩 |
2.2.2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的色彩 |
2.3 广府地区自然环境及人文特征 |
2.3.1 自然环境 |
2.3.2 人文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府地区早期建筑色彩:基于考古资料的考察 |
3.1 秦汉时期 |
3.1.1 南越王墓 |
3.1.2 宫殿遗址 |
3.2 魏晋至隋唐时期 |
3.2.1 随葬品 |
3.2.2 建筑遗存 |
3.3 南汉时期 |
3.3.1 王宫遗址 |
3.3.2 南汉王陵及其它建筑遗址 |
3.4 宋元时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时期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特征 |
4.1 官式建筑 |
4.1.1 学宫建筑 |
4.1.2 宗教建筑 |
4.2 广府地区民间建筑色彩 |
4.2.1 民居建筑 |
4.2.2 祠堂建筑 |
4.2.3 祭祀建筑 |
4.2.4 古典私家园林 |
4.3 传统建筑色彩特征和影响因素 |
4.3.1 传统建筑色彩特征 |
4.3.2 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化过程中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变迁 |
5.1 广府地区近代化过程中建筑发展概述 |
5.1.1 近代早期(1840 年之前) |
5.1.2 初始期(1840 年-1911 年) |
5.1.3 兴盛期(1911 年-1938 年) |
5.1.4 停滞延续期(1938-1949) |
5.2 西式建筑形式与色彩 |
5.2.1 殖民地外廊式建筑 |
5.2.2 早期教堂建筑 |
5.2.3 西方古典主义 |
5.3 从“中国古典复兴”到“中国固有形式” |
5.3.1 “中国古典复兴”——以岭南大学建筑群为例 |
5.3.2 “中国固有形式” |
5.4 从“西洋化”到中西合璧式建筑 |
5.4.1 城市骑楼建筑的色彩 |
5.4.2 市居住建筑——以广州东山官邸和侨宅(东山洋楼)为例 |
5.4.3 侨乡建筑:开平碉楼 |
5.5 近代广府地区建筑色彩特征和影响因素 |
5.5.1 近代广府地区建筑色彩特征 |
5.5.2 影响因素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保护策略与城乡色彩规划 |
6.1 广府传统建筑色彩特征及演变脉络 |
6.2 关于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
6.2.1 广府地区历史建筑色彩保护的现状 |
6.2.2 适用于建筑色彩保护的历史建筑保护原则 |
6.2.3 历史建筑色彩保护的方法和步骤——以 2009-2010 年沙面整饰工程为例 |
6.3 关于建筑色彩与城市规划 |
6.3.1 广府地区城市色彩现状 |
6.3.2 城市色彩规划的原则 |
6.3.3 有关特色城市色彩的建立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中国独立住宅在西化背景下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本文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2章 中国近代独立住宅西化发展概述 |
2.1 近代独立住宅发展时代背景 |
2.1.1 政治背景 |
2.1.2 经济背景 |
2.1.3 建设背景 |
2.1.4 国际背景 |
2.1.5 近代中国独立住宅发展概述 |
2.2 近代独立住宅的功能与平面布局 |
2.2.1 中西结合式独立住宅 |
2.2.2 传统复兴式独立住宅 |
2.2.3 现代式独立住宅 |
2.3 近代独立住宅空间流线 |
2.4 近代独立住宅的风格化造型特点 |
2.4.1 中西结合式独立住宅 |
2.4.2 传统复兴式独立住宅 |
2.4.3 西方现代式独立住宅 |
2.5 近代独立住宅营造体系以及材料结构的发展 |
2.5.1 材料 |
2.5.2 营造体系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1950-1998 年现代独立住宅初步发展阶段 |
3.1 1950-1978 年停滞期 |
3.1.1 停滞期独立住宅发展时代背景 |
3.1.2 停滞时期独立住宅发展概述 |
3.2 1979-1998 年探索阶段 |
3.2.1 探索阶段独立住宅发展的时代背景 |
3.2.2 探索阶段独立住宅的功能与平面布局 |
3.2.3 探索阶段独立住宅的空间流线 |
3.2.4 探索阶段独立住宅的风格化造型特点 |
3.3 独立住宅发展的断层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1999 年至今多元化发展阶段 |
4.1 商品化独立住宅 |
4.1.1 商品化独立住宅发展的时代背景 |
4.1.2 商品化独立住的宅功能与平面布局 |
4.1.3 商品化独立住宅空间流线 |
4.1.4 商品化独立住宅的风格化造型特点 |
4.2 非商品化独立住宅 |
4.2.1 非商品化独立住宅发展的时代背景 |
4.2.2 非商品化独立住宅的功能与平面布局 |
4.2.3 非商品化独立住宅空间流线 |
4.2.4 非商品化独立住宅风格化造型特点 |
4.3 当代中国建筑师在独立住宅上的探索 |
4.3.1 历史传统倾向(传统形式的表达再现) |
4.3.2 环境地理倾向(对周围环境要素的表现回应) |
4.3.3 人文风情倾向(对现代生活方式诉求的回应) |
4.3.4 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中国独立住宅发展现状的思考 |
5.1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 |
5.1.1 独立住宅“随机美”的现代化表现 |
5.1.2 独立住宅“邻里关系”的改变 |
5.2 中国现代独立住宅建筑设计的转变与思考 |
5.2.1 “向外封闭、向内封闭”转向“向外封闭、向内开放” |
5.2.2 “分散”到“聚合”再到“离合” |
5.2.3 “欧陆风格”到“现代风格”再到“中式风格” |
5.2.4 “拿用取用”走向“自由设计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缘起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的释义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岭南建筑文化研究概述 |
1.3.2 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研究 |
1.3.3 建筑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 |
1.4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注释 |
第二章 文化传播与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 |
2.1 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理论 |
2.1.1 文化与传播 |
2.1.2 文化传播的特征 |
2.1.3 文化传播的主要模式 |
2.1.4 文化传播的驱动机制 |
2.1.5 跨文化传播理论 |
2.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 |
2.2.1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前提条件 |
2.2.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模式 |
2.2.3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传入岭南之开端 |
3.1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跨文化传播的基础 |
3.1.1 海外贸易的开展与持续 |
3.1.2 中外文化交流的开展 |
3.2 古代外来宗教文化在岭南的传播与影响 |
3.2.1 古代佛教与佛教建筑的传入 |
3.2.2 古代伊斯兰教与伊斯兰教建筑的传入 |
3.2.3 古代西方宗教与宗教建筑的传入 |
3.3 古代西方建筑在岭南跨文化传播的开端 |
3.4 澳门:古代西方建筑文化传入岭南的前沿阵地 |
3.4.1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澳门传播的背景 |
3.4.2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澳门的传播与影响 |
3.4.3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澳门传播的特点 |
3.5 特殊历史条件下西方建筑文化传入广州十三行 |
3.5.1 古代西方建筑文化在广州十三行传播的背景 |
3.5.2 古代传入广州十三行的西式建筑 |
3.5.3 古代广州十三行西式建筑的特点 |
3.6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与特征 |
3.6.1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 |
3.6.2 古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特征 |
3.7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交汇与交融 |
4.1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社会背景 |
4.1.1 近代岭南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
4.1.2 近代岭南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阶段性特征 |
4.1.3 外来建筑文化影响下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的近代化转型 |
4.2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 |
4.3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与建设模式的引进 |
4.3.1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与建设模式主导下的沙面租界建设 |
4.3.2 西方城市规划与建设理念对城市发展与新区建设的影响 |
4.4 近代岭南西式建筑的跨文化传播 |
4.4.1 近代岭南西式建筑跨文化传播的因素 |
4.4.2 近代岭南西式建筑的风格特征 |
4.5 近代岭南中西结合式建筑的形成与特征 |
4.5.1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对骑楼建筑的影响 |
4.5.2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五邑地区的碉楼建筑 |
4.5.3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主导下中西结合的教会学校建筑 |
4.6 外来建筑文化对近代岭南公园与陵园的影响 |
4.6.1 西方古典园林对近代广州公园的影响 |
4.6.2 西方古典园林影响之下的广州近代陵园 |
4.7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特点 |
4.7.1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方式 |
4.7.2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主要推动力 |
4.7.3 近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互动的特点 |
4.8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之融合与共生 |
5.1 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与岭南现代建筑发展 |
5.1.1 外来建筑文化传播与岭南现代建筑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
5.1.2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途径 |
5.2 历史背景下前苏联建筑的影响 |
5.2.1 苏联建筑流行的背景 |
5.2.2 苏联建筑在岭南的影响 |
5.3 香港在岭南现代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
5.3.1 粤港文化之间的关联性 |
5.3.2 香港建筑文化的特征 |
5.3.3 香港建筑文化的影响 |
5.4 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对岭南现代建筑发展的影响 |
5.4.1 岭南现代建筑萌芽与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 |
5.4.2 现代主义建筑对广州外贸工程建筑的影响 |
5.4.3 现代主义建筑影响下岭南现代建筑风格的形成 |
5.4.4 新形势下现代主义建筑对岭南建筑的影响 |
5.5 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传播与实践的领军人物 |
5.5.1 岭南现代建筑的倡导者夏昌世 |
5.5.2 岭南现代建筑的实践者佘畯南 |
5.5.3 岭南现代建筑的探索者莫伯治 |
5.6 世界建筑多元化发展对岭南建筑的影响 |
5.6.1 岭南现代建筑多元化发展的背景 |
5.6.2 岭南现代建筑多元化发展的设计探索 |
5.6.3 岭南现代建筑多元化发展的住宅设计 |
5.7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特点 |
5.7.1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模式 |
5.7.2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动力 |
5.7.3 现代外来建筑文化与岭南建筑文化互动的特点 |
5.8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外国建筑师在当代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 |
6.1 外国建筑师进入岭南建筑创作实践的背景 |
6.1.1 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创作实践的概况 |
6.1.2 外国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创作实践的进程 |
6.2 外国建筑师进入岭南建筑创作实践的途径 |
6.3 外国建筑师在当代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及其特点 |
6.3.1 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建筑创作实践 |
6.3.2 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建筑作品的主要特点 |
6.4 外国建筑师及其作品的启示 |
6.5 外国建筑师在岭南的代表作品解析 |
6.5.1 广州体育馆 |
6.5.2 广州大剧院 |
6.6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范式 |
7.1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之基本范式 |
7.1.1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动力与影响机制 |
7.1.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中的调适与融合 |
7.1.3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中的文化优势规律 |
7.1.4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中的增值创新 |
7.2 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之发展范式 |
7.2.1 全球化语境下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传播与影响的多元化 |
7.2.2 全球化语境下建筑文化的趋同 |
7.2.3 岭南建筑文化与外来建筑文化和谐共生 |
7.3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建筑类型学视角下中国典型近代建筑西方样式原型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本文的研究重点 |
1.3 论文研究对象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研究对象选取 |
1.4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第二章 现代建筑类型学理论及运用解析 |
2.1 建筑类型学 |
2.1.1 类型学与建筑类型学 |
2.1.2 建筑类型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
2.2 现代建筑类型学及“原型”理论 |
2.2.1 新理性主义建筑类型学 |
2.2.2 新地域主义建筑类型学 |
2.2.3 “原型”理论 |
2.2.4 建筑类型学原型理论的相关研究 |
2.3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以前中国典型建筑西方样式原型初现 |
3.1 近代以前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交流 |
3.1.1 贸易活动 |
3.1.2 宗教传播 |
3.2 教堂建筑 |
3.2.1 沿海地区教堂西方样式 |
3.2.2 内地教堂西方样式 |
3.3 商业建筑——广州十三夷馆 |
3.3.1 历史背景 |
3.3.2 西方样式 |
3.4 皇家园林中的西洋建筑 |
3.4.1 圆明园西洋楼的建造 |
3.4.2 西洋楼的西方样式 |
3.5 近代以前中国建筑西方样式原型分析 |
第四章 近代中国典型建筑西方样式原型 |
4.1 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历史背景 |
4.2 近代教堂的西方样式 |
4.2.1 董家渡天主教堂 |
4.2.2 广州石室天主教堂 |
4.2.3 北京北堂 |
4.3 近代教会大学的西方样式 |
4.3.1 近代教会大学的样式特征 |
4.3.2 齐鲁大学柏根楼的西方样式 |
4.4 近代商业建筑西方样式 |
4.4.1 银行建筑西方样式 |
4.4.2 娱乐建筑西方样式 |
4.4.3 百货建筑西方样式 |
4.5 近代本土建筑西方样式 |
4.5.1 清陆军部衙署中的西方样式 |
4.5.2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中的西方样式 |
4.6 近代中国建筑西方样式原型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附件 |
(8)芜湖近代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综述 |
1.1.1 国际上与中国近代建筑相关的研究状况 |
1.1.2 中国关于近代建筑研究的现状 |
1.1.3 安徽近代建筑研究状况 |
1.2 研究背景 |
1.2.1 选题的来源与确定 |
1.2.2 芜湖近代建筑研究的现状 |
1.2.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2 芜湖近代城市与建筑概况 |
2.1 芜湖概况 |
2.1.1 自然地理环境 |
2.1.2 地域人文环境 |
2.2 芜湖城市的发展演变 |
2.2.1 原始社会时期的鸠兹邑 |
2.2.2 汉代时期的芜湖城 |
2.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芜湖城 |
2.2.4 宋代时期的芜湖城 |
2.2.5 元代时期的芜湖城 |
2.2.6 明清时期的芜湖城 |
2.2.7 半殖民地时期的芜湖城 |
2.3 芜湖近代建筑的发展阶段 |
2.3.1 萌芽阶段(1840年-1875年) |
2.3.2 发展阶段(1876年-1937年) |
2.3.3 停滞阶段(1937年-1949年) |
3 芜湖近代建筑分类与分布 |
3.1 芜湖近代建筑的调研情况 |
3.1.1 调研范围和内容 |
3.1.2 芜湖近代建筑遗存现状 |
3.2 芜湖近代建筑分类与分布 |
3.2.1 公共建筑及分布 |
3.2.2 工业建筑及分布 |
3.2.3 居住建筑及分布 |
3.3 小结 |
4 芜湖近代建筑的风格特征 |
4.1 传统建筑风格的演变 |
4.1.1 官式建筑 |
4.1.2 礼制建筑 |
4.1.3 民间建筑 |
4.1.4 传统建筑的演变 |
4.2 西式建筑风格的渗透 |
4.2.1 殖民地式的“外廊样式” |
4.2.2 哥特式建筑风格 |
4.2.3 折衷主义 |
4.3 仿西式建筑的出现 |
4.3.1 具有古典主义倾向 |
4.3.2 巴洛克线条的模仿 |
4.3.3 折衷主义 |
4.4 中西合璧式建筑渐成规模 |
4.4.1 传统建筑“西化” |
4.4.2 西式建筑本土化 |
4.4.3 传统复兴思潮影响 |
4.5 现代式建筑风格的兴起 |
5 芜湖近代建筑的造型特征 |
5.1 传统建筑立面外观 |
5.1.1 外观——建筑层数 |
5.1.2 外观——屋顶以双坡硬山为主 |
5.1.3 外观——立面造型 |
5.1.4 外观——檐口高度 |
5.1.5 外观——墙垣 |
5.1.6 外观——基础部分 |
5.1.7 外观——门窗 |
5.1.8 外观——细部装饰 |
5.2 西式建筑立面 |
5.2.1 外廊式建筑立面 |
5.2.2 西式建筑立面特征 |
5.3 仿西式建筑立面 |
5.3.1 屋顶 |
5.3.2 拱券和立柱的使用 |
5.3.3 图底关系 |
5.4 中西合璧式建筑立面 |
5.4.1 屋顶 |
5.4.2 山墙形式多样 |
5.4.3 入口单廊 |
5.4.4 门窗 |
5.4.5 楼梯 |
5.4.6 栏杆 |
5.4.7 图底关系 |
5.5 现代式建筑立面 |
5.5.1 立面造型趋于简洁 |
5.5.2 注重几何感的立面构图 |
5.6 芜湖近代建筑的造型演变 |
6 芜湖近代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 |
6.1 空间形态 |
6.1.1 单体空间的开放与封闭 |
6.1.2 建筑的空间体量 |
6.2 空间结构模式 |
6.2.1 传统合院模式 |
6.2.2 西风影响下的空间结构 |
6.3 特殊空间的形态特征 |
6.3.1 多元化的入口空间 |
6.3.2 新型附属空间的出现 |
6.4 街巷空间 |
6.4.1 近代芜湖的街巷分布 |
6.4.2 花街-南门湾-南正街街巷 |
6.5 文化交融下的空间变迁 |
6.5.1 芜湖传统民居空间 |
6.5.2 传统建筑中的“洋楼”到中西合璧式建筑空间 |
6.5.3 西式建筑空间 |
6.5.4 近代传统建筑演变的精神空间解读 |
7 芜湖近代建筑的建造方式及特征 |
7.1 材料的变化 |
7.1.1 传统建筑材料 |
7.1.2 近代建筑材料 |
7.1.3 材料的演变 |
7.2 建筑营造方式的进步 |
7.2.1 基础 |
7.2.2 结构 |
7.2.3 屋顶 |
7.2.4 墙体 |
7.2.5 门窗 |
7.2.6 地面 |
7.2.7 楼梯 |
7.2.8 营造方式的演变 |
7.3 营建人员的分化 |
7.3.1 建筑设计人员 |
7.3.2 建筑施工人员 |
7.3.3 建筑管理及房地产发展 |
7.3.4 人为因素的变化 |
8 芜湖近代建筑发展过程解析 |
8.1 近代安徽省内其它城市发展情况 |
8.1.1 近代安庆发展 |
8.1.2 近代蚌埠发展 |
8.1.3 近代芜湖、安庆、蚌埠城市与建筑发展比较 |
8.2 芜湖近代建筑发展过程解析 |
8.2.1 芜湖近代建筑产生的诱因 |
8.2.2 芜湖近代建筑发展的推动力 |
8.2.3 芜湖近代建筑的形态决定因素 |
8.3 芜湖近代建筑的演进方式 |
8.3.1 起始:被动植入 |
8.3.2 演进:冲突对抗到融合共生 |
8.3.3 停滞:自行衰败 |
8.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芜湖市近代建筑遗产名录 |
附录二: 芜湖市域历史文化资源一览表 |
附录三: 安庆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附录四: 蚌埠市近代二马路主要建筑情况统计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9)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近代中国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转型变迁(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其他学科 |
(1) 关于城市建筑变迁 |
(2) 关于社会群体、国家体制的变迁 |
1.2.2 建筑学 |
(1) 关于建筑体系整体转型 |
(2) 关于城市建筑管理机制 |
1.2.3 现有研究成果分析 |
(1) 建筑学成果的启示 |
(2) 其他专业成果的启示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向的梳理 |
1.3.2 研究工作和领域 |
(1) 研究领域 |
(2) 研究工作 |
1.3.3 研究视角 |
(1) “内力”和“外力”相结合的视角 |
(2) “技术”与“权力”互动的视角 |
1.3.4 研究目标 |
(1) 梳理历史资料完善历史进程 |
(2) 分析历史进程中的变迁和转型 |
(3) 发现历史规律获得启示 |
1.3.5 基本概念 |
(1) 城市建筑管理机制 |
(2) 公领域 |
1.3.6 时间节点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晚清城市建筑管理机制转型的准备:内力和外力的积聚 |
2.1 传统城市建筑体系 |
2.1.1 传统社会中的城市建筑认知观 |
2.1.2 传统的城市建筑管理机制 |
(1) 传统的国家管理机制 |
(2) 传统的城市建筑管理机制 |
(3) 官方的工官管理机制 |
(4) 民间的运行机制 |
(5) 官方与民间的示范关系——工官选拔机制 |
2.2 外力的影响——建立全新的示范机制 |
2.2.1 重塑“器物”观 |
(1) “奇技淫巧” |
(2) “用”“论”分开 |
2.2.2 重塑城市建筑观 |
(1) 中国文化主导下的西式建筑 |
(2) 传统城市占优势地位时的“夷屋” |
(3) 租界崛起后的“洋场”“洋楼” |
(4) 西式建筑物的进一步发展 |
2.2.3 租界全新管理机制推动管理观重塑 |
(1) 租界城市市政建设的完善 |
(2) 租界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完善 |
2.3 内力的影响一——民间城市建筑认知的重建 |
2.3.1 传统官方建筑与民间建筑之间示范机制的断裂 |
2.3.2 民间建筑活动开始脱离礼制路线 |
(1) 民间礼制观念的淡漠——“礼仪之争”的讨论 |
(2) 建筑商品化——建筑房地产的兴起 |
2.3.3 城市建筑认知中“器”的回归 |
2.4 内力的影响二——官方城市建筑认知的重建 |
2.4.1 城市建筑发展的新需求 |
(1) 经济驱动下的城市新发展 |
(2) 建筑材料技术的发展 |
2.4.2 官方“用”“体”分开的认知模式 |
(1) 洋务企业建设的“用”“体”分开 |
(2) 洋务企业管理的“用”“体”分开 |
2.4.3 城市建筑管理的重新认知 |
本章小结:传统示范机制的断裂和西方示范机制的建立推动观念的重塑 |
第三章 清末城市建筑管理机制整体转型的起点:分化与演变 |
3.1 清末城市建筑管理体系的特点及其构成 |
3.1.1 章程的约束 |
(1) 官方建筑活动的典章制度 |
(2) 民间建筑活动的典章制度 |
3.1.2 城市定位和管理机制 |
(1) 城市管理方式和定位 |
(2) 传统城市的“公领域” |
3.1.3 1900年前后清代的城市建筑管理机制 |
3.2 外力的变化:西方示范管理机制的发展变迁 |
3.2.1 租界、租借地城市建筑发展的新阶段 |
(1) 中国被瓜分的新局面 |
(2) 城市规划体系的出现 |
3.2.2 西方在华城市管理机制的发展 |
(1) 租界——上海公共租界 |
(2) 殖民地——殖民城市青岛 |
3.3 官方的变化——城市管理机制自上而下的变迁 |
3.3.1 清末新政引发系统化的变革 |
3.3.2 城市和建筑的发展 |
3.3.3 城市自治的影响 |
3.4 民间的变化——城市管理机制自下而上的变迁 |
3.4.1 民间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
3.4.2 民间社会承担的城市功能 |
3.4.3 “公领域”的扩大和拓展 |
本章小结:官方倡导下”公领域”的扩张酝酿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变迁 |
第四章 清末民初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变迁的并置:自治与集权 |
4.1 地方自治推动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发展——以上海为例 |
4.1.1 城市自治时期 |
(1) 城市建筑管理机构的草创 |
(2) 全新管理机制的诞生——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 |
(3) 新式管理机制的成熟和保持——上海城自治公所、上海市政厅 |
(4) 自治机构权力变迁背景下的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变迁 |
(5) 结论 |
4.1.2 工巡捐局时期 |
(1) 自治时期管理机制的延续和发展 |
(2) 城市建筑技术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
(3) 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完善——官方与民间的权力协作 |
(4) 项目的建设流程——个案分析 |
(5) 隐形自治阶段城市建筑管理的权力机制 |
(6) 结论 |
4.1.3 其他管理机构 |
(1) 上海市公所 |
(2) 淞沪商埠督办署和其他城市管理机构 |
(3) 结论 |
4.2 清末集权政治推动的城市管理机制发展 |
4.2.1 天津 |
(1) 城市建筑管理的技术完善 |
(2) 城市建筑管理的运行机制 |
(3) 相关管理机制的传承和发展 |
(4) 小结 |
4.2.2 北京 |
(1) 庚子事变中集权型的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开始 |
(2) 巡警机制为代表的集权型管理机制 |
(3) 小结 |
本章小结:技术机制完善过程中权力机制多样化变迁的并置 |
第五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突显:集权重塑 |
5.1 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建立的背景 |
5.1.1 统治合法性的需求 |
5.1.2 总理遗教的构成及执行 |
(1) 权能分制的万能政府 |
(2) 以党治国的“训政” |
(3) 专家治国的构想 |
5.1.3 城市建筑事务对于国民政府的重要意义 |
(1) 孙中山与《实业计划》 |
(2) 孙科与《都市规划论》 |
(3) 中山陵的建设及其政治意义 |
(4) 官方建筑的复兴 |
5.1.4 相关法规、机构的完善 |
(1) 城市规划管理主体的建立 |
(2) 城市规划相关法规的完善 |
5.2 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发展的新动力 |
5.2.1 官方推动——政权的下延与党治的拓展 |
(1) 工务局体系及其技术官僚的人员构成 |
(2) 政府对传统民间团体的控制 |
5.2.2 民间推动——民间团体的转型和新生 |
(1) 传统民间团体角色的褪变 |
(2) 新兴民间机制的成长和积累 |
(3) 止步于“专业化”的民间机制 |
5.3 集权重塑在地方的体现 |
5.3.1 技术属性的完善 |
(1) 工务局的组织构架 |
(2) 技术官僚队伍的建设 |
(3) 城市建筑章程的修订 |
(4) 管理职能的明确与细化 |
(5) 《建筑规则》的修订与完善 |
5.3.2 运行机制的完善 |
(1) 技术会议机制 |
(2) 《建筑规则》的修订机制 |
(3) 道路修筑中的公共权力机制 |
(4) 大上海计划中的权力机制 |
本章小结:强势政府介入下专业化的不完全和民间机制的丧失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中国近代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变迁的特点 |
6.1.1 变迁的历程 |
(1) 变迁力量的积蓄 |
(2) 变迁的发展和并置 |
(3) 变迁转型的突显 |
6.1.2 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变迁与转型 |
6.2 中国近代城市建筑管理机制转型的特点 |
6.2.1 变迁的动力 |
6.2.2 变迁的方式 |
6.2.3 变迁的突变 |
6.3 中国近代城市建筑管理机制变迁中的得失 |
6.3.1 变迁中的所得 |
(1) 无政府状态的结束 |
(2) 技术管理的不断完善 |
(3) 建筑专业的建立 |
(4) 建筑领域民间活力的存在 |
6.3.2 变迁中的所失 |
(1) 不完全的职业化 |
(2) 相关法规章程的曲高和寡 |
(3) 城市建筑事务中民间机制的丧失 |
6.4 对当代的启示 |
6.4.1 市民社会的培养与民间机制的保持 |
6.4.2 完善建筑师的专业化并明确其第三方地位 |
6.4.3 法规制定中民主性带动下的适度性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附录10 |
附录11 |
附录12 |
附录13 |
参考书目 |
表格索引 |
图片索引 |
致谢 |
四、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西式建筑概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化涵化的近代中西方园林交融研究[D]. 刁翠翠.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2]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D]. 李晓丹. 天津大学, 2004(03)
- [3]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D]. 刘琼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7)
- [4]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研究[D]. 公晓莺.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
- [5]中国独立住宅在西化背景下的发展[D]. 袁程. 深圳大学, 2019(01)
- [6]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 王瑜.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7]建筑类型学视角下中国典型近代建筑西方样式原型初探[D]. 牟怡. 山东大学, 2016(01)
- [8]芜湖近代建筑研究[D]. 张笑笑. 浙江大学, 2017(01)
- [9]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10]近代中国城市建筑管理机制的转型变迁(1840-1937)[D]. 范诚. 南京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