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中国建筑创作四十年》交流评论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成立大会(论文文献综述)
施瑛[1](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吴卉[2](2008)在《走在中国当代建筑中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从80年代改革开放至今的20多年是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20多年,随之发生的经济、社会领域的变化,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观念。建筑,这门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同时影响人类的学科,也迎来了它全新的、蓬勃的、开放的时代。一座座老城旧貌换新颜,一栋栋新建筑在崛起。建筑事业飞速发展,创作数量巨大,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百花齐放,更具深度也更为全面,使得建筑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在20多年的发展中,在总的不断取得成就的上升过程中,建筑也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一方面是由于建筑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则是缘于一度存在过的一些非学术因素对创作的干扰。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人类己经意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对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破坏危及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引发了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破坏和城市系统的调整与布局、文化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所以这一切变化给建筑领域带来了许多不同以往的新现象、新问题,由此所产生的一些严峻的问题和矛盾,使得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对中国建筑重新认识和定位。对这些问题的探寻与思考也具有了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从建筑创作的大的背景环境入手研究建筑发展的过程,通过对这个时期的建筑文化、建筑技术、建筑作品、建筑理论、建筑师和创作环境的分析、比较、举证,运用分析、比较、调查的方法归纳法整理归纳大量的文献资料,揭示中国当代建筑在不同创作背景下所表现出的特征,以期引发大家的思考。同时,针对我国当代建筑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和讨沦,并提出一定的思路和对策,以引起大家的共鸣。
王国泉[3](1990)在《记《中国建筑创作四十年》交流评论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成立大会》文中指出 1989年10月23日~25日《中国建筑创作四十年》交流评论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成立大会在杭州召开。 这是我国建筑界的一次盛大集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建筑师代表、各大设计院的技术负责人、各大大专院校的教授、学者以及部分建筑界的老专家一
于佳[4](2018)在《跨学科思维下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研究 ——以建筑学报(1954-1990)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参照《建筑学报》1954-1990年刊载的相关文章,运用计量学的方法对建筑学报相关文章进行统计及分类研究。论文以50年代-6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两个历史时期为纵轴,横向探讨引入的外国建筑文化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和中国的建筑理论发生的反应,从有代表性的建筑理论、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和建筑作品等三个方面,致力建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的脉络网络。论文引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式,在脉络分析中加入跨文化传播理论和接受美学理论中“前视野”、“对话”“接受”等概念,分析不同两个历史时期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的现象和影响背后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论文主体结构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将研究核心确定在1954-1990年的中国,将参照对象确定在相对时期发表于建筑学报的文章。第二部分第二章界定了跨文化传播理论和接受美学的相关概念,并引入已有的建筑现象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第三四章以年代为界限,以建筑理论为主线,建筑设计作品为辅助,深入分析和探讨了中外建筑文化对话对中国建筑的影响。第四部分第五章在前面三章的理论研究和现象梳理的基础下,归纳分析了这段时期中外建筑文化对话过程的前因后果,总结了两者“改写”和“被改写”的互动作用,反思这段时期中国建筑学的学术环境、思想状况和观念演变,对今天观察和评介当代实践和历史理论研究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王国泉[5](1990)在《记中国建筑创作四十年交流评论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成立大会》文中认为 本刊讯中国建筑学会于1989年10月23日~25日在杭州召开了中国建筑创作四十年交流评论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成立大会。这是我国建筑界的一次盛大集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建筑师代表、各大设计院的技术负责人、各大专院校的教授、学者以及部分建筑界的老专家一百多人。建设部叶如棠副部长和中国建筑学会戴念慈理事长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钱学中也到会。会议由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张钦楠主持。出席大会的还有国家教委、国家体委
李蓺楠[6](2012)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从1986年开始至今,历届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所收录的论文为主要研究资料,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建筑期刊上所发表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相关论文及出版的有关着作为辅助研究资料,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回顾和总结。内容主要分为研究过程回顾和研究现状分析。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过程回顾的部分,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所经历的第一时期(民国末期至1986年之前)以及第二时期(1986年至今)两个阶段的研究过程做了评述。论文的重点放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二时期,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正式开展至今的发展历程。而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一时期的情况,仅作简要论述。文章以两年一度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为基本脉络线索,同时兼顾其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其他会议。通过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的规模、主题以及论文发表的基本情况的总结和纵向分析,描绘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再次逐渐开展、步入正轨至向着深化阶段发展的历程。同时,对一些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重要问题和独特主题的研究发展做了梳理,包括: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基本概念和问题分歧和统一、中国近代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思想发展和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学科建设和教学等三个方面。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现状分析的部分,则以在历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论文集上所发表的论文的各项信息及分类统计为主要数据来源,辅以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建筑期刊上所发表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相关论文及出版的有关着作的数据统计,以阐述“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且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研究偏好”为主旨,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以及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两个方面,分析解读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当前的特点。最后对未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入深化阶段后所需注意和亟需改进的不足及弱项提出了建议。
滕静茹[7](2010)在《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若干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现代主义建筑遭遇严重的发展危机;与此同时,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却风起云涌、震撼全球。在这一背景下,西方建筑学领域产生出一个新的理论分支:女性主义建筑学,这即是本文所试图研述的客体。女性主义建筑学是建筑学与社会学、哲学、人类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新知识,主题纷繁、涉及面广。本文仅选取其中几个主要方面展开论述,包括:女建筑师、女性主义建筑设计、女性主义建筑教育、女性与居住建筑、女性与公共建筑和女性与城市安全。其中,前三者是以女性主义视角对建筑专业的审视,后三者是以女性主义视角对建成环境的审视,它们分别组成论文的上篇“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建筑专业”和下篇“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建成环境”。本文的上篇首先围绕女建筑师历史的重建、专业贡献的认可和生存状态的批判进行深入探讨。在建筑设计方面,提出了通过女性象征、女性原理建构一种女性主义建筑形式,并尝试建立女性主义的建筑设计路径,包括:使用者的深度参与、适应使用者的方案表达、与业主和建造者的平等关系。在建筑教育上,明确指出男性主导的思维模式导致了传统建筑教育的存在危机,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女性主义建筑教育模式:服务学习、权威分享、合作依靠和强调伦理。在下篇,阐述了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在解决职业女性顾家与工作之间矛盾的两种方法,即家务劳动社会化和居住场所与工作场所的结合,并对单亲母亲等少数女性群体的居住问题给予关注。在公共建筑使用上,指出已有公共建筑对女性的感受和需求考虑不足,强调了女性创造的、服务于女性的公共建筑对女性的价值。关于女性与城市安全,分析了女性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恐惧与强奸之间的密切关系,指出城市的色情化街道景观在塑造强奸文化中发挥的影响,并提出具体的物质环境设计措施,以预防针对女性的犯罪;针对家庭女性的安全环境,提出建立服务于受暴女性的家庭暴力庇护所的措施。基于对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理论及实践的研究,结语部分总结了对中国建筑学研究的一些启示,包括:反思女建筑师的生存状况、以女性主义建筑和女性主义建筑设计方式完善现有建筑实践、改良传统建筑学教育环境、从社会层面上解决居住与工作之间的矛盾、关心弱势女性群体的居住状况、改良现有的公共建筑设施、发展城市女性空间以及抑制城市色情景观、建立家庭暴力庇护所等。
黄仁国[8](2010)在《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文中提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教育交流。从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中美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因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双边官方教育交流,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都是以民间名义进行,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又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背景。这30年,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时期,后1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恢复的时期。在后10年中,经济因素在教育交流中的作用异军突起,政治、经济与教育形成明显的三向互动。这30年,中美之间单纯的教育交流尽管不多,层次也不高,但教育交流问题始终是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与教育有关的交流也始终是中美民间往来中最主要的形式。在中美关系中,教育交流问题由边缘位置上升到特别重要的地位。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这一时期,中美教育交流从国家主权、国家安全与现代化这两个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中美建交前30年的双边关系,是深入了解中美建交前双边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因此,本文从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中研究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并由此打通近代与当代、建交前与建交后的中美教育交流,展现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复杂关系以及教育国际交流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本文将教育交流定义为:政府部门、工商界、民间组织及其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人员,通过人员往来、项目合作、合作办学、国际会议和教材图书建设等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方法等的交流,以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的活动。这一定义能够较好地分析1949年至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也适用于分析近代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建交后的教育交流。本文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美国的部分档案资料为主要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大量报道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说明了中美教育交流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为厘清中美教育交流研究中的重要史实问题提供了依据。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本文坚持以弄清1949年至1978年中美教育交流的客观事实为最高准则,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史料,制作和使用了必要的图表,做了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分析,以此再现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实际情况,以此分析教育交流在当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对后来中美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教育交流大发展的影响。1949年至1978年这30年的中美教育交流,可以以1969年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期,后10年则是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期。前20年又可以细分为4个时期,即短暂的观望(1949-1950)、中断(1950-1955)、中方示好美方封闭(1956-1960)、中方封闭美方示好(1961-1968)。后10年细分为3个时期,即恢复(1969-1972)、发展和摇摆(1973-1976)、突破(1977-1978)。前20年是中美对抗的时期,但对抗中有试探;由于双方试探的节奏不一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间完全中断了两国政府都视为合法的直接的教育交流,中国政府有计划地接收了美国在华的文教机构,美国政府则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留美学生和学者回国服务。这20年中美教育交流并没有完全中断,而是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一些有限的教育交流,不过,这些交流多半是一方视为合法而另一方则视为非法,或者是以民间形式在第三国进行。后10年是中美关系逐渐改善的时期,是双边教育交流循序渐进的时期;总体上看,双边直接的教育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加深,逐渐得到重视,逐渐起到重要作用;不过,在发展态势上,却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非一帆风顺。论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部分对教育国际交流与中美教育交流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美国和中国对当代中美教育交流的学术研究情况,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其中前四章按时间顺序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第五章则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进行综合研究。第一章“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这是中美关系经过短暂的观望后便进入长期的激烈对抗时期。这章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概述、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中美敌对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以及这一时期的有限交流。本章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美关系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背景,从中国政府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争取留美学生回国工作来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时的教育交流问题。本章认为,毛泽东向外国学习的思想以及中苏关系变化后中国教育部门的调整为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做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准备;美国《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和美国中国学的发展以及随后的富布赖特听证会和与大陆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的成立为恢复美中教育交流做了准备。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交流主要有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的教育交流问题、青年代表团交流、艺术交流、学术交流和美国友人访华。第二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这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时期。这章主要分两部分展开,一是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二是中国代表团访美。中国政府通过邀请斯诺访华制定处理美国人来华问题的政策,通过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交往大门,通过邀请美国学者高尔斯顿和西格纳访华叩开中美学术交流的大门,通过邀请杨振宁访华带动美籍华人学者访华,通过邀请基辛格、尼克松和美国议员访华,打开直接的政治沟通渠道,并协商中美教育交流问题。这一时期,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进行了改组,还派了特别信使访华;关心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两次组团访华。这一时期的中国乒乓球队、医学代表团、科学家代表团和沈阳杂技团访问了美国。第三章“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这是中美关系取得一定发展后又出现摇摆的时期。这章主要分析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国工商界以及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中国从事教育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在这一时期特别明显。这种互动主要是正面的,而1975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失败案例和西藏歌舞团事件则揭示了其负面影响。第四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这是中美关系取得积极进展的时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这章内容包括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美中往来的新突破、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中国赴美访问情况、新的教育交流形式。中国科教战线、侨务工作和旅游工作的拨乱反正使中美教育交流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一时期,中美基本确定了教育交流的大框架;这一时期的教育交流,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为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五章“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这是对前四章的总结与延伸。这章内容包括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动力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历经曲折:前20年,政治上的力量起主要作用,经济上的作用力影响不大,教育事业本身的力量起着一定的作用;后10年,政治、经济和教育本身的力量形成明显的互动,共同影响着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具有主体多元化,层次由浅入深,形式逐渐多样化,双向交流不平衡、不对称、不对等的特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从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来看,保持政治、经济与教育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交流的功能和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则。
冬利[9](2012)在《满族居住形态的建筑人类学解读》文中提出满族是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历史上曾经作为清王朝的统治者,在中国政治、历史、文化以及建筑等方面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和影响。满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因此,满族文化的成立,伴随着满族民族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满族的文化品格又是在文化变迁与文化整合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本论文主要从三个层面对满族居住形态进行研究,从而探讨满族居住形态发生和发展演变过程。第一层面居住空间形态,即指居住空间实体,包括空间整体形状、结构和功能三位一体及其变化。从满族的住宅、聚落、城市三个层次的形成和发展,探讨满族居住空间形态的特点。同时,满族又是曾是一个入主中原、作为国家统治阶层的民族,因由其统治地位和政治需要,所形成的满城、王府、皇城等满族特有的居住空间形态,第二层面居住生活形态,即指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主导的居住生活,包括不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特有的、居住生活内容和居住生活方式及其变化。主要从满族家庭庭制度、满族宗法制度、八旗制度等方面探求与满族居住生活的关系第三层面居住观念形态,即指对于居住本质及其规律认知的再抽象,包括住价值观念、居住思维方式。主要探讨满族居居住信念体系和居住价值体系,前者是受文化生态背景下的宇宙观、时空观以及权威观等影响而产生的,后者则是基于居住信念而形成的有关居住的伦理道德和审美情趣方面的价值评判。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从空间形态、生活形态、观念形态完成一份满族居住文化产生、发展全面的全景研究和描述,挖掘满族居住文化的深层意义。通过对满族居住形态及其演变的研究,去探寻满族居住发展及其地理、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因素在演变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彼此交融,将满族居住活动与支撑这个活动所构筑的实体形态进行结构剥离,对有关满族居住的观念形态、生活形态、空间形态等加以整合与概括。最后,分析探讨了满族居住形态文化价值体系,从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对作为文化产业组成部分之一的满族居住形态文化目前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和开发的对策。
于兆福[10](2011)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历程中,中国工程师学会是一个历史深厚、会员人数最多以及成果出色的学会。这个由众多工程师组成的学术团体为中国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和工程事业发展做出了丰硕的贡献。20世纪初叶,中国工程技术界的人士们,为了更快发展国家的工程事业,着力准备成立一个围绕着工程师的学术团体。中国工程师学会成立于1913年,是辛亥革命后实业高潮的产物。特别是当时思想文化界的进步、留学生队伍的壮大、民国时期法律法令的制定,为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抗战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克服重重困难,通过联合或独立地举办学术年会、出版科学杂志、开展科学讲座、进行实地考察等活动,积极推进大后方的科学交流、科学普及和科学研究。解放战争时期,推动科学技术及工程事业的发展;联络了国内外的科学和工程技术人员;学会活动、出版物以及其他。中国工程师学会对于近代中国的影响表现为三个方面:解放思想、培养人才以及传播科学技术知识。
二、记《中国建筑创作四十年》交流评论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成立大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记《中国建筑创作四十年》交流评论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成立大会(论文提纲范文)
(1)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着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走在中国当代建筑中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1.2 论文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论文研究内容 |
1.2.2 论文研究框架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意义 |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走向新建筑 |
2.1 建筑现代性的复活 |
2.1.1 历史反思、思想解放运动带来的新气象——观念变革 |
2.1.2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同时进入 |
2.1.3 西方建筑技术、观念、材料的影响 |
2.1.4 城市的疯狂增长、地产业的巨大投入 |
2.1.5 体制方面的改革——走向市场、建筑事务所 |
2.2 走向现代性的三个阶段:思潮与实践 |
2.2.1 1979——1989 反思与重建:从意识形态到文化主题 |
2.2.2 1990——1999 多元与创新 |
2.2.3 2000——至今新世纪建筑趋向 |
2.2.4 新技术革命 |
2.3 四代建筑师的汇合与创造 |
2.3.1 建筑师的分代 |
2.3.2 四代建筑师的不同特点及代表人物 |
第三章 新传统主义的勃兴 |
3.1 民族形式继承与新传统主义 |
3.2 新传统主义风格 |
3.3 小结 |
第四章 古典主义的现代表达 |
4.1 古典主义:现代建筑的思想资源 |
4.2 古典主义的隐喻性表现 |
4.3 小结 |
第五章 新地域主义 |
5.1 地域主义的历史文脉 |
5.2 地域主义特色的追求:从外在到内在 |
5.3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性风格探索:多元移植与本土创新 |
6.1 新现代主义 |
6.2 后现代主义 |
6.3 解构倾向 |
6.4 高技派 |
6.5 光技派 |
6.6 本土创新与个人实验建筑 |
6.7 小结 |
第七章 新国际主义潮流 |
7.1 建筑中的国际主义潮流 |
7.2 外国建筑师在华作品:个人经验表达与地域文化再现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1:图表目录 |
附录2:中国建筑设计大师名录 |
附录3:建筑师部分采访录 |
建筑师采访之一——张锦秋 |
建筑师采访之二——马岩松 |
建筑师采访之三——吴钢 |
致谢 |
(4)跨学科思维下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研究 ——以建筑学报(1954-1990)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对象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结构 |
1.5 论文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1.5.1 论文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与近一步研究 |
第二章 跨文化理论研究 |
2.1 跨文化传播理论 |
2.1.1 背景 |
2.1.2 相关概念 |
2.1.3 对话理论与对话过程 |
2.1.4 跨文化传播理论 |
2.2 接受美学 |
2.2.1 发展背景 |
2.2.2 接受美学 |
2.2.3 理论构成 |
2.3 跨学科的建筑现象 |
2.3.1 跨文化传播的建筑现象 |
2.3.2 接受理论与建筑创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概述 |
3.1 第二次引入浪潮1954-1967年 |
3.1.1 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理论 |
3.1.2 社会主义阵营其他国家的学习 |
3.1.3 现代主义的的“潜伏” |
3.2 第三次引入浪潮1979-1990年 |
3.2.1 传播渠道 |
3.2.2 合作对象 |
3.3 国外学术交流活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建筑理论发展概述 |
4.1 探求新中国主义风格1954-1967 |
4.1.1 形式探索1954-1958 |
4.1.2 重大建筑的艺术标准与住宅的经济标准1959-1964 |
4.2 建筑理论的发声热潮1978-1990 |
4.2.1 学术民主与民族形式1979-1981 |
4.2.2 旅馆建筑激起千层浪1982-1984 |
4.2.3 风貌保护与建筑创作1985-1990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学科思维内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 |
5.1 跨学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5.1.1 主体,客体,主体性 |
5.1.2 期待视野 |
5.2 对话之前-期待视野 |
5.2.1 政治因素 |
5.2.2 经济因素 |
5.2.3 文化因素 |
5.3 对话中 |
5.4 对话后—视域创新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之对象 |
1.1.1 中国近代建筑史之概念——内涵和外延 |
1.1.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分期和简况 |
1.2 本论文研究之意义和目的 |
1.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特点及意义 |
1.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如今已经取得了一定得阶段性成果 |
1.2.3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即将进入新的阶段 |
1.2.4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亦存在相当的不足和弱项 |
1.2.5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 本论文研究之方法 |
1.3.1 针对 12 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会议论文集所做的分析 |
1.3.2 针对三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所做的分析 |
1.3.3 论文内容分类及具体说明 |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进展 |
1.4.1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背景 |
1.4.2 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研究 |
1.5 基础资料和相关文献概述 |
第2章 “第一时期”(1986 年前)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
2.1 “第一时期”(1986 年前)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综述 |
2.1.1 1949 年之前,同时期人物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看法和表述 |
2.1.2 1949 年~1983 年之前中国建筑史中对于近代部分的研究 |
2.2 梁思成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论述与研究评述 |
2.3 1949 年~1986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对于近代部分的表述与研究 |
2.3.1 1958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 |
2.3.2 《中国建筑简史》第二册《中国近代建筑简史》 |
2.4 “第一时期”(1986 年前)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意义及其局限 |
2.4.1 “第一时期”(1986 年前)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意义 |
2.4.2 “第一时期”(1986 年前)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局限及其成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第二时期”(1986 年后)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
3.1 “第二时期”(1986 年后)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综述 |
3.1.1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正式开展的肇因 |
3.1.1.1 东亚近代建筑史的研究进展——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开展的国际环境 |
3.1.1.2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进展——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国内环境 |
3.1.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发展的过程 |
3.2 “起步”阶段(1986~1993 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
3.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正式展开的前期工作 |
3.2.1.1 中国社会和学术界发生的转变 |
3.2.1.2 日本方面所具备的条件 |
3.2.2 中日合作和《中国近代建筑总览》 |
3.2.2.1 中日合作的开展《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丛书的策划 |
3.2.2.2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丛书的编制与出版 |
3.2.2.3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丛书的出版意义及成就 |
3.2.3 中日合作研究中国近代建筑史的意义及成果 |
3.3 “起步”阶段(1986~1993 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 |
3.3.1 历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评述 |
3.3.1.1 1986 年北京研讨会 |
3.3.1.2 1988 年武汉研讨会 |
3.3.1.3 1990 年大连研讨会 |
3.3.1.4 1992 年重庆研讨会 |
3.3.2 4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的成果及意义 |
3.4 “起步”阶段(1986~1993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状况与成果简述 |
3.5 “发展”阶段(1993~2008 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
3.5.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国际化与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 |
3.5.1.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国际化 |
3.5.1.2 中国近代建筑研讨会的国际化 |
3.5.2 “发展”阶段(1993~2008 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 |
3.5.2.1 1996 年庐山研讨会 |
3.5.2.2 1998 年太原研讨会 |
3.5.2.3 2000 年广州·澳门研讨会 |
3.5.2.4 2002 年宁波研讨会 |
3.5.2.5 2004 年开平研讨会 |
3.5.2.6 2006 年北海研讨会 |
3.5.2.7 2008 年昆明研讨会 |
3.5.3 7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的成果及意义 |
3.6 工业遗产研究的开展 |
3.6.1 “七·二五昆明商讨会”概况 |
3.6.2 2008 年中国工业遗产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概况及意义 |
3.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研究的概况及意义 |
3.7 “发展”阶段(1993~2008 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状况与成果简述 |
3.8 “深化”阶段(2008 年以后)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展望 |
3.8.1 2010 年北京研讨会 |
3.8.2 当前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新局面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一些重要问题的分歧与讨论 |
4.1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起止点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历史分期问题 |
4.1.1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起止点问题的讨论 |
4.1.2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历史分期问题 |
4.2 中国近代建筑的分类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近代建筑史教学与中国近代建筑保护 |
5.1 高校开设中国近代建筑史课程概况 |
5.2 中国近代建筑史教学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编写 |
5.2.1 中国近代建筑史教学简况及个人建议 |
5.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编写 |
5.2.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编写之策划 |
5.2.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编写之要素探讨 |
5.3 二十世纪 80 年代以来对中国近代建筑的价值判定及保护研究的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二十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之我见 |
6.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当前正处在初级阶段 |
6.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当前已经全面开展并进入正轨 |
6.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作为学科已经建立 |
6.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基础资料的搜集完成和基本学术架构的建立 |
6.3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目前尚不成熟 |
6.3.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发表论文的总体情况 |
6.3.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需要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均不足 |
6.3.2.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
6.3.2.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存在明显的学科局限性 |
6.3.3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存在不平衡性 |
6.3.3.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整体存在地域不平衡性 |
6.3.3.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研究队伍结构尚需调整 |
6.4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规模及稳定性 |
6.4.1 期刊选取的原因 |
6.4.2 三种期刊的近代建筑史论文发表情况及分析 |
6.5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未来深化之展望 |
6.5.1 与史学理论的突破和进步以及其他学科的新成果相结合 |
6.5.2 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 |
6.5.3 研究领域的扩展 |
6.6 对研究者的更高要求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总结 |
7.1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历程和主要成果 |
7.2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当前所处的阶段和特点 |
7.2.1 研究的深度广度均不足 |
7.2.2 研究存在明显的学科局限 |
7.2.3 研究的地域性差别和不平衡性明显 |
7.2.4 研究队伍缺乏层次,结构需调整 |
7.3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梁思成全集》中有关近代建筑的文章目录 |
附录 B 1958 年编写《中国近代建筑史》遗留的 32 个问题 |
附录 C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大事记 |
附录 D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相关资料 |
附录 E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论文集一览表 |
附录 F 访谈笔录 |
附录 G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发表论文一览表(1986~2010) |
附录 H 《华中建筑》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
附录 I 《建筑学报》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
附录 J 《建筑史》《/建筑史论文集》相关论文一览表(1999~2010) |
附录 K 《新建筑》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
附录 L 《南方建筑》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
附录 M 《建筑师》相关论文一览表(1986~2010) |
附录 N 近代建筑主要相关着作一览表(1986~2010)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若干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女性主义运动使女性成为广被关注的对象 |
1.1.2 性别成为研究与实践的新维度 |
1.1.3 中国建筑学研究中女性和性别因素的缺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综述 |
1.3.1 西方的研究 |
1.3.2 台湾地区的研究 |
1.3.3 中国大陆地区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丰富本土建筑学理论 |
1.5.2 指导本土建筑学实践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发展概况 |
2.1 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
2.1.1 女性主义运动的兴盛 |
2.1.2 现代主义建筑的失败 |
2.1.3 女性主义建筑学者的产生 |
2.2 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发展阶段 |
2.2.1 1970-1979:起步 |
2.2.2 1980-1989:发展 |
2.2.3 1990-1999:鼎盛 |
2.2.4 2000-:纵深 |
上篇: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建筑专业 |
第3章 女建筑师 |
3.1 本章导言 |
3.2 女建筑师的历史及贡献 |
3.2.1 女性从事建筑活动的业余者传统 |
3.2.2 对女性的早期建筑教育 |
3.2.3 注册女建筑师的出现及其活动 |
3.2.4 女建筑师的历史贡献 |
3.3 女建筑师的生存状况 |
3.3.1 事业发展机会的有限 |
3.3.2 设计领域的局限 |
3.3.3 家庭与事业的矛盾 |
3.3.4 工作回报的偏差 |
第4章 女性主义建筑设计 |
4.1 本章导言 |
4.2 女性主义建筑的形式 |
4.2.1 女性象征的建筑 |
4.2.2 女性原理的建筑 |
4.2.3 女建筑师与女性主义建筑的关系 |
4.3 女性主义的建筑设计方式 |
4.3.1 女性主义设计小组:MATRIX |
4.3.2 方案过程 |
4.3.3 方案表达 |
4.3.4 方案实施 |
第5章 女性主义建筑教育 |
5.1 本章导言 |
5.2 女性主义建筑教育思想 |
5.2.1 WSPA的女性主义建筑教育实践 |
5.2.2 服务学习 |
5.2.3 分享权威与知识 |
5.2.4 合作学习与相互依靠 |
5.2.5 伦理价值与人群多样性 |
5.3 建筑教育中的性别歧视 |
5.3.1 被忽视与过度关注 |
5.3.2 被低估的能力 |
5.3.3 女性特点不被认可 |
5.3.4 缺乏女性榜样 |
下篇: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建成环境 |
第6章 女性与居住建筑 |
6.1 本章导言 |
6.2 职业女性的居住 |
6.2.1 职业与家庭的矛盾 |
6.2.2 家务劳动社会化 |
6.2.3 作场所与家庭场所的结合 |
6.3 少数女性群体的居住 |
6.3.1 难以找到合适的安身之所 |
6.3.2 自我救助或女性帮助女性 |
6.3.3 为少数女性群体设计的居住建筑 |
第7章 女性与公共建筑 |
7.1 本章导言 |
7.2 有公共建筑:以产科医院为例 |
7.2.1 作为救济设施的产科医院 |
7.2.2 男性控制的产科医院 |
7.2.3 分娩中心作为产科医院的替代 |
7.3 女性创造的新公共建筑:以洛杉矶女性大楼为例 |
7.3.1 女性主义艺术运动与女性空间 |
7.3.2 一间自己的屋子:女性大楼的兴衰 |
7.3.3 女性空间与女性文化 |
第8章 女性与城市安全 |
8.1 本章导言 |
8.2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女性安全 |
8.2.1 女性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恐惧 |
8.2.2 强奸文化与女性的恐惧 |
8.2.3 "拿回黑夜"运动与反色情游行 |
8.2.4 建造对女性安全的城市环境:METRAC的实践 |
8.3 城市私密空间中的女性安全 |
8.3.1 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的普遍存在 |
8.3.2 西方国家的反家庭暴力体系 |
8.3.3 家庭暴力庇护所 |
第9章 结语及未来展望 |
9.1 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对中国建筑学研究的启示 |
9.1.1 对建筑学专业发展的启示 |
9.1.2 对建成环境设计的启示 |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9.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西方建筑院校女性主义课程 |
附录B 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重要会议 |
附录C 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重要展览 |
附录D 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重要杂志专刊 |
附录E 西方女性主义建筑组织 |
附录F 台湾大学《性别与空间研究室通讯》各期目录 |
附录G 台湾地区性别空间研究论文目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 |
第三节 中美对抗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 |
第四节 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教育交流 |
第二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 |
第一节 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 |
第二节 中国代表团访美 |
第三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 |
第一节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
第二节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
第三节 美国工商界的交流活动 |
第四节 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 |
第五节 中国从事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 |
第六节 "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 |
第四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 |
第一节 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 |
第二节 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 |
第三节 美中往来的新突破 |
第四节 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 |
第五节 中国赴美访问情况 |
第六节 新的教育交流形式 |
第五章 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
第一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动力 |
第二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 |
第三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 |
第四节 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满族居住形态的建筑人类学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第二节、研究背景 |
一、满族居住文化研究的主要历程和成果 |
二、满族居住文化研究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
第三节、论文的理论与方法 |
一、居住形态与建筑人类学理论 |
二、参与观察与文献研究 |
第四节、论文的创新之处与基本框架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满族居住形态形成和发展的生态与历史、文化背景 |
第一节、满族的空间分布和自然环境 |
一、空间分布 |
二、地形地貌 |
三、气候条件 |
第二节、满族的形成与发展 |
一、满族族源 |
二、满族形成 |
三、国家建立与入主中原 |
第三节、经济基础 |
一、渔猎采集生产方式 |
二、农业 |
第四节 、社会结构 |
一、社会组织结构 |
二、八旗制度 |
第五节、满族的文化模式与文化特征 |
一、文化模式 |
二、满族的文化模式 |
三、满族的文化特征 |
第三章 、满族居住空间形态 |
第一节、满族民居的形成和发展 |
一、满族民居演变过程 |
二、不同历史时期满族民居 |
第二节、满族聚落 |
一、聚落的构成要素 |
二、满族先世的聚落形态—噶栅 |
三、满族共同体形成后的聚落形态 |
第三节、满族城市形成及发展 |
一、满族入关前都城 |
二、清代北京城 |
三、满城 |
第四节、满族居住空间形态的特点 |
一、满族民居特有的文化元素 |
二、满族民居空间布局特点 |
三、满族特有的居住空间—王府与宫廷居室 |
四、满族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变的特性 |
第五节、自然风土对满族居住空间形态的影响 |
一、建筑朝向与选址 |
二、气候与边界 |
三、气候与居住布局、生活行为 |
第四章 、满族的居住生活形态 |
第一节、满族家庭制度与居住生活形态 |
一、满族家庭 |
二、满族家庭制度 |
三、满族家庭制度与居住生活形态 |
第二节、满族宗法制度与居住生活形态 |
一、满族宗法制度 |
二、满族宗法制度下的居住生活形态 |
第三节、八旗土地制度与居住生活形态 |
一、八旗土地制度——旗地的产生 |
二、八旗土地制度与满族村落 |
三、驻防旗地 |
四、满族旗地经营方式与居住生活 |
第五章 、满族的居住观念形态 |
第一节、满族居住观念形成基础 |
一、自然崇拜 |
二、动物崇拜 |
三、神灵崇拜 |
第二节、满族居住信念体系 |
一、满族哲学思想的神道性 |
二、满族宇宙观 |
三、神道性对居住观念形态的影响 |
四、居住信念形式 |
五、满族的方位观 |
第四节、满族的居住价值体系 |
一、满族居住的伦理道德 |
二、满族居住的审美情趣 |
第六章 、满族的居住形态的文化价值 |
第一节、满族居住形态的文化价值体系 |
一、人类学文化价值理论 |
二、满族居住形态的文化价值体系 |
第二节、满族居住形态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
一、文化产业 |
二、满族居住形态文化开发现状 |
三、满族居住形态文化开发与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10)民国时期的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旨趣与研究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民国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的相关文献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创新点 |
第2章 民国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兴起 |
2.1 工程师与工程师学会 |
2.1.1 工程师的概念 |
2.1.2 工程师学会的概念与特征 |
2.2 民国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兴起的背景 |
2.2.1 民国时期工程师学会产生的三条途径 |
2.2.2 民国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兴起的社会条件 |
2.2.3 民国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兴起的工程需要 |
2.3 民国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基本情况 |
2.3.1 民国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的规模与分布 |
2.3.2 民国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的类型与特征 |
第3章 民国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发展的阶段性 |
3.1 辛亥革命与中国工程师学会 |
3.1.1 辛亥革命催生的中华工程学会 |
3.1.2 辛亥革命后中国工程师学会的活动 |
3.2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工程师学会 |
3.2.1 抗战中发展的各专门学会 |
3.2.2 抗战中中国工程师学会的作用 |
3.3 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工程师学会 |
3.3.1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学术活动 |
3.3.2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的人才培养 |
3.4 迁台后的中国工程师学会 |
3.4.1 迁台后中国工程师学会的组织形式 |
3.4.2 迁台后中国工程师学会的活动内容 |
第4章 民国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的作用 |
4.1 塑造了中西融合的工程观 |
4.1.1 西方工程观的涌入 |
4.1.2 中国传统工程观 |
4.1.3 吸收与传承 |
4.2 推动工程教育的发展 |
4.2.1 工程教育的历程 |
4.2.2 民国时期工程教育的发展 |
4.3 推进中国的工程实践 |
4.3.1 西方建筑风格的引入 |
4.3.2 中式传统建筑风格的主要特点 |
第5章 民国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对当代的启示 |
5.1 民国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贡献 |
5.2 民国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历史局限性 |
5.2.1 管理形式的非规范化 |
5.2.2 活动内容的单一化 |
5.2.3 地区分布的非均衡化 |
5.3 建国后大陆工程师学会的发展 |
5.3.1 管理形式的规范化 |
5.3.2 活动内容的趋于多元化 |
5.3.3 地区发展逐渐的广泛化 |
第6章 结论 |
6.1 特殊背景下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兴起 |
6.2 民国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发展具有阶段性 |
6.3 民国时期中国工程师学会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记《中国建筑创作四十年》交流评论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成立大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2]走在中国当代建筑中的思考[D]. 吴卉. 天津大学, 2008(09)
- [3]记《中国建筑创作四十年》交流评论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成立大会[J]. 王国泉. 建筑学报, 1990(01)
- [4]跨学科思维下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研究 ——以建筑学报(1954-1990)为例[D]. 于佳. 河北工程大学, 2018(01)
- [5]记中国建筑创作四十年交流评论会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学会成立大会[J]. 王国泉. 建筑知识, 1990(01)
- [6]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D]. 李蓺楠. 清华大学, 2012(07)
- [7]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若干议题研究[D]. 滕静茹. 清华大学, 2010(05)
- [8]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D]. 黄仁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9]满族居住形态的建筑人类学解读[D]. 冬利.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10]民国时期的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D]. 于兆福. 东北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