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语句重音变化举例(论文文献综述)
许海兰[1](1965)在《英语语句重音变化举例》文中认为 语句重音(sentence stress)是英语语音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来,英语的每个单词,单独唸的时候总是重读的。一个词如果只有一个音节,例如yes和is,那么单独唸的时候,其单音节本身当然就是重音所在。一个词如果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组成的,那么重音就会落在个別音节上。例如’sentence, ex’plore, im’portance,便都有它们自己的重音。此外还有一些词具有两个音节,而这两个音节都是重音所在。如’Chi’nese便是一个例子。这些词在单独唸的时候的重音,便叫做"单词重音"(word stress)。但当人们讲英语的时候,在一个句子里,却往往不是每个单词都该重读的,而是有轻有重,有重读也有不重读
端木三[2](2007)在《重音、信息和语言的分类》文中提出重音分词重音和语句重音,前者可因语言而异,后者是否因语言而异,看法不一。文章先介绍几个语句重音理论,并指出其弱点,然后提出一个新的理论,称为"信息-重音原则"。根据新的理论,语句重音由信息量决定,信息多的词要重读,信息少的词不用重读。词的信息量,可以由对话人和对话环境决定,也可以由信息理论、句法结构和上下文决定。新的理论,既比前人的简单,又能克服其弱点,还能简化语言的分类。
姜文洁[3](2016)在《对外汉语重音教学的考察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描写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教材、教师以及学生角度出发,对现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汉语重音教学问题进行了系统考察,论文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交代了汉语重音教学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对象。第二部分,现阶段对外汉语教材中重音分布情况考察。首先,考察了现阶段使用范围最广、最权威的两套对外汉语系列教材中汉语重音知识的比重、内容以及合理性;其次,考察了这两套对外汉语系列教材中汉语重音练习所占的比重、练习内容以及练习方式,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价。第三部分,现阶段重音教学状况及问题考察。本文选取了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不同年级的30位留学生进行汉语重音教学预期等调查,并对会话录音进行语音分析,考察其汉语重音学习成效。此外,本文还选取了该学院10位专职教师与5位兼职教师进行采访,调查汉语重音教学现状与教学困惑。第四部分,现阶段重音实例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首先,对被调查对象的语音分析结果进行汇总,分别列出各类重音偏误的数量,并加以整合与总结;其次,对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产生偏误的四大重要原因:教学重视程度不高、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教师知识的欠缺以及学习者的过度概括;最后,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与练习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第五部分结语,首先总结了前文的基本结论,最后对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作了相关说明。
郭承禹[4](2020)在《汉语方言双音节词的韵律结构类型与变调》文中认为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韵律轻重对于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影响,并且提出了“韵律变调”的概念。文章支持这一观点,认为除了语法和语义变调之外,一些方言的语音变调应纳入轻重音的研究框架进行解释。具体来说,文章以汉语方言的双音节词为研究对象,提出左重和右重两种基本的韵律结构,以这两种韵律结构为纲领,分别列举出与之对应的变调模式,力图说明韵律模式驱动变调这一语言事实,并且解释其中的音变机制和蕴含的规律。第1章以世界语言韵律特征的共性和规则作为切入点,将研究视野逐渐聚焦于东亚、汉语的韵律研究,分别总结了汉语的轻音与重音的表现形式,并列举了目前词汇重音研究中存在的争议。随后引出文章的核心内容,即轻重音与连读变调的关系。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举出变调受到韵律轻重影响的事实,并总结了重音音节往往保留单字调,轻音音节变调这一规律。第2章引述了四种基础的韵律范畴,展示了汉语方言存在左重和右重两种基本的韵律结构。此章节还详述了轻重音和声调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韵律模式驱动变调”的预设:任何单字调进入多音节辖域时都要满足韵律轻重音的内在要求,否则发生变调。另外,此章还列举了文章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3章描述了左重韵律结构下的轻音中和调。此章节解释了轻音中和调这一术语,并以长沙话和娄底话为例,分析了轻音位置产生中和调的原因。结果说明,单字调在末音节轻音位置保留了部分声调特征,变为相应的短平调(或短调),调值是原调的音高起点或终点。原因是轻音只有一个韵素,无法承载单音节完整的升调或降调。这种轻音中和调和轻声有着本质的区别。第4章以北京话和银川话为例,叙述了左重韵律结构下的轻声现象。这一章节从跨方言的角度,分析了两个方言轻声词的词汇结构和声学特征,并且总结了其中的共性和差异。就共性来说,北京话和银川话的轻声词都属于动态的、口语化的、可类推的左重韵律模式。轻声音节的本质均为“失调”。两者差异主要在于银川话的轻声“不轻”。第5章以成都话和松江话为例,论证了左重韵律结构的声调延展现象。依据前贤研究,两种方言均存在左重韵律结构,其连读调是韵律轻重的外在表现。文章着重描述了连读调中蕴含的右向声调延展,同时发现声调延展有既定的声调组配条件,整个音变过程呈现出系统性的、动态性的特点。声调延展可以分为音高延展和调域延展,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末音节的轻音失去原有的声调特征。第6章以福州话的双音节韵律词为例,讨论了右重韵律结构下的声调逆同化现象。文章认为福州话存在右重韵律结构,其松紧韵母和变调结果都反映了这种韵律模式。福州话的很多变调都出现了声调逆同化现象,通过分析具体的语音特征,发现这与“前短后长”的右重韵律结构有关。前面的轻音被后面重音的声调所同化,出现了部分同化和完全同化两种逆同化现象。第7章探讨了右重韵律结构下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此章节以六甲话、开建话和铺门话为例,展示了这些方言双音节词变调的相似之处,首音节位置上的声调均中和化为两种较低的音高。这种由于调值低化造成的中和现象蕴含了右重韵律结构,轻音的声调依照高低调域(或阴阳调类)的不同分别向最低调值发生低化,重音则不变调。和左重结构下轻音的声调“变短”相比,右重结构则是变低。第8章揭示了部分民族语言韵律轻重与声调的关系。此章节分别以无声调的红土藏语和有声调的大坝土家语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红土藏语的韵律结构以右重为主,其变调呈现出相对“前低后高”的模式。大坝土家语则是以左重韵律结构为主,重音的音高趋势延展至轻音上,出现了声调延展现象。以上变调规律和部分汉语方言类似,这说明汉藏语言中轻重音与声调的关系是存在共性的。第9章的内容是全文的结论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2章提出了两个预设,经过对语料的分析和论证,主要得出了两个结论。其一是轻音对内在音高有特定要求,如果进入轻音的声调不满足这一要求,那么轻音可以驱动变调。其二是左重和右重韵律结构下的变调是多样的,也可以说是“不对称”的。文章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不足与对未来的展望。
桂灿昆[5](1981)在《谈语音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三)》文中研究表明 上文中我们谈词的重音时已经说过,无论在汉语或英语中,多音节词总是有轻有重,轻音和重音都是交错出现的。但词重音在两种语言中的重要性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重音出现的位置规律也不同。汉语和英语词重音的对比研究对于我
张涛[6](2020)在《《华语入门》语音系统及语音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语入门》是俄国人吴索福编纂的一部汉语教材,它的语音面貌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官话。本文重在研究《华语入门》反映的北京官话的语音情况,归纳其音系,通过横纵向对比,探究近代北京官话的语音演变史。其次,《华语入门》作为一部实用性很强的汉语教材,本文总结分析了它在汉语教学方面的特色和有益成分,希望对如今教材编写和对外汉语教学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现状及意义,研究方法和文献来源,以及对《华语入门》和其作者进行简要的介绍。第一章研究《华语入门》反映的20世纪30年代北京官话语音系统的几个方面。首先认识《华语入门》使用的拼音法,这是解剖其语音系统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然后我们分别归纳出声、韵、调系统,整理出它的声韵配合情况,得到了对该音系的大体面貌;随后,我们根据《华语入门》极有价值的对口语的拼音描写,依次剖析其语流音变和韵律情况,其中语流音变讨论了其连读变调、儿化音变和轻声音变,韵律方面讨论了词重音和语句重音;最后以-u、-?尾韵母和u韵母的儿化历程为例,显示了《华语入门》的语料对研究北京话语音演变史的价值。第二章基于第一章的语音研究内容,我们着眼于《华语入门》的语音教学。我们认为《华语入门》在课文选材、课程安排上确实严格遵循着“直接法”的教学理念,但是也渗透着一些辅助性的、次要的方法,如课本中除了重视语流教学,还用很少的篇幅介绍了音素教学的一些发音方法、发音部位;课文除了大篇幅的机械性会话练习,也注意体现与有意义会话练习相结合;学生预习课文时除了通读拼音、熟悉会话,也建议用对比翻译的方法加深对句义的理解等等。最后是对以上内容进行的总结,也是从《华语入门》的语音系统和语音教学两方面进行归纳。
朱麟[7](2007)在《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及在教学中的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分别描写了汉语、英语的节奏特点,全面地比较了汉语、英语的节奏模式的异同点。文章结合当前实际研究和应用的需要,以数百句真实的英语朗读语料库为基础,通过对这些英语录音材料的节奏特征的统计分析,对比了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人(英国发音人和美国发音人)的英语节奏,试图揭示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找出规律,希望以此来推进语音节奏研究的进展;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计算机语音处理技术,对研制一个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识别系统,以及对加快语料库的工作和为中国人学英语提供一个节奏模式,同时还可以验证韵律研究的结果,为将来的机器翻译及语音识别的研究打下基础。本文的第一章为总述,介绍以前学者对节奏的论述和理论,对全文所使用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在对以往学者的理论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之后,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本文的第二章主要论述节奏的特点,重点论述节奏的类型和要素。汉语的节奏被定义为音节节奏模式,它的节奏和音节个数有关,一般音节间的距离基本等时。英语的节奏一般看成是重音节拍模式,也有的叫做重音节奏,即重音间的时长基本上是等时的。在语言节奏分类中除了这两种节奏类型外还有莫拉节奏,如日语。本文的第三章主要对汉语和英语的节奏模式分别进行详细地描述,对比两种语言的节奏模式的异同点,进而为我国英语教学提供了节奏教学模式和注意点。为我国的英语教学提供了英语重音预测规则及句重音的法则。本章的最后则是对比汉语、英语的节奏特点,总结出规律,并将比较后得到的节奏结果运用到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在论文的第四章,作者主要是详细地介绍本文的语音试验。对实验室的要求、工具、语料的选取、语料的切分、语料库的建成及录取都进行了详细地描写。通过本章,可以为对语音试验感兴趣、进行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些基本的实验参数。论文的第五章主要是对录音的语料进行实验分析,运用统计学知识对大量的语音语料进行节奏对比分析,得出中式英语的节奏模式和本族人所说英语的节奏模式的不同,得到了中式英语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其英语节奏模式为音节节拍的模式,这和以英语为母语的英国人和美国人所说的英语不同,他们的英语是重音节拍的节奏模式。在论文的最后,对本研究进行了评析,并提出了问题和希望,提出了将来的后续研究。总结本文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条:首先,综合地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语音学家在节奏上的观点,并提出本文的研究的理论依据。其次,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语音室录制的多达251个句子,10个人,总数为250*10=2500个英语句子进行了语音切分,为了研究的需要切分到了音素层,对重音的听辨感知分了4层,这为将来的继续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最后,对比中国英语发音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发音人的重音、时长、句焦点的位置,从而得出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论文的创新有以下几点:一、大量性、全面性,尽可能覆盖的句型全面。二、实用性。本文十分重视研究的价值,不仅对英语教学,而且对言语工程有价值。三、研究角度新颖,研究方法现代。本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用现代的计算机手段,用pratt对语言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四、录音质量好,全部在专业录音室完成录制工作。对语料的选择严格,经过语音学专家筛选。本文的研究对普通语言学、对内英语教学和言语工程都将有所贡献。当然,由于本人的局限和时间的不足,该论文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由于人力、物力所限,对语料库的收集工作还没有很全的覆盖性,只对十名发音人进行了录音、分析,发音人不够全面,覆盖面不广。二、由于时间的限制,本研究未对音段音位进行对比分析。
王欣欣[8](2012)在《汉语学习者的重音习得分析》文中认为重音,特别是语句重音是汉语学习者语音教学的重要内容。重音的正确使用是基于对所在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上的。有关的教学工作首先要从重音的本体分析开始,明确汉语言语句重音的功能;其次了解汉语学习者在使用重音时出现的偏误,针对这些现象对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提出建议和要求;最后从听力、口语两个课堂训练环节总结学生应着力培养的相关教学技能。从而达到对外汉语重音教学具体化,对相关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第一章引言,介绍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引出话题,了解语句重音的本体研究,从本体中知晓语句重音的功能及分类,从而为我们系统的了解语句重音提供一个很好的知识框架;第三章主要通过调查分析,论述了汉语学习者在重音学习方面的一些偏误以及偏误的表现形式,其次是从学习者的学能方面分析进而提出解决方案;第四章从教师的方面提出了语句重音的训练技巧,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掌握好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五章即结论,对本论文做一个总结。
那日苏[9](2019)在《蒙古语自然话语语调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利用praat等语音分析软件,运用石锋教授提出的“语调格局”的音高量化方式,对蒙古语的自然会话话语进行量化分析,主要探讨自然会话语句在不同语境条件下的语调走势和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自然话语语句重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探讨语句重音对整个语句语调的作用和影响。基于前人的研究,对自然话语韵律层级单元进行分类,采取边界处的音高重置度、无声段和边界前音节时长等相关参数,并对它们进行测验对比,阐述不同韵律层级单元的声学特性,目的是为蒙古语自然话语的韵律切分和辨认提供有效的线索。通过对自然语句音高的分析,考察不同层级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句边界处的音高表现,以便更准确地展现蒙古语自然话语的韵律特征,同时也为蒙古语语音合成工作提供语言理论上的些许线索和帮助。本文由绪论、研究思路和方法、会话结构分析的概述、自然会话语句语调特征、蒙古语会话语句语调特征、蒙古语自然话语语句重音声学表现、蒙古语自然话语的韵律层级单元及其边界处的语调表现、结论与余论等8章和参考文献以及附录组成。研究步骤为,首先对蒙古语电视访谈节目的会话进行音高量化分析,描述自然话语语句中的语调表现,参照前人研究蒙古语朗读孤立语句语调模式,探讨自然话语语句的语调特征和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自然话语语句重音进行分析,并考察了蒙古语自然话语韵律层级单元的声学表现和不同层级结构关系语句之间的音高表现。研究表明,蒙古语自然话语在语境中的语调变化多端,随意性较大。语句重音和边界特征是影响语调基本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蒙古语语句语法重音落在句首位置上,音高线的上拱为主要表现。焦点重音的位置无规律可循,以音高上线的抬高为主要表现,同时音域扩展,音长延长。语句重音的音高凸出受语句语调模式的制约,在不同位置上的表现也不尽相同。随着韵律边界层级的增大,相关声学物的参量有加大趋势,其中韵律词和韵律小短语之间的差异较小,韵律大短语和语调短语之间的差异也不明显,相比之下,韵律小短语和韵律大短语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高层级关系的语句之间呈现低边界调,低层级关系的语句之间呈现高边界调,语义关系对语句边界特征的影响不明显。
周宝芯[10](2014)在《泰国、印尼学习者汉语韵律习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汉语语调双线模型和语音学习模型(SLM)为理论基础,以汉语母语者为参照体,分析泰国、印尼学习者汉语韵律(停延、句重音、句调)的语音感知、产出结果。在汉语韵律感知方面,我们分析汉语母语者、汉语学习者韵律感知与声学参数的关系;在汉语韵律产出方面,我们分析汉语母语者、汉语学习者的声学表现(时长、音高)。汉语韵律听力测试结果显示,泰国、印尼学习者的汉语韵律感知率低于汉语母语者,初~高级学习者的差异不显著。在停延感知方面,无声段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无声段]边界的感知率高于[-无声段]边界。在句重音感知方面,泰国学习者的感知率高于印尼学习者。音节的音高突显程度越高,重音感知概率越大;因此[+高音]音节比较容易被感知为重音,其中去声音节被泰国学习者感知为重音的概率比较大。在句调感知方面,印尼学习者陈述/疑问语气的感知能力比泰国学习者强一些。句末音高位置(主要是低音点)、句末F0曲线在句调感知上有一定的作用,其中句末F0曲线对泰国学习者的作用比较大。在汉语韵律理解方面,泰国、印尼学习者难以根据韵律信息进行语义判断。汉语韵律口语测试(孤立句)结果显示,泰国、印尼学习者的韵律产出表现与汉语母语者差异显著;初、中级学习者与汉语母语者有显著差异,高级学习者的产出表现比较接近汉语母语者。在停延产出方面,泰国学习者比印尼学习者好一些。边界后的无声段,是泰国、印尼学习者表达韵律层次的主要手段;由于他们的无声段时长比较大,其语义结构比较松散。在句重音产出方面,泰国、印尼学习者使用音高手段突显焦点的能力比较弱,主要体现在邻近非句焦点的压缩现象不明显。语句高音点分布与声调类型有一定的对应:若焦点成分有去声,高音点落在句焦点的概率比较大;若焦点成分没有去声,高音点落在非句焦点去声的概率比较大。泰国学习者语句高音点落在去声音节的概率大于印尼学习者,因此泰国学习者比较容易出现重音不自然、重音错置现象。在句调产出方面,泰国学习者表达疑问句调的主要手段是:减小语句高音线的下降幅度、抬高句末高音点;印尼学习者的主要手段是:减小语句低音线的下降幅度、抬高句末低音点。从整体而言,泰国学习者陈述、疑问句的音高对比较小,印尼学习者陈述、疑问句的音高对比较大。由于印尼学习者低音线的提高幅度较大,疑问句末出现变调的概率大于泰国学习者。汉语韵律口语测试(语篇)结果显示,泰国、印尼学习者的语篇韵律产出表现与汉语母语者差异显著;初、中级学习者与汉语母语者有显著差异,高级学习者的产出表现比较接近汉语母语者。在不同韵律边界的停延对比方面,泰国学习者各韵律边界的无声段时长对比不明显,以致停延层级比较不分明;印尼学习者的无声段时长明显大于汉语母语者,以致停延等级较高、语义关系比较疏松。在不同语篇位置的音高对比方面,泰国学习者的音高表现(韵律词高、低音点)对应于声调,印尼学习者的音高表现对应于语篇位置。在时长特征产出方面,泰国、印尼学习者的语速、平均语流长度低于汉语母语者。在无声段的使用上,泰国、印尼学习者的无声段出现次数多于汉语母语者;印尼学习者的无声段平均时长明显大于汉语母语者。在音高特征产出方面,泰国、印尼学习者的整体音高范围比汉语母语者的窄,主要表现在音高下限方面(低音点位置较高);他们的音高变化幅度小于汉语母语者。泰国学习者的音高突显能力较强,但是高音线变化受到声调(去声)的影响;印尼学习者的音高突显能力较弱,高音线变化受到音高自然下倾现象的制约。汉语韵律感知与产出的研究结果显示,泰国、印尼学习者汉语停延、句重音、句调的习得发展不同。汉语韵律感知与产出的关系比较复杂:停延感知与产出之间有显著的对应,句重音、句调的感知表现优于产出表现;因此句重音、句调的习得难度大于停延。在汉语韵律习得,母语背景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韵律感知,而汉语水平的作用比较小。在初、中级阶段,母语背景的影响比较大;泰国学习者比较注重音节音高(声调),印尼学习者比较注重语句音高(语调)。到了高级阶段,泰国、印尼学习者的汉语韵律表现比较接近汉语母语者,但是仍然带有母语口音。泰国、印尼学习者汉语音高特征的习得过程不同;泰国学习者是“自下而上的音高调节”习得过程,印尼学习者是“自上而下的音高调节”习得过程。由于汉语音高特征是新的语音范畴,汉语句重音、句调的发展比较缓慢,因此泰国、印尼学习者还不能成功习得。
二、英语语句重音变化举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语句重音变化举例(论文提纲范文)
(3)对外汉语重音教学的考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汉语普通话重音研究现状 |
1.1.1 汉语普通话重音判定标准的研究 |
1.1.2 汉语普通话词重音的研究 |
1.1.3 汉语普通话句重音的研究 |
1.2 对外汉语重音教学的研究现状 |
1.2.1 对外汉语重音教学必要性的研究 |
1.2.2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重音教学内容研究 |
1.2.3 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的重音偏误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 对外汉语教材中重音分布情况考察 |
2.1 不同阶段重音教学内容分布情况 |
2.1.1 初级阶段 |
2.1.2 中级阶段 |
2.1.3 高级阶段 |
2.2 不同阶段重音练习分布情况及练习形式考察 |
2.2.1 初级阶段练习分布 |
2.2.2 中级阶段练习分布 |
2.2.3 高级阶段练习分布 |
2.2.4 练习形式汇总分析 |
2.3 小结 |
3. 重音教学状况及问题 |
3.1 针对专职教师的调查结果 |
3.1.1 教学必要性认识 |
3.1.2 教学内容及方式 |
3.1.3 教学困惑及思考 |
3.2 针对学生的调查结果 |
3.2.1 对汉语重音的认识 |
3.2.2 对汉语重音的学习预期 |
3.2.3 汉语重音的学习效果 |
3.3 小结 |
4. 重音实例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
4.1 重音偏误分析 |
4.1.1 汉语词重音偏误分析 |
4.1.2 汉语短语重音偏误分析 |
4.1.3 汉语句重音偏误分析 |
4.1.4 偏误原因分析 |
4.2 重音教学建议 |
4.2.1 教材编写层面 |
4.2.2 教师教学层面 |
4.2.3 学生学习及练习层面 |
5. 结语 |
5.1 基本结论 |
5.1.1 教材分析结果 |
5.1.2 教师与学生调查结果 |
5.1.3 调查录音分析结果 |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4)汉语方言双音节词的韵律结构类型与变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世界语言中的韵律现象 |
1.1.1 世界语言轻重韵律模式与规则 |
1.1.2 东亚语言的韵律模式及其特殊性 |
1.1.3 汉语韵律的历时变迁 |
1.2 汉语词汇轻重音的研究备述 |
1.2.1 重音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
1.2.2 轻声、轻音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
1.2.3 有关汉语词汇重音的争议 |
1.3 汉语方言轻重音与连读变调 |
1.3.1 连读变调概念及其成因 |
1.3.2 连读变调中的轻重音线索 |
1.3.3 轻重音与连读变调 |
1.4 本文所用语料及符号 |
第2章 本文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2.1 韵律的单位和层级 |
2.1.1 韵素 |
2.1.2 音节 |
2.1.3 音步 |
2.1.4 韵律词 |
2.2 两种基本的韵律结构 |
2.3 轻重音和变调的关系 |
2.3.1 韵律轻重和声调概念 |
2.3.2 韵律轻重和声调的关系 |
2.3.3 韵律轻重类型的变调表现 |
2.4 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3章 左重韵律结构下末音节的轻音中和调 |
3.1 什么是“轻音中和调” |
3.2 长沙话的轻音中和调 |
3.2.1 长沙话的单字调和连读调 |
3.2.2 长沙话轻音中和调的案例分析 |
3.2.3 长沙话后缀的轻音中和调 |
3.3 娄底话的轻音中和调 |
3.3.1 娄底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
3.3.2 娄底话轻音中和调的案例分析 |
3.3.3 娄底话的“轻声调” |
3.4 轻音与轻声的对比 |
第4章 左重韵律结构下的跨方言轻声现象 |
4.1 跨方言角度下的轻声研究 |
4.2 北京话和银川话的单字调与轻声变调 |
4.3 北京话和银川话的轻声词汇比较 |
4.3.1 北京话和银川话共同的轻声词汇 |
4.3.2 北京话特有的轻声词汇 |
4.3.3 银川话特有的轻声词汇 |
4.4 北京话和银川话的轻声词汇的声学比较 |
4.4.1 音节与TBU的时长比值 |
4.4.2 轻声音节的音高 |
4.5 小结 |
第5章 左重韵律结构的声调延展现象 |
5.1 声调延展与韵律轻重 |
5.2 成都话的声调延展现象 |
5.2.1 左重方言成都话 |
5.2.2 成都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
5.2.3 成都话声调延展的案例分析 |
5.3 松江话的声调延展现象 |
5.3.1 松江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
5.3.2 松江话的左重韵律结构 |
5.3.3 松江话声调延展的案例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右重韵律结构下的声调逆同化现象 |
6.1 声调同化与右重韵律结构 |
6.2 福州话的声调逆同化 |
6.2.1 福州话的特点与右重韵律结构 |
6.2.2 福州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
6.2.3 福州话声调逆同化的案例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右重韵律结构下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
7.1 首音节的声调中和现象 |
7.2 六甲话中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
7.2.1 六甲话的单字调 |
7.2.2 六甲话连读调所蕴含的韵律模式 |
7.3 开建话中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
7.3.1 开建话的单字调 |
7.3.2 开建话连读调所蕴含的韵律模式 |
7.4 铺门话中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
7.4.1 铺门话的单字调 |
7.4.2 铺门话连读调所蕴含的韵律模式 |
7.5 声调中和与调值低化 |
第8章 少数民族语言的韵律模式研究实例——以红土藏语和大坝土家语的双音节词为例 |
8.1 少数民族语言的“韵律之疑” |
8.2 红土藏语的音高与韵律 |
8.2.1 红土藏语概况 |
8.2.2 红土藏语单音节词的音高模式 |
8.2.3 红土藏语双音节词的重音与音高 |
8.3 大坝土家语的声调和韵律 |
8.3.1 大坝土家语概况 |
8.3.2 大坝土家语的单字调和连读调 |
8.3.3 大坝土家语声调延展的案例分析 |
8.3.4 大坝土家语的其他韵律模式 |
8.4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方言轻重音调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华语入门》语音系统及语音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内容及意义 |
0.1.1 吴索福和《华语入门》简述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及趋势 |
0.3 研究方法及创新 |
0.4 版本来源及流传 |
第一章 《华语入门》的北京官话语音系统 |
1.1 《华语入门》的拼音法 |
1.1.1 “威-吴”式拼音的符号 |
1.1.2 “威-吴”式拼音的特点 |
1.1.3 “威-吴”式拼音的音位归纳 |
1.2 声母 |
1.3 韵母 |
1.4 声调 |
1.5 声韵配合表 |
1.6 语流音变 |
1.6.1 连读变调 |
1.6.2 儿化音变 |
1.6.3 轻声音变 |
1.7 重音 |
1.7.1 词重音 |
1.7.2 语句重音 |
1.8 从儿化资料看《华语入门》的价值 |
1.8.1 北京官话儿化韵形成的演变模型 |
1.8.2 四部西人汉语教材中的描写与分析 |
1.8.3 北京话-?尾韵母的儿化滞后现象 |
1.8.4 探索滞后儿化的原因 |
1.8.5 结论 |
1.9 小结 |
第二章 《华语入门》的语音教学 |
2.1 “威-吴”式拼音的教学 |
2.2 声母及重难点教学 |
2.3 韵母及重难点教学 |
2.4 声调教学 |
2.5 语流音变教学 |
2.6 韵律教学 |
2.6.1 词重音教学 |
2.6.2 语句重音教学 |
2.7 语音教学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
2.7.1 教学原则 |
2.7.2 教学方法 |
2.8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华语入门》中文卷《教学说明》 |
附录二 《华语入门》英文卷首译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及在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图目录 |
表格目录 |
公式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必要性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四节 本研究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 |
第五节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一部分 理论陈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节奏 |
一、节奏的定义 |
二、语言按节奏的分类 |
三、中国人在习得英语时节奏的难点 |
四、前人的节奏研究 |
五、中国人英语节奏模式的假设 |
第二节 重音 |
一、重音的定义 |
二、重音的分类 |
三、重音的声学征兆 |
四、重音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
第三节 停顿 |
一、停顿的定义 |
二、前人对停顿的研究 |
三、中国学生停顿的误区 |
第四节 时长 |
第三章 中、英文节奏对比及在教学中的运用 |
第一节 中、英文节奏的比较 |
第二节 英语的节奏 |
一、词重音 |
二、句重音 |
三、停顿 |
第三节 汉语的节奏 |
第四节 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节奏中存在问题的剖析 |
第五节 在教学中的应用 |
第六节 汉、英语节奏对比总结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
第四章 试验——中国式英语节奏模式分析研究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实验设计 |
一、本研究语料库的简介 |
二、语音室的录音设备 |
三、发音人的法律规范 |
四、数据的测量与处理 |
五、本研究所用语料的选取 |
六、发音人的介绍 |
第三节 语料的标注 |
第四节 对发音人的评分 |
第五章 实验结果 |
第一节 语调短语、中间短语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
第二节 边界一致性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
第三节 时长、语速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
第四节 音高与英语节奏的关系 |
第五节 节奏群的比较 |
第六节 中国发音人的英语问题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与结论 |
第一节 本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七章 余论-遗憾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汉语学习者的重音习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论题意义 |
第二章 汉语语句重音的本体分析 |
第一节 重音的声学原理及表义功能 |
第二节 重音的分类 |
第三章 汉语学习者的重音偏误和学习能力 |
第一节 重音调查 |
第二节 汉语学习者重音偏误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
第三节 汉语学习者语言学能的考察分析 |
第四章 汉语教师重音教学的训练技巧 |
第一节 语句重音的听力训练技巧 |
第二节 重音的口语训练技巧 |
第三节 课堂训练的教学要求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9)蒙古语自然话语语调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语调研究基本理论和方法 |
一、语调的概念 |
二、语调的功能 |
三、对语调的引申思考 |
第二节 语调研究综述 |
第一章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节 语调研究关注的重点 |
一、影响语调感知的要素 |
二、本研究关注的重点 |
第二节 语篇组织结构与语调组织模式 |
一、语篇的组织结构 |
二、语篇结构语调模式 |
第三节 语料的标注系统 |
一、语料标注的介绍 |
二、语料分析工具与数据分析方法 |
第二章 会话结构分析的概述 |
第一节 会话结构分析 |
一、语篇的概念 |
二、会话结构分析 |
第二节 话语内部结构的组合关系 |
一、句际关系 |
二、话语结构层次关系 |
三、会话结构的组合方式 |
小结 |
第三章 蒙古语自然会话语句语调特征 |
第一节 自然会话语句语调分析 |
一、“基式”与“变式” |
二、自然会话语句音高分析 |
第二节 信息结构与音高表现 |
一、话题成分的音高表现 |
二、话语标记音高表现 |
三、冗余性插说成分和提顿词音高表现 |
小结 |
第四章 蒙古语自然语句重音声学表现 |
第一节 蒙古语自然语句重音分类 |
一、重音的概念 |
二、重音的类型与实现方式 |
第二节 蒙古语自然语句重音声学表现 |
一、语法重音声学表现 |
二、焦点的实现方式 |
小结 |
第五章 蒙古语自然话语的韵律层级单元及其边界处的语调表现 |
第一节 韵律层级单元的概述 |
第二节 韵律层级单元边界处的声学参量分析 |
一、音高重置度的对比 |
二、边界处无声段时长分析 |
三、边界前语音时长分析 |
第三节 蒙古语自然话语语句边界音调表现 |
一、句际关系与边界音调 |
二、信息结构与边界音调 |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10)泰国、印尼学习者汉语韵律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汉语韵律的本体研究综述 |
1.1.1.1 停延 |
1.1.1.2 句重音 |
1.1.1.3 语调 |
1.1.1.4 汉语韵律本体研究对汉语语音习得研究的启发 |
1.1.2 汉语语音习得的研究综述 |
1.1.2.1 汉语语音习得的理论背景和研究内容 |
1.1.2.2 汉语语音习得的研究方法 |
1.1.2.3 汉语语音习得的发展趋势 |
1.1.2.4 汉语韵律习得研究的不足之处 |
1.2 问题的提出和理论假设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3 理论假设 |
1.3 研究说明 |
1.3.1 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围 |
1.3.2 被试 |
1.3.3 研究材料 |
1.3.3.1 汉语韵律听力测试 |
1.3.3.2 汉语韵律口语测试 |
1.3.4 研究过程 |
1.3.4.1 汉语韵律听力测试 |
1.3.4.2 汉语韵律口语测试 |
1.3.5 语音标注 |
1.3.5.1 标注系统 |
1.3.5.2 标注标准 |
1.3.6 数据的处理 |
1.3.6.1 基频数据的校正和修改 |
1.3.6.2 提取音高、时长数据 |
1.3.6.3 统计分析 |
1.4 概念和术语说明 |
第二章 汉语韵律听力测试结果 |
2.1 汉语停延的感知结果 |
2.1.1 韵律短语边界(B2) |
2.1.2 语调短语边界(B3) |
2.1.3 不同韵律边界(B2 vs B3) |
2.1.4 讨论 |
2.2 汉语句重音的感知结果 |
2.2.1 非对比焦点 |
2.2.1.1 焦点位置:句中 |
2.2.1.2 焦点位置:句末 |
2.2.2 对比焦点 |
2.2.2.1 焦点位置:句末&句末 |
2.2.2.2 焦点位置:句首/中&句末 |
2.2.3 讨论 |
2.3 汉语句调的感知结果 |
2.3.1 标点符号的使用 |
2.3.1.1 陈述句和疑问句 |
2.3.1.2 祈使句 |
2.3.2 句调类型的判断:陈述句 |
2.3.2.1 单句 |
2.3.2.2 复句 |
2.3.3 句调类型的判断:疑问句 |
2.3.4 句调类型的判断:祈使/感叹句 |
2.3.5 讨论 |
2.4 汉语韵律理解的感知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韵律口语测试结果(一):孤立句 |
3.1 汉语停延的语音分析 |
3.1.1 韵律短语边界(B2) |
3.1.2 语调短语边界(B3) |
3.1.3 不同韵律边界的停延对比(B2 vs B3) |
3.1.4 讨论 |
3.2 汉语句重音的语音分析 |
3.2.1 非对比焦点 |
3.2.1.1 焦点位置:句中 |
3.2.1.2 焦点位置:句末 |
3.2.2 对比焦点 |
3.2.2.1 焦点位置:句末&句末 |
3.2.2.2 焦点位置:句首/中&句末 |
3.2.3 语句高音点的分布规律 |
3.2.4 讨论 |
3.3 汉语句调的语音分析 |
3.3.1 不同句类的句调表现 |
3.3.1.1 陈述句 |
3.3.1.2 疑问句 |
3.3.1.3 祈使/感叹句 |
3.3.2 疑问句的句调特征 |
3.3.2.1 高/低音线的音高走势 |
3.3.2.2 句末F_0曲线 |
3.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语韵律口语测试结果(二):语篇 |
4.1 汉语的韵律特征对比 |
4.1.1 不同韵律边界的停延表现 |
4.1.1.1 三组被试的声学参数均值 |
4.1.1.2 汉语母语者的停延对比 |
4.1.1.3 汉语学习者的停延对比:组间 |
4.1.1.4 汉语学习者的停延对比:组内 |
4.1.1.5 讨论 |
4.1.2 不同语篇位置的音高表现 |
4.1.2.1 三组被试的音高、时长均值 |
4.1.2.2 汉语母语者的音高、时长对比 |
4.1.2.3 汉语学习者的音高、时长对比:组间 |
4.1.2.4 汉语学习者的音高、时长对比:组内 |
4.1.2.5 讨论 |
4.2 汉语的韵律特征变化 |
4.2.1 时长变化 |
4.2.1.1 音节平均时长 |
4.2.1.2 朗读口语的流利度 |
4.2.1.3 朗读口语的词内停延和犹豫现象(复述) |
4.2.1.4 讨论 |
4.2.2 音高变化 |
4.2.2.1 说话人音域 |
4.2.2.2 语调短语的音高范围 |
4.2.2.3 与重音相关的音高特征 |
4.2.2.4 与句调相关的音高特征 |
4.2.2.5 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语韵律感知—产出的关系 |
5.1 汉语韵律感知和产出模式 |
5.1.1 汉语停延 |
5.1.2 汉语句重音 |
5.1.3 汉语句调 |
5.1.4 汉语韵律特征的变化模式(产出) |
5.2 汉语韵律听力和口语测试分数 |
5.2.1 汉语韵律测试分数的转换过程 |
5.2.1.1 汉语韵律听力测试 |
5.2.1.2 汉语韵律口语测试 |
5.2.2 汉语韵律测试分数的分布情况 |
5.2.2.1 汉语停延 |
5.2.2.2 汉语句重音 |
5.2.2.3 汉语句调 |
5.2.2.4 汉语韵律特征变化(口语) |
5.2.3 汉语韵律听力和口语测试分数的对应情况 |
5.3 讨论 |
5.3.1 汉语停延、句重音、句调的习得情况 |
5.3.2 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韵律习得情况 |
5.3.3 不同汉语水平的汉语韵律习得情况 |
结论 |
附录 |
附录1:汉语学习者的学习背景调查 |
附录2:汉语韵律听力测试 |
附录3:汉语韵律口语测试 |
附录4:提取韵律信息Praat脚本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四、英语语句重音变化举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英语语句重音变化举例[J]. 许海兰.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5(02)
- [2]重音、信息和语言的分类[J]. 端木三. 语言科学, 2007(05)
- [3]对外汉语重音教学的考察与分析[D]. 姜文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4]汉语方言双音节词的韵律结构类型与变调[D]. 郭承禹. 上海师范大学, 2020
- [5]谈语音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三)[J]. 桂灿昆. 现代外语, 1981(04)
- [6]《华语入门》语音系统及语音教学研究[D]. 张涛.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中国人说英语的节奏模式及在教学中的运用[D]. 朱麟. 中央民族大学, 2007(02)
- [8]汉语学习者的重音习得分析[D]. 王欣欣.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7)
- [9]蒙古语自然话语语调实验研究[D]. 那日苏.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10]泰国、印尼学习者汉语韵律习得研究[D]. 周宝芯.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