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立科学的知识经济观 努力推进科教兴晋事业(论文文献综述)
刘泽民[1](1999)在《确立科学的知识经济观 努力推进科教兴晋事业》文中研究表明
汤美娟[2](2013)在《嵌入与变异: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遭遇》文中提出百年来,乡村教育改革和研究一直在“传统—现代”二元对立的预设下致力于寻求现代化道路。对于该目标及背后的观念,改革者和研究者们深信不疑,很少反思。不过,社会理论对现代知识体系的反思,打破了其“天然”的合法性和普适性,为思考乡村教育改革和研究中的观念体系提供了理论视角。在此理论视角下,传统和现代教育观念并非处于“落后—进步”的线性发展之中,而是各具逻辑自主性的观念类型,乡村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过程只是现代教育观念凭借权力机制在乡村社会的嵌入和“再生产”。该文便基于底层乡村民众的立场,探究内含于传统和现代教育观念中的思维方式、现代教育观念在乡村的“再生产”机制及遭遇到的“重构”和“再解释”,以此展示底层视角下的乡村教育观念现代化历史图景。为深入理解这一历史图景的细节,该文采用历史的批判民族志,对苏北M村这一经历了现代教育观念“再生产”及不同教育观念碰撞的个案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田野研究。在此过程中,研究者对该村50多位乡村民众进行了深度访谈,获得了丰富的访谈资料,同时收集了相关地方志、县镇教育政策文本和学校教育制度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访谈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整理、编码和分析,形成了论文的框架和结构。通过以上探索和分析发现,解放前乡村民众传统教育观念孕育于乡土生活之中,以“务实求验”为思维方式;与此不同,现代教育观念源于工业社会,其中内含有“理性”的思维方式。解放后,凭借着国家政治力量,现代教育观念“嵌入”乡村,并通过“知识—权力”运作机制实现了“再生产”。在此机制中,乡村学校占据着“枢纽”的位置,成为现代教育观念在乡村的“集散地”。它通过两种方式:“直接规训”和“间接规训”,向乡村民众传播现代教育观念。不过,现代教育观念的“再生产”并非“霸权式再生产”,而是一种“互动性再生产”。也即,作为地方文化的传统教育观念及其“务实求验”的思维方式并未完全消失,而是与现代教育观念这一超地方文化产生了不同形式的互动,以不同方式对其进行了“重构”。纵观这一互动史,它显露出三个明显的“断层”,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互动模式:传统主导型互动(1949—1978)、双向异质型互动(1978—1998)以及理性主导型互动(1998—至今)。其中,每一种互动模式都与此阶段人们的生活模式及教育在其中的地位表现出了“亲和性”,形塑了乡村民众教育观念体系的阶段性特征,也形成了现代教育观念在乡村的不同遭遇:“漂浮”、“分化”和“霸权”。所有这些既联结为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遭遇史,更展现了底层视角下乡村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历史。
李想[3](2010)在《国际化进程中在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和主要趋势。国际化程度的高低成为衡量一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21世纪初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高校要走向国际化,必须与国际教育接轨。在科技与教育的国际交流、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建设的进程中,跨国留学生是推动区域文化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成为文化移植的主要媒体。大力发展在华留学生教育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促进大学国际化的必经之路。随着在华留学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高速增长,留学生教育质量成为教育领域的关键词。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的在华留学生教育质量还不够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根据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大学国际化的内容、形式和衡量标准等基础理论,在学者们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国际化进程的思路;横向比较了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教育态势,以资借鉴;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介绍了来华留学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国内几个不同地区留学生教育的状况,说明我国当今的留学生教育还缺乏竞争力;论述了留学生教育质量观的内涵;分析了制约在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提升的因素,并通过问卷法、文献法、分析比较法等方法提出了跨文化适应的策略设计、非学历和学历教育留学生的培养策略设计、留学生管理水平的策略设计以及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设计等。这些建设性策略设计将有助于我国在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提升高校的国际竞争力。
孙芝娥[4](2012)在《观念更新与科学发展》文中提出人类社会是不断变革、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纵观古今中外人类的历史,任何一次社会变革与发展都离不开观念的更新,观念更新往往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先导。观念更新的性质和进程直接影响社会发展,从性质上看,观念更新对社会发展有促进作用;从进程上看,有加速作用。但从总体上来考察,观念更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观念更新是社会发展的前导;其二,观念更新是社会文化创新的基本动力和主要内容;其三,观念更新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良性发展的可靠途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观念更新的巨大力量。然而,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现实中仍存在一些影响科学发展的陈腐观念,它们有着极其复杂的形成原因。而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先进观念,故而带来了一系列观念的更新,观念更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21世纪我国的科学发展需要全方位的新思维、新观念。从根本上说,新世纪的经济新观念主要围绕着以下问题而衍生:首先,在改革开放中,需要挣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对人们思想观念的束缚,建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其次,面对社会上目前出现的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并对此做出相应的调整,即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由此而产生新的效率公平观;再次,在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世界各国威胁的今天,我们正在没有选择地走向“低碳经济”,由此而生发出低碳经济观;最后,传统的工业经济发展是以耗竭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的,它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稀有的不可再生资源供应短缺,在此情况下,只有用知识资源为主导的高新技术来替代和解决,才有为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这必然要求社会的发展从工业社会转向知识社会,由此而生发出知识经济观。政治新观念,作为思想、观念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具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在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其根本目的是保障中国人民的基本自由与基本人权,由此而产生的自由观念、人权观念及民主法制观念,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社会的基本政治观念。文化观念的更新同样必须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在革新的阵痛中诞生的文化新观念不仅必须符合对当下中国文化观念的进化规律的客观认识,而且必须蕴含正确的价值理性及具备前瞻性指导功能。其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文化观,科学人才观,教育观。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性主题的今天,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要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必须在全党全国人民心中牢固树立起这样的社会新观念——和谐观。生态新观念,作为新一轮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一个重要任务,同样带来了中国人民观念世界的重大革新。在新世纪,要想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必须走生态文明这一条路,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这就需要树立新的生态文明观。
刘星[5](2000)在《挑战与对策——论知识经济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力的要素发生了根本变革,知识力成为国际竞争力的中心。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来临,增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世界各国竞相实施各种战略决策发展知识经济,以其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占据应有的地位。 由于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面临着实现工业化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双重压力,因此,在发展知识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面对挑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战略决策来发展知识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在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经济和国际竞争力及其关系的基础上,着重从科教力、产业竞争力和国家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论述了知识经济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周杨[6](2012)在《科技成果转化视角的高校知识生产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世界发展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知识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所有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它不仅仅是一个制约生产力的新因素,更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关键因素。知识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力,也就是“知识生产力”。尽管广义的知识来源于生产实践,但先进的科技知识更多的还是来源于高等院校。知识进步体现着教育发展程度的同时,也取决于教育自身的发展水平。高等院校的知识生产能力不仅反映了当前社会的知识水平,也预示着社会未来知识创新的能力,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科技竞争力。目前,学术界对于高校知识生产力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寻找有效提升高等院校知识生产力的方法和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专利视角对高校知识生产力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从专利管理的角度将知识生产力分为专利产出和专利转化两个动态阶段,并研究两个阶段之间的衔接问题。文章主要围绕三大问题开展研究:(1)影响高等院校知识生产力中科技成果产出的资源投入因素;(2)影响高等院校知识生产力中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的资源投入因素;(3)综合两个环节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产生影响的资源投入因素。本文选取了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三所高校对其资源投入活动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影响高校知识生产力的资源投入模型。采用《200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教育部直属64所重点高校的科技活动统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该模型进行分析验证。随后,文中进一步对衔接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两个阶段的核心概念——专利转化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高校成果应用和科技服务存在一定程度的定位偏差。研究结果显示,研发投入、成果应用投入和科技服务投入对高校专利授权产生显着正向影响,而只有研发投入对高校专利出售产生显着正向影响。这一结果表明,主要以促进研发成果投入生产或在实际中运用,解决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为主要定位的成果应用活动,并未在以专利出售为代表的成果应用环节产生作用,反而对于专利授权环节产生显着正向作用。同样,应该在成果产出和成果转化两个环节都产生作用的科技服务也偏重于专利授权环节。此结果并不能说明要提升专利出售数量需要大力促进研发投入,而是反映了成果应用投入和科技服务投入并未对成果转化产生作用的事实。(2)提升应用研究对于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有利于专利转化。提升应用研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有助于提升基础研究成果在实际生产的应用可行性,使基础研究结果以一种更加成熟的技术形式出现,将整个专利应用过程向前推进,有利于专利的最终转化。(3)提升企业对于科研项目的参与程度,有利于专利转化。事实上,企业的资金投入是面向市场需求的,从科研项目立项开始就目的明确地针对市场需求。与纯科研目的为目标的科研项目不同,这种与实际应用目的结合紧密的科研活动更容易得到市场认可而获得成功转化。因此,单纯从专利转化应用角度来看,具有市场灵敏嗅觉的企业参与投入和支持有利于专利的转化。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为提升高校的知识生产力,从资源配置方式、评估体制、立项机制、以及成果应用等方面提出了改善的对策和建议。同时,从专利视角对高校知识生产力概念进行了剖析,将其分拆为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两个阶段,并从资源投入的角度分析了当前高校资源投入的问题以及提升资源投入效率的手段。为高等教育制度制定以及高校内部专利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和参考。
孙向军[7](2002)在《知识生产力研究 ——当代社会变革的哲学揭示》文中指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自身都在发生着革命性变革。引发这场变革的动因源自于生产力领域所发生的变革:知识生产力的出现。生产力发展的新现实呼唤我们对“知识生产力”这一新事物进行开拓性的研究。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角度出发,考察和分析生产力的新发展,论述知识生产力产生、内涵、性质、运行及其变革意义。然后论述我国发展知识生产力的重要性,在分析我国知识生产力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全文共分六部分。绪论主要探讨了知识生产力理论的建构问题。首先对西方知识研究的两个传统——知识论和知识社会学——的思想进行了梳理与反思,然后分析了传统的生产力理论在当代所面临的挑战,力争对现代知识与现代生产力的结合作出马克思主义的新解释,从而建构知识生产力理论。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肇始延续至今的知识论传统,一直把知识的本质、知识的性质以及知识的可靠性等形而上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产生于近代的知识社会学虽然把知识的价值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但却始终没有摆脱思辨哲学的影响。二者在认识论存在的唯心主义倾向,也使它们不可能认识到知识的真正来源。马克思于十九世纪创立的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科学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生产力、正确认识知识、正确认识知识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即使在今天,这一理论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一方面由于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教条主义理解,另一方面由于现代知识和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力的传统认识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西方知识研究和对生产力的传统认识所存在的缺憾为知识生产力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理论从经济学角度对知识的研究,为知识生产力研究提供了现实和理论基础。第一章探讨了知识生产力的形成问题。知识生产力的形成既是人类智力进化的必然,也是生产力本身发展的产物,同时还是一系列具体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农业社会中有限的经验知识的应用、工业社会中知识物化为机器,到知识社会中知识成为一种直接意义上的生产力,知识生产力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形态开始形成。在此过程中,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人的<WP=4>需要结构的转变、环境对人类发展的约束以及信息技术革命所引发的知识革命,都是知识生产力生成的条件。知识生产力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生产力,它意味着知识不仅成为生产力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成为生产力增长的源泉以及生产力发展的先导。知识生产力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的基础之上的,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体制基础,以信息化为前提,在全球范围运行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知识生产力的性质。知识不仅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是人类认识的成果,也是人们根据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而制定的、能够直接付诸实施的实践观念,知识往往要通过一定的符号系统表现出来。作为一种经济资源,知识具有非实体性、可共享性、可扩散性、非磨损性、动态性等特点。从生产力的本质上讲,知识与生产力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知识生产力表现为潜在生产力与现实生产力、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以及个人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第三章分析了知识生产力的运行情况。知识生产力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现实的过程和人的创造性的劳动实践活动。知识生产力的运行是通过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等环节来实现的,其中,知识生产是知识生产力运行的起点,它为知识的传播和使用提供对象,同时也为进行新知识的生产提供原材料;知识的传播是知识使用的必经阶段,也是促进知识生产的重要因素;知识的使用是运用知识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为知识的生产和知识的传播提供动力。知识生产力运行的诸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环形过程,但这些环节必须通过创新的劳动实践活动才能联结起来。因此,创新是知识生产力实现的现实途径。知识生产力的现实运行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环境。第四章主要揭示了知识生产力的变革意义。 本章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的意识与人的世界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知识生产力的变革意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知识生产力的发展核正了工业经济时代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创造了条件。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知识生产力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一体化加速发展;劳动者与雇佣者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分配的重心也开始向知识和智力转移。知识阶层和知识权力开始出现。组织在社会中的地位大大提升,组织结构也发生着变革。在人的意识与人的世界的关系方面,新型价值观,如知识资源观、知识财富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已经诞生;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态度也都发生着转变。第五章探讨了我国知识生产力发展问题。知识生产力理论是一种全新的生<WP=5>产力发展观。在我国,发展知识生产力既是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又是我国适应当代社会变革、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还是我国参与新的国际竞争,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紧迫要求。
白雄奋,黄文豪[8](1999)在《解放思想谱新篇 推进茂名新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十年前,我们的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实现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回顾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历程,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在这一思想路线指引下,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结果。一、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的一次次思想解放,是人们观念更新和茂名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先导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史上,八十年前掀起的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导,为"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而近二十年来在神州大地上先后掀起的三次思想大解放,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
陈雪丽[9](2003)在《新时期高校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规范有序的人才流动模式是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拥有完善的人才市场 ,是人才合理流动的前提 ;追求人才的产出效益是高校引进人才的根本目标。高校要将人才的内引外联结合起来 ,以市场机制为导向 ,建立相对稳定的人才骨干层与出入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双向复合管理模式。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是积极推进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动力 ,因此 ,高校必须强化创新意识 ,强化公平竞争机制 ,发挥市场在高校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王光烈,丁道荣,揭赣元,王道渝,蒋先继,赵禄祥,张泽忠,吴仲健[10](2001)在《学习“三个代表”思想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部分省市人事厅局长认真学习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体会摘登》文中认为
二、确立科学的知识经济观 努力推进科教兴晋事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确立科学的知识经济观 努力推进科教兴晋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2)嵌入与变异: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遭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反思现代性:乡村教育研究的应有立场 |
二、民众教育观念:反思乡村教育现代性的视点 |
三、历史的考察:反思乡村民众教育观念的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精英群体:乡村教育观念研究的方向之一 |
二、乡村民众:乡村教育观念研究的方向之二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范式:定性的理解 |
二、研究策略:历史的批判民族志 |
三、研究技术:文献与访谈 |
第四节 研究过程 |
一、研究个案的选择 |
二、研究现场的进入 |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 |
四、研究现场的退出 |
第二章 知识、权力与教育 |
第一节 知识社会学:现代知识的结构限制 |
一、知识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
二、知识社会学的基本架构 |
三、知识社会学的现代性反思 |
第二节 权力与规训:现代知识的再生产 |
一、微观规训技术:现代“知识—权力”运作的机制 |
二、学校教育:现代“知识—权力”运作的枢纽 |
三、表达-互动论:现代“知识—权力”运作的内在张力 |
第三章 “务实求验”:M村人教育观念的传统思维 |
第一节 解放前M村的生活与教育 |
一、以土地为中心:解放前M村的生活环境 |
二、简单与松散:解放前M村的私塾教育 |
第二节 “务实求验”:M村人传统的思维方式 |
一、“务实求验”思维方式的基点 |
二、“务实求验”思维方式的脉络 |
第三节 底层思维的展现:“务实求验”下的教育观念 |
一、一种参照:传统教育观念的精英视角 |
二、“务实求验”:传统教育观念的底层视角 |
第四章 传统主导型互动: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漂浮(1949-1978) |
第一节 M村的生活与教育 |
一、巨变的惨痛:M村的生活环境 |
二、朴素的现代性:M村的学校教育 |
第二节 “政治式”思维下的现代教育观念萌芽 |
一、“人”观:主客的张力 |
二、知识观:科学与技术 |
三、教学观:计划与系统 |
四、评价观:科学与筛选 |
五、管理观:制度与变通 |
第三节 现代教育观念的“务实求验”化 |
一、“人”观:简单劳动力 |
二、知识观:识字 |
第五章 双向异质型互动: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分化(1978—1998)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M村的新生活 |
一、土地生活的变化 |
二、走出土地 |
三、走出乡村 |
第二节 现代教育观念的新特征 |
一、政治意识形态的褪去 |
二、“理性”思维的深入化 |
第三节 M村民众教育观念的群体差异 |
一、间接规训的结果:M村普通民众的教育观念 |
二、直接规训的结果:M村文化人的教育观念 |
第六章 理性主导型互动: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霸权(1998-至今) |
第一节 新世纪M村的生活变化 |
一、大学生“先例”的增加 |
二、低知识含量工作收入的提高 |
三、大学生生活信息的进入 |
四、传媒电器的增加与收视习惯的改变 |
第二节 现代教育观念的“理性”精致化 |
一、追求高效的教学观 |
二、追求发展的评价观 |
三、追求精准的管理观 |
第三节 M村民众教育观念的理性主导 |
一、“人”观的“务实求验”化 |
二、教育方式观的“理性”化 |
结语 |
一、"务实求验"与"理性":教育观念的两种类型 |
二、"直接规训"与"间接规训":学校权力运作的两种机制 |
三、文化再造:传统教育观念的选择与重构 |
参考文献 |
(3)国际化进程中在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设计 |
1.2.1 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 |
1.2.2 本文的结构框架 |
第二章 高等教育国际化 |
2.1 教育国际化的概述 |
2.1.1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
2.1.2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成因分析 |
2.1.3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状况和应对策略 |
2.2 大学国际化 |
2.2.1 大学国际化的内容、形式和衡量标准 |
2.2.2 大学国际化的成因研究 |
2.2.3 大学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和改革策略 |
第三章 国内外留学生教育状况比较与启示 |
3.1 留学生教育内涵概论 |
3.1.1 留学生教育的属性 |
3.1.2 留学生教育市场的主要特征 |
3.1.3 留学生教育市场对策分析 |
3.2 国际留学生教育态势研究 |
3.2.1 当前国际留学生教育发展特点分析 |
3.2.2 美国——世界最大的留学生市场 |
3.2.3 德国——留学生教育新举措 |
3.2.4 日本——留学生教育新特点 |
3.2.5 韩国——留学生教育的后起之秀 |
3.3 在华留学生教育态势研究 |
3.3.1 在华留学生教育的历史回顾 |
3.3.2 在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现状 |
3.3.3 国内高校留学生教育典型个案分析 |
第四章 提升在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势在必行 |
4.1 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 |
4.1.1 质量的含义 |
4.1.2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内涵 |
4.2 留学生教育质量观 |
4.2.1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办学形式 |
4.2.2 留学生教育质量观内涵 |
4.3 在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提升的动因分析 |
4.3.1 外部动因 |
4.3.2 内部动因 |
第五章 在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设计 |
5.1 制约在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因素 |
5.1.1 生源与教育质量 |
5.1.2 师资与教育质量 |
5.1.3 管理与教育质量 |
5.1.4 留学动机与教育质量 |
5.1.5 文化冲突与教育质量 |
5.2 跨文化适应策略设计 |
5.2.1 跨文化适应的内涵 |
5.2.2 调查问卷相关信息分析 |
5.2.3 跨文化适应——心理适应策略设计 |
5.2.4 跨文化适应——社会文化适应策略设计 |
5.3 短期非学历留学生的质量提升策略设计 |
5.3.1 短期非学历留学生现状分析 |
5.3.2 短期非学历留学生质量提升策略设计 |
5.4 学历留学生的质量提升策略 |
5.4.1 在华留学学历生培养的现状 |
5.4.2 在华本科留学生培养质量提升的策略设计 |
5.4.3 在华研究生留学生的质量提升策略 |
5.5 优化留学生管理水平的策略设计 |
5.5.1 柔性管理 |
5.5.2 动态管理 |
5.6 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策略 |
5.6.1 构成要素 |
5.6.2 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渠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观念更新与科学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观念更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1 观念更新的基本内涵 |
1.1.1 观念更新是认识的深化 |
1.1.2 观念更新是主客观的重新统一 |
1.1.3 观念更新是对传统观念的扬弃 |
1.2 观念更新的一般规律 |
1.2.1 观念更新是观察的客观性和科学理论指导相统一的过程 |
1.2.2 观念更新是我向思维和他向思维相统一的过程 |
1.2.3 观念更新的时空特征 |
1.3 观念更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
1.3.1 观念更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
1.3.2 观念更新是人类文化创新的基本动力和主要内容 |
1.3.3 观念更新是维护社会稳定与良性发展的可靠途径 |
1.3.4 历史的经验 |
第二章 影响科学发展的落后观念及其成因 |
2.1 科学发展的内涵及其目标 |
2.1.1 科学发展的内涵 |
2.1.2 科学发展的目标 |
2.1.3 科学发展要求观念更新 |
2.2 与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落后观念 |
2.2.1 市场文化观念淡漠 |
2.2.2 官本位观念浓厚 |
2.2.3 民主、法制观念不强 |
2.2.4 政府职能观念落后 |
2.2.5 畸形的消费观念 |
2.3 落后观念形成的原因 |
2.3.1 自然根源 |
2.3.2 历史根源 |
2.3.3 经济根源 |
2.3.4 文化根源 |
2.3.5 体制根源 |
第3章 用观念更新推动科学发展 |
3.1 以经济新观念促进经济发展 |
3.1.1 效率与公平观 |
3.1.2 市场经济观 |
3.1.3 知识经济观 |
3.1.4 低碳经济观 |
3.2 以政治新观念引领社会发展 |
3.2.1 民主法制观 |
3.2.2 自由观 |
3.2.3 人权观 |
3.3 以文化新观念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
3.3.1 科学文化观 |
3.3.2 科学人才观 |
3.3.3 教育观 |
3.4 以社会新观念促进社会和谐 |
3.4.1 和谐观 |
3.5 以生态新观念指引生态文明 |
3.5.1 生态文明观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挑战与对策——论知识经济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 |
1.1 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况 |
1.1.1 知识的含义及其经济特性 |
1.1.2 知识经济的内涵和实质 |
1.1.3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
1.2 国际竞争力的含义 |
1.3 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力要素的变化 |
2、 知识经济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挑战 |
2.1 知识经济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
2.2 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概况 |
2.3 知识经济对中国科教力的挑战 |
2.4 知识经济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挑战 |
2.5 知识经济对中国国家创新能力的挑战 |
3、 中国发展知识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
3.1 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战略 |
3.2 知识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 |
3.3 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 |
结束语 |
注释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6)科技成果转化视角的高校知识生产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当前研究的局限 |
1.2.2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框架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预期的创新点 |
2 核心概念的相关研究 |
2.1 知识 |
2.1.1 “知识”的定义 |
2.1.2 不同领域的“知识” |
2.2 生产力 |
2.2.1 早期的生产力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
2.2.3 生产力的核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2.3 知识生产力 |
2.3.1 概念的提出 |
2.3.2 概念的演进 |
2.3.3 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
2.4 知识的新生产 |
2.4.1 知识新生产理论的产生 |
2.4.2 两种模式的比较 |
2.4.3 对高校知识生产力的影响 |
2.5 技术创新理论 |
2.5.1 技术创新的概念和本质 |
2.5.2 技术创新的过程 |
2.5.3 技术创新的演化 |
2.5.4 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 |
2.6 科技成果转化 |
2.6.1 科技成果的内涵 |
2.6.2 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及特征 |
2.6.3 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 |
2.6.4 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
2.7 高校知识生产力 |
2.7.1 高校知识生产力及相关概念的定义 |
2.7.2 高校知识生产力创造环节一:研发 |
2.7.3 高校知识生产力创造环节二:转化 |
2.8 本章小结 |
3 高校资源投入与知识生产力创造的案例研究 |
3.1 引言 |
3.2 理论背景 |
3.3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3.3.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3.3.2 案例选择 |
3.3.3 数据收集 |
3.3.4 数据分析方法 |
3.4 案例分析 |
3.4.1 斯坦福大学 |
3.4.2 东京大学 |
3.4.3 清华大学 |
3.5 多案例比较 |
3.5.1 研发投入 |
3.5.2 科技服务投入 |
3.5.3 成果转化投入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高校专利管理与资源投入实证研究 |
4.1 我国高校专利的发展 |
4.1.1 我国高校专利的发展环境 |
4.1.2 我国高校专利的发展现状 |
4.2 我国高校科技活动投入和产出情况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基本情况统计 |
4.3 我国高校知识生产力的资源投入分析 |
4.3.1 资源投入对于高校专利产出和应用的理论假设 |
4.3.2 变量设计 |
4.3.3 变量统计 |
4.4 信度和效度分析 |
4.4.1 信度分析 |
4.4.2 效度检验 |
4.4.3 相关分析 |
4.5 回归分析 |
4.5.1 资源投入对专利产出的回归分析 |
4.5.2 资源投入对专利出售合同数量的回归分析 |
4.5.3 资源投入对专利转化率的回归分析 |
4.5.4 回归分析的总结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5 提升高校知识生产力的对策 |
5.1 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重要性 |
5.1.1 促进自身的发展 |
5.1.2 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
5.1.3 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 |
5.2 促进高校知识生产力提高的对策 |
5.2.1 加强对高校专利转化率的重视 |
5.2.2 改善高校成果应用和科技服务的错位状态 |
5.2.3 提高应用研究对于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促进高校专利的有效转化 |
5.2.4 增加企业对科研项目的参与程度,促进高校专利的有效转化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知识生产力研究 ——当代社会变革的哲学揭示(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知识生产力理论的建构 |
一、 知识研究的两种传统及其理论缺憾 |
(一) 知识论:哲学视野中的知识 |
(二) 知识社会学:社会学视野中的知识 |
二、 对生产力的传统认识遇到的挑战 |
(一) 马克思以前的生产力思想 |
(二)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 |
(三) 现有生产力理论面临的挑战 |
三、 知识生产力理论:一种联合 |
(一) 知识经济:知识生产力研究的现实基础 |
(二) 知识生产力:一个革命性概念 |
四、 知识生产力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论文创新之处与框架 |
第一章 知识生产力的形成 |
一、 知识生产力的生成过程 |
(一) 农业社会:经验知识的应用 |
(二) 工业社会:科学的物化 |
(三) 知识社会:直接生产力 |
二、 知识生产力的生成条件 |
(一) 需要结构的变化 |
(二) 环境对物质生产力的制约 |
(三) 知识商品化:知识生产力形成的利益驱动 |
(四) 信息技术的革命性意义 |
三、 知识生产力:一种新的生产力形态 |
(一) 知识生产力:以知识为基础的生产力 |
(二) 知识生产力的总体特征 |
第二章 知识生产力的本质 |
一、 知识的概念、特性与分类 |
(一) 知识的含义 |
(二) 知识与科学、技术和信息 |
(三) 知识的特性 |
(四) 知识的分类 |
二、 知识与生产力的内在联系 |
(一) 生产力: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 |
(二) 生产力中的两类要素:物质性要素和智力性要素 |
(三) 生产力发展智能化规律 |
三、 知识生产力的性质 |
(一) 潜在生产力与现实生产力的统一 |
(二) 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统一 |
(三) 个人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统一 |
第三章 知识生产力的运行 |
一、 知识生产力的运行环节 |
(一) 知识的生产:客体化 |
(二) 知识的传播:社会化 |
(三) 知识的使用:主体化 |
二、 知识生产力的实现途径:创新 |
(一) 创新:从潜在生产力到现实生产力 |
(二) 创新的源泉与过程 |
(三) 创新的对象化形式 |
三、 知识生产力的运行环境 |
(一) 经济环境 |
(二) 政治环境 |
(三) 法律环境 |
(四) 文化环境 |
第四章 知识生产力的变革意义 |
一、 人与自然关系:从对立走向协调 |
(一) 人与自然关系的新阶段 |
(二)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条件 |
二、 人与人的关系:变化中的社会结构 |
(一) 生产关系的变革 |
(二) 知识阶层与知识权力的出现 |
(三) 组织结构的变化 |
三、 人的意识与人的世界的关系的变革 |
(一) 新型价值观的诞生 |
(二) 思维方式的转变 |
(三) 生存态度的变化 |
第五章 我国知识生产力发展问题 |
一、 知识生产力发展的意义:发展·变革·竞争 |
(一) 实现生产力发展的新路径 |
(二) 适应当代社会变革的选择 |
(三) 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需要 |
二、 我国知识生产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 我国知识生产力现状 |
(二) 我国知识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三、 我国知识生产力发展的对策:知识·主体·环境 |
(一) 促进知识发展 |
(二) 培养知识生产力的主体 |
(三) 塑造知识生产力发展的环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新时期高校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管理体制的本质要求 |
2.规范有序的人才流动模式是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 |
3.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是积极推进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动力 |
4.努力营造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环境 |
四、确立科学的知识经济观 努力推进科教兴晋事业(论文参考文献)
- [1]确立科学的知识经济观 努力推进科教兴晋事业[J]. 刘泽民. 理论探索, 1999(01)
- [2]嵌入与变异:现代教育观念的乡村遭遇[D]. 汤美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7)
- [3]国际化进程中在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探究[D]. 李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12)
- [4]观念更新与科学发展[D]. 孙芝娥. 山西大学, 2012(11)
- [5]挑战与对策——论知识经济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 刘星. 暨南大学, 2000(01)
- [6]科技成果转化视角的高校知识生产力研究[D]. 周杨. 浙江大学, 2012(10)
- [7]知识生产力研究 ——当代社会变革的哲学揭示[D]. 孙向军. 中共中央党校, 2002(02)
- [8]解放思想谱新篇 推进茂名新发展[J]. 白雄奋,黄文豪. 南方论刊, 1999(01)
- [9]新时期高校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思考[J]. 陈雪丽.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3(02)
- [10]学习“三个代表”思想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部分省市人事厅局长认真学习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体会摘登[J]. 王光烈,丁道荣,揭赣元,王道渝,蒋先继,赵禄祥,张泽忠,吴仲健. 中国公务员, 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