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鲁皖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方仲景,向宏发,丁梦林,计凤桔,汤有标[1](1979)在《苏鲁皖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的初步探讨》文中提出据考察区的晚新生代断裂活动性质和结合地震断层、地震应变带、震源机制、地形变、地壳测深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本区与华北北部的晚新生代应力场既有一致性,又有本身特点。推论是近邻诸板块相向挤压作用和伴随的深部物质运动而导致地壳上部侧向运动等不同级次作用力复杂叠加的结果。指出它与中生代区域应力场不同。
唐方头[2](2003)在《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特征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大陆现代以块体构造变形为主要特征。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块体活动的普遍性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所认同,导致了活动地块理论的诞生。活动地块是被形成于晚新生代、晚第四纪(100~120kaB.P.)至现今强烈活动的构造带所分割和围限、具有相对统一运动方式的地质单元。活动地块边界构造活动强烈,绝大多数强震都发生在地块边界的活动构造带上。活动地块具有新生性、层次性、整体性和立体性四个基本特征。中国大陆及邻区可以划分出6个一级活动地块,它们是:青藏、西域、华南、中缅、华北和东北活动地块。华北地块位于中国大陆的东部,与青藏、西域、华南和东北4个一级活动地块相邻,其地震活动强度和构造变形在东部地区最强,也是中国大陆强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华北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也是祖国的首都所在地。加强华北地块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规律的研究,对于防震减灾,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地块为研究对象,对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初步认识了华北地块内部与边界带的构造变形、强震活动的关系,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中国大陆的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 在前人对中国大陆活动地块划分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大陆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的关系。进一步证实了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明显受活动地块的控制,其中52%以上的6级地震、73%以上的7级地震和100%的8级地震发生在一、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内;多个活动地块边界带相互交汇、相互作用的地带往往是强震高发区;特别是几个一级活动地块的交汇部位,更是强震集中发生的地区;而且不同构造部位地块的活动性也有差异,以南北地震带为界,西部地块的活动性等明显高于东部地块,在西部地区,青藏地块活动性最高,而对于东部地区,华北地块活动最强烈。 二、华北地块与强震活动 利用华北地块已有研究成果,对华北地块的构造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认识到华北地块内的主要构造单元都表现出新生与继承的辩证发展。根据地块内地质、地球物理与强震活动等资料,将华北地块进一步划分成3个二级地块(鄂尔多斯、华北平原和鲁东—黄海),并对其中的一些二级地块进一步细分为三级和四级地块。 通过对华北地块内强震活动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活动地块对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华北地区二级活动地块边界带和活动地块内部5级以上地震的密度相差2.5倍以上,每平方千米地震释放能量是地块内部的30倍以上;7次8级特大地震都发生在一级、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7级大震除一级、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外,在三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也有分布,而4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上只有6级强震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地块不同构造部位的构造单元内的活动强度存在差异,对于二级地块:华北平原块体活动最强、鄂尔多斯块体活动最弱;对于三级地块:东南鄂尔多斯亚块体活动性大于西北鄂尔多斯亚块体,豫皖亚块体活动性明显大于太行亚块体和冀鲁亚块体;对于边界带:鄂尔多斯西南弧活动性最强烈,而华北平原块体和鲁东—黄海块体的南部边界带则活动较弱;大致以NE向大同—环县基底隐伏断裂、豫皖亚块体西边界和鲁西微块西边界的连线之间是华北地区活动最强的区域。 华北地块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特征,在空间上不同活跃期有不同主体活动区域。第一跃期7级以上大震主要发生在鄂尔多斯块体的边界带;第二活跃期7级以上大震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和华北平原块体的边界带上;而第三活跃期7级以上大震除在二级活动地块的边界带发生外,在华北平原和鲁东一黄海块体的内部也有分布。研究还发现华北地块不同震级地震在活动地块内部和边界带的分布差异很大,震级越大两者的差异越大;地块级别降低,各震级地震的频度和能量释放在块内与边界带的比值都减,J。三、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应力场和断裂活动研究 利用近期震源机制解资料研究华北地块构造应力场,证实了区内主压应力方向为NE一NEE,强震发生主要受区域应力场控制。同时发现,在强震活跃期间,在与强震发生有关的边界带内震源机制解主压应力P轴的方向与区域应力场基本一致,而在地块内和其它边界带上则存在一定的差异;平静期间,则总体与区域应力场基本一致。 利用GIS对华北地块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进行统计研究后现,华北地块内地震活动在不同时期受不同构造控制。具体表现为,在1474一1804地震活动活跃期内,强震主要受NE断裂组控制;1805年以来强震主要受NW断裂组控制。1970年以来,5级以下地震活动主要受NE断裂组控制;6级以上强震主要发生在NE和NW断裂组交汇区内。 跨断层测量资料表明,邦庐断裂带和太行亚块体内断裂的近期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小于张家口一渤海断裂带和山西断陷带;山西断陷带东缘断裂的近期构造变形强度明显弱于西缘;华北地块对于NE走向断裂作用为主的构造单元(包括地块和边界带),强震活动时段的断层运动速率明显小于强震活动较弱的时段;对于NW走向断裂作用为主的构造单元,强震活动时段的断层运动速率明显大于强震活动较弱的时段;对于NE、NW走向断裂?
徐杰,王若柏,王春华,宋长青[3](1997)在《华北东南部介休-新乡-溧阳北西向新生地震构造带》文中认为根据华北地区东南部的地震活动、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等资料,对介休-新乡-溧阳北西向地震带的地震地质条件作了分析。此地震带具有统一的现代区域构造应力背景,是华北东南部的一条现代地壳剪切破裂带;沿此带发育由一系列晚第三纪以来继承性活动的和新产生的北西向断裂组成的活动断裂带,它斜穿不同的构造单元是一条新生地震构造带
王亚妹,万天丰[4](2008)在《中国东部新生代岩石圈构造滑脱、岩浆活动和地震》文中指出在岩浆活动比较发育的中国东部地区,通过研究岩浆起源深度来大致判断岩石圈底部和内部是否存在局部构造滑脱面是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华北期(始新世—渐新世)的构造滑脱主要局限在岩石圈底面与先存的NW或E—W向与NNE向岩石圈断裂的交点附近。喜马拉雅期(中新世—早更新世)在先存的NNE和NE向3条岩石圈断裂(太行山断裂,郯庐断裂和东南沿海断裂)与岩石圈底面相交部位发生较强烈的滑脱。根据地震资料分析,新构造期(中更新世以来)的构造滑脱主要发生在莫霍面和中地壳附近,局部呈面状分布,但华南地区则不发育构造滑脱。现代的重力梯度带就是大陆岩石圈地幔与大洋岩石圈地幔的分界线,也是岩浆作用强烈与微弱区的分界,此界线从白垩纪到现代最大向东移动了大约200 km。作者认为,主干断层是造成岩石圈内构造滑脱的主导因素。中国东部新生代岩石圈内部不同圈层之间的构造滑脱作用与断层控制了板内岩浆活动和地震的性质、强度及空间分布。研究结果不支持在中国东部新生代岩石圈深部存在广泛的地幔羽和热地幔上隆作用,也不支持中国东部在新生代发生大规模的岩石圈拉张减薄作用的假说。
环文林,时振梁,鄢家全[5](1982)在《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太平洋板块运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中新生代以来,我国东部及邻区濒临太平洋区域广泛发育着一个规模宏伟、活动强烈的北东—北北东向构造体系。对此构造体系的性质及其动力来源有着几种不同的看法。本文根据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了本区构造形变和构造应力场特征,认为,北东—北北东向构造的不同性质是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我国东部构造形变和构造应力场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演化阶段,各阶段的构造动力与太平洋内各时期板块运动的方向和边界条件有着密切关系。
徐继山[6](2012)在《华北陆缘盆地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地裂缝既是一种以地面破裂变形为显著特征的宏观地质现象,又是一种对地表土体直接破坏的表生地质灾害,在华北平原地区乃至整个华北板块区域发育之广、危害之大,世属罕见。随着人类工程实践活动向自然领域拓展,地质活动也愈加反作用于人类自身,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地裂缝等灾种的危害日益突出。本质而言,地裂缝是致裂因素在一定介质中按照某种法则演进而成的地表破裂现象,反映了连续性时空对非连续性地质事件或工程事件的突变响应关系。本次研究以“华北平原地面沉降地裂缝调查与监测”项目为依托,探讨华北地裂缝成因本质的相关理论问题,旨在摸清地裂缝活动规律、破解地裂缝孕发机理、探寻地裂缝减灾措施,为农业生产、民居民生、工程建设、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本文利用地质调查、勘探、测绘、监测、试验等工程手段,以及事实归纳、理论分析、模型演绎、逻辑论证等理论方法,从深部与表部、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等角度,对华北陆缘拗陷盆地——华北平原地裂缝全面展开研究,得出六个方面的成果:1)通过调查研究,新近查明了华北地裂缝分布现状。华北地裂缝分布格局为“一带四区”,即太行山前地裂缝发育带、冀中拗陷地裂缝发育区、沧县隆起地裂缝发育区、临清拗陷地裂缝发育区,以及其他零散发育区,在构造上基本布于太行山前断裂以东、沧东断裂以西、燕山褶皱带以北这一带状区域;具有扩展方向性、分布群集性、构造关联性、形成复杂性、活动周期性等五个属性。2)通过理论研究,全面阐释了华北地裂缝孕裂机理。华北平原地裂缝的孕育、成生和演化联系于一定的时空环境,包括大尺度的构造环境和小尺度的局部环境。从微观上看,地裂缝是土体介质材料连续性的中断,土体所处环境发生变化,造成了维持土体平衡状态的固有条件改变而诱发土体微观结构重新分布,当变化累积到极限而发生破坏。从宏观上看,地裂缝作为一种地质要素,与其他空间地质要素、动力地质要素、时间地质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的、相互联系的体系,地裂缝的形成是这一体系自身变化、演化的结果。从地裂缝的孕裂环境的要素组成来看,地层结构是地裂缝形成的介质因素,地质结构是其构造因素,现代构造应力和现代地壳变动是其动力因素,块体演化是其时间因素。3)通过事实研究,重点分析了华北地裂缝启裂机理。地裂缝在长期缓慢的变化过程中因某些因素的突变,而使在一定深度和范围内的土体持力性质发生弱化,破裂活动被较大规模、较大速度地启动并扩展,最终在地表显化。构成地裂缝的启裂条件包括深部构造拱裂作用、基底伸展抻裂作用、断层活动错裂作用、水体活动渗裂作用、埋藏地貌陷裂作用、岩溶构造蚀裂作用、采掘活动塌裂作用等七个方面。4)通过勘探研究,首次归纳了华北典型地裂缝成裂模式。地裂缝的形成过程包括孕育、开启、发展、演化、休止、复活等环节,这些环节并非由简单因素始终控制,而是糅合了内动力、外动力因素的复杂过程。华北平原典型地裂缝成裂模式可以划分为盆缘断裂牵动式(邯郸)、断块升降位错式(隆尧)、隐伏断裂蠕动式、深部剪切开花式(河间)、地震活动响应式(唐山)、抽水作用加剧式、表水渗透潜蚀式、埋藏地貌沉陷式(大名)、内外动力耦合式等九种模式。5)通过区域研究,尝试探讨了华北地裂缝群发机制。在板块尺度上,华北地区地处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汇地带,被燕山隆起、太行山隆起及泰山隆起围限。青藏高原隆升带来的远程效应及太平洋板块南北偏移带来的阻挡效应,造成深部物质运动并向地表转化,形成华北地区近EW向拉张应力场,共同促生了地裂缝的群发现象,表现为时空选择发育特征。6)通过评价研究,初步划分了华北地裂缝危险区域。利用层次分析法将华北地区地裂缝危险区划分为四个等级——高度区、中高度区、中度区及轻度区,其中太行山前断裂、沧东断裂及冀中拗陷西缘断裂带为地裂缝监测、预报的重点区。最后,地裂缝的理论价值在于解释已发现事实、预测未知事实,更多新事实的探索、更新、验证,不仅有助于科学认识的深入,也有助于工程实践的推进。
王若柏[7](1988)在《苏鲁皖地区现代构造活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用苏鲁皖地区50—80年代的精密水准资料作出两张垂直形变图,并结合新构造及地质背景分析研究了现代构造活动的特征。发现(1)切过本区的郯庐断裂带是一条控制性构造,其活动决定了本区现代构造活动的特点。(2)郯庐带从临沂—五河为一走滑活动段,其两端为应力积累的闭锁区。(3)断裂带长趋势处于右旋走滑活动状态,近期出现反向活动。文章最后分析了1668年鲁南大震产生的构造原因。
刘锁旺,甘家思,薛宏交[8](1983)在《长江三峡地区的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文中指出本文根据活动断裂的错动方式、白垩-第三纪红层变形和破裂的组合关系等资料,利用赤平投影作图求出各观测点主应力(σ1、σ2和σ3)的参数,并结合震源机制和地壳形变测量数据,着重描述了喜马拉雅运动以来的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长江三峡(及邻区)各构造区域内σ1轴向随时空而变化。按照“弹性回跳理论”和“Baushinger效应”分析了现今应力场的这种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提出构造应力场σ1轴的长期变化,可以作为板内弱震活动区(带)的一种构造标志。
聂宗笙,刘仲温[9](1984)在《华北地块破裂过程及构造活动规律》文中提出 华北地块为兴凯构造运动古中国地块解体形成,震旦纪至三叠纪,经历了漫长的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表现为地块整体的升降运动,地层岩相稳定,厚度变化不大,地层之间一般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岩浆活动不发育。中、新生代时期,华北地块受断裂控制,逐渐解体为规模不等的断块,经历了复杂的褶皱、断裂变动,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对华北地块破裂过程及构造活动规律的研究,在阐明矿产的形成、地壳演化发展规律方
李祖武[10](1983)在《中国东部北北西——北西向构造系的活动性及其应力场》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根据上新世以来的断裂变动,火山活动、褶皱作用。地貌等方面的资料,论证了中国东部北北西——北西向构造系在新构造期的活动性及其应力场。又据地震震中分布、等震线长轴、地裂缝、地形变等方面资料,论证了北北西——北西向构造系的现代活动性及其应力场。并讨论了这一构造系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二、苏鲁皖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鲁皖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活动地块 |
第一节 板块构造与活动地块 |
第二节 中国活动地块划分 |
第三节 活动地块与强震活动 |
第二章 华北地块与强震活动 |
第一节 华北断块区构造演化特征 |
第二节 华北地块划分 |
第三节 华北地块强震活动特征 |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认识 |
第三章 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应力场和断裂活动特征研究 |
第一节 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应力场 |
第二节 由地震活动反映华北地块活动断裂的运动特征 |
第三节 跨断层形变测量反映的断层活动 |
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认识 |
第四章 华北地块地壳形变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华北地块垂直形变特征 |
第三节 华北地块水平形变特征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华北地块构造变形机制讨论 |
第一节 华北地块的构造背景 |
第二节 华北地块典型震例震前主要构造变形特征 |
第三节 华北地块的构造变形机制讨论 |
第四节 华北地块未来强震活动主体地区分析 |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4)中国东部新生代岩石圈构造滑脱、岩浆活动和地震(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华北期 (始新世—渐新世, 52~23 Ma) 岩石圈构造滑脱 |
3 喜马拉雅期 (中新世—早更新世, 23~0.78 Ma) 岩石圈构造滑脱 |
4 新构造期 (中更新世以来, 0.78 Ma~) 岩石圈内构造滑脱 |
5 讨 论 |
(6)华北陆缘盆地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1.4.1 指导思想 |
1.4.2 研究思路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及待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华北平原地裂缝发育状况 |
2.1 华北平原地裂缝的分区分类 |
2.1.1 华北平原地裂缝分区 |
2.1.2 华北平原地裂缝分类 |
2.2 华北平原地裂缝的展布特征 |
2.2.1 整体特征 |
2.2.2 平面特征 |
2.2.3 剖面形态 |
2.3 华北平原地裂缝的灾害特征 |
第三章 华北平原地裂缝孕裂环境 |
3.1 华北地区孕裂地层因素 |
3.1.1 华北地层划分 |
3.1.2 华北地层特征 |
3.1.3 地层孕裂规律 |
3.2 华北地区孕裂构造因素 |
3.2.1 断裂构造分布 |
3.2.2 断裂活动特征 |
3.2.3 断裂孕裂规律 |
3.3 华北地区孕裂动力因素 |
3.3.1 构造应力场 |
3.3.2 现代地壳变动 |
3.3.3 构造地震活动 |
3.4 华北地区孕裂演化因素 |
3.4.1 块体演化基础 |
3.4.2 盆地演化阶段 |
3.4.3 断块演化结果 |
第四章 华北平原地裂缝启裂条件 |
4.1 华北地区深部构造拱裂机理 |
4.1.1 深部模型分析 |
4.1.2 数值模拟分析 |
4.1.3 拱裂机理分析 |
4.2 华北地区基底伸展抻裂机理 |
4.2.1 基底模型分析 |
4.2.2 数值模型分析 |
4.2.3 抻裂机理分析 |
4.3 华北地区断层活动错裂机理 |
4.3.1 断层模型分析 |
4.3.2 断层试验分析 |
4.3.3 错裂机理分析 |
4.4 华北地区水体活动渗裂机理 |
4.4.1 水体因素分析 |
4.4.2 地面沉降分析 |
4.4.3 渗裂机理分析 |
4.5 华北地区埋藏地貌陷裂机理 |
4.5.1 埋藏地貌分析 |
4.5.2 陷裂机理分析 |
4.6 华北地区岩溶构造蚀裂机理 |
4.6.1 岩溶特征分析 |
4.6.2 蚀裂机理分析 |
4.7 华北地区采掘活动塌裂机理 |
4.7.1 塌陷特征分析 |
4.7.2 塌裂机理分析 |
第五章 华北平原典型地裂缝成裂机理 |
5.1 顺义地裂缝 |
5.1.1 整体规律分析 |
5.1.2 典型特征分析 |
5.1.3 槽探资料分析 |
5.1.4 钻探资料分析 |
5.1.5 物探资料分析 |
5.1.6 成因机理分析 |
5.2 河间地裂缝 |
5.2.1 发育规律分析 |
5.2.2 成裂机理分析 |
5.3 隆尧地裂缝 |
5.3.1 基本特征分析 |
5.3.2 探槽资料分析 |
5.3.3 物探资料分析 |
5.3.4 成裂机理分析 |
5.4 大名地裂缝 |
5.4.1 整体特征分析 |
5.4.2 成因机理分析 |
第六章 华北平原地裂缝群发机制 |
6.1 华北地裂缝群发特征 |
6.1.1 空间联系性 |
6.1.2 时间联系性 |
6.2 华北地裂缝群发背景 |
6.2.1 现今构造应力环境 |
6.2.2 现今大陆构造变动 |
6.3 华北地裂缝群发机理 |
6.3.1 数值模型分析 |
6.3.2 理论模型分析 |
6.4 华北地裂缝群发预测 |
6.4.1 评价方法 |
6.4.2 评价因子 |
6.4.3 评价结果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苏鲁皖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苏鲁皖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的初步探讨[J]. 方仲景,向宏发,丁梦林,计凤桔,汤有标. 地震地质, 1979(04)
- [2]华北地块近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特征研究[D]. 唐方头.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3(04)
- [3]华北东南部介休-新乡-溧阳北西向新生地震构造带[J]. 徐杰,王若柏,王春华,宋长青. 地震地质, 1997(02)
- [4]中国东部新生代岩石圈构造滑脱、岩浆活动和地震[J]. 王亚妹,万天丰. 现代地质, 2008(02)
- [5]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太平洋板块运动[J]. 环文林,时振梁,鄢家全. 地质科学, 1982(02)
- [6]华北陆缘盆地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D]. 徐继山. 长安大学, 2012(07)
- [7]苏鲁皖地区现代构造活动研究[J]. 王若柏. 地震地质, 1988(01)
- [8]长江三峡地区的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J]. 刘锁旺,甘家思,薛宏交. 地震地质, 1983(01)
- [9]华北地块破裂过程及构造活动规律[J]. 聂宗笙,刘仲温. 中国区域地质, 1984(02)
- [10]中国东部北北西——北西向构造系的活动性及其应力场[J]. 李祖武. 地震研究, 19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