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R径向转向架导向机构最优精度综合研究

HTCR径向转向架导向机构最优精度综合研究

一、HTCR 径向转向架导向机构最优化精度综合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金洵浩[1](1999)在《HTCR 径向转向架导向机构最优化精度综合的研究》文中认为针对HTCR径向转向架导向机构,提出了用最佳极限偏差法建立优化精度综合数学模型和用广义简约梯度法进行优化计算的2种步骤,并应用优化所得结果举例说明制定各构件长度公差的方法。

朱玺[2](2009)在《三轴径向转向架采用非对称导向机构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径向转向架是相对传统转向架而言,具有径向调节功能的转向架。径向转向架能有效消除轮轨冲角、实现前后轮对摇头运动耦合,降低轮缘磨耗并提升转向架性能,是一种能很好满足我国线路现状(小半径曲线较多)的转向架形式。在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径向转向架上常见的导向机构之后,本文提出了一种不以转向架横向或者纵向的中心线对称分布的新型导向机构,称之为非对称径向导向机构。文中对非对称径向导向机构的导向原理从机构运动学的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机构函数综合验证了其满足径向转向架的导向要求。该RSSR-RSSR形式的机构具有非对称、空间布置灵活、适应性较强等特点,能有效的解决在既有转向架基础上进行径向改造时,导向机构与既有转向架部件发生干涉的难题。进行改造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出非对称的径向导向机构,并对要改造的转向架进行少量改动,使导向机构可以安装在被改造的转向架结构上。文中首先介绍的是机构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并应用机构功能分解组合拟定了所设计导向机构的运动功能组合,即机构的运动链。根据运动链和改造目标转向架的空间结构确定了导向机构的简图和部分机构尺寸。本文研究了导向机构综合的方法,并引入了编程来解析机构的思路。在机构综合时采用了基于程序的机构数学模型运算。在编程求解机构参数和对机构做仿真计算时,充分考虑了方法的通用性,确保程序和方法可以用于其他类似机构解析中。机构解析完成后,本文对所设计的导向机构进行了具体的机械结构设计,和相关部件的稳定性及强度校核,进一步讨论并验证了这种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既有大功率传统转向架进行径向改造的科研课题,提出了非对称径向导向机构的结构方案,并完成了相关的计算分析。从而验证了非对称径向导向机构应用于径向转向架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为既有转向架进行径向改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改造思路。

严国希[3](2016)在《机车径向转向架耦合连杆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径向转向架机车能够很好的改善机车的曲线通过性能,减少轮轨磨耗,同时还可以减小轮轨之间的作用力,提高机车通过曲线的速度,并且能够显着提高机车的牵引性能。本文利用DF8B内燃机车径向转向架的力学简化模型,推导出径向机构中耦合连杆的受力计算公式。通过动力学软件SIMPACK仿真分析以及实车试验,得出了机车在直线轨道以不同速度工况行驶时,转向架耦合连杆载荷的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将理论值、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三者进行对比,验证了理论推导的准确性。然后,通过对耦合连杆受力计算公式的分析,总结了耦合连杆在直线工况下受力的影响因素。接着,分析了曲线工况下转向架径向机构的受力情况,并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进行了DF8B内燃机车动力学模型的曲线工况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再次验证了理论公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运行线路的曲线半径、外轨超高、机车运行速度、轨道不平顺、机车车轮轮径以及转向架结构参数对耦合连杆载荷的影响。结果显示,机车运行速度每增加20 km/h,连杆载荷大约增加25-30kN,连杆偏距分别增大10%、20%时;连杆载荷分别减小8.8%和16.5%。电力机车改装径向转向架能够很好地解决其运行中轮轨磨耗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加装径向转向架的HXDIC大功率电力机车的耦合连杆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将连杆载荷仿真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同时,分析了机车运行时不同因素对耦合连杆载荷的影响。为了径向机构的重要部件耦合连杆能够在机车运行时正常工作,并且保证较高的稳定性。本文以HXDIC大功率电力机车为实车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其动力学模型,从是否在连杆中间加装弹性支承、连杆的截面尺寸、支承刚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发现,改变支承刚度与连杆截面尺寸对连杆的纵向载荷影响不大,但会影响机车运行时连杆的横向、垂向位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耦合连杆的截面尺寸及支承刚度进行了动力学优化设计。

金洵浩,杨利军[4](1999)在《按最小横动量设计Re4/4型径向转向架导向机构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要实现Re4/4 型转向架的径向调节,必然存在轮对与牵引电机或构架间的相对横动。通过对导向机构的位移分析,导出了该型转向架通过曲线时轮对相对牵引电机的横动量计算公式;提出了应用插值逼近法设计该型转向架导向机构,可使横动量最小。提出确定各构件尺度过程中应遵循的各项准则。以算例说明应用该方法设计导向机构的具体过程

文永翔[5](2019)在《独立轮对轻轨车导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轻轨交通运量大、成本低,其中用独立轮对构成的100%低地板轻轨车,极大的方便了小孩老人的上下,助力了城市的人性化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独立轮对存在导向力不足和轮缘偏磨等问题,为此针对独立轮对轻轨车的导向技术问题,开展了如下的研究工作:首先,研究了轻轨车总体与转向架的设计问题。从国内外轻轨车辆结构出发,拓扑分析了几种主流车型的曲线通过问题,轮对型式对车辆低地板率的影响,以及独立轮对转向架的驱动装置布置方式。研究了轮系传动系统中的配齿公式和传动规律:传动轮系中的齿轮在满足配齿条件下,能实现对耦合轮对差速控制。以此为基础,给出一种采用主动行星差速器的耦合轮对转向架概念结构。其次,研究了主动差速器耦合的独立轮对导向控制问题。从轮轨关系出发,推导了耦合轮对的蠕滑力公式,分析得出耦合轮对能够产生纵向蠕滑力和回转力矩,具有自动对中能力。进行了主动控制左右车轮转速的导向研究,推导了独立轮对的运动学方程。分析得出主动导向控制方法,由车辆运行速度和轮对所处的线路曲率半径及轮对结构常数决定差速的指令。在圆曲线上达到稳态时,轮对能沿着轨道中心线通过曲线。最后,利用SIMPACK软件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了刚性轮对、独立轮对和主动控制耦合轮对三种轻轨车辆的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刚性轮对和耦合轮对在直线上具有对中能力,独立轮对仅靠重力复原力缓慢地向轨道中心复原;刚性轮对和独立轮对的小半径曲线通过能力较差,轮对的横移量和冲角都较大;采用铰接式的刚性轮对选择合适的回转刚度时,其曲线通过性能得到改善;耦合轮对结合基于运行速度与曲线曲率的左右轮转速差控制,可获得良好的小半径曲线通过性能。

杨书志[6](2007)在《提速货车转向架下交叉支撑装置制造工艺与疲劳寿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铁路已经进行了五次大提速。为了适应铁路提速的需要,货车行业也在进行提速改造。货车提速的关键在于要有能适应提速运行需要的货车转向架。通过从对性能、检修及经济性等方面综合比较,侧架交叉支撑式三大件转向架更适于我国的铁路货车提速需要,应该是为我国货车提速转向架的发展方向。交叉支撑转向架通过在两侧架间增加弹性交叉支撑装置,保持转向架运行过程中两侧架相对正位,提高转向架抗菱刚度,减少转向架的轮轨冲角,从而有效改善运行过程中车轮轮缘磨耗。在交叉支撑型转向架的制造中,交叉支撑装置是保证上述性能的最重要的部件,作为一种焊接部件在运用过程中,不停的承受不规则的交变载荷,因此对侧架交叉支撑装置的制造质量及疲劳寿命要求非常高,同时作为货车上除轮对以外,距轨道距离最近的部件,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行车事故。本文通过对交叉杆扣板直焊缝、端头环焊缝等各部位裂纹的分析,找出了其断裂机理及与疲劳寿命的相关因素,同时对对疲劳试验加载条件进行研究,制订合理的疲劳试验对交叉杆进行疲劳分析,以便为下一步交叉杆焊接及组装工艺改进提供有效的依据。根据试验结果对交叉杆的制造工艺、组装工艺进行了改进,根据制定的疲劳试验条件对交叉杆进行实验室疲劳试验及实际运用考验,最终证明了交叉杆制造工艺改进的有效性;同时完善交叉支撑装置的组装工艺及检测手段,减少由于组装原因对交叉杆寿命的影响。

任利惠[7](2006)在《独立车轮导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大中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轨道交通工具中,低地板轻轨车辆由于造价低、上下车方便等因素而被欧洲和我国一些城市所接受,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模式。 实现轻轨车辆低地板化的关键是降低车轴的高度,以保证车内通道的贯通,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是采用独立车轮。独立车轮是“独立旋转车轮”的简称,最简单的独立旋转车轮就是将传统的刚性轮对的左右车轮解耦,使它们各自独立地绕车轴旋转。由于车轴不再需要旋转,因而独立车轮轮对的车轴可以做成曲轴形状,甚至取消车轴,以满足低地板车辆的需要。 与传统的刚性轮对相比,独立车轮理论上不存在纵向蠕滑力产生的回转力矩,因而不会产生蛇行运动,对提高稳定性有好处。但是这一优点也同时是它的缺点,因为独立车轮缺少了纵向蠕滑力矩的导向作用,因而降低了轮对的导向能力,大大限制了独立车轮的使用。如何提高独立车轮的导向能力,一直是本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的目的对独立车轮的各种导向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并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独立车轮导向能力。 对于采用被动悬挂的独立车轮转向架,独立车轮的导向能力最终都依赖于重力复原力,而重力复原力取决于左右车轮的接触角差,因此设计具有较大接触角差的踏面是提高独立车轮的导向能力的基本措施之一。论文研究了采用接触角反推法设计独立车轮踏面的技术,介绍了接触角踏面反推法的原理及其实现,并针对不同的独立车轮走行部,提出了独立车轮踏面设计的原则,给出了设计实例。研究表明,接触角曲线踏面反推法对独立车轮的设计非常有效,并且能够实现踏面外形的计算机设计。 对于采用被动悬挂的独立车轮转向架,在使用较大接触角差的踏面基础上,还应该采用具有径向功能的转向架。从原理上讲,具有径向功能的独立车轮转向架可分为两类:迫导向转向架和自调节转向架。迫导向转向架是通过迫导向机构,利用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相对转角或者是相邻车体之间的转角,迫使轮对趋向径向位置。论文研究了独立车轮耦合转向架—一种新型的迫导向转向架的导向原理,给出了其实现径向导向的条件,仿真分析了装用独立车轮耦合转向架的低地板轻轨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和直线复位特性,并设计了其关键部件

姜长明[8](2008)在《铁路货车交叉支撑转向架交叉支撑装置疲劳寿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铁路又好又快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铁路已经进行了第六次大提速,主要铁路干线提速区段的最高运行速度已达160km/h以上,今后我国铁路旅客运输还将进一步全面提速。由于我国铁路网基本上是客车、货车共线运输的铁路网,随着客运速度的提高,要求货运速度相应提高,因此第六次大提速时,对铁路货车也进行了首次提速。转K2型、转K6型交叉支撑转向架是由齐车公司研发制造的,是铁路货车主型提速转向架之一,最高商业运行速度可达120km/h;其中交叉支撑装置是引进SCT公司的侧架下交叉支撑技术,交叉支撑装置可以提高转向架的抗菱刚度,从而提高了车辆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交叉支撑装置是交叉支撑转向架中起提速作用最重要的部件,为部件焊接结构,其承受的载荷主要是车辆运行中的动载荷,包括左右侧架承受着由轮对传来的轮轨垂向、横向动作用力和冲击振动等复杂的动力作用;在扭曲线路上两侧架产生反向点头位移等复杂的交变动应力。因此交叉支撑装置的制造质量特别是焊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车辆运行的安全可靠。本文通过对交叉杆端头环焊缝、扣板直焊缝等各部位裂纹的分析,找出了其断裂机理及与疲劳寿命的相关因素。以此为依据对交叉杆的焊接工艺及其相关联的因素进行了改进,经过细化晶粒焊接、杆身抛光、压型等工艺试验确定了相关的工艺参数。为检验工艺改进的效果,还对杆身与扣板焊缝、杆身与端头等主要焊缝做了疲劳寿命分析,进行了交叉杆疲劳试验及实际运用考验,最终证明交叉杆制造工艺的有效性。

陈健[9](2006)在《半主动悬挂控制策略仿真及其在摆式客车上的应用分析》文中认为摆式客车可以在不降低旅客乘坐舒适度的情况下以较高的速度通过曲线,这是既有线路提速、增加铁路客运能力、提高铁路与其它交通工具竞争能力的一种有效办法。随着相关学科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车辆悬挂振动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成为车辆动力学和自动控制领域的国际性前沿课题。近年来,特别是高速、廉价的微处理系统的普及,使得研究实用的主动和半主动悬挂系统成为可能。将半主动控制应用到摆式客车上,作为改善乘坐舒适度的一种方法,在今后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半主动悬挂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并简要介绍了国外几种已成功开行的半主动悬挂摆式车辆。第二章分析了摆式客车提速机理,对倾摆机构进行几何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阐述了摆式客车的组成以及作动器倾摆的实现,介绍了天棚阻尼控制原理和控制策略。研究了多种非智能和智能半主动控制策略,包括天棚阻尼控制、PID控制、模糊控制和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分析了几种控制方式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建立了具有二系横向和垂向的半主动控制自导向式摆式客车仿真模型,考虑轮轨接触几何和蠕滑关系的非线性、轮对自由横动量和轴箱横向止挡的非线性、二系横向止挡的非线性,二系抗蛇行减振器以及部分减振器的非线性特性。将半主动悬挂和被动悬挂摆式客车的平稳性性能、蛇行运动稳定性和曲线通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了倾摆系统故障对半主动悬挂摆式客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包括正常倾摆、无倾摆、倾摆不复原、倾摆角度不足和反向倾摆,将这五种情况运行时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且研究了倾摆系统时滞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半主动悬挂时滞对摆式客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当时滞20ms时许多指标恶化的较为严重,半主动控制失效,说明时滞不能过大。为了突显半主动悬挂的优势,对控制系统时滞进行研究和限制显得尤为必要。 将半主动控制以一定的形式应用于摆式客车使乘客在直线和曲线上都具较高的舒适性,对提高摆式客车的运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杨铁牛[10](2000)在《面向逆工程的原始设计参数还原的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反求工程基于原型的再设计是适应瞬息万变市场需求,迅速进行创新设计的最佳途径之一。参数还原是基于原型再设计的关键,是反求工程达到更高阶段的必由之路。参数还原其直接目的是解决实物反求之去伪存真的问题,即剔除可能包含在产品中的制造、装配、磨损、测量、计算等误差,在防止误差扩散的前提下还原其设计参数。但是,其根本目的是从本质上理解原设计对于各种设计因素间关系的处理方式、方法,找出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设计思想及再设计结果,帮助我们提高自主设计能力。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反求工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国内外反求工程研究的不足,结合我国设计制造水平的实际,首次对参数还原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参数还原的概念、定义、理论框架和完整的参数体系,总结了参数还原各个阶段的理论基础与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对参数还原实现过程中所需的知识特点进行分析,建立了参数还原知识的分类体系,提出了适宜于参数还原的知识表示方法,创建了反求对象的三元关键字综合设计模型,建构了参数还原的数据层次结构和设计流程。文中对参数还原的基本尺寸进行了科学分类,系统总结了基本尺寸的若干取值准则。创建了统计分析法估计基本尺寸和专家系统法进行基本尺寸估计值校验的设计算法。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神经网络法选择配合的模型。首次将神经网络法用于配合类型的聚类分析与选择,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知识表示技术、结合模拟专家解释与规则校验机制的方法解决零件配合设计参数还原问题。本文对尺寸链特点进行分析之后,阐述了封闭环是反求对象各个功能指标的直接载体,论述了正、反设计中封闭环公差确定的异同,肯定了封闭环在参数还原中的特殊作用。进而论证了在参数还原中构造尺寸链时,相关形、位误

二、HTCR 径向转向架导向机构最优化精度综合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TCR 径向转向架导向机构最优化精度综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三轴径向转向架采用非对称导向机构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课题的创新性
第2章 径向转向架导向机构工作原理和机构设计的方法
    2.1 径向转向架导向机构工作原理
        2.1.1 径向转向架种类划分和导向原理
        2.1.2 成熟机车径向转向架简介
    2.2 机构设计方法介绍
        2.2.1 机构设计理论简介和发展现状
        2.2.2 机构综合简介和方法
    2.3 机构设计中的运动链
第3章 非对称径向导向机构机构设计
    3.1 导向机构的设计准则
    3.2 非对称径向导向机构运动分析
    3.3 机构的形式综合
        3.3.1 非对称导向机构的运动链
        3.3.2 由运动链确定机构形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非对称径向导向机构综合
    4.1 导向机构的相关计算
    4.2 用解析法求解机构
        4.2.1 空间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4.2.2 机构受力平衡问题的分析及部分尺寸的确定
        4.2.3 第一RSSR机构的机构分析和确定
        4.2.4 第二RSSR机构通过RSSR函数机构的综合确定
    4.3 基于MATLAB编程的机构综合
        4.3.1 编程计算曲线半径与轮对偏转关系
        4.3.2 编程求解机构的尺寸值
        4.3.3 机构的编程仿真和检验
    4.4 两种方法比较确定机构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非对称径向导向机构结构设计
    5.1 摆臂的设计
        5.1.1 摆臂上端的结构设计
        5.1.2 摆臂中部与轴箱拉杆连结处设计
        5.1.3 摆臂底部运动副设计和摆臂总体
    5.2 回转臂的设计
        5.2.1 回转臂主体部分设计
        5.2.2 回转臂盖设计
    5.3 机构的力分析和导向拉杆的设计
    5.4 导向机构与转向架构架的安装设计
        5.4.1 摆臂与架体相连部分结构设计
        5.4.2 回转臂在架体上的安装结构设计
        5.4.3 轴承选用说明
    5.5 装配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导向机构重要部件强度校核
    6.1 摆臂的强度分析
        6.1.1 摆臂受力分析
        6.1.2 摆臂建模及施加载荷约束
        6.1.3 摆臂的强度计算
    6.2 回转臂的强度分析
        6.2.1 回转臂的受力分析
        6.2.2 回转臂建模和添加约束及载荷
        6.2.3 回转臂的强度分析
    6.3 强度计算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一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3)机车径向转向架耦合连杆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径向转向架径向机构的研究现状
    1.3 HTCR径向转向架技术在我国机车的运用情况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DF8B内燃机车耦合连杆受力分析
    2.1 力学模型的建立
        2.1.1 力矩方式计算连杆载荷
        2.1.2 基于动能定理对连杆载荷的分析
    2.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2.3 内燃机车不同工况连杆受力分析
        2.3.1 直线工况耦合连杆受力分析
        2.3.2 曲线工况连杆受力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XD1C电力机车耦合连杆受力分析
    3.1 HXD1C电力机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3.1.1 DF8B机车模型与HXD1C机车模型径向机构的差异
        3.1.2 HXD1C电力机车模型的建立
    3.2 耦合连杆受力影响因素的分析
        3.2.1 导向梁布置方式对连杆载荷的影响
        3.2.2 偏距对连杆载荷的影响
        3.2.3 运行速度对连杆载荷的影响
        3.2.4 轨道不平顺对连杆载荷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耦合连杆动力学优化设计
    4.1 HXD1C电力机车动力学弹性模型的建立
        4.1.1 弹性连杆的建立
    4.2 耦合连杆截面的动力学优化
        4.2.1 弹性支承的影响分析
        4.2.2 截面尺寸参数的动力学优化
        4.2.3 截面形状的优化分析
        4.2.4 支承刚度的优化分析
    4.3 刚柔模型对比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一
附表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按最小横动量设计Re4/4型径向转向架导向机构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轮对与牵引电机之间相对横动量计算公式的导出
2 各结构参数的确定
3 算例

(5)独立轮对轻轨车导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独立轮对转向架发展现状
    1.3 独立轮对导向理论研究
        1.3.1 独立轮对导向研究
        1.3.2 主动导向控制研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轻轨车总体结构研究
    2.1 轻轨车结构型式
        2.1.1 常规型式
        2.1.2 单车型式
        2.1.3 浮车型式
        2.1.4 铰接型式
    2.2 低地板率研究
    2.3 驱动装置布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耦合轮对与转向架设计
    3.1 行星传动轮系
    3.2 差速独立轮对设计
        3.2.1 齿轮箱方案
        3.2.2 传动系统分析
        3.2.3 传动规律
    3.3 转向架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独立轮对的主动控制研究
    4.1 耦合独立轮对导向研究
        4.1.1 轮轨蠕滑率计算
        4.1.2 蠕滑力和蠕滑力矩计算
        4.1.3 导向理论分析
    4.2 主动导向控制原理
        4.2.1 独立车轮动力学方程
        4.2.2 导向控制分析
        4.2.3 主动控制过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低地板概念车的动力学仿真
    5.1 SIMPACK建模
    5.2 整体动力学模型建立
        5.2.1 刚性轮对轻轨车辆建模
        5.2.2 独立轮对轻轨车辆建模
    5.3 导向仿真分析
        5.3.1 直线复位能力
        5.3.2 曲线通过能力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中公式符号说明
附录2 独立轮对轻轨车建模参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6)提速货车转向架下交叉支撑装置制造工艺与疲劳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提速货车转向架方式简介
        1.1.2 交叉支撑转向架原理
        1.1.3 交叉支撑装置受力情况
        1.1.4 交叉支撑装置组装效果对转向架的影响
    1.2 下交叉支撑转向架结构与交叉杆制造工艺介绍
        1.2.1 转向架主要性能与参数
        1.2.2 转向架主要结构简介
        1.2.3 交叉杆主要制造工艺简介
    1.3 交叉杆疲劳强度低产生的实际危害
    1.4 本文的基本内容
        1.4.1 在交叉杆制造工艺方面
        1.4.2 交叉支撑组装工艺方面
    1.5 本课题的可行性及意义
第二章 交叉杆疲劳裂纹断裂机理分析
    2.1 疲劳断裂的机理分析
        2.1.1 疲劳破坏的特点
        2.1.2 影响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
    2.2 扣板疲劳断裂失效分析
        2.2.1 交叉杆扣板疲劳破坏概况
        2.2.2 钢管疲劳断裂分析
        2.2.3 扣板U形焊缝开裂分析
        2.2.4 扣板疲劳断裂失效小结
    2.3 端头焊接接头疲劳失效分析
        2.3.1 端头焊接接头概述
        2.3.2 环形焊缝疲劳断裂分析
        2.3.3 端头焊接接头疲劳试验主要结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交叉杆疲劳试验加载条件研究
    3.1 交叉杆动应力测试与载荷谱
        3.1.1 测点布置方案及动应力数据采集系统结构介绍
        3.1.2 转K2交叉杆结构载荷计算与分析
        3.1.3 转K2交叉杆结构抗菱剪切力(水平力)分析
        3.1.4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3.2 交叉杆室内静载标定与动载标定
    3.3 交叉杆疲劳薄弱部位应力成分识别
    3.4 转K2交叉杆疲劳试验加载条件研究
        3.4.1 确定三种疲劳加载条件
        3.4.2 线路运行中交叉杆两种载荷的损伤分析
        3.4.3 室内疲劳试验加载条件确定
    3.5 本次装车试验暴露的其它问题
    3.6 本章小节
第四章 交叉杆零部件制造工艺改进
    4.1 产品现状调研
    4.2 扣板焊缝细化晶粒工艺试验
        4.2.1 细化晶粒工艺试验结果
        4.2.2 改进后的焊接工艺
    4.3 交叉杆杆身及扣板压型工艺改进
        4.3.1 杆身与扣板压型尺寸实测
        4.3.2 方案确定
        4.3.3 方案实施
    4.4 端头环焊缝的焊接工艺改进
    4.5 交叉杆制造工艺改进的可靠性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交叉支撑装置组装工艺改进
    5.1 组装形位误差对动力学性能影响的数据分析
    5.2 制定合理的交叉支撑组装工艺
    5.3 制定合理的正位检测手段
        5.3.1 方案制定及研发、试制
        5.3.2 转向架正位检测装置的检测原理介绍
    5.4 交叉支撑装置组装工艺改进后的可靠性验证
    5.5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工程硕士研究生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独立车轮导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导向原理
        1.2.1 轮轨间的作用力
        1.2.2 刚性轮对的导向
        1.2.3 独立车轮轮对的导向
        1.2.4 独立车轮轮座的导向
    1.3 独立车轮的研究发展
        1.3.1 独立车轮的踏面设计
        1.3.2 独立车轮转向架
        1.3.3 耦合轮对
        1.3.4 主动悬挂技术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独立车轮的踏面设计
    2.1 踏面设计的发展
        2.1.1 踏面的发展
        2.1.2 踏面设计理论的发展
        2.1.3 踏面设计的要求
    2.2 踏面反推法设计理论与实现
        2.2.1 轮轨接触角踏面反推法理论
        2.2.2 轮轨接触角反推法的实现
        2.2.3 踏面反推法的计算机实现
        2.2.4 反推法设计的影响因素
    2.3 独立车轮踏面设计实例
        2.3.1 原型的独立车轮踏面
        2.3.2 新设计的独立车轮踏面
        2.3.3 轮轨间隙的影响
    2.4 踏面反推法的推广应用
        2.4.1 等效斜率和接触角的关系
        2.4.2 基于LM踏面的踏面改进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独立车轮耦合转向架导向性能研究
    3.1 独立车轮耦合转向架
    3.2 独立车轮单轴耦合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研究
        3.2.1 曲线通过性能的理论分析
        3.2.2 曲线通过仿真
    3.3 独立车轮耦合转向架的直线复位性能研究
        3.3.1 理论分析
        3.3.2 仿真分析
    3.4 耦合机构的结构实现
        3.4.1 耦合机构
        3.4.2 耦合机构设计实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调节独立车轮的导向性能分析
    4.1 自调节独立车轮的走行部
        4.1.1 自调节独立车轮的走行部
        4.1.2 自动调节的独立车轮的导向原理
        4.1.3 连杆的作用
    4.3 自调节车轮轮副的运动基本特性
        4.2.1 走行部的运动方程
        4.2.2 轮副摇头运动的频率和阻尼比
    4.3 自调节轮副的车轮踏面设计
    4.4 曲线通过性能仿真
        4.4.1 车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4.4.2 仿真结果
        4.4.3 轮副初始安装不平行度的影响
    4.5 自调节车轮的主动导向控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独立车轮轮对的主动导向
    5.1 独立车轮轮对的运动特性分析
        5.1.1 独立车轮轮对的导向性分析
        5.1.2 独立车轮轮对的稳定性分析
        5.1.3 独立车轮轮对的主动导向原理
    5.2 基于转速差的独立车轮轮对的主动导向
        5.2.1 导向原理
        5.2.2 仿真分析
        5.2.3 控制增益的稳定区域
    5.3 非线性模型的仿真分析
        5.3.1 非线性的仿真模型
        5.3.2 作动器的模型
        5.3.3 非线性模型的仿真结果
    5.4 独立车轮轮对的主动导向与稳定性的集成控制
        5.4.1 稳定性的主动控制方法
        5.4.2 稳定性与导向的集成控制方法
        5.4.3 仿真分析
    5.5 基于遗传算法的控制器参数优化
        5.5.1 控制的参数优化问题
        5.5.2 遗传算法简介
        5.5.3 控制器的参数优化
        5.5.4 优化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轮毂电机独立车轮的主动导向
    6.1 轮毂电机
        6.1.1 轮毂电机
        6.1.2 使用轮毂电机的独立车轮转向架
    6.2 基于左、右车轮转速差的主动导向
        6.2.1 基于左、右车轮转速差的导向原理
        6.2.2 导向性能的仿真分析
        6.2.3 控制增益对稳定性的影响
    6.3 与耦合轮对的关系
        6.3.1 耦合轮对
        6.3.2 转速主动控制与耦合轮对的关系
    6.4 非线性模型的仿真分析
        6.4.1 非线性的仿真模型
        6.4.2 非线性模型的仿真结果
    6.5 轮毂电机独立车轮轮对的主动导向与稳定性的集成控制
        6.5.1 稳定性的主动控制
        6.5.2 “天棚弹簧”
        6.5.3 主动导向与稳定性的集成控制
        6.5.4 仿真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7.3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新踏面的外形轮廓坐标值
附录B 低地板车辆参数
附录C 自调节轮副车辆参数
附录D 转向架式独立车轮轮对车辆参数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铁路货车交叉支撑转向架交叉支撑装置疲劳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铁路货车转向架提速方式简介
        1.1.2 交叉支撑转向架工作原理
        1.1.3 交叉支撑装置受力分析
        1.1.4 交叉支撑装置疲劳强度低的危害
    1.2 本文的基本内容
    1.3 本课题的可行性及意义
第二章 下交叉支撑转向架与交叉杆制造工艺
    2.1 下交叉支撑转向架
        2.1.1 转向架主要性能与参数
        2.1.2 转向架主要结构
    2.2 交叉杆制造工艺
        2.2.1 主要技术参数
        2.2.2 交叉杆研制过程
        2.2.3 交叉杆主要制造工艺介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交叉杆疲劳裂纹断裂机理
    3.1 疲劳断裂的机理分析
        3.1.1 疲劳破坏特点
        3.1.2 影响接头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
    3.2 端头焊接接头疲劳失效分析
        3.2.1 端头焊接接头概述
        3.2.2 环形焊缝疲劳断裂分析
    3.3 端头焊接接头疲劳试验
        3.3.1 试样形状及尺寸
        3.3.2 试验设备及试验参数
        3.3.3 试验结果
        3.3.4 试验结果分析
        3.3.5 端头焊接接头疲劳试验主要结论
    3.4 扣板疲劳断裂失效分析
        3.4.1 交叉杆扣板疲劳破坏概况
        3.4.2 交叉杆材料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3.4.3 钢管疲劳断裂分析
        3.4.4 扣板U 形焊缝疲劳断裂分析
        3.4.5 扣板疲劳断裂失效小结
    3.5 扣板纵焊缝疲劳试验
        3.5.1 材料及试验方法
        3.5.2 疲劳试验结果
        3.5.3 试验结果分析
        3.5.4 扣板纵焊缝焊接接头疲劳试验小结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交叉杆疲劳寿命试验条件研究
    4.1 交叉杆疲劳试验加载条件研究
        4.1.1 交叉杆受力分析
        4.1.2 交叉杆动应力测试与载荷谱
        4.1.3 交叉杆疲劳危险部位分析
    4.2 交叉杆室内静载标定与动载标定
    4.3 交叉杆疲劳试验加载条件确定
        4.3.1 加载方式
        4.3.2 加载水平力谱
        4.3.3 交叉杆疲劳试验抽样原则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交叉杆制造工艺改进
    5.1 产品现状调研
    5.2 交叉杆杆身及扣板压型工艺改进
        5.2.1 杆身与扣板压型尺寸实测
        5.2.2 方案实施
    5.3 扣板焊缝细化晶粒工艺试验
        5.3.1 细化晶粒工艺试验结果
        5.3.2 改进后的焊接工艺
    5.4 端头环焊缝的焊接工艺改进
    5.5 交叉杆制造工艺改进的可靠性验证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工程硕士研究生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半主动悬挂控制策略仿真及其在摆式客车上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半主动悬挂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半主动悬挂的应用情况
        1.2.2 国内半主动悬挂在铁道车辆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1.3 国外半主动悬挂摆式客车的研究概况
    1.4 半主动控制摆式客车研究内容和思路
        1.4.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可行性研究和课题的创新性
第2章 半主动悬挂自导向摆式客车动力学模型建立
    2.1 模型建立
    2.2 倾摆运动规律的确定
    2.3 机电作动器动作分析
    2.4 控制方法及其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半主动悬挂控制策略仿真
    3.1 天棚阻尼半主动控制
        3.1.1 理想型天棚阻尼控制仿真
        3.1.2 开关阻尼型半主动控制仿真
    3.2 PID半主动控制
        3.2.1 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
        3.2.2 数字PID控制器
        3.2.3 仿真模型建立
        3.2.4 仿真分析
    3.3 模糊半主动控制
        3.3.1 模糊控制理论概述
        3.3.2 模糊控制仿真
    3.4 线性二次型最优半主动控制
        3.4.1 动力学模型建立
        3.4.2 最优输出控制器设计
        3.4.3 Simpack最优控制力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半主动悬挂摆式客车动力学性能分析
    4.1 半主动悬挂摆式客车动力学性能评定
        4.1.1 车辆运行平稳性
        4.1.2 车辆运行安全性
    4.2 半主动悬挂摆式客车平稳性分析
        4.2.1 半主动悬挂对摆式客车平稳性的影响
        4.2.2 半主动悬挂对摆枕和构架横向和垂向平稳性的影响
        4.2.3 半主动悬挂对轮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4.3 曲线通过性能分析
        4.3.1 无轨道谱时曲线通过性能分析
        4.3.2 具有美国V级线路谱曲线通过性能分析
    4.4 车辆运行稳定性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倾摆控制系统对半主动悬挂摆式客车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5.1 倾摆系统故障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5.2 倾摆系统时滞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5.3 本章总结
第6章 半主动悬挂控制时滞对摆式客车直线运行性能的影响
    6.1 控制时滞对摆式客车平稳性的影响
    6.2 控制时滞对摆枕和构架横向和垂向平稳性的影响
    6.3 控制时滞对轮轨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摆式客车转向架计算原始参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面向逆工程的原始设计参数还原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简介
        1.1.1 逆向工程的概念
        1.1.2 逆向工程研究现状及其关键技术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论文的主要工作
        1.3.1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2 主要研究工作
2 参数还原的概念、原理、体系结构和实现途径研究
    2.1 现代机械产品设计
        2.1.1 设计过程的一般特点
        2.1.2 现代机械产品设计方法
        2.1.3 反求设计的特点
    2.2 参数还原的概念
        2.2.1 参数还原的定义
        2.2.2 参数还原的参数体系
        2.2.3 参数还原的关键技术
    2.3 参数还原中反求对象的设计模型
    2.4 参数还原的体系结构
        2.4.1 参数还原中信息的层次性
        2.4.2 参数还原的体系结构
        2.4.3 参数还原的设计流程
    2.5 参数还原过程中的方法和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参数还原的基础理论研究
    3.1 参数还原的重要性、难点及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3.2 三维重构模型是参数还原的重要基础
    3.3 人工智能技术基础理论
        3.3.1 数据、信息、知识与智能
        3.3.2 人工智能与智能工程
        3.3.3 专家系统是参数还原得以实现的重要技术基础
        3.3.4 参数还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
    3.4 参数还原中知识表示方法的研究
        3.4.1 知识表示理论回顾
        3.4.2 参数还原中知识的分类
        3.4.3 参数还原中知识表示的基础研究
        3.4.4 参数还原中知识表示的方法与实施
    3.5 参数还原中知识库、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3.5.1 知识库的建立与维护
        3.5.2 工程数据库
        3.5.3 静态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3.5.4 动态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3.6 推理与决策机制
        3.6.1 知识处理中常用推理方法
        3.6.2 搜索策略研究
        3.6.3 推理方法
        3.6.4 若干决策准则
    3.7 本章小节
4. 基本尺寸的确定方法
    4.1 确定基本尺寸是参数还原的首要任务
        4.1.1 基本尺寸定义
        4.1.2 基本尺寸还原的意义
        4.1.3 基本尺寸的类型与还原过程
    4.2 基本尺寸的参数估计
    4.3 基本尺寸取值的一般原则
        4.3.1 标准化准则
        4.3.2 特征一致性准则
        4.3.3 圆整规则
        4.3.4 合理性准则
    4.4 基本尺寸确定方法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配合性质的还原
    5.1 参数还原中配合选择的方法
    5.2 神经网络法选择公差与配合
        5.2.1 神经网络法选择配合的适应性研究
        5.2.2 网络结构
        5.2.3 输入矢量的预处理
        5.2.4 神经网络结构训练
        5.2.5 应用神经网络法选择配合
    5.3 配合特征矩阵法选择公差与配合
        5.3.1 可选配合的三维空间构造
        5.3.2 可选配合的三维空间点可信度计算
        5.3.3 配合特征矩阵的结构与配合选用
    5.4 两种方法选择公差与配合结果的综合
        5.4.1 确定精度等级与公差
        5.4.2 确定配合类型与极限偏差
        5.4.3 可信度确定方法
    5.5 本章小结
6 精度设计
    6.1 引言
        6.1.1 精度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6.1.2 精度参数的还原过程
        6.1.3 尺寸链在参数还原中的作用
    6.2 参数还原中的误差分析
        6.2.1 研究误差的意义
        6.2.2 参数还原中的误差构成
    6.3 精度设计初步分配组成环公差
        6.3.1 反设计中精度参数还原的特点
        6.3.2 构造尺寸链
        6.3.3 尺寸链计算研究
        6.3.4 尺寸链解算的优化数学模型
    6.4 极限偏差的计算
    6.5 典型零件精度参数还原
    6.6 参数还原结果的综合协调
    6.7 本章小结
7. 原型系统
    7.1 REPR 原型系统的实现环境
    7.2 REPR 系统的体系结构
        7.2.1 REPR 数据流程图
        7.2.2 REPR 对象关系模型
        7.2.3 统功能模型
    7.3 数据采集
    7.4 可视化设计
        7.4.1 参数还原数据输入的可视化
        7.4.2 实物原型与还原结果的简化视图
        7.4.3 尺寸链的图形表示技巧
        7.4.4 界面设计
    7.5 原型系统运行实例
        7.5.1 REPR 启动与主界面
        7.5.2 系统设置
        7.5.3 参数还原工作流程
        7.5.4 数据库管理及其它功能项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HTCR 径向转向架导向机构最优化精度综合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HTCR 径向转向架导向机构最优化精度综合的研究[J]. 金洵浩. 机车电传动, 1999(01)
  • [2]三轴径向转向架采用非对称导向机构的可行性研究[D]. 朱玺. 西南交通大学, 2009(S1)
  • [3]机车径向转向架耦合连杆动力学研究[D]. 严国希.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 [4]按最小横动量设计Re4/4型径向转向架导向机构的分析研究[J]. 金洵浩,杨利军.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理工辑), 1999(10)
  • [5]独立轮对轻轨车导向技术研究[D]. 文永翔.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6]提速货车转向架下交叉支撑装置制造工艺与疲劳寿命研究[D]. 杨书志. 大连交通大学, 2007(05)
  • [7]独立车轮导向技术研究[D]. 任利惠. 同济大学, 2006(02)
  • [8]铁路货车交叉支撑转向架交叉支撑装置疲劳寿命研究[D]. 姜长明. 大连交通大学, 2008(04)
  • [9]半主动悬挂控制策略仿真及其在摆式客车上的应用分析[D]. 陈健. 西南交通大学, 2006(04)
  • [10]面向逆工程的原始设计参数还原的研究与实践[D]. 杨铁牛. 西安交通大学, 2000(06)

标签:;  ;  ;  ;  ;  

HTCR径向转向架导向机构最优精度综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