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明确的大政方针下(论文文献综述)
付宗平[1](2021)在《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权利主体利益取向博弈分析及政策选择》文中认为当前政府主导下推动的农业转移人口宅基地退出项目,其相关权利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业转移人口,不同权利主体围绕农村宅基地退出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本文以博弈论为指导,在明确各权利主体利益及风险的基础上,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业转移人口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并运用博弈论对利益相关方的博弈关系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各利益主体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的选择偏好。就中央和地方而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宅基地退出中的博弈焦点主要集中于中央政府多目标与地方政府单目标之间的矛盾。地方政府在整个博弈中处于中间状态,既要对中央政府负责以保障政令畅通与有效执行,又要尽量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的利益诉求,同时还要权衡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与财政实力,在宅基地退出的博弈较量中,地方政府的收益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地方政府必须灵活执行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村集体主要发挥利益联结者的纽带作用,而农业转移人口既面临当期利益与远期利益的权衡,同时也面临多重利益的综合考虑。
袁菁[2](2021)在《合川区三汇镇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与路径探析》文中研究指明
王琦[3](2021)在《三峡集团绿色债券发行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黄卓铭[4](2021)在《中国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监察体制改革是中国当下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程,基层监察派驻制度则是此项改革过程的重要着力点。它是实现监察权力有效延伸、保障国家监察全覆盖等目标的重要改革举措。本研究以中国基层监察派驻制度为对象,通过对其改革背景和基本实践予以分析来挖掘其中的具体问题,并应用比较辨析、理论探究等方式对实践予以原理上的解读,以便对现实中的状况提出有的放矢的合理性建议。中国基层监察派驻制度整体展现出:在改革实践中,保持既有基层党委、政权结构以及社会自治为基础性框架不予以变动的前提下,探索监察派驻制度同基层制度之间合理性融合的基本态势。由于整体改革实践,主要表现为以稳固既有基层制度为中心并渐进植入和融合监察派驻制度的主导特点,从而导致偏离改革“基本制度主线”的状况。因此,基层监察派驻制度改革过程中必然产生了制度构建欠缺及监察权能行使不彰等基本问题。通过实践观察、域外经验分析、理论辨析等方式,本文认为应对我国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的现有问题,应坚持以保障监察权能合理行使为中心的核心主线来有序推动和调整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的具体改革实践。这体现为三方面的具体步骤和举措:其一,谋求监察权能行使规范层面上的分梳和融合,即应理顺党内规范同国家法律之间的合理区分和协调。其二,探寻监察权能行使方式层面上的融合和贯通,即应探寻党的纪委权能行使同国家监察权能行使之间的合理边界及彼此支撑。其三,思索监察权能行使制度层面上的依托和保障,即应以恪守监察权能合理行使为中心来统合既有基层制度同监察派驻制度之间的组织设计。进一步来看,本研究各章的基本内容表现如下:第一章,中国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的现状及问题。本章主要分析和梳理了基层监察派驻制度改革的背景、格局、目标和现实中的问题。第二章,中外监察派驻制度的比较与分析。本章通过对域外监察实践予以探索,从制度设计、人员构成、权力运行同方面来认知世界范围内监察制度创建的基本经验和模式。第三章,中国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的原理审视。本章通过原理性的解读,从规范、权能、制度等层面刻画了中国基层监察派驻制度予以合理设计的基本理论维度。第四章,中国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的实践探寻。本章以具体实践为切入点,依托于此前的理论构建,对实践中的问题提出相应性的建议。
邓有福[5](2021)在《怒江州“阔时节”对傈僳族射弩项目传承与发展的促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节日已成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纽带,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传统节日中得以展现、传承。傈僳族是一支有着灿烂文明、历史悠久的民族,其独具特色的“阔时节”为射弩活动的传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州内有着深厚的群众射弩基础,基本是家家备弩用弩,且蕴含着丰富的背景文化。本文以怒江州“阔时节”对傈僳族射弩项目传承与发展的促进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研究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认真分析了怒江州傈僳族射弩活动的特征与价值,阔时节的发展状况及其对射弩活动的推广现状,阔时节对射弩活动的影响以及新模式等。本文对阔时节射弩活动传承和发展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阔时节对怒江州射弩活动传承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怒江州在传承推广射弩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技艺传承人、学校射弩培训、大众参与、民间射弩组织、竞技和节日展演等多方面多层次联合发展,推动射弩活动的传承和发展。2.阔时节怒江州射弩活动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一直以来主要是依靠政府进行推动,相关政策制度建设不完善,傈僳族弩文化的建立不够健全,射弩活动场地设施不完善,射弩活动产业化推进滞后,学校体育传承体系不够健全以及理论研究不足,相关历史文献缺失等,这些问题影响着射弩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3.阔时节怒江州射弩活动缺乏更为完善的宣传策略和方式推动。应加强傈僳族弩文化构建和丰富对不同人群参与射弩活动的宣传策略,从内外两个方面促进怒江州阔时节对于傈僳族射弩活动的传承与发展。
郑晓锋[6](2020)在《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学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在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历程中,语言变革无疑是最直观、最明显的因素。所谓百年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其基础表征就是文学语言的现代性。百年来中国文学发展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成功建构了现代汉语规范化意义上的汉语语言系统——即以白话文为中心的汉语语言体系的确立与强化。但由于传统的“重内容轻形式”的研究倾向,对文学语言作为符号性媒介的本体性研究很容易被忽略;再者,白话文在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几乎成了定型状态,研究者更多地是从静态视角探究文学语言问题,而没有将其放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动态视域中加以考察,从而无法深入研究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层面的变化;此外,文学语言审美层面的动态演变也有待挖掘。本文以“媒介生态”为切入点,在关注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宏观维度的基础上,再从文字、报刊、图像、网络等微观视角出发,探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以期勾勒出一个连续性的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历史图景。所谓“媒介生态”,其最初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北美的Media Ecology研究,这与20世纪末中国本土兴起的媒介生态学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北美Media Ecology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人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研究,立足点是人,强调媒介对人类、人类文化或人类社会的影响,带有明显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而中国本土的媒介生态学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最终旨归是建立人—媒介—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及实现媒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其出发点是媒介。但同时我们应看到二者的联系,因为北美Media Ecology所关注的人与媒介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一隅,所以,对于北美的Media Ecology,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差异性,也要看到其长处,对其有益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要加以合理的批判和吸收,以充分地运用到我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上来。至于北美Media Ecology和中国媒介生态学之间的差异,北美Media Ecology认为“人是条鱼”,生活在媒介环境构筑的“水”中,它重点研究媒介对人的影响,“它试图找出媒体迫使我们去扮演什么角色,媒体如何构建我们所看到的,为什么媒体让我们如此这样地感觉和行动”;而中国媒介生态学认为“媒介是条鱼”,生活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水”中,这一系统由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等生态因子构成,且以媒介及媒介的存续环境(媒介之间、媒介与社会之间)为研究中心。这种以“媒介”为中心的媒介生态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预先的理论视域。20世纪后半叶以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然有学者将之推至“文学四要素”之外“第五要素”的高度,媒介及媒介文化成了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语言论转向对我国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使得文学语言的符号媒介性功能逐渐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不再将之视为一种应有的静态之存在,而是一种通过动态变革演化而来的;它也不再仅是一种纯粹的工具性存在,而且还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本体。文学语言作为一种媒介符号,它的历史变革势必会受到其所依存的媒介生态的影响。再者,从文学理论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向内转”和“向外突”是其发展的两种基本路径,前者强调文学研究对文学文本的重视,而后者则强调打破文学的固有边界,把文学研究拓展为文化研究。对文学语言本身的研究属于文学研究中的“内部研究”,而探讨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制的外在媒介生态因素属于“外部研究”,挖掘内在文学语言与外在媒介生态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将内部和外部研究联系起来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方法论上的创新。文学媒介和文学语言有着天然的联系。首先,文学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其次,除文学语言以外的其他文学媒介都是文学语言的承载媒介,比如书籍、报刊、电子书、文学网站、文学广播和文艺类影视等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就会有不同的文学语言形式。随着媒介在文学活动中地位的演变和提升,百年来文学语言也经历了不同的变革。整体上呈现为由文言到白话、由高雅到通俗、由静态到动态、由符号到图像、由单一到多元等趋势的异变。全文共分为导论、正文、余论三大部分,导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理论视域、选题缘由及思路、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意义予以介绍,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现有研究成绩,但也存在不足,比如对于现代汉语白话形态的理所当然认同致使对语言的研究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处境,已有成果多于静态的叙写而非动态层面的规律演变之探究,文学语言多为工具性存在而非对象性指称,文学语言研究的理论深度不够,等等。然而,文学活动中媒介作用的增强和文学语言的媒介性,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媒介生态,因为文学语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媒介符号,它是微观媒介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生成、存在和演变不仅受到其他微观媒介(如书籍、期刊、报纸、广播、影视、互联网等)的影响,还受到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等外在媒介生态的宏观建构,这就为我们从媒介生态维度研究近百年文学语言的变革提供了可行性契机。正文部分一共六章。分别从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作所经受的不同时期的明显的媒介生态为特征分章展开。第一章针对本文研究的理论视域和方法论原则——媒介生态,作一详细的梳理和介绍。所谓媒介生态,即媒介的存在场域,既包括媒介本身的存在状态,亦包括媒介所受制的外在因素。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媒介,是该场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媒介生态的整体性、多样性、互动性、平衡性、循环性,又对文学语言的存在和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媒介生态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而宏观意义上的媒介生态又是通过微观层面的媒介生态而对文学语言的变革产生直接的作用和影响。第二章是从晚清文学语言变革所受到的显着的文化媒介生态入手,主要包括晚清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两大显着的文化现象。从晚清黄遵宪提出“语文合一”①的观点开始,以封建士大夫为代表的维新派意识到民众思想启蒙对于挽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要性,而思想启蒙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打破传统文言的隔阂,推行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新的白话语和白话文体开启了文学创作新的表达方式,促成了以白话小说为主的文学文体的勃兴。这一时期西方现代报刊理念的引入激发了国人的办报意识,中国现代报刊业开始起步,为晚清白话文运动提供了必要的媒介传播平台,打造了全新的社会舆论空间,因之而出现了王韬的“报章体”、梁启超的“新民体”、欧化语中的新名词等新的语言形式,促发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等文体革新运动。明显来看,以文字改革为中心的晚清白话文运动是在文化媒介生态发生变化之际而发生的文学语言改革行为,但语言媒介符号所处的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等也出现了新情况,在这种合力下,晚清文学语言开始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而20世纪初五四白话文运动前后带来了中国文学语言的历史性变革。这一时期的语言变革及其新文体实践,直接带来了中国文学发展的现代化转型。与晚清白话文运动不同的是,五四前后的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则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其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改造和新文学文体的生成更具革命性、彻底性,经过陈独秀、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五四白话文运动倡导者的努力,白话文终于取代了文言文在传统文学中的正统地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书写的合法性语言。第三章主要是从文学语言变革受到的典型的政治媒介生态出发。从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①的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这一时期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政治媒介生态作用渐趋明显,以194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决裂之后,中国国内政权主要呈国民党、共产党两大党派对峙局面,中共为争夺社会话语权、树立政治威信和打破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以“左联”为代表的文学阵营开展普罗文学运动,推行文艺大众化,最重要一方面就是文学语言向人民大众靠拢的通俗化运动。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又提出了中国文学及文学语言的“民族形式”改造问题,提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文艺形式;后期主要表现为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一时期的国家政权实现了统一,经历长期动乱的中国社会百废待兴,文化资源的重置和控制是其重要方面,从第一次文代会规定文学写什么、怎么写、为谁服务,到十年文革政治对文化(文学)的强势干预,都从根本上左右了新中国文学语言的书写模式,文学由于表征的优势、作为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等满足权力实现的条件,在相当长的历史语境中被建构成为一种文学权力。总的来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文学语言所存在的政治媒介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语境下,新中国之后的文学语言建设则是由党和国家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文化行为,是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学语言变革,集中表现为文艺在“二为”方向指向下的政治性、民族性、通俗性言说,并在建国前十七年文学中取得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成就,引发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当代转向。第四章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文学(语言)所受到的经济媒介生态作用渐强的角度来说的,多重利益追求和文学理想带来了文学语言的多元化呈现。新时期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政策上的调整,我国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集中表现为对“十年文革”造成的冤假错案的拨乱反正、重新探讨和确立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确立文艺创作新“二为”方针等方面,文化领域开始朝着良性的、健康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家社会发展经济重心的确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这一时期文艺创作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经济导向性增强,文学格局开始由建国前三十年“一体化”向多元化发展,文学语言呈现出政治话语、精英话语、通俗话语等三大主方向演变,并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发生着多种可能性。第五章主要讨论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技术媒介生态在文学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学语言呈现出了图像化、类型化、跨语体、碎片化、互动性、颠覆性、消遣性、审美性缺失等特征。新世纪的文学格局较20世纪后半期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我国消费社会的逐步形成和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文学的蔚为大观,传统官方主流文学和社会精英文学的势力范围正在急剧减缩,并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寻求突破和转型;而菁芜杂存的网络文学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助推下,大有独霸天下之势。新的文学形态势必会呈现出新的语言形式,而新世纪文学语言的种种特征,就是文学语言在媒介技术的支撑下的多样化呈现。第六章主要是对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所受制的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作一简单介绍。此两种媒介生态参与了各个时期的文学语言建设,且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共同促成了中国文学语言的百年转变,这也是它们的合力性使然。但因二者与前几个分期所受到的鲜明的媒介生态相比,显得稍微次要了一些,故单章给予简单的介绍,以此说明它们并非缺席,以此体现构成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媒介生态的完整性。结论部分主要回答了从媒介生态视角审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它到底发生了何种动态变革。从19世纪后半叶的晚清白话文运动开始,先后经历了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文艺大众化”讨论、“民族形式”建设、农村新通俗小说试验、工农兵创作方向、新时期文学语言的“话语解放”,再到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类型化等转向,是近百年来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和变革的基本路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百年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也是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变迁史。总的来说,文学语言作为媒介符号,影响其变化的因子有很多,整体上可分为包括以“媒介”为中心的文化媒介生态、政治媒介生态、经济媒介生态、技术媒介生态、受众媒介生态和其他媒介生态,这些宏观因素通过影响媒介介质而对微观上的文学文体和文学语言发生作用,这是由文学所在的具体社会历史语境决定的,语境不同,各种因素作用力的强弱也会有所不同,它们所关注的着力点也会不同。在这些媒介生态的组成中,除了媒介技术对文学(语言)能带来直接的影响之外,其他五个都是间接影响因子。当然,如此区分只是理论上辨析的需要,在实际的文学实践中,对文学(语言)的影响往往是它们合力的结果。比如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在文化领域政策上的改革对社会传播媒介和载体媒介的影响,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政治媒介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商品经济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经济媒介生态;文化政策的宽松和西方文学思潮的涌入则是文学语言发生变化的文化媒介生态;文学传播所依赖的媒介技术的革新则是文学语言发生的技术媒介生态;文学生产在市场价值规律的调节下开始关注和重视读者的文学需求,导致作家必须创作读者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受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上升,即受众媒介生态对文学产生影响。此外,影响媒介传播的地区发展差异、自然交通状况等也是文学语言发生变革的其他生态因子。因此,全篇以一种历时性叙述路径,以文学语言所受影响的典型的媒介生态而分阶段行文,即是处于此种考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文学语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受众的等媒介生态息息相关。
薛浩[7](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韦丽娜[8](2020)在《煤炭行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 ——以X公司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经济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战略,控制能源消费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在“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发展背景下,煤炭行业的黄金发展时期已经过去,甚至进入微利时期,当前我国的能源特点是富煤少油,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储量多而其成本价格又相对低廉,因此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基础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改变,煤炭工业为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能源支撑。但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的战略背景下,不可避免会影响煤炭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不确定的风险。再加上煤炭行业内部财务管理模式长期粗放的特点,也会导致税务管理不合规范,产生隐匿收入、虚抵运费进项税额、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税收问题。自实行“营改增”以来和金税三期工程的全面建成,以及国地税合并的实现,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而当前大多数煤炭企业缺乏对税收管理的重视,企业管理面临日趋复杂的外部与内部环境,由此引发的税务风险不断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而进行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损失。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能够助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可以有效的控制和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管理存在交集面大、最终目标一致等联系,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能够有效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然而当前煤炭行业普遍存在税务风险内控体系不健全,缺少信息沟通和监督机制,由此企业税务风险有了“可乘之机”,因此企业要想长久发展,规避税务风险也需要制定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对于税务风险及其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阐述,厘清了税收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总结了税收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间的联系。然后分析我国煤炭行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现状,介绍了煤炭行业的特点、发展问题和发展趋势、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并且从内部控制作为分析企业税务风险的一个视角,详细说明了煤炭行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再从X公司本身出发,对公司基本概况、财务报表和内控基本情况作了较为详细说明,然后基于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分析X公司存在的税务风险,并基于内控视角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X公司税务风险成因。最后,提出完善X公司税务风险管理的一些建议。第一,健全煤炭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内控体系,从COSO内控框架的五要素出发提出合理的建议。第二,在公司的经营环节中,提出诸如进一步深化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危害性认识等更为具体的税务风险控制建议及措施。第三,完善煤炭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其他办法。本文旨在更全面和细致的发现、管理税务风险,促进企业的合法经营并提高其税务风险意识,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申谊可[9](2019)在《集团化幼儿园园长时间管理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面对日益深刻的教育变革,幼儿园园长的角色已经由传统的行政人员蜕变为统筹兼顾的“多面手”,其职业压力也急剧攀升。园长既要考虑幼儿园的生计问题,又要保障教育质量的稳步前进;既要为下属员工谋求福利,又要为幼儿家长搭建桥梁;既要注重顶层设计,也不能松懈琐碎细节。在工作内容有增无减的情况下,若园长仍每天像陀螺一样被工作“追着跑”,难以从时间的重负中解脱,长此以往身心俱疲、压力倍增,将会成为整个幼儿园发展的沉疴与隐患。综观以往文献,我国教育领域中有关时间管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以在校学生及一线教师为主要研究群体,对于幼儿园园长时间管理的研究屈指可数。要想成为有效能的园所领导者,有针对性的探索幼儿园园长时间管理问题尤为必要。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目的性抽样方式选取了三位集团化幼儿园园长作为研究对象,深入三所集团化幼儿园内部,综合运用访谈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并立足于时间管理理论对三位园长如何管理时间以促进工作效能的提升进行深度描述与分析,详尽探讨园长时间管理的行为表现、特征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力图呈现出集团化园长时间管理的真实全貌。研究表明,集团化幼儿园园长时间管理包含四种行为表现:时间规划行为,即精准擘画愿景、预先制定计划;时间分配行为,即优先重要职责、妥善分配精力;时间监控行为,即畅通组织决策、合理授权任务、系统整合文书、明确拒绝干扰;时间评估行为,即常态检查反思、懂得分享经验。四种行为之间并非机械地独立存在,而是形成了一个内部相互关联的有机循环整体。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集团化幼儿园园长时间管理具有的特征:前瞻性与现实性、一致性与创造性、工具性与人文性、个体性与组织性。并从技术支持与政策引领、集团化幼儿园的组织环境与园长的个体特征三个层面分析其时间管理的成因。综合以上分析,本研究从更新时间管理观念,促进“时间自觉”、完善自身管理素养,创生“时间效益”、兼顾下属能力培养,搭建“时间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幼儿园园长进行有效时间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期助力园长真正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园所“当家人”。
蹇洁锐[10](2019)在《大股东减持的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 ——以乐视网为例》文中提出大股东减持是影响整个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规范和治理大股东减持对于维护证券市场稳定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都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部分,为推动整个资本市场的向前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各大板块的高速发展,源源不断出现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大股东减持问题则是其中一个。乐视网曾经在创业板的发展是迅速的,然而2015年乐视网大股东贾跃亭进行了巨额减持,一时间引起广泛的关注,到如今变得岌岌可危的状况,引发了各界的讨论,值得我们去探寻它背后的深层原因,因此本文将以上市公司乐视网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来分析大股东的减持行为。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乐视网为案例展开研究。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和制度背景,介绍了相关理论以及减持的制度背景。第三部分是对乐视网大股东减持的案例介绍,首先对乐视网的公司简介、大股东持股情况、公司经营情况等进行介绍,然后对大股东减持事件的进行案例回顾。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重点分析了乐视网大股东减持可能存在的动因,并探究了乐视网大股东减持产生的经济后果及不良后果的成因,主要包括减持事件宣告的市场反应,减持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减持对股东利益的影响,以及产生不良经济后果的成因。第五部分是大股东减持的治理建议,主要包括对上市公司、监管部门、以及中小股东的建议。第六部分是结论,阐述了研究结论、研究创新、研究局限。通过对乐视网大股东减持事件的进行案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乐视网大股东减持的动因主要有缓解资金需求,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司估值偏高,股权集中度高,市场风险较高;第二,大股东减持产生的经济后果有大股东减持引起消极市场反应,大股东减持恶化公司偿债指标,大股东减持损害中小股东利益,大股东减持获得私人现金收益;第三,大股东减持产生的不良经济后果的成因是公司外部监管不到位,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用案例研究解决了以前实证研究在细节方面揭示不足的缺点。之前学者对大股东减持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采用的实证研究,对减持的过程情况、减持方式和减持的影响等细节研究不够,无法聚焦到公司的具体实际问题中,较难落脚到对实务的直接指导。因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丰富了在大股东减持的相关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式,并且具有较强实务指导意义。
二、在明确的大政方针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明确的大政方针下(论文提纲范文)
(4)中国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中国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
1.1 构建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的基本背景 |
1.1.1 我国反腐实践的现状 |
1.1.2 中国监察体制改革的基本实践 |
1.2 构建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的现状 |
1.2.1 创建监察派驻制度的法律基础 |
1.2.2 基层监察派驻制度形成的基本格局 |
1.3 基层监察派驻制度中的问题及成因 |
1.3.1 实践问题 |
1.3.2 问题的主要成因 |
第二章 中外监察制度的比较与分析 |
2.1 我国的监察及基层监察派驻制度 |
2.1.1 中国监察制度的基本框架 |
2.1.2 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的基本特点 |
2.1.3 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的基本模式 |
2.2 域外监察专员制度 |
2.2.1 瑞典的监察专员制度 |
2.2.2 丹麦的监察专员制度 |
2.2.3 新西兰的监察专员制度 |
2.3 中外监察派驻制度差异比较 |
2.3.1 人员选任和组织形态 |
2.3.2 职权内容和行使方式 |
第三章 对中国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的原理性审视 |
3.1 监察制度塑造的合理性原则 |
3.1.1 以保障监察权能合理行使为中心 |
3.1.2 以创建有序的制度组织设计为保障 |
3.2 中国基层监察派驻制度完善构建的基本要件 |
3.2.1 规范层面上党纪国法之间的有效融合 |
3.2.2 权能层面上纪检监察权能之间的合理分梳 |
3.2.3 制度层面上纪检监察体制同相应基层制度之间的有效创建 |
第四章 中国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的实践探寻 |
4.1 对B市的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的实践分析 |
4.1.1 基层监察体制改革整体过程 |
4.1.2 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的主要特点 |
4.1.3 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的现实问题 |
4.2 中国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的有序化塑造 |
4.2.1 法治精神是制度构建的核心基石 |
4.2.2 内外有别的组织格局是制度构建的主要中心 |
4.2.3 法律技术化的权能行使方式是制度构建的重要支撑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X.1 主要结论 |
X.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怒江州“阔时节”对傈僳族射弩项目传承与发展的促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国家政策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需要 |
1.1.2 云南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 |
1.1.3 怒江州区域民族发展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历史研究法 |
2.2.4 实地调查法 |
2.2.5 案例分析法 |
2.2.6 逻辑分析法 |
第3章 怒江州傈僳族射弩活动的特征与价值 |
3.1 怒江州傈僳族射弩活动的文化特征 |
3.1.1 怒江州傈僳族射弩活动的传统性 |
3.1.2 怒江州傈僳族弩的地域性 |
3.1.3 怒江州傈僳族弩的普遍性 |
3.1.4 怒江州傈僳族弩的民族性 |
3.1.5 怒江州傈僳族弩的差异性 |
3.2 怒江州傈僳族射弩活动的价值 |
3.2.1 历史价值 |
3.2.2 民族文化认同 |
3.2.3 娱乐价值 |
3.2.4 健身价值 |
第4章 怒江州“阔时节”傈僳族射弩活动的发展状况 |
4.1 怒江州“阔时节”的发展现状 |
4.1.1 发展历程 |
4.1.2 节日内容 |
4.1.3 组织运作 |
4.1.4 参与人数变化 |
4.2 怒江州“阔时节”对傈僳族射弩活动的推广现状 |
4.2.1 阔时节中增加射弩活动时间 |
4.2.2 阔时节中展示射弩技艺 |
4.2.3 阔时节中进行民族射弩文化包装 |
4.3 怒江州“阔时节”促进傈僳族射弩活动的传承方式分析 |
4.3.1 为民间传承人提供平台 |
4.3.2 吸引学校教育加入 |
4.3.3 融入全民健身活动 |
4.3.4 吸引社会组织加入 |
4.3.5 提升竞赛与展演活动水平 |
4.4 怒江州“阔时节”促进傈僳族射弩活动的发展方式分析 |
4.4.1 射弩活动的传统沿承 |
4.4.2 政府的导向作用 |
4.4.3 体育竞赛的杠杆作用 |
4.5 怒江州“阔时节”对傈僳族射弩活动传承与发展带来的机遇 |
4.5.1 对于射弩活动传承与发展的商业价值和大平台推广 |
4.5.2 使射弩活动的传承和发展有可循的支撑理论 |
4.5.3 提升射弩活动传承方式效用 |
4.5.4 制弩技艺的发展新方向 |
4.5.5 现代艺术、科技元素融入射弩活动 |
4.6 小结 |
第5章 怒江州“阔时节”射弩活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
5.1 相关政策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
5.2 对于傈僳族弩文化的建立不够健全 |
5.3 射弩活动场地设施不完善 |
5.4 射弩活动产业化推进滞后 |
5.5 学校体育传承体系不够健全 |
5.6 理论研究不足,相关历史文献缺失 |
第6章 怒江州“阔时节”傈僳族射弩活动传承与发展的新模式 |
6.1 怒江州“阔时节”弩文化构建 |
6.1.1 竞技文化 |
6.1.2 产业文化 |
6.1.3 群众文化 |
6.2 怒江州“阔时节”弩文化传播 |
6.2.1 挖掘核心民族文化 |
6.2.2 打造高水平赛事 |
6.2.3 担当文化推广者 |
6.2.4 构建传播组织体系 |
6.2.5 实现体育文化认同的契合点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媒介生态:透视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一个维度 |
第一节 “媒介生态”关键词解读 |
第二节 从媒介生态视角研究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可行性 |
第三节 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研究的媒介生态内涵 |
第二章 文化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的文白转变(1887年—20世纪20年代) |
第一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与与中国文学书面语言改革 |
一、晚清思想启蒙运动与文学语言改革 |
二、晚清文言白话化进程 |
三、晚清白话报与白话文小说的兴起 |
第二节 五四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与文学语言变革 |
一、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报刊业的发展 |
二、五四白话文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话语建构 |
三、国语运动与民族语言统一实践 |
第三章 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文学语言通俗化进程(20世纪30年代——1976年) |
第一节 “新文言”与语言大众化之间的矛盾 |
一、现代白话规范建构初期的文学语言乱象 |
二、文学语言的阶级属性与大众接受困境 |
第二节 “文艺大众化”讨论与“大众语”理论建构 |
一、“大众语”——一种新的文学语言形态 |
二、“大众语”的建构路径 |
第三节 “民族形式”论争语境下的文学语言问题 |
一、时代政治变革与近代以来中国文学语言嬗变 |
二、五四新文学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
三、民间语言与“民族形式”建设 |
四、“民族形式”与文学语言的民族书写 |
第四节 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创作 |
一、文学语言大众化与农村新通俗小说的流行 |
二、新通俗问题小说与“赵树理现象” |
三、新通俗抒情小说与“荷花淀派” |
第五节 “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政治言说 |
一、政治媒介生态主导下的文艺建设导向 |
二、“二为方针”与文学话语的工农兵方向 |
三、“文化大革命”——文学话语的极左化运动 |
第四章 经济媒介生态渐变下文学语言的多语混成(1978年——20世纪末) |
第一节 新时期政治媒介生态宽松下的“话语解放” |
一、文艺领域的拨乱反正 |
二、关于文艺和政治的关系的讨论 |
三、第四次“文代会”与文艺发展的新导向 |
第二节 多元文学格局与文学语言的多样化 |
一、政治话语与主流文学语言的导向性 |
二、精英文学与文学语言雅化 |
三、大众文学与文学语言通俗化 |
第五章 技术媒介生态主导下新世纪文学语言变革与展望 |
第一节 新媒介革命与新世纪文学格局调整 |
第二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图像化转向 |
一、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可能性 |
二、文学语言:“文字的没落”到“图像化转向” |
第三节 类型小说与文学语言的类型化 |
一、新世纪文学语境与网络类型小说的兴起 |
二、网络类型小说与小说语言的类型化 |
第四节 “跨文体”写作与多种文学语言的并用 |
一、“跨文体”理论及写作现象 |
二、多种文学语言的混用 |
第五节 新世纪文学语言的其他特征 |
第六章 余论 |
第一节 受众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的动态演变 |
第二节 其他媒介生态对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
(7)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1.1 民间武术 |
1.4.1.2 自由 |
1.4.1.3 秩序 |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
1.4.2 理论基础 |
1.4.2.1 四因说 |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创新 |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6.2.1 文献研究法 |
1.6.2.2 田野调查法 |
1.6.2.3 历史分析法 |
1.6.2.4 案例研究法 |
1.6.2.5 口述史方法 |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内容 |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8.1 研究重点 |
1.8.2 研究难点 |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1.2.1 兵操演练 |
3.1.2.2 隐匿民间 |
3.1.2.3 寓于舞中 |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1.3.1 战事之需 |
3.1.3.2 武举制度 |
3.1.3.3 任侠尚武 |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1.4.1 统一天下 |
3.1.4.2 治国理政 |
3.1.4.3 竞逐自由 |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2.2.1 流转授拳 |
3.2.2.2 民间结社 |
3.2.2.3 湖团组织 |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2.3.1 自然环境 |
3.2.3.2 政权迭变 |
3.2.3.3 社会变迁 |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2.4.1 驱除鞑虏 |
3.2.4.2 强国强种 |
3.2.4.3 自由放任 |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4.2.1 竞技武术 |
3.4.2.2 群众武术 |
3.4.2.3 学校武术 |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4.3.1 国家战略 |
3.4.3.2 政策利好 |
3.4.3.3 续写传统 |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
4.2.1 纷呈图景 |
4.2.2 地理分布 |
4.2.3 传承谱系 |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
6.1.1 自利则生 |
6.1.2 以正求反 |
6.1.3 自由扩张 |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
6.2.1 利他方能利己 |
6.2.2 制衡利益格局 |
6.2.3 正义穿插其中 |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
8.1 精英行动 |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
8.2 地方社会 |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
8.3 国家在场 |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
8.4 相互在场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
附录8 :文件Ⅰ |
附录9 :文件Ⅱ |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煤炭行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 ——以X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或有创新 |
二、存在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税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一、风险管理理论 |
二、税务风险管理理论 |
第二节 内部控制相关理论 |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
二、内部控制主要目标 |
三、COSO内部控制框架 |
第三节 税收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间的联系 |
一、交集关系 |
二、指标关系 |
三、影响关系 |
四、目标关系 |
第三章 我国煤炭行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
一、我国煤炭行业特点 |
二、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煤炭行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
一、税务风险管理行业问题复杂 |
二、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薄弱 |
三、税务风险内控体系不健全 |
第四章 关于X公司的税务风险分析 |
第一节 X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一、X公司概况 |
二、X公司财务基本状况 |
三、X公司内部控制基本情况 |
第二节 X公司税务风险分析 |
一、基于财务指标的税务风险分析 |
二、基于非财务指标的税务风险分析 |
第三节 内控视角下X公司税务风险原因分析 |
一、外部原因 |
二、内部原因 |
第五章 改善X公司税务风险管理的措施 |
第一节 完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 |
一、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
二、强化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活动 |
三、建立健全税务风险评估机制 |
四、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协调机制 |
五、完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 |
第二节 完善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税务管理体系 |
一、成本管理问题的措施 |
二、采购环节问题的措施 |
三、生产及仓储环节问题的措施 |
四、销售环节问题的措施 |
第三节 企业存在的其他税务风险管理办法 |
一、进一步深化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危害性认识 |
二、学习国内外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经验 |
三、杜绝诸如“找关系”等防范税务风险的方法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集团化幼儿园园长时间管理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现实问题:幼儿园园长的“时间去哪儿了?” |
(二) 效能导向:时间管理为园所发展注入“活水” |
(三) 追求卓越:实现园长工作与生活的“双丰收”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时间管理 |
(二) 园长时间管理 |
(三) 集团化幼儿园 |
四、文献综述 |
(一) 关于时间管理的研究 |
(二) 关于学校领导者时间管理的研究 |
(三) 已有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的确定 |
(一) 访谈法 |
(二) 观察法 |
(三) 实物分析法 |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三、研究伦理与效度 |
(一) 研究伦理 |
(二) 研究效度 |
第三章 集团化幼儿园园长时间管理的行为表现 |
一、集团化幼儿园园长时间规划行为 |
(一) 精准擘画愿景:“走专业化道路指引我们的时间方向” |
(二) 预先制定计划:“学年计划最恰当,学期计划最精准” |
二、集团化幼儿园园长时间分配行为 |
(一) 优先重要职责:“安全与教研永远摆在工作的第一位” |
(二) 妥善分配精力:“日程不能排满,要为突发预留时间” |
三、集团化幼儿园园长时间监控行为 |
(一) 畅通组织决策:“民主与集中并行,保障执行效率上通下达” |
(二) 合理授权任务:“以权责为本,不花时间替下属背‘猴子’” |
(三) 系统整合文书:“办公室里的3S管理,改善文件处理速度” |
(四) 明确拒绝干扰:“有利就再约时间,没有就婉言谢绝” |
四、集团化幼儿园园长时间评估行为 |
(一) 常态检查反思:“留出省思时刻,以免陷入时间漩涡” |
(二) 懂得分享经验:“在点滴互动中,形成集团时间文化” |
第四章 集团化幼儿园园长时间管理的特征分析 |
一、集团化幼儿园园长时间管理具有前瞻性与现实性 |
(一) 注重对未来时间的顶层规划 |
(二) 强调时间计划的“落地生根” |
二、集团化幼儿园园长时间管理具有一致性与创造性 |
(一) 以园长角色定位为时间流向 |
(二) 主动“建构时间”彰显从容 |
三、集团化幼儿园园长时间管理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 |
(一) 掌握时间管理的原则与策略 |
(二) 重视集团人际关系的形塑 |
四、集团化幼儿园园长时间管理具有个体性与组织性 |
(一) 形成专属个人的时间管理系统 |
(二) 专注教职工时间习惯的养成 |
第五章 集团化幼儿园园长时间管理的影响因素 |
一、宏观层:技术支持与政策引领 |
(一) 媒体技术的蜕变:“微信群与碎片化学习带来的便捷” |
(二) 定级政策的激励:“星级评估标准是二次梳理的过程” |
二、中观层:集团化幼儿园的幼儿园组织环境 |
(一) 三化一体的制度:“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 |
(二) 柔性管理的浸润:“管理更多的时候要有‘人’的思考” |
三、微观层:集团化幼儿园园长个体特征 |
(一) 时间观念的熏陶:“重效能,更重教育质量” |
(二) 教育情怀的坚守:“深藏在心底浓浓的‘职业爱’” |
第六章 集团化幼儿园园长时间管理的启示 |
一、转变时间管理观念,提升时间自觉 |
(一) 由亲力亲为向有效授权转变 |
(二) 由随时待命向忙中有闲转变 |
二、完善自身管理素养,创生时间效益 |
(一) 提升园长向上管理的能力 |
(二) 厘清园长管理职责的边界 |
三、兼顾下属能力培养,搭建时间文化 |
(一) 制定弹性时间管理规制 |
(二) 培养中层人员的领导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园长时间流向情况表 |
后记 |
个人简历 |
(10)大股东减持的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 ——以乐视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大股东减持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2 关于大股东减持的市场反应研究 |
1.2.3 关于大股东减持的经济后果研究 |
1.2.4 关于大股东掏空和支持行为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2 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 |
2.1 理论基础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2.1.2 信号传递理论 |
2.2 制度背景 |
3 乐视网大股东减持的案例介绍 |
3.1 乐视网减持事件的背景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 |
3.1.3 公司的经营情况 |
3.2 乐视网减持事件的回顾 |
3.2.1 公告股份减持计划 |
3.2.2 公告大宗交易减持 |
3.2.3 签署无息借款协议 |
3.2.4 公告协议转让减持 |
4 乐视网大股东减持的案例分析 |
4.1 乐视网大股东减持的动因分析 |
4.1.1 缓解资金需求 |
4.1.2 引入战略投资者 |
4.1.3 公司估值偏高 |
4.1.4 股权集中度高 |
4.1.5 市场风险较高 |
4.2 乐视网大股东减持的经济后果分析 |
4.2.1 大股东减持引起消极市场反应 |
4.2.2 大股东减持恶化公司偿债指标 |
4.2.3 大股东减持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
4.2.4 大股东减持获得私人现金收益 |
4.3 乐视网大股东减持产生不良经济后果的成因 |
4.3.1 公司外部监管不到位 |
4.3.2 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 |
5 大股东减持的治理建议 |
5.1 对上市公司的建议 |
5.1.1 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形成监督制衡机制 |
5.1.2 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维护中小股东利益 |
5.1.3 引入战略性投资者,支持公司长远发展 |
5.2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
5.2.1 加强问题导向的减持规范,保护中小股东的切身利益 |
5.2.2 加大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建立预警机制与跟踪机制 |
5.2.3 加强外部法治水平的建设,强化中小股东维权的意识 |
5.3 对中小股东的建议 |
5.3.1 提升自我保护意识,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
5.3.2 积极参与公司经营,关注公司信息披露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四、在明确的大政方针下(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权利主体利益取向博弈分析及政策选择[J]. 付宗平. 农村经济, 2021(11)
- [2]合川区三汇镇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与路径探析[D]. 袁菁. 重庆三峡学院, 2021
- [3]三峡集团绿色债券发行案例研究[D]. 王琦.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1
- [4]中国基层监察派驻制度研究[D]. 黄卓铭. 北方工业大学, 2021
- [5]怒江州“阔时节”对傈僳族射弩项目传承与发展的促进研究[D]. 邓有福.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6]媒介生态与百年中国文学语言变革研究[D]. 郑晓锋. 山东大学, 2020(09)
- [7]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8]煤炭行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 ——以X公司为例[D]. 韦丽娜. 安徽财经大学, 2020(10)
- [9]集团化幼儿园园长时间管理的个案研究[D]. 申谊可. 沈阳师范大学, 2019(09)
- [10]大股东减持的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 ——以乐视网为例[D]. 蹇洁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