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微茎类吸虫研究:ⅩⅢ.微茎类吸虫成虫结构特征排序(论文文献综述)
李寄仟[1](2020)在《基于5.8S、28S、ITSrDNA部分序列澜沧江、金沙江水系11种鱼类复殖吸虫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复殖亚纲是物种多样性显着、生活史复杂的脊椎动物内寄生虫,全球记载有效编目包括有140多科、1000多属8000余种。我国淡水鱼类寄生复殖吸虫已记载20科35属110余种。我国淡水鱼类寄生复殖吸虫分类及编目研究亟待加强。本研究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对云南澜沧江水系(西双版纳和大理部分流域段)和金沙江水系曲靖德泽流域段鱼类寄生的复殖吸虫进行分类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研究结果丰富了云南及我国复殖吸虫编目,初步呈现了采集水域复殖吸虫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为我国今后鱼类复殖吸虫的物种分布、寄生虫与宿主协同进化、寄生虫地理区系及种群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研究中共采集淡水鱼类3目11科24属27种289鱼,于长臀刀鲇(Platytropius longianalis),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鲶鱼(Parasilurus asotus),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云南裂腹鱼(Schizothorax yunnanensis),小裂腹鱼(Schizothorax parvus),沼泽云南鳅(Yunnanilus paludosus),横纹南鳅(Schistura fasciolatus)和宽纹南鳅(Schistura latifasciata)9种鱼的消化道、精巢中检获复殖吸虫6科8属11种,包括新种6种:黄颡东肌吸虫(Orientocreadium fulvidraconis sp.nov.),版纳鲫吸虫(Carassotrema bannaensis sp.nov.),版纳棘吻吸虫(Telorhynchus bannaensis sp.nov.),曲靖外睾吸虫(Exorchis qujingensis sp.nov.),德泽异肉吸虫(Allocreadium dezeensis sp.nov.),牛栏江异肉吸虫(A.niulanjiangensis sp.nov.);1种地理分布新纪录种:O.pseudobagri;1种已记录种:印度东肌吸虫(O.indicum);以及3种未记录种:长臀刀鲇寄生拟前吻属未记录种(Prosorhynchoides sp.),横纹南鳅寄生尾睾属未记录种(Urorchis sp.),沼泽云南鳅寄生新斜孔属未记录种(Neoplagioporus sp.)。基于ITS 1-5.8S-ITS 2、5.8S-ITS 2 rDNA联合序列和28S rDNA部分序列重建了关于东肌属(Orientocreadium)、鲫吸虫属(Carassotrema)、棘吻属(Telorhynchus)、外睾属(Exorchis)和异肉属(Allocreadium)5个属复殖吸虫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子标记比对研究厘定了形态学上确定的6个新种和2个记录种。分子系统发育拓扑结构显示:(1)东肌科为斜睾总科中的一个独立的分类单元,与Leptophallidae亲缘关系近;黄颡东肌吸虫新种(O.fulvidraconis sp.nov.)可能为较为晚出现的物种且与印度东肌吸虫(O.indicum)亲缘关系近;(2)鲫吸虫属与Hapalotrema、Skrjabinolecithum亲缘关系较近;版纳鲫吸虫新种(C.bannaensis sp.nov.)可能是比朝鲜鲫吸虫(C.koreanum)更为原始的物种;(3)棘吻属隶属于前吻亚科(Prosorhynchinae),可能是前吻亚科中较原始的群体;(4)外睾属与Tabascotrema的亲缘关系较近;曲靖外睾吸虫新种(E.qujingensis sp.nov.)与洞庭湖外睾吸虫(E.dongtinghuensis)组成外睾属进化支。(5)德泽异肉吸虫新种(A.dezeensis sp.nov.)和牛栏江异肉吸虫新种(A.niulanjiangensis sp.nov.)以高自举值单独聚为一支,且与A.neotenicum和A.lobatum的亲缘关系较近;A.gotoi与Allocreadium sp.isolate C51可能为较原始的物种;异肉属吸虫可能存在异域性物种形成(allopatric speciation)和同域性物种形成(sympatric speciation)的现象。
马金友[2](2007)在《动物寄生蠕虫的生物学与流行学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包括两个部分:1河南省蝙蝠消化道寄生蠕虫:从2005年4月至2007年2月对河南省蝙蝠进行野外调查,采集13个产地454只蝙蝠,隶属于3科8属18种,雄性230只,雌性224只。通过蝙蝠的解剖,发现蝙蝠消化道内感染的蠕虫有吸虫、绦虫和线虫。其中吸虫13种,隶属于3科6属,梨形肠前腺吸虫和微棘刺囊吸虫为我国新纪录;绦虫3种,隶属于1科1属,东北蝙蝠绦虫为我国新记录;线虫3种,隶属于3科3属,比勒陀利亚圆钩线虫为我国新记录。吸虫结构描述中,对平睾肠前腺吸虫的腹吸盘开口结构和生殖孔开口位置及中孔属排泄囊的形态进行了重新描述。吸虫的分布和感染方面,朝鲜斜睾吸虫为河南省广泛分布种,平睾肠前腺吸虫和中孔吸虫未定种的分布范围较为狭窄。吸虫感染率较高的是朝鲜斜睾吸虫和中孔吸虫未定种,分别是24.01%和17.40%;平均感染强度较高的是瓮形肠前腺吸虫、平睾肠前腺吸虫和中孔吸虫未定种,平均强度分别是77.9条、21.7条和14.33条。河南省不同产地中,济源市的蝙蝠感染吸虫的感染率较高,达到70.97%,桐柏县和新县分别为45.00%和45.71%。5种吸虫的11条ITS序列分析表明,朝鲜斜睾吸虫在不同宿主和不同产地中出现分化。斜睾科和枝腺科的亲缘关系较近。蝙蝠感染绦虫的数量相对较少,感染率较高的是垦丁蝙蝠绦虫,受感染较高的蝙蝠是马铁菊头蝠。线虫的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线虫种类较少,本文仅发现3种,但蝙蝠总体感染线虫的感染率较高。分布较为广泛的是齿蝠夜圆线虫和Aonchotheca sp,但感染率最高的是比勒陀利亚圆钩线虫,感染率是33.26%,平均感染强度为7.2条;齿蝠夜圆线虫的感染率是17.40%,平均感染强度为5.1条。在蝙蝠中,受感染较高的普通长翼蝠和马铁菊头蝠,感染率分别是76.67%和71.57%,角菊头蝠和水鼠耳蝠的感染率也分别达到54.55%和43.48%。在采集的13个产地中,蝙蝠感染线虫的感染率超过50%的分别是济源市、商城县、桐柏县、新县、光山县和卢氏县。河南省济源市马铁菊头蝠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种群和群落结果显示,马铁菊头蝠感染寄生蠕虫的感染率达到91.27%,平均感染强度为17.82条。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是1.15,均匀度指数0.72。6种蠕虫中,中孔吸虫未定种和比勒陀利亚圆钩线虫为优势种,朝鲜斜睾吸虫为次优势种。感染朝鲜斜睾吸虫、中孔吸虫未定种、比勒陀利亚圆钩线虫的感染率分别是36.51%、62.70%和64.29%,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5.15条、14.33条和6.73条。寄生蠕虫群落的季节变化中,秋季的感染率相对较高,夏季最低;平均强度和平均密度也是秋季最高,夏季最低。朝鲜斜睾吸虫、中孔吸虫未定种和比勒陀利亚圆钩线虫的种群动态也被分析,同时比较了不同越冬时间同一种群马铁菊头蝠寄生蠕虫群落的结构和不同种群相同越冬时间马铁菊头蝠寄生蠕虫群落的结构。2西伯利亚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sibilicensis)和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sp.)棘球蚴的生物学观察泡状棘球蚴在小白鼠体内发育的结果显示,西伯利亚棘球绦虫在宿主组织中主要以胚细胞团的形式侵染宿主组织,宿主组织包围胚细胞团形成雏囊,原头节在雏囊的内部由胚细胞团分化形成,囊泡内壁没有胚细胞层结构。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在宿主组织中主要以具胚细胞层的囊泡向外增生形成新的囊泡,囊泡的内壁有一胚细胞层,原头节由胚细胞层分化形成。同时,两型泡状棘球蚴原头节的大小及顶突钩的数目和大小也进行了比较。泡状棘球蚴的ITS序列分析显示,同一型泡状棘球蚴的ITS序列有2种序列存在,序列复杂多变。西伯利亚多房棘球蚴和苏俄的多房棘球蚴之间存在差异。
侯林[3](1998)在《中国两性生殖卤虫形态特征的数值分类研究》文中认为对中国两性生殖卤虫12个品系的10个品系形态特征进行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与A.urmiana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A.urmiana和中国两性生殖卤虫各品系明显可分为2个类群,证明中国各两性生殖卤虫品系均属于A.sinica.而A.sinica不属于A.urmiana.在中国两性生殖卤虫各品系中NL、HJQ、SB可分为另一类群,显示可能存在种下分类阶元.本文所选取的形态特征是稳定的,可做为卤虫品系形态特征数值分类的重要依据.
高久群,柯小麟[4](1992)在《我国微茎类吸虫研究:ⅩⅢ.微茎类吸虫成虫结构特征排序》文中提出对我国52种微茎类吸虫的18项成虫形态学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卵巢位置、子宫延伸位置等7项性状对第一主成分贡献较大,提示描述器官位置的指标是重要的分类依据。52个虫种在前三个主成分上的排序图显示应将其划分成4个亚科。
二、我国微茎类吸虫研究:ⅩⅢ.微茎类吸虫成虫结构特征排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微茎类吸虫研究:ⅩⅢ.微茎类吸虫成虫结构特征排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5.8S、28S、ITSrDNA部分序列澜沧江、金沙江水系11种鱼类复殖吸虫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复殖吸虫及其分类学研究 |
1.1 鱼类复殖吸虫概述 |
1.2 鱼类复殖吸虫的分类学研究概述 |
1.2.1 复殖吸虫的分类系统研究 |
1.2.2 复殖吸虫多样性及形态学分类鉴定 |
1.2.3 复殖吸虫核糖体序列研究概述 |
1.3 我国淡水鱼类复殖吸虫的分类学研究 |
1.3.1 我国淡水鱼类复殖吸虫研究概述 |
1.3.2 我国淡水鱼类复殖吸虫分子生物学研究概述 |
1.4 云南澜沧江、金沙江水系鱼类多样性概述 |
第2章 澜沧江、金沙江水系11种鱼类复殖吸虫的形态分类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实验方法 |
2.2.1 标本材料获取 |
2.2.2 实验试剂及器材 |
2.2.3 宿主鱼类的分类鉴定及保存 |
2.2.4 复殖吸虫样本的获取及装片制作 |
2.2.5 复殖吸虫的形态学鉴定依据和方法 |
2.3 澜沧江、金沙江水系11种鱼类复殖吸虫的形态分类 |
2.3.1 东肌科(Orientocreadiidae Skrjabin et Koval,1960) |
2.3.2 单孔科(Haploporidae Nicoll,1914) |
2.3.3 牛首科(Bucephalidae Poche,1907) |
2.3.4 隐殖科(Cryptogonimidae Ward,1917) |
2.3.5 异肉科(Allocreadiidae Looss,1902) |
2.3.6 孔肠科(Opecoelidae Ozaki,1925) |
2.4 复殖吸虫形态分类学研究讨论 |
2.4.1 东肌属(Orientocreadium Tubangui,1931)的形态分类学 |
2.4.2 鲫吸虫属(Carassotrema Park,1938)的形态分类学 |
2.4.3 拟前吻属(Prosorhynchoides Dollfus,1929)的形态分类学 |
2.4.4 棘吻属(Telorhynchus Crowcroft,1947)的形态分类学 |
2.4.5 外睾属(Exorchis Kobayashi,1921)的形态分类学 |
2.4.6 异肉属(Allocreadium Looss,1900)的形态分类学 |
2.4.7 尾睾属(Urorchis Ozaki,1927)的形态分类学 |
2.4.8 新斜孔属(Neoplagioporus Shimazu,1990)的形态分类学 |
2.4.9 本研究中我国6属鱼类复殖吸虫检索表 |
第3章 澜沧江、金沙江水系11种鱼类复殖吸虫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 |
3.1 引言 |
3.2 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实验方法 |
3.2.1 实验试剂及器材 |
3.2.2 复殖吸虫总DNA的提取 |
3.2.3 PCR扩增及序列分析方法 |
3.3 鱼类复殖吸虫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 |
3.3.1 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东肌属(Orientocreadium)3 种复殖吸虫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3.3.2 基于ITS1-5.8S-ITS2rDNA联合序列鲫吸虫属(Carassotrema)1 新种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3.3.3 基于28SrDNA部分序列棘吻吸虫属(Telorhynchus)1 新种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3.3.4 基于5.8S-ITS2 rDNA联合序列外睾属(Exorchis)1 新种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3.3.5 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异肉属(Allocreadium)1 新种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3.4 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讨论 |
3.4.1 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东肌属(Orientocreadium)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3.4.2 基于ITS1-5.8S-ITS2 rDNA联合序列鲫吸虫属(Carassotrema)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3.4.3 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棘吻属(Telorhynchus)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3.4.4 基于5.8S-ITS2 rDNA联合序列外睾属(Exorchis)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3.4.5 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异肉属(Allocreadium)的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本研究获得复殖吸虫的核糖体基因部分序列 |
附录2:本研究记述的11种鱼类复殖吸虫名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基金项目资助情况 |
致谢 |
(2)动物寄生蠕虫的生物学与流行学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河南省蝙蝠消化道寄生蠕虫 |
(一) 吸虫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采集地点和宿主种类 |
2.2 用具及药品 |
2.3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河南省蝙蝠消化道吸虫的分类地位 |
3.2 河南省蝙蝠消化道吸虫的种类描述 |
3.3 蝙蝠吸虫DNA(ITS1+5.8S+ITS2,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 |
3.4 河南省蝙蝠感染消化道吸虫分析 |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二) 绦虫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宿主材料 |
2.2 用具及药品 |
2.3 方法 |
3 结果 |
3.1 河南省蝙蝠消化道绦虫的分类地位 |
3.2 河南省蝙蝠消化道绦虫的种类描述 |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三) 线虫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宿主材料 |
2.2 用具及药品 |
2.3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3.1 河南省蝙蝠消化道线虫的分类地位 |
3.2 河南省蝙蝠消化道线虫的种类描述 |
3.3 河南省蝙蝠消化道线虫的感染调查 |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四) 河南省马铁菊头蝠寄生蠕虫种群和群落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采集地点和宿主种类 |
2.2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河南省济源市马铁菊头蝠消化道寄生蠕虫的种类组成 |
3.2 河南省济源市马铁菊头蝠消化道寄生蠕虫的动态变化 |
3.3 马铁菊头蝠越冬期消化道寄生蠕虫群落的比较 |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西伯利亚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 sibiricensis)和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sp)棘球坳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
1 前言 |
(一) 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棘球蚴和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棘球蚴形态结构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剂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棘球蚴和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棘球蚴在小白鼠体内的发育 |
2.2 西伯利亚棘球绦虫和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棘球蚴原头节比较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二) 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棘球蚴和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棘球蚴核糖体基因(rDNA) 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内转录间隔区)序列比较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剂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
2.2 两型多房棘球蚴ITS1+5.8S+ITS2序列PCR扩增结果 |
2.3 两型泡状棘球蚴目的基因的测序结果 |
2.4 Ⅰ型和Ⅱ型泡状棘球蚴ITS1+5.8S+ITS2序列分析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苏俄的多房棘球绦虫棘球蚴胚细胞原代培养的探索 |
附录2 西伯利亚棘球绦虫棘球蚴抗体变化 |
致谢 |
(4)我国微茎类吸虫研究:ⅩⅢ.微茎类吸虫成虫结构特征排序(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四、我国微茎类吸虫研究:ⅩⅢ.微茎类吸虫成虫结构特征排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5.8S、28S、ITSrDNA部分序列澜沧江、金沙江水系11种鱼类复殖吸虫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 李寄仟.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 [2]动物寄生蠕虫的生物学与流行学的比较研究[D]. 马金友. 厦门大学, 2007(08)
- [3]中国两性生殖卤虫形态特征的数值分类研究[J]. 侯林.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998(01)
- [4]我国微茎类吸虫研究:ⅩⅢ.微茎类吸虫成虫结构特征排序[J]. 高久群,柯小麟. 动物学报, 1992(04)
标签: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