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20届国际声成象会议在南京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强[1](2020)在《何海霞山水画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以来,中国画在频繁的政治运动和西学东渐的文化运动双重作用下,外在的风格语言和内在的情感精神都发生了大的变化,是具有重大学术理论意义的公认事件。也成为中国美术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何海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绘画艺术,并为传统中国画的继承与革新奋斗了一生。他从学徒出身,参加社会艺术团体,拜名家为师,从而打下坚实的传统绘画基础,并全身心的投入到中国画改良运动中;新中国成立后,他扎根长安,在革命艺术理论的指导下,又进行新的绘画语言探索,用手中的笔来描绘新时代、新生活。他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和追求,与赵望云、石鲁一起,用各具特质的艺术理念和作品,为“长安画派”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赢得了当时中国美术界的赞誉;随着“文革”的结束、改革开放的到来,身心得以“解放”的他,开启了“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自我改造,不断推陈出新,紧随时代,创作出一批巨幅青绿山水,大放异彩;晚年的何海霞,回归故里,进行衰年变法,此时的他随心所欲的书写性灵,在青绿山水画艺术的追求上达到了另一个高度,创造了前人未有之格局,步入艺术人生中的化境。何海霞山水画艺术风格形成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始终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革新。本文围绕何海霞从艺近80年来,自求学、从业、创新、变法到步入化境的心路历程,以及时代变迁、社会变革带给他个人从思想到艺术上的巨大影响,来做系统的分析、研究他的山水画艺术发展路径及艺术创新规律。在本人研究何海霞的山水画艺术探索之路时,同时也打开了20世纪中国山水画变革的发展史。从中领略到老一辈艺术家的家国情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和对时代精神的把握与弘扬。
王博[2](2020)在《甲骨文字诂林再补》文中提出于省吾先生、姚孝遂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在李孝定先生《甲骨文字集释》基础上搜集了自甲骨文发现以来直至1989年底九十年间有关甲骨文字考释的成果。何景成先生所编《甲骨文字诂林补编》集录了1990年至2013年间的甲骨文字考释成果并对《甲骨文字诂林》所漏收的成果进行补充。而自2014年以来至2019年期间亦有200余篇有关甲骨文字考释的文章发表,本文将对这些文章进行搜集整理,并依照甲骨文字诂林的体例进行编撰。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通论:近年甲骨文研究综述,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近年甲骨文字形字义考释研究所展现的几种特点。二是阐述近年甲骨文字集释研究的跟进与其必要性。三是近年甲骨文研究事迹整理。第二部分为近年甲骨文字考释成果汇集,将对2014年至2019年五年间大陆与港澳台地区范围内新出的甲骨文考释成果进行搜集与整理,并依照《甲骨文字诂林》的体例进行编排。另附有字形总表与检索表以供检索使用。
刘欣[3](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张楠[4](2018)在《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类型、功能及嬗变》文中研究指明天文仪器根据用途不同可以分为计时、观测、演示、占星和计算五种。这些功能或独立成器,或叠加为复合形式,构成各种已知的天文仪器。其中,具有演示功能的仪器,均可被称为天文演示仪器。天文演示仪器实际上是对某一时期特定文化背景下天文理论及其实践成果的综合体现,对天文演示仪器变迁的考察,是全面、完整书写天文学史的一个思路与方向。本文将集中讨论中国天文演示仪器演变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回答以下问题: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在天文学、社会及文化方面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仪器类型与功能在各自的转变中是否存在相应的联系?中国天文演示仪器发展直到汇入世界体系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变化?而目前国人对天文演示仪器的认知现状以及光学天象仪在国内的传入与发展,是不是有迹可循?第一章为全文绪论,对选题由来、论文意义、研究目的、思路、方法与主要概念等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与论述,并对既有研究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评论,从中探索论文的撰写线索、空间与推进方向。目前学界对天文演示仪器的研究关注度较低,无论是古代演示仪器个案的考证还是天文仪象的概念辨析,以及对近代天文演示仪器转型过程的探讨,均存在一定的讨论空间。第二章首先从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基本类型入手,通过对史料记载中具有演示功能的仪器进行考证,辨析了“浑象”概念中“球仪”与“环仪”的区别,并对古代天文仪象的命名规律进行了探索。中国古代盖天、浑天两种体系下皆有演示仪器,其中盖天演示仪器即盖天图(仪),而浑天演示仪器在明代前以水运天象演示为主要传统,明代后则以天球仪为主要类型。在仪象命名方面,基本遵循了演示为“象”,观测为“仪”,圆球为“象”,环规为“仪”的规律,但面对既非圆球又是演示仪器的情况时,则既有可能按照演示功能取名为“象”,又有可能按照结构类型取名为“仪”,并因此从文字记录的表面呈现出一种混乱状态。第三章对汉唐时期主要的演示仪器水运浑天仪进行分析,讨论了浑天仪除演示之外的间接测候用途,并由此对古代天文仪器的测候功能进行了追溯。水运浑天仪不仅能够完整的阐释浑天理论中所描述的天球结构,同时其运行还被用来与灵台观测结果进行即时对照,从而考察七曜的行度及历法的准确程度。“浑天仪”包括汉唐时期进行间接测候的演示仪器水运浑象,以及唐代之后具有黄道系统的直接测候仪器浑仪。这种既具有天象演示能力又可以用来进行间接测候的天文仪器制造传统,可以往前追溯至古璇玑玉衡。从玑衡到浑天仪,实际上是具有演示功能的测候仪器向具有测候功能的演示仪器的一种转变。而在唐代具有黄道系统的浑仪出现之后,演示仪器再次分化,浑象逐渐成为单纯的演示仪器,而浑仪则成为具有一定演示能力的观测仪器。第四章对宋元时大型天文演示仪器从俯察到仰观的变化进行了讨论,并由此提出了追认古代“假天仪”的两个必要条件:抬头仰观与自动运转。宋元时期我国文献中记载中有三件被现代学者追认为“假天仪”的仰观天文仪器,其中张思训“太平浑仪”是一座兼具报时功能的天文钟式自动演示仪器,其天象演示部分是一种类似于“盖天图仪”的穹形天顶;第二件是《曲洧旧闻》中所记载的“苏子容铜浑仪”,作者朱弁所述为此事目前可知的唯一来源,即一例孤证,并且记录中矛盾颇多,在没有其他史料进行确证的情况下,不应据此对仪象历史进行改写,将之追认为曾真实存在的“假天仪”;第三件是元代郭守敬所制玲珑仪,其并非浑仪,亦与一般意义上的“假天仪”有所区别,这是郭守敬创制的新型演示仪器,整体呈网格球结构,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继承了宋代仰观仪器的理念,并且很可能受到了阿拉伯天文仪器的影响。第五章通过对“天地仪”、“天球仪”与“日心说行星仪”等欧洲小型仪器的传入研究,讨论了明清时期在西器东传的背景下,天文演示仪器逐渐从皇家灵台走向民间社会的转变过程,这也是中国近代天文演示仪器转型的前奏。明代中后期开始,天文演示仪器的中西交流以欧洲传教士的民间活动与官方活动为线索随之展开。在官方,以传教士进入钦天监工作、皇家对天文演示仪器的收藏以及外国使团所带礼物为主要交流通道;而在宫廷之外,则以传教士交游、民间商品流通与知识分子的相关研制为扩散方式。小型天文演示仪器从皇家礼器、灵台密器,一步步走向民间,成为传播、教育的工具,甚至作为商品、产业流通于城市之中。第六章通过对近代之后光学天象仪在中国的传播和早期研制进行研究,再现了中国天文演示仪器最终完成近现代转型并汇入世界天象仪发展道路的转化过程。光学-机械式天象仪诞生于1923年的德国蔡司工厂,其出现颠覆了以往了天文演示方式,并使现代天文馆得以发源。在光学天象仪诞生后,国内及时对此天文演示仪器进行了介绍和传播,随后1957年建立了第一家大型天文馆,1958年开始了国产试制工作,1973年正式提出在全国建设天文馆的规划。然而我国并未参与到两次世界天文馆建设浪潮之中,并由此形成了目前天象仪、天文馆事业的格局,其中特别不能被忽视的是天文演示仪器文化传统的影响。整体来看,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发展经历了四种不同层次的嬗变:主体结构类型从环规虚球到封闭实球的变化;演示功能与间接测候功能先集中再分化,从具有演示功能的测候工具二维璇玑玉衡、图仪到具有测候功能的演示仪器三维水运浑天仪,再到球仪浑象与复合浑仪的彻底分离;观看方式俯仰之间的变化;社会功能方面,天文演示仪器从皇家灵台走向民间大众,最终完成了与世界发展并轨的现代转型。因此在结论章中,通过总结观点,将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发展变化置入到世界天象仪图景之中,从而透析其文化内蕴及现代影响。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设计制造将所见之天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遵从于自然本身的运转方式和表现形式,对这种整体性不予以解构或者说不需要解构。唐代之前,中国的天文演示仪器具有明显的占候验历功能。唐代之后随着装置黄道游仪的复合型浑仪出现,以及星占在中国天学发展中主导程度的下降,演示仪器的占验功能也随之被逐渐消解,成为单纯的演示工具。但其皇家礼器功能则贯穿始终,具有明显的政治象征意义。这种文化传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一种隐性基因遗留下来,影响深远。
李韬[5](2016)在《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是中国古代艺术观念的纽结。艺术范畴研究要以艺术学理论的宏通视野,通过文献梳理、跨学科的方法,结合艺术史和文化史的史实,探讨艺术的文化要素、历史语境和生命精神;在此基础上横断切入,以重要的艺术史观念为对象,寻绎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最普遍、最根本的艺术观念,揭示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共通性和一般规律。这也是对在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以后,中国古代艺术观念的核心范畴所进行的探索和尝试。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主要是由本体论范畴、认识论范畴和价值论范畴所构成。本体论范畴是道、气和象。道是中国哲学中的最高概念,它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根本范畴之一。道和艺的结合是人的理性和感性和谐发展的必然结果。没有道的艺,艺便缺少灵魂和方向;离开艺的道,道便丧失途径和手段。如果说道是宇宙万物总的根源和本体,那么气则是具体之物的本质或本根。艺范畴中的所有构成要素的本质是气,听觉、嗅觉、视觉和触觉乃至人本身都是气所构成。人的感觉器官具有生物的直接性和社会的历史性,前者不假它物直接感受这个世界,后者积淀人类的情感、情绪和认识形成具体的知识。中国古代艺术是古代人感受这个世界,并把这种感受具形化为可以直接感知的对象的结果。气是构成生物性人的基本元素,也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艺术是对这个世界社会的、情感的和审美的反映。气成为艺术的本体范畴是由气的特性和中国古代艺术生命性特质所决定。如果说道是古代艺术“形而上”的本体,气是其“形而下”的本质;那么象则是艺术的形式本体。象范畴使艺术成为艺术,使人直接通过它来把捉生命本身的生气和生意。象范畴使气的实在性和道的超越性最终成为可以被认识和感知的对象。那么具体的艺术活动是如何达到对道、气和象这些艺术本体的认识呢?中国古代艺术有着悠久的“言志”和“缘情”的传统,《周易》的“真情”、《论语》的“仁爱”和《庄子》的“无情”构成了中国古代艺术求真、向善、爱美三个维度。情志的完美结合是艺术表达的中心观念,“道始于情”(《性自命出》),而道也终结于“情”;“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儒道两家在此达到了高度统一,艺术通过审美之心和道德之心的营构通达道的境界。人是由身和心所构成,中国古代艺术家把这种观念宇宙化后即认为人所创造的艺术和人本身是同构的,是由“形”和“神”两个方面所构成。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形和神的不断地熔铸、交汇和对话的过程:艺术家由最初的情志意趣的表达到艺术品的物化形态的出现是由神塑形,而鉴赏家则相反,他们从艺术的形象出发,结合自我的情趣志意和“前见”,完成对艺术品的再创造,这是由形而见神的过程。神何以能塑形?形何以能见神?前者是人“表达欲”和“对象化”的本能所致,后者则是对意义追问的结果。艺术之形的追问可以达到庄子的“象罔”之境,而“象罔”可以得“玄珠”,因此形的超越即可达到道境。从神的本义来说,它是对“万物为什么是这样”的回答,而道则是对世界整体根源的发掘。“文以载道”的观念尽管老套,但它彰明了超越之路:“形以载神”也不新鲜,但它开启了妙写的坦途。虚实范畴较艺术中的情志、形神范畴具有更大的涵括力。艺术的本质特性是它的审美性和精神性,这是艺术的虚的部分。艺术实的部分是它的物质实体。在这个实的部分中还是可以继续分出虚实的层次来。画面的空白是虚,而色彩是实;音乐中的中断为虚,而连续为实;戏曲中的顿挫为虚,而连续为实;舞蹈中的运动为实,而静止为虚等等。中国古代艺术范畴中虚实问题发展到极端就成为有无问题,诸如“无声之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不着文字”、“刻雕众形而不为巧”等观念。这些道家观念的本意并不是要取消艺术及其形式,从而把人回归到完全自然的状态,而是为了在遵从自然的前提下去“为”。老子的“希言自然”就是主张统治者不要妄为教令而要顺任自然地去“为”。道家和儒家均根植于人生和社会而立论,他们的观点在“希言自然”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这种思想对艺术虚实观有着深远的影响,不管是“错彩镂金”之美还是“出水芙蓉”之美,也不管是社会道德之美还是造化情志之美,只要是宛若天成而不扭捏作态的艺术,儒道两家都是赞赏的。中国古代哲学不同于西方古代哲学,它所解决的问题不是“思”与“在”的矛盾,而是“身”与“道”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艺术的核心价值是乐心和明道。艺术的过程也就是修身、养性,从而达到身心的悦适,以致明道的过程。雅俗的根本矛盾在于艺术家的人格,人品高则艺必雅,反之则俗。儒家的善美和道家的真美,前者重视艺术的伦理价值,后者重视艺术的审美价值,但它们都统一于天与人、知与行、情与景合一的结构之中:至善尽美则是他们共同的思想旨趣。
张蕾[6](2015)在《全球治理视角下的中国与世界审计组织关系》文中研究指明世界的全球化在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在产生着一系列的全球性问题。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于全球治理的改进,而在此过程中,国际组织日益受到重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仅次于联合国的全球第二大国际组织,世界审计组织按照其“经验分享,人人共惠”的宗旨,由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成员的最高审计机关组成,是国际公认的影响力最广泛、权威性最强的永久、自愿、独立、非政治的政府审计领域内的专业组织。中国审计署与世界审计组织的关系是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发展的一个缩影。鉴于公共审计监督是各国政府治理和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这也决定了世界审计组织具有不可替代的参与全球治理的功能,并且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在此认知的前提下,中国与世界审计组织的关系需要从全球治理的角度加以考虑和发展,这也是本文选题的主要原因。在以全球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态度理念和途径渠道,并以此为指导构建了全球治理视角下的中国审计与世界审计组织的关系框架后,通过对中国审计与世界审计组织互动关系的历史演变和特征、以及取得的成效及成因进行分析以验证上述框架的合理性。最后,在此基础上,以关系框架为指导深入分析中国与世界审计组织关系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在全球治理视野下处理中国与世界审计组织的关系,将有利于中国更好的应对与世界审计组织关系的挑战,有利于中国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更好地发挥免疫系统的作用,有利于中国审计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关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外交战略,促进政府良治和全球良治,为中国的发展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孙光苏[7](2006)在《二十载春华秋实 新世纪任重道远——湖北省声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工作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各位代表: 受湖北省声学学会和张国良理事长委托,向大会报告湖北省声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来的主要工作,请到会代表提出意见。湖北省声学学会成立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距今整整二十年。二十年来,学会按照中国科协的要求,在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声学学会的关心和指导下,学会科技工作者,按照国家科教兴国战
张伟[8](2005)在《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文中提出面对20世纪音乐教育这个整体性范畴,它包括了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四个分支。所有这些范畴基本上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发展的。在20世纪前半叶,该领域已经有过许多有益的实践,发生过一些偏差,并且它们对20世纪后半叶,该领域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在学科范畴上选择紧密联系专业和师范音乐教育这两个分支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时间跨度上选择了1919—2000。文章把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近百年的历史分作发轫、初创、曲折发展、提升与停滞、高潮、华彩六个篇章,涉及近现代声乐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声乐家与声乐师资队伍的建设发展等等。该文力图在整体上把握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的脉络和发展规律,是一项涉及音乐理论、音乐教育和音乐史等方面的跨学科研究课题,并将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 论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 发轫期——五四时期的声乐教育。五四时期是我国近现代声乐教育的发轫期,是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拉开帷幕以来的第二个开放时期。本章围绕20年代,具有专业性质的中国声乐教育如何产生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分为四节:一、围绕20年代新型音乐机构(包括:新型音乐社团和新型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选择其中在声乐方面较突出的几所,从不同角度加以研究,论述声乐教育的产生及新型音乐机构的特点。如“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它是五四以来最早开设声乐课的新型音乐社团,该会刊物《音乐杂志》最早刊登了关于西洋美声唱法的声乐理论知识(陈仲子翻译的《音乐教授法》;纽伦着、黄培铢译的《唱歌之指导》),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奠定了基础。二、针对声乐教育学科的实践性,通过对20年代少量的、重要的声乐艺术实践的研究,来加深了解当时声乐教育的发展状况。三、对发轫期中国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做出总结,聘用外籍声乐教师是这时期声乐教育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第二章 初创期——三十年代声乐教育的发展壮大。30年代中国声乐教育事业的总体特征是加速发展,分为五节:首先,文章围绕这时期在声乐方面较突出的七、八所音乐教育机构进行研究,论证了这时期声乐教育事业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得益于这时期专业音乐院校之迅猛发展。其次,从整体上对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的声乐演出进行了梳理,又对上海犹太难民音乐家中的声乐活动作了仔细研究。三、文章对我国前两代声乐家、声乐教育家生平、艺术经历以及他们为中国声乐事业做出的贡献,进行了搜集和整理,从他们身上折射出声乐事业发展的一个侧面。最后,文章总结了该时段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与前一阶段相比,这时期声乐教育事业仍是初创性质,但已初具规模。 第三章 曲折发展期——战争年代的声乐教育。该时段是中国声乐教育事业发展中最具“个性”和时代风貌特征的阶段,分为五节:首先文章对三个不同政治
吴文虬[9](1995)在《灵活多渠道组织学术活动》文中指出灵活多渠道组织学术活动江苏省声学学会吴文虬这几年来我们学会在经费十分拮据的条件下,以灵活多渠道的方式积极组织学术活动,学术交流尚能不断开展。1、积极参与和动员会员参加在国内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1992年国内有两次大型的正式国际会议,一是在北京举行的十四...
张锡濂[10](1993)在《第20届国际声成象讨论会》文中研究说明 国际声成象讨论会是由在人体、矿产、水下潜艇、金属材料以及声显微等声成象领域内工作的科学家倡议举办的国际会议。第1届讨论会于1967年在美国加州汉丁顿海滨召开,以后每一年半一次在美、西欧、加拿大等国轮流举行。我国于80年代初开始参加会议。1989年9月在第18届讨论会上决定第20届讨论会在中国召开。
二、第20届国际声成象会议在南京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20届国际声成象会议在南京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何海霞山水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选题缘由 |
第三节 选题意义 |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五节 研究内容 |
一、论文结构 |
二、关键问题 |
第六节 研究方法 |
一、艺术风格学方法 |
二、图像学方法 |
三、比较研究方法 |
四、口述历史调研法 |
五、社会学方法 |
六、文献调查法 |
七、艺术心理学方法 |
第一章 传统之路(1908—1949年) |
第一节 幼承家学 |
第二节 悦古斋学徒 |
第三节 中国画学研究会成员 |
第四节 何海霞与张大千 |
一、拜师张大千 |
二、张大千对何海霞的影响 |
第五节 师古不泥善用其心 |
第二章 革新之路(1950--1983) |
第一节 西入长安 |
第二节 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 |
第三节 长安画派 |
一、长安画派的形成与衰落 |
二、“长安画派”三杰 |
第四节 何海霞与长安画派 |
第五节 与自然为伍用我家法 |
一、山水画新的绘画语言的探索 |
二、革新期的山水画题材分析 |
三、革新期的山水画风格解析 |
小结 |
第三章 变法之路(1976——1998年) |
第一节 精神的舒张 |
第二节 “茧居”化蝶 |
第三节 我用我法我手写我心 |
一、何海霞的传统青绿山水 |
二、何海霞的写意青绿山水 |
三、何海霞的泼彩山水 |
小结 |
第四章 何海霞山水画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何海霞山水画图式的多样性 |
第二节 何海霞山水画技法的融合性 |
第三节 何海霞山水画色彩的主观性 |
第四节 何海霞山水画的写意性 |
第五节 何海霞山水画的时代性 |
小结 |
第五章 何海霞绘画美学思想 |
第一节 传统与革新 |
第二节 形式与意境 |
一、表现形式 |
二、意境 |
第三节 主体与客体 |
一、主体 |
二、客体 |
第四节 林泉拾趣 |
一、姊妹艺术 |
二、品鉴与品评 |
三、拙与巧 |
四、个性 |
小结 |
第六章 何海霞山水画艺术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山水画发展中的承与变 |
第二节 “民族传统”向“时代生活”的转换 |
第三节 博大精深的时代气象 |
第四节 对后长安画派的启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何海霞艺术年表 |
致谢 |
(2)甲骨文字诂林再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通论:近年甲骨文研究综述 |
第一节 、近年甲骨文研究综述 |
一、运用新甲骨资料 |
二、利用其它古文字资料考释甲骨文 |
三、对甲骨卜辞分期分类法的运用 |
四、其他学科内容与考释相结合,多方面论证甲骨文字形体 |
五、技术革新为甲骨文考释工作提供便利 |
小结 |
第二节 、甲骨文字集释研究的跟进 |
第三节 、近年甲骨文研究事迹整理 |
一、研究机构与研究者介绍 |
二、学术会议汇总(2014—2019) |
三、甲骨文研究各类项目立项汇总(2014—2019) |
四、甲骨文释读成果的赛事活动与奖励 |
小结 |
甲骨文字形字义考释成果汇集(2014-2019) |
论文所收字形总表 |
拼音检索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类型、功能及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主题与意义 |
1.1.1 天文演示仪器、天象仪与浑象 |
1.1.2 天文演示仪器:丰富天文学史研究的重要维度 |
1.1.3 中国的天象仪与天象仪在中国 |
1.2 研究现状与推进方向 |
1.2.1 天文演示仪器的相关研究 |
1.2.2 机械史、人物史与文化思想史方面的研究 |
1.3 史料、方法与目标 |
1.3.1 史料与文献 |
1.3.2 方法与思路 |
1.3.3 问题与目标 |
第2章 环仪、球仪与图仪: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三种类型 |
2.1 古代天文演示仪器中的“浑象” |
2.1.1 “浑象”应定义为“天球仪”还是“浑天之象” |
2.1.2 记载中被称为“象”的演示仪器 |
2.1.3 关于张衡水运浑象的讨论和辨析 |
2.2 记载中天文演示仪器的类型辨析 |
2.2.1 被称为“浑仪”的演示仪器 |
2.2.2 记载中的浑天图与盖天图仪 |
2.2.3 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综合讨论 |
2.3 关于球仪浑象的疑问与思考 |
2.3.1 球仪制作的基础条件分析 |
2.3.2 关于球仪浑象出现的几个问题 |
第3章 汉唐天文演示仪器的测候功能及其溯源 |
3.1 浑天仪:“演示用浑仪”还是“测候用浑象” |
3.1.1 间接测候:张衡密室漏水转浑天仪的主要用途 |
3.1.2 阐释浑天结构:浑天仪的演示功能 |
3.1.3 “浑天仪”一词用法考略 |
3.2 璇玑玉衡:具有演示功能的测候仪器 |
3.2.1 浑天仪是璇玑玉衡遗制吗? |
3.2.2 对古代测候仪器的追溯 |
3.2.3 璇玑与牙璧:文献考察及考古学讨论 |
第4章 宋元时期大型天文演示仪器观看视角的转变 |
4.1 宋代记录中的“假天仪” |
4.1.1 仰观与自动运转:“假天仪”的两个特征 |
4.1.2 “太平浑仪”:仰观天盖与水运系统的结合 |
4.1.3 《曲洧旧闻》中的“苏子容铜浑仪” |
4.2 元代玲珑仪:并非观测用浑仪 |
4.2.1 玲珑仪制造年谱考略 |
4.2.2 玲珑仪并非明清浑仪之原型 |
4.2.3 玲珑仪并非利玛窦日记中所述仪器 |
4.3 玲珑仪:创新复合型天文演示仪器 |
4.3.1 从“玲珑”一名看玲珑仪之形制 |
4.3.2 《玲珑仪铭》新解 |
4.3.3 一种推论:玲珑仪中的宋代影响与阿拉伯元素 |
第5章 明清时期欧洲小型天文演示仪器的传入 |
5.1 西方天文演示仪器发展评述 |
5.1.1 欧洲封闭天球仪的发展 |
5.1.2 欧洲行星演示仪器的发展 |
5.1.3 从俯视到仰视的大型天象仪 |
5.2 明清欧洲天文演示仪器的东传与融通 |
5.2.1 欧洲天文演示仪器的传入 |
5.2.2 欧洲演示仪器制造技术的介绍 |
5.2.3 清朝宫廷中的欧洲行星仪 |
5.3 明清时期天文演示仪器的制造 |
5.3.1 官方制造的演示仪器 |
5.3.2 走向民间的欧式小型演示仪器 |
第6章 近代后光学天象仪在中国的传播及早期研制 |
6.1 蔡司光学天象仪的诞生及在中国的传播 |
6.1.1 蔡司光学天象仪的诞生和早期发展 |
6.1.2 蔡司天象仪在中国的传入 |
6.1.3 光学天象仪的早期公众影响 |
6.2 国产大型光学天象仪的研制 |
6.2.1 1950年代末期国产光学天象仪首次试制 |
6.2.2 1970年代中国“新建天文馆规划”的提出 |
6.2.3 国产大型天象仪会战 |
6.2.4 大型天象仪研制成果与影响 |
第7章 结语: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文化功能及其影响 |
7.1 中国天文演示仪器发展中的四种嬗变 |
7.2 从结构看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制器之道 |
7.2.1 世界图景中的中国天文演示仪器 |
7.2.2 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制造思想 |
7.3 从需求看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的文化功能 |
7.3.1 占候验历: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文化功能 |
7.3.2 通天礼器:中国古代天文演示仪器的政治功能 |
7.4 天文演示仪器所蕴文化基因的现代影响....................................................................196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5)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厘定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生成语境 |
一、文化要素——天人关系、心性学说、宗法制度 |
二、历史语境——时间性、空间性、想象性 |
三、生命精神——生生谓易、希言自然、人者仁也 |
第二章 中国古代艺术本体论范畴 |
第一节 艺术本体及其本体论 |
一、艺术本体观念和艺术本体论阐释 |
二、中国古代艺术本体及其本体论范畴 |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本体论范畴 |
一、艺范畴的三个维度 |
二、道范畴——艺术之灵魂 |
三、气范畴——艺术之主体 |
四、象范畴——艺术之形象 |
第三节 道、气、象范畴的本体地位及其说明 |
一、道、气、象的统一性和本质特征 |
二、道、气、象与艺术其它范畴的关系 |
第三章 中国古代艺术认识论范畴 |
第一节 情与志:古代艺术表达的中心观念 |
一、情范畴的历史性展开:“缘情”说的诸阶段 |
二、志范畴的历史溯源:“言志”说的考索 |
三、情志合论:言志缘于情,缘情根于志的艺术论 |
四、情与志交织下的审美时空:门类艺术中的情志范畴 |
第二节 形与神:中国古代艺术认识活动的二维结构 |
一、中国古代艺术形神观念解诂 |
二、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的代表性形神观念 |
三、中国古代门类艺术中的形神范畴 |
第三节 虚与实:中国古代艺术活动的辩证特性 |
一、古代艺术虚实观的哲学渊薮 |
二、古代艺术活动中的虚实范畴 |
三、古代门类艺术中的虚实观念 |
第四章 中国古代艺术价值论范畴 |
第一节 明道与乐心——古代艺术的核心价值 |
一、明道与乐心的基本内涵 |
二、明道把世界照亮,乐心把自我澄明 |
第二节 雅与俗——古代艺术品评的基本标准 |
一、雅俗观念考辩 |
二、雅俗观的具体展开和雅俗之辨 |
第三节 善美与品格——古代艺术的稳定价值结构 |
一、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善美 |
二、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品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6)全球治理视角下的中国与世界审计组织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与难点 |
第一章 非政府组织与全球治理 |
第一节 全球治理理论 |
一、 全球治理的涵义 |
二、 全球治理的结构 |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治理 |
一、 非政府组织的界定与特征 |
二、 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优势及局限性 |
三、 世界审计组织与全球治理 |
第三节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 |
一、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态度理念、渠道及实践 |
二、 中国与世界审计组织关系框架的建构 |
第二章 中国与世界审计组织关系的历史演变及特征 |
第一节 有限参与阶段(1982-1991) |
一、 有限参与的主要特点及表现 |
二、 有限参与取得的主要成果与不足 |
第二节 局部参与阶段(1991-2003) |
一、 局部参与的主要特点及表现 |
二、 局部参与取得的主要成果与不足 |
第三节 深度参与阶段(2003-2014) |
一、 深度参与的主要特点及表现 |
二、 深度参与取得的主要成果与不足 |
第四节 中国与世界审计组织关系的演变特征 |
一、 从被动参与到主动融入 |
二、 从单向受动到双向互动 |
三、 从策略性跟进到战略性建设 |
第三章 参与世界审计组织取得成效及成因分析 |
第一节 参与世界审计组织取得的成效 |
一、 促进了中国审计事业的发展 |
二、 增强了中国审计的关系性权利 |
三、 助力国家外交 |
第二节 参与世界审计组织取得成效的成因分析 |
一、 中国审计事业的快速发展 |
二、 “走出去”的战略 |
三、 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
结论 |
文献参考 |
致谢 |
附录 |
附件 |
(8)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中国声乐教育的发轫期——五四时期的声乐教育 |
第一节 新型音乐社团中的声乐教育 |
1、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9) |
2、上海中华美育会(1919) |
第二节 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中的声乐教育 |
1、成都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1915) |
2、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1920) |
3、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1919) |
4、上海国立音乐院(1927中国第一所独立的高等音乐学府) |
5、私立燕京大学音乐系(1929) |
6、私立沪江大学音乐系(1929) |
第三节 二十年代的声乐演出活动 |
1、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的音乐演出; |
2、《五月花》; |
3、《弥赛亚》、《创世纪》等清唱剧的演出 |
第四节 发轫期中国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国声乐教育的发展与壮大——三十年代的声乐教育 |
第一节 三十年代音乐教育机构中的声乐教育 |
1、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1930) |
2、私立上海美术专门学校增设高师科图画音乐系(1921) |
3、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增设音乐系(1930) |
4、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1928) |
5、私立华西协合大学文学院增设音乐系(1932) |
6、浙江省立音乐馆(1937) |
7、上海国立音专的继续发展 |
8、根据地的声乐教育 |
第二节 三十年代中外歌唱家的演出活动 |
1、三四十年代我国比较重要的演唱家 |
2、国外艺术家来华的演出活动 |
3、上海工部局管弦乐队 |
第三节 上海犹太难民音乐家中的声乐活动 |
第四节 声乐教育家、声乐家 |
第五节 三十年代中国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一切为了救亡——战争年代的声乐教育 |
第一节 沦陷区的声乐教育 |
1、北平师范大学 |
2、夏里亚平在满洲里 |
第二节 国统区的声乐教育 |
1、音乐教导员训练班 |
2、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学校 |
3、中央训练团音乐干部训练班 |
4、国立实验剧院 |
5、青木关国立音院 |
6、西北音院 |
第三节 边区的声乐教育 |
1、鲁迅艺术学院 |
2、华北联大音乐系 |
第四节 声乐教育家、声乐家 |
第五节 战争年代中国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全面提升到“极左”观念蹂躏下的停滞不前——新中国建立至文革时期的声乐教育 |
第一节 文革前音乐院校/系中的声乐教育 |
1、河北师范学院 |
2、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 |
3、上海国立音专的继续发展 |
4、湖北省教育学院艺术科 |
5、中央音乐学院 |
6、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 |
7、南京艺术学院音乐系 |
8、西北艺术专科学校 |
9、西南音乐专科学校 |
第二节 声乐演出、比赛、交流与声乐事业的发展 |
一、国内较重要的声乐演出与声乐活动 |
二、国外的声乐比赛、演出与交流活动 |
三、外籍声乐专家来华演出及声乐活动 |
第三节 老一辈中国声乐教育家与这时期的声乐教育 |
第一类:1、应尚能 |
2、蔡绍序 |
3、喻宣萱 |
第二类:1、王品素 |
第三类:1、周小燕 |
2、沈湘 |
第四节 近现代杰出的声乐家与声乐教育家 |
第五节 新中国建立至文革时期的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中国声乐事业的高潮期——文革后至八十年代末的声乐事业 |
第一节 国内较重要的声乐演出、赛事及交流活动 |
1、民歌搜集、整理活动以及较重要的民族民间唱法演唱会 |
2、国内较重要的声乐比赛 |
3、重要的声乐会议 |
4、专业性音乐会 |
5、大型音乐活动 |
6、几部重要的歌剧演出 |
第二节 国外重要的声乐赛事与来华的外籍演出及交流活动 |
一、国外重要的声乐赛事、演出与交流活动 |
二、外籍声乐专家来华的重要演出及交流活动 |
第三节 老一辈声乐教育家与这时期的声乐教育 |
第一类:1、喻宜萱 |
第二类:1、王品素 |
第三类:1、沈湘 |
2、周小燕 |
第四节 近现代杰出的歌唱家与声乐教育家 |
第五节 新时期声乐教育事业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华彩乐章”——九十年代中国声乐事业枝繁叶茂 |
第一节 国内较重要的声乐演出、赛事及交流活动 |
1、歌剧类的演出和评比: |
2、国内重要的声乐比赛 |
3、专业性音乐会 |
4、重要的学术活动与声乐会议 |
5、大型音乐活动中重要的声乐活动 |
第二节 国外重要的声乐赛事与来华的外籍演出及交流活动 |
一、在国外重要的声乐赛事、演出与交流活动 |
二、外籍声乐专家来华的重要演出及交流活动: |
第三节 老一辈声乐教育家与这时期的声乐教育 |
1、周小燕 |
2、沈湘 |
3、姜家祥 |
4、金铁霖 |
第四节 八、九十年代涌现出的一批年青歌唱家 |
第五节 九十年代声乐教育事业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
本章引用和参考文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四、第20届国际声成象会议在南京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何海霞山水画艺术研究[D]. 王玉强.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2]甲骨文字诂林再补[D]. 王博.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3]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4]中国天文演示仪器:类型、功能及嬗变[D]. 张楠.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5]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研究[D]. 李韬. 东南大学, 2016(12)
- [6]全球治理视角下的中国与世界审计组织关系[D]. 张蕾. 外交学院, 2015(11)
- [7]二十载春华秋实 新世纪任重道远——湖北省声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工作总结[A]. 孙光苏. 湖北省声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文集, 2006
- [8]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D]. 张伟. 陕西师范大学, 2005(05)
- [9]灵活多渠道组织学术活动[J]. 吴文虬. 学会, 1995(08)
- [10]第20届国际声成象讨论会[J]. 张锡濂. 国外地质勘探技术, 1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