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区江西省委机关报——《省委通讯》(论文文献综述)
黄志辉[1](2021)在《中央苏区新闻传播事业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央苏区新闻传播事业研究渐成为新闻史研究的重要领域。整理现有研究,发现中央苏区新闻传播事业研究不但有鲜明的地域性,而且呈现出研究疆域的广阔性和研究角度的多元化,多学科介入特征明显。从研究重点看,现有研究多从中央苏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地位及贡献、四大报刊这两种向度展开。为拓展、深化和创新中央苏区新闻传播事业研究,亟待完成文献的数字化工作;加强新闻业务和新闻理论研究,注重原报等第一手文献的阅读,回归"新闻实践史"的研究路径;同时,需扩大作者群,以扭转"冷清和寂寞"的整体情形。
刘维荣[2](2021)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中央机关重要报刊的主要特色》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中央重要机关报刊真实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变化的轨迹,生动记录了党的理论水平提高的过程,忠实记载了党英勇斗争实践的业绩以及中国近代史中激烈变革时期的社会动态,对于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有着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中共创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创办的中央机关报刊
申子超[3](2021)在《《红色中华》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色中华》是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中央政府的机关报,是研究党史、革命史的重要文献。本文从影印、排印和索引三个方面,梳理研究了目前对其的整理出版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宣传史、军事斗争史和卫生防疫史三个方面提出了《红色中华》的整理研究思路。
林棵,王建华[4](2021)在《中国共产党文化反贫困的早期探索——以中央苏区工农通讯员运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解放个体思想,反对阶级贫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既定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汲取苏俄的办报经验,动员群众为党报写稿,成立工农通讯员队伍。在根据地宣传部门的引导下,群众观察乡村社会改造的实际进展,在稿件中表达观点与提出建议,同时加深对革命的认识与理解。基于反"围剿"的复杂形势,工农通讯员运动虽没有能够全面展开,但使无产阶级参与根据地的各项建设,逐渐从"自在"走向"自为",摆脱思想文化上的贫困。其蕴含的方法论,为中国共产党文化反贫困主张的实现提供来自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对构建与巩固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张朋[5](2021)在《“在地化”与“日常性”:制度和生活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史新探索》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新闻史研究的开拓创新离不开对党史文献的开掘和利用。"地方革命历史文件汇集"是一部侧重于中共早期历史的档案文献汇集,虽在党史研究中得到充分重视和挖掘,但新闻史研究领域甚少关注。这套文献主要由中央分局、省级机构的政策文件以及地方和基层的日常工作汇报、工作总结等构成,对于探索中共早期新闻宣传制度、政策"顶层设计"以及革命日常活动的微观实践都具有重要价值。历史空间意义上,"地方革命历史文件汇集"呈现了中共早期新闻宣传的"在地化"运作,涉及中央与地方的交互关系以及新闻宣传方式、成效等方面的地域差异,特别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区隔和联动。时间意义上的新闻宣传关联着"日常性"过程,从中共组织史料中把握中共早期宣传部门及新闻机构组织、实施、管理和监督的"日常性"机制,有助于展示新闻宣传实践过程的历史经验,呈现中共早期新闻史的丰富面相。
曹春荣[6](2021)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运动会》文中研究表明1933年5月30日,在赤色首都瑞金开幕的苏区体育运动会,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境内第一次盛大的运动会。全苏区的工农劳苦群众踊跃报名,响应中央的号召—"进行集团的赤色体育运动,锻炼强健的身体,使其适合于阶级斗争的需要"。大会充分展现了苏区军民朝气蓬勃、不怕困难、官兵一致、集体主义的精神风貌,交流了体育技术,锻炼了军民身体,并且催生了苏区体育运动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赤色体育会委员会。
陈信凌,邱世玲[7](2021)在《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实践框架的最早建构》文中研究指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下,中央苏区的新闻宣传工作于艰困与危急的环境中,负荷着强烈的现实诉求,在"唤起工农千百万"的宏大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所展开的全部探索的标志性成果,便是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体制内、系统性、全域化新闻舆论传播的先河,而且建构起一个富有张力与生机的工作框架。该框架的建立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形成了新闻宣传的指导理念;第二,健全了新闻宣传的管理体制;第三,设置了富有张力的报刊结构;第四,开创了媒介发行与接受的路径。这个工作框架在延安时期得到沿袭与赓续,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深化与拓展。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央苏区的新闻宣传实践是新中国媒体运行的先行摸索与成功预演。
罗屈兰[8](2020)在《中央苏区报刊媒介批评话语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面对“内忧”,共产党积极组织和带领红军开展反“围剿”战争;面对“外患”,共产党组织人民群众开展“反帝”运动,大力呼吁“反帝”,并开展武装斗争,尤其是抗日游击战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在赣南、闽西地区建立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此后,在中央苏区,许多“红色报刊”“应运而生”。面对国民党报纸和日本报纸的污蔑与造谣,中央苏区报刊的撰稿人、编者等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应地澄清,并对它们展开了批评,让中央苏区人民群众得以了解事情的真相,从而提高了人们开展斗争的积极性,促进了战争的胜利,扩大了革命根据地的范围,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此外,中央苏区报刊的媒介批评主体秉承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不仅对国民党的报纸以及国外的报纸展开了媒介批评话语实践活动,而且对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刊进行了批评;这两种批评可简要概括为“批评其它报纸”与“自我批评”。他们所撰写的媒介批评文本都刊登在了中央苏区报刊上,其内容主要为:赞扬“我们的报纸”(中央苏区报刊以及其它党报党刊)所取得的进步与成绩,指出“我们的报纸”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改善不足的一些建议、解决问题的办法;批评国民党报纸和国外报纸造谣、新闻报道失实等媒介行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报刊的媒介批评话语实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媒介批评者与媒介批评对象属于同一阶级阵营,这使得媒介批评话语实践带有很浓厚的“自我批评”色彩。此外,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媒介批评话语实践还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且充满着强烈的斗争性。本文通过梳理与分析中央苏区报刊的媒介批评文本内容、体裁与样式及其表现出的感情色彩,进而总结出了其时代特征、历史价值与局限性。本文主要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关于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中外媒介批评实践概况等内容;第二章介绍相关概念,如中央苏区、媒介批评等,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依据;第三章介绍中央苏区时期的媒介批评生态;第四章分析部分中央苏区报刊上的媒介批评文本,主要是详细分析其议题、内容,总结其体裁与样式、批评话语的感情色彩;第五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对媒介批评文本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其时代特征,并从宏观上分析其存在的历史价值与局限性。通过梳理与分析中央苏区报刊的媒介批评文本内容、体裁与样式、表现出的感情色彩,笔者进而总结出当时媒介批评的时代特征、历史价值与局限性。通过研究与分析中央苏区报刊的媒介批评文本,可以发现,媒介批评主体秉承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以马克思主义、列宁新闻观为指导,开展媒介批评话语实践活动,他们的这种实践不仅促进了苏维埃新闻事业的发展、报刊的进步,还有利于革命与战争取得胜利。
徐杭燕[9](2020)在《从城市到农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研究(1927-1934)》文中研究指明从大革命失败后到红军长征前,即从1927年至1934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经历了多次变更,党的中心任务也多番调整,城市和农村革命路线的张力逐渐形成,国内与国际局势复杂多变,中国共产党开始在革命根据地作为执政党制定和执行新闻政策。这一时期是考察中共新闻政策变迁的重要时间窗口之一。本研究以1927年8月至1934年10月间的中共新闻政策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运用列宁党报理论及政策科学的相关理论,着重分析了在中共革命力量从城市转向农村的过程中,新闻政策在制定和执行方面发生的变化,并进一步探究这些变化背后的复杂动因。研究发现,这一阶段的中共新闻政策是自大革命失败以来,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和新闻统制的背景下,对党的新闻事业进行系统化的组织和规范。新闻政策制定的理念主要来源于苏联和共产国际。中共新闻政策的变迁具有连续性与突变性交织共存的特点。这一时期,新闻政策的历史特征是党性持续增强,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党报系统不断发展,全国发行网和通讯网走向健全。但随着党内“左”倾趋势的不断发展,中共在新闻政策上过度依赖共产国际的指令和苏联模式,开始变得僵化与教条,还未能与中共的革命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张京京[10](2020)在《《青年实话》的新闻实践研究 ——以扩红运动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实话》是共青团中央苏区的机关报,1931年创刊于江西龙岗,该报以领导苏区团的工作和群众工作为宗旨,将列宁“报刊是不仅仅是集体的宣传者和鼓动者,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这一党报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团结、动员和组织青年群体,将青年凝聚在团中央的周围。《青年实话》力求“文字作风青年大众化”,用符合青年群体的文字风格和青年化的工作方式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不仅在介绍国内外革命局势、宣传与动员革命、探讨工作原则与工作方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对青年群众的组织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回顾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苏区时期的群众动员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中国共产党将党、政府和军队的工作与社会动员结合在一起,创造性的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特有的组织动员模式,将分散在各地的群众集中起来,促进了革命的发展和根据地的壮大。研究这一时期群众动员和组织的历史经验,对进一步发展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与动员工作、号召人民群众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强烈的启示意义。充足的军队是扩大和巩固苏区,并将它建设成为抗日根据地的必要力量。在蒋介石反复、大规模对苏区进行围剿的严峻形势下,汇聚相当数量的兵力是当时的首要任务,为此党中央进行了两次扩大正规军、一次发展赤少队等地方部队的运动。为配合这一工作的开展,《青年实话》报对群众进行了长期的动员、组织和具体指导,并及时表彰先进、批评落后,对“扩红”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选择《青年实话》对“扩红”运动的宣传与组织进行个案研究,探讨《青年实话》是如何落实列宁的党报新闻思想的,并对该报的新闻实践活动做历史评析与理论思考。研究发现《青年实话》对“扩红”运动的动员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通过报道党和团中央关于“扩红”运动的会议决议、战争形势和红军抗战消息以及扩大红军的成绩、经验和教训等等,以此发挥宣传和鼓动作用;第二是以扩大红军为核心的组织功能,如发起扩充青年团、少年先锋队、工人队和少共国际师等运动来扩大红军数量,以及发起青年礼拜六、节省运动等拥护红军、巩固“扩红”运动成绩等实际性的组织活动。本文结尾部分对《青年实话》在根据地语境下组织青年群众的新闻实践进行历史评析,指出深入的政治动员、青年化的工作方式和重视与读者间联系对党报发挥宣传、鼓动和组织功能的重要意义,以及“左”倾宣传对扩红运动以及苏区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苏区江西省委机关报——《省委通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区江西省委机关报——《省委通讯》(论文提纲范文)
(1)中央苏区新闻传播事业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概况 |
(一)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
1.重点报刊的影印、整理及其数据化 |
2.回忆录 |
3.文献汇编 |
(二)学术着作 |
(三)学术论文 |
1.研究阶段与研究趋势 |
2.核心作者与研究的地域性 |
3.研究内容与研究的多学科介入 |
二、研究的两种向度及其观点 |
(一)历史地位及贡献的阐释 |
1.开创“农村办报”模式。 |
2.初步奠定新中国媒体格局。 |
3.奠基党报理论。 |
4.新闻业务的探索。 |
(二)四大报刊的研究 |
1.报刊作为一种史实的讨论 |
2.革命领袖与报刊 |
3.报刊批评与舆论监督[49] |
4.报刊中的新闻漫画 |
5.报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 |
6.报刊的文艺性 |
三、思考和展望 |
1.文献的搜集与整理问题。 |
2.研究内容的拓展和深化问题。 |
3.作者群的扩大问题。 |
(2)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中央机关重要报刊的主要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中共创立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创办的中央机关报刊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办的中央机关报刊 |
全国性抗战时期创办的中央机关报刊 |
解放战争时期创办的中央机关报刊 |
(3)《红色中华》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红色中华》基本情况 |
2 《红色中华》整理出版情况 |
2.1 影印类 |
2.2 排印类 |
2.3 索引类 |
3 关于《红色中华》整理出版的思考 |
(4)中国共产党文化反贫困的早期探索——以中央苏区工农通讯员运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和文献综述 |
二、工农通讯员运动在中国的发轫 |
(一)列宁主义报刊的理论设想 |
(二)苏俄办报经验的中国实践 |
三、乡村通讯队伍的组织化路径 |
(一)报刊编辑明确写稿主题 |
(二)宣传部门成立通讯协会 |
四、写稿解放思想的实践逻辑 |
(一)强调通讯员组织群众的任务 |
(二)赋予通讯员监督政权的职能 |
五、文化反贫困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
(一)破除阶级贫困的思维定势,传播社会平等的价值观念 |
(二)调动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能动性 |
(三)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内生活力 |
(四)为中国共产党文化反贫困提供本土化方案 |
(5)“在地化”与“日常性”:制度和生活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史新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方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的总体构成及内容特色 |
第一,中央分局及省级机构的政策和工作指令性文件。 |
第二,各级组织机构工作汇报、总结、计划及巡视报告等。 |
第三,各级机构的会议记录、组织调查表等。 |
第四,各级机构的对外宣传文件(包括报刊)。 |
二、“地方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与中共新闻宣传的“在地化”呈现 |
三、“地方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与中共新闻宣传的“日常性”实践 |
四、结 语 |
(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运动会(论文提纲范文)
“满场是球” |
雨中田径赛 |
精彩结束 |
(7)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实践框架的最早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形成了新闻宣传的指导理念 |
第一,积极阐释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念。 |
第二,依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实务进行引导。 |
二、健全了新闻宣传的管理体制 |
第一,新闻宣传的管理主体。 |
第二,新闻工作的核心职分。 |
第三,新闻宣传的工作机制。 |
三、设置了富有张力的报刊结构 |
第一,横向呼应。 |
第二,纵向贯通。 |
四、开创了报刊发行与接受的路径 |
第一,关于报刊的推广与发行。 |
第二,关于报刊的阅读与接受。 |
(8)中央苏区报刊媒介批评话语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中外媒介批评实践概况 |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界定 |
2.1 中央苏区 |
2.2 中央苏区报刊 |
2.3 媒介批评 |
2.4 话语实践 |
第3章 中央苏区时期的媒介批评生态 |
3.1 媒介批评的主体 |
3.2 媒介批评的客体 |
3.3 媒介批评的外在环境 |
第4章 中央苏区报刊媒介批评话语实践剖析 |
4.1 批评的议题分布 |
4.2 批评的内容分布 |
4.3 批评的体裁和样式 |
4.4 批评话语的情感色彩 |
第5章 中央苏区报刊媒介批评话语实践的时代审视 |
5.1 时代特征 |
5.2 历史价值 |
5.3 历史局限性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红色中华》 |
附录B 《斗争》 |
附录C 《青年实话》 |
附录D 《红星》 |
附录E 《福建红旗》 |
附录F 《实话》 |
附录G 《红校斗争》 |
附录H 《无线电日讯》 |
附录I 《战士》 |
附录J 《革命与战争》 |
(9)从城市到农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研究(1927-1934)(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历史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新闻政策相关研究 |
二、中共新闻政策相关研究 |
三、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新闻事业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理论、方法与研究框架 |
一、列宁党报理论 |
二、政策科学相关理论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第二章 1927-1931 年中共新闻政策的制定与更迭 |
第一节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新闻事业的危机 |
一、“白色恐怖”下的组织破坏 |
二、国民党的新闻统制与新闻检查 |
第二节 从公开到地下:中共新闻政策的重建 |
一、八七会议确立新的路线方针 |
二、重新制定中共新闻政策 |
三、瞿秋白与新闻宣传活动的秘密恢复 |
第三节 完善党报系统:中共新闻政策的发展 |
一、中共六大确立“争取群众”的总路线 |
二、新闻统制背景下党报系统的发展 |
三、扩展新闻政策客体 |
四、农村工作获得关注 |
五、党报系统下“立三路线”的传播 |
第四节 “集体的领导者”:中共新闻政策的强化 |
一、六届四中全会与“国际派”的出场 |
二、强化党报的领导作用 |
三、完善全国发行网 |
第三章 1931-1933 年中共新闻政策的两条战线 |
第一节 中共中央在上海的新闻宣传工作 |
第二节 中央苏区的新闻宣传工作 |
一、中央苏区的形成 |
二、红军内部的新闻宣传工作 |
三、苏区党部与苏维埃政权下的新闻宣传工作 |
第三节 过渡时期中共新闻政策的执行差异 |
一、中共中央向苏区转移的过渡阶段 |
二、上海地区与中央苏区新闻政策执行的差异 |
第四章 1933-1934 年中共新闻政策完成转移 |
第一节 中共临时中央迁入苏区 |
第二节 中共新闻政策在苏区的发展 |
一、进一步借鉴列宁的党报理论 |
二、强化苏区新闻宣传的组织建设 |
三、建立新闻人才培养办法 |
四、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
第三节 新闻政策在中央苏区的执行效果 |
一、改革苏区报刊 |
二、增强党报的组织能力 |
三、为苏区建设营造舆论 |
第四节 中央苏区新闻事业的短暂辉煌 |
第五章 1927-1934 中共新闻政策变迁的历史特征 |
第一节 中共新闻政策的党性增强 |
第二节 中共新闻政策走向系统化 |
第三节 中央苏区环境下的一次政策实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青年实话》的新闻实践研究 ——以扩红运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扩红运动的相关研究 |
二、报刊组织功能观的研究现状 |
三、《青年实话》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报刊是集体的的组织者 |
二、扩红动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青年实话》概述 |
第一节 《青年实话》的编发特色 |
一、内容丰富,文字作风青年大众化 |
二、完备的通讯员网和发行网 |
第二节 《青年实话》发动的主要运动 |
一、扩大与拥护红军 |
二、经济战线上的运动 |
三、发展与巩固苏区运动 |
第三节 《青年实话》的编辑阵容 |
第二章 “扩红”运动与《青年实话》的扩红动员 |
第一节 苏区时期党的“扩红”运动 |
一、“扩红”运动的背景 |
二、“扩红”运动的发展 |
三、“扩红”运动的动员 |
第二节 《青年实话》在扩大红军中的推动作用 |
一、“扩红”主题突出,统一党团思想 |
二、多种活动方式协同作用,统一党团组织 |
第三章 《青年实话》对扩大红军的“宣传鼓动”作用 |
第一节 报道战争形势,渲染扩红的紧急性 |
一、国际战争形势紧张,扩红反帝拥苏 |
二、抵御国民党疯狂围剿,扩红保卫苏区 |
三、报道红军战况,激发青年加入红军热情 |
第二节 宣传党和团中央的决议鼓动扩红 |
一、坚持党性,传达党团会议决议 |
二、宣传鼓动扩红 |
第三节 统一青年思想,扎实革命理论 |
一、加强对青年的政治文化教育 |
二、肃清错误思想,监督不良行为 |
第四章 《青年实话》对扩大红军的“组织”作用 |
第一节 多种扩红路径协同作用,强化扩红效果 |
一、根据团的指示,组织全苏区的扩红 |
二、拥护与巩固红军 |
第二节 《青年实话》对扩红的“组织”方式 |
一、成立宣传队深入政治动员 |
二、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热情 |
三、建立地方与红军的联系制度 |
第五章 《青年实话》新闻实践的历史评析 |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深入的政治动员 |
一、深入的政治动员 |
二、肃清错误思想 |
第二节 发起和创造青年化的工作方式 |
一、多重“组织”工作协同作用 |
二、发起青年化的工作方式 |
第三节 以读者为导向,青年化的扩红宣传 |
一、形式: 文字作风青年化 |
二、互动: 与读者建立互动机制 |
第四节 《青年实话》新闻实践的不足之处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苏区江西省委机关报——《省委通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央苏区新闻传播事业研究综述[J]. 黄志辉. 新闻春秋, 2021(06)
- [2]新中国成立前中共中央机关重要报刊的主要特色[J]. 刘维荣. 党史博览, 2021(11)
- [3]《红色中华》整理研究[J]. 申子超. 图书馆杂志, 2021(10)
- [4]中国共产党文化反贫困的早期探索——以中央苏区工农通讯员运动为例[J]. 林棵,王建华.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1(05)
- [5]“在地化”与“日常性”:制度和生活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史新探索[J]. 张朋.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6]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运动会[J]. 曹春荣. 炎黄春秋, 2021(09)
- [7]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实践框架的最早建构[J]. 陈信凌,邱世玲.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21(07)
- [8]中央苏区报刊媒介批评话语实践研究[D]. 罗屈兰. 南昌大学, 2020(01)
- [9]从城市到农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新闻政策变迁研究(1927-1934)[D]. 徐杭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青年实话》的新闻实践研究 ——以扩红运动为中心[D]. 张京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