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强度及运动量的表示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吴敏,王剑,杜宇[1](2022)在《老年肌少症的运动干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运动防治老年肌少症的机理、效果及策略,为老年人科学运用锻炼方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在Pub Med、万方和CNKI等数据库中进行关键词检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老年肌少症的运动干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结果:(1)抗阻训练、有氧运动和高强间歇运动等运动可调理体内线粒体、活性氧等分泌物的含量,促使运动神经元保持正常的兴奋状态,改善老年人的肌量、肌力和身体活动能力,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2)从中年时期开始规律性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肌少症的防治。每周2-3次、每次30min,为期8-24周的抗阻训练或每周3次以上、每次60min左右,为期24周以上的有氧运动可能是老年肌少症运动防治的一种可行方案。(3)抗阻训练和有氧联合抗阻训练是防治老年人肌少症多种合并症的主要运动形式,其运动强度可能较健康老年人和单纯老年人肌少症患者低,建议以低中强度为宜。结论:运动锻炼对于老年肌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重点对当前老年肌少症的运动防治效果和机制进行了归纳梳理,并针对肌少症的防治时机及方案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当前有关老年肌少症的运动干预研究在逐渐增多,但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运动方法的选择上,比如锻炼时间、强度及频率的控制等,仍需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卢凤,王淑新[2](2022)在《医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医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及其与身体自尊的关系, 为医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和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0年11月, 以北京某高校2018~2020级共291名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身体自尊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秩和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男生在运动量、身体自尊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女生[24.00(28.00)分比12.00(18.00)分]、[(66.79±15.08)分比(62.56±17.55)分],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课外体育锻炼大运动量[(77.69±21.62)分]和中等运动量[(70.82±14.30)分]的医学生身体自尊总分均高于小运动量的医学生[(59.66±14.32)分], 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医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量与身体自尊各维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身体自我价值感(rs=0.292)、运动技能(rs=0.382)、身体状况(rs=0.427)、身体吸引(rs=0.270)、身体素质(rs=0.334)(均P<0.001)。结论男生、课外体育锻炼为中等及以上运动量的医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更高。课外体育锻炼的运动量与医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呈显着正相关。医学生应当增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运动量, 从而提升其身体自尊水平。
何高峰,刘国亭,孙宏武,段皓,邵培宁[3](2021)在《近端跖腱膜炎与运动量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运动量对近端跖腱膜炎(Plantar Fasciitis, PF)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30例近端跖腱膜炎患者作为实验组;招募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及踝-后足评分(AOFAS)对两组进行统计比较;实验组通过1个月减少运动量的保守治疗后再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平均体育活动量为(41.27±22.15)分,对照组平均体育活动量为(26.30±13.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减少运动量前VAS评分为(5.60±1.00),减少运动量后VAS评分为(2.23±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减少运动量前AOFAS评分为(81.80±7.66),减少运动量后AOFAS评分为(92.93±3.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量或运动量的突然增加会导致近端跖腱膜炎的患病风险,合理、规律的运动是降低近端跖腱膜炎发病率的关键措施。
米小燕[4](2021)在《校园疫情防控下大学生体育锻炼对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背景下大学生体育锻炼对睡眠质量和情绪的影响,为疫情防控时期提高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选取济南市高校的424名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状态、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研究结果表明:(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情绪、睡眠质量显着正向影响,睡眠质量显着影响情绪;(2)性别在情绪与睡眠质量上不存在差异性;(3)体育锻炼量在睡眠质量与情绪上存在显着差异,大运动量的学生相比小运动量的学生睡眠质量更高,情绪控制能力更强。研究可为高校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孟宪芹,李金玉,赵丽萍,刘景超,王丹[5](2021)在《北京市大兴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病情况,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早期干预和防治PCOS的对策。方法根据PCOS鹿特丹诊断标准,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 781例在2012年1月—2019年10月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16~30周岁自愿加入本实验的女性1 781例进行危险因素采集,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 781例自行来门诊就诊的16~30岁女性中确诊为PCOS的173例,发生率为9.71%。其中,16~20周岁年龄组发生率为7.10%,21~30周岁年龄组发生率为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于正常女性,处于焦虑状态、有饮酒习惯、BMI指数较高、运动量偏低、饮食偏荤、初潮年龄延后者PCOS发生率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易发生率(OR):21~30年龄段的育龄期女性为16~20岁年龄段青春期女性的2.114倍,焦虑状态为非焦虑状态2.884倍,有长期吸烟习惯的为不吸烟的8.118倍,BMI指数较高、饮食偏荤、运动量偏低者分别为正常女性的4.946倍、10.459倍、3.234倍,初潮年龄延后为初潮正常者的2.414倍。结论年龄段、焦虑状态、吸烟、BMI过高、饮食偏荤、运动量过低以及初潮年龄延后是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饮食偏素、初潮年龄提前有PCOS发生的保护趋势但非保护因素,饮酒、运动量偏高、BMI指数偏低为PCOS发生的保护因素。
魏媛媛,马迎春[6](2021)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功能评估及康复服务规范》文中指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伴随着肾功能下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大大增加了CKD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和护理负担。解决CKD患者功能障碍的主要策略就是实施肾脏病康复计划(renal rehabilitation program, RRP),使CKD患者达到最佳的职业潜能、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然而,我国CKD患者的RRP起步相对较晚,肾内科医护人员康复治疗专业知识不足,多数CKD管理中心并未对患者提供必要的RRP,目前尚缺乏统一的CKD患者功能评估和康复训练服务规范。本规范有利于指导CKD管理中心开展RRP,并能帮助已经开展RRP的中心进一步规范RRP的实施。
李瑶,钟勇,王永园,张洁,吕磊[7](2021)在《运动习惯对新兵首次高强度训练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不同运动习惯的新兵首次进行5 km长跑高强度训练前后心肌损伤标记物和儿茶酚胺水平的变化,探讨运动习惯对运动性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对某部队新兵进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测评,评分≤19分者45名,为波动量组,≥43分者33名,为大运动量组,2组作为训练组均进行首次5 km长跑高强度训练,同时随机入组30名新兵保持静息状态作为对照组,对比静息/训练前及静息/训练后30 min肌钙蛋白I(TnI)、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缺血修饰蛋白(IMA)、肌红蛋白(MB)等心肌损伤标记物及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儿茶酚胺(CA)水平的变化,比较对照组、波动量组与大运动量组运动前后心肌损伤标记物及CA水平变化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新兵静息前后AST、LDH、CK、CK-MB、MB、TnI、CA、E、NE、DA水平无显着变化,训练组新兵训练后30 min AST、LDH、CK、CK-MB及MB水平较训练前显着增高[(42.00±21.75)U/L vs(30.80±17.03)U/L,(295.57±106.58)U/L vs(268.56±185.95)U/L,(580.60±1298.57)U/L vs(519.86±1225.52)U/L,(24.63±12.62)U/L vs(20.03±11.25)U/L,(103.05±100.23)ng/mL vs(71.02±88.82)ng/mL,P<0.05],TnI水平较训练前也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32±0.008)ng/mL vs(0.031±0.007)ng/mL,P>0.05];CA、E、NE训练后水平较训练前均明显升高[(834.41±250.40)pg/mL vs(291.09±89.80)pg/mL,(112.89±47.86)pg/mL vs(33.42±10.91)pg/mL,(697.48±235.95)pg/mL vs(233.72±82.24)pg/mL,P<0.05];大运动量组新兵训练前后TnI、CA、E、NE变化水平与波动量组相比明显降低[(0.001±0.001)ng/mL vs(0.003±0.002)ng/mL,(457.03±150.23)pg/mL vs(567.40±317.30)pg/mL,(384.46±138.41)pg/mL vs(483.59±295.53)pg/mL,(66.49±41.76)pg/mL vs(87.35±50.22)pg/mL,P<0.05]。结论高强度训练可致新兵运动性心肌损伤,可能与CA水平激增有关,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减轻心肌损伤程度,减少CA释放,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卢芳,冯雪峰,徐一元,孙莉[8](2021)在《阶段性综合运动训练方案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分析阶段性综合运动训练方案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两个病房的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运动指导,实验组(30例)给予阶段性综合运动训练方案,采用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衰症状状态问卷、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全因病死率、心源性病死率、3个月内因心衰再入院率等观察指标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实施阶段性综合运动训练方案干预后,实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附带的躯体症状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且实验组因心衰导致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阶段性综合运动训练方案,可有效改善其心脏功能及躯体症状,提高其活力耐力及生活质量,对患者预后也有积极作用。
韩智超,冯道光,阳小雅[9](2021)在《不同强度搏击操对女大学生肺通气功能和体脂含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搏击操对女大学生肺通气功能和体脂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0名女大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各20名。低强度组、中强度组、高强度组3组女大学生分别接受连续18周不同强度的搏击操训练。对照组则正常学习、生活、上体育课。检测并比较训练前后受试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包括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1秒用力呼气容积、25%~75%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量、呼气峰流速与吸气峰流速)及体脂含量。结果训练前,各组受试者的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及体脂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后,对照组的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和体脂含量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强度组、中强度组和高强度组受试者的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均较训练前提升(均P<0.05),以高强度组提升最明显;低强度组、中强度组和高强度组受试者的体脂含量均下降(均P<0.05),以中强度组下降最明显。结论不同强度搏击操均可有效地增强女大学生的肺通气功能,降低其体脂含量;高强度搏击操增强肺通气功能效果最佳,中强度搏击操降低体脂含量效果最佳。
魏妍妍[10](2021)在《“健康中国”视域下运动量对中职生健康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究本校中职生的运动量状况,分析影响他们健康的因素,并提出改善的措施。方法:本课题运用文献资料发、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本校二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在有效调查的300名学生中,大部分中职生的体重处于正常,女生体重相对男生正常;80%的学生肺活量达到及格率;53.67%的学生近视;50%的学生做轻微运动;75.33%的学生每天运动在30分钟以下;57.67%的学生每周运动2至3次;77.67%的学生运动量为小运动量,大运动量的学生为10%;大部分学生喜欢的项目是有氧运动,属于中等强度的运动方式。结论:我校中职生二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一般,运动量不足。
二、运动强度及运动量的表示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动强度及运动量的表示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肌少症的运动干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老年肌少症的运动防治效果研究 |
1.1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肌肉质量的影响 |
1.2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肌肉力量的影响 |
1.3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身体活动能力的影响 |
2 老年肌少症的运动防治机制 |
2.1 运动锻炼改善老年肌少症的肌纤维发展机制 |
2.2 运动锻炼改善老年肌少症的内分泌机制 |
2.3 运动锻炼改善老年肌少症的神经-肌肉传导机制 |
3 老年肌少症的运动防治策略研究 |
3.1 防治时机 |
3.2 推荐运动方案 |
3.2.1 运动形式 |
3.2.2 运动时间 |
3.2.3 运动频率及强度 |
3.3 肌少症多种合并症的运动介入 |
4 小结与展望 |
(3)近端跖腱膜炎与运动量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选取标准 |
1.3 评分表选择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两组体育活动量等级与VAS及AOFAS的比较 |
2.2 两组体育活动量比较 |
2.3 实验组在减少运动量前后体育活动等级比较 |
2.4 实验组减少运动量前后在活动量、VAS评分和AOFAS评分的比较 |
3 讨 论 |
(4)校园疫情防控下大学生体育锻炼对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 |
3.2 大学生睡眠质量情况 |
3.3 大学生情绪状态情况 |
3.4 相关性分析 |
3.5 差异性分析 |
3.6 回归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5)北京市大兴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2.1 PCOS诊断标准 |
1.2.2 焦虑的界定 |
1.2.3 吸烟、饮酒的标准 |
1.2.4 BMI测定 |
1.2.5 运动量的标准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PCOS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
2.2 PCOS患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6)慢性肾脏病患者功能评估及康复服务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1 范 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3.1 CKD相关术语和定义 |
3.1.1 CKD |
3.1.2 CKD的分期标准 |
3.2 健康相关体适能术语和定义 |
3.2.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3.2.2 心肺耐力 |
3.2.3 代谢当量 |
3.2.4 肌肉力量 |
3.2.5 肌肉耐力 |
3.2.6 柔韧性 |
3.3 运动康复相关的术语和定义 |
3.3.1 有氧运动 |
3.3.2 抗阻运动 |
3.3.3 Borg主观疲劳感觉评分 |
4 关键要素 |
5 要素规范 |
5.1 基本要求 |
5.1.1 机构要求 |
5.1.2 人员基本要求 |
5.1.3 康复设备 |
5.1.3.1 应具有专门的功能评估工具 |
5.1.3.2 急救设备 |
5.1.3.3 运动康复常用设施 |
5.2 康复治疗前的评估 |
5.2.1 适应证评估 |
5.2.2 CKD患者临床状况评估 |
5.2.3 CKD患者功能评估 |
5.2.3.1 运动能力评估 |
5.2.3.2 ADL能力评估 |
5.2.3.3 心理功能评估 |
5.2.3.4 社会职业能力评估 |
5.2.3.5 QOL评估 |
5.3 知情同意 |
5.4 建立文档 |
5.5 康复服务内容 |
5.5.1 运动康复训练 |
5.5.1.1 ERT的基本组成 |
5.5.1.2 ERT的基本原则 |
5.5.1.3 ERT注意事项 |
5.5.1.4 ERT的时机 |
5.5.1.5 特殊人群的ERT |
5.5.2 心理、认知康复服务 |
5.5.2.1 适应人群 |
5.5.2.2 心理康复服务内容 |
5.5.2.3 认知康复服务内容 |
5.5.3 社会职业康复服务 |
6 CKD患者RRP实施流程 |
6.1 初期评估 |
6.2 制定RRP |
6.3 康复训练 |
6.4 中期评估 |
6.5 调整RRP |
7 CKD患者康复服务档案管理 |
7.1 建立RRP档案 |
7.2 定期随访及再评估 |
8 RRP的持续质量改进 |
8.1 规章制度 |
8.2 计划实施 |
9 建立RRP应急预案 |
10 CKD患者教育 |
10.1 教育计划 |
10.2 教育内容 |
主要参与规范讨论的专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
(7)运动习惯对新兵首次高强度训练后心肌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 果 |
2.1 入组新兵基线数据比较 |
2.2 对照组新兵静息状态前后生命体征、心肌损伤标记物、CA等水平变化 |
2.3 训练组新兵训练前后生命体征、心肌损伤标记物、CA等水平变化 |
2.4 入组新兵静息/训练后生命体征、心肌损伤标记物、CA变化水平对比 |
3 讨 论 |
(8)阶段性综合运动训练方案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干预方法 |
1.2.1 对照组干预方法 |
1.2.2 实验组干预方法 |
1.2.2. 1 成立运动干预团队并组织培训 |
1.2.2. 2 制订个体化运动训练方案并进行预实验 |
1.2.2. 3 阶段性综合运动训练方案 |
1.2.2. 4 随访 |
1.2.3 伦理原则 |
1.3 评价方法及观察指标 |
1.3.1 心脏功能评估 |
1.3.2 躯体症状负担 |
1.3.3 生活质量 |
1.3.4 相关预后指标 |
1.4 资料收集方法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脏功能及躯体症状负担比较 |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
2.4 两组全因病死率、心源性病死率及3个月内因心衰再入院率比较 |
3 讨论 |
3.1 阶段性综合运动训练方案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心脏功能及躯体症状负担 |
3.2 阶段性综合运动训练方案能提升慢性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
3.3 阶段性综合运动训练方案对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结局有积极影响 |
4 小结 |
(9)不同强度搏击操对女大学生肺通气功能和体脂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问卷调查: |
1.2.2 训练方案: |
1.3 观察指标 |
1.3.1 运动心率: |
1.3.2 体脂含量: |
1.3.3 肺通气功能主要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 果 |
2.1 不同强度搏击操对女大学生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
2.2 不同强度搏击操对女大学生体脂含量的影响 |
3 讨 论 |
3.1 搏击操可提升女大学生的肺通气功能 |
3.2 搏击操可降低女大学生的体脂含量 |
(10)“健康中国”视域下运动量对中职生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研究方法 |
1.2.1 文献资料法 |
1.2.2 问卷调查法 |
1.2.3 统计分析法 |
1.3 评价指标 |
2 研究结果 |
2.1 调查问卷发放情况 |
2.2 研究结果及分析 |
2.2.1 体质指数指标 |
2.2.2 肺活量指标 |
2.2.3 近视状况 |
2.2.4 运动量指标 |
3 讨论 |
3.1 不良的生活、休闲方式 |
3.2 课外时间的运动锻炼较少 |
3.3 家庭教育问题 |
4 建议 |
4.1 加强户外运动,改善不良习惯 |
4.2 学校组建社团,督促运动 |
4.3 家长改变观念,树立运动观 |
5 展望 |
四、运动强度及运动量的表示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肌少症的运动干预研究进展[J]. 吴敏,王剑,杜宇.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01)
- [2]医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与身体自尊的关系研究[J]. 卢凤,王淑新.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01)
- [3]近端跖腱膜炎与运动量的相关性分析[J]. 何高峰,刘国亭,孙宏武,段皓,邵培宁.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1(12)
- [4]校园疫情防控下大学生体育锻炼对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 米小燕. 福建体育科技, 2021(06)
- [5]北京市大兴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孟宪芹,李金玉,赵丽萍,刘景超,王丹. 中国妇幼保健, 2021(24)
- [6]慢性肾脏病患者功能评估及康复服务规范[J]. 魏媛媛,马迎春. 中华全科医学, 2021(12)
- [7]运动习惯对新兵首次高强度训练后心肌损伤的影响[J]. 李瑶,钟勇,王永园,张洁,吕磊. 东南国防医药, 2021(06)
- [8]阶段性综合运动训练方案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J]. 卢芳,冯雪峰,徐一元,孙莉. 中国护理管理, 2021(11)
- [9]不同强度搏击操对女大学生肺通气功能和体脂含量的影响[J]. 韩智超,冯道光,阳小雅. 广西医学, 2021(21)
- [10]“健康中国”视域下运动量对中职生健康的影响[J]. 魏妍妍. 科技风, 20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