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青少年发明印象记(论文文献综述)
崔京宪[1](2020)在《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周作人与李光洙作为中韩两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生活在几乎相同的时代,有很多相同相似的经历。中韩两国同属于东亚文化圈,自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相似的社会变迁与转型的历程。另外,在东亚内部,中韩两国同时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影响,又遭受日本侵略,韩国还被日本强行吞并。在这样的东亚国际环境中,尽管周作人、李光洙所属国家不同,然而两人的文化心理却有许多相同感受,在个人经历和文学思想上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将两位文学家的文学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即可以从中看出两位文学家成长的国情背景,也可以比较出两位文学家文学思想上的相同与不同,探讨他们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展开讨论。第一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独特的人生经历,找到两人文学思想产生的根源。他们共同经历了传统社会的巨变,在西力东渐的时代背景,使他们的人生经历丰富而曲折,影响了他们文学道路的选择。周作人自小饱读中国传统诗书,受到了良好的中国国学等传统文化教育,他在江南水师学堂里还受到新式教育,接触过西方文学。其后又曾东渡日本留学,接触了大量日本文学以及西方文学,颇有心得收获。归国后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学的代表人物,因其提倡“人的文学”以及发表大量优美的散文而成名。后服务于日伪政权,留下历史污点,晚景悲凉,在贫寒和凄苦中渡过余生。李光洙从小在家跟父亲学习古汉文,也在私塾堂学习相关内容。因他个人身体病弱、家境贫困及父母的早亡,使他较早懂得了人生贫苦重病及死亡的意义。他曾两次到日本留学,这为他奠定了作为一位作家的文化基础。“情的文学”成为其文学的基本思想,因发表大量启蒙性与大众性的文学作品而成名。后期他走向亲日附逆之路,给人生留下了历史污点。时代影响下形成的人生经历与文学思想是两位文学家之间的重要可比性之一,这些共同的可比性是我们研究比较两位文学家的重要前提之一。第二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在文学思想上的认识以及影响。两人分别都是本国现代文学思想的先驱之一。他们都很熟悉传统文化之中的古典文学,同时,他们又对传统文化之中的封建思想大加排斥,因此,在他们的文学思想中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思想。他们又都深受西方和日本的哲学家、文学家思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学思想。值得一谈的是,他们在各自国家传播和介绍新文学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通过相关作品体会到他们文学思想上的闪光之处。“人的文学”是周作人文学思想的核心,在他文学里面充满了人道主义以及尊重“人”的“个性”的思想。“情的文学”是李光洙理想主义启蒙文学思想的重要构成内容,通过崇尚个性解放与独立人格的理想主义思想来体现真善美的文学价值主张。第三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博爱与人道主义文学思想。他们都非常赞赏基督教的博爱、献身精神。尽管两人在具体内容的认知上略有差别,但在对基督教精神方面的认识大体相同。体现在以平等、博爱、人道主义等观念在文学思想上的运用。第四部分,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的个人的文学与民族的文学思想。他们文学的不同特质表现在个人主义与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上。周作人在自己园地里的文学,表现出明显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李光洙的民族园地以民族改造为标识的文学,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主义价值取向。为此采用对比式、反比式的研究方法来比较周作人的个人主义文学思想与李光洙的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第五部分,主要讨论比较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价值维度。主要围绕着作者与时代、文学与时代维度,文学与社会维度,作家内在的艺术表现维度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以此来展开其文学价值维度的发现与认识。巨变的时代催生出了新的文学命题,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文学形式与新的文学思想。正是由于他们捷足先登,抓住时代主题,从而使他们在各自国家的新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及新文学的先驱者。他们都以不同的文学形式来表现文学内在的艺术价值。周作人的文学代表为散文,李光洙的文学代表为小说,都展现了文言一致,新文体,国语的民族式样,创作上的融合性与独创性。虽然在文学形式上风格不同,但是在文学思想上却有着相似的内在文学价值。以上所介绍的五大部分的内容,通过比较研究方法中之平行研究方法中的相同相异、互补互衬、相反相成等比较特点来展开讨论,站在更加广阔的东亚甚至全球的视野中去评价、论述作家与时代、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社会、作家与文学艺术内在表现等文学价值维度,解读两位卓越的文学家及其文学的价值。
余巧英[2](2018)在《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表明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是台湾文学史发展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光复初期的文学既继承台湾日据时期文学的流脉,同时随着外省籍作家的涌入,输入大量祖国文学思潮,两岸作家在这一时期首次实现汇流。对台籍作家而言,他们需要在日据时期文学的废墟上再出发,摆脱“皇民化”文学的束缚,从日文转换成中文写作,同时也要重新寻求“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对外省籍作家而言,需要努力融入台湾社会,将祖国大陆文学的流脉注入台湾文坛,创作更契合台湾本土社会的作品,同时,帮扶台籍作家更快地实现跨语写作也是他们在此一时期的使命。为“建设台湾新文学”,省内外作家抛却省籍观念,跨越语言障碍,合作创办杂志,希冀加强两岸民众的文化交流,填补因为政治隔断导致的“澎湖沟”;在报纸文学副刊发起文学论争,在论争中的诘问和抗辩,双方得以沟通文学观念,了解各自的文学发展历史后,互相尊重,进而消弭误会。来自大陆的学者、知识分子在参与长官公署提出的“去日本化”和再“中国化”的政策过程中,通过国语运动和编辑国语教材、读物等方式推进台湾的文化建设,但学者们也注意到台湾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倡从“方言学习国语”和建立“台湾学术”模范省的目标。此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也呈现不同的风貌,省内作家克服“跨语”的困难,在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坛发出台籍作家的声音,银铃会诗人们的跨语写作,对台湾新诗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跨域到台湾工作生活的省外作家,努力融入台湾的社会环境,创作契合台湾当地的文学作品。对省内外作家而言,他们都对台湾新文学和文化建设怀着巨大的热情,投注了心力,在论争和文学创作方面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本论文拟从语言、文化、思潮和文学创作角度对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实况展开研究,具体而言,研究的面向包括“中国化”政策的具体推行;“从方言学习国语”的倡导和《台北酒家》在方言文学方面的倡导;围绕《桥》副刊产生的文学论争和“衍生”的文学活动;以及省内外作家的创作特色和异同点等角度考察光复初期的文学发展。
张扬[3](2020)在《《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1930—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学生》杂志是开明书店在1930年创办的教育类综合月刊,它以中等教育程度的青少年为读者对象,以补足课堂知识、提供丰富的趣味、解答读者困惑、指导青少年前途和做便利的发表机关为宗旨,是“开明人”实践其教育救国理念的一个重要平台和话语空间,对当时的青少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作为一本教育类杂志,1930—1937年的《中学生》因刊登大量的文学作品,而在同类刊物中极具特殊性,在文学传播与文学教育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学生》刊载的文学作品类型丰富,为中学生的文学阅读提供了便利,也为中学生提供了多种与文学接触的渠道和方式,有助于中学生文学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杂志开辟的“读者之页”“青年论坛”“青年文艺”等投稿栏目,给青少年读者提供了发表文学见解、刊登文学创作和讨论新文学作品的平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作家、读者和新文艺工作者。因此,本文结合“开明人”的教育救国理念研究《中学生》杂志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传播,探讨《中学生》杂志在文学传播方面的实践、效果和意义。本文从文学传播者、文学传播内容、文学传播媒介(文学文本载体)、文学受众及传播效果等角度全面论述1930—1937年的《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全文共四章,第一章主要从“开明人”的教育救国理念和文学出版实践入手,梳理了《中学生》杂志的创办背景和基本概况,并初步探讨其文学立场。第二章论述了《中学生》文学传播的内容与倾向,对其刊载的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内容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探究出了《中学生》文学传播的倾向,强调《中学生》对青少年的文学启蒙和对其文学素质的培养。第三章论析《中学生》文学传播的策略,充分展现其传播优势,并对杂志中刊登的文学广告做了重点分析。第四章揭示了《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效果、行业影响及历史意义,突出了《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实践的重要价值。
吴佐明[4](1995)在《日本青少年发明印象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青少年发明印象记本刊特约记者吴佐明笔者不久前就科技奖励问题到日本进行了为期15天的考察,在考察任务之外,笔者出于对青少年发明活动的关注,透过日本发明协会和东京电力株式会社等团体对日本青少年发明活动进行了多方面的了解,印象颇深,以志之。1.工作重点...
王妍[5](2014)在《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上,除欧美之外,东亚是又一个十分活跃的地区。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在奥运会上表现出众,近年来不断跻身奖牌榜的前列,其势锐不可挡。而且,自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以来,亚洲国家所承办的5届奥运会全部在东亚地区。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东亚体育之活跃由来已久,其渊源可以追溯到现代奥运会的发轫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远东运动会”。远东运动会,是菲律宾、中国和日本三国模仿奥运会的模式,发起、举办的近代东亚地区第一个国际体育比赛,也是国际奥委会承认的第一个区域国际体育比赛。因对近代东亚体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后世誉为“东方奥运会”和“近代亚运会”。本文以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文献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试图从更宽阔的视野去审视远东运动会,并注重其与近代东亚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研究结果认为:远东运动会架构起一座近代东亚国家之间、东西方世界之间互相了解与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政界、商界、文化界、教育界、体育界、传媒界等精英人士集聚一堂,为近代东亚体育事业乃至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从而使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诸多互动关系。一、与政治:远东运动会缓和了中日菲三国之间、东西方之间的政治冲突与隔阂,为近代东亚社会创造了和平发展环境。二、与经济:远东运动会对举办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在经费筹集、体育俱乐部经营、体育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与其他大型活动的合作等方面的有益探索,为现代东亚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三、与文化:在近代东亚地区,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频繁而纷呈。西方的体操、游泳、足球、篮球、拳击等体育项目赢得了大量东方拥趸;而东方的武术、柔道、麻将等体育活动也成为西方人了解东方文化的窗口。四、与教育:体育是近代东亚教育的新生事物,又因其特殊的功能和价值,成为引领和推动东亚教育改革的主要力量。五、与传媒:大众传媒对体育问题的舆论引导、对体育比赛的投资促进了近代东亚体育的发展。而体育是时代主题,体育题材的报道亦提升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六、与生活:体育对东亚民众文明生活的影响,或是身体上的,或是思想上的,或是生活习惯上的,抑或是人际交往上的,几乎遍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是:作为一项新生事物,远东运动会(体育)在近代东亚社会发展中扮演了十分激进的角色,发挥了更多有益于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正面作用。因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使命,远东运动会(体育)不仅在短短二十余年中获得了自身的长足进步,引领了近代东亚地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还渗透到社会其他领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传媒、生活等)之中,参与并推动了近代东亚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LEE W00NG[6](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于健[7](2019)在《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叶美国重要的小说家、散文家和文化活动家。他的一生创作有中长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近百部,此外还发表有自传、回忆录、游记等多部。他的小说创作是他的主要文学成就,铸成了他的文学大师身份,并历来以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主题和深刻的文化意蕴着称于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包括福克纳、海明威、T.S.艾略特在内的诸多美国作家和评论家都曾高度评价他的小说创作,认定他的创作在美国文学传统中所占的奠基地位及对后世美国文学的重大影响。他们的评价引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着名作家、评论家对吐温的小说创作做出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什么是吐温小说艺术中具有持久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的要素?这些要素在吐温的小说世界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什么?这种机制对于说明小说艺术规律具有怎么的意义?鉴于诸多评论家也曾刻意强调他的创作所具有的意象化特征,我们很自然地将目光集中到了吐温小说的意象化描写上。我们发现马克·吐温的小说意象在美国民族文学传统初步形成的时期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这也意味着,他的小说创作所包含的意象描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种价值无论对于吐温在美国民族文学史上占有的位置,还是对于在世界文学范围内美国文学地位的确立,以及世界文学总体形态的构成,都有成立的理由。同时,这种意象描写不仅在和同时代美国其他作家的对比上,而且在和世界文学史上相当普遍的小说艺术创作的对比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个性化和体系化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本论文将研究重点确定为吐温各体小说(长篇小说为主,中、短篇小说为辅)包含的意象描写,考察和研究其小说意象产生的成因、特征、艺术技巧,以及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兼及他的小说意象对美国文学和美国文化做出的美学贡献。期望对其意象创造的经验做出客观的考察和理论性的总结,我国文学的发展提供经典的范例和有益的借鉴。研究吐温小说的意象,就必然依靠对于意象概念的定义和理解。本文依据中国古典意象观念,借助中国历代主要意象理论,形成阐述吐温小说意象的理论视角,据此对马克·吐温小说的意象化描写加以考察阐释,以便深入挖掘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深层含义以及个人化的形式技巧,探索到推动马克·吐温创作的动力性因素,即马克·吐温的个人经历和人格特质中推动他进行艺术创造的因素,以及美国社会现实中产生的创立美国民族文学的历史要求。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为了解决学术研究的前提问题,本文在第一章中便对涉及到的若干重要概念做一简要的说明。这些概念包括意象、核心意象、象征型艺术,以及中国传统意象理论观念。在梳理概念范畴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传统中形成的意象概念和西方国家的意象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有一定的差别。西方社会在古代时期对意象很少探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也主要从戏剧形象,即演员的扮演形式和装束方面,关注到这一艺术因素。在古罗马抒情诗人那里,尽管描绘到众多意象诸如自然山川和诸神象征,但也没有达到近代以来对于象征方法的热衷程度;在中国,则呈现出另一趋势。早在《诗经》《楚辞》形成的时代,诗人就强烈地感受到了道和象以及辞的对应关系。特别是老庄一派哲学伦理学,对中国古代的意象观念发生了深刻深远的影响。本文在运用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象理论对吐温小说意象进行分析阐述时,既考虑到中外意象观念的差别,又侧重利用了两者的一致之处,使文本的分析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次,为了探讨吐温小说意象创造的个人成因,本文对促成吐温小说意象创造的社会和个人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特别是对具有直接作用意义的吐温个人性格特征做了比较细致的总结概括。为此,本文在同是基础部分的第二章,对马克·吐温生活的时代生活和美国社会基本状况做了一般性说明,对吐温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观念乃至一般性格心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考察论证,目的是要揭示时代生活和个人经验如何相互作用,并同时对吐温的小说意象的产生发挥了实质性作用。再次,马克·吐温小说意象艺术的构成。这部分是在初步整理吐温的小说意象描写的分布、类型、呈现方式、基本构造后,对若干具有重大意义的意象所做的尽可能全备的分析论证。这部分内容属于本文的重心所在,分别由第三、第四、第五章加以展开。其目的是将把吐温小说的意象体系从时代生活和个人经验背景中分离出来,以便单独就其审美内涵和象征意义加以分析论证。具体做法是研究其内部构造,审美机能,以及具有持久认同作用的审美含义和审美题旨,并根据其意象描写的实际成果,将自然意象、人物意象、民族国家意象分别予以讨论,对其中包含的自然观、人性观、以及包括道德和宗教观在内的民族国家意识等核心内容予以分析论证。最后,在全文的结论部分,对吐温小说意象的审美风格特征、文学史地位、艺术经验价值等问题做一简要总结。这部分是综合以上研究所形成的佐证,对其意象体系进行具体的美学风格和艺术内容的总结,目的是在总体风格上得出意象艺术的规律认识和相关结论,以便论证该意象体系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意象艺术贡献和地位,表明支撑马克·吐温小说艺术的审美价值的核心性要素的美学地位。
王磊[8](2015)在《政治与学术的双向展开——章太炎与近代报刊 ——章太炎与近代报刊》文中提出章太炎是中国近代着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学大师,他的身份概括起来说就是革命家和学者,或者又可称之为学术与政治的统一。然而,章太炎还有一报人角色常为世人忽略,他自戊戌走出书斋,踏入知识分子的救亡之途,就开始了参与报业的人生之旅。章太炎一生以不同角色参与过的报刊达十余种之多,曾经为中外87家报刊撰写过文章,他在中国近代新闻舆论界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章太炎的办报历程经过戊戌变法的洗礼,得到初步的磨砺,《民报》时期是他宣传革命的巅峰,民国初建,章太炎以报刊为平台实行监督政府之责,晚年他致力于国学研究,并与弟子创办学术期刊。本文借用了学界对章太炎思想研究之成果,主要关注章氏办报所努力的三个面相:革命宣传、舆论监督和保存文化(从章氏思想内核来看,表现为“恢廓民权”和保存国性)。章太炎作为报人,正处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代,走上报人之路,既有文化传统的内在理路,又有作为职业选择的现实要求。戊戌时期是中国传统学术转型的萌发期,晚清经世实学思潮成为章太炎这一时期办报的重要指导思想,章太炎继承了戊戌变法时期的重要遗产:“学会—报刊—学堂”三位一体的传播模式,他对报刊和学会的实践可谓情有独钟、贯穿一生。“苏报案”前,章太炎先后发表《正仇满论》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展开了和保皇派的两次论战,革命思想遂在国内传播开来。“苏报案”,章太炎因言获罪,却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章氏被国内外舆论塑造成为“革命圣人”的形象,三年牢狱修习佛学,为他在《民报》时期的宣传革命道德奠定了基础。章太炎在西牢期间,为《国粹学报》撰稿,成为《国粹学报》的灵魂人物,1906年,他出狱之后,成为东京《民报》主编,在《民报》中宣传国粹和宗教,打开了《民报》革命宣传之新局面,太炎弟子以东京国学讲习会为阵地完成集结,形成代表国粹和东方文化的撰稿人群体,从而区别于代表西学的孙中山一系。本文将君宪派和革命派所办报刊纳入比较研究之中,强调了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因子,同时,围绕梁启超和章太炎思想的同异,主要论述了《新民丛报》与《民报》所构建的不同的法国大革命图景以及两派人士关于个人与国家权利的论争。相比之下,《民报》和《新民从报》都比较关注民众道德和启蒙,《民报》注重对留学生、新军进行革命之宣传,但是,就其对国内之传播效力而言,《新民丛报》的启蒙效果则影响更加深远。学术期刊是戊戌“学战”的一种延续,那时的学者普遍认为一国学术之兴亡,关乎国家命运之存废。章太炎为《国粹学报》所订立的学术独立之标准,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保存国粹思潮之下,章太炎在报刊舆论中积极应对学术领域的反传统和反国粹言论,在语言文字领域,他与提倡万国新语的《新世纪》周刊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且在舆论中塑造了“化圣为凡”的孔子形象。《学林》杂志和《教育今语杂志》可以看作章太炎举办学术期刊和教育期刊的一种有益尝试。辛亥时期上承戊戌,下启五四,乃是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的第二时期,《国粹学报》正处于其中,在民族主义革命和西方列强侵凌的双重危急之下,宣传国粹无阻于革命,但是,那时的学术期刊却很难做到完全的价值独立。民国建立之后,章太炎致力于政党政治,以民党自居,他所主办的《大共和日报》已经超越了政党报刊的角色,而努力维护国家之权益,以监督政府为视角重新审视章太炎与民国初年的政治舆论间的关系,可以促使我们摆脱传统学界对章太炎认识所存在的偏见。晚年,章太炎及其弟子先后又有两次集结,分别创办了《华国月刊》和《制言》杂志,这既是他们对戊戌时期传播模式的进一步实践,又是对中西“学战”理念的延续,章太炎对欧化主义者与五四时期的西化论者的反对可谓一脉相承,《华国月刊》同仁以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成为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反对派,《制言》杂志同样延续了这一文化立场。学术界对章太炎的新闻思想已经有了初步的探讨,本文在结论处对此进行了简要的评述,再次强调了章氏办报宗旨在其一生中的连贯性。当然,章太炎在办报活动中所坚持的政治与学术的双向进路,在他身上同样表现出一种紧张,由此延伸出求是与致用,精英与大众(传播对象),雅与俗(报刊文体)方面的紧张感,这正是章太炎在新闻思想和办报实践中的特点所在。
齐廉允[9](2019)在《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这个新国度正在发生的一切,中国知识界倾注了源源不断的热情与信念,留下了数量丰富的论着、通讯等。这些资料既是关于苏俄所走道路最即时的“中国记录”和“中国认知”,也是当时中国知识人对社会主义道路认知心路历程的最忠实记录。因此,梳理研究1917-1937年间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情况,既可以追本溯源,扩充视野,探究知识界视野中社会主义道路的意蕴与内涵,丰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场域;也可以为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渊源所自与对比参照,深具理论、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从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综合借鉴政治学、知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资源,采用了整体研究、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首先考察十月革命后,马列主义传入引起的中国知识界乃至中国知识生产的变化;其次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三个层面剖析了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即“苏俄道路”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而后讨论了其时知识人眼中“苏俄道路”对中国的镜鉴与参照作用,亦即中国应该如何做。最后,不仅讨论了影响中国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与迎拒的原因,还提炼出一些当时知识人审视一国发展道路时所倚重的具有普遍价值的指标。导言部分首先阐释了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价值与意义,进而对国内外已有的学术文献进行述评,寻找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认识路径,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主要讨论知识界与“苏俄”问题的互动。十月革命推动了“新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主义”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中国知识界的存在状态,也赋予知识新的内涵与价值,而这种改变又推动了“主义”传播的速度与力度。“学问”与“主义”这种相辅相成的动态关系在“苏俄”问题上体现的最为淋漓尽致。基于“救国”、“寻路”等现实政治的需要,中国知识界对苏俄的认识也从一种政治现象逐渐变成一个学术问题。越来越多的知识人到访苏俄并在此留学,组建与苏俄相关的研究会、出版刊物,并讨论其政治生态、制度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赋予与苏俄相关的知识生产以新特点。此章内容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为后续研究工作做必要准备与铺垫。第二章讨论知识界对苏俄政治发展的认知。知识人认为,革命既是通往社会主义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的重要路径,不仅对俄国有重要意义,对世界格局转变,乃至社会发展演变新模式的确立都意义重大。他们确认共产党的领导是苏俄能取得革命和建设成功的最重要要素。为应对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也为了更好地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党必须进行自身建设以保持其先进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是苏俄革命与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知识分子因为特殊的地位与职业特点,也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在知识人看来,苏俄的政党制、合议制、选举制等都有自身的特点。一般而言,评价一国政治运作与政治行为,最终都会归于民主与专政的分歧,这种认知模式在知识界讨论苏俄政治发展时尤其表现的明显。换言之,苏俄政治到底是民主的还是专政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就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第三章讨论知识界关于苏俄经济发展路向的论争。1917-1937年间,苏俄的经济至少经历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计划经济政策等3次大的调整与转变。经济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引起知识界的热情关注,政策调整的原因、内容、效果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都是知识人关注的重点。在他们对苏俄经济发展路向的认知中,始终充斥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分歧。为强化自身观点而驳斥对手观点,知识人从所有制形式、资源配置方式、工业化、集体化等方面展开细致的观察与研究,并就这些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论争。他们之所以作这样的争辩,其实质还是希望凭此判定苏俄的国家性质。这种判定对新生的国家——苏俄而言,无疑是重要而关键的,不仅直接决定着该政权的命运与前途,还关系着它的榜样与引领价值。第四章讨论知识界对苏俄文化教育效用的认知。知识人注意到戏剧、电影、绘画、出版、教育等在苏俄都承担着塑造新民、引导社会的教化责任。在他们看来,文化之所以能承担起教化民众的功能,是一个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与文化自身特点契合社会现实的需要有关,还与文化自身的更新有关,更是政府力推的结果。知识人承认正是因为苏俄在建设新文化的过程中执行了一条客观务实、理性的策略,苏俄的文化建设才成效卓着。他们认为苏维埃俄国面临的现实环境是催生新教育的最主要原因,而培养新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苏俄教育的唯一目的。为实现该目的,苏俄构建了层次分明、类型合理、紧贴现实的教育体系,这种既重技术培养又重政治素养的教育模式为苏俄建设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第五章探究知识界眼中“苏俄道路”对中国的镜鉴、参照作用。1917-1937年间的政治现实环境要求知识分子的“苏俄道路”研究最终仍需以对中国问题的关照为唯一归宿。中国能不能实行“苏俄道路”?如何实行等都是知识界最关注的问题。对俄国人开辟的革命道路,知识界充斥着迎纳与拒斥的冲突。20世纪30年代初,为挽救经济危局,知识人希望借鉴苏联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中国尽快走上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以培植国家元气、抵御外敌。一些学人还试图从苏联的土地制度、农业集体化、统制农业等方面找寻解决中国农村破产的方法或思路。但他们也谆谆告诫中国的经济发展既不能照搬资本主义,亦不能照抄社会主义,而应根据需要采行适合中国现实环境的发展方式。结语包括两个小问题,一是分析讨论影响中国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与迎拒的关键因素;二是在20世纪20-30年代知识界“苏俄道路”认知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些判定道路内涵与价值的指标。在近代社会中,因为“救亡”的时代主题,知识、学术、思想、主义、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愈发纠缠扭结,难已划清界限。这种特殊的学界生态在知识界的“苏俄道路”认知上体现的最为明显,也最为生动。正是在现实刺激、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塑造下,中国知识界的“苏俄道路”认知才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相。每一个知识界群体的“苏俄道路”认知无不清晰地透露出学术与政治紧密汇融的复杂意蕴,而这种认知实态也昭示着历史发展演变的独特魅力和个人认知的灵动、包容与偏狭。
刘晓丽[10](2005)在《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权能约束人的行动,但不能束缚人的心灵。文学是人类的心灵产物,在日本强权统治下的1932-1945年的中国东北地区有自己的心灵史,也有其别样的文学实践经验和文学生产机制。这段文学应该纳入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视界。 基于以上观念,本论文选择了“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研究,通过实地调查以及对散佚资料的搜集和爬梳,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缺失的角落——伪满洲国时期的中国本土文学的现状和发展,作一系统的考述,并试图达到以下目的:绘出东北伪满洲国时期的部分文学图景,揭橥当时文人复杂的精神史的某些层面,厘清那个异态时空中精神世界的一些真相。 全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文学无意构建‘新满洲’”,是对伪满洲国时期存在时间最长的一本中文文化综合期刊《新满洲》的考述。考证出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的主体倾向。本章首先描述伪满洲国的文艺政策及其政策实施的方略,展示该杂志生存的话语背景,并借此为全篇论文提供论述的基底。在此背景下详细考察《新满洲》杂志7年的编辑流程,厘清杂志的真实办刊策略。在特殊语境中,杂志既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又要维护文字的尊严,以文学为手段,在顺从文艺政策的同时却走向与之无关的不合作之路。在妥协和抗争的同时运作下,杂志中的文学也为中国现代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通俗文学承载了创生新文体的文学精神,女性文学提供了新的文学经验。 第二章“新文学的想象”,是对文学期刊《艺文志》《文选》《作风》《诗季》及“文丛刊行会”的考述。藉此描述伪满洲国时期东北新文学的发展状态,并探讨文学背后的作家个体心灵等问题。本章首先以围绕对“艺文志”同人的批评为线索,考察《艺文志》《文选》《作风》三种杂志以及“文丛刊行会”,展示伪满洲国时期东北部分作家、作品及文学期刊的经营形式。然后通过对当时惟一的一本中文诗歌杂志《诗季》进行考述,揭示当时文坛的诗歌发展状况。这些纯文艺同人杂志,只出刊了两到三期,便纷纷停刊,但这些当时文人的心血之作,其间寄托了他们的文学梦想和社会愿望,忠实地记录了艰难时世中不甘坠落的个体心灵的坚韧与挣扎。在上述期刊考述中还触及一些在伪满洲国生活的日本文人的创作情况及内心世界。 第三章“通俗文学的风景”,是对大众文化杂志《麒麟》的考述。藉此描述东北通俗文学的发展状况及其创作环境的情状。在当时的东北没有专门刊载通俗文艺的杂志,《麒麟》杂志可以算作当时文坛通俗文学的大本营。言情俊杰、侦探专家、武侠高手、幽默说客等汇聚于此,不仅有本地作者,还有华北通俗大家加盟,杂志以一半以上的篇幅,刊出了言情、
二、日本青少年发明印象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青少年发明印象记(论文提纲范文)
(1)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周作人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
1.2.2 李光洙文学思想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 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人生经历与文学道路 |
2.1 不同国情背景与人生经历 |
2.1.1 早年经历与文学萌芽 |
2.1.2 留学经历与文学创作 |
2.2 文学思想的取向与转折 |
2.2.1 时代弄潮儿与落伍者 |
2.2.2 命运安排与文学转折 |
2.3 文学人生的非凡经历 |
2.3.1 相似的文学人生 |
2.3.2 相异的文学人生 |
第3章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 |
3.1 人道与启蒙的文学思想 |
3.1.1 “人的文学”思想 |
3.1.2 “情的文学”思想 |
3.1.3 “人”与“情”文学的融通 |
3.2 理想主义文学与新文明的憧憬 |
3.2.1 理想主义文学的传播与介绍 |
3.2.2 构建“人的生活”的理想文学 |
3.2.3 向往“新文明生活”的文学表现 |
3.3 人的文学与情的文学的异同与呼应 |
3.3.1 东亚新文学上的互补互衬 |
3.3.2 新文明理想的相同相异 |
第4章 博爱的文学与人道的文学 |
4.1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体认 |
4.1.1 基督教的认识路径及体认 |
4.1.2 寻找“自己信仰”的文学追求 |
4.2 “博爱”精神与人道思想的文学表现 |
4.2.1 文学与宗教的关联 |
4.2.2 《圣经》文学的借鉴 |
4.3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似与异同 |
4.3.1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同相似 |
4.3.2 博爱与人道文学的相背相异 |
第5章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 |
5.1 个人与民族相纠葛的文学 |
5.1.1 “为个人”与“为民族”的文学 |
5.1.2 “个人”与“民族”的文学表现 |
5.2 “宽容”与“平常”的文学 |
5.2.1 “个人自由”与“民族改造” |
5.2.2 超然性与平常性的文学表现 |
5.3 文学个人取向与民族取向的对比 |
5.3.1 个人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相生相克 |
5.3.2 宽容文学与平常文学的相反相成 |
第6章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价值维度 |
6.1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时代维度 |
6.1.1 时代催生新文学命题 |
6.1.2 时代塑造新文学先驱 |
6.2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的社会维度 |
6.2.1 文学反映社会风貌 |
6.2.2 文学担当社会启蒙功能 |
6.3 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的内在价值维度 |
6.3.1 新文体与国语表达的民族式样 |
6.3.2 文学艺术表现的融合性与独特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光复初期的中华文化重建 |
第一节 “去日本化”与“再中国化”的讨论 |
第二节 “从方言学国语”和方言文学的倡导 |
第三节 许寿裳:在台湾重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 |
小结 |
第二章 “台湾文学”的性质、定位和方向的论议和实践 |
第一节 “重建台湾新文学”:《桥》副刊的文学论辩 |
第二节 文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谢冰莹引发的论争 |
第三节 《桥》副刊“衍生”的文学活动——以林曙光为中心 |
小结 |
第三章 银铃会作家转换语言的书写 |
第一节 《缘草》时期:耽美和感伤的诗风 |
第二节 《潮流》时期:”现实的”和“艺术的”创作观 |
第三节 银铃会主要诗人作品专论 |
小结 |
第四章 闽浙粤赴台文学青年的写作 |
第一节 杨梦周:揭露官僚腐败和贫富对立 |
第二节 王思翔和周梦江:创建两岸作家的共同园地 |
第三节 黄藻如和张大翼:“白色恐怖”受害者 |
第四节 雷石榆与台湾的文缘和亲缘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后记 |
(3)《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193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下的《中学生》杂志 |
第一节 “开明人”的教育救国理念与实践 |
一、“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的萌芽 |
二、“开明”文学出版的兴起 |
三、从事文学创作与译介 |
第二节 “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下的《中学生》杂志 |
一、创刊背景 |
二、办刊方针及宗旨 |
三、栏目设置与特色 |
第三节 教育救国理念与《中学生》杂志的文学立场 |
一、“爱与平等”的编辑观 |
二、“文学+教育”理念 |
第二章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内容与倾向 |
第一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内容 |
一、散文类作品丰富 |
二、名家小说的刊载 |
三、戏剧、寓言等作品 |
四、外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 |
第二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倾向 |
一、关注青少年的前途和命运 |
二、传达白话文创作观念 |
三、为教育和政治服务 |
第三章 《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借助名人效应扩大传播 |
一、聚集着名编辑 |
二、邀请知名撰稿人 |
第二节 “亦师亦友”的读者关系建构 |
一、奖金激励与征文互动 |
二、杂志社与读者的共情话语 |
第三节 文学类广告的辅助 |
一、文学类广告的刊登 |
二、文学类广告的特点 |
三、文学类广告的作用 |
第四章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效果与意义 |
第一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效果 |
一、读者写作能力的培养 |
二、青少年主体意识的浮现 |
第二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行业影响 |
一、在同类杂志中脱颖而出 |
二、对后期文学教育杂志的启示 |
第三节 《中学生》杂志文学传播的历史意义 |
一、“开明人”教育救国理念的宣扬 |
二、助力新文学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26—1949年开明书店文学书籍出版统计 |
附录2 :《中学生》杂志1930—1937年作品类别统计(节选) |
附录3 :《中学生》杂志1930—1937年文学广告统计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5)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界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界定 |
1.3.3 写作范畴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与不足 |
2. 远运会之前的近代东亚社会概况 |
2.1 自然环境与社会形态 |
2.2 西方入侵与东亚危机 |
2.2.1 “洋货”与“洋祸” |
2.2.2 西方优等人种与东亚病夫 |
2.2.3 西方体育兴起与东亚传统体育衰落 |
本章小结 |
3. 东亚区域体育组织的建构与意义 |
3.1 东亚体育组织建构 |
3.1.1 远东体育协会诞生 |
3.1.2 中日菲三国国家体育组织创立 |
3.2 《远东体育协会章程》确立 |
3.3 体育联盟的意义 |
3.3.1 促进东亚体育发展 |
3.3.2 加强东亚区域合作 |
本章小结 |
4. 体育与政治外交 |
4.1 政治对体育交往的干扰 |
4.1.1 举办远运会的政治动机 |
4.1.2 体育主权斗争 |
4.1.3 政治冲突在体育赛场上的延续 |
4.1.4 “伪满”事件导致远东体协瓦解 |
4.2 体育外交对政治的缓冲 |
4.2.1 外交窗口:“奥林匹克启蒙班” |
4.2.2 体育外交:传递和平橄榄枝 |
本章小结 |
5. 体育与经济活动 |
5.1 现代经济活动在体育中的探索 |
5.1.1 多元化的社会筹资方式 |
5.1.2 “体育俱乐部”的经营 |
5.1.3 博览会与体育的合作 |
5.2 体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 |
5.2.1 推动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 |
5.2.2 带动体育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
本章小结 |
6. 体育与文化传播 |
6.1 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 |
6.1.1 西方体育文化的东渡 |
6.1.2 东方体育文化的西渐 |
6.2 体育对东亚文化的传播 |
本章小结 |
7. 体育与教育改革 |
7.1 旧式教育中的体育新气象 |
7.1.1 校际体育比赛活跃 |
7.1.2 女子体育广开风气 |
7.2 “奥林匹克”教育推动教育改革 |
7.2.1 体育被置于教育之首 |
7.2.2 以体育培养社会责任感 |
7.2.3 学校体育人本化 |
本章小结 |
8. 体育与大众传媒 |
8.1 媒体关注体育发展 |
8.1.1 媒体的体育观察 |
8.1.2 媒体对体育问题的舆论引导 |
8.1.3 大众传播机构赞助举办体育比赛 |
8.2 体育题材提升媒体社会影响力 |
8.2.1 体育主题:尚武·强身 |
8.2.2 体育时尚:健·力·美 |
8.2.3 体育理念:公正·和平 |
本章小结 |
9. 体育与文明生活 |
9.1 民众体育的开展与普及 |
9.2 女性体育的崛起 |
9.3 贵族体育的出现 |
9.4 卫生习惯与健康意识的养成 |
本章小结 |
10. 余论 |
10.1 关于远东运动会的几点思考 |
10.2 基督教青年会对远运会的贡献 |
10.3 近代东亚体育人物的个人命运 |
11. 结论 |
12. 附录 远东运动会史考 |
12.1 草创:意外的橄榄枝(第 1-3 届) |
12.2 初兴:逐渐独立的奥林匹克启蒙班(第 4-6 届) |
12.3 鼎盛:东亚人自主举办的竞技盛会(第 7-9 届) |
12.4 骤亡:因政治斗争而陨落(第 10 届) |
12.5 余音:战火中锤炼的文明 |
13. 其他附录 |
附录一 “远东”时期体育及相关大事记 |
附录二 年代对照表 |
14. 参考文献 |
14.1 报刊类 |
14.2 档案、年鉴、辞典类 |
14.3 论着类 |
14.4 期刊类 |
14.5 网络资源类 |
1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6. 致谢 |
(6)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现状 |
(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
(1) 女性作家批评 |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意象与马克·吐温的小说意象 |
第一节 意象概念与中国传统意象观念 |
第二节 意象问题在晚近中国和外国 |
第三节 核心意象及其范例 |
第四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范例 |
第五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特征 |
第二章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主观与客观基础 |
第一节 对文学创作主观、客观基础的理解 |
第二节 马克·吐温的童年记忆 |
第三节 马克·吐温的人格特质 |
第四节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主观自觉 |
第五节 马克·吐温意象创造的客观依据 |
第三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自然意象 |
第一节 密西西比河意象 |
第二节 西部旷野意象 |
第四章 吐温小说的人物意象——少年儿童 |
第一节 汤姆·索亚意象 |
第二节 哈克贝利·芬意象 |
第五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人物意象——美国梦幻者 |
第一节 塞勒斯意象 |
第二节 萝拉意象 |
第六章 马克·吐温小说的国家意象及其他 |
第一节 美国国家意象 |
第二节 吐温小说的其他意象 |
第三节 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的风格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政治与学术的双向展开——章太炎与近代报刊 ——章太炎与近代报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在求是与致用之间 |
(二) 新闻学视野下之章太炎 |
二、学术史之综述 |
(一) 以新闻学开局面 |
(二) 以思想史立根基 |
(三) 各章内容之学术追踪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 |
第二章 作为学问家报人的章太炎 |
一、章太炎与近代报刊关系之简述 |
二、章太炎步入报业原因探析 |
(一) 章太炎与浙江士人的职业选择 |
(二) 文人论政的传统 |
三、章太炎办报内容的三个面相 |
四、结语 |
第三章 1900前章太炎的办报活动 |
一、章太炎办报之思想基础 |
(一) 晚清经世实学与传统学术的初次转型 |
(二) 对维新变法之宣传 |
二、维新遗产:学会与报刊的有机结合 |
三、以报刊开浙江风气之先 |
四、结语 |
第四章 革命风潮之初盛:章太炎与《苏报》 |
一、章太炎与保皇派的两次论争 |
(一) 《正仇满论》:章太炎与保皇派的第一次论争 |
(二) 章太炎与保皇派的第二次论争 |
二、作为《苏报》撰稿人的章太炎 |
三、1903年革命风潮中之《苏报》 |
四、“苏报案”对于章太炎个人之影响 |
五、国内外舆论与“革命圣人” |
(一) 舆论之关注 |
(二) 行动的自由主义者 |
六、“苏报案”之影响力 |
七、结语 |
第五章 从革命到启蒙:章太炎与《民报》 |
一、章太炎及其主办之《民报》 |
(一) 章太炎接手《民报》 |
(二) 章太炎主办《民报》之理念 |
二、章太炎主持《民报》后的新开拓 |
(一) 新气象之总体概述 |
(二) 《俱分进化论》之指导意义 |
(三) 略论前六期《民报》之办报旨趣 |
(四) 太炎弟子的首次集结 |
(五) 《民报》传播对象研究 |
(六) 《民报》与晚清侠风 |
三、《民报》与革命舆论的构建 |
(一) 君宪派所办报刊与《民报》的相关性因子 |
(二) 《民报》所构建之法国大革命图景 |
(三) 章太炎对君宪派国家主义的否定 |
(四) 章太炎与革命道德之舆论构建 |
四、启蒙与革命:《新民丛报》与《民报》在国内之传播效力 |
五、结语 |
第六章 国粹与“学战”:章太炎与辛亥前的学术期刊 |
一、学术报刊:戊戌“学战”的一种延续 |
(一) 《民报》宗旨与《国粹学报》相通 |
(二) 《国粹学报》的灵魂 |
(三) 国粹、国故和国性 |
二、对晚清舆论中的反传统思想之否定 |
(一) 反传统思想之否定 |
(二) 语言文字学所造成之舆论 |
三、《国粹学报》所构建的孔子形象 |
(一) 近代报刊舆论中的孔子 |
(二) “化圣为凡”的孔子形象 |
四、“国粹”之传播效力 |
(一) 《国粹学报》在学术界之影响力 |
(二) 辛亥革命前学术期刊之特征 |
五、《教育今语杂志》:中国教育史上的隐秘一页 |
(一) 《教育今语杂志》之创办 |
(二) 《教育今语杂志》之教育观 |
(三) 《教育今语杂志》之发行及影响 |
六、结语 |
第七章 舆论监督与报刊转型:章太炎与《大共和日报》 |
一、政党政治之实践与报刊转型 |
(一) 《大共和日报》创刊之背景 |
(二) 以“完全共和政府”为职志 |
(三) 致力于政党监督和舆论监督 |
(四) 在“党报”与“国报”之间 |
二、《大共和日报》致力于舆论监督之努力——以民国元年为中心 |
(一) 鼓吹共和 |
(二) 消弭党争 |
(三) 对南京临时政府之监督 |
三、章太炎与民国元年之舆论界 |
四、结语 |
第八章 学术民间化之新探索:章太炎与《华国月刊》 |
一、《华国月刊》之创建 |
(一) 太炎弟子的第二次集结 |
(二) 对新文化—新文学之反动 |
二、《华国月刊》之表现 |
(一) 致力于国故研究之领域 |
(二) 民间道路的坚守 |
三、瞥观《制言》杂志 |
四、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9)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当“学问”遭遇“主义” ——中国知识界与“苏俄”的互动 |
第一节 离合之间:“主义”来临下的知识界 |
一、分离在加深:20-30年代的中国知识界 |
二、组织起来:知识界的聚合 |
三、岐向建构:学问、主义与救国的汇融 |
第二节 “苏俄”成为问题——知识界的回应 |
一、“苏俄”成为问题:何以必须与可能? |
二、作为问题的“苏俄”——一个知识谱系的考察 |
三、政学分开:理想的研究路径 |
第二章 权力、制度与秩序:政治发展的认知 |
第一节 革命:通向社会主义的关键 |
一、十月革命:背景与胜利原因 |
二、方式与对象:如何革命?革谁的命? |
三、革命意义:供给世界一个新模型 |
第二节 领导者:共产党 |
一、革命和建设的领导者 |
二、党的建设:自新的路径 |
三、认识党争:共识与分歧 |
第三节 依靠谁:革命与建设的动力 |
一、工人阶级 |
二、农民阶级 |
三、知识分子 |
第四节 制度与组织 |
一、建立与运作 |
二、特色与价值 |
三、优势与缺陷 |
第五节 专政还是民主? |
一、无产阶级专政:原因与实现 |
二、苏维埃民主:真的还是假的? |
三、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一对张力? |
四、宪法改革:到真正的民主之路? |
第三章 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路向的歧见 |
第一节 所有制:国有、私有还是公有? |
一、国有:一种新所有制形式 |
二、并存:公有控制私有 |
三、公有制战胜私有制 |
第二节 配置资源:计划还是市场? |
一、军事统制:过渡时代的资源配置方式 |
二、引入市场:方式、效果与评价 |
三、计划:社会主义资源配置方式 |
第三节 工业化:奠基社会主义 |
一、工业化:原因与前提 |
二、先“重”后“轻”:必要的路径选择? |
三、工业化的高速度:必须与可能 |
四、建设资金与技术从何而来? |
五、工业化效果评估 |
第四节 集体化:一场彻底的农业革命? |
一、集体化:必须开展的工作 |
二、路径选择:为什么是集体农场? |
三、集体化:强制还是自愿? |
四、集体农场:一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
五、荣光还是恐慌:集体化评估 |
第四章 养成“新民”:文化教育效用认知 |
第一节 文化建设:原因与途径 |
一、探讨文化建设的原因 |
二、反宗教:柔性策略的应用 |
三、教化国民:文化与政治的双向汇合 |
四、建设新文化:对待旧文化的逻辑 |
第二节 宣传的手段与力量:新闻出版 |
一、宣传:无所不在 |
二、苏俄新闻:社会主义的宣传事业 |
三、阐释异同:新闻统制的必要与可能 |
四、宣传效果评估 |
第三节 聚焦新教育 |
一、发展新教育的必要性 |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体系 |
三、探究教育的特点 |
四、评估教育发展 |
第五章 镜鉴中国:“苏俄道路”的参照作用 |
第一节 “苏俄道路”:迎纳还是拒斥? |
一、从“俄乱”到“俄国式的革命” |
二、改造中国:以俄为师? |
三、“赤”还是“白”? |
四、“友”还是“敌”? |
第二节 谋划经济建设的分歧:基于统制经济 |
一、统制经济潮流:苏联的因素 |
二、中国实行统制经济:赞同与质疑的对峙 |
三、中国的“统制”经济:资本主义式、社会主义式还是其它? |
四、施行路径:统制经济的实践构想 |
第三节 复兴农村经济的出路 |
一、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 |
二、探寻农业复兴方式 |
三、寻找经济发展重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第一章 文学无意构建“新满洲”——《新满洲》杂志考述 |
第一节 杂志存在的话语背景 |
第二节 编辑流年 |
第三节 不合作的文学 |
第二章 新文学的想象——《艺文志》《文选》《作风》《诗季》杂志及“文丛刊行会”考述 |
第一节 《艺文志》与《文选》《作风》及“文丛刊行会” |
第二节 新诗的青果——《诗季》杂志 |
第三章 通俗文学的风景——《麒麟》杂志考述 |
第一节 杂志的编辑与发行 |
第二节 作者的构成 |
第三节 通俗文学的大本营 |
第四章 庄严与无耻并存——《青年文化》杂志考述 |
第一节 杂志的定位及刊行 |
第二节 杂志中的文学 |
第三节 爵青之谜 |
第五章 附逆作品的表里——《艺文志》杂志考述 |
第一节 关于附逆作品的前见 |
第二节 杂志钩沉 |
第三节 附逆作品的表里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伪满洲国时期出版的部分期刊目录 |
附录二 伪满洲国时期出台的部分文艺政策 |
附录三 伪满洲国时期部分出版机构及其出版丛书 |
附录四 伪满洲国特高警察部分秘密报告书 |
上官缨先生的启示(代后记) |
致谢 |
四、日本青少年发明印象记(论文参考文献)
- [1]周作人与李光洙文学思想比较研究[D]. 崔京宪. 辽宁大学, 2020(01)
- [2]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D]. 余巧英. 厦门大学, 2018(07)
- [3]《中学生》杂志的文学传播(1930—1937)[D]. 张扬.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4]日本青少年发明印象记[J]. 吴佐明. 发明与革新, 1995(01)
- [5]远东运动会与近代东亚社会的发展[D]. 王妍. 苏州大学, 2014(10)
- [6]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7]中国古典意象视域中的马克·吐温小说意象研究[D]. 于健.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8]政治与学术的双向展开——章太炎与近代报刊 ——章太炎与近代报刊[D]. 王磊.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2)
- [9]中国知识界对“苏俄道路”的认知(1917-1937)[D]. 齐廉允. 山东大学, 2019(09)
- [10]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D]. 刘晓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