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官避事平生耻”(论文文献综述)
薛景[1](2019)在《习近平古诗文引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卷)为例》文中指出中华民族绵延千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传统文化,在深度把握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新理念和新观点。这些新理念和新观点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制定新时代我们党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历来讲话引经据典,寄寓新意,展示出高度的文化自信。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卷)为例,阐述其引用古诗文的概况,并对引用的200句古诗文进行简单的大数据分析,在界定文化自信、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习近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进而揭示了习近平引用古诗文的时代意义,即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共筑中国梦想;创作文艺精品,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引用古诗文是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说明中国文化发展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向贤彪[2](2019)在《为官避事平生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这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着名文学家元好问的诗句。全诗《四哀诗·李钦叔》共8句,表达了对好友的怀念之情,更抒发了官员应以不敢任事、避事、躲事为最大耻辱,应该为国家社会做到视死如归的情怀。诗中追忆的李钦叔即金末官员李献能,就是一位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的官员。
袁昊[3](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治文献外译在我国对外宣传政治主张、讲好中国故事中承担着特殊重要的使命,其译文质量直接影响国家外宣工作的效果,关乎能否向国际社会准确传达中国声音。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以下简称“中国特色政治语汇”)集中反映新时期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执政以来提出的中国特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治国理念,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汉语文化特点,在我国当代政治话语体系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些语汇是政治文献翻译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课题研究现状考察发现,国内外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成果不多,基于语料库分析和受众理解度调查的研究成果更为少见。本文以目的—顺应理论为指导,以中共十九大报告、2016-202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卷)汉语原文和俄语译文为语料,研究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的相关问题。课题研究既可以总结经验,丰富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翻译实践提供指导和借鉴,又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和分析问题,促进其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依据目的—顺应理论,本文确立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以准确传播中国声音为最高目的原则,努力达到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的目标。论文研究以自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为基础,考察译文特征和翻译规律,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力争避免译文分析的主观性。按照接受美学理论,把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作为译文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项,在纽马克翻译批评的五方面内容和四个视角、黄忠廉提出的“两个三角”译评体系框架内,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语料库分析法考察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语言特征及翻译手段的应用情况发现,译文较好地再现了原文信息,具有明显的书面语色彩;翻译手段统计发现,四字格和谚俗语形式的中国特色政治语汇偏用直译法;缩略语形式的语汇翻译偏用阐释法;隐喻形式的语汇翻译常使用意译和替代法;经典名句形式的语汇翻译会综合运用不同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考察俄语受众对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的理解和接受情况表明,译文受众理解度和接受度普遍较高。受众理解度较低的是用直译法翻译的富含民族文化信息的语汇译文,经代偿法翻译后理解度升高。对译文目的—顺应情况分析进一步证实,尽管直译在一些情况下是忠实于原文的译法,但由于汉语和俄语分属不同语系,具有自身的异质性,多数情况下更适宜综合运用包括显化、简化、范化在内的代偿式方法,以实现双向的语言顺应和语境顺应。本文的译文评价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展开。语言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由母语干扰引起;文化层面的译文分析发现翻译问题多因中俄文化图式差异造成,在翻译策略上偏重了语言形式对等,在方法上主要采用了直译法。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在顺应目的语文化语境的同时,如何使译文顺应源语文化和政治目的需要的问题,提出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要充分认识其政治性和特殊性,正确把握传播与接受、顺应源语与顺应目的语的关系,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手段和技巧,努力使译文达到双向顺应的目标。最后,在对全文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总结提炼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综上所述,本课题研究实现了以下几方面创新:第一,综合运用语料库翻译学、目的—顺应理论、受众接受理论和翻译质量评价理论的优势,形成了较合理的理论框架;第二,运用语料库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获取译文语言特征和翻译规律的第一手资料。以定量研究为主,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一定程度避免了论证过程中的主观臆断;第三,遵循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翻译原则,从语言顺应、语境顺应、受众理解、语言内评价和语言外评价多个视角和维度观察和评价译文,较全面总结了相关俄译的成功经验,客观分析了典型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翻译模式构想。该研究丰富了政治文献俄译研究成果,为相关翻译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刘余莉,贾非[4](2016)在《为官避事平生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出处(金末元初)元好问《四哀诗·李钦叔》释义原句"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以诗言志,在其位则谋其政,做官避事是平生最大的耻辱,为了国家民族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陈斌[5](2001)在《为官避事平生耻》文中研究说明 为官避事平生耻,这是"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好干部"、浙江金华军分区政委范匡夫的为官警言,,读来令人为之一震。古人为官敢于不避事者虽众,但最杰出代表首推包文拯。太上皇头上他敢动刀,揭穿了狸猫换太子奇案;皇亲国戚的屁股他不仅敢摸,而且居然先斩后奏,将国师斩于午门之外;包拯不避事赢得百姓的爱戴与尊敬,至今仍为清廉的化身。社会进步至今天,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之所以有愈演愈烈之势。就在于一些为官者大钻"官经",奉"见风使舵,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
付岩芹[6](2020)在《非常时期见担当》文中研究说明"担当"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不同的环境下,担当具有不同的意义。2020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然袭来,一场疫情阻击战随之打响。这是考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的极好时期。为官避事平生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官避事平生耻。"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廖健[7](2015)在《曾国藩的为官处世之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敢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曾国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尽管有其难以逾越的阶级和历史局限性,但他在干事、治学、处世等方面,有许多饱含哲理、意境深远的人生感悟,值得我们用心领悟与品读。为官避事平生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
铎印[8](2020)在《做勇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文中指出为官避事平生耻。"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的劝勉,也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作为党员干部,要有"为官避事平生耻"的自觉,在敢于担当、真抓实干中履职尽责,在党的事业面前,在人民群众的福祉面前,用实际行动展现担当作为。
官秀镇[9](1998)在《“为官避事平生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郭剑林[10](2019)在《担当意识的内涵、文化传承及时代弘扬》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多次强调担当,赋予这一概念以新的时代内涵。担当意识以符合伦理正义要求为根本,以主体自觉主动为前提,以勇敢无畏气概为支撑,以负责任能落实为基础。担当意识与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忧患意识联系紧密但有明显区别。从历史看,担当意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这一传统。在新时代,担当意识不仅是对党员和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对青年的根本要求之一。
二、“为官避事平生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官避事平生耻”(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古诗文引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文化自信 |
(二)关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三、研究方法 |
(一)内容分析法 |
(二)文案调查法 |
第二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卷)引用古诗文概况与分析 |
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卷)引用古诗文概况 |
(一)先秦:引用80条 |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引用43条 |
(三)唐宋:引用48条 |
(四)元明清:引用22条 |
二、大数据分析:习近平引用古诗文200句 |
(一)最常引用儒家经典《论语》 |
(二)最青睐杜甫和郑燮 |
(三)以“道”戒奢,依“法”治国,推“墨”实干 |
(四)反映出传统文化与治国理念的内在关联 |
第三章 习近平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 |
一、做人之道 |
(一)做人要先立德 |
(二)做人要常修身 |
(三)做人要有家国情怀 |
二、为官之道 |
(一)为官从政要心中有廉 |
(二)为官从政要心中有慎 |
(三)为官从政要心中有勤 |
三、处世之道 |
(一)坚持以和为贵的和谐思想 |
(二)坚持规则至上的法治思维 |
(三)坚持革故鼎新的创新思维 |
(四)坚持辩证求实的科学思维 |
第四章 习近平引用古诗文的时代意义 |
一、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
二、弘扬中国精神,共筑中国梦想 |
三、创作文艺精品,讲好中国故事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依据 |
0.2 课题综述 |
0.3 研究内容 |
0.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
0.5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目的—顺应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1.1 目的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1.2 顺应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2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2.1 语料库翻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
1.2.2 基于语料库的政治语汇俄译研究 |
1.3 翻译质量评价理论与政治语汇俄译 |
1.3.1 接受美学理论 |
1.3.2 纽马克的翻译批评观点 |
1.3.3 黄忠廉“两个三角”译评体系 |
1.4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与俄译基本原则 |
1.4.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概念界定 |
1.4.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基本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及译文语言特征 |
2.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建设 |
2.1.1 语料库的类型及语料选择 |
2.1.2 语料库的构成和规模 |
2.1.3 语料的预处理 |
2.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词汇和句法特征 |
2.2.1 类符/形符比(TTR)(词汇特征) |
2.2.2 形动词和副动词(词汇特征) |
2.2.3 平均句长(句法特征) |
2.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1 四字格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2 缩略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3 隐喻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4 谚俗语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2.3.5 经典名句形式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手段统计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受众理解度调查 |
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调查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1.3 选词标准 |
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设计与实施 |
3.2.1 问卷设计 |
3.2.2 问卷实施 |
3.3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文本问卷结果与分析 |
3.3.1 问卷调查结果 |
3.3.2 调查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目的—顺应视角下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成效分析 |
4.1 基于显化的目的顺应 |
4.1.1 显化现象分布与统计 |
4.1.2 四字格译文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3 缩略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4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5 谚俗语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1.6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显化翻译分析 |
4.2 基于简化的目的顺应 |
4.2.1 四字格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
4.2.2 隐喻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
4.2.3 经典名句形式中国特色政治语汇简化翻译分析 |
4.3 基于范化的目的顺应 |
4.3.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副动词 |
4.3.2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译文中的形动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争议译文分析与评价 |
5.1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质量评价空间及评价视角 |
5.1.1 翻译质量评价空间 |
5.1.2 翻译质量评价视角 |
5.2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语言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
5.2.1 词汇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
5.2.2 语法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
5.2.3 修辞层面翻译质量评价 |
5.3 部分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文化层面俄译质量评价 |
5.3.1 文化图示缺省 |
5.3.2 文化图示冲突 |
5.3.3 文化特色显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 |
二、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模式构想 |
三、课题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附录一 中国特色政治语汇汉俄翻译语料库 |
附录二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译语受众理解度调查结果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6)非常时期见担当(论文提纲范文)
为官避事平生耻 |
不破楼兰终不还 |
愿得此身长报国 |
(7)曾国藩的为官处世之道(论文提纲范文)
为官避事平生耻 |
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
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
(10)担当意识的内涵、文化传承及时代弘扬(论文提纲范文)
一、担当意识的含义及其特征 |
二、担当意识与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忧患意识的关系梳理 |
(一) 担当意识与责任意识 |
(二) 担当意识与使命意识 |
(三) 担当意识与忧患意识 |
三、担当意识的传统文化渊源 |
四、担当意识的时代弘扬 |
四、“为官避事平生耻”(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古诗文引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运用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卷)为例[D]. 薛景.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19(02)
- [2]为官避事平生耻[J]. 向贤彪. 中国纪检监察, 2019(11)
- [3]新时代中国特色政治语汇俄译研究[D]. 袁昊.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1(08)
- [4]为官避事平生耻[J]. 刘余莉,贾非. 中国纪检监察, 2016(08)
- [5]为官避事平生耻[J]. 陈斌. 学习月刊, 2001(12)
- [6]非常时期见担当[J]. 付岩芹. 中华魂, 2020(05)
- [7]曾国藩的为官处世之道[J]. 廖健. 中国领导科学, 2015(02)
- [8]做勇担当善作为的干部[J]. 铎印. 党员干部之友, 2020(09)
- [9]“为官避事平生耻”[J]. 官秀镇. 领导科学, 1998(11)
- [10]担当意识的内涵、文化传承及时代弘扬[J]. 郭剑林.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