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消费超前现象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庆[1](2021)在《大学生网络贷款信用风险调查与思考》文中认为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贷款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其贷款行为背后包含的信用风险不容忽视。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郑州市5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贷款参与度高且逾期情况时有发生;对自身偿债能力、信用风险及逾期后果认知不足。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行为、网贷平台的低门槛与高推广、行业环境宽松与家庭监管不力。应把控舆论方向,营造健康的互联网信贷环境;改善校园文化,切断不良网贷入校渠道;加强家庭教育,培养正确理财观。
徐思炜[2](2021)在《城乡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及行为具有典型代表性,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文章为绕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进行一系列研究,并选择城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首先对比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差异,以不同的层面揭示城乡居民文化及收入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缩小城乡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有效对策,旨在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地消费,进一步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赵晨萱[3](2021)在《大学生“校园网贷”问题解决策略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崛起,网贷公司针对大学生推出的借贷产品,因其手续简单、方便、快捷,受到部分大学生的青睐而迅速走红,但网贷隐藏的风险和弊端也逐渐显现。因此,高校应当在剖析原因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从加强大学生消费观和金融安全知识教育,树立理性消费观;完善金融平台监管,共建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开展必要的家庭教育等方面着手,帮助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赖少钺,徐蓉,刘立民[4](2021)在《银行校园贷业务引入融资性信保机制的可行性分析——基于落实第二还款来源视角》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以后,监管机构在积极治理校园贷乱象的同时,也多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推出正规的差异化、有针对性的校园信贷产品,满足在校大学生的合理消费信贷需求,但银行自身信贷模式、校园贷业务的低效益等导致政策收效不佳。本文论述融资性信保在银行校园贷业务中的两种合作模式,并进一步论证引入融资性信保机制可有效发挥保险的风险缓释和增信作用,改变传统银行校园贷业务的风险分担机制,从而促进校园贷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从新政要求落实校园贷第二还款来源的视角,论述银行校园贷业务引入融资性信保机制是可行的。
陈振中,颜印华[5](2021)在《消费社会的教育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消费研究述评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消费活动是同时关乎国家经济结构和国民个人发展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关于教育消费的研究经历了引入探索、蓬勃发展和内涵深化三个阶段。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教育消费升温的原因、高等教育消费及其产业化发展、私人教育消费的勃兴、国民教育消费与社会分层的关系、青年学生符号消费景观五个方面。教育消费研究有助于丰富教育研究的内容,扩大研究视野,促进学科融合,完善学科体系。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实现本土化理论的内发突破,关注教育发展、教育消费与个体教育热情的良性互动。
孙曜[6](2021)在《“美丽中国”视阈下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其生态文明素养高低是衡量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尺。文章以"美丽中国"战略思想对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要求为切入点,总结提炼出当前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生态教育资源、建设生态校园、创新活动形式、培育低碳生活习惯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参考。
张乔玲,石磊,陈晔桦,冯渊[7](2021)在《“00后”大学生消费价值观及引导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00后"大学生思想较为活跃,接受新鲜事物速度快,但社会阅历尚浅,对自身的消费能力认识不足,易在消费中迷失自我。本研究以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为例,随机选取345名"00后"大学生进行消费价值观的问卷调查,从消费水平、消费来源、消费内容、消费观念四方面剖析"00后"学生消费价值观,掌握他们的消费心理,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四位一体"消费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以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减少非理性消费的发生,培养良好的消费意识。
张叶,王莉[8](2021)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消费也迈入了新时代。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逐渐成了新兴的消费力量,然而由于大学生消费认知能力不足,消费心理不成熟,缺乏必要的消费知识与技巧,导致奢靡消费、享乐消费频发,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担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使命,因此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迫在眉睫。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发挥家庭的完美助力、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四个方面着手开展对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对策研究,力求有效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理性、绿色的消费观。
陈银[9](2021)在《家校联动条件下高职院校“校园贷”防范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数字化技术走入寻常百姓家,尤其是网络金融平台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消费和资金流动模式。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消费的主力军,更是众多网络金融平台"校园贷"的"开发矿藏",甚至是一些不法分子的"摇钱树"和"聚宝盆"。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受超前消费和攀比消费等不良观念的冲击,深陷"校园贷"的怪圈,因无法支付高额利息而走上极端,产生了很多恶性事件。本文旨在探索家校联动机制下,高职院校防范和应对"校园贷"的策略,以形成家校共建的良好生态,为创建稳定和谐的院校和社会环境提供坚实的保护屏障。
赵本琼[10](2021)在《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诞生于美国的消费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席卷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消费主义在我国产生并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消费主义所宣扬的消费至上、物欲享受等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开始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并受到大学生追捧,给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的人生观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大学生渴望并喜欢追求新奇事物。面对消费主义的侵袭,部分大学生往往难以把控自身的消费欲望,消费中符号消费、攀比消费、超前消费、浪费性消费等不良消费主义倾向日益凸显,给大学生人生观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目标的树立,致使大学生缺乏长远人生目标、正确的人生目的不明晰、人生目的存在拜金现象和物欲化倾向;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致使大学生产生享乐主义的人生态度和悲观消极的人生态度;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追求正确的人生价值,致使大学生人生价值存在功利化倾向、人生价值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大学生的人生观深受消费主义的冲击。究其原因,与大众传媒的商业化、网络消费的兴起、信贷平台的推出等社会消费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与高校大学生消费教育的内容、方式以及校园内的消费氛围紧密相连,与家庭消费教育的缺位、家庭不良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以及家庭不合理的经济供给密不可分,更与大学生自身的消费素养紧紧相连。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整个社会未来的价值取向,如果任凭消费主义在大学校园肆虐,当代大学生将无法健康成长,也无法承担起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重任。克服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带来的影响,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共同发力,为大学生人生观形成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消费环境,进而推动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消费超前现象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消费超前现象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网络贷款信用风险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研究方法与样本分布 |
二、调研结果分析 |
(一)大学生网络贷款参与现状与逾期情况 |
1. 参与度高 |
2. 逾期情况或有发生 |
(二)大学生网络贷款信用风险的认知情况 |
1. 对于自身偿债能力认知不足 |
2. 对网贷信用风险及逾期后果认知不足 |
(三)大学生网络贷款风险的成因 |
1. 不良消费心理与行为带来的负债危机 |
2. 网贷平台的低门槛与高推广导致的“人人贷”乱象 |
3. 行业环境宽松与家庭监管不力诱发投机行为 |
三、大学生网贷信用风险的防范对策 |
(一)把控舆论方向,营造健康的互联网信贷环境 |
(二)改善校园文化,切断不良网贷入校渠道 |
(三)加强家庭教育,培养正确理财观 |
四、结语 |
(2)城乡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概述 |
1.1 消费心理 |
1.2 消费行为 |
2 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中,城乡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分析 |
2.1 每月生活费用支出 |
2.2 网络通信服务费用 |
2.3 人际交往费用 |
2.4 消费满意度 |
3 消费心理及行为中城乡大学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城乡学生学习消费差距 |
3.2 城乡文化结构差距 |
3.3 家庭收入水平差距 |
4 指引城乡大学生正确消费心理与行为的有效对策 |
4.1 加强理财知识与理财能力的培养学习 |
4.2 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
4.3 校园及社会消费环境的优化 |
4.4 缩小城乡差距 |
5 结语 |
(3)大学生“校园网贷”问题解决策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校园网贷”的存在原因 |
(一)部分大学生存在过度消费 |
(二)网络贷款程序便捷 |
(三)“校园网贷”违期风险较低 |
(四)高校金融网络安全教育及消费观引导缺失 |
二、“校园网贷”的危害风险表现 |
(一)利息高额危害风险 |
(二)信息泄露危害风险 |
(三)催债暴力危害风险 |
三、“校园网贷”问题解决策略 |
(一)加强大学生消费观和金融安全知识教育,树立理性消费观 |
(二)完善金融平台监管,共建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
(三)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开展必要家庭教育 |
四、结束语 |
(4)银行校园贷业务引入融资性信保机制的可行性分析——基于落实第二还款来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我国大学生贷款市场发展状况 |
(一)大学生贷款市场整体现状 |
(二)校园贷的发展历程 |
1.校园贷初步发展阶段(2004—2011年) |
2.大学生网贷兴起阶段(2010—2016年) |
3.校园贷严监管阶段(2016年至今) |
三、传统银行信贷模式在校园贷市场的局限及融资性信保机制发挥的作用分析 |
(一)传统银行信贷模式难以适配校园贷市场 |
(二)融资性信保机制在银行校园贷业务中的运作机制及作用 |
1.融资性信保在银行校园贷业务中的运作机制 |
2.融资性信保在银行校园贷业务中发挥的作用 |
(1)发挥增信融资作用,拓宽银行消费信贷群体。 |
(2)发挥保险保障作用,提高银行参与校园贷的积极性。 |
(3)发挥风险管理作用,实现多方共赢。 |
四、基于落实第二还款来源论述银行校园贷业务引入融资性信保的可行性 |
(一)第二还款来源的定义及作用 |
1.第二还款来源的定义 |
2.第二还款来源的作用 |
(二)融资性信保发挥第二还款来源的保障功能 |
(三)融资性信保作为第二还款来源的优势分析 |
(四)进一步讨论市场对引入融资性信保的担忧 |
五、政策建议 |
(一)积极鼓励保险机构参与校园贷业务的风险化解 |
(二)探索校园贷多元化风险分担市场机制 |
(5)消费社会的教育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消费研究述评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教育消费研究演进历程 |
(一)引入探索时期(1986—1997) |
(二)蓬勃发展时期(1998—2013) |
(三)内涵深化时期(2014年至今) |
二、教育消费研究内容述评 |
(一)教育消费升温原因的探讨 |
1.国家经济水平提高是政府进行教育消费的前提 |
2.宽裕的经济条件是国民开展教育消费的必然条件 |
(二)高等教育消费研究 |
1.政府高等教育消费助力国家经济发展 |
2.政府高等教育消费属于特殊类型的要素产品 |
(1)高等教育消费的稀缺性与公平协整 |
(2)高等教育消费的竞争性与符号特质 |
3.国民高等教育消费造成因教致贫和储蓄增长等现象 |
(三)私人教育消费蓬兴的研究 |
1.私人教育消费的类型及动因 |
(1)以选择性消费争夺优质教学资源 |
(2)以扩展性消费对校内教育进行补充 |
2.私人教育消费的结果 |
(1)私人教育消费所具有的积极影响 |
(2)私人教育消费造成的负面影响 |
(四)教育消费与社会分层关系的研究 |
1.提高社会地位是国民进行教育消费活动的根本动力 |
2.家庭的社会阶层背景是影响家庭教育消费的重要因素 |
3.社会分层与国民教育消费互动的机制 |
(五)学生符号消费意蕴的研究 |
1.当下学生消费观呈现出符号表征 |
2.学生符号消费活动的意义透析 |
(1)青年学生借助符号消费活动建构自我认同 |
(2)青年学生符号消费的本质是对特定亚文化的认同 |
3.青年学生符号消费活动存在的问题探讨 |
4.影响青年学生消费观塑造、发展及转向的因素 |
三、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思考与展望 |
(一)对教育消费进行研究的意义所在 |
1.从学科体系、学科融合、学科本土化方面对教育学学科进行理论探索 |
(1)促进教育学学科体系性发展。 |
(2)促进教育学学科内部及学科间的交叉性融合。 |
(3)促进教育学本土化、特色化的内源式增长。 |
2.以五育融合为目标对学校教育活动进行实践探索 |
(二)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对未来研究的期待 |
1.理论基础上急需本土化的内发突破 |
2.研究内容上亟须深入学校教育组织内部 |
3.研究方法上还需加强综合化,探索多样性 |
(6)“美丽中国”视阈下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丽中国”对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要求 |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职院校的责任 |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内容 |
(一)生态文明观念教育 |
(二)生态文明技能教育 |
(三)生态文明法制教育 |
三、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
(一)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不足 |
(二)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缺乏 |
(三)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过于形式化 |
四、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 |
(一)科学设置生态文明相关课程、加大教材编写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二)搭建生态文明创新活动舞台 |
(三)培育大学生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 |
五、结束语 |
(7)“00后”大学生消费价值观及引导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0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内容 |
(二)“00后”大学生的基本情况 |
二、“0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现状分析 |
(一)消费水平层次化 |
(二)经济独立意识浅薄 |
(三)消费内容多元化 |
(四)消费场所网络化,消费观念理性化 |
三、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问题 |
(一)从众、盲目、超前、负债消费并存 |
(二)“网络红人”的个性化追捧 |
(三)人情消费过度,追求“面子工程” |
四、消费行为的心理认知分析 |
五、“四位一体”消费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探析 |
(一)社会规范网络监督与管理 |
(二)高校完善教育与监管体系 |
(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 |
(四)学生自我管理监控及主体性发挥 |
(8)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一)发挥媒体作用,正确引导与反面教育双管齐下 |
(二)净化网络环境,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网络管理 |
二、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
(一)重视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消费 |
(二)丰富校园活动,引领学生养成正确的消费理念 |
(三)创设校园环境,潜移默化改变消费习惯 |
三、发挥家庭的完美助力 |
(一)传承节俭的优良家风 |
(二)发挥家长的表率作用 |
(三)做好孩子的严格管控 |
四、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
(一)努力加强自我教育 |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
(9)家校联动条件下高职院校“校园贷”防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认知“校园贷”的相关内容 |
二、高职院校“校园贷”的风险评估和分析 |
(一)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风险评估 |
(二)高职院校本身的风险评估 |
(三)导致家庭存在更多风险 |
三、家校联动条件下高职院校“校园贷”防范策略 |
(一)立足课堂强化“校园贷”知识、法律等内容教育 |
(二)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宣传平台形成防范和预警氛围 |
(三)强化教育防范队伍建设 |
(四)密织管理网格,实施网格化管理 |
(五)强化资助扶贫的工作力度 |
四、结束语 |
(10)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消费主义与大学生人生观 |
第一节 消费主义 |
一、消费主义的内涵 |
二、消费主义的特征 |
三、马克思主义消费思想 |
第二节 大学生人生观 |
一、大学生人生观的内涵 |
二、大学生人生观的特征 |
三、马克思主义人生观 |
第三节 消费主义影响下加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必要性 |
一、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
二、抵御西方不良消费主义思潮的需要 |
三、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
第二章 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 |
第一节 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 |
一、大学生消费来源现状 |
二、大学生消费水平现状 |
三、大学生消费结构现状 |
四、大学生消费观念现状 |
第二节 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消费主义倾向 |
一、追求高档符号商品使大学生消费水平趋高 |
二、贪图物欲享受使大学生消费结构比例失衡 |
三、满足虚荣心与攀比心使大学生产生超前消费 |
四、趋向个性和新潮时尚使大学生产生浪费性消费 |
第三节 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人生观的表现 |
一、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
二、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正确对待人生的态度 |
三、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追求正确的人生价值 |
第三章 消费主义影响大学生人生观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消费环境的变化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
一、大众传媒的商业化诱发大学生的物质欲求 |
二、网络消费加速消费主义在大学生中的渗透 |
三、信贷平台的推出诱导大学生不理性的消费 |
第二节 高校消费教育不完善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培育 |
一、高校有关消费教育的内容不全 |
二、高校消费观教育的方式缺乏创新 |
三、高校健康消费氛围的营造存在不足 |
第三节 家庭消费的不良因素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养成 |
一、家庭对子女消费教育的缺位影响大学生消费 |
二、家庭不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影响大学生消费 |
三、家庭不合理的经济供给影响大学生消费 |
第四节 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消费认知影响正确人生观的生成 |
一、大学生消费观尚未成熟和定型 |
二、大学生缺乏消费安全意识和理财经验 |
三、大学生自身不良的消费心理的影响 |
第四章 克服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负面影响的路径 |
第一节 形成社会合力以优化大学生人生观的形成场域 |
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消费的引领 |
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
三、净化大众传媒的消费宣传避免大学生消费异化 |
第二节 坚守高校消费观教育阵地以创建良好人生观塑造环境 |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教育以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 |
二、发挥课堂人生观教育主渠道以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 |
三、重视校园消费文化建设以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 |
第三节 重视家庭消费观教育开启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启蒙 |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消费文化 |
二、家庭做好合理消费的榜样示范 |
三、合理管控大学生的日常消费 |
第四节 提高自身消费素养规避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 |
一、提高风险防控意识抵御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 |
二、加强自我消费管理做好人生规划 |
三、参与社会实践锤炼艰苦朴素的人生态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影响的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大学生消费超前现象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网络贷款信用风险调查与思考[J]. 王新庆. 征信, 2021(12)
- [2]城乡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的比较研究[J]. 徐思炜. 经济管理文摘, 2021(21)
- [3]大学生“校园网贷”问题解决策略探索[J]. 赵晨萱. 法制博览, 2021(31)
- [4]银行校园贷业务引入融资性信保机制的可行性分析——基于落实第二还款来源视角[J]. 赖少钺,徐蓉,刘立民. 保险理论与实践, 2021(09)
- [5]消费社会的教育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消费研究述评及展望[J]. 陈振中,颜印华.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1(05)
- [6]“美丽中国”视阈下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析[J]. 孙曜. 经济师, 2021(09)
- [7]“00后”大学生消费价值观及引导路径研究[J]. 张乔玲,石磊,陈晔桦,冯渊.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4)
- [8]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对策研究[J]. 张叶,王莉.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21(04)
- [9]家校联动条件下高职院校“校园贷”防范与对策研究[J]. 陈银. 大陆桥视野, 2021(08)
- [10]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研究[D]. 赵本琼.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